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放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上。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难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我们就通许县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

1 通许县基本情况

通许县总面积767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5.5万公顷,辖6乡6镇,30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6.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4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03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1元,同比增长7.6%。

2 农民人均收入现状

2.1 5年来农民收入情况

2009年全年总播种面积13.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7万公顷,增幅5.97%;其中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万公顷,棉花、花生、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0万公顷。在经济作物中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占75%以上,复种指数达到2.43。全县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小麦―越冬菜―无籽西瓜―辣椒等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发展到3.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3万公顷,增幅11.1%,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1 2005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69.6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58.7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37.3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08.0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1

3.12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2.0%;家庭经营收入4011.8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6

4.84元,林业收入26.33元,牧业收入1088.17元,建筑业收入3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50.1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131.62元,社会服务收入18.11元,文教卫生收入1.16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

5.9%;财产性收入17.24元,占总收入的0.37%;转移性收入81.91元,占总收入的1.8%。

2.1.2 2006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88.8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95.9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92.63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81.07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22.2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4.8%;家庭经营收入3764.81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79.61元,林业收入39.7元,牧业收入872.23元,建筑业收入4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49.9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6

3.77元,社会服务收入12.91元,文教卫生收入0.08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3%;财产性收入131.94元,占总收入的2.8%;转移性收入96.16元,占总收入的2.1%。

2.1.3 2007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5621.8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6.43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79.80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389.19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7.44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4496.90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901.61元,林业收入30.21元,牧业收入1338.30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34.90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

3.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0%;财产性收入27.10元,占总收入的0.5%;转移性收入101.40元,占总收入的1.8%。

2.1.4 2008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

3.4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158.4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

4.5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0

5.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8.61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5051.69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039.31元,林业收入7

6.24

元,牧业收入1553.09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29.69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22.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7.3%;财产性收入91.1元,占总收入的1.4%;转移性收入232.17元,占总收入的3.6%。

2.1.5 2009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6.7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31

3.7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7.55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5

4.05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632.1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20%;家庭经营收入4679.97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147.36元,林业收入78.95元,牧业收入1106.7元,建筑业收入47.83元,交通运输收入19.7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266.15元,社会服务收入9.93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1.6%;财产性收入99.85元,占总收入的1.5%;转移性收入44.18元,占总收入的0.7%。

2.2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通许县的种植业由小麦―玉米,小麦―棉花等一年两熟转变为一年三熟至五熟,产值由原来的2.25万元增加到6.0万元,如小麦―菠菜―无籽西瓜―棉花,小麦―黑白菜―无籽西瓜―大白菜等一年四熟、五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5.25万~6.0万元;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胡萝卜等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 6.75万元左右;大蒜―棉花―玉米等三熟种植模式,一般公顷产值9.0万元左右,日光温室一般公顷产值60万元左右,塑料大棚一般公顷产值13.5万~15万元。

2.3 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免交公粮,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免交公粮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元左右,良种补贴农民人均收入30元,种粮综合补贴农民人均收入81.68元,惠农政策使农民增收211.68元。

2.4 农产品价格上涨,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几年,粮食、瓜菜等农产品价格有增无减,如大白菜每千克1.6~1.8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4~0.8元。马铃薯每千克2.0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6元,市场小麦每千克1.9~1.96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0.3~0.4元,黄瓜每千克7~8元,比去年同期每千克上涨1~2元。

3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就通许县而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农业内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影响农民增收

通许县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县,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同时,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向过程中,由于市场预测防范能力弱,容易使农业及农村经济遭受重创。近年来,首先是随着农业单产水平的提高,部分农产品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供大于求导致价值均衡点下移,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率的支撑能力下降,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虽然从2003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更快,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大多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其次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通许县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公司、基地、农户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没有完全形成。再次是通许县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较低。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农民主要凭经验、凭感觉、凭想当然做出相关的经营决定,农产品品种、品质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经常出现“卖难”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3.2 人均占有土地少,产业规模较小

通许县农业人口人均土地占有量仅933.8平方米,由于耕地少,生产效益也就不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致使农业效益不高,自然影响到农民收入。

3.3 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不明,农产品质量不高

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缺乏信息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面对小农户大市场的基本状况,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中盲目性较大,不清楚该种什么,而且大多数农产品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差,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特别是瓜菜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致使农户所生产的瓜菜长期处于卖原料的状况,从而影响了农民收入。

3.4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负担较重

有些地方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乡村公路、农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等)的投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难以承受。致使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造成农民收入的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5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农民素质难以提高

一方面,农村教育还相对比较落后,致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难以提高,传统观念甚至封建思想观念仍然存在,使得农民智力资本严重不足,很难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其收入。另一方面,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医疗费昂贵,导致农民有病难以及时治疗,小病转大病,造成农民身体素质不高,如果医疗开支增大,就会出现因病返贫,影响到农民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

4 提高农民增收的建议

4.1 加快农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因地制宜,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好优质粮油、瓜菜、林果、牧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同时,加快推进农业化经营步伐,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通过结构调整,调大、调新、调优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4.2 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科技教育和思想教育,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农民真正成为一个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以科技实现兴农的现代农业劳动者。

首先,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根据国家农村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开设农业职业初中班、高中班对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从根本上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其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利用阳光工程、绿证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农民进行各种劳动技能的继续教育,从做大劳务经济、加强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入手,实现多途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解决技能单一的问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从农业内收入和农业外收入两方面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小城镇实力,增强小城镇承载功能,切实起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以外收入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4.3 整合财源优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上,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要采取争取财政资金、信贷资金、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和利用外资相结合的办法,整合财源优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快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在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农网改造、通讯设施等建设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要尽量使用农民工,为农民增收提供环境,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

4.4 围绕“一带三区六大基地”发展特色农产品

要围绕“一带三区六大基地”(“一带”即沿密杞公路两侧,总长31公里的高效经济作物

开发带;“三区”即以邸阁、大岗李、竖岗、厉庄为主的麦、瓜、菜一年多熟种植区;以孙营、城关、朱砂、冯庄为主的露地菜种植区;以玉皇庙、练城、四所楼、长智为主的反季节瓜菜种植区;“六大生产基地”即以邸阁、大岗李、厉庄为主的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以长智为主的小杂果生产基地;以孙营、城关、冯庄为主的土豆、菜花、胡萝卜生产基地;以朱砂、四所楼、竖岗为主的大蒜生产基地;以城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玉皇庙、练城、长智、四所楼为主的温棚西瓜、黄瓜生产基地。)结构调整的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要通过法律、行政等有效手段进一步落实好订单农业,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彻底改变服务职能,尽快跳出“计划经济”时的老圈子,把精力放在为农民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找市场、打销路、创名牌上。同时,下大力气发展一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上规模、出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4.5 抓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根据通许县实际,加快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建设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卖原料的现状。通过新上项目,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流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对汴南翠黄瓜、无籽西瓜、马铃薯、菜花、胡萝卜等重点农产品要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许县作为农业县,虽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比较明显的地理、区域、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但县委、县政府根据通许县得天独厚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已将农副产品加工业确定为主导产业,通过扩大农产品外延,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带动农民增收。

首先,依托种植业资源,积极兴办项目。通许县有小麦、玉米、瓜菜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在原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积极开发和储备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优势项目,形成产业群,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其次,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凝聚发展优势。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集聚区,集中摆放,凝聚发展优势,使项目建设、管理、服务和扶持同步到位,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再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通许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全县产业化的发展。

4.6 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部门的服务作用,为提高农民收入开辟新途径

要创新农业技术部门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服务意识。农业服务部门要帮助农民充分了解市场经济的有关法规和提高鉴别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真伪的能力;同时,指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帮助解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销售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由于农业发展受自然与市场的影响,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建立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的途 径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一)农生产业化经营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展收入的现实选择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综合效益低,农民收人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当前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乃至影响到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新阶段,在农产品市场约束增大,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特别是入世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单靠国家增加对农业和农民的投入和补贴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既不现实,同时也受到WTO规则的制约。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营地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和附加值,可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并通过完善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仅从种养业直接获益,

而且通过龙头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返还一部分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实现间接收益,足进农民增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 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三产业转移。是党十六大提出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思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贸工农结合,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有效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有利带动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当地实际,培植主导产业。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大力培植和兴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及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关键。一方面,对具有一定基础规模的粮油菜等传统生产基地,把规模做大,把产业做强。另一方面,对区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产品,通过有实力,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使产业和产品的开发由过去的平面,单项开发向立 2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 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代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辖22个乡(镇、街),总人口1024585人,现有四届市人大代表69名、五届区人大代表301名。近年来,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方法,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支持和保障代表履行职责、行使权利,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工作活力,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代表工作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代表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代表的履职热情、法律素养、知识结构还不够优化,少数代表缺少“为民代言”的主观意愿和内在动力,把代表职务仅仅看成一种政治荣誉,争当代表的热情高,当上代表后不积极履行职务,甚至个别代表履职被动泛泛而谈或存在功利心理。同时,宣传代表的典型事迹和代表工作的鲜活事例还不及时,代表接受选民的监督还有缺位,导向引领和鞭策激励作用彰显不够。 二是代表工作的掣肘因素显现。一是有的乡镇党委不够重视,除了每年的人代会,很少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个别的人大主席忙于兼职也弱化了代表工作;二是代表的非专业化制约了履职效能,一些代表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原因,进行专题视察和调研中很难提出建设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比较有质量的建议。三是少数人大代表存在着重本职工作,轻代表工作问题,会议审议不发言,选区选民不联系,群众意见不反映,挂名代表、举手代表现象有着一定的负影响。四是代表活动工作经费少,代表误工补贴和用车保障还缺乏刚性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政议政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代表活动的质量仍需提高。一是有些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准备不够充分、选题不够精专、调研不够深入,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质量 第2 页共5 页

围绕一村一品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调研报告

围绕一村一品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汤峪镇八庄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要求,我村两委“围绕一村一品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一课题,采取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老干部、老党员、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及发展特点 汤峪镇八庄村位于汤峪镇西北部,东临汤峪镇豆家河村,西与金渠镇年家庄村接壤,南临汤峪镇小法仪村,北与槐芽镇清湫村为邻,土地平坦,灌溉渠系发达,土质以沙土地为主。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448户、人口1748人、耕地2541亩。2006年以来,本村围绕草莓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建设,截至2008年全村栽植草莓1200亩。2008村经济总收入69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15元,其中草莓销售收入483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草莓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综观全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导产业日趋凸显。08年全村草莓种植1200亩,09年新增草莓500亩,累计达到1700亩,占全村耕地的67%,草莓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二是覆盖领域较广。全村9个村民小组种植草莓户数达到300多户,占全村农户70%以上;三是区域带动日益增强。全村一村一品发展对区域主导产业培植、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紧邻汤峪镇八庄村的槐芽镇清湫村、黄家庄村,均以草莓发展为主导产业,这一区域已成为全县草莓种植销售中心,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在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上加大了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浅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近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呼声颇多,全国范围内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此举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有利于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农村治理的现代化开辟道路,具有深远的经济影响和政治意义。 可以预见,近来惠及广大农民的一系列政策,以后还会发挥显著的积极效应,而且以往执行政策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有助于这些政策今后更好地落实。农民负担在不断减轻,但制约农民增收的非政策性因素却依然很多,寻求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促进农民增收,先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减轻农民负担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在重视“放活”政策的同时,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彻底摒弃行政命令式的传统思维和工作方法,让农民群众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主人,自觉、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多重举措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一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严格依法办事、政策公开透明,农民确权确地,保障土地收益”的原则,完成土地确权和有偿流、有序流转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了农村基层组织运转。三是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的要求,深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四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五是加强不良债务化解工作,进一步减轻了村级的债务负担。

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司 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积极推进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行政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企业各项决策提供参谋建议,对领导提议的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确保最终实施方案都是最优的。目前公司对行政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参照政府机关模式,没有考虑到公司实际需要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形式大于实用,行政管理仅限于完成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很少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谋建议。 二是行政人员流动速度较快,使得行政管理人员对自己所在企业的业务不了解、不熟悉,管理容易脱离业务部门实际,发布的规定不宜推行或根本无法推行,从而容易引起其它部门的反感和排斥,直接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是行政管理中未能将计算机技术发挥到最大。将计算机技术引入企业管理,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企业的必然要求,也可以提高行政管理质量、效率和水平。目前公司大量日常办公事务都还沿用以前的流转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同时也不便于日后的保存和查找。 在目前的状态下,要提高公司行政管理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是建立健全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提高行政效率,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是行政管理工作应时刻以服务公司经济利益为着手点,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灵活变通地开展。同时,还应联系实际,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意识。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对人的管理,而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公司应该因势利导,建立起一套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 四是将企业管理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企业行政管理之中,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五是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

浅析德性养成的途径

浅析德性养成的途径 德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实乃是知、情、意、行诸方面整合的、现实的和活生生的人格。人的德性的生成和培育,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几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道德主体,以及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即重视德性的认知方面和德性的“灌输”。但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的加强德性养成。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要求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在这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启蒙地,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进行锤炼的大舞台。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现在的德育状况,我国德性教育应把“德性灌输”与“德性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要十分重视德性认知教育。 加强认知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做好德育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德性认知教育应该建立在心育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大中小学校的德育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实际上,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教育均包含有德性认知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重强化德性养成要素,就可以增强德性认知能力。 二、加强渗透,寓教育于自然活动。 也就是说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讲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第一个规律。德性的认知很重要,但光靠道德戒律的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不能被人真正地、乐意地接受和把握。比如在以往的家庭中,一般有两三个子女,这些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就会自觉地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如在吃苹果时,几个小孩就会自觉遵守优先法则,大的孩子少吃点,给小的孩子多吃点。又如做家务,每个人都会自觉地分工合作。但在今天的社会中,绝大多数家庭是独身子

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放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上。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难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我们就通许县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 1 通许县基本情况 通许县总面积767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5.5万公顷,辖6乡6镇,30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6.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4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03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1元,同比增长7.6%。 2 农民人均收入现状 2.1 5年来农民收入情况 2009年全年总播种面积13.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7万公顷,增幅5.97%;其中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万公顷,棉花、花生、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0万公顷。在经济作物中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占75%以上,复种指数达到2.43。全县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小麦―越冬菜―无籽西瓜―辣椒等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发展到3.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3万公顷,增幅11.1%,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1 2005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69.6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58.7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37.3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08.0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1 3.12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2.0%;家庭经营收入4011.8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6 4.84元,林业收入26.33元,牧业收入1088.17元,建筑业收入3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50.1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131.62元,社会服务收入18.11元,文教卫生收入1.16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 5.9%;财产性收入17.24元,占总收入的0.37%;转移性收入81.91元,占总收入的1.8%。 2.1.2 2006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88.8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95.9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92.63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81.07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22.2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4.8%;家庭经营收入3764.81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79.61元,林业收入39.7元,牧业收入872.23元,建筑业收入4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49.9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6 3.77元,社会服务收入12.91元,文教卫生收入0.08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3%;财产性收入131.94元,占总收入的2.8%;转移性收入96.16元,占总收入的2.1%。 2.1.3 2007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5621.8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6.43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79.80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389.19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7.44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4496.90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901.61元,林业收入30.21元,牧业收入1338.30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34.90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 3.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0%;财产性收入27.10元,占总收入的0.5%;转移性收入101.40元,占总收入的1.8%。 2.1.4 2008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 3.4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158.4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 4.5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0 5.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8.61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5051.69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039.31元,林业收入7 6.24

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实现途径

文章来 一、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与改革初期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相比,近几年却大幅度下降,即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4年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增幅达15.6%。但自1985年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1985-2000年农民年均收入增幅已降至3.8%。200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元,增长8.7%,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13元,仅增长1.5%,2002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23元,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58元,增长2.5%,但同比增幅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4元, 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86元,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当然某一年份的数据并不见得代表一种趋势,可支配收入同现金收入也不完全对应,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2、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变化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原因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从1979年至2005年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变化,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点。事实表明,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增长速度放缓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农民收入减少。加之,国有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下岗职工增多,各项改革措施将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变为市场付费,子女抚育费用较高,这些都使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而不敢大胆消费,从而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现象。第四,城乡差别拉大。近几年来,耐用消费品基本饱和,且城市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而农民收入却相应减少,更促进了城乡差别再度扩大。第五,农村儿童失学率不断提高。据教育部门分析,当前农村儿童失学情况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无力供子女上学。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5、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绝大多数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由过去靠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逐渐转变为靠提高质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 7、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税收、集体积累及一些乡村的公共开支

洗钱途径分析

浅析洗钱的过程和方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5%,介于6000亿至1.8万亿之间,且每年以1000亿美元的数额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当前经 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情况下,洗钱活动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危害极大,而随着国际社会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以及科技的日益发展,犯罪分子在洗钱活动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逃避反洗钱当局的打击,其洗钱手法越来越专业化,复杂化,洗钱手段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因此,为了有效打击洗钱犯罪,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洗钱的运作方式。 (一)洗钱的总体过程 虽然洗钱手法错综复杂,但归根起来,其过程常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放置阶段,即把黑钱投入清洗系统。然后是离析阶段,在这个阶段。要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交易。反复频繁地转移资金,扰乱人们视线,掩盖其最初来源。最后是归并阶段,至此阶段,黑钱已完全被洗白,资金又集中一起,可以正常流通使用了。 也有人将这三个阶段称为入帐,分帐,融合阶段,其意义大致相同。 (二)洗钱的具体方式 下面列举一些典型的洗钱方式,以便于大家了解: 1.现金走私 在放置阶段,将现金转变为银行存款是洗钱的最常见方式,大量的现金收入是犯罪收入的主要形式,但大量的现金既不便于携带和控制,又容易引起怀疑。因此,将现金存入银行转变为银行存款是罪犯获得犯罪收入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各国之间反洗钱法规的差异,把现金偷运出境,存入未建立现金交易报告制度的国家的银行,对洗钱犯罪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现金走私也就成为洗钱的重要方式。 2.将大量现金分散存入银行 由于一些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现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超过限额的现金交易,银行必须及时向反洗钱当局报告,为了逃避现金交易报告制度的限制,犯罪组织在洗钱过程中往往会化整为零,将大额现金分散存入银行,将每笔金额限制在现金交易报告限额以下,以避免引起反洗钱机构的注意和调查。 1999年来自云南缉毒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云南几乎所有的毒贩子,都是将毒资以4.9万元以内的不同数目,用他人的名字或买个假身份证,以此存入各个银行网点(许多是同一个人在银行办理众多人的存取款手续),毒贩这样做是为了逃避银行5万元以上大额现金的 存取登记报告制度。许多毒贩子常年以这种方法将毒资存入取出而没有受到任何限制或调查。在一些几百人的小镇的银行储蓄所,就有几亿元人民币的存款。而此地除了一般农业外没有任何贸易活动,不可能有如此大量的合法收入,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是贩毒分子的聚居地,而问及当地银行,却说不知道。 3.向现金密集型行业投资 在现金交易报告制度的限制下,如果直接向银行存入大量现金,必然会因为不能说明现金的合理来源而引起反洗钱当局的追查,为了能够合理解释大量存入银行的现金的来源,向现金

纳税服务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纳税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局的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纳税人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税收管理员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平公正严格执法”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的最好服务,但是目前我局管理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精通财务、税法、计算机方面的综合性人才不足,帮助纳税人查找防范税收风险的深层次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管理员业务能力一般,进取心不强,只能应付日常工作,还有一少部分人不适应工作,这必将影响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整体质量和效率。 今后提高税收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将是我局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是日常工作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措施,形成“一帮一”帮扶对子,共同进步,共同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岗位练兵绩效考核办法,将教育培训、考试成绩与干部选用紧密结合,使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把学习纳入目标考核,奖优罚劣。对学有所成、业绩突出的人才,通过树立典型,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适当奖励,在工作提拔任用上优先考虑,从而激发广大干部的上进心和学习、工作热情。三是对年龄偏大,工作动力不足,满足现状的人员还需要长期的思想教育、关心爱护、激励机制等多面工作加以引导。

(二)纳税服务平台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各平台普遍存在税务人员使用多,而纳税人使用较少的情况,如各种网上报税平台,部分纳税人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这种情况一是部分纳税人本身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对新生事物接收能力差;二是对服务平台的宣传和辅导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纳税人对平台的优越性、方便性了解不够深入,所以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三是还存在对上级监督考核的服务平台使用效率高,对不考核的服务平台使用较少的情况;四是一些服务平台在功能和运行速度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征期和月末速度慢,经常死机,使得纳税人不愿意应用服务平台,还依赖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具体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服务平台使用效率不高,而办税服务厅仍出现排队办税问题。 纳税服务平台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的多元化纳税服务方式,是与纳税人交流互动的渠道,所以提高纳税人认知度和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局一是要加大对各办税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上门帮助解决纳税人使用平台的具体问题,开办税务课堂,统一印制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宣传各个办税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引导纳税人应用;二是建立健全对服务平台使用情况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办税服务平台更加规范、高效地运行,使各类信息传递更加畅通,提高税收执法和服务水平,树立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研究

农民增收制约因素的研究 ——山东省潍坊市墨埠子村调查报告 张登科1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政府的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改善,本文通过实地取证与研究,力求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关键词:墨埠子村外出务工农民增收制约因素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经济与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柱,可是经济腾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要关心一下我们8亿多农民的问题,这占中国七成以上人口的未来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因此每年的中央第一号文件都是将重点集中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呈现出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 一、调查概况 墨埠子村地处山东中部平原地区,隶属山东省潍坊市黄旗堡镇,距离镇中心12里,距县城60里。全村人口837人,现有耕地1080亩,无林地,也没有河流经过。 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种类比较杂,葱、蒜、姜等都有农户种植。 二、农民收入现状 1、农作物种植仍是许多农民的主要的收入来源。 从与农民的交谈中,我得知村中以耕作收入为主农户约占一半,同时我总结 (注释:本地农民可以进行小麦和玉米的连续种植,即一年内可以同时收获玉米和小麦) 可以看出粮食作物的收入是很少的,而种植经济作物虽然能够得到不错的收入,不过从交谈中,我得知种植经济作物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成本,而价格每 1张登科,男,(1987-3),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注册会计专业本科生。 2小麦与玉米的亩产约为800—1000斤,这里的900斤取其中间数。 3小麦与玉米的单价取全年的平均收购价。 4因为种植不同的作物其收入情况不同,这里为方便理解取其平均年收入。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针对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二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创业道路;四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关键词]:农民农民增收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要“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及增长缓慢的态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明显加大,国内通涨持续,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乃

至“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经过多年来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农民仍然是靠天吃饭,一遇自然灾害,农业便减产。一旦遭遇天旱,农业用水就成问题,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就成定局。 (二)农业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虽然大幅提高了,但增速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价格增速,致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大多数劳动力属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形成的“体力型”劳动者,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从事传统的辛勤劳作,受到专业和职业培训的寥寥无几,造成农民在发展农业方面,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方面,缺乏筛选能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拉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劳动力总量大,有效就业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

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梳理

部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梳理 2013年9月5日上午,副部长主持召开部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专题分析讨论了部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梳理如下: 一、办文方面 (一)公文运转。存在收文处理不及时、分类不够准确等问题,致使公文运转效率偏低。建议借鉴市委办的运转模式,阅件和办件统一收文,做到当日收文当日处理。(责任人:) (二)发文管理。对各科室拟稿文件核稿不够严格,易出现文稿错误;已印发文件未及时反馈至分管领导。建议认真细致对各科室文稿进行审核,并将印发稿件抄送有关分管领导。(责任人:) (三)文件保管。存在文件外借不登记,文件传送不装封等问题,文件丢失、泄密等隐患较大。建议严格文件外借登记制度,传送文件必须用信封等密闭。(责任人:) (四)网络安全。存在泄密文件在联网电脑上拷贝、使用等问题,网络泄密隐患大。建议严格执行相关保密要求,涉密文件用专用保密电脑处理。(责任人:) (五)印章管理。未严格按照有关用印管理的规定,对印章使用进行审批、登记,建议严格印章管理,对印章使用进行审批、登记。(责任人:) 二、办事方面 (一)车辆维护。车辆紧急报修、紧急加油程序较繁琐,对出差期间车辆维修和加油造成不便。建议按照常态管理和特事特办相结合的原则对车辆报修和用油进行管理。(责任人:)

(二)洗车补贴。洗车费补贴标准较低,建议先行了解其他部门的洗车补贴标准,再报部领导决定是否进行调整。(责任人:) (三)复印室管理。复印室钥匙管理不严格,易造成财产损失;文件头等资料管理不到位,易外流、隐患大;复印机管理不规范,可以任意使用,易损耗。建议由专人负责复印室钥匙、文件头使用和复印机使用的管理。(责任人:) (四)休息室管理。司机休息室未设置休息床铺。因休息室位于过道旁,设置床铺休息不太雅观,建议到车辆上休息。(责任人:) 三、办会方面 (一)会议室管理。会议室安全管理不到位,会议室电源、门窗未及时关闭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议由专人负责会议室设施的管理。(责任人:) (二)会议服务。会议服务不周到,会议茶水、茶杯等准备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议由专人负责管理,其他人员及时关注并提醒。(责任人:)

当前农民增收的难点及对策

当前农民增收的难点及对策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区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的前提,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又在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江津调查队深入农村调研,综合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提出当前影响我区农民收入的因素及对策建议,以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打工收入减少。今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方面我区外出打工人数减少,据统计,江津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25.58万人,同比下降3%,个别农民还出现了外出后由于找不到工作重新返乡的现象;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工价下降,从业时间减少。据了解,今年农民工外出普遍比往年迟,过去一般是年初正月初七、八就走,而今年外出大多比往年推迟了10-30天。另外由于企业开工天数不足,农民工上班,加班时间明显减少,人均薪酬同比减少近20%。 2、病虫害严重,影响大春作物产量。受气候和虫源迁入影响,我区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严峻,田间虫量大,明显高于去年,水稻生产情况堪忧。据调查资料显示,截止6月15日,百丛虫量50头-2.5万头,平均838头,是07年的2.3倍,以白背飞虱若虫为主。其中东部与南部虫量为230头-2.5万头,平均1100头,是中、西部虫量的2.3倍。发生虫量之大为历史罕见,预计发生程度5级,发生面积60万亩。稻纵卷叶螟迁入本区卷叶率1-35%,平均13%。卷叶率20%以上田占12%,其中卷叶

率30%以上的田占2%,现已化蛹35%以上,预计下代发生程度5级,发生面积40万亩。另外糯稻上及高感品种上有叶瘟发生,特别是D优13,有化苗田出现,预计今年穗颈瘟发生将比去年严重,发生程度3级,局部田块可达5级,发生面积7万亩。 3、主要农产品价格下滑,农资价格继续上涨。受“猪流感”和外来猪源增加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区活猪价格持续走低,上半年活猪每公斤均价5元左右,同比下降近3元左右,降幅达40%左右。与此并存的是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据调查显示,上半年泸州尿素每公斤1.7元,上涨0.1元;碳氨每50公斤43元,上涨7元;高鳞复合肥每40公斤70元,上涨10元;除草剂每瓶上涨1元左右,杀虫霜每瓶上涨2元左右;稻谷种子一般每公斤30元左右,上涨2-3元;玉米种子每公斤20元左右,上涨2元左右。 4、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据历年统计数据回归分析,我区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农民收入弹性分别为1.009 5、0.249,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作用最大,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不变的情况下,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额在67.17—134.73元之间,我区农村家庭“打工+农业”的模型较为普遍。随着近年来我区第一产业增速逐渐放慢,传统农业可能存在的收益及机会已经趋进与饱和,但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辐射效应不大,农业园区建设进度缓慢。

浅谈抓落实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浅谈抓落实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凡事都要落到实处,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从领导工作来看说,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贯彻实施,真正把决议和政策变成群众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不落实,再好的决议、政策,也是一纸毫无意义的空文。事实说明,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所存在的许多不足,正是抓而不实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把行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要求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要求真务实,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作表率,在抓落实中创实绩。 一、狠抓落实,统一思想认识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落实,统一思想认识是前提。思想认识到位是行动到位、工作到位的基础。只有认识统一了,目标明确了,步调才能一致,才能把广大干部职工的力量和智慧进一步凝聚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求真务实的工作干劲有效激发起

来。国家局姜成康局长7月29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行业经济运行经过4年高速增长后,目前已呈现高位回稳态势,进入较为稳定的增长期。当前经济运行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延长稳定增长期,避免出现大的波动,努力实现平稳发展的目标。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行业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市场基础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上,建立在资源配臵效率不断改善和提高上,建立在有质量、讲效益、可持续的前提上。不要满足于过去的快速增长,更不要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追求一时的快速增长,关键是要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目前行业仍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对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全面把握,认真思考竞争实力是否增强、发展后劲如何、新的增长点在哪里,采取切实有效的反周期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主动。?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局关于当前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理性看待成绩,正视存在问题,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工作信心。不能满足现状,过分陶醉,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更加自觉地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更加辩证地认识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加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加深入地思考保持行业持续平稳健康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要认真研究如何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夯实发展基础,如何加强薄弱环节,如何蓄积企业后劲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驾驭烟草经济工作的

当前保障农民增收的措施有哪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4288401.html, 当前保障农民增收的措施有哪些 作者: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6年第07期 编者按:2016年1月27日,《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十三五”期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业内专家认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惠农利农举措将对解决“三农”新老问题、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先生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就一号文件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现摘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目前,我国玉米的库存量特别高,已打破了历史纪录,国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出售,会以什么价格出售?从长期来看,国家会不会取消玉米收储制度?玉米收储制度是为了保证农民的收入,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国家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陈锡文:一号文件中提到,2016年要加快推进玉米的价格形成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自2007年国家实行玉米收储制度以来,为了保障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玉米的积极性,国家连续多年对玉米收储进行提价,导致玉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不仅如此,从2012年年底开始,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跌,一个上涨、一个下跌,就出现了国内玉 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情况,因此,出现了国外玉米以及可以替代玉米的一些其他粮食品种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的局面。由于我国生产的玉米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导致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下一步怎么解决?一号文件中提到了解决问题的原则思路,就是坚持实行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同时对玉米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价格和补贴分离的办法。采取这种办法,农民就会根据市场供求来决定种多少、按什么价格出售,按照基本的规律进行测算。如果国内的玉米价格完全按照供求由市场决定,它将会理性地回归到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相近的水平。这样,大规模进口的现象就会明显减弱,就会为国产玉米提供市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规模进口减少之后,不仅现在生产的玉米找到了市场销路,库存的玉米也会逐步消化掉。 目前,国家正在研究怎样使价格的形成回归市场。这里有个重大的问题,价格由市场决定,农民的利益政府也必须合理的保障,让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具体的办法,有关部门正在按照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认真地进行研究。 记者:关于农民增收的问题,有没有更具体的保障措施?比如说从土地的所有权或者农民的不动产方面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浅析农民增收的意义及增收对策

浅析农民增收的意义及增收对策 【摘要】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与农民实际购买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既是稳定农业的基础,也是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关键,更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扩大内需;农民收入;意义 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扩大内需,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抉择。扩大农村需求,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聘问较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1.农民增收的意义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中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那么如何能够扩内需?一个国家内需大小的主要衡量指标只能是居民消费率,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一直比较低迷,今年来甚至与国民经济即GDP的不断增长成反比。 2.农民增收的现状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 2.1.1第一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79-1984年)。这一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急剧变化,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我国国民经济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有了新发展,国家也再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出现“井喷式”增长。 2.1.2第二阶段,徘徊不前阶段(1985-1988年)。随着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取消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主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品种)外,一律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相结合,也不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计划。 2.1.3第三阶段,减收停滞阶段(1989-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生产走出低谷,粮棉油等主要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同时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这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 7,有的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退到了农村改革以前的增长水平。 2.1.4第四阶段,缓慢起落阶段(1992-1996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形势逐渐好转。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这5年间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5. 6,但其间波幅较大。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急剧变化,经过三年的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