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

提倡的,”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

代表产品:

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

何计国介绍,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比如杏仁粉,如果是纯原料加水后一定沉底的。”

xx糊精――“无糖食品”中常出现

代表产品:

杏仁粉、玉米糊、藕粉等

麦芽糊精也是一种多糖,是淀粉水解之后的产物。一叫什么“精”就好像是不好的物质,实际上麦芽糊精并没有危害,人体吸收分解后产生能量。

很多无糖固体饮料中都有麦芽糊精的成分,实际上这些无糖固体饮料是无蔗糖等精致糖,“麦芽糊精等多糖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但是这个转化吸收的过程很慢,

使血糖平缓增长,而不至于忽起忽落。”

酸味剂/酸味调节剂――工业提纯可以无杂质

代表产品:

果汁类速溶品

酸味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添加剂,国家标准对其用量几乎没有限制,厂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使用。酸味剂以合成有机酸为主,“不要认为工业化合成都是不好的,工业化可以使有机酸提得很纯,去掉一些不好的杂质。”

合成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天然的物质通过工业化提纯、合成,比如维生素C。而另一种是人类自己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还是少吃为好。

xx――降低糖分摄入

代表产品:

杏仁粉、核桃粉等

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

代表产品:

奶茶、咖啡、果汁类

“植脂末属于不太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饱和油脂类。”植脂末一般是通过工业的手段将植物油变为饱和的油脂类,成为代脂肪类的物质。

“问题在于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天然油脂中是没有反式脂肪酸的,实际上反式脂肪酸是工业将不饱和植物油转化成饱和植物油的副产品。

膳食纤维――创意好,成本低

代表产品:

阿胶核桃粉

膳食纤维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只能在肠道中停留的一类多糖物质,主要作用在于润肠通便,还能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风险。膳食纤维分为不可溶性和可溶性两种,不可溶纤维主要来自蔬菜和麦麸等。“添加膳食纤维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既有保健作用,又能降低产品成本。”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 提倡的,”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 代表产品: 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 何计国介绍,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比如杏仁粉,如果是纯原料加水后一定沉底的。” xx糊精――“无糖食品”中常出现 代表产品: 杏仁粉、玉米糊、藕粉等 麦芽糊精也是一种多糖,是淀粉水解之后的产物。一叫什么“精”就好像是不好的物质,实际上麦芽糊精并没有危害,人体吸收分解后产生能量。 很多无糖固体饮料中都有麦芽糊精的成分,实际上这些无糖固体饮料是无蔗糖等精致糖,“麦芽糊精等多糖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但是这个转化吸收的过程很慢, 使血糖平缓增长,而不至于忽起忽落。” 酸味剂/酸味调节剂――工业提纯可以无杂质 代表产品:

果汁类速溶品 酸味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添加剂,国家标准对其用量几乎没有限制,厂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使用。酸味剂以合成有机酸为主,“不要认为工业化合成都是不好的,工业化可以使有机酸提得很纯,去掉一些不好的杂质。” 合成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天然的物质通过工业化提纯、合成,比如维生素C。而另一种是人类自己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还是少吃为好。 xx――降低糖分摄入 代表产品: 杏仁粉、核桃粉等 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 代表产品: 奶茶、咖啡、果汁类 “植脂末属于不太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饱和油脂类。”植脂末一般是通过工业的手段将植物油变为饱和的油脂类,成为代脂肪类的物质。 “问题在于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天然油脂中是没有反式脂肪酸的,实际上反式脂肪酸是工业将不饱和植物油转化成饱和植物油的副产品。 膳食纤维――创意好,成本低 代表产品: 阿胶核桃粉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1、山梨酸钾(防腐剂): 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2、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标准: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3、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4、红曲红(着色剂):天然红色素,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目前并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可以用在调制乳、冷冻饮品、果酱、腐乳、糖果、方便米面制品、饼干、腌腊肉制品、醋、酱油、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上,不允许用在生鲜肉或调理肉制品中。 5、糖精钠(甜味剂):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果脯大量含有)。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标准: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 6、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成分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成分、用途 植酸 Phytic acid 别名肌醇六磷酸、环己六醇六磷酸酯、PA 编码GB 04.006 性状黄褐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96%乙醇、甘油和丙酮,难溶于无水乙醇和甲醇,不溶于苯、氯仿和乙醚等。水溶液为强酸性0.7%溶液的pH为1.7。易受热分解。若在120℃以下短时间加热,或浓度较高时,则较稳定。 植酸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在低pH下可定量沉定Fe3+。中等pH下可与所有的其他多价阳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它能显著地抑制维生素C的氧化。与维生素E混合使用,具有相乘的抗氧化效果。 制法将来糠、麸皮等用2%盐酸浸提制得菲丁,再以菲丁制得植酸。 质量标准 毒理学依据 LD50小鼠口服4300mg/kg体重(2950~6260mg/kg)(雌性); 3160mg/kg体重(2050~4880mg/kg)(雄性)。 使用抗氧化剂和螯合剂。 1.使用注意事项植酸为天然产物,多年食用证明对人无毒害作用。日本规定可不予限制,但也有人认为它能螯合微量金属离子,可有不利应予注意。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920-1996)规定:植酸用于对虾保鲜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允许残留量为20mg/kg;用于食用油脂、果蔬制品、果蔬汁饮料和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2g/kg。 (2)美国规定:使用0.01%植酸热消毒婴儿食品用瓶及盖,并可防止金属瓶盖的锈蚀。(3)实际使用参考 ①植酸可用于防止食品的褐变或褪色,稳定维生素C,用作食品、医药品的抗氧剂和稳定剂。如用于腌制品或卤煮鱼虾的调味液,在制作过程中添加0.1%~0.3%的植酸,可防止产品褐变或褪色。 ②植酸用作植物油的抗氧化剂,如对大豆油等植物油添加0.01%即非常有效。对几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如下表

2018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二十八讲 食品添加剂、药物与健康

第二十八讲食品添加剂、药物与健康 1. (2017届宿迁市学测第一次模拟)保持营养均衡,合理使用药物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证。 (1) 人体内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物质为、糖类和蛋白质,人体内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2) 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并具有还原性,验证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以用淀粉溶液和试剂共同完成。 (3) 咽喉发炎的病人可以使用药物(填“氢氧化铝”或“青霉素”),起到杀菌消炎作用。 (4) 阿司匹林()在人体内可以水解为水杨酸()和 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酸味剂,具有解热镇痛疗效,写出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 (2017届盐城市学测模拟)某品牌食品调料标签的一部分如下图。 产品名称:××蒸鱼豉油 配料表:非转基因黄豆、小麦粉、食用盐、谷氨酸钠、焦糖色、苯甲酸钠、三氯蔗糖…… 氨基酸态氮≥0.50 g/100 mL (1) 配料中的大量氨基酸态氮来源于黄豆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得到。 (2) 小麦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3) 配料中,属于着色剂的是;属于甜味剂的是;属于防腐剂的是 。 3. (2017届徐州市第二次学测模拟)合理饮食、正确用药,有利于身体健康。 (1) 人类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易患病。鸡蛋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可表示为 , X的名称为。 【药品名称】阿司匹林泡腾片 【成分】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阿司匹林0.5 g 辅料为:玉米淀粉、碳酸钙(低铁)、无水枸橼酸、胶体二氧化硅、糖精钠、聚维酮、橘子香精 (2) 阿司匹林泡腾片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上图为某阿司匹林泡腾片

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泡腾片溶于水时产生“沸腾”效果,是由于其中含有的无水 枸橼酸和反应释放出了气体。阿司匹林()易水解, 其水解反应的产物为乙酸和(填结构简式)。 (3) 在阿司匹林、三硅酸镁、碳酸氢钠片、青霉素这四种常见的药物中,能用于抗菌消炎的是。 4. (2017届南京市学测模拟)春节期间要注意饮食健康。 (1) 平时要多喝水。水在人体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物质在人体中可以水解的是(填字母)。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油脂 (2) 合理选择饮食。鸡鸭鱼肉是常见食材,它们富含的营养物质是油脂和;富含淀粉的面点老少皆宜,淀粉的化学式是;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组成维生素C的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3) 橙汁是家宴的常用饮品。某品牌橙汁中含有白砂糖、精制盐、柠檬黄和苯甲酸钠,这几种物质中属于着色剂的是。 5. (2017届连云港市学测模拟)均衡营养、合理用药可以保障身体健康。 (1) 维生素C能与I2、Fe3+等发生反应,说明维生素C具有(填“氧化”或“还原”)性;强酸、强碱对皮肤具有腐蚀作用,是因为蛋白质遇强酸、强碱会发生(填“盐析”或“变性”)。 (2) 某复方氢氧化铝片说明书(部分)如下: 【药品名称】复方氢氧化铝片 【主要成分】本品每片含氢氧化铝0.245 g、三硅酸镁0.105 g、颠茄流浸膏0.002 6 mL 该药物可用于治疗;请写出任意一个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6. (2016届南京市模拟)合理选择饮食,有益身体健康。小明家某次晚餐菜谱如下图所示。 土豆泥 蒸鸡蛋 炒青菜 青椒炒豆干 红烧五花肉 西红柿榨菜汤 (1) 菜谱中富含脂肪的食物是 。 (2) 鸡蛋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中会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可表示 ,X的结构简式是。

央视再揭鲜榨果汁和饮料勾兑内幕 喝的全是添加剂

央视再揭鲜榨果汁和饮料勾兑内幕喝的全是添加 剂 2012-10-31 09:00:43 琳琅满目、价格不菲的各种鲜榨果汁、奶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些人指望用这些饮料来补充日常维生素和蛋白质,岂料其中很多的“鲜榨”饮料中,除了水,基本是添加剂! 鉴于消费者对添加剂勾兑鲜榨果汁事件的强烈关注,今年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著名主持人李咏现场揭示添加剂勾兑“鲜榨”饮料黑幕之后,10月16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平安365》栏目再次强势推出名为“与水果无关的果汁”节目,节目中,著名公共营养师陈治锟用“真材实料”的各种添加剂勾兑出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的“果汁”饮料,口感和香味均胜过真正的鲜榨果汁,并现场指出,长期饮用这种饮料,对人的身体百害无益,尤其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危害巨大! 添加剂现场勾兑“鲜榨饮料” 长期饮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 节目中,公共营养师陈治锟拿出一瓶水,加入柠檬黄、安赛蜜、阿斯巴甜、酸度调节剂和半滴香精,几分钟后如魔术般变出一杯香味浓郁、色泽与鲜榨无异的橙汁,为了增加质感,最后加入少量卡拉胶和黄原胶两种增稠剂,浓稠感立刻增强,周围还泛起了泡沫,足可以假乱真。整个勾兑

过程跟橙子完全扯不上一点关系,香味却更胜过鲜榨橙汁,央视主持人王筱磊大胆地尝了一下,在增稠剂的作用下,那种饱满、浓厚的口感也恰到好处。据陈治锟介绍,人们日常在餐饮场所喝的所谓鲜榨果汁,以及商场里的果汁饮料、蔬菜汁等饮品一部分是添加剂勾兑而成,不含任何牛奶、果汁和蔬菜成分,而这些饮品对人体没有任何营养可言,尤其对孩子的身体影响更大。 陈治锟指出,如果长期饮用这种勾兑饮料,饮料内的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剂将会导致儿童生长放缓,缺锌,严重者会患上异食癖,进而影响智力发育。而另一个让人担忧的后果是,由于这种勾兑果汁的大多数甜味剂都是果糖调制而成,我们喝一瓶500ml的饮料实际上相当于吃下50克的白糖,肝脏器官会把这些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肥胖比例大大增加的原因。 添加剂勾兑升级 果汁浓缩液出现市场 长期饮用对身体危害更大 由于现场勾兑比较麻烦,于是一种叫做“果汁浓缩液”的半成品便应运而生,这种果汁浓缩液也完全由添加剂勾兑而成,调制果汁饮料时直接加入少许在水里,摇晃几下就完成了。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介绍 1漂白剂 常见种类:亚硫酸盐类、过氧化氢。可用于薯片、葡萄酒、干菜、凉果、白糖等,使用范围非常广,媒体相继曝光过一些黑作坊使用工业用品双氧水掩盖肉类、海鲜的腐败变质外观,消除臭味。 2抗氧化剂 常见种类:抗坏血酸(维他命C)、柠檬酸异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可用于食用油或饼干、蛋糕等,防食物变坏,延长保质期。 3增稠剂 常见种类:卡拉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可用于果冻、糖果、面条、牛奶等。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改变食品物理性状。健康饮食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4136214.html, 4代糖(甜味剂) 常见种类: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可用于低糖可乐、香口胶、糖尿病人食品、餐桌用糖包。不法商家过量使用糖精钠的现象很普遍,特别在一些劣质的饮料、蜜饯中。 5香精香料 常见种类:各种口味的天然香精、同天然香精和合成香精。可用于汽水、饼干、糖果、果冻、糕饼、鸡精等,改变其口味。有些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但一些小贩又想把它们卖出去,就会添加香精、香料,意图掩盖变质的味道。 6发色剂 常见种类:亚硝酸盐。可用于腌肉、火腿、午餐肉、腊肠等肉类腊味食品,新鲜肉不可添加。 7防腐剂 常见种类: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等。可用于果酱、蜜饯,碳酸饮料、果汁等饮料,酱油、酱料等调味品,火腿肠等。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败变质,也有不法商人用甲醛和福尔马林等非食品级的工业原料来杀菌。 8着色剂(色素)

常见种类: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天然色素辣椒红、焦糖色素等。可用于火锅飘香剂、辣椒酱、可乐等。今年5月,北京停售了多种存在超量添加了胭脂红等着色剂现象的调味面制食品。今年4月,媒体曝光上海华联超市销售染色“玉米馒头”。

常见饮料中防腐剂及其测定讲课讲稿

饮料中防腐剂 1.防腐剂种类 食品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提高食品保存性能,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防腐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允许食品加入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食品防腐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无机防腐剂和有机防腐剂。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脱氢醋酸、双乙酸钠、柠檬酸和乳酸等;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硫酸(亚硫酸钠)、二氧化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游离氯及次氯酸盐、磷酸盐等。 2.饮料中常见防腐剂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稍溶于水,溶于乙醇,酸性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酵母、霉菌、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产酸菌作用较弱。在直接饮用的饮料内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 公斤。因为苯甲酸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实际生产中大多是使用其钠盐,其钠盐的抗菌作用是转化为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山梨酸,又名花楸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对光、对热稳定,长期放置易被氧化着色。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山梨酸是酸性防腐剂,适用范围在pH 值5.5以下,而毒性为苯甲酸的1/4,所以从国外发展动向看,有逐步取代苯甲酸及其钠盐的趋势。最大使用量:0.6克/公斤。

3.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防腐剂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过量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各个国家对防腐剂的用量和残留量都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的准确检测对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品防腐剂的检测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滴定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准确度高,分析快捷,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配制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安赛蜜的标准溶液,以230nm为检测波长,绘制标准曲线;样品经超声波脱气、膜过滤后直接进样,按上述条件进行色谱测定,得到各种组分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是检测食品中苯甲酸钠的最常用的方法。现在通用的较佳方法是将样品用乙醚萃取, 再将萃取后的样液在水浴烘干, 然后用甲醇定容, 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此试验种用超声萃取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使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但是此法仅限于某种食品,应用于多种食品时,常常出现防碍峰干扰。

整理出来的食品与化学添加剂

食品与化学添加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以五谷养五脏。人的生命在食物的基础上得以维持,并在饮食合理的基础上达到健康。饮食中包含很多道理,人体就像一家化工厂,如果原料用错了,生产就会出问题。同样的道理,如果吃错了食物,人体也会出问题。 食品中含有很多化学成分,有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成分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对这些化学成分的了解和初步学习,对养成良好的科学膳食习惯将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食品中的常见营养素 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普遍存在于各类食物中,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素。动物性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较多,植物性食物(油料作物)中脂肪含量丰富,谷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大豆类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 1.1.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任何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很复杂,其中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食物蛋白质中有20多种氨基酸,我们把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较小、不能满足肌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 氨基酸”,如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构成酶和激素的成分、 构成抗体、调节渗透压和供给能量等。我国居民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 量为:婴儿15g每天~30g/每天,儿童35g每天~75g/每天,青少年 80g每天~85g/每天,成年男性和女性按不同的活动强度分别为75 g每天~90g/每天和65g每天~80g/每天,孕妇和乳母另加 5g每天~20g/每天,老年期男女分别为75g/每天和65g/每天。表1.1列出了一些常见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图1.1蛋白质分子 二级结构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作业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食科1005 姓名:张永飞 学号:0103100514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茶饮料是指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而制成的饮料具有茶叶的独特风味,含有天然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有效成分,是清凉解渴的多功能饮料。现在市场上的品种主要为:冰红茶、绿茶、冰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凉茶。茶饮料中使用的添加剂可分为抗氧化剂、滋味改良剂、色素及护色剂、乳化剂等,他们对改善和提高茶饮料品质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 市面上不同品种的茶饮料及其配料如下表: 名称配料使用的添加剂统一冰红茶水、果葡糖浆、白砂糖、速溶红茶、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精、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甜菊糖苷康 师傅冰红茶水、白砂糖、红茶粉、精制盐、食品添加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维生素C、焦 糖色、食用香精龙井怡茶水、白砂糖、龙井茶叶、蜂蜜0.3g/L、龙井茶浓缩液、 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 铁观音茶水、白砂糖、铁观音茶叶、铁观音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D-抗坏血酸钠、柠 檬酸钠、六偏磷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王老吉(加多宝、和其正)水、 白砂糖、仙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 (未找到)统一冰绿茶水、白砂糖、果葡糖浆、绿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食盐食 用香精、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D-抗坏血酸钠、六偏磷酸钠、甘草酸胺、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统一绿茶水、白砂糖、绿茶茶叶、乌龙茶茶叶、食品添加剂六偏磷 酸钠、D-抗坏血酸钠、食用香精、维生素C、碳酸氢钠、焦磷酸二氢二钠、三聚磷酸钠 康师傅绿茶水、白砂糖、绿茶茶叶、蜂蜜、绿茶浓缩液、食品添加剂D-抗坏血酸钠、六 偏磷酸钠、柠檬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康师傅茉莉蜜茶水、白砂糖、茉莉花茶叶( 绿茶茶坯)、蜂蜜、绿茶浓缩液、茉莉花茶萃取液、食品添加剂D-抗坏血酸钠、偏磷酸钠 、柠檬酸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食用香精 茶饮料中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考试试题

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防腐剂:是指能够防止食品由微生物所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一类食品添加剂。色淀:水溶性着色剂沉淀在允许使的不溶性基质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其着色部分是允许使用的合成着色剂,基质部分多为氧化铝,称之为铝色淀。ADI值:指动物毒性试验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胶母糖基础剂:是赋予胶姆糖(泡泡糖,口香糖)成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贮藏期的食品添加剂。水分保持剂:水分保持剂是指添加子食品中有助于维持食品水分稳定的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也被称为食品强化剂,营养供给剂。食品增稠剂:在水中溶解或分散,能增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的黏度,并能保持所在体系的相对稳定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食品的护色剂: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够防肌红蛋白加强或保护食品颜色的一种添加剂。食品的发色助剂:本身无发色功能,但与发色剂配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发色效果,同时可以减少发色剂用量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乳化剂: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HLB(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乳化剂对于水和油相对亲和程度,一般在1~20之间,1表示亲油性最大,20表示亲水性最大。食品疏松剂: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得制品具有疏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食品膨松剂:又称膨胀剂,起发粉,面团调节剂,广泛用于焙烤食品(生产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稳定剂和凝固剂(组织硬化剂):食品中胶体(果胶,蛋白质等)凝固为不溶性凝胶状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于豆制品生产和果蔬加工以及凝胶食品的制造。食品发色剂:又叫护色剂,呈色剂,指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加强或保护)的食品添加剂。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的添加剂,常指:人工合成的非常营养甜味剂,糖醇甜味剂和非糖天然甜味剂3类。食品调味剂: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味蕾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人对咸味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阈值: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物质的最低浓度。食品增味剂(鲜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使之呈鲜味感的一些物质。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水分保持剂:指有助于保持食品中的水分而加入的物质。(多指磷酸盐类,甘油,乳酸钾等)抗结剂:是加入颗粒或粉末食品中以防止食品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我国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将食品添加剂按照功能分为23 类。我国允许使用的水分保持剂主要是磷酸盐类。 第三代食品鲜味剂包括动物蛋白质水解物,植物蛋白质水解物,酵母抽提物。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营养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食品着色剂都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剂组成的,因此能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食品添加剂的英文名称为Food Additives。 JECFA代表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MNL是指最大无作用量,50%Lethal does 是指半数致死量。 卫生部于2012年3月15日正式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该标准于2013 年1 月 1 日正式实施。 为了安全起见,国际上在确定ADI值时,要将最大无作用剂量缩小 100 倍 微生物来源的食品增稠剂包括黄原胶和结冷胶 丙酸及其盐类对防霉菌有良好的效能,故用于面包加工中,延长其保质期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意义: (1)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①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②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③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3)有利于食品加工:面包加工中膨松剂、制糖中加乳化剂、豆腐中凝固剂。 (4)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添加食品中,加工成保健食品。 (5)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资源丰富,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以支撑品种丰富、齐全的新型食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3、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有化学合成品与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按功能分为23类。 4、按安全性评价:分为A、B、C 类 A 类:JECFA 已制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和暂定ADI 值者; A1 类: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出ADI 值或者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 值者; A2 类:已制定暂定ADI 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暂定许可用于食品者。 B 类:JECFA 进行过安全性评价,但未建立ADI 值,或者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B1 类:进行过安全性评价,未制定ADI 值者 B2 类: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C 类:JECFA 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食品的特殊用途者, C1 类: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 C2 类:认为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做特殊应用者。 5、【日允许摄入量(ADI )】人类每日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摄入的“ mg/Kg 体重”表示。 【最大无作用剂量(MNL )】指于既定的动物试验毒性试验期间和条件下,动物长期摄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 。 6、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原则(判断): (1)使用时应符合基本要求 ①不应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 ②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 ③不应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④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⑤在达到预期效果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者除外。 (2)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①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②作为某些特殊膳食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③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食品添加剂》期末考试试题

《食品添加剂应用与检测技术》题库 一、填空题 1、安全性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首要要求。 2、毒理学评价的主要方法:动物毒性实验和人体观察 3、毒理学评价程序: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 4、LD 50受实验动物的个体差异性影响最小,它比较稳定,有代表性,可根据LD 50 数据大小 来判定受试物毒性大小,LD 50 数据愈小,则该受试物的毒性愈大。 5、已知山梨酸及山梨酸钾对大白鼠的MNL为2.5g/kg,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其对人的ADI 值为 0~0.025 g/kg(山梨酸及其盐的总量以山梨酸计)。 6、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或天然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 7、在肉制品中添加的亚硝酸盐与蛋白质代谢产物反应生成亚硝胺是致癌物。 8、肉制品中常用的水分保持剂是磷酸盐类。 9、在面条、饺子皮中作为保湿剂使用的是丙二醇。 10、我国批准许可使用的护色剂为硝酸钠(NaNO 3 )和亚硝酸钠(NaNO2)。 11、乳化剂HLB范围一般为0~20,HLB 在3~6的乳化剂最适合 W/O 型乳浊液 12、乳化剂HLB的数值越小表示亲油性越大,数值越大表示亲水性越大。 13、乳化剂的乳化能力用HLB值来表示。 14、生产中常用的膨松剂有两大类:化学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 15、生物膨松剂主要是指酵母。 16、复合膨松剂由碳酸盐类、酸性物质和淀粉组成。 17、根据GB2760-2011标准规定,BHA、BHT、PG混合使用时,BHA、BHT总量不得超过0.1g/kg,PG不得超过0.05g/kg,最大使用量以脂肪总量计。 18、根据GB2760-2011标准规定,不同抗氧化剂混合使用时要遵守加和原则,各自用量占其最大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 1 。 19、油脂的自动氧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诱导阶段、传递阶段和终结阶段。 21、食品加工中比较重要的酶类是氧化还原酶类和水解酶类。 22、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温和性等特点。 23、我国主要使用的漂白剂是还原型漂白剂。 24、还原型漂白剂大都属于亚硫酸盐类化合物,仅适用于植物性食品。 25、除香兰素、麦芽酚等少数香料单独使用外,多数香料往往用于调制食用香精。 26、一般用香比强值、留香值、香品值、综合评价分数确定香料的品质。 27、按四种成分组成法,可将香料分为:主香剂、协调剂、变调剂、定香剂。 28、按三种成分组成法,可将香料分为:头香香料、体香香料和底香香料。 29、根据香料的挥发度,确定香精组成的比例,一般头香香料占20~30%,体香香料占35~45%,基香香料占25~35%。 30、杀死有害微生物的物质称为杀菌剂,抑制微生物生长作用的物质称之为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答案最新版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 第一章绪言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添加剂(GB2760定义):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最大无作用量(MNL) 是指动物长期摄入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 3、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是指终人或动物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等),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 4、残留量 是物质在成品材料或物品中的最大的允许残留数量,以 在与食品接触的每 6平方分米的表面含 1毫克表示。 二、填空题 1、一个食品添加剂的代码用5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该食品添加剂所属的_类目标识__,后三位数字表示该食品添加剂的类目中的编码代号。 2、.毒理学试验通常分为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四个阶段。 三、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食品添加剂的代码用5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 A ) A 该食品添加剂所属的类; B该食品添加剂的编号; C 该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 3、食品用香料是按照香料名称的汉字笔画顺序编排的,用三位数字表示,数字前分别冠以英文字母,表示该香料的来源,那么在香料的名称前冠以N表示该香料是( A) A 天然香料; B天然等同香料; C人工合成香料; 四、多项选择题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包括(ABC ) A提高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 B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 C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便于食品加工 2、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包括( ABC )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D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简介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简介 防腐剂:碳酸饮料、果泥、果酱、糖渍水果、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肉、鱼、蛋、禽类食品等,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 着色剂: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配制酒、糕点上的彩装、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各类食品等。常使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人工合成色素。像叶绿素铜钠盐等一些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但它们的色素含量及稳定性一般不如人工合成的色素,另外还有天然等同色素。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以甜味的添加剂。常用的有:糖精钠(也就是人们习惯上称的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使用甜味剂的食品有很多。像:饮料、酱菜、糕点、饼干、面包、雪糕、蜜饯、糖果、调味料、肉类罐头等几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都会加用不同种类的甜味剂。 香料:糖果与巧克力中一般有香精油、香精、粉体香料浸膏几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有无数品种,如在糖果与巧克力中,按香型可分为果香型、果仁香型、乳香型、花香型、酒香型等不同品种。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制品中,以及一些油炸制品、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等。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酸度调节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功能,更普遍用于各类食品中。

相当一部分糖果与巧克力制品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尤其是水果型的制品。常用的有: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 抗氧化剂:是一种通过给食品中易氧化成分分子中脱氧基团以氢原子、阻止氧化连锁反应,或与其形成络合物,抑制氧化酶类的活性,从而防止和延缓食品表面被氧化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增稠剂:是一类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稳定、乳化或悬浊状态作用,能形成凝胶或提高食品粘度,故亦称凝胶剂、胶凝剂或乳化稳定剂。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通常具有亲水基(羟基)和亲油基(烷基),易在水和油界面形成吸附层,从而改变乳化体中各物相之间的表面活性,使之形成均匀的乳化体或分散体,故能改进食品的组织机构、口感、外观等。 膨松剂:是以粮食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在加工时(加热过程中)因产生气体而使组织成为均匀致密的多孔结构状态,而使食品疏松、松脆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组织改良剂:通过保水、粘结、增塑、稠化和改善流变性能等作用而改进食品外观或触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面粉改良剂:提高面粉质量的一类添加剂,可以提高出品率,提高面粉精白度和筋力。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消除和抑制液面气泡的能力,使操作得以顺利进行。 抗结剂:防止粉状或晶体状食品聚集、结块。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常见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防腐剂): 与水果的梨无关,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糖精钠(甜味剂):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果脯大量含有)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经英、法、德等国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卫生当局指定可使用之新合成甜味料。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副作用:对肝脏及神经系统有影响,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的危害则更为明显,目前我国常出现食品甜蜜素使用过量的情况,出口食口也曾因甜蜜素超标被退回。 谷氨酸钠(增味剂): 您可能会有这种经验——往鸡汤中加一些盐,味道会更加鲜美。这是因为鸡肉当中富含谷氨酸这种氨基酸,您又放了一些氯化钠盐进去,便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制造了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副作用: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药物饲料添加剂递质。摄入过多时,对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有抑制,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

食品添加剂检测指标的确定方法及实验验证的要求

附件2: 食品添加剂检测指标的确定方法及实验验证的要求 一、建立SN标准的基本原则 1.标准名称:进出口食品添加剂XXX分析方法 2.采标制标的原则 (1)等同采用 a.技术指标及限值可以等同或修改采用WHO/FAO JECFA、美国FCC、欧盟、日本的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和美国药典。详见本文“三、确定技术指标和限量的原则”和“四、选择技术指标的具体要求”。 b.检测方法可以等同或修改采用我国国标、国际标准或外国标准方法,但要注意不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限值差异。 c.如何处理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使用了不同的等同采用对象可参考《GB 1894-2005 食品添加剂无水亚硫酸钠》的处理方式。 (2)参照企业标准确定的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建立标准。 (3)尽量邀请企业参加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标准的制定。 二、标准的起草基本要求 标准文本要求可参考《GBT 19281-2003 碳酸钙分析方

法》的编写方式。 (1)中、英文名称(包括商品名称、别名) (2)添加剂法定编码,包括CNS、INS、CAS、CI、FEMA等,部分编码参考《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报批稿)》 (3)功能类别(如防腐剂、甜味剂、食品加工助剂等)(4)分子式、分子量、结构式 (5)性状 (6)技术指标 虽然技术指标不在本分析标准中列出,但制标前必须先确定该产品的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应放在规程,各项指标检测放在分析方法)。技术指标必须在编制说明中明确列出。下面以乳酸为例说明如下: 乳酸 1性状:油状液体,无刺激,无异味, 微酸味;有引湿性,水溶液显酸性反应。与水、乙醇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氯仿中不溶。 2技术指标 乳酸的技术指标

常见饮料 种添加剂及其作用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阿斯巴甜: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 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 安赛蜜:一种化学品,类似于糖精,易溶于水,可增加食品甜味,没有营养,口 感好,无热量,具有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良好的乳化稳定剂,具有优异的冻结、熔化稳定性,并能提高产品的风味,延长贮藏时间。 柠檬酸: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 乳酸:具有调节pH值、抑菌、延长保质期、调味、保持食品色泽、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有很强的防腐保鲜功效。 柠檬酸钠: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行业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 三聚磷酸钠:一种无机物表面活性剂,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食品工业中用于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的品质改良剂。 瓜尔胶:天然的增稠剂,主要由半乳糖和甘露糖聚合为食品而成,属于天然半乳。 黄原胶:被誉为“工业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微生 物多糖。即使是低浓度也会产生很高的黏度,1%水溶液黏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从而可作为良好的增稠和稳定剂。 乳化硅油:可用于发酵工艺,最大使用量为0.2g/kg。 乳酸链球菌素:是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可以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降低热加工温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改进食品的品质和节省能源,并能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时间。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代表产品: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

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

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Preservatives) 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事物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人们一般都认为食品的色香味是食品商品性的基础,但是如果食品没有一定的保藏期,它就不能发展为一种大规模的工业。要使食品有一定的保藏期,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得感染和繁殖。工业实践表明,采用防腐剂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经济,最有效和最简捷的办法之一。 防腐剂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 1.酸性防腐剂 如苯甲酸,山梨酸,丙酸和它门的盐类。这类防腐剂的特点就是体系酸性越大,其防腐剂效果越好。在碱性条件下几乎无效。 2.脂型防腐剂 如尼泊金脂类,没食子酸脂,抗坏血酸棕榈酸脂等。这类防腐剂的特点就是在很宽的PH范围内都有效,毒性比较低,溶解性也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同的脂要复配使用,一方面提高防腐效果,另一方面提高溶解度。为了使用方便,可已将防腐剂先用乙醇溶解,然后加入体系中。 3.无机盐防腐剂 如含硫的亚硫酸盐,焦盐酸等,由于使用这些盐后残留的二氧化碳能引起过敏反映,现在一般只将它列入特殊的防腐剂中。 4.生物防腐剂 如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等。这些物质在体内可以分解成营养物质,安全性提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人们普遍对防腐剂有负面看法,认为防腐剂都是危害健康的。这迫使人们一方面改进工艺尽量减少防腐剂的用量;另一方面开发,应用一些无毒,无害或者低毒的防腐剂,如山梨酸,生物防腐剂,复配型防腐剂等。现在国内外都在积极研究天然防腐剂,但目前天然防腐剂的防腐能力较差,抗菌谱较窄,价格也比较高据报道为解决合成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有人研究了一种人体不能吸收的高分子型防腐剂,这为防腐剂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防腐剂主要包括: 1..苯甲酸2.苯甲酸钠3.丙酸 4.丙酸钙 5.丙酸钠 6.对羟基苯甲酸丁酯7.对羟基苯甲酸乙酯8.富马酸二甲酯9.山梨酸10.山梨酸钾11.双乙酸钠12.乳酸链球菌13.脱氢乙酸14.二氧化碳

探究果蔬饮料中化学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

果蔬饮料中化学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危害 李臻张阳张帅楠辅导老师:潘冠华白慧峰 摘要:在台湾塑化剂事件后,人们再次把目光放在了食品安全问题上。从前些年的苏丹红、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火锅地沟油事件到今天的塑化剂风波,为何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那些我们常喝的果蔬饮料中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就真的安全?文章就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前段时间,我到某商场对汇源、康师傅、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品牌的十七种饮料进行了调查,发现多数饮料都含有五到十种食品添加剂。就连商家标榜的纯果汁中少者也有一到两种添加剂,多者甚至超过五种。比如,汇源果肉系列饮料中食品添加剂就包含了柠檬酸、柠檬酸钠、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食用香精等成分。这种情况可参考表一。在所调查的这十七种饮料中,其食品添加剂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柠檬酸、柠檬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维生素C、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乳化硅油、食用色素、β--胡萝卜素等。其所占比例见表二。下面我对这几种食品添加剂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大家有个大概的了解。 一、研究性状 1.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化学名称为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在工业、食品业、化妆业等都具有极广的用途。天然的柠檬酸存在于植物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和动物的骨骼、肌肉、血液中。人工合成的柠檬酸是用砂糖、糖蜜、淀粉、葡萄等含糖物质发酵而制得的。其分子结构如下图。[1] 2.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又名枸橼酸钠,一般所称的柠檬酸钠皆含2分子结晶水,化学名称为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钠。具有安全无毒性能、生物降解性、金属离子络合能力、水中极好的溶解性能、良好的pH调节及缓冲性能,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行业,可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在化工行业、化妆品行业及洗涤行业中做抗氧化剂、增塑剂、洗涤剂。医药行业中做抗凝剂。还见于化工、皮革、印刷、无毒电镀及原子能等工业。[2] 3.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胞多糖,是一种由假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单孢多糖,由甘蓝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菌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好氧发酵生物工程技术,切断1,6-糖苷键,打开支链后,在按1,4-键合成直链组成的一种酸性胞外杂多糖。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妆、牙膏、宠物罐头、鱼虾饲料、石油业、烟草业、印染、陶瓷、农药、胶体炸药及水溶涂料的制作中等。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于一体.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3] 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它具有黏合、增稠、增强、乳化、保水、悬浮等作用。主要用于食品、医药絮凝剂、螯合剂、乳化剂、增稠剂、保水剂、上浆剂、成膜材料等,每人允许摄入量为0~25mg/kg。[4] 5.六偏磷酸钠(Sodium Hexametaphosphate),为玻璃状或粉状,主要用于食品及工业行业,在饮料行业中可提高出汁率,增高黏度,抑制维生素C分解。[5] 6.三聚磷酸钠,可分为工业用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和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STPP)。三聚磷酸钠绝大部分用于合成洗涤剂,少数用于食品及工业用水的软化处理。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肉类食品、肉类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