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在讨论第二种情况之前,我们要思考的是:“执两用中”,这个“中”可不可以落在两极上?如果可以,这种在两极上的正确之点是变动的,还是不动的呢?

孔子注意到一种情况:有的时候事情的两极看起来一端要优于另一端,但是实际上这种优势却不是绝对的,比如“智”和“愚”这两端。正常说来,肯定是前者优于后者,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因此人们才积极学习,渴望从学习中获得智慧。在《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有一篇《卡尔弥德篇》,这篇文章讨论的就是“明智”的问题。这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虽然没有最终辨清什么是明智,但是在辩论中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出一种倾向,那就是双方都倾向于认为“明智是一件大好事。”这很符合我们的常识。

但是《论语·公冶长》却有这样一段话:“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认为,从智还是从愚是要视情况而定的。他肯定宁武子在君主有道时显露出智慧,在君主无道时显露出愚蠢,这就是应时而变。而且,他认为懂得适时显露愚蠢要比时时显示智慧更高一筹。因为如果面对无道之君还一定要显示出智慧,那不仅不能够救世,反而会激怒暴君,丧失生命。我们所熟知的“魏晋风度”,很多装疯卖傻的士人,其实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愚蠢来伪装自己。当然,那些魏晋士人全身避祸的出发点和他们所持的哲学观点与儒家显然是不同的。这一点,我们暂且存而不论。

援引《公冶长》中的话是为了说明,儒家“执两用中”的第二种情况:事情的正确之点可以在两端,并且这个点还可以从这一端移动到另外一端。这并不是机会主义的说法,而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就像潮水有涨有落,涨潮时我们利用潮水发电;退潮时,我们利用潮水的力量捕鱼。如果,涨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捕鱼;退潮了以后却要用潮水发电,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不能找到“正确之点”。这种“执两用中”的情况就说明,这个“两”并不是完全悖反的,而可以是相反相成的。这就好比在恶人看来,恶就是善;在善人看来则相反。没有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所做的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事,而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好的。

因此,事情有时候会形成一个圆环:起点可以变化为终点,终点也可以变化为起点。以此形成一个循环。

从这样的方向思考下去,就自然会想到老子。他的辩证法就充满了这种不确定的意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大仁不仁”是他的辩证法中另一个重要的例子,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两端之间的循环变化,在这一点上,要比孔子的辨证思想更加彻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儒道两家虽然在很多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但是对于“中庸”都是信奉的。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为而不恃”,“功遂身退”中都蕴含着中庸的思想。

他们都看到事物的生成变化、流动不居,知道月盈而亏的道理,因此劝人要守持中道。这个正确之点尽管有时候会出现在事情的某一个端点上,但是他们也深深知道,这个端点是一定还会再向另外一面变化的。

至于儒道在中庸问题上为什么会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儒道两家都与农耕文明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作为农民,观察太阳、月亮的运行和四季的嬗替就是生产的必须。他们正是在这种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庸”的方法论。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教也主张“中道”。难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也与农耕文明有着莫大的关联,因此劝人守持中道吗?

我认为,“中庸”这种方法论的出发点是自然界的周行变化无疑,但是与农耕文明恐怕没有很大的关联。佛陀在出家前是一个王子,他身份高贵,与其他身份比较低贱的种姓联系不是非常密切。他观察事物,乃是从自然规律出发的。在面对恒河的思考中,他发现人的生命无限短暂,只在呼吸之间;在数次游历中,他因见到人的生老病死而渴望得到解脱。传说,

他在一次游历中,见到了许多结满果实的芒果树,心想:“等我回来的路上,一定要请侍从为我摘一些芒果。”没有想到他回来的时候竟然发现,所有的芒果已经都被去时的人群给打下来吃掉了,芒果树一片狼藉。只有一棵芒果树全然无事。他感到很奇怪,于是走近去看,原来那是一棵没有结果的芒果树。于是,他悟道:“我应该要做一棵无果之树啊。”人有生住异灭,物有成住坏空,空和灭在生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想要不灭,唯有不生。这就是辩证的两端相互变化的例证。“大用无用”,这和《庄子》中的某些辩证思想何其相似呢!与其说,是农耕的传统孕育出中庸的思想,不如说中庸乃是“自然”,是“宇宙”传授给我们的真知。

还有第三种情况:儒家所说的“执两用中”中的正确之点有时被认为只在某一端上,而且孔子还认为选取这一端乃是不能商榷的,不像“智”和“愚”一样可以被打通。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这里,孔子显然认为,美和善是事物的正确之点,因此作为评价乐曲的标准。又如“礼”和“非礼”两端,孔子一定选取“礼”;“仁”和“不仁”两端,他则会认为正确之点一定在“仁”这一端。让孟子去选也是一样的,“仁义礼智信”一定都是他所选择的那一端;在“善”和“恶”中,他也一定选择“善”。这时,“执两用中”的第三种情况出现了——正确之点只在某一端之上,并且其选择正确之点的态度是坚决的。这就是中庸思想最难理解的一个地方。既然儒家知道大多情况下,中庸思想中的正确之点要么是在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要么即使在两端也按照时殊世异可以转变,为什么在“仁义礼智信”等问题上,他们又认为没有其他的选择呢?

因为“仁”和“不仁”,“礼”和“非礼”这些问题乃是儒家思想主张的根本基点,就像信仰一样,是不可动摇的,至少对于儒家来说是这样。但如果是问老子,“仁”和“不仁”这两端就是可以移动的。进一步的,如果问老子,“善和不善”这两端正确的是那一端,“顺道和逆道”哪一样是正确的呢?他也一定会坚持“善”和“道”,尽管他深知“反者道之动”的道理。但是对于“道”这个基本范畴,他是没有办法否定的,一旦否定,《老子》的学说就会被完全推翻了。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一样的,道就是老子的信仰。在信仰的问题上,并没有转圜的余地。如果我们以此批判说,他们的辩证法都是不究竟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信仰的问题,是在一切哲学问题之上的。

更远一点看,如果我们问柏拉图,他根本就不会承认这个由主体选取正确之点的“中庸”之说。他会告诉我们说,在可感事物以外,还有一种事物,那就是“相”(或称“型”)。美的事物是因为分有美的相,因而是美的;桌子是因为分有桌子的相,因而成为桌子。他会认为正确之物之所以正确,乃是因为它们分有或摹仿正确的相。所以,那个正确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而是存在于“相”的世界中。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分别呢?因为柏拉图的“相论”是向外在追问的,它看到的是主客的对立,看到的是“摹仿”的意义;而中庸的思想则是内省的,它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到那个“正确之点”。

但是每一个哲学流派,无论是多么彻底辩证的哲学,对于“正确”,一定在某一些问题上有自己信守不变的准则。而在这些不可变的正确之点上,我们可以寻找到的就是那个流派的信仰,这也是它得以成说的根本。

如果真有一种哲学,它游移到没有任何底线的程度,我认为,它就是一种浮萍一般的伪学问。

总起来说,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基于反思自然而形成的,以找寻事物的正确之点为主要内容的方法论。它所找寻的正确之点根本上和儒家的其他主要观点相一致。它不违背儒家伦理的基本信仰,最终是为儒家立说服务的。在其他的哲学或宗教中,也有类似的中庸思想,但是它们各自的根本指向和思考基点都是不同的,因而在中庸的具体指涉方面也不尽相同。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 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

论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中国儒家节俭这一传统美德是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在“采摘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意识到与大自然斗争的艰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不易,而产生的一这种最朴素的情感和消费伦理。认为任何浪费物质财富的行为都是对人类艰苦劳动及其成果的不尊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日益突出的各种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奢侈消费问题使儒家节俭这一传统美德成为了人们研究的课题。儒家节俭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们所推崇,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本文将以此为研究背景,把中华民族的儒家传统节俭美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传统节俭观以现代价值,既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时摆脱传统道德中消极因素的束缚,实现传统节俭思想向现代节俭思想的转变。围绕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主题,本文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从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人手,对于传统儒家节俭思想的产生、发展、迂回变迁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从而对儒家节俭思想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进而对其进行评价,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二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其当代价值。分别详细论述了其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生态价值以及道德价值。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求知的欲望,即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欲望需求。故日: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 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阁民也。焉有人在位,阁民而可为 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 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①又曰:“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佛 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 其次,孟子对于国君的欲望和要求也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孟子也强调国君 的欲望和要求应该和民众联系在一起,应该以民生为基础。孟子和齐宣王关于 生活兴趣爱好的对话充分表达了孟子的这一思想。齐宣王不但喜欢美食佳肴, 还喜欢音乐、狩猎、女色等。对此,孟子没有异议,但是他要求齐宣王要把自己的 欲望要求和人民的欲望要求联系在一起,以民生为本。故曰飞“为民上而不与民 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③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已经具有了消费平等的思想。 (3)荀子的节俭思想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另一位儒学大师。战国末期,统一全国的政权即将形 成,为了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荀子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治国之论。这一理 论是在继承儒家思想的礼治思想的基础上,同时吸取了法家的以法治国的思想, 墨家的尚贤的思想主张以及道家的天道观。在消费思想方面,荀子也吸收法、 墨、道家思想,明确的主张节俭思想,日:“敲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这,摒无兵也。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礼也。”④ 首先,荀子把节俭和欲望进行了科学的联系,第一次理性的分析了人性之欲 望,肯定了欲望,不盲目的的用节俭来抵制批驳欲望。第一,荀子从唯物主义的 自然观出发,对欲望有了正确的认知,意识到欲望是人的生理本能,因此,欲望的 存在是客观必然的。“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 夫是之谓天情。”⑤又曰:“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⑥当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论贾谊的礼治思想(一)

论贾谊的礼治思想(一) 【内容提要】秦王朝二世而亡,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事件,从贾谊开始,就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不断加以反省的教训。贾谊指出秦“以法为教”的统治政策导致了秦的覆亡,具体来说,表现为两方面的后果:其一,上下离畔。其二,颓风败俗。针对这两方面的教训,贾谊提出了其礼治思想:其一,待下有恩,这主要指君王应该礼敬大臣;其二,以礼教民,强调百姓应该得到教育,以使百姓有廉耻之心。贾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尊儒尊孔的要求,但他强调崇六艺,兴礼乐,教民众,实为后来汉武一朝兴用儒术的先导。 【关键词】法教,德教,法治,礼治 关于贾谊的思想,历来论者多注意其“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构想,这固然表明了贾谊的远见卓识,但贾谊对后世真正有影响的却不在这里,而在于他通过对秦亡教训的分析,而提出了一整套以礼治天下的思想。贾谊看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性的特征,而着重发挥了礼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的作用,这种思想不仅奠立了有汉一代的政治规模,而且,中国以后两千年的统治政策皆不脱此藩篱。 一、法教与法治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行郡县,废封建,大一统之势已成,传统中国以后两千年之发展皆不脱此格局。因此,贾谊所面对的问题则是,如何适应这样一种新形势,确立一种稳固的社会秩序。然而,秦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却二世而亡,汉初大封诸侯王,以藩屏汉室,则鉴于秦亡之速,然实为历史之反动。因此,对秦亡教训之总结,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贾谊如此提出了这个问题: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过秦论》上) 周初推行封建,统治时间长达八百年之久,秦行郡县,却二世而亡,这大概是汉初统治者的一个基本认识。而贾谊对此指出,周道之长并不在于行封建,乃在于施仁义,行先王之道,而秦之所以灭亡并不在于行郡县,乃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上)。因此,在贾谊看来,要治理天下必须反秦道而为之,施仁术,行“先王之道”。所谓“先王之道”,就是他屡屡提到的汤武之道,即“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治安策》),贾谊称之为“德教”。 贾谊对秦亡教训的总结实成为历朝统治者的一基本认识,成为后世政治运作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后来刘向认为“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汉书·贾谊传》) 史称刘邦入咸阳,与民约法三章,“蠲削烦苛,兆民大悦”(《汉书·刑法志》),而另一方面,汉初统治者尚黄老无为,故法律多因循秦旧,可见,汉初之法律也是很严酷的,如连坐、肉刑等秦之律令至文帝时才次第废除。这两种做法看起来是相矛盾的,但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特征有个清晰的了解,便觉得并非如此。 秦主张“以法为教”,所谓“法教”,就是要用法去改造人,所以制订的总是尽量详备,以使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须如法。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稍稍不小心,就触犯了法。我们常常说某人“苛刻”,这个意思不是说他对待别人的错误显得太严厉、太粗暴,而是说他管得太宽,乃至于鸡蛋里挑骨头,别人稍稍有什么不妥就要招致他的批评,如此,大家自然觉得此人“烦苛”。可见,中国人天性好自由,不喜欢被人指手划脚,所以,秦以后的统治者多明白这个道理:对罪人是可以重重惩治的,但决不可以生事扰民,让百姓觉得无所措手足。就是说,法之苛与法之暴并不是一回事。 秦法固暴,且烦,而老百姓一般是懒得去学那些繁琐的法律条文的,这样,老百姓不免不经意间就触犯了法。如此,百姓无所适从,自然就不满了。汉法亦暴,但不以法教人,所以不会有这么多条条框框,人们自不会觉得烦,也不会对法产生什么惧怕之心。前贤批评中国人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析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解析 【高考导航】 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题型上,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内容上,儒家思想的内涵和演变是考查的重点,其中明清思想为重中之重。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当前全球祭孔、开办孔子学院、《论语》热等现象理解儒学与国家建设的联系;二是结合和谐社会构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热点问题,理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三是注意纵向和横向分析、比较。如纵向梳理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横向比较明清民主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等。 【考点梳理】 一、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形成 1.源头:百家争鸣 (1)背景: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文化繁荣。 (2)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提倡“无为而治”;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法治”;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 (3)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透析:①百家争鸣的出现反映了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的时代特征。②儒家强调道德感化;法家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包含辩证思想。三者互补,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 例1.(2011年上海单科卷,第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 B 2.形成与发展:孔子、孟子、荀子思想 (1)创始:孔子。①主要思想:“仁”(核心);德治;有教无类。②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 (2)发展:孟子和荀子。①孟子:把“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被称为“亚圣”;《孟子》在南宋被列为四书。②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天人关系上,提出“天有行常”、“制天命而用之”。 透析: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刻影响,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儒家思想不断吸纳、融合各流派的观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②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③孔孟提出的修身、治国等

儒家思想论文: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分析

儒家思想论文: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分析 【中文摘要】近年来,关于儒教是否为宗教的研究和争论被学术界广泛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等基本国策的确立,特别是国家开始正式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定位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以后,人们对传统价值意义的理解开始发生改变,人的文化认同和身心安顿等现实问题日趋尖锐复杂。由此,社会和学术界企图建立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文化系统来应对解决以上问题。论文的选题和意义:通过对当前国际环境分析得出,多元文化已然成为今后主要的发展趋势。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亨廷顿据此提出了“文化冲突”的概念,儒家思想的价值和作用被重新认识和评估。在中国,历史证明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必须由先进的文化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要求我们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磨合创新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儒家思想自产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文化性。研究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对引导儒家思想文化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参加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文献法、宗教比较、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对儒家思想的宗教性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儒家思想的宗教性渊源及儒家思想宗教性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其次,分析了宗教和

宗教性的静态与动态的区别。论证得出:儒家思想与中国原始宗教有极其深厚的渊源,孔子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周公,具有文化的连续性、继承性。虽然孔子对原始宗教加入了的人文关怀,但终究脱离不了当时的历史、社会生产力条件的制约。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观和神道设教具有显著的宗教性,作为儒家的代表思想的天命观继承了三代以来对原始“天”的崇拜,又更加抽象到主宰人生命运、自然世界的不可抗力、超自然力。儒家以神道设教作为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其主要思想是对天和祖先的敬畏,在其敬天法祖的思想下,对天和祖先的祭祀活 动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儒家思想有极强的内在道德超越性,使其信仰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境界具有宗教性和独特的人文关怀。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伦理的指导法则,带有宗教性的禁欲等思想。但儒家思想缺少宗教所必须的宗教仪轨、宗教组织。综上所诉,儒家思想具有较强的宗教性,但不是完整意义的宗教。 【英文摘要】In recent years, About Confucianism whether for religious research and debate attention by academia.Since the 1990’s, Chinese society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s “tak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reform and ope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basic state policy, especially countries formally began with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o locate the na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economy of traditional later, people value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began to change, people’s cultural identity and body and mind

对儒家的看法

如果说中国历史人物中有几个完人的话,那么孔夫子绝对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曾经这样评价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由此可见孔子和其所创立的儒家在我国的地位。 儒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门派,其门人有着一整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和行事准则。儒家的学术成就体现在思想、教育、哲学等多个方面。 孔子创制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主要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这些思想在论语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对于”仁”,儒家给出的理解是:“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认为仁并不是挂在口头上的东西。对于“义”,儒家有着这样的诠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此可见儒家学派把义看作是衡量君子的首要条件。 关于“礼”,儒家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视。鲁国大夫的歌舞队和周天子的规模相当,孔子于是愤而说出了这样的话:“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鲁国大夫作出这样违反礼法是,是一件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事。我们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能也就是孔子那时候的思想。 儒家除了贡献了无数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以外,还是一个重视教育的门派,儒家把教育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面对宰予昼寝,孔子说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面对什么是君子的提问,孔子借机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君子的标准:君子不器。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也是这时候可以体现出来。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除了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以外,还是一位哲学家,现代中国的很多哲学思想都是来自于儒家。中国古代就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说法,可见以孔子为代表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一个“仁”字。除了“仁”以外,儒家哲学思想的另一个点在于“礼”。同时孔子又把这两者进行了很好地贯通:“克己复礼为仁”。 无论在什么朝代,即使是外族入主中原的元代,孔子的后人都被封为“衍圣公”。这就充分可以看出历代统治者对儒家的尊重和重视。孔子的思想精华是华夏民族的思想精粹,我们要把这些精华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我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我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儒家思想是指儒家学派的思想,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分析和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思想基础——“孝亲尊师” 儒家认为“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地之行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是生育我们的恩人,要知恩报恩。凡为人子,孝当竭力,夙兴温请,这是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用。所以孝是动物天性的光明,人间永恒之真理。 “师严道尊,人伦表率,养我蒙正,教我嘉谟。”老师是生我们法身慧命的恩人。人若没有智慧,与畜生无异。因人也是动物之一,人比动物高是人有智慧,有道德观念。智慧道德是老师教的,所以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是相同的。 父母跟老师对待子女、学生、子弟,可以说是爱护无微不至,期待更是殷切,教育也格外地认真。因此,做弟子的人要常常念着父母老师的恩德,念念不忘,尽心尽力地顺从。所以说,“孝亲尊师”是德性之根本。 2.核心思想——“仁”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仁者,爱人”,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旁人同等的地位上,推己及人,充分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意志和心愿,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破除一切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自我中心主义,因此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体现在政治治理上,就是要“为政以德”,“节用爱人”,主张重视教养,改善民生,增强国力。 “仁”也是儒家提出的最高道德准则。众所周知,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作为“仁者”的君子,一定要有人格,有志向,能明辨是非,能守死善道。他提出,人要修德,讲学,徙义,改不善。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又曾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把对原则真理的追求维护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不但教育了学生,对一个民族刚建进取心理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 3.立身之本,处世之道——“诚” 诚信,是儒家所推崇的处世原则。《礼记·乐记》记载“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自古以来,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我对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看法

我对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看法 在我上讲授儒家思想这节课,我觉得很大收获是中庸的思想,不是两个极端,而要要其中间,看事要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中间的那个。这是一个很值得提倡的。 我们不要软弱,也不要鲁莽,要取其中,要勇敢。要做人做事要下定决心坚持下去,但不是一味的钻牛角尖;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但不是任人欺负没有反抗;要适时的表现自己的才能,但不是骄傲自满;要谦虚有礼,但不是总认为自己低人一头;总之,要有中间的那个。 有的人反对中庸之道。有人说中国人都是受中庸之道的影响,所以出不了世界级的企业家或者政治家,像比尔盖茨等等,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或天才是因为中国人什么都折中,所以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吗?不是,“中”与“和”是中庸之道的重要概念,“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和”和谐,对一切事物何持一颗平常心。我们要提倡。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重要做事原则,认清自我,周全考虑,这是做事成功的保证。有时人在争,争没有看到中间,有什么用呢。 我就来说个例子吧,在清的时期,我们自称“天朝上国”,闭关自守,结果,就没有了;而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又有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结果果也失败了。这些都是极端,是不可取的。还有的就是贾诩,他一生做了很多聪明事,投降曹操后,他一直低调做人,中庸做事,作为从敌人阵营里投降过来的人,贾诩是曹操所有谋士里结局最好的一位,可以说贾诩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他智慧的体现。 虽然中庸的确有平庸,调和的含义,但是这绝不是中庸的全部内涵,在前面我已经谈到,中庸是有原则的思想,我讲求合乎情理。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也代表了一种思想。在当代道德缺失,人格不完善,极端纵横的今天,中庸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对我个人而言,中庸是生活的哲学,是我一直在学习领悟的。学习中庸之道,总是能让我从中领悟到许多道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让自己做得更好。 中庸还不只有一个意思。还有中正、平和的意思。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真,这个真的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控制好自己,不让自己过度。 在现在的社会中,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凡事处理的稍有不当,就会招致很多麻烦,轻则工作生活不愉快,重则影响职业生涯家庭幸福;因此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关键在于把握好度,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庸。中庸做事,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 中庸之道让我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好像我作为一个学生,之

儒学论文

儒学初探 王新越13000313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至今也是部分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儒家的学说基本上,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然而现在看来确实有很多东西是“糟粕”,应该舍弃。但是儒学依然有很多东西于我们对现代社会的思索与探讨是有进步意义的,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的。但是如果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大致内容,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 儒学的基本内容: 一:礼的约束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荀子在其《礼论》篇中极为精彩地描述了礼文化的发展历程:凡礼,始于棁,成乎文,终乎悦校。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意思是说,礼,开始时简单,逐渐比较完备,最后达到满意。 礼是人的生命的外化,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命形态,它的内在结构与人的文化生命结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基于此,儒家还赋予了礼文化以生命的形式,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德的教化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在中国,孝顺、赡养父母向来被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这一点毫无疑问。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对父母的供养、对祖先的祭祀,维护家族的昌盛和荣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水浒传》中的宋江最初不同意“落草为寇”,深怕自己辱没了祖宗。这些正体现了“孝道”的观点:个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个人关乎家族的声望和延续。个人生死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个人人格才是最重要的。扩大来说,这些都是儒家文化中“礼”的存在表现。 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三:人文关怀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

根据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认识,谈谈对“君子”、“大丈夫”的认识和体会

根据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认识,谈谈对“君子”、“大丈夫”的认识和体会。 中国是一个崇拜理想人格的国度。无论是反观以哲学、历史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理论型文化,还是考察以为礼仪伦常、风俗习惯为要素的中国传统大众性文化,都能发现理想人格无所不在。本文认为孔子的理想人格主要有两类,即“圣人”和“君子”,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孔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孟子继承了将理想人格层次化的做法,其主要理想人格为“圣人”和“大丈夫”。他降低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的规格,消除了将理想人格抽象化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了“大丈夫”人格理论,给人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孔子的“君子”较多的表现出的是谨慎、谦让、厚道、温顺等人格特点。而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则是对孔子“君子”人格一个侧面的扩而充之和发扬光大,呈现出更多的是阳刚之气。“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居仁由义、存心养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等修养方法得以实现,“大丈夫”理想人格的精神特征则表现为人格独立并自任以天下之重。孟子的“大丈夫”人格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也有其现实的价值和认识的意义。 孔子从自身的时代和阶级立场出发,提出培育“君子”人格的理想目标.这种“君子”人格主要的标准必须具备内心自觉自发的“仁”的道德境界,其次要遵循外在的“礼”的道德规范,还要有基本的道德情感“忠孝”意识,具备完美的“信义智勇”的道德情操.君子人格是时代需求的产物,也是儒家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孔子构建的这种君子人格,具备了仁、礼、忠、孝、信、义、智、勇等优秀的道德品行,在某种程度也是我们当今创建和谐社会所要求人民具备的,可以说造就君子人格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今社会的诸如诚信危机、拜金主义、树立荣辱观念等问题,孔子培养君子人格的途径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那么孟子则是儒学的完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道”学说,主张施行“仁政”,将儒家的道德哲学上升为政治哲学.孟子从天(自然)与人(人文),民与君,个体与群体,内圣与外王,道义与功利,德力与天命,境遇与人格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将儒学理论化和系统化.而孟子思想最是精化之处,即是他的“理想人格”.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君子,而孟子的理想人格则称为“大丈夫”;正是孟子自身人格的写照.孟子认为,儒者做官,“得志”的时候,应该同老百姓站在一起,同他们共进退,所谓“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即不在其位时,也应该坚守道义,不能为了保住禄位而丧失自我,所谓“穷则独善其身”.他又从如何应对外在的“富贵”,“贫贱”,“威武”的三种境遇,勾画出大丈夫凛然伟岸的形象:不因富贵而乱了方寸,不因贫溅而改变志向,不可在威武之前屈服变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认为,培养大丈夫人格不是向壁虚造,而是有人性心理结构的内在依据,这就是人性向“善”.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属于仁,义,礼,智.这是孟子人性心理结构的四根支柱,而这四根支柱就是培养大丈夫人格的根基. “大丈夫人格”是孟子的首创,可是如何培养大丈夫人格呢? 首先,要坚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不因官位,钱财而屈志,即使与权贵交往,也应持平视的态度.孟子到齐国,齐宣王说好了到馆舍拜访他,后来伪称有病,要孟子去朝见他.孟子断然拒绝,说自己也有病,不能上朝.他认为,儒者为国君筹划治国方略,乃王者之师.他说天下可尊者有三:地位,年龄,道德.齐王凭借地位,居然轻视长者和有德行的人,这不是国君应有的态度.孟子的这种自尊和独立人格,影响了后世知识分子特立独行的品格.其次,要培养大丈夫人格应善养“浩然之气”。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升华;内心充盈自信,外在就会有一种大无畏的气概.他在回答学生公孙丑的提问时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必须用正义去培养;浩然之气,必须配以仁义和道德;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累积而成,不能靠突击而偶然产生.而且,只要做一件有愧于心的事,这种浩然之气就会疲软和消失.”原孟子之意,浩然之气来自于人道之心所

儒家礼治思想分析

【论文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初的“礼”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性质,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规范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礼”的外在强制逐渐减弱而内在规范却日益增强和完善。提倡礼治的儒家通过以仁释礼,把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使人们依据礼义文化机制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从而确立一种精神信仰。在这种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合而为一的内在精神信念支持下,使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的内在和谐得以实现。 传统的中国社会,从政治学的方面看,是一个“人治”的社会;从社会学的方面看,是一个“礼治”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传统的礼,这样的秩序自然要强调修身、提倡克己和注重教化。 一、礼治的历史渊源与内涵 “礼”起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祭祀仪式。西周时期,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礼”和“刑”共同构成了当时社会法律体系的基础。“礼”发挥积极主动的教化功能,“刑”则发挥消极被动的制裁功能。“礼”对于社会成员的举止言行提出正面的指导性要求,明确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刑”则对社会成员背离‘礼”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惩治与处罚。 儒家一贯主张礼是为政的重要基础,礼与治国密不可分。“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国之治乱,全系于礼之兴废”。在周代,道德就其形式来说,表现为大规模的、系统化的礼。但三代之礼不下庶人,在春秋时已然崩坏,无恢复可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思想家们开始对道德规范加以理论的解释和宣传,并使道德规范明确化、系统化。孔子主张维护周礼,想通过重建礼乐教化的努力,彻底转化现实政治的权力结构,让互信互赖的道德意识取代强制性的统治模式而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正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孔子提出“为政先礼”,认为礼是国之所以昌、人之所以立的根本。孔子把他的拥护礼的主张集中成为他所谓“正名”的理论,明确提出为政之道以“正名”为先,认为治理国家必须首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正名”,是正礼治秩序之名,就是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通过“正名”建立的“礼”,仅仅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制度,孔子认为,“礼”不仅应该是人们自觉地遵守的行为规范,也应该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情在外部的恰当表现。 二、礼治通过以仁释礼确立一种精神信仰 为了使礼反映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情,孑L子提出“仁”的概念,以仁释礼,将礼的强制规定与仁的自我要求融为一体。在孑L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核心,是理想人格,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最高准则。按照孑L子的解释,“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孝悌。孑L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并指出,“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把在家孝父从兄与在外尊君事公卿联系起来。孑L子说“孝慈则忠”,孝亲与忠君的关系是同体异用,君臣如父子,对父能孝,对君就能忠,对君主的忠是对父孝的自然延伸,国家君臣关系是家庭父子关系的放大。孑L子认为,能够实行孝悌,并把这种品德影响到他人身上,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发表时间:2006-12-3 9:48:00 阅读数次:14 有学者论及:秦始皇依靠武力自西向东统一了中国,而孔子则依靠思想自东向西统一了中国。事实上,孔子(儒家)的思想并非仅仅如此,而且统领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其博大精深,融会了政治、道德、经济、艺术、法律等诸多方面。无庸质疑其伦理道德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但孔子对法之精神的揭示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以为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提供镜鉴。 一、孔子法律思想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点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同艺术宗教法律一样,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其最高理想是能够“克己复礼”,复礼,即复周礼,其理想社会的模板也是周代社会的克隆,其思想基础与周代的治世之道有直接的继承性。 史料记载,周代的中国,特定的地理条件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侧重于渭河平原一带,依次向东是广阔的平原;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秋收春种使得人民衣食无忧。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业进而产生,与其他东方古国一样阶级产生以后,以维持定居和稳固统治的上层建筑随之产生;再者,中国奴隶社会的漫长发展和阶级社会的政治早熟现象,由父系氏族社会直接进入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阶级社会的雏形,由家及国,家法推而广之成为国法,形成“大宗”和“小宗”来维系社会以形成“尊尊”、“亲亲”、王祭天、侯祭川的局面,血缘成了社会关系的锁链,“家平则国治”,德教则为优益之法,由此形成的“明德慎刑”、“敬德保民”的治国之道。 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熄战、和平、稳定成为时代之需,孔子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又欲恢复旧的稳定秩序,提出其经世之法,而且付诸行动,“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孟之道形成后,“人之初,性本善”成为其理论根基,孟子归“羞恶知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于“性本善”,为理论体系找到了基点,而孔子并非如此,“性本善”的迹象并不明显,“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于此之理解,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解释到“性也,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后有百仪常所行习之事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