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反之,若脉与四时不相应,有太过不及或相克脉象则为病脉,并可根据脉象以判断疾病之轻重和预后之吉凶。如春见纯弦无胃气之脉,为太过,是肝之真气伤,故预后不良,夏脉来微弱,脉去反大,为正气不足,邪气反胜,其病在里。凡此,皆说明五脏正常脉象受四时之气的影响。因此,无论外感或伤病对脉象的判断,理应考虑四时不同气候对脉象产生的影响。

(3)   脉与体质相关。由于人的体质素有肥瘦之殊,对脉象也有一定影响,故要因人辨脉。如《平脉法》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天反沉,故责之。”又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曰:“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可见人的体质肥瘦和脉有一定关系。肥盛之人,肌肉丰厚,其脉不易显露,故一般为沉脉;体质消瘦之人,肌肉浅薄,脉象易于显露,故一般多为浮脉,此乃正常现象。若肥盛之体,反见浮脉,消瘦之体,反见沉脉,皆属异常之象。但体质肥盛者,脉虽沉而气血充盛,其脉当沉而有力,如出现涩小或微涩之脉,亦为气血不足之象,每易感外邪而发历节痛。

(4)   脉与证治并举。《伤寒论》以“辨XX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以“XX病脉证并治”为每篇命题,说明仲景诊疾论病是以脉、证、治三者相互结合的。原文中包括有病因、症状、脉象和治法,说明仲景脉法的特点在于平脉辨证,以定治则。如《伤寒论》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等,即论述了桂枝汤和麻黄汤的脉证和治

法,又可见两者脉、证之异。一属表虚证,一属表实证,故一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以麻黄汤解表发汗,从而说明脉象对指导辨证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有时脉、证、治并非皆在一条原文论述,故需要前后互相参照。如《伤寒论》35条重在论太阳伤寒之证治,而第3条则明确指出“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金匮要略》的论述亦与此类同。因此可以说《伤寒杂病论》之脉法是以脉、证、治并举为特点,其所论脉比《经》重在理论上的论述有所发展,也与后世脉学论脉有所差异,平脉辨证是其特长。

(5)   诊脉部位多样。《伤寒杂病论》的脉法,是继承了《经》和《难经》之脉法而又有所发展。在《经》,有遍诊法(上中下,天地人)、人迎寸口对比诊脉法、少阴诊脉法、独取寸口诊脉法等不同,而《伤寒杂病论》则对独寸口诊脉有很大发展,在诊脉中占有绝大部分,并发展了寸尺脉对比诊脉法、寸口趺阳对比诊脉法以及尺脉趺阳对比诊脉法等,也有单独诊趺阳脉或少阴脉的方法,这以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2、仲景诊脉法归类

(1)寸口诊脉法。独取寸口诊脉法出于《素问。五脏别论》。在《伤寒杂病论》中,凡提到寸口脉或单提脉象者,皆属于诊寸口之脉法。其中不但在脉象上有充分的发挥(如提到20种脉象及50多种兼脉),而且在诊脉方法上,亦进一步突出了寸、关、尺三部及浮、中、沉九候取脉法。如〈〈平脉法〉〉曰:“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气血,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

形容。。。。。。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此段突出了寸口脉的诊法及其意义,反映了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之病变。这种诊法取脉方便,颇为实用。

(2)趺阳诊脉法。趺阳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可以候知脾胃之气。《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趺阳诊脉法者甚多,常见脉象有十三种,即浮、数、浮数、浮芤、浮涩、沉数滑、滑紧、微紧、紧数、微弦、伏、伏涩等。不同脉象,主病各异,如《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曰:“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而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又如《伤寒论》247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棒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平脉法〉〉曰:“趺阳脉滑而紧,滑者吸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以上趺阳脉的不同表现,直接反映出了脾胃疾患的病理变化。(3)少阴诊脉半。少阴脉指足少阴肾脉,位于太溪穴处。少阴肾为阴阳气血之本,《问素。三部九候论》中有“下部地,足少阴也”之论。但亦有指手少阴心脉者,其位在神门穴,脉之可候心气盛衰,《问素。三部九候论》有“中部人,手少阴也”之谓。少阴脉常见有细、紧、沉、滑数、弱涩、浮弱等6种脉象,甚者则现其脉不至。少阴心肾,为人体生命之根,病则精气虚损,如《金匮。水气病脉证治》曰:“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又如《平脉法》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

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可见诊少阴脉象,可辨心肾之气的盛衰。

(4)寸口趺阳诊法。寸口主五脏,为脉之大会;趺阳主脾胃,以候中焦。故曰寸口和趺阳脉合诊,即可诊断五脏之候,特别是心肺之气血的有余与不足和脾胃之气的强弱。二者合参,更为全面,辨证亦更准确。如《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曰:“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腹满肠鸣。。。。。。”。可见心肺俱虚,气血不足,则寸口脉迟而涩;脾胃气衰,则趺阳脉微而迟,又感于寒,阳不外达,则手足逆冷,阴寒盛则腹满肠鸣,甚者影响膀胱而小便不利。

(5)趺阳少阴诊脉法。趺阳主脾胃,少阴主心肾。趺阳与少阴脉对比诊脉法,可察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根的强弱。如《辨脉法》曰:“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本段说明趺阳脉浮而涩,是脾胃气虚,故见下利之证,若是浮而大,当为有热,故应鉴别。同时少阴脉正常,为下焦无病。如果少阴脉出现滑而数之象,为下焦湿热伤及血络,故见下利脓血,自非中焦有热所致。

(6)寸部尺部对比诊脉法。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因寸关尺三部脉象所主脏腑不同,故寸部与尺部相对比,对分别脏腑的不同病证,亦具有一定的意义。常见的脉象主病有数种,如寸尺脉平为缓,《辨脉法》

曰:“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日缓也。”寸为阳尺为阴。寸尺相等,无大无小,脉来和缓,不疾不躁,故为缓脉,即正常之象。又如有寸微尺弱,寸浮数尺涩,寸尺俱浮,寸微尺紧,寸浮尺涩,寸沉尺微,以及寸尺脉独见等不同的情况,各自反映五脏六腑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病变,从而指导着辨证论治。

(7)诊尺脉法。单诊尺脉多候下焦疾病,特别是对肾及妊娠等的病理反映,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如《金匮。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有对尺脉小弱的论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育龄妇女,身无大病,但见呕吐,不欲饮食,无寒热见症,为妊娠恶阻,即所谓“身有病而无邪脉。”只见尺脉小弱为妇人胎气始成,经血养胎,胎气未盛之故,宜以桂枝汤化气调营,使脾胃和,胎气自安。妊娠多见滑数之脉,此处尺脉弱,乃妊娠恶阻之征。(8)尺脉趺阳诊脉法。尺脉主下焦,主候肾;趺阳主中焦,候脾胃。故以尺脉与趺阳对比,可诊断脾胃及紧的疾患。如《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曰:“尺脉浮则伤肾,趺阳脉紧则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破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黄疸”。尺脉浮为肾虚有热;趺阳脉紧为寒盛伤脾,脾湿停,湿热相搏,则为黄疸。

(9)诊关脉法。关脉主中焦脾胃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伤寒论》154条曰:“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关脉以候脾胃,浮脉又主阳热,故法以清热主治。又如《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

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寸口脉沉而迟为胸阳不振,痰饮上乘;关上脉小紧并见,为中焦痰饮积聚,故为胸阳闭阻。治以宣痹通阳,瓜蒌薤白白酒汤为宜。总之,《伤寒杂病论》诊脉法,理论充实,诊法多种,紧密结合实践,容十分丰富。但限于篇幅,本文仅作概要论述,对其脉法的诊治机理,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0011774.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一、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自皇甫谧首先提出此说,已为历来所确信不疑,虽近来有人提出质疑,但缺乏有力证据,尚不足以凭信。《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即散失于战乱兵燹之中,赖王氏汇集、整理、补充,编次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因时隔、不远,故当较多地保存了该书原貌。王氏对《伤寒论》的研究亦颇有功夫,他从脉、证、方、抬几个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一般认为,现行成无己本《注解伤寒论》中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和书后部分《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八篇,均系王叔和所增,将这些篇章与其所著《脉经》有关诸篇相参,则知此说确有可信之处。在此诸篇尤其是后八篇中,王氏突出研究了仲景治法,将仲景所用汗、吐、下、温、刺、灸、水、火诸法加以分类比较,进行分析,很切合临证运用。 二、《伤寒杂病论》简介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 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本书与其他版本不同之最大特点。同时,

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病例,并保存了大量有效方剂。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 值得提出的是,在本书左盛德序中说:其师张绍祖是张仲景的四十六世孙,家藏有世传抄本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传给了他,今左氏又传给了罗哲初,即为这本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

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张仲景故里位于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 张仲景疑案 作者:张功耀 200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一个课题组进行了一项“中国公民中医药素质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一位偏远农村大字不识的老农民中医药素质最高。这个结果令国人惊讶,令中医信徒感叹。惊讶者认为,要得我国国民中医药素质的提高,首先就得倒退到大字不识,否则,中国人的中医药素质无法提高。感叹者认为,要得国民中医药素质提高,还得率先把通行于全世界的医学科学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强行普及他们自以为是的“东方科学”。 这个课题组设计了一个问卷,试图测试受试者是否知道“医圣张仲景”。若将这个问卷拿给我回答,我是绝不承认张仲景的医圣地位的。原因很简单,张仲景没有可信的行医经历。把张仲景说成医生尚且勉强,更何况升格为“医圣”! 最近,我综合研判了有关张仲景的史料。我发现,不用说要我承认张仲景为医圣十分困难,就连历史上是否真有张仲景其人,我也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与张仲景有关的文献疑窦 按照我国“后朝修前朝的历史”的修史习惯,南朝范晔先生费时13年,考订众家之说,著成《后汉书》一部,为后汉史研究保存了一份难得的史料。这部最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内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简介 仲景名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面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人,约(公元150年—219年)前后在世。东汉末年张仲景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当时战乱频繁、朝局动荡、民不聊生、灾疫肆虐、生灵涂炭。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所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浩劫。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七哀诗》中描述了当时惨痛的一幕:“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路有饥女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曹植则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张仲景下定决心学习医术,治病救人。首先他拜叔父张伯祖为师,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生,经他治疗的病人十有八九都会痊愈,很受百姓敬重。仲景跟随叔父学习非常用心,不管是诊病、抄方、抓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叔父非常喜欢他,说自己从医这么多年来也没有什么神奇妙方只有八个字送给你,就是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博览医书,广泛吸取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快,成为一个有名气的医生,有人评价说“仲景之术出于伯祖却精于伯祖”。于是仲景决定要做一个“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的好医生。 张仲景对医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经验药方,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结合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在晚年时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后人将这两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共10卷22篇,397法,113方,论述了外感热病“伤寒”的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确立了“辨证施治”规律。后者共6卷25篇,139条262方,对肺腑、经络、内科杂病、外科、妇产、儿科等疾病分类、病因病机、诊断和防治等进行了论述。此两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药治经典著作,也是最早的中医内科学著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黄帝内经》、《难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仲景倡导“治未病,早养生”,“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在《黄帝内经》中观点,以此来说明病是可以预防的。医生的高明之处在于发现并治疗潜藏在病人体内的病症,而不在病人已经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才用药治疗。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还进一步提出病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既医治之”更加提出了有病早治的思想。因此“治未病”是张仲景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仲景在医治的过程中总能通过很小的病例总结出深奥的道理。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这就是中医中所说的“辨证论治”。“有一次张仲景和往常一样坐堂行医,这时来了两个病人同时找他看病,经过询问,原来都是因为淋了一场大雨,然后就头疼发烧鼻塞。张仲景给他们把脉,确诊为感冒,并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用发汗解热的办法治病。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的跑来找他说病人服药后出一身大汗,但头疼更厉害了,张仲景以为自己诊断错了感紧跑到另外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而另一个人说服药后出了一身汗,病痊愈了”。同样的病服同样的药而疗效却不一样,这令他很疑惑,后来仔细回忆昨天诊治的情景,猛然想起昨天两人一个手心有汗,一个却没有。有汗的人本来有汗再服发汗的药,就会使身体更加虚弱。根据辨证,张仲景断定此人应该用“桂枝汤”主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于是改变治疗方法,重新开方,病人痊愈了。同样的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文章编号:1001-6910(2009)10-0008-02·学术探讨·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张凤岭1,蒋士卿2 (1.新乡市中医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关键词:张仲景 不寐/中医药疗法 养血安神 滋肾清心 益气养心 补肾温阳 和胃化滞 舒肝化郁 中图分类号:R249.1 文献标志码:A 《伤寒杂病论》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由多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组成,即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临床中须按照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将多种辨证方法合理运用,才能明显提高辨治疾病的疗效。多种论治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疾病的精华。现探析张仲景辨治不寐六法如下。 1 养血安神法 年老之人,气虚血少,劳心过度,伤心耗血;或女子崩漏,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无以奉养心神,导致虚烦、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心悸、怔忡等。《景岳全书·不寐》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心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故可见面色少华而萎黄、舌淡、脉细弱等血少气亏之证。虚烦者,热而不实,心中扰乱,郁而不宁,津液亏虚,五内枯燥,乃荣血不足、阴盛阳微所致。其病机在于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故治宜养血安神[1-2],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之酸枣仁汤。方中酸枣仁甘酸而平,重用先煎,甘平养血宁心,酸平敛阴柔肝;知母甘寒,清热润燥除烦;茯苓甘平,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川芎辛散,行气活血,配酸枣仁酸收辛散以调肝理血安神。诸药配伍,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2 滋肾清心法 先天不足,房劳过度,易导致肾阴亏损,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阴,心阳失潜,独亢于上,扰乱心神,夜不安睡。徐东皋云:“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眠者。”心阴亏虚,不能制阳,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可导致失眠心烦;阴液不足,肾府失养,可见腰膝酸软;阴虚津液不能内守,可见盗汗、咽干;舌红、脉细,均为阴精不足之象[3]。治宜滋肾清心,方选《伤寒论》第303条黄连阿胶汤。方中阿胶、芍药、鸡子黄补阴液、敛阴气,内护真阴;黄芩配黄连,直泻心火而内坚真阴。诸药配伍,心肾交会,水升火降,共奏滋阴和阳之效。3 益气养心法 大吐、大泻、大下、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伤及脾胃,久则致脾虚不运,胃气不和,食少纳呆,气血生化乏源,无以上奉于心,导致心神不安,从而发生失眠、多梦、心悸。脾气亏虚,则神疲气短,饮食无味;胃气虚弱,胃失和降,则腹痛隐隐。舌淡、脉弦细,均为气虚之证。治宜益气养心,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载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建中汤温中补虚;黄芪为补气要药,得饴糖甘温益气,配桂枝则温阳以化气,伍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之效。 4 补肾温阳法 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阳渐衰,不能蒸腾肾阴上济于心,心阳独亢,导致失眠多梦,夜寐早醒,心神不安。《征治要寥·虚损门》曰:“年高人阳衰不寐。”肾阳虚衰,下元不固,小便淋沥,膀胱气化无权,故见溺不得出;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亏虚,故腰脊酸软无力;阳虚不能温养形体,故兼形寒肢冷、精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细等一派阳气虚弱之证。治宜补肾温阳,方选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虽阴阳并补,但侧重补阳。方中以附子、桂枝为君,温补肾阳;配地黄、山茱萸、山药为臣,补益肾阴以摄阳,并防附子、桂枝之辛燥伤阴;茯苓、泽泻、牡丹皮利湿泻火,以泻肾浊。诸药相配,阴阳相济,共奏温补肾气之效。 5 和胃化滞法 饮食不节,宿食停滞;或肠中燥屎累累,导致胃气不和,升降失常,以致睡卧不安。《素问》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嗳腐吞酸;燥结大肠,故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则腹中胀痛;舌苔腻、脉滑,为胃肠积滞之象。治宜和胃化滞,方选调胃承气汤。方中芒硝、大黄去胃家之糟粕,使气得以下;甘草生胃家之津液,使气得以上。三药配伍,攻补兼施,使胃气得和,腑气得通,夜寐自安。 6 疏肝化郁法 五志过极,情志失调,久则郁怒伤肝。肝藏血,血舍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热邪内扰, ·8 · 中医研究 2009年10月 第22卷 第10期 T C M R e s.O c t o b e r2009V o l.22N o.10

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导语:防微杜渐治未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 防微杜渐治未病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养生大法,它非常重视“治未病”。他在《金匮要略》开篇第一句就直陈“上工治未病,何也?”接着他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例,阐述了预防疾病的方法。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大自然的支配。是能动的顺从大自然的变化,还是被动的接受大自然的约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张仲景认为人的能动性应当占主导地位。他形象地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人怎样才能象轻舟那样自由地在水上遨游呢?他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与《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保持身心健康或防治疾病恶化的关键在于“养慎”。所谓“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御病邪。他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张仲景防重于治的养生思想。文中所说的“不令”,“适中即医治之”,“才觉即导引”等,都包含有早期防治的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张仲景把“导引吐纳”放在首位,这不是偶然的。导引是以肢体运动、自摩自捏、伸缩手足为特点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华佗-张仲景简介

华佗-张仲景简介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208),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作自已的侍医。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而痊愈。但华佗为人耿直,不愿侍奉在曹操身边,甚至认为作侍医是可耻的职业,于是就托词妻子有病,以及回家取方药为由,一去不再返回。曹操多次写信催促华佗,又令当地郡县把华佗遣还,最后派人偷偷察看,才知华佗不愿为侍医,遂将华佗逮入狱中。有人向曹操请求宽恕华佗,曹操不听劝说,竟残酷地杀害了华佗。华佗生前著有医书,临死时拿出一卷交给狱吏,狱吏不敢接受,华佗将书焚毁。此乃千古之憾事,历代托华佗之名而出的医书有数种,旧题华佗所著的《中藏经》中,相传记载有华佗的一些学术经验与方术及药剂。 曹操杀害了华佗后,常感到内疚后悔,特别是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病重时,更是非常后悔杀了华佗,令儿子的病得不到治疗。早在三国时,华佗就被魏国列为著名医家,后世誉称他是“外科学鼻祖”。 华佗在医药学术上兼通各科,尤以外科为最负盛名。《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疾发结于内,针灸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聚积,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记载华佗的医案有数十则,皆具体地反映了华佗高明的诊疗医术,涉及到内、外、妇、产、儿、五官、针灸等科。他因病制宜,采用各种不同的疗法。他以手术治愈了肠痈、脾半腐的病,使病人转危为安。当华佗成功地应用麻沸散麻醉病人而进行腹部手术时,世界其它国家的外科麻醉术尚处于摸索阶段。就是在其它各科疾病的防治方面,华佗善辩证施治,他用刺血疗法治愈了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类似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病症。 华佗对养生和预防保健尤为注重,并身体力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华佗“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他对弟子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后汉书·华佗传》)他总结并创造“五禽之戏”,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时常操练,可强身除病。身体若有不适,做一禽之戏,汗出,即感轻松。华佗还重视节欲保健,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创制了一种具有抗衰老作用,久服可利五脏、轻身、乌发的药物。 华佗的弟子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吴普常练五禽之戏,年高九十多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著作有《吴普本草》6卷。樊阿,彭城人,擅长针灸,善深刺要穴,他遵循华佗教授的养生法,享寿百余岁。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说涅阳故城在今南阳市与邓县之间的稂东镇,地属邓县)人。(按《水经注》:“涅阳,汉初置县,属南阳郡,因在涅水(今赵诃)之阳,故名。”张仲景的里籍自来众说纷云,陈邦贤氏定为南阳郡涅阳,范行准氏定为南阳蔡阳,嗣后廖国王、张炎二氏考涅阳故城在今邓县稂东镇。尚启东考为南阳郡棘阳(故城在今河南新野东北)),《后汉书》无传,其事迹始见于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当时,除连年战乱外,疫疠流行,曹植曾有记述,“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集诠评》第九卷),张仲景称其宗族原有人丁二百余口,自建安以后的不到十年间,死亡者有三分之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 (2011-11-04 19:52:11) 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

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

张仲景

张仲景简介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字玑,东汉著名医学家,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张仲景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医学有极大兴趣,从史书中受到古代名医扁鹊的影响和启发,又曾拜同乡著名中医张伯祖为师,对于当时那种追逐权势名利、不精究医药方术的士人极为愤慨,认为有病求助于巫祝迷信者是“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公元196年至204年,南阳地方病疫流行同族病死者三分居二,其死于伤寒病者又十居其七。面对这种情景,张仲景毅然辞官业医,对伤寒病的起因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细心的研究。他从前人留下的医学著作中,继承了辩证论治的规律知识,又收集了民间的药方和治疗方法,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加以总结提高,一方面为人治病,一方面从事著述,写出了《伤寒杂病论》。此书经后人整理校勘,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在《伤寒论》的各篇中,六经病的不同症候,又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基本内容。《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是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专书。共计25篇,全书包括了40多种疾病的诊治。《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阳阴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在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除了《伤寒论》和《金匿要略》外,张仲景还写了很多著作,如《评病要方》、《五藏论》、《口齿论》等,可惜均已失传。 对于温病,张仲景也有一定的认识,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太阳

略论张仲景运用白术之特色

略论张仲景运用白术之特色 关键词白术药性用药特色张仲景中医学术发掘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现代中医临床公认其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效。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多首方剂中使用了白术,其特色是运用了白术的相反性能。即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予以相应的不同配伍,发挥白术升与降、浮与沉、补与消等相反属性的治疗功效。本文拟就有关内容整理论述如下。 1 仲景运用白术的五大相反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含性味、归经、作用趋向(升降浮沉)、补泻等内容。大多数中药仅有性能的同一性而不具备相反性。仲景对白术的运用体现出五大相反性能。 1.1 升散发表与渗下利尿:白术苦温,具有发汗除湿功效,主治肌表寒湿证。其使用每与麻黄配伍。如《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烦疼”,以“发其汗为宜”。方中麻黄汤发散风寒,白术发表除湿,以微微汗出而解。此性能以升、散为作用趋向。与此相反,仲景制五苓散治太阳蓄水证,症见“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伤寒论》161条),病由邪入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水气内停所致。方中桂枝通阳化气行水,并外散肌表之邪;白术配猪苓、茯苓、泽泻,利尿燥湿,导水下行。共奏化气行水、表里同治之功。此白术的功能特点是主降趋下。再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泽泻汤、泽泻汤等均属此类。 1.2 生津通便与燥湿止泻:白术具有生津润燥和燥湿健脾的相反属性。前者可用于津亏致燥的便秘、口干等症;后者可治疗脾虚湿盛的腹泻便溏。 如《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此因风湿之邪痹阻肌表肢节,津液受损,故去桂枝辛温伤津,既用附子配白术祛肌表风湿,又取白术生津润燥,以润肠通便。又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里水者,……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用越婢汤发汗行水,兼清内热,加白术生津止渴。再有《伤寒论》385条理中丸方后加减曰:“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重用白术意在健脾生津。笔者对一些习惯性便秘患者,累用滋阴润肠不应时,运用验方生白术60g,生地30g,升麻5g投之,每能获得良效,究其原理,是取生白术生津润肠、动而不守之功。

高济医疗河南概况简述

高济医疗河南概况简述 一:高济背景简介: 高济医疗是高瓴资本旗下专注于大健康领域战略性投资与运营的子公司,虽然成立时日尚短,却已在全国范围内与多家优质连锁企业建立了股权合作关系,并且在多个省份打造了区域市场平台,深度参与了当地医药零售市场的整合,其资本实力雄厚,其连锁并购运营操作有别于其余上市连锁企业,未来不排除上市可能,目前宣称全国零售规模300亿(控股+参股)。 二:高济医疗河南并购发展: 由于之前河南具备一些特殊条件,如医药零售连锁没有全国性连锁,连锁数量多,体量小,各地市均有区域龙头连锁,人口稠密等因素,所以自高济医疗大概在17年初进入河南市场以来至今,在短短的1年多的时间里,以不惜一切代价的策略快速并购了河南8家各地市龙头连锁(三门峡华为,洛阳百家好一生,焦作蓝十字,商丘天伦大药房,开封百氏康连锁,南阳隆泰仁,信阳美锐,周口同和堂,原连锁董事长全部成为职业经理人,设置对赌期),并且是全资收购,完全控股,经过计算整体零售规模达到30亿(河南最大连锁张仲景目前规模19亿),一下跃居全省最大医药零售平台,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以上,且目前依旧没有停止并购的步伐,势不可挡,河南是高济体系唯一一个全资收购连锁的省份,其将河南作为体系标杆的目的非常清晰,未来一定会在河南率先发力。 三:高济医疗河南操作策略: 高济医疗进入河南后,其目前操作策略还是比较清晰的,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业谈判: ①积极寻求和品牌厂家的高层进行沟通,其希望和品牌厂家进行整体的,全国范围内的合作。 ②非品牌厂家品种会逐渐被连锁清退,直至退出市场。 ③品牌厂家如未和高济达成合作,高济体系市场份额会快速缩减,被其他品牌企业抢占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同时由于这些连锁又是各地区的标杆连锁,所以对各地区各平台的影响不可估量。 2:对产品商采: ①基本核心框架内通过和工业谈判博弈,达成一致后将品种引入高济体系集采名单,个别品种会下硬指标任务。 ②在目前8家连锁操作同时未进入高济集采的品种,逐渐被要求强行降低推荐级别,减少库存,一旦出现进入集采名单同类品种,原有品种即最终面临隐藏销售,下架,停销结果。 ③:对品牌工业独家品种需求较强。

《金匮要略》脉法浅析

《金匮要略》脉法浅析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著作,其内容1/3与脉法相关,开篇首论《平脉法》、《辨脉法》专篇,以明示脉诊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人体生理脉象的相对固定,比较临床变化之脉象,总结出变化脉象的病理意义,提示脉诊可以准确反映体内五脏阴阳之间的变化;并从脉象反映人体营卫气血的盛衰变化为基础入手,以脉证并举的方式,论述人体阴阳、正邪、疾病预后等诸多变化,提示脉诊不仅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病位、邪气的性质和盛衰、脏腑营卫气血的盛衰,还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本文试结合《平脉法》、《辨脉法》,对《金匮要略》脉法做一浅要分析。 1 脉诊寸口确定生理变化 《平脉法》曰:”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营卫流行,不失衡权,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平脉法》又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营卫气血,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辙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俱陈,令的分明”。仲景据《黄帝内经》脏藏于内,象现于外的理论,接受《黄帝内经》”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的理论,结合临床认识经验、以五脏脉象相应四时的经常不变规律,观察呼吸、面色、劳作、饮食出入、寒热等与脉象的关系,提出营卫流行,五脏常脉,津液流通等反应人体状态的内容,因息游布,把脉象反应在寸口脉诊部位,说明寸口脉可以反应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 2 脉象反应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 2.1脉象反应机体健康状态《平脉法》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搏,名曰强也”。 2.2脉象反应人体病理脉象反应病理要比反应生理复杂的多,然而依据常人脉平,病脉有常,比较变化,知常达变,也能得知疾病脉象所主。脉象能够反应人体病理状态,主要有以下诸方面的影响:正气充盛,气血通利是疾病痊愈的基础;正气虚衰,气血淤阻是疾病进展的基础。邪气侵犯机体,淤阻损伤气血,是疾病产生的基础;邪气被攻逐出身体,人体气血和顺,为疾病痊愈的基础。 2.2.1脉象反应人体正气盛衰《辨脉法》曰:”脉沉者,营气微也”;”阳脉浮阴脉弱者,则血虚”;”脉微者,大汗亡阳也”。此诸多论述提示脉象能够准确反映人體的正气盛衰。 2.2.2脉象反应病因及邪气伤人规律《辨脉法》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的故事一直历代医学家的医治原方,甚至影响到了其他东南亚地区,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张仲景的经典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据说饺子是张仲景第一个做的,在建安年间,张仲景在湖南长沙做官,在一年冬天,他告老还乡,在路上看到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寒冷他们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一直挂念着那些可怜的人,后来研制除了“祛寒娇耳汤”。 张仲景告老还乡后每天有许多人来求医,每天都很忙碌,但是想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张仲景的医者父母心还是很难受。他每天都研究可以御寒的食疗,终于成功了。他叫自己的徒弟在南阳的一个空地上搭了一个棚子,然后专门给穷人治病,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也来了。 张仲景叫人把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羊肉熟了之后就捞出来剁碎,然后用面皮包起来,然后将其下锅,再用原汤煮熟,分给那些穷人喝。穷人们喝了汤之后,浑身就热和起来,他的这个“祛寒娇耳汤”也被人流传下来。 据说“坐堂医生”也是因为张仲景才流传起来的。以前张仲景在长沙做官时,在处理完公务后,便在自己的后堂给前来看病的老百姓诊治,后来人越来越多,他就索性在大堂上为人诊治,他的举动被人传为佳话,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所以将坐在药店里为人治病的医生

成为“坐堂医生”。 张仲景的简介张仲景在性格上十分沉稳坚定,能够吃苦耐劳,他常常看医书到天亮,然后白天接着坐诊。他提倡行医者应该终身学习,因为当时有很多医生就只倚靠前人总结出来的医学经典,不思进取,不会辩证的发展自己的医学观点。 他知道这样对于医学界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他在《伤寒杂病论》的序文里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最好的,就是有天分。然后好学是次之,最后是博览群书,强行记忆的人。”张仲景用孔子的话证明,这世界上天才是有,但是很少,而且他张仲景不是天才之列。没有天才能么办呢,就只能靠着自己的勤学苦练了呗,勤能补拙嘛。他还在书中写出,学习是要从小就培养的,只有一直爱好医学,并且按照孔子的话学无止境,就一定可以有建树。 张仲景影响世人的还有他朴实无华的学风,他从不用晦涩难懂的辞藻,为了让看这本书的人能够很轻易的看懂,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品格,才让《伤寒杂病论》在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他诊病的时候,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遇到疑问了,一定要不断的求证,直到弄明白了为止。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于中国古代医学包括现代医学都影响深远,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在涅阳建了医圣故居。人们只要经过这里,都会进去烧一炷香,然后表达对他的敬意。 张仲景的学风张仲景在医学上地位很高,但是他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虚心和同行交流,并且有问题的时候就会找他们探

仲景脉法的运用

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

从_伤寒论_看张仲景的_治未病_思想_郭中良

肺,施泄于肾。在气的统帅下,循经而行,灌溉一身无所不及。”因此,笔者在眼科临证中对中医“气化”的概念感受颇深,水谷精微必须气化升腾才能使眼睛发挥正常功能。 (2)现代都市之人体力劳动少,脑力劳动多,缺乏阳光照晒,普遍阴气较盛,阳气不足。加之营养过剩,五味过极。正如东垣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因此,眼科许多病证有阳气不足之表现。笔者体会,无论外眼病还是内眼病,在缠绵难愈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升阳补气。 (3)运用“ 益气升阳”法则,首先要学习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李东垣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时刻都在运动变化着。这种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升降浮沉的变化,而在升降问题上,李东垣特别强调生长和生发的一面。他认为,只有脾气生发,谷气才能上升,元气才能充沛,阴火才能潜藏。在治疗上他喜用升麻、柴胡,以遂其升生之性。其代表方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以补肺气,统摄全身,使气血津液运行各循其道,在眼科临症中如使用得当,则效果卓著。其 次,“升阳”治则除考虑使用升麻、柴胡、桔梗等升提性质的药物外,还要考虑适当使用祛风药物。其思想主要来自于中医眼科名著《审视瑶函》。因风性轻扬,“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且祛风药多轻清上扬,可引药直达病所,如治疗“真睛破损”的著名方剂除风益损汤中使用藁本、前胡即为此意。参考文献 [1]明?傅仁宇.审视瑶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 [2] 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作者简介:马东丽,女,45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23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方向为近视眼和眼免疫性疾病。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菊花决明散防治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调节机理研究”项目和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眼科重点学科建设任务。 (收稿日期:2008-07-03) 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 郭中良 周峻伟王和天 【关键词】治未病;伤寒论;张仲景;内涵 作者单位: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科 有人认为《周易》“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是“预防”一词的最早出处。“治未病”源于《内经》、《难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医圣张仲景禀《内经》、《难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使“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内涵得以全面继承和进一步发展,这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也有积极指导意义。 1扶正固本,摄生为先 张仲景十分重视防患于未然,其养生防病思想主要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1] ”这与《内经》“虚 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 的观点一脉相承,均强调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注重起居和饮食的调护。这一养生防病思想在现代生活中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张仲景有薯蓣丸预防营卫气血俱虚,易感风邪而生百病的风气百疾之例。又有《伤寒论》桂枝汤煎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张仲景以热稀粥以养胃气而发汗,扶正防变促愈。 2病宜早治,勿令生变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之二为“病宜早治,勿令生变”。他提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