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有什么?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特征?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将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火灾熄灭阶段初起阶段 1.这时火灾好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

象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室内温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 初起阶段的特点是: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室内平均温度低;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 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应设法争取尽早发根据初起阶段的特点可见,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

在建筑物内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为此.设置及时发现火灾和报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初起阶段也是人员疏的火火设备。初就很危险了。散的有利时机,发生火灾时人员若在这一阶段不能疏散出房间,起阶段的持续越长,就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火灾和灭火,并有利于人员安全撤离全面发展阶段 2.火灾范围迅速扩大,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 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房间内所有可燃物整个房问都充满了火焰,聚积在房问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温度升高很快。表面部分都卷人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它标志.性燃烧过渡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轰燃。轰燃是室内火火最显著的特征之人们若在轰燃之前还没有从室对于安全疏散而言。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内逃出,则很难幸存。因而房间内. 轰燃发生后,房问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大 .把火灾温度升高很快。火焰、高温烟气从

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还对

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 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不会烧由于其四周墙壁和顶棚、地面坚固,耐火建筑的房间通常在起火后,当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因此发生火灾时房间通风开口的大小没有什么变化,穿,阶段,室内燃烧大多由通风控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问取决于室内室内火灾保

持着稳定的燃烧状态。着,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通风条件等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了减少火灾损失,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取的主要措施是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消防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为火灾时人员疏散、筑物的承重体系,队扑救火灾,火灾后建筑物修复、继续使用创造条件。熄灭阶段 3.以及叮燃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时,则认为火灾进人熄灭的BO%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问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光,室内外温度 . . . . 趋于一致,宣告火灾结束。该阶段前期,燃烧仍十分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针对该阶段的特点,应注

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确定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

一般要求5.1应为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5.1.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时,的产品。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规模、使用人员特

点等因素选择和设置消防应5.1.2 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时,应采用消防应急标志灯或消防应急照明标志复5.1.3 合灯具;非灯具类疏散指示标志可作为辅助指示标志。消防应急灯具连接的主电供电方式与控制方式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使5.1.4 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全部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容易引起人员恐慌的场所应坡道和自动扶梯等人员密集场所、5.1.5 带有台阶、。,其它场所的应急投入时间不应大于5s急照明投入时间不应大于0.25s (包括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应急供给消防应急灯具供电的回路5.1.6 插座及中严禁设置可关断灯具充电及关断灯具应急状态的灯开关装置、电回路)其它负载。但允许设置开关控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工作,5.1.7 在正常电源工作状态下,该开关不应影响消防应急照明灯具从正常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控制系统由正常供电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由应5.1.8 急工作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疏散指示标志牌的设计5.6个消防应急各类疏散指示标志牌只能作为系统的辅助指示标志,设置在25.6.1

标志灯指示的疏散线路之间。的荧光灯光源环境或正常25lx5.6.2 蓄光型标志牌应设置在正常照度不低于的白炽灯光源环境内。照度不低于40lx 以下的墙面上。疏散指示标志牌应设置在地面或1m5.6.3

疏散指示标志牌不应设置在可改变指示方向的疏散线路上。5.6.4

5.6.5 在疏散线路中不应设置与应急疏散无关的标志牌。消防应急标志灯的设置6.2下列部位或场所应设置指示出口的消防应急标志灯:6.2.1

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1

多层、高层建筑中各楼层通向疏散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门口;2

的房间出口;15m3 公共建筑室内最远点至房间疏散门距离超过在地面首层

无障碍出口处应设置肢残人员标志,并在各层消防电梯口设置肢4

. . . .

残人员标志。指示出口的消防应急标志灯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要求:6.2.2 应设置在出口门的内侧,其标志面应朝向建筑物内的疏散通道;1

。应设置在出口门的上方居中或门的旁边,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大于200mm2 下列部位或场所应设置指示疏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6.2.3

疏散走道拐弯处;1

地下室疏散楼梯间;2

的袋型走道;的直行走道、超过10m3 超过20m 4 人防工程;5 避难间、避难层及其他安全场所。楼梯间应设置指示楼层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地面层应同时设置指示地面6.2.4

层和指示安全出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6.2.5 指示疏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5m;1设置在疏散走道的顶部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2.2m~以下,标志灯设置间设置在疏散走道的侧面墙上时,设置高度宜底边距地1m2

20mm,且表面平滑;距不应大于10m,灯具突出墙面部分的尺寸不宜超过灯具最高点与地面垂直距离高3 指示疏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在地面设置时,标志灯设置间距不,,灯具边缘与地面垂直距离高度不应大于1mm度不应大于3mm ;应大于3m标志灯设置间距不导向光流型消防应急标志灯的指示方向应与疏散方向相同,4

款要求;,在地面设置时应符合本条第21.5m应大于要求。地面设置的消防应急标志灯防护等级应符合IP655

种设置方式可在消防应急标志灯中增设消防标志牌。、2注:1营业厅等人员密集

的场所展览厅、商场、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6.2.6

6.2.5条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下列要求:在满足消防应急标志灯的疏散方向1 宜在疏散路线的上方设置消防应急标志灯,20m;应指向固定的安全出口,标志灯设置间距不应大于的场所应设置指示疏散方向的中型消防应急标志4.5m室内高度为2 3.5m~的场所应设置指示疏散方向的大型消防应急标志灯,设置间4.5m灯,高度超过底边距地消防应急标志灯40m,距不应大于60m,展览厅、商场设置间距不宜大于3m;面高度宜大于消防应急照明灯的设置6.3下列部位或场所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6.3.1

建筑物内的疏散走道、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1 ;用前室和避难层(间)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2

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人的房53 无自然采光或夜间使用的公共场所及公共场所内流动人员数不少

于 . . . .

间;寄宿制幼儿园和小学的寝室、老年公寓的房间、医院的病房和监护室等需要4

救援人员协助疏散的场所。6.3.2 四星级及以上的宾馆,宜在客房内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6.3.3 消防应急照明灯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要求:1 应优先设置在走道交叉处及拐弯处、自动扶梯上方或侧上方附近;宜嵌顶或吸顶安装,当条件限制时可设置于走道侧面墙上,其底边距地高度2

;2.5m宜大于应根据环境合理选用具有防潮、防水、防尘、防爆、防震、耐腐蚀和抗机械3

损伤等防护类别和等级的消防应急照明灯;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可使用正常照明4

灯具。仍需消防作业的工作区域的照度应保持正常照明的3.2.4 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照度值。(非电池供电)3.2.5 应急照明灯具的设置应使下列地点的照度高于其周边区域的照度:1 指定的疏散出口和安全标志;2 疏散走道中每个行进方向改变处;3 每个内连走廊的连接处;4 安全出口的外面及其附近区域。浅谈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避难心理与建筑设计---火势蔓延快。在各种类型的高楼大厦中均配有大量一) 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稍有不慎或意

外即可招, 的现代化设备并进行过豪华装修, 其中不少为可燃物致火灾。贯通全楼的电梯井、排气道、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则因其火灾时在无阻挡的情况, 如一座高100 米的建筑的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扩散至上层。疏散到地, ) 疏散

困难。高层建筑层数多烟气能在半分钟内达到顶层。下, (二%80 60 —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相应地就长。据统计,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中有消防队员不但体,消防队员登楼扑救不易。(的人是被烟雾熏死的。三) 扑救困难有毒的险恶环境而且还要在高温缺氧、浓烟、力和装备所达到的高度十分有限,

现代建筑的防火设计包括火灾前的积极预防和火灾时的应急措施两个方中救援。对于减少火灾的发, 认真分析火灾发生时人们的避难心理及避难行为面。因此,

由于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具有积极的作用。生和火灾发生时采取必要的安全疏散, 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 时人们避难的心理活动与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理是不同的

中应尽量结合此种心理状态进行安全疏散设计。

人的行为常受以下避难心理支配, : 火灾发生时即指人有习惯于走老路的“归巢”本能。疏散“归巢”性。所谓“归巢”性,一、一般旅客, 例如在旅馆或剧场发生

火灾时时首先奔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或楼梯。由于到高层建筑内很少寻找其他出口或楼梯疏散。和观众习惯于从原进口逃生,

但火灾时普通电梯是不能作疏散时还大多奔向电梯方向, , 部人员多乘坐电梯高层建筑的疏散楼,为安全疏散使用的, 所以为避免疏散人员到电梯厅无法逃

离 . . . .

即平时交通流线与紧急避梯应多结合电梯厅设置,

难流线相结合, 从而有利于快速疏散。

例如在旅馆趋光性及向阔性。这是指人有趋于明亮方面和开阔空间的本能。二、则人们一般向明亮走廊一端黑暗一端明亮, 发生火灾时,人们从居室冲向走廊,

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方向疏散。若这些部位未设安全出入口则反而逃入死角。, , 因电梯厅多在中部应在明亮开阔的两端设楼梯、电梯, 若平面有所变化时, , 还应在靠近电梯厅的开阔部位布置主楼梯间此时除两端设专用疏散楼梯外以利于疏散, 减少火灾时人员伤亡。

但若即使当时处于安全场合或出口附近, 三、恐烟性。即人有害怕烟火的本能。“避难者的行动具人们也将会奔往相反的方向。也就说: 发现前方有火光烟雾,,便可能导致有的人员无法脱险。因此有多面性,若只在一个方向配置安全出口, 通常是在标准层或防必须为避难者安排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 在建筑设计中,

万一袋形走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袋形走道的出现。火分区两端各设一个安全出口, 道通向楼梯间的唯一出口被烟火封锁, 其中的人员便很难逃离险境。

火灾从众性。即在恐慌中对群体行动怀有信任感而往往不加思索地跟着走。四、, , 导致正常行为失态或没有时间形成自己的判断时不知所措的程度急剧增加除了安全出口的在建筑设计中, 无形中产生随大流意识, 跟随他人行动。因此,以免因

烟气弥漫而找不还应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及灯具诱导疏散, 配置合理外,

楼, , 其间距不宜大于20 米疏散方面指示灯应设于走道墙面及转角处到出口。, 同时有中英文对照的标志梯间的门上方则应设安全出口灯, 灯具字体宜为绿色,中途,v”。另外楼梯宜上下贯通, 英文字样为“EXIT”且应有指示疏散方向的“, 半地下室楼梯道之间, 并宜直通室外或屋顶平台。首层与地下室、不应改变位置要设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隔墙。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总体布局要保证一、, 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时力争将火, 保持与其它各类建筑的防火间距。二、合理进行防火分区通畅安全, 构造设三、, 阻止向上层和相邻的防火单元扩散。势控制在起火单元内加以扑灭, 具有足够的耐火极限墙、柱、梁、楼板、防火门等) 计要使建筑物的基本物件(安全疏散路线要简捷。四、以保证火灾时结构的耐火支持能力和分区的隔火能力。以减少火灾的发家具的不燃化或难燃化, 尽量做到建筑物内部装修、五、隔断、保证足够的外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生和降低蔓延速度。六、做好建筑物室内、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报警和消防用水量和最不利点的灭火设备所需的水压。七、灭火、控制和指挥报警、,灭火系统并正确地处理安装位置。还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排烟、疏散等。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

并将火,,在使可燃材料燃烧的同时1.火焰蔓延----初始燃烧的表面火焰

.

.火焰蔓延速度主要取决于火焰传热的速度灾蔓延开来经导热性好的建筑构件或建筑设备,火灾区域燃烧产生的热量2.热传导----火灾通过传导的方式,.应该指出的是,传导能够使火灾蔓延到相邻或上下层房间其二是蔓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必须具有导热性好的媒介进行蔓延扩

大 . . . .

其规传导蔓延扩大的火灾,一般只能是相邻的建筑空间.由此可见,的距熟较近,. 模是有限的其作用可以使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热对流----3.浓烟,造成火势扩大.在火场上气发生强烈流动,将高温燃烧产物流传到较远处,.

往往就是火势蔓延的方向流窜的方向,一以电磁波方式向外传递热能的过程.是物体在一定温度下4.热辐射----,建.,,向空间发射的能量绝大多数都集中于热辐射般物体在通常所遇到的温度下通过外墙开口部位向外发射大量的辐,,火场的温度高达上升度筑物发生火灾时.

也会加速火灾在室内的蔓延.会对邻近的建筑物构成火灾威胁同时,,射

热 . . . .

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参考文本

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 昂贵,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我 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 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 生火灾,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扑救工 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 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火灾已发生多起, 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高层恶性火灾在20世纪70-80年 代曾经肆虐美国、日本等地,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80-90 年代较为严重,如1985年4月19日零点左右,黑龙江哈 尔滨市天鹅饭店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起火原因是一外国人 在八楼1116房间吸烟所致。这起火灾燃烧面积505㎡,

施工中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参考文本

施工中的高层建筑火灾扑 救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施工中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正在施工中的高层建筑火灾是指发生于高层建筑的结 构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和修缮工程等施工现场的火 灾事故。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大量修建和广泛使用,许多 问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高 层建筑及其它建、构筑物在建造、改建或拆除过程中,不 论其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如何,总是比施工完毕或拆除结 束后更容易遭受火灾。为此,笔者现就施工中的高层建筑 火灾的特点及其扑救对策,和大家作一探讨。 一、施工中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起火原因多。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均存在着 临时布线过多,便携式或临时性供暖、供水设备安装不 当,明火设备管理不善等火灾隐患,而且到处可见易燃、

可燃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尤其是在一些高层建筑内装修施工现场,易燃材料大量被使用,一旦引燃,极易蔓延成灾。还有各种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图、技术规格说明书等)具有很高的火灾负荷。另外,在一些安装工程施工现场,还有用于焊接的氧气、乙炔气瓶等,也可能发生危险。 火灾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高层建筑正在施工中,灭火和火灾探测系统不存在或不完善,缺少防火分隔,可燃材料比平时更为集中。火灾开始阶段不易察觉,这时火势会蔓延得更快。此外,施工中的高层建筑由于用于防火、防烟分区和通风管道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等未安装到位,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等各种竖向井未分割或未封堵,发生火灾时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一些工程的外墙还设有脚手架,这为火势在建筑内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建筑火灾扑救处置方案

建筑火灾扑救处置方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建筑火灾扑救处置方案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一)火灾特点 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3.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受高温作用下容易造成玻璃幕墙的下落,影响灭火战斗行动。 (二)灭火基本要求 立足自救,适应立体作战,加强第一出动,坚持“以固定灭火设施为主,固定灭火设施与移动消防装备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抢救疏散人员,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三)灭火战术要点 1.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 2.确立进攻起点层; 3.内攻为主,内外夹攻,上下合击,堵截火势。 (四)灭火措施 1.火情侦察 (1)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 (2)利用消防控制中心了解情况; (3)深入建筑物内部侦察。 2.充分利用消防设施登高进攻

(1)内部进攻; (2)外部进攻; (3)内外结合进攻。 3.疏散和抢救人员 (1)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发生惊慌、拥挤和跳楼事故; (2)疏散和抢救人员的基本顺序: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的上层,然后是着火层的下层,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同时进行; (3)疏散和抢救人员的途径:从疏散通道(走廊)、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或者室外疏散楼梯,直接下到地面建筑物外,进入避难层(间)或者起火楼层的下一层,同时,也可以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其他救生器材(网、袋、气垫、绳索)等救人。 4.利用高层建筑固定给水系统进行火场供水 5.火场排烟 (五)注意事项 1.所有参战消防人员均应按各自分工和任务,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携带好器材和工具,方能投入战斗; 2.进入消防控制室内时,应向值班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并由他们操作设备; 3.登高和疏散、抢救人员时,应首先使用消防电梯和消防楼梯。组织疏散和抢救人员时应注意选好疏散通道和出口,搞好人员分留;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659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和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高层。高层工业建筑:是指二层及二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厂房或库房。 (一)特点 1、基本特点。 (1)建筑高大:用途广泛。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多数在主体建筑底层建有裙房(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的l/4且不少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高层建筑多数用于住宅、办公、商贸、宾馆及综合使用等。此外,在建筑内用电设备多,可燃物质集中,火灾荷载密度大。 (2)内部竖向管井种类多。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各种楼梯通道等。此外,设有共享空间的高层建筑,使楼层间互相连通。 (3)消防设施完善。高层建筑设有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及避难、防排烟等消防设施:同时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

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有什么?建筑火灾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特征?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将火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火灾初起阶段、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火灾熄灭阶段初起阶段 1.这时火灾好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 象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室内温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 初起阶段的特点是: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发展速度较慢,室内平均温度低;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 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应设法争取尽早发根据初起阶段的特点可见,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 在建筑物内安装和配备适当数量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起火点。为此.设置及时发现火灾和报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初起阶段也是人员疏的火火设备。初就很危险了。散的有利时机,发生火灾时人员若在这一阶段不能疏散出房间,起阶段的持续越长,就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火灾和灭火,并有利于人员安全撤离全面发展阶段 2.火灾范围迅速扩大,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 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房间内所有可燃物整个房问都充满了火焰,聚积在房问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房间内局部燃烧向全室温度升高很快。表面部分都卷人火灾之中,燃烧很猛烈,它标志.性燃烧过渡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轰燃。轰燃是室内火火最显著的特征之人们若在轰燃之前还没有从室对于安全疏散而言。着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开始,内逃出,则很难幸存。因而房间内. 轰燃发生后,房问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大 .把火灾温度升高很快。火焰、高温烟气从

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还对 建筑构件产生热作用. 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不会烧由于其四周墙壁和顶棚、地面坚固,耐火建筑的房间通常在起火后,当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因此发生火灾时房间通风开口的大小没有什么变化,穿,阶段,室内燃烧大多由通风控制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持续时问取决于室内室内火灾保 持着稳定的燃烧状态。着,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通风条件等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了减少火灾损失,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取的主要措施是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消防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破坏,为火灾时人员疏散、筑物的承重体系,队扑救火灾,火灾后建筑物修复、继续使用创造条件。熄灭阶段 3.以及叮燃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物数量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时,则认为火灾进人熄灭的BO%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问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光,室内外温度 . . . . 趋于一致,宣告火灾结束。该阶段前期,燃烧仍十分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针对该阶段的特点,应注 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倒塌破坏,确定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 一般要求5.1应为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5.1.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时,的产品。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规模、使用人员特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示范文本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鳞次栉 比,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 杂,功能越来越多样的趋势,尤其是大量建筑新材料、新 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层建筑潜在的消防安全风 险日益增加,给火灾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 题。目前,泰州市共有高层建筑128幢,其中100米以上 有4幢,50-100米有27幢,30-50米有72幢,30米以 下有25幢。最高的高楼为中国电信泰州分公司,为118 米。高层建筑的兴起,节约了城市用地,同时也进一步增 强了城市现代感。所以一直以来,高层建筑都被世人看作 是一个城市科技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标志。但高层建筑火灾

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已成为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新课题,积极探索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术、技术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扑救措施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现代高层建筑火灾的新特点 1、火势迅猛,烟火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高层建筑内部使用和储存的易燃、可燃物较多,火灾负荷很大。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各种竖向管井,就像一座座烟囱,是迅速燃烧,蔓延扩大的重要途径。加上高楼受气压和风速的影响,使火势更猛烈,蔓延更迅速,极易使整幢建筑形成立体火场,“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在高层建筑中尤为突出。 2、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高层建筑起火时,要使人员迅速疏散到地面或建筑物内不受火灾威胁的安全部位,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这是因为:(1)建筑物高,楼层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通用版)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 (通用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57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措施(通用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各种消防措施的落实和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火灾特点决定了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充分发挥高层建筑中固定消防设施”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火场情况,采取不同的灭火战术。 1高层建筑火场侦察 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和火灾特点决定了火场侦察的难度,进行火场侦察,除按有关资料中介绍的方法外,应采用下述方法:一是,利用高层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侦察火灾范围及火势发展蔓延的方向。火场指挥员到达发生火灾的高层建筑后,除派出侦察人员进行侦察外,要立即进入建筑中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中心),通过向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了解什么部位的火灾探测器首先报警,其他火灾探测器报警的顺序等情况,能够基本确定最先发生火灾的部

位和火灾蔓延的方向等情况。二是,通过向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水流指示器的报警情况,确定火灾发生的具体楼层或具体防火分区。三是,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侦察人员的侦察结果综合分析,确定火灾范围。在实际火场中,往往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提供的火场情况要比派出侦察人员所侦察的情况要快而且准确,因此,可以根据此情况部署兵力。 2高层建筑火灾中的人员疏散和抢救人命 由于高层建筑内人员比较多,因此,在进行火场侦察的同时要及时疏散和抢救人命。 2.1稳定人员情绪逐层下达疏散命令。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消防广播系统。火场指挥员进入消防控制室后,应通过消防广播系统在疏散火灾层、火灾上一层和火灾下一层人员的同时,向其他楼层的人员通报情况,稳定人们的情绪,防止整个大楼的人员同时疏散,造成安全疏散通道堵塞。因为在对高层建筑中的消防广播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根据国家规定按同时对任何某三层(即假设的火灾层、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通用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通用版) (1)楼层较高,攀登困难 目前,全国已建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达492米,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高度为632米,而从我国目前的消防设备的配备来看,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能使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还比较少,比如,消防直升飞机、空中救护设施等。在50米以上的部位发生火灾,如果出现因电力中断导致消防电梯无法使用的情况,消防人员就只能全副武装从室内楼梯间登上楼层进行灭火,而与此同时被困人员则要从楼梯间向下疏散,致使两者发生对撞,影响消防人员登梯速度,贻误了灭火救援的时机。 (2)疏散途径少,疏散难度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垂直交通工具主要是电梯。一般客用电梯没有防烟、防火、防水等措施,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消防电梯

又主要为消防队员扑救火灾专用,消防云梯车的高度也有限,所以火灾时有限的楼梯间(一般仅设两部)是室内人员垂直疏散的惟一途径。一般的高层建筑办公楼,平均容纳4000~5000人;高度超过300米的高层建筑,可容纳数万人。因垂直疏散通道有限,疏散距离长,人员疏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同时火灾现场大量浓烟,造成人员中毒,降低火场能见度等不利因素,增加了人们在逃生时产生的恐惧、慌乱感,极易发生人员拥挤堵塞,影响疏散。 (3)灭火救援装备的制约 当前我们部分地区现有的消防车辆装备很难满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云梯消防车等特殊消防车辆也只能接近相应高度的火灾区域进行灭火。有的楼内的消防设施根本用不上,使扑救楼内火灾难度加大,这说明在建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缺乏是火灾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设备,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且内部情况复杂,战斗展开困

砖木结构建筑火灾扑救参考文本

砖木结构建筑火灾扑救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砖木结构建筑火灾扑救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砖木结构建筑是指以砖外墙,木质门窗、屋顶、梁、 柱、楼板构成的单层、多层房屋。 一、基本特点 1.种类多、使用范围广。 (1)按用途分。①民用建筑:如住宅、机关、医院、学 校、商店、旅馆、饭店、影剧院、礼堂、体育馆等。②工 业建筑:如各类厂房、仓库等。③农用建筑:如粮仓、棉 仓、机耕农具房、排灌站、暖房等。 (2)按建筑层数分类。有单层、多层两种。多层一般不 超过5层。少数砖木结构建筑有地下室,多数最上层有闷 顶。 (3)按建筑形式分类。民用建筑中,住宅建筑大部分是

单元式;公共建筑如机关、学校、医院、旅馆等,多数是走廊式。 2.砖木结构建筑基本上是以砖和木材为主体建造的。 3.老式砖木结构建筑多为可燃空心隔墙、木地板,建筑毗连、通道狭小、楼梯陡、走廊窄、人员多。 二、火灾特点 1.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砖木结构建筑的门、内隔墙、楼梯、楼板,都是用木质等可燃材料,发生火灾后,火势会在房间内沿可燃构件和物品蔓延,一旦火势烧穿门、窗、吊顶(天棚)或房盖,火势会迅速发展蔓延。 2.易形成立体火灾。砖木结构建筑的楼房起火后,火势除迅速向水平方向蔓延外,垂直蔓延情况(层间、顶层向闷顶)突出,易形成立体燃烧。 3.建筑易垮塌。砖木结构建筑,是用木材作为梁、柱、楼板,一旦发生火灾,梁、柱、楼板燃烧,在一定时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820-91 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建筑呈现向高空和地下两极发展的特点。当前,地下建筑火灾仍是世界上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地下建筑火灾危险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大规模的地下建筑火灾,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淮安市地下建筑相对而言较少,但即使是很少的几个地下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就市中心的淮海地下广场而言,地下空间多为个体网吧经营,人员密集度很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逃生是最大的问题,作为消防部门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救人,以最快的速度灭火。地下建筑火灾为什么是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毒气弥漫。地下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编号:SY-AQ-0958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Fire fighting principl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原则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立足于自救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首先应把着眼点放在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内的安全保卫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层建筑内各种现代化灭火设施、装备的作用上,力争在短时间内,堵截火势蔓延,及时消灭火点,扑灭初期火灾。 2、立足于“快” 消防队到场后,应迅速利用现代高层建筑内的给水设施、灭火设施、排烟设施,并配合消防队的自身装备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展开灭火战斗。 3、救人第一 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应同步实施。 4、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为适应高层建筑火灾立体化作战和应付借综复杂情况,在各灭火作业区段及各种灭火力量,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搞好协同配合。5、内攻为主,内外结合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坚持内攻为主,外攻为辅,并做到灵活运用。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一、人员疏散及火场救生 (一)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物高,楼层多,垂直疏散距离远,疏散的时间长。(2)人员集中,疏散设施少,高温、热气流使人难以忍受,无所适从,惊慌失措,在惊慌中争相逃命、互相拥挤,又可造成疏散中的践踏伤亡。(3)高层建筑火灾时,浓烟、毒气能使受害者视线不清,易造成中毒,神智不清;(4)起火时,普通电梯不能做安全疏散用。(5)燃烧速度快,烟气蔓延迅速,搜救时间紧迫。据测定,在火灾初期阶段,空气对流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速度为0.3米/秒;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高温热对流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速度为0.5--3米/秒。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半分钟左右就能扩散到顶层。据测定,一名健康的战斗员登上11层楼时,负重后情况下心率为180次/分,呼吸48次/分;而登高前测试的正常心率为72次/分,呼吸16次/分。试验证明,一名体魄健壮的人,心率超过180次/分,呼吸超过40次/分时15分钟后就失去了活动能力。因此,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及火场救生成为我们应把握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楼层火灾扑救过程中几种救人方法 1、缓和救人术,当楼房火灾面积较大,楼房的受火围困人员较多时,可先引导、疏散受困人员到安全地方,然后再设法转移到地面。

2、转移救人术,街面楼房和公寓式楼房往往一个单元一座楼。当某单元发生火灾时,可引导被困人员从屋顶到另一单元的楼梯转移到地面,也可以通过比邻阳台转移到另一单元进行疏散抢救。 3、架梯救人术,利用云梯、曲臂车、三节或二节拉梯、挂钩梯、单杠、摇梯等登高工具,及时迅速架设,抢救楼房受困人员。 4、绳、管救人术,利用室外排水管或安全绳实施抢救。 5、控制救人术,用水枪控制楼梯、楼梯间的火势,引导受困人员疏散下来。 6、缓降救人术,发现有人急欲纵身跳楼,应立即将气垫充满气体,随时调整方位,抢救人命。 二、火场供水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在供水过程中,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先使用固定、半固定灭火设备,后启用移动灭火设备;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消防车的供水能力。三是保证迅速而不间断供水。 (一)高层建筑火场供水的程序 1、消防中队到达高层建筑火灾现场,消防队员应乘消防电梯(沿楼梯跑步)到达着火楼层(在着火层的下一层设立火场指挥部),利用远距离启动设备启动固定消防泵(一般情况下,利用消火栓箱处设置的消防按钮),使用室内消火栓、水幕、雨淋灭火设备控制或扑灭火灾。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方法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6243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方法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方法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建筑的防火防烟分区及分割 防火分区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割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防火分割就是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 防烟分区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500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空间。为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任意流动,需

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最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 (最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试论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最新版)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像一般建筑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火灾已发生多起,有的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高层恶性火灾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肆虐美国、日本等地,而我国则是在20世纪80-90年代较为严重,如1985年4月19日零点左右,黑龙江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起火原因是一外国人在八楼1116房间吸烟所致。这起火灾燃烧面积505㎡,造成10人死亡,其中坠楼死亡9人,烟熏窒息死亡1人,直接财产损失24.9万元。

为此,对高层建筑的灭火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的火灾规律、火灾特点和扑救措施,以适应高层建筑大量涌现的发展趋势的需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救人供水排烟 一、高层建筑特点 1、建筑结构复杂 (1)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如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楼,主体建筑高155米,共55层。(2)周围有裙房。按规定主体建筑至少留有1/4边不设裙房,裙房内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间、厨房、餐厅、仓库等。(3)形式与结构多样,形式有四方形、塔型、阶梯形、凹形、人形等。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筒体等。(4)竖井、管道多。有电梯井、电缆井、楼梯井、管理井等,有排风管、水管、电线管道等。竖井、管道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5)用电设备多。如各种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自动空调、自动窗帘等。 2、功能复杂,人员密集

典型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精)

典型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1.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影院火灾的对策 (1)、进入影剧院、礼堂内部灭火的人员,要时刻注意房盖、吊灯有无塌落的迹象。吊灯掉落时间一般在起火后15~20 min。 (2)、为了防止屋盖等塌陷伤人,水枪阵地设置应避开观众厅和舞台中央部位。(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3)、登高灭火人员,要注意防止发生滑落事故;在前沿灭火和深入内部侦察、救火的消防人员,要搞好防护工作。 (4)、为了防止被救人员重返火场造成重复救人或人员伤亡。应制止一切非战斗人员进入现场。 (5)、关键水枪阵地的设置应同步完成。避免力量部署失调,出现空档,而造成火势流窜。 (6)、夜间影剧院发生火灾要注意火场照明。 2.扑救地下建筑的基本方法 (1)、利用固定设备。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2)、深入地下近战。 (3)、地面喷射灭火。 (4)、封闭窒息火焰。 (5)、采取排烟措施。 3.地下建筑的人员逃生 地下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面积有限,排烟口也不会正好在起火处的垂直方向,加上人们在生疏的地方对自己处的位置和方向也不易分辨,又怕被烟和火围困,就会十分恐慌。这时,请不要惊慌,除了冷静地用就近的灭火器扑救时,趁着烟较少的时候,沿着烟扩散的方向走,就会知道出口的方向;或跟着人群走,也会知道出口方向。如果地下已经充满了烟,应尽快把身体移向墙壁,哪怕周围一片黑暗,也要用手摸着墙壁俯着身体走向出口处。 4.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斗措施: (1)、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立足自救。 (2)、适应立体作战需要,部署消防力量。 (3)、火场侦察。 (4)、进攻路线的选择。 (5)、供水措施。 (6)、高层建筑的灭火战术。 (7)、防排烟措施。 5.高层建筑的人员逃生 高层建筑人员的逃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避难层或疏散楼梯逃生。 (2)、利用楼房的阳台、落水管和避雷管线进行逃生。 (3)、封闭房间门窗的缝隙,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的进入。 (4)、用绳子或床单撕成布条连接起来,把一端捆扎在牢固的固定物件上,顺另一端落到地面。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实用版

YF-ED-J588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与高层建筑、石油、化工、人员密集场所等火灾的扑救一同被视为现代火灾扑救领域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重研究的课题。因此,熟悉地下工程、研究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提高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作战能力,已势在必行。 加强熟悉演练,掌握灭火主动权 要有效地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必须建立一支灭火战斗力强的消防队伍,这支队伍除适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器材装备配备齐全外,消防指战员还必须具备地下建筑灭火的实战经验

或经过模拟地下火灾条件下的锻炼。从目前实际看,大多数消防官兵没有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经历和经验,只是进行了地下建筑火灾条件的模拟训练或演练,为扑救地下建筑火灾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在灭火实践上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完备的路数。在当前消防队伍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经常性的熟悉地下建筑环境,在浓烟、黑暗条件下的地下模拟演练就更为重要。消防指战员能基本了解地下建筑的基本结构,明确地下灭火战斗展开的动作要求,能熟悉操作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和其它器材,并能克服深入地下作战的恐惧感,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艰难复杂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正确地实施战斗行动,有效地控制火势,圆满完成救人灭火任务。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12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措施正式样本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措施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各种消防措施的落 实和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火灾特点决定了扑救高层 建筑火灾,必须立足“高层建筑”物内部的固定消防 设施与消防部队所装备的设备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 同的火场情况,采取不同的灭火战术。有关资料已详 细介绍过的灭火战术,本文不再赘述。 一、高层建筑火场侦察。

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和火灾特点决定了火场侦察的难度,进行火场侦察,除按《手册》、《训练》中介绍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下述方法:一是利用高层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侦察火灾范围及火势发展蔓延的方向。火场指挥员到达发生火灾的高层建筑后,除派出侦察人员进行侦察外,要立即进入建筑中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中心),通过向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了解什么部位的火灾探测器首先报警,其他火灾探测器报警的顺序等情况,能够基本确定最先发生火灾的部位和火灾蔓延的方向等情况。二是通过向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了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水流指示器的报警情况,确定火灾发生的具体楼层或具体防火分区。三是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火灭火系统及侦察人员的侦察结果综合分析,确定火灾范围。在实际火场中,往往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高层火灾扑救指挥要点

高层火灾扑救指挥要点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组织指挥要点 (试行) 一、处置原则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第一时间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开展火情侦察、疏散救人、堵截控火、排烟散热等作战行动。 (二)火灾扑救中应始终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起火层一起火层上一层一起火层上二层一顶层一起火层以上其 他楼层一起火层下一层”的搜救顺序,全力搜救遇险人员。 (三)根据火势发展变化,及时采取强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技战术措施,以班组为基本战斗单元, 快速控制和消灭火灾。 (四)在灭火救援中应坚持攻防并举、安全为先,科学合理

设置阵地,严格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火场安全制度,及时组织力量轮换,提高作战行动效能。 二、接警调度 (五)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警等级宜判定为三级,支队全勤指挥部和战勤保障力量遂行出动,并同步调集邻近微型消防站 力量。火警等级提升在作战力量到场前由指挥中心决定,作战力量到场后由现场指挥员决定。 车、1辆举高消防车、1 辆抢险救援消防车。判定为三、四、五级火警宜分别调派不少于2个、4 个、8个基本战斗编成,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集高层供水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照明消防车、供气消防车、通信指挥车、消防无人机等车辆装备。 三、组织指挥 (七)辖区中队指挥员在出动途中,应及时向指挥中心、起火单位消防控制室和微型消防站,了解、核实现场人员被困情况,查询建筑有关信息,预判灾情规模,进行初战力量部署,明确车辆停靠位置,提示行动注意事项。 (八)辖区中队及增援力量到场后,宜在着火建筑首层大厅、 消防控制室、进攻起点层、建筑外部等部位、区域布设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并迅速建立包括微型消防站、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在内的指挥作战体系。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60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详 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对策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地下建筑火灾的扑救,与高层建筑、石油、化工、人员密集场所等火灾的扑救一同被视为现代火灾扑救领域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重研究的课题。因此,熟悉地下工程、研究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提高扑救地下建筑火灾的作战能力,已势在必行。 加强熟悉演练,掌握灭火主动权 要有效地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必须建立一支灭火战斗力强的消防队伍,这支队伍除适合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器材装备配备齐全外,消防指战员还必须具备地下建筑灭火的实战经验或经过模拟地下火灾条件下的锻炼。从目前实际看,大多数消防官兵没有扑救地

下建筑火灾的经历和经验,只是进行了地下建筑火灾条件的模拟训练或演练,为扑救地下建筑火灾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在灭火实践上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完备的路数。在当前消防队伍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经常性的熟悉地下建筑环境,在浓烟、黑暗条件下的地下模拟演练就更为重要。消防指战员能基本了解地下建筑的基本结构,明确地下灭火战斗展开的动作要求,能熟悉操作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和其它器材,并能克服深入地下作战的恐惧感,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艰难复杂的地下建筑火灾扑救的,正确地实施战斗行动,有效地控制火势,圆满完成救人灭火任务。 对于重要的地下建筑,辖区消防中队要在调查研究、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灭火预案。这类单位的灭火救援,一般需投入的力量多、时间长、火情复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最新版)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最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最新版) (1)楼层较高,攀登困难 目前,全国已建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达492米,上海中心大厦的设计高度为632米,而从我国目前的消防设备的配备来看,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能使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还比较少,比如,消防直升飞机、空中救护设施等。在50米以上的部位发生火灾,如果出现因电力中断导致消防电梯无法使用的情况,消防人员就只能全副武装从室内楼梯间登上楼层进行灭火,而与此同时被困人员则要从楼梯间向下疏散,致使两者发生对撞,影响消防人员登梯速度,贻误了灭火救援的时机。 (2)疏散途径少,疏散难度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垂直交通工具主要是电梯。一般客用电梯没有防烟、防火、防水等措施,火灾时必须停止使用。消防电梯

又主要为消防队员扑救火灾专用,消防云梯车的高度也有限,所以火灾时有限的楼梯间(一般仅设两部)是室内人员垂直疏散的惟一途径。一般的高层建筑办公楼,平均容纳4000~5000人;高度超过300米的高层建筑,可容纳数万人。因垂直疏散通道有限,疏散距离长,人员疏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同时火灾现场大量浓烟,造成人员中毒,降低火场能见度等不利因素,增加了人们在逃生时产生的恐惧、慌乱感,极易发生人员拥挤堵塞,影响疏散。 (3)灭火救援装备的制约 当前我们部分地区现有的消防车辆装备很难满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云梯消防车等特殊消防车辆也只能接近相应高度的火灾区域进行灭火。有的楼内的消防设施根本用不上,使扑救楼内火灾难度加大,这说明在建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缺乏是火灾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设备,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且内部情况复杂,战斗展开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