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全面开展,切实解决危害饮用水安全问题,保障x市城区人民饮水安全,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印发〈x省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规划(x年—x年)〉的通知》(X〔x〕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则

(一)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认真组织开展达标建设,到x年,形成“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饮用水源水质明显改善,稳定达标,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指导思想

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水量、水质安全为目标,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涵养、建设为核心,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监控完备、制度健全、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以环保督察发现问题为导向,针对水源地达标建设薄弱环节和当前存在的14项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

2.坚持政府主导,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落实政府作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健全监测监控体系,建立安全保障机制,采取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达到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和水质要求。

3.坚持分级负责,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市政府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本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工作职能,负责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落实、协同推进和督导检查,水源地管理机构按职责落实工作,确保水源地达标建设总体目标按时完成。

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现状

x市x水厂水源地为河流型饮用水源地,取水泵站位于市城区上游7公里处,取x水通过管网的方式输送至净水厂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水处理工艺净化,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后向x市辖区供水。

(一)水量达标建设情况。x市x水厂水源地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行安全,x取水水源取水处河势稳定,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

(二)水质达标建设情况。x市x水厂水源地取水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水源地实行封闭管理,设立了界标、警示牌和宣传牌。一级保护区内没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没有网箱养殖、

畜禽饲养场、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植被覆盖率为80%以上。二级保护区内没有入河排污,没有从事网箱、畜禽养殖等排放污染物的活动存在,水面没有树枝、垃圾等漂浮物。

(三)安全监督体系达标建设情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x)规定的特定项目,每年至少进行1次定期排查性监测。在水源地取水泵站安装了影像监控系统和红外线监控器,实现对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巡查制度,对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行逐日巡查,二级保护区实行不定期巡查,巡查记录完备。

(四)管理体系达标建设情况。x年,完成x市XX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并得到省政府批复。建立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制定《x市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应急预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落实物防、技防、人防工作措施,有效提升城市供水安全系数。

三、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认真组织开展x市xXX水厂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并严格按照《x市XX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问题整治细化方案》(X﹝x﹞72号)要求,按时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其中,一是关于保护区内未规范设立保护区边界标志问题。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x),在x市XX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规范设立界标、警示牌、标志牌、宣传牌;二是关于二级保护区内存在道路穿越问题。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