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

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这就表明哲学与佛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立足于虔诚的信仰和繁缛的清规戒律上,而是基于理性的思辨和逻辑的论证,去回答世界观、人生观问题,而佛教从本质上看是非理性的。但它要借助理性思维的力量建立和巩固它的信仰。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

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这就表明哲学与佛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立足于虔诚的信仰和繁缛的清规戒律上,而是基于理性的思辨和逻辑的论证,去回答世界观、人生观问题,而佛教从本质上看是非理性的。但它要借助理性思维的力量建立和巩固它的信仰。

2 佛玄合流

佛教自传入中国,吸收了中国哲学玄学的神秘主义思想后,

它所谓的本无、心无、即色三派的教义正好与玄学的贵无、崇有、独化三派相应。大乘佛教般若学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成的,因而是没有自性,没有实体,是空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对客观事物有没有真实性、永恒性的看法问题,是对本体和现象的关系的看法问题,是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根本问题。王弼的贵无论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这就是“道”(或者为“无”),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世界上的形形色色的万物(有)只是现象(末),而在这些现象之中,有一个更根本的东西决定着万有的存在。东晋最博学的佛教学者道安,一生致力于整理经典,辨别真伪,编纂了佛教丛书的目录,组织了佛经的翻译工作,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他对佛教讲“空”的理解基本上与王弼的玄学“本无末有”、“崇本息末”的“贵无”思想差不多,道安讲的万物的形成和变化是“出于自然”,没有一个“造物主”(“岂有造之者哉?”,这比简单地认为世界是有一个人格神的造物主创造的宗教说教要巧妙多了。慧远是道安的弟子,他进一步发挥了道安的“本无”理论。他认为,万物的发生、变化都根源于精神感情活动,如果不使感情发生,也就没有万物的发生、变化。所以他说:“有灵则有情于化,无灵则无情于化。无情于化,化毕而生尽,生不由情故形朽有化灭。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而要使感情不发生,就必须认识万物以至人的本性都是虚幻而不真实的,也就是“本无”的。他说,万物的生

成都是各种“因缘”(条件)的暂时凑合,没有独立的本性一,所以虽说是“有”,而实际上是“无”。这就与玄学家王弼的思想如出一辙,还有许多僧人和学者,他们把“佛玄合流”的景象推向了极致

3 哲学上的唯心主义与佛教的区别

柏拉图哲学是西方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理念论的最高层次是关于善的理念,善即是神,他认为人世间有主宰万物的太阳,那么他的理念世界也有一个主宰,那就是神,他的唯心主义与佛教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唯心主义是对意识和物质关系的颠倒,以逻辑思维完成和展现了其颠倒的内容。它承认意识对物质的首要意义,反映方式是理性的、现实的,而佛教是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关系的颠倒,是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它用虚幻的想象代替现实的存在,神化了颠倒的世界。反映方式是理性的、非现实的。其次,从根源上看,两者的颠倒性质在发生根源上是各不相同的。哲学唯心主义源于从古代肇始的人们对世界来源问题的兴趣和解答需求,是有意识地解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的结果,因而它的颠倒是置根于认识论中的,是由认识论方法的错误造成的对现实理解的错误。哲学唯心主义是对现实的颠倒的反映。对哲学唯心主义的清除,要通过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实现。而佛教的根本宗旨则还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摆脱生老病死而产生的种种苦恼,解脱人类由既定生存方式所产生的根本问题。中国的佛教徒把这宗旨

用三个字来表示“了”、“生”、“死”,“生、死”是诸苦之本,生死若不了,一切痛苦没完没了,生死若了,一切痛苦都没了。

佛学理论与哲学思想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相互区别的物质,它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不同视域,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不同的精神享受。佛学的神学思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的神秘思想,吸引着大多数人捕捉它的存在,而具有哲学思想的人,则具有高明的识度,高远的气度和高雅的风度。

为此,今天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哲学,哲学的科学来阐述佛教的原理与精义。我们应该站在大宗教的领域与范畴来阐述佛学的原理与精义;我们应该站在大文化的领域与范畴来阐述佛学的原理与精义;我们应该站在大科学的领域与范畴来阐述佛学的原理与精义;我们应该站在大哲学的领域与范畴来阐述佛学的原理与精义。因为它是智慧、真理、规律的源泉,它是与智慧、真理、规律合为一体的。它向全人类和全宇宙散发着理性与良知的光芒。

亦如罗琲罗博士所说:“佛教,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

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经典语录】佛说最的语录

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到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也许,最大的遗憾是被命运安排,时间已经将我们辗转到了两条线。 佛说最经典的语录 【1】:在天地之间觅得一方安详,听风雨,听山语,听禅语。【2】:心是一方砚,不空亦不满。眼是一片天,不奢亦不贪。字是一盘餐,不腻亦不淡。深邃梅婷花向晚,零落幻影墨里寒。谁人涂抹香薰醉,禅语萦绕紫檀烟。 【3】:佛曰:我执,是痛苦的根源。 【4】:禅语梵音间,前尘旧事中,灯下思量着,我觉得心里似轻似重,这一生际遇似真似假。若是血肉相连的爱,一个人的离开,会让另一个人随之萎谢。你离开,我衰败,心花零落,落地成灰。【5】:凡心千万,心轮静守,若悟不透,禅语一片,佛心一尊,看芸芸众生里,多少的人,不是一路艰辛,泪流满面,一路开怀,欢语一生,唯叹自己的人生路,荆棘坎坷,这也许上苍赠与的最好礼物,没历经风雨的人生,是无法承载,生命中的厚重! 【6】:【禅语】1、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2、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4、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5、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6、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7】:很多时候,我想去一个远离尘世喧哗,有着明媚阳光,有着绿草拥簇的地皮上,静静的,静静的躺在绿草上,聆听着大自然的禅语;

这样就算人生短促得像花开的声音来不及温暖瞳孔,我也愿意紧闭双目慢慢地睡去。 【8】:兰亭序】兰亭字,青花瓷,怎落笔,都可惜菩提语】菩提树,听禅语,怎痛诉,难相聚流星雨】流星雨,千年遇,怎品读,难成赋琉璃盏】琉璃盏,覆彼岸,怎垂怜,都不晚胭脂寒】胭脂寒,如云烟,怎敷衍,都不愿琵琶弦】琵琶弦,恋人远,怎欺骗,都思恋姻缘线】姻缘线,许相见,怎牵绊,难执念三生缘】三生缘,成诗篇,怎挥剑,难了断 【9】:【人生必修的禅语】那些细微的让人分不清楚的花种,实际上内在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想种出什么颜色的花,并不是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的浇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决于你播撒什么样子的种子。很多事物也像种子一样会发芽,比如爱,比如恨。在播撒我们种子的时候,记得想想它的果实吧。 【10】: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错事,而是错心,事情错了可以改正。心错了,还会继续做错事。 【11】: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12】:【人生禅语】1.垫起脚尖的人是站不久的,跨大步的人是走不远的。2.老老实实,是展现自我的最好方式。3.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容易形成习惯,尤其周围的人都那么做时,更是如此。4.人人都在追求富贵,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许多东西,他们应该就会把用于获取财富的精力,用来挣脱财富的束缚。 禅语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1.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2.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5.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 生死亦不奈我何。 9.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0.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1.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2.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4.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1.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 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4.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5.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6.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镜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8.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9.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0.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1.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2.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3.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4.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5.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6.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7.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9.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0.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5.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6.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佛家思想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首《天真的预言》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天真的预言,参悟千年的偈语。 意义: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我信仰这个)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佛家禅语: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家禅语: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佛家禅语:《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佛家禅语: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佛家禅语: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佛家禅语: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佛家禅语: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人生感悟短语_经典语录完整版

《人生感悟短语》 1、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盼。 2、不好沉溺于过去,不好幻想未来,集中精力,过好眼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3、守护自我的人,也守护别人眼中的自我。 4、家庭是实现慈悲最基本的人伦组织。 5、安静的心是最高的品质,它是没有分界的,是完整的纯洁无染的。它就是全神贯注觉察力爱和最高的智慧 6、人活在世上,无非是应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 7、身在顺境,咱们固然可喜,应对逆境,也不必太过忧伤,正因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 8、他侮辱咱们或困扰咱们,除非咱们自我允许。 9、坦然,其实就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也是平静中的一份快乐,更是一种潇洒。 10、人生如镜,你的言行举止它都会一一呈现,如果你笑对人生,生活自然报以微笑;如果你愁眉苦脸,镜子里的你又哪会容光焕发呢!好好享受生活,笑对人生吧! 11、有人说:坚硬的城市里,容不下柔软的感情。其实坚硬的不是城市,而是她的心。一个人能对一个人有多大的退让和迁就,就是对她的爱有多深。如果,对自我的爱,超过了对对方的爱,她就不会迁就。在真正爱的时候,没有底线,就是她的底线! 12、交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不是什么奇迹。真正的奇迹是当所有人都弃你而去的时候,还有一个兄弟姐妹坚定的站在你一边。 13、心如止水,笑对人生,坦然会让咱们的生活快乐而美丽;微笑,会让咱们敢于迎接人生的挑战。 14、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 15、进化了的人是十分温和的灵魂。 16、一个软弱的人不可能找到坚强的理由,只能找到软弱的理由;而一个坚强的人不需要坚强的理由。 17、深刻观性命,能知一切事;不受诸事缚,能离一切欲;性命得相悦,此是真独居。 18、幸福,她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路的尽头。 19、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因此不好后悔。但要记得反省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向朋友借了一本《人生哲学与佛学》,起初是书名吸引了我。还因为薄,携带翻阅都不费事。再有想法就是:浓缩的必是精华。 翻开第一页,读第一段,便觉精炼而深刻。再跳读两三段,仍觉妙不可言。于是大喜!摘录精彩句段如下: “研求人生之真相,而示人以作人之正道也。所谓人生之真相果何如乎?曰昔吾作“人生学”,言人生之真相略有四义:一曰业果之相续,二曰群体之共存,三曰智慧之创造,四曰苦恼之拔除。” 接着,作者对人生真相的四义又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关于“业果”的精妙解说为:“不耕不耘,收获无望。不制不造,器用何来?……如是由业而果,由果而业,业果果业,辗转无息,而生命赖以支持,而人世赖以长久。是故人生者,实业果之相续也。”关于“共存”的解读有:“人类独不然,必有父母乃生,必由父母长养乃长,又必有家庭社会之组织,师长朋友之教助。而一人之身,百工之所为备,由分工合作之关系乃以相养而共存,世孰得

离群独居,介然孤生于人世之外者欤?故人生者,实为群体之共存也。”这一处应该是对“社会人”的确切解释吧?人虽是独立个体,却不能独活,依赖于亲人、朋友等他人的相助相伴,因此人生才变得如此多彩而曲折。既是“共存”,帮人乃帮己,伤人也必伤己,且分工合作亦无法衡量多少轻重;既是“共存”,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也必然会少些烦恼吧。所以人生百相,个性不一,若是挚友,相知相劝;若是殊途,相容相避……这样的人生是否会轻松惬意呢? 阅《人生哲学与佛学》随感 向朋友借了一本《人生哲学与佛学》,起初是书名吸引了我。还因为薄,携带翻阅都不费事。再有想法就是:浓缩的必是精华。 翻开第一页,读第一段,便觉精炼而深刻。再跳读两三段,仍觉妙不可言。于是大喜!摘录精彩句段如下: “研求人生之真相,而示人以作人之正道也。所谓人生之真相果何如乎?曰昔吾作“人生学”,言人生之真相略有四义:一曰业果之相续,二曰群体

人生十大层面——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读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一、十大层面 人生在世几十年,大半时间在谈话——与人谈(公开言论)、与己谈(内心独白),与古人谈(读书)、与来者谈(著述),与实在对象谈(聊天、会谈,讲课、演说)、与虚幻对象谈(胡话、梦呓,叹喟、沉吟),几乎可以说,人生就是谈话。难怪海德格要说:“语言乃存在之家园。”难怪伽达默尔要说:“能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 谈什么?谈人生!试问天下谈客,有几个不谈人生?试问世上话题,有几则与人无涉?就此而论,人类的语言,统统不过是“反身动词”。记得初闻“人生如梦”一语,心甚愕然凄然;复闻“庄周梦蝶”之说,又觉恍兮惚兮;至如弘一法师、蔡元培先生和克尔凯郭尔等人的“人生阶段”论,一面甚觉精当,一面又嫌过简——如此纷纭万象,岂止三个方面?如此艰难旅程,岂能三步走完? 前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得聆归国讲学的傅伟勋教授演讲“人生十大层面”,顿觉眼界大开。 而今得读傅先生的“哲学与宗教”论文集《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仿佛亲见先生哲学探求的荆棘之路,犹如再聆听哲人关于人生的智慧之谈。书中所论“人生十大层面”,实是笔者所见对于人生最明晰最全面的概括! 傅先生根据几十年研究世界三大传统(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哲学、宗教、伦理的结果,把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自下而上分为十大层面:(1)身体活动(biological)层面,(2)心理活动(psychological)层面,(3)政治社会(politico-

social)层面,(4)历史文化(historico-cultural)层面,(5)知性探求(intelle-ctual)层面,(6)美感经验(aesthetic-experiential)层面,(7)人伦道德(moral)层面,(8)实存主体(existential)层面,(9)生死解脱(soteriologieal)后面,(10)终极存在(ontological)层面。 即令是未见此书(印数四千,在十一亿人口中实属稀少)的读者,也不难明白前两个层面之所指,当是养生寿老、经济生活、欲望需求之类。至于第三和第四层面,按傅先生的说法,乃关涉“群体生命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取向,而使个体生命在特定的社会或国度得到集体生活与精神的安顿”。这不但吸取了亚里斯多德所谓“人是政治动物”之说,而且细想起来,还是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某种关联。事实上,马斯洛所云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要,都只能在傅先生所说各个层面的活动中求得满足。例如,“生理需要”必须有第一层面的活动才能满足;而第三层面的活动可以满足“安全需要”(在社会政治活动建立的某种秩序之下,人能得到安全而免于无政府状态的恐惧),“归属需要”(在这种活动或这种秩序之中,人能得到属于某一社会群体的感觉),“自尊需要”(在其中能得到他人的尊敬或钦佩),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在其中能展现自己的才能或抱负)。当然,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有高有低,其中一些需要也可以在别的层面求得满足。这里还涉及到群体的需要,例如傅先生写道:“历史文化”层面的活动,“说明了为什么具有绵延流长的历史与悠久而优美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中国或印度,虽在政治社会层面屡遭艰难挫折,却能仍旧赢得世界各国的羡慕与敬意。”历史文化乃是社会与个人所共有的精神地盘,乃是“贯通并统合其他上下九层的群已存在意义与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与实际成果”。 第五、第六和第七三个层面,涉及的是真美善三种价值之追求与创造。我在

28条人生感悟经典语录 有内涵值得学习的经典句子

28条人生感悟经典语录有内涵值得学习的经典句子 1.只要你有能力去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2.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3.人活着,圈子不要太大,容得下自己和一部分人就好;朋友不在于多少,真诚就好。 4.你要和我计较,我绝对不会大方。你要特别慷慨,我绝对比你敞亮。你心换我心,真心对真心。 5.今后,我要单纯正直地行事。不懂的,就说不懂;不会的,就坦承不会。若是摒弃故作姿态,人生之路似乎是意外的平坦通途。 6.余生很长,你且笑对,不必慌张。 7.矫情的话要尽量憋在心里,天亮了你就会庆幸没说出口。

8.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 9.生活其实也很简单,喜欢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 10.你若不惜,那我亦不爱。如果结局不是我想要的,那我宁愿不参与这过程。 11.当看破一切的时候才知道,其实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12.把身体照顾好把喜欢的事做好把重要的人待好你要的一切都在路上 13.在光芒万丈之前,我们都要欣然接受眼下的难堪和不易,接受一个人的孤独和偶尔的无助。 14.家,无关大小,温暖就好。 15.希望你以后,碰到那些都是好的人,都是对的人,都是不会伤害你的人。 16.不跟你计较的意思是不和傻逼废话,并不是代表原谅你了。 17.难过的时候也会想要,不用伸手就能得到的拥抱。

18.用心记得每一个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 19.人一生下就会哭,笑是后来才学会的;所以忧伤是一种低级的本能;而快乐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 20.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好。 21.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22.因为你的喜欢我才会发现我也很好,很值得被爱。 23.过得不好的人才会频频回头过得舒服的人哪有这空闲 24.我拥有的都是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可即使我们不是情侣关系,我也害怕你爱上别人。 25.人生如梦,我总失眠;人生如戏,我总穿帮;人生如歌,我总跑调;人生如战场,我总走火。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26.不懂得拒绝的人,即使把自己累死,也不会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因为对方习惯了你的顺从。

佛学与人生智慧

佛学与人生智慧 摘要: 关键词: 经历了一学期的《佛学》博雅课程的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学中的“中道”思想,“中道”这种人生观在人生路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人生朝着智慧方向行进。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它的含义很广、很深,在此无法一一阐述。但作为一种人生观,中道指的是远离对任何二元对立两边的执着,是一种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中道的人生观,不论是对于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一般通常所说的“折中”,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接下来,我将从“苦与乐”这个角度围绕佛教中道的人生观这一主题,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与探讨。 佛法说,现实的世界是苦的,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是未经一番地狱之苦,又怎能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要想有幸福的人生,就要甘于吃苦,将吃苦当做人生成长中最好的一剂补药,积极迎接风吹雨打的考验和苦难的磨炼。 很多人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是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和悲观的。显然,他们对佛教所说的“苦”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苦并不必然地与悲观联系在一起。 痛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得到,佛教并没有夸大它。苦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有来自社会的,如政治动乱、战争等;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天气寒热和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来自精神和心灵上的,如孤独、空虚等。有的痛苦比较粗重,有的则比较细微,但总的来说都不外乎身心两个方面,而且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这么说来,佛教是不是否认人世间的快乐呢?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快乐,只是提醒我们,世间的快乐是相对和短暂的,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佛教认为快乐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痛苦,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进一步,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佛教之所以强调人生是苦,其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无始以来对自我的强烈执着,并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获得真正和永恒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偏远的山区,有一座很有名的石头山,这里堆积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石头,很多石匠都来这儿挑选石材,将一块块石头经过初步打磨,然后运往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成品。

人生感悟经语录50条

人生感悟经语录50条 【生活禅】 1、生活就像忐忑,没有歌词,照样惊心动魄。很多人闯进你生活,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眼泪,是用眼睛表达情绪的唯一方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城中都会有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总会因为一座城而想起一个人。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时开始。 2、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失意与困惑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心中的信念没有萎缩,即使凄风苦雨,我们也会不以为然。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得到中总会失去些什么,这是世之常理。 3、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4、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5、打开幸福之门有四把钥匙: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口中有德,就是说话要留有余地,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将心比心,坦诚相待;心中有爱,就是要在心田种下爱的种子,并小心地呵护它成长;行中有善,就是人到哪里,就把爱带到哪里。 6、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7、当你仍想继续,永远不要说再见;当你还能承受,永远不要说放弃;当你舍不得一个人,永远永远不要说你不再爱他。 8、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0、含笑饮毒酒,也得为一个值得的人。他值得的话,那壶酒虽然很烈很苦,喝下去却也是甜的。 1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13、既然两个人因为爱才在一起的,就认真经营这份感情,对待恋人要体谅,要包容,要信任,否则就别把他当恋人。记住你爱的人也是普通人,你自己也有犯错的时候,原谅他犯的错误,接受他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就是给自己不小心也犯错时他也能原谅你的空间。付出能付出的,结果不重要,幸福在付出中获得。 14、宽心谣: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和佛教徒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观。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佛学在理论思维方式上的相似和根本追求上的异趣是二者之间一系列交涉和冲突的原因所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佛学、辩证唯物论、唯心论一、前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切传统的思想文化都必不可免地要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由于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自然要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动批判,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深入而持久的变革。对于这一历史变革,学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佛学的关系问题(1)。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佛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的阶级属性、反动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僧侣和居士方面,情况比较复杂。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马克思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佛教思想。1949年以后,佛教界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在此前提下,一些僧侣和居士们倾向于论证佛教教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为佛教争取生存地位。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对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做了一个整体的叙述,期望能由此给我们发展21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二、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如瞿秋白、毛泽东等;另一类是持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佛教学者,如候外庐、任继愈、方立天、范文澜、郭鹏、严北溟等。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中,陈独秀等人对佛教持严厉批判的态度,不过陈独秀对佛教的批判并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受到佛学很深的影响,他之踏上革命的道路,和佛教菩萨行思想的熏习有关,他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2)佛教的出世主义和诸行无常的世界观,和对现有政治社会的否定或批判结合起来,促使瞿秋白走向“俄乡”寻求新的政治社会理想。不过严格的说,佛学对瞿秋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深层次的情感方式和人生态度上,在其哲学著作中很难看到佛教思想的痕迹。作为一代政治领袖的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佛教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佛教文化论、优良传统论、和社会主义协调论(3),这“三论”中尽管有一些毛泽东对佛教的特殊理解,但实际上是至今为止的官方佛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佛教文化论把佛教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传统论进一步概括了佛教的本质和作用。毛泽东主张“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其意义在于区分佛教的精华和糟粕,使精华部分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协调论则旨在使佛教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体制。毛泽东的一些具体论述很有意思,如说释迦牟尼是“从被压迫民族中产生的人”(4),“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他认为“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5),高度评价六祖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扬。他说:[!--empirenews.page--]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慧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的人怎么办?他是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人民无所寄托,大为流行。(6)又如: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7)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8)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佛学,主要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哲学界日渐占据主流地位的苏联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据此研究中国佛学,以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任继愈的《汉唐佛教思想史论》、《中国佛教史》等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有三:第一、重视历史上的佛教和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用阶级分析方法分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之比较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 之比较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佛教与基督教人生哲学之比较佛教和基督教是世界两大宗教。宗教表面上似乎是以神为中心,其实人才是它们探讨的主要对象。它们对人生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是在宗教形式下进行的。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佛教与基督教在人生观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但是,“既然地球和人类都只有一个,东方西方就不能把人性分裂成彼此不同的两半。”——荣格。既然都以人为研究对象,那么,佛教与基督教的人生哲学也必然有相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以人的本质和本性、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理想境界的途径几方面对这两大宗教的人生哲学作一比较。 一、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佛教和基督教不约而同地认为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综合体。具体而言,佛教认为,人身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体。五蕴是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既肉体;“受”指苦、乐、喜、怒等四感官生起的情;“想”指理性活动;“行”指意志活动;“识”是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这里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故人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统一体。但佛教又认为五蕴是成坏无常、虚幻不实的,它们最终要分离消散,归于寂灭,人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是无我,是空,即无实体。基督教也看到,精神与肉体的结合构成人自身的存在。着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在其论着《上帝之城》中说:“精神与肉体相结合的方式乃是人所不能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生。”基督教神学理论认为,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但又与神不一样。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神性,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佛教和谐思想的一般性探索较多,往往将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和谐思想作笼统的阐述,而就中国佛学和谐思想则没有专门论述。和谐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和谐精神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东方古代文化均倾向于将和谐视作世界万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作为人自身生命、人格修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存在状态,作为自身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佛学的心性和谐思想。 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佛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南北朝时期的涅槃佛性论诸家异说多从心神、心识角度诠释佛性,以及隋唐佛学重心向心性论的偏移,均体现了中国佛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在印度佛学心灵净化、心性本净观念基础上,吸收融合了老庄玄学心性自然观念、体用一致思想,以及传统儒家的性善理论,具有融合中印佛学心性思想的特征。一方面,中国佛学心性论继承了印度佛教对心灵净化的基本追求,继承并充分发展了印度佛教智慧解脱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心性论又通过吸收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征,这突出地体现在中国佛教心性论对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关注上。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及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特征,在中国佛学修行观、本体论和境界论当中均有具体体现。 一、心灵净化与智慧解脱 佛学是一种以人生解脱为根本目标的宗教哲学,不管是原始佛学、部派佛学,还是大乘佛学,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佛学,均没有改变佛教对人生解脱的根本追求。在对解脱的理解及如何实现解脱问题上,不同佛教流派的认识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对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佛教认为,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于无明、爱欲、执取,原始佛学十二支缘起论“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即系统阐明了无明、造作(“行”)、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 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儒家: 儒家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四个字,入世、治世。儒家宣扬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全面描述了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其讲究持重、勤谨以及自省、中庸,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成为社会精英,利用自己的学识,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讲,儒家学说是三大学说中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学说,而其也是保持现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最能巩固统治者地位的学说,所以我国封建时期都以儒家思想为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也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中庸之道,为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合理点维持各方面的平衡。儒家文化总的来说是一种进取文化。 道家: 道家的思想精髓在于,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告诉了人们返本归真的途径,启迪人们如何认识天地、自然、宇宙、社会和自身。

道家不注重世俗的家庭美满与功成名就,而侧重个人的生命状态,崇尚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宗教,道家最能体现出西方的自然哲学与东方的人文哲学之间的不同。包括治理国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佛家: 佛家的主要思想为: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入世,也出世。入世,是为了挽救苍生;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真谛,脱离苦海。佛教的特点为“戒、定、慧”,其提倡戒欲行善,并且信三世、信六道、信善恶相报。佛家力在帮助世人在世间摆脱种种烦恼,增加福慧,其也力求解释世外,帮助世人在离开世间时也能通悟与解脱。 佛家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代表,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从这里来说,因果轮回是佛教强制人们戒欲行善的一种重要枷锁,也是佛教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所以有“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通过比较与统一可以总结出我国传统

佛家的人生观

佛家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 人生观: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