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了解电路 知识点总结 综合测试1

第13章  了解电路    知识点总结 综合测试1
第13章  了解电路    知识点总结 综合测试1

第13章 了解电路 知识点总结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 路 串 联 电 路

并 联 电 路

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 开关作用 用电器关系 电流规律

电压规律

二、电流表和电压表

仪 表

电 流 表 电 压 表 用 途 符 号 量 程

1大格

1大格 1小格 1小格

1大格

1大格 1小格

1小格

使 用 规 则

读数方法 能否接到 电源两极

三、思考: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13章了解电路综合测试Ⅰ

一、选择题

1.(2010·泉州)在下列仪器中,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是()

A.电压表B.电流表

C.电能表D.验电器

2.(2009·仙桃)下列常见的电流中最大的是()

A.雷电的电流B.房间灯泡的电流

C.家用空调器的电流D.手电筒中的电流

3.(2010·株洲)如图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6A)的读数为()〖图在上页〗

A. 0.46A

B. 0.52A

C. 2.6A

D. 2.60A

4.(2010·泰州)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选答器”.一个问题有两个可选择的答案(a)和(b),

与它们对应的灯分别由两个按钮(开关)控制,选择哪一个答案就按下哪一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那么如图所示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5.(2010·荆州)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科技人员利

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控制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使灯只有在夜晚天黑之后,有人走过时才能亮,这种“智能化”电路正确的是()

6.(2010·兰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只控制灯L2的电路是()

7.(2010·东营)如图甲所示是李刚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使用的电路图。实验中

他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I A、I B、I C,李刚没有及时将数据整理到相

应表格中而是随手记录到了草纸上如图乙所示。已知L1的电流小于L2的电流。下列选项中三处电流均正确的是()

A.I A=0.5A I B=0.3A I C=0.8A

B.I A=0.5A I B=0.8A I C=0.3A

C.I A=0.3A I B=0.5A I C=0.8A

D.I A=0.8A I B=0.3A I C=0.5A

8.(2010·桂林)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B.两表指针几乎不动

C.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D.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9.(2010·乐山)如下电路图,电路正确而且有电流通过的是()

10.(2010·桂林)小明在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A.开关处出现短路B.小灯泡灯丝断了

C.小灯泡接触不良D.电池两端电压过低

二、填空题

11.(2010·江西)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

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联,原因是它们_____(选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

12.(2010·滨州)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都应预先估计被测量电流或电压的大小,然后

选用合适的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则应从电表(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量程起,并采用法来判断被测量值是否大于电表的量程。

13.(2009·十堰)夏天是雷电高发季节,为避免高大建筑物遭受雷电的破坏,常在建筑物

的顶端安装避雷针,并用粗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当一大片带负电的云接近建筑物时,云层中的负电荷通过避雷针经金属线导人大地,则此时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流向______。(选填“云层”或“大地”)。

14.(2009·天水)天水市籍河风景线的亮化工程初见成效,每到夜晚,五光十色的小彩灯、

霓虹灯将两岸装扮的绚丽多彩。有同学研究了小彩灯的发光情况,通过观察,他发现每个小彩灯上标有2.5V 0.25A“的字样,要使这些小彩灯正常发光,应将个这样的小彩灯联在家庭电路的输电线路上(选填“串”或“并”)。

15.(2010·茂名)如图甲所示,是________表的刻度盘,当指针如图所示时,读数是________,

若把这个表接在图乙所示电路中使用,应接在________ (选填“a”或“b”)处。

三、综合应用题

16.如图所示为一实物电路,请画出所对应的电路图。

17.(2010·长沙)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0.25 0.3 0.55

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_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______。

电流检测最的三个最基础知识点

电流检测最的三个最基础知识点 目前,电流检测的阻值非常低,其主要用于测量流经其山的电流。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主要是通过电阻两端的电压反映出来,所以通过应用公式l=V/R该公式是由某著名学校的老师乔治西蒙欧姆提出的:即 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上面简单的介绍就当作抛砖引玉了,本文的主题一一阻选择、高边或低边监测以及检测放大器的选择—— 都是以这个电气工程基本公式为基础的。 电流检测监控有助于提高一些系统的效率,减少损失。例如,许多手机实现了电流检测监控,提高电池寿命, 同时提高可靠性。如果电流消耗太大,手机可以做岀决定,降低CPU频率来减少电池负载以此延长电池寿命,同时防止手机过热来增加稳定性。甚至有手机应用程序可以访问电流检测并且对优化手机的性能做出决策。除了电流检测监控使用了一个电阻,另外两个不太常用的方法也使用了电阻。其一是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测量产生通量场的电流。虽然这是非侵入性的,并且具有非插入损耗的优点。它相对来说有点贵, 并且要求一个相对大的PCB基板。另一种方法,使用变压器测量感应的交流电流,也属于面积和成本密集型;并且同时只对交流电流有用。 本文将介绍使用一个电阻进行电流检测监控的三个基本方面: 1、选择一个低阻值精度采样电阻。如果说基板是基于位置,位置,位置”,然而选择一个电阻就是基于精度,精度,精度”原则。 2、选择一个检测放大器芯片。当感应到在小于1欧姆电阻,电压很小的变化也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结果。检测放大器将电压变化放大,使无意义的事情变的更有意义。 3、检测电阻的位置,位置,位置”。这个若检测参考电源,称为高边检测,或者如果连接地,又叫作低边检测。 精密电流传感应用程序不再是自制食物电路;制造商已经做了所有的研究和现代设计的大部分工作。 电阻选择 选择电阻值,精度和物理尺寸都取决于预期的电流测量值。电阻值越大,测量可能就越精确,但大的电阻值 也会导致更大的电流损失。对于低功率电池驱动的设备,必须减少损失,电阻大约一毫米的长度值并且带有 成百上千欧姆的电阻经常被使用。对于一个或更多的放大器的更高电流,电阻可以使用更大的阻值,这将得 到更准确的测量与可接受的损失。 尽管电阻器通常认为是一个简单的二端设备,为准确测量当前的四端电阻比如VishayWSK系列,在每个 电阻的末端都使用了二端。这为二端提供了应用电路的电流路径,和另一对感测放大器的电压检测路径。 这四端设置,也称为开尔文传感,确保在每个连接尽可能最小的阻力,确保感测放大器的测量电压就是电阻两端的的实际电压并且包括小电阻的组合连接。这将使得更加容易相互连接并且减少电阻温度系数造成的影响(TCR)。TCR是一个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阻值增加的效果。电源接到检测电阻上通常都会使电阻加热并且可能连接到100°C或者远远高于该温度的环境温度下。尽管检测电阻设计成具有非常低的 TCR,但是有线或PCB布线连接起来组合的TCR可能使阻值增加5%到10%。开尔文传感通过改进传感系统温度的稳定性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关键考试知识点

名词解测量复习提要 考试形式:半开卷;开卷范围:手写A4纸一张。 第一章:掌握以下内容(不是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平面直角坐标、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测量工作的程序、及遵循的原则、测量的任务、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二章:高程测量的种类、水准原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的表示方法、水准路线的种类、水准测量方法{记录(2种)、计算、检核}、水准测量测站的检核方法、闭合、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精度要求、转点的作用。 第三章:水平角、竖直角测角原理、经纬仪的操作、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竖直角仰、俯角代表的意义、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第四章:测量工作所指距离的内容、直线定线定义及操作、钢尺量距方法、精度要求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直线定向内容、直线的基本方向、方位角的内容及取值范围、正反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方位角的计算。 第六章:误差产生原因、分类,评定精度的方法、算术平均数与真值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控制、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内容,闭合、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及各自的精度要求,坐标正算、坐标反算。跨河流水准测量内容、三角高程测量的适应范围。 第八章:地形图涵盖内容、比例尺、纸上与地面距离的互换计算、地物的表示方法(4种)、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会看典型的地貌、理解等高线的特征。测图前要做哪几项准备工作、视距测量公式、碎步测量测站上要做的工作、地形测量的记录、计算以及测量的原理。地形图的运用(掌握第项) 第九章:拨角法放线其转向角的计算及正负角的意义,纵、横断面图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圆曲线及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主点测设及里程计算,用偏角法测设2种曲线如何进行碎步测量(内、外业)。 第十一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高程、点位、坡度)先内业如何计算,后外业如何观测。 桥墩、桥台中心点(直线)测设的内业 抓住教材、作业及回忆实习整个过程(内、外业)去复习。 析 1.水准面: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6.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电路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阿拉伯人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 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除了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格鲁 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8个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均属于 阿拉伯国家。此外,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等五个国家也属于阿拉伯国家。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 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代词使用不一致。请看one must be so dedicated that you will practice six hours a day,前面用的代词是one,但是后文使用的是you,再理解句意,不难发现两个代词其实是在指代同一个人。所以应该把you改成one.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由于石油生产、出口是的这些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经济结构单一, 近几年各国努力促进经济多样化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发展制造业和农业。

高中物理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第14章:恒定电流 一、知识网络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 (五)、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表不受损坏; (2)改变电流电压值,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减少误差。 2、两种供电电路(“滑动变阻器”接法) 电流:定义、微观式:I=q/t ,I=nqSv 电压:定义、计算式:U=W/q ,U=IR 。导体产生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阻:定义、计算式:R=U/I ,R=ρl/s 。金属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热敏、光敏、掺杂效应 超导:注意其转变温度 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是描述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将其它形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物理量 实验 恒定电流 部分电路:I=U/R 闭合电路:I=E/(R+r),或E=U 内+U 外=IR+Ir 适用条件: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 规律 电阻定律:R=ρl/s 基本 概念 欧姆定律: 公式:W=qU=Iut 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 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大于电热,电能还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电功: 用电器总功率:P=UI ,对纯电阻电路:P=UI=I 2R=U 2/R 电源总功率:P 总=EI 电源输出功率:P 出=UI 电源损失功率:P 损=I 2r 电源的效率:%100%100?=?= E U P P 总 出 η, 对于纯电阻电路,效率为100% 电功率 : 伏安法测电阻:R=U/I ,注意电阻的内、外接法对结果的影响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ρ=R s / l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电表的改装: 多用电表测黑箱内电学元件

(1)、限流式: a 、最高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为零):E 。 b 、最低电压(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 。 c 、限流式的电压调节范围: 。 (2)、分压式: a 、最高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在 b 端):E 。 b 、最低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在a 端):0。 c 、分压式的电压调节范围: 。 3、分压式和限流式的选择方法: (1)限流式接法简单、且可省一个耗电支路,所以一般情况优先考虑限流式接法。 (2)但以下情况必须选择分压式: a 、负载电阻R X 比变阻器电阻R L 大很多( R X >2R L ) b 、要求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时; c 、若限流接法电流仍太大时。 三、典型例题 例1、某电阻两端电压为16 V ,在30 s 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为48 C ,此电阻为多大?30 s 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解析:由题意知U =16 V ,t =30 s ,q =48 C , 电阻中的电流I = t q =1.6 A 据欧姆定律I =R U 得,R =I U =10 Ω n =e q =3.0×1020个 故此电阻为10Ω,30 s 内有3.0×1020 个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 点拨:此题是一个基础计算题,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要注意I 、U 、R 的同一性(对同一个导体)。 x L x R U E R R = +,x x L R E E R R ??? ?+?? []0,E

测量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期末复习知识点 测量学定义: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内容:测定,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测设: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野外测量的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工作基本内容1.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测量2碎部测量: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距离—斜距、平距;角度—水平角、垂直角;高差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法线。 我国统一采用的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坐标系”。 参考椭球体:一个非常接近大地体,并可用数学式表示几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形体, 故又称旋转椭球体。旋转椭球体由长半轴a(或短半轴b)和扁率α决定参数为:长半轴 a= 6378140m 短半轴b=6356755.3m扁率 α=1/298.257 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把地球看作圆球,其平均半径 R =6371km 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形体。 绝对高程(海拔)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相对高程: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高差: 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 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建立:x轴 —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 y轴 — 赤道的投影 原点O — 两轴的交点X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原理: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特性: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2、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投影后有长度变形。3、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但有长度变形。4、除赤道外的其余纬线, 投影后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5、经线与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6、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l。7、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 6o带自首子午线开始,按6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个带。L。=6oN-3o(N为6o带的带号) 3o带自1.5 o开始,按3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120个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篇一: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理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i ①符号 :i ②计算公式 i(t)?dq(t)/dt a、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 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例如: 参考方向(iab) ———— ————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i 0 2、电压(voltage)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i 0 u=dw/dq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a、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

表示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 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ab)。 c、例如: 参考方向参考方向 i u 实际方向 – + i 实际方向 – + + u 0 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u 0 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 人为指定。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 所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 ③例如: r i r i + u 关联参考方向 u 非关联参考方向 u=ir 三、电功率 1、符号:p 2、计算公式: u=-ir 4、相关习题:课件上的例题,1-1,1-2,1-7 dwp??ui dt

最新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经典

最新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经典 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 B. 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 C.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 D.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 【答案】 D 【解析】【解答】开关S2在干路上,S1在B所在的支路. A、只闭合开关S2时,电热丝所在支路的开关是断开的,电热丝不工作,只有吹风机接入电路,吹出冷风,A不符合题意; B、此时干路开关S2是断开的,电路没有接通,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B不符合题意; C、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热丝与吹风机并联接入电路,同时工作,吹出热风,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并联,且电热丝有开关,并联时同时工作. 2.在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 A B. 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 A C.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 A D. 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 A 【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两个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甲测干路的电流为0.5A,电流表乙测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2A,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5A-0.2A=0.3A,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判断电流表所测量的位置,根据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分析各支路电流。 3.汽车的手动刹车器(简称“手刹”)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除刹车状态。如果手刹处在拉爆状态,汽车也能运动,但时间长了会损坏刹车片,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启动,开关S1闭合,手刹拉起,开关S2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汽车不启动,开关S1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开关S2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用电器的工作要求,当开关都闭合时用电器才能工作,所以电路是串联电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4.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小盒(如图所示),盒上有两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拧下其中任一灯泡,另一灯都亮。选项所示的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A. B.

电流的测量知识点

电流的测量知识点考察 1.电流是表示 的物理量,电流的符号是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流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电流的单位还有 、 等。 2.电流单位换算:(1)1A=______mA (2)1A=______μA 3.测量电流的仪器叫__________,其元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4、观察电流表 (1)三个接线柱: 、 、 。 (2)若接“-”和“0.6”,量程为 , 选用这一量程时, 表盘上每大格表示 A ,每一小格表示 A ,分 度值为 。 (3)若接“-”和“ 3 ”,量程为 , 选用这一量程时, 表盘上每大格表示 A ,每一小格表示 A ,分度 值为 。 5、电流表的读数如图,甲表的示数 ,乙表的示数 。 6.电流表的使用 ①电流表要与用电器____联在电路中 (否则短路,烧毁电流表。); ②电流要从_____接线柱入,从_____接 线柱出(否则指针反转,容易把针打弯。);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______(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试触时先从______量程试触); ④电流表_______直接连到电源两端(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若将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轻则指针打歪,重则烧坏电流表、电源、导线。). 使用步骤 1、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电流表归结起来有三看和三问 先看清电流表的量程,一般在表盘上有标记。确认最格的一个表示多少安培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入电路后,观察指针位置,就可以读数了。此外还要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可以先试触一下,若指针摆动不明显,则换小量程的表。若指针摆动大角度,则换大量程的表。一般指针在表盘中间左右,读数比较合适。 一看:量程。电流表的测量范围。 二看:分度值。表盘的一小格代表多少。 三看:指针位置。指针的位置包含了多少个分度值。 读数时: 1.看清量程 2.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A 分度值为0.1A,0~0.6A 为0.02A) 3.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正面观察) --使用前的准备:1.调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2.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预览: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测定、测设两部分内容 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成果,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按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 1954年北京坐标系,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现用)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一般将坐标原点选在测区的西南角,使测区内的点坐标均为正值。一个城市只应采取一个统一的高程系统。 俩点间高差与高程起算面无关现逐步归算至全国统一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 1、地球的自然表面 2、地球的物理表面——水准面 3、地球的数学表面——旋转椭球体面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基准线 水准面: 任何一点都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面。或水在静止时的表面。 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测量基准面 地球椭球体: 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体,又称地球椭球体。 地面点位的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须由三个参数来确定,即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x,y)和该点的高程H。 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区别:坐标轴不同;象限旋转顺序不同 地面点的高程(1)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2)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3)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平面坐标:半径10km范围内 ? 高程:影响大,一般超过200m即需改正测量工作的程序1、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2、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依据,测定控制点至碎步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高差及其相对于某一已知方向的角度来确定碎部点的位置。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 测量工作的原则:1、在布局上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在精度“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2、在测量过程中,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的原则 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距离、角度、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距离、水平角、高差称测量三要素观测、计算、绘图是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B两点间高差hAB为:hAB=a-b>0(B比A高)。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高差法:HB=HA+hAB 视线高法Hi=HA+a??转点作用:传递高程HB=Hi-b?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有水准尺和尺垫。组成: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水准仪的操作1、安置仪器2、粗略整平3、瞄准水准尺4、精确整平5、读数 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水准尺的尺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方法:依次调焦: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带电体==本质:电荷 的转移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种类 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性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量:q 单位:库伦 简称:库 符号:C 元电荷:最小电荷:e=1.6×1019 - C 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电源:提供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作用 用电器:消耗电能 导线:传输电能的路径 导体:金属、人体、食盐水 两种材料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电流产生条件 ①电路闭合 ②保持通路 定义: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路 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中电源的正极→用电器→电源的负极 单位:A ?→?310mA ?→?310A μ 工具:电流表 ○A 测量 使用方法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电流的大小(I ) ②看清量程、分度值,不准超过电流 表的量程 ③必须正入负出 ④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直接连到电源 的两极 电路的连接:先串后并,就近连线,弄清首尾 通路:接通的电路 三种状态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 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 、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 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 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 , 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 , 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I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编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 :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 不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 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 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 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7、像场 :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 :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 :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 :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 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 1、k 2称为核点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 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 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 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 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成 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差 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33、空间后方交会 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反求像片外方位元素 ()()()()(){}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一、 知识网络 二、知识归纳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功和电功率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是: ①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流:定义、微观式:I=q/t ,I=nqSv 电压:定义、计算式:U=W/q ,U=IR 。导体产生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电阻:定义、计算式:R=U/I ,R=ρl/s 。金属导体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热敏、光敏、掺杂效应 超导:注意其转变温度 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是描述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将其它形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物理量 实验 恒定电流 部分电路:I=U/R 闭合电路:I=E/(R+r),或E=U 内+U 外=IR+Ir 适用条件: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 规律 电阻定律:R=ρl/s 基本 概念 欧姆定律: 公式:W=qU=Iut 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 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大于电热,电能还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电功: 用电器总功率:P=UI ,对纯电阻电路:P=UI=I 2R=U 2/R 电源总功率:P 总=EI 电源输出功率:P 出=UI 电源损失功率:P 损=I 2r 电源的效率:%100%100?=?= E U P P 总 出 η, 对于纯电阻电路,效率为100% 电功率 : 伏安法测电阻:R=U/I ,注意电阻的内、外接法对结果的影响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ρ=R s / l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电表的改装: 多用电表测黑箱内电学元件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 ①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为: ②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 n为导体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数,q是自由电荷电量,v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端流向低电势端,在电源部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电阻定律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电阻,数值上:。 (2)电阻定律:公式:,式中的为材料的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决定。纯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锗、硅、砷化镓等。 半导体的特性:光敏特性、热敏特性和掺杂特性,可以分别用于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及晶体管等。 (4)超导体:有些物体在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会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程度,这种现象叫超导;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转变温度T c。 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适用围:金属、电解液导电,但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而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伏安特性:描述导体的电压随电流怎样变化。若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

现代测量学知识点汇总

工程测量学 一、名词解释(10×2=20分) 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 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科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 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 科。】 2、赤道:赤道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曲线称之为赤道。【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与 椭球表面的交线称为赤道。】 3、赤道面: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 4、水准面:处于静止状态的水面,其表面处处与铅垂线正交,这样由重力等位面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用平均海水面代替海水静止时的水面,即平均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子午线:子午面与大地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 7、子午线收敛角:通过地面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其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8、子午面:通过地球(或椭球)旋转轴的平面称为子午面。 9、大地纬度:通过地面某点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称为大地纬度。 10、大地经度:通过地面某点的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的夹角。 11、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L与大地纬度B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12、地物:位于地面上的所有物体,统称为地物,地物分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 13、地貌:它是地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自然形态。 14、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高程。 15、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6、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7、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程。 18、高差:地面上两点高程的差值,或两点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之差,称为高差。 19、等高距: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20、等高线:等高线是指由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1、首曲线:按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22、间曲线:为了显示首曲线表示不出的地貌特征,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间曲线,又称为半 距等高线,图上用虚线描绘。 23、计曲线:为读图时量算高程方便起见,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称为计曲线,又称加粗 等高线。 24、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25、天顶距:视线与测站点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天顶距。 26、竖直角: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视线与同一竖直面内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27、水平角:空间相交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投影叫水平角。【地面上一点至任意两个目标的方向 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角称为水平角。】 28、高度角:目标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竖直夹角。 29、方位角:自基本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30、坐标方位角:以坐标北方向作为基本方向线,顺时针方向到某一方向线的水平角度,称之为坐标方位角。 31、水准点:只用水准测量测其高程而不测量其平面坐标的测量控制点叫水准点。 32、导线:将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33、闭合导线: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导线点后又回到该已知点上,这种导线形式叫闭合导线。 34、附合导线:由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导线点最后附合到另外一个已知点上。 35、支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一条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既不回到原水准点上,也

(完整word版)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 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 (一)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是: ①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 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 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①电流强度的定义式为: ②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 n 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 是自由电荷电量,v 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3) 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高电势端流向低电势端, 在电源内部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电阻定律 (1)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电阻,数值上: (2) 电阻定律:公式:,式中的为材料的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和温度决定。 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如锗、硅、砷化镓等。 半导体的特性:光敏特性、热敏特性和掺杂特性,可以分别用于制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及晶体管等。 (4) 超导体:有些物体在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会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程度,这种现象叫超导;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做转变温度T c。 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适用范围:金属、电解液导电,但不适用于气体导电。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而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伏安特性:描述导体的电压随电流怎样变化。若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这样的元件叫线性元件; 若图线为曲线叫非线性元件。 (二)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路知识点总结 院系:电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班号:1105102 学号:1110510213 姓名:张晗 通过这一学期的电路课程学习,通过齐老师的讲授,我掌握了电路这门课独有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方法。另外,这门课也是为通信工程进一步进行专业课学习而准备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通过不断的总结、复习我基本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下面是我自己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所整理的本学期学习电路部分重点内容。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电压是由分离引起的每单位电荷的能量。电荷流动的速率通称为电流。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有的未知,有的随时间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而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模型时要求电路模型中的电流、电压的方向必须是明确的。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引入了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这一概念。在应用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时,对应的电流、电压的方向指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只要元件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关联参考方向),则在电压与电流相关的表达式中使用正号,否则使用负号。 2、电功率和能量 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功率为正,元件吸收功率 当元件中电流、电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功率表为负,元件发出功率。 二、电路元件 1、电阻元件:电阻是阻碍电流(或电荷)流动的物质能力,模拟这种行为的电路元件称为电阻。单位:欧姆。 2、电容元件(动态元件):电容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电容的电流与电容的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电容元件有隔断直流(简称隔直)的作用,其原因是传导电流不能在电容的绝缘材料中建立。只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才能产生位移电流。 电容电压不能跃变,电容元件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3、电感元件(动态元件):电感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式表明与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感的电流的变化率为0时电感的电压也为0,相当于短路。 电感中电流不能跃变,电感元件也是一种有“记忆”的元件。 4、独立电压源:独立电压源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流过其两端的电流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压为规定值。 独立电压源的电流不是由独立电压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5、独立电流源:独立电流源也是一种电路元件,无论端电压的大小如何,都将保持端电流为规定值。 独立电流源的电压不是由独立电流源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外电路决定的。 6、受控电源:受控电源也是一种电源,但其源电压或源电流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受电路中另一处的电压或电流控制,这类电源称为受控电源。 在求解含有受控电源的电路时,可以把受控电源当作独立电源处理。 独立电源是电路的“输入”(信号或能量)。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

电流电路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不允许发生)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