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梅花魂》

6.《梅花魂》
6.《梅花魂》

6.《梅花魂》

关键字: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6是参考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28386126.html,)收集整理的一篇有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方面的免费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站没有您要的教案,我们免费帮您找,请留言.本文全文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一幅( )?学生答.

板书:梅花

2、喜欢梅花吗?你能说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3、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梅花的特点有( ).指名答.

4、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多少文人、画家赞颂梅花.今天,老师配合大家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魂5、齐读课题《梅花魂》.

二、探究本课学习思路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同学们自学为主:

投影出示:

本课教学目标:

1、自学为主,读懂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

哪些句子令你感动?为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分小组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讨论讲解重点问题

1、小组汇报:

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2、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⑴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投影出示)

⑵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自由读开头、结尾.

②指名说.

③齐读.

⑶课题中《梅花魂》的魂,在文中究竟指什么样的魂?

①投影出示13节.

②自由读.

③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④祖父保存梅花图,是为了( )?祖父爱梅花,就是( ).

⑤齐读.

四、指导朗读

1、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心用情地练读.

2、自由读文,指名读(可范读).

3、指导读13节:

⑴读这段应注意什么?

⑵指名读.

⑶齐读.

4、导读开头、结尾:

⑴学生说如何读.

⑵小组练读.

⑶指名读.

⑷齐读.

五、总结本文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1、读有关乡愁的文章.

2、写摘录笔记或读后感.

【板书设计】

品格

梅魂花灵魂爱国心

骨气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梅花魂》教学设计6"一文的人还浏览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相关资料

6.《梅花魂》

6.《梅花魂》 关键字: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6是参考资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28386126.html,)收集整理的一篇有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方面的免费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站没有您要的教案,我们免费帮您找,请留言.本文全文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一幅( )?学生答. 板书:梅花 2、喜欢梅花吗?你能说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3、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梅花的特点有( ).指名答. 4、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多少文人、画家赞颂梅花.今天,老师配合大家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魂5、齐读课题《梅花魂》. 二、探究本课学习思路 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同学们自学为主: 投影出示: 本课教学目标: 1、自学为主,读懂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 哪些句子令你感动?为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分小组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讨论讲解重点问题 1、小组汇报: 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2、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重点讲解以下问题: ⑴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投影出示) ⑵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自由读开头、结尾. ②指名说.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6、梅花魂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卧; (5)送梅花仇; 四、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读书落泪”这个小故事,我们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朗读,体会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四个小故事。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正是这样,我国把梅花订为国花。所以外祖父喜欢梅花,其实是借梅花来寄托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2.生默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优质课公开教学课件优秀 (4)

五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4、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题“梅花魂”不仅象征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也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难点: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外祖父的爱国之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 2、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挺立。可见它具

有多么坚强不屈的品质。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啊,梅花魂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古代诗人咏梅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紧扣“魂”字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 灵魂腮边训斥玷污呜咽 欺凌秉性蒙眬梳理衰老 手绢华侨白杭绸抹干净凉飕飕 不甚在意颇负盛名风欺雪压 眷恋缕缕幽芳葬身异国飘泊他乡 (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 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语文6.梅花魂同步练习(附答案)

6.梅花魂 作者:陈慧瑛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一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新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4梅花魂(优质教案)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 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6、梅花魂

6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抓住三次落泪,品味语言; 2.深切体会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情怀; 3.领悟梅花魂的深层涵义——赤子魂、中国心。 重点: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品味语言,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魂。 一、课前延伸 ▲学习目标 1.预习课文,独立解决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方法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加3颗星) 1.预习生字词 (1)正确认读生字词 (2)描红 (3)熟练组词 2.预习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3)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 3.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________。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____。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________。外祖父就是一个具有________的人,他非常喜爱梅花,因为梅花代表了________他因不能回国而三次落泪。 二、课内探究 (一)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 (二)检查预习 ▲学习目标 1.同伴合作解决生字词和课文,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抽查,督促学习。 ★方法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加3颗星) 1.同桌互查生字词。 2. 小组成员轮读课文,长段可分两人读。 3.教师抽查 (三)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对重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分析。 ★方法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每人加1颗星)。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外祖父生前非常爱梅花。因为这梅花,代表着——;代表着——;还代表着——。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上一节课学习中获得的信息,完成下面填空:(课件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________。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____。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是________、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优质课教案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p同学们,欣赏了优美的梅花图片,阅读了图片下的字幕,你想到了哪一首古诗?(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古诗,你了解到什么?(这首诗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3.总结导题:在我国,梅花,因为它所代表的品格,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这节课,我们就和作家陈慧瑛一起,通过一篇课文,了解发生在一位华侨老人身上的与梅花有关的几件事,感受这位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板书课题:梅花魂)学生齐读课题。 4.交流解题: (1)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崇高的精神。) (2)弄懂了课文题目的意思,再来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些什么?(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崇高精神?作者围绕梅花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以梅花图片及其古诗字幕引发交流,创设出优美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激发了学习参与课堂活动兴趣。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梅花魂 公开课教案

22、梅花魂公开课教案 【教材简析】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以故乡的梅花开了,引起对漂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通过五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渗透过文字的躯干,透视文字的灵魂,情的流淌。《梅花魂》是篇思乡爱国的文章,整篇课文设计: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同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落实础上体现人文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 【教学方法】 教法: 感情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1、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题)齐读课题。 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出示对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缕缕幽芳颇负盛名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玷污 大抵欺凌训斥秉性眷恋衰老手绢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三、感悟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出示第13自然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 (1)指名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自己想。) (2)这多么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啊!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我们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略述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今天的和平年神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战士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等(出示图片),此时你对梅花魂又有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

五年级语文上册 梅花魂 6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梅花魂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 2.重点段:第2自然段、第13自然段。 (二)能力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分析重点段第2和13自然段,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是本文重点训练项目,主要通过勾画前后照应的句子,反复朗读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完成课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解决生字、新词,通读课文。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幻灯片(梅花图),教师指导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特别是它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深受人们的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这篇自读课文。板书课题,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①指名读课文。 ②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③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飘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 (4)质疑问难,同学前后左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要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梅花魂 教材分析

6、梅花魂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梅花魂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②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心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完整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梅花魂》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基础过关6 梅花魂 1.()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 ()腊月天气,也毕竟是凉飕飕的。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 眷恋(quàn juàn) 灵魂(guǐhún) 玷污(diàn zhān)颇负盛名(pōpē)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èn zhìshǒu juàn shuāi lǎo 2.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他们( )受到多少磨难,从来 ()是顶天立地的。 4.这手绢上 绣的()是花, ()是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六、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写为陈述句)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并将正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写为陈述句)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能书善画( )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3.妈妈说:“我要回中国去,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③友好,和好 ④擅长,长于 2.颇负盛名( )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 ③另外的,别的 4.愈是寒冷( ) ①(病)好②较好 ③叠用,跟“越……越”相同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珍藏收藏储藏 1.我一直( )着外祖父送给我的那幅墨梅图。 2.这个小屋子是用来( )杂物的。 3.我爷爷喜欢( )竹雕艺术品。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无论… … 总要… … 不管… … 都… … 不仅……而…… 虽 然……但是……探究应用 七、读下面的诗句,说说它们的作者及朝代,并体会外祖父的心情。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 )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 这三组诗句都表达了外祖父的感情。 八、课内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dī dǐ)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ùyuè)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 排上小学黄顶恒 一、课型:阅读课 二、知识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培养同学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创新运用:在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中,发散同学的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五、情感道德: 1、德育: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心育:培养同学的理解能力、思维力和创新力。 3、美育:从外祖父如梅花一般的品质中受到人格美的熏陶。 六、训练点 1、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好处。 2、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高同学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3、在情语相融的交流中,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文,提高同学的朗读能力。 七、创新点 1、回顾全文,针对全文质疑,培养同学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2、大量阅读课外资料,发散同学思维,提高同学的创新能力。 八、重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九、教法 1、落实训练点1让同学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2、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同学手、和、口并用的能力。 3、激发同学的朗读欲望,在带有选择性的读文中提高同学的朗读能力,激发同学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质疑问难,发散同学思维,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 十、学法 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讨论法”。读文—析句—悟情—运用 十一、媒体配备:录音机、投影仪 十二、设计目的:激发情趣导入,创设学习新知的情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像这样无数赞美梅花的优美诗句,可谓是字字含情、句句铿锵。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的老华侨又是怎样表达自身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梅花魂》相信同学们会受益匪浅的。 二、整体感知,情感渲染。 1、谁来说一说《梅花魂》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2、课文中又是怎样体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的呢? 3、这篇文章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就是在作者字字含情的叙述中也无时无

6、梅花魂参考资料

6、梅花魂 【教学目标】 1、认识1 2个生字,会写1 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竹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胧”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哩、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岀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而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淸叙述的顺序。 1、根据课后思考题1: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虜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岀眼泪。 第二件(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件(4-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件(12-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14-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2、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国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吟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分别痛哭; (4)临别增图: (5)行前增帕。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四件事)。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岀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 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淸白的悔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淸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淸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这淸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拿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暧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it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梅花魂教学设计(公开课)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抓住三次落泪,品味语言; 4、深切体会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品味语言,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魂。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欣赏《我的中国心》MV。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优美的歌曲,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那你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内容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也是描写一位海外华侨深深眷恋祖国故土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梅花魂。(生齐读课题)指导书写“魂字。 3、“魂”是什么意思?课题中的“魂”呢?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围绕“外祖父”主要回忆了几件事情? 2、学习生字词。重点指导“幽”的写法和“低头折节”中“折”的读音。 3、课文主要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叫我读唐诗宋词;爱惜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 4、文中的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老师觉得外祖父也是一个爱哭的人,你们同意吗? 三、感悟思乡情深。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外祖父共哭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哭?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感悟。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在我的腮边、手背。”(1)作者当时大约只有四五岁光景,她能明白这些诗词的含义吗?那外祖父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2)外祖父教我读了哪些诗词?你发现这些诗词的共同点了吗?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让我们来当一回游子,读出你的思乡之情。(配乐朗读) (3)外祖父为什么要读这些诗句?外祖父在读这些诗句时心情如何? (4)我们常说“热泪盈眶”,可外祖父的泪为什么是“冰凉的”的?(心是冰凉的)师:从外祖父冰凉的泪珠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思乡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可如此迫切的心情为何落下的泪珠只有一颗两颗呢?(引导学生从“每当”、“常”中理解外祖父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故乡,泪早已流干了。) (5)指导朗读。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017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梅花魂陈慧瑛简介素材

陈慧瑛简介 我出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幽会的港口--美丽的东方明珠新加坡.我是海洋的女儿. 赤道的艳阳、碧波、蕉风、椰雨,陪伴了我的童年,孕育了我热烈明媚的情思,也带给我淡淡的异国乡愁. 多雨的鹭岛5月。凤凰花才在树上绽放出一点点红色的影子,连日来的雨水把这个城市刷洗得更加清新美丽。陈慧瑛在市人大9楼的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窗外是湖景,湖水碧绿,白鹭低飞。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则面对青山绿地,心旷神怡。这就是陈慧瑛热爱的家乡,是她经过多少艰辛困苦,也依然不离不弃的心之所向。 出生在岛国新加坡,工作、生活在岛城厦门,笔下总不忘记大海的情怀,有人称陈慧瑛为“海的女儿”。大海的开阔包容、无畏无惧在陈慧瑛身上时时可见,这个“海的女儿”走过人生的诸多低谷,也曾在风口浪尖上振臂而呼,不论是富贵生活还是贫寒境地,抑或是职业还是身份的转换,她都从心而爱,无怨无悔。那些密密麻麻的头衔,那些令人讶异的获奖记录只是过程,几番起伏,在她身上,现在有的是大海的淡定从容和直率豁达。 无悔投入文学海洋 祖籍地是厦门同安丙洲的陈慧瑛出身于书香世家,她是著名爱国将领陈化成将军的嫡系第五代孙,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自祖父这一代开始出洋到新加坡,经过努力与奋斗,陈家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晓的华侨领袖。 自小生活在这样家境的陈慧瑛,因为聪慧也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岁便能写诗。从小,陈慧瑛便受到祖辈们去国怀乡情结的耳濡目染,但对年幼的她来说,祖国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概念。终于,1959年,陈慧瑛的外祖父——新加坡著名的富商、爱国华侨洪镜湖先生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了祖国。这一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陈慧瑛回来探望居住在厦门鼓浪屿的祖母;二是希望陈慧瑛能回来传承中华文明,他不希望陈慧瑛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带着外祖父多年珍藏的“墨梅丹青”图,陈慧瑛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这一别,她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 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天7夜的陈慧瑛和母亲回到了厦门。很多年以后,历经艰辛的陈慧瑛才明白,为什么外祖父要让她带着这一幅画回国,傲雪而立的梅花正是老人爱国之心的写照,也是外祖父对她的寄望。陈慧瑛把这些写进了她的文章《我的梅花魂》中,入选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的此文,写的正是陈慧瑛的家人以及她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回到厦门后的陈慧瑛,考取了厦门一中的高中部。1962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虽说年纪比同班同学都小,但陈慧瑛十分勤奋用功,不管严寒酷暑,每日清晨便起床读书,30门功课门门满分,这在1960年到1970年间的厦大中文系,仅有过两人——一个是陈慧瑛,另一个便是她的学长、后来的著名作家刘再复。

公开课《梅花魂》教案设计

公开课《梅花魂》教案设计 公开课《梅花魂》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外祖父有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大平台。 【教学方法】 读解析评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老师要求同学在各种媒体中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板题:梅花魂;齐读课题) 二、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要求:老师先来朗读一遍课文,希望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文

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教师范读(配乐《红梅赞》)。 3、引导解决以上问题。 4、学生质疑。 三、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梅花的高尚品格,明白题目的深刻含义 1、课文描写了五件事,同学们认为哪些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回答 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⑵朗诵咏梅的诗。 ⑶教师引导学生解疑。 师小结:是啊,从外公的言语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外公不仅爱梅花,更爱具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这一个个不肯低头折节的形象,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激励着外祖父,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不曾忘记梅花的秉性,不曾忘记民族的根,让我们带着对梅花以及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的`敬意,大声齐读外公的话。 四、扩充思乡内容 1、从来故乡这个字眼就是让人心中感到温暖,让人不禁落泪,外公那份无尽的相思,不仅感动了他的家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千百年来,思乡也是人们吟诵的最多的主题,谁能给我们背一首? 2、老师推荐一首诗。

6 梅花魂

6 梅花魂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dānwùwéidúmáizànɡsuǒwèi ?? píqìlónɡdōnɡxùnchìshǒujuàn 二、一锤定音(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漂泊(pōbó)抹布(māmǒ) 梳理(shuōshū)管教(jiāojiào)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眷()衰()鸣()秉() 誉()哀()呜()乘() 四、群星荟萃(照样子些词语)。 例:夋(英俊)(骏马)(醋酸)(竣工) 秀()()()() 乔()()()() 鬼()()()() 娄()()()() 五、志同道合(填近义词)。 慈祥()大抵()稀罕()珍贵() 欺凌()爱惜()郑重()秉性()

六、填字解意(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不求()解:能书()画: ()国他乡:颇()盛名: 七、巧填量词。 一()梅花一()泪花一()国画 一()手绢一()忠心一()金鸡 八、句子化妆(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雪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上绣着梅花。(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顿时衰老了许多。(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收藏珍藏储藏 1、我一直()着外祖父送我的墨梅图。 2、这个小屋是用来()杂物的。 3、我爷爷喜欢()竹雕艺术品。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6梅花魂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魂,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题等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一遍,画出生字新词。 2、想想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 3、学习生字新词: 分外、抹静、低头折节等字的读音,“幽”的笔顺,“衰”与“哀”的区别。 三、再读课文,体会内容 1、接读课文,正音。 2、思考: 从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你体会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体味感情 第一件事: 外祖父教我念唐诗宋词,常会落下冰凉的泪珠。 1、外祖父为什么而要落泪?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读古诗,谈看法。 第二件事: 因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发脾气。 1、生质疑。 2、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自己体会: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外祖父的哪两件事,你的感受是?(外祖父思念祖国和家乡;非常喜爱墨梅图。)思念祖国和家乡与喜爱墨梅图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品读课文,体味感情 1、默读课文。 2、第三件事: 我们将要回国,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地哭起来。 哭什么? 3、第四件事: 把心爱的墨梅图赠送给我(13段): ⑴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为什么发脾气,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这些原因都在这里。 ⑵梅花与中国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找出相应的句子: (梅花魂来比喻我们的“民族魂”。) ⑶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是指什么? 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你都知道哪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