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_池玉杰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_池玉杰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_池玉杰

第35卷第3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 o.l35N o.3 2007年3月J OURNA L O F NORTHEA ST FO RESTRY UN I VERSITY M ar.2007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1)

池玉杰 李俊涛 刘智会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 要 将从河北省迁西县购入的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分别在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 E A平板培

养基上研究灰树花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并在哈尔滨地区对其进行了用液体菌种代替固体原种的栽培技术研究,包括一级

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栽培种制作与培养及出菇管理技术。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在不

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菌体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灰

树花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浓密,白色,绒毛状至絮状,菌落厚;在M E A培养基

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简单分隔、少数为节状分隔的薄壁菌

丝、厚壁的纤维菌丝、圆形至椭圆形的厚垣孢子以及八面体形的晶体等结构。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的结果表明:一级试

管斜面菌种,灰树花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粗壮;二级液体菌种在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上生长较好,10d时菌丝长满培养液,菌丝量也较多。由于采用了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从制种到采收的整个过程共需

要75~80d,生产周期比二级种为固体原种的常规方法缩短了40~50d,能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灰树花;培养特性;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分类号 Q949

Cu ltural Characters and Cu ltivation T echn i qu e of S econd-class L i qu i d Isolate of G rifo l a frondosa/Chi Y ujie,L i

J untao,L i u Zhihui(N o rt heast Fo restry U niversit y,H a rbin150040,P.R.China)//Journa l of N ortheast Fo restry U niversi-t y.-2007,35(3).-49~52,58

The cu lt u ra l characters o f iso late Q ianxi N o.2of Grifol a frondos a fro m Q ianxi County of H ebei P rovince w ere st ud i ed on PDA m ed i u m,half-combined PDA m ediu m and M EA m edi u m,re s pec tively,and its cu ltiva tion t echn i que in H arb i n

w as deve l oped,including screening o f mediu m o f first-c lass iso l a t e,screen i ng o f m ed i u m of second-c l a ss liquid iso l a t e,

cultivati on w it h cu ltura l sacks and m anagem en t t e chn i que ofm ushroo m gro w t h.R esults o f cult ural characters sho w tha tG ri-fola frondosa ha s d iffe rentm acro scop ic and m icro scopic cu lture cha rac t e ristics on differen tmedia,and t he my celi a on PDA

m ed i u m and half-comb i ned PDA mediu m can produce extrace ll u l a r pheno l oxidase,i ndicating t ha t G.fr ondosa is a kind o f

wh ite-rot f ungus.On PDA m ediu m and ha lf-co m bined PDA m ediu m,hyphae w it h t h ick co l onies,dense,wh ite,villifor m

to fl ocky,g row ve ry w e ll,but aeria lhyphae g row faintly and l oose l y onM E A mediu m.The m icro scopic cu lt u re characteris-tics produced on t he three k i nds o f m edia include t h i n-wa lled hyphae w it h m o re si m ple-septate and less nodose-septa t e,

t h ick-w all ed fibe r hyphae,g l obo se and ellips o ida l chla m ydo s pores,and o ctahedron c rystals.The resu lts of cu lti va tion t ech-nique o f second-c l ass liquid iso l a te show tha t the first-c lass iso l a tes of G.fr ondos a g row very w e ll on synthe sized PDA m e-diu m w ith strong and dense hyphae;t he second-c l ass liquid is o lates of G.fr ondos a g row be tter on po t a t o-g lucose-pept one

liqu i d m ediu m w ith m ore m ycelia,hyphae on the10th day are full of cu lt u ra l li quo r.T he en tire process from produc i ng

first-c l a ss iso l a tes t o harvesti ng mushroom on l y needs75~80days due t o adop ting t he liquid cultivati ng t echnique,wh ich

is40~50days sho rter than t hat o f the conven tiona lm e t hod o f second-c l ass soli d iso l a tion.T he li quid cu ltiva tion m ethod

can m arkedl y i m p rove econo m ic benefits.

K ey word s G rifo la frondosa;Cu ltura l characters;L iqu i d isola t e s;Cu ltiva tion technique s

灰树花(Grifol a fr ondosa),即贝叶多孔菌,也叫栗子蘑、莲花菇、舞茸,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夏秋季野生于蒙古栎、板栗、米槠、栲树、甜槠、青冈栎等壳斗科树种及其他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心材白色腐朽,生境都在阔叶树林内。在自然条件下,灰树花是中温型、喜光、好氧性的真菌。对于海拔800m以上的林地,如果日降水量在200mm的年份,灰树花可发生很好。由于海拔较高,即使在7、8月份,林内温度也都只在20℃左右,且昼夜温差大,空气流通,湿度高,适合灰树花的生长[1]。由于灰树花的营养丰富,其鲜嫩的子实体香味浓郁,肉质爽口;干品则气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是一种脍炙人口的营养美味食品,日本料理盛行以鲜品涮火锅。同时,灰树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含的多糖是β-葡聚糖,能提高人体T细胞的含量,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明显的抗癌、防癌、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灰树花还富含有机硒,可作为补硒食品。因此,灰树花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菌[1,2]。

1)黑龙江省博士后落户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2004~2006)。

第一作者简介:池玉杰,女,1964年4月生,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06年7月19日。

责任编辑:张建华。近年来,灰树花已在河北、浙江、福建、四川、山东、江苏等省的科研单位和栽培场栽培获得成功,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生产性栽培[3-5];国外只有日本有较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场。因为液体菌种生长速度快、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液体菌种接入栽培袋后栽培袋发菌也比较迅速,因此用液体菌种作为二级菌种就会使整个栽培过程的生产周期大大地缩短,提高经济效益,所以研究液体菌种的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意义。笔者以二级液体菌种代替固体原种,研究了灰树花在哈尔滨地区的栽培技术[4,6-8]。

1 材料

灰树花菌株(Grif ol a fr ondosa),2002年从河北省迁西县购入,菌株号为迁西二号。

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

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KH

2

PO

4

5g,加水至1000mL。

M EA培养基:麦芽糖12.5g,琼脂20g,加水至1000m L。

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50g,琼脂25g,葡萄糖

20g,麦麸100g,蛋白胨5g,KH

2

PO

4

3.2g,M gS O

4

1.8g,VB

1 10mg。

DOI牶牨牥牣牨牫牱牭牴牤j牣cn ki牣dlxb牣牪牥牥牱牣牥牫牣牥牨牱

选用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容易配制的5种常用液体培养基作为二级液体菌种的培养基。

①玉米粉—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玉米粉5%,葡萄糖2%,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p H= 6~7。

②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马铃薯5%,葡萄糖2%,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p H= 6~7。

③麦麸—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米糠5%,葡萄糖2%,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p H6~7。

④玉米粉—蔗糖—蛋白胨培养基:玉米粉1%,蔗糖2%,蛋白胨0.2%,酵母膏0.3%,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 p H=6~7。

⑤酵母膏—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3%,蛋白胨

0.3%,酵母膏0.2%,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p H=6~7。

采用木生食用菌常用的木屑米糠培养基和常规的方法制作三级种的栽培袋。由于灰树花特别好氧,用于制作栽培袋的木屑不宜太细,粗细以1∶3比例混匀后使用,以利通气。配方如下:阔叶树木屑78%,米糠20%,蔗糖1%,石膏1%,培养基含水量60%~70%。

2 研究方法

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切取同质等量的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好的灰树花菌块,分别接种于含有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 EA培养基的培养皿一侧,每种培养基各做3个重复,置于培养箱中25℃避光培养,每周观察一次培养特性。培养特性的观察内容包括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宏观特征有生长速度,菌落生长新区的特征,菌落的颜色、结构和质地及其变化,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培养物的气味,酚氧化酶的检测结果等。微观特征有生长新区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体和基内生菌丝体的类型和分隔情况;担子的形成和发生情况;无性孢子包括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分生节孢子(粉孢子)的产生情况及其特征;特殊结构如囊状体和刚毛的有无及其特征;晶体的有无及形状等。

酚氧化酶(漆酶)检测:用0.1mo l/L愈创木酚的乙醇溶液(0.5g愈创木酚溶于30m 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滴定菌落边缘,当有酚氧化酶存在时,滴定区域变成浅红色。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用直径5mm打孔器切取同质等量的已经培养好的灰树花菌块,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的中心,分别置于5、15、22、25、28、34℃条件下培养,每个温度设3个重复。定时测量菌落半径。

不同p 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选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 p H值设6个梯度:4、5、6、7、8、9,每个梯度设3个重复,用不同梯度的pH缓冲液调节培养基的p H值,接种方法用直径5 mm打孔器切取同质等量的已经培养好的灰树花菌块,接种于马铃薯综合平板培养基的中心,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定期测量菌落生长半径。

3 灰树花液体菌种的栽培技术

一级种培养基的筛选:选择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培养试管斜面一级种,观察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3]。将同质等量的灰树花菌块分别接种于试管斜面中心,放入培养箱中25℃培养。每种培养基做3个重复,每24h观察一次,测定菌落半径,观察菌落的生长势,从中筛选适合于灰树花一级种生长的培养基。

二级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按照不同的液体菌种配方,制作液体培养基,对5种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在100m L的三角瓶中倒入60mL的液体培养基,切取PDA培养基上的直径为5.0mm同质等量的菌块6~8块,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封好三角瓶塞。置于摇床中25℃培养10d,转数为120r/ m in,每天观察和记录菌丝的生长情况,从而筛选出灰树花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液体培养基。

三级种栽培袋的制作与培养:栽培袋制作流程为拌料→装袋→高压灭菌→接种→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培养好并摇匀的液体菌种倒入已经灭菌的三级种栽培袋中,每个栽培袋大致倒入10mL,封好袋口,放入培养箱中避光培养。放置栽培袋时,袋与袋之间留下一点空隙,以利于空气的流通和温度的传递。根据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灰树花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20~25℃),要使培养箱内保持恒定的温度23℃,平稳的相对湿度60%~70%,并保证温箱内适时通风和充足的氧气。

灰树花的出菇管理:当栽培袋的菌丝已经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将菌袋移入菇房内排架上进行出菇管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灰树花菌丝体的培养特性

灰树花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4.1.1 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度中等,平板在4周内覆盖。生长新区均匀,升高的浓密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的边缘。菌落白色,初为绒毛状,后变棉絮状,有几分毡状,菌落厚。反面略呈微黄色。有轻微的奶香味。愈创木酚反应在40m in 后滴定区域变成浅红色。

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透明,多数为简单分隔,少数为节状分隔,简单分枝,直径1.0~4.5μm。气生菌丝像生长新区的菌丝,多数为简单分隔,少数为节状分隔;厚壁的纤维菌丝,不分枝或简单分枝,较生长新区菌丝宽,直径4.0~6.0μm;厚垣孢子厚壁,很多,椭圆形、不规则的纺锤形、葫芦形,大小为(3.0~6.0)μm×(5.0~14.0)μm。基内生菌丝节状分隔,菌丝多弯曲,互相联结成网状,内含物丰富,直径1.0~4.5μm;有像气生菌丝体中的纤维菌丝;有像气生菌丝体中的厚垣孢子;晶体小,八面体形,大小为(2.0~4.0)μm×(2.0~4.0)μm。4.1.2 在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度慢,但菌丝比在PDA培养基上更加浓密,平板在5~6周内覆盖。生长新区锯齿状,升高的浓密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的边缘。菌落白色,初为绒毛状,后变棉絮状,有几分毡状,菌落厚。反面略呈微黄色。有奶香味。愈创木酚反应在1d后滴定区域变成浅红色。

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透明,多数为简单分隔,少数为节状分隔,简单分枝,直径1.0~4.5μm。气生菌丝像生长新区的菌丝,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厚壁的纤维菌丝,不分枝或简单分枝,宽,直径4.0~6.0μm;厚垣孢子椭圆形、不规则的纺锤形,大小为(3.0~6.0)μm×(5.0~14.0)μm。基内生菌丝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更弯曲,直径1.0~5.0μm;有像气生菌丝体中的厚垣孢子;晶体小,八面体形,大小为(2.0~8.0)μm×(2.0~8.0)μm。

4.1.3 在M E 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度中等,平板在4周内覆盖。生长新区均匀,稀疏的绒毛状紧贴生的气生菌丝体延伸到生长区的边缘。菌落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体稀疏,老区菌丝较密,有不规则分布的菌丝丛。反面无变化。有轻微的奶香味。愈创木酚反应在3d内不变色。

菌丝特征:生长新区的菌丝较细,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简单分枝,直径1.0~5.0μm;厚垣孢子厚壁,圆

50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35卷

形、洋梨形、椭圆形,内含物丰富,大小为(5.0~6.0)μm ×(5.0~14.0)μm ;气生菌丝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但是菌丝更细,直径1.0~3.0μm ;厚壁的纤维菌丝,不分枝或简单分枝,直径2.0~5.0μm ;有像生长新区的厚垣孢子;基内生菌丝多数为节状分隔,菌丝多弯曲,菌丝内含物丰富,直径1.0~5.0μm ;晶体小,八面体形,大小为(2.0~6.0)μm ×(2.0~6.0)μm 。灰树花菌丝体的微观特征见图1

图1 灰树花菌丝体的微观特征1.薄壁菌丝;2.纤维菌丝;3.厚垣孢子

4.1.4 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13d 时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灰树花在5℃基本不生长,在15℃时虽能够生长,但菌丝生长势非常弱,菌丝细弱,稀薄,只有在背光的情况下,可以勉强可见一个透明的菌丝圈;而在20~25℃时生长最好,是生长的最适温度,此时菌丝生长快,非常旺盛,粗壮,浓密;在28℃时菌丝生长量又开始下滑,34℃时更少。由此可见灰树花是一种中温菌种,生长所需温度中等,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25

℃。

图2 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4.1.5 不同p H 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13d 时不同pH 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灰树花菌丝在试验选定的p H

值为4~8之间都能生长,在p H =4~5之间生长量一直呈上

升趋势,在p H =5~8之间呈下降趋势,菌丝半径最大值在p H =5处,最适宜灰树花菌丝生长的p H 值为5~6

图3 不同pH 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

4.2 3种试管斜面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灰树花菌丝在3种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见图4。从图4上的菌丝生长曲线可以看出,尽管培养特性的研究表明灰树花菌丝在PDA 和马铃薯半组合平板培养基上都能较好地生长,但在PDA 斜面培养基上却很难生长,接种后8d 菌丝才开始勉强恢复生长,在马铃薯半组合斜面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要较PDA 培养基稍好一些,但是生长速度也很慢,菌丝稀薄,长势很弱。而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菌丝3d 就可以恢复生长,而且长势较旺,菌丝粗壮。这可能是由于灰树花是一种非常好氧的真菌,带有棉塞的试管中的小环境较培养皿中的小环境缺少氧气,菌体相对就需要更充分更适宜的营养才能较好地生长,因此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可以选作灰树花一级种的培养基

图4 灰树花菌丝在不同一级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半径

4.3 在5种二级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状况的比较

灰树花菌体在5种二级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d 后菌丝生长情况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配方1和配方4极不适合灰树花的液体培养;配方2菌丝生长较快,菌球均匀,菌丝量也最多;配方3和配方5差不多,菌丝长势一般,菌丝量也较少。因此,最适合灰树花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是配方2(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由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所有液体菌种长满菌液的时间大都为10d ,10d 后如若继续进行摇瓶培养,菌量不会增加,菌丝生长势反而会衰退。因此,液体菌种的应用比常规固体原种一般长满菌袋的40d 时间减少了30d ,能大大地缩短整个栽培过程的生长周期,显著地增加经济效益。4.4 栽培袋发菌情况和出菇管理措施

由于液体菌种菌龄较整齐一致,为小球状菌丝体和许多菌丝片段,分散度大,接种于固体培养料中,可随培养液下渗到培养料的各个部位,形成许多发菌中心,所以二级种用液体菌种接种栽培袋,接种后菌丝能迅速恢复生长。菌袋培养40d 之后,菌丝就已基本长满菌袋,开始在培养基表面长成浓密的菌被,并逐渐隆起,形成乳白色的凸起状物,表明菌丝已经达到生理成熟要进入出菇阶段。而用固体二级种接种栽培袋,栽培袋需要50~55d 才能长满菌丝和达到生理成熟,可

51

第3期 池玉杰等: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见用二级液体菌种制作的栽培袋比用固体原种制作的栽培袋发菌时间可缩短10~15d。栽培袋生理成熟后即可移入到光线充足的菇房内排架,接受光照刺激,进行出菇管理。这一阶段一般需要50l x的散射光,以刺激原基的形成。排架时菌袋的排放要适当稀疏一些,以免相互遮挡光线。在适宜的温度(18~25℃)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7~10d)的培养和光线刺激之后,培养基中部表面隆起的顶部逐渐长大,并由乳白色转变成灰黑色,颜色的变化一般需2~3d,表面有皱褶状的凹凸,还会分泌出淡黄色的水珠,即灰树花的原基,当原基颜色转为黑褐色时水珠消失。当看到菌袋中部已经出现原基时,要及时撤掉下盖,以防止阻碍原基的进一步长大,但上盖依然可盖1~2d。当原基直径达2~3c m时,去掉上盖,让灰树花子实体得到更多的光照,这样子实体就会从袋口直接长出,渐渐长大,但此时袋口还不要开得太大。开袋太早或太迟均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袋口也要随着子实体的大小逐渐打开,不要同时全部打开袋口,一定要注意只能让原基从袋口中央长出,这样才会收获质量较高的子实体。如果袋口打开太大,菌丝获得氧气后原基就会在袋口周边生长,长出的子实体不仅非常散乱而且很小,甚至产生畸形菇,这样就会降低灰树花的产量和商业价值。当原基颜色加深,由白色转为灰黑色时,就必须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强度,此时要有200l x以上的光照刺激原基,使其进一步分化和长大,这时如果光强度不够,原基菌膜就会不断加厚,使子实体停止分化和长大。在搬移菌袋和开袋操作时,应轻拿轻放,切勿抛摔,不能损伤袋中灰树花的原基,因为灰树花的原基十分脆弱,而且一旦损伤很难再重新生长。菌盖形成时,要有200~500lx的光照,菌盖的分化和颜色才能正常,成活率也较高。光线不足的环境,子实体分化困难,菌盖多畸形,朵形不正常,色泽浅,呈白色。

表1 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状况的比较

配方编号配方名称菌体生长情况

1玉米粉—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10d时接入的菌体没有太大的变化

2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菌丝长势很好,多为小米粒状的均匀小菌球充满全部菌液,中间夹杂有零星碎屑、不规则的小菌

球(5~10mm),10d时菌丝量最多

3麦麸—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菌丝长势一般,接入的菌块长成圆形菌球,直径5mm左右,夹杂有少量碎屑,10d时菌丝量不多4玉米粉—蔗糖—蛋白胨培养基10d时接入的菌体没有太大的变化

5酵母膏—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菌丝长势一般,接入的菌块长成圆形、椭圆形菌球,底部有一层似小米粒状的菌球,约1mm,10d

时菌丝量少

菌袋开袋之后的管理工作,除了需要较强的光照之外,还

有水分管理和通风换气。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子实体生长的

最适温度为25℃。这一阶段需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85%~95%)。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子实体容易干死,尤其是幼小的子实体特别敏感。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时,原基容易烂掉。要加大空气喷水量,菇房每天需喷水和洒水2~3次,即早、晚或早、中、晚各一次。同时灰树花又是一种需氧量很大的菌类,子实体生长期对氧气的需求量比其他食用菌多,是所有菇类中需氧量最多的种类,所以菇房每天需要通风,更换空气5~6次,每次20m i n,使菇房内空气保持新鲜,以保持室内的氧气含量,促进子实体会迅速长大。人工设置的栽培环境必须十分重视通风换气。通风透气不良、氧气不足的栽培场所,菌盖易畸形,为珊瑚状,开片困难;严重缺氧时,子实体停止生长甚至霉烂。调节好通气和保湿这对矛盾,是灰树花栽培管理的难点。根据菌种的特性,温度应维持在25℃左右。总之,原基形成、分化阶段与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管理是灰树花栽培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正常情况下,进入菇房中的菌袋在20~25℃下,经过10~15d的培养,灰黑色的小子实体原基就会长出菌袋中部表面,初期成团,如脑状,有皱褶,会分泌黄色小水株(注意保护,不能抹掉这些水珠),逐渐长大后,形似珊瑚,并开始出现朵片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扇形菌盖分化,形成覆瓦状重叠,越长越大,菌盖表面的颜色也由深灰黑色慢慢变成浅灰色,菌盖下面的白色子实层也逐渐发育形成,并出现菌孔。扇形菌盖幼时向上翘起,子实体长大后向上翘起的角度慢慢变小,逐渐接近平展。过分成熟的子实体,扇形菌盖向下弯卷,成熟的子实体,孢子向外飞散,菌盖的颜色变成灰白色。从出现脑状皱褶的小子实体到长大成熟一般需要15~18d。

4.5 栽培后获得的灰树花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采收后获得的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的子实体朵型中等,见图5、图6。形态特征如下:子实体形似盛开的莲花,上部多分枝的小短柄和扇形菌盖重重叠叠,珊瑚状成丛;下部有一个总的菌柄,肉质。小菌盖宽2~5c m,灰白色,表面有细的或干后坚硬的绒毛,老熟后光滑,边缘薄或略钝,内卷。菌肉白色,厚

1~3mm,管孔延生,孔面白色至淡黄色,管口多角形,每毫米1~3个小孔。担孢子无色,光滑,卵圆形至椭圆形,(5.0~7.5)μm×(3.0~3.5)μm。

图5 灰树花成熟的子实体

图6 灰树花的担孢子(下转58页)

土壤改良与管理。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采取各种手段,如施肥、改土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管理的核心,是从根本上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关键。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生物(植物)残体或有机肥,正常的自然土壤或农田土壤是相对最丰富的。由于强烈的人为搅动,富含有机质的表土在城市绿地土壤中大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混杂的底土或母质(生土),其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尤其是速效成分)含量一般都很低。另外,城市街路绿地土壤的残落物,大部分被随时清除,很少回归土壤中,土壤和植物间的养分循环被切断,这样年复一年就使得街路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趋于枯竭。

合理施肥:施肥是调节土壤矿物质养分状况和提高肥力的重要措施,必须合理施肥才能达到目的。根据长春市街路土壤的特点,所施肥料应以有机肥料(如各种粪肥、堆肥、饼肥等)和氮素化肥为主,由于长春市的土壤偏酸性,应忌施酸性肥料,无须施钾肥。又鉴于长春市街路土壤无砂土,一次性施肥量可偏多些,无须勤施,视实际情况每2a施一次即可。施肥时间可选择秋末冬初[4],一方面植物已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期,另一方面园林工人在这一段时间又相对有富余时间。树木施肥深度一般在30~60c m。应大力提倡市直及各区园林部门自力更生,进行堆肥。堆肥是用植物残体(枯枝落叶、杂草、草坪草屑、秸秆、泥炭等)及植物性垃圾和其他废物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畜粪进行堆制,经微生物分解和转化而成的有机肥料,其特点是量大、成本低、易获得且较卫生,应该成为街路绿地施肥、改土的主要肥料。

有效改良土壤:树木枝叶用来改土不但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植物营养,还具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松软透气等优点。此材料应用于改土上已受到较好的效果,建议园林部门将每年修剪下来的树枝和落叶收集起来放在指定地点待树木改土时使用。夏季修剪下来的草坪残体可就近埋于两侧的行道树穴,既可减少草坪清运费用,又可增加树穴内有机质的含量,可谓一举两得。

改良土壤物理性状:行道树下的土壤,因铺装、踏实等原因造成通气不良,树势衰退。改良土壤过紧状态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松土。每年可选秋末和春初对街路土壤进行两次松土,松土深度一般可在20cm左右。松完土后,可在树穴内用木削或碎片进行有机覆盖。

改变人行步道方式:树木周围的沥青地面、水泥地面及厚重的水泥砖的紧密铺装都十分不利于土壤通气,而这又是我国多年来最普遍的铺装方式。建议城建和园林部门相互配合,对已设置在树木附近的这类不透气铺装进行改造,并在今后的绿化建设中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铺装方式是采用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水泥砖铺设人行道。铺装后砖与砖之间不加勾缝,下面形成纵横交错的三角形孔道,利于通气;在水泥砖下面铺垫10c m后的透气灰土或沙子,以稳固砖块。另外,还可以将卵石、树皮、木屑等铺设在行道树周围,在上面覆盖有艺术效果的圆形铁格栅,既对树木生长大有裨益,又有美学效应。

利用埋条法进行土壤改良:埋条法是我国园林工作者创造的方法,即向大树根区较深处埋设树枝条捆,以增强透气性,并结合施有机肥可大大改善树木的营养状况。

4 讨论

杨柳树烂皮病与道路铺装有直接关系,而城市绿化用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本身就存在不良的现实,由于道路的改造施工工艺的进步及铺装材料的升级致使土壤的结构成分、含水量、温度、透气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本来就不良的土壤条件更加恶化。由此导致了已生长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树木迅速衰弱,百病骠起,加速衰亡,新植树木难以成活。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这种现象也成为城市园林绿化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彻底地从根本上解决道路铺装与街路树木生长之间的矛盾及改善城市土壤的质量,是当今园林及市政方面专家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张崇宝.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寒地城市街路绿地可持续发展[J].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2):85-89.

[2] 李玉和.城市土壤密实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利用措施

[J].中国园林,1995,11(3):41-43.

[3] W ang Yaq i n,W ang Ji h ong.E ffect of el ectric fertiliz er on s o il prop-

erti es[J].C hinese Geograph ical Science,2004,14(1):71-74. [4] 王雅琴.施加电肥对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

报,2005,33(5):51-52.

(上接52页)

5 结论

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菌体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灰树花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浓密,白色,绒毛状至絮状,菌落厚;在M EA培养基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简单分隔、少数为节状分隔的薄壁菌丝、厚壁的纤维菌丝、圆形至椭圆形的厚垣孢子以及八面体形的晶体等结构。不同温度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是一种中温菌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25℃。不同p H值对灰树花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灰树花菌丝生长的p H值范围为p H=5~6。

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的结果表明,对于一级试管斜面菌种,在试管中缺少氧气的小环境下,只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粗壮;对于二级液体菌种,菌体在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较好,10d时菌丝长满培养液,菌丝量也较多。由于采用了斜面母种—液体原种—固体栽培袋的栽培模式,从制种到采收,整个生产过程需要75~80d,比二级种即固体原种的常规方法缩短40~50d,而且出菇也比较整齐,便于采收、管理,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能显著地提高栽培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黄年来.18种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7.

[2] 黄幸纾.灰树花多糖及其抗癌作用[J].中国食用菌,1994,13

(1):41-43.

[3] 陈国朱,陈玉先.灰树花驯化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1995,

14(4):24.

[4] 袁德云,章克昌.灰树花液体菌种固体栽培[J].无锡轻工业大

学学报,2002,21(2):164-166.

[5] 卜庆梅,王淑芳,梁建光,等.灰树花不同配方栽培研究[J].中

国食用菌,2003,22(6):23-24.

[6] 程艳丽,孙军德,华秀英,等.不同培养基对灰树花菌丝的影响

[J].中国食用菌,2002,21(2):8-9.

[7] 张松,沈如冰,乐以成.不同营养基质与条件对灰树花生长的影

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1):21-25.

[8] 杜巍,李元瑞,袁静,等.灰树花液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110-114.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_池玉杰

第35卷第3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 o.l35N o.3 2007年3月J OURNA L O F NORTHEA ST FO RESTRY UN I VERSITY M ar.2007 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1) 池玉杰 李俊涛 刘智会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摘 要 将从河北省迁西县购入的灰树花菌株迁西二号,分别在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 E A平板培 养基上研究灰树花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并在哈尔滨地区对其进行了用液体菌种代替固体原种的栽培技术研究,包括一级 种培养基的筛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栽培种制作与培养及出菇管理技术。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在不 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菌体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灰 树花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浓密,白色,绒毛状至絮状,菌落厚;在M E A培养基 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简单分隔、少数为节状分隔的薄壁菌 丝、厚壁的纤维菌丝、圆形至椭圆形的厚垣孢子以及八面体形的晶体等结构。灰树花液体菌种栽培的结果表明:一级试 管斜面菌种,灰树花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粗壮;二级液体菌种在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上生长较好,10d时菌丝长满培养液,菌丝量也较多。由于采用了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从制种到采收的整个过程共需 要75~80d,生产周期比二级种为固体原种的常规方法缩短了40~50d,能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灰树花;培养特性;液体菌种;栽培技术 分类号 Q949 Cu ltural Characters and Cu ltivation T echn i qu e of S econd-class L i qu i d Isolate of G rifo l a frondosa/Chi Y ujie,L i J untao,L i u Zhihui(N o rt heast Fo restry U niversit y,H a rbin150040,P.R.China)//Journa l of N ortheast Fo restry U niversi-t y.-2007,35(3).-49~52,58 The cu lt u ra l characters o f iso late Q ianxi N o.2of Grifol a frondos a fro m Q ianxi County of H ebei P rovince w ere st ud i ed on PDA m ed i u m,half-combined PDA m ediu m and M EA m edi u m,re s pec tively,and its cu ltiva tion t echn i que in H arb i n w as deve l oped,including screening o f mediu m o f first-c lass iso l a t e,screen i ng o f m ed i u m of second-c l a ss liquid iso l a t e, cultivati on w it h cu ltura l sacks and m anagem en t t e chn i que ofm ushroo m gro w t h.R esults o f cult ural characters sho w tha tG ri-fola frondosa ha s d iffe rentm acro scop ic and m icro scopic cu lture cha rac t e ristics on differen tmedia,and t he my celi a on PDA m ed i u m and half-comb i ned PDA mediu m can produce extrace ll u l a r pheno l oxidase,i ndicating t ha t G.fr ondosa is a kind o f wh ite-rot f ungus.On PDA m ediu m and ha lf-co m bined PDA m ediu m,hyphae w it h t h ick co l onies,dense,wh ite,villifor m to fl ocky,g row ve ry w e ll,but aeria lhyphae g row faintly and l oose l y onM E A mediu m.The m icro scopic cu lt u re characteris-tics produced on t he three k i nds o f m edia include t h i n-wa lled hyphae w it h m o re si m ple-septate and less nodose-septa t e, t h ick-w all ed fibe r hyphae,g l obo se and ellips o ida l chla m ydo s pores,and o ctahedron c rystals.The resu lts of cu lti va tion t ech-nique o f second-c l ass liquid iso l a te show tha t the first-c lass iso l a tes of G.fr ondos a g row very w e ll on synthe sized PDA m e-diu m w ith strong and dense hyphae;t he second-c l ass liquid is o lates of G.fr ondos a g row be tter on po t a t o-g lucose-pept one liqu i d m ediu m w ith m ore m ycelia,hyphae on the10th day are full of cu lt u ra l li quo r.T he en tire process from produc i ng first-c l a ss iso l a tes t o harvesti ng mushroom on l y needs75~80days due t o adop ting t he liquid cultivati ng t echnique,wh ich is40~50days sho rter than t hat o f the conven tiona lm e t hod o f second-c l ass soli d iso l a tion.T he li quid cu ltiva tion m ethod can m arkedl y i m p rove econo m ic benefits. K ey word s G rifo la frondosa;Cu ltura l characters;L iqu i d isola t e s;Cu ltiva tion technique s 灰树花(Grifol a fr ondosa),即贝叶多孔菌,也叫栗子蘑、莲花菇、舞茸,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夏秋季野生于蒙古栎、板栗、米槠、栲树、甜槠、青冈栎等壳斗科树种及其他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心材白色腐朽,生境都在阔叶树林内。在自然条件下,灰树花是中温型、喜光、好氧性的真菌。对于海拔800m以上的林地,如果日降水量在200mm的年份,灰树花可发生很好。由于海拔较高,即使在7、8月份,林内温度也都只在20℃左右,且昼夜温差大,空气流通,湿度高,适合灰树花的生长[1]。由于灰树花的营养丰富,其鲜嫩的子实体香味浓郁,肉质爽口;干品则气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是一种脍炙人口的营养美味食品,日本料理盛行以鲜品涮火锅。同时,灰树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含的多糖是β-葡聚糖,能提高人体T细胞的含量,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和明显的抗癌、防癌、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灰树花还富含有机硒,可作为补硒食品。因此,灰树花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菌[1,2]。 1)黑龙江省博士后落户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2004~2006)。 第一作者简介:池玉杰,女,1964年4月生,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06年7月19日。 责任编辑:张建华。近年来,灰树花已在河北、浙江、福建、四川、山东、江苏等省的科研单位和栽培场栽培获得成功,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生产性栽培[3-5];国外只有日本有较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场。因为液体菌种生长速度快、在短期内能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液体菌种接入栽培袋后栽培袋发菌也比较迅速,因此用液体菌种作为二级菌种就会使整个栽培过程的生产周期大大地缩短,提高经济效益,所以研究液体菌种的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意义。笔者以二级液体菌种代替固体原种,研究了灰树花在哈尔滨地区的栽培技术[4,6-8]。 1 材料 灰树花菌株(Grif ol a fr ondosa),2002年从河北省迁西县购入,菌株号为迁西二号。 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 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KH 2 PO 4 5g,加水至1000mL。 M EA培养基:麦芽糖12.5g,琼脂20g,加水至1000m L。 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50g,琼脂25g,葡萄糖 20g,麦麸100g,蛋白胨5g,KH 2 PO 4 3.2g,M gS O 4 1.8g,VB 1 10mg。 DOI牶牨牥牣牨牫牱牭牴牤j牣cn ki牣dlxb牣牪牥牥牱牣牥牫牣牥牨牱

32种菌类的功效

32种菌类的功效 菌类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等,还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多吃可增人体免疫力。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32种营养美味的菌类植物的价值: 1、竹荪 富含人体必需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其特点是蛋白质高,脂肪低,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利。具有健脾益胃、补气止痛和解腻减肥之功用,可 治疗弱症、伤症和咳嗽等病症,对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症有一定疗效。 2、杏鲍菇 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血、降低血压、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功能。适宜于肠胃功能衰退、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病人食用。 U n R e g i s t e r e d

3、草菇 富含维生素C,常吃草菇,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草菇中含有的异蛋白可抑制癌细胞生长,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能加强肝、肾的活力,保护肝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体内胆固醇含量,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有益、有解毒、滋阴壮阳、抗坏血病、健胃功效。 4、牛肝菌 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抵制肿瘤活性、抗流感病毒、舒筋 活血、补虚提神等方面功能。适宜感冒咳嗽、食积、脘腹胀满、水肿病人食 用。 5、滑子菇 U n R e g i s t e r e d

所含粗蛋白质高于香菇,并富含丰富的多糖、乳酸与甲酸等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活性等功能,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6、姬松茸 富含丰富的多糖,如丙三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等,营养价值极 高,具有抗癌、抗凝血、降血脂、安神等方面的功能。 7、灵芝 灵芝所含多糖物质可加速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促进造血,增强体质;增 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升高白血球的数量,有镇静和镇痛作用,有镇咳、祛痰和平喘的作用;可保护肝脏、降低血清丙谷转氨酶,促进肝细胞再生;显著降低血清醛缩酶,有抗癌和抗衰老作用。 U n R e g i s t e r e d

什么是灰树花

灰树花是食、药兼用蕈菌,夏秋间常野生于栗树周围。子实体肉质,柄短呈珊瑚状分枝,重叠成丛,其外观,婀娜多姿、层叠似菊;其气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其肉质脆嫩爽口,百吃不厌;其营养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作为一种高级保健食品,风行日本、新加坡等市场。由于我国较早的权威专著《中国的真菌》的采用,灰树花便成为比较通用的汉语名称。灰树花具有松蕈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其营养和口味都胜过号称菇中之王的香菇,能烹调成多种美味佳肴。 中文学名灰树花 别称舞茸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ta) 亚门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纲层菌纲(Hymenomycetes) 亚纲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 目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 科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属树花属(Ramalina) 种灰树花(又名舞茸) 分布区域黑龙江、吉林、河北、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省 一、生理特性 灰树花营养碳源以葡萄糖最好,人工栽培时可广泛利用杂木屑、棉籽壳、蔗渣、稻草、豆秆、玉米芯等作为碳源。氮源以有机氮最适宜菌丝生长,硝态氮几

乎不能利用,生产中常添加玉米粉、麸皮、大豆粉等增加氮源。维生素B1是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灰树花菌丝在20~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是24~27℃。子实体可在16~24℃下发生,最适温度为18~21℃。菌丝生长的环境相对湿度以65%为宜,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湿度是90%。灰树花属好氧型真菌,无论菌丝生长还是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空气,特别是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保持经常对流通风,室内一般难以满足,因而出菇多在通风较好的室外进行。菌丝生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子实体生长要求较强的散射光和稀疏的直射光,光照不足色泽浅,风味淡,品质差,并影响产量。灰树花生长的pH值为4.5~7,最适pH值为5.5~6.5。 二、形态特征 灰树花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末端生扇形至匙形菌盖,重叠成丛,大的丛宽40~60厘米,重3~4公斤;菌盖直径2~7厘米,灰色至浅褐色。表面有细毛,老后光滑,有反射性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厚2~7毫米。 菌管长1~4毫米,管孔延生,孔面白色至淡黄色,管口多角形,平均每毫米1~3个。孢子无色,光滑,卵圆形至椭圆形。菌丝壁薄,分枝,有横隔,无锁状联合。 灰树花在不良环境中形成菌核,菌核外形不规则,长块状,表面凹凸不平,棕褐色,坚硬,断面外表3-5毫米呈棕褐色,半木质化,内为白色。子实体由当年菌核的顶端长出。 灰树花是一种中温型、好氧、喜光的木腐菌,夏秋季发生于栎树、板栗、栲树、青冈栎等壳斗科树种及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木质部

灰树花栽培与管理

灰树花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又名莲花菌、千佛菌、栗蘑、舞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灰树花具有松蕈芳香,肉质柔嫩,菇体内富含铁、铜、维他命C、硒、铬、灰树花多糖(Grifola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功能,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肝硬化腹水及糖尿病等,是非常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被誉为“真菌之王,抗癌奇葩”。 一、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 灰树花是木腐菌,杂木屑、棉籽壳、蔗渣、稻草、豆秆、玉米芯等可作为碳源。有机氮最适宜菌丝生长,几乎不能利用硝态氮,生产中常添加玉米粉、麸皮、大豆粉等增加氮源。维生素B1是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二)温度 灰树花是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32℃,最适温度为20-25℃,菌丝耐低温能力较强,能在零下196℃的液态氮中保存数年。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8-22℃,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25℃,最适温度18-23℃,但因菌株不同有所差异。 (三)水份与湿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含水量过低出花不整齐,过高则菌丝体分泌黄水过多,影响子实体发生。子实体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份,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 -90 %,湿度过低,子实体极易失水枯死,湿度过高,菇体易腐烂受细菌感染。 (四)空气 灰树花属强好气性真菌,不论在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在子实体发生阶段都需要充足的氧气,通气不足,菌丝细弱,分枝少,子实体生长迟缓、不分化,菌盖开片难,并易污染杂菌,因此培养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注意调节通风与保湿二者的矛盾。 (五)光照 灰树花菌丝生长阶段对光线要求不敏感,光照强度为15-50勒克斯即可,过强的光线影响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需要较强散射光或稀疏直射光,适宜光照强度为200-500勒克斯,光线不仅影响子实体颜色、形状、成活率,还可以影响菇体香味,散射光越强,香味越浓,品质越好;光线不足,子实体分化困难,色泽浅,产量低,质量差,甚至不出菇。 (六)pH 值 灰树花适宜在微酸性环境中生长,适宜PH 值为5.5-6.5。 二、栽培时间 灰树花菌丝生长较慢,栽培袋发满菌需50-65天,而出菇期对温度要求较高,在选择自然环境条件下出菇时,应安排妥当出菇期,算准装袋时间,栽培袋制作应在出菇期向前推70天左右。华北地区主要在春秋两季的适宜出菇期进行栽培,春栽应在1-3月制种发菌,4-6月出菇;秋栽6-8月制种发菌,9-11月出菇。灰树花的菌丝具有较强的抗衰能力,在低温季节提前排袋,可使菌丝连接紧密,充分吸收养分,出菇势强,提高产量。 三、栽培方法与管理 (一)菌种制作

解读亚健康和慢性病

各位伙伴、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要和大家谈一个健康的话题,拥有健康不等于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世界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人民的忠告是: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幸福。在对待健康的观念上,好多人觉得自己没有病,更不需要去预防;觉得自己有点小病也没有什么,认为很多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或终生治疗,所以就把健康交给了医生。其实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大部分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却不知道如何去掌握自己的健康,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健康知识,大部分人只知道爱吃什么,却不知道该吃什么,更不知道吃与健康有何关系,有位营养学家说得好,如果你吃的对,根本不需要看医生,如果你吃的不对,医生也救不了你!所以说大多数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健康观念的落后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亚健康和慢性病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在我国居民健康状况调查中发现,健康人占5%,疾病占20%,亚健康占75%,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非常可怕的,长期的亚健康会发展成为慢性病而且可能致人突然死亡。社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精神压力对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精神压力会造成失眠,会产生疲劳综合症、免疫力下降、免疫失调、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我们的工农业发达了,高科技进步了,但它是用惨痛的代价——重污染换来的,我们呼吸空气污染、吃粮食化肥污染、吃水果蔬菜农药污染,51.6%的儿童铅超标铅中毒,交通警察的平均寿命47岁,白领阶层6年前的平均寿命是58.52岁,近几年他们的平均寿命降到了52.52岁。由于这些重污染引起来的文明病、现代病,靠传统的中西医已经感觉力不从心,束手无策,世界食品药品检测组织美国的FDA最近宣布,靠传统中

灰树花种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灰树花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灰树花属食、药兼用蕈菌,夏秋间常野生于栗树周围,又名贝叶多孔菌、舞茸、千佛菌、栗子蘑、莲花菇等,属多孔菌科树花菌。灰树花具有松蕈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等特点,被我国较早权威专著《中国的真菌》所采用,灰树花便成为比较通用的汉语名称。据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分析专家介绍,灰树花具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和口味胜过号称菇中之王的香菇,能烹调成多种美味佳肴,被誉为“食用菌王子”。近年研究发现,灰树花具有抗癌和免疫增强作用,并具有抗高血压,降低血糖和血脂及抗各类肝炎病毒;对糖尿病、水肿、脚气病、小便不利、动脉硬化、脑血栓、肥胖、预防贫血、坏血病、白癜风等症有显著疗效。 近年日本相关文献也报导研究结果:灰树花由于富含铁、铜和维他命C,具有抑制高血压和肥胖症的功效,它能预防贫血、坏血病、白癜风,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栓的发生;灰树花的硒和铬含量较高,有保护肝脏、胰脏,预防肝硬化和糖尿病的作用;高含量的维生素E 和硒配合,使之能抗衰老、增强记忆力和灵敏度。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和日本科学家都发现了灰树花作为抗癌药源的功效,较高的硒含量有抗御癌症的作用,尤其是所含灰树花多糖(Grifolan),以β-葡聚

糖(glucan)为主,其中抗癌活性最强,带6条支链的β-(1,3)-葡聚糖占相当大的比重。已经面市的香菇多糖(Lentinan,日本的PSK,)、云芝多糖 (上海的PSP)等有更强的抗癌能力。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一方面是惧怕核污染种植和水产业,使日本灰树花生产量急剧锐减;另一方面则是需要灰树花作为保健食品和抗癌药物的原料,由此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大和消费的增加。 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和产量的急剧减少,导致对灰树花的需求源源大于供给。灰树花生长条件需要在海拔800米以上,日降水量在200毫升的山区或丘陵地区适宜生长,因此国内虽然在浙江、河北、山东、福建、吉林、四川等地都有商业化栽培,但因环境因素,除浙江、河北发展得好外,其余地区生长较一般。 2002-2011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年增长率达到18.97%,其中2010年实现销售1500亿元,出口23亿美圆。随着食用菌的食品和药品两个方向需求、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以灰树花为代表的珍稀食用菌需求强劲。为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适宜的气候条件,建设年产灰树花200万棒、年产灰树花菌棒500万棒的农业产业化基地。 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8600万元,年企业利润2830万元,上缴所得税700万元,企业净利润2130万元。项目将带动500户农户进行生产,实现1500多名农民就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企业基本情况 ##有限公司##珍稀食用菌研发分公司是##有限公司在##设立的独立法人分支机构,专门从事“####灰树花种植基地建设”和灰树花

灰树花的抗肿瘤研究

饮食习惯中,有着深奥的抗癌学问 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病除了致癌物质、环境污染、某些病毒和细菌等外部环境因素外,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也有可能成为引起癌症的罪魁祸首,而根据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和医学报道显示,致癌因素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饮食习惯中,有着深奥的抗癌学问,那么什么食物能够防癌抗癌呢?专家指出,低脂、含有丰富抗氧化能力的维生素C、维生素A、β胡萝卜素以及粗纤维的食品,具有减少致癌危险因素的作用。 肿瘤高发家族要多吃菌菇类食物 有些家族因为遗传因素肿瘤发病率很高,这时就更应该充分重视合理的膳食结构。在菌类植物松菇中,专家发现了丰富的MAP抗肿瘤蛋白,其对癌细胞具有很强的进攻杀伤作用。又如用一种叫丛生口蘑的菌类喂养接种肿瘤的小白鼠,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症发生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已证明许多菌类均有抗癌作用。 因此,癌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菇类食品,比如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不仅美味,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如此,真菌的药用价值也已引起医药界广泛的关注。为了攻克肿瘤,全世界所有能找到的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医学科研人员都进行了筛选,最后专家一致认定菌类是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抗癌药物。 肿瘤患者仅仅吃菇远远不够 我国是最早利用真菌治病的国家,如被国人称为仙草的灵芝,生活中常见的香菇、猴头菇等等,都属于真菌。为什么真菌会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呢?真菌中对癌症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发现,真菌中的多糖是抑制癌症的有利武器。如从香菇中提取的香菇多糖被制成实际应用的抗癌药物。 虽然经常吃食用菌对防癌、抗癌有帮助,但医学证明,仅仅通过饮食吸收的药物成分是有限的,目前医院已经普遍使用从各种真菌里提取的多糖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到底哪种真菌是最有效的抗癌药物呢?这里可以为大家详细介绍抗癌最厉害的真菌之王——灰树花。 灰树花,为人类战胜肿瘤带来希望 很多真菌都被发现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如灵芝、香蕈、香菇、金针菇、竹荪等,但谁是真菌抗癌之王却没有定论,直到2004年在美国召开的第4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日本研究真菌抗癌的权威难波宏章教授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真菌灰树花的提取物抗癌效果达到了80%,比起同组实验的化疗药物丝裂霉素45%的有效率还高出35%,如果将灰树花与丝裂霉素两者合用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达到98%!随后几年,世界各国医学界竞相出现新的研究成果,提交了几十万份的灰树花抗癌研究报告。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灰树花多糖工艺研究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灰树花多糖工艺研究 目的:为提高灰树花多糖的提取率,本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仪优选灰树花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时间、液流比和温度作为提取的变量因素,从中优选出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提取温度90℃,时间10 min和液料比为30∶1为本文灰树花多糖超声波-微波协同仪提取法的最佳条件。结论: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仪优选灰树花多糖提高了灰树花多糖的提取效率、提取纯度,缩短提取时间,明显降低提取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为市场的开发开辟新的提取手段。 [Abstract] Objective: To raise the extract rate of Maitake polysaccharide, we used the ultrasonicwave- microwave equipment to select an optimum condition of extracts Maitake polysaccharide. Methods: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extractsting Maitake polysaccharide was selected from three variable factors, extract temperature, extract time and liquid ratio. Results: The best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Maitake Polysaccharide were 90℃, 10 min and 30∶1 with ratio liquid to solid. Conclusion: The extract method of the ultrasound-microwave instrument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purity of extraction and saved time and costs of extraction, significantly. The extract means is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and open up new market development for the extraction means. [Key words] Ultrasound-microwave technology; Extraction; Maitake polysaccharide 灰树花(Grifolafrondosa)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云蕈、莲花菌等,隶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属[1]。灰树花是一种食、药两用菌。灰树花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据农业部质检中心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雨食品卫生研究所检验,灰树花干品中含蛋白质32%,其中含18种氨基酸,总量近20%,碳水化合物50%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改进食物构成,平衡营养成分及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2]。同时灰树花还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用真菌,其中含有的多糖是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灰树花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抗病毒、稳定血压、平衡血糖、改善脂肪代谢等生理活性,且无毒副作用[3]。 为了高效地获取灰树花多糖,近年来先后采用水浸提取法[4]、超声波法[5]等对灰树花的多糖进行提取,尽管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其回收率和纯度尚不满意。因此,本文首次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仪提取灰树花多糖,并将其与常规的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灰树花菌丝体:液体深层培养灰树花,收集菌丝体,烘干,粉碎,过200

白色灰树花及栽培技术

白色灰树花及栽培技术 白色灰树花是最新开发的稀有珍贵食用兼药用真菌。子实体气香沁脾、脆嫩爽口,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齿感,富含葡聚糖、菌蛋白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和药用成分,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病、动脉硬化等现代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白色灰树花是最新开发的稀有珍贵食用兼药用真菌。子实体气香沁脾、脆嫩爽口,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齿感,富含葡聚糖、菌蛋白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和药用成分,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病、动脉硬化等现代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国外市场每公斤鲜菇售价折合人民币元。我国直到目前才开始人工栽培,但规模小,远未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该品种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食药兼用菇类。 1、形态特征 白色灰树花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均洁白,子实体肉质、有柄和多分枝,未端呈扇形或匙形菌盖,覆瓦状重叠成簇,一簇直径可达10—20厘米,菌盖宽2—7厘米,厚度1-4毫米,边缘较薄,成熟后反卷,管孔白色,管口呈多角形无规则排列,着生于菌盖背面。 2、生育特性

①温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8—34℃,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12一25℃。以15-20℃为最适宜。 ②湿度。培养基适宜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阶段适宜的空间相对湿度为85%-95%。 ③光照。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原基形成及子实体生长需要50—500勒克斯的散射光。 ④空气。白色灰树花属好气性真菌。子实体生长阶段栽培场所要求通气良好。 ⑤pH值。pH值范围为4—7,最适5.5。 3、栽培技术 ①配料装袋。培养基配方为:A、杂木屑73%、麦皮10%、玉米粉15%、糖0.8%、石膏1.1%和过磷酸钙0.l%;B、杂木屑38%、棉籽壳38%、麦皮7%、玉米粉15%、糖1%和石膏1%;C、木屑70%、麦皮7%、玉米粉13 %、糖1%、石膏1%和细土18%。按配方称足原料,干料先混合均匀,糖溶于水后掺入料中拌匀,料的含水量掌握在63%—65%,pH值5.5-6。采用17厘米x33厘米x0.0045厘米的塑

32种菌类菇的功效介绍(图文)

32种菌类菇的功效介绍(图文) 1、竹荪:富含人体必需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其特点是蛋白质高,脂肪低,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利。具有健脾益胃、补气止痛和解腻减肥之功用,可治疗弱症、伤症和咳嗽等病症,对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症有一定疗效。 2、白灵菇:又名百灵菇,含有较全面的氨基酸,其维生素含量也超过一般蔬菜和肉类,具有清热消暑,理气化痰,排毒通便之健身功能,可食疗体虚痰多,腹胀易燥等症。 3、鲍鱼菇:营养丰富,具有滋养、补脾胃、除温邪、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常食可治肥胖症。心血管病。 4、草菇:富含维生素C,常吃草菇,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草菇中含有的异蛋白可抑制癌细胞生长,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能加强肝、肾的活力,保护肝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体内胆固醇含量,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有益、有解毒、滋阴壮阳、抗坏血病、健胃功效。 5、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茶菇。因多生于茶树上而得名。菇薄而柄长,其味尤在柄。浓郁中气味清香,有“中华神菇”之称,属高档食用菌类。 6、黑木耳:常吃木耳可抵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脑心血管病颇为有益,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黑木耳中的胶质,还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聚集,排出体外,起清涤肠胃作

用。7、猴头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等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猴头菇所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血液循环,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含量,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猴头菇还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手术后及癌症化疗后的病人宜经常食用,可增加免疫力、安神助消化、抗胃癌、食道癌。总之,猴头菇堪称降服癌症的克星,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8、虎掌菌:富含一种特殊的黑色食品营养素,并含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抱朴圈”物质;有补五脏、益肠胃、健脾、养肝、乌发之功,对肠胃炎有治疗作用。9、花菇:富含一种独特的香味物质-----香菇精,以及日桂醇、日桂醛等,馨香馥郁,回味隽永“花菇”含有两种“配糖体”和一种“B-葡萄糖苷酶”均有抑制癌症,增强人体抗癌能力,被国际医学界誉为防治癌症的“核武器”。10、滑子菇:所含粗蛋白质高于香菇,并富含丰富的多糖、乳酸与甲酸等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活性等功能,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11、灰树花:具有抗诱变和抗癌、降低胆固醇与降压、对肥胖的抑制,抗艾滋病毒、对机体补益等作用。适宜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肝硬化、肝腹水、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病人食用。12、鸡腿菇: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心血管输出量、抑制肿瘤活性等功能。适用于体虚、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肝炎、糖尿病、痔疮病人食用。13、鸡油菌:该菌有

灰树花D阻分是什么

灰树花D阻分是什么? 它的抗癌机理是什么呢? 可能大家看到灰树花会觉得这是一种花,不可否认的是,这真的是一种花,而且此花是非常美丽而富有价值的。谁都喜欢花,有人喜欢玫瑰,有人喜欢百合,有人喜欢则偏爱郁金香。可能通过介绍,大家会对灰树花更加有种相知恨晚的感觉吧。 灰树花是一种菌类植物,跟普通菌类植物一样,可以用来做菜,可以用来做药。像大家熟悉的灵芝,虫草,还有最近广告盛行的猴头菇(可以养胃哦)。既然是吃的东西,怎么能用来抗癌呢?疑问就跟着来了。

什么是灰树花D阻分?这个东西为什么可以用来抗癌呢? D阻分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取的、灰树花多糖(阻分素)中的一种高效抗癌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是含有以β-(1-6)结合为主链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主链β-(1-6)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 灰树花D组分是一种潜在的细胞调节因子,能够在体内外阴止肿瘤细胞增生、调节分化、延缓或降低肿瘤发生。其大剂量、低毒性的特点,表明在临床进行肿瘤预防与治疗有着广泛前景。 灰树花D组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虽然至今并不个分明确,甚至有相互矛盾的观点,但通常认为有以下作用。 抗氧化作用 灰树花D组分被公认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通过阻断过氧化过自由基链反应,成为细胞膜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防止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 因此,普遍认为,灰树花D组分的抗氧化能力在抗肿瘤细胞增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科学研究表明,抗氧化作用只是灰树花D组分抗癌作用之一,而不是全部。因为它还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

免疫调节作用 已经有许多实验证明,灰树花D组分是一种正向免疫调节剂。在正常和免疫抑制的疾病状态下,它能够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众所周知,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机体免疫监视功能的减弱,却会使得异常分化细胞逃过免疫监视,从而发展成为临床上常见的肿瘤。 灰树花D组分作为激活免疫系统的因子,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消灭正在形成病灶的肿瘤细胞,从而防止肿瘤的形成、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生长失控和分化受阻。 研究表明,灰树花D组分能够有效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大多数肿瘤细胞会在维生素E的作用下,由圆形变成长条形的纤维形态,而且这种分化不可逆转。这样,就有效地阻止了肿瘤细胞的分化。 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死亡。 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节,涉及到细胞周期中的许多因素。细胞周期调节涉及到多种途径,主要有多种正向和反向调节物的调节。 灰树花D组分会通过调节某些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促使细胞发生死亡。具体包括:影响细胞形态:控制细胞的复制、密码重排、特异基因异位、原癌基因变化等。

(整理)32种菌类的功效介绍.

32种菌类的功效介绍 竹荪 富含人体必需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其特点是蛋白质高,脂肪低,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利。具有健脾益胃、补气止痛和解腻减肥之功用,可治疗弱症、伤症和咳嗽等病症,对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症有一定疗效。 杏鲍菇 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血、降低血压、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功能。适宜于肠胃功能衰退、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病人食用。

草菇 富含维生素C,常吃草菇,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伤口愈合,草菇中含有的异蛋白可抑制癌细胞生长,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能加强肝、肾的活力,保护肝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体内胆固醇含量,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有益、有解毒、滋阴壮阳、抗坏血病、健胃功效。 牛肝菌 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抵制肿瘤活性、抗流感病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方面功能。适宜感冒咳嗽、食积、脘腹胀满、水肿病人食用。

滑子菇 所含粗蛋白质高于香菇,并富含丰富的多糖、乳酸与甲酸等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活性等功能,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姬松茸 富含丰富的多糖,如丙三醇、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等,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抗癌、抗凝血、降血脂、安神等方面的功能。

口蘑 口蘑菌肉肥厚、质细嫩、具香气、味鲜美,口蘑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解表透疹、化痰理气、补肝益肾、强身补虚、防癌抗癌等功效。 茶树菇 又名茶薪菇、茶菇。因多生于茶树上而得名。菇薄而柄长,其味尤在柄。浓郁中气味清香,有“中华神菇”之称,属高档食用菌类。

灵芝 灵芝所含多糖物质可加速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促进造血,增强体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升高白血球的数量,有镇静和镇痛作用,有镇咳、祛痰和平喘的作用;可保护肝脏、降低血清丙谷转氨酶,促进肝细胞再生;显著降低血清醛缩酶,有抗癌和抗衰老作用。 白灵菇 又名百灵菇,含有较全面的氨基酸,其维生素含量也超过一般蔬菜和肉类,具有清热消暑,理气化痰,排毒通便之健身功能,可食疗体虚痰多,腹胀易燥等症。

关于编制灰树花提取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灰树花提取物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0117705482.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灰树花提取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灰树花提取物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灰树花提取物项目发展概况 (12)

辅助抗癌远远超越灵芝的的灰树花

辅助抗癌远远超越灵芝的的灰树花 辅助抗癌功效比灵芝更有效 在知道"灰树花"之前,我们早已知道"灵芝"。"灵芝"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也是目前辅助抗肿瘤市场知名度最高的产品。 而现在,一种比灵芝更神奇的真菌正正在风靡全球。它,就是灰树花。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对灰树花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灰树花含有众多的活性物质,尤其是灰树花多糖,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抗病毒、稳定血压、降低血糖、改善脂肪代谢等广泛的生理活性。 今天,在世界上已有3000多名肿瘤医生应用并验证了灰树花多糖的临床疗效,灰树花多糖也是唯一一种被日、美、欧等国家临床应用的生物化疗一线抗癌药品。它能全面激活免疫细胞,缓解疼痛,联合化疗减轻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症状,阻止癌症复发转移。一些国际肿瘤界人士甚至断言:如同青霉素的发现一样,灰树花多糖的发现,将迎来人类抗癌的新时代。 灰树花--日本的"宫廷国宝" 灰树花在民间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据说每株灰树花可换取同等重量的银子,是献给幕府的珍贵贡品,因此山民一发现它,就高兴得手舞足蹈,故而也被称为"舞茸"。 1603年,统一日本的一代枭雄德川家康,征战中不幸患疾,众御医束手无策。《日本野史》记载,是一种叫灰树花的野生真菌让他起死回生。从此,灰树花被日本皇室指定为宫廷专用贡品,平民不得据为已有,成为日本"宫廷国宝"。1709年,日本人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与中国的《本草纲目》齐名)中收载了灰树花,灰树花首次载入史册。1834年,日本人本坂浩然的《菌谱》首次记载了灰树花"润肺保肝,扶正固本"的药用价值,使其在医学方面的功效再次得到认可。 灰树花--原子弹时代的解药 二战时,日本广岛、长崎同时遭受原子弹袭击,被核辐射感染的当地日本人几乎无一幸免的患上了"原子弹后遗症"!日本政府倾其国力进行着秘密研究,期望找到能缓解后遗症的药物!日本科学家首先瞄上了中国的仙草灵芝,然而对于强烈的原子弹级辐射,灵芝也无回天之力;于是他们又寄希望于广岛被炸后依然盛产的松茸,期望有所突破,结果还是令人失望! 日本政府指定专家组对上百种具有药用价值作用的真菌做了严格的对比试验,终于发现百年宫廷贡品、深山野生菌灰树花,各项指标和功能都表现得鹤立鸡群!日本科学家终于重新认识了这朵广为人知的抗病奇葩!由于具有极强的抗突变能力,尤其是在防止受辐射与受化学污染的细胞突变为癌细胞方面效果突出,灰树花于是在日本广岛、长崎大量使用,大批受辐射伤害的人逐渐恢复了健康! 日本对灰树花的深入研究在近50年中紧锣密鼓地秘密进行着,经过上万次的临床治疗试验,验证了灰树花奇迹般的效果!由于灰树花能迅速、有效修复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而帮助患者抵御病痛、防止复发,所以在日本医学界又有"免疫之王"一称!从此灰树花成为日本人"原子弹时代的解药"。 20世纪末发现的天然抗癌明星 20世纪末,在对人工合成的各种抗癌药大失所望之时,各国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便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