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 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2、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40°N,116°E); (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 (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 3、气候: (1)处于暖温带; (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 (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 三个特别行政区: 四、香港 五、澳门

六、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 3、资源: (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 (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 (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4、经济: (1)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品以工业产品为主。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2)台湾最大的城市和省会是台北,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港,台湾的城市分布在西部。 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省会是乌鲁木齐。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

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 精选 专题2活用“五主”、“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5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精选专题2活用“五主”、“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浙江台州月考)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回答1~3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①和④ 2.关于图中四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 3.3月21日(春分日),当①地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半球仍都处于3月20日 B.太阳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C.该日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④地的区时为22∶00 解析第1题,通过图示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①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②是两河三角洲地区,波斯湾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③是杭州湾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因上看,它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C正确。第2题,A项,①城市为亚历山大港,它是埃及最重要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所以A错误;B项,②城市附近为波斯湾,这里石油资源丰富,没有形成重要的渔场,所以B错误;C项,③是杭州,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旅游中心城市,而不是金融中心;所以C错误;D项,④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受地理位置和陆地地形的影响,这里容易受到飓风的影响,形成灾害,所以D正确。第3题,A项,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当①地日出时,30°E地方时为6时,由此可推知60°W地方时为0时,而东西半球的界线为20°W和160°E,所以西半球的60°W~20°W此时为3月21日,故A错误;B项,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当①地日出时,48°E地方时约为7时12分,太阳已经升起,因而太阳的方位为东南方向,B错误。C项,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C错误;当①地日出时,此时120°E 地方时为12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D项,④地经度为90°W,当①地日出时,此

空间定位方法[1]

空间定位方法 导航链接: 说明:蓝色文字的标题有文章链接,点击就可以进入,子目录的内容翻页即可看见 一、【考情分析】 1.考点透视 2.高考回眸 3.高考预测 4.复习重点 二、【知识结构】 三、【考点突破】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2.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3.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 4.区域轮廓定位法 5.地理景观定位法 6.文字资料定位法 7.图例、注记定位法 8.综合定位法 四、【图表解读】 五、【方法与规律】 1.掌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2.抓住地图上的特征地物 3.抓住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

4.充分利用地理景观图 5.根据特定的地理数据定位 6.根据特定地理事物的分布定位 7.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8.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来定位 9.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 10.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 六、【高考体验】 七、【能力提高】 【参考答案】 八、【知识拓展】 一、【考情分析】 1.考点透视

2.高考回眸 本单元是世界地理的基础,其高考命题与高中地理联系密切,单纯命题出现得很少。一些常见的地名如海洋、海峡、海湾、大陆、半岛、岛屿、山脉、平原、盆地、河流、人种、民族、语言与宗教都是应该记住的,但更主要是从宏观掌握世界大的地形单元、宗教等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⑴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要求判断并说出图中相应的山脉、海峡、半岛等名称。一般比较侧重于记忆层次的能力要求。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考查到了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等内容,虽然这道题与热点相结合.但都是在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命题的。再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和2002年全国高考第40题的地理部分也属于此类命题。 ⑵民族与宗教矛盾引发的地区冲突.在近几年有所加剧,这方面的知识也能与政治、历史学科相融合,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巴以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波黑战争等都是复习的重点地区。 ⑶中亚地区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成为美、俄和我国外交重点,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地区。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36题,就考查了我国北疆伊犁河谷和哈萨克斯坦东部这一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状况。2004年全国文综卷第36题,以中亚地区的“白风暴”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区域判断等知识。此类题既回避了中亚的咸海、里海这些都能复习到的知识点,又把我国西部开发与中亚这一热点相结合。 ⑷东南亚地区由于东盟的扩张,可能形成“10+3”的经济联盟,也变得炙手可热。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就结合厄尔尼诺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考查了东南亚的部分地区。2005年春季北京文综卷第39题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查东南亚有关知识。 ⑸南亚地区由于印巴冲突、宗教矛盾突出而成为世界上的一个热点地区。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这一地区都没有大题出现,但由于它与我国相邻,与政治和历史很容易综合。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⑹西亚地区及周边伊斯兰教的分布是多年的老热点,石油价格动荡、巴以冲突升级、美国打击阿富汗、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使这一地区重新成为重点地区,复习时要侧重西亚的地理位置、资源(石油与水)、地形与宗教等。例如,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第36题,考查的是红海与波斯湾之间的地区。2003年上海高考第21~23题,仍考查的是波斯湾的地缘政治、能源问题。2004年北京文综卷第5~7题,考查了西亚的伊斯兰教代表性建筑及其气候特点。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等级考试题)

第六篇城市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1.(2018·浦东·一模)土地利用效益随着距市中心远近而变化。从市中心向郊区,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A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D.农业用地2.(2018·黄浦·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商业用地C A.在各类土地中占地面积最大B.土地利用效益低于工业用地 C.地租支付能力高于居住用地D.处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圈层3.(2018·虹口·一模)右图为某城市地价变化 图。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 现了两个峰值。该区可能建设了B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18·闵行·二模)右图为某大城市商业、居住、 工业用地的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远近变化图,曲线Ⅰ在③ 位置处地租水平较高,原因可能是这里B A.位于市中心B.交通便捷 C.工厂密集D.环境优美 5.(2018·青浦·一模)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 可能位于C A.市中心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汇处D.城市绿地 6.(2018·普陀·二模)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 综合表现。右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 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 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C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万向空气质量较好 7.(2018·崇明·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B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8·奉贤·一模)从城市功能分区看,位于城市或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

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高三地理 专题一空间定位专题

一、知识结构 根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根据面积、轮廓、形状定位; 地理空间定位根据地理事物典型区位特征定位; 根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根据图例、注记、比例尺等信息定位; 根据题目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二、考点梳理(构建心理地图,建立空间概念) 空间定位的前提是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做到“心中有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在进行复习时,要抓住重要的经纬线并将沿线重要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叠加起来,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提取相关信息,准确进行空间定位。 1、世界地理轮廓、重要经纬线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 (1)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及主要经纬线经过的位置(位置及地理事物)

非洲17°W-51°E35°S-37°N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 为主。 欧洲10°W-66°E36°N-71°N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170°W-20°W7°N-72°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 个纬度 南美洲82°W-35°W54°S-12°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110°E--130°W47°S--30°N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两半球、跨南 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 南极洲360°62°S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2)主要的经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山脉、河流、城市、地形区等) (3)主要纬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

2、世界主要海峡的位置及轮廓(在哪些大洲、半岛、岛屿之间,沟通哪些海域)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达那岛之间;沟通太平洋的南海—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

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开各类试题中地理区域试题的钥匙,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道门槛。就其空间定位有一下几种方法: 1、绝对定位(经纬线定位) 利用经纬线进行定位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经纬线成为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我们让学生以填绘地理空白图的形式来搞好区域定位的复习。例如,让学生在空白图上填绘主要的经纬线,并在填绘的过程中着重记忆主要经纬线穿过或经过其附近的地理事物。我们主要复习了如下几条重要经线和纬线:(1)主要经线: 0°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经过其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0°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30°E: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60°E:穿过亚洲西部。主要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90°E:穿过亚洲中部。主要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120°E: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主要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上海(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150°E: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30°W:穿过大西洋中部。 60°W: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等。 90°W:穿过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等。 120°W:穿过北美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脉等。 150°W: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2)主要纬线及穿过的地理事物: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北回归线:穿过北非、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地区、台湾岛、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 北极圈: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等。 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澳大利亚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 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 以上12条等距的经线、5条特殊的纬线,基本上可以构成覆盖地球表面的经纬网络,搞好这些经纬线的复习,可以基本上使学生对地理事物有一个粗略的定位。同样,在中国区域地理的复习中也可以首先采取绝对定位的方式对中国区域地理中的各省级行政单位、主要城市、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主要河流等以填绘图的方式进行掌握。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方式: ①生产协作:生产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配套服务的联系 ②商贸联系: 产生条件:专业化生产——剩余产品多 分类: 国际贸易——受关税、货币汇率、制度的影响 区际贸易——更密切。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流动明显现代物流业: 原料——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客户 物流业的作用: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 ③科技与信息联系 科技创新与信息交流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砝码 产业集群: 是指大量专业化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并结合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根植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一种经济发展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聚为产业集群提供基础,产业集群则是产业集聚的可能和理想的发展前景。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市场开拓优势、扩张优势。佛山市是广东形成产业集群最早、产业集群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工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密; 地理环境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 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消费人群条件关系不大,这些产业活动区位的主要指向区际贸易。 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工业地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在具体的区域往往是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 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2、地理位置:

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设计(无答案)

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内容】 城市功能分区 【学习目标】 1.说出城市功能区的一般类型,指出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2.运用实例,结合模式图,分析历史、经济、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知道城市功能区的一般类型,指出各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学习过程】 相关调研 调查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其合理与否并提出修改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图像资料,体验其发展变化。 探究一:城市功能区 工业活动为什么会形成工业区?结合教材判断,目前工业活动主要集聚在城市什么部位? 探究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读教材图,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说明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分别形成哪些功能区? 2.社会因素主要影响哪种功能区的分化?试举例说明。 探究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以美国和欧洲为例,分析城市建筑景观的差异和成因。 课堂检测 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住宅B.商业C.工业D.交通 2.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 3.商业区多位于() ①市中心②城市的外缘③街角路口处④交通干线的两侧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④

4.工厂企业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进行布置,是因为() A.生产产品种类的需要 B.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运输需求 C.生产工艺中消耗大量能源的需要 D.工厂、企业周围环境的需要 5.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 C.工业区、教育区、行政区 D.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 6.在下列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说,地价最高的是() A.成片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 C.大型绿地区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 7.城市中心对任何功能分区都具有吸引力,但吸引力最大的是() A.工业B.商业C.住宅D.公共用地 8.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是() A.距离市中心越远,地租越高 B.交通通达度越差,地租越低 C.靠近城市中心的用地,工业支付的地租最高 D.远离市中心,住宅支付的地租最低 9.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的通达度③种族、民族与宗教团体④收入与知名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下列哪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行政因素 11.市中心对商业活动吸引力最大的原因是() A.易筹集资金B.地租最便宜 C.接近最大的消费群D.经营成本最低 12.对市中心的土地付租能力最高与最低的城市功能活动分别是() A.商业和工业B.商业和住宅

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和功能定位

一、冀中南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中部,包括河北省中南部以石家庄为中心的部分地区(34)。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 ——构建以石家庄为中心,以京广沿线为主轴,以保定、邯郸等城市为重要支撑点的空间开发格局。 ——壮大京广沿线产业带,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产业,改造提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 ——提升冀中南地区整体竞争实力,强化石家庄中心城市地位,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增强保定、邯郸、邢台等城市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网络化水平。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干支渠、城市河道人工湿地建设,构建由防护林、城市绿地、区域生态水网等构成的生态格局。 二、太原城市群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中部,包括山西省中部以太原为中心的部分地区(35)。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基地。 ——构建以太原为中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轴线,以汾阳、忻州、长治、临汾等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 ——强化太原的科技、教育、金融、商贸物流等功能,提升太原中心城市地位,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 ——增强主要节点城市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强化城市间经济联系和功能分工,承接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依托中心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城郊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和太原西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构建以山地、水库等为基础,以汾河水系为骨架的生态格局。 四、哈长地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北端,包括黑龙江省的哈大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和牡绥(牡丹江、绥芬河)地区以及吉林省的长吉图经济区(37)。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和俄罗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的原材料、石化、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哈大齐工业走廊和牡绥地区。 该区域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和牡丹江及绥芬河的部分地区。

空间定位能力

空间定位能力 1.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仔细观察地图,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如:北美大陆中部经度约为100°w;我国中部经度约为100°E,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 2.依据海陆位置定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处于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象人头,湖北则象顶帽子,黄河像个“几字”形、长江中下游的的形状则象个字母“W”。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4.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明眼亮 5.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日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9.掌握地理的整体性规律,建立空间联系 地理学科的原理之一是整体性,即各地理要素之间都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因此在地理事物的分布上更表现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在定位时就能由一事物想到其它事物,由此及彼。例如: 10.综合定位法 给某一区域定位,有时采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要点串讲 一、世界重要经纬线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 1.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及位置特点

中图版(上海)第二册第六篇专题19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题

中图版(上海)第二册第六篇专题19城市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一、单选题 1.以下各组城市的排序,符合交通一宗教一资源原因而形成的顺序的是 A.株洲→大庆→拉萨B.伯明翰→郑州→麦加 C.石家庄→麦加→克拉玛依D.宝鸡→大同→洛阳 2.下列首都属于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是 A.华盛顿B.东京 C.巴黎D.伦敦 下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B.印度半岛境内 C.我国西南地区D.西欧平原上 4.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B.东南 C.东北D.西南 5.下列城市中分别以石油、煤矿和铁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玉门、匹兹堡、伯明翰B.匹兹堡、大冶、包头 C.阿伯丁、鹤岗、平顶山D.大庆、抚顺、攀枝花 6.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 A.平原地区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D.湿润的气候区 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功能用地B.住宅区功能用地 C.工业区功能用地D.文化区功能用地

8.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A.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B.拥有发达的铁路网 C.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势平坦 D.能源矿产丰富 9.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这是出于下列哪些原因()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寻求交通方便的地方 ③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④为了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是() A.工业区B.居民区 C.旅游区D.中心商务区 等时线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最远空间范围的连线。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市内交通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的等时线在西部和西北部出现明显的“外凸”现象,影响其的因素最可能是 A.交通B.地形 C.降水D.人口 12.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考虑,该市未来兴建城外的住宅区应选择的方位是 A.东南部B.西北部 C.东北部D.西南部 13.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范畴的是() A.林地B.耕地C.水域D.道路 14.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

世界地理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特征分析

《考试地图》P68~89或《中学地理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P95~131 一、东亚 1.朝鲜半岛(中朝边界)的 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中朝界 河,②重要的地形区,③沿38°N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④重要的城市与港口,⑤相关的历史事件(热点问题),⑥周边的海洋,⑦河流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2.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区域内国家 (韩、日)的经济特征,②海峡 与岛屿,③区域内气候特征, ④重要的港口。 3.日本濑户内海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海域名称, ②区域内重要城市与工业区的 分布及成因,③地壳活动频繁的 原因,④日本自然资源与经济特 征,⑤日本文字的创造与唐文化 的联系,⑥遣唐使的历史事件。 4.蒙古框图 考查内容、①自然地理特征(地形——高原、气候——蒙古高压),②畜牧业。 二、东南亚 5.菲律宾群岛的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两大岛屿名称,②首都的位置,③著名特产,④与我国南海海域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问题,⑤地质地貌特点。 6.中南半岛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湄公河流域 及其开发(热点问题),②泛亚铁路(起止点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开发的积极意义),③湄公河源头(澜沧江)的山河大势,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④缅——泰——马——印尼的巨大锡矿带及旅游资源等,⑤克拉地峡及克拉运河有望开通后对泰国经济的积极意义和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⑥马六甲海峡及航线,⑦马来群岛的地质地貌特点及成因,⑧区域内自然资源与物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农业),⑨气候特征、旅游业等,⑩主要城市及首都的区位选择因素(华人、华侨对该区域的贡献)。 7.马六甲海峡框图 考查内容:①交通区位,②新加坡的工业区位,③气候——气压带和风带。 三、南亚 8.孟加拉国与喜马拉推山区域框图 考查内容:①喜马拉雅 山的成因,②雅鲁藏布江的水

区域功能定位

区域功能定位 中原经济区 该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41)。 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以郑汴(郑州、开封)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层、以“半小时经济圈”城市为紧密层,以“一小时交通圈”城市为辐射层的“一极两圈三层”的空间开发格局。 ——强化郑州先进制造、科技教育、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功能,重点建设郑汴新区,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提升洛阳区域副中心的地位,重点建设洛阳新区。壮大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等重要节点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促进城市功能互补。 ——建设郑汴洛(郑州、开封、洛阳)工业走廊和沿京广、南太行、伏牛东产业带,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与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区。

——加强粮油等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枢纽。 ——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和黄河滩区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搞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绿化,推进平原地区和沙化地区的土地治理,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 安阳城市一体化 按照省、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率先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服务发展”的新要求,结合示范区筹备及正式成立以来的发展实际,我们提出了把示范区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建设成为城乡一体、产业发达、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坚持把科学发展放在首位,优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科技文化、现代物流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百亿元企业、打造千亿元产业,以产业为支撑、坚持产城融合,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实现示范区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 一、区位优势:安阳市位于晋冀豫三省十三个地市的几何中心,是河南省唯一进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在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在安阳建设区域性生产基地,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2012)

区域空间定位 一、基础知识点 1、在世界地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o、30oE、60oE、90oE、120oE、180oE、 120oW、60o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oN、40o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 (1)、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赤道把非洲分为南北两半,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非高原和撒哈拉沙漠;东经20o把非洲分为东西两半,注意0o经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内亚湾,开罗的经纬度是东经30o,北纬30o。 (2)、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0o经线经过英国伦敦,60oE经过乌拉尔山脉,南欧三大半岛分别经过0o经线、10oE 和20oE,40oN经过地中海,北极圈经过欧洲北部。 (3)、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线记住7—8—9,即东经70o~80o~90o,纬线记住1—2—3,即北纬10o~20o~30o。

(4)、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度范围60ow~120ow,纬线30oN经过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北部海岸线,北纬49o大致经过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 (5)、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线范围:40ow~60ow~80ow,纬线: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6)、澳大利亚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线范围:120oE~150oE,纬线:23o261S经过澳大利亚中部。 世界地理空间定位小结: 1、地球仪的原点(00,000)在几内亚湾附近;南北美洲位于西半球、西经度 美国大致经度位置:1200W-1000W-800W;大致纬度位置:300N-490N 南美洲大致经度位置:800W-600W-400W ;大致纬度位置:100N-550S 澳大利亚大致经度位置:1200E-1350E—1500E ;大致纬度位置:100S-400S 欧洲大致经度位置:00-600E ;大致纬度位置:360N-700N 大西洋大致经度位置:800W-00(主体为西经度) 印度洋大致经度位置:400E-1200E (全部为东经度) 太平洋大致经度位置:1200E-800W(既有东经,也有西经) 伦敦:51oN、巴黎:49oN、柏林:52oN、莫斯科:55oN、东京:36oN、纽约:41oN

空间定位能力培养

空间定位能力培养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空间定位能力培养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及所占的分值看,区域地理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11 年全国共有十几套文综(地理)试题,都把区域地理作为命题的材料和切入点,而且都占有较大的分值。下面仅以八套试题中的综合题(主观题)部分列表说明。 由上表可以看出,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查是一大重点,作为高三学生必须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务必要把区域地理复习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强对区域地理的复习。 一、增强读图训练,增加空间思维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获得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生动的地理信息。学生在高三复习中必须加强对地图的训练,逐步提高对读图用图能力。地理知识随时与地图相结合,在复习时要用好地图册。在地理复习时将所涉及到的地名一一落实到区域地图上,同时注意地名之间的联系。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养成回忆图、画地理简图的习惯。学生要时时回忆地图,并在区域地理复习时尝试画简单地图,从而建立区域基本概念。通过简图能有效地把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和相互联系,突出主要的信息。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勤看图,还需要会看图。区域图像的判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图名,经纬度位置或区域轮廓确定具体区域;②判断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总体分析;③认真看图中地形、河流、等值线等信息以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④回忆自己的理论知识,根据自己对该区域的背景的分析,得出有联系的基本知识点。 二、重视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和比较分析习惯的养成。 从上文 2011年高考综合题区域地理知识点分布表可以看出,区域地理的考查大部分是以区域地图的形式出现,另有一部分以气候资料图表、地形剖面图等形式出现,但考查通过信息分析提取有效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命题思路是一致的。所以区域定位能力是学生必须要过的一关。 区域判断是区域分析的关键所在,区域位置的判断可以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确定两方面进行,每一种位置的确定可以从宏观上分析该区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发展区位如下表:

空间定位方法

空间定位方法 一、【考情分析】 1.考点透视 2.高考回眸 本单元是世界地理的基础,其高考命题与高中地理联系密切,单纯命题出现得很少。一些常见的地名如海洋、海峡、海湾、大陆、半岛、岛屿、山脉、平原、盆地、河流、人种、民族、语言与宗教都是应该记住的,但更主要是从宏观掌握世界大的地形单元、宗教等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⑴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要求判断并说出图中相应的山脉、海峡、半岛等名称。一般比较侧重于记忆层次的能力要求。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考查到了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等内容,虽然这道题与热点相结合.但都是在世界地理基

础知识的基础上命题的。再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和2002年全国高考第40题的地理部分也属于此类命题。 ⑵民族与宗教矛盾引发的地区冲突.在近几年有所加剧,这方面的知识也能与政治、历史学科相融合,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巴以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波黑战争等都是复习的重点地区。 ⑶中亚地区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成为美、俄和我国外交重点,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地区。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36题,就考查了我国北疆伊犁河谷和哈萨克斯坦东部这一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状况。2004年全国文综卷第36题,以中亚地区的“白风暴”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区域判断等知识。此类题既回避了中亚的咸海、里海这些都能复习到的知识点,又把我国西部开发与中亚这一热点相结合。 ⑷东南亚地区由于东盟的扩张,可能形成“10+3”的经济联盟,也变得炙手可热。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就结合厄尔尼诺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考查了东南亚的部分地区。2005年春季北京文综卷第39题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查东南亚有关知识。 ⑸南亚地区由于印巴冲突、宗教矛盾突出而成为世界上的一个热点地区。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这一地区都没有大题出现,但由于它与我国相邻,与政治和历史很容易综合。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⑹西亚地区及周边伊斯兰教的分布是多年的老热点,石油价格动荡、巴以冲突升级、美国打击阿富汗、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使这一地区重新成为重点地区,复习时要侧重西亚的地理位置、资源(石油与水)、地形与宗教等。例如,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第36题,考查的是红海与波斯湾之间的地区。2003年上海高考第21~23题,仍考查的是波斯湾的地缘政治、能源问题。2004年北京文综卷第5~7题,考查了西亚的伊斯兰教代表性建筑及其气候特点。 ⑺欧元的顺利流通和发行标志欧盟正式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也使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提高,从而使该区成为高考的重点、热点地区。例如,2002 年全国高考第1~7题,就把政治和地理学科综合在一起,通过欧元的流通,考查了它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 主要考查的国家有以下几个: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学案)

1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 成功的要领: 1、能说出城市的基本特征。 2、知道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并阐明某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 3、对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功能分区进行评价 4、学会从某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要素,解析城市空间形态 成功的探索: 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是具有一定 ____________ 、以 ____________ 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组成: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的同心圆结构。 2、影响地价的最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关系: 无论是何种用地类型,其土地利用效益都遵循从______________ 向______ 递减的规律。 三、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主要功能区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 四、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 1、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差异的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类型的城市、不同地域的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城市空间形态差异: 沿江城市,城市用地沿______________ 布局。

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空间定位专题.DOC

学案2空间定位专题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地理学因地制宜思想的核心与关键。以各种形式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原理和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而解答这类题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空间定位。因此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是高考得高分的保证。方法一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 典例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学优gkstk]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来源:学优gkstk]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答案(1)D(2)C(3)D 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网知,该地(旧金山)位于北美大陆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下垫面温度较低,夏季当海洋暖湿气流经过时形成大雾天气。第(2)题,当风力较弱时,雾气不易扩散,S市常被大雾笼罩。第(3)题,S市位于30°N~40°N太平洋东岸,

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脑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 经线穿过地区 0°经线欧洲西部(英国伦敦)、非洲西部 30°E 欧洲中部、非洲东部(开罗、东非高原等) 60°E 乌拉尔山、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等 90°E 叶尼塞河、新疆、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 亚洲东部(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 60°W 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90°W 北美洲中部(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等 120°W 北美洲西部 纬线穿过地区 0°非洲中部(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等)、东南亚、南美洲北部(亚马孙平 原) 23°26′N 北非、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华南、台湾岛、夏 威夷、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 66°34′N 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北部 23°26′S[来 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16512253.html,] 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巴西南部) 66°34′S 南极大陆外围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某水果的重要产区。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果汁饮料企业适宜在此地建厂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