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资料体例及任务布置

校本资料体例及任务布置
校本资料体例及任务布置

校本资料编排目录任务分布

必修1

第1章走进细胞(李芬)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杨阳)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胡璐)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田瑞娟)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徐存吉)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徐娴)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4节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必修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肖家元)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刘桂芳)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洪艳平)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4章基因的表达(张艳梅)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刘桂芳)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洪艳平)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肖秋云)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必修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张爱清)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田瑞娟)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 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免疫调节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胡璐)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第4章种群和群落(徐娴)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第4节群落的演替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李芬)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6章生态系统的保护(张爱清)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选修1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江山)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王友涛)

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谭亚丹)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谭亚丹)

选修3

专题1基因工程(童志华)

第1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4节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专题2细胞工程(张玉立)

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第2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第3节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第4节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

专题3胚胎工程(张艳)

第1节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第2节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第3节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张玉立)专题5生态工程(童志华)

编写体例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标定位

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并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论

2.掌握两大经典实验的思路分析及运用

?基础梳理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和组成的。

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⒈肺炎双球菌

菌落菌体毒性

S型细菌表面有多糖类荚膜

R型细菌表面无多糖类荚膜

⑴实验过程及现象

⑵结论: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含有_________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⒊艾弗里的实验

⑴方法: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物质提取,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⑵现象:只有加入______,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

⑶结论:_________才是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⒈T2噬菌体的结构和增殖

⒉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2)侵染细菌

3.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即是遗传物质。

⒋实验表明

⑴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到细胞中,而留在外面。

⑵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__ ___来遗传的。

⒌结论:___ ___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

思考:

①为什么用35S标记的实验结果显示沉淀物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放射性从何而来?

②为什么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结果显示上清液中也有少量放射性?

四、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⒈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⑴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⑵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⑴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⑵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疑难突破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

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

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

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

它物质不是

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典例1]艾弗里和同事用R 型和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证明S 型细菌的蛋白质或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

B.②中培养皿长菌情况为R 型和S 型

C.②和③说明S 型细菌的DNA 是转化因子

D.①~③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即时突破1]以下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R 型细菌转化成的S 型细菌不能繁殖

C.向R 型细菌中加入S 型细菌的荚膜,可使R 型细菌的子代也具有荚膜

D.与S 型细菌DNA 混合的R 型细菌并不会都转化成S 型细菌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

①噬菌体注入细菌的物质是DNA ,它是病毒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②在合成蛋白质时所用的氨基酸等原料均来自于细菌,包括病毒的DNA 复制时所需的原料也来自细菌。 (2)T2噬菌体:

①化学组成:60%是蛋白质,40%是DNA 。

②所含元素特点:S 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P 几乎都存在于DNA 分子中,C 、H 、O 、N 在蛋白质和DNA 中均含有。

③标记方法:选用35S 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 。 (3)放射性物质分析:

①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讲,含32P 标记的DNA 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放射性为0。实际上,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 型细菌的成分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或荚膜多糖 R 型 ② R DNA ______

③ R DNA (DNA 酶处理) R 型

吸附

注入核酸

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装配

释放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讲,含35S标记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大肠杆菌,离心后全存在于上清液中。实际上,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典例2](2012·沈阳高一检测)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保温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分是( )

A.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

B.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上清液、上清液

C.沉淀物、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D.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即时突破2]若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然后用该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则细菌死亡破裂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绝大多数噬菌体中( )

A.只含有35S

B.只含有32P

C.同时含有35S和32P

D.既不含35S,也不含32P

三、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解

(1)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典例3](2012·厦门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即时突破3]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除部分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同步训练10+4

(10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仅限本小节内容,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不能超纲)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

A.1

B.3和4

C.2、3和4

D.1、2、3和4

2.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遗传物质组合在了一起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将其蛋白质与DNA区分开来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检测到放射性

3.1944年艾弗里等人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及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B.完成该实验,需要DNA的提纯技术支持,DNA的纯度愈高,实验结果愈明显

C.该实验可以说明只有保持DNA分子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行使其遗传功能

D.该实验说明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不同细菌而不同

4.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5.如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个~1 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

A.31P

B.32P

C.32S

D.35S

6.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2P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无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7.图1中的每个噬菌斑(白色区域),都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8.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

9.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0.20世纪30年代之前,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但通过实验充分证明了DNA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遗传物质DNA的实验发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有: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B.要证明什么是遗传物质,必须设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11.材料分析题:

材料1:用同位素31P、32P和32S、35S分别作如下标记:

噬菌体大肠杆菌

脱氧核苷酸32P 31P

氨基酸32S 35S

材料2:

(1)用32P标记噬菌体的大致操作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材料1中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别换成烟草花叶病毒和烟叶细胞,则能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材料2,A~D的结果中,哪项不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1、材料2共同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2中的_____。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3的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试回答:

(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个,只含有P的有个,同时含有32P 和31P的有个。(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元素,由此说明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元素,这是因为;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3)该实验能够说明:()

A.噬菌体比细菌高等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4)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为何选取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可否用14C和18O标记?说明理由:

14.如图为肺炎双球杆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实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的化学成分。

(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3)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

(4)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提能训练6+2

(6个选择题+2个非选择题,区别于同步练习,以历年来的高考题目为主,习题具有综合性,注重学生能力提升)

知识网络

1.下列关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细菌中

C.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离心后,含32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上清液中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能够证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

A.死亡,存活,存活,存活

B.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C.存活,存活,存活,存活

D.死亡,存活,存活,死亡

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②同种生物个体间的DNA分子完全相同③核酸是

生物的遗传物质④一个DNA分子可以体现许多性状⑤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

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

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

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

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6.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小鼠体内出现S型活细菌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C.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

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科学家在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中所做的一个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②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

述);

③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发现在第4 组培养装置中

有S型菌落。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作试剂,

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编号 A B C

处理方法不加任何提取物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细菌为实验材料主要是由于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写

出两点)

②艾弗里实验最为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艾弗里实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8.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

所示。注:“○”表示S型菌落,“●”表示R型菌落);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图)。

①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

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

③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你现有的知识分析,“R型细菌变成S型细菌”这一变异属于__________,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可降解

DNA)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

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编号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

编号 A B C

处理不加任何提取物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的DNA ________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出实验结论: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结构要保持__________才能完成

此转化过程。

【具体要求】

试题要求新颖、无错题、超纲题、超难题,提能训练里面要较多利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基础梳理、疑难突破的例题、同步训练和提能训练的答案放在一起;要求每道题目给出具体的解析。

交稿的时间为5月20日,发到洪艳平老师的QQ邮箱。

请老师们认真按照要求及时做好自己的部分,要求一律交电子稿件。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新兴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教案 第一课学会自立,热爱劳动教育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是光荣的。 情感: 愿意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行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克服依赖思想。 教学难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说一说

提问:同学们,早晨起床后,穿衣、叠被是你自己做的吗? 师:有这么多同学都自己穿衣、叠被,我们给这些同学鼓鼓掌。 二、学一学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春生,今年上一年级,请你们听听他的故事。这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四周静悄悄的,春生在被窝里甜甜地睡着。过了一会儿,他家的大公鸡叫了起来,春生被惊醒了。他揉揉眼睛,坐了起来,撩开窗帘,啊!窗外,一轮红日已经从东方升起,大公鸡正昂头叫着,原来起床的时间到了。 1.说一说:春生现在该做什么了呢?他等着别人帮忙了吗? 春生为什么不等别人帮忙,自己穿衣服呢?如果奶奶要帮春生穿,他该怎么做呢?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小结: 穿衣服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春生每天起床后都自己穿衣,已经养成习惯了。 三、想一想,讨论一下

1.我们是五年级学生了,自己在家中做过哪些事情?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是自愿的吗? 3.自己是值日生时是怎样做的? 四、总结 我们一块来总结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做好值日保洁,保持教室和校园整洁。 2.懂得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也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3.学会布置、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我服务的良好生活习惯,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4.养成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不浪费钱物的良好习惯。 5.懂得在我国各种劳动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没有贵贱之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受到尊重。 五、布置作业 把这节课总结的五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校园礼仪教育 目的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1)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应掌握的要点有如下4个: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简称“两个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练一练: 1、填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填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解并熟练背诵4条基本理念: 练一练: 3、简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简答: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哪些语文素养? 参考答案: ○1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③丰富语言的积累 ④培养语感, ○5发展思维 ⑥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7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8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9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0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5、填空: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6、简答:你是如何理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句话的?

校本教材五年级

第九讲作图法解题 例题: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18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余下的铁丝,第一根是第二根的3倍,原来每根铁丝各长多少厘米?思路导航: 用作图的方法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揭示出来,使题意形象具体,一目了然,以便较快地找到解题的途径,这对解答条件隐蔽、复杂疑难的应用题,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把作图方法与其他的解题方法巧妙结合起来,还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先根据题意作示意图: 将第二根从右往左任意取一段表示余下的铁丝,则第一根就有相应的3份余下来,那么其他部分分别是18厘米和26厘米了(如图)。这时,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由于第二根比第一根多剪了26-18=8(厘米),使得第一根余下的部分是第二根余下部分的3倍。而这个8厘米正好相当于第二根剪剩的2倍,那么第二根铁丝剪剩下的长度为8÷2=4(厘米),原来的长度就是26+4=30(厘米)了。 解:(26-18)÷(3-1)+26 =8÷2+26 =30(厘米)

或(26-18)÷(3-1)×3+18 =8÷2×3+18 =30(厘米) 答:原来每根铁丝都是30厘米 举一反三: 1.三(1)班共有52人,他们都参加了语文、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其中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30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40人,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2.甲、乙两仓库有相同数量的货物,甲仓库取出31吨货物,乙仓库取出19吨货物后,乙仓库的剩余量是甲仓库的4倍。两仓库原来各存货多少吨? 3.一块正方形地,一边划出15米,另一边划出10米搞绿化,剩下的面积比原来减少1750平方米。求这块地原来的面积。 4.某班在一次测验中有26人语文获优,有30人数学获优,其中语文、数学双优的有12人,另外还有4人语、数成绩均未获优。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学生? 5.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队的有25人,要求每人都至少参加一个队,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两个队都参加? 知识链接: 不要破坏我的图形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他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数学论

校本资料体例及任务布置

校本资料编排目录任务分布 必修1 第1章走进细胞(李芬)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杨阳)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胡璐)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田瑞娟)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徐存吉)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徐娴)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4节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必修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肖家元)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刘桂芳)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洪艳平)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4章基因的表达(张艳梅)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刘桂芳)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洪艳平)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肖秋云)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必修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张爱清)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田瑞娟)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 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免疫调节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胡璐)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第4章种群和群落(徐娴)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第4节群落的演替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李芬)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6章生态系统的保护(张爱清)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选修1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江山)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王友涛) 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谭亚丹)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谭亚丹) 选修3

小学五年级校本教材《安全》

五年级校本教材

目录 第一课-------交通安全 第二课-------防火安全 第三课-------生活安全 第四课-------运动安全 第五课-------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第六课-------家居安全 第七课-------地震自救安全

第一课交通安全 自188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并且每年仍以40万的速度在增加。目前我国的交通事故十分严重,每年都有数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如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万起,造成8万多人死亡,38万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多亿元。 毋庸置疑,发生的重大交通死亡事故大都是由于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步行安全常识 1.走路须走人行道,右侧行走,养成文明走路好习惯。 2.横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 3.遇有信号灯,要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定。 4.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 5.严禁翻越行人护栏或其他交通隔离设施。 6.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要在车前车后乱跑。 7.乘车应注意乘车安全,不要把头手伸出车外。 8.在设有防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得横穿马路。 9.候车时,应站在人行道上,不要在车行道上候车。 ◆骑车安全常识 1、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

2、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 3、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 4、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 5、不在便道上骑车。 6、在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

教师校本培训材料

2016年周田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材料 为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加强校本培训形式的研究,特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校本培训文件精神,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 能力为宗旨,坚持以“有效教学”为核心,努力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建立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校内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 2.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围绕新课程实验开展评价 研究活动和教学技能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 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 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培训: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和新课程实施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 能力,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并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培训形式 1.专题讲座

五年级数学校本教材全本

智慧泉目录 第01 课,,,,,,放飞想象的翅膀——定义新运算 第02 课,,,,,,调皮的小数点 ——简便运算 第03 课,,,,,,扑朔迷离—— 小数数字谜 第04 课,,,,,,周而复始—— 循环与循环小数 第05 课,,,,,,神通广大的 X——简易方程 第06 课,,,,,,旁敲侧击—— 简单的测量 第07 课,,,,,,有章可循—— 用计算器找规律第08 课,,,,,,势均力敌——平均数的应用

放飞想象的翅膀 ——定义新运算 定义运算的来历 古时候有个数学家在算 2+2+2+2+2+时,觉得这个算式太繁琐,加数都是 2, 要写出 5个,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来表示它呢?他想: 这个式子表示 5个 2 相加,就写出一个相同加数“ 2”,再写出相同加数的个数“ 5”,这不成了 25 了 2和 5之间加一个符号来区别它 2 相加,用什么符号呢?这个符 系,不如就把“ +”号倾斜 45 个符号“×”,取名乘号。所以 就知道它表示 5个 2相加的和。 吗?不行,得在 们。要表示 5 个 号与加法有关 度,于是得到一 后人看到“2×5”

假设a、b 都表示数,规定a*b=3×a-2 ×b 1 、求3* 2 ,2*3 2 、求(17*6 )*2 ,17*(6*2) 3*2= 2*3= 然后再 这里的“ * ”,就是我 们定义的一种新的运算形 式,它与我们常用的加、 减、乘、除运算是不同的。 a*b=3 × a-2 × b 规定的运算 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 的数 ()的数(用倍。 用a 表示)的倍 去减符号后面b表 示)的(

a 表示顺时针旋转90°, b 表示顺时针旋转180°, c 表示逆时针旋转90°, d 表示不转。定义运算“ 0”表示接着做。求:a0b b0c c0a 拿着笔,固定笔的一端,转一转,你 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哦! a0b 表示时针旋转 b0c 表示 c0a 表示 规定:6*2=6+66=72,2*3=2+22+222=246,1*4 =1+11+111+1111=1234,试计算:7*5 规定a*b=4a+3b,求3*4 和4*3 的值

学校特色校本资源资料专题资源资料

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多元化,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进一步充实、内化、优化课程结构,也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外,开发校本课程。所以我校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根据学生基础与差异,创造性地、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 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坚持以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的为前提,坚持依托校情和学生发展的个性要求,着眼本校教师群体对国家课程的修正与整合,实现校本课程的特色化,正如李艳芳校长所说“让每一朵花儿在科学与艺术的熏陶中安然绽放;让每一颗金子在智慧与道德的锤炼下闪闪发光”。 一、厘清国家课程改革内涵,为校本课程建设准确定位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地方课程的科学高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面对新时代对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选准突破口,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的整体优化,将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使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在学校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首先,由于“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构建“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其次,“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性;最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我校的校本课程依据学校课程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走班式运作,自主性选修课程与限定性选修课程组合。自主性选修课程由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与活动组成,主要包括人文素养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报告讲座类课程及社会实践类课程等等。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极大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表示“校本课程的开设,为我们提供了选择课程的机会。上自己喜欢的课,学起来特别开心”。 二、把脉校本课程,为课程开发找准切入点 我们认为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教育局颁布的课程计划预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生实际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适应性的再开发。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我们以道德课堂理念为指导,研制了《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校课程规划,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系统思考、整体规划,明确了学校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在“基于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全员参与建设、关注教育价值”的课程方略下,我们构建了“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拓展国家课程,推进校本课程的建设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 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需要、兴趣、价值观,尊重学生的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部预习资料全

第一单元 第1课 窃qiè (偷窃)(窃取) 炒chǎo (炒菜)(炒锅) 锅guō( 铁锅)(火锅) 踮diǎn ( 踮脚)( 踮起) 哟yō (哎哟)(嗨哟) 饿è (饥饿)(挨饿) 惧jù(惧怕)(恐惧) 充chōng (充足) (充分) 檐yán (屋檐)(帽檐) 皱zhòu (皱纹)(皱痕) 碗wǎn (饭碗)(茶碗) 酸suān (寒酸) (辛酸) 撑chēng (撑住)(支撑) 柜guì(木柜)(书柜) 多音字:转----zhuǎn 转变 转换 钻----zuān 钻探 钻研 z huàn 转圈 转盘 z uàn 钻头 钻石 种----zhǒng 种子 种类 待----dāi 待一会儿 z hòng 播种 种植 d ài 对待 等待 期待 咽----yàn 咽气 细嚼慢咽 y ān 咽炎 咽喉要道 近义词:担忧-忧虑 惧怕-恐惧 适宜-适合 充足-充分 支撑-支持 鼓励-勉励 花花绿绿-绚丽多彩 依依不舍-恋恋不舍 反义词:担忧-放心 贪婪-知足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适宜-失宜 充足-缺少 饥肠辘辘-酒足饭饱 第2课 多音字:绿----lù 绿林 绿营 济----jì 经济 救济 l ǜ 绿色 绿化 jǐ 人才济济 盛----chéng 盛饭 盛东西 藏----cáng 藏身 躲藏 s hèng 盛产 茂盛 盛情 z àng 宝藏 倒----dào 倒退 倒车 d ǎo 打倒 倒闭 近义词:主-主见 赶紧-赶快 培养-培育 贯通-贯穿 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反义词:喜欢-讨厌 困难-容易 起码-至多 鼓励-打击 滚瓜烂熟-结结巴巴 第3课 侣lǚ (伴侣)(情侣) 娱yú(娱乐)(娱悦) 盒hé(盒子)(饭盒) 豫yù(犹豫)(豫剧) 趟tàng (一趟)(趟过) 诵sòng (背诵)(朗诵) 零líng (零散)(零钱) 编biān (编制)(编剧) 某mǒu (某人)(某地) 多音字:供----gōng 供应 供给 似----sì 似乎 g òng 供奉 供认 shì 似的 处----chù 好处 住处 到处 chǔ 处理 处分 处罚

学校校本培训资料

长石学校校本培训资料 怎样说课——说课的基本步骤 组织学习:彭智广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一、说课的作用 说课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预设学习中的各种“教学事件“,反馈教学中的得失,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具体有以下作用: 1.可以更好的吃透教材 教师在备课中,虽然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这就可能发现备课中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吃透教材,优化教学设计过程。 2.可以提高理论水平 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来做,这就迫使教师要认真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要认真去思考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 3.简便易行,共同提高 4.提高表达能力 二、说课的内容 1.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校本教材(草本花卉)..

荷花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

牡丹花 牡丹(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刘禹锡描写京城长安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高一下学期语文校本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39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18分,每2空1分) 敕.造chì阜盛.fù绾.着wǎn 攒珠髻.cuán jì文绉.绉厢庑.wǔ酒觚.gū伺.候cì忖度.du?姊.妹zǐ削.肩xuē呜咽.ya 怯.弱qia宸.翰ch?n 匙.箸chí顽劣.lia遂.心suì半身不遂.suí监.生jiàn 朱拓.tà不更.事gēng 俨.然yǎn 讪讪.shàn 间.或jiàn 胆怯.qia暂.时zàn 负疚.jiù夹.袄jiá模.样mú模.型m? 一瞥.piē惴惴.不安zhuì洞穴.xu?吞噬.shì胳.肢窝gā脊髓.jǐ suǐ2.准确迁移下列词语(13分,每两空1分) 皮开肉绽白浪滔天遍体鳞伤蜂拥而至银镯子烟霭百无聊赖惊惶应酬沸反盈天走投无路 精明强干寒暄诡秘雕梁画栋莫衷一是 懵懂顽童面如敷粉诽谤膏粱孽障 姣花照水鞭笞细枝末节厮打杜撰 )四大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三要素由、、构成。 二.选择(12分,每小题2分) 4.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 A.阜.盛(盛、多)放诞.(欺诈)不经.之谈(常理) B.忖.度(揣度、思量)恍.若(忽然)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 C.乖.张(偏执、不驯顺)韶.光(美)玷.辱(白玉上的污点) D.敕.造(帝王的命令)轩.昂(高)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5.“风骚”一词有以下几种含义:a.诗经和楚辞的并称;b.泛指诗文;c.俊俏;d.轻佻,放荡;e.才华,文采,借指“文治”方面的业绩;f.风韵。 下列各句中“风骚”的含义各属哪一项?

五年级上册校本教材教案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1 节 教学内容:蜂作者:罗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过程: 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师作点拨讲解。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3、指导朗读。 4、尝试背诵古诗。 四、小结 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 2 节 教学内容: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 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 好景致的感染。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 二、读读讲讲问问。 讲:①“长扫”的“长”,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②“静”,通“净”。③畦(印),田园中的小区。④护田,将田周边的水写成有情之物,仿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稻田,不使受到侵犯。⑤排闼(伯),把人在门中可以看到两座山,说成山不请而自将青色送人门中,山也成了有情之物。 按:“护田”一语出自《汉书·西域传》,指汉王朝派兵保护

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校本教材

五年级校本教材 目录 第一课-------交通安全 第二课-------防火安全 第三课-------生活安全 第四课-------运动安全 第五课-------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第六课-------家居安全 第七课-------地震自救安全 第一课交通安全 自188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并且每年仍以40万的速度在增加。目前我国的交通事故十分严重,每年都有数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如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万起,造成8万多人死亡,38万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多亿元。 毋庸置疑,发生的重大交通死亡事故大都是由于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步行安全常识 1.走路须走人行道,右侧行走,养成文明走路好习惯。 2.横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 3.遇有信号灯,要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定。 4.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 5.严禁翻越行人护栏或其他交通隔离设施。

6.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要在车前车后乱跑。 7.乘车应注意乘车安全,不要把头手伸出车外。 8.在设有防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得横穿马路。 9.候车时,应站在人行道上,不要在车行道上候车。 ◆骑车安全常识 1、骑车外出的同学,出行前要先检查一下车辆的铃、闸、锁、牌是否齐全有效,保证没有问题后方可上路。 2、在道路上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划分车道要靠右边行驶。 3、通过路口时要严守信号,停车不要越过停车线,不要绕过信号行驶。 4、不要骑车逆行,不扶肩并行,不双手离把骑车,不攀扶其他车辆。 5、不在便道上骑车。 6、在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不要强行猛拐。

校本课程资料

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汇报材料 校本课程添活力内涵发展焕生机 (1) 附1: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5) 附2: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目录 (11) 附3:临沭县实验小学2009—2010学年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 . 13 附4:临沭县实验小学地方和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15) 附5: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评价表 (16) 附6: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课情况调查问卷 (18) 附7:校本课程现场图片 (19)

校本课程添活力内涵发展焕生机 ——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汇报校本课程立足区位优势和地方文化,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是发挥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阵地,更是挖掘学校办学资源,推动学校走内涵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自2007年开始,我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发挥我校的传统和优势,将学生特长培养、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创建三方面整合,初步建立了一套包含教材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反馈、课程评价等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下面就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的做法做简要汇报: 一、立足本地特色,拓展课程资源 07年春季开始,我们着手进行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最初,多数老师们对校本课程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从何入手。学校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结合我们实验小学文化积淀深厚,人文环境浓郁的特色,以及我们临沭民风民俗特色鲜明,文化丰富,人民生活充实,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确定了以“校韵.乡情”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构想。我们将“校韵.乡情”两个大主题,分别分解成七个小主题,由20多位骨干教师,带领各自班级的学生,分工合作,通过调查、走访、实验、查阅文献等方法,集体参与到“校韵.乡情”这套校本课程的构建当中。 《校韵.乡情》课程着眼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分上下两个部分。《校韵》部分,包括校园零距离、历任校长风采、辛勤的园丁、成长的快乐、明天更美好等主题活动,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实地勘察、与

(完整word版)小学五年级经典读本校本教材

五年级与经典同行 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学期 诗词20首 1.枫桥夜泊…………………………………………唐·张继 2.别董大……………………………………………唐·高适 3.暮江吟……………………………………………唐·白居易 4.春夜喜雨…………………………………………唐·杜甫 5.次北固山下………………………………………唐·王弯 6.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8.过香积寺…………………………………………唐·王维 9.汉江临眺…………………………………………唐·王维 10.阕题………………………………………………唐·刘脊虚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13.蜀先主庙…………………………………………唐·刘禹锡 14.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15.与诸子登砚山……………………………………唐·孟浩然 16.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17.寄左省杜拾遗……………………………………唐·岑参 18.巴山道中除夜有怀………………………………唐·崔涂 19.龟虽寿……………………………………………魏·曹操 20.浣溪沙……………………………………………宋·苏轼 中华千句文 23.传承文明 24.礼仪之邦 25.百年树人 26.琴棋书画 《大学》 五年级下学期 诗词20首 1.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 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3.凉思……………………………………………唐·李商隐 4.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5.溪居………………………………………………唐·柳宗元

校本课程材料

校本课程材料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开发校本课程材料 --- 忻府区解原小学王建明 解原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要求下提出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赋予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主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成立领导机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各班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制定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制度等。 二、认真学习研究,确立校本课程目标。组织教师学习,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研究学习,我校确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了解、体验、参与、创造现实生活,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使师生在课程开发中共同成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根据当前独生子女多,在家长的溺爱下,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较差,意志力较薄弱等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先开发一本《中华美德故事哺育我》的校本课程。这一课程将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用古代故事和现代意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告诉大家该目标讲的什么道理和应该怎样做,每个故事的结尾概括主题,把该故事体现的美德精神和今天应该怎样做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既可以了解我国的美德故事又可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三、组织骨干教师,收集整理编写教材。校本课程《中华美德故事哺育我》分为“我与自身,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五个主题,组织我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教材整理编写工作,布置教师收集有关故事和资料。 四、认真实施,做好校本课程的试用和改进。根据校本教材,我校安排了地方课,利用地方课程进行授课。在实践中认真修改,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同时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五、狠抓落实,努力做好校本课程评价工作。我校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事务中。在常规管理中规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事项,并把这项工作纳入教师的期末工作考评中。 六、总结提高,在反思中成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片段。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主动、稳妥地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化,校本课程的网络化。 年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培训集中学习材料

校本培训集中学习材料 良种场学校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 主讲人:周洪涛 一、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该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进步,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

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二、做一名阳光的教师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 我想,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 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非常棒,

五年级校本教材

五年级校本教材 宋 词

前言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现如今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目录 范仲淹:渔家傲………………………………………………张先:天仙子………………………………………………

渔家傲①·秋思 塞②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③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句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不再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创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

校本教材简介

阿勒泰市第二中学理化组校本教材美丽阿勒泰—— 《中学生辨识当地中草药》简介 阿勒泰的土地广袤,有高山冰川、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温泉湿地、大漠戈壁等,自然资源和地缘优势得天独厚,野生药用植物很多,有甘草、麻黄、雪莲、大芸、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 阿勒泰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中草药材生长,调查已知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包括变种及同属近缘植物有1400余种,其中以当地地名命名的独有种有34个,具有开发前景的中草药有200余种,中药材产业可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阿勒泰农业局为了推广中草药种植,通过开展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和引进企业等工作,建立中草药新品种引进和野生中草药品种驯化试验基地1400亩,开展27了个品种的小区试验和驯化试验,全地区甘草、戈宝麻、射干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45万亩。 然而近些年阿勒泰中草药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中草药资源大幅度衰竭,甚至有些草药濒临灭绝。 现在阿勒泰的中学生对本地的中草药知识非常的匮乏,尤其是农牧区的中学生,对中草药的不认知和法律意识淡薄,致使一些中草药资源被破坏或灭绝性采摘,不能把这些资源进行保护和转化成财富,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正是在此大环境下,本人特编写本书。本书主要介绍了阿勒泰常见的十种名贵中草药包括:甘草、肉苁蓉、戈宝红麻、神香草等。从草药的名称、别称、植株特点、生长的地理环境、生长状况、分类、价值、保护、功效、医用、医方等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介绍阿勒泰中草药。 本书旨在让中学生能对阿勒泰中草药的特性、生长环境、植株特点等进行辨识,并了解简单的药性药理、简单用法、草药功效等相关知识。形成中草药的保护意识,或者将来能从事中草药种植用以致富。 更愿中学生能了解阿勒泰很多的“美”,热爱这片魅力的土地。

五年级数学校本教材全本

智慧泉目录 第01课………………放飞想象的翅膀——定义新运算第02课………………调皮的小数点——简便运算 第03课………………扑朔迷离——小数数字谜 第04课………………周而复始——循环与循环小数第05课………………神通广大的X——简易方程 第06课………………旁敲侧击——简单的测量 第07课………………有章可循——用计算器找规律第08课………………势均力敌——平均数的应用

放飞想象的翅膀 ——定义新运算 定义运算的来历 古时候有个数学家在算2+2+2+2+2+时,觉得这个算式太繁琐,加数都是2,要写出5个,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来表示它呢?他想:这个式子表示5个2相加,就写出一个相同加数“2”,再写出相同加数的个数“5”,这不成了25了 吗?不行,得在2和5之间加一个符号来区别它们。要表示5个2相加,用什么符号呢?这个符号与加法有关系,不如就把“+”号倾斜45度,于是得到一个符号“×”,取名乘号。所以后人看到“2×5”就知道它表示5个2相加的和。

假设a 、b 都表示数,规定a*b=3×a-2×b 。 1、求3*2,2*3 2、求(17*6)*2,17*(6*2) 3*2= 2*3= 这里的“*”,就是我 们定义的一种新的运算形式,它与我们常用的加、减、乘、除运算是不同的。 a*b=3×a-2×b 规定的运 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用a 表示)的( )倍去减符号后面的数(用b 表示)的( )倍。 (17*6)*2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计算(17*6) 然后再……

a 表示顺时针旋转90°, b 表示顺时针旋转180°, c 表示逆时针旋转 90°,d 表示不转。定义运算“0”表示接着做。求: a0b b0c c0a 规定:6*2=6+66=72,2*3=2+22+222=246,1*4=1+11+111+1111=1234,试计算:7*5 规定a*b =4a +3b ,求3*4和4*3的值。 拿着笔,固定笔的一端,转一转,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哦! a0b 表示 时针旋转 。 b0c 表示 。 c0a 表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