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勘探-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与应用

磁法勘探-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与应用
磁法勘探-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与应用

第十一章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与应用

一、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

1、地质解释的主要内容

1)重磁资料的预分析:

使资料的解释建立在资料完整、可靠、便于解释的基础上。

→→有用异常是否得到明显反映。

2)数据处理

将有意义的异常从叠加异常中分离出来,去掉与任务无关的异常。

其他:延拓,化极,求导等。

3)定性解释

ⅰ:初步解释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因。

ⅱ:大体判定异常源的形态、分布范围、异常界面的起伏变化等。

4)定量解释

得到异常源的形状大小,界面深度等几何参数。

5)地质结论和图示

2、重磁异常的多解性:

1)不同岩石的同一物性参数。可以具有同一数量级,可能在地表引起相同的异常。

2)地表观测的异常分布不是全部空间场值的分布。

二、重力和磁法勘探的主要应用:

1、重力勘探的主要应用:

①研究地壳深部结构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

②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基岩顶界面的深度起伏变化。

③查明沉积岩内部的局部构造和岩相变化:

④圈定隐伏的岩浆岩体:

⑤探明矿井下和地下浅部的某些地质问题:岩溶、采空区、破

碎带、老窑等

⑥金属矿床。

2、磁法勘探的主要作用:

①研究结晶基底的起伏变化:预测含煤远景区。

②圈定不同类型岩石的分布范围:

③确定断层构造。

④研究褶皱构造。

⑤煤层燃烧带。

三、实例

1) 圈定含煤岩系的岩浆岩体

我国许多煤田不同程度的受到岩浆岩侵入体的影响。目前,主要是应用磁法勘探来解决岩浆岩的圈定问题。1980年,中国矿业大学物探教研室曾在甘肃窑街煤田进行过圈定超基性岩的磁测工作,目前是研究该区煤矿开采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突然涌出的原因。同时,磁测结果还提供了断裂构造和烧变岩石的边界位置等资料。

窖街煤田是中生代山间盆地性煤田,盆地基底是弱磁性的前震旦系变质岩,含煤岩系为侏罗纪

地层,煤系上覆的层为白垩纪、第三纪红色地层或直接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区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主要是中等磁化强度的超基性岩,它与周围岩石磁性差异明显。

图13—9是窖街煤田磁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对其中四个局部正磁异常(编号为M1、M2、M3、M4)进行了更大比例尺的详测。由图可见,四个异常呈串珠状(NW)向分布,无负异常出现,异常等直线密集,推断为一NW走向断层。东侧磁场变化平缓,形成500一600nT的平缓异常带。图13—11,为近东西路的磁异常剖面图,图中平缓异常带是由深部磁性体所引起的的,剖面异常是浅部超基性岩和深部磁形体异常的叠加。

为了分辨叠加异常以及研究磁性体的分布形态,对磁异常资料进行向上和向下延拓的处理(图13—12)。从向上延拓剖面曲线可以看出,当延拓高度达200m时,异常曲线平缓,浅部超基性岩引起的局部正异常被消除,突出了深部磁性体引起的平缓异常,剖面左侧磁场平稳且变化很小,属正常场范围,右侧平缓异常反映了深部异常源的存在。当异常向下延拓至50一100m时,异常曲线形态变窄,曲线幅度变化剧烈。在相邻的两个延拓深度上,异常极大位两侧的陡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可认为向下延招已达到岩体的顶面深度。根据不同下延深度磁异常值绘制的空间等值线断面图也可看出,当下延到岩体顶面时等值线聚集,等值线聚集处可认为相当于岩体顶面深度。

2) 圈定煤层燃烧带范围

我国不少煤田,特别是西北地区,由于煤层露头的氧化作用可引起煤层浅部自燃。煤层经过燃烧,其顶底板岩石和煤层恰好受到强烈的高温作用形成烧变岩。烧变岩具有强的热剩磁,这是因为顶底板中往往含有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等铁质矿物烧变之后,大部分变成磁铁矿,具有很强的磁性。煤层自燃一般是经过低温氧化、自热、发火、燃烧和降温熄灭几个过程。在熄灭带上磁异常最强;发火带和燃烧带处于增温燃烧阶段,尚未获得热剩磁,因此磁性较弱。60年代开始,我国西北地区已开始应用磁法勘探方法圈定煤层燃烧区的范围,先后在20多个测区进行工作,经钻探工程验证,磁异常圈定的燃烧区范围是可靠的。综合应用自然电场法勘探,还能研究活火区的燃烧状态和蔓延速度。近年来,在陕西北部神木煤田圈定燃烧区也取得显著成效,确定燃烧区边界的精确度可达到5—10m,这对准确的布置开采工程,特别是露天开采工程具有很大经济意义。

神术煤田活鸡兔露天矿区是保罗组合煤地层,含五层可采煤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厚度达9m。该区自燃煤层多沿沟谷向两侧燃烧,随着供氧条件不足而熄灭。经测定烧变岩磁化率一般在90×10-6SI(k)以上,剩余磁化强度常见范围在(550~9000)×10-6SI(k)之间、与周围岩石具有明显的磁性差别。

该区垂直磁场强度异常

Z曲线的特点是在平稳的背景上出现锯齿状跳跃异常,幅度较大,变化

a

剧烈,异常剖面曲线如图13—13所示,异常最大值可达1000nT,正负异常交替出现。

Z曲线明显

a

地反映出烧变区与末烧变区边界线。造成异常跳变的原因是由于煤层围岩中铁质矿物结核大小和分布不均匀,以及煤层燃烧程度不同所致,因而烧变岩石的磁性也很不均匀。

图13—14为总磁场强度异常T

剖面图。图中,异常的突然跳跃点对应着火烧区的边界。在某些测线上,异常幅度虽然不大,但锯齿状跳跃的曲线特点与平稳的背景值仍然有明显差异,随着烧变岩埋深增加,曲线的跃变程度趋于缓和。

由于烧变岩的深度、厚度、铁磁质矿物含量和燃烧程度的不同,使区内磁异常的幅度大小和异常曲线形态复杂多变,然而用磁法理论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对比,可以较准确的对异常作出解释并划分出烧变区的范围。对于磁性较弱的低温燃烧带边界,应利用高精度磁力仪,以便更准请的圈定边界位置。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库

.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地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 5地震: 6岩石: 7.矿物 8岩石的结构: 8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 10地质构造: 11.断层: 12活断层*: 13地质图: 14地下水 15孔隙: 16临界水力梯度*: 17裂隙: 18岩溶: 19潜水

20承压水: 21层流: * 22紊流: * 23 流砂 24基坑突涌: 25烈度: 26泥石流: 27滑坡: . . 28风化作用: 29斜坡变形破坏: 30工程地质勘探* 31原位测试* 32岩心采取率** 2、填空题 1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以及 4个方面。 2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3地质作用包括和。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6根据岩石的形成深度分为:。 7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和。 8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有:和。 9岩层的产状要素是:、和。 10岩层间接触关系有、、。 11褶皱的识别标志是。 12断层要素包括:。

13逆断层活动时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断裂。 14*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15.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和 。 16地下水分类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17地下水的控制根据其基本原理,通常可分为:、、、、等几种控制方法 . . 18*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19*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可归纳为:、和 三种类型。 20*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 。 21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 (1)________________ (2)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 (4)________________

磁法勘探-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与应用

第十一章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与应用 一、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 1、地质解释的主要内容 1)重磁资料的预分析: 使资料的解释建立在资料完整、可靠、便于解释的基础上。 →→有用异常是否得到明显反映。 2)数据处理 将有意义的异常从叠加异常中分离出来,去掉与任务无关的异常。 其他:延拓,化极,求导等。 3)定性解释 ⅰ:初步解释引起磁异常的地质原因。 ⅱ:大体判定异常源的形态、分布范围、异常界面的起伏变化等。 4)定量解释 得到异常源的形状大小,界面深度等几何参数。 5)地质结论和图示 2、重磁异常的多解性: 1)不同岩石的同一物性参数。可以具有同一数量级,可能在地表引起相同的异常。 2)地表观测的异常分布不是全部空间场值的分布。

二、重力和磁法勘探的主要应用: 1、重力勘探的主要应用: ①研究地壳深部结构和划分大地构造单元。 ②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基岩顶界面的深度起伏变化。 ③查明沉积岩内部的局部构造和岩相变化: ④圈定隐伏的岩浆岩体: ⑤探明矿井下和地下浅部的某些地质问题:岩溶、采空区、破 碎带、老窑等 ⑥金属矿床。 2、磁法勘探的主要作用: ①研究结晶基底的起伏变化:预测含煤远景区。 ②圈定不同类型岩石的分布范围: ③确定断层构造。 ④研究褶皱构造。 ⑤煤层燃烧带。 三、实例 1) 圈定含煤岩系的岩浆岩体 我国许多煤田不同程度的受到岩浆岩侵入体的影响。目前,主要是应用磁法勘探来解决岩浆岩的圈定问题。1980年,中国矿业大学物探教研室曾在甘肃窑街煤田进行过圈定超基性岩的磁测工作,目前是研究该区煤矿开采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突然涌出的原因。同时,磁测结果还提供了断裂构造和烧变岩石的边界位置等资料。 窖街煤田是中生代山间盆地性煤田,盆地基底是弱磁性的前震旦系变质岩,含煤岩系为侏罗纪

工程地质学最新完整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4、原生矿物 岩石经物理风化破碎,但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矿物碎屑。 5、次生矿物 岩石经过化学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6、粒径 土颗粒的大小以其直径来表示,称为粒径,其单位一般采用mm。粒径只是一个相对的、近似的概念,应理解为土粒的等效直径。 7、粒度成分 土中各个粒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8、等(有)效粒径 非均粒土累积含量占10%(粒组累积百分含量)所对应的粒径。(平均粒径=50%限制粒径=60%) 9、不均匀系数是土的限制粒径和有效粒径的比值,即为Cu=d60 d10。Cu值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累积曲线越平缓;反之,Cu值越 小,则土粒越均匀,曲线越陡。 曲率系数 2d30是累积含量30%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即为 Cc=,Cc值能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情d10?d60 况。 10、土的结构: 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 11、土的构造:

在一定的土体中,结构相对均一的土层单元体的形态和组合特征。包含土层单元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相互关联等方面。 12、细粒土的稠度: 由于细粒土的含水率不同,表现出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物理状态,如固态、速态或流态,细粒土这种因含水率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力状态,即为细粒土的稠度。 13、稠度界限 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对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稠度界限,也称为界限含水率。 14细粒土的可塑性 细粒土的含水率在液限和塑限两个稠度界限之间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土粒间的连结,并且在外力解除后仍保持已有的形状,细粒的这种性质称为它的可塑性。 16、土的前期固结压力: 是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17、黏性土和非黏性土: 黏性土具有结合水连结所产生的粘性土。如细粒土; 非黏性土土粒间无连结,不具粘土。如粗粒土、巨粒土。 18、湿陷性: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19、触变性: (土饱水而结构疏松)在振动等强烈扰动下其强度也会剧烈降低,甚至液化变为悬液的这种现象。 20、湿陷系数: (黄土)试样在某压力作用(p)下稳定的湿陷变形值与式样原始高度的比值称δs=hp-h'p h0,式中hp为保持天然 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一定压力时,压缩稳定后的高度(cm);h'p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侵水作用下,下层稳定后的高度(cm),h0为土样的原始高度(cm)。 21、自重湿陷系数: (黄土)实验在与其饱和自重压力相等的压力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湿陷值与土样原始高度的H值δ2s='hz-hz式h0 '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中hz为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至土样的饱和自重压力时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cm);hz

重磁数据处理大报告-陈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姓名:陈亮 班级: 061132 学号: 480 指导老师:杨宇山

目录 一、地质任务3 二、工区概况3 三、数据整理4 一、重力资料数据整理4 二、磁场资料数据整理6 四、材料图4 五、研究区重磁异常分析10 六、重磁资料数据处理13 1、重力场延拓13 2、磁场化极处理 16 3、重力场的分离 17 4、磁场的分离18 5、重磁资料导数换算处理20 七、局部重磁异常分析25 八、学习总结25

一、地质任务 (1)将布格重力异常Δg和磁异常ΔT整理出来,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和磁异常的总精度。 (2)利用surfer绘制测点点位图(即实际材料图),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磁异常ΔT平面图。 (3)根据密度统计表分析研究区的物性特征。 (4)分析研究区重磁异常特征。 (5)对重磁资料进行处理(化极、延拓、导数换算等并绘制结果图件),并进行断裂构造分析。 (6)提取与矿有关的局部重磁异常(绘制结果图件),并进行对应分析,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磁铁矿与磁铁矿的可能分布范围。 (7)撰写报告。 二、工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处在我国非常重要的铁多金属矿成矿带西段。在以往地质、物探工作基础上,2015年3月人们在研究区中部完成了面积为5km2(×2km,线距50m,点距20m,测向方位角0度)的1:5000地面重磁扫面工作。 此次重力施工设计精度为50μGal,磁测施工设计精度为5nT,共完成了3116个测点,检查点159个,重力观测误差为μGal,磁测观测误差为;重力近区地改范围0~20m,在野外完成,采用差分GPS(RTK)进行8方位方形域测量,检查点59个,误差为μGal。点位测量采用RTK差分GPS进行测量,检查313个点,高程测量误差为,平面位置测量误差为。 研究区铁矿赋存于燕山期早的中酸性岩与三叠系地层的接触部位,研究区经历了后期的构造变动,断裂构造发育,浅表磁铁矿经历了风化和淋滤作用后,形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5建筑场地烈度:也称为小区域烈度,指因建筑场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基建筑场地烈度本烈度的提高或降低 6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承受由建(构)筑物基础传来的荷载的能力。 7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9土体: 分布于地壳表部尚未固结成岩体的松散堆积物。 10地质构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工程中,地壳经受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等的影响,使地壳岩层受到压缩、拉伸、剪切、扭曲、相对位移和岩浆侵入的冲切、上覆、下顶,以及热熔岩浆围岩的挤压与摩擦等的作用,引起地壳中岩层产生倾斜、褶皱、断裂和侵入岩体的贯穿与覆盖等,形成的各种岩层形态和行迹在空间的分布,称为地质构造。 11岩层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岩层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称产状要素。 12褶皱构造:一系列波浪起伏的弯曲状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 13断裂构造: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14节理:节理也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为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15断层:岩层受力作用断裂后,岩层沿着破裂面产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16岩石: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它们都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17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18软弱夹层:在坚硬岩层中夹有的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和厚度岩层。 19泥化夹层:指受风化或构造破坏,原状结构发生显著变异并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含水量在塑限和流限之间的泥状软弱夹层。根据泥化机制的不同,泥化夹层可划分为泥化型和蚀变—泥化型。 20岩体结构: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承载能力,变形,抗风化能力,渗透性等) 21土: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22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特征。 23土的触变性:当粘性土结构受扰动时,土的强度降低。但静置一段时间,土的强度又逐渐增长,这种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 24土的构造:是指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总合。 25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26坡积土:是经雨雪水的细水片流缓慢洗涮,剥蚀,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 27洪积土: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土体。 28冲积土:由河流的流水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而成的土体。29风积土:风积土是指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岩石的风化碎屑物被风吹杨,搬运一段距离后,在有利的条件下堆积起来的一类土。 30填土:是一定的地质,地貌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而堆积的土。 31地下水:存在于地壳表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32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33承压水: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或自流水。 34岩融水:埋藏于溶隙中的重力水。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 学号: 班号: 061123 :梦谨 指导教师:永涛

目录 前言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3) 磁力仪工作原理 (4) 工作容及步骤 (3) 实验容及步骤 (6)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 评述与结论 (13) 总结 (8) 建议 (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 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 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 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 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 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 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 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 法勘探。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 图1 磁异常示意图 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 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灵敏度:0.05nT 分辨率:0.01nT

绝对精度:±0.2nT 动态围:20000到120000nT 梯度容差:>7000nT/m 采样率: 3秒至60 秒可选 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 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 工作温度:-40℃—+55℃ 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 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 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 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 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 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2.2Kg (2)测量原理 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在水、酒精、甘油等样品中,质子受强磁场激发而具有一定方向性,去掉外磁场,质子在地磁场作用下绕地磁场T旋进,其旋进频率f与地磁场T强度成正比,关系式为: T=23.4872f 单位:伽马或纳特。测定出频率f即可计算出总磁场强度T的数

南沙中部海域北康·曾母盆地重磁异常特征及解释

南沙中部海域北康?曾母盆地重磁异常特征及解释 林 珍 (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广东广州 510760) 摘要:通过对南沙中部海域北康、曾母盆地重、磁资料的定量计算、定性解释,认为空间重力异常主要受浅部地质因素影响,空间重力异常的高低间接地反映了海底地形起伏变化、新生代沉积层厚度大小、沉积岩密度变化以及基底的坳、隆等特征;磁力异常资料通过预后处理及反演计算,推测北康、曾母盆地新生代火成岩以中酸性—中基性岩为主,磁性基底与声波基底基本一致,可划分为2处坳陷及3处隆起;北康、曾母盆地位于减薄的大陆壳上,莫霍面深度约21~26km 。重、磁资料综合解释结果为沉积盖层构造分区、基底断裂推断及火成岩岩性识别提供依据。关键词:重力异常;磁力异常;磁性基底;北康、曾母盆地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18(2003)04-0263-06 北康盆地(文中所解释资料以北康盆地为主、部分曾母盆地北部区域)位于南沙中部海域大陆坡上,面积约6.2×104km 2,水深100~2000m ,是南沙中部海域大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各外国石油公司已在该盆地开展了大量的勘探工作,目前只有一口油气钻探井详细资料未知。北康盆地的调查在1996年之前偏重于大区域调查和基础研究,对油气的勘查研究程度相对较低。1996~1998年,广州海洋地质局重点围绕北康盆地开展了1∶25万比例尺、8km ×16km 测网的区域普查工作,提交了北康盆地首份综合调查报告———《南沙中部海域北康盆地综合地球物理区域普查报告》;2000年,南沙“95-4科学考查”选择在北康盆地及曾母盆地北部区域开展了4km ×8km 、局部2km ×4km 测网的油气面积普查工作,进一步评价了该区域的油气远景,优选构造,为实现南沙海域油气勘探的突破做准备。重、磁资料的解释工作主要针对盆地内火成岩的分布和性质不明、深部断裂特征和构造形态不清的问题而展开,根据重磁异常特征、重磁资料的处理结果并与地震资料相结合,对该区岩体性质、分布及深部和基底断裂体系有了新的认识,有助于对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史的研究,并为北康盆地与曾母盆地的划界提供依据。 1 重力场特征及分区 1.1 重力场特征 重力场总的特征是:空间重力异常以正值为主,一般幅值为(0~20)×10-5m/s 2,极大值为62× 10-5m/s 2,极小值为-24×10-5m/s 2,异常走向以N E 或NN E 向为主,个别异常走向为NW 向。布格重力异常均为正值,一般幅值为(35~135)×10-5m/s 2,极大值为135×10-5m/s 2,极小值为35×10-5m/s 2,总体走向为NW 向。 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均与海底地形起伏变化有关,地形高部位(如海山、海丘等)对应空间重力高,地形低部位(如海沟、海槽等)对应空间重力低。布格重力异常由于布格改正不完善造成异常走势与等深线走势非常相似,由南至北,水深由140m 渐变到2200m ,布格重力异常值则由25×10-5m/s 2递增至135×10-5m/s 2。1.2 重力异常分区 根据空间重力场形态,由西至东可划分为:西部重力异常正值区(Ⅰ区)、中部重力异常平缓低值区(Ⅱ区)、东部重力异常变化高值区(Ⅲ区)(图1)。 西部重力异常正值区(Ⅰ区)位于工区西部的曾母盆地北部,控制面积约18900km 2。该区背景为宽缓的重力高带,重力异常值均为正值,一般幅值为(0~15)×10-5m/s 2,总体走向呈NN E 向。Ⅰ区与Ⅱ区的分区界线为北康盆地与曾母盆地的划界提供依据。 中部重力异常平缓低值区(Ⅱ区)控制面积约13600km 2,重力异常变化平缓,以负值为主,一般幅值为(0~10)×10-5m/s 2,主体走向为NNW 向。区内共有7个重力低(G 3~G 8、G 11);2个重力高(G 9、G 10),其中G 3~G 7共同构成一条NW 向的重力低带。 收稿日期:2002-05-10  第27卷第4期物 探 与 化 探 Vol.27,No.4 2003年8月 GEOPHYSICAL &GEOCHEMICAL EXPLORA TION Aug.,2003

吉林大学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报告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沈阳及其附近地区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报告 姓名:李雪垒 学号: 班级:四班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应用地球物理) 指导教师:吴燕冈教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重磁数据处理基本原理与方法 (3) 一、重力场与磁场的波谱介绍 (3) 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3) 三、Surfer、Grapher简介 (3) 第二章地质概况 (5) 一、东北及其附近地区地质概况 (5) 二、实验区内的地质概况 (5) 第三章区内重磁异常综合解释 (8) 一、重力数据异常处理与解释 (8) 二、磁异常数据异常处理与解释 (12) 三、重磁异常场综合分析 (15) 第四章本次实验的初步结论 (16) 主要参考文献 (16)

前言 重力勘探是测量与围岩有密度差异的地质体在其周围引起的重力异常﹐以确定这些地质体存在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形状,从而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作出判断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的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二者有广泛的应用,如研究地壳深部构造;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划分成矿远景区;掩盖区的地质填图,包括圈定断裂﹑断块构造﹑侵入体等;广泛用于普查与勘探可燃性矿床(石油﹑天然气﹑煤);查明区域构造,确定基底起伏,发现盐丘﹑背斜等局部构造;普查与勘探金属矿床(铁﹑铬﹑铜﹑多金属及其他),主要用于查明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和岩体,进行间接找矿;也常用于寻找大的﹑近地表的高密度矿体,并计算矿体的储量;工程地质调查;如探测岩溶,追索断裂破碎带等。 随著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测量磁场3个分量及其梯度的高精度航空磁力仪已经制成。加上高精度的导航和数据处理,绘图和资料解释推断的自动化,今后航空磁法勘探将代替部分地面磁法勘探,并在工作过程中自动作出解释,绘出磁性体空间分布图。利用这些图件,再结合其他资料,能可靠地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作出推断,供找矿﹑找地下水﹑工程建设和地震预报等方面应用。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重磁勘探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测量精度方面大大提高。 由于重磁法勘探应用广泛,成本不高,因此在勘探领域一般是其他勘探方法之前的首选方法。由于地球区域复杂,通常要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以去除各种无关影响,提取所要的结果。同时根据处理结果对其进行解释,其中解释又分为定性解释与定量解释,其处理方法与解释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均有所简单涉及。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重磁异常的空间域处理与转换,重磁异常的波数域处理,重磁异常的反演方法以及重磁资料的地质解释和在勘探中的应用等。 基于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及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东北地区的重磁异常做初步的处理及解释。本次实验作图工具使用的为Surfer和Grapher,同时也参考了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基本出发点,进而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地下工程地质问题

一、名词解释(5) 1.围岩p150 由于工程开挖,使在一定范围内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岩体中的应力受到扰动而重新分布,这个重分布应力范围内的岩体被称为围岩。 2.卸荷回弹p150 地下洞室开挖后,破坏了岩体中原有的地应力平衡状态,岩体内各质点在回弹应力作用下,力图沿最短距离向消除了阻力的临空面方向移动,直到达到新的平衡,这种位移现象叫做卸荷回弹。 3.岩爆p151 在高地应力区地下洞室开挖中,围岩在局部集中应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岩体强度时,发生突然的脆性破坏,并导致应变能突然释放造成的岩石的弹射或抛出现象,称为岩爆。 4.软岩大变形p152 洞室开挖后,当围岩应力超过软弱岩体的屈服强度时,软弱的塑性物质就会沿最大应力梯度方向向消除了阻力的自由空间挤出,称软岩大变形。 5.突泥p156 地下工程掘进破坏了岩体原来封闭的边界,高能水土混合物突然涌出、快速释放,形成突泥。 二、单选(20) 1.下列哪种应力是初始地应力()。P149~150 A.未受开挖影响的原始地应力 B.未支护时的围岩应力 C.开挖后岩体中的应力 D.支护完成后围岩中的应力 2.以下关于地应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149 A.在浅部岩层,地应力垂直分量v值接近于岩体自重应力 B.水平分量h各向同性 C.最大主应力在平坦地区或深层受构造方向控制 D.最大主应力在浅层往往平行于山坡方向 3.以下有关直墙圆拱型隧道周边围岩应力变化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150 A.当侧压力系数较低时,拉应力主要出现在拱顶和洞底 B.当侧压力系数较低时,压应力主要出现在拱脚和边墙中部 C.随着侧压力系数增加,拱顶和洞底由拉应力转为压应力 D.随着侧压力系数增加,拱脚和边墙中部由压应力转为拉应力 4.在薄层脆性围岩的主要变形破坏类型是()。P151 A.张裂塌落 B.劈裂剥落C.弯折内鼓 D.塑性挤出 5.下列有关岩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152 A.岩爆是岩石内部弹性应变能积聚后而突然释放的结果 B.岩爆发生时,常伴有声音 C.岩爆发生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应力调整阶段、启裂阶段和岩爆阶段D.岩爆发生的临界深度约为200m,埋深越大发生岩爆可能性越大 6.“通过开挖导坑时的实测涌水量,推算隧道涌水量”的涌水量预测方法称作()。

秦岭造山带重磁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年第$期 第#%卷!""#年#!月&’()*+,*)-./*0)-+(12).,.23总第456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期秦岭造山带重磁异常特征 及其与成矿的关系7 李文全 8西北有色地勘局地勘院9陕西西安5#""%:; 摘要<通过秦岭造山带重磁场的解译9初步探讨了该区深部构造特征及已知蕴矿区与重 磁场的关系9为区域地质及成矿理论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重磁异常>解译>蕴矿区 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B %$$@8!""#;"$B "5:C B"$秦岭造山带地跨甘肃D 陕西D 河南三省9与华北地块D 扬子地块及松潘E 甘孜褶皱带等三大地质构造单元毗邻9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地之一=区内地层出露齐全9构造及岩浆岩发育=在漫长的构造作用及地质演化过程中9不同物性8如磁性D 密度等;或同种物性的岩层发生拉张D 挤压D 剪切9形成了其独特的地球物理场=通过地球物理场的研究9对分析秦岭造山带的地质演化D 地质构造8尤其是深部构造;D 地层D 岩浆岩的分布及丰富地质成矿理论9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性特征 由表#可知9该区太古代及元古代地层作为古老的结晶基底具有较高的磁性9但极不均 匀9斜长角闪岩磁化率可达4"""F#!"""8:G H#"B $-’ 9下同;9而混合岩仅%""F4""=元古代中熊耳群地层磁性最强9可达:"""以上9 其次是碧口群D 耀岭河群D 秦岭群等=古生代以来的地层9除白垩系磁性较强外8:""F5"";一般磁性较弱或无磁性=岩浆岩磁性不均匀8表!;9一般超基性D 基性岩磁性最强9中性岩次之9酸性岩较弱= 本区太古代太华群的密度最高9次为元古代9其中震旦系D 蓟县系的密度较高9秦岭群D 宽坪群次之9熊耳群密度较小9古生代以来地层中寒武D 奥陶系密度最大9泥盆系次之9而石炭D 白垩系密度较小9整体看9随地层从新到老密度增大=岩浆岩一般从酸性到基性密度增加= 对比整个地层9太古界D 元古界与上覆地层之间有明显的磁性界面9可形成区域磁异常=上地幔与上覆地层之间有一定的密度差9可形成区域重力异常= C :57收稿日期

频率域位场处理和转换实验

《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实验二频率域位场处理和转换实验 学院:地测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2018年1月9日 二0一八年一月

目录 1 基本原理 (2) 1.1位场的方程 (2) 1.2二维傅里叶变换及卷积性质 (2) (1)傅里叶变换 (2) (2)卷积性质 (2) 1.3频率域位场延拓原理 (3) 2 输入/输出数据格式设计 (3) 2.1 输入数据格式设计 (3) 2.2 输出数据格式设计 (3) 2.3 参数文件数据格式设计 (3) 3 总体设计 (4) 3.1频率域位场处理与转换的一般步骤 (4) 3.2软件总体设计结果流程图 (4) 4 测试结果 (5) 4.1 测试参数 (5) (1)向上延拓 (5) (2)向下延拓 (5) 4.2 测试结果 (6) 5 结论及建议 (7) 附录:源程序代码 (8)

1 基本原理 1.1位场的方程 由场论知识可知,位场方程分为 两大类:有源的Possion 方程()02 ≠?U ,以及无源的Laplace 方程()02 =?U 。 Laplace 方程的第一边值问题()1|f U S =通常为Dirichlet 问题,第二边值问题 ?? ? ??=??2|f n U s 通常称为Nueman 问题。若P 点在S 平面内称为内部问题,反之称为外部问题。由唯一性定理可知,Dirichlet 的内部和外部问题的解是唯一的,而Nueman 内部问题的解不是唯一的,有一常数差,但其外部问题解是唯一的。 外部问题的解的唯一性的原因:。 0; 0=??=∞ →∞ →r r n U U 无源区域位场可以表示为: ds n G W n W G p W ??? ? ?????-??= π41)( (1-1) ()() ()()()[] ()() z y x h W d d z y x W z z y W -=-+-+--=??+∞∞-+∞ ∞ -ξξηεη εξηεξηεπξ,,*,,,,2,,x 2 3 22 2 (1-2) 1.2二维傅里叶变换及卷积性质 (1)傅里叶变换 []??+∞∞-+∞ ∞ -+-= =dxdy y x g y x g F v u G e vy ux i ) (2),(),(),(π (1-3) []? ?+∞∞-+∞ ∞ -+-= =dudv v u G v u G y x g e F vy ux i ) (21 ),(),(),(π (1-4) (2)卷积性质 ()()[]()()v u P v u G y x p y x F ,*,,*,g = (1-5) ()()[]()()y x p y x v u P v u G F ,*,g ,*,1=- (1-6)

重磁电勘探读书报告

《重磁电勘探》结业作业 学生姓名:周昆 专业班级:资工(基)11202 班级序号:35号 指导教师:刘启民 时间:2014.12.5

中国重力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 本篇文章是对新世纪里的重力勘探的仪器、数据处理技术、解释理论与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开展卫星重力测量,综合卫星、航空、地面重力测量资料研究地球结构与构造;发展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发展复杂条件下三维重力场多参数综合反演可视化技术以及快速自动反演技术。 [关键词]中国重力勘探技术;发展;前景与展望 1引言 在中国,以地质构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重力勘探方法已经历了一个长期和成功的历史。从50年代初期,重力勘探开始应用于我国的地质找矿试验工作,此后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现代数学物理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促使重力勘探在仪器、方法技术、解释理论以及实际应用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重力勘探已成为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在解决以下地质问题中取得了肯定的效果:(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2)基底起伏和内部结构;(3)追索大的构造破碎带和断层;(4)圈定沉积盆地范围和内部构造;(5)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和深部形态;(6)岩石圈均衡状态和上地慢密度横向不均匀性,详细重力测量在地质填图和矿产勘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重力勘探已在区域地质调查、能源和固体矿产普查、工程地质调查,以及深部构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与方法技术上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重力勘探方法如何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文章在分析当前重力方法进展的基础上,从现代数理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新的需求角度,对重力方法从仪器、数据处理技术、解释理论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估与展望。 2重力勘探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2.1高精度重力勘探技术的应用 高精度重力勘探技术是建立在位场理论、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它的野外工作方法是在小面积范围内采用大比例、密测网和小点距工作。该技术的发展及其特征如下: ①较早的外国重力仪有诺加、握尔登重力仪,后来发展到精度较高的索丁和拉科斯特(:Lacoste)重力仪。1991年我国引进了使用亚菲尼特(Affinity)仪的美国艾菲系统;1993年西北地质研究所从俄罗斯引进了使用THY一B型重力仪的GONG 技术。拉科斯特D型、G型重力仪由美国70年代研制成功,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的一类重力仪。它以零点漂移小,精度高、重量轻和操作方便而著称。②高

工程地质地质名词解释

岩层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 逆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方向,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地质年代:地球(壳)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年代。 矿物:天然形成的单中化合物,为均质固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间的重力水。 流砂:是地下水自下而上渗流时砂土产生流动的现象。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为岩溶 滑坡:指斜坡上的岩土体或其它碎屑堆积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失去稳定,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急骤水流,挟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松散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山前地带的现象。 软土:一般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膨胀土:是一种对环境变化,特别是对于湿热变化非常敏感,易于发生膨胀和收缩,产生膨胀压力的土。 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逆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方向,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背斜:背斜是两翼岩层以核部为中心向两侧倾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上弯曲的褶皱。向斜:向斜是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 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无间断。 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洪积土:大雨或融雪水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碎屑物沿冲沟搬运到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堆积而成。 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以角度相交,且地层时代不连续。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的弯曲变形称为褶皱。 砂土液化:疏松且含水量高(或饱和)的砂性土在受到地震的情况下,砂体达到液化状态,丧失地基承载力。 膨胀土:是一种对环境变化,特别是对于湿热变化非常敏感,易于发生膨胀和收缩,产生膨胀压力的土。 结构面:岩体中各种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二维地质界面均称为结构面。 正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线方向,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地震烈度:地震对某具体地点的实际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平行不整合:在沉积过程中,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 残积土:岩石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物或残积土,因其覆盖在地表,又常称为残积层。 风化作用:出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并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接触,发生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平推断层:断层两盘基本无上下相对运动,而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以走向断距为主的断层,叫平推断层。

重磁勘探复习提纲

《重磁勘探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的重力场与磁场 1、重力场强度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 何? 2、重力场的变化包括哪些?变化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固 体潮? 3、地球重力位、引力位、重力等位面、大地水准面的定 义。 4、地球重力场正常场的定义与特点? 5、引力位的拉普拉斯方程、泊松方程及引力场高斯通量 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6、重力异常的定义与物理意义。 7、地磁要素的构成及地磁图的特点。 8、地球磁偶极子磁位的表达式?表达式各参数的物理意 义及单位是什么? 9、地球磁场的构成,地球磁场的正常场及磁异常的定义。 10、地磁场的垂直分量、水平分量、总场的梯度表达式。 11、地磁场的变化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地磁日变化,什 么是地磁脉动,什么是磁暴? 12、地磁坐标与地理坐标的定义。

第二章岩矿石密度与磁性 1、三大岩石密度与磁性特点? 2、影响岩矿石密度与磁性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3、物质的磁性可分为哪几类?温度对其影响如何? 4、表征岩矿石磁性的物理量有哪些?其中关系如何? 5、岩矿石的感应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的定义? 6、岩矿石包括哪些剩磁,热剩磁有何特点? 7、影响岩矿石磁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重磁测量仪器 1、简述绝对重力仪的自由落体和上抛法测量原理? 2、石英弹簧重力仪在水平零位置时灵敏度的表达式,根 据公式如何调节仪器灵敏度? 3、石英弹簧重力仪器的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 4、拉科斯特金属弹簧重力仪的灵敏度公式表达式是什 么? 5、简述质子磁力的测量原理。 6、简述光泵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重磁野外测量 1、简述重磁勘探的测量比例尺是如何确定的? 2、磁测不同精度是如何定义的,衡量重磁测量质量的方 差公式有哪些? 3、重磁测量的方式有哪些?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1.构造应力:由构造运动所引起的地应力。 构造变形:由地壳运动(构造运动)造成的岩石变形。 2.残积土:母岩彻底风化而保留在原地的土壤。 沉积土:风化产物经过搬运而异地沉积的土壤。 3.应变软化: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屈服应力随应变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而降低。 因而出现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 应变硬化: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屈服应力随应变不断增加。 4.约束系数:周围介质对岩体温度变形的限制能力(K)。 冲坑系数:在挑流消能中冲坑深度计算公式中与岩性裂隙发育程度有关的系数。 5.块裂岩体:两组一下相对稀疏的结构面。 碎裂岩体:多组密集的结构面。 6.山岩压力(支护抗力):地下洞石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 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或衬砌上的压力。 弹性抗力:有压隧洞围岩在内水压力作用下而产生压缩变形后所形成的对衬砌的作用力 7.片理构造:指岩石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 层理构造: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沿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出的成层构造。8.软弱夹层:一种常见的结构面,是产状平缓(<30O)的软弱薄层状地质体。 泥化夹层:是产状平缓(<30O)的泥化裂隙状泥岩层。 9.风化作用: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经受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 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破碎、松散或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甚至生成新的矿物的现象。 变质作用:地壳中的原岩在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物理条件,又经高温高压及化学因素下,其成分,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 10.碎屑结构:碎屑物质被胶结粘结起来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碎裂结构:岩石受定向压力作用,压力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发生碎裂、开线碎块甚至粉末后又被粘结在一起的结构。 11.普氏系数:在普氏压力拱理论中,表示岩石的坚固性的系数。Fk=b1/h1 弹性抗力系数:表示围岩弹性抗力的大小。 12.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甚至可以称是不同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 成矿物,矿物的自然集合则是岩石。 岩体:在不连续结构面的切割下,形成一定的岩体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的地质体。 13.断裂构造:节理构造和断层构造适合称为断裂构造。 断层构造:岩层成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燕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

重磁勘复习资料

《重磁勘探》知识点 1. 什么叫重力勘探?什么叫磁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以岩、矿石密度差异为物质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使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产生重力异常),观测和研究重力异常,就能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磁法勘探:通过观测和分析因岩矿石的磁性差异引起的磁异常,以便研究地质构造及其分布和寻找矿产能源 2. 引起重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地球重力的分布规律?什么叫做固体潮? 2gu gu gu g.u gu 9.8m/s 9.78???????????????????????????? 潮汐变化:太阳、月亮等天体引起变化为3非潮汐变化:地球形状和地下物质运动等引起的非周期变化不超过1地球形状、地形:可引起约6万变化地球自转:有3.4万变化空间上地下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到达几千人类历史活动遗迹和建筑物时间上全球重力平均值为地球表面上赤道为,两极为9.832.从赤道到两极变化为0.05????地球固体潮: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地球固体表面也会像海水一样产生周期性涨落。 3. 什么叫正常重力值,其随空间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在假设地球是一个密度成层分布的光滑椭球体,在同一层内密度是均匀的、各层的界面也都是共焦旋转椭球面的情况下,根据地球的引力参数,地球长半径、扁率、自转角速度等计算出的重力位以及重力值称为正常重力位,此时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表示正常重力场的数学解析式称为正常重力公式。确定重力位的方法:拉普拉斯方法、斯托克斯方法。 正常重力值的性质:1、只与计算点的维度有关,沿经度方向上没有变化; 2、在赤道处最小,而在两极处数值最大,相差约5万gu 3、沿纬度方向的变化率与纬度有关,在纬度45度处的变化率最大 4. 什么叫重力异常?重力异常的实质是什么? 5.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地球的基本形状?

重磁实验报告(地大)

重磁资料采集与处理实习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本次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熟悉Grapher和sufer以及matlab软件的使用,会进行基本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二、实习内容 (1)重磁数据的光滑、拟合、插值和网格化 1、利用Grapher软件实现磁异常曲线的光滑、拟合与去噪 上图红线代表线性光滑后的结果,可见磁异常在局部呈锯齿状,很可能地下分布有基性的喷出岩;蓝线代表10阶多项式拟合后的结果,可以反映区域场的变化情况。

将原始曲线改为散点图,可看出光滑后的效果。 2、利用Surfer软件实现磁异常数据的网格化与显示 测区内测点分布图如下:

打开sufer,点击Grid中出现Data,然后选中目标文件进行网格化,将网格化的文件在sufer中显示如下:

(2)组合长方体重力异常计算与分析

1、计算出多个长方体的重力异常,并将结果导出为GRD格式Model 1: X1 = -100; %长方体X方向起点坐标 X2 = 100; %长方体X方向终点坐标 Y1 = -100; %长方体Y方向起点坐标 Y2 = 100; %长方体Y方向终点坐标 Z1 = 10; %长方体Z方向起点坐标 Z2 = 55; %长方体Z方向终点坐标 经过matlab运行后导出mod_1.grd Model 2: X1 = 120; %长方体X方向起点坐标 X2 = 180; %长方体X方向终点坐标 Y1 = 120; %长方体Y方向起点坐标 Y2 = 180; %长方体Y方向终点坐标 Z1 = 1; %长方体Z方向起点坐标 Z2 = 20; %长方体Z方向终点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