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下《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下《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叙永县西外小学:朱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73页《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理解教材,读懂课标.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虽然贯穿于第一学段的每个教学内容,但是以单独的小节出现,这是第二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中让学生学会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几个几是多少?”这类问题。这一次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表内乘除法,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设计的,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注重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新课标》中第一学段的“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教材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目标,进行了巧妙的编写。例1以到书店买书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场面为素材,呈现出学生实际生活中数学问

题,体现了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关注学情,理清思路。

二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虽然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正确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却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而且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控能力弱。所以,如何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设计本节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组织好课堂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我一直深思与关注的问题。

三、把握目标,确定重难点。

综合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对学生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序地表述解题思路,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有序地表述解题思路。理解不同解法的算理。

四、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为主线,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遵循数学教学要从生活出发又回归于生活的原则,注重了数形结合、模型,归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追求内容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和有效性。通过情境创设、老师的设疑激思、评价激励、引导点拨,学生的观察发现、独立思考、交流学习、归纳整理等教法,学法。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力求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六、优化程序,体现趣味性。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播放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图片,激起学生还想继续往下观看的欲望,引出班上喜欢跳绳和打球运动的人数,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复习解决一共是多少?以及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然后再由这班有57人,引导学生提出还剩多少人?

(二),尝试解决,归纳思路。

在新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完整,有序的说信息,然后通过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列出算式,与同桌的小伙伴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观察比较这几种不同的方法。

(四)、应用练习,拓展提高。

(五)、鼓励培趣,结束全课。

出示华罗庚的话,送给小朋友,教育学生要敢于去探索,创新,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六)、说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示。力求板书更形象,美观些。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统计表练习题

《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 一、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二、下面是调查二(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 2.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有()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三、体育课上,老师对二年三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表后回答问题。 1.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少。 2.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多()人, 3.明明和红红请假了,没有参加统计,二年三班一共有()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并解答出来。

一、下面是二年一班同学喜欢春游的地方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喜欢去()的人数最多,喜欢去()人数最少。 2.喜欢去动物园的比喜欢去游乐场的少()人。 3.如果让你组织这次春游活动,你想组织同学去什么地方春游?为什么? 三、下面是二年二班同学阅读课上阅读图书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1.喜欢阅读()的人数最多,喜欢阅读()人数最少. 2.二年二班一共有()人。 3.学校图书室响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四、胜利小学要举行阳光少年评选。二年三班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评选,下面是同学们投票的情况。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学校阳光少年的评选。 2.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 3.投票当天有3名同学请假没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会改变投票结果吗?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平利县城关二小石云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 说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中例6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样的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决,需要逆向思考,比较抽象,思维难度大,容易出错,列方程解决更符合顺向思维。学习的过程中用到了转化、比较,归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解法的多样性,并能优化解题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设未知数。 说教法与学法: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始终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与“等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根据高年级儿童已初步从抽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比较,发现、总结、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使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如何确定 单位“1”进行复习,为新知识的构建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⑴“阅读与理解”环节要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未知信息和已 知信息,当学生发现有两个未知量时,会产生探究欲望。 ⑵“分析与解答”环节要求学生透彻分析等量关系,充分利 用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未知量之间和的关系,至于设 哪个量为未知数,用什么代数式表示另一个量。根据那个数量 关系列方程,探究列方程方法的多样化。 ⑶通过比较小结出探究出所学例题的特点和解法的特点。例 题的特点: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解法特点是:用方程来解比较简便,设未知数时 要同时设出两个量。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统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九单元以亲近大海为主题的关于“统计”的知识。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统计的有关内容,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要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节课的统计知识是学生第三次接触统计知识,在一年级上册以“我又换牙了”初步认识了统计。在一年级下册以 “我们的鞋码”为主题学会了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形成了简单的统计意识。能够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有了这两部分知识做基础,我们二年级上册的教材设计了以“亲近大海”为主题,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从“统计”这两个字眼上我们不难发现,它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去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前两册统计的学习是这样的,那么本节教材的学习更是这样。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并倡导的“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我想本节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经历学习的过程,去品尝学习的乐趣,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上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 知识目标是: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感受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 能力目标是:结合实例,培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法和学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通过夏天海滨浴场上呈现出丰富的数学信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对分类统计的学习。 2、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的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与同伴一起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统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统计 Statistics of teaching plan in the second volume of primary sch ool mathematics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统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2、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 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在这天晴气爽的季节拉开了序幕。瞧,运动场上小动物们赛得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吧。(电脑出示主题图)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猴子有几只?小兔有几只?小狗有几只? 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小动物参加? [评: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如何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2、跳高和长跑是比赛的项目,我们可以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 项目合计跳高长跑 只数

3、除了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还可以根据什么来统计? 生:动物的种类。 动物种类合计狗兔猴 只数 4、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完成上述两张统计表。 5、交流:看了两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统计的方法不同。 生2:合计都是13。 生3:我明白了对同一中场面进行统计,虽然统计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总人数应该不变。 [评:统计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段教学中,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 7、厨师小猪和裁判长小鹿也来了解情况,要求你们向它们推荐最合适的统计表(小组讨论)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精品教案 课题:统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及课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五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2、通过动态情景,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与方法,同时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 2、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动态情景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统计停车场上各种车辆的数量(出示挂图) 1、观察有什么车?各有多少辆? 2、出示统计表(学生独立填写)

3、汇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现在公路上跑着这么多车,你能统计一下吗?(边说边放动态图)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统计,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统计,怎样分工? 2、小组讨论、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学生记录。 (2)、统计结束,汇报 学生甲:一人负责一种汽车的统计,过一辆数一辆,最后填在表中。 学生乙: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统计后再算各种车有几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3、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车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一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评议

师: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多少比较快捷? 学生讨论得出:当数量较大时,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比较快捷。 (3)、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4、师生总结绘制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方法。 5、针对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1)、哪种车最少?哪种车最多?两种车相差多少辆? (2)、猜一猜十分钟后,开来的第一辆车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最不可能开来的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第111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统计

解决问题说课稿完整版

解决问题说课稿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钟山区大河镇大地学校檀慧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数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6页例9,用分段计算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教材地位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第二个课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经验。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乘坐出租车为例来引出学习内容,生活色彩浓郁。利用情境中给出的信息,由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能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学会分析题目从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息。 三、说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引出出租车分段计费问题后,由学生小组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得出分段计算的解决方法。学生独立算出出租车价格表,感受分段计算的解题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说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知

二年级数学统计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统计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统计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统计说课稿”这篇数学说课稿由xx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情况实际出发,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情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按照教材的逻辑性将知识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单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填写单式统计表 (1)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数据,我们班在一年级时每位体重情况,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统计每段重量的学生数,并教给学生简单的整理数据的方法。(2)向学生提供我们班在二年级时,学生的体重情况的数据,学生仿照统计一年级时的体重方法,整理和统计二年级时每重量段的学生数。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简单整理数据的方法。 2、学生在能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会填写和分析复式统计表

二年级下册统计练习试题

二年级下册统计练习试题 数学组作文组绘画组乐器组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 成左边的统计图。 2、每格代表()人。 3、()组人数最多; ()组人数最少; 两个组相差()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 列出算式计算。 二、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下面是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统计图: (1)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 (2)参加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少;差____人。 (3)参加______小组的是______小组人数的2倍。 (4)如果今天恰好一名同学没来;猜猜他最可能是那个组的?为什么? 三、请你来统计。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 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 2. 填一填、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式计算。 四、下面是某年级(二)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统计表。 1.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2. 爱好()的人最多;爱好()的人最少。 3. 爱好苹果的比爱好梨的多()人。 4. (二)班共有()人。 五、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为动物做了一次“体检”;下面是几种动物体重的统计图。 1.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 ()最重;()最轻。 3. ()和()的体重一样。 4. 狮子比棕熊重()千克。

5. 东北虎比长颈鹿轻()千克。 6. 东北虎比棕熊重()千克。 7. 长颈鹿比大猩猩重()千克。 8. 东北虎的体重与()只棕熊的体重相同。 9. 长颈鹿的体重是()和()的体重之和。 六、红红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结果如下: 用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材P63页例7 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百以内的加减法,1~6的乘法口诀,这些都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材采用对比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会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能表征问题的结构。这部分的学习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总结,并为以后继续学习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选用正确方法解题。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探究法。低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引导探究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对比探究中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会算,我会画。 意图: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算式的含义,了解学生对运算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活认知经验,为后面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教学例7 A、明确条件和问题,初步感知两道题的问题。 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的数量,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为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B、自主尝试,解决问题,明确运算意义。 意图:利用画图、语言表征等方式,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明了选择不同运算的道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9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说课稿 青岛版

说课设计 《分类统计》说课设计 今天我说课教学内容是《分类统计》,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1课时98~100页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三方面的目标是互相依存、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全面提高。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与统计数据,得出不同的统计结果,避免二次分类现象。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与统计数据。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努力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导入新课部分,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在探究新知部分,采用学生操作练习,教师讲解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知。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的方法贯穿全课,提高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学法 学生在与老师轻松的对话中,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在数一数、画一画、等操作中,获得感性认识,在交流、比较等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归纳,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以学校运动会的话题引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巩固,通过观看比赛照片,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主动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统计的需求,为新课的探究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交流分类方法: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发现问题”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有效观察,发现问题,生成不同的整理数据方法,在合作中探究出多种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培养了自主发现、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教师注重运用原理、寻找规律、抓住难点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分类统计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统计的模型,使学生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1) 用竖式计算: 20÷6= 34÷4= 30÷7= 26÷3= 42÷8= 50÷7= 43÷6= 88÷9= 60÷8= 52÷8= 46÷9= 40÷7= 432-285= 167+464= 502-136= 246+584= 800-272= 373+128= 237+468= 610-423=

365+448= 563+279= 435+378= 571-289=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2) 用竖式计算: 44÷5= 34÷7= 53÷9= 87÷9= 28÷3= 24÷6= 37÷8= 55÷7= 44÷5= 43÷8= 64÷8= 47÷9= 247+463= 505-358= 268-134= 247+656= 500-308= 452+178= 415-338= 625+285=

912-485= 237+468= 610-423= 365+448=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3)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239+157-245 902-135-287 602-(533-456)(267-237)÷4 100-22-35 8×(152-145) 712-415+129 69+237+188 822-(155+348) 7×3+5 50-4×5 7+6×2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二年级下册计算题(4) 递等式计算: 23+5×8 2×6+37 90-3×9 8×7-34 56-2×6 44+4×7 90-54÷6 32÷4+15 40+2×6 42+40÷5 80-7×9 12-35÷7 38+4÷4 26+36-14 36÷4-7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解决问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让学生学习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大胆地创新使用教材,改用生活中常见的滴水龙头为例题来学习,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说教学目标 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小学的邵英娇。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统计》。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七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 《统计》这一单元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包括认识并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认识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在编排上,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参加喜欢的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班级的图书角、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等。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既经历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又从中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时间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教学难点: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解决问题说课稿图文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6和7解决问题(加法)》说课稿 俞丽梅 一、说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加法)》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属于对6和7认识的一部分。本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6和7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后续学习8和9,以及10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各种情境图,使学生会观察图意。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展数学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图回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教会学生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予以验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注意的某些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情景教学,和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容易理解图意思。 三、说教学重点 重点:①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A、图里有什么? B、怎样解答? C、解答正确么? ②对“大括号”和“”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说课稿-《同级混合运算》说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说课教师:侯衍明 说课的内容是:《同级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一、确定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我认为:熟练掌握同级运算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作为执教者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情境,构成具有一定联系的“问题”。 2、尊重学生的个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和比较各种算法,从

而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 3、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本节课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法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采用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四、说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统计》教学设计 下八中学贺建英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页例1、第120页例2,第12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有趣的情景,激起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会用不种方法进行统计分类,认识象形统计图,认识最简单的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供给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3、能依据统计图、统计表中供给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和伙伴沟通自己的想法。 4、阅历用统计图或统计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从中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 教学难点: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啊,果园里的小蜜蜂过生日,邀请大家去玩耍,由老师带领你们去参加它的生日派对,愿意去吗?不过果园里不仅热闹,数学问题也很多,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出示例1情景图。

二、引入课题 老师:瞧,小蜜蜂多热情啊!考虑到大家路途艰辛,准备了水果给大家解渴,但是这么多水果放在一起,你知道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该怎么办呢? 指引学生说出可以先把这些水果进行分类,再数一数每一种水果有多少个。 老师:对,我们可以把这些水果进行分类统计。老师板书课题:统计。 三、教学新课 1、合作探究 老师:首先我们要将这些水果进行分类(老师板书:分类),先想一想应当怎样分类,再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分类。学生小组合作对水果进行分类,老师巡查。 老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起来说说你们分类的过程。学生依据前面学过的分类知识将这几种水果分为香蕉、梨、桃子和苹果4堆。 老师:赞同这组小朋友的分法吗? 老师:我们还需要把它们一个对着一个地排起来。老师板书:排列从下往上对着排。老师在电脑上摆。 老师:谁来说说老师是怎样摆的? 指引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一个对着一个从下往上整齐地摆的。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用连乘解决问题”。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说课。 一、分析教材教学目标: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多角度地观察、解决问题。 二、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体操方阵图,让学生搜集图中的信息,从搜集到的信息入手,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上,我先是放手让学生独立试做,认真思考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这样不管是说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都对解题思路非常的清晰。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使本节课的重点得以突破。 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跑步、游泳、计算产生的垃圾等练习的巩固、内化、拓展、应用,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美妙,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使学生感触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就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我都是先让学生说、交流自己的观点,而我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稍做引导和小结,让学生通过观察、试做、交流、倾听等方式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使每一个教学难点、重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探究得以突破。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法作铺垫;(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3)尝试应用,理解深化。通过系列练习,使学生对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4)回顾总结。(5)灵活运用,自我检测。。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进行练习,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关于统计学生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这节课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学会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让学生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四、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 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学生自己演示,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际操作发现法。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学生亲身参与统计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 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2、交流互补法: 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利用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交流促发展。 3、练习促进法: 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教师出示动画片。观赏并统计最喜爱的动画片。选校服颜色。进行统计。 2、互动新授 统计校服颜色和书法比赛选手。 3、巩固拓展 春游、受灾调查。 4、课堂小结。 学生说收获。

二年级下册统计练习题

数学组作文组绘画组乐器组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 成左边的统计图。 2、每格代表()人。 3、()组人数最多,()组人 数最少, 两个组相差()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 列出算式计算。 二、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 题。 下面是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 的统计图: (1)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同学。 (2)参加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多,______小组的人数最少,差____人。 (3)参加______小组的是______小组人数的2倍。 (4)如果今天恰好一名同学没来,猜猜他最可能是那个组的?为什么? 三、请你来统计。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 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 2. 填一填、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式计算。 四、下面是某年级(二)班同学对水果的爱好情况统计表。 1.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2. 爱好()的人最多,爱好()的人最少。 3. 爱好苹果的比爱好梨的多()人。 4. (二)班共有()人。 五、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为动物做了一次“体检”,下面是几种动物体重的统计图。 1.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 ()最重,()最轻。 3. ()和()的体重一样。 4. 狮子比棕熊重()千克。

5. 东北虎比长颈鹿轻()千克。 6. 东北虎比棕熊重()千克。 7. 长颈鹿比大猩猩重()千克。 8. 东北虎的体重与()只棕熊的体重相同。 9. 长颈鹿的体重是()和()的体重之和。 六、红红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结果如下: 用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 说课稿

以课为例授之以渔 ——《解决问题》说课稿 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魏琴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的魏琴老 师。今天的说课我想谈的是“以课为例,授之以渔”。 第一部分:说教材、学情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PPT演示)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页,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例6及做一做。 (二)单元分析(PPT演示) 1、教学内容和作用 “解决问题”,主要是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加法的含义。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教材编排特点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三)本课教材(PPT演示) 1、编排 教学“逆向”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分析课后习题)。我对本节课的定位是,以“逆向求和”问题为例,授以“画图分析问题策略”之渔。 2、突破 借助画图,理解题意。 ——学情分析: 本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PPT演示)分析本册教材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例题。 困难:理解题意。 (PPT演示)看到“还剩”容易想到减法,甚至把7当成被减数。对

“原来”这个逆向表述词和隐藏的加法数量关系,理解起来也有一 定难度。 二、教学目标(PPT演示)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的侧重点是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究,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更关注: 1、通过对“原来有多少”(逆向加法)的问题探究,学会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图”策略分析问题,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渗透“集合”、“统计”数学思想。 3、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PPT演示) 重点:学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能解决“原来有多少人”这类“逆向”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理清逆向加法的数量关系。 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一、教法(PPT演示) 1、情境教学法 2、引导发现法 3、直观操作法 4、分组教学法 通过“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授之以渔。 二、学法(PPT演示) 1、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 3、独立思考 4、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策略。 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