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氨基喹啉

8-氨基喹啉
8-氨基喹啉

8-氨基喹啉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8-氨基喹啉 化学品英文名称:8-aminoquinoline 中文名称2:8-氨基氮杂萘 英文名称2:8-quinol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082CAS No.:

578-66-5 分子式:

C 9H 8N 2分子量:144.1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人有致突变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8-氨基喹啉 578-66-5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TLVT N:未制定标准TLVW N: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黄色针状结晶。熔点(℃):66~68沸点(℃):174(3.46kP a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 a ):无资料燃烧热(kJ /mol ):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 a ):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 /V):无资料爆炸下限%(V /V):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汽油、苯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制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LD 50:无资料L C50: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不要让该物质进入环境。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包装方法:无资料。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急性毒性:

8-氨基喹啉

8-氨基喹啉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8-氨基喹啉 化学品英文名称:8-aminoquinoline 中文名称2:8-氨基氮杂萘 英文名称2:8-quinoly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082CAS No.: 578-66-5 分子式: C 9H 8N 2分子量:144.1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人有致突变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8-氨基喹啉 578-66-5

含喹啉基团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含喹啉基团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摘要】: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以8-氨基喹啉和它的衍生物8-氨基喹哪啶为原料,合成了几种锆的金属有机化合物;2)以8-氨基喹哪啶和苯乙酮、苯甲醛为原料,讨论合成其缩合产物。3)以芴和邻甲基苯腈为原料,合成了含芴基团的中性化合物。具体内容在以下四章介绍:第一章介绍了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前景。第二章分别以8-氨基喹啉、8-氨基喹哪啶为原料,合成了硅甲基取代氨基氢的锂合物2b8-NLi(SiMe3)-2-CH3-C9H5N和2b’8-NLi(SiMe3)-C9H5N,2b.2b’与二甲基氨基腈和苯甲腈进行加成反应,得到2c{[8-NC(Ph)N(SiMe3)(2-R-C9H5N)]Li}2,2f{[8-NC(N(Me)2)N(SiMe3) (2-R-C9H5N)]Li}2,2f{[8-NC(N(Me)2)N(SiMe3)(C9H5-N)]Li)2.以2c,2f,2f为配体分别与无水四氯化锆反应,得到了不含苯腈的金属配合物2d,和含有二甲基氨基腈的金属配合物2g,2h。通过用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2h进行了催化活性分析。第三章以8-氨基喹哪啶为原料,与苯乙酮和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了缩合产物,并就其平行反应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另外,以8-氨基喹啉为原料,通过二氯二甲基硅烷进行自身桥连反应,桥连后与四氯化锆反应得到金属化合物,通过用NMR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第四章以芴和邻甲基苯腈为原料合成的配体4b经由二倍水解之后得到了含芴基团的胺基中性配4c(C13H8)C(CH3Ph)NH2。所得化合物采用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关键词】:8-氨基喹啉芴金属化合物合

2-甲基-8-取代喹啉的合成与应用

2-甲基-8-取代喹啉的合成与应用 喹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颜料等的合成和开发。近年来,喹啉类衍生物应用于抗癌,抗HIV病毒等药物的开发以及用于有机电致光材料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巴豆醛为原料,与苯胺类衍生物分别在氯苯、盐酸或硫酸介质中合成了2-甲基喹啉、2-甲基-8-氯喹啉、2-甲基-8-溴喹啉、2-甲基-8-羟基喹啉、2-甲基-8-喹啉羧酸和2-甲基-8-甲氧基喹啉等2-甲基喹啉类衍生物。并分别以它们为原料对2-甲基-8-氨基喹啉的合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以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Lavendamycin类似物。1)2-甲基-8-取代喹啉的合成以苯胺和2-取代苯胺为原料与巴豆醛反应,合成了2-甲基喹啉、2-甲基-8-氯喹啉、2-甲基-8-溴喹啉、2-甲基-8-羟基喹啉、2-甲基-8-喹啉羧酸和2-甲基-8-甲氧基喹啉等喹啉类衍生物。 合成工艺中以18%盐酸代替氯苯为介质,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收率由57%左右提高至85-96%。工艺路线新颖、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分别研究了以邻硝基苯胺与巴豆醛反应制取2-甲基-8-硝基喹啉再经还原制2-甲基-8-氨基喹啉;2-甲基-8-氯喹啉和2-甲基-8-羟基喹啉在亚硫酸铵催化下与28%氨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2-甲基-8-氨基喹啉;2-甲基-8-羟基喹啉在Pd催化下与氢气和氨气作用制备2-甲基-8-氨基喹啉;上述研究均取得一定成果但结果未达预期目标,最后以2-甲基-8-溴喹啉为原料在乙酰丙酮铜、碳酸铯和乙酰丙酮的催化下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与25%氨水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收率74.0%,产物经1HNMR. IR和MS确证。 2) Lavendamycin类化合物的合成2-甲基-8-羟基喹啉为原料,经硝化、氢化

喹啉及其衍生物开发与应用

喹啉及其衍生物开发与应用 喹啉又称苯并吡啶,系萘状含氮杂环化合物,为无色高屈光液体,有特殊刺激性味道,属于中等毒性,毒性为LD50460mg/kg,联合国编号:2656,国际海运危规页码:6246,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皮肤污染,注意呼吸道防护等,喹啉在医药和染料工业有着重要应用。 合成与应用文献报道喹啉合成路线有多条,其中工业化合成路线主要有, 一、煤焦油提取法,在萘油加工过程中,稀硫酸洗涤萘油时所产生的废酸中就溶有硫酸喹啉,一般含量约为20%,用二甲苯做萃取剂,抽提掉废酸中的中性油类后,用氢氧化钠中和游离酸,中和后粗喹啉进行精馏处理,理论上需要40块塔板的精馏塔可获得含量80%左右工业喹啉,工业喹啉进一步提纯则需要80块塔板的精馏塔精馏。 二、是Skraup法,将苯胺和甘油的混合物与硝基苯和浓硫酸一起加热,即可得到喹啉,该法是目前工业化生产主导方法,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芳香胺和取代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能够制取各种取代的喹啉和含有喹啉的稠环化合物。如2-甲基喹啉、3-甲基喹啉、4-甲基喹啉多用该法生产。 三、是Doebner-V on miller法,用芳香胺与一种醛类在浓盐酸存在共热,可以加入氧化剂,也可以不加,则生产相应取代喹啉,如2-甲基喹啉、2-苯基喹啉、2,4-二甲基喹啉、2-苯基-4-羧基喹啉等可以采取该法生产。 四、是Combes法,将芳香胺与β-二羰基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进行缩合,可以得到喹啉环,如羟基喹啉、烷基取代羟基喹啉、乙酯基羟基喹啉等均可以采用该法生产。 世界上喹啉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也有一定数量的喹啉生产,主要采取煤焦油提取法,如鞍钢化工厂、上海宝钢公司、石家庄焦化厂等。喹啉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医药、染料、农药和多种化学助剂。 医药工业,许多喹啉化合物都是重要医药中间体,而且近年来许多含喹啉环的新型药物被不断开发出来,喹啉本身最初也是从抗疟药物奎宁经过蒸馏而得到。主要应用合成抗疟药物,如补疟喹、磷酸氯喹、磷酸伯胺喹和胺酚喹啉等;解热镇痛药物辛可芬;局部麻醉药物盐酸地布卡因;抗阿米巴病药喹碘仿、氯碘喹啉、双碘喹啉等;抗菌素药物克菌定;由喹啉环及其他杂环可以合成扑蛲灵和克泻痢宁;许多取代喹啉N-氧化物都是重要药物,如4-氨基-5-硝基喹啉N-氧化物有抑制肿瘤生长的左右,甲基喹啉N-氧化物和它的4-硝基-3-氯喹啉衍生物都具有显著的抗细菌和抗真菌药效,美国新开发的强抗菌剂Utibid就是一种喹啉酮化合物。 染料工业,以喹啉及喹啉衍生物可以合成酸性染料黄3、直接黄22、溶剂黄33和Palanil 黄3G,这些品种都是黄色染料的主导品种;喹啉类花青染料目前仍是彩色照相的重要光敏物质,不同数量的喹啉环组成,可使光的敏感区域从紫外光到红外光或其中任意一段;喹啉经过硝化、还原得到氨基喹啉,主要用于纺织品染色辅助剂和毛发、毛皮染色剂。食品饲料添加剂工业,喹啉氧化可以得到烟酸,烟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可以合成多种烟酸系药物,如烟酸胺、强心剂、兴奋剂等,除了合成多种药物外,还广泛应用作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近年来国内烟酸发展非常迅速。 农药工业,喹啉许多衍生物为重要的农药品种,如7-氯喹啉N-氧化物可作为谷物种植中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取代8-氨基喹啉具有植物性毒素活性,可以制备除草剂;由N-取代的二硫化氨基甲酸的喹啉酯制得除草剂,活性可与2,4-D相比较,而且毒性和残留性较低;氨基甲酸的喹啉酯、喹啉-8-羧酸衍生物及其盐都具有较好杀虫性能;8-羟基喹啉的铜盐是非常有效的杀菌剂。 抗氧化剂,大多数含喹啉环的抗氧化剂都是1,2-二氢喹啉的衍生物,多种1,2-二氢烷基喹啉都是国内外早已生产与应用的优良抗氧剂,可以作为抗臭氧化剂、防老剂应用于橡胶加工

喹啉天然产物的应用

摘要 喹啉为无色液体。能与醇、醚及二硫化碳混溶,易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具吸湿性,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至含水22%,能随水蒸气挥发。异喹啉又称苯并吡啶,无色结晶,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溶于稀酸;具吸水性,碱性较喹啉强;有类似茴香油和苯甲醚气味。综述部分喹啉,异喹啉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化学合成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现存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喹啉;应用 1 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1.1煤焦油提取法 在萘油加工过程中,稀硫酸洗涤萘油时所产生的废酸中就溶有硫酸喹啉,一般含量约为20%,用二甲苯做萃取剂,抽提掉废酸中的中性油类后,用氢氧化钠中和游离酸,中和后粗喹啉进行精馏处理。 1.2 Skraup法 将苯胺和甘油的混合物与硝基苯和浓硫酸一起加热,即可得到喹啉,该法是目前工业化生产主导方法,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芳香胺和取代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能够制取各种取代的喹啉和含有喹啉的稠环化合物。如2-甲基喹啉、3-甲基喹啉、4-甲基喹啉多用该法生产。 1.3 Doebner-Von miller法

用芳香胺与一种醛类在浓盐酸存在共热,可以加入氧化剂,也可以不加,则生产相应取代喹啉,如2-甲基喹啉、2-苯基喹啉、2,4-二甲基喹啉、2-苯基-4-羧基喹啉等可以采取该法生产。 1.4 Combes法 将芳香胺与β-二羰基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中进行缩合,可以得到喹啉环,如羟基喹啉、烷基取代羟基喹啉、乙酯基羟基喹啉等均可以采用该法生产。 2 喹啉类产物的应用 世界上喹啉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许多公司采用煤焦油提取方法生产精喹啉 , 也有部分公司采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多种喹啉的衍生物。近年来关于含有喹啉结构的新型医药、农药和染料开发比较活跃。我国喹啉的提取与研究开发较早, 目前有一定数量供应国内市场,其中精喹啉和异喹啉生产主要采用从煤焦油提取而得。另外还有部分化学试剂公

药物化学复习题(第十~十七章)

药物化学复习题 第十章抗寄生虫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临床用作血吸虫病防治的药物是(D) A、枸橼酸哌嗪 B、盐酸左旋咪唑 C、阿苯达唑 D、吡唑酮 2、下列叙述内容与盐酸左旋咪唑特点不符的是(C) A、其为广谱驱肠虫药 B、白色或类白色的针状结晶,具有左旋性 C、其为抗血吸虫病药 D、水溶 液显氯化物的性质反应 3、临床用作抗滴虫病的药物(B) A、枸橼酸哌嗪 B、甲硝唑 C、阿苯达唑 D、吡喹酮 4、驱肠虫药阿苯达唑与甲苯咪唑的化学结构中具有的共同母核是(D) A、苯并噻唑环 B、苯并噻嗪环 C、苯并吡唑环 D、苯并咪唑环 5、吡唑酮属于(B) A、抗真菌药 B、抗血吸虫病药 C、抗疟药 D、抗职校米巴病和滴虫病药 6、抗疟药磷酸伯氨喹的化学结构属于(C) A、2,4-二氨基喹啉衍生物 B、6-氨基喹啉衍生物 C、8-氨基喹啉衍生物 D、4-氨基喹啉衍生物 7、下列药物不属于抗疟药的是(A) A、吡喹 B、乙胺嘧啶 C、磷酸氯喹 D、磷酸伯氨喹 8、抗疟药氯喹属于下列哪种结构类型(D) A、为2-氨基喹啉衍生物 B、为6-氨基喹啉衍生物 C、为8-氨基喹啉衍生物 D、为4-氨基喹啉衍生物 9、青蒿素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后,遇盐酸羟胺试液及三氯化铁试液生成深紫红色的异羟肟酸铁,这是因 化学结构中含有(D ) A、羧基 B、羟基 C、醚键 D、内酯结构 10、水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并煮沸,放冷,加亚硝酸基铁氰化钠试液,即显红色,放置后色渐变浅的驱肠 虫药是(C) A、枸橼酸哌嗪 B、盐酸左旋咪唑 C、阿苯达唑 D、甲苯咪唑 11、磷酸伯氨喹为(D) A、解热、镇痛药 B、麻醉药 C、抗菌药 D、抗疟药 12、下列哪种性质与甲硝唑的性质相符合(B) A、为黄色油状液体 B、加氢氧化钠溶液并温热后,立即显紫红色,加稀盐酸成酸性后即变成黄色,再加 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则溶液变成橙红色C、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显橘红色D、具有酸性,能与碱成盐 13、下列哪种抗疟药加入碘化钾试液,再加入淀粉指示剂,显紫色(A) A、青蒿素 B、磷酸氯喹 C、乙胺嘧啶 D、奎宁 14、阿苯达唑灼烧后,产生气体,可使醋酸铅试液呈黑色,这是因为其结构中(C ) A、含杂环 B、有丙基 C、含丙巯基 D、含苯环 15、阿苯达唑在稀硫酸中遇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红棕色沉淀,是因为本品含有(B ) A、硫原子 B、叔胺基 C、酰胺结构 D、含苯环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16、以下哪些叙述与青蒿素相符(ABD) A、我国发现的新型抗疟药 B、分子结构中有过氧键 C、分子结构中具有羧基 D、分子结构中具有 内酯键 17、下列药物不属于驱肠虫药的是(BD) A、盐酸左旋咪唑 B、甲硝唑 C、阿苯达唑 D、枸橼酸乙胺嗪 18、下列叙述内容与盐酸左旋咪唑的特点相符的是(A BC D)

羟氯喹说明

羟氯喹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为4-氨基喹啉衍生物类抗疟药,作用和机制与氯喹类似,但毒性仅为氯喹的一半。本品也有抗炎、调节免疫、抗感染、光滤、抗凝等作用。 外文名 Plaquenil 用途 控制疟疾临床症状 临床应用 片剂为口服给予。成年人(包括老年人)首次剂量为每日400mg,分次服用。当疗效不再进一步改善时,剂量可减至200mg维持。如果治疗反应有所减弱,维持剂量应增加至每日400mg。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不应超过6.5mg/kg/日(自理想体重而非实际体重算得)或400mg/日,甚至更小量。儿童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不应超过 6.5mg/kg/日(根据理想体重算得)或400mg/日,甚至更小量。年龄低于6岁的儿童禁用,200mg片剂不适合用于体重低于35kg的儿童。每次服药应同时进食或饮用牛奶。

羟氯喹具有累积作用,需要几周才能发挥它有益的作用,而轻微的不良反应可能发生相对较早。如果风湿性疾病治疗6个月没有改善,应终止治疗。在光敏感疾病时,治疗应仅在最大程度暴露于日光下给予。 不良反应 1.视网膜变化 可发生视网膜色素沉着变化和视野缺损,但罕见。早期停用本品后这些病变是可逆的。如果进一步发展,即使停止本品后仍有加重的危险。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或者伴有旁中心暗点,中心周围环形缺损,颞侧缺损和异常色觉。 2.角膜的变化 有角膜变化的报道包括角膜水肿和混浊,可以无自觉症状或可引起诸如光晕、视力模糊或畏光。这些症状可能是暂时的或停药后会逆转。由于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视力模糊是剂量依赖的,也可能是可逆的。 1.在开始使用本品治疗前,所有患者均应进行眼科学检查。检查包括视力灵敏度、眼科镜检、中心视野和色觉等。此后,应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2.视网膜病变与药物剂量有很大相关性,在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5mg/kg体重情况下,发生视网膜损害的风险低。但超过推荐的每 日剂量将会大大增加视网膜毒性的风险。有下列情况的患者,眼科检查的频次应该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