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1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

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其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被转移技术的配套程度进行分类,根据技术供给者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或消极)进行分类,根据技术存在的方式进行分类(体现型或

非体现型)等。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角度看,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按以下两种标准分类更能体现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特点,一类是以国际技术转移是否以市场为媒介为标准,将技术转移模式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技术转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蔡声霞1,高红梅2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2.南开大学科技处,天津300071)

要: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以是否以市场为媒介,是否

将技术作为直接的转移目标作为分类标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模式可以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适用于不同技术的转移,包含着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正表现出优势。关键词:国际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模式;技术学习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8)09-0152-04

收稿日期:2007-04-19

作者简介:蔡声霞(1971~),女,天津人,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度与演化经济学;高红梅(1966~),辽

宁锦州人,南开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on basis of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bstract :The paper has established an index system which judged the reg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to evaluate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in 30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by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d analyz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different levels.It hopes these researches make up a deficit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基于BP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能较科学地对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其评估方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市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差异性,北京、上海是我国知识创新的两大核心区,知识创新能力排序位于前10位的除了排名第6的湖北为中部省份外,其余均为东部沿海省市;位于后10位的绝大多数为西部省份;自东向西知识创新能力的梯级差异明显。中西部与东部知识创新能力的差异,预示着东西经济差异的潜在扩大趋势。因此,在保持东部地区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优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国内外的直接投资和研究开发人员的进入,加强企业

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知识创新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扼制东西部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HAYKIN S.Neural Network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魏海坤.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万贤贤)

第25卷第9期

2008年9月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5No.9Sep.2008

第9期

移模式。如果将常见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按照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递减的方式排列的话可依次为FDI、许可证、合资企业、授予特权、市场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交钥匙合同、国际分包和非传统的转移渠道,如反向工程、反向的人才流动等。另一类是根据国际技术转移是否把转移技术作为明确目标而分为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正式技术转移模式。如果将常见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按照是否把技术作为明确的转移目标进行排列的话,像FDI、许可证、合资企业、授予市场特权、市场合同、技术服务合同、交钥匙合同、国际分包等都属于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而反向工程、反向的人才流动、合作联盟和其它的非产权联系则被称为非正式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分类方法强调了技术转移过程的不同方面,有时一种技术转移模式兼具这两种标准的特点。以往由于各种原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人们比较偏爱以市场为媒介的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市场媒介和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主要因为非市场媒介和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方式不仅转移技术本身,还转移如何对技术进行再创新的能力。

2主要的正式的市场媒介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含义及评价

正式的市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人们比较熟悉,主要包括有技术含量的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外商直接投资等。

2.1有技术含量的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

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是体现于进口商品中尤其是资本品中的技术。人们一般认为技术在进口商品的价值中占有不确定的比例。在所有的商品中,资本品被认为是技术含量最高的。这种转移模式在技术转移历史的初期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初期阶段,曾经作为主要的技术转移模式,原因是当时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需要大量进口先进的生产设备。根据UNCTAD(1990)的统计,1980~ 1986年期间进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品价值达110亿美元,是每年平均外商直接投资(FDI)的7倍,技术合作的14倍。

大量的文献资料强调资本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对资本品技术的掌握从长期来看对增长是很必要的。同时它的重要性应该在特殊国家背景下评价。但是随着新技术中无形的内容的增加,使得仅强调机器设备显得有点过时。但是资本品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提供的多方面学习机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或许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资本品进口不再作为唯一的技术转移机制,因而其重要性已经开始降低,但是如果辅之以其它更适宜无形资产转移的其它技术转移渠道,它仍是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转移模式。

2.2国际技术转让或称许可证制度(Liscening)

以许可证转让方式(包括专利和非专利科技成果)所进行的技术转移,通常称之为技术转让。这是一种有偿的转移方式,技术以商品的形式在技术市场中进行交易。它是目前国际技术转移中最受关注和最为重要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是反映在特许使用金和许可证费用中的非体现型技术。

2.3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简称FDI)

外商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投资建立公司。在国民收入核算中,FDI包括投资者直接的投资或其分支机构的投资、其赢利的再投资等。投资者控制着被转移资源的使用权和对公司的管理权。

以前人们把跨国公司(TNCs)和FDI视作等同的,今天的跨国公司参与了各种类型的关系和协议,FDI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量的合作协议如合资、分包、赋予特权等都是对传统的FDI的补充。

2.4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s)

指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与该国的企业合资建立公司。合资企业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投资方出于对获取利润的考虑,会向合资企业转移部分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

3主要的非正式的非市场媒介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含义及评价

非正式的非市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企业联盟、分包、技术援助、技术交流、技术窃取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技术不是在市场上购买或出售。

3.1企业联盟

企业联盟可以定义为各种形式的公司合作。这种合作不是直接投资,也有别于合并或收购。联盟的概念假设相对独立的代理人的存在。合作联盟是企业间网络关系的扩展。

企业联盟在以下两点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联盟是否是双向的技术流动;它是否不仅仅包括技术和R&D联盟而且包括生产和市场联盟。一般认为,在联盟中的伙伴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例如UNCTAD定义联盟为技术伙伴关系,强调伙伴之间的技术和知识的双向流动。从广义上来理解,合作联盟不仅包括技术而且包括生产和市场联盟,如调拨和装配协议,服务和赋予优先权合同。这些新形式的协议不是对FDI的替代,而是对FDI的补充和扩展。

3.2分包(Subcontracting)

分包是一种随着零部件生产的国际范围内采办而发展起来的技术转移机制。虽然参与者在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处于一种半融合状态。UNIDO定义分包为主厂商针对某种商品的零部件生产和装配与分包者建立订购合同,由主厂商出售最终的商品。

分包作为一种生产网络最初诞生在1970年,主要是由于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使得一个企业很难掌握生产产品的所有技术,进行产品的改进和创新,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了使生产过程更加便利,一个企业(主厂商)可以针对某个

蔡声霞,高红梅: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153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

产品的零部件、子装配线或最终产品装配向另一个企业(分包商)订货,要求分包商按照主厂商的要求进行生产,这时分包关系就产生了。现在分包已不单是生产网络的一种形式,也成为技术转移的一种方式。分包作为一种企业间的制度安排,使主厂商与分包商之间建立起了长期的技术联系,主厂商为了使分包商按照它们的要求生产产品,经常要对这些分包商提供技术帮助,可以说主厂商充当了分包商的技术培训学校的作用,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技术发生了转移。

分包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许多关系形式都可以成为分包。一种分包的形式是外加工,产品从一国运到另一国进行加工,这种分包通常免除关税。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分包是原初设备制造(OEM)安排。在这种分包安排中供给方企业按照买方的要求制造最终产品,并以买者的商标名卖出,买者在设计、包装、款式和质量方面向制造者提出要求,并在设备、流程和质量控制方面对制造者进行监督。在许多OEM安排中,购买者还为制造商培训雇员,教他们使用、维护机器装备以及其它相关的技艺,使他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解决麻烦问题的能手。从技术转移的角度讲,OEM作为一种分包形式,使买者和卖者之间能够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为制造商提供了技术学习的机会。韩国电子产业的成功可以说是OEM成功转移技术的范例。

当一个分包商拥有了金融和市场能力,能够用自己的商标名出售商品时,它就变成了能够自主设计和生产的ODM厂商。ODM是分包的最高形式,在ODM安排中,企业按分包商要求,自行设计、制造部件或产品,供给分包商组装最终产品或以发包商的品牌销售,而不需要国外购买者的帮助。

人们通常忽视分包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转移渠道,原因在于分包关系中没有把技术作为交换的目标而明确出来,而在贸易统计学中,大部分的分包是以一般的贸易形式出现的,没有被认为是一种技术转移渠道。事实是,分包作为一种技术转移渠道在迅速扩展。在东南亚最多,东欧也在发展,拉丁美洲相对较少。

3.3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反向工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技术创新经济学中,按照一般的传统,技术创新应当遵循从科学原理→原理的应用→产品或过程创新的过程。反向工程其创新过程正好与此相反,它是一个从操作技术→维修技术→现场操作技术管理→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的过程。反向工程作为一种非正式技术转移模式,在战后的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转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韩国1975年15家黑白电视装配商有11家,是由有经验的工程师通过反向工程开始进入这个产业的。对韩国对42个创新资本品生产者调查表明反向工程是这些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渠道。

由于技术直接引进的成本高,中小企业无法承受,因而反向工程是许多中小规模的企业发展产品的主要渠道。3.4出口

国外市场不仅是需求的源泉也是向国外购买者学习的源泉。购买者作为知识的源泉的思想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需求和知识转移作为贸易的副产品对卖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买卖者之间长期亲密的关系能够为卖者提供国际市场的信息,以及能够为卖者提供产品质量的免费咨询。作为一个知识的来源,外国的购买者被发展中国家企业赋予很高的地位。

3.5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实现的技术转移

经济历史学家证明,在欧洲和美国工业化时期,人员流动作为一种技术转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重视人力资源流动在技术转移中所起的作用。

人力资源在国际间流动的方式很多,包括人才流失、人才流入、国外求学、国外学术访问、国际学者交换等。

人才流失虽然到现在还被认为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但东亚经济的增长却显示了“人才流失”的好处。东亚电子产业部门的技术发展不能用传统的技术转移模式解释,只能通过反向工程和反向人才流动解释。暂时的人才流失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把流失的人才吸引回来,实现从人才流失到人才回归的逆转,并最终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促进技术转移的发生。

3.6技术援助

虽然技术援助与通过人力资本的技术转移相似,但也有其特殊的金融、公私成分和制度安排。或许是由于制度上的特殊性,总的来说它不是很有效,因为它不能在人力资源方面提供充分的投资,而过多地在资本设备上进行投资。但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技术转移渠道。

4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研究的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技术转移机制的重要性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在研究国际技术转移问题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本和所有权问题,并把国际技术转移成本和技术所有权作为选择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标准。当时对国际技术转移普遍的看法是,国外企业掌握的技术所有权越多,转移技术带来的社会成本就越大于社会收益,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本和所有权之间成反比关系。根据这样的假设,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时,总是希望尽可能地获得技术的所有权,如它们喜欢直接购买甚于喜欢许可证,许可证又甚于交钥匙工厂,交钥匙工厂甚于资本品进口,资本品进口甚于风险联合、风险联合甚于外商直接投资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技术转移的实践,人们对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仅以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本和所有权作为选择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

154··

第9期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bstract :The choice of mod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 -f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ccording to whether using market as a media and whether regarding technology as a direct target,the mod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rmal one with market as a media and the informal one with no market as a media.Different mod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kinds of technologies and it means different learning modes.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the informal mod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with no market as a media market has shown great advantage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Mod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Learning

标准是不全面的。有的学者指出: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所特有的,国际技术转移渠道要根据技术本身成熟程度、复杂程度和获得的难易程度来决定。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技术提供者对技术的诠释能力,技术接受者的学习能力以及两者的文化、政治和法律背景等。

国际技术转移模式选择问题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不同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代表了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当考虑学习发生的一般过程时,显而易见,接受者仅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学习转移的技术的一个主要困难是卖者比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技术中的意会性知识是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障碍。既然已经知道技术的大部分是基于经验、诀窍和其它比较含糊的知识,似乎技术供给者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不同类型的国际技术转移提供不同类型的技术学习动力。技术本身也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过渡到成熟。对于欠发达国家,由于不同技术在难易程度、成熟程度和标准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别,过渡期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同的动力。因为学习者对所涉及技术没有完全的信息,所以他们不能确定他们学的东西中什么是有效的。正如在这儿所讨论的,和硬件相比,技术能力的转移对欠发达国家是更重要的。这进一步意味着传统的市场交换在国际技术转移方面是不充分的。对技术供给者的激励问题不仅对国际技术转移,而且对随后的技术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讨论国际技术转移问题时,之所以把国际技术转移的模式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研究,是因为国际技术转移模式在研究国际技术转移问题时非常重要。如果把国际技术转移过程看成是一个反馈回路的话,对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研究使我们不再把眼光仅局限在反馈环的输入和输出端,而是深入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黑箱,破解技术的转移机制问题,也就是要阐明技术是如何被转移的?怎样的国际技术转移机制才能获得最好的国际技术转移效果?

综上所述,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在国际技术转移

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所带来的国际技术转移成本和所有权不同,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所能够转移的意会性知识的程度不同,为技术接受者所提供的学习机会不同,而后两点才是决定国际技术转移成败的关键因素。

对于一种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是否优于另一种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问题,国际技术转移不存在一种模式绝对优于另一种模式的问题,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对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因技术接受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技术本身的特点、技术接受者的学习能力的不同而不同。技术转移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问题,某一时期表现良好的技术转移模式可能在另一时期就完全不适用了;同样,原先在某一时期不适用的技术转移模式在另一特定时期却可能显示出优势。

不过在此有必要指出,由于技术主要是由意会性知识构成,技术转移的困难也在于如何转移意会性知识,学习掌握意会性知识是掌握技术的关键,因此非正式和非市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在当今技术发展形式下应当更加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1]朴胜赞.中韩两国技术转移途径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7):88-94.

[2]汪前元.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03(2):60-63.

[3]王蕾,寓会新,孔庆书.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供需关系研究[J].企业经济,2003(4):10-11.

[4]RADOSEVIC,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atch-Up in Economic Developme [M].Edward Elgar ,1999.

[5]

范小虎.国际技术转移及其方式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责任编辑:万贤贤)

蔡声霞,高红梅: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155··

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1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 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其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被转移技术的配套程度进行分类,根据技术供给者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或消极)进行分类,根据技术存在的方式进行分类(体现型或 非体现型)等。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角度看,国际技术转移模式按以下两种标准分类更能体现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特点,一类是以国际技术转移是否以市场为媒介为标准,将技术转移模式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技术转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蔡声霞1,高红梅2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2.南开大学科技处,天津300071) 摘 要: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以是否以市场为媒介,是否 将技术作为直接的转移目标作为分类标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模式可以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适用于不同技术的转移,包含着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正表现出优势。关键词:国际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模式;技术学习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8)09-0152-04 收稿日期:2007-04-19 作者简介:蔡声霞(1971~),女,天津人,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制度与演化经济学;高红梅(1966~),辽 宁锦州人,南开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on basis of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bstract :The paper has established an index system which judged the regional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to evaluate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in 30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by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d analyz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different levels.It hopes these researches make up a deficit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基于BP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能较科学地对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其评估方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市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差异性,北京、上海是我国知识创新的两大核心区,知识创新能力排序位于前10位的除了排名第6的湖北为中部省份外,其余均为东部沿海省市;位于后10位的绝大多数为西部省份;自东向西知识创新能力的梯级差异明显。中西部与东部知识创新能力的差异,预示着东西经济差异的潜在扩大趋势。因此,在保持东部地区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优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国内外的直接投资和研究开发人员的进入,加强企业 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知识创新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扼制东西部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HAYKIN S.Neural Network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魏海坤.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万贤贤) 第25卷第9期 2008年9月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ol.25No.9Sep.2008

园林苗圃分类技术标准

《园林苗圃分类技术标准》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园林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随着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建立,园林苗圃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对不同类型园林苗圃的功能和类别没有科学的划分,导致一般生产性苗圃、以大树囤积行为为主的非法苗圃、观光型苗圃甚至休闲度假区等性质不同的园林绿地相互混淆,这直接造成政府扶持资金发放、土地利用、租赁和资产融资评估等过程中社会公共资源的流失。特别是土地(包括林地)流转后土地利用性质的界定,增值税改革后对农产品的免税政策和对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企业的税务抵扣,等等必须通过一定的标准对园林苗圃中一般生产性苗圃和观光型苗圃进行划分。因此,对园林苗圃合理定位,科学标准化的界定不同生产性质的,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省搞森林城市建设等生态提升工程的基础工作之一。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园林苗圃分类技术标准》制定是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5﹞122

号)要求,由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制定。河南省林业厅于2015年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签订编制协议。 三、编制过程 1、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选点包括信阳市潢川县、许昌市鄢陵县、郑州市中牟县三个地区。对10家园林苗圃企业做了详细调查,对20家园林苗圃企业做了一般调查。主要对园林苗圃基本情况、管理机制、发展建设和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 2、内业资料整理 内业资料整理工作主要根据调查的结果将园林苗圃分 为生产型园林苗圃和观光型园林苗圃两种类型,并对“园林苗圃”、“生产型园林苗圃”、“观光型园林苗圃”、“生产分区”、“种类规模”进行了定义。结合相关数据确定生产型园林苗圃和观光型园林苗圃的分类指标、检测方法、分类规则。 3、征求意见 完成园林苗圃分类技术标准初稿后分别向省种苗站、省林业工作站、信阳市园林局、河南创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平顶山宜林苗圃有限公司、等主管部门、业务单位征求意见。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1、使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园林苗圃,用于河南省内园林苗木花卉生产单位获得政策性优惠、土地利用、租赁和资产融资

行业分类标准

行业分类标准 根据现行统计指标体系的要求,需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划分标准进行区别归类。 1.农林牧渔业: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活动、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和 竹材的采运、为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饲养活动、海洋和内陆水域养殖和捕捞活动及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等。含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种植、培育、养殖、饲养、捕捞、畜牧等。 2.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以及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业六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开采、选矿、钻探等。 3.制造业: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包括动力机械制造、手工制作以及产品的批发销售、零售等活动。含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家具、医药橡胶、塑料制造等31个次级行业。只要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

关键词:厂、加工、制造、印刷、修理等。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指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电力、热能、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及污水的净化、处理等活动。含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发电、供电、供热、燃气、自来水、污水处理等。 5.建筑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的安装、装饰,工程准备、施工设备服务等活动。含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四个次级行业。 关键词:建筑、施工、架线、安装、装饰、装修等。 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指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管道运输、城市公共交通、装卸搬运,货物仓储、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国家邮政局系统提供的邮政服务等活动。含铁路运输等九个次级行业。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忠,通信业归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余全部归入本行业。 关键词:物流、运输、客运、公路管理、公交、出租车、轮渡、港口、航空、 机场、装卸、搬运、配送、快递、邮政等。 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指通过电缆、光缆、无线电波、互联网等传输的通信、信息、电信服务和广播电视传输服务,计算机系统和软件服务等活动。含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三个次级行业。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方案编制

附件3.3 :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申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单位除填写《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申请书》外,需提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方案》,要求结构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意义 简述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思想,重点阐明中心的建设实施如何围绕当地(所在高新区)科技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开展,特别是对当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等。 二、现有基础与发展优势 1、人力资源与专业能力 国际技术转移负责人以及专职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技术、语言、管理、法律等方面)专业能力及相关工作经验。 2、合作渠道与支撑条件 已经建立的国际合作渠道(与境外合作伙伴签订的合作协议、合同书或备忘录可作为附件)及主要合作内容和合作模式。 支撑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的相关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运行情况。 3 、总体成效与典型案例 国际技术转移总体成效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项目数量,实现的项目成果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示范和带动作用等。 通过1-2个典型案例,重点总结如何协助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整合技术、人才、资本等国际资源,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创新成果,以及在高新区实现项目的产业化等方面的经验,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等。 4、对现有国合基地体系的补充和提升作用(请详细论述) 通过分析已认定国合基地的领域、区域分布情况,结合本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资源、技术转移网络渠道等优势,阐述申报单位对完善和提升现有国合基地体系在相关领域、区域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影响力,以及落实国际科技合作“十二五”规划的作用。 三、发展思路与建设目标 1、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阐明该中心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包括拟进一步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的重点技术领域和目标合作国别(地区),在服务功能深化与拓展、服务能力建设与提升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成效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2、近期目标与重点工作 围绕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提出最近1-3年的定性和定量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相关目标拟开展的重点工作。 四、运作模式与保障措施 1、本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的运作模式,包括服务内容、业务流程、盈利模式等。 2、当地政府(所在高新区)为中心发展所提供的政策、资金、条件环境等方面的支持 3、本中心在制度建设、人员投入、支撑服务等方面为国际技术转

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培训课件

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 目录一、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1.人员构成2.运作方式 3.专利政策 4.工作成效二、设立技术转移公司模式典型代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创办的帝国创新服务公司 1.人员构成 2.运作方式 3.工作成 效典型代表:剑桥大学设立的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1.组织架构 2.业务内容 3.知识产权许可模式 4.投 资孵化模式三、其他模式【编者按】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创新主体,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创新源泉作用。近年来,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系列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发布实施,国内高校不断优化完善内部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探索构建符合创新规律和实际需求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期内容聚焦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报告正文一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O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即技术许可办公室。美国在《拜杜法案》的推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大学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现已成为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经营的标准模式。俄罗斯于2003年引入高校OTL模式,目前俄罗斯大学等研究机构创办OTL已超过100个。OTL模式的主要特点:将专利营销放在工作首位。OTL模式强调大学亲自管理专利事务,并把工作重心放在专利营销上,以专利营销促专利保护。 工作人员均为技术经理。OTL模式下,工作人员必须既有技术背景,又懂法律、经济和管理,还要擅长谈判,被称为“技术经理”。技术经理只管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谈判,在决定申请专利后,专利申请的具体事宜交由校外专利律师事务所办理。发明人和发明人所在院系参与分享专利许可收入。允许发明人分享收入旨在激励教师不断披露发明,并配合随后的专利申请和许可工作;允许发明人所在院系分享收入,提升了发明人在院系中的地位和声望。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1970年,斯坦福大学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主要职责是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产品化,包括技术成果评估和市场风险预测、技术许可、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该办公室由学校分管科研的副教务长直接管辖,向上对教务长以及学校校长负责。 1.人员构成目前办公室共有人员52人,其中负责人1名,助理2人,授权专员18人,授权助理9人,产业合同办公室8人,其他行政及管理人员14人。 2.运作方式一般包括以下6个工作环节:①发明人向OTL提交申请材料(发明和技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方案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意义 简述本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思想,应重点阐明中心的建设实施如何围绕当地(所在高新区)科技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开展,特别是对当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等。 二、现有基础与发展优势 1、人力资源与专业能力 国际技术转移负责人以及专职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在技术、语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及相关工作经验; 2、合作渠道与支撑条件 已经建立的国际合作渠道(与境外合作伙伴签订的合作协议、合同书或备忘录可作为附件)及主要合作内容和合作模式; 支撑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的相关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运行情况; 3、总体成效与典型案例 国际技术转移总体成效,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项目数量,实现的项目成果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示范和带动作用等;

通过1-2个典型案例,重点总结如何协助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整合技术、人才、资本等国际资源,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以及在高新区实现项目的产业化等方面的经验,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等。 三、发展思路与建设目标 1、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阐明本中心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包括拟进一步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的重点技术领域和目标合作国别(地区),在服务功能深化与拓展,服务能力建设与提升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成效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2、近期目标与重点工作 围绕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提出最近1-3年的定性和定量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相关目标拟开展的重点工作。 四、运作模式与保障措施 1、本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的运作模式,包括服务内容、业务流程、盈利模式等; 2、当地政府(所在高新区)为中心发展所提供的政策、资金、条件环境等方面的支持) 3、本中心在制度建设、人员投入、支撑服务等方面为国际技术转移工作提供的保障措施。

国内外技术转移运作模式分析

国内外技术转移运作模式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根据2011年北京市质量监督局发布的《技术转移服务规范》,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技术转移服务是为实现和加速技术转移提供的各类服务,内容包括技术交易服务、技术评估服务、技术集成与技术经营服务等。国外学者通常用“技术转移”表达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问题,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 联合国《国际技术转移行动守则》将“技术转移”定义为系统知识的转移,是从生产知识的地方转移到使用知识的地方,转移内容不是一种设备,而是涉及信息、知识、专利等软件,转移的目的不是为了展览,而是为了能得到运用,其转移的技术一般较已有技术更为新颖,更加先进。 从技术内容的完整性上看,可以把技术转移区分为“移植型”和“嫁接型”两种模式。“移植型”技术转移,是指技术的全部内容由技术供给方转移到技术需求方。一般通过技术买断、专利技术转让等方式进行。这种模式支付成本相对较高。“嫁接型”技术转移,是指通过转移某一单一技术或关键工艺、设备而实现的技术转移,该种模式需要以技术需求方原有的技术体系为基础,优选外部技术进行嫁接。一般传统工业的技术体系改进、提升即通过此种方式。这种技术转移模式对技术受体原有技术水平的依赖性较强,要求匹配的条件较为苟刻,需要一定的技术、工艺的熟化过程。 从技术载体的差异性上,可以区分为“实物型”、“智能型”和“人力型”技术转移3种模式。实物型技术转移是指由实物流转而引起的技术转移,比如关键设备的采购等;智能型技术转移是通过知识的传播、流动而实现的技术转移,其主要依托的载体为专利技术、图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实施方案研究(修改)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实施方案研究(修改)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实施方案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构建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义,指出了建设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需要,并且着重对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建设重点与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基本构建了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框架,为加速实现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战略定位提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意义 1、指导思想 大力抢抓我国加大科技发展投入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追赶超越”战略,以营造自主创新环境为重点,以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线,以建设技术转移体系为支撑,通过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产学研结合与互动,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科技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科技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引导国外技术资源与国内企业需求的对接,促进国外科技、人才、信息优势与我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结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全面提高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战略意义 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充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努力探索和完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和技术转移的有效运行机制,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积极发展技术市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决定依托石家庄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二、发展思路 河北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充分整合国内外技术转移要素,面向企业创新需求,汇聚资源、信息、服务与联盟、共享机制。探索技术转移运行新模式与新机制,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平台,凝聚技术转移专业团队,构筑技术转移联盟,塑造技术转移服务品牌。坚持为提高河北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坚持为建设以企业为主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当前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欧洲非发达国家:东欧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匈牙利,都算不上发达国家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转化模式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现状及模式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选择或创新出适合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将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现状的基础上,拟归纳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践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Jin fulan Fang chuanlai (Jiangsu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2) Abstract: sci- 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sci-tech work. It can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o select suiting for local transformation mode. This article has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tech results and sums up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odels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有待提高。据报道,我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约占被转化成果的30%,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70%。现在,如何快速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现状的基础上,拟总结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1.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的基本情况 科技成果是有关人员通过研究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近几年来,江苏省每年下达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3万多项。其中,通过省科技厅下达的课题在2000项左右,当年科研课题完成率约70%。另一方面,全省在省科技厅登记和申请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每年有1000多项,例如,2003有1268项,2004年有1420项,两年合计2688项,这两年的具体情况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科技成果类别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附件4: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申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单位除填写《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申请书》外,需提供《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施方案》,要求结构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意义 简述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思想,重点阐明中心的建设实施如何围绕科技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开展,特别是对我省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等。 二、现有基础与发展优势 1、人力资源与专业能力 国际技术转移负责人以及专职工作人员的构成情况、(技术、语言、管理、法律等方面)专业能力及相关工作经验。 2、合作渠道与支撑条件 已经建立的国际合作渠道(与境外合作伙伴签订的合作协议、合同书或备忘录可作为附件)及主要合作内容和合作模式。 支撑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的相关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运行情况。 3、总体成效与典型案例 国际技术转移总体成效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项目数量,实现的项目成果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示范和带动作用等。 通过1-2个典型案例,重点总结如何协助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整合技术、人才、资本等国际资源,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创新成果,以及在高新区实现项目的产业化等方面的经验,对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等。 4、对现有国合基地体系的补充和提升作用(请详细论述) 通过分析已认定国合基地的领域、区域分布情况,结合本单位现有的技术成果资源、技术转移网络渠道等优势,阐述申报单位对完善和提升现有国合基地体系在相关领域、区域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影响力,以及落实国际科技合作“十二五”规划的作用。 三、发展思路与建设目标 1、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阐明该中心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包括拟进一步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的重点技术领域和目标合作国别(地区),在服务功能深化与拓展、服务能力建设与提升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成效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2、近期目标与重点工作 围绕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提出最近1-3年的定性和定量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相关目标拟开展的重点工作。 四、运作模式与保障措施 1、本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的运作模式,包括服务内容、业务流程、盈利模式等。 2、当地政府(所在高新区)为中心发展所提供的政策、资金、条件环境等方面的支持。 3、本中心在制度建设、人员投入、支撑服务等方面为国际技术

发展中国家特征

发展中国家特征 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低下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其次,在发展中国家,作为人口大多数的穷人与少数富人生活水平的鸿沟也较发达国家大。最后,大范围的贫困。所谓贫困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2002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3。 (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一般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同时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传染病的控制,两类国家在死亡率上的差别要小得多,这便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结果是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比率较高,因此从业劳动力抚养的儿童和老人的数目也多,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赡养负担。 (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未得其用。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公开失业,指有劳动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得不到工作机会;另一种是低度就业或不充分就业,指劳动者形式上虽然就业,但得到的工作时间比他们能够工作的时间少,或指劳动者虽然在形式上得到充分就业的工作时间,但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却非常低,甚至接近于0。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从生产结构看,低收入国家(中国和印度除外)农业在GDP中份额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从就业结构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多达50%~70%左右;从城市化水平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要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不平等的。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贸易的类型,决定着国际关系的规则和形势。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低,国内储蓄不足,经济建设只能靠出口初级产品取得外汇。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引进必要的技术、外援和外资,而这些资源的国际转移条件也是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支配,依附于发达国家。 (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干预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行不灵且受到严重扭曲,无法发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能.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指原来经济落后,正处在由传统的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发展过程中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数过去都是受帝国主义直接统治或控制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当前正在为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实现经济的现代化而努力。 ?广义上发展中国家是指除经济发达国家之外的世界上其余一切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大部分成员国。OECD是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国际组织。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一般又通称为南方国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加入联合国。 发展中国家的分组

专利技术转移的新颖转移模式介绍及案例分析

专利技术转移的新颖转移模式介绍及案例分析 基于专利权转让和许可的新颖转移模式 专利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即为转让和实施许可两种,除了纯粹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及专利权/专利申请技术实施许可合同外,还有多种新型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其本质为转让或许可,但专利技术合同的表现形式不一。 1 专利投资入股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专利技术可以作为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折合成公司股份,参与公司利润分配。如果是以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作价出资的,实际上涉及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如果是以专利使用权作价出资,实际上涉及的是专利权/专利申请技术实施许可。实践中,以专利投资人股的,最为常见的是专利权转让。 2 专利交叉许可 专利交叉许可(cross license),是指两个专利持有人之间互相授权对方使用各自专利的一种许可协议。专利交叉许可与单向性的普通专利实施许可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专利实施许可的对价是另一专利实施许可,往往不涉及使用费问题。

3 专利联营许可 专利联营许可,简单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利所有人之间关于将其一件或多件专利许可给对方或第三方的协议。专型联营涉及众多专利权和专利实施许可,主要包括内部的交叉许可和对外统一许可。 4 企业并购中的专利技术转移 企业并购中发生的专利技术转移有两种类型,一是基于其他并购动因而顺带获取被并购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技术;二是直接以专利技术转移为导向而进行的企业并购。随着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基于技术需求,会以获取被并购对象的专利技术为直接目的而进行并购活动。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实际上发生的是专利权人的变更。 5 特许经营中的专利技术转移 专利权是特许经营权组合中常见经营资源。涉及专利技术的特许经营,其特许经营协议中必然附带专利实施许可。特许经营权组合中的专利技术既可以是专利权,也可以是专利使用权,因此伴随特许经营而发生的专利技术转移可能是专利实施许可,也可能是再许可。 6 专利侵权纠纷中的专利技术转移 在专利侵权纠纷或者侵权诉讼中,有时候会出现当事人双方签订和解协议而解决纠纷或终止

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及分类

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及分类 全球目前有193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发展程度的差异,通常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国家集团。发达国家是指那些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基本特征表现为社会经济成熟度高、基础设施完备、社会财富积累丰富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包括二十五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即欧洲的奥地利、比利时、冰岛、英国、丹麦、德国、法国、芬兰、捷克、意大利、瑞典、瑞士、荷兰、葡萄牙、爱尔兰、卢森堡、挪威、希腊、西班牙;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大洋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国家类型,没有明确的定义和严格的划分标准[1],本文将除二十五个发达国家以外的168个国家和地区均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为数众多、发展程度差异很大,为更加准确地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依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等综合指标将16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为发展程度有高低的四类国家集团(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分类一览表(数据截至2006年) 数据来源:人口数据依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计算; *人均GDP按PPP (1990年盖凯美元), 数据来自The Conference Board and 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及能源消费的演变 2006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人口的86%和面积的76%,拥有全球四分之三的能源资源,但GDP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仅占全球的一半左右,人均GDP为4296美元(按PPP,1990年盖凯美元,下同),不足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 1.2吨油当量[2],同样是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其经济社会和能源消费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 尽管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发展程度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其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消费增长的速度却远高于发达国家。1971年-2006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增加了3.3倍,人均GDP 增加了1.3倍,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近6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过去三十几年间,其能源消费总量从22.3亿吨油当量增加到64.4亿吨油当量,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从1971年的41.1%上升到2006年的55.7%,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3.1%,是同期发达国家年均增长率的2.3倍,期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总量的近7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而1998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其GDP年均增长率达5.5%,是发达国家的二倍,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3.5%,为发达国家的三倍。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近70%、能源消费增长总量的80%来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发展中国家内部,2006年一至四类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分别为32.8%、40.2%、21.8%和5.1%,其中,以巴西和中国为代表的第二类国家集团能源消费总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巴西等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所带动的。统计表明1990年以来,第二类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年均增速远快于全球平均水平,经济最不发达的第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问题和对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全球制造业大转移和国际间技术转移的新趋势和新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技术转移,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区产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不仅仅是技术引进,更为深刻的内涵是在于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掌握甚至创新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与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技术转移获得较大发展。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几乎没有技术输出。90 年代末至今,我国国际技术转移才真正踏入到正常轨道上来,不仅有技术引进,而且也有技术输出。技术转移途径也呈现活跃和多元化的趋势。一是有选择的引进。引进当前我国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根据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布局按需引进。二是通过合作开发、战略联盟等等技术转移方式,重在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开始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输出和技术输出。我国从改革开放当初的“世界工厂”已开始逐步向“研发中心”转变,从“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经集聚入驻机构120多家,开拓国际渠道1000多条,组织高端技术转移、国际交流、行业交流等活动150多场,服务企业2000多家次,完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转移和落地154项。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标志着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内技术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国外技术走进来搭建了桥梁。技术转移的这些新变化,极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2015年4月21日至23日,“2015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于北京召开。大会围绕“美好生态、舒适生活、健康生命、智能生产”四个方向组织了智慧城市、纯电动汽车、食品药品安全、新材料与3D 打印、未来医学与个性化健康管理等12个技术领域专场。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 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地区差异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技术转移仍然是技术引进远远多于技术输出。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引进和输出比较多,表现出强劲的转移、吸收和创新能力;而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竞争力比较薄弱。 2、我国至今还缺少统一的、规范的、规模性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尤其是缺少具备综合服务功能、从事技术资产经营、能有效促进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将资本市场与技术转移相结合的市场机构。中介机构发展迟滞,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奇缺。 3、以供给型为主的技术转移体制与企业技术创新要求不相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体制与机制尚未建立。外资的“投资过度”和制造加工业的重复建设,使市场换技术未有起色。 4、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低,技术开发后劲不足。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遭遇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锁定,难以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 因此我国的国际技术转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对策 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环境。

国家标准分类的基础知识

国家标准分类的基础知识 基础分类 国家标准分类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的分级 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1)国家标准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指定(编制计划、组织起草、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国

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行业标准 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如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HG)、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SH)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制定,建材行业标准(代号为JC)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定。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在地方辖区范围内适用。 (4)企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在该企业内部适用。 此外,围绕当前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标委目前还正在酝酿开展联盟标准试点工作。将通过试点的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国家级试点联盟,探索开展联盟标准化与当前标准体系并存互相补充的标准管理方式。

国家行业分类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014 0140 中药材的种植指主要用于中药配制以及中成药加工的药材作物的种植。 02 林业 021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0211 育种和育苗 0212 造林指在荒山、荒地、沙丘和退耕地等一切可以造林的土地上进行的林木和竹子 的种植活动和恢复森林的活动。 0213 林木的抚育和管理指为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在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的 措施活动。 022 木材和竹材的采运指对林木和竹木的采伐,并将其运出山场至贮木场的生产活动。 0221 木材的采运 0222 竹材的采运 023 0230 林产品的采集指在天然森林和人工林地进行的各种林木产品和其他野生植物的采集等活 动。 03 畜牧业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活动。 031 0310 牲畜的饲养指对牛、羊、马、驴、骡、骆驼等主要牲畜的饲养。 032 0320 猪的饲养 033 0330 家禽的饲养 034 0340 狩猎和捕捉动物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捕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 039 0390 其他畜牧业 04 渔业 041 海洋渔业 0411 海水养殖指利用海水对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养殖活动。 0412 海洋捕捞指在海洋中对各种天然水生动植物的捕捞活动。 042 内陆渔业 0421 内陆养殖指在内陆水域进行的各种水生动物的养殖。

092 贵金属矿采选指对在地壳中含量极少的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矿 的采选活动。 0921 金矿采选 0922 银矿采选 0929 其他贵金属矿采选 093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指对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小,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以及研究和使 用较晚的金属矿开采、精选活动。 0931 钨钼矿采选 0932 稀土金属矿采选指镧系金属及与镧系金属性质相近的金属矿的采选活动。 0933 放射性金属矿采选指对主要含钍和铀的矿石开采,以及对这类矿石的精选活动。 0939 其他稀有金属矿采选指对稀有轻金属矿、稀有高熔点金属矿、稀散金属矿,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 的采选活动。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01 土砂石开采 1011 石灰石、石膏开采指对石灰、石膏,以及石灰石助熔剂的开采活动。 1012 建筑装饰用石开采指通常在采石场切制加工各种纪念碑及建筑用石料的活动。 1013 耐火土石开采 1019 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指用于建筑、陶瓷等方面的粘土开采,以及用于铺路和建筑材料的石料、石 渣、砂的开采。 102 1020 化学矿采选指对化学矿和肥料矿物的开采。 103 1030 采盐指通过以海水(含沿海浅层地下卤水)为原料晒制,或以钻井汲取地下卤水, 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为原料,经真空蒸发干燥,以及从盐湖中采掘制成的以氯化 钠为主要成分的盐产品的开采、粉碎和筛选活动。 109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指对石棉、石墨、贵重宝石、金刚石、天然磨料,以及其他矿石的开采。 1091 石棉、云母矿采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