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学中的系数解释

房地产经济学中的系数解释
房地产经济学中的系数解释

基尼系数

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是当前人们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收入分配差异的合理与否,一方面可以反映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保障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衡量收入差异状况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即吉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下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

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图中,0M为45度线,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M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1个人手中,称为绝对不平等线。介于二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它表明: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O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对不平等线OP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定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基尼系数是界于0-1之间的数值,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不均等程度越高;当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市场经济国家衡量收入差距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例如: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88年为

0.23,2000年为0.32,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比较平均;198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200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9,离国际上0.4的警戒线仅一步之遥。到了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6。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当然数据越精确,家庭或国家的经济情况反应也就越精确。

纳瑟姆曲线

名称来源

世界城市化发展有一个共同规律----这就是著名的“纳瑟姆曲线”,它是1979年由美国城市地理学家Ray.M.Northam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定义

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二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

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

我国表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4年的42%,平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高速成长期。城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拐点出现在1996年,依据纳瑟姆曲线预测第二个拐点将出现在2018年。

城市发展“纳瑟姆曲线”规律显示,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临界值时,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2001年和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分别是37.65%和39.1%,已经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1998年38%的城市化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的城市化正在从初级阶段向加速阶段转化。

管理学理论及效应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7、手表定律: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8、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9、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10、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11、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房地产经济学练习题

房地产经济学练习题专科 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选定的答案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中。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房地产的涵义是( A )。 A. 建筑地块与房屋建筑物 B. 房产和地产的总称 C. 房地产行业 D. 房屋财产 2、土地市场的低流动性是指( )。 A. 土地变现能力较小 B. 土地权属关系复杂 C. 土地市场具有垄断性 D. 土地供应缺乏弹性 3、从总体上看,房地产业主要属于( C )。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第四产业 4、与国民经济周期相比,房地产业周期的特点为( C )。 A. 衰退时期一般来得较晚 B. 高涨时期一般来得较晚 C. 波动波幅基本一致 D. 萧条时期相对较长 5、房地产市场的双重特性是指( B )。 A. 供给与需求 B. 所有权与使用权 C. 保值与增值 D. 消费与投资 6、通常,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则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水平(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7、当房地产供给弹性系数大于零小于1时,表明房地产供给( D )。 A. 完全缺乏弹性 B. 单位弹性 C. 富有弹性 D. 缺乏弹性 8、房地产供需平衡是指( C )。 A. 供需总量平衡 B. 供需结构平衡 C. 供需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D. 供需相对平衡和绝对平衡 9、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是指( A )。 A. 现实供给 B. 潜在供给 C. 与有效需求相适应的供给 D. 与潜在需求相适应的供给 10、按开发的规模可把房地产综合开发划分为( A )。

A. 单项开发和成批开发 B. 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 C. 住宅用房、商业用房和工业用房开发 D. 土地开发、房屋开发和综合开发 二、名词解释 1、房地产是指覆盖土地并永久附着于土地的一类实物,比如建筑物。房地产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 2、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FNPV)是指项目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目标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到开发活动起始点的现值之和,它是房地产开发项目财务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主要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3、房地产市场周期指房地产经济在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运动的过程。 4、净现值率是一种动态投资收益指标,用于衡量不同投资方案的获利能力大小,说明某项目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实现的净现值大小。净现值率小,单位投资的收益就低,净现值率大,单位投资的收益就高。 5、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是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所取得的或者无偿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6、建筑物价格是指建筑物连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 三、简答题 1、简述不确定性评价的方法。 答:大中取大法、小中取大发、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2、简述一般房地产投资的程序。 答:一般房地产投资程序:投资机会,寻找与筛选→细化投资方案→可行性研究→合同谈判→正式签署有关合同协议→工程建设→竣工投入使用→房地产资产管理. 3、简述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结构。 4、答:房地产金融市场由房地产借贷市场、房地产证券市场、房地产保险市场、房地产信托投资市场等组成。其中,房地产借贷市场和房地产证券市场是主干市场,其他为辅助分市场。房地产借贷市场可以分为房地产储蓄市场和房地产贷款市场,房地产贷款市场分为信用贷款市场和抵押贷款市场,抵押贷款市场可以分为一级抵押贷款市场和二级贷款市场。房地产证券市场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按级别划分也可分为一级和二级市场 4.简述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动态评价的含义、特点及主要评价指标。 动态评价方法在经济分析中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同静态评价方法相比,动态评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题附答案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题附答案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国城市建筑地块的所有权属于() A.国家所有B.社区所有C.企业所有D.个人所有 2.考察经济现象趋向均衡状态的调整期间的变化,可运用()A.抽象分析B.均衡分析法C.静态分析法D.过程分析法3.国民收入的增长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一般呈() A.等比例关系B.偏态分布关系C.正相关关系D.负相关关系4.资本形成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资本的() A.增加B.递减量C.保有量D.消耗量 5.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地租量取决于土地() A.供给者之间的竞争B.管理者的偏好C.投资者的选择D.需求者之间的竞争 6.土地级差生产力是产生级差超额利润的() A.物质基础B.自然基础C.经济基础D.理论基础 7.各种群体和个人在地域空间上集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被称为() A.集中效益B.集聚效益C.集成效益D.集合效益 8.投资收益现值减去成本现值为()

A.净资产B.净负债C.净现值D.净投资 9.屠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是() A.π=P-C-T B.π=P-D-T C.π=P-B-T D.π=P-A-T 10.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理论是概括为() A.六边形城市空间分布模型B.五边形城市空间分布模型C.正方形城市空间分布模型D.三角形城市空间分布模型11.由工商、服务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场所的需要而形成的房地产需求是() A.生产性需求B.消费性需求C.投资性需求D.娱乐性需求12.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即() A.E d>1B.E d<0C.0<E d<1D.E d<1 13.房地产一级市场的本质是土地() A.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分离B.典当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C.抵押权和使用权的分离D.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14.在房地产权利价格中,最完全最充分的物权是房地产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经营权D.抵押权 15.引起房地产价格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的()A.间断性变化B.周期性变化C.连续性变化D.偶然性变化1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政治因素的是()A.社会治安B.文化时尚C.地理位置D.国家间的关系17.国家所有制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具有()A.法人财产权B.赠与财产权C.继承财产权D.变更财产权

房地产经济学的——2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题——2 一、名词解释 1、不动产 不动产是指土地和与土地不能分离或者不可移动或者移动后不能保持财产原有形态性能的财产,可以说是广义的房地产,它比房地产范围广。包括各种建筑物、道路、农用地及生长在土地上的各类植物等。 2、土地二级市场 土地市场是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土地市场也称地产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土地的使用权转让市场。 3、土地收益金 土地使用者将其所使用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含连同地面建筑物一同转让)给第三者时,就其转让土地交易额按规定比例向财政部门缴纳的价款,或土地使用者将其所使用的土地使用权出租(含连同地面建筑物一同出租)给其他使用者时,就其所获得的租金收入按规定比例向财政部门缴纳的价款。 4、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取得的、土地产品市场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一个差额,这个差额转化而形成的地租。 5、地役权 是指为了增加自己土地的利益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 6、物业税 所谓物业税又称财产税或地产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都要缴付一定税款,而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其市值的升高而提高”。 7、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某一时期上市销售的全部住房平均每套的价格,与这个国家或城市居民某一时期户均收入的比值, 用以考察居民的购房能力。 8、基准地价 基准地价是在某一城市的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用途相似、地段相连、地价相近的原则划分地价区段,然后调查评估出的各地价区段在某一试点的平均价格。 9、房地产投机 是指购买土地或住房仅仅是为了获取价差收益,而不是看重房地产本身的效用。 10、住房优惠券政策 政府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在购买住宅方面所给予的补帖、减免税、成本价购房等的优惠政策。 11、房地产价格指数 房地产价格指数是动态描述一定区域内各类房地产(如商业/住宅和工业)价格变动及总体价格平均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二、问答题 1、地价的变动趋势包括哪些? (1)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增加; c)土地投机,土地投机的本质是借助于出现的稀缺和垄断,人为地制造土地 的虚假需求,在一段时间内使土地价格上涨以达到获利的目的。 (2)土地价格变动呈现周期性特征

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基础知识

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 一、房地产具有哪些经济特性? 必需品性、高价值性、耐久性、位置固定性、不可分割性和多重异质性。另外还有如下特性: 1)内涵的统一性 房地产的整体概念包涵了房屋建筑物、建筑地块、经济权利等方面。他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房”“地”“产”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统一体。同时它也是商品属性和资产属性的统一。 2)价值双源性 房地产价值的双源性是由于土地价值的双源性造成的,而土地价值的双源性又源于土地本身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土地是一种自然物,具有自然资源属性。另一方面,土地又是社会产物,追加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凝结又增加了土地价值,具有社会资源属性。 3)空间固定性 房地产必须定着在一定的土地上,并因而具有空间上的有不可移动性。尽管目前也出现了极少数的移动房屋(特别是移动住房),但是空间固定性仍被公认为房地产的重要特征之一。 由于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每一套房地产都和唯一的土地地块,以及与该地块想联系的通达性条件、环境、景观、基础设施、社区居民构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通常称为区位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任何房地产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引发房地产异质性这一重要特征。区位条件不会因为个别物业所有者的努力而改变,“位置,位置还是位置”(location,location and location)这句名言更加凸显了区位的重要性。 4)需求的普遍性 房地产具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它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求,具有需求的普遍性质,不同于其他商品。 5)效用的长期性 同一般商品相比,房地产属于超级耐用品,其本身具备长期耐久使用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同房屋建筑物相联系并形成一体的土地,其效用可以通过不断再开发得到近乎无限期的延长。 二、房地产业与一般产业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产业特性? 1)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柱性 ①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基础性产业是指该产业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是社会再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的载体,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综合性和关联性 房地产业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它横跨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的产业部门。 3)资金密集型和高风险性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由于房地产价值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占用多,它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大量资金运作的过程。房地产业投资周期长,固定性及变现能力差等特点,存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财务风险、政策法律风险。 4)级差收益型和区域性 从经济活动的范围来看,房地产业是一个区域差异大,级差收益明显,地区性特别强的行业。由于房地产的空间固定性,房地产业的发展比其他行业更多的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微观区位的不同,也使房地产价值出现巨大的分异。房地产业

房地产经济学天津大学作业答案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初步揭示了地租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 A.杜尔哥B.杜能C.威廉·配第D.洛克 2、马克思认为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的垄断。 A. 土地所有权B.土地经营权C.土地使用权D.土地租赁权 3、在地役关系中,因使用他人土地而获便利的土地为()。 A. 供役地B.需役地C.地役权D.供役地人 4、地租有()三种形式。 A.劳役地租B.实物地租C.货币地租D.资本地租 二、判断题 1、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商品一切交换或流通关系的总和。() 2、房地产产权可以为不同所有者占有。() 3、住宅消费潜在需求一般受人口数量、婚姻状况、家庭户数、规划设想、政府政策等变量的影响。() 4、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建立在人口和资源均匀分布的假设之上的。() 5、农业周期是非常著名的行业经济周期,代表人物是莫代卡·伊泽克尔。() 6、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方向相反,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7、大卫·李嘉图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指“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 三、名词解释 1、典权 2、地役权 3、房地产经济周期 4、房地产市场 5、房地产供给(微观) 6、级差地租Ⅱ 7、土地所有权 8、绝对地租 9、房地产业 10、产权变动 11、城市垄断地租 12、房地产中介服务 四、填空题 1、()是存量房地产的交易市场,是消费者之间进行横向交易的市场。 2、一般说来,决定房地产()的因素主要有可替代程度、租金比率、需求迫切程度和使用期限。 3、如果从广义的层面上理解,地租是一种不仅限于()的租金。 4、马克思认为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的来源。 5、大多数农产品、矿产品的加工工业,一般都布局在()产地。 6、()产生的基础是存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且二者处在分离的状态。 7、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长与宏观经济周期()。 8、()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指“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

2016年初级房地产经济师考试精选练习题(2)含答案

2016年初级房地产经济师考试精选练习题(2)含答案 1.土地是指(D ) A地表B地表以上空间C地表的上下空间D地表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 2.土地的范围( B) A平面的B三维立体的C多维空间D不包括地下空间 3.房地产可视为实物、(D )和区位三者的结合体。 A权力B权利C产权D权益 4.房地产与一般的有形资产相比,决定价值高低的不同因素是( B) A质量B功能C权益D新旧程度 5.房地产与一般的无形资产相比,决定价值高低的不同因素是(C )

A权益B实物C供求D消费者偏好 6.房地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决定价值高低的不同因素是( A) A区位B权益C实物D供求 7.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是指房地产的(D ) A所有权不可转移B周围环境景观相对固定C社会经济位置不变D自然地理位置不变 8.房地产之所以有独一无二性,是因为(D ) A建筑设计不同B外观形象不同C建筑结构不同D坐落位置不同 9.房地产市场是(A ) A地区性市场B全国性市场C全球性市场D跨地区市场 10.同一地区的同类房地产(C )

A可以完全替代B完全不能替代C有一定的替代性D价格不相互影响 11.土地具有不可毁灭性是指(D ) A 土地使用期限很长B土地所有权一般不会改变 C土地可永久利用D土地作为空间位置是永存的 12.在市场经济中,土地拥有者趋向于将其土地用于( C)可以获得最高收益的用途。 A过去B目前C预期D他人 13.房地产的保值增值性意味着(C ) A房地产的价值始终是上升的B房地产的价值有时上升有时下降 C房地产的价值总的趋势是上升的D房地产的价值不会下降 14.在一个高级住宅区附近建一座化工厂,对该住宅的价值(B)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资料

房地产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二复习题目 1、房地产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按照西方国家对商业房地产的定义,商业地产包括那些? 狭义:土地及其上面的建筑物和衍生的权益;广义:土地及其上面的建筑物和衍生物的权益,还包括水源、森林、矿藏等。特点:A 房地产的价值就在于其位置——区位B、建造和使用周期长C、价值量大D、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E、保值与增值性 F、异质性 G、政策影响性 H、相对稀缺性 I、地产与房产不可分割的一致性 2、房地产业可以划分为哪些行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包括那些? 房地产业可分为房地产投资开发业和房地产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又分为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等。其中,又将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归为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所以,房地产业的细分行业包括房地产投资开发业、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业 3、房地产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房地产经济学是应用一般经济学(微观、宏观及其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稀缺的房地产资源配置问题,特别是房地产活动或行为对房地产价值(价格)的影响的学科。 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整个社会房地产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城市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房地产经济的运动及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4、地租的实质是什么?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含义是什么? 土地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 5、绝对地租的概念是什么?绝对地租包括哪两大类?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区别是什么?我国的基准地价属于什么类型的地租? 由于土地所有权垄断而产生的地租农业和城市的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因自然状况与人们的投入而产生绝对地租:因所有权被垄断而产生提供级差地租的土地: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仅提供绝对地租: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地租=垄断地租我国的基准地价属于绝对地租 6、区位及区位理论的含义是什么?区位要素包括哪三方面?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区位:空间位置或为特定目标儿划定地区区位理论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及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 7、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假设条件和形成机制是什么?该理论的有什么样的意义? 六个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距城市4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形成机制:利润(地租收入)=农产品销售价—农业成本—运输费用根据前述各种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

房地产经济学pdf

《房地产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房地产经济学》英文名称:《Real Estate Economics》学 分: 2 总学时: 36 实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物业管理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房地产经济学是物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和学位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现房地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能灵活掌握和运用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为未来从事房地产或物业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预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40学时。含教学36学时,复习、考试4学时) 章 节 内 容 学时 第一章 房地产:内涵与特性 2课时第一节 房地产的界定与分类 房地产的内涵。房地产与相近概念简析。房地产的分类。 第二节 房地产:从三个视角的理解 作为一种实物和空间的房地产。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和一种生产要 素的房地产。作为一项财产和一组权利束的房地产。 第三节房地产的特性 位置的不动性。使用的耐久性。异质性。投资、消费的两重性。 第二章 房地产业:形成、定位与发展 2课时第一节 房地产业的形成 房地产业的概念与构成。工业化、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兴起。产业 结构演变与房地产业成长。消费结构升级与房地产业扩张。 第二节 房地产业的性质定位与功能定位 基于不同产业分类的房地产业性质定位。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功 能定位比较。 第三节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国民经济主要经济变量对 房地产业的影响。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体系、结构与运行 2课时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体系与构成要素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和特性。房地产市场体系。房地产市场构成要素。

房地产经济学课后题

房地产经济学课后题 第一章房地产、房地产业、与房地产经济学 1.房地产的概念是什么? 狭义的房地产:指土地、建筑物及其他地上定着物,包括物质实体以及依托于物质实体的权益。 (广义的房地产:在狭义房地产概念的基础上,再加上水、矿藏等自然资源) 2.房地产有哪些经济特性和社会法律特性? 经济特性:房地产经济价值的积累性和衰减性;房地产利用的递减性和合理集约性;房地产权利的可分割性与权益的流动性;房地产供给的稀缺性和经营的垄断性;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性;房地产的保值和增值性。 社会制度特性:房地产的财富性;房地产的社会稳定性;房地产产权的法律性。 3.如何认识房地产业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房地产业:指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建设、经营、租赁、抵押、信托、维修以及装饰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 基本特点: 1)区域经济——房地产业区域差异大、级差收益明显; 2)行业特点——房地产业具有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 3)投资过程——房地产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 4)社会经济活动——房地产业易受政策影响且与法律制度紧密相关联。 4.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阐述房地产的基本内涵、商品属性及其房与地的内在关系; 2)阐述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阐述房地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4)阐述房地产竞技的运行机制; 5)阐述如何建立与健全房地产经营管理体制; 6)阐述房地产有关制度及法律、法规等等。

5.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个案研究 6.房地产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研究和阐明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及其内在规律,逐步建立科学的房地产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章房地产商品 1.如何理解土地价值? 土地作为自然存在和自然赋予的一种自然资源,如未经人类改造利用,不是劳动产品,便没有价值; 土地经过改良和投资,使土地由单纯的自然物质变成土地资本和生产资料,增加了土地产量和生产力,土地中凝结了人类投入的劳动,形成了土地的价值。 2.房地产商品属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房地产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活动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 3)房地产的买卖、租赁、抵押、信托、入股等,都是实现房地产商品经济关系的具体交易形式; 4)与房地产有关的税费制度; 5)房地产既具有商品的消费属性,又具有商品的投资属性。 3.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有哪些? 自然属性的特殊性:固定性、耐久性、异质性、效用的多层次性。 社会属性的特殊性:价值方面的特殊性、价格形成的特殊性、交易的先期性和逐步性。 4.房地产商品主要包括哪几类? 土地,住宅物业,写字楼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旅馆酒店,高层建筑综合体物业,特殊物业 5.房屋主要包括哪几类?它有哪些社会经济功能? 住宅类房屋:消费功能、社会功能;

2017年中级经济师房地产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中级经济师房地产考试真题及答案 1、社能圈的第三圈为轮裁农作区,主要生产() A.木柴和薪柴 B.易腐烂蔬菜 C.粮食 D.畜产品 【参考答案】C 2区域内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城市称为() A.中心性 B.中心地 C.中心地职能 D.中心服务半径 【参考答案】B 3基于生态学的入侵和继承概念,,解释城市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排列形态, 形成城市()理论。 A.同心圆 B.扇形 C.多核心 D冲心地 参考答案A 4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同方向变化。 A.供给 B.需求 C.供求 D.空置 参考答案B 5关于地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使用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B.级差地租是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及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地租 C.垄断地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 D.地租的本质是超额报酬和超额利益 【参考答案】A 6按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分为() A.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 B.平原城市和山地 C.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 D.带状城市和组团城市 【参考答案】C 7下列用地中,不属于临时建设用地的是()。 A.进场道路用地 B.施工工棚用地 C.网股材料堆场用地 D.在建厂房用地 【参考答案】D 8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底价确定的要求是()。 A.不低于当年同类已出让土地的最低价格 B.不低于上年同类出让土地的平均价格 C.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同低介标准 D.不高于国家规定的最高价标准 【参考答案】A 9采用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出让定价的确定方式是() A.根据土地估计结果和政府政策等综合确定 B.根据同一城市同类土地最低成交价确定

房地产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房地产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房地产经济学:是应用一般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稀缺的房地产资源配置问题,特别是房地产活动或行为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的学科。 房地产泡沫:是指预期一致的投机行为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脱离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的上涨。 住宅需求价格弹性:指住宅价格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所引起住宅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百分比,即住宅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房地产经济周期:指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因素冲击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扩张与收缩,交替反复运动的过程。 房地产税收:直接或间接以房地产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总称。 经济适用房: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 房地产金融:是指房地产经济活动中,通过各种金融方式,方法及工具,为房地产及相关部门融通资金的行为。 住宅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收入每增加(减少)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住宅需求量增加(减少)的百分比,即住宅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房地产投机:可以定义为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中获利的行为。 房地产市场:狭义的房地产市场是指房地产交易的专门场所,广义是指房地产交易或交换关系的总和。 简答 房地产的经济特性: ①空间特性:即空间的固定性和异质性 ②市场特性:包括区域性,交易费用高,供给的滞后性,需求的二重性等,具有不完全竞争性质 ③资产特性:主要是指房地产的价值最大和使用的耐久性,以及由此导致的房地产金融税收的重要性和房地产投机性 ④法律和制度的特性 房地产市场分类: (1)按市场运行层析划分,中国的土地市场可以分为土地一级市场和土地二级市场 (2)按市场交易客体划分,可以分为土地市场,房产市场,房地产金融市场和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 (3)按物业类型划分,可以划分为住宅市场,商业房地产市场,工业房地产市场,特殊用途房地产市场和农业房地产市场 (4)按覆盖或影响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性,全国性和地方性房地产市场 住宅需求弹性影响因素和弹性规律: ①人口②收入③消费者偏好④预期⑤金融因素 4.房地产收益和成本的计算方法 ①以项目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B-C)来计算净收益,但未能考虑到不同规模间 的差异 ②用项目的预期收益现值除以预期成本现值得到益本以(B/C)益本比大于1, 表示该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

房地产经济学试题12

《房地产经济学》试题1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选择居住用房地产微观区位应考虑的主要标准是( ) A.处于主要工业区 B.交通便捷,环境好 C.人口流量大 D.劳动成本低 2.房地产商品需求富有收入弹性是指( ) A.01 D.EY<0 3.土地市场的低流动性是指( ) A.土地变现能力较小 B.土地权属关系复杂 C.土地市场具有垄断性 D.土地供应缺乏弹性 4.房地产市场的双重特性是指( ) A.供给与需求 B.所有权与使用权 C.保值与增值 D.消费与投资 5.房地产价格具有权利价格的特征,表现在( ) A.同一宗房地产可有多种不同产权类型的价格 B.房地产具有相对稀少性 C.不同用途的房地产有不同的价格 D.房地产价格具有显著的个别性 6.长期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表现在( ) A.长期利率越高,将促进房地产投资 B.长期利率越高,将抑制房地产投资 C.长期利率越低,将抑制房地产投资 D.长期利率越低,将加大房地产投资风险 7.人们购置房地产主要是为了将它作为一种价值形式加以储存,在合适的时候再出售或者出租,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这种房地产需求称为( ) A.投机性需求 B.投资性需求 C.消费性需求 D.生产性需求

8.房地产的供给弹性具有明显的时期性,按特短期、短期、长期来看,其供给弹性具有的特性分别是( ) A.弹性较小、无弹性、弹性较大 B.弹性较大、无弹性、弹性较小 C.无弹性、弹性较小、弹性较大 D.无弹性、弹性较大、弹性较小 9.在房地产估价中,成本积算思路的理论依据是( ) A.生产费用价值论 B.生产效用价值论 C.劳动价值论 D.资本价值论 10.房地产企业常用的贷款方法不包括( ) A.信用贷款 B.保证贷款 C.抵押贷款 D.政府贷款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房地产业周期性波动经历的阶段有( ) A.繁荣阶段 B.衰退阶段 C.萧条阶段 D.复苏与增长阶段 E.平稳发展阶段 2.在房地产价格构成中,销售费用包括( ) A.广告宣传费 B.管理费 C.财务费用 D.销售代理费 E.税费 3.按照经营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房地产企业主要可分为( ) A.建筑企业 B.房地产开发企业 C.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 D.物业管理企业 E.房地产综合企业 4.确定住房公积金实际贷款额度需要考虑( ) A.可贷额度 B.最高额度 C.最低额度 D.还款能力 E.利率 5.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商业风险有( ) A.资本支出 B.总可能收入

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

第一章房地产经济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本章真题考点总结 1.区位和区位理论 2.农业区位理论 3.工业区位理论 4.中心地理论 5.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6.房地产供求及均衡 7.房地产供求与价格关系的特殊性 8.地租和地价的概念 9.地租的产生与发展 10.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11.城市及其产生和发展 12.城市化 13.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考点一】区位和区位理论 (一)区位的概念 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具体可标示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二)区位的特征和种类

记忆要点: 层次性:“大小地微,千百址内”。 【考点二】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杜能,代表作是《孤立国》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 (1)孤立国是一个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在其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3)孤立国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 (4)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与其重量及从产地到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其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P=V-(E+T) P+T=V-E=K 利润加运输成本等于一个常数。 只有把运输成本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输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2.“杜能圈”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 记忆要点:六个圈层建议选择三个记忆,其余的可以用排除法提高答题准确率。 【考点三】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设前提 ①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地区。 ②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且已知。 ③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④劳动力供给也为已知,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供给是充裕的。 ⑤运输成本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⑥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和销售问题。 (二)运输指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应选择在原料和制成品两者的总运输成本为最小的地方。 遍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 限地性原料,指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大。 原料指数>1,在原料地;(矿石冶炼) 原料指数<1,在消费地;(勾兑饮料) 原料指数=1,可自由选择区位。 (三)劳动力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房地产经济学考试重点

三. 1.近年来在上海浦东,深圳等地区房价持续攀升,销售旺盛,请分析原因。 理由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理由二: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及其影响3开发成本越来越高4旧城改造速度加快理由五:城市框架不断扩大理由六:开发企业与策划人员联手炒作理由七:消费者购房投资意识不断增强理由八:复合型楼盘兴起拉升房价理由九:国家政策调控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理由十:房价下跌的动力欠足。 2.试述房地产开发的主要程序,并说明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P127-128 3.试述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城市规划与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关系。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城市规划既需要从城市战略角度引导城市开发,也需要运用政策、管理、技术手段对房地产开发进行干预;而因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城市规划又往往失效于房地产开发。市场是城市开发的主体,城市规划需要为提高市场效率而克服市场开发所带来的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弥补市场公平性的缺失;市场的发育状况和活跃程度也促使规划的干预效力不断得到实践的检验,不断改进和创新,使之更具弹性和前瞻性。 4.某住宅小区建筑质量优良的销售状况极差。请结合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房地产市场销量主要是受供求状况、国家调控房贷利率、房贷政策以及国民经济状况和政策利好程度;房价预期主要取决于政策利好程度;房地产市场价格指数、真实需求与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对销售量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以上这些因素都不是单独作用的,而是交互式体现其影响力。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投资、消费决策,都要将其综合考虑。房地产市场销量明显下降原因一个是调控政策的改变,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人们心理预期改变。本小区建筑质量优良但整个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房价将出现下降趋势,买涨不买跌的购房心理是导致该住宅小区销售状况极差的主因。 5.结合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分析城市近郊热销楼盘发展较快的原因?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行政因素。可看出城市近郊热销楼盘发展较快的原因1户型控制合理 2 销售总价低 3 得房率高,物业管理费低4凸显项目规模优势5城市外延发展趋势加强6 区域规划前景看好7 与宏观调控方向基本一致8环境好,适于居住。 二. 2.简述房地产保险的必要性? 1房地产保险的建立或发展,对房地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保障和支持。2房地产虽然风险较少,但并不是毫无风险。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房屋毁损的可能性随时都存在。一旦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那将会给房屋所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因此,为了尽量规避风险、减少经济损失,购买房地产保险就很有必要。 3.简述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调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导致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市场融资发生变化。收紧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链将进一步收紧,对房地产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开发力度产生一定制约作用。反之则促进房地产经济繁荣。

房地产经济学复习题_答案_重点要点总结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建筑业从属于第( b )产业。 A.一 B.二 C.三 D.四 2.只要使用所有者的土地就需要支付的地租称为( d )。 A.级差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 D.绝对地租 3.“炒房”作为房地产投机需要是( d )需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A.生产性 B.生活性 C.消费性 D.投资性 4.满足人们求知、学习需要而产生的房地产需求属于( d )。 A.生产性需求 B.生活性需求 C.消费性需求 D.投资性需求 5.( a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市场机制。 A.动力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 D.竞争机制 6.空气污染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 b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内在因素 7.企业组织形式中,( d )能提高管理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A.直线制 B.职能制 C.事业部制 D.矩阵制 8.一般来说,( a )可以通过保险或分散投资的办法得以规避。 A.商业风险 B.财务风险 C.静态风险 D.动态风险 9.属于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 )。 A.净现值法 B.投资回报率法 C.投资收益率法 D.投资回收期法 10.住宅不仅可以自己享用,而且可以作为遗产遗留给后代,体现了住宅的( d )功能。 A.生活资料 B.发展资料 C.社交 D.资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房地产品主要存在于(b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分配领域 D.消 费领域 2.地租产生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原因是(b ) A.土地数量的有限 B.土地条件的优劣 C.土地所有权的存在 D.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3.房地产公司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c ) A.职能制形式 B.直线制形式 C.矩阵组织形式 D.直线职能制形式 4.若土地使用者(2 )年内不搞投资开发,国家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 权。 A. 1 B. 2 C. 3 D. 4 b 5.我国城镇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 ) A.30年 B.50年 C.40年 D.60年 6.我国由政府垄断的一级土地市场是指(a ) A.土地使用权出让 B.土地使用权转让 C.土地使用权出租 D.土地使用权抵押 7.房地产经营微观效益目标的核心是(a ) A.利润目标 B.销售额目标 C.企业发展目标 D.市场占有率目标 8.从房地产卖方所实际或预测发生的各种要素费用的角度来测算房地产的 市场价格,是(b ) A.市场比较法 B.收益估价法 C.成本估价

房地产经济学测试试题

房地产经济学试题

————————————————————————————————作者:————————————————————————————————日期: 2

房地产经济学2010年期末考试试卷1 一、单选2 x 10 =20 1、从物质形态上看,不属于房地产的定义的是() A 土地 B 建筑物 C 其他定着物 D 产权 2、下面房地产的特性中,哪一个是房地产的自然特性() A 位置的固定性 B 产权分割性 C 政策影响性 D 供给的稀缺性 3、下面的地租理论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地租类型划分的是() A 绝对地租 B 级差地租 C 垄断地租 D 经济地租 4、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的因素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 A 社会因素 B 环境因素 C 法律因素 D 规划因素 5、“房地产金融市场“这是从哪个角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划分 A 交易客体B用途 C 交易物的性质 D 市场层次 6、以下的选项中,不属于土地市场的流通形式的是() A 土地买卖 B 使用权出让 C 使用权出租D产权转让 7、物业管理的基本特征有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和() A 产业化 B 规范化 C 市场化 D 高效化 8、财产所有者再法律的范围内享有对其财产的()权利 A 转让 B 占有C买卖 D a 、b 、c 9、按经济活动的内容划分,下面不属于的是() A 工业区位 B 农业区位 C 住宅区位 D 中观区位 10、下面的选项那个不属于房屋租赁的特点() A只能转移使用权,不能转让所有权B是一种分配手段 C是一种流通手段D租赁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时性 二、填空2 X 10=20 1、房地产经济学是研究房地产资源配置基本经济理论、房地产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以及房地产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科学 2、国民经济对房地产的作用方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和。 3、按地租的物质形态划分,地租可分为劳役地租、、。 4、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在房地产常用的有专家调查法、和流程图分析法。 5、房地产需求具有多样性、、双重性、。 三、名词解释2 X 5=10 房地产:房地产也程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以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 地租:从广义的层面来看,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将其拥有的土地及其土地相关的房屋或其他附着物租给他人使用所获取的报酬,是一种不仅仅限于土地的租金。 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指被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由于土地的等级差别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房地产二级市场:房地产的二级市场是指增量房地产的交易市场 房地产经纪:房地产经纪是指房地产买卖、租赁、产权调换、抵押、典当、信托等居间活动及代理业务。 四、判断题1 X 10=10 1、从经济形态上看,房地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产,关注的是产权、资产等权属关系的意义。() 2、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具有比例关系()。 3、土地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具有双向性()。 4、当原材料系数大于1时,生产厂应设在消费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