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饥饿生理与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鱼类饥饿生理与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鱼类饥饿生理与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鱼类的饥饿生理和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王晓娟艾春香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361005

1.1饥饿对鱼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1.1.1饥饿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鱼类生长是指鱼类体质量、体长、体成分以及能量等的数量变化过程,是摄入含能物质、同化自身和异化环境的动态平衡过程(Brett,1979),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饥饿胁迫对鱼类生长,尤其是对其早期阶段的生长影响显著(Dou et al,2002;Gisbert et al,2004;Pe?a et al,2005;Dou et al,2005;Shan et al,2008a;Shan et al,2008b;Shan et al,2009)。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体质量、内脏质量、内脏比、肥满度等指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饥饿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刘波等,2009)。

在自然界中,由于摄食者和被摄食者存在时空分布格局的差异,以及季节的演替、疾病的危害、环境的突变和种间种内的竞争等原因,多数动物经常面临食物资源的匮乏,造成生长停滞,甚至出现负生长现象,这种因食物短缺或营养匮乏的鱼类在食物供给恢复正常后经常表现出一种快速生长,称为鱼类的补偿性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或获得性生长(catch–up growth) (Miglavs & Jobling,1989;Jobling et al,1994;Zamal & Ollevier,1995),也有人认为这种因食物限制抑制动物生长,而后恢复投喂时发生的动物体快速生长现象被称作补偿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更合适(Jobling,2010)。研究发现,许多鱼类存在补偿生长现象。杂交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 × L.macrochirus)“饥饿-饱食”实验发现,循环投饵组的鱼绝对生长率是对照组鱼的2倍(Hayward et al,1997)。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饥饿后恢复投喂,其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同时提高,表现出补偿性生长现象(王沛宾等,2005)。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L.)短期饥饿(2 w-5 w)再投喂后摄食水平和食物转化率均提高,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Heide et al,2006)。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饥饿再投喂后摄食率也大大增加,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吴蒙蒙,2008)。饥饿5 d和10 d 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产生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而饥饿15 d 的仅产生了部分补偿生长效应(楼宝,2008a)。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幼鱼存在完全补偿生长能力,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吴蒙蒙等,2009)。点带石斑鱼(Epinphelus malabaricus)幼鱼饥饿2 d后恢复投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能力,而饥饿超过2 d的幼鱼仅呈现出部分补偿生长能力,这种补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摄食水平来实现(彭志兰等,2008)。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幼鱼饥饿4 d、8 d后恢复投喂时存在完全补

偿生长能力;饥饿12 d、16 d的仅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程鹏等,2009)。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饥饿1 d,饱食投喂3 d组出现超补偿生长;饥饿2 d,饱食投喂4 d的出现完全补偿生长;饥饿4 d,饱食投喂6 d以及饥饿7 d,饱食投喂8 d的未出现补偿生长(鲁雪报等,2009)。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 0.aureus)幼鱼在恢复投喂过程中,饥饿3 d组的幼鱼表现出了超补偿能力,饥饿6 d组的幼鱼表现出完全补偿能力,而饥饿9 d和12 d组的幼鱼则仅具有部分补偿能力,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通过增加食欲、提高摄食率来实现的(王辉等,2010)。乌颊鱼(Sparus aurata)饥饿后饱食投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能力(Bav?evi? et al,2010)。

1.1.2饥饿对鱼类生理生化的影响

鱼类的生理生化状况受到其自身生长阶段、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饥饿状态下的鱼类生理生化响应已经有大量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饥饿对鱼类生理生化成分、免疫机能、消化酶以及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等内分泌调节方面。

1.1.

2.1饿过程中鱼类血液生理生化的变化

血液主要具有运输、交换和防御三大生理功能,其成分的相对恒定是鱼类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鱼类血液的生理指标主要包括红细胞的脆性、沉降率和比容等,其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EC 2.6.1.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EC 2.6.1.1),血糖、血红蛋白、血细胞、白蛋白、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及K+、Na+和Cl-的量等。鱼类血液生理指标变化与其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状况显著相关,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评价鱼体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良好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指标。研究表明:饥饿对鱼类血液生理指标影响较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幼鳗饥饿20 d后,其红细胞数比未饥饿幼鳗降低了39%,白细胞数则有所上升(陈惠群等,2001)。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a Richardson)饥饿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随其饥饿时间延长显著减少(孙红梅,2004)。胡子鲇(Clarias fuscus)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其红细胞数目减少(陈剑杰等,2009)。红细胞及其血红蛋白在血液中执行着运输氧的功能,饥饿时其量值降低,表明鱼体血液的氧合能力显著下降(P<0.05),说明饥饿时鱼体内供氧不足,进而代谢水平降低(孙红梅,2004)。饥饿使黄颡鱼的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增大,即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降低,说明红细胞生理状态和功能受到了显著影响。新生红细胞脆性小,衰老红细胞脆性大,饥饿黄颡鱼红细胞脆性显著增大,可能与鱼类在饥饿状态下新生红细胞比例下降有关,再结合红细胞数量下降的结果,推断饥饿可能会抑制鱼类的造血功能(孙红梅,2004)。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 L)饥饿状态下的血液学研究表明,在164 d的饥饿期内,其白细胞数目下降,红细胞数目持续增加,但体积却下降(Dave et al,1975)。白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器和一定的包含物,有时含有丰富的酶和脂肪,活跃地参加新陈代谢与多种免疫反

应,还有营养的功能。白细胞数目的减少说明免疫能力的降低。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饥饿时,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沉均有所下降,而白细胞数量有所上升,红细胞脆性增大(李懋等,1997)。胡子鲇饥饿时红细胞脆性和白细胞数目均增加(陈剑杰等,2009)。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饥饿4 w后其吞噬细胞对爱德华氏菌的吞噬能力显著降低,并且一旦爆发败血症,可以通过采取停止投喂的办法,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Lim & Klesius,2003)。

糖、脂肪和蛋白质是鱼类能量的根本来源,其中葡萄糖是许多组织必需的燃料,其浓度的稳定对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在动物体内,有一套灵活的自我调节机制,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饥饿时,鱼类的血糖浓度会发生改变,但随着饥饿时间延长,鱼体能通过自我调节使血糖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欧洲鳗鲡在饥饿前期通过异生作用将血糖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约3个月以后血糖含量明显下降(Dave et al,1975;Larsson & Lewander,1973)。饥饿显著影响黄颡鱼的血糖浓度,饥饿6 d时,黄颡鱼的血糖浓度显著低于0 d组,继续延长饥饿时间其血糖浓度虽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这是发生了糖元的分解和糖异生作用的结果,恢复投喂18 d后,各组黄颡鱼的血糖浓度均有上升,很快回升到对照组水平(孙红梅,2004)。日本鳗鲡饥饿4 d-20 d期间,其血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之后维持在一定水平,但仍低于对照组(杨文鸽和陈慧群,200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种血糖浓度饥饿7 d时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饥饿15 d后才显著降低,而饥饿30 d后趋于稳定,因此草鱼鱼种在饥饿状态下能调整其糖代谢,维持必要的血糖浓度(沈文英等,1999)。以上研究表明,鱼类面临饥饿胁迫时多以糖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的浓度,但能够维持时间的长短以及血糖对饥饿胁迫的敏感程度因鱼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血脂含量在饥饿期间往往也有显著变化。红鳍笛鲷的血糖和血脂含量对于饥饿和恢复投喂非常敏感,可以作为判断鱼体营养状况的良好指标(王沛宾,2005)。饥饿18 d时,黄颡鱼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明显下降,饥饿24 d时,总胆固醇(TC)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恢复投喂18 d后,血液中TG和TC含量均有所上升,短时间饥饿(<18 d)组能够恢复到同期对照组水平,而饥饿24 d、30 d组含量虽有明显上升,但是仍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孙红梅,2004)。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清中TG和TC浓度在饥饿21 d内明显下降(程超和施光美,2008)。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血液TG和TC分别在饥饿7 d和21 d后显著下降(乔志刚等,2008)。鲻鱼(Mugil caphalus Linnaeus)饥饿时,血脂含量显著下降(殷帅文等,2007)。饥饿时胡子鲇的血脂浓度低于对照组(陈剑杰等,2009)。吉富罗非鱼饥饿0 d-21 d过程中血清TG呈下降的趋势(刘波等,2009)。哲罗鱼(Hucho taimen)幼鱼血液TG和TC含量分别在饥饿7 d和14 d后显著下降(杨成辉等,2009)。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血浆TG浓度饥饿1 d-3 d后上升(Pedro et al,2006)。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血浆TG浓度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上升(Shi et al,2009)。

1.1.

2.2 饥饿过程中鱼体生化成分的变化

多数鱼类面对饥饿胁迫,首先消耗肝糖元和脂肪供能,只有当这两种物质都大量消耗时,才会动用骨骼肌的蛋白质(Navarro& Gutiérrez,1995;Echevarría et al,1997;Metón et al,2003)。研究表明,鱼类在饥饿前期大量分解肝糖元供能(Pedro et al,2003;Barcellos et al,2010)。欧洲鳗鲡长期饥饿时,大量消耗肌肉和肝脏的脂肪及肝糖元(Larsson & Lewander,1973)。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所需的最主要的一种脂肪酸,日本鳗鲡在不摄食的情况下,肌肉中的脂肪不仅能提供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满足洄游2000海里到达产卵场所需的能量(柳凌等,2009)。花羔红点鲑(Salevlinus malma)饥饿时主要消耗肌肉蛋白质和肌糖元供能(黄权等,2009)。南方鲇幼鱼在饥饿初期主要消耗储存脂肪,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脂肪的净消耗量逐渐减少,蛋白质的净消耗量逐渐上升,进一步延长饥饿时间,鱼体则主要消耗蛋白质(邓利等,1999),但也有少数种类在饥饿期间主要消耗蛋白质(Maddock & Burton,1994;楼宝等,2008a)。各种鱼类面对饥饿胁迫的适应性调节有所不同,有的与以上两种情况均不一样,如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饥饿3 d时主要消耗蛋白质,饥饿6 d、9 d主要消耗脂肪,而饥饿12 d则同时消耗蛋白质和脂肪(郭海军等,2009)。

鱼类除了对身体贮能物质的利用顺序不同外,对不同器官贮能物质动用的先后顺序也不一样。红鳍笛鲷在饥饿时主要以肝糖元作为能源物质,其次是白肌蛋白质和白肌脂肪(王沛宾,2005)。

此外,饥饿过程中鱼类对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利用顺序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饥饿时鱼类首先利用饱和脂肪酸,再利用低不饱和脂肪酸,最后才动用高不饱和脂肪酸。非洲胡子鲇对脂肪酸的利用顺序为十四烷酸→十六碳烯酸→十八碳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最后才动用DHA(Zamal & Ollevier,1995)。欧洲鳗鲡肝脏和肌肉脂肪酸组分饥饿时均有所变化,14:0显著下降,在肝脏中16:1、18:1、20:1以及/或者18:3减少,而21:4、20:5、22:4、22:5却增加,可能是由于欧洲鳗鲡对不同脂肪酸的利用模式不同,以及温度不同等造成的(Dave et al,1976)。

饥饿后再投喂鱼体组分的比例也与饥饿之前有所不同,因此应用这一点,在养殖实践中,合理调节投喂,从而达到优化产品性质,生产出符合人们口味需求的产品,改善国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此外,Joblin认为脂肪占体质量的比例是衡量营养状况的一个指标,当这个比例降低时,将发生补偿生长,当这个比例接近正常投喂组的时,补偿生长将消失。因此通过考察脂肪占体质量的比例的变化,可以判断补偿生长潜力是否发挥充分(Jobling & Johansen,1999)。

1.1.3饥饿对鱼类免疫的影响

鱼类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组成,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防疫功能(孙德文等,2002;Magnadottir,2010)。营养物质是免疫系统发育及其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良或营养素缺乏往往会影响到鱼类机体的免疫机能,表现为免疫器官重

量下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改变等一系列免疫机能的变化(Trichet,2010)。

鱼类的胸腺在免疫组织的发育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的髓质和皮质,是鱼类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场所,在免疫应答中可能参与T细胞的成熟(Romano et al,1999;Zapata et al,2006)。抗体是脊椎动物在对抗原刺激的免疫应答中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它主要以分泌形式存在于血液和其他体液中,介导体液免疫,或作为抗原受体结合于淋巴细胞膜上(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对不同鱼类、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来源免疫球蛋白的研究结果未得到一致结论,多数人认为在真骨鱼类血清中只有一种抗体,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gM,因此,鱼类在抵抗人侵的病原生物过程中,主要依靠其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清除异物。

鱼类的脾脏由红髓和白髓构成,红髓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白髓主要为大、小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是造血组织,又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一般把脾质量与鱼体质量的比值定义为脾指数(spleen index,SI),通过对脾指数的考察来判断脾脏的状况。

溶菌酶(lysozyme,EC3.2.1.17)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Saurabh & Sahoo, 2008),能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消除侵入体内的异物,其活性增加相应免疫能力也提高(Haug et al,2002;Rojtinakem et al,2002)。溶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个体大小、季节、水温、pH、有毒物质、感染及胁迫程度(Saurabh & Sahoo,2008)。有关饥饿胁迫对鱼类溶菌活性的研究已有报道,黄颡鱼血清溶菌活性在饥饿前期有所升高,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低于对照组(孙红梅,2004)。吉富罗非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在饥饿期间逐渐下降,但是差异不显著(刘波等,2009)。

鱼类的血清中还存在一些抗菌物质,其抗菌能力的大小也可作为鱼类的免疫指标之一,如一氧化氮在免疫系统中具有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作用(Tafalla et al,1999;何永明,2000)。吉富罗非鱼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在饥饿21 d时显著下降,鱼体免疫力降低(刘波等,2009)。

自由基是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其化学性质很活泼,对机体产生严重危害,它通过交联蛋白质、脂类、核酸和糖类,使生物膜变性,组织破坏和老化。在生物体内自由基虽然不断产生,但也不断地被清除,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由基浓度是极低的,不但不会损伤机体,而且还可显示出独特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失去平衡,自由基过量或者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弱,都可造成对机体的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EC 1.15.1.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金属酶,按照分子所含金属辅基不同,可分为Fe-SOD,Mn-SOD和Cu/Zn-SOD三种,这3种SOD对于机体生长和代谢速度、环境中金属成分含量、光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反应各异。SOD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以氧自由基为底物的酶,在维持生物机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的动态平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生物体防御氧

毒性的重要防线,当SOD活性降低时,自由基等毒害物质就会积累。已有研究表明饥饿能够影响鱼类SOD活性(Furné et al,2008),黄颡鱼在短期饥饿期间SOD活性变化不明显,但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SOD活性显著下降(孙红梅,2004)。饥饿过程中,吉富罗非鱼血液中的丙二醛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脂质过氧化损伤加剧),SOD活性一直下降,在饥饿21 d时,两者都达到显著差异,影响了鱼体抗氧化能力(刘波等,2009)。

1.1.4饥饿对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鱼类消化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其值是反映鱼类消化机能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鱼类消化酶的活性受到食性、饲料、发育阶段、运动、pH 值、温度和驯食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饥饿胁迫也是影响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因素之一(吴立新等,2000)。饥饿时,鱼类的代谢发生适应性变化,通过调节机体各种酶的活性,以达到积极利用体内存储物质从而维持生命的目的,有关饥饿对鱼类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南方大口鲇越冬后其胰脏、前肠粘膜和后肠粘膜的胰蛋白酶(trypsin,EC3.4.21.4)活性明显降低,胰脏中的淀粉酶(amylase,EC3.2.1.2)活性也明显降低(黄峰,2001)。黄鳝(MonopteTus albus)胃、前肠、后肠和肝脏的蛋白酶(protease,EC 3.4.4.7)、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Lipase,EC 3.1.1.3)活性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而下降,饥饿早期5 d-10 d时降幅最大,待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即使继续延长饥饿时间,其活性下降也不明显(杨代勤,2002)。千年笛鲷(Lutjanus sebae)幼鱼饥饿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下降明显,淀粉酶活性起伏较大(区又君和刘泽伟,2007)。

饥饿过程中,同一类型消化酶其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如鲟幼鱼饥饿时十二指肠蛋白酶活性先较大幅度地上升,然后急剧下降;胃蛋白酶(Pepsin,EC 3.4.23.1)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活性不断上升;肝脏蛋白酶先下降而后略有上升(高露姣等,2004)。鲈鱼稚鱼饥饿时胃蛋白酶活性下降,而胰蛋白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韩强等,2008)。

饥饿过程中,同一个部位不同类型消化酶由于自身性质和对环境要求不同,其活性变化也有所不同。鲤鱼(Cyprinus carpio)饥饿时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先升高,然后明显下降,而淀粉酶活性变化不显著(王爱民等,2009)。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饥饿前期肝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降幅较大,淀粉酶活性却有所升高,饥饿2 d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淀粉酶活性2 d后开始下降(程霄玲,2009)。奥尼罗非鱼幼鱼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随饥饿再饱食的顺序先下降后上升,而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不明显;恢复投喂后,各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王辉等,2010)。

饥饿时间不同,鱼类消化酶的活性变化各异。研究表明,短时间的饥饿能增加鱼类消化酶活性(王爱民等,2009),而长时间的饥饿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其消化酶活性(高露姣等,2004),但是不同消化酶活性下降程度各异(王燕妮等,2001),饥饿胁迫提高或降低鱼类消化酶活性可能与鱼的种类、食性、年龄、饥饿时间及测定方法不同有关(王爱民等,2009)。

饥饿状态下,鱼类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不再受到由食物引起的机械刺激和嗅觉、视觉

刺激,而且长期饥饿往往使消化器官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此外,面对饥饿胁迫,鱼类可能引起特殊的抗应激状态,会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改变生理代谢方式,从而改变消化酶的分泌来适应变化的环境(胡麟和吴天星,2007)。

1.1.5 饥饿对鱼类内分泌调节的影响

在饥饿状态下,许多鱼类代谢发生明显的变化,与其他脊椎动物类似,鱼类的代谢也受到多种激素的协同调节,其中生长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关饥饿影响鱼类生长激素分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鲑鳟鱼类(Wagner & McKeown ,1986;Barrett & McKeown,1988)、草鱼(张为民等,2001)、鲤鱼(钟山等,2009)和北极红点鲑(Salivelinus alpinus) (Aas-Hansen et al,2005)。一般情况下,鱼类饥饿时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agner & McKeown,1986;Barrett & McKeown,1988;张为民等,2001;钟山等,2009),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一定程度的上调,可能有利于机体维持必要的生理代谢,但其上调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外周血液中IGF-1的负反馈效应减弱有关(Hua et al.,2001),研究表明,草鱼饥饿时生长激素含量上升,而IGF-1含量下降(张为民等,2001);恢复投喂时,出现补偿生长的大西洋比目鱼(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IGF-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msland et al,2008)。在功能上,IGF-1和胰岛素在鱼体中有低血糖效应,而生长激素既有低血糖效应又有升血糖效应(张为民等,2001)。饥饿状态下,鱼类胰岛素和IGF-1 浓度下降,而生长激素水平却升高,因而该状态下,鱼类生长激素可能在糖代谢的调节中主要具有升血糖效应,以维持血糖浓度,这可能是鱼类饥饿状态下糖代谢调节的一种方式,但该过程中生长激素的确切作用及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张为民等,2001),同时也说明了饥饿状态下鱼类血糖的变化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罗非鱼的饥饿实验发现,其肌肉生长激素水平未受到饥饿明显的影响,但血浆IGF-1含量却降低了(Fox et al,2010),表明鱼类内分泌系统的复杂性,IGF-1还受到除生长激素以外的许多其他激素的影响(Imsland et al,2008)。由此可见,多种激素构成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内分泌调节系统,共同控制机体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响应。

此外,已有从分子水平研究饥饿状态下某些基因表达的报道。Chauvigné 等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得出IGF-1和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恢复投喂诱导的肌肉补偿生长(Chauvigné et al,2003)。草鱼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EC 3.1.1.34) 基因表达水平在饥饿48 h后显著升高,再次投喂后12 h,恢复到0 h的表达水平,说明其表达水平受营养状况的调控(吉红等,2009),虹鳟LPL的活性也受摄食活动的调节(Albalat et al,2006)。这为进一步探讨LPL基因的功能、作用机理以及调控鱼类脂肪沉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1.2饥饿对鱼类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影响

饥饿时,鱼类消化系统由于缺少食物的刺激而先于其他系统受到影响,因而变化较迅速,

反应较灵敏,所以研究饥饿状态下鱼类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变化,对评价其营养状况十分有价值。用组织学来衡量鱼类短期内的营养状况已有报道(Theilaker et al,1986;McFadzen et al,1997)。由于鱼类生活方式和身体结构的差异,饥饿后,其不同消化器官组织变化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胃的硬骨鱼组织变化易于在肠和肝上体现,接下去是胃和胰脏等,这可能是由于肠和肝与贮存有直接关系(胡麟和吴天星,2007)。

肠是鱼类食物的主要消化场所之一,在鱼消化生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正常结构的肠内壁多突起,褶皱程度高,肠黏膜上皮细胞为排列拥挤的柱状细胞,游离端有排列整齐的纹状缘,上皮细胞间还有许多杯状细胞。研究表明饥饿后肠道的这些特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虹鳟(Salmo gairdneri)在饥饿期间其肠绒毛的高度下降,肠壁变薄(Macleod,1978);一种海水鲽(Pleuronectes platessa)幼体饥饿时,多数肠道内腔显著减小,肠粘膜折叠程度降低,偶见黏膜脱落(Johnston,1981)。南方鲇仔、稚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肠上皮细胞高度急剧下降,胞质中嗜酸性颗粒减少,纹状缘不明显甚至退化,微绒毛不整齐,数量减少,高度下降,并且有大量脂质小泡储存的前肠上皮细胞高度的变化比有蛋白质颗粒储存的后肠剧烈的多,认为饥饿期间这些脂质迅速被消化利用从而使得细胞高度急剧下降,因此前肠上皮的变化较后肠对判定南方鲇的营养状况更有说服力(宋昭彬和何学福,2000)。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饥饿10 d、15 d后,肠管收缩,直径变小,微绒毛退化,胃壁变薄,胃腺细胞收缩,结构不完整;幽门盲囊长度和直径变小,胰腺泡缩小,排列不规则(李霞等,2002)。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饥饿时肠缩短、变细,肠绒毛和上皮细胞的高度降低(吴莹莹等,2006)。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饥饿时肠绒毛长度和上皮细胞的高度均明显下降,纹状缘退化,杯状细胞的体积和数目都减少,肠中段的变化较前段不显著,后段肠壁可见浆膜层和肌层严重脱落(宋海霞等,2008)。

肝脏是鱼类重要的消化器官,一般和胰脏联系在一起通过胰蛋白酶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而且肝脏具有分泌胆汁的功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因此饥饿后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势必影响机体的消化机能。犬齿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饥饿后肝细胞体积减小,间隙增大、核缩小、核质崩溃、核仁溶解和核膜边界模糊(Bisbal & Bengtson,1995)。美国红鱼饥饿10 d、15 d后,肝组织致密,肝细胞内脂滴减少,体积缩小(李霞等,2002)。半滑舌鳎饥饿时肝脏细胞的细胞质几乎消失,细胞核占主要地位(吴莹莹等,2006)。

开展饥饿对鱼类消化器官组织学影响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组织变化中探讨鱼体的应激反应,还可与体内消化酶活性、血液成分变化联系在一起去解释鱼类生长代谢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而且从器官结构和功能相辅相成的角度考虑,通过研究器官的组织结构变化,可以判断鱼类恢复投喂后的补偿生长能力,为解释鱼类的补偿生长现象提供组织学上的理论根据。

1.3 鱼类补偿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研究进展

1.3.1补偿生长现象

补偿生长现象首先发现于畜禽类(Wilson & Obsourn,1960;Mersmann et al,1987;Lavnik,1985),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外已对鲑科(Salmonidae) 、鲤科(Cyprinidae)、鲽科(Pleuronetidae)、鳕科(Gadodae)、尖吻鲈科(Latidae)等近30种水产动物进行了补偿生长研究(Ali1y et al,2003;Shan et al,2009;Cho et al,2009a)。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主要涉及杂交太阳鱼(Hayward et al,1997;Hayward et al,2000)、南方鲇(邓利等,1999)、草鱼(沈文英等,1999)、真鲷(Pagrosomus major)(张波和孙耀,2000)、杂交罗非鱼(Oreochro mis mossa mbicus × O. niloticus)(wang et al,2000)、美国红鱼(李霞等,2002;姜志强等,2002)、虹鳟(刘澧津,1991)、黄颡鱼(黄权等,2007)、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楼宝等,2008b)、点带石斑鱼(彭志兰等,2008)、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马细兰等,2009)、鮸鱼(Miichthys miiuy)(柳敏海等,2009)、红鲫(吴蒙蒙等,2009)、齐口裂腹(Schizothorax prenanti)(崔学升等,2010)等鱼类。

饥饿后的补偿生长现象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以及自然选择的结果。Hayward等认为在加速养殖鱼类生长的众多方法中,补偿生长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方法(Hayward et al,1997),斑点叉尾鮰饥饿后恢复投喂能明显提高摄食水平,发生补偿生长现象,同时提高抗菌能力,因而可以提高养殖产量(Chatakondi & Yant,2001)。由于对饥饿的耐受力和适应性特征随鱼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别,因此有关饥饿对鱼类生理生态学状况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鱼类适应饥饿胁迫的生理生态对策,根据其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的变化规律,组织合理投喂,从而降低饲料和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鱼类的生长性能,缩短养殖周期;避免因过度投喂以及残饵过多导致的自身污染,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利用饥饿以及恢复投喂过程中,机体自身储能物质含量的变化,控制动物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相对含量,更好的满足大众不同的消费需求(万丽娟,2007)。

1.3.2 补偿生长的类型

补偿生长的程度因鱼的种类、生理状况、饥饿时间或恢复摄食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恢复阶段鱼类的特殊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和体质量的变化,从鱼类补偿量的角度将鱼类补偿生长现象分为4 类(谢小军等,1998):

(1)超补偿生长(over-compensatory growth)。指经过一段时间饥饿,再恢复喂食一段时间的鱼体质量增加量超过了相同时间内(饥饿时间十恢复喂食时间)持续喂食鱼的体质量增加量(Hayward et al,1997;姜志强等,2002)。

(2)完全补偿生长(completely-compensatory growth)。指饥饿或限食后恢复投喂的个体体质量增量接近或达到相同时间内持续投喂组的水平(Kim & Lovell,1995),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分别饥饿一周和两周以后恢复投喂四周均能发生完全补偿生长(Zhu et al,2005)。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饥饿一或两周后恢复饱食投喂,能够发生完全补偿生长(Qian et al,2000)。红鲫幼鱼存在完全补偿生长能力(吴蒙蒙等,2009)。庸鲽(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饥饿5 w/恢复投喂10 w”循环处理3 y后,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现象(Foss et al,

2009)。

(3)部分补偿生长(partially-compensatory growth)。指鱼在恢复喂食后能正常生长甚至生长速度在短期内有所加快,但最终体质量增加量不能赶上在相同时间内对照组的体质量增量。饥饿4 w的斑点叉尾鮰不能发挥最大的补偿生长潜力(Gaylord & Gatlin,2000)。褐鳟(Salmo trutta L.)在实验室养殖阶段进行限食处理,放回河流后体质量出现了部分补偿现象(álvarez & Nicieza,2005)。美国金鳟(Oneorbynchus mykiss)饥饿14 d组和21 d组在42 d的实验结束后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杨成辉等,2007)。杂交条纹鲈(Morone chrysops M. saxitilis)分别经过3 w 饥饿/3 w投喂,3 w饥饿/6 w投喂循环处理18 w后,仅发生了部分补偿生长(Turano et al,2008)。

(4)不能补偿生长(non-compensatory growth)。指鱼在恢复生长阶段体质量增加不能赶上持续喂食鱼,生长速度也不及正常水平。饥饿10 d 组和15 d 组的美国红鱼在相同实验时间内体质量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没有发生补偿生长(姜志强等,2002)。中华鲟幼鱼饥饿超过6 d 的,没有出现补偿生长能力(鲁雪报等,2009)。

超补偿、完全补偿和部分补偿生长的发生,有可能是鱼存在种的特异性或饥饿处理时间的差异使得生长率在恢复生长时升高的幅度以及较高生长率持续时间长短不同所致,如饥饿-投喂处理周期最长的北极红点鲑在实验结束后特殊生长率也最高(Jobling et al.,1993)。Russell & Wootton认为饥饿时间越长,补偿生长效应越明显(Russell & Wootton,1992)。Hayward & Wang认为鱼类不同的发育阶段影响超补偿生长的发生(Hayward & Wang,2001),如正处在性成熟阶段的黄鲈(Perca flavescens)不具备超补偿能力,同时超补偿生长现象可能有种的特异性,或者仅能发生在特定的生长阶段(Russell & Wootton,1992)。不能补偿生长的情况可能是饥饿处理时间过长,已对鱼的生理结构造成一定损伤,使其在恢复生长时已经不具备补偿能力,因此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姜志强等,2002)。美国红鱼饥饿10 d 和饥饿15 d,由于饥饿的时间比较长,恢复投喂时,尽管基础代谢较低,但由于消化酶的含量和活性都处于较低的状况,消化能力的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且消化系统的微观构造也未完全恢复到正常状况,因此在限定的一个月时间内未能赶上对照组(姜志强等,2002)。此外,有人认为饥饿时间过长将不利于鱼体最大补偿生长潜力的发挥(Gaylord & Gatlin,2000),并且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当体质量极度降低后将失去补偿生长能力(Tian & Qin,2003)。

目前除了体质量和生长率外,也有人选择其他指标来判断鱼类是否出现了补偿生长。王岩从生物能量分配模式角度研究了海水养殖罗非鱼补偿生长的机制,发现出现补偿生长的鱼单位体质量的生长能亦高于对照组的鱼,由于用能量与体质量做为指标来评价鱼类补偿生长有时可得出不同结论,再加上鱼类在营养限制和随后的恢复生长过程中体质量与鱼体生化组成同时发生变化,因此用鱼体能量作为指标应较体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出鱼类受限制的程度和补偿生长的强度(王岩,2001)。此外,许多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延长饥饿时间不存在体质量下降的现象(Kristoffersson & Broberg,1971;Moon et al,1983;Hervant & Renault,2002;Comoglio et al,2004),因此寻找一种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替代指标就很有必要,例如半数群

体饥饿死亡所需的时间(Lindstedt et al,1985)。陈慧等用半数和全数死亡时间作为衡量鬼鲉(Inimicus japonicus)耐受饥饿能力的高低(陈慧等,2009)。也有的学者用饥饿后鱼体物质能量损失情况来考察鱼类对饥饿的耐受力,如“ 饥饿阀值(starvation threshold) ”(被饥饿至死的鱼体其含能量与饥饿前鱼体含能量之比),此值越低说明对饥饿的耐受力越强(Benjamin et al,1996)。Benjamin统计分析了已报道的8种鱼的研究结果,发现仔幼鱼饥饿阀值的变幅0.46-0.78(Benjamin et al,1996)。饥饿阈值因鱼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不利于不同鱼类之间的比较,上世纪国外专家已开始研究利用鱼体肌肉组织中核糖核酸与脱氧核糖核酸的比值(RNA/DNA)来判别鱼类生长发育的优劣(Saleem & Archana,1982;Saleem & Zofair,1985;Grant,1996;Tanaka et al,2008),研究结果表明RNA/DNA比值在评价鱼类营养状况时非常可靠(Islam et al,2005;Tanaka et al,2008;陈庆堂等,2008),其与鱼类生长之间呈正相关,即生长良好,则RNA/DNA 较大。

总之,各种指标虽然在评价鱼类饥饿后机体状况及恢复情况上均有一定道理,但是单独使用均难以得到整体全面的认识,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该结合各种指标从全方面、多角度作出考察。

1.3.3 补偿生长的机制

目前多从代谢水平、食物转化率、摄食水平、生物能量学等方面来分析鱼类补偿生长的生理学机制(王岩,2001;姜志强等,2002;Skalski et al,2005;Picha et al,2006),现主要有3种不同观点:

(1)提高食物转化率

饥饿使动物代谢水平降低,即使恢复投喂,较低的代谢水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代谢支出的降低使用于生长的能量比例增高,从而提高食物转化率,出现了补偿生长,如杂交条纹鲈的补偿生长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实现的(Turano et al,2007)。

(2)提高摄食水平

恢复喂食时,鱼类体内立即进行大量合成作用,代谢水平将迅速升高,不可能通过降低代谢水平而明显改善食物转化率,补偿生长的产生是动物在恢复生长中食欲增强,大幅度提高摄食水平实现的(王辉等,2010)。王岩认为增加摄食是海水养殖杂交罗非鱼实现补偿生长的惟一途径,并且从生物能量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王岩,2001),斑点叉尾鮰也是通过提高摄食水平来实现补偿生长的(Chatakondi & Yant,2001)

(3)提高摄食水平并改善食物转化率

鱼类继饥饿后在恢复喂食阶段,不仅增加食欲,提高摄食水平,同时改善食物转化率,认为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异育银鲫饥饿1 w和2 w后的补偿生长是通过增加摄食和提高食物转化率实现的(Qian et al,2000)。红鳍笛鲷也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实现补偿性生长(王沛宾,2005)。

1.3.4 补偿生长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补偿生长实验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限食处理组进行“限食-饱食-再限食-再饱食投喂”的重复循环处理,可以是一个循环或多个循环,其中限食时间=饱食时间,各处理组的总持续时间(限食时间+饱食时间) 相等,研究多个限食周期处理对动物补偿生长的影响,也有的限食时间和饱食时间不同(朱艺峰等,2006;Foss et al,2009),这种设计模拟了自然界中食物受限以及补偿生长波动出现的规律(Turnao et al,2008);(2)在恢复生长时期的生长率高于对照组的前提下,固定各限食处理组的限食时间,以限食处理后恢复生长阶段的摄食率不再明显高于对照组为标准,设定恢复投喂的时间,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补偿生长潜力;(3)各限食组处理时间相同,恢复生长时间不同,揭示恢复生长过程中生长率的变化规律;(4)采用各组限食时间不同,恢复生长时间相同以及恢复生长时间不等,但总持续时间(限食时间+恢复生长时间) 相等两种方法,研究限食处理时间对动物恢复生长的影响(杨成辉等,2007);(5)设计最简单的一种,为了考察是否存在补偿生长现象,饥饿一段时间以后即恢复投喂。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即饥饿时间太短,以致补偿生长现象不明显,或者恢复投喂时间太短,补偿生长还未得到最大的体现。因此饥饿时间和恢复投喂时间的长短较难一次性设定,实验设计灵活多变。还有的根据研究目的的特殊性,采用特别的设计方案。David等为了探明饥饿处理是否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由爱德华氏菌引起的败血症有控制作用,实验设计分两组进行,第一组鱼苗先开始饥饿,然后暴露于爱德华氏菌环境中,之后分为继续饥饿和恢复投喂两种处理,恢复投喂时间分别为24 h、48 h 和96 h;第二组有两种处理,一种正常投喂,一种饥饿7 d,然后同时暴露于爱德华氏菌中,得到最低死亡率出现在细菌感染后饥饿组和96 h后才开始投喂组,从而说明饥饿后能增强斑点叉尾鮰对爱德华氏菌的抵抗能力(David et al,2008)。Lim & Klesius采取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每天饱食投喂一次,隔天饱食投喂,前三周饥饿后一周饱食投喂和四周均不投喂,来探讨不同投喂模式下斑点叉尾鮰的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和抗菌能力(Lim & Klesius,2003)。此外,不同投喂模式对鱼体补偿生长的影响不同,如发现饥饿2 w,后恢复投喂6w,褐牙鲆的补偿效果最好(Cho & Cho,2009b)。

1.3.5补偿生长的影响因素

影响鱼类补偿生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限时或饥饿持续时间、恢复生长时间、饵料类型与组成、性成熟和投喂模式等。另外,鱼的种类、生理阶段和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对鱼类的补偿生长也有影响。

1.3.5.1 限食或饥饿时间对鱼类补偿生长的影响

大西洋鲟(Gudusmorhua)短期禁食(<3 w)未出现补偿生长效应,而饥饿8 w后具有完全补偿生长能力,说明补偿生长效应需要适度的限食时间予以激发(Jobling et al,1994)。罗非鱼在一定范围内禁食时间越长,则恢复摄食阶段的摄食率和生长率升幅越大,其补偿能力越大(王岩,2001)。但并不是饥饿时间越长,表现出来的补偿生长能力就越强,鱼类对食物限制有一定的承受范围,超出这一范围非但不能恢复体质量,还将导致生长阻滞,如斑点叉尾鮰

仔鱼饥饿4 w不能发挥最大补偿生长潜力(Gaylord & Gatlin,2000)。Blaxter从生态学角度考察仔鱼的耐饥饿能力,在1963年首次提出了“不可逆点”(the point-of-no-return,PNR)的概念,即饥饿仔鱼到一定时间时,尽管还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但已极度虚弱,即使恢复投喂也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故亦称“不可逆转饥饿”或“生态死亡”。一般而论,仔鱼抵达该点的时间与鱼卵孵化时间、卵黄容量及温度关系较大,孵化时间长,卵黄容量大,水温低,代谢速度慢时,该点出现晚,相反则出现早(殷名称等,1991)。鱼类孵化后延迟投喂对仔鱼生长等的影响,已经有大量报道(Dou et al,2002;Pe?a et al,2005;Shan et al,2008a;Shan et al,2009)。

PNR的确定方法:每天测定饥饿组的仔鱼初次摄食率,确定初次摄食率中的最高值,当所测定的初次摄食率下降至最高初次摄食率的一半时,即为PNR的时间。采用饥饿研究的方法,可以确定仔鱼的初次摄食期和PNR,为仔鱼在此期间的饵料投喂提供参考,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早期发育阶段主要“临界期”的出现,从而有效解决苗种生产中的“开口关”,提高苗种阶段成活率。

1.3.5.2恢复生长时间对鱼类补偿生长的影响

恢复投喂过程中鱼体的特殊生长率表现为先上升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至正常水平。如果恢复时间太短生长率尚未降至正常水平,就不能体现补偿生长效应(Kim & Lovell,1995);反之,恢复生长时间延长,补偿生长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就被掩盖而也不能体现,因此在对鱼类的饥饿研究中,一般选择生长率和摄食率共同作为限定恢复生长时间的判断依据。虹鳟在饥饿过程中体长不变,体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在重新投饵后虽然体长和体质量开始增长,但远未能达到对照组水平,究其原因是饥饿和营养恢复期时间不够长的缘故(林学群,1998)。真鱥岁(Phoxinus phoxinus)在恢复饱食投喂后生长率迅速升高,5 d后达到最大,随着再投喂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Russell & Wootton,1992)。

1.3.5.3 饵料类型与组成对鱼类补偿生长的影响

饵料种类与营养物质对鱼体成分具有很大影响(雷思佳,1999),鱼类在恢复生长中,自身受限的贮能物质也在不断恢复,恢复的快慢和恢复后的生化成分变化势必与饵料的营养成份有直接关系(Myszkowski et al,2006)。Pérez-Jiménez & Maria用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2%和50%的等能饲料投喂欧洲尖嘴鲈(Dicentrarchus labrax)22 d,之后饥饿9 d,再分别用饥饿前的饲料恢复投喂12 d,发现用含42%蛋白质的饲料投喂组的鱼蛋白质恢复要快于50%组的,并且由氨基酸合成脂肪的情况也减少了(Pérez-Jiménez & Maria,2007)。在许多养殖鱼类中,以正确的方式在饲料中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能够节省蛋白质。有人还得出鱼类在营养受限期的受限程度越严重,恢复投喂期其对饵料的营养水平要求越高(伍喜林等,2003)。

1.3.5.4 性别及性成熟对鱼类补偿生长的影响

在部分鱼类中,发现鱼类的性别及性成熟程度对补偿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尼罗罗非鱼在饥饿后恢复投喂阶段,雄性罗非鱼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和增重都显著高于雌性罗非鱼,

表现出快速生长(Barreto et al,2003)。金鲈只有在幼体阶段才有超补偿生长能力,伴随性成熟的出现将失去这种能力(Hayward & Wang,2001)。鲑科鱼类的性成熟状况对补偿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多,成熟与未成熟的北极红点鲑均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但最终成熟个体的体质量小于未成熟者(Jobling et al,1993);在淡水中性成熟的雄性大西洋鲑( Salmo salar) 个体小,而入海后性成熟的雄鲑个体相对大,将两类雄鲑同养在海水网箱中,经过6个月后二者体长达到同样规格,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前者出现了补偿生长(Skilbrei,1990)。性成熟与否影响补偿生长,反过来性成熟的进程也受饥饿的影响,Rowe等提出一个假说,认为鱼类完成性成熟需要其自身的储存能量达到一个临界阈值(Critical threshold energy level),饥饿导致大西洋鲑储存能量下降,达不到性成熟所需的临界阈值,因而性成熟比例下降(Rowe et al,1991)。

1.3.5.5投喂模式对鱼类补偿生长的影响

利用补偿生长规律建立的投喂模式将改善鱼类的生长效率。斑点叉尾鮰每3 d饱食投喂一次持续3 w,然后恢复每天饱食投喂持续15 w,体质量与每天饱食投喂持续18 w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每3 d饱食投喂持续6 w、9 w的组则分别只达到对照组的90%和86%(Kim & Lovell,1995),表明斑点叉尾鮰短期限食后再恢复饱食投喂能够提高补偿生长效率。利用这一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即使由于疾病或者倒池导致鱼类遭遇短时间的饥饿,只要能够及时恢复饱食投喂,将能发生完全或者部分补偿生长,从而减少或者免受损失。在3种不同的投喂模式下(每天饱食投喂、隔一天饱食投喂和一直饥饿),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生长指标、化学组成以及对于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的抗性均有差异,认为在养殖生产中至少每隔一天饱食投喂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善斑点叉尾鮰幼鱼对细菌的抵抗力(Shoemaker et al,2003)。

1.3.5.6鱼体大小对补偿生长的影响

有人认为鱼类随着个体的增大,其对饥饿的耐受力也增强(Lindstedt et al,1985),但也有报道表明,个体较小的鱼才能发生补偿生长(王岩,2001),因此鱼个体的大小与其补偿生长能力的关系可能因鱼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3.5.7环境因子对鱼类补偿生长的影响

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温度、盐度、溶解氧和光照等,不仅影响饵料生物的生长,也直接影

℃下更容易发生补偿生长

℃的条件(20.5 )

响鱼类的新陈代谢。虹鳟在略高于最适温度(17 )

(Nyk?nen,2006)。一种鲑鱼苗(Salvelinus namaycush)随着温度的升高,对饥饿的耐受能力降低(Edsall et al,2003)。如果杂交条纹鲈饥饿时间过长,那么温度越高补偿生长越不容易发生(Turnao et al,2008)。相同条件下,鱼类的生长速度在短周期光照时低于长周期光照,但当短光照期转为长光照期后均表现出明显的补偿生长,最终明显超过了长周期光照的对照组(楼宝等,2006)。

1.4鱼类饥饿生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实验管理缺乏普遍的规范标准。饥饿及恢复投喂过程中,实验动物的饲养密度,饲料组成以及类型等,没有普遍认可的规范可寻,因此,即使是同种动物得出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性,使得不同人的结果很难比较甚至没有可比性。因此今后应该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实验规范。

评价指标体系不统一。目前多数学者以体质量和生长率作为判断补偿生长现象发生的主要标准,也有人从生物能量学角度进行评判,判断标准不同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增加了比较的难度。王岩认为用鱼体能量为指标应较体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出鱼类受限制的程度和补偿生长的强度(王岩,2001)。Lindstedt认为应该寻找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指标(如半数群体饥饿死亡所需的时间)来描述不同动物的补偿生长现象,从而增强不同种类的可比度(Lindstedt et al,1985)。

研究不系统、不深入。目前多从某一个或几个生理方面对鱼类的饥饿反应作出研究,如代谢、食物转化率和组织结构等,得到的材料零散,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能保证实践中的安全性,特别是必须弄清楚饥饿或营养不足对鱼类抗病免疫力的影响等关键问题。因此还需要对饥饿后的影响作出全方位的分析,必要时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同位素示踪等手段深入到分子机制上研究鱼类品质、免疫抗病力和遗传进化等问题。

理论与生产实践连接不紧密。利用饥饿对动物生理生化影响的规律指导生产实践,在畜禽类养殖上已见成效,例如“吊架子”养殖法,但是对鱼类的研究还局限于实验室阶段。鱼类的补偿生长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目的是为生产实践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拿出一套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投喂方案应用到水产养殖实践中去,从水产动物整个生长周期来考虑合理运用补偿生长规律指导水产养殖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完整版)鱼类性腺发育

鱼类卵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1.卵原细胞反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经过若干次分裂后,卵原细胞停止分裂,开始生长,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此阶段的卵细胞为第I时相卵原细胞,以第I时相卵原细 胞为主的卵巢称第I期卵巢。 2. 小生长期是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开始时,细胞质呈微粒状,细胞核卵形,占卵母细胞的大部分,其内壁四周排列着许多小核(或称核仁),中央为粒状的染色质,有时细胞质中可见卵黄核。卵母细胞进一步发育,卵膜外出现了一层滤泡膜,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内有长形的核。小生长期发育到单层滤泡为止,这时的卵母细胞,称为卵母细胞成熟的第n时相,以第n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的卵巢称为n期卵巢。性未成熟的鱼,常有相当长的时期停留在n 期。 第一时相图(1-3):卵母细胞一般出现在体长为 6.0 cm 以 下的当年生幼鱼卵巢中。生殖上皮具有2—3 层增殖分生而成的密集的卵原细胞, 其大小不 一。胞径3.6—16.0卩m胞核2.5 —10.0卩m,浅紫色,可见交织状粗丝形染色质(图1),附于生 殖上皮的第 1 时相卵母细胞形态不规则, 浅紫色, 具 1 个巨大的深紫色核仁(图2)。基质中第 1 时相的卵母细胞长椭圆形, 质膜外出现一层滤泡膜, 具2— 4 个深紫色滤泡细胞(图3)。 第二时相(4-7) (1)早期图: 卵母细胞排列紧密, 形态不一;多数呈多角形、少数为卵圆形。细胞核透亮, 核中 染色体逐渐解散, 但仍可看到呈细丝状残迹。胞质显嗜碱性, 成细颗粒状分布。核椭圆, 染色浅。核仁大小不一, 数量增多, 一般位于核膜内缘。单层滤泡膜, 5—7 个扁平滤泡细胞围 绕着卵母细胞(图4)。 ⑵中期:卵母细胞一般呈椭圆形,胞质深紫色。核与胞质间形成一条宽为0.2 —0.5卩m勺透明层(图5), 透明层内物质密度很稀, 显得透亮。 (3)晚期:卵母细胞排列松散。一般呈圆球形, 胞质呈弱嗜碱性, 油球数量明显增多, 分布均匀。胞质中出现许多呈网状分布的纤维结构, 在网眼中仍有许多被苏木精染成深紫色的微细颗粒。这时细胞核迅速膨大, 核周透明层变薄渐消失, 核仁明显缩小, 绕核膜边缘分布(图6)。单层滤泡膜中出现微血管(图7)。 第 3 时相(8-13) (1)早期图:卵母细胞梨形,胞质浅紫色,油球均匀分布。核位中央,核仁圆形(图版1-8)。在胞质的皮质部分出现一层松散排列、大小不一的液泡(图版1-9),液泡直径2.0—3.0卩m均匀 分 布着浅紫色内容物,一般被认为是中性粘多糖物质。(2)中期:卵母细胞液泡2-3层,液泡间出现紫红色的微小卵黄粒。随着卵母细胞继续发育,卵黄数量增多,并向核方向逐渐扩散,细胞质向核外周堆集,呈紫色粗粒状。核圆形,核仁大小不均,分布在核膜周边(图版I-10)。滤泡膜分化为两层细胞:内层棒形,长4.0—10.0卩m排列紧密;夕卜层细胞扁平、细长,排列疏松(图版1-11)。⑶晚期:卵母细胞(图版I-12)饱满,细胞核近圆球形,位于卵母细胞中央。核膜略呈波纹状,在核膜内缘存在着十几个到数十个不等的细小核仁,一般未见粗大核仁存在。卵黄颗粒直径0.5—1.0 (im油球数量增多,分布不均匀。胞质的皮质部分首先出现一些染成紫红色的卵黄颗粒,以后卵黄颗粒渐增多,广泛分布于液泡之间的细胞质中。细胞膜中未见放射纹。滤泡膜内层细胞基本呈立方形,卜层细胞仍为扁平状(图版I-13)。 第 4 时相(14-4)

鱼类饥饿生理与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鱼类的饥饿生理和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王晓娟艾春香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361005 1.1饥饿对鱼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1.1.1饥饿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鱼类生长是指鱼类体质量、体长、体成分以及能量等的数量变化过程,是摄入含能物质、同化自身和异化环境的动态平衡过程(Brett,1979),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饥饿胁迫对鱼类生长,尤其是对其早期阶段的生长影响显著(Dou et al,2002;Gisbert et al,2004;Pe?a et al,2005;Dou et al,2005;Shan et al,2008a;Shan et al,2008b;Shan et al,2009)。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体质量、内脏质量、内脏比、肥满度等指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饥饿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刘波等,2009)。 在自然界中,由于摄食者和被摄食者存在时空分布格局的差异,以及季节的演替、疾病的危害、环境的突变和种间种内的竞争等原因,多数动物经常面临食物资源的匮乏,造成生长停滞,甚至出现负生长现象,这种因食物短缺或营养匮乏的鱼类在食物供给恢复正常后经常表现出一种快速生长,称为鱼类的补偿性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或获得性生长(catch–up growth) (Miglavs & Jobling,1989;Jobling et al,1994;Zamal & Ollevier,1995),也有人认为这种因食物限制抑制动物生长,而后恢复投喂时发生的动物体快速生长现象被称作补偿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更合适(Jobling,2010)。研究发现,许多鱼类存在补偿生长现象。杂交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 × L.macrochirus)“饥饿-饱食”实验发现,循环投饵组的鱼绝对生长率是对照组鱼的2倍(Hayward et al,1997)。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饥饿后恢复投喂,其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同时提高,表现出补偿性生长现象(王沛宾等,2005)。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L.)短期饥饿(2 w-5 w)再投喂后摄食水平和食物转化率均提高,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Heide et al,2006)。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饥饿再投喂后摄食率也大大增加,出现了部分补偿生长现象(吴蒙蒙,2008)。饥饿5 d和10 d 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在恢复生长过程中产生了完全补偿生长效应,而饥饿15 d 的仅产生了部分补偿生长效应(楼宝,2008a)。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iety)幼鱼存在完全补偿生长能力,是通过提高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吴蒙蒙等,2009)。点带石斑鱼(Epinphelus malabaricus)幼鱼饥饿2 d后恢复投喂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能力,而饥饿超过2 d的幼鱼仅呈现出部分补偿生长能力,这种补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摄食水平来实现(彭志兰等,2008)。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幼鱼饥饿4 d、8 d后恢复投喂时存在完全补

鱼类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填空 1、鱼类生理学的研究层次有四个方面,它们是()、()、()和()。 2、生理学既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研究方法极为重要。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和()两类。 3、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包括()、()和()。 4、机体对各组织器官的调节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和()。 5、机体机能的协调性、相对稳定性和适应性,主要靠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机制,但体液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生理机能活动的神经性和体液性调节机制具有()和()现象,这对于保证生理机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6、器官、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是()或()。 7、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细胞或结构称为()。 8、在机体生理功能调控中,控制部分的活动随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而减弱,这样的调控方式称为()。 9、电刺激从机体分离出来的神经、肌肉等组织所产生的反应不是反射。() 第2章细胞的基本生理功能 一、填空 1、组织的兴奋除分别要求有一定的()和()外,还要求有一定的()。 2、常用的兴奋性指标有两种:阈强度和时值。阈强度愈低,意味着组织愈容易被兴奋,即兴奋性愈();反之,阈强度愈高,则兴奋性愈()。与阈强度相似,时值小表示兴奋性();时值大表示兴奋性()。 3、哺乳动物的粗神经纤维为例,继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经历4个时期,它们依次是()、()、()和()。 4、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向的,而通过突触传递是()向的。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是(),终板膜的受体为()型受体,其阻断剂是()。 5、神经元和肌细胞之间的结构和机能联系部位,叫做()。 6、静息电位是()的平衡电位。 7、总时程0.14ms,舒张期0.09ms,则临界融合频率为()。 8、神经动作电位中,峰电位代表了组织的()过程,而后电位与()有关。 9、生理学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刺激形式是()。 10、可兴奋组织发生兴奋反应和兴奋传导的标志是(),它在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上是以()的形式传导的。 11、在静息状态下,膜对()有较大的通透性,对()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静息电位主要是()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12、欲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在(),(),()三个方面达到最小值。 13、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细胞或结构称为(),肌肉收缩时,其张力不变而长度缩短者,称为()。 14、神经纤维上任一点兴奋时,冲动可沿纤维向()传导,在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幅度()。 15、静息状态下,膜两侧Na+、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与()活动有关,静息电位主要是()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16、门控通道根据其开放和关闭的原理不同可将他们分为:()、()和()。 17、可兴奋细胞包括()、()和()。 二、判断题 1、直接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是一种反射。() 2、局部兴奋无不应期,可发生总和,达到一定程度爆发动作电位。()

鱼类学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 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鳃耙:是鱼类的滤食器官,位于鳃弓的一侧,梳状排列,其长短、和数目与鱼类食性相 关,其上有味蕾,还是味觉器官。 3. 以大黄鱼 D Ⅷ~Ⅸ,Ⅰ-31~34为例解释鳍式的定义:大黄鱼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 有8~9根硬棘,第二个背鳍有1根硬棘,31~34根软条(罗马数字表示硬棘、阿拉伯数字表示软条)。 4.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5.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7.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8.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 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属名”+“种名”组成,即“双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在青鱼学名中,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 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9.螺旋瓣 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它一般出现在肠管直的种类中,在肠管十分盘曲的种类中,一般无螺旋瓣,见于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 10.棱鳞与腹棱 位于一些鱼的腹部正中或侧线上鳞片的隆起称为棱鳞;在一些鱼腹部正中肉质突起似刀刃一样的结构称为腹棱。 1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12.繁殖策略:就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征。繁殖策略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它保证种及后代对所生存的环境有最大的适应性。 13.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 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L—体长,单位cm。 W=aL 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14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 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15.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 E=(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 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2021年鱼类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 完整性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器官,然后在尽量接近正常生活条件下,观测实验动物功能变化或功能紊乱等。 2.在体实验(i n v i v o):普通是指在麻醉状态下,对动物实行手术,暴 露所要观测或实验器官,也称活体解剖实验。 3.离体实验(i n v i t r o):从动物体内取出某一器官、组织或分离出某种 细胞,置于适当人工环境中使其在短时间内保持生理功能,观测它们功能活动及影响因素。 4.可兴奋组织:以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体现出较高兴奋性, 称为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5.刺激:能被生物体所感受并且引起生物体发生反映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6.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处在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7.被动转运: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两种溶液相邻地放在一起时,溶质分 子会顺着浓度差(梯度)或电位差(梯度,两者合称为电化学梯度)产生净流动叫被动转运。 8.易化扩散:某些不溶于脂质,或溶解度很小物质,在膜构造中某些特 殊蛋白质“协助”下,也能从膜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一侧,这种物质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 9.积极转运:是指细胞通过自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 逆着电化学梯度由膜一侧移向另一侧过程。 10.原发性积极转运:在积极转运中,如果所需能量是由A T P直接提供积极 转运过程,称为原发性积极转运。 11.继发性积极转运:物质逆着浓度差转运能量间接来自于A T P,这种形式 转运被称为继发性积极转运或联合转运。

12.第二信使:含氮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并通过 鸟苷酸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激活膜内侧腺苷酸环化酶(A C),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在M g2+条件下,催化A T P形成c A M P。c A M P功能是接续传递信息,故被称为第二信使。 13.基强度:在一定刺激强度下,刺激持续时间越短,则作用越弱;刺激持 续时间越长,所需要刺激强度越小。当刺激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阈强度不再随着刺激时间增长而进一步减少,这个最小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14.效用时间:用基强度刺激引起兴奋所需要最短刺激时间叫做效用时间。 15.运用时:用基强度来刺激组织时,能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须最短作用时间, 叫做运用时。普通是用来测试组织敏感限度。 16.时值:是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最短作用时 间。兴奋性与时值亦呈倒数关系。 17.绝对不应期:在神经接受前一种刺激而兴奋一种短暂时期内,无论第二 个刺激多么强大,都不能使它再产生兴奋。也就是说,这一段时期里神经兴奋性下降为零,此时浮现任何刺激均无效。称为绝对不应期。 18.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第二个刺激有也许引起新兴奋,但所 用刺激强度必要不不大于该神经阈强度。阐明神经兴奋性有所恢复,这段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19.超常期:通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神经兴奋性继续上升,可超过 正常水平,用低于正常阈强度检测刺激就可引起神经第二次兴奋,这个时期称为超常期。 20.低常期:继超常期之后神经兴奋性又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称为低常期。 21.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处在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电位 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能量代谢的影响

第20卷第4期大连水产学院学报Vol.20No.4 2005年12月JOURNAL OF DALIAN FISHERIES UNIVERSITY Dec.2005 文章编号:1000-9957(2005)04-0290-05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能量代谢的影响 邢殿楼,张士凤,吴立新,刘靖,蔡勋 (大连水产学院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摘要:研究了饥饿(20d)和再投喂(5d)条件下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耗氧率、CO 排 2出率及排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泥鳅的耗氧率呈下降趋势,即从饥饿开始时 的200!g/(g?1)降至饥饿结束时的138!g/(g?1),下降了31%;CO 排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 2 趋势,从饥饿开始时的200!g/(g?1)降至饥饿结束时的120!g/(g?1),下降了40%;排氨率则 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饥饿开始时的6.049!g/(g?1)升至饥饿结束时的7.808!g/(g?1), 增加了29.1%;氧氮比(O/N)表现出下降趋势,表明泥鳅在饥饿状态下,首先动用脂肪和蛋白质 作为主要能源,而后主要利用蛋白质;呼吸熵(RO)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恢复投喂后5d,耗氧 率和CO 排出率明显上升,均达到饥饿初始值(180!g/(g?1))的90%;排氨率继续上升,达到 2 9.208!g/(g?1),比饥饿初始值提高了52.2%;O/N和呼吸熵均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泥鳅;饥饿;再投喂;能量代谢 中图分类号:O493.8 文献标识码:A 关于饥饿对鱼类代谢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些研究[1~4],其中多数是研究整个饥饿阶段鱼类代谢率的变化,而很少研究恢复投喂阶段鱼类代谢率的变化特征[5]。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食性杂,抗病力强,生长快,价格高,是一种非常适合养殖的经济鱼类和试验鱼材料。本文作者研究了泥鳅在饥饿和再投喂状态下的代谢率,探讨了泥鳅对饥饿的适应能力,旨在为鱼类能量学理论研究和该鱼的人工养殖提供新的资料。 !"材料与方法 !#!"试验鱼来源和暂养 试验于2004年4月14日至5月11日在大连水产学院鱼类实验室进行。试验用鱼购于大连市长兴市场,体重为(11.6212.22)g。选择其中健壮活泼个体分别放入2个聚乙烯水槽(200L)中,每个水槽放100尾,驯养1周后开始试验。驯养期间日投喂1次(饲料配方见表1),日换水量为1/3,水温保持在(17.510.5)C。试验用水为自来水,需经241充分曝气。 !#$"试验方法 试验开始前对泥鳅停食2d,以排空粪便。饥饿期为20d,恢复投喂期为5d。试验期间每5d取样1次,每次随机取出20尾分别放入10个呼吸瓶(约6.5L)中,每瓶2尾,用保鲜膜将瓶口封好,放入控温水槽中,水温控制在(18.010.5)C,同时设一个空白对照瓶。维持51后(保证瓶中溶氧在5mg/L以上),取水样进行测量。 排出率及排氨率的测定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用奈氏试剂法测定氨氮,通过1.2.1 耗氧率、CO 2 收稿日期:2004-11-29 基金项目:大连水产学院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3) 作者简介:邢殿楼(1953-),男,高级实验师。E-mail:xingdianlou@https://www.360docs.net/doc/009225218.html,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鱼类的生长特性鱼类的生长特性主要有遗传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 第一节鱼类的生长特性 鱼类的生长特性主要有遗传性、阶段性、延续性、周期性、性别差异等。 ◆鱼类生长的遗传性 *鱼类个体的大小、生长速度以及一生中生长速度的变化特点,由不同种类或亚种或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 最大个体鲸鲨可以长到20—25m,重达8700kg 最小个体鰕虎鱼,长度只有7.5—11.5mm。

*从俄罗斯闪光鲟不同种群的生长状况,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生长的显著差别(如下表)。在选择增养殖对象时,生长的遗传特性是首要的因素。 闪光鲟不同种群的生长状况(单位:cm, 年) ◆ 鱼类生长的阶段性通常鱼类一生的生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性成熟之前——是生长的旺盛阶段,此时性腺尚未大规模地发育,取得的营养除维持代谢的消耗 之外,大多用于生长,因而此阶段的生长最快。例如鲢从孵出至龄,体长增长迅速,至龄时体重增 加显著。 2、性成熟后——进入生长的稳定阶段。此阶段鱼体性腺大规模发育,所摄取的大部分营养用于性腺的 发育。 3、衰老阶段——此时对所摄取的营养,吸收和利用率都很低,在生殖机能衰退的同时,体长和体重的 增长都极差。 ◆鱼类生长的延续性 鱼类在性成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生长仍以明显的速度进行着。例如长江上游的齐口裂腹鱼至6龄时,雄鱼体长为31.4cm,而后生长一直延续,每年都有少量的增长,到14龄时体长为50cm。

齐口裂腹鱼 ◆鱼类生长的周期性 鱼类的生长在一年中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出现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1、一方面是气候的季节变化对于生长的影响。

鲢、鳙鱼历月增重绝对值变化 2、另一方面,当鱼类进入性成熟阶段,生理活动因性周期的变化而周期变动。 ◆鱼类生长的性别差异 一般雄鱼比雌鱼性成熟早,因而生长速度提前减慢,所以雄鱼个体通常比雌鱼要小些。例如湖口地区青鱼1—6龄雌、雄鱼的平均体长存在明显的差别。 湖口地区青鱼雌雄鱼体长对比(单位:cm) 也有少数鱼类雄鱼比雌鱼生长快。如尼罗罗非鱼,由于雌鱼具有口腔护卵的习性,所以雌鱼的生长 比雄鱼差,同龄个体雌鱼小。 第二节鱼类的年龄及鉴定年龄的方法 ◆鱼类的年龄鱼类一生能存活的年数因种类而不同。 通常大型鱼类、性成熟晚的寿命较长,而小型、性成熟早的鱼类寿命短。 青鳉、间银鱼、香鱼等在一年内可生长到最大长度,一年达到性成熟,产卵后死亡,它们的寿命为一年。

鱼类生态学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 鱼类生态学试卷 (课程代码 322075) 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年轮 年轮(nián lún,annual ring)指鱼类等生长过程中在鳞片、耳石、鳃盖骨和脊椎骨等上面所形成的特殊排列的年周期环状轮圈,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它出现在横断面上好像一个(或几个)轮,围绕着过去产生的同样的一些轮。鱼类中鳞片年轮指当年秋冬形成的窄带和次年春夏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 2. 瞬时生长率 就是当时间间隔趋于零时,为单位时间内某一生长指标的变化量 3. 繁殖力 鱼类的繁殖力一般是指怀卵量,即雌鱼在产卵前卵巢内的成熟卵粒数。在统计怀卵数量时,通常只统计成熟的卵粒,不计算较小的卵母细胞。但也有认为凡是开始积累卵黄的小型和中型卵都应计入。 4. 日粮 是指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 5. 排卵与产卵 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 6. 丰满度 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7. 成熟系数 以性腺重量和鱼体重相比,求出百分比. 8. 临界期 在高潮期与低潮期相互转换的时期称为临界期. 9. 洄游 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10.生态演替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 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二、填空题 ( 每空0.5分,共15分 ) 1. 鉴定鱼类的年龄多采用鳞片,此外还有脊椎骨、腮盖骨、 匙骨、鳍条和耳石等硬组织作鉴定材料。 2. 根据各种鱼成鱼阶段所摄取的主要食物的性质,可以将鱼类的摄食类型分为以 下三类:_肉食性_____,___草食性______,____杂食性__ 。 3. 是最为简单和最为常用的测定鱼类饵料成份的方法。 4. 分析初次性成熟的年龄是划分补充群体和剩余群体的重要依据。 5. 研究鱼类洄游的基本方法是_标志放流法__。 6. 根据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划分为热水性、温水性 和凉水性三类,鲤、鲫鱼属于温水性。 7. 鱼类的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8. 取得鱼类生长速度资料的途径有饲养法、年龄鉴定统计法、生 长退算法等。 9.解剖一尾体重 5kg 的雌草鱼,内脏重 1000g ,卵巢净重 800g ,每 4g 卵巢 经计数为2660粒卵,其性腺成熟系数为,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 为、。 10. 11.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包括胚胎期、仔鱼期和三个发育期。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只能用来划分特定区域中某指定鱼类的生长阶段的指标是 A 。 A: 生长指标 B: 生长常数 C: 生长速度 D: 生长方程 2. 我国鲢鳙的幼苗在保持含氧充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超过100mg/l时,便出现 C 现象。 A: 呼吸困难 B: 立即死亡 C: 引起死亡 D: 昏迷仰卧 3. 生活于静水湖泊或池塘中的几种鲤科鱼类溶氧的要求夏季在 B 时已足够。 A: 2--0.5mg/l B: 4mg/l C: 5--6mg/l D: 0.5--3mg/l 4. 下列鱼中 A 为热带鱼类。 A:大麻哈鱼 B:革胡子鲶 C:大黄鱼 D:鲈鲤 5. 下列鱼中 C 是第一次产卵后即绝大部分死亡。

鱼类生理学例题及答案

《鱼类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尿液生成过程包括,,。 2、肾小体包括和两部分。 3、胃的消化性运动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 4、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经历,,和四个阶段的变化,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5、心血管调节基本中枢在。 6、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和中间神经元三种。 7、鱼类的正常起搏点是_________________,而哺乳类的正常起搏点是________________。 8、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和。 9、胃液主要有4种成份,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压、压和压的代数和; 12、高原居民和动物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是由于而导致肾脏产生增多形成的。 13、鱼类的正常起搏点是,而哺乳类的正常起搏点是。 14、肾上腺包括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前者主要分泌、性激素,后者分泌()和。 15、球旁器包括、和球外系膜细胞,其中肾素由()分泌。 16、醛固酮的生理意义是、和。 二、判断题) 1、正常情况下终尿约占肾小球过滤量的10%。 2、肾小管对H+的分泌和对NH3的分泌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3、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最明显的是心室收缩期。 4、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肠较短,植食性鱼类肠较长。 5、心室肌细胞兴奋时,C a2+除由终末池释放进入肌浆外,尚需细胞外液提供。 6、心肌也属于横纹肌,所以和骨骼肌一样也能产生强直收缩。 7、肾素的生理意义是使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水解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进一步水解成血管紧张素Ⅱ。 8、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肺的扩张与回缩。

浅析影响鱼类摄食量因素

浅析影响鱼类摄食量因素 摄食量的多少是影响鱼的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而鱼类摄食量也受诸如鱼体自身、水体环境、饲料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鱼体自身因素 l、食性不同:不同种类的鱼食性不同,影响着摄食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对比鱼类的摄食率呈现以下状况:草食性的鱼>杂食性的鱼>肉食性的鱼,例如草鱼的投饲率一般在5%左右,而青鱼为3%左右。 2、胃及消化道容积和食性不同:胃容积相对体重的比例变化很大,胃容积大则摄食量大,按摄食量大小排序一般为成鱼>鱼种>幼鱼,有的鱼无胃,所摄食的饵料依靠肠道来消化,草食性鱼类肠道很长,一般为鱼体长的6-7倍,而肉食性鱼类肠道较短,一般为鱼体长的1/3—3/4,杂食性的鱼类居中,按摄食量大小排序一般为草食性鱼>杂食性鱼>肉食性鱼。另外空腹状态也与摄食量大小有关,有的鱼等到胃几乎排空之后才重新开始摄食饵料,而大多数种类都在胃排空之前便开始摄食饵料,所以前者的摄食量大于后者。 3、鱼类的生理状态:当鱼处于饥饿状态时摄食量开始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直至稳定,但长期饥饿会抑制食欲。繁殖期间摄食水平一般都会下降。当鱼处于应激状态下,也会降低摄食量,因此水质条件发生变化以及拉网锻炼捕捞时都会使鱼类处于应激状态而影响其摄食水平。 4、鱼类适应性能力:鱼类饲喂一定的饲料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反应,在其消化道内产生相应的优势菌群和消化内环境,而影响摄食水平。长期生活在一定的水环境中产生的适应性也会影响鱼类的生理反应进而影响鱼的摄食量。

5、群体效应:在鱼群体中摄食活动存在强烈的模仿和竞争意识,群体摄食量强于单体摄食水平,但达到一定的群体水平时则降低摄食水平所以在养殖时要有效的控制水体载鱼量达到最佳状态。 二、环境因素 1、水温:水温在一定范围内与鱼类的饲料消耗呈正相关的关系,水温升高,鱼体代谢率增加,饲料消耗时间缩短,摄食量增加。一般水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则鱼的摄食量也相应随之变化。夏季摄食量最大,而冬季水温小于10℃时鱼则停止摄食。 2、溶氧:在高溶氧的水体中鱼类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饲料报酬也高,因为鱼的摄食量随着溶氧的增高而增加,所以要求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若溶氧在4mg/L则鱼的摄食量减少l2%,在3 mg /L时减少26%,在2mg/L减少51%,在lmg/L时基本上停止摄食。 3、透明度:大多数鱼靠视觉来摄食,只有少部分靠嗅觉和味觉,那么水体中透明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其摄食水平,一般透明度越大,养殖水体中光线越好,鱼的摄食量越多,相反则减少。 三、饲料因素 1、饲料组成:饲料的质量与鱼类的摄食量有关。一般来说,饲料的质量越高即营养水平高,则鱼的摄食量则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另外在某些鱼用饲料中加入一些诱食剂及一些着色剂可以提高鱼的嗅觉味觉以及视觉的敏感性,相应地提高鱼的摄食量。 2、饲料类型:颗粒饲料大小的不同直接影响鱼的摄食量大小。一般鱼配合饲料都要制成颗粒饲料(鳗鱼除外),颗粒饲料粒度的大小须根据鱼的口径的大小而制成大小不一的颗粒。一般鱼苗阶段颗粒最小,鱼种居中,成鱼最大。另外根据鱼的食性的不同和生活水层的不同可制成不同性质的颗粒类型,如上层鱼可制成漂浮颗粒饲料,中层

鱼类行为学期末考题库

鱼类行为学 一、填空题 1.动物的行为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逃避行为和生殖行为等。 2.根据行为的复杂程度以及可变程度则可将其分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和学习等。 3.在动物行为的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流思想:欧洲的生态学派和美国的“心理 学派”。 4.研究鱼类行为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现场观察法、渔获实验法水槽实验法和数学模拟法四 中。 5.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最适模型的方法,这样的模型称为黑箱模型。 6.鱼类整个眼球近似呈椭圆形。 7.眼球壁由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三层构成。 8.现在已经知道,鱼类的机械感觉器官主要有内耳石和皮肤感觉器官(如侧线等)。 9.鱼类皮肤感觉器官一般可分为感觉芽、陷器、及罗伦氏器等四种类型。 10.鱼类耳石分别称为小耳石、矢耳石和里耳石。测线 11.鱼类的化学感觉是指它们对化学性刺激的感觉,一般可分为嗅觉和味觉两大类。 12.就趋光性而言,可把鱼类分为三类:1.对光呈正反应,如银汉鱼。2.对光呈负趋光性, 如狗鱼。3.对光暗成均等反应,如淡水鲈。 13.对于鱼类的趋光性的原因和机制主要由四种假设:强制运动论,适宜照度论,适 应性阶段论和阶段论。 14.按照前苏联科学家的意见,鱼类的趋光由两个阶段所组成,也即生物学阶段和生理学阶 段。 15.视觉运动反应显然可以分为两种典型的类型:局部性的视觉运动反应,身体不会发生移 动;全身性视觉运动反应,身体会随着视野内的物体的运动而发生移动。 16.极限流速是指鱼类所能克服的最大流速,极限流速又可称为临界流速。 17.很多学者认为,鱼类的趋流性也是由其保定目标所决定的的。 18.鱼类在电场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反应有三个典型阶段,分别称为:感电行为、趋电行为 和麻醉行为也可称为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和第三反应。 19.动物存在对接触刺激的趋性,这类型为称为趋触性或趋固性。 20.动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反射。 21.鱼类的学习行为包括印记、习惯化、条件反射等行为方式。 22.根据鱼类能忍受的温度变化幅度将鱼类划分为广温性和狭温性鱼类。 23.在渔业方面,常常把对于某一鱼类具有高产量时的水温称为此鱼的适温,这种水温 也有一个范围,并称为适温带。 24.鱼的测线神经起着盐度检测器的作用。 25.根据海产鱼类对盐度变化的忍耐性大小和敏感程度,可将其分为狭盐性和广盐性。 26.鱼类对海水盐度的变化能引起反应。主要出于海水的盐度影响鱼体的渗透压。 27.海洋中鱼类的饵料生物虽有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 动物。 28.快速游泳的鱼类都具有纺捶型的体型。 29.红肌肉多的鱼类,游泳持久性好、这类鱼可称为耐久型。 30.鱼类的瞬时下潜速度一般可达到0.5-1m/s左右,为水平方向游泳速度的20%_30%,而 且垂直下降的速度也不与体长的增减呈正比例关系。

鱼类生态学知识点

鱼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1,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将鱼类生态学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2,鱼类生态学: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3,鱼类的栖息环境:41% 淡水,58% 海水,1% 洄游。4,鱼类的经济利用:食用、药用、工业、观赏。 第一章:年龄1,鱼类的生活史:是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亦称生长周期。2,鱼类的发育期分为: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3,寿命:指鱼类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鱼类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其分为两类:生理寿命和生态寿命。 4,生长年带:一年之中所形成的宽阔环片和狭窄环片合称为一个生长年带。5,年轮:被规定为由密向疏过度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6,年轮标志的类别为:疏密型、切割型、碎裂型、间隙型。年轮的特点:清晰性、完整性、连续性、普通性。 7,副轮:或称假轮、附加轮。在正常的生长季节,由于饵料不足、水温突然变化、疾病或意外受伤等原因,使鱼体正常生长受到干扰,从而破坏了环片排列的规律性,在鳞片上留下痕迹。 8,副轮和年轮不同之处有以下四点:a,年轮一般见于鱼体的每一鳞片上,而副轮往往只出 现在少数的鳞片上;b,副轮不像年轮那样清晰、完整和连续,多半局限于某一区域。c,年轮仅仅表现为疏密结构的,则年轮内缘是密环,外缘是疏环;若为副轮则与此相反。d,副轮所构成的“生长年带”及其“疏带”和“密带”的比例不协调。 9,鱼的年龄表示方法:鳞片上没有年轮,用0 表示;有1个年轮,用1表示;依次类推。 为表示年轮形成后,在轮纹外又有新增的环片,则在年轮数的右上角加上“+”号,如0+、1 +… 0+ -- 1,1龄鱼,指大致渡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 刚形成。 1+ -- 2,2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两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有一个年轮,或第二个 年轮刚形成。 10,经常用作鱼类年龄鉴定的材料有鳞片、耳石、鳞条、鳞棘和支鳍骨、鳃盖骨、匙骨和脊椎骨等。最常用的是鳞片,因为取材方便,观察简便,不需特殊加工。 11,年龄结构或组成是种群的基本属性之一。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12,渔获物年龄结构的分析,最直接的意义是用来判断渔捞程度、渔具合理性和水域渔捞量的合理性。 13,一般来说,凡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的鱼类,其幼体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大,年龄金字塔低平,意味着种群的生产量大;而种群年龄结构复杂的鱼类,其幼体龄组,特别是1龄幼体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相对要小,年龄金字塔高耸,意味着种群生产量小。 第二章:生长1,鱼类的生长通常是指鱼体长度和重量的增加。2,生长式型:是指生长的方式、过程和特点。包括不确定性、可变性、阶段性、季节性、 雌雄相异性、等速和不等速性。 3,影响鱼类的生长因子有:外源因子食物、温度、溶氧、光照、盐度和其它、群落对生 长的影响。内源因子基因、遗传来控制生长。 4,食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质量和颗粒大小三个方面。 5,食量:指在一定温度等环境条件下,鱼类每天摄食的食物总数量。其有三种关键性的 水平:维持食量、最适食量、最大食量。 6,食物的质量:主要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 7,生长效率:是衡量鱼类所社区的食物重量转化为机体组织重量的百分数的一个指标。8,补偿生

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研究现状

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研究现状 摘要:从必需脂肪酸种类、对鱼类的影响、必需脂肪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状况,以期为脂肪研究和合理饲料配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必需脂肪酸种类必需脂肪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脂类不仅是生物的能量储存库,而且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与细胞识别和组织免疫有密切关系;此外,脂类物质参与激素和维生素代谢,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学调控功能。鱼体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有的脂肪酸鱼体本身可以生物合成,有的则不能或合成量很少,远不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需要,必须由外源供给补充。那些为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EFA),如亚油酸、亚麻酸、EPA、DHA等。通常认为,必需脂肪酸必须符合下列特定的分子构型:1)在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的二乙烯基甲烷链结构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2)双键必须是顺式构型;3)距离羧基最远的双键,应在由末端-CH3数起的第六与第七碳原子之间。必需脂肪酸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多不能由动物自己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饲料中提供。鱼虾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必须从饲料中吸收,但鱼虾具有将亚油酸和亚麻酸转化为同系列更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 1.鱼类必需脂肪酸的种类 大多动物体内能够合成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能合成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 (C18:3)。一般鱼体本身只能合成n-7、n-9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而不能合成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因此,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鱼类的必需脂肪酸。鱼类生存和生长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因种类而异。不同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有关。温水性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与冷水性鱼类差别很大,冷水性鱼类需要的n-3序列数量>n-6序列的数量。虹鳟饵料中添加C18:3n-6或C18:3n-3,会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同时使用这两种脂肪酸比单独使用促生长效果更好。鲤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饲料的1%。鳗鲡与虹鳟和鲤鱼一样需要必需脂肪酸。鳗鱼丽添加C18:3n-3后生长显著改善,这与虹鳟相似。添加C18:3n-6和C18:3n-3有相加效果,这与鲤鱼相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饵料的5%左右[1]。德国柏林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1]对虹鳟幼鱼投喂富含十八碳三烯酸 (1 8:3n-3 )、十八碳四烯酸主要是廿二碳六烯酸 (22:6n-3 )的商品饲料,证实廿二碳六烯酸是虹鳟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 刘玮等[2]认为团头鲂必需脂肪酸除n-3HUFA之外,还应包括18:2n-6和8:3n-3;团头鲂的18:2n-6的需要量比18:3n-3的量要大;在18:2n-6和 18:3n-3之间还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2.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鱼类不同的生发育阶段,对脂肪酸的需要不同。真鲷等海产鱼仔、稚鱼必须直接摄取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饵料才能生长发育[3]。刘镜恪[4]等发现n-3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鱼和稚鱼的生长和存活都有重要影响。高淳仁[5]等认为,n-3 HUFA为海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而其中 EPA和 DHA对海水鱼类生长、存活、发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不同种类的海水鱼类对 n-3 HUFA的需求量略有不同,而饵料中 EPA与 DHA的比例也是影响海水仔、稚、幼鱼生长和存活的重要因素;海水鱼类对不同脂型的脂类的吸收和同化作用不同。在鱼类繁殖期间,鱼类需要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大于n-6系列的数量,尤其是雌鱼。 3.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 鱼类对必须脂肪酸的需要量依鱼的种类而不同。温水性的鲤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比冷水性鱼类低,但

鱼类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 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种名”组成,即“双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在青鱼学名中, 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3)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 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 L—体长,单位cm。 W=aL 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4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5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 E=(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 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6最适索饵理论:Pyke(1984)认为,鱼类索饵过程中总是倾向于使鱼类获得最大的净能量得益。所谓净能量得益是所获食饵的粗能量(得益)和获得这种食饵所消耗的能量(成本)之差。 7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8.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9.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10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1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