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第7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第7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第7章单片机接口技术

单片机应用系统常需连接键盘、显示器、打印机、A/D和D/A转换器等外设,其中,键盘和显示器是使用最频繁的外设,它们是构成人机对话的一种基本方式,A/D和D/A转换器是计算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本章将叙述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与单片机接口,如何相互传送信息等技术。

实训7 简易秒表的制作

1.实训目的

(1)利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和定时器计数方式实现秒、分定时。

(2)通过LED显示程序的调整,熟悉8155与8051,8155与LED的接口技术,熟悉LED动态显示的控制过程。

(3)通过键盘程序的调整,熟悉8155与矩阵式键盘的接口技术,熟悉键盘扫描原理。

(4)通过阅读和调试简易秒表整体程序,学会如何编制含LED动态显示、键盘扫描和定时器中断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程序,初步体会大型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技巧。

2.实训设备与器件

(1)实训设备:单片机开发系统、微机。

(2)实训器件:实训电路板1套。

3.实训步骤与要求

(1)要求:利用实训电路板,以8位LED右边2位显示秒,左边6位显示0,实现秒表计时显示。以4×4矩阵键盘的KE0、KE1、KE2等3键分别实现启动、停止、清零等功能。

(2)方法:用单片机定时器T0中断方式,实现1秒定时;利用单片机定时器1方式3计数,实现60秒计数。用动态显示方式实现秒表计时显示,用键盘扫描方式取得KE0、KE1、KE2的键值,用键盘处理程序实现秒表的启动、停止、清零等功能。

(3)实验线路分析:采用实训电路板,其原理图参见附录。8位LED显示的位码由8155的PA口输出,段码由8155的PB口输出,PB口线与LED之间接有200Ω限流电阻,LED 为共阴极数码管,LED显示方式为动态显示方式。4×4矩阵键盘的行线经5.1KΩ电阻上拉后与8155PC口的PC0~PC3口线相连,列线与8155PA口的PA0~PA3口线相连。8155的控制口地址为4400H,PA口地址为4401H,PB口地址为4402H,PC口地址为4403H。系统本采用11.0592MHz的晶振,本实训应改为12MHz晶振,以方便定时。

(4)软件设计:软件整体设计思路是以键盘扫描和键盘处理作为主程序,LED动态显示作为子程序。二者间的联系是:主程序查询有无按键,无按键时,调用二次LED动态显示子程序(约延时8ms)后再回到按键查询状态,不断循环;有按键时,LED动态显示子程序作为按键防抖延时被连续调用二次(约延时16ms),待按键处理程序执行完后,再回到按键查询状态,同时兼顾了按键扫描取值的准确性和LED动态显示的稳定性。秒定时采用定时器T0中断方式进行,60秒计数由定时器1采用方式3完成,中断及计数的开启与关闭受控于按键处理程序。由上述设计思路可设计出软件流程图如图7.1所示。

(5)程序编制:编程时置KE0键为“启动”,置KE1键为“停止”,置KE2键为“清零”,因按键较少,在处理按键值时未采用散转指令“JMP”,而是采用条件转移指令“CJNE”,每条指令后紧跟着一条无条件跳转指令“AJMP”,转至相应的按键处理程序,如不是上述3

个按键值则跳回按键查询状态。8位LED 显示的数据由显示缓冲区30H~37H 单元中的数据决定,顺序是从左至右,动态显示时,每位显示持续时间为1ms ,1ms 延时由软件实现,8位显示约耗时8ms 。主程序、按键查询子程序采用第0组工作寄存器,显示子程序采用第1组工作寄存器。1秒定时采用定时器T0方式1中断,每50ms 中断一次,用21H 做50 ms 计数单元,每20次为一个循环,计满20次,60秒计数单元(20H )计数1次。60秒计数采用定时器T1方式2计数,计数脉冲采用软件置位、复位P3.5口的方法实现,用20H 单元做60秒计数单元,如定时器T1溢出,则20H 单元被清零,20H 单元的数据采用十进制计数,该数据被拆成个位和十位两个数据后分别送至显示缓冲区的30H 、31H 单元。

动态显示子程序

主程序程序

定时器中断服务

程序流程图图7.1 简易秒表软件流程图

按照上述思路可编制源程序如下: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BH

AJMP CONT

;◇◇◇◇◇◇◇◇◇◇◇主程序◇◇◇◇◇◇◇◇◇◇◇◇◇

;――――――――――初始化程序――――――――――――

MAIN : MOV TMOD ,#61H ;置T0方式1定时,T1方式2计数

MOV TH0,#3CH ;T0置初值

MOV TL0,#0B0H

MOV TH1,#0C4H ;T1置初值

MOV TL1,#0C4H

MOV DPTR ,#4400H ;8155控制口地址送DPTR

MOV A,#43H ;设置8155工作方式字

MOVX @DPTR,A ;设置PA、PB口输出,PC口输入

MOV 20H,#00H ;60秒计数单元置初值

MOV 21H,#14H ;50ms计数单元置初值

MOV SP,#3FH ;堆栈指针置初值

MOV R2,#08H ;LED待显示位数送R2

MOV R0,#30H ;显示缓冲区首址送R0 STAR:MOV @R0,#00H ;显示缓冲区清零

INC R0

DJNZ R2,STAR

CLR A ;累加器清零;―――――――――――键盘查询程序――――――――――

KEY:ACALL KS ;调按键查询子程序判是否有键按下

JNZ K1 ;有键按下转移

ACALL DISP ;无键按下,调显示子程序延时

AJMP KEY ;继续查询按键;―――――――――――键盘扫描程序――――――――――

K1:ACALL DISP ;键盘去抖延时

ACALL DISP

ACALL KS ;再次判别是否有键按下

JNZ K2 ;有键按下转移

AJMP KEY ;无按键,误读,继续查询按键K2:MOV R3,#0FEH ;首列扫描字送R3

MOV R4,#00H ;首列号送R4

K3:MOV DPTR,#4401H ;PA口地址送DPTR,开始列扫描

MOV A,R3

MOVX @DPTR,A ;列扫描字送PA口

INC DPTR ;指向PC口

INC DPTR

MOVX A,@DPTR ;读取行扫描值

JB ACC.0,L1 ;第0行无键按下,转查第1行

MOV A,#00H ;第0行有键按下,行首键号送A

AJMP LK ;转求键号

L1:JB ACC.1,L2 ;第1行无键按下,转查第2行

MOV A,#08H ;第1行有键按下,行首键号送A

AJMP LK ;转求键号

L2:JB ACC.2,L3 ;第2行无键按下,转查第3行

MOV A,#10H ;第2行有键按下,行首键号送A

AJMP LK ;转求键号

L3:JB ACC.3,NEXT ;第3行无键按下,转查下一列

MOV A,#18H ;第3行有键按下,行首键号送A

AJMP LK

LK:ADD A,R4 ;形成键码送A

PUSH ACC ;键码入栈保护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 七章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李朝青 课后习题答案2009-11-22 15:07 阅读51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https://www.360docs.net/doc/004692887.html,第六章 第6章习题答案 1、定时器模式2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 (1)模式2把TL0(或TL1)配置成一个可以自动重装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TL0计数溢出时不仅使溢出中断标志位TF0置1,而且还自动把 TH0中的内容重新装载到TL0中。TL0用作8位计数器,TH0用以保 存初值。 (2)用于定时工作方式时间(TF0溢出周期)为,用于计数工作方式时,最大计数长度(TH0初值=0)为28=256个外部脉冲。 这种工作方式可省去用户软件重装初值的语句,并可产生相当精确定时时间,特别适于作串行波特率发生器。 2、单片机内部定时方式产生频率为100KH Z等宽矩形波,假定单片机的晶振频率为12MH Z,请编程实现。 答: T0低5位:1BH T0高8位:FFH MOV TMOD,#00H ;设置定时器T0工作于模式0

MOV TL0,#1BH ;设置5ms定时初值 MOV TH0,#0FFH SETB TR0 ;启动T0 LOOP:JBC TF0,L1 ;查询到定时时间到?时间到转L1 SJMP LOOP ;时间未到转LOOP,继续查询L1:MOV TL0,#1BH ;重新置入定时初值 MOV TH0,#0FFH CPL P1.0 ;输出取反,形成等宽矩形波 SJMP LOOP ;重复循环 3、89C51定时器有哪几种工作模式?有何区别? 答:有四种工作模式:模式0,模式1,模式2,模式3 (1)模式0:选择定时器的高8位和低5位组成一个13位定时器/计数器。 TL低5位溢出时向TH进位,TH溢出时向中断标志位TF进位,并 申请中断。 定时时间t=(213-初值)×振荡周期×12;计数长度位213=8192个外部脉冲 (2)模式1:与模式0的唯一差别是寄存器TH和TL以全部16位参与操作。 定时时间t=(216-初值)×振荡周期×12;计数长度位216=65536个外部 脉冲 (3)模式2:把TL0和TL1配置成一个自动重装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 TL用作8位计数器,TH用以保存初值。TL计数溢出时不仅使TF0 置1,而且还自动将TH中的内容重新装载到TL中。 定时时间t=(28-初值)×振荡周期×12;计数长度位28=256个外部脉冲 (4)模式3:对T0和T1不大相同 若设T0位模式3,TL0和TH0被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为8位计数器,功能与模式0和模式1相同,可定时可计数。 TH0仅用作简单的内部定时功能,它占用了定时器T1的控制位TR1和中断标志位TF1,启动和关闭仅受TR1控制。 定时器T1无工作模式3,但T0在工作模式3时T1仍可设置为0~2。

第7章 单片机接口技术

第7章单片机接口技术 单片机应用系统常需连接键盘、显示器、打印机、A/D和D/A转换器等外设,其中,键盘和显示器是使用最频繁的外设,它们是构成人机对话的一种基本方式,A/D和D/A转换器是计算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本章将叙述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与单片机接口,如何相互传送信息等技术。 实训7 简易秒表的制作 1.实训目的 (1)利用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和定时器计数方式实现秒、分定时。 (2)通过LED显示程序的调整,熟悉8155与8051,8155与LED的接口技术,熟悉LED动态显示的控制过程。 (3)通过键盘程序的调整,熟悉8155与矩阵式键盘的接口技术,熟悉键盘扫描原理。 (4)通过阅读和调试简易秒表整体程序,学会如何编制含LED动态显示、键盘扫描和定时器中断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程序,初步体会大型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技巧。 2.实训设备与器件 (1)实训设备:单片机开发系统、微机。 (2)实训器件:实训电路板1套。 3.实训步骤与要求 (1)要求:利用实训电路板,以8位LED右边2位显示秒,左边6位显示0,实现秒表计时显示。以4×4矩阵键盘的KE0、KE1、KE2等3键分别实现启动、停止、清零等功能。 (2)方法:用单片机定时器T0中断方式,实现1秒定时;利用单片机定时器1方式3计数,实现60秒计数。用动态显示方式实现秒表计时显示,用键盘扫描方式取得KE0、KE1、KE2的键值,用键盘处理程序实现秒表的启动、停止、清零等功能。 (3)实验线路分析:采用实训电路板,其原理图参见附录。8位LED显示的位码由8155的PA口输出,段码由8155的PB口输出,PB口线与LED之间接有200Ω限流电阻,LED 为共阴极数码管,LED显示方式为动态显示方式。4×4矩阵键盘的行线经5.1KΩ电阻上拉后与8155PC口的PC0~PC3口线相连,列线与8155PA口的PA0~PA3口线相连。8155的控制口地址为4400H,PA口地址为4401H,PB口地址为4402H,PC口地址为4403H。系统本采用11.0592MHz的晶振,本实训应改为12MHz晶振,以方便定时。 (4)软件设计:软件整体设计思路是以键盘扫描和键盘处理作为主程序,LED动态显示作为子程序。二者间的联系是:主程序查询有无按键,无按键时,调用二次LED动态显示子程序(约延时8ms)后再回到按键查询状态,不断循环;有按键时,LED动态显示子程序作为按键防抖延时被连续调用二次(约延时16ms),待按键处理程序执行完后,再回到按键查询状态,同时兼顾了按键扫描取值的准确性和LED动态显示的稳定性。秒定时采用定时器T0中断方式进行,60秒计数由定时器1采用方式3完成,中断及计数的开启与关闭受控于按键处理程序。由上述设计思路可设计出软件流程图如图7.1所示。 (5)程序编制:编程时置KE0键为“启动”,置KE1键为“停止”,置KE2键为“清零”,因按键较少,在处理按键值时未采用散转指令“JMP”,而是采用条件转移指令“CJNE”,每条指令后紧跟着一条无条件跳转指令“AJMP”,转至相应的按键处理程序,如不是上述3

通信接口技术试题2013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13 - 2014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00分钟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 48 学时学分考试形式:开卷 专业年级:通信11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只能带教材书作为工具,不能带其它任何资料(包括草稿纸),尤其是打印稿! 一、填空、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执行指令TEST AX, 0后,CPU状态标志位ZF的取值为___B______ A.为0 B.为1 C.不确定 D.没有影响 2、8253的每个计数器通道有_____6______种工作方式,通常只有当GATE信号为____高_____电平时,才允许8253计数器工作。 3、在8086/8088中,一个最基本的总线周期由___4____个时钟周期(T状态)组成,在T1状态,CPU往总线发出__地址_____信息. 4、IP寄存器的作用是用来指示__执行下一条指令地址____ 5、计算机内的堆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存储区,对它的存取采用__先进后出______的原则。 6、已知异步串行通信的帧信息为0110010101,其中包含启始位1位、停止位1位,7位ASCII数据位和1位校验位,则传送的字符数据是_1100101_,校验位是____1____。 7、某一测控系统要使用一个连续的方波信号,如果使用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来实现此功能,则8253应工作在方式__3_____ 。 8、某微机最大可寻址的内存空间为16MB,其CPU地址总线至少应有___24____条。 9、若8259A中ICW2的初始值为40H,则在中断响应周期数据总线上出现的与IR5对应的中断类型码为___45H__________。 10、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21F00H_ 11、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_B___。 A 通用寄存器 B 堆栈 C 存储器 D 外存 12、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_D__。 A 8,512 B 512,8 C 18,8 D 19,8 13、存储容量与地址、数据线个数有关,假设芯片有i根地址线,j根数据线,则芯片的存储容量为__2i*j bit____ 14、若8259A级联,由__SP/EN___确定是主片或从片。 15、BP=3000H,DS=2000H,SS=4000H,MOV AX,[BP]寻址时物理地址是__C__。 A 4200H B 23000H C 43000H D 5000H 16、通过写8255A控制端口对PC6置位的指令是__A____。 A OUT 63H,ODH; B OUT 62H,40H; C OUT 63H,8DH; D OUT 62H,0FFH; 17、8086微处理器可寻址访问的最大I/O空间为___D___。 A:1KB B:64KB C:640KB D:1M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试说明8086/8088CPU的RESET信号的功能。(见教材) 2、做硬件实验时用到系统示波器时,实验箱上出现什么信号后示波器才能使用,否则要怎么连线和设置?(控制板右下角红指示灯亮(3分),连串口线/选串口端口2分) 3、计算机I/O接口有何用途?试列出3个I/O接口。(解决计算机与外设之间速度匹配,信号格式转换,信息交换等,见教材(3分),8255 8259 8255 (2分) 1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课本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1、什么是串行异步通信,它有哪些作用? 答: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数据是一帧一帧(包括一个字符代码或一字节数据)传送的,每一帧的数据格式参考书。通信采用帧格式,无需同步字符。存在空闲位也是异步通信的特征之一。 2、89C51单片机的串行口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答:89C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由发送缓冲期SBUF,接收缓冲期SBUF、输入移位寄存器、串行接口控制器SCON、定时器T1构成的波特率发生器等部件组成。 由发送缓冲期SBUF发送数据,接收缓冲期SBUF接收数据。串行接口通信的工作方式选择、接收和发送控制及状态等均由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SCON控制和指示。定时器T1产生串行通信所需的波特率。 3、简述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 答:串行接口的接收和发送是对同一地址(99H)两个物理空间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进行读和写的。当向SBUF发“写”命令时(执行“MOV SBUF,A”),即向缓冲期SBUF装载并开始TXD引脚向外发送一帧数据,发送完便使发送中断标志位TI=1。 在满足串行接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SCON.0)=0的条件下,置允许接收位REN(SCON.4)=1,就会接收一帧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并装载到接收SBUF中,同时使RI=1。当发读SBUF 命令时(执行“MOV A, SBUF”),便由接收缓冲期SBUF取出信息通过89C51内部总线送CPU。 4、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Error! Hyperlink reference not valid.89C51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答:89C51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 方式0(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1(10位异步收发),方式2(11位异步收发),方式3(11位异步收发)。 有2种帧格式:10位,11位 方式0: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1/12) 方式2:方式2波特率≌2SMOD/64×fosc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张毅刚)习题参考答案1章

第1章单片机概述 1.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和。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 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3部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 3.8051与8751的区别是。 A.内部数据存储单元数目不同B.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类型不同C.内部程序存储器的类型不同D.内部寄存器的数目不同 答:C。 4.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答:B。 5.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而微计算机、单片机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特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6.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为哪几种?它们的差别是什么? 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是8031、8051和8751。它们的差别是在片内程序存储器上。8031无片内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B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片内集成有4KB的程序存储器EPROM。 7.为什么不应当把51系列单片机称为MCS-51系列单片机? 答:因为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内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8.AT89C51单片机相当于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哪一种型号的产品? 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C51芯片内的4KB 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B的EPROM。

第7章_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答案欧青立编

第7章并行接口技术 习题 7.1 什么是并行通信?并行通信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并行接口是在多根数据线上,以数据字节(字)为单位与I/O设备或被控对象传送信息。 并行接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数据传送速率快。 (2)并行接口与系统连接简单方便。 (3)数据线多,常用于近距离数据传送。 7.2 8255A的方式控制字和C口置1/置0控制字都是写入控制端口的,它们是怎样区分的? 参考答案:当8255A接收到写入控制口的控制字时,就会对最高位即标志位进行测试。如为1,则将此字节作为方式选择控制字写入控制寄存器;如为0,则此字节作为对端口C的置1/置0控制来处理。 7.3 8255A的方式0一般使用于什么场合?在方式0时,如果使用应答信号进行联络,则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8255A的方式0的使用场合有两种,一种是同步传送,另一种是查询式传送。在方式0情况下,没有规定固定的应答信号,所以,这时,将端口A端口B作为数据端口,把端口C的4个数位(高4位或者是低4位均可)规定为输出口,用来输出一些控制信号,而把端口C的另外4个数位规定为输入口,用来读入外设的状态。就是这样,利用端口C来配合端口A和端口B的输入/输出操作。 7.4 当8255A工作于方式2并且采用中断时,CPU如何区分是输入还是输出引起的中断? 参考答案:在输入、输出均允许中断的情况下,可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查询状态字,判断OBF和IBF位的状态来区分是输入中断还是输出中断,并采取相应操作。 7.5 当数据从8255A的端口C向数据总线上读入CPU时,8255A的引脚CS#、A1、A0、RD#、WR#分 是什么电平? ·· 1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张毅刚》第7章习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7章 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 思考题及习题7 1.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答:方式1。 2.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等的。 3.下列选项中,是正确的。 A.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对 B.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对 C.串行通信帧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错 D.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对 E.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对 4.通过串行口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在程序中应使用。 A.MOVC指令B.MOVX指令 C.MOV指令 D.XCHD指令 答:C 5.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A.固定的,为f osc/32 B.固定的,为f osc/16 C.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D.固定的,为f osc/64 答:C 6.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收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 答:当接收方检测到RXD端从1到0的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的开始接受数据。 7.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答: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

具有相同的帧格式;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 方式1的波特率=2SMOD /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方式2的波特率=2SMOD /64×fosc 方式3的波特率=2SMOD /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8.假定串行口串行发送的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停止位,请画出传送字符“B ”的帧格式。 答:字符“B ”的ASCII 码为“42H ”,帧格式如下: 9.为什么定时器/计数器T1用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时,常采用方式2?若已知时钟频率、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如何计算装入T1的初值? 答:因为定时器/计数器在方式2下,初值可以自动重装,这样在做串口波特率发生器设置时,就避免了执行重装参数的指令所带来的时间误差。 设定时器T1方式2的初值为X ,计算初值X 可采用如下公式: 波特率 = SMOD osc 23212(256)f X ?- 10.若晶体振荡器为11.0592MHz ,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波特率为4 800bit/s ,写出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的方式控制字和计数初值。 答:经计算,计数初值为FAH ,初始化程序如下: ANL TMOD,#0F0H ;屏蔽高4位 ORL TMOD,#20H ;控制字 MOV TH1,#0FAH ;写入计数初值 MOV TL1,#0FAH MOV SCON,#40H 11.简述利用串行口进行多机通信的原理。 答:见7.3节的介绍。 12.使用AT89S51的串行口按工作方式1进行串行数据通信,假定波特率为2 400bit/s ,以中断方式传送数据,请编写全双工通信程序。 12.答:见7.5.3小节的介绍 13.某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传送数据的帧格式由1个起始位(0)、7个数据位、1个偶校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七章习题解答(部分)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七章习题解答(部分) 1.8086系统采用向量式中断,试简述8086系统中中断类型码、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 中断类型码:用于区分不同的中断源,即系统中每个中断源都应该对应一个唯一的类型码。8086系统中的中断类型码以8位无符号数(00H~0FFH)表示,一共可以区分256个不同的中断源。 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ISR)的入口地址,也就是ISR的第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位置。8086系统中的中断向量由两个字(4个字节)组成,低位字表示入口的偏移地址,高位字表示入口的段基址。显然,每个中断类型码对应一个中断向量,则8086系统中共应有256个中断向量。 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的存放地。8086系统将最低的1KB(00000H~003FFH)RAM 空间用于存放这256个中断向量。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利用中断类型码n可以很容易地从中断向量表中找到该中断源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即:中断向量存放的起始地址m =n×4,从中断向量表的m地址单元开始连续取出的四个字节就是n号中断的ISR入口地址。8086CPU正是用这种方法完成中断索引的。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指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1)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OM地址最高端。 (3)PC系统中的主机总是通过中断方式获得从键盘输入的信息。 (4)80486系统和8086系统一样,将中断分为可屏蔽中断和不可屏蔽中断两种。 (5)IBM PC/XT中,RAM奇偶校验错误会引起类型码为2的NMI中断。 答: (1)可以算对。不过这个题说法本身就不太明确,应该是:“一个系统中有多个中断源同时提出中断请求时,优先级别高的中断总是先响应、先处理。” (2)错。应该是:“8086系统中,中断向量表存放在RAM地址最低端。” (3)对。 (4)错。应该是:“8086系统将中断分为内(软)中断和外(硬)中断两大类,而80486系统将广义中断分为异常和狭义中断两大类。” (5)对。 4. 8086系统的RAM存储单元中,从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 4个字节的中断向量,该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码是多少?而中断类型码为14H的中断向量应存放在哪些存储单元中? 答:中断向量0F000:0FF23存放在0002CH双字单元中,说明其对应的中断类型码N=2CH÷4=0BH。 14H号中断向量的起始存放地址为4×14H=00050H,即该中断向量的偏移量部分存放在0050H和0051H单元中,段基址部分存放在0052H和0053H单元中。 5. 以下是PC机为某外设中断源装载中断服务子程序的代码,请问该外中断的类型码是

常用通信接口技术

在过去两年里,用于消除IC、电路板和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瓶颈的接口标准层出不穷,本文将就通信应用标准部件的某些最流行的标准进行分析,并研究众多新标准出现的原因,此外还探讨设计者如何解决互用性的难题。 与串并行转换器相连的光电器件 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数据流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即在光纤传输时的串行格式及在电子处理时的并行格式之间转换。串行器-解串器(一般被称作串并行转换器)就是用来实现这种转换的。串并行转换器与光电传感器间的接口通常为高速串行数据流,利用一种编码方案实现不同信令,这样可从数据恢复嵌入时钟。根据所支持的通信标准,该串行流可在1.25Gb/s(千兆以太网)、2.488Gb/s(OC-48 /STM-16)、9.953Gb/s(OC-192/STM-64)或10.3Gb/s(10千兆以太网)条件下传输。 串并行转换器至成帧器接口 在Sonet/SDH的世界中,光纤中的数据传输往往采用帧的形式。每帧包括附加信息(用于同步、误差监视、保护切换等)和有效载荷数据。传输设备必须在输出数据中加入帧的附加信息,接收设备则必须从帧中提取有效载荷数据,并用帧的附加信息进行系统管理。这些操作都会在成帧器中完成。 由于成帧器需要实现某些复杂的数字逻辑,因而决定了串并行转换器与成帧器间所用的接口技术,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造的高集成度IC。目前的CMOS工艺不能支持10Gb/s串行数据流,因此串并行转换器与成帧器间需要并行接口。目前最流行的选择是由光网络互联论坛(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开发的SFI-4,该接口使用两个速度达622Mb/s的16位并行数据流(每个方向一个)。SFI-4与目前很多新型接口一样,使用源同步时钟,即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共同由传输器件传输。源同步时钟可显著降低时钟信号与数据信号间的偏移,但它不能完全消除不匹配PCB线路长度引起的偏移效应。16个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均使用IEEE-1593.6标准LVDS信令。该接口仅需在串并行转换器与成帧器间来回传输数据,距离较短,因此无须具备复杂的流控制或误差检测功能。 RFID技术网

李全利版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后答案(第七章)

章7 80C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1.以80C31为主机,用2片27C256扩展64K EPROM,试画出接口电路。 答: 2.以80C31为主机,用1片27C512扩展64K EPROM,试画出接口电路。 答: 3.以80C31为主机,用1片27C256扩展32K RAM,同时要扩展8K的RAM,试画出接口电路。答: 4.当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数据存储器RAM地址和程序存储器EPROM地址重叠时,它们内容的读取是否

会发生冲突,为什么? 答: 不会。由于80C51对ROM的读操作由PSEN控制,指令用MOVC类;对RAM读操作用RD控制,指令用MOVX。所以,尽管ROM与RAM的逻辑地址是重叠的,它们内容的读取也不会发生冲突。 5.根据图7.14电路,编程完成对81C55的操作:a、读81C55的80H单元。b、将立即数88H写入81C55的30H单元。 答:a、 MOV DPTR,#7E80H MOVX A,@DPTR b、 MOV A,#88H MOV DPTR,#7E30H MOVX A,@DPTR 6.简述LCD1602模块的基本组成。 答:LCD1602模块由控制器HD44780、驱动器HD44100和液晶板组成。HD44780是典型的液晶显示控制器,它集控制和驱动与一体,本身就可以驱动单行16字符或2行8字符。对于2行16字符的显示要增加HD44100驱动器。HD44780由显示缓冲区DDRAM、字符发生器CGROM和自定义字符发生器CGRAM 组成。 7、利用LCD1602显示信息时,若要在第2行第8列显示“GJCBS”,地址命令字节应为何值? 答:0C7H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李朝青编著 第七章作业答案

7.5 思考题与习题 4. 89C51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答:四种工作方式及波特率: 三种帧格式,一帧位数8/10/11三种: 5. 若异步通信接口按方式3传送,已知其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其波特率是多少? 答:波特率: 3600/60×11=660 bps. 6. 89C51中SCON 的SM2、TB8和RB8有何作用? 答:SM2:多机通讯控制位,用于方式2和方式3中。 TB8:在方式2,3中,是发送机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 RB8:在方式2,3中,接收来自发送机的第9位数据(TB8) 7. 设fosc=11.0592 MHz ,试编写一段程序,其功能为对串行口初始化,使之工作于方式1,波特率为1200 b/s ;并用查询串行口状态的方法,读出接收缓冲器的数据并回送到发送缓冲器。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停止位 起始位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8 停止位 起始位 D 7 SM0 SM1 工作方式 功能 波特率 0 0 方式0 8位同步移位寄存 器 f osc /12 0 1 方式1 10位UART 可变 1 0 方式2 11位UART f osc /64或f osc /32 1 1 方式3 11位UART 可变

答:SIO: MOV SCON,#01000000B ;串口方式1,且TI=RI=0 MOV TMOD,#20H ;T1作波特率发生器 MOV TH1,#0E8H ;选定波特率=1200bps MOV TL1,#0E8H SETB TR1 WAIT: JBC RI,NEXT ;查询等待 SJMP WAIT NEXT:MOV A,SBUF ;读取接收数据 MOV SBUF,A ;回送到发送缓冲器 SJMP $ 8.若晶振为11.0592 MHz,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波特率为4800 b/s。写出用 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的方式字和计数初值。 答:TMOD=20H,TH1=TL1=F4H 17.设计一个单片机的双机通信系统,并编写通信程序。将甲机内部RAM 30H~3FH存储区的数据块通过串行口传送到乙机内部RAM 40H~4FH存储区中去。 答:硬件系统:

第11章 AT89C51单片机与DA、AD转换器的接口

第11章 AT89C51单片机与D/A、A/D转换器的接口 1.对于电流输出的D/A转换器,为了得到电压的转换结果,应使用。答: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I/V转换电路。 2.使用双缓冲同步方式的D/A转换器,可实现多路模拟信号的输出。答:同步。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转换速度”这一指标仅适用于A/D转换器,D/A转换器不用考虑“转换速度”问题。 (2)ADC0809可以利用“转换结束”信号EOC向AT89C51单片机发出中断请求。(3)输出模拟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A/D转换器的分辨率。 (4)对于周期性的干扰电压,可使用双积分型A/D转换器,并选择合适的积分元件,可以将该周期性的干扰电压带来的转换误差消除。 答:(1)错(2)对(3)错(4)对。 4.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都有哪些?设某DAC为二进制12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试问它的分辨率是多少? 答: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分辨率。指输入的单位数字量变化引起的模拟量输出的变化,是对输入量变化敏感程度的描述。 (2)建立时间。是描述D/A转换速度的一个参数,用于表明转换速度。其值为从输入数字量到输出达到终位误差±(1/2)LSB(最低有效位)时所需的时间。 (3)转换精度。理想情况下,精度与分辨率基本一致,位数越多精度越高。严格讲,精度与分辨率并不完全一致。只要位数相同,分辨率则相同,但相同位数的不同转换器精度会有所不同。 当DAC为二进制12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时,分辨率为1.22mV。 5.A/D转换器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答:A/D转换器的两个最重要指标: (1)转换时间和转换速率:转换时间为A/D完成一次转换所需要的时间。转换时间的倒数为转换速率。 (2)分辨率:表示输出数字量变化一个相邻数码所需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量。习惯上用输出二进制位数或BCD码位数表示。 6.分析A/D转换器产生量化误差的原因,一个8位的A/D转换器,当输入电压为0~5V时,其最大的量化误差是多少? 答:量化误差是由于有限位数字且对模拟量进行量化而引起的;0.195%。 7.目前应用较广泛的A/D转换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单片机接口技术

第二章MCS—51内部结构和时序 1、特殊功能寄存器 累加器ACC —累加器A在大部分的算术运算中存放某个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寄存器B—寄存器B主要用于与累加器A配合执行乘法和除法指令的操作。 程序状态字PSW——8位寄存器,用来存放程序状态信息。某些指令的执行结果会自动影响PSW的有关状态标志位,有些状态位可用指令来设置。 CY:进位标志位;AC:半进位标;FO:用户标志位;RS1.RS0:工作寄存器组选择;OV:溢出标志;P :奇偶标志。 2、堆栈:符合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RAM区;MCS-51堆栈的最大容量:128字节(8031/8051);堆栈指示器SP:8位二进制计数器;作用:存放栈顶/栈底地址;初始化后,SP=07H;堆栈区在内部RAM 3、数据指针DPTR:二进制16位计数器;作用:存放外部RAM/ROM地址。DPH/DPL 4、8051片内RAM容量:有128字节;可分为3个区:工作寄存区、位寻址区、便笺区。 5、8051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CPU:ALU—算数逻辑计算;定时控制部件;专用寄存器组—PC/A/BPSW/SP/DPTR;2)存储器:片内ROM、片外ROM、片内RAM、片外RAM;3)I/O端口:并行口、串行口;4)定时/计数器:T0/T1有定时和计数两种模式;5)中断电路:T0、T1、INT0和INT1(外部中断输入引脚)、串口中断。 6、8051ALE的作用:锁存P0口低8位地址;ALE上脉冲频率在不访问片外RAM/ROM时为晶振6分频(fosc/6);ALE上系列脉冲可作为外部时钟源使用。 7、8051XTAL1作用:接晶振;XTAL2:接收fosc频率脉冲;PSEN:片外ROM的选通线RD/WR:片外RAM的选通线;RST:令CPU处于待命状态。 8、程序计数器PC,是一个由16个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能自动加1,用来存放将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9、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1)电源线和时钟信号线共4根 VCC,GND——电源和地+5V电源供电, X1——时钟振荡器输入端,内部振荡器输入端; X2——时钟振荡器输出端,内部振荡器输出端; 2)控制线4根 RST——复位信号,晶振工作后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复位CPU. ALE——地址锁存信号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该信号锁存低8位地址;无RAM时,ALE为晶振6分频;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读从程序存储器中取指令或读取数据时,该信号有效。EA——程序存储器有效地址,EA=1从内部开始执行程序;EA=0从外部开始执行程序;3)I/O口线32根---- MCS-51系列单片机 P0、P1、P2、P3共32位,对应着芯片的32根引脚。 第三章指令系统 1、指令的三种表示形式:二进制形式:能直接为CPU执行;16进制形式:书写,阅读和送入机器;汇编形式:编程使用。 2、指令按功能可分五类: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逻辑和移位、控制转移、位操作指令 3、MCS—51的七种寻址方式:直接寻址:指令码中含有操作数地址;立即寻址:指令码中含有操作数本身;寄存器寻址:指令码中含有操作数所在寄存器号;寄存器间址:指令码中含有操作数地址所在寄存起号;变址寻址:操作数地址=基地址+地址偏移量;相对寻址:用于相对转移指令,指令码中含有相对地址偏移量;位寻址:触发器的地址,0或1。

第7章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讲稿(第三版)-李朝青

第7章89C51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本书前几章涉及的数据传送都是采用并行方式,如8051与存储器,存储器与存储器,8051与并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89C51处理8位数据,若以并行传送方式一次传送一个字节的数据,至少需要8条数据线。当89C51与打印机连接时,除8条数据线外,还需要状态、应答等控制线。一些微机系统,如IBM-PC系列机,由于磁盘机、CRT、打印机与主机系统的距离有限,所以,使用多条电缆线以提高数据传送速度还是合算的。但是,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其终端之间的距离有时非常远,此时,电缆线过多是不经济的 串行通信只用一位数据线传送数据的位信号,即使加上几条通信联络控制线,也用不了很多电缆线。因此,串行通信适合远距离数据传送,如大型主机与其远程终端之间、处于两地的计算机之间采用串行通信就非常经济。当然,串行通信要求有转换数据格式、时间控制等逻辑电路,这些电路目前已被集成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称为可编程串行通信控制器),使用很方便。 本章将介绍89C51串行口的结构及应用,PC机与89C51间的双机通信,一台PC机控制多台89C51前沿机的分布式系统,以及通信接口电路和软件设计,并给出设计实例,包括接口电路、程序框图、主程序和接收/发送子程序。 7.1 串行通信基本知识 7.1.1数据通信 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的CPU与外部设备之间常常要进行信息交换,一台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也往往要交换信息,所有这些信息交换均可称为通信。 通信方式有两种,即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通常根据信息传送的距离决定采用哪种通信方式。 例如,在IBM-PC机与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通信时,如果距离小于30m,可采用并行通信方式;当距离大于30m时,则要采用串行通信方式。89C51单片机具有并行和串行二种基本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是指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发送或接收)的通信方式。 其优点是传送速度快; 缺点是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根传送线。 例如,89C51单片机与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就属于并行通信。 图7-1(a)所示为89C51与外设间8位数据并行通信的连接方法。并行通信在位数多、传送距离又远时就不太合适了。 串行通信指数据是一位一位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它的突出优点是只需一对传输线(利用电话线就可作为传输线),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传送成本,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其缺点是传送速度较低。假设并行传送N位数据所需时间位T,那么串行传送的时间至少为NT,实际上总是大于NT的。 图7-1(b)所示为串行通信方式的连接方法。 7.1.2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 串行通信的传送方向通常有三种:

通信接口技术

第七章通信接口技术 本章的难点和重点 可编程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8255 (1) 8255的端口选择信号A0、A1与读信号、写信号相配合用来选择端口及内部控制寄存器,并控制信息传送的方向。它一般与地址线相连;用来决定8255的端口地址。依前述奇偶端口地址原则,8255与16位数据总线的CPU相连时,A0、A1分别与CPU的A1、A2地址线相连。 (2) 8255的A口、B口、C口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可通过编程指定为输入或输出,但应注意C口数据的传送是以字节为单位的,不能单独进行读写。当C口的两部分工作方式不同时,注意屏蔽操作时的相互影响. (3) 8255的通道C一般用作实现联络信号,当需对其中的一位进行置位复位操作时,应使用8255控制字中的C口置位复位控制字。 (4) 8255方式1及方式2的状态字中的各位直接与C口的引脚状态相关,一般不对它们进行输出操作,特别对于工作方式所指定的联络信号而言,不能对其任意复位置位。这里唯一的例外是中断允许触发器状态信号INTE,对其进行的置位复位操作只影响中断允许触发器状态,而不影响相应引脚的电平。 串行通讯接口8251 (1)注意8251的初始化编程顺序,由于8251的命令指令、方式控制字和同步SYN字符之间无特征标志,它们间的区别仅在于装入的先后顺序,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其编程顺序进行编程。 (2) 8251改变方式时,必须先复位,再重新设置方式。 (3) 8251的命令指令与发送数据共用发送数据/命令缓冲器。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发送命令将覆盖缓冲器中等待发送的字符,要求CPU必须等TxRDY=1时才能输出命令指令。 (4) 8251同步方式接收时除设置允许接收外,必须指定进入搜索方式,且使出错标志复位。 (5)程序指定的字符长度小于8位时,有效数据是右满的。数据写入8251,不用的位是任意的;从8251读数据,不用的位是0。 (6)注意8251状态位的TxRDY与输出引脚TxRDY的区别。 7.1 概述 7.1.1 串行通讯和串行接口 接口中的主要概念 (1)通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其基本方式分为并行通讯与串行通讯。串行通讯的基本方式有异步传送与同步传送。异步传送方式中数据以字符为单位进行传送(包括发送和接收),每个字符传送时均需起始位和停止位。同步传进方式中,数据以数据块方式传送,仅在数据块开始处用同步字符来指示。串行通讯中的数据传送方向分为单工通讯方式、半双工通讯方式和全双工通讯方式招。 2.通用的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的功能 通用的异步接收器/发送器的功能有3种: (1)进行串—并、并—串转换。 (2)设置通讯的协仪,包括字符格式及波特率。 (3)检测通讯错误,设置出错标志。 3.串行通讯接口标准RS232 RS232是应用广泛的在数据终端设备DET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的串行的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接口。 7.1.2 信号传输方式 1.基带传输方式2.频带传输方式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全利课后答案1~11章(全)

章1 绪论 1.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有何意义? 答: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ENIAC有许多不足,但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运算器与控制器合称为CPU。 3.微型计算机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构成。各部分通过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相连。 4.微处理器与微型计算机有何区别? 答: 微处理器集成了运算器和控制器(即CPU);而微型计算机包含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等。 5.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 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从而构成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单片机主要特点有:控制性能和可靠性高;体积小、价格低、易于产品化;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6.微型计算机有哪些应用形式?各适于什么场合? 答: 微型计算机有三种应用形式:多板机(系统机)、单板机和单片机。 多板机,通常作为办公或家庭的事务处理及科学计算,属于通用计算机。 单板机,I/O设备简单,软件资源少,使用不方便。早期主要用于微型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及简单的测控系统,现在已很少使用。 单片机,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高,其非凡的嵌入式应用形态对于满足嵌入式应用需求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单片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应用系统设计的最为常用技术手段。 7.当前单片机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 多年来的应用实践已经证明,80C51的系统结构合理、技术成熟。因此,许多单片机芯片生产厂商倾力于提高80C51单片机产品的综合功能,从而形成了 80C51的主流产品地位,近年来推出的与80C51兼容的主要产品有: ● ATMEL公司融入Flash存储器技术推出的AT89系列单片机; ● Philips公司推出的80C51、80C552系列高性能单片机;

第11章 新型单片机介绍

第11章新型单片机介绍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简指令集(RISC)的混合信号处理器(Mixed Signal Processor)。 MSP430单片机称之为混合信号处理器,是由于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将多个不同功能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块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以提供“单片机”解决方案。该系列单片机多应用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仪器仪表中。[1] 中文名MSP430单片机别称混合信号处理器类别单片机针对实际应用需求生产商德州仪器 目录 1 发展 2 特点 3 家族 ? 430x1xx系列 ? 430F2xx系列 ? 430C3xx系列 ? 430x4xx系列 ? 430F5xx系列 ? 430G2553 发展编辑 1996年到2000年初,先后推出了31x、32x、33x等几个系列,这些系列具有LCD驱动模块,对提高系统的集成度较有利。每一系列有ROM 型(C)、OTP 型(P)和EPROM 型(E)等芯片。EPROM 型的价格昂贵,运行环境温度范围窄,主要用于样机开发。这也表明了这几个系列的开发模式,即:用户可以用EPROM 型开发样机;用OTP型进行小批量生产;而ROM型适应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2000 年推出了11x/11x1系列。这个系列采用20脚封装,内存容量、片上功能和I/O 引脚数比较少,但是价格比较低廉。 这个时期的MSP430已经显露出了它的特低功耗等的一系列技术特点,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它的许多重要特性如:片内串行通信接口、硬件乘法器、足够的I/O 引脚等,只有33x 系列才具备。33x系列价格较高,比较适合于较为复杂的应用系统。当用户设计需要更多考虑成本时,33x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而片内高精度A/D转换器又只有32x系列才有。2000年7月推出了F13x/F14x 系列,在2001年7月到2002年又相继推出F41x、F43x、F44x。这些全部是Flash 型单片机。 F41x系列单片机有48个I/O 口,96段LCD驱动。F43x、F44x系列是在13x、14x的基础上,增加了液晶驱动器,将驱动LCD的段数由3xx系列的最多120段增加到160段。并且相应地调整了显示存储器在存储区内的地址,为以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MSP430系列的部分产品具有Flash存储器,在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及实际应用上都表现出较明显的优点。TI公司推出具有Flash 型存储器及JTAG 边界扫描技术的廉价开发工具MSP-FET430X110,将国际上先进的JTAG技术和Flash在线编程技术引入MSP430。这种以Flash 技术与FET开发工具组合的开发方式,具有方便、廉价、实用等优点,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样机开发方式。 2001年TI 公司又公布了BOOTSTRAP LOADER技术,利用它可在烧断熔丝以后只要几根线就可更改并运行内部的程序。这为系统软件的升级提供了又一方便的手段。BOOTSTRAP 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口令可达到32个字节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