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整式(教学设计)

2.1整式(教学设计)
2.1整式(教学设计)

2.1整式(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在实际问题中引出单项式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解析: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由数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相应的关系式,学生探究式子特点,从而引出单项式的概念。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单项式有个初步的理解,并归纳总结出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等概念。

二、目标及其解析:

教学目标:

1、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思考题1:

①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②1支铅笔0.5元,买x支应付___________元。

2、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思考题2: -2xy是单项式吗?如果是,那么它的系数是_______,次数是_______。

分析:通过丰富有趣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不清,尤其是单个的数和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的混淆。

解决方法:教师特别强调,让学生重点练习。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景

1、复习引入:复习小学已学知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切入点,创设与整式有关的背景,能使学生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的已有知识的回忆与联想,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2、学习新课

问题:填空,观察所填式子的特点

(1)边长为x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t小时所走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

(3)若正方体的的边长是a,则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4)设n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自己解决上述问题,然后观察所填式子,归纳其特点,进而初步理解单项式的概念.所填式子是4x、v t、6a2、a3、-n,特点是都是数字或字母的乘积.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由数字或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是单项式.

分析式子4x、v t、6a2、a3、-n得出: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作单项式的系数(4x、v t、6a2、a3、-n 的系数分别是4、1、6、1、-1);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是这个单项式的次数(4x、v t、6a2、a3、-n的次数分别是1、2、2、3、1).

3、巩固提高

例题1: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_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a ,高是h ,它的体积是________;

(4)一台电视机原价是a 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那么这台电视机现在

的售价为______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解:(1)12n ,它的系数为12,次数是1;

(2)ah 12,它的系数是12

,次数是2; (3)a h 2,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

(4)0.9a ,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5)0.9a ,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设计意图:以例题示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

4、目标检测

教材56页练习1、2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实际演练的机会,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并检查对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5、小结

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配餐作业

A 组题:

1、边长为xcm 的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cm ,面积为

____________cm 2。

2、每支铅笔x 元,小红买了五支,共需要花________________元钱。

3、在下列式子:①-1;②23a -;③2x y +;④1x ;⑤2x y π;⑥b a

;⑦0;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测试题(一)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3 212ab ??-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6381b a B. 6361b a C. -6361b a D. -6381b a 2.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2(x-y )=2x-2y B. x 2-2x+1=x (x-2)+1 C. x 2-x-2=(x-1)(x+2) D. x 2y+y=y (x 2+1) 3. 下列单项式中,与单项式-6a 2b 3相乘,所得到的乘积是-2a 3b 4的是( ) A.3ab B.3 1ab C. 3a 5b 7 D.12a 5b 7 4. 已知a+2b=5,ab=2,则代数式(a-5)(2b-5)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5. 小虎在利用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计算时,不小心用墨水将式子中的两项染黑:(2x +■)2=4x 2+12xy +■,则被染黑的最后一项应该是( ) A.3y B.9y C.9y 2 D.36y 2 6.若长方形的面积是4a 2+8ab+2a ,它的一边长为2a ,则它的周长为( ) A.2a+4b+1 B.2a+4b C.4a+4b+1 D.8a+8b+2 7. 若要得到(a-2b )2,则代数式(a+b )(a+4b )应加上( ) A. ab B. -ab C. 9ab D. -9ab 8.若2x+y-2=0,则9x ×3y -1的值为( ) A.-10 B.8 C.7 D.6 9. 若n 是正整数,则关于多项式(n+2)2-n 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能被2整除 B. 一定能被4整除 C. 一定能被8整除 D. 一定能被n+1整除 10. 如果图1-①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1,图1-②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2,那么(S 12-2S 1S 2+S 22)÷b 2的值为( ) A. a 2-2ab+b 2 B. a 2+b 2 C. a 2-2ab D. 2ab+b 2

整式教学设计

整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单项式、多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等. 3、通过丰富有趣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概念。 教学难点:单项式,多项式次数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前面大家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老师这有几个生活中的小问题,请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能准确帮老师解答)(老师板书学生的答案) (1) 苹果每千克8元,买m 千克苹果多少元? (2)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 ,高是h,它的体积是多少? (3)教室的长方形木门长与宽分别为a 、b ,则门的面积是多少?周长呢? (4)七年级一班有男生x 2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老师:俗语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换种思路理解对数学学习也适用,比如刚刚写下的这些式子,就可以根据它们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主题。板书:2.1整式 二、学生自学课本(先自学56页思考到57页练习完成1到4题,再自学58页内容完成填空题。用你喜欢的颜色标注定义、关键词或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在式子8m, a 2b ,a b, a +b, x 2+21中单项式有哪几个? 2. 什么是单项式?举例说明。5是单项式吗?a 呢?-n 呢? 3. 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说说单项式 x , a 2h, 5 -mn, 0.8p , 3 1x 2y ,πr 2,的次数和系数.5的次数呢? 4. 你能给0.9b 赋予一个实际意义吗? 5.填空: ① 在式子8m, a 2b ,a b, a +b, x 2 +21中多项式有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一)及答案-精编试题

第12章(整式乘除)单元测试(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32()x -的结果是( ). A. -5x B. 5x C. -6x D. 6x 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x+x =2x B. 2x x x ?= C. 2x ÷2x =0 D. 22 (3)6x x = 3.若(x-b)(x-2)展开式中不含有x 的一次项,则b 的值为( ). A.0 B.2 C.-2 D.±2 4.三个连续偶数,若中间的一个为m ,则它们的积是( ). A.366m m - B.34m m - C.34m m - D.3m m - 5.已知M 2(2)x -=53328182x x y x --,则M =( ). A.33491x xy --- B.33491x xy +- C.3349x xy -+ D.33491x xy -++ 6.若a+b=0,ab=-11,则22a ab b -+的值是( ). A.33 B.-33 C.11 D.-11 7.下列各式能分解因式的是( ). A.21x -- B.214 x x -+ C.222a ab b +- D.2 a b - 8.若22(3)16x m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 的值等于( ). A.3 B.-5 C.7 D.7或-1

9.已知a+b=2,则224a b b -+的值是( ). A.2 B.3 C.4 D.6 10.已知x 为任意有理数,则多项式2114 x x -+-的值一定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备用题: 1.若3122m m n n x y x y -++99x y =,则m-n 等于( ). A.0 B.2 C.4 D.无法确定 2.设2(32)m n +=2(32)m n P -+,则P 是( ). A.12mn B.24mn C.6mn D.48mn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计算:2232a b ÷(-4ab)= . 12.计算1600-39.8×40.2= . 13.分解因式:224129x xy y -+= . 14若m x =9,n x =6,k x =4,则m n k x -+= . 15.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81.510?km ,光速是5310?km/s ,则太阳光射到地球上约需__s. 16.方程(3x+2)(2x-3)=(6x+5)(x-1)的解为 . 17.已知1x x -=2,则221x x += . 18.已知a+b=4,ab=3,则代数式32232a b a b ab ++的值是 . 19.若232x x --=2 (1)(1)x B x C -+-+,则B = ,C = . 20.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利用“因式分解”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理是:如多项式44x y -=22 ()()()x y x y x y -++,若x =9,y =9时,则各因式的值为x-y=0,

整式的乘除教学设计

第13章 整式的乘除 一、单元设计总体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是继七年级代数式中学习了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后,进一步学习整式的乘除,是七年级的延续和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因式分解等运算,整式的乘除法既是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也是分式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内容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最终都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是整式乘法的基础,所以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和整式的乘法是本章教学的重点。而其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要综合运用乘法分配律、交换律及幂的运算法则,是本章教学的难点。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教材中两种因式分解方法的引入,都紧紧扣住这一关键,采用对比的方法,从多项式乘法出发,根据相等关系得出因式分解公式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2、探索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3、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乘法公式:22))((b a b a b a -=-+;2222)(b ab a b a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从幂的运算到整式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学习,了解乘法公式来源于整式乘法,又应有于整式乘法的辩证过程,并初步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特殊→一般→特殊”的一般规律。 5、探索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与单项式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6、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相互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回顾与思考 同步教案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回顾与思考 课时安排说明: 《回顾与思考》主要内容是复习整式的乘除法法则,幂的运算、简单的整式乘除法练习;主要内容是灵活运用乘法公式,稍复杂的整式乘除法及综合应用.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这一章中了解了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经历了探索整式乘除法法则的过程,理解了整式乘除的算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一章的运算法则较多,公式也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缺乏整体认知,还没形成体系.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整式乘除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许多数学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梳理全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应用意识,提高应用代数意识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会运用法则和公式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 学习难点:灵活应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按知识点分类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 (1)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2)辨析正误同场竞技 (3)基础过关热身演练. (4)小试牛刀巧用公式 (5)拓展提升活学活用 (6)颗粒归仓课堂小结 (7)知识反馈当堂检测 (8)课后加强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活动内容:将本章学过的所有法则及公式快速加以复习,同时让学生回答出法则及公式中的注意事项. 活动目的: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感受幂的运算与整式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活动注意事项:在学生串联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存在法则的混淆,是否能较好的区别法则,是否理解法则的文字叙述和符号表示等,对学生存在的困惑可以适当的举例讲解. 幂的有关运算 同底数幂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除法 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 多项式与单项式的除法

2.1整式(教学设计)

2.1整式(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在实际问题中引出单项式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解析: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由数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相应的关系式,学生探究式子特点,从而引出单项式的概念。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单项式有个初步的理解,并归纳总结出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等概念。 二、目标及其解析: 教学目标: 1、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思考题1: ①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面积是________。 ②1支铅笔0.5元,买x支应付___________元。 2、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思考题2: -2xy是单项式吗?如果是,那么它的系数是_______,次数是_______。 分析:通过丰富有趣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不清,尤其是单个的数和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的混淆。 解决方法:教师特别强调,让学生重点练习。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景 1、复习引入:复习小学已学知识,(用字母代替数,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切入点,创设与整式有关的背景,能使学生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的已有知识的回忆与联想,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整式的 乘除》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果a m﹣1?a3=a6,那么m的值是() A.4B.3C.2D.1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a3?a2=a6B.(a2b)3=a6b C.a3+a2=a5D.(﹣x)5?(﹣x)3=x8 3.计算16a÷4a的结果是() A.4B.12C.4a D.12a 4.如图所示分割正方形,各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是() A.(y+x)2=y2+xy+x2B.(y+x)2=y2+2xy+x2 C.(y+x)(y﹣x)=y2﹣x2D.(y+x)2﹣(y﹣x)2=4xy 5.把多项式8a2b2﹣16a2b2c2分解因式,应提的公因式是() A.8a2b2B.4a2b2C.8ab2D.8ab 6.下列计算:①a9÷(a7÷a)=a3;②3x2yz÷(﹣xy)=﹣3xz;③(10x3﹣16x2+2x)÷2x=5x2﹣8x;④(a﹣b)6÷(a﹣b)3=a3﹣b3,其中运算结果错误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计算1.252019×(﹣)2021的值是() A.B.﹣C.D.﹣1 8.化简:(﹣2a)?a﹣(2a)2的结果是() A.0B.2a2C.﹣4a2D.﹣6a2 9.如果(x2+x﹣3)(x2﹣2x+a)的展开式中不含常数项,则a的值是()

A.B.0C.5D.﹣5 10.计算20192﹣2018×2020的结果是() A.﹣2B.﹣1C.0D.1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计算:3a2b3?2a2b=;﹣2x(x﹣2)=. 12.因式分解:x3y(a﹣b)﹣xy(b﹣a)+y(a﹣b)=. 13.李明爬山时,第一阶段的平均速度是v,所用时间为t1;第二阶段的平均速度为,所用时间是t2;下山时,李明的平均速度保持为3v,上山路程和下山路程相同.李明下山所用时间是. 14.计算(﹣3x2y3)(﹣)2=. 15.计算:(﹣2)2019×(﹣)2018=. 16.分解因式:x3﹣2x2﹣3x=. 17.计算: (1)(a m)3?a2÷a m=. (2)22a?8a?42=2(). (3)(x﹣y)(x+y)(x2﹣y2)=. (4)32005×()2006=. 18.(﹣ab2)5?(﹣ab2)2=,(﹣x﹣y)(x﹣y)=,(﹣3x2+2y2)()=9x4﹣4y4. 19.计算:(﹣12)15÷(﹣12)8=(结果用12的幂的形式表示). 20.232﹣1必能被10~20之间的整除.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1.(﹣2x3)2﹣(3x2)3﹣[﹣(2x)3]2. 22.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101; (2)752+252﹣50×75. 23.计算下列各题: (1)[(xy2)2]3+[(﹣xy2)2]3;

(完整版)第12章整式的乘除知识点总结1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知识点总结(1) 、同底数幕的乘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则:同底数幕相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a m a n _____________ . 3该公式可以反向利用,即a mn _______________ 4.相关的结论: ______ (n 为偶数) ______ (n 为奇数) _____________ ( n 为偶数) ______________ ( n 为奇数) 二、幕的乘方 1?法则:幕的乘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式:a m n ___________ . 3该公式可以反向利用,即a mn __________ = _______ . 三、积的乘方 1. 法则:积的乘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公式:ab n ____________ . 3该公式可以反向利用,即a n b n ____________ . 4若 a 2 3,b 3 2,则a 4b 6 ____________ . 2014 (1) (2) A 5计算:2 2013

四、同底数幂的除法 1.法则: 同底数幂相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公式可以反向利用,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3 4. a a ________________ . 74 5. 2a 72a 4 ___________ . 63 6. a b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要在结果里面保留. 六、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将单项式分别乘以多项式的______________ ,再将所得的积__________ . 1.在进行运算时,要用到乘法______________ ,同时还要注意符号问题: 同号________ ,异号_________ . 七、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八、多项式的标准形式多项式的标准形式中,各个单项式之间是相加的. 1.把多项式2x2 3x 6 化为标准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多项式中不含某项的问题

整式的乘除教案

6、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 ?(m,n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 p n m p n m a a a a++ = ? ?(其中m、n、p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 +(m、n均为正整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乘方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开展探究,采用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合作学习的方法,易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具体做法: 1.将学生视情况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各小组合作探究 例观察下列两小题中的两个幂有什么共同点? (1) a3· a2 = ( ) (2) 102×105 = ( ) 2.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加深对幂的意义的理解,总结得到。 a3·a2 = ( a · a · a ) ·( a · a ) = a · a · a · a · a =a( 5 ) =a(3 )+( 2 ) 102× 105 = (10×10 ) × (10×10×10×10×10 ) =10×10×10×10×10×10×10 =10(7) = 10( 2 )+( 5 ) 3.形成法则 a m·a n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 a m·a n =(a·a·…·a)(a·a·…·a) m个a n个a = a·a·…·a (m+n)个a = a(m+n) 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三) 应用新知 通过课本例题和做一做,使学生体会到运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让学生发展数感 例1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 (1) 10 5× 10 3 (2) x 3· x4 (3) 3 2×33 ×34 (4) y ·y2·y4 例2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 (1) (-a) · (-a)3 (2) y n· y n+1

(七上)2.1整式教案

七年级上册 2.1 《整式》教学设计 授课人:梁静 2015年10月

2.1 整式 【课题】2.1 整式(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过程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正确理解单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开场白】 踏上初中数学学习的列车,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有理数学习的旅程,初步体会到数的扩展使许多问题的解决变的更方便而简单。今天我们将开始新的旅程,我将带你们走进代数世界,学习数和字母一起运算,你们将发现数和字母一起运算会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简单。就让我们开始新的的学习之旅吧。 一、情景引入 【图片欣赏】首先欣赏图片:世界之最-青藏铁路。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还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高原时速最快的铁路。(共有九个世界之最)请同学们思考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问题1】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过渡】像这样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意义的例子有很多,请思考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问题2】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独立完成),并观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可交流讨论)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体积是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则圆珠笔的单价是___元。 3、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练习题 资料编号:202008062326 1. 计算()2 3a -的结果是 【 】 (A )5a (B )5a - (C )6a - (D )6a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42 222x x = (B )523x x x =? (C )()52 3x x = (D )()1122 +=+x x 3. 计算()()22-+x x 的结果是 【 】 (A )42-x (B )24x - (C )24x + (D )22x + 4. 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 】 (A )()222 42n m mn = (B )()222 42n m mn =- (C )()663 2282n m n m = (D )()553 2282n m n m -=- 5. 一种计算机每秒可做8104?次运算,则它工作4102?秒运算的次数为 【 】 (A )9108? (B )10108? (C )11108? (D )12108?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222 b a b a +=+ (B )()222 2b ab a b a --=- (C )()()22222b a b a b a -=-+ (D )()222 2a ab b a b +-=- 7. 若()()n x x mx x ++=-+3152,则m 的值为 【 】 (A )5 (B )5- (C )2 (D )2- 8. 若12,7==+mn n m ,则22n mn m +-的值是 【 】 (A )11 (B )13 (C )37 (D )61 9. 若c b a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22 b c a --的值 【 】 (A )一定为正数 (B )一定为负数 (C )可能为正数,也可能为负数 (D )可能为0 10. 若1,3=+=+y x b a ,则代数式2008222+--++y x b ab a 的值为 【 】

整式的乘除教学设计

第8章 整式的乘法 一、单元设计总体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是继七年级代数式中学习了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后,进一步学习整式的乘除,是七年级的延续和发展。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因式分解等运算,整式的乘除法既是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也是分式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内容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最终都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是整式乘法的基础,所以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和整式的乘法是本章教学的重点。而其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要综合运用乘法分配律、交换律及幂的运算法则,是本章教学的难点。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教材中两种因式分解方法的引入,都紧紧扣住这一关键,采用对比的方法,从多项式乘法出发,根据相等关系得出因式分解公式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2、探索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3、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乘法公式:22))((b a b a b a -=-+;2222)(b ab a b a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从幂的运算到整式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学习,了解乘法公式来源于整式乘法,又应有于整式乘法的辩证过程,并初步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特殊→一般→特殊”的一般规律。 5、探索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与单项式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6、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相互

整式教案(教学设计)

整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准确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2.熟练运用实例列整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亲历整式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整式的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项式以及有关概念。 难点: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整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整式,并且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整式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2.首先,我们先来学习整式,它的具体内容是: 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式子是单项式;单独的一个字母或一个数字也是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它是如何在题目中应用的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说明。 例: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体积是_____ 解析:,。 根据例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练习: 2a 3a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 千米/时,它t 小时行驶的路程是_____千米。 解析: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整式及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的特征:1.一种运算——乘法运算; 2.三种形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②字母与字母的乘积,③单独的数或字母。 2.它们在解题中具体怎么应用? 四、习题检测 1.铅笔的单价是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_____元. 2.单项式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vt x 3 7ab 2

华师大八年级数学上第12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整理版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计算22(3)x x ?-的结果是() A .26x - B .35x C .36x D .36x -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2054a a a = B .4312a a a =÷ C .532a a a =+ D .a a a 45=- 3.计算)3 4()3(42y x y x -?的结果是() A.26y x B.y x 64- C. 264y x - D. y x 83 5 4.÷c b a 468()=224b a ,则括号内应填的代数式是() A 、c b a 232 B 、232b a C 、c b a 242 D 、 c b a 2421 5.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1)1)(1(2-=-+x x x B. 1)2(122+-=+-x x x x C. )4)(4(422y x y x y x -+=- D. )3)(2(62-+=--x x x x 6.下列多项式,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有() ①22y x +②22y x +-③22y x --④2 2y xy x ++ ⑤222y xy x -+⑥2 244y xy x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如果()()q px x x x ++=+-232恒成立,那么q p ,的值为() A.=p 5,=q 6 B.=p 1,=q -6 C.=p 1,=q 6 D.=p 5,=q -6 8.如果()1593 82b a b a n m m =?+,那么() A.2,3==n m B.3,3==n m C.2,6==n m D.5,2==n m 9.若()(8)x m x +-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 A.8 8.-8 C.0 D.8或-8 10.若等式()()22b a M b a +=+-成立,则M 是() A.ab 2 B.ab 4 C.-ab 4 D.-ab 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_______53=?a a ._______2142=÷-a b a ._____)2(23=-a 12.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3)(2(=+-x x 13.计算:._________________)12(2=-x 14.因式分解:.__________42=-x 15.若35,185==y x ,则y x 25-= 16.若122=+a a ,则1422++a a = 17.若代数式2439x m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_. 18.已知03410622=++-+n m n m ,则n m +=. 三、解答题(共46) 19.计算题(12分)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初中数学教案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初中数学教案 15.1.1 整式 教学目标 1.单项式、单项式的定义. 2.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 3、理解整式概念. 教学重点 单项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 单项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可以表示数,思考下列问题 1.要表示△ABC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要表示它的面积呢? 2.小王用七小时行驶了Skm的路程,请问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结论: 1、要表示△ABC的周长,需要知道它的各边边长.要表示△ABC 的面积需要知道一条边长和这条边上的高.如果设BC=a,AC=b,AB=c.AB边上的高为h,?那么△ABC的周长可以表示为a+b+c;△ABC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ch. 2.小王的平均速度是. 问题:这些式子有什么特征呢? (1)有数字、有表示数字的字母. (2)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还有运算符号连接. 归纳: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与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判断上面得到的三个式子:a+b+c、 ch、是不是代数式?(是) 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和数量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代数式有关的整式. Ⅱ.明确和巩固整式有关概念 (出示投影) 结论:(1)正方形的周长:4x. (2)汽车走过的路程:vt. (3)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六个正方形全等,?所以它的表面积为6a2;正方体的体积为长宽高,即a3. (4)n的相反数是-n. 分析这四个数的特征. 它们符合代数式的定义.这五个式子都是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积,而a+b+c、 ch、中还有和与商的运算符号.还可以发现这五个代数式中字母指数各不相同,字母的个数也不尽相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60~P161单项式有关概念. 根据这些定义判断4x、vt、6a2、a3、-n、a+b+c、 ch、这些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是单项式的,写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结论:4x、vt、6a2、a3、-n、 ch是单项式.它们的系数分别是4、1、6、1、-1、.它们的次数分别是1、2、2、3、1、2.所以4x、-n都是一次单项式;vt、6a2、? ch都是二次单项式;a3是三次单项式. 问题:vt中v和t的指数都是1,它不是一次单项式吗? 结论:不是.根据定义,单项式vt中含有两个字母,所以它的次数应该是这两个字母的指数的和,而不是单个字母的指数,所以vt是二次单项式而不是一次单项式. 生活中不仅仅有单项式,像a+b+c,它不是单项式,和单项式有什么联系呢? 写出下列式子(出示投影) 结论:(1)t-5.(2)3x+5y+2z.

教案-七年级数学-整式的概念

一.知识点回顾 关于对列代数式的六种情况 1.数和字母相乘,通常省略乘号,并且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 (1)练习簿的单价是 a 元, 100 本练习簿的价格是多少? ( 2)长方形的长是 3cm,宽是 bcm,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商店进了 9 箱梨,每箱 n个,则一共有多少箱梨? 2.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1)练习簿的单价是a 元, b 本练习簿的价格是多少? 3.后面接单位的相加或者相减,要用括号括起来。 1)练习本的单价是 a元,圆珠笔的单价是 b元,买 10 本练习本和五支圆珠笔的价格是多少? 4.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 (1)小刚上学的速度是 5 千米每小时,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是 s 千米,那么小明从家到学校的 时间是多少? (2)某项工程,甲完成需要 x天,乙完成需要 y 天,那么甲乙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 (3)公路全长为 p 米,骑车 n 小时可到,如果想提前一个小时到,则需每小时走多少米? 5.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3 ( 1)小明每小时走 v 千米,2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呢? 5 6.相同的因式,要写成乘方的形式。 ( 1)正方形边长是 a,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正方体,高为h, 正方形的边长为 a,长方体的面积是多少? 二.知识点讲解 整式的相关内容 3 2 2 2 4 2 z 1.单项式的定义:像3n, a2,x2 y2, abc, x2 y z , ?这些代数式中,都是数字与字母的积, 或者字57 母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 例如:a, 2 是 单项式 . 5;2.单项式的系数:系数是对某些字母而言, 例如5abx,对所有字母a, b, x, 来讲,它们的系数就是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检测题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若3·9m ·27m =321 ,则m 的值为( ) A .3 B .4 C .5 D .6 2.已知实数满足,则代数式的值为( ) A. B. C. D. 3.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 ) A.1 B.9 C.–9 D.27 4.下列运算中,准确的个数是( ) ①,②,③ ④ , ⑤1 . A.1 B.2 C.3 D.4 5.将一多项式,除以后,得商式为,余式为0,则( ) A.3 B.23 C.25 D.29 6. 下列运算准确的是( ) A .a +b =ab B .a 2?a 3=a 5 C .a 2+2ab -b 2=(a -b )2 D .3a -2a =1 7.多项式①;②;③ ; ④,分解因式后,结果中含有相同因式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8.下列因式分解中,准确的是( ) A. B. C. D. 9.设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若边长增加,则新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 ) A. B. C. D.无法确定 10.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如图①),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②),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能够验证(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若把代数式x 2 -2x -3化为(x -m )2 +k 的形式,其中m ,k 为常数,则m + k = . 12.现在有一种运算:,能够使: ,,如果 ,那么 ___________. 第10题图

(完整版)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教案(最新整理)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重点)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相关运算.(难点) 一、情境导入 问题:2015 年9 月24 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简称:NASA)对外宣称将有重大发现宣布,可能发现除地球外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早在2014 年,NASA 就发现一颗行星,这颗行星是第一颗在太阳系外恒星旁发现的适居带内、半径与地球相若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距离地球492 光年.1 光年是光经过一年所行的距离,光的速度大约是3×105km/s.问: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多远(1 年=3.1536×107s)? 3×105×3.1536×107×492=3×3.1536×4.92×105×107×102=4.6547136×10×105×107×102. 问题:“10×105×107×102”等于多少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类型一】底数为单项式的同底数幂的乘法 计算:(1)23×24×2; (2)-a3·(-a)2·(-a)3; (3)m n+1·m n·m2·m. 解析:(1)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1)原式=23+4+1=28; (2)原式=-a3·a2·(-a3)=a3·a2·a3=a8; (3)原式=m n+1+n+2+1=a2n+4. 方法总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只有在底数相同时才能使用;单个字母或数可以看成指数为1 的幂,进行运算时,不能忽略了幂指数1. 【类型二】底数为多项式的同底数幂的乘法 计算: (1)(2a+b)2n+1·(2a+b)3·(2a+b)n-4; (2)(x-y)2·(y-x)5. 解析:将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解:(1)原式=(2a+b)(2n+1)+3+(n-4)=(2a+b)3n; (2)原式=-(x-y)2·(x-y)5=-(x-y)7. 方法总结:底数互为相反数的幂相乘时,先把底数统一,再进行计算.(a-b)n=(b-a)n(n为偶数), {-(b-a)n(n为奇数).)【类型三】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求代数式的值 若82a+3·8b-2=810,求2a+b 的值. 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a、b 的关系,根据a、b 的关系求解.解:∵82a+3·8b-2=82a+3+b-2=810,∴2a+3+b-2=10,解得2a+b=9. 方法总结:将等式两边化为同底数幂的形式,底数相同,那么指数也相 同.变式训练:本课时练习第 6 题 【类型四】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逆用 已知a m=3,a n=21,求a m+n 的值.

2.1整式 教学设计

2.1整式 (第一课时) 稔山二中钟志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指出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渗透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思想。 二、教学设想 本节属于概念教学课,力图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由数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相应关系式,学生探究式子的特点,从而引出单项式的概念。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的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单项式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学习本章其他内容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整式乘除、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整式”一节是“整式的加减”一章的起始课,整式是代数式中最基本的式子,而单项式又是整式中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及单项式次数概念。 教学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五、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开始,知识由数向式转化,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有一定差距,学习中会有一定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把握以下两点: (1)加强直观性:从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域为切入点,用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 (2)注重分析: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变式和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处和判断易错处,强化认识。 六、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架设学习探索平台,教师采用点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经历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过程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进而完成知识内化,使书本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