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讲稿摘要

一、为什么要对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反思?

任何理论,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其目标都是帮助我们理解所观察到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现象,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的机制、因果关系。这样的理解能为政府、企业或个人做各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达到目标。如果一个理论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这个理论就必须进行反思。同样,如果根据这个理论所制定的政策或做出的选择不能帮我们达到我们所要的目标,这个理论也必须进行反思。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从报纸到学术会议,“反思”在经济学界很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这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现有理论在危机前未能预测,危机后未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反思结构主义

发展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新分支,二战后才独立出来,在过去的近3/4个世纪,发展经济学本身一直在反思。

最早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即发展经济学思潮的第一波(或称第一版),由当时一批“结构主义”经济学家提出。

为什么称为“结构主义”,因为当时那些经济学家看到发达国家非常先进、富裕,发展中国家非常落后、贫穷,他们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两者差距乃经济结构差异所致。发达国家有洋枪大炮等重工业,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很高,而发展中国家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主业,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很低。

所以,从这个理解出发,第一版发展经济学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以改变两者之间的结构差异作为出发点,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洋枪大炮等重工业和现代化产业。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和现代化产业?第一版发展经济学给出的解释是:市场失灵,即发展中国家结构僵硬,市场无法配置资源。因此相应的发展建议就是政府积极干预,直接配置资源去支援先进产业或重工业优先发展,提出的政策就是进口替代战略,鼓励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自然资源等,以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品。

推行的结果是,在开始的几年,发展中国家受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但5年、10年后经济危机不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

三、世界银行对发展模式的研究

世界银行在上世纪50年代成立,作为国际发展机构,其理论、政策、项目一直受主流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在70年代、80年代以前,其政策主要受结构主义影响,帮发展中国家发展大项目大产业等。由于效果不好,世界银行在80年代以后接受华盛顿共识,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市场化。

但作为一个国际发展机构,世界银行也根据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反思。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世界银行于1994年出版过一本书:《东亚的奇迹》(East Asian Miracle),解释东亚经济为什么鹤立鸡群,发展取得成功。

当时的总结是:东亚这些国家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其政府对市场也相当和善,自身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推动市场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东亚的发展既不同于结构主义,也不同于华盛顿共识。

2005年,世界银行又出一本书:《九十年代的经验》(Growth in 1990s),对苏联、东欧等国家十年转型后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发展转型比较好的国家,都有一些结合国情的特殊政策,这跟华盛顿共识不同,因为华盛顿共识强调“普适政策”(one size fits all)。

这本书最后的总结就是,对发展转型国家有效的政策应该因国、因地、因时而异,而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

世界银行关于发展研究的最新一本书出于2008年。就在我去就任之前,世界银行组织了很多专家学者,包括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 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二十几个在发展中国家或发展政策制定上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实践者,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3个经济体经验进行总结。

世界银行选取的这13个经济体都取得平均每年7%的经济增长,而且维持25年。研究发现,他们有5个共同特征。

第一,都属于开放经济,而不是内向型经济;

第二,都在宏观经济上实现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第三,都有比较高的储蓄率及相当高的投资率;

第四,都以市场为基础;

第五,都有一个有为且有能力的政府推动经济发展。

这五个共同特征也跟华盛顿共识及结构主义不一样。华盛顿共识只强调市场,不强调政府作用,结构主义只强调政府作用与进口替代,不强调市场,不主张出口替代。

四、为什么提出新结构经济学?

所谓新结构经济学是应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及其变迁、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为什么不同,为什么发展过程本身是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不断变动的过程。

众所周知,所有国家以前都是农业经济,80%以上生产活动都在农业,如果要实现现代化,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必须大大下降,变成发达国家时,农业占比不到10%,甚至不到5%。原来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而现代化国家人口大都在城市,农民下降,工人增加,服务业增长。

其实经济结构本身不断变迁就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为什么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结构?其变迁的因果是什么?我想运用新古典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按照新古典的方法研究农业叫农业经济学,研究金融叫金融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叫劳动经济学。我用这种方法研究经济结构及其变迁原因,应该称之为结构经济学。

为什么又加个“新”?是为了跟原来的结义主义区分。前面讲过,发展经济学早期就是结构主义,他们也想改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只是方法不同,政策不同。

五、新结构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框架

结构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框架是研究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为什么不同,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为什么要不断变动。

这一理论分析有一个基本前提:结构是内生的,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由其要素禀赋决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要素禀赋都是给定的,比如有多少劳动力、资本及自然资源。但这些要素又是可变的,比如劳动力会随人口增减变化,资本可通过积累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给定,但随着技术开发,也能有所改变。

经济学家普遍对要素禀赋及要素禀赋结构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研究国家贸易的经济学家除外),而我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要素禀赋及要素禀赋结构是结构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变量。

众所周知,所有经济学分析最后都只剩下两个最重要的变量,即总预算与相对价格。要素禀赋就是一个国家的总预算,即总共有多少劳动力、资源、资本,这是一个国家在给定时点上可用的总预算。

其次是相对价格。不同国家发展程度不同,要素禀赋及结构也不同。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相对快速积累,资本相对多。发展中国家不是劳动力资源相对多,就是自然资源相对多。这种相对丰富程度决定了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总预算及相对价格,但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仍在忽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每个给定时点上,要素禀赋及其相对价格决定着一个国家在这一时点上的发展共识和比较优势。发达国家资本相对多,因此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发展中国家必然在要素禀赋相对丰富的产业和技术上有优势,并形成优势产业。很多发达国家怕中国,就是我们劳动力相对多,相对便宜,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按其比较优势发展,这个国家必然最有竞争力。迈克尔·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我在一篇文章中也对此有过分析,所谓国家竞争优势就是这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发展就最有竞争优势,其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定是这个国家的最优产业,而且其决定要素是内生的。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高收入,就必须拥有高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比如资本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由于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因此,发展中国家达到高收入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素禀赋结构赶上发达国家。

依此,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就应该想方设法来增加资本,提高这一禀赋在其禀赋结构中的相对比例。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从交通、电力、港口等硬件基础设施到法制、金融等软环境都逐步完善。

六、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结构不断变迁

任何一个国家最初基本上都是农业经济,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主要是自给自足。春耕夏播秋收冬藏,辛苦一年,除了自己吃和留作种子之外,也就能剩下一点点进行交换,而且其交换也是就近赶集,交易对象认识,交易产品价值非常低。

由于就近赶集,所以不需要非常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由于交易价值非常低且交易对象认识,所以也不需要合同及外部法制金融服务等。另外,农业生产从种子到肥料都是自给自足,不用买化肥,不需要金融支持。

从农业经济变成现代制造业经济,首先生产规模要扩大,生产不仅满足自己生活生产需要,还要满足别人需要。而且规模变大后,交易就不再是就近市场,而是全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这就需要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由于交易对象不认识,需要写合同,需要法律。如果合同违约,还必须有一个法律执行机构。

投资规模扩大以后,需要高科技的种子,需要化肥农药,需要购进现代化生产机器设备,这都需要很多钱,自己简单储蓄已经不够,必须有金融、法律支持,必须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而这些改善大都不是单个企业能做,也超出农业经济的范围,需要政府协同,需要重工业。

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特性。

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表面上是收入赶上发达经济,深层上是产业结构赶上发达经济,更深一层是要素禀赋及其结构必须赶上发达经济。在发展和结构变化过程中,不仅是产业与技术变迁,还有很多基础设施要改善,包括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基础设施。

很多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在所谓低收入陷阱,或者像拉美国家一样长期陷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其共同特性是经济结构只有边边角角的改善,没办法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结构升级。

拉美国家最为典型,因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他们一开始就是中等收入国家,但至今一直停留于中等收入。有些国家的经济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经过

几代人努力,不仅没有缩小差距,反而不断扩大。原因就是没有进行有效的结构升级转型。

如何避免这种贫困陷阱,我研究了很多国家,发现从1950到2008年,全世界在这58年内只有28个经济体与美国的差距缩小10%。这28个经济体中又只有12个经济体既不是欧洲国家,也不是石油或钻石生产小国。这12个经济体大部分在东亚。

七、新结构经济学中的政府角色

怎么把上述的历史经验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变成现实?我提出的方法是增长识别与发展助推,具体有六个方面。

第一、选择目标国

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首先要选择要素禀赋结构大致相同的国家。需要强调的是,以制造业为例,要素禀赋大约相同最主要的标准是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例,这一比例最主要是人均收入。当然,对于自然资源产业,如鲜花、矿产资源等,人均收入这一指标也很重要。

如果要素禀赋结构与本国相似,人均收入比我们高一到两倍,甚至三倍。或者倒过来衡量,我们的人均收入是对方的30%、40%、50%,这就是选择目标国家的第一个标准。

第二、选择目标产业

在第一个标准的基础上,还要看目标国的经济是否有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如果有,其经济中的可贸易部门很可能就是值得进入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这一推理的依据是,两国要素禀赋大约相同,比较优势就必然大体相同。如果目标国家的经济有过20年以上连续快速发展,其产业必然与其比较优势大体一致,因为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是没办法维持二十年以上快速发展的。

选定目标国快速发展的产业之后,再进一步选择其中的可贸易部门。经过二十年快速发展,这一部门的工资水平必然增加2-5倍,经过20年发展,这一产业的比较优势就要失去。由于要素禀赋结构大体相同,对方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

正是你进入的机会,其夕阳产业就是你的朝阳产业,这是划定潜在比较优势产业范围的方法。

第三、降低交易成本

划定这个范围之后,再到国内看一看是不是有民营企业已经自发地识别了这样的产业,并且已经进入。如果已经自发识别,说明经济体中已经存在产业升级需要的隐含的知识要素。在比较优势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只有对方的30-40-50%,就可以用低工资优势与之竞争。爱尔兰、哥斯达黎加都是如此。

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为什么有低工资优势而无法与对方竞争,那一定是交易费用相对高,而交易费用高的原因是基础交通设施落后,或劳动力教育水平不够高,或金融支持不够。总之,对这些原因逐一分析之后,排除障碍,帮助目标产业变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如果国内没有民营经济自发进入,怎么办?可以直接吸引对方的夕阳产业,变成本国的朝阳产业,这样把隐含的知识也带了过来。

从理论上,经过快速发展的国家,工资成本提高,其产业必然有转移出去的意愿。如果对方不来,要分析原因。我们有廉价劳动力,与对方的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社会发展条件等差距也都不大,对方不愿意来,一定还有原因,要仔细跟那些外资企业谈,了解他们关心什么,帮他们排除困难。

第四,扶持全新产业

今天的世界经济中,技术变迁非常快,产业升级非常快,在经济发展非常成功的国家,有些产业在二十年前根本没有,怎么办?

印度信息产业就是明显的例子。印度的信息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发达,但在上世纪60年代,全球都尚未出现信息产业。如果国内企业家发现这一新产业可为,即使发达国家也在发展这些新产品新技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应该在发现这些幼苗后,帮他们排除发展的障碍。

固然,印度信息产业是民营产业,整个产业似乎在没有政府帮助的情况下形成了竞争力,但事实上,印度政府的帮助是功不可没的。印度信息产业原来是用卫星通讯,通讯成本非常高昂,印度政府发现信息服务业有潜力后,帮他们改善了光纤及各方面的信息设施,大量降低成本,在教育和其他政策上也给予了帮助。

对中等发达国家而言,可能有很多产业已经达到世界前沿,其产业要升级可能需要完全创新。国内一些民营企业如果发现有潜力,政府应该给予帮助。

第五,局部集中改善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好,商业运行环境很差。全国同时改善当然最好,但政府资源有限,如果全国同时改善,资源不够,时间也太久。

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妨尝试局部方案,即中国常用的经济特区、产业园等。在经济特区和产业园内,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各种基础设施完善,降低交易成本,简化审批程序,将原来的关关卡卡变成一站式服务,改善商业环境。事实证明,这个方式效果非常好。

同时,这种方式还有利于鼓励产业集群出现,而产业集群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方式。

第六,外部补偿

产业升级或产业多样化都需要创新者、先行者,而先行者有外部性风险,政府要给予补偿才会有人愿意去当先行者。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外部性补偿与结构主义进口替代时期的补偿是完全不同的,结构主义主张补偿的产业根本不符合比较优势,企业根本没有自生能力,所需要的补偿非常大,大到政府必须用各种扭曲的方式才能完成保护企业的要求。

新结构经济学中政府给先行者的外部性偿,补偿量不大,补偿时间也不长。比如对先行者的投资给予三年、五年的税收优惠;比如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需要金融服务,可以给先行者和创新者优先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先行者进口机器设备要外汇,而发展中国家货币通常不是储备货币,且外汇通常管制,可以先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外汇优先配置。

这些补偿都是有限的,都是克服外部性所需要的补偿。如果能这样做,经济可以发展得非常快。

总结

我认为,按照新结构经济学,如果能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挖掘后发优势,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速度都会比发达国家更快,都应该有潜力维持每

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20-30-40年,经过一代或两代人,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收入国家。

我相信,发展中国家的这个潜力普遍是存在的,但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有条件。众所周知,思想意识决定行动,因此必须改变发展的理念。

对于发展理念,我做一个简单总结:

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发展经济学基本上都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然后对照发展中国家缺什么,如重工业、现代化产业。或者对照发展中国家做不好,而发达国家相对做得好的地方,如华盛顿共识强调的市场秩序。

在此基础上,前两版发展经济学的政策取向就是建议发展中国家去补缺,去补他们做不好而发达国家做得好的地方。其用意虽好,但效果很差。

我提出第三版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自身为参照系,先看发展中国家自己现在有什么,那就是他们的要素禀赋。根据他们已经有的,能做好什么,那就是他们的比较优势。政府与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作用是帮助他们把现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光大,形成竞争力。然后在竞争力的基础上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取得发展的成功。

这也就是说,发展经济学应该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之上,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他们已经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排除发展的障碍,使他们的这些产业在要素生产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再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如此,任何发展中国家应该都有条件维持每年8%或以上的增长20-30-40年,经过一代人两代人实现几百年来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追求:跟发达国家平等,并达到共同利益。

(本文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讨会讲稿摘录)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讲稿摘要 一、为什么要对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反思? 任何理论,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其目标都是帮助我们理解所观察到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现象,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的机制、因果关系。这样的理解能为政府、企业或个人做各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达到目标。如果一个理论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这个理论就必须进行反思。同样,如果根据这个理论所制定的政策或做出的选择不能帮我们达到我们所要的目标,这个理论也必须进行反思。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从报纸到学术会议,“反思”在经济学界很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这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现有理论在危机前未能预测,危机后未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反思结构主义 发展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新分支,二战后才独立出来,在过去的近3/4个世纪,发展经济学本身一直在反思。 最早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即发展经济学思潮的第一波(或称第一版),由当时一批“结构主义”经济学家提出。 为什么称为“结构主义”,因为当时那些经济学家看到发达国家非常先进、富裕,发展中国家非常落后、贫穷,他们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两者差距乃经济结构差异所致。发达国家有洋枪大炮等重工业,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很高,而发展中国家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主业,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很低。 所以,从这个理解出发,第一版发展经济学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以改变两者之间的结构差异作为出发点,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洋枪大炮等重工业和现代化产业。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和现代化产业?第一版发展经济学给出的解释是:市场失灵,即发展中国家结构僵硬,市场无法配置资源。因此相应的发展建议就是政府积极干预,直接配置资源去支援先进产业或重工业优先发展,提出的政策就是进口替代战略,鼓励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自然资源等,以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品。

新结构经济学期末测试练习题9

1、哪一项关于宏观经济理论流派的论述不正确()。 A.新结构宏观经济学的视角不仅仅考虑市场和政府在充分就业(资源充分配置)上的局限与作用,更需要考虑结构变迁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B.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持理性预期观点认为政府干预起不到预期效果 C.古典经济学秉持萨伊定律认为不会出现自愿失业 D.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会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才能抑制经济衰退 正确答案:C 2、工业革命之后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反映了哪类要素禀赋支配下的外生冲击()。 A.物质资本 B.自然资源 C.人力资本 D.劳动力 正确答案:A 3、哪一项对20世纪下半期美国的经济增长出现稳定化趋势的解释不符合结构变迁的视角()。 A.相比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美国之后由于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节能技术进步使得石油冲击不再那么重要 B.美国就业结构变得越来越稳定,白领工人占比越来越多,蓝领工人占比越来越少 C.美国相对波动较大的制造业比例显著下降,相对波动较小的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 D.吸取了大萧条的教训,美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大幅提升,驾驭经济周期能力提高 正确答案:D

4、就战后至今世界各个经济体的整体趋势而言,经济波动随发展阶段的变化趋势是()。 A.经济波动与发展阶段无关 B.经济发展阶段越低,经济波动越大 C.经济波动随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倒U型变迁趋势 D.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波动越大 正确答案:B 5、哪一项对发展中经济体整体上相对而言经济波动比发达经济体更大的论述不符合新结构宏观经济学的视角()。 A.波动性更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中所占比重更大 B.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抗击风险能力较低 C.越是违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更容易遭遇更大的经济不稳定 D.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远差于发达国家,所以波动更大 正确答案:D 6、哪一项关于“潮涌现象”的相关论述不符合新结构宏观经济学的视角()。 A.具备信息优势的政府可以发挥因势利导作用规避过度的“潮涌现象” B.发达国家相对而言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永远都不会出现“潮涌现象” C.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处于世界产业链的前沿内部,对有前景的产业有共识 D.协调问题和信息问题以及市场的“羊群行为”都会加剧“潮涌现象” 正确答案:B 7、哪一项关于货币中性的论述不正确()。

“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见解 王勇(香港科技大学)

“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见解 王勇* 去年六月恩师林毅夫教授在世界银行圆满卸任,四年之后重新回到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执掌教鞭。林老师在世行的四年期间,将原来强调“比较优势”和企业“自生能力”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发展经济学说进一步升级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林老师认为,“新结构经济学”是整个发展经济学中正在兴起的第三波思潮。第一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结构经济学”,强调市场失灵,主张“进口替代”的以政府干预主导的发展战略。第二波是八十年代起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学说,代表性的政策主张是“华盛顿共识”和经济转型与改革的“休克疗法”。林老师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提出称为他在世行工作四年的“毕业论文”。从世行回到北大以后,林老师在短短数月内连续出版了数本关于新结构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 而今年十月份,又喜逢林老师六十大寿。在林老师生日期间,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非常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会上北大的校领导宣布将成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大力推进林老师首倡的这一发展经济学第三波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而就在林老师60岁生日宴会前一周左右的某个晚上,哥伦比亚大学的魏尚进教授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让我对林老师所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结合我自己在这方面的独立研究,列举几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新见解。无独有偶,前几日我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作学术报告,期间傅十和教授将他朋友写的对林老师《新结构经济学》的批评性的匿名评论转发给我,并询问我对该批评的看法。我读后发现,该批评主要是对“新结构经济学”究竟新在何处非常质疑,反映了该读者对新结构经济学尚缺乏深度的了解。 我在求学和研究的路上,一直以来都有幸受到林老师的指点和提携。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读硕士研究生时,我就曾上过林老师的“中国经济专题”与“发展经济学研讨课”,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作者电子邮箱:wangyong.cg@https://www.360docs.net/doc/029664244.html,。

新结构经济学读后感

读《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有感这个学期学习发展经济学了相关知识,期间拜读了林毅夫先生的著作《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对经济发展理论有了一个新的拓展。将以往对经济发展的模糊零碎的知识模块化,整合在了一起,受益颇深。 新结构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主要立足于三个角度:一、经济体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的产业和基础设置;三、市场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新结构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倾向于要素禀赋发展论。林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及其结构(定义为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水平是给定的,并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因而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不同的产业结构不仅意味着不同的产业资本密集度,还意味着不同的最优企业规模、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易复杂程度以及不同的风险种类。 一个经济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除了要素禀赋发展理论,还有学者认为经济体可以选择市场需求来作为自己经济启动的道路选择。选择市场需求理论发展无疑是看到了市场的需求,想借助市场需求打开经济局面。事实上,这种选择对于一个经济尚未启动的经济体来说其风险性是大于要素禀赋理论的。虽然响应市场需求生产出的产品不怕没有销路,但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对于一个经济尚未启动或者刚刚启动的经济体来说,从自身的要素禀赋出发显然成本风险会小很多。如果一个经济体只有一种要素禀赋占优那么就没办法了,但是如果经济体有多种要素可供选择,这个时候必须借助市场需求理论,结合市场进行生产,不能盲目根据最优要素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减小生产之后的再生产风险。 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由于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相应的会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的国家,其要素禀赋结构一般会呈现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资本相对稀缺的特点,因而生产也多集中于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在非熟练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充裕但物质和人力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劳动力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才会在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中具有比较优势。位于发展水平谱线另一端的高收入国家,则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禀赋结构图景。由于已完成工业化,这些国家相对丰裕的要素不是劳动力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资本;因而在有规模经济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具备比较优势。 就这样,从要素禀赋结构出发,进而决定经济结构。而经济结构,则刺激出了产业结构和基础设置不同。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目录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 五、经济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简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严格地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区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教育分类国际标准》中,“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12个门类,而哲学、史学和文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学”。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分开。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人们接受这样的观点,即‘人性’还带有从属于特定社会的要求,以致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不再在所谓社会科学与所谓‘人文’科学之间作任何区分了。”所以,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在现代社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也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研究是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使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诠释就是理解和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人和人们的社会行为,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不确定因素更多,其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同时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更多。因此,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或然性一面,其预测常常会出现“测不准”的现象。但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是确定无疑的,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所以,在社会规律呈现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前提下,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就必须更加灵活。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作者李雷 学院投资工程管理学院 专业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年级2016 学号2016100046

摘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而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经济学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要发展经济学就必须完善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先是完全排除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到重新开始认识和学习并接受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到现在我们逐渐与西方经济学理论接轨并展开对话。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经济学方法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当前的基础上,我们应继续努力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方法论理论框架,更好地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发展 I

目录 1.经济学与方法论 (1) 1.1经济学简介 (1) 1.2经济学方法论 (1) 1.3中国经济及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现状 (2) 2.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3) 2.1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3)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 (3) 3.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4) 3.1加强经济学理论学习的意识 (4) 3.2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中国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4) 3.3客观合理地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5) 4.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意义 (5) 4.1理论意义 (5) 4.2现实意义 (5) 5.总结 (6) 主要参考文献 (6)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1.经济学与方法论 1.1经济学简介 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学主要指的是西方经济学。这是因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由西方国家学者推动,是现代经济学的各主要流派的奠基者。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企事业的经营管理办法和经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等。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产生过: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等诸多流派。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为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我们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当然还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我国在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问题上可以运用。 1.2经济学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即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①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经济学方法论从学者们对经济学的研究中产生,是对其方法的系统概况,同

经济学研究方法

关于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综述 一、引言 消费需求,特别是作为最终需求的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消费问题历来就是中外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消费经济理论在西方经过了200 年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我国对消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消费产品自给性强,其消费行为和心理明显不同于城镇居民。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经典的消费理论强调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凯恩斯(1936)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可以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a+b+Yt,式中C为总消费,Y 为总收入,下标t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为边际消费倾向,b的取值范围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实际消费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这里所指的收入是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现期”是指本期的收入,不考虑过去的收入以及未来的收入;“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而不是收入的相对水平;“实际”是指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的实际收入。在该理论中,凯恩斯强调的是绝对收入水平。(2)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0且小于1的正数。也就是说增加的收入中消费也是增加的,但是小于增加的收入。(3)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4)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即MPC

归纳主义方法论和演绎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归纳主义方法论和演绎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体 现 摘要:归纳主义是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在认识论中的系统化反映。它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比如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学派、古典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19世纪后期的德国历史学派,20世纪的经济计量学,宏观经济学等。演绎主义强调演绎方法是获取知识、建立理论的基本方法。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在研究方法、理论内容等方面都体现出归纳主义方法论的基本主张,比如,重商主义学派,古典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19世纪后期的德国历史学派,20世纪的经济计量学,宏观经济学等。 关键词:归纳主义重商主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德国历史学派演绎主义重农主义李嘉图西尼尔奥地利学派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表现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始于观察,观察是建立理论陈述的基础。它是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在认识论中的系统化反映,它强调观察和系统地经验总结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归纳主义主张把知识的获得、科学理论的形成等都惟一地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认为只有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得到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它要求在观察时摒除头脑中一切先入为主的见解,反对在进行观察、实验之前对观察对象的性质做出任何预先的判断。[1] 归纳主义方法论对经济学家们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起到重要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在研究方法、理论内容等方面都体现出归纳主义方法论的基本主张,比如,重商主义学派,古典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19世纪后期的德国历史学派,20世纪的经济计量学,宏观经济学等。 重商主义是16~17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重商主义理论和归纳主义出现在同样要求摆脱几千年来宗教圣典对人们的思想束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它使科学面向生活,使重商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带上归纳主义色彩。早期的重商主义,主要通过经验总结来提出自身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通过总结商业资本的经营实践,来反映在获取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把人们对经济活动规律认识的来源定位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之中,开始了以实践经验为基本来源建立经济理论的时代。 威廉·配第是最早使用归纳方法的英国经济学家,他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并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经济现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方法论方面,他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客观的自然规律,他力图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不仅把研究的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把劳动和土地看作是财富的本源,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而且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在商品的价值、价格、货币以及工资、地租、利息和低价等问题上提出了独创性的见解。[2]他的经济学著作在论述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时,力求探索经济现象产生的自然基础。他以培根所创始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即依据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等方法)为根据,提出“对于人口、土地、资本、产业的真实情况的认识方法”,用计量作比较,用数字作语言,阐明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写出《政治算术》这本名著。配第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是要说明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他要解决的问题比重商主义更深一步。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亚当·斯密继承配第的方法论传统,建立了古典经济学,他的方法表现出二元特征,即科学抽象法和现象描述法并存。斯密研究方法的二重性是同他的二重的研究任务相联系的。“一方面,他试图深入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生理学,另一方面,他试图既要部分地第一次描写这个社会外部表现出来的联系,又要部分地为这些现象寻找术语和相应的理性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试行版)第3章课件

第三讲 新结构生产理论:禀赋结构的供求原理

?本讲主要介绍新结构生产理论,或者最优生产函数理论。这是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后者给定生产函数求解最优资源配置,而前者则恰好颠覆过来,给定禀赋结构求解最优的产业和代表这个最优产业的生产函数。 ?这一讲是新结构经济学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新古典理论大都围绕生产函数打转。这其实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包含生产函数的理论都将是新结构经济学的退化特例。新结构生产理论为探索广阔的结构变迁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同时也为沟通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一座桥,为统一资源配置和结构变迁提供了可能。

?本讲与第2讲所介绍的新结构经济学一般化分析框架不同,而是以整个经济学中最为著名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来简单明了地阐述新结构经济学的四大原理,并对其刻画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的结构变迁方程的一些重要性质展开讨论。 ?最后用扩展到无限维禀赋结构的新结构分工理论讨论了人类历史上漫长的马尔萨斯陷阱及英国工业革命案例。

本讲的重点和难点与学习注意 ?这一讲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需要清楚新结构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前四条:禀赋结构的供给原理、禀赋结构的需求原理、禀赋结构的相对价格原理、最优生产结构原理。 ?这一讲学习中可能需要引起注意的方式是,借助任何经济学教科书中都会提到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例子,通过新结构经济学基本公理来演绎推导出上述四条基本原理,同时学会推导结构变迁的一些重要命题,比如结构升级效应如果大于边际产出递减效应则利率不会随资本积累而递减,尽管在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设定下。这是结构变迁的威力,同时也是揭开后面一些课程内容所讨论的内生增长、高储蓄率、卢卡斯之谜等等现象的根源。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2 Research Methodologies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Induction Constructing general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specific observation. Deduction Using a theory to draw conclusions about specific circumstances. Positive statement A value-free statement which can be tested by an appeal to the facts. Normative statement A value judgment.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Cross sectional Longitudinal Experiment Survey Case study Grounded theory Ethnography Action research Sampling Secondary data Observation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Research philosophy Research approaches Research strategies Time horizon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The research process ‘onion ’ Mark Saunders, Philip Lewis and Adrian Thornhill 2003 Research onion process Positivism Realism Interpretivism Deductive Inductive

(完整word版)《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这篇文献是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1953年的出版的《经济学论文集》中的一篇,文章给我的总体感受是很好的,深入浅出,意味深长。开篇从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入题,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实证科学、规范科学及方法技巧这三者的混淆是很普遍的,并成为众多错误的根本原因,对这三者的讨论对确认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特的实证科学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主要讨论在创建凯恩斯意义上的‘独特的实证科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方法问题。”严格的说就是研究怎么样判定一个假说或理论是否应该纳入到实证科学的范畴,即‘是什么’的系统体系。这种普遍的混淆极大的妨碍了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发展进程。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关系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规范经济学的混淆是难以避免的,理论是研究者们的成果,其关注的问题也和他们自身有关,他们的研究来源就是经验之内和力所能及的那么一个圈子了。经济学的争论也是源于此,夹带着自身的主观和不那么完美的客观,那些自诩为专家的意见分歧相当大,很难保证他们的结论是不偏不倚的。这里所说的绝不是完全意见一致就就是好事,从天文学的发展就能看出了,地心说到日心说就是很好的例证。从文章的观点来看,在‘实证分析’中,研究者很倾向于调整相应的实证结论已支持自己先入为主的成见,同事拒绝那些有悖于自身的规范分析的结论。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与任何伦理立场及规范判断的,重点在于是什么,既一种客观的科学,与资源科学并无二致。 但是作者认为哪并不是根本差异。 规范经济学及相关经济学方法不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任何结论都会有基于某种行动产生的预测,这种预测或多或少是根治与实证经济学。另一方面,政策结论与实证结论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文章提到了关于最低工资立法的问题,各方的争论都有其现实意义,就算是普遍接受的最低工资问题上也存在迷糊的差异,我从文中发现,那些争论者过于关注政策所导致的新问题,再加上政治和社会影响,要达成完美一致是几乎不可能的,最终立法成功,必会有新问题的产生,我的看法是,只要政策的效果是使立法前的微观个体的状况变好,并没有使某些个体的状况变差,这项立法就是值得的。 西方政策上的分歧大抵都是上述的情况,各自都明白好的坏的哪些方面,尽管不全面,这种争论似乎可以看成是一种实证的过程。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但是一种政策是有时效,可能还存在一种机会成本,即在立法的时间选择问题,今早的立法可能可以解决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瞻前顾后的结果是现状的更加严重性,理论能经受实证的考验,即通过事实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有关正确的经济政策的一致意见将不是取决于规范经济学的发展,而是实证经济学的发展,之所以要建立有别于规范经济学是我实证经济学,正是在于促进政策问题上的一致性。 二、实证经济学 实证的终极目标是提出一种“理论”和“假说”,对尚未发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这种理论一部分是有组织的系统的推理方法,其二是具体的假说内容,及从现实中抽象出事物的关键特征。作者在文中提到,理论是没有实质内容的,仅仅是一系列的套套逻辑,对于这点,我表示怀疑,或者说是我不懂,那些列的逻辑不就是某种描述性的、概括性等的内容么?理论的功能则是在于为组织和整理经验材料提供分类依据,从逻辑出发可以揭示理论预言是否完备和前后一致,即从语言的角度看该命题是否是“正确的”。事实证据则可以说明“分类编排系统”即理论的逻辑是否具有有意义的经验对应物。作者引用了供给和需求的案例,这种二分法分别列举了一系列的影响供给和

经济研究方法论讲义

《经济研究方法论》讲义 第一部分一般概述 一.为何学习本课程? 硕士论文、研究选题、研究过程、怎么做、实践的先导 通过对研究过程的正规学习,可以增进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应结合对研究过程的完整讨论,结合对“研究”所作的定义,而给一个格式定义。要明确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既不是经济学方法论或科学哲学,也不是研究的工具和技术。 二.学习方法论的理由: 方法论是指处理问题和从事活动的方式,它构成了我们完成一项任务的一段途径或路线,而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完成任务的具体细节。 具体做法是方法和步骤,而不是方法论。 学习方法论的主要理由是,它为形成新的可靠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已经受过时间检验并已被证实的手段,而这些被积累起来的不断扩大的具有可靠性的认识便构成了科学。 学习是“知”,了解方法是“行”的前提。 很多人从事职业经济学研究,但并不知道如何从事研究,这仅仅能从发表文章看出。 学习本课程旨在提高人的从事经济研究的熟练性和有效性。 三.读者的规则: 假定掌握了经济学(宏观、微观、资源、农业经济学等) 假定掌握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假如有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动机 假定已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开始学习研究方法论,还应具备一些品质: 一是批判性的思考:提问、审视 二是不可走向极端:鸡与蛋的故事 结合能力是经济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特征,它包括从众多概念、事实和前人所作的研究中进行挑捡、选择的能力,以及对与一个特定的问题有关的众多要素进行选择和结合的能力、创造力。 三是心理和感情的成熟:经历、阅历、热爱 四.本门课程的教学安排 怎样学,讲解方法:理论教学+范例示意+自学+开放式交流 组织讨论,分头指导。 五.关于研究、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论的一般概念 研究:《韦伯斯特大学生词典》1997年定义:

经济学方法论

DUF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探讨 学号: 专业: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经济学方法论的问题,通过介绍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以及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得出经济学方法论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对经济学未来的影响。 本文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经济学方法论; 第二部分介绍了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应用这两种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是介绍经济学方法论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是从哲学、历史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为出发点; 最后一部分是介绍经济学方法论意义以及方法论与经济学的未来,通过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规范方法社会学科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探讨 方法论是一个博大的领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时俱进。它包容着批判主义精神,从事方法论研究,自然要富有批判态度,所有问题都可以争鸣,这一点也是所有科学活动的共同特征。 一、什么是经济学方法论 方法论涉及的是经济学中的基础性问题,是经济学原理的“平台”。它提供了一个范式,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范式探讨现代经济学中的一系列重要论题,诸如,经济学何去何从,经济学的局限性,经济学阐释的可能性,经济学是否呈现多样性,经济学是否正朝着结构主义的方向演变,等等。 二、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是经济学家面对经济理论难以消解的现实,视图提出自己的尝试性解释,也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认识和把握。经济学方法论在发展过程中深受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经济学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主要探讨经济学知识的性质、认识论地位以及获得途径等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范畴,经济学方法论为经济理论构建提供了方法上的哲学观,即方法论哲学。张五常认为,“经济学方法论”应该叫“科学的方法”,“因为科学方法论在经济方面与其他科学是相同的,所以要笼统的说一说,不应该分门别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因而适用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均适用于经济学研究。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除了仍然用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外,经济学家还把经济学的研究区分为实证的研究和规范的研究,相应地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区分为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是在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考察经济活动中的一定的因果关系。它所解决的,是“这是什么”或“这不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以经济增长为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29664244.html,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 作者:林毅夫 来源:《中国市场》2012年第50期 摘要:针对中国经济放缓而产生的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比较优势的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因势利导型政府,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开放经济和后发优势、宏观稳定、高储蓄和高投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轨制成功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对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成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二是政府应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双轨制向市场单一制转变;政府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F124 一、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 中国自1979年的改革开放至今32年发展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32年间年均经济增长9.9%,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及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1/3,而到2011年止,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2012年预计将超过6000元。这段时间的对外贸易增长是史无前例的,每年平均增长17%,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6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确实成为帮助世界走出危机、恢复成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已经超过基尼系数的0.45(一般来讲0.45是一个国家安全的警戒线)。其次,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第三,市场化改革没有完全到位。第四,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从2011年年初至今,每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断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7.9%,跌破了8%。很多人担心中国是否已经进入到中低速增长的时期。过去的经济发展的快速势头不能持续。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话,社会上存在的经济问题可能会集中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现在是中等收入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低收入国家不能摆脱低收入陷阱。但是中国是做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收入变成现在的中等收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等收入国家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最明显的是拉丁美洲国家。如图1所示,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初时有不少高收入国家,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绝大多数还是在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上,大约只占美国的20~30%。通过分析1950-2008年的最新

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两个经典隐喻

经济学方法论中的两个经典隐喻 摘要:抽象与具体、实证和规范是经济学方法论中两个恒久的话题。在方法论研究中,有两个经典隐喻:“李嘉图恶习”和“休漠的铡刀”来表述抽象和具体、实证和规范的关系问题。本文在分析两个方法论隐喻的基础之上,详细讨论两个隐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李嘉图恶习休漠的铡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导言: 经济学方法论是一门有关经济理论分析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规律或规则的学问。经济学方法论是有一定的层次性的,它既包括具有哲学意味的一般方法论,如有关实证和规范之间关系的讨论,关于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讨论等都属于一般方法论的内容;又包括反映着经济科学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具体方法论,如借用物理学概念而发展起来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主张经济理论必须着眼于个人态度和行为或者集团行为而形成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或整体主义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作用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如果没有个人主义方法论在19世纪末的广泛传播,微观经济学中的诸多理论就难以在当时产生和得到深化;如果没有建立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制度主义这一经济学“异端”也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一、“李嘉图恶习”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4月,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这是一本标志着英国古典经济学最后完成的著作。全书共分三十二章,马克思指出,他的理论完全包括在前六章中,而主要在第一、第二章(“论价值”,“论地租”)中,除货币一章以外全书其余各章只是这两章的补充和附录。确保李嘉图在经济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是他锻造了一般分析体系的能力,这种分析体系基于相对少的原理而获得广泛的结论,他的“体系”是演绎推理过程的一个纪念碑。 李嘉图拥护一种抽象的演绎方法是独创性的,它指出了通向现代经济分析的道路,并产生了最终转化为数学形式的定理。李嘉图创立了许多抽象的名词来观察经济也具有独创性。没有比李嘉图更抽象的思想家了,但也没有人在考察所涉及的原理时更忠实于“奥卡姆剃刀”这样的逻辑了。李嘉图抽象研究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他严密推理的分析体系显示了一种方法论的严密性,这种严密性是他的前辈和他的同时代的经济学家所不及的。抽象在经济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经济人”假设是一个最普遍、最重要的抽象了,即使是现代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鲁定理、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等也都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之上。这些“参照系(reference)”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李嘉图的这种抽象方法与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ideal-type)”有相似之处。韦伯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使用“理想类型”的概念。虽然名称如此,但是它并不指任何规范的或者值得称赞的东西,而与现代经济分析中所使用的“模型”有亲缘关系。一个“理想类型”就是一种思想上的构造,它并不描绘现实,而是通过夸张它的某些特征并丢弃其他的特征而从中抽象出来的。它简化了对经验上观察到的物质的假说、系统化和分类的形式化。 李嘉图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把这种抽象直接应用于现实。李嘉图研究经济现象运用抽象方法,以逻辑推论来发现其中的“法则”,即经济现象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对李嘉图的这一方法给以高度评价,并做了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明了李嘉图采用这种方法的“历史合理性”和“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的科学必然性”,也指出了它所存在的“科学上的不完备性”。这种方法的“科学上的不完备性”主要表现在,“这种方法跳过必要的中介环节,企图直接证明各种经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的再创新

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的再创新 2012年9月,结束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高级经济学家任期仅三个月的林毅夫教授通过北京大学及英美各地的知名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反映他过去四年在世行工作期间研究成果的著作:《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1]、《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2]、《解读中国经济》[3]等,积极为世界经济把脉,悉心为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诊。他给发展中国家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提供的药方,就是其在自己的一系列经济学著作和论文中阐述并在诸多演讲和座谈会上大力推介的新结构经济学。现在,该理论在世界经济学界已引起关注和讨论。那么,何谓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到底新在何处?该学说对中国和第三世界经济发展到底有何指导意义?本文拟围绕这三个问题梳理中外经济学界部分学者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何谓新结构经济学 (一)新结构经济学的定义 为了帮助众多停滞不前的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推动它们减少贫困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林毅夫教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框架,这个理论框架简称为新结构经济学[1]12。笔者在研读林毅夫教授有关此学说及其他学者评述的众多文献中,发现除了上述界定比较模糊的定义外,他们并未给出新结构经济学的具体含义。综合林教授和其他学者的论述,笔者给新结构经济学定义如下:所谓新结构经济学,是本世纪初世界各地的一些经济学家为了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找到一条长期可持续的包容性经济增长途径,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在分析历史上世界各国尤其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本质和决定因素[4]、市场和政府的各自作用及其协同关系等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要点 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 第一,某一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即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在每一特定发展阶段是相对稳定的,但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一个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条从低收入的农业经济一直到高收入的后工业化经济的连续谱,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都是这条连续谱上的一点。因此,发展中国家并不一定需要按照发达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状况来升级和改善自己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而是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和市场优先建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 第三,强调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其中,市场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水平上都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而政府则在制定政策和安排制度时起到提供信息、协调改善经济运行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补偿外部性等作用。[1]12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历史脉络 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标志经济学诞生的《国富论》算起,迄今为止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不到240年。作为其子学科同时也是新结构经济学母体的发展经济学,其出现和发展则更是最近六七十年的事情。简要梳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其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主导思想大致如下: (一)发展经济学0.0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潮 这一阶段可谓前发展经济学时期,即发展经济学产生的预备和铺垫阶段。以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为源头,其持续时间大致为17761942年。(1)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帮助一国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目标的最好办法。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根据相互作用的市场和价格作出资源配置的所有决定,即他们

马克 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阅后感 张宝华21220027 2013-4-9 马克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是证伪主义方法论的捍卫者,证伪主义思想成为贯穿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的中心论点。甚至可以说他确定了上世纪80年代方法论研究的大部分议程,把波普尔证伪主义推向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者议论中心。所谓证伪主义,是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之所以吸引经济学的运用,契合经济学这门学科方法论上的要求,原因在于证伪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一套容易接受的方法论规则,这种较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论规则对于经济学家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然而经济学中的问题不同于研究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它牵涉的因素比较多,影响成分比较复杂,甚至包含个人的主观因素。因此将证伪主义引入到经济学理论当中难免有些局限之处。 1、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的困难首先来自奎因—杜恒的“不确定性”问题。该理论认为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总是在孤立中被检验。经济学中“不确定性”例子比比皆是,经济学中简化人类行为的复杂性的假设,如“商品的多样性”等限制条件的非现实性;收益递减在逻辑上的不可证伪性;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完全性假设,在逻辑上可证伪但在实践上的不可证伪。 2、证伪主义方法论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在于主流经济学家没有严格执行证伪主义标准,只会保护理论免于受证伪,采取防卫性的方法调整理论的假设或使用范围。现代经济学家把波普主义描述为难以吞咽的烈药,因为一旦证伪主义被严格的应用到经济学论证当中,许多经济学理论将无法存活,最后的结果就是防卫性保护。波普尔给予经济学家在众多理论中提出建议:选择那些最可证伪的命题,并试图去证伪它,如果该命题没有通过检验,就抛弃它。显然波普尔本人也在逃避这一点。 3、证伪主义方法论过于武断,即一次证伪成功便将该理论抛弃。如果将一种理论引入到时间序列当中,我们无法轻易地因为一次证伪而将它全盘抛弃,因为当时的证伪手段受限于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技术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流思想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原来被证伪的观点拿到现在很可能又是成立的,或者改变一下形势也是成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