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

我国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
我国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

E-business电子商务

1342012年5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029173083.html, 我国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赵兰

摘 要:在移动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即时等特性迅速抢占市场的同时,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近年来也发展得如火如荼。银行、手机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第三方支付机构都相继寻找合作伙伴推出移动支付业务,但相比于我国9.5亿庞大的手机用户,移动支付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一现象出发,本文从国内各方博弈导致局面混乱、盈利及成本、移动设备风险、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结合这些限制因素提出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 国内博弈 移动设备风险 手机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134-02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手机、个人数字助理、车载移动设备和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业务也由于其便捷、迅速、即时的特性得到用户的青睐。尽管手机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的移动支付业务,但2011年,我国的移动支付用户预计约有1.4亿,交易额约35亿,这与9.5亿户的手机用户规模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只能说是“雷声大、雨点小”。

1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服务或商品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通过手机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业务。

移动支付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近场支付,是指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远程支付,指通过借助支付工具或发送支付指令进行的支付方式。

2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的终端方案

国内目前主流的终端解决方案有四个,分别是RF-SIM方案、SD卡方案、SIMPASS、NFC手机方案。

2.1 RF-SIM方案

不需要改动手机终端,直接将移动支付的功能集中在UICC 卡;但与银行系统支持的频率不同,接入银联系统存在障碍。目前,我国的RF-SIM主要由中国移动大力推行,移动主推的RF-SIM技术已经形成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的产业链。

2.2 SD卡方案

在SD卡上集中手机支付功能,但手机终端需要改动,目前是银行系统大力推行的方案。中国银联和建设银行宣布推出银联手机支付,所采取的正是SD卡方案,用户在现有手机上加装银联SD卡,就能实现手机支付。

2.3 SIMPASS方案

不需改动手机终端,将芯片集成在UICC卡上,将天线引出放在手机后盖。中国联通2010年发售带有公交一卡通功能的手机服务,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和手机号码,只需将原有SIM卡升级为SIMpass卡即可。

2.4 NFC方案

需改动手机终端和UICC卡,目前是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业共同关注的终端解决方案。2011年TCL与中国银联推出了首款NFC 手机,中国基于NFC标准的手机支付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运营商等联合推动下,于2011年下半年进入扩大推广阶段。

3 影响因素

3.1 国内各方博弈导致局面混乱,降低消费者可信度

根据产业链主体不同,一般把移动支付产业分为三类: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以银行为主体和以第三方平台为主体。移动支付在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日本、韩国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DoCoMo、SK、LG等都相继推出手机钱包、手机支付等移动支付业务;欧美移动支付则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主体。

在我国,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运营商这几方并不存在某一方在移动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即意味着各方都可以在移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等属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均希望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掌控产业链的利益分配,由此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银行、运营商、第三方机构各方激烈博弈,分别推出适于自身发展的移动支付方式,如中国移动大力倡导的RF-SIM方案,银联推广的SD卡方案,银行与手机制造商TCL等推广的NFC手机等。激烈的多方博弈导致我国目前的移动支付市场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混乱的格局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对移动支付信任的缺失,其一,由于格局混乱、各方竞争激烈,各方采取的移动支付方案并不具备通用性,也就意味着一旦用户选择某一种移动支付方式,只能在特定的合作企业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大大降低,对用户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其二,移动支付之争至今仍未出现明确的结果,可能存在用户选择的某种移动支付方案被叫停的情况,导致经济损失。因此,在多方博弈尚未出现均衡点时,混乱的格局影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可信度,限制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

3.2 盈利及成本因素

追求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各方的最终目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方仍存在盈利模式及成本问题。其一,对运营商而言,主要业务模块在近场支付,为大规模开展,需更换移动设备终端。若终端更换成本由消费者承担,则运营商面临降低该项业务对消费者吸引力的风险;其二,对银行而言,在支付过程中银行始终作为发卡机构盈利,与普通网上银行业务相比,移动支付只是支付渠道的拓宽,尚未找到新的赢利点,因而拉动交易额有限。相比于银行主营业务,移动支付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驱动力量不足;其三,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盈利模式一直困扰业内企业。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没有完整的盈利模式,向接入商家收取手续费及沉淀资金的利息,这种固定的盈利模式是第三方平台默认的模式,多年来再无更多突破。另外,移动支付用户数量不足,市场远未成熟,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成本较大,进而影响用户数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

化学平衡系列问题 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 (一)在反应速率(v )-时间(t )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 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 V 正、V 逆的变化有两种: V 正、V 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 V 正、V 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 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 (正反应放热) 【总结】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条件 条件改变 v 正 v 逆 v 正与v 逆关系 } 平衡移 动方向 图示 选项 浓 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 减小生成物浓度 加快 减慢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B C B ; C 压 强 m+n >p+q m+n <p+q m+n =p+q $ 加压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不移动 A A E m+n >p+q m+n <p+q m+n =p+q . 减压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不移动 D D F 温 度 升 温 【 降 温 加快 减慢 加快 减慢 v 正<v 逆 v 正>v 逆 逆反应方向 正反应方向 A ) D 催化剂 加快 加快 加快 v 正=v 逆 不移动 E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的手段依然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形下,移动支付产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金融支付的一条分支。伴随着移动支付在各行各业如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大力推广,各类的创新技术不断的节约移动支付的成本和提高了支付的效率,移动支付的产业的发展开始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本论文以我国移动支付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China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nalysis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e-merc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means to pay our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still bee a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unfavorabl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munications for the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olid basis, in this case, the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will naturally bee a branch of a financial payment. With mobile payment in all walks of life to promote such a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public information, all kinds of innovative mobil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ay for the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y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began to march in forward. In this thesis, China's mobile payment for the stud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mobile payment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final pay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bile industr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spects Current developmentMobile payments

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郑州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2017年9 月1 日 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现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便捷。移动手机支付也不再陌生,通过“二维码”来消费、刷公交足不出户订外卖、网购等。为了解手机支付使用情况与人们对于移动支付前景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 样本数据 样本容量:52人(男:21,女31) 年龄:20-30有46人,20以下3人,40-50有2人,30-40有1人

学历:本科:44人,本科以上:2人,大专以下:4人,专科:2人 职业:学生:42人,工人:2人,上班族:6人,高新阶层:1人,个体经营户:1人 收入:1000以下:31人,1000-2000:10人,2000-5000:8人,5000-10000:1人,10000以上:1人 调查数据 1、在消费时使用手机支付的有41人占总样本的78.85% 2、对手机支付这种新型方式很了解的有49人占总样本的94.23% 3、在经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工具中使用支付宝的29人占总样本的55.77%,7人使用微信,2人使用网上银行,其余14人3种方式都用 4、每月使用移动支付10次以上的有40人占总样本的76.92% 5、有33人不担心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 6、在调查的52人中在网上购物,交通出行,日常消费,生活缴费与与他人进行现金往来 7、等方面几乎都有使用移动支付 7、调查的52人中全部都表示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 数据分析 现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常态,市场买菜,出租车等。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完成交易,省去找零的麻烦,可以说现代的中国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即可。在被调查的52人中,无论年龄与学历几乎全部都对手机支付这种新型方式表示很了解,说明移动支付对于中国的普及程度很高。同时被调查的52人全部都对十分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说明未来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普及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结合近期联合国旗下机构“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优于现金联盟)报告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推动下,2016年中国社交网络支付市场达到2.9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浅谈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 院系名称:网络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5月20日

浅谈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的手段依然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形下,移动支付产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金融支付的一条分支。伴随着移动支付在各行各业如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大力推广,各类的创新技术不断的节约移动支付的成本和提高了支付的效率,移动支付的产业的发展开始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本论文以我国移动支付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China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nalysis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means to pay our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still become a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unfavorabl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for the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olid basis, in this case, the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will naturally become a branch of a financial payment. With mobile payment in all walks of life to promote such a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public information, all kinds of innovative mobil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ay for the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y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began to march in forward. In this thesis, China's mobile payment for the stud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mobile payment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final pay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bile industr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spects Current development Mobile payments

我国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

E-business电子商务 1342012年5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029173083.html, 我国移动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赵兰 摘 要:在移动电子商务以其方便、快捷、即时等特性迅速抢占市场的同时,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近年来也发展得如火如荼。银行、手机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第三方支付机构都相继寻找合作伙伴推出移动支付业务,但相比于我国9.5亿庞大的手机用户,移动支付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一现象出发,本文从国内各方博弈导致局面混乱、盈利及成本、移动设备风险、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结合这些限制因素提出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 国内博弈 移动设备风险 手机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134-02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手机、个人数字助理、车载移动设备和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业务也由于其便捷、迅速、即时的特性得到用户的青睐。尽管手机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的移动支付业务,但2011年,我国的移动支付用户预计约有1.4亿,交易额约35亿,这与9.5亿户的手机用户规模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只能说是“雷声大、雨点小”。 1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服务或商品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通过手机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业务。 移动支付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近场支付,是指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买东西等;远程支付,指通过借助支付工具或发送支付指令进行的支付方式。 2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的终端方案 国内目前主流的终端解决方案有四个,分别是RF-SIM方案、SD卡方案、SIMPASS、NFC手机方案。 2.1 RF-SIM方案 不需要改动手机终端,直接将移动支付的功能集中在UICC 卡;但与银行系统支持的频率不同,接入银联系统存在障碍。目前,我国的RF-SIM主要由中国移动大力推行,移动主推的RF-SIM技术已经形成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一体化的产业链。 2.2 SD卡方案 在SD卡上集中手机支付功能,但手机终端需要改动,目前是银行系统大力推行的方案。中国银联和建设银行宣布推出银联手机支付,所采取的正是SD卡方案,用户在现有手机上加装银联SD卡,就能实现手机支付。 2.3 SIMPASS方案 不需改动手机终端,将芯片集成在UICC卡上,将天线引出放在手机后盖。中国联通2010年发售带有公交一卡通功能的手机服务,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和手机号码,只需将原有SIM卡升级为SIMpass卡即可。 2.4 NFC方案 需改动手机终端和UICC卡,目前是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业共同关注的终端解决方案。2011年TCL与中国银联推出了首款NFC 手机,中国基于NFC标准的手机支付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运营商等联合推动下,于2011年下半年进入扩大推广阶段。 3 影响因素 3.1 国内各方博弈导致局面混乱,降低消费者可信度 根据产业链主体不同,一般把移动支付产业分为三类: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以银行为主体和以第三方平台为主体。移动支付在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日本、韩国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DoCoMo、SK、LG等都相继推出手机钱包、手机支付等移动支付业务;欧美移动支付则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主体。 在我国,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运营商这几方并不存在某一方在移动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即意味着各方都可以在移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等属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均希望在移动支付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掌控产业链的利益分配,由此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银行、运营商、第三方机构各方激烈博弈,分别推出适于自身发展的移动支付方式,如中国移动大力倡导的RF-SIM方案,银联推广的SD卡方案,银行与手机制造商TCL等推广的NFC手机等。激烈的多方博弈导致我国目前的移动支付市场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混乱的格局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对移动支付信任的缺失,其一,由于格局混乱、各方竞争激烈,各方采取的移动支付方案并不具备通用性,也就意味着一旦用户选择某一种移动支付方式,只能在特定的合作企业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大大降低,对用户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其二,移动支付之争至今仍未出现明确的结果,可能存在用户选择的某种移动支付方案被叫停的情况,导致经济损失。因此,在多方博弈尚未出现均衡点时,混乱的格局影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可信度,限制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 3.2 盈利及成本因素 追求利润最大化始终是各方的最终目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各方仍存在盈利模式及成本问题。其一,对运营商而言,主要业务模块在近场支付,为大规模开展,需更换移动设备终端。若终端更换成本由消费者承担,则运营商面临降低该项业务对消费者吸引力的风险;其二,对银行而言,在支付过程中银行始终作为发卡机构盈利,与普通网上银行业务相比,移动支付只是支付渠道的拓宽,尚未找到新的赢利点,因而拉动交易额有限。相比于银行主营业务,移动支付还处于探索阶段,发展驱动力量不足;其三,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盈利模式一直困扰业内企业。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并没有完整的盈利模式,向接入商家收取手续费及沉淀资金的利息,这种固定的盈利模式是第三方平台默认的模式,多年来再无更多突破。另外,移动支付用户数量不足,市场远未成熟,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成本较大,进而影响用户数

近三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变化分析

近三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 展变化分析 专业:中央银行学 小组成员:向念、卢凯迪、宁盈蕊 唐莲、罗雅琪 指导老师:陈靓秋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近三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变化分析 1移动支付的概述 1.1移动支付概况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1.2产生移动支付的背景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批新事物,影响着各行种业,传统金融也受到了辐射,在此背景下移动支付应运而生。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移动金融发展的元年。《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指出,超过九成移动互联网用户表达了会进行移动端支付的意愿。 1.3移动支付的分类 1.3.1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建立预存费用的账户,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的平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大额支付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多种方式对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 1.3.2根据支付时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在同一现场,可以将移动电子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如通过手机购买铃声就是远程支付,而通过手机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饮料则是现场支付。 1.3.3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短信、WAP等远程控制完成支付;另一种是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支付,主要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蓝牙、RFID和NFC等。 1.4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特点 1.4.1业务发展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颁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010年6月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总)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总结 一、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涵义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方向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同一条件”“同时进行”。同一体系中不能进行到底。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同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要注意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研究对象: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平衡实质:V 正=V 逆 ≠0 (动态平衡) (3)平衡标志: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可用六个字概括——逆、等、定、动、变、同。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 (2)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3)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不在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4)动:化学平衡从表面上、宏观上看好像是反应停止了,但从本质上、微观 上看反应并非停止,只不过正反应速率于逆反应速率相等罢了,即V 正=V 逆 ≠0, 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变:化学平衡实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是相对的,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6)同:化学平衡状态可以从正逆两个方向达到,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即反应是由反应物开始或由生成物开始,是一次投料或多次投料,最后所处的化学平衡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状态只与条件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1、同一种物质V 正=V 逆 ≠0 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包括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分数等)、含量保持不变。

移动支付国内外发展状况浅析

移动支付国内外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不仅成为移动运营商业务的重要增长点,也吸引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国际卡公司、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主体的参与。在其市场规模迅速壮大的同时,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移动支付定义为移动电话的任何交易,即在移动电话上的金钱的所有权转移。基于这项技术,这种支付是远程的或近场交易。远程移动支付可以“随时、随地”,并可基于“个人-个人”(P2P)或“个人-商家”(P2B),如汇款和账单支付。远程交易可以通过SMS(短信)、WAP(无线应用协议)技术启动。另一方面,近场移动支付需要消费者的手机和阅读器间的信息交换,如商家和销售终端间的信息交换。通常情况下,近场交易需要在手机上安装近场通信(NFC)芯片 一、美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虽然美国的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普及率都领先于全球其它地区,移动支付发展也很早,但美国却一直很缓慢地接受NFC近场支付这项技术。近些年来,亚洲和欧洲国家移动支付发展正在大步向前迈进,但美国却依旧保持着曲线发展的方式。 美国拥有稳定、成熟的支付系统,新的支付方式要进入市场,就会打破目前运行完好的支付生态系统,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支付技术,却遭到传统成熟技术的排斥,很难进入支付市场打破平衡,这也就造成了美国移动支付发展比其它国家缓慢。虽然美国进行了许多移动支付新产品的尝试,如2011年的“谷歌钱包”计划,针对纽约市和旧金山推出基于NFC的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有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二、日本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日本在移动支付发展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它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日本移动通信NTT DoCoMo公司。早在2006年的时候,该公司就推出了非接触式支付方式,并于2007年推出3G手机,而NFC技术也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方面都领先于其它国家和地区。 在这之前,日本就已经接受了手机不仅仅作为一种通讯工具有概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工具,可以用来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下载音乐,玩游戏,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这样,接受手机支付功能自然也容易许多。 目前,手机支付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商业应用,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手机支付产品的丰富性,远领先于其它国家。 三、O2O与国内移动支付 O2O模式的核心很简单,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通过打折(团购,如GroupOn)、提供信息、服务(预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介绍了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以及移动支付的发展条件,并列出了影响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因素。最后总结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及略建议。 【关键字】中国移动支付现状条件因素方向策略建议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是近年来支付服务方式的重要创新之一,也是新兴电子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 移动支付业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在韩国和日本出现并迅速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应该说初具规模,无论是从业机构、市场占有情况,还是用户数量、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受到运营环境、安全技术、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制约,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市场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表现出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价值链。广大商业银行、各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以及众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转账汇款、网上购物、公共缴费、手机话费、公共交通、商场购物、个人理财等很多领域。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移动支付主要应用于小额支付;另外,由于业务收益分成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同时需要负担前期建设的基础费用,在目前业务发展未达到预期规模的情况下,整个行业仍处于非盈利状态。 从移动支付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在政策法律方面,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成熟,但在电子支付相关政策法律方面还不够完善,第三方电子支付组织的合法性尚未得到认可;在经济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我国手机用户群体不断增加,刷卡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社会信用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在技术环境方面,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中国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结合的不断更新 与发展,以及我国 手机用户的增加,3 G 技术的成熟与推 广,国家构建物联网设想的付诸实施等, 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数十倍于目 场, 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 势。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 具有随身、方便、快捷等优点, 随着 移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基础设施 的逐步完善, 移动支付将会有非常大的 商业前景, 而且将会引领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移动 商务的发展和移动支付的应用还处于低水平, 如何加快移动支付业务的普及应 用以促进移动商务的快速发展,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 使用移动支付的 人群主要是年轻人, 而大学生又是一个主要群体, 他们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 以及态度, 对整个移动支付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文章选择大学生为研究 对象是切实可行的, 具有较强实际意义。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本课题, 本文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 将以 浙江万里学院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 讨大学生消费者在移动支付领域中的接受因素等问题, 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 对移动支付推广和普及的对策, 为相关行业做出参考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 国 外 研 究 现状 移动支付并非新鲜事物, 在日韩、欧美等地区, 其业务得到了用户的广泛 随 之 深 入。 TomiDahlberg(2002)在《移动支付研究 的过去、现在、将 来 ------------- 文献 回顾》一文中对 移动支付研究 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 地梳理,该文是迄今对移动支 付最为详尽的文献研 究,为移动支付后续的研究领域奠定了一个 坚实的基础。而该作者通过研究芬兰消费者 的支付习惯,发现移动支付没有吸引 消费者。该研究指出了一般技术接受模型不足以解释影响消费 者采用移动支付 的因素,并且 提出了两个基于支付背景的模型。模型结构对比表明, 感知的易用性对基于 前电子商务市 认可和接受。移动支付发展得较好的日本 2008年用 户就已达 4900万。目前,日本 非 接 触 式 移 动支付受理点约 1 1 万个, 大约 6 0 % 的用户 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支付功能。 伴随着移动支付产业的萌芽与发展, 学者们开始涉足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并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分析

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一、移动支付概述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一)移动支付的种类 1.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建立预存费用的账户,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的平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大额支付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多种方式对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 2.根据支付时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在同一现场,可以将移动电子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如通过手机购买铃声就是远程支付,而通过手机在自动售货机上购买饮料则是现场支付。 3.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短信、WAP 等远程控制完成支付;另一种是通过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完成支付,主要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蓝牙、RFID和NFC等。 (二)移动支付的特点 1.方便易行。移动支付方便易行,只需要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或者发送短消息即可。 2.兼容性好。移动运营商数量少,很容易解决兼容性的问题。 3.支付成本低。利用手机支付,移动运营商可以只收很低的电话费或短消息费用。 4.安全性好。移动支付一般是小额支付,相对于其他支付方式对安全性要求低。 二、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以手机支付为主要方式,其应用领域现在一般包括充值、缴费、小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专题 1. 化学反应速率: ⑴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计算式:v =Δc /Δt来理解其概念: 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消耗的时间(Δt)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c)有关; ②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 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时,其比 值一定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mA(g) + nB(g) pC(g) + qD(g) 的:v(A)∶v(B)∶v(C)∶v(D) = m∶n∶p∶q ③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化 学反应速率,实际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Ⅱ.条件因素(外因)(也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①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总数, 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物质和纯液态物质的浓度可视 为常数; ②压强:对于气体而言,压缩气体体积,可以增大浓度,从而使化学反应 速率加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增大气体压强时,不能改变反应气体的浓度, 则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③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

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等同地改变可逆反应的正、逆化学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如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光、不同溶剂、超声波等。 2. 化学平衡: ⑴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 ⑵化学平衡的概念(略); ⑶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平衡时v正==v逆≠0 等:v正=v逆 定:条件一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是相等); 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⑷化学平衡的标志:(处于化学平衡时): ①速率标志:v正=v逆≠0;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生变化; 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 ⑤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也不再发生变化。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王关荣 移动支付是近年来支付服务方式的重要创新之一,也是新兴电子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移动支付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由于支付是一种大众性的需求,而移动支付具有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的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提供支付服务的模式相比,移动支付依靠较少的基础设施投入, 达到更加广泛的便民和惠民效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也有利于缓解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与银行机构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好外,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较差的状况,移动支付突破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传统模式,通过较低成本将支付服务网络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促进金融普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意义。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但主要的还是使用手机,所以,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移动支付是一项跨行业的业务,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自移动支付业务产生以来,显示岀强大的活力,用户数疑不断增加,业务范用逐步拓展,业务量快速增长。但用绕移动支付的讨论和争议也始终不断,例如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监管问题等。作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用户国,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如何促进移动支付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发展,是政府部门、从业机构等各方普適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我想结合我对移动支付的认识,从中央银行监管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业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在韩国和日本出现并迅速发展o 中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应该说初具规模,无论是从业机构、市场占有情况,还是用户数量、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受到运营环境、安全技术、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制约,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市场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表现出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移动支付的优势与劣势

移动支付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便捷性为移动支付的第一点,在过去支付需要携带钱包,还有货币,特 别是在纸币没开始之前,中国的货币种类多种多样,包括贝币,元宝,刀币等等,携带非常不方便。。移动支付改变了这种体验,使用移动支付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更加方便,快捷。 2.很多人都有过经验,钱包丢失,或者钱包被盗。比如《天下无贼》中傻 根辛苦攒下来的6万人民币被盗,如果傻根那个年代可以用移动支付,直接把这笔钱存到微信支付宝,就防止盗窃的发生。 3.在移动支付出现之前,纸币被广泛应用,但是纸币在流通的过程中,会 出现纸币损耗,纸币破损现象,过一段时间,银行就需要回收纸币,进行销毁,如果大量的销毁,无疑对会资源跟环境造成破坏,移动支付大大改变了这种现象,起到改革的作用。 4.移动支付让支付信息更加及时反馈给用户,让用户对自己的财产情况有 更好的认知。从而让用户得以合理理财,账目统计,消费统计,以及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资金。 5.移动支付的几大巨头:微信、支付宝都用自己的理财产品,可以让的账 户的资金钱生钱,以前要想钱生钱还需要到银行存定期,存取都麻烦,而且还有时间限制。 6.移动支付偏向年轻化,但是由于移动支付具有传播性,导致现在男女老 少都开始应运市场的潮流,开始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现在不管是什么行业,擦鞋的,小饭馆,卖包子的都开始使用移动支付来收款,移动支付已经发展成一种社会潮流。 7.移动支付优惠活动比较多,比如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满就减这类活 动就非常多而且还频繁,而传统的现金或刷卡这类优惠活动非常少。劣势: 互联网技术进步和应运的普及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行业和市场都发生着巨大变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发生在支付领域和支付市场的一系列变革,也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认识这一系列变革,以及发展趋势和由此带来的影响,对未来支付市场发展,对更好地发挥支付服务经济金融和社会生活有着积极意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影响因素: ①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条件变化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反应速率的变化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反应物的温度升高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增大降低百分数减少,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减小 反应物的催化剂使用百分数剧增,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增剧增撤去百分数剧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减剧减 其他光,电磁波,超声波,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 等 有影响 ※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二、化学平衡

(一)1.定义: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例举反应mA(g)+nB(g)C(g)+qD(g)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生成mmolA,即 V(正)=V(逆) 平衡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消耗了p mol C,则V(正)=V(逆) 平衡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 于V(逆) 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了q molD,因均 指V(逆) 不一定平衡 压强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 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 ②Mr一定时,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 不变) 平衡 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文献综述】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 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李林和陈吉慧(2010)在《移动支付需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中认为移动支付在日本、韩国发展比较成熟,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商业模式是以运营商为核心商业模式,而韩国主要使用以银行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文献中概况了移动支付在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 师群昌和帅青红(2009)在《移动支付及其在中国发展探析》中认为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情况来看,移动支付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的购买、公共事业费用的缴纳等小额交易方而,具有的形式主要有通过电话费进行扣除缴纳和手机号码与银行绑定或第三方支付账号绑定的方式缴纳。分析了国内移动支付的主要形式。 兰静(2010)在《移动电子商务支付模式及应用探析》中认为移动支付的业务范因包括公共交通、乎机购票、乎机银行激费和POS机支付等,此项应用在口韩、欧关等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现今仍处十移动支付应用的初级阶段。指出了三种支付的方式:1、手机钱包,在可识别的读卡器上刷乎机即可减掉相应消费费用。2、WAP支付,可运行十各种无线网络之上。3、手机客户端支付,一般是提供某种服务,象订票系统、订餐系统、手机线上游戏、酒店订房等。文章从技术的角度指出了移动支付的发展状况,以及移动支付现有的几种方式。 胡君(2009)在《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商业模式研究》指出了移动支付的几种的技术1、SMS:SMS分上行、下行两种通道,用户使用短信发送到指定特服号完成支付。 2、WAP:这种方式是通过手机内嵌的WAP浏览器访问网站,来实现移动支付的流程。 3、STK:这种模式是使用银行提供的STK(SIMToolKit,用户识别应用开发工具)卡替换客户的SIM卡事先在STK卡中存储银行的应用前端程序和客户的基本信息客户使用该卡完成银行交易业务 4、红外/射频 5、基于GSM用SSD的实现方式 6、Java/BREW。文章的中间部分介绍了那些新的形式的支付,让读者明白支付方式的各种不同。 袁琦(2010)在《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与发展分析》分类出了支付的几种形式银行卡账户支付、话费账户小额支付、中间账户支付、离线移动支付:离线移动支付可以通过近距离通信(NFC)技术完成NFC是基于RFID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