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压抑、抵制与和解

——浅析弗洛伊德心理人格论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二十世纪初以其性心理学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震惊了当时的国际心理学界,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心理人格理论便是他的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人格划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部分,每部分有其特殊的性质与作用,而三者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多变的心理行为的基础。

弗洛伊德这一理论的提出并非偶然。在1920年出版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他提出了“死本能”的概念。但是,对死本能能否归入潜意识(无意识,下同)中,弗洛伊德是难以自圆其说的。这让弗洛伊德意识到,人类心灵的构成远比他认识到的要多得多。他发现“意识”和“潜意识”之类的词语已经越来越容易混淆了。他希望可以用新的、更加贴切的词语来取代它们。基于这样的思想,弗洛伊德重新对人类心灵结构进行了设想,从而创建了被其信徒称作“结构理论”的观点。

一.“本我”

“本我”(也作“伊底”)这一概念是弗洛伊德受作家乔治·格劳代克(Georg Groddeck)的启发而建立的。格劳代克“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在我们所谓自我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基本上是被动的,正如他所表明的,我们是在不知道的、无法控制的力量下‘生活’着。”而“本我”这个名词早在尼采那里就已经存在了。

关于“本我”,弗洛伊德称“这是我们人格的模糊而不宜把捉的部分”。他形象地称之为“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显然,在弗洛伊德那里,本我是属于无意识范畴的,而且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所具有的原始的、动物性的人格特征。它既无组织,又无统一的意志“仅仅有一种冲动为本能需要追求满足。至于逻辑律——尤其是矛盾律——则不适用于伊底的历程。”“它的唯一内容,据我们的观点看来,就是力求发泄的本能冲动。”而且这种冲动的精力与心灵其他区域的的精力状态是不同的,它更加流动不定,且易于发泄。因此,在本我那里没有价值、善恶、道德之类的概念,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同时,本我无所谓否定,没有时间观念,也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有所变化。“那些永不超越于伊底之外的意动的冲动,甚至于那些因被压抑而降落于伊底的印象,都几乎永久存在,几十年不变,却又似乎是新近发生的。”

可见,本我正是这样一种“随心所欲”的力量,然而人要称其为人,就不能对其放任自流,因此就有了“自我”对“本我”的约束。对此,下文将有所论及。

二.“自我”:重新解构。

“自我”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弗洛伊德之前,这个术语就已被广泛使用了,同时也不仅限于心理学的领域——如康德就提出过“自我意识”的概念。弗洛伊德在早期著作中便提到了自我,但是意义却不明确。大致说来,一种用法是把一个人的自身(self)作为一个整体与他人区别开来;另一种用法是,他把心理上的一个特殊部分的特征表示为具有某些特别的属性和功能。基于第二种意义,弗洛伊德早在1895年的《科学心理学设计》就用这个术语对自我做了精心阐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弗洛伊德都没有再涉及这个概念了,而专注于研究潜意识及其本能。然而,也正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问题暴露了出来:许多病人在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对精神分析师所做的精神分析表现出了强烈的抵抗情绪。“因此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一种意识之外的情境中。我们在自我本身也发现了某种潜意识的东西。”

经过修订后,弗洛伊德对“自我”的认识是,“自我”包括“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前者控制着运动系统(人类的运动神经系统),后者压抑着令人烦恼的想法,对梦进行监视。可以说,“自我”是“本我”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桥梁,也是它们之间的协调者。虽然自我也

关心自身,但是与本我的“快乐原则”相对,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在付诸行动时,必须要考虑客观环境。“自我……将外界的知觉影像保存于记忆遗迹之内,且复依据唯实原则,排除外界的这幅画面中所有来源于内部激动的元素。”“唯乐原则对伊底(本我)历程发挥巨大的影响,唯实原则则保证较满意的安全与成功。”一方面,自我压抑了本我不合实际的冲动,另一方面,也适时地满足本我的要求,将本我的力量引入正轨。可以说,自我的存在保护了本我,而不至于放任本我以致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弗洛伊德将此比喻为骑手和马的关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那里的自我与本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甚至可以说,自我就是本我的一个部分,是从本我分化而来的。“显而易见,自我就是本我的那一部分,即通过知觉-意识的媒介已被外部世界的直接影响所改变的那一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表面-分化的一种扩展。”“我们尽可承认自我是伊底的这样一个部分,这部分可因和外界接近而受其影响,又可为感受刺激的目的服务而使机体不受损害,其功用有类于环绕活的物质的周围的外层。它与外界的这个关系尤其是自我的特点。”“自我究竟只是伊底的一部分,是因接近现实的危险而有意改造的部分。”这样的骑手和马的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也不是简单的驾驭与被驾驭的关系。“如果一个骑手不想同他的马分手,他常常被迫引导它到他想去的地方去;同样如此,自我经常把本我的愿望付诸实施,好像是它自己的愿望那样。”这样看来,自我无疑又是为本我服务的了。此外,弗洛伊德还提到,自我的精力借自本我,这种借的方法几乎是可以被称为“欺诈手段”的。“例如这种方法就是摹拟作用,无论其所描述的对象究竟系被保留着或放弃了的……摹拟对象,也就可以代替对象而自荐于伊底,并吸引伊底的精力,里比多以为己有。”从以上角度来看,自我和本我是又有着统一的一面的。

那么,既然“自我”也有适时满足“本我”愿望的一面,就自然有一种潜在的危险隐藏与其中。对这些不受“自我”抑制的内容——被释放的欲求的可行性的判断,显然只有外界环境是不够的,否则如果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这种欲求难免会被越发地放大。于是,在本我和自我之上,又有了超我的作用。

三.“超我”

“超我”(也称“自我理想”)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从“自我”分化而来的。这来源于弗洛伊德对一种侦察幻想症的临床经验。这类病人总是在自己的行动中有一种被侦察(或曰监视)的幻觉,甚至仿佛可以听到“侦察者”宣告侦察的结果。从而,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大家的自我都有一种侦察的机能以惩罚恐吓我们,对他们来说,这种机能脱离了他们的自我,以致被误认为外界的实在。”而侦察只是判罪及惩罚的第一步,这里,良心正是作为侦察的另一活动存在。良心最容易脱离自我进而与自我对峙。将良心作为裁判需要的自我侦察机能独立出来,便是“超我”的大致形态。但是良心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幼童便是无所谓道德而言的(本我起支配作用),而其来源应是父母的权威。但是,超我的选择是片面的,它只保留了父母的严酷性及惩罚的职能,而舍弃了爱护的情感。至于父母的职能怎样变成超我,这一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弗洛伊德提出了“摹拟作用”作为其基础。“一个人若丧失了爱的对象,或不得不放弃了它,他常摹拟它以补偿其损失。”同时,弗洛伊德提出了“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作为摹拟作用的佐证,认为超我即为这一情结的后身(或解脱)。“受伊谛普斯情结支配的性欲期的广泛普遍的结果可以被看作是在自我中形成的一种沉淀物,是由以某种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的这两种认同作用构成的。自我的这种变化保留着它的特殊地位;它以一种自我理想或超我的形式与其他成分形成对照。”“研究也证明如果恋母情结没有完全克服,超我也不能有充分的力量和发展。”恋母情结逐渐被摆脱后,超我的发展便与原来的父母渐行渐远,一个显著的例证就是超我也可以受父母之外的人影响,如继父继母等养育儿童的人们、教师、模范人物等。但是,在弗洛伊德看来,丧失权威后的父母也是可以作为摹拟的对象的,只不过这时的影响只限于“自我”了,超我则早已在最早地父母形象那里铸成。实际

上,进一步分析便可发现,儿童的超我其实不是以父母,而是以父母的超我为模型的,这就带来了一种延续性——弗洛伊德由此开启了对集体心理的思考。“人类不完全生活于现在;超我的意识形态保存过去,保存民族的传统……”

在临床中(主要是忧郁症),弗洛伊德观察到了“超我”机能的严肃性,甚至残暴性,以及它和自我关系的种种变化。在忧郁症病人身上体现出超我是怎样以最严格的道德标准虐待自我的,罪恶感也正是产生于这种压迫之中。而往往在快乐的情境中,这种罪恶感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分析中,弗洛伊德注意到很多病人在潜意识中都会怀有一种迫切需要得到惩罚的罪恶感——在某种程度上说,超我也许是服务于死本能的。同时,他还发现超我的“这种情感似若为神所赋予而深埋于我们的内心,但其行使职权则有一种周期性的现象。”自我在一段时间内会相当“放肆”,而却没有明显受到超我的约束,这是很令人费解的。对此,弗洛伊德也没有给出很好的回答。

除了自我监视、良心的活动以外,“超我”还具有一种保持理想的活动。超我是自我理想的代表,自我将超我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并努力实现要求。由于超我来源于父母,因此“这个自我的理想无疑就是早年的父母的形象,是儿童赞美父母十全十美的表示。”“自我”对于“超我”的自卑感也就因此产生了。1这与“罪恶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区分的,而弗洛伊德本人也认为没有这种明细区分的必要。这也不禁令我们想到图腾崇拜——宗教信仰者上帝面前总是怀有的那种谦卑感。

“超我”之于“自我”的作用也就因此明晰了:超我以最高道德作为评判标准,对整个心灵进行监视,而自我的欲求(当然包括来自本我的欲求)便是这种监视的重要内容。对那些合乎超我标准的予以“放行”,付诸行动,或者有点类似奖励机制;而不合乎标准的,超我便采取严酷的抑制,以致惩罚。从这一点上看,它无疑是整个心灵活动的最高评判者。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超我并非绝对正确,它有个体差异。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很难说他的超我是符合社会公德(或者多数人的集体“超我”)要求的。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超我并非总是通过自我观察本我而与本我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从超我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出,它实际上是继承了在儿时本我中所怀有的俄狄浦斯情结。从这一点来说,超我和本我在时间上都是代表过去的。

四.“自我”、“本我”与“超我”:压抑、抵制与和解。

最后还需要说明一下三种人格机制的彼此关系问题。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自我对本我、超我对自我是怎样实施压抑的,而这种压抑似乎在超我那里表现得最为严格。压抑的存在就必然带来了抵制的产生,而这种抵制显然在本我身上要表现得更加强烈。尽管如此,我们应当看到和解的实现:通过释放一部分欲求,自我与本我实现了和解;通过自我理想(或者奖励机制),超我与自我实现了和解。

但是,在多数人的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心理人格是实现了较好的平衡的,不总是偏向于三种情形下的任何一种。这应当归功于“自我”的中间调解者角色。“自我既然一方面受伊底的鞭策,另一方面受超我的包围,第三方面受外界的挫折,乃只得力图减少各方面的势力和影响,而造成和谐。”具体说来,自我的知觉系统规定了它必须代表外界的要求;自我要吸取本我的精力(力比多),就不得不自荐为其对象,与其和解甚至服从。对于本我与外界的调和,自我“有时只得以其前意识的理由掩饰伊底之潜意识的命令,弥缝伊底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如果本我不肯让步,自我便只能偏向于现实了。就与超我的关系来说,自我是受到严厉的监视的。不管本我与外界给自我带来怎样的困难选择,超我都坚持始终如一的评判标准,一旦自我有所违背便加以惩罚,产生罪恶感(和自卑感)。在处理不好这些关系时,自我便常常产生焦虑:“对外界而有现实的的焦虑,对超我而有常规的焦虑,对伊底的激情势

力而有神经症的焦虑。”尽管如此,这一平衡依旧是动态的——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自己总是处于焦虑或者无所顾虑之中。这也与人格系统的能量有关。总的来说,人格系统是一个能量系统,理想的状态不是心理人格的任何一方占上风(即便是超我),而是三方面对能量的均衡分配。

对心理人格的划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基础思想之一。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理人格理论与心理性质(意识、无意识、前意识)、性学理论(超我的形成与俄狄浦斯情结)、本能理论(与本我有密切关系)、梦论(“超我”对梦的监视)以至人类心理学(宗教观、文明观)研究都有密切联系,或者说,与这些理论一同构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整体。虽然这一理论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研究上也颇有困难——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本我、自我、超我代表的心灵界限并不是十分明晰的,而是一个渐渐过渡的过程。但是,至少他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例如对“自我”的研究促成了“自我心理学”的出现。尽管在弗洛伊德的追随着中,阿德勒、荣格等人在很多方面有所颠覆,后来的精神分析学也相应地加以修订并扩大了研究范围,然而弗洛伊德的首创之功,不可忘却。

参考文献: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奥)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弗洛伊德文集(第六卷):自我与本我》,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美)玛格丽特·玛肯霍普著,潘清卿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大家精要:弗洛伊德》宋奇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 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 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 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 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儿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儿方面对弗洛伊德 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山意识、询意识和潜意识 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 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 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 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 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 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 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 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 称:“精神 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 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弗洛伊德性学说

弗洛伊德性学说 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关于性的学说是其整体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性本能与里比多学说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1、性(欲)本能。2、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它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后来他修改了原来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1、爱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 2、攻击与破坏本能。 弗洛伊德提出:各种原始本能的大本营居于本我,本我又是各种本能活动能量的源泉。他将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里比多,里比多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而且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当性欲本能与攻击本能结合后,如指向外界的性对象时则形成性虐待,如转而指向自身时则形成性受虐心理变态。 性心理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口欲期。 自出生至1岁左右。该时力比多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不但获得必要的营养,而且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密入睡,与成人性交获得性乐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欲的表现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成人的性意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谓“自体性欲满足”。婴儿在口欲期的上述行为,即是其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即口欲满足。 精神分析学认为,母亲亲自哺乳,不仅对婴儿提供最佳营养(代乳品远所不及)而且对婴儿的母爱需要与口欲满足也是不可缺少的,对婴儿心理健康的发育是必要的。哺乳期的断奶问题也值得注意,一般以生后10-12个月为宜,过早或过迟都可能对婴儿的心理发育不利。在断奶问题上可能会发生3种偏差: 1、断奶过早使婴儿口欲不足,于后来可能成为儿童贪食症与异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为成年后贪食、嗜饮(酒)与吸烟癖的心理根源。 2、断奶过迟与给婴儿长时间的塞吸奶瓶,使其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成为幼儿与青少年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呕吐的心理根源。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人格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人格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2011-09-09 15:48:02)转载▼标签:转载分类:转载 原文地址: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人格组成:本我、自我、超我作者:xpwj_2008_sx4r3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由三大系统组成,它们是本我、自我、超我。在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身上,这三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当人格的三个系统相互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即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社会,活动效率随之降低。 一、什么是本我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一个人饿了,他需要食物;一个人冷了,他需要穿衣服;一个男人有了性的冲动,他就是需要一位女性;有人羞辱了你,你就会愤怒;一个人眼睛受到了强光的刺激,他就要闭上眼睛;这些活动都是人原始本能的需要,而且这些话动都是无意识的,无论你是圣贤哲人还是卑鄙小人都存在这个本能。 人为什么会些本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做为一个机体,由于机体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会产生兴奋(紧张),这种紧张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比如一个人饥饿了,他的胃部就会产生痉挛,他必须进食才能消除这种紧张感,本我的目标是消除这些紧张,紧张是一种让人痛苦的和让人不舒服的体验,消除紧张以后人才会感到快乐,本我的特点是不能容忍紧张状态,希望立即得到满足。 本我为了解除紧张而产生了两种活动过程: 1、行成意象 一个人饥饿了,他的脑子里就会产生食物的意象,一个口渴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水,这都是由于人的本能需要所产生心理活动,这些意象的产生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压力。这种由于本能需要而产生意象的心理过程叫原发过程。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为减轻紧张(饥饿是一种紧张)而产生的对所需事物(食物)的记忆意象或联想的心理过程叫原发过程。产生这些意象是无意识的,是自动产生的,没有经过思考加工的,一个人的眼睛受强光刺激后会不由自主的闭上,这也是无意识的行为。 2、冲动性行为 一个人受到了羞辱,为了报复,拿起刀子就向人刺去,这就是一种冲动行为,他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他只是为了马上缓解由于别人对自己的羞辱而产生的紧张感。 二、什么是自我: 本我解除紧张的两种活动过程是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但只有意象并不能给饥饿的人提供食物,冲动性的行为也不能给一个性冲动的人提供一个伴侣,实际上,冲动行为只能招引外界的惩罚而导致紧张的程度增加。人必须寻找食物、伴侣以及生活所需要的其它东西,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人不得不考虑外界的现实,比如,实施一种行为时,他必须考虑到后果,就如一个有性冲动的男人不能强奸一个妇女一样,如果他这样做了,他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个人在商店里看到了一件自己非常喜爱的东西,他想得到,这是本我在起作用,但他不能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 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 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通过释梦可以治疗神经症。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直面人性的真实———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高鸿萍(闽江学院中文系)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开创了人类文化史的新纪元。弗洛伊德一生著述很多,而举世闻名,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其发行量无法统计的划时代的不朽著作之一就是《梦的解析》。此书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声称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 一、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 首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析的。“无论如何,每个梦均有一种含义,尽管这是一种隐匿的含义;做梦用来代替思想的某种其他过程,我们只有正确地揭示出代替物,才能发现梦的潜藏义。”他通过一系列梦的科学解析,发现所有的梦都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是欲望的满足,就象谚语中问:“鹅梦到了什么?”回答是:“玉米”。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理论完整地包含在于这两句话中。 第二,梦的动机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指出,关于梦是欲望的达成这一命题在儿童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而在许多时候和各种情况下,其意义没有任何掩饰,一目了然。“少儿的梦不会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在证明梦的本质是对欲望的满足方面,却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而针对有人对梦的统计结果,大部分的梦是不愉快的梦,只有少部分肯定是愉快的梦,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这是梦进行了化妆。“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么一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 那么,梦为何要进行伪装呢?他认为“每个人的梦是由两种精神力量(或可描述为倾向或系统)支配的。其中一种力量构成欲望用梦来表现出来,另一种力量则对梦中的欲望实行稽查作用,迫使欲望不得不通过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要解析这类化妆的梦,就必须透过梦的表象,揭示出隐藏在梦背后的思想来。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概念———“显意”和“隐意”。所谓显意,它类似于假面具,是“梦所叙述的东西”,“梦的外显的内容”。所谓隐意,是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是“那种隐匿的我们只有通过观念分析才能达到的东西。”是“内隐的梦的思想”。梦的解析过程就是从外显的梦到内隐的梦的工作过程,而“每个特殊的梦经过分析后,必定可以重新证明梦确实具有代表欲望满足的一种神秘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第三、梦是如何由隐意转变成为显意的,这是《梦的解析》专著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凝缩作用。“任何人对梦内容和梦念进行比较进,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梦进行了大量的凝缩作用。”与梦念的丰富多彩相比较,梦内容简短、贫乏、精练。这主要是凝缩产生的作用。凝缩作用主要是通过省略来实现的;梦并不是对梦念的忠实翻译或点对点的投射,而是对高度不完全的,支离破碎的复制。二是移置作用。即在梦中,一方面将隐意中的因素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用引喻代替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梦里出现的并不是梦念中的重要概念,而是在梦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概念。”另一方面,梦利用多重性决定作用,从具有较低精神价值的元素中创造出新的价值,然后各自寻找途径进入梦内容中,这就产生了精神的转移。三是象征作用。他认为梦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梦中没有获得任何单独的表现,隐意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专刊24

弗洛伊德理论的认识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认识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弗洛伊德,是完全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人们内心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地方,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进行大量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对我们行为、举止、生活的影响。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他对人类的心理活动进行大胆猜想和验证,提出无意识理论,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了提高,具有非常独特的启示意义。 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三方面:无意识与心理结构学说、本能学说、梦的学说。其他的基本学说都是为了从不同的层面阐释和论证无意识学说的。 早期,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意识部分就像冰山露在海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前意识相当于海平面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没入水面;而无意识则是没于海水中的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1)“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2)“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受风俗、道德、法律的控制而被压抑或排挤到意识阙之下,但未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无意识是生物本能和人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的积淀,是人的原始性、自然性本能的盲目动力,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处于心理结构的最深层。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无法克制的强烈要求发泄的一种心理能量,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其规律是不断企图渗入意识的层次中,通过获得本能欲望的满足而得到愉快,并避免对本能欲望的压抑。无意识是人的内驱力之源,其中本能、欲望和各种冲力赋予人的一切活动能量。(3)“前意识”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即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是调节意识与无意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1] ? 人物关系 ? 纠错 中文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外文名 Sigmund (Schlomo) Freud 出生日期 1856年5月6日 出生地 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弗赖堡镇 逝世日期 1939年(己卯年)9月23日 逝世地 英国伦敦 父亲 雅各布·弗洛伊德 母亲

阿玛丽娅·弗洛伊德 配偶 玛莎·伯奈斯 民族 犹太族 国籍 奥地利 职业 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 毕业院校 维也纳大学 主要成就 创立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著作 《梦的解析》《超越唯乐原则》 主要荣誉 歌德奖 目录1人物生平 ?童年时期 ?学生时期 ?工作初期 ?研究催眠 ?创立理论 ?影响扩大 ?学派分裂

?后期研究 ?人生后期 2主要作品 ?主要专著 ?主要文章 3理论思想 ?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文化观 4人物影响 ?精神分析 ?人文领域 5人物评价 1人物生平编辑 童年时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原名西格斯蒙德·弗洛伊德(Sigis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省弗赖堡镇(Freiberg,现Príbor,即捷克共和国的普日博尔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是一位善良老实的羊毛商人,母亲阿玛莉亚·那萨森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长相漂亮,但性格暴躁。西格蒙德出生这一年,他已经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伊曼纽尔和菲利普。1858年,妹妹安娜出生。1859年,家人搬家到德国莱比锡。 一年后,又搬家到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母亲又生下了四个女儿,阿道芬、玛丽、宝琳和罗莎,和一个儿子亚历山大。 学生时期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弗洛伊德心理学说 心理动力的本能论: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由于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弗洛伊德多次提出和修改他的本能理论,如前期提出的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后期提出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等。但是他所反复强调、深入研究的则是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因素," 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1)根据这一心理动力论,弗洛伊德系统地揭示了人格发展的过程,揭示了各种精神病的起因,解释了人类创造性行为的心理动机,性本能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解人类活动的一把钥匙。正是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发现,支起了一个巨大的拱门,精神分析的潮流就从这一拱门源源流出,并显示了独特的思想个性。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分支主要包括 5 个方面:一、梦心理学。弗洛伊德用无意识来解释梦,认为" 梦都是本能欲望的满足。" (2)同时他还提出 了梦的工作机制,探讨了自由联想等释梦的方法和技术,将梦的

分析看着是理解和接近人的无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二、过失心理学。根据决定论思想,弗洛伊德深信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因而人的各种失误,如口误、笔误、遗失、遗忘、误听、误读、误行等,都是无意识动机与意识的控制相互冲突的体现,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暴露。三、变态心理学。传统的变态心理学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弗洛伊德则将病因转向了对病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的分析,他指出,变态心理可以说是性的本能因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后所引起的非常规的寻求满足的心理,是无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是力比多的变态用法,是力比多满足的代替物。而这些变态心理大多是对早期婴儿的性满足方式的倒退,如受虐与施虐、自恋、同性恋、恋物淫、窥淫癖等。四、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 )、"自我" ( ego)、" 超我" ( super-ego )。" 本我" 的构成是被称为" 力比多" (libido )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了,它已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 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

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性心理发展阶段学说 弗洛伊德将“性本能”称为里比多(Libido)认为它是一种能量,并藏在本我之中,“本我”中的本能欲望,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得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得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里比多要达到成熟,真正行使生殖职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由于里比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中投注的部位不一样,这些不同的部位被称“性感带”(erogenous zone),儿童的快乐、挫折感和自我表现都来自这些快感区。所以弗洛伊德根据里比多发展经过“性感带”为标准,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前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t stage)和青春期。其结果是导致人格发展受到影响。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期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体上的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性感带区。 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是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他在1905年的《性学三论》和1916年的《精神分析引论》两部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根据不同时期里比多 表现的性感区不同,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有 二个重要特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 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不 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 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佛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在里比多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a fixation)和倒退(regression)。固 着是指里比多由于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过度失望而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不在继续发展 到下一个阶段。倒退是指发展到下一阶段的里比多又倒流回先前停顿的地方。在弗洛伊德看 来一个人的个性或人格在五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所以早期里比多的发展无论是固着还是倒 退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或时期); 口欲期oral stage:1岁以内。形成安全感。咬拇指,恐怖症,自卑、自恋等。 肛欲期anal stage:1-2岁。形成自主控制。强迫,清洁等。形成肛门排出型性格或肛门滞留型性格。 男性生殖器崇拜期,俄底浦斯期oedipus stage: 3-5岁。两性吸引。孩子在希望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男孩子因为自己有阴茎而感到骄傲,向父亲认同,与父亲竞争母亲,同时担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文艺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又是什么?弗洛伊德在他的文艺理论中回答道,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是潜意识和性本能,是本能冲动的升华。潜意识中的愿望要想得到表现和满足,一是通过各种无意识过程如梦巧妙地表现出来,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使其得以升华,表现出来。作家在艺术创作时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种心理领域中自由翱翔会有利于作品的浪漫性和深刻性。一个具有文学素养的创作者,可以很熟练的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用想象、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加上一定技巧的表现手法,就可以创作出感人的作品出来。 在无意识和梦的理论的基础之上,弗洛伊德随后又提出了文学艺术与白日梦相类似的观点,探讨了这样一种联系并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指出,白日梦就是幻想,它源于儿童的游戏。在孩童时代,孩子们最喜爱、最热心的莫过于他们玩耍的游戏。儿童靠游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获得快乐。人在长大后由于社会的压力不再作游戏,却不愿放弃那种快乐,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这就是幻想。儿童不掩饰他们的游戏,而成年人的幻想由于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羞于启齿的愿望,因而必须加以掩饰。于是把小孩的“游戏”变成“幻想”。由此弗洛伊德认为,睡眠中的梦也是幻想,因为它与幻想同理。由于“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他认为:“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我们幼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 “语言早就以它无比的智慧对梦的实质问题作了定论,它给幻想的虚无缥渺的创作取了个名字,叫…白日梦?。”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无异于白日做梦”。创作活动就是潜意识活动或自由联想,作家创作时便是处在白日梦之境,这就和精神病患者自由联想一样,将积压在潜意识层下的欲望冲动倾吐出来。文学与梦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两者都巧妙地伪装了那些被压抑的愿望,使之能够表现出来是潜意识的愿望获得一种假想的满足。文学创作是为了表达作者不能满足的愿望,是以艺术形式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宣泄。而且文学创作也和梦一样具有妥协性。同时梦是与幻想相联系的,因为“我们在夜间所做的梦,不是别的,正是幻想”。潜意识有种种强烈的愿望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于是在梦中以幻想的形式得到满足。 艺术是白日梦,同样是作者愿望的满足,是被压抑的感情和本能欲望的宣泄。他把文学创作者比作“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把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比作白日梦。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他认为,“自我”是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篇故事的主角。故事中的“好人”都是帮助己成为故事主角的“自我”的,而“坏人”则是这个“自我”的敌人或对手之类。所以创作家所做的,就象游戏中的孩子一样。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又明显地把它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在语言中保留了儿童游戏和文艺创作之间的这种关系。现代小说的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幻想的动力是未得到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履行。因此一个幸福的愿望满足的人绝不会幻想,只有一个愿望未满足的人才会。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强调,创作的对象和内容也和梦的对象和内容一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期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期 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1口腔期(oral stage,0~1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嚥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後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後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复、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 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於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4潜伏期(latent stage,7岁至青春期) 七岁以後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5两性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後) 此时期开始时间,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自此以後,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以臻成熟。 关于改进男女生异性交往指导的对策建议: 家庭、事业、健康是人生幸福的三大基点,因而异性交往指导应该成为家庭和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成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基本内容之一,有关教育工作应该系统化、有序化开展,从生理、心理不同维度配合开展。我认为: 1、要引起足够的高度重视。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除了敏感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在学生观念已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学校要组织专门的机构研究有关问题的对策,不要把有关问题放任给班主任个人自由处理,学校还要担负科学指导家长进行有关教育的任务,努力使家庭和学校有关问题的教育统一化、科学化。 2、各种教育一定要切合实际,把情感教育作为基点内容,超前系统地开展。 教育要结合青少年成长的阶段性特点,提高针对性。初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和建立广泛的亲情和友情;高中着重从处理情感问题着眼,如如何看待在异性交往中的各种特殊感觉、在与异性交往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等等;高中的生理教育还要具体一些,如如何处理性冲动等,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关于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的理解与感悟

关于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的理解与感悟 摘要 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大师,学习掌握他关于心理发展的阶段、层次等方面的思想不仅有助于对发展心理学知识和精神分析学派学说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和构建心理学理论。本文主要论述了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之后的感悟。 关键词: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人格层次;心理性欲发展 正文 引言 自1879年心理学宣告诞生以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各大学派纷纷登上历史的大舞台。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它们的创始人也早已远去,但是这些学说和思想却没有过时,它们仍在引起争论、激发研究、被批判和被赞扬。这几种不同的心理学在对诸如人类的本质、个性发展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等基本的问题提供答案上就表现出诸多不同。 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时代的局限性等诸多弊端,因此他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并不像斯金纳、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人的成果一样得到支持和赞成,相反,他却受到了来自心理学界的质疑。 但是我认为,一个理论即使没有提供最后的答案,在实际情形中也可以是有用的;即使得不到证实,也未必是错误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的确存在弊端,但是这并不能抹杀它推动心理学发展的成就,因此我打算在本文谈一谈我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粗浅的理解和感悟。 1.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理论 20世纪的最初十年里,弗洛伊德形成了他的人格发展的性心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个体的发展都要经过若干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每个阶段都以本能的满足和外部世界的限制之间的冲突为特征。如果儿童在一个阶段获得太少或太多的满足,那么他可能无法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满足不足或过分满足还可能造成固着,或者力比多能量在此阶段的部分投入,它导致后来生活中的行为具有那个特殊阶段的冲突的特性。 1.1人格的三个层次 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了《自我和本我》一书,以一个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模式来看个性。 本我是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是随着新生婴儿出生就具有的、由人的先天本能和和基本欲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精心整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着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着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精心整理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意识称为????说的“????????为,“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而且还认为有一种“类似无意识的思维、无意识的意志这样一种东西”,对无意识过程的认可与否是影响到世界和科学一个决定性的倾向。因此,弗洛伊德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的各种无意识的精神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学应该是无意识(潜意识)内容的科学。 4.图片

弗洛伊德经典案例-小汉斯的故事

弗洛伊德---《狼人的故事(弗洛伊德心理治疗案例三种)》 小汉斯的故事 这是关于五岁男童(小汉斯)恐惧症的案例。本案例是由病人小汉斯的父亲在弗洛伊德的指导下完成记录的。这个病例在精神分析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弗洛伊德所说,它为幼儿期性欲理论提供了第一个完整的例证。通过病人之父的详尽记叙,以及穿插于记叙过程中的弗洛伊德的精到点评,我们看到一个有些性早熟的小男孩从患上对马的恐惧症到治愈的全部过程,并深入到这个孩子的性心理的方方面面。 从不到四岁开始,小汉斯就对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明了根据阴茎的有无判别有生命物体和无生命物体的方法;他还固执地认为,所有人都有阴茎,而且体型大的人和动物其阴茎也更大。当他的妹妹出生之后,生殖问题更是盘桓在小汉斯的心头,他下意识地对母亲的怀孕和婴儿的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父母却用鹳的故事来向他解释生育的问题。处在俄狄普斯期的小汉斯,本就对母亲有强烈的依恋而对父亲怀有敌意,再加上父亲在性问题上解释让他疑窦丛生,于是对父亲的敌意越发加强。他想跟母亲结合,想和母亲生下孩子,但是又害怕父亲的报复,害怕遭到父亲的阉割,于是焦虑产生,心理症的隐患也由此埋下。请注意,弗洛伊德在一开始就向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阉割威胁的情节:“在他三岁半的时候,他母亲曾看见他把手放在阴茎上。她这样吓唬他:‘如果你再那样(触碰阴茎),我会叫A医生来把你的小鸡鸡割掉。那时候,看你怎么撒尿?’汉斯:‘那我就用屁股尿。’”由后来的事情看来,阉割正是导致症结的原因,而他的恐惧症,根本说来也正是对阉割的恐惧;不过,这里向汉斯发出威胁的,乃是他所钟爱的母亲,而他的恐惧对象,却明显的是父亲,看来,阉割威胁的源头主要并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情结。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弗洛伊德较早期的理论中,他所持的观点一直是:焦虑产生于对恋母情结的压抑。根据他后来的修正理论,焦虑实际上是一种信号,警告自我阉割危险即将到来;不是压抑产生焦虑,而是焦虑产生压抑。在本文中,弗氏在焦虑成因的问题上多少有些语焉不详,但是毕竟在此基础上多处把焦虑的成因明确指向了汉斯的父亲,可见在当时的弗洛伊德心中,焦虑新说的雏形已然形成;…….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张昱教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尽管弗洛伊德经常表白他无意建立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但实际上,他致力于精神分析学说凡六十年,写了很多著作,并且他对他的学说几经琢磨和修改,到他的晚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如此,而且他使自己的理为成了一种人生哲学,企图解决生活和社会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人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生平中,从他的主要著作中看到他的理论的发展道路。西方心理学史学家和哲学史学家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史,一般是分为两个时期:以1913年作为分界线,1913年以前的系统观点称为他的早期理论,他最后二十年在修订早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理论称为他的晚期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这里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所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认为,人的心理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歇斯底里病中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经验。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如果能够回忆起自己的有关病症的经验并向医生和盘托出,心里就会感到舒畅,病也就好。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患者经历过的情绪经验受到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外,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因此产生了病症。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他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这样,导致他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的两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思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著名的心理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后来由此演变出的第二及第三学派。著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9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他对社会工作理论有一定的贡献,他的精神层次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

神层次。①意识(conscious)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②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③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论。人格结构有本我,即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自我,即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