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题库12-0-8

溶血性贫血题库12-0-

8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18岁,贫血,黄疸1年,母亲有贫血史。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该病的发病机制是()

A.A.脾功能亢进

B.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C.自身抗体攻击红细胞破坏过多

D.红细胞合成相关酶缺乏

E.红细胞膜缺陷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患者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应是()

A.A.糖皮质激素

B.输注洗涤红细胞

C.EPO

D.异基因骨髓移植

E.脾切除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追问患者有阵发性解酱油色尿病史,其发生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有()

A.A.睡眠

B.月经

C.感染

D.饮酒或疲劳

E.以上都有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9281705.html,/ 中超联赛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0岁,男性,云南籍,因发热自服磺胺嘧啶,3天后血红蛋白降至50gL,网织红细胞15%,红细胞形态正常考虑何种诊断可能性大()

A.A.海洋性贫血

B.G-6-PD缺乏症

C.骨髓病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0岁,男性,云南籍,因发热自服磺胺嘧啶,3天后血红蛋白降至50gL,网织红细胞15%,红细胞形态正常进一步检查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异常(+),此时下列哪项治疗不正确()

A.A.多数有自限倾向,轻者无须特殊治疗

B.如病情需要可继续服用磺胺类药物

C.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D.补足液体保证足够尿量

E.糖皮质激素治疗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男,15岁,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Hb75gL,网织红细胞0.06,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在

0.70%盐水溶液中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贫血及黄疸。最有价值的治疗是()

A.A.补铁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脾切除

D.输血

E.叶酸及维生素B12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男,15岁,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Hb75gL,网织红细胞0.06,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在

0.70%盐水溶液中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贫血及黄疸。本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A.海洋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异常血红蛋白病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患者,男,15岁,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Hb75gL,网织红细胞0.06,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在

0.70%盐水溶液中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贫血及黄疸。欲完善诊断依据,还应选作哪项检查()

A.A.外周血涂片观察

B.血清铁蛋白

C.血红蛋白电泳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E.抗人球蛋白试验

第十二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第十二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字体:大中小 打印全部打印客观题打印主观题本试卷在答题过程中可能要用到“公式编辑器”,请点击此处安装插件! 一、A1 1、患者,女性,35岁,半个月来感觉疲软乏力,脸色苍白黄染。体检发现有肝脾肿大,血常规显示红细胞明显减少,Hb为30g/L,血小板正常,血清Hp低于参考范围。初步诊断为()。 A.黄疸性肝炎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脾亢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060323,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加入我的收藏夹】【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血象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迅速下降,急性Hb 甚至可以降至20g/L,血小板一般正常,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黄疸、肝脾肿大;个别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而伴有出血症状。有的有冷凝集综合征和阵发性寒性血红蛋白尿。受冷部位的手、足,耳、鼻等皮肤苍白、发绀及疼痛,加温后可恢复。【您的回答】:C【答案正确,得分:1.0】 2、冷凝集试验正常参考值是()。 A.<1:20 B.<1:40 C.<1:80 D.<1:160 E.<1:320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答疑编号100060132,点击提问】【加入打印收藏夹】【加入我的收藏夹】【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冷凝集试验的参考值:正常人血清抗红细胞抗原的IgM冷凝集素效价小于1:32(4℃)。 【您的回答】:B【答案正确,得分:1.0】 3、冷凝集素测定不增高的疾病为()。 A.人支原体肺炎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多发性骨髓瘤 D.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概述题库1-2-10

贫血概述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28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2年余。检验:红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70gL,MCV、MCH、MCHC均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2%,血涂片见红细胞中央苍白区扩大,可见靶形红细胞。除哪项贫血外,其余均有可能().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贫血 D.铁粒幼细胞贫血 E.慢性感染或慢性炎症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MCV增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等;靶形细胞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网织红细胞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与其他贫血有所不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女性,43岁,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10×1012L,则其贫血程度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E.以上均不是 根据Hb浓度,成人贫血程度划分为4级,轻度:Hb参考值下限至91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1gL;极重度≤30g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轻度贫血,其血红蛋白应符合下列哪一项() A.121gL B.80gL C.30gL D.58gL E.100gL 成人诊断贫血的标准是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 (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9281705.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种贫血临床常见黄疸、脾肿大()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无论是血管内还是血管外,常伴黄疸和肝脾肿大,只是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的程度不同。

健康评估 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

一、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检查 1.外周血液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减低,血涂片中可见破碎红细胞、异形红细胞等。出现 典型的异形红细胞或自身凝集现象时,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线索。 2.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意义正常血浆只有微量游离血红蛋白,>40mg/L是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 的重要指标,如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输血反应等。血管外溶血,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一般不增高。 3.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Hp)意义 1.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见于: ⑴各种溶血性贫血,包括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⑵肝细胞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 2.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肝外阻塞性黄疸、恶性肿瘤等。 4.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意义本试验有助于鉴别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阳性表示严重血管内溶 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出现一条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区带,而球形细胞增多症系血管外溶血则无此区带。 5.尿液检查 ⑴尿胆原排出增多; ⑵隐血试验阳性,这是因为当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增高,超过结合珠蛋白的量和肾小管再吸收 功能时,出现的血红蛋白尿; ⑶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呈阳性反应,是反映慢性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 6.红细胞寿命测定是检测溶血的可靠指标,常用51Cr、3P-DFP或二异丙基氟磷酸标记红细胞法, 能反映红细胞寿命的指数。此项测定显示红细胞寿命缩短表明有溶血。 二、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1.网织红细胞增多在5%~20%以上。 2.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由于网织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的出现,故可表现大红细 胞增多。 3.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常发生倒置。 三、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查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意义 1.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继发球形细胞增 多等。 2.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2.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意义本试验对轻型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检出敏感,也见于丙酮酸激 酶缺乏症等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 3.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意义 1.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在低渗盐水中溶血显著增强,加葡萄糖后溶血明显纠正,加ATP后溶 血明显纠正。 2. 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Ⅰ型(G-6-PD缺乏症),低渗盐水中正常或溶血稍增强,加葡 萄糖后溶血部分纠正,加ATP后溶血部分纠正。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查抗人球蛋白试验。 海洋性贫血:外周血中可见到大量靶形红细胞。 遗传性球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查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2、房间隔缺损 分型:原发孔型、继发孔形、静脉窦形,冠状静脉窦形。X线征:肺动脉段扩张、突出、肺血流量增多。 心电图:典型为电轴右偏和不完全性右夹支传导阻滞,V1上呈rsR样图形。 体征: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柔和 杂音,一般不超过去3/6级,向两肺传导,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存在宽的固定分裂。 3、室间隔缺损: 分型:窦部肌肉缺损,漏干膈部缺损,肌小梁部缺损,膜周部缺损。 并发症:支气管炎,肺水肿,充血性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 X线征:肺动脉段突出,肺血管影增粗,且搏动增强,左右心室扩大,主动脉影较小。 体征:典型的是胸骨左缘下部闻及收缩期杂间IV级以上,响亮,粗糙,并伴有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4、动脉导管未闭: 分为三型:窗形、漏斗形、管形 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 肺动脉段突出,肺心血管影增多。 5、法洛血联症: 表现:青紫,呼吸急促和杵状指 四种畸形组成:右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电图:电轴右偏120度至150度。 X线征:肺动脉段凹陷,肺血管影减少,心尖上翘,典型靴形心。 体征:典型的心前区心脏杂音,收缩期的喷射样杂音,喀喇音,吹风样杂音。 6、可传递抵制信号的是:KIR 可结合抗原的是:TCR 可激活补体的是;MBL 7、前列腺增生起源于:移行带 前列腺癌起源于:外周带8、黄体发育不全:月经周期规律,经期短 黄体萎缩不全:月经期正常,经期延长 9、嘌吟核甘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前体是:IMP 嘧啶核甘酸从头合成途径 中的前体是:UMP 10治疗支原体肺炎首先的是:大环内脂类 治疗斑疹伤寒首选的是:四环素类 11、DNA变性是:双股DNA 解链成两条单链DNA 核酸杂交是:DNA和相应MRN形成双链。 12、Trende lenburg 试验检查:大隐静脉瓣,小隐静脉瓣,交通支静脉瓣功能。Pratt试验可检查:交通支静脉瓣功能 Perthes可检查:深静脉瓣功能。 13、检查桡骨基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特殊试验是: Finke/stein试验 检查肩关节脱位的特殊试验是:Dugas试验。 14、Broca区受损,引起— —运动失语。 额中回后部受损,引起—— 失写。 Wernicke区受损,引起—— 感觉失语症。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受损, 引起——命名性失语 角回受损,引起——失读 症。 15、能作为LPL激剂的是: apo CII 能被HDL受体识别的是: apo AI 16、可表达HLA I类分子 的无核细胞是:血小板 不表达HLA I类分子和II 类分子的细胞是:成熟红细 胞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树 突状细胞。 17、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 增生。 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由增 生期变为分泌期。 雄激素可有:蛋白合成作用 18、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 长,基础体温呈不相。 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 短,基础体温双相。 无排卵性功血:月经周期不 规则,经量增多,基础体温 单相。 19、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 减少,网织红细胞增高,未 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血红蛋 白正常,网织红细胞正常, 未结合胆红素轻度增高为 主。 新生儿肝炎:血红蛋白轻度 降低,网织红细胞正常,未 结合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 均增高。 20、Ⅲ期淋巴瘤:左锁骨上 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 大,且伴有脾受累。 Ⅳ期淋巴瘤:有腋下淋巴结 肿大,肝脏局限性受累。 21、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 是:c4b2b 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是: C3bBb 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c4b2b3b 22、滤泡性小裂细胞型:属 于低度恶性淋巴瘤 小无裂细胞型:属于高度恶 性淋巴瘤 23、下运动神经元是:脊髓 前角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是:中央前回 Betz细胞 24、对侧同向偏育有黄斑回 避是:枕叶病变。 同侧全育是:视神经病变。 25、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的物质是:c5a。 能对抗原进行特别性识别 的细胞是:T细胞 26、T细胞表面分子是:CD3 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是: MHC——II NK细胞的表面分子:KIR 27、氯丙嗪的作用机制:阻 断N胆碱受体 丙米嗪作用特点为:对心肌 有奎尼丁样作用 碳酸氢锂作用机制为:使突 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28、震颤性麻痹的步态是: 慌张步态。 痉挛性偏瘫的步态是:划圈 样步态。 29、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 和出血程度不一致 溶血性贫血:有贫血而无出 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贫血和出血程度一致 30、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可 有:眩晕、眼震、构音障碍, 交叉性瘫痪。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可有: 偏瘫、同向性偏育,偏身感 觉障碍。 31、急性血吸虫病可表现 为:发热过敏、腹痛、腹泻、 肝大。 晚期血吸虫病可表现为:脾 巨大、腹水。 32、体液免疫测定是指:血 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细胞免疫测定是指:皮肤迟 发型超敏反应。 33、C1脂酶抑制剂缺乏会 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 肿。 腺苷脱氨酶缺乏会导致:重 症联合免疫缺陷。 3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 机制是:感染后的免疫反应 肾孟肾炎的发病机制是:感 染所致的中毒反应。 35、辅酶A中所含的维生素 是:维生素PP 36、NAD+中所含的维生素 是:泛酸 FAD中所含的维生素是: 维生素B2 37、促使轴突末稍释放神经 递质的离子是Ca2+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的离子基础是:C1- 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 是:K+ 38、大红肾见于:弥漫性毛 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状 或分层状见于:弥漫性膜性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呈线形免疫莹光的 肾功能小球肾炎可能是:弥 漫性膜性肾病 39、水俣病是一种甲基汞引 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的是: 神经系统 40、有效不应期:不能产生 动作电位 相对不应期:需要阈上刺激 才能产生动作电位 41、组成呼吸链的复合体I 和II内均含有:铁硫蛋白 体内两条电子传递链交叉 点的成份是:泛醌。 42、癌:恶性上皮肿瘤 内瘤:恶性间叶性肿瘤 腺瘤:腺上皮起源的良性肿 瘤 移植排斥反应:IV型超敏反 应 花粉:I型超敏反应 43、青霉素G:对G+菌, G-菌和螺旋体有抗菌作用 哌拉西林:抗菌作用强,对 各种厌氧菌有效。 氨其西林:对G+菌及G-菌, 特别是对G-杆菌有效 44、蛋白质一级结构:不属 于空间结构 蛋白质变性时,不受影响的 结构是:蛋白质一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是:蛋白 质三级结构 45、与细菌运动有关的是: 鞭毛 作为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 指标是:芽胞。 与细菌抵抗吞噬有关的是: 荚膜 与细菌秥附宿主细胞有关 的是:菌毛 46、Swyer综合征是指: 46XY性腺发育不全引起闭 经 Asherman综合性症是:指 因刮宫过度致子宫内膜损 伤或粘连而引起闭经 Turner综合征是:指性染色 体异常,卵子不发育导致闭 经。 Stein_Leventhal综合征是 指:多多囊卵巢综合症。 Sheehan综合症是指:产后 大出血引起来垂体梗死而 闭经。 47、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 内膜表现是:经期第5天子 宫内膜为混合型。 无排卵型功血的子宫内膜 表现是:经前刮宫子宫内膜 增殖型。 48、特异性细胞毒:细胞毒 性T淋巴细胞 分泌抗体:浆细胞 提呈抗原:B细胞 49、3’末端有多聚腺苷酸 的RNA是:mRNA 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RNA 是:tRNA 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的 RNA是:hnRNA 50、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 主要物质是:肠致活酶 活化糜蛋白酶的物质是:肠 致活酶 51、矽肺可出现:早期肺门 淋巴结病变 大叶性肺炎渗出物,清除不 完全时可并发:肺肉质变。 52、评价远期疗效常用的指 标是:生存率 某时点内受检人群中流行 某种疾病的频率是:患病率 53、氨在血液中主要运输形 式是:丙氨酸和谷氨酰胺 氨在肝中合成尿素的主要 中间物质是:瓜氨酸和精氨 酸。 54、黄体生成素来源于:腺 垂体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源 于:下丘脑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源于: 胎盘 55、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是: TI-Ag 异种动物血清是:TD-Ag 参与操纵子正调控的蛋白 质因子是:CAP 56、钠泵转运na+,k+属于: 主动转运 静息状态下k+由细胞内向 膜外扩散属于:通道中介的 易化扩散。 57、肾上腺皮质增生:血皮 质醇升高,ACTH也增高。 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醇升 高,ACTH低伴明显低钾碱 中毒。 58、竞争性抵制作用的特点 是:km增大,km不变。 非竞争性抵制作用的特点 是:km不变,km减少 59、线粒体内膜复合物V 的F1是:具有ATP合酶性 线粒体内膜复合物V的F0 是:存在H+通道。 60、拮抗胰岛素的激发不足 致低血糖为:addison病。 非抵制性胰岛素样活性过 高致低血糖:腹膜肿瘤 61、卡介苗属于:减毒活疫 苗 狂犬疫苗属于:灭活疫苗 62、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 磷状上皮 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 状上皮 63、治疗结节硬化型霍奇金 淋巴瘤首选的方案是: MBVD方案。 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瘤首选的方案是:CHOP方 案。 64、cushing溃疡的病因是: 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 Curhing溃疡的病因是:严 重烧伤 65、黎明现象的原因是:清 晨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Somogri效应的原因是:夜 间曾发生低血糖。 66、用于肿瘤免疫导向治 疗:免疫毒素 用于肿瘤非特异性主动免 疫治疗:免疫效应细胞 用于肿瘤特异性主动免疫 治疗:瘤苗 67、属真核细胞顺式作用元 件的是:TATA盒 参与原核基因转录正性调 控的是:CAP结合区 68、能清除感染细胞内病毒 的免疫因素是:CD8+CTL 可以阻止病毒自局部黏膜 入侵的免疫因素是:SigA 69、慢性肾功能不全伴低血 钾应选用药物是:阳离子交 换 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血钾 应选用的药物是:葡萄糖酸 钙 70、膜内静息电位负值增大 的过程状态称为:极化。 动作电位形成机制中K+外 流引起:复极化。 71、调节红细胞中HB与O2 亲和力的是:2,3——DPG 为成熟红细胞中提供ATP 主要过程是:糖醇解。 72、帽子结构:M7GPPPMG 结构 CCA_oH:tRNA的3’结构 73、X—连锁低丙球蛋白血 症是属于:B细胞缺陷病 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 据是:H链 74、左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好 快是在:等容收缩期 左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好快 是在:快速射血期 左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是 在:等容舒张期 第一心音的产生是由于:房 室瓣关闭 第二心音的产生是由于:动 脉瓣关闭 75、多肽链中链骨架的组成 是;C&CONHC&CONH 原核生物DNA复制起始过 程的顺序是:解螺旋酶、 SSB、引物酶、DNA-POIIII 76、铅中毒品走私案是铅主 要抑制:血红素合成酶活 性。 硫化氢中毒时主要抑制:细 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77、耐药性质粒是:R质粒 决定细菌性别的是:F质粒 产生大肠菌素的质粒是: co1质粒 毒力质粒是:vi质粒 编码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是: r决定因子 78、组氨的前体是:组氨酸 R-氨基丁酸的前体是:谷氨 酸 精脒、精胺的前体是:岛氨 酸 5-羟色胺的前体是:色氨 酸。 79、DiGeorge综合症属于: T 细胞缺陷病 RTF的实质是:F因子 80、黏膜内癌的肉眼类型 是:表浅型胃癌 弥漫性侵润型胃癌的胃形 状似:皮革状 双侧卵巢转移性黏液癌称 为:krukenberg瘤 81、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 液素的最强物质是:盐酸 刺激小肠黏释放胆素收缩 素的最强物质是:蛋白质分 解产物 82、肺小细胞癌主要起源 于:kulchitsky细胞 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可 起源于:II型肺泡上皮细 胞 83、肾细胞癌可出现:透明 细胞 阑尾炎来自:嗜银细胞 85、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 酶强阳性。 86、诊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 病细胞化学染色是:非特异 性脂酶染色阳性,可被氧化 纳抑制。 87、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溶血性贫血题库13-2-10

溶血性贫血题库13-2- 10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80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6%),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直接胆红素 6.84μmolL,ALT40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假设信息】假如患者出现酱油色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及荧光斑点试验(+),其可能诊断是() A.A.海洋性贫血 B.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80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6%),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直接胆红素 6.84μmolL,ALT40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下列哪项不符合该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A.A.红细胞寿命缩短 B.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C.血清铁蛋白升高 D.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E.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80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6%),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6.15μmolL,直接胆红素 6.84μmolL,ALT40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为明确溶血病因宜首选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 A.A.Coombs试验 B.Ham试验 C.自体溶血试验 D.血红蛋白电泳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9281705.html,)

溶血性贫血题库12-0-8

溶血性贫血题库12-0- 8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18岁,贫血,黄疸1年,母亲有贫血史。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ombs试验阴性该病的发病机制是() A.A.脾功能亢进 B.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C.自身抗体攻击红细胞破坏过多 D.红细胞合成相关酶缺乏 E.红细胞膜缺陷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患者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应是() A.A.糖皮质激素 B.输注洗涤红细胞 C.EPO D.异基因骨髓移植 E.脾切除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追问患者有阵发性解酱油色尿病史,其发生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有() A.A.睡眠 B.月经 C.感染 D.饮酒或疲劳 E.以上都有 https://www.360docs.net/doc/0219281705.html,/ 中超联赛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20岁,男性,云南籍,因发热自服磺胺嘧啶,3天后血红蛋白降至50gL,网织红细胞15%,红细胞形态正常考虑何种诊断可能性大() A.A.海洋性贫血 B.G-6-PD缺乏症 C.骨髓病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一、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检查 1. 外周血液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减低,血涂片中可见破碎红细胞、异形红细胞等。出现典型的异形红细胞或自身凝集现象时,可提供溶血原因的线索。 2.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意义正常血浆只有微量游离血红蛋白,>40mg/L是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的重要指标,如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输血反应等。血管外溶血,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一般不增高。 3.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Hp)意义 1. 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见于: ⑴各种溶血性贫血,包括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⑵肝细胞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 2. 血清结合珠蛋白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肝外阻塞性黄疸、恶性肿瘤等。 4.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意义本试验有助于鉴别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阳性表示严重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出现一条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区带,而球形细胞增多症系血管外溶血则无此区带。 5. 尿液检查 ⑴尿胆原排出增多; ⑵隐血试验阳性,这是因为当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增高,超过结合珠蛋白的量和肾小管再吸收功能时,出现的血红蛋白尿; ⑶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呈阳性反应,是反映慢性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 6. 红细胞寿命测定是检测溶血的可靠指标,常用51Cr、3P-DFP或二异丙基氟磷酸标记红细胞法,能反映红细胞寿命的指数。此项测定显示红细胞寿命缩短表明有溶血。 二、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1. 网织红细胞增多在5%~20%以上。 2. 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由于网织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的出现,故可表现大红细胞增多。 3. 骨髓幼红细胞显著增生,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常发生倒置。 三、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查 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意义

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及程度 男性女 性孕妇 贫血Hb<120g/L Hb<110g/L Hb<100g/L 极重度Hb<30g/L 重度 Hb30~59g/L 中度 Hb60~89g/L

轻度 Hb90~120g/L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贫血类型 MCV (fl)MCH(pg) 疾 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者:严匡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系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自身抗红细胞抗体引起溶血性贫血(HA)。根据自身抗体作用于红细胞所需温度的不同,本病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温冷抗体混合型三种。温抗体型AIHA(WAIHA)患者其致病抗体与抗原相结合的最适温度为37℃,抗体主要为IgG和 C3。冷抗体型AIHA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0~5℃时反应最活跃,其又可分为冷凝集素病(cold agglutinin disease,CAD)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cold hemoglobinuria, PCH),前者较为多见。AIHA既可以是原发性疾病也可以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淋巴增殖性疾病(LPD)、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原发性免疫缺陷及肿瘤等。尽管多 数AIHA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但溶血性贫血仍不能根治,并且1/5的原发性AIHA会进展为淋巴增殖性疾病[1]。本文就AIHA的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AIHA的诊断 温抗体型AIHA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样。温抗体型AIHA一般起病缓慢,以贫血症状为主;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可出现寒战、高热、腰背痛等溶血表现。1/3患者伴有黄疸及中度肝脏肿大,1/2以上的患者脾脏肿大。 温抗体型AIHA的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贫血程度不一,典型的血象呈正细胞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数量不等的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多升高。 骨髓涂片:增生活跃,以幼红细胞增生为主。15%患者出现幼红细胞巨幼样变。如发生再生障碍危象,骨髓象呈增生低下,类似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表现。 提示血管内溶血的检查:①游离血红蛋白:正常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仅10~40mg/L,血管内溶血时可增高。②血清结合珠蛋白:血管内溶血时会降低。急性溶血停止3~4日后,该指标才恢复。③血红蛋白尿:尿常规显示隐血阳性,红细胞阴性。④含铁血黄素尿: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 提示血管外溶血的检查:①胆红素: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增高,尤其是血清游离胆红素。慢性AIHA患者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肝细胞性黄疸。②24小时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量:均增加。 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是诊断AIHA的重要指标,用于测定吸附于红细胞膜表面的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这种吸附于不完全抗体或补体的致敏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不会出现凝集现象,如果加用人血清球蛋白免疫动物所获得的抗人球蛋白(抗IgG和抗C3)血清,则抗人球蛋白会通过与致敏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结合,导致致敏红细胞凝集,此时为DAT阳性。 改良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DAT主要检测红细胞膜上IgG 和C3成分,但对于IgM和IgA的自身抗体,DAT常为阴性。临床上2~4%

缺铁性贫血考试试题

缺铁性贫血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14小题.每题1.0分,共14.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正常人体每天排出铁的量平均为( ) A 1g B 10g C 5mg D 5g E 1mg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 铁吸收不良 B 需铁量增加 C 骨髓造血障碍 D 铁摄入量不足 E 慢性失血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 ) A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骨髓病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者,Hb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 ) A 半个月以上 B 1个月以上 C 1年以上 D 3~6个月 E 2个月以上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贫血最常见的类型是( )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慢性炎症性贫血 E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治疗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是( ) A 口服铁剂

B 输红细胞悬液 C 治疗病因 D 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E 肌注铁剂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表现最早的为( ) A 红细胞体积增大 B 血红蛋白增加 C 红细胞计数增多 D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多 E 网织红细胞增加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注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最严重的副反应是( ) A 过敏性休克 B 头痛、发热 C 淋巴结炎 D 局部疼痛 E 关节疼痛、面部潮红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人体铁吸收的部位主要在( )

贫血测试题(一)

贫血测试题(一) 第1题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 A 成年男生低于130g/L B 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 妊娠期低于105g/L D 哺乳期低于115g/L E 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S/L 第2题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 A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 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第3题关于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 B 心脏扩大,脉压加大 C 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D ST段压低,T波倒置 E 多尿 第4题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效率最高的部位是 A 胃 B 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 空肠 D 回肠 E 回盲部 第5题下列除哪项外能抑制铁的吸收 A 咖啡 B 蛋类 C 茶 D 维生素C E 菠菜

第6题关于贮存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B 铁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 C 含铁血黄素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 D 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 E 铁蛋白不溶于水,由皮肤细胞代谢 第7题早期缺铁性贫血形态学改变为 A 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D 大细胞性贫血 E 以上全不是 第8题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 A 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 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 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 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 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第9题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 A 海洋性贫血 B 感染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第10题慢性骨髓炎患者,发现贫血,红细胞为正常细胞型,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2000μg/L,骨髓细胞外铁 (++),贫血症诊断为 A 缺铁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慢性感染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溶血)超过骨髓代偿时发生的贫血。国外资料显示AIHA的年发病率为(0.8~3.0)/10万。为规范我国AIHA的诊治,经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专家讨论,特制订本共识。 一、AIHA诊断、分型及特异性检查 1.诊断标准: ①血红蛋白水平达贫血标准。②检测到红细胞自身抗体。③至少符合以下一条:网织红细胞百分比>4%或绝对值>120×109/L;结合珠蛋白<100 mg/L;总胆红素≥17.1 μmol/L(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2.分型: (1)依据病因明确与否,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2)依据自身抗体与红细胞结合所需的最适温度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包括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 CAS)及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cold hemoglobinuria, PCH)]和混合型。 (3)依据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自身抗体阳性型和自身抗体阴性型。自身抗体阴性型AIHA临床符合溶血性贫血,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而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3.特异性检查:

(1)红细胞自身抗体检查: 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DAT)检测被覆红细胞膜自身抗体。温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37 ℃,冷抗体自身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0~5 ℃。 ②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AT)检测血清中的游离温抗体。 ③冷凝集素试验检测血清中冷凝集素。冷凝集素是IgM型冷抗体,与红细胞最佳结合温度为0~5 ℃。冷凝集素效价>1∶32时即可以诊断CAS。CAS的DAT为补体C3阳性。 ④冷热溶血试验检测冷热双相溶血素(D-L抗体)。D-L抗体是IgG型冷热溶血素,在0~4 ℃时与红细胞结合,并吸附补体,但并不溶血;在30~37 ℃发生溶血。PCH的冷热溶血试验阳性,DAT为补体C3阳性。 (2)病因学检查: 无基础疾病者诊断为原发性AIHA,有基础疾病则为继发性AIHA(表1)。

2017年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2017年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癌在根治术后最常用的激素治疗方法是 A.卵巢切除 B.口服三苯氧胺 C.口服甲地孕酮 D.肌注丙酸睾酮 E.口服泼尼松 2、核医学计算机的软件有很多功能。但其功能通常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图像的算术运算B.患者账单管理C.图像的滤波D.感兴趣区处理E.曲线分析 3、代谢中产生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赖氨酸 4、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有效的常用方法是 A.应用止血药B.立即输血C.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D.用三腔两囊管压迫E.局部注射硬化剂 5、大量心包积液发生心脏压塞时,最快速解除压塞的治疗措施是____ A.大量静脉点滴激素B.大量静点抗生素C.应用大量利尿剂D.心包穿刺E.应用血管扩张剂 6、精神科采用评定量表的基本目的是 A.评估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B.提高精神障碍诊断的一致性C.对精神症状进行标准化检查D.评估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E.评估精神疾病的疗效 7、周期性瘫痪不应有的表现是____ A.骨骼肌弛缓性瘫痪B.大小便障碍C.脑脊液正常D.血清钾降低E.腱反射减弱 8、长骨造釉细胞瘤的特点除外 A.低度恶性B.以胫骨多见C.镜下组织形态以基底细胞型为多见D.肿瘤组织内可见骨纤维结构不良样改变E.瘤细胞Keratin阳性 9、骨髓增生程度判断是根据下列哪二者之比____ A.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B.粒系、红系C.粒系、成熟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有核细胞E.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10、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____ A.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药物选择B.当无或仅有轻微肾脏病临床症状,组织学损伤为Ⅰ、Ⅱ型时,只使用少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0.5mg/kg)控制肾外表现即可C.当有显著蛋白尿或肾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贫血的定义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下限。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最为重要。 贫血是一种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疾病。 贫血的检查: (1)按形态学分类 1. 按MCV、MCH、MCHC分类 平均红细胞容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MCV=HCT×103/(1012×RBC)(fL)正常参考值:80~9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

MCH=Hgb/RBC(Pg)正常参考值:27~32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 MCHC=Hgb/HCT(g/L)正常参考值:320~360g/L 可分成四类: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白血病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慢性感染性贫血 2. Bessman分型即按MCV/RDW分型 平均红细胞容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MCV=HCT×103/(1012×RBC)(fL)正常参考值:80~90fL RDW: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即红细胞大小均一程度。 可分成六类: 小细胞同质性贫血——轻度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小细胞不同质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 正细胞同质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正细胞不同质性贫血——早期缺铁性贫血 大细胞同质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大细胞不同质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按病因学分类 1.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骨髓抑制(感染)、骨髓替代(纤维化) 2. 红细胞破坏增加:内部——膜、酶、珠蛋白;外部——免疫、感染、DIC、铅中毒 3. 失血:急性失血、慢性溃疡、月经紊乱、血红蛋白尿 (3)按骨髓增生程度(仅适用于国内) 增生性贫血:缺铁贫、溶贫、巨幼贫(幼红细胞≥20%) 增生低下性贫血:再障、纯红再障(幼红细胞<10%) (4)其它帮助诊断贫血类型的检查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百分比法0.5~1.5% 绝对计数法(24~84)×109/L 意义: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观察疗效(治疗性实验),病情观察的指标 四、常见贫血的实验诊断 (1)缺铁性贫血: 血象——MCV、MCH、MCHC减小,RDW升高 骨髓象——有核细胞、红系细胞增生,幼红细胞较小 骨髓铁染色——胞内铁阳性率降低,是金规范 (2)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象——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中粒核分叶增加

溶血性贫血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 溶血性贫血检查下列哪项正确:() A. 尿中尿胆原排泄减少 B.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C. 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减少 D. 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E. 骨髓幼红细胞比值降低 2. 下列检查结果支持溶血性贫血,除了:() A.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加 B.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C. 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减少 D. 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测定阳性 E. 含铁血黄素尿试验阳性 3. 溶血性贫血时患者骨髓的代偿造血能力可达正常的:() A. 1~2倍 B. 3~5倍 C. 6~8 倍 D. 10 ~15倍 E. 20 倍以上 4.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代偿增生的证据为:() A. 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B. 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 C. 血清中间接胆红素增高。 D. 红细胞脆性增高 E.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5.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增多的证据是:() A. 骨髓呈增生性贫血改变 B. 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 C.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D. 红细胞大小不均 E. 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 6.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脆性持续增高最可能见于哪项疾病:()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 海洋性贫血 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 阻塞性黄疸 7. 下列哪项为血管内溶血的诊断依据:() A. 网织红细胞数增加 B. 高胆红素血症 C. 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 D. 红细胞寿命缩短 E. 血片中有幼红细胞 8. 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是:() A. 红细胞寿命缩短 B. 外周血片中出现幼红细胞 C. 尿胆原增高 D.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 E. 网织红细胞增多 9. 某黄疸患者,其尿胆原试验强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阴性,酸化溶血试验阳性,应考虑 为:)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的鉴别诊断 贫血(anemi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既可以是原发于造血器官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如果骨髓生成不能代偿红细胞的破坏或丢失,则任何能损伤红细胞的产生或加速其破坏的情况都会导致贫血。 贫血临床表现及分类 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体内器官组织缺氧和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机制(氧化的血流量增多和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增加)所引起,同时也决定于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由于贫血可影响机体全身器官和组织,其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如下表)。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按细胞形态学变化、骨髓增生程度及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各类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常将形态学分类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相结合应用,对贫血进行诊断。 (一)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外周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贫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检查,镜下对红细胞形态的认真观察,对红细胞相关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利于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MCV、MCH、MCHC对贫血进行分类 同时,通过对镜下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当某类异常形态较多出现时,对贫血的疾病诊断也有重要提示作用。如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增多时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二)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形态学特征对贫血的分类 通过对患者骨髓涂片进行检查,可观察红细胞增生情况和

形态学变化,对贫血进行分类,可分为:1、增生性贫血: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2、增生不良性贫血: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无效性生成):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DS和慢性疾病性贫血。 (三)根据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贫血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骨髓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三大类。 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正确诊断需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和各种实验室检查才能获得。贫血诊断常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观察、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因检查等。其诊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确定有无贫血 在确定有无贫血时,Hb和Hct为最常用的诊断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