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作者:陈宣华, 王小凤, 张青

作者单位:

刊名: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0,30(3)

被引用次数:26次

引证文献(26条)

1.孙晓猛.王书琴.王英德.杜继宇.许强伟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序列[期刊论文]-岩石学报 2010(1)

2.欧阳志侠.王涛.李建波.郭磊.曾令森辽南金州拆离带糜棱状花岗岩脉体变形特征及锆石SHRIMP U-Pb年龄——韧性拆离时限的新证据[期刊论文]-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0(4)

3.王先美.钟大赉.李理.丁增勇.李松.张荣强鲁西北西向断裂系与沂沭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关系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期刊论文]-地学前缘 2010(3)

4.万桂梅.汤良杰.金文正.余一欣郯庐断裂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地质论评 2009(2)

5.万桂梅.周东红.汤良杰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期刊论文]-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4)

6.陈根文.夏换.陈绍清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重大构造转折的地质证据[期刊论文]-中国地质 2008(6)

7.张岳桥.董树文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期刊论文]-地质通报 2008(9)

8.孙晓猛.刘永江.孙庆春.韩国卿.王书琴.王英德敦密断裂带走滑运动的40Ar/39 Ar年代学证据[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6)

9.梅廉夫.戴少武.沈传波.汤济广中、下扬子区中、新生代陆内对冲带的形成及解体[期刊论文]-地质科技情报2008(4)

10.胡贤根.谭明友.张明振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及其形成机制[期刊论文]-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5)

11.胡博.张岳桥安徽张八岭隆起东缘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期刊论文]-地质通报 2007(3)

12.张鹏.王良书.钟锴.丁增勇郯庐断裂带的分段性研究[期刊论文]-地质论评 2007(5)

13.张宏远.侯泉林.曹代勇胶东东部中生代走滑逆冲构造带的构造年代学制约[期刊论文]-中国科学D辑 2006(7)

14.张宏远.侯泉林.曹代勇胶东东部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学D辑 2006(6)

15.王勇生.朱光.宋传中.刘国生.向必伟.李长城.谢成龙大别山东端郯庐断裂带由走滑向伸展运动转换的40Ar-39Ar年代学记录[期刊论文]-地质科学 2006(2)

16.苏向光郯庐断裂中段两侧坳陷新生代热历史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7.李兆影郯庐断裂中段两侧坳陷古近系烃源岩分布发育特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8.韩文功.季建清.王金铎.于建国.张新钰.余绍立郯庐断裂带古新世-早始新世左旋走滑活动的反射地震证据[期刊论文]-自然科学進展 2005(11)

19.殷长建.彭玉鲸.王彦生.李睿.陈跃军伊舒断裂带年代学新证据[期刊论文]-吉林地质 2005(1)

20.朱光.牛漫兰.刘国生.王勇生.谢成龙.李长城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40Ar/39Ar法定年[期刊论文]-地质学报 2005(3)

21.王勇生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走滑运动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4.刘燊.胡瑞忠.赵军红.冯彩霞鲁西青山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成因探讨:主元素和微量元素证据[期刊论文]-地球化学 2003(4)

25.许志琴.张泽明.刘福来.杨经绥.李海兵.杨天南.邱海峻.李天福.孟繁聪.陈世忠.唐哲民.陈方远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期刊论文]-地质学报 2003(4)

26.刘永祥.张宝福沂沭断裂与鲁东金矿床的成生关系[期刊论文]-黄金 2001(9)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0349702.html,/Periodical_cckjdxxb200003002.aspx

郯庐断裂带基本概况论述

区域大地构造结课论文 ----郯庐断裂带基本概况论述 班级:011134班 姓名:黄鑫 学号:20131000541 指导老师:王岸

摘要: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郯庐断层带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叠纪末期形成,当时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的秦岭-大别碰撞带以东的一条走滑断层。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欧亚板块(广义)之下,而使郯庐断层带向北大幅度延伸,并转化为逆冲断层。以后,郯庐断层带虽然一度恢复为走滑断层,但在多数时间内仍以逆冲运动为主。在新构造期,郯庐断层带为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历史上沿这一断层带发生了许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 年海城地震等。 多期构造 该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普遍引用的郯庐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郯庐断裂对宿迁影响

浅析郯庐断裂对宿迁的影响 [摘要]断裂的展布及其与工程间的关系是一个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工程设施应避开断裂,特别是活动断裂,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象宿迁船闸这样的特殊工程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本文主要通过对宿迁船闸工程建设的分析简单探讨郯庐断裂以及郯庐断裂对宿迁的影响,从而从而有效的学习研究郯庐断裂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断裂宿迁市地震建筑 [abstract] the cloth and the fracture exhibition engineering is the relationship to resolve important issues. generally speaking,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hould avoid breaking, especially active faults, but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such as suqian lock for special project which also can’t do this.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of suqian lock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mply explores tanlu fault and the influence of suqian. thus it effectively studies on the knowledge of tanlu fault. [key words] fracture, suqian, earthquak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o34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_进展与新认识

收稿日期:2008-04-28;修订日期:2008-08-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120)资助。作者简介:张岳桥(1963-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构造地质、 新构造和盆地研究、教学工作。E-mail:yueqiao-zhang@sohu.com地质通报 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 第27卷第9期2008年9月Vol.27,No.9Sep.,2008 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构造演化史:进展与新认识 张岳桥1,董树文2 ZHANGYue-qiao1,DONGShu-wen2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1.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Jiangsu,China; 2.InstituteofGeologicalMechanic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摘要:总结出郯庐断裂带中生代运动学演化的过程与历史,概括为“两大运动时期、五个发展阶段”。第一运动时期对应于三叠纪—早侏罗世早期的“印支运动”,以扬子陆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拼合和碰撞造山为主导,郯庐断裂带经历了:①转换走滑阶段(240 ̄220Ma),其走滑活动局限在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间。这个阶段的陆-陆深俯冲作用使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向西韧性挤出,导致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形成和发育。②左旋平移走滑阶段(220 ̄190Ma),徐淮弧形构造带向南错移了约145km,并被大别山以北地区的东西向逆冲系统所吸收。左旋走滑扩展使郯庐断裂带贯穿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第二运动时期对应于中、晚侏罗世至古新世时期的“燕山运动”,郯庐断裂带的演化与东亚活动陆缘的演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历了③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挤压走滑活动,伴随着华北东部地区岩石圈、地壳增厚和郯庐左旋走滑断裂系的发育。④早白垩世以地壳伸展和陆内裂谷断陷作用为主,使早期增厚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垮塌和减薄。⑤晚白垩世—古新世以右旋走滑为主,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发育一系列拉分盆地。系统地阐述了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发育过程与地质特征,及其在东亚大陆演化历史中独特的作用。关键词:郯庐断裂;郯庐断裂系;中生代;基底走滑韧性剪切带;徐淮弧形构造;走滑构造;伸展构造中图分类号:P5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552(2008)09-1371-20 ZhangYQ,DongSW.Mesozoictectonicevolution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China:Advancesandnewunder-standing.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8,27(9):1371-1390 Abstract:TheauthorsputforwardanewchronologicalevolutionmodeloftheMesozoickinematic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whichisboileddownto“twomovementperiodsandfivedevelopmentstages”.ThefirstmovementperiodcorrespondstotheTriassictoearliestEarlyJurassic“IndosinianMovement”,characterizedbyamalgamationbetweentheNorthChinaCratonandtheYangtzeblockandcollisionalorogeny.Duringthismovementperiod,theTan-Lufaultzoneexperiencedtwostages,i.e.thefirstandsecondstages.Thefirststage(240-220Ma)wasatransitionstrike-slipstage,whenthestrike-slipmovementofthefaultzonewasrestrictedtoatransformzonebetweentwoultra-highpressure(UHP)metamorphicbelts.TheXu-HuaioroclineonthewesternsideoftheTan-LufaultzonewasformedbywestwardductileextrusionoftheSuluUHPmetamorphicbeltasaconsequenceofthedeepsub-ductionoftheYangtzeblockbeneaththeNorthChinaCraton.Thesecondstage(220-190Ma)wasaleft-lateralstrike-slipstage.Duringthisstage,theXu-Huaioroclinewasdisplacedsouthwardabout145kmandthenwasabsorbedanE-W-strikingthrustsys-teminthehinterlandareaoftheDabieorogenicbelt.Northwardpropagationoftheleft-slipmotionmadetheTan-LufaultzonegothroughthewholeofNorthChinaandNortheastChina.ThesecondmovementperiodcorrespondedtotheMiddle-LateJurassictoPaleocene“ YanshanMovement”,andthetectonichistoryoftheTan-LufaultzonewascloselyassociatedwiththeevolutionoftheactivecontinentalmarginofEastAsia.Thefaultzoneduringthismovementperiodunderwentthreestages,i.e.thethird,fourthandfifthstages.Thethirdstage(Middle-LateJurassictoearliestEarlyCretaceous)witnessedcompressivestrike-slipmotion,accompanied

郯庐断裂带

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断裂带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这里被地震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偶也忍不住到网上搜索了有关方面的知识,特发于此,一是让自己和朋友们了解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四光先生预测的也是先生最为担心的中国第四条地震带——郯庐地震带,二是学习些地震防范救护知识,从心理等方面做些准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惶恐。 一、江苏省地震带图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 二、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历史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山东徼莒县—郯城8.5级地震(我国东部有记录以来最大地震) 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1974年海城7.4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预测的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5.2级地震 2003年6月山东青岛4.3级小震群活动 2006年2月9日临沂市汤头镇3.5级地震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

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带总结

《胜利油田—郯庐断裂带演化书》 郯庐断裂带平面分布特征与深部结构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地学断面以及出露地表岩层的地质时代分析,郯庐断裂带东西两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块,其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别,尤其表现在中下地壳内的低速层及其厚度变化上。在郯庐断裂带范围内, 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加厚,包括莫霍面有挠曲隆起,且隆起高点偏向西侧。在60-80km上地幔内有低阻层分布,断裂带内中下地壳内发育低速异常体,是上地幔内物质沿着断裂带向上侵入的结果,并伴随有侧向蠕动。中地壳内塑性软弱层(壳内低速层),其顶部为有利于水平错动的自由滑动面。但断裂带东西两侧中地壳内低速层深度也不一致,推测断裂带两侧水平错动的深度也不相同。 综合深部地球物理的分析表明,郯庐断裂带是地壳横向不均一性的最显著部位, 四条地学断面描述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要看懂文字说明及专业术语。总结好“郯庐断裂带深部结构特征与平面展布特征”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 1、郯庐断裂带的起源 三类主流观点:

变形变质岩石中新生矿物组合是温度的良好指示。绿片岩相温度范围为300-500℃,低绿片岩相形成低于400°,中绿片岩相为400-450°,新生黑云母矿物出现也指示高于400°的中绿片岩相。 矿物变形与温度之间关系:石英塑性变形出现在280-300℃,首先表现为GBM型动态重结晶,大于400℃时出现SR型重结晶,并呈现GBM和SR型动态重结晶石英共存的现象,其温度范围为400-700℃。在更高的温度下又表现为快速的SR型重结晶。在天然岩石变形下,长石呈现为显微破裂,在400-500℃长石变形主要表现为塑性变长、波状消光及形成亚颗粒和核幔构造,在500℃以上,长石的动态重结晶占优势。 500℃时,是绿片岩相与角闪岩相转变边界,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与动态重结晶,500-650℃为GBM型重结晶,而大于650℃为SR型为主的重结晶。在矿物变形方式上,500-600℃动态重结晶长石颗粒表现为多边形特征(主要为新晶粒的成核与生长)。600℃以上时出现压扁拉长的重结晶长石 变质构造岩石学(线理、面理、剪切带、糜棱岩) 显微构造 年龄、冷却年龄

郯庐地震带

郯庐地震带 以前只知道我们居住的地方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今年寒假读《地质学基础》时开始了解断层,对家乡所处的郯庐地震带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随即找点有关资料共享。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 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

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郯庐断裂带的位 置 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 为依兰——伊通深断 裂,在辽宁省称为开

源——营口——潍坊 深断裂(又称辽东滨 海断裂),在苏皖境 内名为安江山断裂 (或称皖苏鲁断裂), 以及1959年命名的 郯城——庐江深断裂 (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沭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沭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带简介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

郯庐断裂带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东越南断裂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349702.html, 郯庐断裂带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东越南断裂的关系 作者:郭喜国崔建宝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7期 [摘要]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的一条深大断裂,历史上曾发生左行平移运动、伸展活动和挤压活动。中、新生代泛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对郯庐断裂的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研究了郯庐断裂的基础上,结合对东越南断裂的认识,作者提出郯庐断裂和东越南断裂可能有以下联系:它们可能属于同一断裂系统,形成于同一时期,有相同的成因;或者虽然形成时期和成因不同,但是在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受控于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两者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郯庐断裂,左行平移,板块运动,东越南断裂 中图分类号:TE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300-02 1 郯庐断裂的分布与形态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大规模的断裂系统,对中国东部的地质构造有着深刻的影响。该断裂带最初是由航空磁测在平原地区发现的,后来的研究发现它带具有很大的规模,然而习惯上仍将这条规模巨大的断裂带称作郯城-庐江断裂带(简称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走向为NNE,延伸长度有3500公里,切割深度大于80~100km,是一条岩石圈断裂[1]。关于它的分布,目前普遍认为,是北起俄罗斯远东地区乌尔班斯基(ulbansky)海湾东侧(鄂霍茨克海西侧)经共青城(komsomol’sk)西侧、中国哈尔滨东侧、沈阳,穿过渤海湾,经过郯城、庐江而到达湖北广济[2]。有人争论郯庐断裂不会终止于湖北广济,而是向南延伸[3-6]。向南延伸 的走向如何,目前存在兩种观点,一种认为,郯庐断裂过长江后与与主干断裂(修水-衡阳断裂)相接,但断裂带平移幅度及主干断裂的明显程度均不及江北的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郯庐断裂与江南的修水-衡阳断裂,东兴-灵山断裂及位于期间的一组雁行断裂等一系列断裂相接,并一直延伸至越南北部鸿基 2 郯庐断裂的性质 郯庐断裂带内多处出露左行平移构造,两侧还有一系列地质体的左行错开,这些都无可争议的表明了其曾发生过左行平移。大规模的左行平移运动是郯庐断裂最明显的图1郯庐断裂带位置示意图 特点之一,然而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在左行平移后还发生伸展活动和逆冲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断裂系统。

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研究 郯城-庐江断裂带是我国著名的超壳断裂带,地壳结构变异带,也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强震活动带。有文字记录以来,中国境内共发生3次85级特大地震其中两次在中国的西部,即1920年海原8.5级地震、1950年察隅8.6级地震;另一次就是在中国东部,即是1668年发生在探路断裂带中段的郯城8.5级地震。近期又在郯庐带附近先后发生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 这条大断裂带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的关注地带。办世界以来有关专家学者对郯庐带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地、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特征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十几年来亦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方法重点研究郯庐带的地震活动规律,取得一些新的成果。这里仅就研究郯庐带地震活动你高兴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等作一阐述。 一、研究目的、意义 郯庐带之所以从开始被发现就受到国内外低下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九十应为这条巨大的断裂带的形成、烟花对大地震构造、矿产分布、资源开发、强震孕育、地壳动力学的认识具有直接作用。近一二十年来,广大地震地震工作者经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考察,积累了丰富的低着资料,结合地震、地形变、地球物理等方面研究成果,写成了专著《郯庐断裂》。着重阐述了郯庐带在晚新时代和现代构造活动形状。它对深入研究郯庐断裂带乃至我国大陆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和我国板块内活动断裂及其动力学特征等课题

都具有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在众多的郯庐带的研究文献中都非常重视该断裂带的分段性问题,即不同段落断裂带的演化历史、构造极其运动特征等不甚相同。这是由于分段性是单列带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低着构造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笔者将从零一个侧面-地震活动性方面全面研究郯庐带,重点研究其地震活动的段落差异性。该研究有益于对郯庐带目前所处最新构造活动及性质认识的深入,对地壳动力学研究将起到促进作用,对郯庐带强震活动的规律性及其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的认识深化一步。这些研究结果对郯庐带地质学、地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纵深贯穿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域且东临沿海经济开发区,对于它的地震活动规律和趋势分析,有利于沿海带烈度区划、工程地震、震害预防等项关注的展开,对国民经济的增值作用不可忽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尽管对于郯庐带南北延伸问题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辽宁开原到湖北广济这一段地质条件工作者已有共识。而郯庐带的地震活动恰好相对及纵欲此段,一般称之为郯庐带,为研究沿带区域地震活动性,取郯庐带两侧各约100KM。其中研究区域长约1600KM,宽约200KM。这一范围包括沿带发生的主要地震,也涉及郯庐主要断裂的次级断裂。这就是本书的研究范围。 本书在前人关注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吸收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对郯庐带地震

穿过山东淄博的大地震带郯庐断裂带

穿过山东淄博的大地震带郯庐断裂带 我国大致可分为二十三个地震带,淄博位于第一个地震带“郯城-庐江带,即从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至东北一带”。 但是,淄博的地震烈度并不太高,在山东省属于排名第三的梯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它形成于中元古代。经历了多期构造。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郯庐断裂与苏、鲁交界交汇部位,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地震危险重点监视区,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发生M35.2级地震,2003年6月山东青岛又发生MC4.3级小震群活动,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值得我们注视和研究。(摘自“减灾科普”2003-11-1) 还看到一些观点,就是郯庐地震带南部终点不是到安徽庐江,终点在长江以北的湖北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它对面的江南就是江西瑞昌,九江地震就是该地震带的结果。 在郯城县境内,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区域“路过”,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为地质探矿、地球物理和地震地质工作者所倍加关注。它南起自长江北岸的广济地区,向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跨越渤海,经东北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在中国境内绵延2400多公里,总体上呈北北东走向,这就是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深断裂带——郯庐断裂。 据专家考证,郯庐断裂形成的历史已有17亿年之久,是一条活动的断裂带,也就是说,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其中7级以上的地震近10次。而麦坡地震活断层就是郯庐断裂带中典型地段。“但是根据它的形态,专家分析,麦坡地震活断层并不是一两次大地震就可以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特大古地震才最终形成。”8月11日,山东省地震局震灾防疫处处长王文光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能有史可查最早发生在郯城的特大地震的记载就是在300多年前那次,这次地震对麦坡地震活断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因为年代久远,少有人知道当年的地震留下的伤痛,只有在地方县志和各种史料记载中,才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一次惨绝人寰的灾难。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山东省郯城发生了8.5级地震,波及中国东部十余个省,并影响到朝鲜半岛,波及总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有震害记载的地区达19万平方公里,破坏惨重的是作为震中的郯城、临沂、莒县等地。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一次最为强烈的地震。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胡望水1,2,吕炳全1,官大勇2,张文军2,冷 军3,毛治国2,袁晓满2 (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200092; 2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科学系,荆州434023; 3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潜江433124) 摘要: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条巨型走滑构造带,对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随着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从NNW向NW到NWW的变化,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方式逐步从中生代左行走滑—左行斜向滑动过渡到早第三纪以左行斜向—倾向滑动,晚第三纪—第四纪转为倾滑—右行斜向滑动—右行走滑。走滑活动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周期演变过程。随着郯庐断裂活动方式的演变,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逐渐向北迁移,其中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生代盆地,中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新生代叠加盆地,中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早第三纪盆地。每个盆地都经历了拉分(伸展)裂陷到挤压反转的演化过程。此外,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剪切应力场作用下,不同区段因其走向变化导致局部应力场变化,在增压弯曲部位发生会聚、挤压、隆升;而释压拉张部位发生离散、伸展、沉降,从而盆地发育。 关键词:断裂;走滑运动;中、新生代盆地;郯庐断裂带 中图分类号:P5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21492(2003)0420051208 南起湖北广济,向北经安徽庐江,山东郯城、潍坊,越过渤海,穿过下辽河河谷,经沈阳后,分为西支吉林舒兰—黑龙江依兰断裂带和东支的密山—敦化断裂带,向北延伸至俄罗斯境内[1,2]。断裂带内发育着一系列盆地,如沂沐地堑、依兰—伊通地堑等,断裂带周缘也分布着一系列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如渤海湾盆地、合肥北盆地、胶莱盆地等。断裂带自中生代形成以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且具有明显的分段和分期活动的特点,兼具走滑、伸展、挤压性质的复杂地质构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利用沿断裂带各油气盆地勘探、开发所积累的丰富资料,分析了同一时期断裂带各段活动的差异性、不同时期活动规律及其演变和构造迁移规律,总结了盆地发育演化历史。 1 构造背景 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演化主要受其东部太平洋板块活动控制,这个观点一直得到构造地质界的认可。太平洋板块活动演化也制约着郯庐断裂带的构造发育和演化过程[1—7]。自Hilde等恢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7319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胡望水(1963—),男,博士生,教授,从事盆地分析与油藏描述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03201224;改回日期:2003209225. 周立君编辑太平洋板块运动史以来,又经过了丸山茂德等、矶崎行雄等的深入研究[8],但迄今尚未达到完全统一。尽管如此,对曾经顺时序出现的法拉隆(Farralon)、伊泽奈崎(Izanagi)和库拉(Kula)等板块(即泛太平洋板块)的相继活动[9]以及这些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相对运动存在着侧向俯冲、斜向俯冲、正面俯冲及速率的转化已渐趋共识。依据资料,泛太平洋板块不同时期的运动方向分别为:180~145Ma为45°,145~110Ma为340°,110~100Ma为15°,100~42Ma 为340°,42~37Ma为305°,37~0Ma为285°[8]。这表明泛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渐变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趋势是自北向西逐渐转动的,而不是突变的。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改变不是陨星撞击所引起的[10]。新的年代测定资料表明天皇海岭—夏威夷岛链走向转折发生于47Ma[11],即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发生于47Ma,这比始新世末陨星撞击的年代3515Ma[12,13]早11Ma。这很可能表明了中国东部大陆的运动方向,特别是郯庐断裂带运动方向的改变主要是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变化所引起的,且是渐变的,即郯庐断裂带运动从左行滑动逐渐过渡到右行滑动,中间的过渡运动方式不可缺少。 2 郯庐断裂带的基本特征 2.1 展布特征 郯庐断裂带为典型的线形构造,由数条断裂组 2003年11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23,No.4第23卷第4期 MARIN E GEOLO GY&QUA TERNAR Y GEOLO GY Nov.,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