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装输送线简介

焊装输送线简介
焊装输送线简介

焊装输送线

焊装输送线

2009.6.24修改都韧刚车身焊装输送线是装焊生产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各工位之间的制件传送的装置。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环节。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制造工艺过程的机械自动化要求愈来愈高。为了提高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的质量和产量,应当尽量采用并且不断研制先进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设备。输送装置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保证了作为产品的汽车的质量和产量。

根据输送线与装焊制件的空间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底置输送线和顶置输送线。顶置输送线又称为空中往复式,一般分为吊具直送式和上夹具平移式。

吊具直送式是在每个工位上方安装一套吊具,利用这些吊具在空中轨道上的同步往复运动来输送制件。每当一个装焊循环完成后,吊具自动抓住制件使其脱离升降台,并将制件送至下一工位的升降台面上,然后吊具回位。

上夹具平移式是在每个工位上方安装一套带提升装置的上夹具。每当一个制件的装焊循环完成后,提升装置下降,通过上夹具将工件夹紧提升至平移高度,平移装置带动提升装置将制件平移至下一工位。输送到位后提升装置下降,上夹具松开,将制件放入夹具体定位后,提升装置再升起,与上夹具返回初始位置。这种输送方式对于某些底面形状复杂、不宜用往复杆输送的大总成如:

轿车底板、中、轻型载重车的驾驶室等,比较适用。但是,因为输送装置整体安装在空中桁架上,位于制件的上方,故对厂房高度上有要求。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在空中设置安全护网,防止制件掉落伤害工作人员。

底置输送线是常用的输送形式,根据输送线的结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举升直送式、滑橇输送式、工艺小车输送式、滚床输送式、自动导向小车输送式及往复杆输送。

由于底置输送的常用性以及结构形式的多样性,下面着重就底置输送的各种形式进行介绍。

一、举升直送式

举升直送式是安装在夹具举升支架上的输送体升起后,将制件举起脱离夹具,直接将制件输送至下一工位的输送方式。根据输送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滚轮输送和皮带输送。

滚轮输送式在举升支架上安装的是滚轮,在各个工位之间用滚道连接起来,通常用手工的方法将制件推送到下一工位。如(图1),为华普海域506车型侧围线输送装置。这种生产线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适用于批量不大的生产。皮带输送在举升支架上安装的是同步齿型带,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输送制件,如(图2),为华普海域506车型行李箱输送装置。由于制件直接与滚轮或皮带接触,因此制件形状应平滑,如果有太多的弯曲、凹凸,输送时会产生颠簸、震动,损伤制件表面。

图1

图2

二、滑橇输送式

滑橇是安装有定位装置,用来托举制件的支架。滑橇输送式就是利用滑橇在辊道移动,实现工件水平输送的方式。辊道安装在各个工位的举升支架上,当一个装焊循环结束时,各个工位的举升支架同时举起,使辊道升起到同一高度,驱动滑橇将制件输送到下一工位。到位后各工位的举升支架下降,滑橇与制件脱离,将制件放入夹具中定位。

滑橇输送式根据驱动滑橇的方式,可以分为手工滑橇和摩擦轮输送式。用手工推动滑橇输送的方式称为手工滑橇。如(图3),为奇瑞汽车H13商务车侧围线手工滑橇输送方式。(图4)为吉轻D82A主焊线手工滑橇输送方式。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摩擦轮,利用摩擦轮与滑橇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动力,推动滑橇输送的方式称为摩擦轮输送式。如(图5),为夏利X121侧围的摩擦轮输送式滑橇。

图3

滑橇输送根据滑橇的运行方式可分为往复式滑橇输送和通过式滑橇输送。往复式滑橇输送在制件输送到下一工位,举升下降到位后,滑橇通过手工或摩擦轮方式返回原工位,实现往复运动。通过式滑橇输送的滑橇跟随制件从初始工位直到最后工位下线,滑橇堆积在下线工位,由人工或机械的方式运回初始

工位重新装到输送线上。可见,通过式滑橇输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此,滑橇输送大多数采用的是往复式输送方式。

图4

图5

为了保证滑橇运行的平稳性和定位的准确性,滑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要保证相同的外形尺寸和加工精度。

三、工艺小车输送式

通过工艺小车输送托举制件,在工位间传输的形式称为工艺小车输送。工艺小车输送式与滑橇输送式的原理一样。滑橇在辊道上运行,而工艺小车通过自身带有的轮子在轨道上运行。如(图6),为华普TX4的工艺小车输送方式。工艺小车通常通过手动推动,因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

图6

四、滚床输送式

滚床输送式是一种特殊的滑橇输送形式。其举升装置通常由电机带动同步齿形带,驱动曲柄旋转180度,或者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实现输送线本体的举升、落下。工件的水平输送是通过电机带动同步齿形带,使摩擦轮转动,驱动滑橇运行实现的。如(图7),为奇瑞汽车H13商务车主焊线滚床输送方式。

图7

由于滚床的结构形式已经逐渐标准化,通用性日益增强,因此有很多专业厂家可以设计生产辊床。用户只要提出举升高度、工位跨度、摩擦轮跨距等参数即可。与滚床相配的滑橇可自行制造,或由滚床厂家直接设计制造。

从以上的结构介绍中可以看出,举升直送式、滑橇输送式、工艺小车输送式、滚床输送式的举升装置是独立安装在各工位夹具体上的,各工位举升装置有独立的动力源,因此各工位的举升过程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但举升到位后,其升起的高度必须是等高的,以保证滑橇水平输送过程的平稳。由于滑橇水平

输送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各工位举升的时间也不能相差太多,以免出现等待的现象,影响生产效率,降低焊接节拍。

五、自动导向小车输送式

自动导向小车输送式也称为台车输送式。台车实际上就是定位夹具本身,工件在台车上定位,在电机的驱动下在轨道上运行,从第一工位直到最后一个工位,然后从循环的回路返回到第一工位。如(图8),为轿车公司M2输送线的局部图。

图8

台车在轨道上无法保证工件定位的精度,因此焊接时气缸举升装置举起台车定位。台车输送时举升装置下降将台车落入轨道中。与其他的输送形式不同,台车在输送过程中,工件始终定位夹紧在台车中不动,直至同台车一道运行至最后一个工位下线,因此工件的定位精度高。台车输送式结构简单可靠,适应多种车型的柔性生产能力强,代表了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六、往复杆输送式

焊装线上各工位托举制件的定位机构,安装在贯穿全线的两条并列的滑橇上,通过这两条滑橇的往复运动,实现制件传输的输送方式称为往复杆输送。这两条滑橇外形像两根长杆,通常称为往复杆。

往复杆式输送线与滑橇式输送线最大的区别在于,滑橇式输送线的各个举升装置分别安装在各自工位的夹具底板上,因此各个举升是相对独立的。而往复式输送线的举升装置尽管也分别安装在各工位的夹具底板上,但他们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成一体,使各工位夹具的底板也通过输送线连接为一体。因此输送

线中所有夹具的底板必须超平、找正,调整为等高,并用过梁连接,才能保证输送线举升和传输的同步性和平稳性。这对夹具的调整提出很高的要求。

往复杆式输送线中往复杆行走轨迹为举升、传送、下降、返回。当往复杆升起时将制件托起脱离夹具的定位,然后向前传送,将制件输送到下一工位,往复杆下降,将制件放入夹具里定位,最后往复杆返回原位。

往复杆式输送线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举升装置、水平输送装置、举升驱动装置、辅助举升装置、水平导轮连板等。

1.举升装置

往复杆输送线的举升装置将制件托起脱离夹具的定位,为制件的传送做准备。举升装置是往复杆输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举升装置的结构形式,往复杆输送线可分为齿轮齿条式、曲柄摆臂式、曲柄滑块式、交叉臂式等。

1.1齿轮齿条举升式

齿轮齿条举升式是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将输送线举起,传送制件的方式。这种方式将动力系统的拉力由水平齿轮齿条传递给垂直齿轮齿条,转化为向上的举升力。垂直齿条安装在基座中,与基座中的导套配合,垂直齿条在这里既是传递举升动力的零件,也是保证举升平稳性的导杆。如(图9),为华菱H08车型主焊线使用的齿轮齿条式往复杆输送线局部图。

图9

齿轮齿条举升式结构简单、可靠,制造调试便利。由于采用齿轮齿条传递动力,因此传递效率高,响应速度快,举升同步性好,有明显的优点,是广泛采用的形式之一。但是由于举升齿条安装在台面上,往往比夹具底板的厚度长很多,因此输送线安装前必须开挖地坑,增加了基础施工量。同时,安装和维修也必须经常进入地坑,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1.2曲柄摆臂举升式

曲柄摆臂举升式的机械原理是多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每个工位的举升装置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焊装线上所有工位的举升装置通过水平连杆连为一体,形成多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输送线动力装置拉动动力曲柄旋转,动力曲柄通过回转轴将扭矩传递给举升装置使曲柄摆臂回转,托举起整个输送线。如(图10),为解放公司J6卡车曲柄摆臂举升式输送线的局部图。

图10

曲柄摆臂举升式结构明快、轻盈,输送线工作时震动小、噪音低,全部的装置均安装在夹具台面上,无需开挖基础,使安装和维修都很便利,是目前经常采用的形式。但是由于曲柄摆臂举升式采用的是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有的曲柄摆臂及连杆的尺寸必须相等,否则无法形成平行四边形,导致举升时因别劲而无法运动甚至损坏输送线。因此曲柄摆臂举升式对输送线的加工和调试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3曲柄滑块举升式

该举升结构的机械原理相当于曲柄滑块机构。各工位的回转曲柄通过水平连杆连为一体,输送线动力装置带动曲柄转动时,曲柄通过垂直连杆传递动力,使各工位举升装置沿导向座做垂直运动。可见,各工位举升装置就相当于滑块。如(图11),为大众捷达地板线的曲柄滑块举升形式。

图11

1.4交叉臂举升式

交叉臂是两根交叉成剪刀形状的等长的摆臂。摆臂的铰链回转点在摆臂的中点处。摆臂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举升架和夹具底板上,摆臂一端是固定回转铰链,另一端是安装有滑块或滚轮的活动端。在外部动力的驱动下,活动端在导轨或滚道中移动,摆臂绕铰链回转点旋转,使交叉臂在垂直方向的高度发生变化,驱动举升架升起或下降。如(图12),为交叉臂举升机构的外观图。

图12

交叉臂举升式的两根交叉臂必须同时动作,才能实现举升,因此交叉臂举升式是举升同步性最好的机构。但是交叉臂最好在每个工位沿着传输方向设置一个,因此交叉臂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使用在夹具结构较复杂的情况下。

2.水平输送装置

水平输送装置由调频电机带动齿轮齿条将动力传递给往复杆,实现工件的水平输送。往复杆加工的精度和材质的稳定性对于制件的定位精度影响很大。由于往复杆很长,很难整体加工制造,因此通常由带凸凹槽的连板连接而成,或者由铝型材连接而成。制件的定位装置按照工位跨距等距离的安装在往复杆上。齿条安装在滑橇的下面,通过与齿轮啮合驱动滑橇前进。电机以及齿轮等通过连接架上与输送线举升装置安装在一起,使水平输送装置与输送线同步举升下降。

3.举升驱动装置

举升驱动装置为输送线的举升提供动力。通常的动力形式有电动、气动和液压三种。

焊装输送线简介

焊装输送线

焊装输送线 2009.6.24修改都韧刚车身焊装输送线是装焊生产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各工位之间的制件传送的装置。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环节。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制造工艺过程的机械自动化要求愈来愈高。为了提高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的质量和产量,应当尽量采用并且不断研制先进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设备。输送装置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保证了作为产品的汽车的质量和产量。 根据输送线与装焊制件的空间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底置输送线和顶置输送线。顶置输送线又称为空中往复式,一般分为吊具直送式和上夹具平移式。 吊具直送式是在每个工位上方安装一套吊具,利用这些吊具在空中轨道上的同步往复运动来输送制件。每当一个装焊循环完成后,吊具自动抓住制件使其脱离升降台,并将制件送至下一工位的升降台面上,然后吊具回位。 上夹具平移式是在每个工位上方安装一套带提升装置的上夹具。每当一个制件的装焊循环完成后,提升装置下降,通过上夹具将工件夹紧提升至平移高度,平移装置带动提升装置将制件平移至下一工位。输送到位后提升装置下降,上夹具松开,将制件放入夹具体定位后,提升装置再升起,与上夹具返回初始位置。这种输送方式对于某些底面形状复杂、不宜用往复杆输送的大总成如:

轿车底板、中、轻型载重车的驾驶室等,比较适用。但是,因为输送装置整体安装在空中桁架上,位于制件的上方,故对厂房高度上有要求。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在空中设置安全护网,防止制件掉落伤害工作人员。 底置输送线是常用的输送形式,根据输送线的结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举升直送式、滑橇输送式、工艺小车输送式、滚床输送式、自动导向小车输送式及往复杆输送。 由于底置输送的常用性以及结构形式的多样性,下面着重就底置输送的各种形式进行介绍。 一、举升直送式 举升直送式是安装在夹具举升支架上的输送体升起后,将制件举起脱离夹具,直接将制件输送至下一工位的输送方式。根据输送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滚轮输送和皮带输送。 滚轮输送式在举升支架上安装的是滚轮,在各个工位之间用滚道连接起来,通常用手工的方法将制件推送到下一工位。如(图1),为华普海域506车型侧围线输送装置。这种生产线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适用于批量不大的生产。皮带输送在举升支架上安装的是同步齿型带,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输送制件,如(图2),为华普海域506车型行李箱输送装置。由于制件直接与滚轮或皮带接触,因此制件形状应平滑,如果有太多的弯曲、凹凸,输送时会产生颠簸、震动,损伤制件表面。 图1

焊装的基本概念及基础介绍

焊装的基本概念及基础介绍

焊装的基本概念及基础介绍 一、焊接技术及焊装生产线的发展 汽车车身是汽车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具有复杂型面的壳体零件,是由数百件薄板冲压件通过焊接、铆接或机械连接等工艺方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白车身车体。其中焊接是最主要的连接方法。一般车身有3000-5000个焊点,有几米长的缝焊。它直接影响着车身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因而提高装配精度和焊接质量是白车身制造的核心工作。 焊接技术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在工业发达的汽车大国,焊接技术研制与开发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规模大;水平高;焊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已形成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而在我国则还没有统一的摸式和标准,只是根据具体车型的结构特点、生产纲领、工艺编排和生产环境等综合条件自行设计与制造。就目前我国汽车生产规模和水平,决定了焊接工装的功能、摸式、结构等均大同小异,具有许多共性。 焊接工装的设计与制造依据是车身产品。车身产品的描述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从我国车身制造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九十年代以前,产品开发部门对工装设计是以提供二维车身产品图纸的方式为设计依据的,设计者从图纸上截取焊接夹具定位型面的数据。而对工装制造是以车身主模型实物的方式为制造依据的。焊接夹具定位型面的空间尺寸是以主模型翻制的工艺模型为依据在靠模铣上加工出来的。 九十年代后,计算机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95年以来,随着软件技术、网络工程、电子技术等在国内的迅速发展,产品开发部门将车身产品用三维数字表达,以数学模型方式提供给工装设计制造部门,设计者以产品三维数学模型为依据,通过将CATIA三维设计软件引入焊装设计领域,使焊装设计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的跨越,全面实现了焊装项目的三维实体设计,从而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白车身工装产品。今后,随着我们将达索公司的DELMIA软件引进焊装工艺规划领域,使我们能真正在统一的三维平台上进行焊装工艺规划、结构设计、工艺资源仿真等各项工作,真正实现焊装产品规划、设计、仿真的数字化集成。 二、焊接夹具的分类及组成 把车身冲压件在一定的工艺装备中定形、定位并夹紧,组合成车身分总成及总成,同时利用焊接的方法使其形成整体的过程称为装焊过程。它是车身的装配和焊接连续进行的一个过程。装焊过程所使用的夹具称为焊接夹具。 焊接夹具是随着焊接方法发明创造后,焊接结构大量涌现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装焊过程中,特别是对有互换要求或有配合关系的焊接总成,必须用焊接夹具或样板来确定车身的形状、空间尺寸和相互位置。

汽车车轮轮罩焊装夹具设计

摘要 焊装作为汽车生产过程的四大工艺之一,焊接质量的高低对轿车车身尺寸的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说,在车身制造过程中,焊装是关键工序,是整个车身制造的核心,白车身焊接质量的优劣决定了整车的制造质量。焊接夹具是保证车身焊接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焊接夹具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所有焊接冲压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焊接件的尺寸精度,合理的夹具设计、焊点规划、焊钳选择,可以确保焊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车轮轮罩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车轮轮罩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车轮轮罩进行焊装工艺分析,研究了汽车车轮轮罩焊装夹具正确的夹紧位置及定位设计方式;最终完成汽车车轮轮罩焊装夹具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汽车;轮罩;焊接;夹具;设计

ABSTRACT Welding production process as a vehicle one of the four processes, the level of welding quality on body size of car is essential, can be said that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the body, welding is the key process is the core of the whole body manufacturing, white body determines the merits of quality weldi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quality.Welding fixture is guarantee body welding quality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e main role of welding fixture to ensure that all welding is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stamping and welding parts for dimensional accuracy, and reasonable fixture design, solder joint planning, welding clamp selection, to ensure weld qualit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utomobile wheel cover design of welding fixtur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Then around the wheel cover on the core welding fixture design, welding production line of automobile, car welding fixture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steps and welding fixture design elements; Focus on the car hood for welding wheel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wheel cover clamp welding fixture correct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 design approach; Finally completed the car wheel cover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welding fixture. Key words: Automobile; Wheel Casing; Welding ; Jig; Design

汽车焊装生产线多车型混合生产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人们购买力的提高,也刺激了汽车消费的迅猛增长。汽车生产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产品的市场销售难以准确预测,因此汽车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弹性地适应市场波动进行快速调整,显得至关重要。汽车市场的竞争点越来越集中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面对如此快速的产品更新,汽车行业过去采用的那种大批量单车种专用线的生产模式已不太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因此多品种的柔性化共用线生产方式也就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生产中,尤其对于汽车焊装生产这一复杂的专业化制造过程来说,如何实现“柔性化”又是汽车柔性化生产关键。 二、焊装生产线的作用及分类 装焊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车身(也称为白车身,Body in white)的制造,对于轿车来说,车身焊装线一般是由地板总成线、左右侧围总成线、CRP(仪表台横梁+顶盖+后行李仓托架)线和门盖总成线、车身装配调整线等组成。而各分总成又由很多合件、组件及零件(大多为冲压件)组成,当今由于汽车主机厂考虑到起初的开发投资、日后的生产物流、品质管理等因素,这些分总成线一般都建在主机厂附近的配套厂,采用即时直供方式为主机厂焊装线服务。 所谓专有化焊装线,也称之为单一化焊装生产线,就是该焊装线只能为单一车型提供生产,若再开发新车种生产时,就必须异地或迁移现有焊装线后重新建设焊装线,因此,厂房、设备及公用动力设施重复投资造成浪费,人员流动生产效率低。而柔性化焊装线,是指在相同的地方同一条生产线上可以同时满足多个车种的生产,其通用设备和公用动力设施一次性投入永久性享用,每次开发新车型时,只需增加部分专用设备;改造事先预置的通用设备;调试各种共用化程序。因此,避免了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而且缩短了技改时间,但起初的一次性投资相对会较大。 三、柔性化焊装线 然而,这种柔性焊装线它究竟是如何实现多车种混线生产的呢?下面就以东风悦达起亚2工厂焊装线为例来说明柔性制造技术在焊装生产线上的应用,东风悦达起亚 2工厂焊装线,是依据30万台,年纲领设计的,厂房面积33600平方米,分二个阶段投入实施,目前第一阶段15万台,年的能力已经建成并投产,可以同时生产3个车型的车身。 1、夹具台车滑行系统 所谓夹具台车滑行系统,就是将不同车型的专用夹具设计于台车上,而台车又安装于类似火车轨道的呈“甲”字型排布、可产生强大电磁力的滑行底座上,夹具台车在滑行线上受到电磁引力作用后可选择性地循环高速滑行。另外,利用伺服马达驱动可旋转的夹具台车切换装置,实现不同车种的专用夹具台车进行空载,满载切换。专用夹具台车是依据现场的生产管理系统(G-MES)的指令车型结合设备PLC控制程序进行自动调用,夹具上钣金件的投料是由人工或机器人来完成;但焊接作业全部由机械手自动完成,拼

客车焊装线工艺

长安客车焊装工艺 工艺方案 大客车车身与三类底盘采取在焊装线合装的工艺方式。 总成部件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和场地要求的条件下,实现低工位作业操作和部件的铆接工艺。 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必须使用较为先进的工艺装备和焊接设备。生产设备以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机为主,侧蒙皮焊接采用单面双点焊机或CO2气体保护焊机;非标生产设备采用通用焊装夹具,定位夹紧装置实现模块化,保证大客车各工序的制造质量。 根据产品特点,白皮车身及零部件总成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机焊接工艺,其中顶蒙皮采用张拉自动焊接装置。 为了提高整车的防腐水平及关键部件的外观质量,减少复杂的制件工艺过程,顶蒙皮、两侧张拉蒙皮制件采用先进的辊压工艺,部分采用玻璃制件、铝板、镀锌板制件相关工艺。 在客车生产具有人员集中、间歇性较强的特点,焊接工艺方案应符合多品种、小批量的实际生产情况。 车身总成生产线采用地面人工推送方式输送。 零部件、骨架总成件的焊接生产:8米以上客车的零部件生产采用玻璃钢前后围、手工自制件与钢板拼焊模具压件三种方案并存。8米以下客车的零部件生产采用手工自制件与钢板拼焊模具压件两种方案。 根据客车产品特点及换型周期,为节约模具制造成本,钢板拼焊模具采取胎模自制或简易钢模外包方式,简易钢模外包可请专业人员来厂外包制作工时费,以完成模具工装难易程度,按净重计费方式进行。 客车焊装线、总装线的现状是制造能力不足、员工结构不合理、技术技能和工艺水平低下、零部件制造技术匮乏、工艺装备投入少、生产组织模式落后,无法保证产品设计质量要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严重制约着客车生产经营的发展。 客车车身是一个特殊的产品,是结构设计、工艺制造与艺术造型相结合的工艺品。由于产品特点对车身制造质量和制造水平要求较高,其焊接工艺方案的设计标志着车身的制作水平。 大中型客车焊接工艺方案的设计主要是指零部件、骨架总成焊接工艺和生产线车身焊接工艺。 零部件与总成焊接工艺设计及质量保证 生产出高质量的车身总成需要一系列的工艺条件来保证,车身组合的整体质量取决于焊装,而合格的零部件制造精度及总成件的焊接工艺是车身焊装工艺的基础。它的生产制造模式、工艺流程、工艺装备能力、零部件制造技术及工艺方法都将对车身焊装生产线的工艺布局、生产制造能力、质量控制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1、独立的制件车间、独立的焊装工艺流程,实现零部件的下料、轧弯型、成型、辊压及骨架总成焊接专业化、规模化的制造模式。 2、建立自己的玻璃钢及铝合金制件配套网络。车身覆盖件,如前/后围蒙皮(带前后顶蒙皮)、左/右轮弧蒙皮、左/右裙边蒙皮、采用玻璃钢件;侧舱门、后舱门、乘客门采用玻璃钢预埋骨架件或铝合金制件,并实现玻璃钢件与骨架总成的低位铆接、预埋工艺;提高车身的防腐能力和简化复杂的制件工艺;提高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确保稳定、合格的零部件总成质量。 3、车身骨架的焊装首先从分总成的组焊开始,将散件组焊成分总成。由于骨架大部分是

机动车制造标准工艺规范焊装

编辑此次参观了第二工厂的焊装车间、总装车间、试车场,以及襄樊动力总成厂的发动机生产车间。值得一提的是,后续我们还探访了位于襄樊的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里是国内众多汽车厂商对车辆性能进行试验、路试的重要基地,在后续报道中我们会为大家带来该检验中心的详细信息。 『在后续的报道中我们还将带来总成车间和襄樊工厂的更多内容』 汽车制造基本工艺: 介绍焊装工厂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叙述一下汽车的基本制造流程。汽车制造流程中主要有四大工艺,即车身冲压、车身焊装、车身涂装、整车总装。这四大工艺流程一般都是在整车厂内完成,但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车身附件、内饰件等部件一般都是在整车厂外完成制造,然后运输到整车厂与车身一起组装成整车。 『此图为神龙公司第一冲压车间,东风雪铁龙C5的冲压在这里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神龙第二工厂没有冲压车间,东风雪铁龙C5的钢板的冲压是在第一工厂完成后运送到第二工厂来的,在第二工厂东风雪铁龙C5要进行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焊接工艺。通过了解,从目前的生产状况来看,第二工厂焊装车间的柔性化成型技术、在线激光三座标检测是较为先进的技术,不过在机器人的使用率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话不多说了,我们来看看东风雪铁龙C5的焊接工艺吧。 ●神龙公司武汉第二工厂焊装分厂介绍: 焊装分厂厂房面积4.66万平米,有ALW航空激光焊接、柔性化车身成型工艺、激光在线三座标测量等焊接和检测工艺,目的是为了打造东风雪铁龙C5的“救生舱式高强度车身”。其供应商与欧洲新雪铁龙C5相同,属于PSA集团下的设备供应商CFER。

在神龙第二工厂的焊装车间,基本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各个冲压好的零部件分别焊装,其中包括了车身前后端等部件;然后是地板线的焊装,这里完成了车身前后侧围等部分的焊装过程;地板部分焊装好后,就进入了车身成型线的焊装,经过这个工序之后,我们可以看

汽车车身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汽车车身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1.前言 A3车型是奇瑞公司的战略转型车型,为打造五星安全品质,对该车型提出更加苛刻的质量要求。焊装车身的制造水平提高依赖于先进的焊接设备,公司引进柯马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完成车身下部和车身总成的焊接任务,以符合更高的焊接质量要求。 第一部分 A3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纲领 第二部分电气控制系统 第三部分点焊机器人系统 第四部分其他系统 4.1滚床系统 4.2OPENGATE 4.3机械化输送悬链和BUFFER 4.4车型识别和生产管理系统 4.5激光检测系统 4.6安全系统 第一部分A3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纲领 主要负责A3三厢和A3两厢两种车型白车身总成的生产,下部线和主焊线是混线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约为20万辆。 车身下部线完成发动机仓、前地板、后地板等总成零件的拼装焊接工作,适应车身下部高强度的焊接要求。主要由27台机器人完成焊接工作、零件抓取,整条线还包括自动化输送悬链,零件缓存器。 主焊线主要是完成车身下部、侧围、顶盖、包裹架等总成的拼装焊接工作。由滚床、OPENGATE、和31台机器人组成。 主焊线OP130工位为在线激光检测系统,由4台机器人带动激光检测系统,对车身尺寸关键点进行在线检测。 第二部分电气控制系统 A3自动化生产线共有两个部分组成,分为车身下部线和主焊线,有5条空中输送线,工艺流程为发动机仓、前地板、后地板分别由3条输送线输送至车身下部线,车身下部经空中输送至主焊线,然后通过空中输送线输送至调整线。 整条生产线有车型识别系统一套,辊床一套、涂胶设备8套、COMAU机器人62台,采用SICK的安全保护设备,采用带有安全集成功能的CPU 416F-2的西门子PLC。控制部分的采用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现场总线)连接,见图控制部分示意图。

焊装生产线简介

焊装生产线简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焊装生产线 焊装生产线 一、车身装焊生产线的形式 1、装焊生产线的组成 一条装焊生产线是汽车白车身全部成型的总称。它由总成线和许多分总成组成。每一条总成线或分总成线是由若干个工位组成,线间、工位间是通过搬运机、机器人等搬送设备实现上下料和零部的输送,以保证线内工位工作的连贯性。分总成线包括许多独立的组件焊装工位,每个工位由定位夹紧夹具、自动焊接设备及检测装置等设备组成,另外还有一些供气供水供电装置。 2、装焊生产装线的形式及发展 现有的装焊生产线可归纳为下列几种基本形式。 椭圆形 贯通式地面环形 装焊生产线环形地下环形矩形 转台式“门框”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装焊线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初期阶段,主要用直通式生产线(相当于简化的贯通式生产线),在60年代~70年代曾较多的采用环形生产线。但是由于随行夹具体积大、运动惯性大、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多品种生产及机器人配套。到了80年代,各汽车生产公司重新发展了贯通式生产线。特别是随着市场对汽车产品多样化的要求及机器人大量应用于汽车车身焊接,更为贯通式生产线提供了新的应用范围及发展领域。现在贯通式为应用得最广泛的生产方式。 二、各种装焊生产线的特点 1、贯通式生产线 贯通式生产线是指制件的定位夹紧系统与工位间输送系统成分离状态。生产线包括:制件的定位夹紧系统(焊接夹具)、工位间输送系统、输送杆、驱动系统、自动上下料的机械化系统等。工作时,制件被输送系统中贯通式往复杆的移动输送至下一工位的夹具中,而所有的装夹定位的工装都分别固定在工位上。 其特点为: a、它适应于多点焊机配置,能满足悬挂点焊机的手工焊接、半自动焊接、全自动焊接等多种操作方式。 b、当车身横向流水时,更有利于分总成的机械化自动上下料。便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c、输送系统中驱动和输送部分结构较简单,便于调试。

(完整版)白车身焊接夹具的结构设计示例

汽车白车身焊接夹具的结构设计 一、焊接夹具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1.在设计焊接夹具之前,应首先了解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特征、工艺方法及生产线布置方式,作好充分的准备。参照国内外先进的夹具结构,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夹具总体方案。诸如是固定夹具还是随行夹具,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是高是低,几种车型主要夹具是否混型共用等。要准备好的工艺文件包括工序卡,技术协议,产品数模,夹具式样书,焊点文件。确定使用那种标准件,那种气动元件以及甲方的特殊要求。 2.根据焊件结构特点及所需焊接设备(焊枪或CO2)型号、规格,确定定位及夹紧方式(如果有式样书直接按照式样书上的夹紧定位方式即可);同时根据冲压件的工艺特点及后续装配工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位点及关键定位点。大部分厂家已经规定好了零件定位的RPS孔和RPS面,不需要我们在制定定位基准了。但是大家也一定要了解如何确定定位的基准孔和基准面。3.主体机构确定后,便可确定辅助装置。如水、电、气回路,气、液动元件以及覆盖件外部焊点所需保护铜板等。 4.按照确定好的定位点开始3D设计。定位块要求在定位面的法向有3mm 的调整量。定位销要求在与定位孔中心线垂直的平面上有两个方向的调整量。5.在进行夹具的具体结构设计时,应尽可能多的采用标准化元件,或提高自身的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二、焊接夹具的组成、结构及要求 汽车焊接夹具通常由夹具地板、定位装置、夹紧机构、测量系统及辅助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 命名规则

(一)夹具底板

夹具地板是焊接夹具的基础元件,它的精度直接影响定位机构的准确性,因此对工作平面的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均有严格的要求。 夹具自身测量装置的基准是建立在夹具底板上,因此在设计夹具底板时,应留有足够的位置来设立测量装置的基准槽和基准孔,以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另外,在不影响定位机构装配和定位槽建立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框架结构,这样可以节约材料、减轻夹具自重。 在甲方没有指定的情况下,夹具的底板采用如下的规格: 1、BASE长度在1m以内的,使用厚度16-18mm的板。型钢使用14#槽钢。 2、BASE长度在1m – 2m之间的。使用厚度为20-22mm的钢板。型钢使用16#槽钢。 3、超过2m的使用大于等于25mm厚的钢板。型钢使用20#以上的槽钢。 4、BASE为焊接结构件。焊接后要进行退火去应力处理。表面要做防锈处理。并且在BASE面内刻线。 (二)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中的零部件通常有固定销、插销、挡铁、V型块,以及根据焊件实际形状确定的定位块等。 1.因焊接夹具使用频率极高,所以定位元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硬度,以保证在更换修整期的精度。一般采用45#钢。型面要求表面淬火。定位销要耐磨并且有一定的刚度。一般采用40Cr调质,表面镀铬处理。压紧部分的要求与定位部件的要求一致。 定位销又分为固定、摆动、伸缩这几种。 当工件上的定位孔的中心线与BASE面垂直(垂直于取件方向),且定位销在工件的下面的时候,采用固定销。当定位销的轴线于BASE面(或取件方向)有角度的时候采用伸缩销。这时如果定位销在工件的上面则采用

焊装生产线简介

焊装生产线 焊装生产线 一、车身装焊生产线的形式 1、装焊生产线的组成 一条装焊生产线是汽车白车身全部成型的总称。它由总成线和许多分总成组成。每一条总成线或分总成线是由若干个工位组成,线间、工位间是通过搬运机、机器人等搬送设备实现上下料和零部的输送,以保证线内工位工作的连贯性。分总成线包括许多独立的组件焊装工位,每个工位由定位夹紧夹具、自动焊接设备及检测装置等设备组成,另外还有一些供气供水供电装置。 2、装焊生产装线的形式及发展 现有的装焊生产线可归纳为下列几种基本形式。 椭圆形 贯通式地面环形 装焊生产线环形地下环形矩形 转台式“门框”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装焊线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初期阶段,主要用直通式生产线(相当于简化的贯通式生产线),在60年代~70年代曾较多的采用环形生产线。但是由于随行夹具体积大、运动惯性大、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多品种生产及机器人配套。到了80年代,各汽车生产公司重新发展了贯通式生产线。特别是随着市场对汽车产品多样化的要求及机器人大量应用于汽车车身焊接,更为贯通式生产线提供了新的应用范围及发展领域。现在贯通式为应用得最广泛的生产方式。 二、各种装焊生产线的特点 1、贯通式生产线 贯通式生产线是指制件的定位夹紧系统与工位间输送系统成分离状态。生产线包括:制件的定位夹紧系统(焊接夹具)、工位间输送系统、输送杆、驱动系统、自动上下料的机械化系统等。工作时,制件被输送系统中贯通式往复

杆的移动输送至下一工位的夹具中,而所有的装夹定位的工装都分别固定在工位上。 其特点为: a、它适应于多点焊机配置,能满足悬挂点焊机的手工焊接、半自动焊接、全自动焊接等多种操作方式。 b、当车身横向流水时,更有利于分总成的机械化自动上下料。便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c、输送系统中驱动和输送部分结构较简单,便于调试。 d、焊接夹具固定在工位上,利于保证车身焊接质量。 e、占地面积较小,有利于合理布局和物流。 图1为吉利厂总装线的一部分: 图1 鉴于贯通式生产线这么多优点,它不但是现在,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国内外各汽车公司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2、转台式 转台式生产线类似回转木马结构。制件上线后转台做单向间歇式运转,经过一系列装焊工位,最后下线。该线的驱动机构比较简单。但是占地面积比较大,中间部分的面积不好利用,而且电流、气、水的接点要由回转中心的可回转接头接出来。仅适应于重量轻、工位间距不太大的中、小型分总成制件的生产。我国尚没有厂家使用。 3、地下环形生产线 地下环行生产线采用的是随行夹具,每套夹具均是通过环线两端的升降装置从地坑返回原始位置,再进行下一个零合件的装配。特点是:占地面积小。是随行夹具的循环方式之一。但是对于夹具和输送系统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不利于制造、调整、维修。而且地坑的土建工程工作量很大。我国东风汽车公司车身厂的CA—140生产线为应用实例。 4、椭圆形地面环形生产线

焊装输送线简介

焊装输送线简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焊装输送线 焊装输送线 车身焊装输送线是装焊生产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各工位之间的制件传送的装置。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环节。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制造工艺过程的机械自动化要求愈来愈高。为了提高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的质量和产量,应当尽量采用并且不断研制先进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设备。输送装置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保证了作为产品的汽车的质量和产量。 根据输送线与装焊制件的空间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底置输送线和顶置输送线。顶置输送线又称为空中往复式,一般分为吊具直送式和上夹具平移式。 吊具直送式是在每个工位上方安装一套吊具,利用这些吊具在空中轨道上的同步往复运动来输送制件。每当一个装焊循环完成后,吊具自动抓住制件使其脱离升降台,并将制件送至下一工位的升降台面上,然后吊具回位。 上夹具平移式是在每个工位上方安装一套带提升装置的上夹具。每当一个制件的装焊循环完成后,提升装置下降,通过上夹具将工件夹紧提升至平移高度,平移装置带动提升装置将制件平移至下一工位。输送到位后提升装置下降,上夹具松开,将制件放入夹具体定位后,提升装置再升起,与上夹具返回初始位置。这种输送方式对于某些底面形状复杂、不宜用往复杆输送的大总成如:轿车底板、中、轻型载重车的驾驶室等,比较适用。但是,因为输送装置整体安装在空中桁架上,位于制件的上方,故对厂房高度上有要求。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在空中设置安全护网,防止制件掉落伤害工作人员。 底置输送线是常用的输送形式,根据输送线的结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举升直送式、滑橇输送式、工艺小车输送式、滚床输送式、自动导向小车输送式及往复杆输送。 由于底置输送的常用性以及结构形式的多样性,下面着重就底置输送的各种形式进行介绍。 一、举升直送式

车身焊装夹具基础讲义

车身焊装夹具基础 (技能培训讲义) 1、焊装夹具基本构造 1.1、焊装夹具的用途(图1-1) 焊装夹具在车身生产中的作用是:通过夹具上的定位销(基准销)、S 面型块(基准面)、夹紧臂等组件的协调作用,将工件(冲压件或总成件)安装到工艺设定的位置上并夹紧,不让工件活动位移,保证车身焊接精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2、焊装夹具基本构造(图1-2) 夹具的基本构造:如图1-2所示,由台板、支座、L 板、基准销、基准面、夹紧机构(气缸、夹紧臂、U 型限位块等)等组成。

1.2.1、台板(图1-2-1) a 、用途 用于安装夹具组件,上表面加工有坐标刻度线,用于夹具基准状况的检测(如:三座标检测仪检测用)。 b 、安装要求 台面应处于水平状态(工艺设计要求倾斜放置的除外),安装时用测量仪、水平仪或透明胶管灌水检查校水平。多台连线安装的夹具(特别是采用举升自动搬送的装置),同轴度和水平度、节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c 、使用保养 保持台面清洁、无焊渣、油污、灰尘附着、无分流烧伤或撞击凸凹痕迹,座标刻度线清晰完整,严禁在台面上敲击作业。 1.2.2、支座(图1-2-2) 图1-2-1 连接螺栓 垫板 支座

a、用途 用于支撑夹具台板、夹具高度调节和安放水平调整,使夹具按工艺布置要求定置安放。 b、安装要求 连接螺栓紧固可靠,调节螺杆应有垫板支撑,夹具定置调整符合要求后,要将调节螺杆螺母拧紧,若是大型夹具或连线夹具垫板应和基础预埋件可靠连接(焊接)。 c、使用保养 定期检查拧紧连接螺栓和螺杆锁紧螺母,定期检查调整台板的水平度。 1.2.3、L板(图1-2-3) 图1-2-3 a、用途 用于安装夹具型块(S面元件)、基准销组件、夹紧机构、导向装置等夹具组件。 b、安装要求 采用高强螺栓与台板连接,并配定位销定位,同夹具组件的连接也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并配定位销定位。 c、使用保养 定期检查拧紧连接螺栓(最好用记号笔做标记),定期检查定位销有否松动或脱落。

白车身焊装夹具设计手册

焊装夹具设计手册 一概念及名称 1 . 基准点及车线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汽车坐标系的原点规定为车前轮轴心线的中点。 TL或X――表示车长以车前轮为原点向车尾方向为正,向车头方向为负。 BL或Y――表示车宽以车的对称中心线为原点,面对车的行驶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WL或Z――表示车高以车前轮为原点,向上为正,向下为负。见图1-1;有时,汽车生产厂家也可自行规定基准点及坐标系的位置。 图1-1 由于夹紧位置的需要而将夹紧单元旋转一定角度时,其车线的标注如图1-2,其中α≤45o

图1-2 2.夹紧单元(POST) 一个典型的夹紧单元通常包括L板、支板、夹紧臂、定位块、垫片、回转销、定位销、定位销连接板、到位止动块或限位块,、连接板、气缸等。见图1-3 图1-3 3.夹具 一套完整的夹具一般包含若干夹紧单元(POST)、基板(BASE)、举升机构(LIFTER)甚至旋转机构。根据操作方式可划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及液压夹具;根据控制方式可划分为气控夹具、电控夹具等。见图1-4(手动夹具), 见图1-5(气动夹具)。

图1-4 图1-5二基板(Base板) Base板一般由槽钢与钢板焊接而成。槽钢多采用10#、12#、14b#、16#、20#、25b# 等,钢板厚度多采用t=20mm或t=25mm(此为加工完成的厚度,选用毛料时,因考虑加工余量,相应的板厚取t=25mm或t=30mm)。对于小夹具或滑台等亦可采用t=30~40mm的钢板焊接而成,而对于总拼夹具以及顶盖装焊夹具,其滑台及支架则可采用矩形方管与钢板焊接而成。 的最大外形尺寸 对于Base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焊接及加工的工艺性,以及吊装、运输等方便 大于2m 而对于较宽大的Base,为了使其便于加工,往往将其划分为若干个Base,Base间则以支架相联接,此时该Base的单侧或双侧就需加工。见图2-2(单侧),见图2-3(双侧)。

焊装线电控系统及主要设备操作规程

焊装线电控系统及主要设备操作规程 1 系统概述 1.1电控系统的功能及工作范围: 本电控系统能够实现下述控制功能: 1.1.1 控制1#工位、3#~19#工位上的各滚床接送滑撬的过程。 1.1.2 控制2#工位转运车在原始工位(即空滑撬从返回线下行至转 运车上的位置,下同)、1#工位和3#工位三个位置之间的移动,以及与此三个工位的轨道对接和传送滑撬的过程。 1.1.3控制在返回线中运载空滑撬的电葫芦在0#工位(位于涂装车间) 和2#工位之间的自动行走动作,以及在0#工位和2#工位处的 升降动作。 1.1.4控制20#工位(位于涂装车间)的滚床向涂装线上的转运车输送满载滑撬。 控制打磨室(12#工位)和顶盖发泡室(14#工位)的风机起 停、开关前后门、室内照明、滚床接送滑撬等工作过程过程。 1.1.5控制除8号工位以外的其余各工位上的滚床与该工位滑撬夹具 或升降操作台之间的信号联锁。 1.1.6控制和显示各工位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急停等的动态显示及控制)。 本电控系统不含对焊装线上其它各种夹具、升降机等工艺装备

的控制。 1.2 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本系统由3只电控柜(AC1、AC2、AU2)、15只电控箱(AU1,AU3-AU19,其中15#工位没有电控箱,只有一个控制盒)、两只按钮箱(AUX1、AUX2用于控制在返回线中运载空滑撬的电葫芦)、4只门旁按钮盒(AU22.2,AU22.3,AU32.2,AU32.3,;分别用于手动开关打磨室和发泡室的前后门),2只室体内按钮盒 (AU22.1,AU32.1;分别用于手动控制打磨室和发泡室的紧急停止滑撬和发出工作完成命令)和一台上位计算机(PC)组成,其各自的工作范围是: 1.2.1 AC1:向1#工位、3#~13#工位和16#~19#工位共17个 工位的电控箱供电; 1.2.2 AU2:专为2#工位配备,以控制该工位的转运车动作及滑 撬返回线的各种动作; 1.2.3 AU12:专为12#(打磨室)工位配备,控制工位滚床接送滑 撬的动作过程,以及控制打磨室前后门的“开/闭”、照明灯 箱的“开/闭”和送排风机的“起/停”过程。 1.2.4 AC2:专为14#(发泡室)工位和15#工位配备,控制此两工 位滚床接送滑撬的动作过程,以及控制发泡室前后门的“开/ 闭”、照明灯箱的“开/闭”和送排风机的“起/停”过程。 1.2.5 AU1、AU3-AU11、AU13、AU16~AU19:专为1#工位~19#工位 共15个工位(2#,14#,15#工位除外)配备,分别控制相应工

汽车车身焊装夹具设计

汽车车身焊装夹具设计 摘要:通过对汽车车身焊接夹具设计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了在焊接夹具设计中所应该遵循的基础条件。在现生产中,焊接夹具的设计充满了丰富的特殊性,因此,具体问题须具体对待。关键词:焊接夹具设计经验性综合技术 汽车车身焊接夹具的设计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生产纲领,熟悉产品结构,了解变形特点,把握制件及装配精度,通晓工艺要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对焊接夹具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一、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决定焊接夹具的自动化水平及焊接工位的配置,是通过生产节拍体现的。生产节拍由夹具动作时间、装配时间、焊接时间、搬运时间等组成。夹具动作时间主要取决于夹具的自动化程度;装配时间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精度、工序件精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序;焊接时间主要取决于焊接工艺水平、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焊钳选型的合理化程度等;搬运时间主要取决于搬运的自动化程度、物流的合理化程度等。只要把握住以上几点,就能合理地解决焊接夹具的自动化水平及制造成本这对矛盾。 二、汽车车身的结构特点 汽车车身一般由外覆盖件、内覆盖件和骨架件组成,覆盖件的钢板厚度一般为0.8-1.2mm,骨架件的钢板厚度多为1.2-2.5mm,也就是说它们大都为薄板件。对焊接夹具设计来说,有以下特点: 1、结构形状复杂,构图困难 汽车车身都是由薄板冲压件装焊而成的空间壳体,为了造型美观和壳体具有一定的刚性,组成本身的零件通常是经过拉延成型的空间曲面体,结构形状较为复杂。 2、刚性差、易变形 经过成型的薄板冲压件有一定的刚性,但和机械加工件相比,刚性要差得多,而且单个的大型冲压件容易变形,只有焊接成车身壳体后,才具有较强的刚性。 3、以空间三维坐标标注尺寸 汽车车身产品图以空间三维坐标来标注尺寸。为了表示覆盖件在汽车上的位置和便于标注尺寸,汽车车身一般每隔200mm或400mm划一坐标网线。三个坐标的基准是:前后方向(Y向)———以汽车前轮中心为0,往前为负值,往后为正值;上下方向(Z向)———以纵梁上平面为0,往上为正值,往下为负值;左右方向(X向)———以汽车对称中心为0,左右为正负。 三、装配精度

汽车焊装线夹具CAD及标准化探讨

汽车焊装线夹具CAD及标准化探讨 发表时间:2019-01-15T09:43:20.9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作者:王树森1 陈彦林2 [导读] 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汽车夹具的设计更加的便捷化,对于提升我国的汽车焊接夹具的设计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城汽车生产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市 300462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正在朝着低碳、环保、节能、安全等人性化方向去发展。尤其是在国内外汽车制造研发企业共同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对于车本身的技术要求更全面,人们对于购买汽车的品味需求和安全化标准的期望越来越高。汽车车身的夹具是用来按照设计要求将汽车车身进行定型定位,组成车身零部件,同时通过一定的焊接方法,将其焊接成整体零件,因此夹具在汽车车身焊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汽车车身夹具不仅能够提高车身焊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工艺。在汽车车身夹具生产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要求进行管理,完全是根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使用,因此在设计和调试过程中都需要自行解决,本文就汽车车身夹具的设计要点、调试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汽车;焊装;CAD标准化 引言 汽车车身焊装夹具基本是由底板、支基、气控这三个最主要的部分组成的。在进行车身焊装夹具的设计考虑主要是夹具的设计,通常情况下质量较高的夹具对于车身的焊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车身是整个汽车的核心部分,车身整体是由多个不同材料进行焊接而成,所以掌握好夹具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的汽车车身夹具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夹具的调试工作,夹具要想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就必须保证夹具的调试科学和规范化,最终才能使得车身焊接质量有较高的突破。 一,焊装夹具设计要求 汽车车身形状复杂,车身本身易变形,在夹具定位上采用孔定位,从而使得在焊装过程中降低焊接变形的情况,在进行孔定位要首先考虑车身冲压的定位孔,定位孔并不是越多越好,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能够循环利用的定位孔发挥作用,其次对于设计人员也有着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了解车身的冲压工序和装配工件尺寸,保证设计出的定位孔能够有效使用,同时在选择定位孔尽可能避免小孔的出现,大直径的孔能够避免定位销出现折断的出现,最终才能使得车身焊装科学有序开展进行。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主服务器.计算机工作站绘图仪.打印机等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可很好地解决汽车焊装线设计中参加人员多。设计團紙量大及修改率高而不便于管理的问题。一条焊装生产栈设计时按工位及功能进行分工每个工位又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位设计者承担其中-部分设计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审核者及管理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不断交换信息- 方面可及时地检查和修改相互冲突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可极大地共享设计资源。采用电子邮件还可通过专用通讯站与远程用户交换信息。 二,焊装夹具的 CAD设计方法 在设计焊装夹具之前.应首先分析设计任务书:了解生产纲锁.汽车钣金结构特征工艺需要及生产线的布置方式等,做好充分的工艺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夹具总体方案包括夹具形式,自动化程位面的形状(与钣金件断面图相同)及夹具主体结构,由于钣金件断面图上具有表示该断面位置的车线及座标值因而也就确定了该夹具在焊装线上的位置,对于有压板的夹具,夹具主体结构确定后,需要根据简单工程计算,设计定位面到销轴支点及夹紧器到销轴支点的距离1及B(如图I所示)根据经验,一般应保证定位面压板对汽车板金件的压紧力不少于S00N,这样,根据夾紧器所能提供的夹紧力的大小,便可计算小值的大小将计算值圆整为5的倍数。压板压紧面的形状与钣金件断面图的外表面相同,压紧面的大小应与定位板定位面一面对压板的压紧与松开过程必须检查压板运动过程中是否会与周边结构件发生干涉,压板松开后钣金件是否能不干涉地方便上料和下料。在CAD系统下,这种干涉检测直观又方便且对夹具的修改也相当容易。一舰应保证压板与周边结构件或板金件上下料运动的最小距离大于20 mm.如果经调整仍未达到要求。则必须采用二次旋转方式。如果没有干涉,最后根据要求选择或设计夹紧器。随着汽车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同类产品的车型也越来越多相应地,焊装夹具的设计、制造及调式周期也大为缩短。这给焊装夹具的设计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夹具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材料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得夹具的发展满足汽车的发展需要。 对于焊接夹具中形状,结构、功能非常典型的结构,可以采取标准化处理,实现夹具部分结构的通用化和系列化,从而有利于夹具适应不同的产品。这些结构包括定位销、支架挡块以及套简等。标准化工作可以为焊装夹具的设计、制造和维修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柔性焊装夹具是能适应不同产品或同一一产品不同型号规格的一类焊装夹具。它能根据新产品或新型号对夹具的要求迅速地在原有夹具的基础上,经过少量零部件的结构调整、更换就可满足新产品的生产要求。采用柔性夹具结构,结合现代CAD/CAM等先进制造技术,有利于实现汽车车身焊装制造的柔性化、适应汽车产品市场的快速多变。夹具由于使用的特殊性不是长期和多用途性的,一般情况下夹具的更换周期时间较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个因素,夹具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尺寸,往往夹具的使用要保证一次成功,在制造的过程中也是单一的制造,没有重复制造的机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更加的谨慎,设计者要熟悉夹具的制造流程和方法,以满足设计的工艺要求。以上这些问题将决定夹具的设计、制造质量。焊接夹具设计技术在车身工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结束语 汽车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同类产品的车型也越来越多相应地,焊装夹具的设计、制造及调式周期也大为缩短。这给焊装夹具的设计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夹具发展需要更加注重材料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得夹具的发展满足汽车的发展需要,进而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向及车身构造的变化带来夹具设计的更新随着人们对汽车文化的追求,舒适安全又不失个性迫使车身结构向着稳定化、结构合理化发展,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汽车夹具的设计更加的便捷化,对于提升我国的汽车焊接夹具的设计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曾定洲,殷国富,胡茶根,李堂明.基于AutoCAD .NET的参数化汽车焊装夹具二维图库开发[J].机械,2017,4406:8-15. [2]宫正军,都韧刚,尚校,杜海,艾学崇.焊装夹具设计、制造精度保障方法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6,07:7-10. [3]刘驰.汽车车身焊装夹具设计探讨[J].轻工科技,2014,3004:95-96. [4]史丰荣,韩华伟,周维华.焊装夹具方案设计智能化CAD技术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0,802:248-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