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发展规划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目录

序言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㈠指导思想

㈡发展目标

二、主要任务

㈠大力开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人才

㈡大力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

㈢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㈣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三、基本政策

㈠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政策

㈡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㈢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

㈣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政策

㈤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流动政策

㈥推进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㈧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四、重点人才工程

㈠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人才支撑工程㈡新型工业化人才培养工程

㈢农牧业发展急需人才开发工程

㈣科技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

㈤旅游人才开发工程

㈥教师能力提升工程

㈦医疗卫生人才发展工程

㈧城镇规划建设人才培养工程

㈨宣传文化重点人才培养工程

五、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

㈡机制保障

㈢基础保障

㈣监督保障

序言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自治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并实施人才强博战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发展机制不断健全,人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日益明显,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截止2009年底,自治州人才资源总量【1】为35000人(不含兵团农五师,下同),占同期人口总量的9.8%。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2】达到 2.5人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3】达到9.9%,高技能人才【4】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8.9%。但从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看,人才发展水平与疆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人才总量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布局等方面不尽合理;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未来十年,是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工作部署,需要大批人才来实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湖北省新一轮更大力度的对口支援工作的全面展开,自治州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主动适应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博之路,使人才成为自治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力支撑,确保到2020年自治州与全疆、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新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才强博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以实施“人才优先工程”为抓手,以提升能力、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人才开发为突破,以重点人才工程为载体,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㈡发展目标

到2020年,自治州人才资源总量显著增加,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布局趋于合理,人

才队伍与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要求相适应;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总量目标: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到20一五年和2020年,全州人才资源总量分别达到4.77万人和6.62万人,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结构目标:各类人才队伍的年龄、专业、层次等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人才在产业、行业、城乡和不同经济类型的分布基本合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基本协调,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资源浪费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素质目标:到20一五年和2020年,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分别达到5.4人年和10人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12.5%和一五.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分别达到一三.8%和21.2%。

表1:自治州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表2:自治州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指标

二、主要任务

㈠大力开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人才

⒈新型工业化人才

围绕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需要,加快培养农副产品加工、矿产、纺织、化工、建材、金属冶炼、优势能源开发利用等重点行业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依托“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湖北工业、教育优势,不断优化工业人才结构。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基地,按市场需求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新型工业化人才200人,全州新型工业化人才达到一五00人;到2020年,新型工业化人才达到

2000人。

⒉现代农牧业人才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农业产业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健全特色农牧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体系,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和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积极扶持特色农牧业实用人才自主创业,支持各类特色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优秀特色农牧业人才脱颖而出优化环境、搭建平台。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现代农牧业人才2000人,全州现代农牧业人才达到7000人;到2020年,现代农牧业人才达到9500人。

⒊新型城镇化人才

通过大力开展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培养高层次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人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新型城镇化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及紧缺的关键岗位人才;依托城建项目聚集、培养、储备一批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搭建城镇化人才竞相成长的大平台,造就新型城镇化人才队伍,为自治州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新型城镇化人才100人,全州新型城镇化人才达到2700人;到2020年,新型城镇化人才达到2800人。

⒋旅游人才

围绕大力发展旅游业,建立健全特色旅游产业体系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做好民俗文化游、边境旅游和边塞风情游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旅游产业开发人才和经

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旅游人才交流中心、导游服务中心,着力提高旅游宣传促销、景点设计规划、旅游文化挖掘、民族特色旅游、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1000名旅游人才,全州旅游人才达到1400人;到2020年,旅游人才达到2500人。

㈡大力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

⒈教育人才

严把教师入口关,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教师培训,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通过湖北省名校名师的带动,加快培养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加大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力度,落实好教师绩效工资,不断提高和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地位。到20一五年,全州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以上、100%、100%、90%以上,合格“双语”教师达到85%以上;到2020年,全州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各学段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很大提高,少数民族教师实现“民汉兼通”。

⒉创新型科技人才

结合我州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企业技改的实施,建设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围绕我州新型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制定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使用等环节的政策及相关措施,优化自治州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环境。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推动

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改革和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奖励机制。加大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专利发明奖励等。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创新型科技人才50人,全州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200人;到2020年,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250人。

⒊宣传文化人才

按照宣传文化“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要求,组织实施“宣传文化重点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理论宣讲、新闻传播、文化艺术、新兴媒体等人才。加强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文化骨干人才培训网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紧缺骨干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引进外向型宣传文化人才、新媒体人才和“双语”人才。推动体制外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宣传文化人才300人,全州宣传文化人才达到一五00人;到2020年,宣传文化人才达到一八00人。

⒋卫生人才

科学合理配备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有效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卫生人才援博工作力度,推动实施湖北省医学院校定向博州招生开展医学学历教育工作,建立鄂博两地医疗卫生单位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建立卫生人才师承机制,完善卫生人才评价机制,抓好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到20一五年,自治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100人,医护

人员达到4.8人/千人,全科医师数不低于2人/万名城市居民,每所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执业医师,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比例达40%;到2020年,自治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600人,医护人员5.6人/千人,全科医师数不低于4人/万名城市居民,一般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中心卫生院至少配备5名执业医师,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比例达50%。

㈢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⒈党政人才队伍

统筹制定全州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长期规划,提高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以县乡党政正职为重点,统筹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和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健全从基层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制度,构建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人才选拔培训链。坚持集中调整补充和动态调整相结合,做好后备干部调整补充工作,提高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党政人才交流力度,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面激发党政人才队伍活力。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党政人才200人,全州党政人才达到5000人;到2020年,党政人才达到5200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提高到85%。

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着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

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快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及相关法律法规、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州外学习培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注重企业后备人才培养,下大力气引进外部人才和智力,从而不断壮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人,全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5000人;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6000人。

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大力培养和引进在农牧业新品种开发、技术推广、产业化发展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稳定、提高传统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加快信息服务、旅游、房地产、社区医疗保健等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导各类企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技术创新、人才开发的投入,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成果转化率,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全州专业技术人才达到

1.7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达到

2.5万人。

⒋高技能人才队伍

适应新型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提升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为核心,以高级工和技师为重点,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以及依托州外职业技术院校,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投入力度,切实落实职业培训和鉴定补贴政策。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高技能人才3000人,全州高技能人才达到0.77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1.3万人。

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和联系会议制度,不断推动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重点培养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的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农村实用人才3500人,全州农村实用人才达到一三000人;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7000人。

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转化现有人员、设置专业岗位等方式,规范和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着力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数据库,促进人

才合理流动,吸引各类人才从事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实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从属性向职业化发展。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社会工作人才200人,全州社会工作人才达到一八00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达到2000人。

⒎少数民族人才

加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工作,重视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多渠道、宽领域开展培训工作,注重加强岗位业务培训,积极实施专项工程,加大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重点扶持,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的少数民族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建立健全“双语”学习激励机制,加大选派各类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党政干部到基层、内地省市任职挂职、培训考察的力度。到20一五年,培养发展少数民族人才2000人,全州少数民族人才达到20000人;到2020年,少数民族人才达到22000人。

⒏援博干部人才

充分发挥援博干部人才的岗位职能、桥梁纽带和传帮带作用,依托湖北省和派出单位支持,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帮助受援县(市)和单位培养各类紧缺人才和骨干人才,开展对县(市)、乡(镇、场)、村级干部的大规模轮训工作。通过加强自治州与内地的经贸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项目引才、招商引才和柔性引才。健全援博干部人才管理机制,加强培训、服务等工作,落实有关待遇和后勤

保障措施。完善援博干部考核奖惩制度,对在博工作期间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援博干部及时提拔使用。积极与湖北省协调,做好援博干部人才选派工作,力争每批选派170余名,同时力争每年选派600名自治州的干部人才到湖北省专题培训、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到2020年,为全州选派3批510余名援博干部人才,其中以教育、卫生、农牧业、城镇规划等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到总人数的75%以上。

㈣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⒈围绕各产业不断优化人才配置

按照自治州确定的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依托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大枸杞研发、“三高一节”、农技推广、现代化养殖、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等领域农村实用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湖北博州工业园区的人才吸引带动作用,加大对电力、进口资源落地加工、建材加工、金属压延加工、金属矿采选冶炼、石灰石加工等领域人才的开发引进,同时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人才。依托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着力培养招商引资、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人才,将自治州打造成为外贸、物流人才的聚集区;引导、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以多种形式进入社会事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人才向现代服务业流动。

⒉围绕地域特点加快人才培养

围绕自治州各县(市、口岸)经济发展需求,建设一支与县(市、口岸)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分布相适应的高素质区域人才队伍。博乐市重点培养引进纺织、食品、建材等行业以及机电设备组装、石灰石加工、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人才;精河县加快培养引进进出口加工、枸杞深加工和棉花产业、湖盐、物流等领域的人才;温泉县重点培养引进旅游、矿业等方面的人才;阿拉山口口岸着力培养引进国际贸易、仓储物流、进出口加工等方面的人才。

⒊引导城乡之间人才合理配置

按照自治州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做好人才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制定人才到基层就业创业扶持办法。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基层一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流动,并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基层服务和挂职锻炼的派遣和轮训工作。定期组织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到基层开展讲学、技术培训活动。加强人才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培训开发、人才管理、社会保障等功能,逐步实现人才公共服务一体化。健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就业服务等人才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州、县(市)、乡(镇、场、街道)、村(队、社区)全覆盖。加强人才执法工作,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人才的合法权益,推动城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三、基本政策

㈠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政策

加大人才发展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的比重;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额度应在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0.5%以上,同时10年内按0.1个百分点逐年增加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比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及重点人才工程的实施等。确保自治州教育、卫生、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积极拓宽人才投入渠道,安排一定比例的援博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开发。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资金。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信贷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㈡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加大人才创新创业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门创业扶持资金,整合科技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符合我州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加大税收优惠、财政贴息力度,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领办和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大创业资金和小额贷款支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鼓励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创业,鼓励军队转业干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㈢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

在立足现有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同时,突出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围绕自治州支柱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迫切需

要,编制《自治州年度产业发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制定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以柔性流动为主要方式,建立完善州外专家来博工作机制,加大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其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购买住房、户口迁移、科研启动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创新创业。鼓励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奖励股权期权、成果有偿转让、利润分成等多元化分配方式。建立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和突出贡献奖励制度。

㈣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政策

建立在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依托国家、自治区重大人才计划和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等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人才基金,建立研发机构。加大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支持力度,对其科研项目研究与开发给予政策优惠。

㈤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流动政策

对在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工作的人才,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采取政府购买岗位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制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创业就业扶持办法。制定公职人员到基层、社区服务和锻炼的派遣和轮训办法,从州直机关选派干部到乡村任职、挂职,从学校、医疗机构选派高层次人

才到农村基层和城乡社区开展科技对接、技术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到农牧业和工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完善科技特派员到农村、社区和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

㈥推进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畅通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间人才合理流动渠道,打破人才身份、单位、部门和所有制限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扩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跨县(市)跨部门交流任职范围。拓宽党政人才来源渠道,完善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选拔党政人才制度。积极拓宽兵地互派干部挂职范围,继续开展兵地干部交流任职工作。

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平等待遇政策,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平等享受政府在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等方面的各项政策,平等使用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平等参与政府开展的人才宣传、表彰、奖励等方面活动。

㈧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政府人才发展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运作模式,建立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

公共服务体系。支持人才公共服务产品开发,加强对公共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管理。鼓励民营资本投入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人才公共服务投入多元化。

四、重点人才工程

㈠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人才支撑工程

围绕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建立一套高效率的人才吸引机制,在全国、全疆范围内招聘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用以充实综合保税区干部队伍。分批选派管理干部赴东部省市综合保税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根据未来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建立起本地人才培养机制,依托自治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湖北省丰富的培训资源,采取本地培训和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培养本地劳务技能人力资源。到20一五年,招聘重点行业领军科技人才8名,引进和培养城市规划、产业经济、招商引资、工程技术、管理运营、国际贸易、商贸物流、加工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政策研究等领域专业人才100名,培养紧缺高技能人才1000名。

㈡新型工业化人才培养工程

依托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国内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联合办学、进修交流等形式,构建人才培养网络,定向培养紧缺人才。积极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州内外相关培训,逐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依托湖北省优势教育资源,有计划地组织行政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赴湖北省进行培训。采取自治州财政拨款或部分补贴、企业自筹

等多种方式,年均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00人,到2020年,培训人数达到1000人。

㈢农牧业发展急需人才开发工程

依托现有各级农技推广、教育和科研资源,选择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在各自领域贡献突出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植户、养殖户及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50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00名农民技术员(种植户)、100名养殖户、50名优秀生产经营人才(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村经纪人等)。

㈣科技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

利用湖北援博和“一园两区”的有利条件,建立鄂博科技服务中心、精河枸杞研发中心、阿拉山口—新疆大学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为引进科技紧缺人才提供有利条件。根据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制订并发布《博州培养引进科技紧缺人才导向目录》,实现科技紧缺人才开发与产业结构、岗位需求的紧密对接;加强州内工业企业与外埠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与疆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实行有偿合作,共同研究新成果、开发新项目。鼓励和支持建立企业重点实验室,加大对企业科技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到2020年,培养高层次科技紧缺人才200人,引进高层次科技紧缺人才20人。

㈤旅游人才开发工程

(发展战略)中曼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三年发展规划

中曼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三年发展规划 2008-10-14 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其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一、下大力气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一)集团公司人才观 集团公司人才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用人原则是“重品质,重能力;重业绩”、“人尽其才、人适其岗”、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招用方法是“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集团公司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就要吸引和培养大批一流的人才,建功立业,共同拼搏。 (二)人才来源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开放式用人,不分国度、不分地域、不分人种,公开公正选聘高层次人才,主要是单位的负责人和行业、部门的领军人物以及重要的业务骨干,要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创业平台,凭业绩、凭能力享受待遇。要放开眼界,不能只局限于本行业内人员,相关、相近行业优秀人才,只要热爱石油行业,也可引进、培养,使其尽快顶岗,以弥补集团公司迅速发展缺少的人才。 对内,要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促使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统一,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使优秀人才安心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价值,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工作,建立长远的人才梯队。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建立人才库,重视优先从内部选拔人才,帮助他们在管理上、技术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以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 在业绩和能力考核中的优秀员工、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的优胜者、各个项目克难攻关的尖子人物、设计研发和生产经营的业务骨干、以及开拓市场业绩突出的高手,通过领导班子或群众民主推荐和公开选拔,经过综合考核按规定程序进入集团公司各级人才库,并按照要求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确定培养人员,认真开展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在做好骨干人才的引进储备工作的同时,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紧缺人才可以采取借用、项目合作、产品外包、劳务结算等方式以解燃眉之急。 (三)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无论从企业人才培养整体布局上,还是对人才本身知识、能力结构培养上,都要以整体为主,全面规划,系统考虑。 二是人本原则:以人为本,人才是集团公司最重要的财富和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原则。 三是责任原则:人才培养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而是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计划规划纲要

- ****公司 人 力 资 源 十三五规划纲要2014年12月28日

目录 转变观念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3)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3) 指导思想 (5) 主要目标 (7)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人力资源十三五(2016-2020)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意图,明确人力资源工作重点,用以引导公司人力资源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方向,是公司员工提升技能水平、谋求自身发展、获取更高薪酬待遇的行动指南,也是公司履行以人为本、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依法合规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好的服务全体员工的重要依据。 转变观念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首先是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决战阶段,更是公司深化精益管理、争创一流、实现二期项目落地、突破发展瓶颈、获得企业新生的重要时期,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企业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转变观念,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2011-2014是我公司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四年。在公司经营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境下,正是由于集团公司强有力的经济、资源支持,使得公司当年扭亏、连续三年盈利并取得优秀业绩。公司人力资源面貌也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从组织机构及劳动组织定员的改革,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诞生,职工薪酬体系的优化,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前面覆盖,全员绩效管理有力推进,员工培训多层次、多方位开展,两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员工发展通道,职工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合规,等等。 当期,由于国家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集团公司以煤炭经营为主的特点,且在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公司二期发展尚不明朗的状况下,我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发展受阻,员工职业发展平台不够宽广,内部流动性不强。 二是职工工资总额增长放缓甚至停滞,在CPI持续增长,生活成本日益增长的压力下,员工要求增加薪酬待遇的愿望较为强烈。 三是企业发展对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对提高自身技能操作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学历水平的有了更高的要求。

精选xxx公司人才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资料

Xxx公司人才发展现状及五年发展规划 根据xxx公司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开发人才资源,促进人才队伍总量增加、结构科学、分布合理、需求均衡、加速人才成长,合理使用人才,特制定xxx 公司人才发展五年规划。 一、xxx公司成立以来的人才发展及现状 ㈠整体人才资源开发初见成效 ⒈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得到加强,素质不断提高。目前xxx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达259人(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其中xxx公司机关工作人员40人,占15.4%;作业区农业管理技术人员120人,占46.3%;作业区财务管理人员37人,占14.3%。附属企业专业技术人员73人,占28.2%。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08人,占80.3%;4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占76.4%; ⒉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xxx公司成立后,通过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院校代培、考核录用等方式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4名,考核录用大专代培生3名。农业生产管理人员中大学统招毕业生11人,占农业管理服务人员总数的6.9%,为农业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实现科教兴农提供了人才保障; ⒊人才流动逐步走向有序。通过建立作业区管理人员目标考核办法,逐步实现了生产管理服务人员的优胜劣汰,建立了总量平衡,进出有序的人才考评、流动机制,并对下岗管理人员进行了妥善安置; ⒋专业技术培训卓有成效。xxx公司成立以来,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23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0多人次,培训种植户2000多人次。同时,xxx公司选派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次外出学习,进行农业、财务、外语、计算机等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xxx公司选派年轻、有发展前途的作业区和机关部门主管领导进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深造,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和驾驭经济工作的水平。 ㈡人才发展中主要问题分析 ⒈人才资源专业和分布不合理。非技术类专业人员比例过高,最高学历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对口。在机关管理人员中,管理专业占37.5%,作业区农业管理服务人员中,最高学历为管理和政工专业占20.2%,作业区财务人员中最高学历为非财务专业的人员占15.9%。农业、农机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绝大部分都在机关及附属企业; ⒉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主要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比例小。xxx 公司目前统招本科毕业生只有14人,高级技术职称7人,其中高级政工师2人,高级农艺师2人,高级水利工程师1人,高级会计师1人,高级审计师1人。xxx公司发展所急需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缺乏; ⒊人才专业分布和年龄结构不合理。xxx公司159名农业技术人员中农业、农机专业92人,占57.9%,其中最高学历为农机专业的21人,仅占8.1%。作业区区长、副区长中年龄在46岁以上18人,占15%,后备人才的补充和培养问题急待解决;

公司人才战略规划[1]

公司人才战略规划 一、人才战略规划指导思想: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提升人力资源职业能力为目标,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缓解人才短缺的状况,为集团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人才战略规划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中条人才理念,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2、能力建设为先导的原则。加快人才能力建设,做到高端拉动,引领发展。 3、实施终身教育和培训的原则。推进实施多层次、多样化的终身教育和培训,不仅满足数量上的供需平衡,并在人才结构方面实现协调和优化。 4、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进行培养、认证、使用的原则。通过职业培训,实现人才职业能力由弱势向强势转变。 5、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的衔接和相互作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中条特色的高效运行机制和高质量工作模式。 三、集团公司2015年人才发展预测 2009年-2015年集团公司人才开发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人力资源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资源,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集团公司“做优做精做强,打造百年铜企”

的发展目标,必须增强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职工素质,变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源,这是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应该牢牢把握住的战略方向。 随着产能扩大、产业调整,集团公司将面对劳动力转移安置、人员年龄老化等深层次问题,人力资源工作不仅要加大内部劳动力的消化,加大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要加大所需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快人才结构优化的进度。要对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有一个根本性的扭转,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形势严峻,人才工作任重道远。 到2015年,集团公司人才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在职职工总数控制在13000人左右,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左右,高技能人才350人左右(现有110人)。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达到300人左右(现有246人),中级职称达到1300人左右(现有1048人),初级职称达到1400人左右(现有1026人),较大幅度地优化职工队伍,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为完成目标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需引进招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人左右,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0人左右。要培养出100名左右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00名左右高级工程技术人才,50名左右优秀政工工作人才,200名左右高技能人才,800名左右的年轻技术工人。 到2015年,各类人才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五个途径: 1、高校毕业生。 2、自主培养。集团公司将成为各类人才培养的主体,依托职业

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编制《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人才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7421人,员工平均年龄31.38岁,其中男员工12163人,占比69.8%;女员工5258人,占比30.2%;少数民族员工3266人,占比18.74%。本科以上学历1967人,占员工总数的11.29%;大专学历4153人,占员工总数的23.84%。 三支队伍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71人,技术人员2131人,技能人员14619人。 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注:管理人才队伍现有集团公司级管理人员120人,子公司级管理人员551人,其中女性82人,少数民族39人,80后管理人员(35岁以下)238人。 技术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聘用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12人,主任级37人,副主任21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71%。 技能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0人,高级工197人,中级工1485人,初级工1818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74%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取得的成绩 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显著。“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推动人才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集团公司的三支人才队伍的总量不断增大,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不断增多,人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在管理经营、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公关、技术改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方案计划办法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集团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集团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

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3、内部兼职;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集团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XXX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一)建设类别 1、针对中层梯队人才(在职骨干管理层人员)——“精英计划”; 2、针对骨干管理梯队人才(在职骨干操作层)——“提升计划”; 3、针对骨干操作梯队人才(在职操作层人员)——“发展计划”。 (二)建设原因 1、公司发展战略要求。为提升公司服务品质,塑造公司品牌形象,需要有一批 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化过硬的人才库做支撑。 2、职业团队建设要求。通过人才建设、培训,提高团队的市场竞争力。 3、人才状况。学历水平:硕士学历占 0.9%、本科学历占 3.2%、大专学历占 10.3%、中级职称以上员工占5.7 %;离职率:2011年离职率34.5%。 (三)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 略的培养计划,发挥XXX公司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造血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的问题。 (四)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采用周期式培养方式,保证优秀人才生 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实施主体单位制定、公司各部门及项目作为培 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4、人才共享,推荐部门/项目优先选用的原则。推荐部门/项目因业务发生变化 等原因没有任用的,公司可帮助推荐任用。 5、“三个性”。需要体现层次性;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深化、逐渐递进性;层级间

的系统性。

(五)组织形式 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各部门/项目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2、各部门/项目负责所在部门/项目的后备人才培养,并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相 关人才培养工作。 3、具体分工为: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中层梯队及管理梯队的培训工作,各项目 负责骨干操作层的培训工作。 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程序 (一)战略地图 请参见附件一。 (二)甄选程序 1、梯队人员选拔标准: 中层梯队人员: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上进心强、责任心强,纪律性强,团队意识强。 ②知识面广,业务技能较强。 ③学习能力突出,思维有逻辑,工作有条理。 ④善于沟通交流,善于抓问题要点,善于给出解决方案。 ⑤性格开朗,处事沉稳,考核优异。 ⑥大专以上学历,工龄6个月以上。 管理梯队人员: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考核优异,业绩显著,业务娴熟。 ②具备从事本专业(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③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④高中以上学历,1年以上工龄。绩效考核优异者。保洁、绿化人员学历可适 当放宽要求。 骨干操作层梯队人员:

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方案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编制《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人才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7421人,员工平均年龄31.38岁,其中男员工12163人,占比69.8%;女员工5258人,占比30.2%;少数民族员工3266人,占比18.74%。本科以上学历1967人,占员工总数的11.29%;大专学历4153人,占员工总数的23.84%。 三支队伍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71人,技术人员2131人,技能人员14619人。

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注:管理人才队伍现有集团公司级管理人员120人,子公司级管理人员551人,其中女性82人,少数民族39人,80后管理人员(35岁以下)238人。 技术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聘用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12人,主任级37人,副主任21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71%。 技能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0人,高级工197人,中级工1485人,初级工1818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74%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取得的成绩 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显著。“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推动人才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集团公司的三支人才队伍的总量不断增大,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不断增多,人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在管理经营、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公关、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数量逐年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加快各类人才培养、选聘、使用等方式和机制创新,建立了培养引进的开发机制、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了集团公司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集团公司有1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得自治区有突出优秀专家,32人入选自治区级以上各类人才选拔培养工程。 人才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集团公司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情况,组织228位相关

人才发展规划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佳时特2015-2016年度 人才发展规划 —2015年~2016年 为实施“人才兴企”发展战略与更好地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盘活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双向共赢,加快企业发展,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人才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人才队伍现状 公司组建以来,经理部在公司高层的领导下,根据公司发展战略

与实际情况,按照公司生产发展实际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积极为公司招募人才。 1、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15年5月,全公司共拥有员工100名,且成立了2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中包括高级工程师、博士、海归,硕士。并先后与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接收培养两所大学优秀的毕业生为公司服务,逐步提升公司人才素质。2015年,与华中科技大学段正澄院士合作筹建院士工作站, 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为自动化生产线及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储备技术力量。 2、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公司现拥有博士1名,硕士3名,本科毕业生26名,大专毕业生33名,中专技校毕业生24名,高中毕业生13名,相比往年,员工文化层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3、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公司高层领导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增加在人才招募与人才选拔、培养上的投资比例,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在人才招募上,采用外部招聘与内部选拨相结合的方式;在员工培训方面,进行内部培训,主要方式就是授课及讨论,培训内容主要有技术改进与相关管理知识。此外,在人才使用上,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内部竞聘与选拔,为员工晋升提供便利条件,积极为稳定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提供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公司正在快速发展,人才工作虽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人才梯队继任计划建设方案

才梯队继任计划建设方案 一、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概要 (一)人才梯队建设目的 1、将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纳入人力资源开发视野,通过实施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培养计划,发挥首创轮胎各梯次核心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 2、指导和规范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建立后备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 3、解决如何尽快发掘培养新干部及核心技术骨干的问题 (二)人才梯队建设原则 1、选有所用的原则。进入后备管理人才库的人员,应有明确的任用职位。 2、持续性原则。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原则上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保证优秀人才生生不息。 3、共同培养的原则。培训方案由实施主体单位制定,总部各部门、子公司作为培养基地,共同实施培训工作。 4、人才共享,推荐单位优先选用的原则。由总部实施的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推荐单位优先选用。其中,推荐单位因业务发生变化等原因没有任用的,总部可帮助推荐任用。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 1、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干部人才培养政策,即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2、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公司的人才梯队,解决这些职位空缺时给公司正常开展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四)人才梯队建设的组织形式 1、公司成立人才梯队战略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成立人才战略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具体培养工作。 2、总部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实施总部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子公司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也可接受子公司的委托,帮助子公司培养后备人才。子公司负责子公司层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并配合总部实施相关培训工作。 (五)适用范围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情况汇报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情况汇报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人才培育提速工程的奋斗目标,人才强区实施战略,加快形成一支与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给潮阳经济的提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此,结合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及人才工作实际,制订XX 区2012—2016年人才发展规划。现将有关情况进行如下汇报:一、思想动力这次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思想动力,源于规划方案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党管人才的指导思想,来自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区情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思路,稳步推

进的基本原则,以“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确保基本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素质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人才工作机制基本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使潮阳成为各类人才愿意来工作、积极来发展、迫切来创业的聚集地”的总体目标来实施规划方案,在思想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在关键时刻,有了更多的心里力量去努力和奋斗,使全单位上下众志成城,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二、我区的人才基本情况近年来,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人才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才队伍管理,全区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所谓的党管人才,就是区委、区政府重视人才工作,科教兴区、人才强区。

中交某公司2019-2025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中交某公司 2015-2017年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目录 、八— 1刖言.............................. 第一章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一)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5) (二)人员结构矛盾突出 (5) (三)体制机制障碍显现.................. 6第一章形势分析 (7) 一、开展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原则”...... (8) 二、落实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不动摇”.... .. (9) 三、实现人才强企,就要坚持“三个持续”...... (9) 第三章发展思路与目标措施 (9) 一、聚焦一个中心 (9) (一)分类别、定目标,协同企业战略 (9) (二)分层次、抓重点,引导员工发展 (10) 二、创新两个理念 (10) (一)强引进,重培养,顺应由工转商 (10) (二)展个性,促竞争,融合相马赛马 (10)

三、加速三个转化 (11) (一)......................................... 加速市场化11(二)......................................... 加速专业化12(三)......................................... 加速国际化12四、紧抓四个环节 (12) (一)....................... 调结构、转方式,加快人才引进12(二)....................... 拓通道、搭平台,促进人才成长13(三)....................... 建体系、促竞争,加强人才选拔14(四)....................... 改薪酬、优环境,强化人才激励15五、落实五个保障 (16) (一)................................... 强化执行人才规划16(二)................................... 推进标准流程建设16(三)................................... 提高信息管理水平17(四)...................................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17(五)................................... 完善风险掌控管理17

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纲要

****公司 人 力 资 源 十三五规划纲要2014年12月28日

目录 转变观念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3)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3) 指导思想 (4) 主要目标 (7)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人力资源十三五(2016-2020)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意图,明确人力资源工作重点,用以引导公司人力资源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方向,是公司员工提升技能水平、谋求自身发展、获取更高薪酬待遇的行动指南,也是公司履行以人为本、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依法合规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好的服务全体员工的重要依据。 转变观念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首先是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决战阶段,更是公司深化精益管理、争创一流、实现二期项目落地、突破发展瓶颈、获得企业新生的重要时期,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企业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转变观念,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2011-2014是我公司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四年。在公司经营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境下,正是由于集团公司强有力的经济、资源支持,使得公司当年扭亏、连续三年盈利并取得优秀业绩。公司人力资源面貌也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从组织机构及劳动组织定员的改革,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诞生,职工薪酬体系的优化,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前面覆盖,全员绩效管理有力推进,员工培训多层次、多方位开展,两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员工发展通道,职工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合规,等等。 当期,由于国家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集团公司以煤炭经营为主的特点,且在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公司二期发展尚不明朗的状况下,我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发展受阻,员工职业发展平台不够宽广,内部流动性不强。 二是职工工资总额增长放缓甚至停滞,在CPI持续增长,生活成本日益增长的压力下,员工要求增加薪酬待遇的愿望较为强烈。 三是企业发展对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对提高自身技能操作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学历水平的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发展规划

佳时特2015-2016年度 人才发展规划 —2015年~2016年 为实施“人才兴企”发展战略和更好地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盘活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双向共赢,加快企业发展,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人才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人才队伍现状 公司组建以来,经理部在公司高层的领导下,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按照公司生产发展实际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积极为公司招募人才。 1、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15年5月,全公司共拥有员工100名,且成立了2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中包括高级工程师、博士、海归,硕士。并先后与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接收培养两所大学优秀的毕业生为公司服务,逐步提升公司人才素质。2015年,与华中科技

大学段正澄院士合作筹建院士工作站,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为自动化生产线及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储备技术力量。 2、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公司现拥有博士1名,硕士3名,本科毕业生26名,大专毕业生33名,中专技校毕业生24名,高中毕业生13名,相比往年,员工文化层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3、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公司高层领导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增加在人才招募和人才选拔、培养上的投资比例,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在人才招募上,采用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拨相结合的方式;在员工培训方面,进行内部培训,主要方式是授课及讨论,培训内容主要有技术改进和相关管理知识。此外,在人才使用上,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内部竞聘与选拔,为员工晋升提供便利条件,积极为稳定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提供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公司正在快速发展,人才工作虽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1、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等理念尚未完全树立。 2、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公司长远发展。虽然职工数量在不断增加,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艺精湛的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的领军人才依然十分缺乏。 3、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内存在。

企业如何做好人才发展规划

新的一年企业如何做好人才发展规划 对于刚刚过去的2015年而言,大多数企业都遇到了人才发展的难题:人才成本持续攀升、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和人才规划不科学,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机制灵活的私营企业尚且觉得难以应对,面对重重历史问题和竞争压力的国有企业,在重构人才规划时,无异于即要减肥又要换血,这给企业人才发展规划带来极大的挑战。那么,2016年企业该如何做好人才发展规划? 远卓顾问结合多年的咨询实践认为:企业的人才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是简简单单人数的“加、减、乘、除”,实施过程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与战略发展相适应 企业的人才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内部政策环境因素,对未来发展趋势能进行合理的预测分析,制定相应策略。 二、系统性和结构化 企业在进行人才发展规划时应基于业务发展进行一系列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来有效保证对组织的人力资源供给,并非简简单单的“加减乘除”。 三、组织与成员共赢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型员工与组织的粘性降低,人才发展规划必须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确保组织利益和成员利益的共同成长,实现共赢。 接下来,远卓顾问结合中国X保险公司人才发展规划创新实践阐述如何实现以上三个基本原则。 过去十年是中国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X保险公司快速发展,10年时间让X保险公司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然而,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金融保险集团,人才队伍组成结构单一,基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过于依赖从基层做起的保险营销员或内勤人员,组织疲劳和人才疲劳现象明显,无法摆脱“矮子里拔将军越拔越矮”等状况,更重要的是经营思维已经无法适应新一轮市场竞争的挑战。X保险公司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迫在眉睫。 创新实践一:“支撑战略执行、服务核心竞争力”为目的进行人才结构优化保险公司是销售型企业,销售型人才和中基层管理人员是制约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制约因素,X保险公司明确要求发挥公司集团化、集约化招聘效应,内部挖潜,优化招聘流程,整合招聘资源,大幅提高了招聘效能,从源头上深度挖掘支撑战略执行的营销类人才、中基层管理人才,与招聘优化相配套的是启用“专项人才预算”,在压缩人力成本的同时反而大大改善专项人才待遇,增强核心人才在薪酬福利方面的竞争力,X保险公司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创新实践二:“引导人的行为的变化”为目的进行人才培训培养 X保险公司意识到“企业关键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人,更重要的是人的行为!”因此公司人才发展的重点是对人的行为的指挥和引导。公司将培训培养与人才吸引和保留结合起来,以部门和业务条线为培养主体,搭建了“矩阵管理、螺旋上升”式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新员工入职部门后要进行部门内部业务的培训,进而还需要经历若干条线轮岗,这成为一项强制制度,让新员工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更深刻的思考。 创新实践三: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人才发展模式 90后逐渐成为企业的生力军,这一代员工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传统

中曼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三年发展规划

中曼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三年发展规划?2008-10-14 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其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一、下大力气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一)集团公司人才观?集团公司人才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用人原则是“重品质,重能力;重业绩”、“人尽其才、人适其岗”、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招用方法是“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集团公司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就要吸引和培养大批一流的人才,建功立业,共同拼搏。 (二)人才来源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开放式用人,不分国度、不分地域、不分人种,公开公正选聘高层次人才,主要是单位的负责人和行业、部门的领军人物以及重要的业务骨干,要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创业平台,凭业绩、凭能力享受待遇。要放开眼界,不能只局限于本行业内人员,相关、相近行业优秀人才,只要热爱石油行业,也可引进、培养,使其尽快顶岗,以弥补集团公司迅速发展缺少的人才。 对内,要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促使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统一,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使优秀人才安心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价值,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工作,建

立长远的人才梯队。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建立人才库,重视优先从内部选拔人才,帮助他们在管理上、技术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以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在业绩和能力考核中的优秀员工、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的优胜者、各个项目克难攻关的尖子人物、设计研发和生产经营的业务骨干、以及开拓市场业绩突出的高手,通过领导班子或群众民主推荐和公开选拔,经过综合考核按规定程序进入集团公司各级人才库,并按照要求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确定培养人员,认真开展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在做好骨干人才的引进储备工作的同时,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紧缺人才可以采取借用、项目合作、产品外包、劳务结算等方式以解燃眉之急。 (三)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无论从企业人才培养整体布局上,还是对人才本身知识、能力结构培养上,都要以整体为主,全面规划,系统考虑。?二是人本原则:以人为本,人才是集团公司最重要的财富和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原则。 三是责任原则:人才培养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而是公司主要领导乃至每一个员工的大事,因此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这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 四是目标考核原则:管理是追求效益的过程,效益是管理永恒的主

战略性人才储备系统建设方案761

战略性人才储备系统建设方案 年度研究制定了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隆集团)于 年)。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久隆集团发展愿景,即“成为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以提供电力工程综合服务为核心的总承包商”。2010—2006( 然而,久隆集团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关键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久隆集团战略实施乃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其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久隆集团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1.年龄结构分析 ,工程类各分子公司应该注重青年员工的培养;而科技类分子公司的中年员工只18%从年龄结构上看,工程类分子公司年龄结构明显老化,青年员工只占 ,公司缺乏具有一定经验的员工,对各公司的发展也十分不利。14%占 学历结构分析2. ,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总体来说偏低。拥有大专及大专以上64%,而高中及以下占36%员工总体上学历层次偏低。目前久隆集团大专及大专以上仅占 学历的员工偏少,具有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员工更少。学历层次较低会从整体上影响集团未来的竞争力和成长性。 职称结构分析3. ,拥有职称的员工比例较少。工程类分子公司0.98%和5.57%从久隆集团工程类分子公司职称结构看,员工职称等级比较低,中高级职称仅占职工总人数的 )差距非常明显。5%和18.75%与市场上较好的施工单位(如中建三局,中高级职称分别占职工总人数的 二、久隆集团关键人才比较缺乏 人,但是专职的项目经理,并不具备一级资质项目经理证书,造成证书与岗位分离。久隆集团20目前久隆集团具有一级资质项目经理证书的“名义上”有 非常缺少既具有证书又胜任项目经理岗位的人才。另外,在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人员也有一定的差距。久隆集团人力资源实际现状与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一 级资质要求差距明显,而且与同业上海电建局相比差距也比较明显。 ,其中,增加的高技能人才主要40%~30%年,总公司对项目经理等高级人才的需求大约将增加5~3随着久隆集团电力工程总承包业务的顺利拓展,未来 集中在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建造师、采购经理等专业高端人才以及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其他相关工种和岗位。另外久隆集团在电力科技、新能源环保业务的 拓展也需要大量高级人才,包括投资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等。 传统的招聘模式面临挑战1. 由于集团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也逐渐提高。各用人部门、单位因为人才招聘与人力资源部的摩擦也日渐突出出来,在集团内部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以下有趣的“对话”: 人力资源部门整天忙于招聘焦头烂额,依然不能有效满足集团各部门、单位用人需求。传统的人才需求——市场招聘这种招聘模式因为人才的紧缺性已经 不再符合久隆集团人才招聘的特点,如何建立内外部人才信息与内部用人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已经成为久隆人力资源部必须解决的问题。

企业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队伍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打造一支能够引领和支撑企业长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根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党群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编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指导企业的人才建设工作。 一、发展规划目标 高效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选拔、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具体目标如下: (一)牢固树立“一个观念” 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人才工作全过程; 善于发挥高端、领军、拔尖人才在企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使用效能,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实现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群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 (二)努力实现“两个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

效的企业运作体制; 基本形成一支能忠实代表各方利益,擅长企业经营管理的职业团队。 (三)着力推进“三个稳步提高”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提高,队伍规模不断壮大。通过稳定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开发专业人才等手段,使人才队伍合理递增发展。 人才资源素质稳步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着眼快速适应产业、行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明确定向培养的目标,加大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使团队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搭配更趋合理化。 人才使用效能稳步提高,人才竞争力得到提升。坚持用当其时、用当尽才,通过岗位育才、岗位试才、岗位炼才,为人才在岗位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岗位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岗位实践中证明价值。 二、主要工作举措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党群工作人才队伍在管理、选拔任用等诸多方面与党政干部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共性,国有企业三支队伍的建设不能完全背离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原则,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使得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自身的特殊性凸现了出来。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并正确地纳入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轨道,是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为此,公司拟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人才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