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视频叙事技巧分析

Mv视频叙事技巧分析
Mv视频叙事技巧分析

Mv视频叙事技巧分析----《If I Leave》叙事型MV在纷繁复杂的MV形式中并不陌生,也相对是一种通俗简易的表现手法。但以往这样的形式多为简单的音配画,画面给你讲述一个故事,音乐一直完整地延续,与在CD中听无太大差别。这样的声画,主要是针对故事情节与歌所表达的内容,很可能根本毫无关系。即使有,也只限于简单的表面上的呼应,事实上音乐在这里的作用被简单化了,并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过去影视界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视觉元素而忽视听觉元素的倾向,因而不能充分发挥音乐音响的作用,常常出现声画不平衡的情况。

新型的叙事型MV,音乐已经不再是主流,更多与画面所要的音效紧密结合起来。至于唱词部分也只是为了烘托情绪而设,不再声画分离。这是近年来韩国所推出的音乐形式,也许不能当作是MV,更像是一出没有台词的电影。这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流传较广的有《Kiss》、《If I Leave》等。这里重点分析《If I Leave》这部作品。

歌曲《If I Leave》是韩国大型历史电视剧《明成皇后》的主题曲,尽管我在看片子的时候,片头片尾并没有听到这首歌,因此这首歌并不是作为序幕而存在的,而是整部电视剧的音乐表述。至于画面,可以说是一个完整地关于明成皇后的故事浓缩版,不过又有自己的虚构成分,与电视剧无甚关系。故事的情节很动人也很俗套。一个男孩在被人追打的时候撞到一个女孩,男孩无意间瞥见女孩娇美的容颜。男孩被女孩身边的女官所救,他爱上了女孩。不久女孩被选入宫中成为皇后,男孩苦练武艺入宫成为侍卫。后来日本人入宫光明正大地行刺了皇后,男孩也在保护皇后的过程中惨烈地死去。这个10分34秒的短片,并非如电视剧一样讲述明成皇后的故事以及丰功伟绩,而是讲述一段也许没有的爱情,(正片里面这个男孩连影子都没有,让我着实郁闷了一把。)此时,让我更多的关注的,不是皇后这个人本身,而是这段美丽的故事。

虽然说这只是一个电视剧的主题曲的MV,但制作上下的功夫不亚于一个大片,且不说它是拿胶片这种烧钱的东西拍的,美仑美奂,从画面看,各种形式恢宏的镜头以及花哨的特效手段交替出现,连大摇臂也为其中的武斗场面做出了极

大的贡献;而音效尤其音响的运用更是十分的讲究。所谓音响是指除了人声和音乐外,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音响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人们可以根据声音来判断周围的环境以及人和事。生活环境中任何声音都可以在影视艺术作品中作为音响效果声。整个片子只由很少几句象征性的台词(韩语,也没字幕,我听不懂,但是不妨碍我对片子的理解,包括情节上的。),其他都是凭着画面与音效,将内容与情感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因此我们姑且把它当作一部电影来分析。

按照音效来划分,这个片子大致可以分为11个章节。每一段的始末都是以音效来决定的,通过拉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影视片中的各个场景的各组画面,既可以运用画面蒙太奇技巧进行组接,也可以借助于“声音桥梁”顺畅地联结起来。音响同音乐解说一样,既能够联结同一场面的不同镜头,也能够联结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镜头。片子音效上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全部使用而且夸张了动作音响,包括部分起强调情节作用的音效,拔刀、武斗、以及屠杀的音效,更是被夸张地无以复加。

影片的第一章节,开头即是一个单长音,大致处于5这个音,随着画面延续,故事中的杀手将刀拔出,此时在单长音的基础上再加了夸张的拔刀声,随着杀手将刀刺入桌子的猛烈的声响,长音也骤然停止,此后出现火燃烧的画面与音效,渐渐黑场。这一段可以说是片子的序幕,是充满危机感和杀气的段落,即使不明白故事在讲什么,但这种气氛也能通过音效感觉到。

由此转入第二章节。穿上军阀服装已经成为日本傀儡的高宗皇帝,挥泪目送皇后的灵柩,长长的送葬队伍,渐渐推出字幕。此时配的音乐是《If I Leave》的开篇序曲,小提琴演奏的缓慢忧伤的4/4拍,随着画面起,高宗的佩剑摔在地上,音乐减弱。

从第三章节起转入故事正题,背景是另一段4/4拍的音乐,简单的和弦,很干净的感觉,描述男孩与女孩相遇的过程。声音处理得简单而唯美,男孩撞落女

孩头巾的一刹那,夸大头巾被揭开的音响,此后男孩的眼里只有女孩,因此弱化了其他音效,构成了一种心理空白的感觉

第四段是最长的一章,如果从画面看,会分好几场戏,但是从音乐的角度看,是一个完整的段落。和上一章节类似的是,画面的剪辑都很简洁明快,又十分清楚,几个镜头、剪切,所要表述的东西就全部呈现了。这一段从男孩去偷窥女孩开始,到男孩入宫成为侍卫结束,并依据歌曲的高潮再分为两个小部分。和前面相比,虽然这里也保留并夸大了部分客观音效,但是歌曲已经进入,先是简单的一点前奏,然后唱词起。歌曲的音效比较简单干净,悠长的4/4拍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效果。当故事进行到女孩入宫,男孩奔入竹林苦练武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这种时光飞逝的过程中长大成人,主题曲也进入高潮。虽然说节拍没有变,但是乐曲中一下子就加入了电子乐的元素,唱词音变高了,感情也更加强烈,和前面的婉约凄美相比,这一段更显得痛苦与无奈。

突然间歌曲变弱渐停,转入第五章节。沉闷的鼓声带来了另一种不安的情绪与氛围。此时的画面为两个场面的交叠出现,一边是皇帝皇后逍遥自在地在花园中漫步,一边是日本人在策划行刺的阴谋。刺刀在皇宫的地图上游走,皇帝皇后在皇宫的花园中行走,除了鼓声没有任何其它声响,一种不安的情绪传达出来,气氛一下子变得恐惧起来。紧接着,日本人将刺刀狠狠插入桌上的地图,一声巨响,画面切到皇宫里,一片瓦掉下来,在皇后面前摔碎。这两个气氛环境完全不同的场景,因为同一个音响而结合起来。

第六章节,忍者们悄悄向皇宫靠拢,恐怖的单长音再次响起,而此时再出现的是皇后安详冷静地梳妆打扮的场面,典型的声画对立。(所谓声画对立是编导出于一种特定的艺术目的,有意识地造成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格调等方面的对应、反差,从而产生出新的含义或潜台词,以便更深刻地表达影片的内容。)当胭脂滴落在衣服上,音效使用了一个夸张的重音,两种不同的情绪统一起来。立刻,带有鼓乐、锣钹以及奔马嘶鸣的电子乐骤然响起,忍者们纷纷跃进围墙,杀向皇宫,音乐的节奏也一如画面紧张富于动感,2/2拍的进行曲式的配乐,将整个影片低缓的气氛调动起来。

随即,电子乐停,飞刀插着相片钉在了大树上,一个飞刀投掷的音效,迅速地转到了下一场。音效模拟心脏跳动的声音,忍者们与皇宫侍卫对峙,突然枪声响起,大规模的屠杀正式开始。

场景与音乐一起转入第八章节。忍者进入皇宫开始了大屠杀,皇宫里一片混乱,砍人的音效,宫人奔跑的音效,还有鬼哭狼嚎的音效同时出现,但此时配的却是非常安静唯美的3/3拍的钢琴曲,仿佛要让人心平气和地观望这场惨不忍睹的悲剧。场景转到宫外,成为侍卫的男孩与一群忍者厮杀,音乐从钢琴演奏转变为长笛演奏,同样的调子。当男孩被长枪的子弹射中,倒下,音乐一下子转变为风琴演奏的2/2拍的进行曲,曲调低沉、富有动感,但配上男孩悲伤的眼神,却有了一种惨烈的感情。音乐延续到忍者进入皇宫,到高宗面前,音乐停。对于这一场的配乐的三处转变,第一处用钢琴曲代表被动,第二处长笛,代表着侍卫的英勇反击,长笛相对于钢琴,音色浓重一点,第三处的进行曲,一方面是侍卫的死亡,一方面是他的无奈,他的一生与爱情在眼前快速闪过,就如同进行曲一样,冲刺到前面而不再有后退。人的情感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在时间运动过程中,表现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弛。而音乐恰恰也具有这些特性,它也是在时间运动过程中,由乐音进行时的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弛来表现相应的感情运动。

第九章节没有音乐,可以看作是电影的一场戏,面对刺客如此放肆的行径,高宗惟有悲愤的怒喝,然而随即小王子和保护王子的太监都在高宗面前被杀害。杀手将刀狠狠插入桌子,傲慢地离去。一声巨响,这一段结束。

没有任何过场,歌声直接响起,没有任何配乐的清唱。歌声缓慢、空灵,画面从刀刃上的血珠沿着刀滑落开始,转向了忍者对宫女与皇后的屠杀。这一段也是典型的声画对立,音乐是如此的美好与从容,但画面却十分悲伤。刀刺入皇后身体,歌曲的配乐以及歌曲的第二次高潮同时起,被刺杀的皇后依然昂头保持高

贵的不屈不挠的笑容,跌坐在地上,4/4拍的歌声,悠长又带有激昂与悲愤的情绪回响,和前一次为爱情的无奈相比,这一次更多了一份亡国的激烈。

十一章节接近尾声,歌声也停,剩下尾声,熊熊大火中,皇后的尸体被焚烧,钢琴演奏得缓慢但从容,高宗懦弱的眼泪和皇后坚毅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停,火噼里啪啦的声响,推出剧终字幕。

这个MV,没有出现唱歌者,歌声完全是作为音效的一种手段而用的,大量的音效的使用,丰富了视听的感受,音乐的不断转换,也是为了烘托或者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现在还有一些MV也模仿这样的形式,但非要出现歌手的演唱镜头,穿插在情节中,显得不伦不类。本来我很喜欢一首歌《我们的爱》,但是MV却让我非常失望。

影视艺术其实是视听艺术,它的物质载体是画面与声音,人们在接受它传播的信息时眼耳并用。在构成影视艺术的视与听这两个元素之间,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有机联合、共有一体的,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不可取。影视艺术的视听结合、声画并茂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主要标志,也是其他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所在。毕竟人的审美活动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即由“一种能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一种能懂得音乐的耳朵”来完成的。

浅谈博客分享设计的研究意义及开发技术

浅谈博客分享设计的研究意义及开发技术 发表时间:2018-07-30T11:31:26.9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汤雅钦 [导读] 近十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1999宽带网络刚刚进入世界。在短短的十年里,网络、计算机和数字媒体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也影响各行各业。 (黑龙江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十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1999宽带网络刚刚进入世界。在短短的十年里,网络、计算机和数字媒体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和应用也影响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不仅影响着商业企业,对个人的改变来说也尤为突出。“博客”一词最早是由英文翻译而来的,他的本来意思就是网络个人日志,它的出现是在电子邮件、论坛、网络聊天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形式的网络交流方式,用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博客交流平台信息共享 1.研究背景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网络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迅速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各个领域都在研究如何通过利用这个新科技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所服务。 现代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使办公和管理更加高效,对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博客主要是用于分享个人感受。在没有博客之前可能不会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分享出自己随心所写的东西。但通过应用博客,用户分享了个人心情之后,可以和读者分享交流,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精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也可以通过静心思考分享写下来的想法和感触,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陶冶情操真正得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生活更加积极向上。博文也成为大家休闲娱乐分享心情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备受广大人民喜爱。特别是当一个人孤单无聊时,和一个陌生的人交流一下顿时可以开朗了很多。 2.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发布和传播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的。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主要通过网站来实现。可直接在互联网上搜索以及下载来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在互联网应用中,建设网站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博客系统以个人的喜好开发得来,给博客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信息的共享更为广泛,类似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可以通过博客进行信息共享。博客的操作简易,群众基础也比较牢固。现下国内许多信息产业公司都拥有独立的博客共享平台,比如sina、腾讯等。因而博客共享系统的重要性对于个人来说也变得尤为重要。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交流方式正在被大众所接受,它正改变着传统的交流方式和社交圈子。其通过网络为载体,操作快捷、简便,让人们轻松自然的发布自己的情感,及时有效、方便的与他人交谈,在网络上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个性化的综合平台。 分享博客作为一个典型的系统平台,该平台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可视化的界面,即前端Web开发设计与应用;第二部分是系统管理平台,即对两大方面的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与管理的背景。 3.系统概述 分享博客系统其实就是要通过网站的形式及时有效的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分享心情服务。按照人员用户权限的不同可分为用户、管理员和游客。其中游客也就是未在系统平台上注册过的用户可以浏览站内新闻,图片新闻,系统公告,系统简介,博文赏析等。相对于用户来说权限就比普通游客多了很多,可以对个人信息资料的修改,个人博文的新增和管理以及相互之前的博文交流互动等。管理员是整个系统平台的最大权限所有者,他可以管理用户、站内新闻的管理、博文管理、友情链接管理、系统公告管理、系统简介管理等。通过不同权限的管理将系统功能有层次的分配给各种用户,使他们在功能上清晰明了更加突出系统平台的功能模块。 4.开发工具及技术 (1)系统开发环境 系统的开发,使用了当前比较主流的软件,包括:Dreamwerver进行页面设计,和appache进行服务器的运行。该系统采用了phpStorm为前台开发工具,以Navicat for MySQL为后台数据库,运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完成轻博客平台的主要设计。 (2)Mysql数据库简介 MySQL数据库是典型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十分方便,也比较常用。因此本系统开发采用的是MySQL数据库。 (3)PHP简介 它是开放源代码并且因为它集成了Java语言的特点,所以在跨平台方面做得非常不错,可以运行在UNIX、LINUX、WINDOWS、Mac OS、Android等平台。有了PHP,不仅开发的程序很快,而且对开发人员来说,技术本身也学得很快。因为它可以嵌入到HTML中,所以它比其他语言更实用,更容易学习。在PHP4和PHP5面向对象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它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php语法特别,不仅混合了C、Java、Perl语言,而且它本身也有自己所创新的语法。 ②因为php可以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所以在执行动态网页方面比其它编程语言更具有优势。 ③对于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要求,php几乎适应所有的。 ④程序的可扩展性对于开发者来说是非常关注的,php良好的扩展性可以用C语言或者C++进行扩展。 (4)JavaScript简介 作为网络脚本语言,其因简单明了而在WEB的开发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可以在实现页面炫酷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页面的响应时间。JavaScript通常和html以及CSS搭配使用来完成重要的页面效果任务的。有了它网站的页面从此不再单一,有了它网站页面的响应速度提升的层次很多。 (5)Html5简介 HTML就是我们常说的“超文本标记语言”。在“超文本标记语言”中能够包含各种图片,文字,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数据信息甚至能够包含地图三维场景等更大更丰富的资源。包含在HTML文件中的各种文本信息,包括对一般浏览器的一些指示,如放置单词的位置和显示的

《红楼梦》的写作技巧与叙事风格

我们将不定期陆续公益推送问渠系列阅读材料 浅析《红楼梦》的写作技巧与叙事风格 作者:章鱼丸子 再次读《红楼梦》,不同于之前传统阅读方式,在阅读完《文学阅读指南》《说梦录》之后,我开始分开头、人物、叙事、解读这几个部分来重新阅读这本书,从崭新的角度对于一些情节安排以及对其中一些人物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一部长篇小说所包含的人物繁多,且人物之间关系复杂,所以一旦如果处理不好如何介绍人物的问题,往往会使读者读的一头雾水,弄得昏头昏脑。例如《西游记》,它是先从孙猴子的故事开始写起,然后引出一个又一个人物,凑齐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队伍,然后以这支队伍为中心,写他们遇到的种种困难。 再者《水浒传》,它的前半部分是写各路英雄各自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相互勾连又彼此独立,然后后半部分则是将这些英雄好汉聚集在一起,描写他们集体打仗。但《红楼梦》却不同,对于人物的介绍,它是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来列出一张主要人物表。 而且这种列表并非机械排列出的表,它是通过冷子兴和贾雨村的一问一答,加上冷子兴说的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可以说是一张立体的勾起人极大兴趣的人物表,尤其是在介绍那位一生下来就衔玉的公子。可见这张人物表介绍不仅对于情节发展有所帮助,而且读者读完之后也会对后面登场的人物主次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再说起人物,对人物的刻画我想这是这本书中最为厉害之处。毕竟在现实主

义文学中,刻画最成功的人物是最丰满、最个性化的人物,而《红楼梦》里所出现的人物几乎都做到了这一点,她们各具特色,极具有个性。 而且,你会感受到与《水浒传》歧视女性,《西游记》无视女性不同,《红楼梦》是重视和尊重女性的。其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甚至还有“金陵十二钗”副册,等等这些写的全是女性,而且是各式各样,拥有自己个性的女性。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人物呢?《文学阅读经典》中提到了一点“古人不接受个体可以独善其身”,即人与环境之间是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论起人物所处的环境,我首先要提及的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 有人曾提出此“潇湘”为“消香”,暗示着居住在这个地方的黛玉后来的命运,但这不过是后人的一些推测罢了。那么书中是如何描写的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可见潇湘馆的特点在于那个竹林,而竹林一向是孤傲的象征,这倒是与黛玉性格有几分相似。 除此外《说梦录》还提及我没想到的一点:“黛玉所爱的这个‘清幽’的境界,又正是她的唯一知己也认为与她最相宜的境界。”那么潇湘馆与怡红院的距离最为相近就显得有另外一层意义了。 到了后四十回,写黛玉刚死的时候,李纨走出院外所见之景“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惨淡”,这一切显得如此凄清,这个寄人篱下的孤女的确是死去了,就在宝玉大婚,众人贺喜的那天。 再说到贾宝玉的怡红院,虽然贾宝玉曾对黛玉住潇湘馆,自己选定怡红院说过“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可见这两处都是清幽之地,但这两者的清幽又不是一样的,《说梦录》里的观点是“潇湘馆的清幽,更多是‘空谷佳人’的色彩;怡红院的清幽,纯是‘富贵闲人’的意境”。 这个观点在书中也可得到验证,书中曾写宝玉住在怡红院时的生活“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这可不是地道的“富贵闲人”么? 如果只仅仅用环境来衬托人物个性,也不甚稀奇,稀奇的是作者还灵活运用,从不同人物视角去写环境,以至于将各个人物的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贾芸进怡红院所见之景“只见金碧辉煌,文章闪烁......连正眼也不敢看。” 贾芸的身份是本家旁支子弟,经常奔走于宁荣二府之门,高贵华丽的场面总是见过的,所以《说梦录》里说他进怡红院还能冷静地注视着院中廊上乃至匾上

个人博客简介

1.1 博客信息系统概述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像使用免费电子邮件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客就是开放的私人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等特点,在网络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1]。 “博客”当然是个大家都陌生的名词,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 博客是一种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 博客概念一般包含了三个要素(当然,也不需要局限这些定义): (1)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性化的众多日志组成。 (2)按时间顺序排列,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放在最下面。 (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因此,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不是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 博客精神的核心并不是自娱自乐,甚至不是个人表达自由,相反,是体现一种利他的共享精神,为他人提供帮助。个人日记和个人网站主要表现的还是“小我”,而博客表现的是“大我”。也许形式上很接近,但内在有着本质的差异。所有优秀博客网站中,真正表达作者个人的内容非常有限,最多只是点缀,而不像个人网站那样是核心。 1.2 博客发展趋势 趋势一:博客现在正在形成个人的信誉机制,有了博客之后就确立了一个个人虚拟身份,简单的来讲就是个人在互联网上是有名有姓的,而不再是一种匿名的行为,网民从流浪汉变成了一个定居者。以前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匿名状态中,相互之间是不认识的,但有了博客之后可以天天关注,而别的人也可

Mv视频叙事技巧分析

Mv视频叙事技巧分析----《If I Leave》叙事型MV在纷繁复杂的MV形式中并不陌生,也相对是一种通俗简易的表现手法。但以往这样的形式多为简单的音配画,画面给你讲述一个故事,音乐一直完整地延续,与在CD中听无太大差别。这样的声画,主要是针对故事情节与歌所表达的内容,很可能根本毫无关系。即使有,也只限于简单的表面上的呼应,事实上音乐在这里的作用被简单化了,并不能起到它真正的作用。过去影视界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视觉元素而忽视听觉元素的倾向,因而不能充分发挥音乐音响的作用,常常出现声画不平衡的情况。 新型的叙事型MV,音乐已经不再是主流,更多与画面所要的音效紧密结合起来。至于唱词部分也只是为了烘托情绪而设,不再声画分离。这是近年来韩国所推出的音乐形式,也许不能当作是MV,更像是一出没有台词的电影。这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流传较广的有《Kiss》、《If I Leave》等。这里重点分析《If I Leave》这部作品。 歌曲《If I Leave》是韩国大型历史电视剧《明成皇后》的主题曲,尽管我在看片子的时候,片头片尾并没有听到这首歌,因此这首歌并不是作为序幕而存在的,而是整部电视剧的音乐表述。至于画面,可以说是一个完整地关于明成皇后的故事浓缩版,不过又有自己的虚构成分,与电视剧无甚关系。故事的情节很动人也很俗套。一个男孩在被人追打的时候撞到一个女孩,男孩无意间瞥见女孩娇美的容颜。男孩被女孩身边的女官所救,他爱上了女孩。不久女孩被选入宫中成为皇后,男孩苦练武艺入宫成为侍卫。后来日本人入宫光明正大地行刺了皇后,男孩也在保护皇后的过程中惨烈地死去。这个10分34秒的短片,并非如电视剧一样讲述明成皇后的故事以及丰功伟绩,而是讲述一段也许没有的爱情,(正片里面这个男孩连影子都没有,让我着实郁闷了一把。)此时,让我更多的关注的,不是皇后这个人本身,而是这段美丽的故事。 虽然说这只是一个电视剧的主题曲的MV,但制作上下的功夫不亚于一个大片,且不说它是拿胶片这种烧钱的东西拍的,美仑美奂,从画面看,各种形式恢宏的镜头以及花哨的特效手段交替出现,连大摇臂也为其中的武斗场面做出了极

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微博传播过程实证研究及效果评估 南京大学王晓亮、王婷婷、杨宣华 摘要: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交流及传播的平台,是一种互联网社交服务。本文围绕微博传播过程,通过抽样,内容分析,甚至问卷调查方法对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量描述,非参数检验,相关性检验,聚类分析等),并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较活跃传播主体样本进行分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别进行定量的传播效果评估。研究发现:(1)对微博用户对自发话题和转发议题的文本内容使用较多;(2)对于社会的一些热点,公益,公共新闻,粉丝们会更多地去参与转发,而对于博主原创的内容,粉丝们会更多的去交流即回复;(3)用户(主要指人)发微博内容属性是随机的,而对于那些有针对性机构,所发内容呈现一定聚集性。(4)微博中名人效应依然明显,传播效果和诸多因素有关,按聚类分析分出类中,按照本文定量评估方法D(小s,蔡永康,何炅)传播效果最好。最后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些微博发展和建1 设展望。 关键字:微博;统计分析;层次分析;效果评估 一、引言 1.微博概况 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媒介工具,微博以其片碎化内容,及时性,跨平台特征风靡全球。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围脖服务。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后来Twitter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成为比较流行的社交网站。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令国内有些人终于坐不住了,校内,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纷纷起来。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2009年诞生的新浪微博,由于具有大量公众人物用户这一优势,自推出之日起借助名人效应,轻松突破百万用户量。据东方早报3月25日的消息称,新浪微博已成为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所以本文就选取国内新浪微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2.文献综述

诺兰电影叙事结构与风格

诺兰电影叙事结构与风格 学生姓名 李世昱 学 号 2014101171 院 系 文 学 院 专 业 广播电视编导 年 级 2014 级

诺兰电影叙事结构与风格 摘要:一部好口碑高票房的电影不仅仅在于电影的张力与夸张的视觉特效,而是导演编剧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悬念的制造与结局的出乎意料,而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位被誉为好莱坞当代“希区柯克”的悬念与情节构建大师对影片是如何把握的,本文将从他影片的开场方式、叙事结构、蒙太奇手法结合具体影片分析并与好莱坞同时期导演进行风格的纵向对比。 关键词:悬念设置开场方式叙事结构风格 一、诺兰的开场 诺兰大部分影片都是以非线性叙事的形式,开头设置悬念并以热开场的形式引起全篇故事。《致命魔术》中魔术表演后台的事故交代出两位演员的影片角色,以倒叙的非线性叙事展开后面的故事,并以魔术后台事故致人死亡的激烈冲突开场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是典型的好莱坞大片的叙事结构。相比之下2005年的《侠影之谜》就舒缓了很多从Wayne的童年经历跳跃到了他在中国监狱的历练开场并不是很激烈但是在监狱中的叙事中有着激励的冲突不管是与人之间还是与自己信仰和命运之间,诺兰通过一个Wayne意想不到的人串联开场以及全部影片,而这个人物的身份则对整个蝙蝠侠系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叙事作用,可见诺兰在关键人物的塑造上功力之深。 但在接下来的两部曲《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中诺兰运用了大量的IMAX与宽荧幕的衔接展现这两部开场强烈的冲突,而对于劫持诺兰不仅在画面表现力、故事叙述上黏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背景音乐的使用更把观影者牢牢的绑在故事之中。虽然这是好莱坞导演惯用的非线性热开场叙事方式,但是敢大胆使用IMAX与宽荧幕35毫米胶片频繁切换呈现故事与这种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拍摄方式诺兰驾驭IMAX机的能力可见一斑。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 自从《阿凡达》大获成功之后,各大制片厂商、导演纷纷投身进入3D拍摄系列,甚至出现了后期转制3D及其一系列行业的出现。科技的进步总是引领着电影行业的巨大革命,从黑白到彩色、无声到有声、胶片到数字化,再到现在的

视频分享谁最给力六大视频网站大比拼

视频分享谁最给力六大视频网站大比拼 宽带、DC、DV的普及,让我们上网看视频、传视频成为一件简单的事。经过前两年的大量淘沙后,如今能够生存下来的视频网站,都是经过考验的。优酷、土豆等都是专业的视频网站中的佼佼者,而新浪博客、搜狐视频,则很好地将视频融合到其网站中,与博客有机结合,被称之为“播客”。 【参评网站】 新浪播客: 搜狐视频: 六间房: 土豆网: 优酷网: 酷六网: 【测评方法】 本文针对视频共享中的两个主要环节:上传和播放,进行一一测试,让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谁才是适合您的视频分享网站。 视频上传测试 这里我们是从视频分享者的角度进行评测,包括:支持格式、上传速度、视频大小、视频时长、上传方式(单个上传或批量上传)、审核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对比,其中上传速

度的数据,以同一网络条件下(10M光缆),上传同一个视频为例,测试单位时间内的平均上传速度数值。 表一:视频上传测试 点评:批量上传视频、上传超大视频或是断点续传,都需要网站提供的相应工具,如:优酷网需要用iku爱酷,土豆网需要使用iTudou,通过工具上传更加稳定高效,建议大家安装。一般手机拍摄的视频都是MP4或3GP格式,参测的所有网站都支持直接上传MP4,还是比较贴心的。土豆、优酷可以上传小于10GB的视频,便于上传一些高清视频。 视频播放测试 上传视频到网站,最终目的还是让他人观看,因此播放流畅度、清晰度等非常重要。对于某些视频,观众可能还需要下载备用,是否能够下载也是评测的一部分。 表二:视频播放测试 点评:总的来说,在视频观看体验上,新浪播客、搜狐视频、优酷网还是不错的。搜狐视频中有很多高清影片,特别是带中英文字幕的美剧,还是非常值得观看的。虽然所有网站都支持视频搜索,但是优酷网更加智能。六间房、土豆、优酷支持设置浏览权限,便于我们创建自己用户组。下载视频一般需要相应的官方工具,新浪播客、搜狐视频不支持直接下载。 【特色功能】

记叙文阅读技巧分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 小说、散文、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2.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3.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方法:2、寻找线索的几种方法: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给人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插叙(叙事时,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7.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环境描写(8)细节描写景物描写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烘托人物心情 8.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9.表现手法及作用?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1)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传播效果研究

第11章传播效果研究 1.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含义? 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具有双重含义: (1)在狭义和微观方面看,它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动的变化。说服性传播,指的是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2)从广义和和宏观方面看,传播效果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不管这些应先更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传播效果概念的上述双重含义,构成了这项研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二是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前者主要研究具体传播过程的具体效果,后者主要研究综合的传播过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媒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考察对象。 2.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1)传播效果的层面 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①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外部讯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的知识量和知识构成的变化。 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外部讯息作用于观念、意识而引起的情绪或感情的变化。 ③行动层面上的效果。认知、态度层面上的这些变化外化为人们的言行而产生的行动上的变化。 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2)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①环境认知效果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是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提示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为己任的,但它们并不是有闻必录。传媒报道什么、不报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知觉与印象。这种效果,传播学中也称“视野制约效果”,换句话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大众传媒在报道的新闻和传达的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大众传媒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客观上起着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它们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传播,往往会成为一般人学习或仿效的对象。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 答:(1)传播逆反效果的内涵 逆反效果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 ①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

《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技巧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技巧分析 作者:刘雨菡 来源:《看世界·学术下半月》2020年第12期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小说,能够经久不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功不可没。文章运用小说修辞学理论,探讨了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巧妙运用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者的叙事手法,为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技巧;不可靠叙述者 一、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自出版以来,评论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该小说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十分简单,然而其叙事视角的新颖使小说读起来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本文主要分析塞林格在小说中运用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不可靠性,这一叙事手法为美国成长小说叙事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者 美国当代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思最先提出了“隐含作者”的概念,根据布斯的观点,隐含作者不同于小说的叙述者,也并非真实的作者,而是作者通过他所创造的叙述者和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安排而投射出的他自己的形象。[1]但读者会质疑叙述者的可靠性。在现代作品中,第一人称叙事往往不可信赖。第一人称叙事因为“我”参与到故事中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故事展开的幅度和范围。[2]再加上叙述者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其难免会犯一些主观性的错误。如此一来,不可靠的叙事行为就形成了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距离,读者也就不能相信故事的主人公“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述者就体现出了他“不可靠”的一面。 一方面,作者通过对霍尔顿生活状态和习性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不靠谱的霍尔顿:在小说一开始,读者就已经得知霍尔顿是在精神病院里面讲述的这个故事,至于讲述的对象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我想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的生活……”[4]这个看似平常的开头,其实却具有双重意味:一方面,他告诉人们,他讲述的是“我”的故事,另一方面,这个“我”却不是现在的“我”,而是过去的“我”,现在认为有些“荒唐”的“我”。也就是说,小说其实有两个“我”,一个是追忆往事的“我”,另一个是被追忆的往事中的“我”。所以,霍尔顿讲故事时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值得怀疑的。另外,小说中一些描写展示了霍尔顿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同样说明他在“道德”上存在一些问题:通篇叙述中霍尔顿情绪激动,满嘴粗话,随口“他妈的”,这样的叙述者不可能有成熟冷静的观察、客观的叙

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

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微博客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其所具有的简洁性、碎片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交互性、跟随性等传播特征,与此前的博客、论坛等互联网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别有魅力,正在改变着传播环境,发挥其深层的传播效果。本文是基于微博客发展的现状,对微博客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重点研究了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因此,本研究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博客传播特征传播效果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微博客的诞生,成为一种媒介现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微博客的发展呈爆炸式状态。更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革命性创新,它具有独特的传播模式,改变了大众的个人表达方式。微博客秉承着自由、开放和共享的网络精神,与以往的传统媒介形式相比,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每一个拥有微博客的主体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渠道。其所有权最大限度地被赋予了个体,因此微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平台,具有了代言不同利益主体话语言说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得这种基于个人私利的的公共利益有获得表达的可能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可能性,微博客成为新型公共话语传播平台已成为现实。微博客作为传播平台在社会系统内构建公共话语的实践中,开始发挥其深层的传播效果。 本文是基于微博客使用的现状来考察微博客的发展规模,对微博客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类型进行了分析归纳,重点研究了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并指出微博客参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因此本研究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微博客的发展现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宫崎骏的电影叙事风格

宫崎骏的电影叙事风格简析 2011级播音主持专业闫金良2011013419 [摘要]:宫崎骏电影以其独特的情节结构、流畅的镜头、逼真传神的绘制、悠扬动听的音乐、性格丰满的人物、异彩纷呈的时空背景、意义深刻的隐喻意象赢得了全世界无数观众的喜爱。从叙事要素、叙事动力、叙事基调等三个角度对宫崎骏动画电影进行简明的叙事学分析,加深对宫崎骏动画电影叙事的理解。 [关键词]:宫崎骏,电影叙事风格,人文叙事。 叙事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说话、学习、思考、读书……可以说都有叙事的影子。所谓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文、叙事诗、叙事曲。”1对于叙事,最简单的意思,就是对于故事的描述,在文学等其他领域叙事更多的倾向于纸质的文本上,在本文所要研讨的影视叙事则更多的体现在荧幕上的导演和编剧通过整合电影的各种要素,进行故事的讲述。 从电影角度讲,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也是当代叙事学的重要分支,同样有着在本节课上所学到的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本文将通过对于宫崎骏的相关具体作品的分析,剖析其电影组成因素,来总结宫崎骏的电影叙事风格。 一、电影叙事理论基础 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的主题是叙事的艺术。电影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极为重要的艺术叙事方法之一。用光与影讲一个故事,首先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故事素材,其次要创作讲故事的方法,最后要有独特的电影叙事方法。 1、电影叙事的分类 电影叙事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理论方向。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39页

“一是以麦茨为代表的以建构电影‘句法学’或曰‘大组合段’为主要研究特征的电影叙事理论,可称之为‘语言结构表意说’。 二是以艾柯、沃伦为代表的主要着眼于电影影像符号学的电影叙事研究,可称之为‘影像符号编码说’。 三是被人们称之为第二电影符号学的电影叙事理论,这一层面上的论说较为庞杂,表现出从结构主义向精神分析、意识形态分析、修辞分析、女权主义分析等方面转化的研究指向。 四是以米特里、波德威尔为代表的带有综合色彩的电影叙事理论研究,可称之为‘叙事美学与艺术说’。”2 通过上述理论体系的罗列可以看到,在电影叙事的分类里更多的倾向于对于电影本身所蕴含的社会、人文、自然内在意义的理解,以及通过镜头将这份理解传达出去,而在传达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传达方法即不同的电影叙事方法。 2、电影叙事的内涵 电影叙事相对于传统的叙事不同,电影叙事的过程是声音、对话、旁白、光影、色彩、字幕的综合性立体叙事,因此电影叙事的内涵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应用的体系。它涉及到声音与画面,言语与画面,蒙太奇组合等等的问题,电影的叙事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内涵也是一个统一体在和谐有效前提下的综合呈现。 3、导演风格创意与构想 风格一词是一个用到极多的词语。它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3电影导演的风格则指电影导演在影片整体上所呈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艺术类型具体来说,风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诸要素中。它既表现为艺术家对题材选择的一贯性和独特性、对主题思想的挖掘、理解的深刻程度与独特性,也表现为对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像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的独创性。真正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功地实现艺术家个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等与欣赏者的交流。 “电影导演是电影叙事的二度创作,即影片拍摄集体创作的组织者、领导者。”4导演工作贯穿影片拍摄、制作的全部时期,导演对于影片的制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导演的创意和构思是指导演对于文字剧本或者文学作品的一种新的解读和呈现。导演在这一环节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一个对于艺术和生活有着极强的解读能力的导演对于作品的雕琢是及其重要的。 2李显杰.《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11月第38卷第6期 3https://www.360docs.net/doc/0213826581.html,/subview/136139/5118722.htm?fr=aladdin 4林洪桐.《电影化叙事技巧与手段》[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

国外视频网站网址大全

国外视频网站网址大全 YouTube是全球著名的视频网站,可供网民上载观看及分享短片,至今它已成为同类型网站的翘楚 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的日本分站。YouTube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急剧增长,部分原因是它使用户 美国著名的娱乐网站“好莱坞”(),提供在线电影,电影放映时间,电影预告,ShowTime网站免费提供电影,海外电视剧,动画片,偶像,体育,音乐等视频。是美国免费视频网站,提供视频播放、在线游戏、图片相册等内容。 IFilm是美国知名的电影网站,提供非常丰富的电影资源,除了有最新影片的预览片、剪辑以外, Metacafe是美国著名的在线视频网站,全球最大在线视频网站之一,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人 NicoVideo是日本知名的视频分享网站,其在视频播放中加载弹幕评论特点使其在日本飞速发展。

Vimeo是一个高清视频播客网站,与大多数类似的视频分享网站不同,Vimeo允许上传1280X700的 mncast是韩国著名的视频分享网站,网站上包括了很多好看的视频。 allmovie是个影视库网站,提供十分全面的电影信息服务,网友可按国家、电影名、时间关键词 美国《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是由ABC电视台推出的肥皂剧。该剧推出后大受 Freechal是韩国著名的视频分享网站,1999年开通,提供用户交流沟通、游戏娱乐。 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联网电影数据库)是目前全球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电影资料 iDesktop 是一个新型的视频聚合工具,通过它你可以创建自已的播放列表,聚合来自于YouTube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11、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12、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叫我第一名的叙事风格

叫我第一名的叙事风格 电影《叫我第一名》编自BradCohen的真实故事。主人公BradCohen 身患妥瑞氏症,从小备受误解,但从不向疾病妥协。长大后求职应聘,不断遭挫却从不放弃。他最终凭借自己的乐观、自信、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本文欲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对其非线性叙事特征进行分析。 一、电影的非线性叙事 电影是一种时空并置的艺术,这一特性使得电影在叙事上具有天然的非线性特征,如叙事视角的多样化,情节发展的多线条化等。而在结构方式上,主要叙事线索出现时空交错,零碎的事件被重新排列组合。这些都可能作为影片主体风格的叙事方式。 二、电影《叫我第一名》的非线性叙事分析 (一)时间常态变异化 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时间本身是直线性的,既不能滞留,也不能逆转。但在文本叙事虚构了的时间里,非线性叙事中所叙述的故事时序和叙事时序之间呈

现出各种不协调的形式,热奈特将这种形式称为“时间倒置”[1]。《叫我第一名》讲述了身患妥瑞氏症的主人公,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受挫但不放弃,最终获得成功。他在教书过程中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学校的认可,更获得了州年度新人奖。这样的故事中,讲述者即主人公通过回忆插入童年生活,讲述他患病情况。电影从他6岁开始,在影片前35分钟左右的时长里,回忆童年4次,时长大约24分钟。可以看出,影片前35分钟都是在“童年”“成年”的两个时间维度里来回穿梭。4次回忆的插叙似乎有些混乱,但并不影响观众的理解。因为中间用了叙事的技巧,前后连贯。首先,叙述者用一句话链接过去现在两个时间维度,有助于观众的理解。另外,影片安排一些道具或动作作为链接过去与现在的线索。正因为在过去与现在的链接处,采用了这些连贯技巧,再加上讲述内容的一致性,使得观众在过去现在的穿梭中,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电影中经常用到的表现局部性的手法———插叙,通过插入一些回顾性的片段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2]148而电影前35分钟里成年主人公生活,几乎都是面试、失败、再面试。这和后面的内容联系起来,不仅构成影片叙事的主线,更是形成一条完整的、顺序的时间主线。这样,局部插叙并没有打乱故事的叙事线索,也不会干扰观众对故事的整体理解。相反,这种插叙打乱时间常态,伸缩时间长度,制造时空交错,使自然时间与叙事时间、放映时间之间产生碰撞,使叙事节奏快慢相宜、叙事频率高低有序。 (二)叙述视角多样化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年代、代表理论、观点、意义、局限) 强大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重回强大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魔弹论): 1、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也被称为子弹论、靶子论、传送带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等。 2、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eg.希特勒政权对媒介的运用罗斯福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马拉松”鼓动事件 3、魔弹论的缺陷 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 忽视了客观社会因素 否定了受众的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 有限效果论: 1、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的一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媒介效果研究开始采用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 2、代表理论是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效果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和运行。 (2、有限效果论的研究领域 “传播流”研究说服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也有将之归为适度效果论的) 3、传播流 所谓传播流,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4、《人民的选择》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5、两级传播与舆论领袖 拉扎斯费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开展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投票行为研究”时发现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舆论领袖,后者叫追随者。 由于个人影响、舆论领袖的存在,使媒介的影响不能直接到达一般受者,从而造成“媒介→意见领袖→受者”(而非媒介→受者)的局面,这就是两级传播。 6、舆论领袖的特征 人数不多与被影响者是平等关系不集中在特定群体或阶层,分布均匀有单一型和综合型 同大众媒体关系密切,信息渠道多,社交范围广) 3、对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 大部分新闻报道仍然是由大众媒介直接传播开来 舆论领袖和非舆论领袖界限模糊 最初的两级传播论将传播划为两级,但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更多或更少。 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化。 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 8、创新扩散理论 9、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定理 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对受众产生效果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原因,而更可能处于各种中介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 传播效果一般是强化现状,而非改变它。 传播对人们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他中介不起作用;或其他中介也在促进人们效果改变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媒介自身条件及舆论的影响 4、霍夫兰的说服性效果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