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性的多,基础性强,学好初中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同学们中考后两个多月的长期暑假,会遗忘掉不少化学内容。因此,我们准备用2~3周时间复习初中内容,切实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的复习内容准备按4个专题进行。主要形式是问题设计,问题分析。争取以题带理。

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专题一的复习。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酒精可用作液体燃料()

(2)用铜或锌可以冶炼金()

(3)铁桶可以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4)用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

(5)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燃料油()

(6)利用太阳能将水变成氢能源()

(7)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8)铜的性质不活泼,是制造餐具、炊具的良好材料()

(9)熟石灰可用作食品、衣物存放的干燥剂()

(10)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船的理想材料()

二. 物质变化随时发生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前者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后者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如冰的熔化、酒精的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酿酒、制药、炼铁、钢铁生锈、食物腐败、蜡烛燃烧等等都包括多个复杂的化学变化。日常生活生产中物质变化随时随地发生,往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常蕴含着多个复杂的变化。例如蜡烛的燃烧,既有石蜡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物理变化,还有石蜡蒸气和烛芯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本身所表现出的状态、颜色、气味、挥发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我们称之为物理性质,而物质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例如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碱中和、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

思考:

1. 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1)蔗糖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

(2)食盐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3)硝酸钾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

(2)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

解析:(1)溶剂性质、溶质性质、温度。

(2)用热水溶解食盐;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2. 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两种常见物质。

(1)用化学方法区别这两种固体,可以选择下列哪一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

A. 白酒

B. 米醋

C. 纯净水

D. 酱油

(2)王军同学不慎在精盐中混入了少量纯碱,他想重新得到精盐,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固体混合物

过量稀盐酸

?→

?????溶液

蒸发

?→

??固体

方案二:固体混合物

过量稀硫酸

?→

?????溶液

蒸发

?→

??固体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

(3)假设(2)中固体混合物有53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1)醋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B。

(2)固体混合物遇到过量稀盐酸,碳酸钠与之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再蒸发,最后得到固体氯化钠;而遇到过量稀硫酸时,碳酸钠与之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再蒸发,最后得到固体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不符合要求。

(3)80%

三. 化学离不开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明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我们特别重视对初中实验的复习与回顾。

请思考下列问题:

1.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 玻璃容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以用镊子

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解析:中学实验的反应容器大多是玻璃容器,象试管、烧瓶、烧杯等等,但是并不是玻璃容器都可以作反应容器,如量筒、试剂瓶,表面皿等不行。故选A。

2. 向过滤器内倾倒待过滤的液体时,若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过滤时要注意:二底三靠,上述的后果是待过滤的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流入接收器,过滤失败。

3. 某地曾经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照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做葡萄糖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否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解析:实验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取用药品时,一定要认真核对药品标签,以免取错用错药品,否则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

【典型例题】

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 SO H O ()42212·,它在水中能全部电离成自由运动的K Al SO ++-、、342。某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由以上实验可知:明矾的净水作用与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有很大关系。

解析:(1)明矾能溶于水;

(2)明矾能净水;

(3)硫酸铝能净水;

(4)硫酸钾不能净水;

(5)氯化铝能净水;

综上所述,明矾的净水作用与Al

3+有很大关系。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1. 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作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 下列最适宜为潜艇里驾乘人员呼吸提供氧气的反应是_____

A. 电解水制氧气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氧化汞受热分解制氧气

D. 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3. 小强同学仔细观察某食品的配料表:白砂糖、精面粉、奶油、食盐,你认为此食品中不包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

A. 糖类

B. 油脂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4.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的顺序合理的是______

①化学沉淀(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淀④加热煮沸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任意丢弃大量的塑料食品袋。塑料薄膜等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B.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会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C. 风能,太阳能,氢能都属于绿色能源

D. 碳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降低碳铵肥效

6.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坏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B. 供暖系统使用水供暖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 医疗方面可以用蒸馏水制取生理盐水

D. 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考虑用过滤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档案材料要用碳素水笔填写

B. 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后,得到100mL酒精溶液

D. 没有封闭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8. 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NH3),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A. M由四种元素组成

B. M是氧化物

C. M中含有水

D. M不稳定

9. 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的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搀和成“假奶粉”

B.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10.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不慎将酸或碱溶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

B.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 不要尝实验室里任何药品的味道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

二、填空题

11. 现有含碳物质: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已见报道的还有:⑥C60;

⑦C3O2;⑧C4O3;⑨C5O2;⑩C12O9等。

(1)其中属于碳单质的有________(填序号),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有_______(填序号)。

(2)根据CO与CO2两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中碳元素或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与反应物的关系,确定将C3O2转化成CO2所需要的另一反应物,类推写出C3O2完全转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2.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想在一块平整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保护环境”四个大字,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三个步骤来实现这一设想。现提供石蜡、小刀、盐酸、水、火柴等用品,根据需要你还可自选其他实验用品。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微溶于水;而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发生反应:H2O+3NO2==2HNO3+NO。现将一支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滴过石蕊试液的水的烧杯中(如图),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三、探究题

14. 下图是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该气体的猜测:

甲认为该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应该是氢气;

乙认为该集气瓶口朝上放置,应该是二氧化碳;

丙认为既能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又向上放置,应该是氧气。

(1)你支持____同学的观点。

(2)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要求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15.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冲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1个小“枕头”。他们认为使用充气包装技术

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的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他们设计1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6. 空气中含有少量臭氧(O3)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但臭氧过量会对人体有害。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臭氧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臭氧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臭氧与KI溶液反应,生成1种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能使蘸有淀粉溶液的滤纸条变蓝。为测定某地臭氧的含量,将50m3的空气通过足量的KI溶液,使臭氧完全反应:在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含Na2S2O3的质量为47.4mg)。恰好完全反应(2Na2S2O3+I2===Na2S4O6+2NaI)。

(1)O3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该地区空气中臭氧浓度的级别。

【试题答案】

1. B

2. D

3. D

4. B

5. A

6. D

7. C

8. AD

9. C 10. D

11. (1)①②⑥③④⑦⑧⑨⑩(2)C3O2+2O2==3CO2(点燃)

12. (1)将熔化的石蜡涂在大理石表面,并刻上“保护环境”四个字使大理石露出来。

(2)在刻字处滴上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

(3)用水冲洗剩余的盐酸,去掉大理石上的石蜡。

13. 试管内溶液变红色(或试管内气体变为无色;试管内不可能全部充满液体;液面上升到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二等)

14. (1)丙(2)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15. (1)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到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石蕊试液变红色)。

(3)一无毒,二不与食物反应,三廉价,易获得。

16. (1)O3+2KI+H2O====2KOH+I2+O2

(2)二级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无锡市东亭中学顾丽娅 【设计思想】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掌握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 2.通过复习有关“水”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水相关的知识以及水的用途。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并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实验准备:维生素C泡腾片、澄清石灰水、水、试管、导管(带橡皮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实验)向烧杯的水中加入一粒“糖”(预先准备好的维C泡滕片)。 (现象)杯中嘶嘶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汁。

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性的多,基础性强,学好初中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同学们中考后两个多月的长期暑假,会遗忘掉不少化学内容。因此,我们准备用2~3周时间复习初中内容,切实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的复习内容准备按4个专题进行。主要形式是问题设计,问题分析。争取以题带理。 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专题一的复习。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酒精可用作液体燃料() (2)用铜或锌可以冶炼金() (3)铁桶可以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4)用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 (5)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燃料油() (6)利用太阳能将水变成氢能源() (7)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8)铜的性质不活泼,是制造餐具、炊具的良好材料() (9)熟石灰可用作食品、衣物存放的干燥剂() (10)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船的理想材料() 二. 物质变化随时发生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前者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后者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如冰的熔化、酒精的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酿酒、制药、炼铁、钢铁生锈、食物腐败、蜡烛燃烧等等都包括多个复杂的化学变化。日常生活生产中物质变化随时随地发生,往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常蕴含着多个复杂的变化。例如蜡烛的燃烧,既有石蜡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物理变化,还有石蜡蒸气和烛芯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本身所表现出的状态、颜色、气味、挥发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我们称之为物理性质,而物质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例如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碱中和、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精)

身边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化学汇总)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氮气(化学式:N2):78%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实验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教材P27)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再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 弹簧夹。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P + 5O2 ==== 2P2O5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全,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为白色固体,不影响实验结果。可否用硫代替,为什么?不能,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为瓶体积的1/5。 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氧气,导致集气瓶的压强减小,因而水倒流。 此实验的结果通常水进入集气瓶不足1/5,试分析原因:1.红磷用量不足,集气瓶中氧气没有消耗完。2.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3.装置漏气。 此实验的结果水进入集气瓶超过1/5,试分析原因: ?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该气体的性质有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1)几种主要成分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①氮气(教材P28):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氮气难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制冷、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灯泡中充氮、食品包装充氮等利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超导实验提供低温环境等。 ②稀有气体(教材P29~30):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现化学性质)、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制冷以及医疗(液氦冷冻)等。 (2)空气污染给人类到来的危害(教材P30)、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4讲溶液专题练习

第4讲溶液 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 1.(xx·无锡)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C) A.甜面酱 B.豆奶粉 C.白砂糖 D.花生油 2.(xx·梧州)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xx·绥化)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酒精能洗涤瓷砖上的水锈 命题点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4.(xx·宜昌)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B)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5.(xx·兰州)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 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C)

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 命题点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6.(xx·嘉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操作I一定是降温 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7.(xx·宁波)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 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水的质量/g5******* 所取NaCl的质量/g1******* 乘余NaCl的质量/g027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NaCl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命题点4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8.(xx·孝感)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 g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9.(xx·荆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一71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1、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2、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A.Zn B.Cu C.K 2SO 4 D.NaOH 3、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 3 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 2CO 3 溶液D.Na 2 SO 4 溶液 4、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A.FeO+2HCl═FeCl 2+H 2 O B.FeO+2HCl═FeCl 3 +H 2 O C.Fe 2O 3 +6HCl═2FeCl 2 +3H 2 O D.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5、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 ..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氨水(NH 3·H 2 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 A.鸡蛋清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7、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l、Na 2CO 3 、NaOH B.H 2 SO 4 、BaCl 2 、KNO 3 、NaOH C.CuSO 4、Na 2 CO 3 、NaOH、KCl D.NaCl、KCl、HCl、NaNO 3 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 3、CaCO 3 、NaOH、CuCl 2 、NaCl和Ca(NO 3 ) 2 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45.第八周周清检测题(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寨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 课题:第八周周清检测题(主题一)课时安排:二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 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 知识:进一步了解有关身边的化学物质的知识。 技能:熟练掌握有关身边的化学物质的知识,会解答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进一步了解有关身边的化学物质的知识。 难点:熟练掌握有关身边的化学物质的知识,会解答相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Ca—40 C-12 H—1 O—16 一、聪明的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1.在阳光下的松林中,部分氧气转变成臭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C.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和生成的臭氧质量相等 2.已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又知空气中混入氢 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氢气混入空 气时所占的不同体积分数。按理论计算爆炸最猛烈的可能是() A.氢气占10% B.氢气占29% C.氢气占50% D.氢气占70% 3.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成分中,以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地壳中所含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常温下,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D.白磷在空气中由于缓慢氧化而易自燃 4.欲除去混入一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应通过下列哪组物 质() A.加热的铜丝网,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加热的铜丝网 C.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铜丝网 D.加热的铜丝网,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5.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0克,通入足量石灰水中产生沉淀10 克,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质量为() A.4.4克 B.15.6克 C.7.8克 D.无法计算 6.有锌.稀硫酸.氧化铜.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常温下两 两混合,共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7.下列物质中与某些酸.碱.盐都能起反应的是() A.碳酸钙 B.碳酸钠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 8.下列物质能同时共存于水中的是() A.氯化钙和碳酸钠 B.硫酸钾和氯化钡 C.盐酸和熟石灰 D.硫酸铜和氯化镁 9.下列制取物质的方案中,可以经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A.用铁和稀硫酸制取硫酸铁 B.用氧化铜和水制取氢氧化铜 内容学习注解 C.用铜和稀盐酸制取氯化铜 D.用生石灰和水制取熟石灰 10.某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是() A.一定是硫酸或硫酸盐溶液 B.肯定不是硫酸,也不是硫酸盐溶液 C.可能是硫酸或硫酸盐溶液 D.以上都不是 二、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23分) 11.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 分是______(写化学式)。将生锈的铁钉投入过量的稀盐酸中,首先看到的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 一会儿,又看到有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12.将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 化_________,溶液的PH会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3.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氢气。 当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也没有出现 明显变化,但气体体积减少一半;点燃导出的尾气,将燃烧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 不变色,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混合气体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 14.以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如何制取烧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说明反应类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若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 铜,可得到________气体;若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灰,可得到_________ 气体;若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苛性钠溶液,可得到_________气体。(以上若有反应, 均设为完全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5分) 16.有标号为1、2、3、4、5的五瓶无色溶液,仅知它们可能为AgNO3、HCl、 BaCl2、NaNO3、Na2CO3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实验 顺序 1+2 2+3 1+3 2+5 3+5 3+4 现象放出气体产生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沉淀产生沉淀无明显现象 据此推断: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17.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碳酸钠、硝酸钡、氯化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几 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的溶液。 (2)向(1)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3)过滤,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由 此可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 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的纯度(其中所含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按如 下流程进行实验:用盐酸溶解矿样→干燥所得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根 据NaOH溶液的增重量计算矿样的纯度。实验过程中所取矿样的质量为10g。实 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 A为溶解矿样的装置,若已经准备了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 为了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身边的化学物质详解

空气、氧 模块一 空气的组成 1.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 各成分性质与用途 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 氧气 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 产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制硝酸和氨的重要原料,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还可用作超导材料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用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 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 境,用于医疗麻醉 模块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 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 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4. 实验现象: 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知识点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5. 实验成功关键: ①红磷要过量; ②装置必须密封; ③导管内先注满水; ④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思考】如果红磷不足会怎样? 【思考】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导致什么结果? 模块三 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在1.01×105Pa 下,-183℃时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 2 ???→点燃 CO 2 【现象】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大量热量,燃烧后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二氧化碳(CO 2)。 (2)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 2 ??? →点燃 SO 2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同时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SO 2)。 【注意:二氧化硫有毒!】 (3)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 2 ??? →点燃 2P 2O 5 【现象】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热量,并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P 2O 5)。 【注意】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而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固体小颗料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烟。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 →点燃 Fe 3O 4 【现象】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但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火星四 射,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Fe 3O 4)。 【思考】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者细沙,为什么? 【思考】通过以上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贴士:什么是“氧化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化学教材中主要介绍30种物质,其中有6种混合物,7种单质,13种 无机化合物和4种有机化合物。现将30种物质以物质分类的形式归纳如下: 1、空气和水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及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03% 0.94% 0.03%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及主要用途: 氮 气(N2) 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 物理性 质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 (2)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氧气等物质反应。 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故又称惰性气体。 用 途 保护气 电光源 (4)空气和水的污染和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③ 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水的污染源: ①业生产中的三废: 废液 、 废渣 、 废气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 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碳及其化合物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 充分燃烧生成CO2 ,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 2C+O2=2CO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蓝色。 氧化物:H 2O 、CO 2、CO 、CaO 酸:HCl 、H 2SO 4、HNO 3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CuSO 4·5H 2O 、CaCO 3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混合物:空气、煤、石油、生铁、钢、无定形碳 无机化合物 物 质 纯净物 单 质 金属单质:Fe 、Al 、Cu 。 非金属单质:O 2、H 2、金刚石和石墨。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H 2O 。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休,凝固点0℃,沸点100℃,4℃时 密度最大,为1g/cm 3 ,冰的密度比水小。 ①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 2O 2H 2 ↑+ O 2 ↑ ②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H 2O+CO 2 = H 2CO 3 ③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CaO+ H 2O = Ca(OH)2 用途:工业、农业、生活等 性质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作者:————————————————————————————————日期: ?

身边的化学物质(3) 主讲: 黄冈中学教师舒宝生 一、复习策略 (一)酸、碱、盐的组成 (二)酸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除外)。 (3)某些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盐酸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挥发性易挥发(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难挥发 用途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3、盐酸、硫酸的特性 (1)盐酸:挥发性(观察浓盐酸时常会看到白雾,这是由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重新结合成盐酸小液滴。)

①由于盐酸易挥发,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变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②若用稀盐酸制H2、CO2时,H2和CO2气体中会含HCl气体杂质。 (2)浓硫酸(H2SO4) ①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脱水性 ③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④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注意: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三)碱 1、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如: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气体) 2NaOH+CO2=Na2CO3+H2O(可用于吸收大量的CO2气体) 2NaOH+SO3=Na2SO4+H2O (3)酸+碱→盐+水 (4)可溶性碱+可溶性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 +H2O=Ca(OH)2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①工业:制漂白粉 用途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doc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水与溶液、金属、生活中的化合物等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取。 2.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形成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的概念,进一步建构燃烧、氧化、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反应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巨大贡献。 2.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主题的教学,让学生认识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内容标准分析] 本主题的内容贯穿于全册教材。这些内容既为学生学习化学核心概念、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也为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

供丰富的素材。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本主题的内容广泛结合起来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了有趣的探究活动,因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是十分有益的。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部分知识,不能仅从元素知识的角度来看待,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的记忆上,而要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具体标准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分布范围如表: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内容分布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的1、3、4课题,第六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十、十一单元,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悬浮液”和“物质的分类”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北京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第06课时二氧化碳试题

第6课时二氧化碳 考题分层训练 考点1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解释常见现象 1.[2018·石景山一模]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 A.用作燃料 B.制碳酸饮料 C.用于灭火 D.植物的光合作用 2.[2018·海淀二模]下列方法不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 A.观察颜色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滴加澄清石灰水 D.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3.图6-3是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3 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4.(1)二氧化碳固体的俗称为。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C B.O2 C.2O D.CO2 5.“环保”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选择。 (1)“节约碳排量”倡导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 (2)再举出1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

6.实验室里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7.[2019·朝阳期末]人们用干冰制作口感类似汽水的“碳酸水果”。 (1)干冰与水果一起放置12小时后,水果变得冰凉,原因是。 (2)干冰制作“碳酸水果”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2019·海淀期末]“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 (1)干冰可用于“温控保鲜”,利用干冰的性质是。 (2)“气调保鲜”中会使用CO2来抑制细菌。CO2进入细菌细胞液后能产生酸性物质,抑制细菌生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酸性物质的产生: 。 (3)冰箱中常用图6-4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 (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 图6-4 9.[2019·石景山期末]用图6-5装置进行实验,将注射器在蜡烛火焰外部抽气后进行振荡。 图6-5 (1)证明蜡烛燃烧有CO2生成的现象是。 (2)实验中体现出的下列性质,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A.石蜡熔点低 B.石蜡具有可燃性 C.石灰水为无色液体 D.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考点2 用简单装置和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0.[2019·通州一模]用图6-6所示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6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无答案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1、“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 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2、下列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进行分类的是() A.生理盐水干冰臭氧 B.石灰石熟石灰金刚石 C.冰水共存物铁锈氮气 D.空气五氧化二磷生铁 3、“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 5、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洗涤油污 B.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 D.氮气具有不活泼性,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6、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b溶液>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M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 7、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B.饱和澄清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属于碱类物质 D.氯化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是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4 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3OH+3O22CO2+3H2O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CO2↑+H2O 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 9、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10、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消除大气温室效应 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主题训练三身边的化学物质练习(有答案)

主题训练(三) [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 .蔗糖水 B .牛奶 C .果粒橙 D .豆浆 3.尿素[CO(NH 2)2]是一种化肥,它属于( ) A .磷肥 B .氮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氧化钙 D .氢氧化钠 5.图 C3-1 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C3-1 A .t 2 ℃时,各取 40 g 于 100 g 水中,只有丙得到饱和溶液 B .t 1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 .将甲的饱和溶液由 t 1 ℃升温至 t 2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t 1 ℃时,加入丙物质可以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6.选择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乙实验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C3-2 A .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 .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实验操作① C .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 .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7.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镁、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那么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 随 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 C3-3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C3-3 A .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Cl 和 NaOH B .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中考化学复习 主题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6讲 常见的酸和碱练习

第6讲常见的酸和碱 命题点1常见的酸(8年8考) 1.(2016·河北)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 A.①浓硫酸长久露置在空气中 B.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C.③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 D.④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2.(2014·河北)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B)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命题点2常见的碱(8年8考) 3.(2015·河北)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__溶液呈碱性__、__能与稀盐酸反应__的化学性质。

重难点1酸的化学性质 (2018·北京)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BD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置换出盐酸里的氢____。 下列有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CDE__(填字母)。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酸 B.稀硫酸遇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C.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性物质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E.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F.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G.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重难点2碱的化学性质 下列有关碱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B.可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Ca(OH)2、NaOH都能与CO2反应,都能用来检验CO2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018·长春)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__;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__盐__(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Ba(OH)2+__2HCl===BaCl2+__2H2O____。 实验突破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2018·齐齐哈尔)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试卷

经典专题卷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6常州)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 2.(2016淮安)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3.(2014常州)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硝酸钾B.氯化钾C.氨水(NH3·H2O) D.碳酸氢铵4.(2015苏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5.(2016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6.(2016泰州)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B.硫黄C.木炭D.蜡烛 7.(2014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8.(2014泰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 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9.(2016南京)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O2B.N2C.CO D.CO2 10.(2014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11.(2016南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洗涤衣物适宜使用肥皂 B.二氧化锰可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C.吸人甲醛或一氧化碳会危害人体健康 D.铝合金与钢铁相比具有密度大、易腐蚀的特点 12,(2015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13.(2015宿迁)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