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生武器

核化生武器
核化生武器

1.什么是核化生武器?各有哪些杀伤特点?

核武器

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又称原子武器。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杀伤特点:杀伤破坏范围大、杀伤破坏程度严重、杀伤破坏因素多、伤害作用持续时间长、防护复杂等。

化学武器

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

装有毒剂的各种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毒烟罐、手榴弹、地雷和布洒器等

杀伤特点:杀伤范围大,伤害途径多,持续时间长。(剧毒性、多样性、空气流动性、杀伤持续时间长)

生物武器

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菌,立克次体)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叫做生物战剂。

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导弹弹头、炸弹和气溶胶发生器等

杀伤特点:致病力强,污染范围广,伤害途径多,具有传染性,危害作用时间长,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2.核武器主要性能有哪些?

光辐射:对人员可造成直接烧伤、还可引起衣物或其他物体燃烧引起间接烧伤。

冲击波:可造成人员脑震荡、骨折、肝脾破裂以及肺、胃和耳鼓膜、皮肤等损伤,同时由于工事、建筑物的倒塌、破坏,以及刮起的沙石,造成人员的间接损伤。

早期核辐射:引起放射病。

核电磁脉冲:能干扰电子、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并能使其失效。

放射性沾染:外照射、内照射、皮肤沾染。

3.化学、生物战剂各分为哪几类?

化学战剂(性能)

杀伤后果(致死性和非致死性毒剂)

杀伤作用持续时间(暂时性和持久性毒剂)

1)神经性毒剂(破坏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沙林、梭曼、维埃克斯

2)糜烂性毒剂(使细胞坏死、组织溃烂):芥子气、路易氏气

3)全身中毒性毒剂(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使全身缺氧):氢氨酸、氯化氢

4)失能性毒剂(使人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暂时失去战斗能力):毕兹

5)窒息性毒剂(伤害肺部使人员缺氧窒息):光气

6)刺激性毒剂(刺激眼睛、上呼吸道,引起流泪或打喷嚏,妨碍人员战斗):苯氯乙酮、亚当氏气、西埃斯、西阿尔

生物战剂(性能)

1)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霍乱杆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类鼻疽杆菌

2)病毒:黄热病、东马脑炎病毒、西马脑炎病毒、马尔堡病毒、登革热

3)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

4)真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菌

5)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毒素

6)衣原体:

4.对核化生武器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1.克服麻痹思想

2.消除恐惧心理

3.物质准备:防化装备

4.训练准备:提高着防护器材适应能力

2. 整体防护

3. 积极摧毁

4.有力保障

5.组织医疗救治

5.遇到有毒气体怎么办?

1. 阻止毒气吸入,戴面具或口罩、浸渍碱水的毛巾

2.向侧风方向撤离

3.对症治疗

6.我国面临的核化生威胁主要有哪些?

1.世界拥有强大的核化生武器库

2.军事强国推行核威慑战略

3.国际社会难以制止核化生武器的发展

4.国际社会难以制止使用或威胁使用核化生武器

5.工业核化设施易造成次生核化危害

7.世界核化生武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核武器向小型化、多样化发展

2.化学武器向高毒性发展

3.生物武器向超强杀伤力发展(失能性武器)

8.核化生武器防护体系包括哪些系统?

1.建立查明敌核化生武器情报系统

2.建立核化生观测、监测和报知系统

3.建立疏散、隐蔽、伪装和机动防护系统

4.构筑工事,完善“三防”设施系统

5.组织药物预防系统

9.核化生威胁形势分析:

1.依然存在:强大的威慑作用;具有实战作用;更广泛用途;

2.存在扩散:扩散加剧,多国拥有;裁军难以限制;二十一世纪拥有主要国预测。

3.威胁方式多样化。

10.对策思考

1.预有准备,整体保护;(思想,物质,训练,组织准备,跟踪研究)

2.参与军控,发挥作用;

3.发展“杀手锏”武器。

核化生武器

1.什么是核化生武器?各有哪些杀伤特点? 核武器 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又称原子武器。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杀伤特点:杀伤破坏范围大、杀伤破坏程度严重、杀伤破坏因素多、伤害作用持续时间长、防护复杂等。 化学武器 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 装有毒剂的各种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毒烟罐、手榴弹、地雷和布洒器等 杀伤特点:杀伤范围大,伤害途径多,持续时间长。(剧毒性、多样性、空气流动性、杀伤持续时间长) 生物武器 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菌,立克次体)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叫做生物战剂。 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导弹弹头、炸弹和气溶胶发生器等 杀伤特点:致病力强,污染范围广,伤害途径多,具有传染性,危害作用时间长,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2.核武器主要性能有哪些? 光辐射:对人员可造成直接烧伤、还可引起衣物或其他物体燃烧引起间接烧伤。 冲击波:可造成人员脑震荡、骨折、肝脾破裂以及肺、胃和耳鼓膜、皮肤等损伤,同时由于工事、建筑物的倒塌、破坏,以及刮起的沙石,造成人员的间接损伤。 早期核辐射:引起放射病。 核电磁脉冲:能干扰电子、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并能使其失效。 放射性沾染:外照射、内照射、皮肤沾染。 3.化学、生物战剂各分为哪几类? 化学战剂(性能) 杀伤后果(致死性和非致死性毒剂) 杀伤作用持续时间(暂时性和持久性毒剂) 1)神经性毒剂(破坏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沙林、梭曼、维埃克斯 2)糜烂性毒剂(使细胞坏死、组织溃烂):芥子气、路易氏气 3)全身中毒性毒剂(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使全身缺氧):氢氨酸、氯化氢 4)失能性毒剂(使人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暂时失去战斗能力):毕兹 5)窒息性毒剂(伤害肺部使人员缺氧窒息):光气 6)刺激性毒剂(刺激眼睛、上呼吸道,引起流泪或打喷嚏,妨碍人员战斗):苯氯乙酮、亚当氏气、西埃斯、西阿尔 生物战剂(性能) 1)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霍乱杆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类鼻疽杆菌 2)病毒:黄热病、东马脑炎病毒、西马脑炎病毒、马尔堡病毒、登革热 3)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 4)真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菌 5)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毒素 6)衣原体: 4.对核化生武器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浅谈核武器的利弊

浅谈核利弊 众所周知,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 -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当量为1.5万吨。炸弹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8150人当日死亡,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8月9日,美军又出动B -2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具体数据参考自百度文库) 两颗原子弹伤亡了将近30万人口,从此核武器正式走进了世人的眼帘,核武器无与伦比的杀伤力不仅震惊了全世界,同时也为人类新能源的利用提供了灿烂的曙光。 我们知道,核武器是利用能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的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其中主要利用铀235(U-235) 或钚239(239Pu)

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 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氘)或超重氢(T,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而相比于原子弹更为威力巨大的氢弹则是世界各国进行主 权维护的王牌。 但是似乎大多数人都认为“核能”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制作核武器,进行核威胁,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核能开发的初衷并不是制造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是为了利用聚变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来造福人类。据《爱因斯坦自述》记载,爱因斯坦曾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制造原 子弹,但当原子弹的威力在日本得到验证后,这位科学巨匠却实实在在的后悔了,他在晚年曾对身边的友人说:“我死后会因为原子弹而被上帝责骂的,可惜的是我无法后悔,这是我应得的……” 自从二战结束后,全世界都看到了核武器的巨大军事利益,于是各大军事强国都投入巨大财力物力进行核武器的开发研究,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拥有了核武器对于保卫本国主权无疑是多了一把利剑,但是有些拥有核武器国家却因此对那些无力研发制造核武器的国家进行核威胁,虽然这都不是明面上的。 我觉得在核武器的利用上中国就做的非常到位。1964年

武器概论

21世纪新概念武器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摘要: 科学阐述了新概念武器的定义,系统探讨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历程、独特性能、分类及破坏机理,深入分析了新概念武器对现代战争的重大影响,精要介绍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现状及使用情况,明确指出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发展新概念武器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新概念武器; 新概念战争;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y ofNew ConceptionWeapon in the 21th Century Abstract: A definition of new concept weaponry is scientifically elaborated.The development process,uniqueperformance,classific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It also analyses thesignificant impacts of new concept weaponry on modern warfare and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usage information of it.Then the strategic measur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ncept weaponry havebeen studied with the indications of its tendency.Key words: new concept weaponry; new concept war;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al strategy 引言 在国防科技日新月异的知识军事时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武器装备已发展到第三代,即“电子兵器”时代。军队知识化、武器智能化、战场数字化、战争信息化、战略威慑化已成为21 世纪军事发展的基本趋势。作为新世纪在新概念战争中以新奇致胜的新概念武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对武器的发展思路提出严峻的挑战,也为武器的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 新概念武器概述 1. 1 新概念武器的科学定义 在武器的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类武器,一经推出,或是其采用的原理、或是其采用的技术、或是其最终的杀伤效果,总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研究人员都在竭尽全力要与众不同,可以说是“新”不惊人死不休,这就是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是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的,是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高技术武器,它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与传统武器有重大的区别。它可以利用声、光、电、电磁和化学失能剂等先进技术直接杀伤目标和破坏设备[1 ~ 4]。 如果要对新概念武器下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那就是指采用新原理、新技术,在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效能上与传统武器有明显不同,在战争中能发挥潜在特殊作用的高技术武器群体。这类武器在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总体优化、材料应用、工艺制造、高技术含量、部署方式、作战方式、作战使命及毁伤效果等诸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武器,是可以在武器装备体系中起战斗力倍增器作用的创新性武器。

现代兵器期末考试答案

现代兵器期末考试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核武器的威胁以及其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 核武器爆炸产生的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有光(热)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它们将对人、畜和物体造成杀伤破坏作用 核化生武器威胁分析以及趋势 (一)军事强国拥有强大的核化生武器库 (二)军事强国推行威慑战略 (三)国际社会难以制止核化生武器的发展。 (四)国际公约难以制止核化生武器的使用 (五)战时工业核化设施容易造成次生核化危害 2.简述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及其制导方式。 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点: A、高精度; B、高效能; C、高技术; D、射程远; E、威力大。 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 (一)自主制导 (二)寻的制导 主动寻的 半主动寻的 被动寻的 (三)遥控制导

(四)复合制导 3.探测(侦察监视)、伪装与隐身技术的主要手段分别有哪些? (1)探测(侦察监视) A 地面侦察监视 无线电通信侦察 雷达侦察 自动地面传感器侦察 炮射电视 B 水下侦察监视技术 水下侦察监视是利用水下侦察设备来探测水下的各种目标。水下侦察设备大体可分为两类:水声探测设备和非声探测设备。 声纳是最主要的水声探测设备 C 空中侦察与监视 空中侦察监视是指用航空器在环绕地球的大气空间,对敌方军队及其活动、阵地、地形等情况进行的侦察与监视。 现代空中侦察与监视设备主要有有人驾驶侦察机、侦察直升机、无人驾驶侦察机和预警机等。 有人驾驶侦察机 侦察直升机 无人驾驶侦察机 预警机 D 空间侦察与监视技术 卫星侦察是空间侦察与监视的主要方式,它是利用侦察卫星在空间进行的侦察。 照相侦察 电子侦察 导弹预警 海洋监视 (2)伪装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天然伪装

(安全生产)美国核武器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概述

美国核武器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概述核武器的安全性是保持战略威慑力的基石和有核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拥有核武器且拥有数量最多的国家,高度重视核武器的安全问题,在发展新的核武器技术的同时,不断对现有核武库进行安全性改造,将安全思想贯穿于武器设计、贮存管理和作战使用中,已在设计技术、管理机制、保卫措施、指挥程序以及安全制度上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安全体系。 1 采用多重技术手段,从系统设计上确保核武器的内在安全 核武器是一种高风险武器,在撞击、着火或枪击等意外事件下容易发生核爆炸与放射性事故,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因此,安全性是核武器最重要、最严格的一项技术性能。提高安全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实施核部件与非核部件的分开放置,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核航弹即采用此种方法,但分储不利于战备。为此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重从系统设计上提高核武器的安全性,为保障核武器的核爆安全与化爆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 1.1 增强核爆安全装置 为防止核武器在异常环境或事故状态下过早解除保险而启动引爆系统,美国桑迪亚实验室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出增强核爆安全装置。该系统将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的关键电气部件隔离在一个“禁区”内,用结构壳体和绝缘壁使该区域和各种意外“能量源”隔离开。控制正常解保和点火电能进入禁区的唯一通道是强链接开关。目前,美国部署的核武器中已有3/4装备了这种安全装置。为了提高核武器指挥与控制的可靠性,防止非授权使用核武器,美国还采用了将增强核爆安全装置与密码锁结合起来的更先进的技术设计。 1.2 钝感高能炸药 钝感高能炸药是为防止核武器意外核爆而研制的新型炸药,对提高核武器储存安全,防止钚污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与早期采用的高爆速、大能量炸药相比,该种炸药具有独特的钝感性,在火烧、碰撞、跌落或枪击等情况下发生爆炸的概率很低,有利于实现化爆安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1978年提议对“今后所有核武器均采用钝感高

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

目录 前言 (1) 背景 (2) 第一章安全文化的内涵 (3) 第二章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 (4) 2.1 核安全人人有责 (4) 2.2领导体现安全承诺 (4) 2.3企业内部充满信任 (5) 2.4决策体现安全第一 (6) 2.5认识核技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 (7) 2.6培养质疑的态度 (7) 2.7倡导企业的学习精神 (8) 2.8核安全经受持续检验 (8)

“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描述了健康的核安全文化(以下简称“安全文化”)的重要特征,目的是为全世界核电行业创建一个公开讨论和持续提升安全文化的框架,本导则所描述的原则和相关特征都以核电厂事件为基础。 本导则仅陈述基本原则,而不是制定一个具体的大纲或实施办法。如果很好地采用这些原则和特征,将会影响核电厂的价值观、假设、经验、行为、观念和规范。它们描述了在一个核电厂中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和如何开展工作。原则用黑体显示。特征用于澄清原则的本意。 本导则鼓励核电厂经理将日常规定和做法同这些原则进行深入的比较,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异作为改进的依据。 所有人员,包括非核电厂员工均应纳入安全文化提升的管理范围。安全文化意识和对核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价值观的认识均应反映在所有员工的行为中。 本导则是对先前发布文件的补充,应与先前文件结合使用。本文件包含的概念与WANO的其它相关文件保持一致,如“有效运行决策的原则”(WANO-GL-2002-01)、“卓越人员绩效原则”(WANO-GL-2002-02)、“有效的自我评估和纠正行动计划的原则”(WANO-GL-2002-07)。 本导则由WANO成员制定,并广泛采纳了全世界核行业的信息。

现代兵器

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医学防护,是军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了解核化生武器的发展形势非常必要。近200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提高武器的破坏能力,最终研制出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杀伤力的极大提高反而限制了其广泛使用。核化生武器一直是各国政治、军事斗争的焦点问题,尽管人类的理智较好地控制了核按纽,但无论如何,还没有理由确信,在可预见的将来核化生武器的威胁将彻底消除。1核化生武器的技术发展一些国家还可能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从技术和品种上改进和发展核化生武器,提高其作战效能和战场实用的可能性。核武器“常规化”是现代高技术武器的一大特点。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摧毁敌方信息设施,一些军事大国正在大力发展第三代核武器,如激光束、电磁辐射、X线辐射、微波辐射、冲击波等武器,以及中子武器、钻地核弹、核激光弹头、核没弹等,甚至将第三代核武器看作是新军事革命的关键组成部分,并预计这些武器可能在今后10年左右问世。核武器战术使用的可能性增大。这些新型核武器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如中子辐射对造血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严重损伤,......(本文共计3页) 1、核扩散让世界变得更危险 今天、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核战争的阴影仍然存在,而核扩散让世界变得更危险。美国和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还要研制新一代核武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研制核武器,联合国屡禁不止。现在公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已宣称有了核武器,南非也公开承认它具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以色列也曾暗示有核武器,分析家认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达20多个,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核俱乐部”,必然会给世界的政治、军事形势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核武器的扩散,已成为笼罩在和平之上的不祥乌云。 2、核武器分哪几类 利用重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叫原子弹。利用轻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叫氢弹。利用轻核聚变产生的大量高能中子杀伤人员的叫中子弹。

高分作文范文-和平与核武器

继德国之后,世界上的几个先进国家都纷纷投入核武器的研究和制造之中,并且都已获得了显着的成效。据调查统计,当前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核武器,无论在导向、射程等几方面都是当今世界的“龙头老大”。就连数量之多也是无可比拟。 前不久,朝鲜已推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且对外宣称要正式着手于核武器的研发。对这一举动,美国始终坚持反对意见,并出手阻挠,说他们愿意承担一切的损失。朝鲜出于自身利益,提出要与美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但美国却不同意。 “核”的威力之大,是难以估量的,难怪朝鲜要想拥有它。就拿中国的秦山核电站来讲,“核”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发电量与发电效率,为我们中国增加了许多的经济效益。朝鲜对“核”的研发一定会促进朝鲜的经济发展,从而也促进了世界的经济发展。 朝鲜研究出核武器之后是否会对中国有威胁?不会。 在美国日益发出赤裸裸的对中朝等几个国家先发制人进行核袭击的威胁下,朝鲜当然有权利发展核武器来进行自卫!朝鲜发展核武器当然是针对美国和日本,而不是中国。有的人说朝鲜有了核武器将使中国遭受池鱼之秧,我看正好相反,朝鲜没有核武器才真正可能使中国遭受池鱼之秧!美国已经抛出了核态势评估报告要先发制人对他国进行核打击,如果没有中俄核保护,如果朝鲜自己没有核武器,一旦爆发战争,为了“减少美国军人的伤亡”,美国向朝鲜扔核武器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一旦朝鲜有了核武器,美国就得三思而后行。最近美国对朝鲜和伊拉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得证明。美国之所以对伊拉克如此凶狠,就是因为通过不断的核查和轰炸,美国已经确信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美国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有的人还说不能容忍邻国拥有核武器,虽然美国不是我们的邻国,但是它的核武器却是对我们有致命的威胁。美国的核武器的射程距离和打击目标的精确度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他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及核动力航空母舰。他的军事能力可随时攻打世界上任何一个目标。而朝鲜及第三世界国家是决不可能与美国抗衡的。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对小小的朝鲜怀有那么大的戒心?难道核武器就只能掌握在少数的超级大国的手里?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和国家为所欲为吗? 中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最高目标是收复台湾,而中国收复台湾的最大的障碍在于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为了实现收复台湾的最高战略目标,我们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周旋。基于历史与地理等原因,朝鲜是我们收复台湾的最好借助力量,是抗衡美国和日本的最好助手和最可靠盟国。 再说,如果美国真的诚心,就应该与朝鲜签定那《互不侵犯条约》,以显示出他的诚意!当今的美国把自己扮演成“世界警察”,对于整个世界虎视眈眈,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指手画脚,让一些弱小国家都处于不安全的境地。对于捉摸不定的美国,朝鲜怀有一定的戒备是正确的,他们不会忘记美国在五十年代初发动的那场侵朝战争,他们一定会牢记那场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们知道想要保护自己必须有强大的军队,要使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不受别国的侵略、必须拥有先进的武器。要使国家的经济强盛,必须研究核动力(武器)。朝鲜研究核武器是正确的抉择。

第二课核武器

第二课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第一节认识核武器 一、核武器简述 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突然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舰艇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还可制成地雷、鱼雷使用。 图2-1核武器的运载工具(用原书上的图或者另找) 核武器的威力用“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TNT当量是指核武器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例如,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 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那么,该原子弹的威力就为2万吨当量。 核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大、最残酷的战争。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就是万吨级的核炸弹。日本是人类历史上唯一遭受核武器袭击的国家,大约造成30万人直接死亡。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前四种是在核爆炸几十秒内起作用的,统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这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在核武器爆炸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光辐射约占35%,冲击波约占50%,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核电磁脉冲所占比例很小。现代技术的核武器可对能量分配进行“裁剪”,突出某一种杀伤因素的作用。从很远的地方看核爆炸时,先看到闪光、火球,再听到巨响,看到有

不断升起的蘑菇状烟云,最后烟云随风飘散。城市遭核袭击的方式一般是空爆,可以看到完整的火球。若远处看不到圆火球,火球与地面接触,即核弹接地面爆炸,就叫地爆。地爆的瞬时破坏范围小,但很严重,放射性沾染范围大,危害时间长。当今世界,核武器仍有重大的战略威慑作用。 图2-2核武器爆炸的外观景象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七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美俄现有的核军火库总数在6万枚以上,核武库的爆炸力相当于大约160亿吨高爆炸药,等于125万颗广岛炸弹。对于地球上60亿人口来说,相当于每个人各自承受3.2吨TNT(炸药)。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状烟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二、核武器的分类 (一) 原子弹 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重核裂变时产生2~3个中子,可以是其它的重核发生裂变,产生更多的中子,再使更多的核发生裂变,在产生大量的中子……,使核裂变反应自动连续的进行下去

以色列 关于核武器的 立场文件

以色列关于核武器的立场文件 半个多世纪以来,核武器的研发和限制就是世界各国与各组织所严重关注的议题。二战后期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动用了核武器,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环境影响,直接左右了战争格局,也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核武器已经对人类安全构成了的极大威胁。如今,核扩散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一个中东国家,以色列深刻认识到了核武器给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的威胁,也对近年来伊朗等国的核危机保持密切的关注。考虑到一场核战争将使全人类遭受浩劫,因而需要竭尽全力避免发生这种战争的危险并采取措施以保障各国人民的安全,近年来国际上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核扩散及促进核裁军。196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5年,在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上,179个缔约国以协商一致方式决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在过去的40年中,该条约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推动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等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面对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长期处于与各阿拉伯国家的复杂且不稳定的关系中,以色列对核扩散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以色列国内在近年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抵制核扩散,支持世界核不扩散体系,确保核能造福人民。1950年,以色列成立了由8名成员组成的原子能委员会,由以色列总理亲自任主席,负责全国原子能研究的计划和管理,作为以色列研制核技术、和平运用核能的开端。1955年,以色列政府签署了和平使用原子能协议,在之后的研究中致力于民用核能的发展。另外,以色列对中东其他各国的核能发展保持高度关注,时刻关心着中东地区的核安全。1981年,以色列及时发现并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为维护中东地区局势稳定作出了贡献。以色列认为,要维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就应尽快地解决世界范围内的核问题。鉴于出现的问题,以色列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核裁军和和平利用核能制定出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使核裁军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具体。 2.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规定明确和严格的退出条件和退出机制,防止类似朝鲜核谈判的问题再一次出现。 3.在对无核国家规定了明确和具体的义务的同时,应该对核国家规定更为清晰具体的义务,从而对核国家构成持续和清晰的压力,促进核裁军的进程。 4. 国际原子能理事会加强监督,建立相关机制监督各国核储备及发展动向。安理会成员支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加强有关《条约》各个方面的承诺以促进核不扩散和核裁军。 5. 希望有核国家提供高浓缩核原料与无核国家,支持他国开发和利用核能并向核国家回收低浓缩核废物进行销毁,从而有效地防止核扩散并减少核库存,维持世界和平稳定。 核问题关乎每个国家及其人民的安全和切身利益。如果对核扩散不加以控制,其造成的世界性的影响效果将不堪设想。以色列作为深受核危机影响的中东国家之一,支持世界核不扩散体系,呼吁全球建立完善的军队和核问题的法律规定及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确保国与国之间相互信任,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稳定。以色列愿与各国一道为世界的和平贡献一份力量。

八大素养

(一)品德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文明行为。 1.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史进校园活动,开发革命传统教育系列读本,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爱国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弘扬传统美德。编写相关教材,通过学科融合、学生社团、校园节日、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引导中小学生自强自立、尊老爱幼、诚信友善,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文明行为。培养学生文明举止,加强公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公益教育,引导学生热心公共服务,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吃苦、节约的良好习惯。加强法治教育,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增强学生公民意识。 4.传承深圳精神。立足改革开放生动实践,加强特区发展史教育,编写相关教材,并利用现有的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大力弘扬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识深圳、热爱深圳,立志把深圳建设成为更美好的家园。 (二)身心素养提升行动 坚持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育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特长,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小学生至少掌握1项、中学生至少掌握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家庭运动和保健指导,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做好

美国核武器安全技术与安全控制概述

美国核武器安全技术和安全控制概述核武器的安全性是保持战略威慑力的基石和有核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拥有核武器且拥有数量最多的国家,高度重视核武器的安全问题,在发展新的核武器技术的同时,不断对现有核武库进行安全性改造,将安全思想贯穿于武器设计、贮存管理和作战使用中,已在设计技术、管理机制、保卫措施、指挥程序以及安全制度上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安全体系。 1 采用多重技术手段,从系统设计上确保核武器的内在安全 核武器是一种高风险武器,在撞击、着火或枪击等意外事件下容易发生核爆炸和放射性事故,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因此,安全性是核武器最重要、最严格的一项技术性能。提高安全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实施核部件和非核部件的分开放置,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核航弹即采用此种方法,但分储不利于战备。为此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重从系统设计上提高核武器的安全性,为保障核武器的核爆安全和化爆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 1.1 增强核爆安全装置 为防止核武器在异常环境或事故状态下过早解除保险而启动引爆系统,美国桑迪亚实验室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出增强核爆安全装置。该系统将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的关键电气部件隔离在一个“禁区”内,用结构壳体和绝缘壁使该区域和各种意外“能量源”隔离开。控制正常解保和点火电能进入禁区的唯一通道是强链接开关。目前,美国部署的核武器中已有3/4装备了这种安全装置。为了提高核武器指挥和控制的可靠性,防止非授权使用核武器,美国还采用了将增强核爆安全装置和密码锁结合起来的更先进的技术设计。 1.2 钝感高能炸药 钝感高能炸药是为防止核武器意外核爆而研制的新型炸药,对提高核武器储存安全,防止钚污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早期采用的高爆速、大能量炸药相比,该种炸药具有独特的钝感性,在火烧、碰撞、跌落或枪击等情况下发生爆炸的概率很低,有利于实现化爆安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1978年提议对“今后所有核武器均采用钝感高能炸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部署的核武器大约有1/3采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概述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核武器概述 一、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 1、杀伤破坏因素多 2、程度重 3、范围广 4、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 1、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2、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3、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三、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

英文演讲关于核武器发展的论述

一方面核安全是通过有核国家的责任来维护的一方面是核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Opening]Good afternoon. Today, my topic is whethe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possess and develop nuclear weapons.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of my thoughs. Lately, the news that the DPRK restarts operating nuclear facility brings the topic back under the spotlight. A nuclearweapon is an explosive device that derives its destructive force from nuclear reactions. Due to its great destruction,it is considered as a threat to the world security. There hasbeen a heated discussion between whethe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develop and possess nuclear weapons or not. Some people insist on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while Ibeg to differ. 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8 countries that are generally acknowledged as nucleararmed country. Among them, only India and China belong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the US impose strict restri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for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must admit that the Treaty on the Non- 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indeed has som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nuclear security. However the fact is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nuclear bomb that already exist in the world is around 30 thousand. This amount of nuclear weapons is sufficient to destroy the earth. So the point of maitaining nuclear security is to avoid nuclear war.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hat those countries that lauchthe nuclear program are fully awareness of the critical risk of such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world peace and human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side, the nuclear power is a symbol of the national strength. Strong nuclear power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a solid foundation of national statu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y have more chips to strive for an equal voice in the negotiation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competitions, and get rid of the domination of the superpowers. That the possession of nuclear pow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elps avoid the excessive centralization of desicion-making power in superpowers keeps up with the trend of multi-polarization, and promotes the world fairness. In a word, the key of the problem lies not on the number of nuclear-armed countries,but on the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ose states. The possession of nuclear force may help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counterbalanc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I sincerely hope that more responsible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China may develop their own nulear force, and take part in the course of maitaining world peace.

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

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 1.核安全人人有责 明确界定核安全的责任与权利,并让全体人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和权利。 落实与核安全责任相关的指挥体系、岗位权限、人员配备和资金保障。公司政策中强调核安全高于一切。其特征为: 1)规定从董事会成员到每个员工的核安全责任及权限,每个岗位都以书 面的形式对其任务、职责和权限做出规定,并为在岗人员所理解。 2)非生产直接相关的部门也应明白它们在核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3)员工及其专业能力、价值观和经验应被视为核电厂最宝贵的资源。人 员配备水平应与维持核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需求相一致。 4)董事会成员和公司领导采取措施定期强化核安全,包括现场巡视,以 便直接评估核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5)从总经理开始的指挥管理体系是核电厂唯一的指挥渠道。来自指挥体 系之外的建议不能淡化或转移指挥体系的权力和责任。 6)所有员工认识到遵守核安全标准的重要性。各级组织对未能达到标准 的领域负相应的责任。 7)核电厂与各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得模糊或削弱核安全责任的界限。 8)奖惩制度不但要与核安全政策的关注重点一致,同时还应能不断强化 期望的行为和业绩。 2.领导做安全的表率 高层领导和高级管理者是核安全的主要倡导者,应重视言传身教,要经常不断地、始终如一地宣贯核安全第一的理念。其特征为: 1)经理和主管的作用体现在通过现场关注问题,指导、监督和强化标准, 及时纠正偏离电站期望值的行为等方面。 2)管理层在理解和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员工的观点。 3)经理和主管应适当监督与安全相关的重要试验和活动。 4)经理和主管参与高质量的培训,始终如一地强化期望的员工行为。 5)管理层应认识到,如果沟通不当,生产目标可能会对核安全重要性发 出误导信息。他们要敏锐地察觉和避免这样的误解。

八大核心制度流程

二、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 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 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 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 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 (5) 2 (l) (2) (3) (4) (5) (6) (7) 3 (1) 1)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 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 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 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 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 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 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 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 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 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 4 (l) (2) (3) (4) 5 (1) 姓名、 、假牙等 (2) 称三方) 师主持并填写表格。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前,参加手术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和/或洗手护士应全部到位,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得提前填写核查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如下: 1) 麻醉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三方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此次核查由麻醉医师主持,麻醉医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三方签名。

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年) 产品编码产品名称 一、电子信息 0101(一)计算机及应用设备 0101A001 微型计算机 0101A002 便携式计算机 0101A003 网络计算机 0101A004 可信安全计算机 0101A005 新型计算机外部设备 0101A006 卡读写机 0101A007 磁条卡 0101A008 防火墙设备 0101A009 高档路由器 0101A010 工业控制机及控制器 0101A011 激光打印机 0101A012 局域网安全系统 0101A013 语音识别设备 0101A014 图形、图象处理设备 0101A015 网卡 0101A016 网关 0101A017 工作站 0101A018 服务器 0101A019 网络交换机 0101A020 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0101A021 液晶(LCD)显示器及模块0101B022 阴极射线(CRT)显示器0101B023 APSL上网设备 0101B024 磁盘缓存加速卡 0101B025 高性能海量磁盘阵列 0101B026 千兆卡 0101B027 双界面集成电路卡 0101B028 数字图象光引擎 0101A029 数字照相机 0101A030 数字电视机 0101B031 网络存储设备 0101B032 网络管理和测试设备 0101B033 网络摄像机 0101B034 网络视频服务器 0101B035 网商EIE(企业信息引擎)0101B036 协议转换器 0101B037 虚拟光盘库0101B038 终端安全加固产品(KEY)0101B039 高速加密机 0101B040 网络密码机 0101B041 网络密码卡 0102(二)电子元器件 0102A001 模拟集成电路 0102A002 数字集成电路 0102A003 专用集成电路 0102A004 混合集成电路 0102A005 嵌入式集成电路 0102A006 微电子组件 0102A007 DVD视盘机和驱动器光头0102A008 不间断电源 0102A009 可程控稳压电源 0102A010 高频开关电源系统 0102B011 智能充电器 0102A012 新型电容器 0102A013 电致发光片 0102A014 电真空器件 0102A015 继电器 0102A016 漏电保护器 0102A017 投影镜头 0102A018 片式晶体管 0102A019 片式声表面波滤波器 0102A020 片式石英晶体谐振器 0102B021 石英晶体振荡器 0102A022 片式压敏电阻器 0102A023 时钟、字幕发生器 0102A024 雪崩型整流二极管 0102A025 雪崩整流桥 0102A026 压电陶瓷声表面波元件0102A027 正温特性热敏电阻(PTC)0102A028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0102B029 直流转换器 0102B030 交流/直流变换器 0102B031 玻璃盘基微硬盘及应用产品0102B032 超高频电子管 0102B033 大功率速调管 0102A034 电力电子器件 0102A035 多层印制电路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