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到兴国之魂

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到兴国之魂
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到兴国之魂

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到兴国之魂

2012-05-12 09:28:39 来源: 光明网(北京)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此前,我党曾先后提出了“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四者联系起来,表明了我们党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治国理政方略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表明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笔者把“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兴国之魂”简称为“兴国四宝”,并对它们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后国内思想理论界出现的新情况,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此后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这一点,并且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把四项基本原则提到“立国之本”的高度。

立国之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国的根本,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它自身也在发展,现在表述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项基本原则之所以是立国之本,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他们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巩固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离开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会走歪路。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后,党的十三大提出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199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把改革开放提到了“强国之路”的高度。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对外开放,就是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

秀文化成果及资金,以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是“改向”;对外开放,是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绝不是全盘“西化”。

改革开放之所以是强国之路,是因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以后,党的十三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之一,200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到“兴国之要”的高度。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除非爆发大规模战争,我们都必须牢牢扭住这个中心不动摇,向现代化目标迈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所以是兴国之要,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影响和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要靠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才能显示出来。总之,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兴国之魂”的高度,并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是“兴国之魂”,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它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灵魂和支配地位,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是立不起来、强

不起来的。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兴国四宝”: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是由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凝练而来,它们与兴国之魂共同构成“兴国四宝”。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的各个方面,在“兴国四宝”中处于统摄地位。

“兴国四宝”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理直气壮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提出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是立国、强国、兴国的重大法宝。随着“兴国之魂”的提出,我党事实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法宝”——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和灵魂保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法宝,是人民群众幸福的法宝。

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到兴国之魂

从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到兴国之魂 2012-05-12 09:28:39 来源: 光明网(北京)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此前,我党曾先后提出了“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四者联系起来,表明了我们党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治国理政方略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表明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笔者把“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兴国之要”、“兴国之魂”简称为“兴国四宝”,并对它们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后国内思想理论界出现的新情况,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此后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这一点,并且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把四项基本原则提到“立国之本”的高度。 立国之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国的根本,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它自身也在发展,现在表述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项基本原则之所以是立国之本,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他们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巩固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离开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会走歪路。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后,党的十三大提出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199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把改革开放提到了“强国之路”的高度。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对外开放,就是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优

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我国的立国之本是 题目: ()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B 解析: 邓小平在讲话中将我们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务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务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务必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务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题”。 1987年,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又明确规定,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一。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治国之本。 【相关阅读】 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务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也是每一个党员都务必遵守的。然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恰恰在这样一个基本原则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斗争。有人千方百计地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也有人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不鲜明,仿佛无关紧要似的。因此,有必要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做一点分析。

四项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因而务必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来的。但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早在1956年,我们党在批评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错误时,就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指出这一基本经验具有国际好处,是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务必遵循的。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从根本上说,否定的就是这一基本经验。我们党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为五条,其基本资料就是此刻我们通常说的四项基本原则,只是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当时我们党明确指出:这五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它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一个特定阶段内关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普遍规律”。这不但是苏联无产阶级的康庄大道,而且是各国无产阶级为了取得胜利都务必走的共同的康庄大道。正因为这样,尽管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具有自己的许多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所干的事业看成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继续。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提出决定政治是非的六条标准:“(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四)有利于巩固民主集 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那里所讲的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务必坚持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想是同四项基本原则一样的。 1979年3月,针对理论务虚会上以及社会上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重申党一贯坚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把它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务必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务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务必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务必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务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三大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并指出它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我们为什么强调务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立国之 本?这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人们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得出的结论。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社会主义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兴国之魂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世代代都在生活在中国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经历长起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着和保证着吗民族持久的生生不息向前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我们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更快更好,这些就是我们的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但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呢其实很容易理解的“富强就是民富国强,是社会之一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前提和基“民主”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体现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的价值追求,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政治理想,更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和谐”是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个领域及其内部最理想的关系状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语文化发展所追球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人民素养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置之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目标。“自由”是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生成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准则,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公正即公平正义,这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最佳状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方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的取向。“爱国”是一种情操,是我们的祖国走向辉煌的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敬业”是种责任,也是一种爱国爱家的体现。

第三课 诚信: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铸就兴国之魂 ——诚信: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一、设计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授课题目 诚信: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三、教前分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今社会失信现象严重,诚信普遍缺失,小学生尚处于对事物的认知时期,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铸就兴国之魂》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我们诚信,提高我们的诚信意识。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诚信之花永不凋零。 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为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诚信与失信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是非明辨能力。(为什么) 3.引导学生将诚信切实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培养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成一种习惯与品质。(怎么做) 五、教学重难点 1.诚信的含义与重要性

2.诚信的重要性及如何将诚信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六、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通过有关诚信的故事或事例揭示诚信的含义与重要性; 2.课堂讨论法:学生分组自由讨论,表明自己对诚信的见解; 3.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生的诚信意识。 七、教学过程 诚信之花,永不凋零 (一)故事引入(动画播放):商鞅立木取信(5min) (文字译):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向国人宣布,能搬者给予五十金。终于有个胆大的人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立马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实施。 提问:为什么变法能在商鞅“立木”后顺利实施? (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进入上课状态;同时引出课题,有一种礼貌叫诚信,请同学们不要忽视自己的诚信档案,老师予以讲解诚信档案) (二)小组讨论:什么是诚信?(5min) 各组自由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见解。 (学生初步自主概括其所理解的“诚信”的含义)

兴国调查全文

兴国调查全文 一九三○年九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打长沙回到江西,十月初打开吉安,进到袁水流域,兴国送来了许多农民来当红军,我趁此机会作了一个兴国第十区即永丰区的调查。找了傅济庭、李昌英、温奉章、陈侦山、钟得五、黄大春、陈北平、雷汉香八个人开调查会。调查的时间是一九三○年十月底,开会的地点是新余县之罗坊,开了一个星期的调查会。永丰区位于兴国、赣县、万安三县的交界,分为四个乡,旧凌源区为第一乡,洞江区为第二乡,三坑区为第三乡,江团区为第四乡,以第二乡之永丰圩为本区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分布:第一乡三千,第二乡八百,第三乡三千,第四乡二千,总共八千八百。这一区介在兴、赣、万之交,明白了这一区,赣、万二县也就相差不远,整个赣南土地斗争的情况也都相差不远。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这次调查,一般说来仍不是很深入的,但较之我历次调查要深入些。第一,做了八个家庭的调查,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其实没有这种调查,就没有农村的基本概念。第二,调查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这是我在寻乌调查中做了而没有做得完全的。这个调查的缺点,是没有调查儿童和妇女状况,没有调查交易状况和物价比较,没有调查土地分配后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没有调查文化状况。这些本来是要调查的,因为敌人对罗坊进攻了,红军决定诱敌深入的方针,我们的调查只得结束。下面的材料是这样得来的:由我提出调查的纲目,逐一发问并加讨论,一切结论,都是由我提出得到他们八个同志的同意,然后写下来的,有些并未做出结论,仅叙述了他们的答话。我们的调查会是活泼有趣的,每天开两次甚至三次,有时开至深夜,他们也并不觉得疲倦。应该深深感谢这些同志。他们有几个是共产党员,但多数不是党员。 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于宁都小布圩,整理后记。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主义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中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以人为本的重要特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理论认为: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资源开发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人才资源开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基础。因此,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的开发提高到了目的论的战略高度,认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将使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在21世纪再次腾飞,站在世界科技强国之林。它是中国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强调的是科技、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富有挑战性的世纪,在世纪之交,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使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当然离不开教育。4、当前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源泉。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作为大学生,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对于我们更是意义重大,其具体意义有: 1、由于科技创新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动力,因此必将形成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创新的新局面。这就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切实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国家必将十分重视科技的创新,同时也会大力倡导创新,在大学校园里的我们也会因此而受到感染,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勇于创新,增强发散思维的培养。如此一来,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帮助,当你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你的思想就会更有跳跃性、更具创新性,当你遇到问题时也就不会太手足无措了。 2、国家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加大科技用人制度的改革力度,充分体现知识和人才应有的价值,鼓励科技人员在竞争中创新创业。这样的发展

42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教案

发扬光大民族精神4.2 民族精神,兴国之魂、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弘扬与发展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们必须高扬民族精神、才能振兴中华;在全而建小康的新阶段,)能力目标:(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难点:)民族精神是兴国之魂,我们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1 教学重点:(神。教学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知:感受民族精神 1.教师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学生齐唱国歌。 2.设问:国歌反映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导入新知。 (二)设疑自探: 1、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自读教材102--105页内容,并尝试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2、师归纳补充为本节的“自学提示”: (1)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什么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作用?2 (. (3)民族精神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4)当代中国,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 (三)解疑合探:

1、小组内交流自探成果,组长做好组织和分工,确保人人有事做。 2、教师出示展示评价分工: 3、教师对重难点做适当点拨: (1)搜集体现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体会伟大的民族精神 源流远长的伟大中华民族精 名言名句历史典故体现精神民族精神 核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端午节祭屈原、爱国主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林则徐“虎门销烟” 汗青爱国团结统一定于一,尚统一,一天下炎黄子孙的由来、主郑成功收复台湾、义爱好和平张骞出使西域、和为贵,与人为善.郑和下西洋四海之内皆兄弟勤劳勇敢愚公移山、大禹治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自强不息红军长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爱国,我们的立身之本_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1000字

爱国,我们的立身之本_以爱国为主题的作 文1000字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毅然决然地决定去参军,他想过参军的种种后果,也明白军营中的艰苦生活,可他依旧没有丝毫动摇的心。自那以后,他承受了他本不应承受的痛苦。吃的是菜梗米糠,穿的是破布草鞋,每天都必须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但他不怕,就好像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总是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甚至有一次,他被敌人的炮弹打了个正着,本以为自己会一命呜呼的他却奇迹般活了过来。他刚醒没几天就又重返战场准备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革命胜利之后,他也理所当然的退休了,可他依旧不闲着,耗尽毕生积蓄重建了一所学校,要知道在那时候多少孩子渴望上学啊,因此对那些孩子来说,他就好比是一位圣贤。这也算是了了他一生的心愿——将自己毕生都奉献给了国家。晚年的他,满足且安逸,他总是望着远方,那种饱经沧桑的眼神我永生难忘。 他就是我爸爸的爷爷,对他来说,国家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他可以放弃自己的青春年华,早早当兵;他可以视死如归的在战场上歼灭敌人;他也可以耗尽毕生积蓄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他对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充满着深深的眷恋。 军人是如此,文人亦是如此。 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并没有被诱人的待遇所影响,他很平淡地回答:“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随后,他便带着妻儿回到

了北平。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他所谓的爱国,就是希望将自己所学得的,所了解的全部知识都用在自己国家身上,让知识四海飘香,光华永存! 当今,韩国为了自保,要求军事同盟国美国在自己领土上部署萨德导弹,萨德导弹本是一种自卫系统,可是它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了韩国领土,它甚至会威胁到我们中国。对此,中国人民也做出了行动,大家开始抵制韩货,特别是乐天商场。而一些沉迷于追韩剧的人也纷纷表示“国家面前无爱豆”。我认为这样的爱国是理性的,虽然平凡却实际不凡。我们做的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海洋。我们所谓的爱国就是誓死也要守卫国家尊严,誓死也要保卫国家!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 同学们,爱国虽然看似是个十分抽象的词语,但其实它连接着的是我们与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何为家国天下,便是小家与大家的结合方能成就天下!而那些爱国之人也应该被国家铭记在心,只有这样,大家才会觉得我们对国家的爱是深厚而不可泯灭的!

发展才是硬道理_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目录 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的必然要求 (1)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 (2) 3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提升中国国力和地位的客观要求 (2) 4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4) 参考文献 (4)

摘要 从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至今,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飞速前进的时期,也有走弯路的时候。但是很明显,这个历程毫无疑问的向我们诠释了发展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提高中国的实力。只有在党坚持坚持不懈地以发展作为其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情况下,才能够使中国发达,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关键字:发展执政兴国建党90周年社会主义建设 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各省市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著名论断。10年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很明显,新中国的两代领导人对发展问题都是如此的青睐,由此可见,它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事实上,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经验上来讲,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一五”计划期间,在正确的建设方针的领导下,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5%,仅仅经过短短的五六年,新中国就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初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 并且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偏离了以

如何实现中国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方位发展,中国梦已然成为历史框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理论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梦又以它深刻的精神内涵散发出独具特色的时代光辉。 说到底,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都是梦的实践者的主体。诚如歌里的声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每个中国家庭,每个中国人,都与中国梦息息相关。 那么,中国梦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方向,它是一种力量,它更是一种信仰。怀揣着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我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做更多的事情,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希望看到祖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跃升,希望看到和谐社会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希望看到中华文明灿烂光芒的独标高格,希望看到个人价值更加自由地全面发展,我们有更大的激情去做好这个梦,去奋斗一个生机勃发的明天,去创造一个民族更加光辉的未来。 而要一步步实现这样一个美好的中国之梦。无疑,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好远,我们要做的还有好多。 放眼国际风云,有的国家运筹帷幄,有的国家举重若轻,有的国家大智若愚;有的国家水深火热,有的国家风雨如晦,有的国家举步维艰。然而中国无需妄自菲薄,更不必志得意满,而是要在中国梦的指引下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用东方大国特有的气质与自信去书写一个大国的风范。 实现中国梦,我们要清楚中国道路,坚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凝聚中国精神,弘扬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要发扬中国力量,铸就不可战胜的新生代力量。 中国道路始终是实现中国梦的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之一,近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的党的领导人的带领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逐步完善发展,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八荣八耻,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无不凝聚着领导人的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历史的选择告诉我们,唯有坚持不懈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为此,要做好长期努力不懈奋斗的准备,各层党组织及干部队伍要有良好的作风,每个人亦要处理好各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全方位协调好,中国梦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中国精神始终是实现中国梦的灵魂之柱。千百年来,华夏民族作为龙的传人经过了百折不挠的锤炼,铸就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反对民族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表现出了不畏强暴,前赴后继,坚贞不屈的民族品质。所以,作为一个大写的中国人,我们要以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去坚持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这强国之魄终会燃放民族之火,给我们光明和可靠的未来,一切,都掌握在我们手中。 中国力量始终是实现中国梦的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如果劲儿不往一处使,谈何建设与发展?而在利益格局多样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世代代都在生活在中国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经历长起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着和保证着吗民族持久的生生不息向前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奋斗目标,使我们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更快更好,这些就是我们的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但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呢?其实很容易理解的“富强就是民富国强,是社会之一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前提和基“民主”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体现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的价值追求,即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政治理想,更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和谐”是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个领域及其内部最理想的关系状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语文化发展所追球的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人民素养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置之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目标。“自由”是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生成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基本准则,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公正即公平正义,这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最佳状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方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的取向。“爱国”是一种情操,是我们的祖国走向辉煌的最强大的精神力量。“敬业”是种责任,也是一种爱国爱家的体现。“诚信”是一种美德,是生存之道,立业之基。“友善”是一种品格,也是对人的态度,是净化社会风气,密切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道德力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准则。 在生活中,有许多活的例子,像一生清廉爱国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在困境中不丧失,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的爱国,像让千百家感受公平与正义的,模范法官陈燕萍,办案认真负责,审理的3000多起案件,无一错案的公正,像李群苦找顾客7天,只为还两块钱的诚信,像和谐大家庭一(4)班的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和谐,像……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所以我们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黄美婷

第五单元第二课 1 民族精神-兴国之魂

《民族精神,兴国之魂》教案 一、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全面建小康的新阶段,我们必须高扬民族精神、才能振兴中华。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和“三步走”战略;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明确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民族精神”、“三步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总体小康状况,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2.教学重点: (1)民族精神是兴国之魂,我们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难点: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三)学情分析 由于生长在对外开放的时代,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处于萌芽状态,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需要加强责任感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九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懂得关心社会发展、国家大事,因此,要尽可能地从具体事实入手,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例中去懂得道理,去感悟知识,去体会变化和发展。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民族精神,兴国之魂

爱国演讲稿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

爱国演讲稿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我国选手夺得 世界冠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运动场上的时候,当我们从广播 中听到我国的运载火箭、通信卫星飞上蓝天、奔向宇宙的时候, 当我们从报纸上了解到社会建设突飞猛进、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的 时候,我们怎能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又怎能不从心底感到作 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是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因为,她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她已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她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秀山河,她还有 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心为民族的共产党的领导。 然而,仅仅有一颗爱国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怎 样爱国,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爱国就是要把自己的成长、成才 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 刻苦攻读,增长才干,为将来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 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国和爱 社会主义是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一百年来为求中国,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许多仁人志士曾 尝试过多种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才 结束了近百年中国被蹂躏、被压迫的历史,使中国以东方巨人的

雄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国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的国防力量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极大地提高。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因为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绝对不能分开,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爱国主义的基础,也是青年学生立爱国之志的根本点、出发点。 爱国,就要发扬我国人民优秀的爱国传统。虽然不同时期爱国有不同内容,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从戚继光率军御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邓世昌黄河血战;从谭嗣同慷慨就义,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站起来”而奋力开拓,披肝沥胆……一幕幕血与火交织的场景汇成爱国主义壮丽的画面,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写就爱国主义不朽的诗篇。作为后辈的我们怎能不向他们学习,不怎能不尽心尽力报效祖国,以全部的忠诚、壮丽的青春、坚定的信念! 热爱祖国,我们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誓言,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做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 同学们,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党和人民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让我们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为着祖国美好的明天,勤奋学习,刻苦锻炼,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道路奋勇前进吧! 谢谢大家。

文化建设宣传口号

文化体系建设宣传标语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3、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4、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5、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7、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8、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9、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10、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1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1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6、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17、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18、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1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20、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22、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4、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5、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6、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7、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8、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9、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0、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33、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 题 一、填空题 (★) 1 . 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__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 了____,这两个重要现象的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 2 . 在外工作的兴国人每逢回到家乡,总不忘来一个“粉笼床”,端上“粉笼床”,香味扑鼻而来,是由于分子的__造成的;端“粉笼床”时很烫手,是通过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 3 . 体温计选用水银作为测温液体的原因之一是水银的______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如图 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是利用了温度计中的水银是 _______,作为电路导电的一部分,在达到一定温度后使电路接通,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 (★) 4 . LED灯带在装饰材料中被广泛应用,小英同学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发现,灯带中的LED 灯串联后经电流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她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 负极后灯亮了,这是因为LED灯具有_____性,LED灯发光时是将_____能转化为光能。 (★) 5 . 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V;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 1两端的电压为___V。 (★★) 6 . 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 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_____ Ω;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 V 的电路两端,L、R并联的总电流是 ____ A. (★★★★) 7 . 如图所示,在观察奥斯特实验时,小明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N 极向纸内偏转.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磁针上方时,小磁针也将发生 偏转.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 _____ ,你认为磁针的N极会向 _____ (选填“纸内”或” 纸外”)偏转. (★) 8 .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螺线管的左侧,则螺线管的左端是__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前,国内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紧迫。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真理性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个内涵丰富、外延开放的“体系”,更在于它是“核心”,是基本,是主心骨,是精气神,是国之魂。 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众说纷纭的焦点。我认为,要正视以下七大矛盾。 第一,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把先进性和包容性统一起来。 第二,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

第三,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把科学清晰与适当抽象统一起来。 第四,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把革命性和道德性统一起来。 第五,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不宜“局部生病、全身用药”。 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紧迫、实在的课题,就是建立我们自己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伦理”,把“资本”的冲动与“诚信”的建构成功结合,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抑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促进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不在这个方面对症下药。 第六,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有压力驱使人付出,也要有动力诱导人获取。

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中国精神六十五年的弘扬和支撑

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 ——中国精神六十五年的弘扬和支撑 2014年9月26日星期五 刘文嘉 65年,历史江河奔流不息。 从天安门广场的开国礼炮鸣响时起,中国就一直在被西方困惑、怀疑、警惕的目光打量着。 65年,这个大国沧桑巨变,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类发展指数上升最快的国家,既保持着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率,又在迅速革新完善着民主法治制度、教育科技体系。它成为世界新兴力量的象征,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中国为什么能? 答案是: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支撑着这一切的“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是兴国之魂,这是强国之魄。 爱国主义:传承民族血脉 爱国传统源远流长,数千年以降,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绵延不绝,万川归海。 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对华夏疆域空间的守护,对民族独立、自由、尊严、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它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度,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抱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胸襟,亦是“恨不抗日死”的血性,是“人间遍种自由花”的梦想。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根脊梁,在65年共和国历史中更显分量。这条血脉,一直传承到今天。 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铁人队伍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人拉肩扛卸运钻机、盆端桶提运水开钻,硬是在东北荒原上竖起了钻机、打下了油井,纾解了国家建设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朴素口号,至今仍回荡在东北大地。 70年代的中国航天事业,以戚发轫、孙家栋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政治运动频繁、个人境遇跌宕的情况下,克服了连正规实验设备、实验场地都没有的困难,终于放飞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让世界惊叹“中国人过去被大大低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不仅塑造了航天人,还成为激励整个中国社会奋发图强的动力。 65年,一个大国和平发展。一个个时代先锋、英雄楷模,他们的精神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为爱国主义的浩荡春潮。正是爱国主义,将最广大人民的精神活力、创造热情、创新能量汇聚起来、发挥出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力量。 新世纪,经历了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等一系列磨难,一个全民参与、众志成城、生死守望的中国社会,迸发出巨大的正能量,让中国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凝练,让中国力量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彰显。 恰如汶川地震后俄新社播发的评论:“一个总理在两个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元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拥堵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65年,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在于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