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蔡老师讲故事

蔡老师讲故事

成长历程篇 - 玉不琢不成器

蔡礼旭老师主讲


读书人应该立大志。求学问第一重要的就是立定志向。志向就好象人生的大海当中的一个目标。假如为学没有目标,努力半天有可能你刚好往反方向走。当你发现走错了再拉回来,人生已过了数十年年头了。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立定正确的人生志向,他的学习才会扎实。范仲淹读书时立志要造福与民。一个孩子以造福与民来读圣贤书,他的深入度,他能体会出来的道理比仅仅为了要有工作有收入读圣贤书的要多得多。当孩子有志向时,他的学习效果会非常好,一个人在这世间要有大成就,都是因为立对了志。

2004年奥运会,我打开电视看到中国人在田径赛场上的镜头。刘翔获得了110米栏决赛的金牌,他不仅仅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还平了世界纪录。这个成绩让所有黄种人都感到骄傲,因为刘翔他是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他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刘翔获得金牌时第一个感谢的是谁?还有邢慧娜在田径女子10000米比赛中也拿到了金牌,她拿着国旗,一边绕运动场跑一边喊:“爸爸,我做到了!”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能有巅峰的成就,他背后的动力在报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国家恩!所以志向很重要。

提到立志,周总理少年读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回答得五花八门,周总理回答的却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少年之时就有这样的志向,所以他的成就相当不凡。

我们要让孩子有高远志向。我问过很多家长:“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能经营出什么样的人生?”父母一般会回答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了。”孩子从小你引导他不立志向,那他能有快乐人生吗?不行。所以我们说「取乎其善,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不了,了无所得。」你给孩子“你不用发展,你能吃饱就好。”的引导,那他怎么可能会有大的追求,大的成就。孩子的价值观直接受父母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个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中国文章里面很善用比喻。比喻对孩子的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他还不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尽量具体形象地让孩子去感觉,他就容易理解,并且牢牢记住。把学习比喻为逆水行舟,孩子能够感觉到——在水里划船,你不努力往前划,船就会往后走。还可以用斜坡骑自行车的比喻:你不蹬车,车子就会从斜坡上掉下去。璞玉再好,没有经过雕琢也还是一块石头。人假如不学习就没有办法

了解圣贤人的这些大道理。而且人不仅仅要接受教育,还要接受磨炼才能有大成就。但现在的孩子怕吃苦,不能承受挫折和压力,这是小时候磨炼太少。

有二块颇具灵性的大石头,被挑选到一个新建的佛寺中雕刻释迦牟尼像。雕刻师发现第一块石头的材质比较好,决定先雕这块石头。雕刻过程中,这块石头一直感觉很痛,就对雕刻师说:“我撑不下去了,你别雕了!”雕刻师回答它:“你撑过二个星期就好了,那时候你就会成为万人膜拜的佛像,你只要再坚持一下你就有好的成就。”这块石头忍受着疼痛过了两天,它发脾气:“我不干了!”这块石头不配合,雕刻师就没有办法雕琢,只好把它先放在一旁。

雕刻师把目光转向第二块石头,他问石头:“我现在要雕刻你,会很痛,你能不能忍受?”第二块石头说:“我绝对可以忍受,你就尽你的能力去雕刻好了。”雕刻师得到这样的允诺,就放心大胆地工作起来。果然,在整个雕刻过程中,第二块石头都没有发出一声抱怨,它被雕刻师雕刻成了一座完美的释迦牟尼的佛像。佛像开光以后,来寺院里膜拜的人太多了,踏得寺院里尘土飞扬。寺院里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把第一块没有完工被废弃的石头打碎铺在地上。那块因为怕痛而拒绝被雕刻的石头,就这样变成万人践踏的铺地石。
不愿意吃苦接受磨炼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引以为戒。
蔡老师讲故事

成长历程篇 - 鸭子学飞

蔡礼旭老师主讲


有一群鸭子看到老鹰在天空飞翔,非常地崇敬和羡慕。于是,他们就结伴去跟老鹰学飞。这群鸭子很勤奋,跟着老鹰从早上三点钟练习到下午六点钟,学了十多个小时。最后,鸭子中的大部分都可以飞起来。但也有一些鸭子虽然学得很努力,却没有能够飞起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遭遇学到东西却没有使用出来的情况。很多同学听完课之后觉得很忏悔,觉得有很多地方以前做得不够。知耻而后勇,这种情绪感受可以转化成为强大的行动动力。

蔡老师讲故事

成长历程篇 - 健康的婚姻观念

蔡礼旭老师主讲


有一个女同学跑来跟我讲,隔壁班男生昨天跟在她后面,一直跟到她家楼上去,她气得不得了,问我该怎么办。遇到这种事情我怎么处理呢?我去隔壁班找到这个男生,特别注意不要惊动他的老师,我详细地给这个男生分析:要追一个女孩子,有没有考虑到采用的方法合不合适,假如用的方法让她越来越讨厌你,你还用岂不是很傻?你跟着人家身后上楼,人家的感觉是什么?厌烦死了,看到你就想吐。哪儿有这么傻追女朋友的,下次不要再这

样了。这个男生频频点头,从此以后没有再去干扰那位女同学。而且以后他看见我隔很远就叫老师好。后来这件事情我任教的那个班同学都知道了。我就趁机跟他们讲怎样感情相处才是真正的爱情,他们听了以后都很信服。我跟他们讲,人跟人相处不但是男女关系,人跟人相处一定先相识再来相知,开始互相了解,相知之后是互相珍惜,互相珍惜之后懂得相爱,互相扶持,彼此爱慕,彼此依恋,然后才是结婚。有句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理解。结婚之后夫妻双方要懂得经营,把家庭夫妻关系经营好,把孩子教育好,爱情就会得到升华。
蔡老师讲故事

成长历程篇 - 子女的教育方法

蔡礼旭老师主讲


我的姐姐怀孕以后决定把工作辞掉,然后到我家来待产。她临产前的两三个月里,我常常跟她讨论教育问题,讨论圣贤学问。结果我外甥一生出来,只要听到我的声音眼球马上转过来,觉得我的声音很熟悉,胎教确实很灵验。我姐姐生产后就在我家坐月子,诸位知不知道谁帮她坐月子?你们猜猜看,你们对我这么没有信心啊?知识就是力量,我懂得养生之道,是我帮他坐月子。外甥出生第一天抱回家,我第一次看到他就很严肃,因为我这个小外甥眼睛刚出生就会转。我一看不得了,这个孩子太聪明,太会察言观色,所以我对他都是不苟也不笑,对他都特别严肃,他从小就特别怕我。他奶奶把他的这个生辰八字拿去给人家算,算命的说这孩子取这个名字往后连他父母的话都不听。我姐姐问我该怎么办。我说这个算命的只在结果下手,不在原因下手,只要这个孩子从小就接受圣贤教育,能够对父母产生孝心,对长者能产生恭敬心,他这个性格就会转。很多算命的不说还好,越说让人越担心,每天在那边想:我快被车撞了,我快被车撞了!这个算命的讲话也会造业啊!
成长历程篇 - 挽回先生的心

蔡礼旭老师主讲


杨淑芬老师教中国文化,还教书法,常常跟很多家长接触。老师常讲女人不容易,女人很辛苦。很多女人都会跑去跟他诉苦,他会引导她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位女士的先生有外遇,她就来找杨老师请教。老师对她说:“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要真能做我才跟你讲。”她说:“好,我决心力挽狂澜。” 杨老师就说:“你一定要拿出女人最强的魅力,叫做温柔,你要沉得住气,用最强的魅力——温柔去感化他。”那天回家去后,这位女士就穿得很漂亮。注意哦,假如你先生开门吓了一跳退出去那是你的责任,说在家里随便一点,也不能随便到吓到人,所以在家里衣服还是要

整齐,不然啊,你就会给孩子很不好的榜样。所以要深谋远虑,杨老师让她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坐着等先生回来,而且要把家务各方面应该做的事做得非常妥当。那女士第一天等到半夜一点多,先生回来了。她马上迎上去说:“哎呀,你辛苦了。”赶快把他的手提包接过来,“哎呀,你一定饿了,我去煮宵夜给你吃。”就跑到厨房煮宵夜。她的先生神魂未定,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她端出一碗面来,请先生赶快坐下来慢慢吃,吃不够再煮。她先生那一碗面吃得莫名其妙。这女人就这样坚持着,每天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等她先生回家,殷勤相待。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有天她先生回家得特别早,一进门看到她马上双脚跪下去,说:“你不要再折磨我啦,我跟你招了啦,我这一段时间受到良心的遣责,我已经快要崩溃了。”外面那些东西都是虚幻的逢场作戏,迟早都会消失,他迟早都会认识到一点,会浪子回头,这个时候更应该做好,让他更懂得来珍惜这个家庭,珍惜他的妻子。
蔡老师讲故事

幸福人生篇 - 道义重于功利

蔡礼旭老师主讲


诸位学友,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他必须坚守道义,而不是功利。现代人做事他的机动很多是从利字出发,所以他无法遵循正法正道,最终也无法得到大利。现在的年轻人,你叫他帮忙他一定先问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功利的思想对社会影响非常深,连家庭里面都有功利色彩。一个孩子从小把所有的事情都功利化的时候,他对谁的危害最大?他会对谁斤斤计较?人算不如天算。有一本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很多家长看完之后觉得书里的方法好,马上就要拿来用。李老师在讲课当中曾经说过:「见未真勿轻言,知未必勿轻传。」他去参加一场有关的中国教育的讨论会,演讲者讲完后每个人都赞叹,结果李老师一问他有没有长德性,有没有长孝道?根本都没有的,没有根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你看人有没有吸引力?判断力?所以唯有受过圣贤教育的人才有下对决策的人。现在有人不懂,一看到西方畅销书马上就拿来用。有个家长回去之后就和孩子说了,你只要帮我洗碗给你二块钱,你帮我洗衣服给你一块钱,干什么家务活儿得多少钱通通都列出来。这个孩子以前很懒惰,一下子就变得很勤快,帮她做了很多家务事情,他觉得书上的办法真有效。可是有一天她很累了,叫她女儿帮她晾一下衣服,那孩子却说:“我今天不想赚了。”拒绝了她。书上的方法看起来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贻害无穷。一个家庭难道是谈钱的地方吗?家庭是谈爱,谈付出,谈责任的地方,

怎么能来谈功利。对功利的追求一定会激起人的贪心!一有贪心,欲望升起来,理智就不见了,绝对会干出损人利已的事情。当他干出这些坏事时,他的福份就折掉了。他的下一代又能学到什么?他就成了一个坏榜样。
中国古代德育故事篇 - 尧帝感天/康熙祈雨

蔡礼旭老师主讲


历史书上记载着尧帝的故事。尧帝是一国之长,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因为偷窃被抓住了,五花大绑起来要送到监狱去服刑。尧帝看到这个情况非常紧张,马上跑过去问这两个犯人:“你为什么会犯罪?”犯人说:“因为年年天灾,我们饿得受不了,不得已才去偷人家的东西。”听完这番话,尧帝很惭愧,就对押送犯人的士兵说:“你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抓起来。”犯人和士兵都不知所措,尧帝解释:“我有两个很大的过失,第一是我没有把我的人民教育好,所以他会去偷别人的东西;第二是我无德,上天才久旱不雨。有这两大过失,被关进监狱服刑的人应该是我。”尧帝的真诚忏悔,感动了上天,话一说完天上就降下了甘雨。
中国古代德育故事篇 - 糟糠之妻不下堂

蔡礼旭老师主讲


一个人啊,一定是不尊重自己,自我侮辱,人家才会轻慢你。一个家一定是自己内部不和,内部有一些问题,人家才会毁了你的家。一个国家一定是内部争权夺利,人家觉得你们有机可乘才会发兵打你,所以根本问题在自己而不在外部的环境。很多人一遇到事情就责怪别人;有的国家遇到别人侵犯,并没有反省自己的过失。圣贤人所教诲的这些道理你只要能够随时放在心上,你会用理智应对这些事情,而不是感情用事。
中国古代德育故事篇 - 左忠毅公忠贞的故事

蔡礼旭老师主讲


古代为人师表的人,时时刻刻都想着成就学生。他成就学生更长远的目的在哪里?是希望他的学生每天给他送好吃的吗?为什么?是为了后继有人。真正深入学习圣贤学问的人,真正感受到圣贤学问对他一生的意义的人,他时刻想着要让更多的人得到这么大的利益。而人生数十寒暑,他必然要有承传的人才能够把这个法脉,把圣贤学问往后传。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不怕他没有自己的儿子,就怕圣贤学问断在他自己的手上,自己没有子嗣只是断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自己没有好学生是断了什么?断了一个民族的法脉啊!
中国古代德育故事篇 - 蔡顺拾椹

蔡礼旭老师主讲


西汉末年,有个孝子叫蔡顺。那个时候兵荒马乱,年岁饥荒,老百姓没有吃的东西。蔡顺拿了两个篮子去采桑椹。诸位小朋友,你猜猜他为什么要二个篮子?孩

子的脑子他不可能是抽象思维,他都是一种具体的,你在讲故事的时间他的脑子就有一幅画面在那儿。所以讲故事的时候,孩子的想象能力在故事当中就开始。孩子在给出答案的时候,答得好的的要给他信心,答得不好的你也不能给他泄气,我们要善于引导。他拿着两个篮子是为了把比较熟的桑椹留给母亲吃,比较酸的留给自己吃。蔡顺是把《弟子规》中的「亲所好,力为具」真正落实了。那你们知不知道怎么样分辨桑椹的酸甜?发黑的,看起来比较红的是酸的。现在的书本,整体的知识化,孩子读了一大堆书,有没有用在生活中啊?没有。所以我们通过故事也把知识带上。蔡顺就这样去采,不巧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盗贼。在这千均一发之际,刚好盗贼看到他手上拿着二个篮子,觉得很好奇,就问:“你采桑椹为什么要拿两个篮子?”蔡顺告诉他:“因为我母亲喜欢吃甜,所以甜的留给我母亲吃,酸的留给我自己吃。”盗贼听了之后很感动。诸位小朋友,盗贼打人还杀人,他为什么会被感动?被蔡顺的孝心感动了。你看,再怎么样恶的人都有孝心!孩子都有良心,所以看到恶人,很平静,没有起冲突。更重要的以我们的语言行为做出好的榜样让他感激,所以我们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对人的态度!很多人疾恶如仇,会给对方的人身带来危险。面对恶人你应该很宽容,应该提升自己去感化他。这些盗贼因为太感动了,就送给蔡顺三斗白米和一条牛腿,让他可以回去奉养母亲。
中国古代德育故事篇 - 郑濂碎梨

蔡礼旭老师主讲


明朝时候有一个家族,超过八百人。家族的领导叫郑廉,是明太祖的臣子。明太祖看他能够带领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很佩服他,要封给他一个“天下第一家”,封给他之后还要给他考试,叫两个侍卫送了两个很大的水梨去给郑廉。看他怎么样把这两个水梨分给他的八百多个人。郑廉拿了两个大水梨后,把水梨打碎,水梨汁溶进水里,每一个人舀一口,每一个人都公平地尝到了梨。一个家庭里面假如你生了三四个孩子,你对待这个孩子没有公平,家庭会怎么样?一定会出状况。假如你比较宠爱这个孩子,那其他的人会怎么样?会嫉妒。所以古代因为父母对孩子不公平,产生的问题很多。做事要用理智,不可以用感情。用感情弊端很大。就算你暂时看不到,但时间一久,不公平,人心就不平,不平久了必出乱子。
中国古代德育故事篇 - 郑濂碎梨

蔡礼旭老师主讲


明朝时候有一个家族,超过八百人。家族的领导叫郑廉,是明太祖的臣子。明太祖看他能够带领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很佩服他,要封给

他一个“天下第一家”,封给他之后还要给他考试,叫两个侍卫送了两个很大的水梨去给郑廉。看他怎么样把这两个水梨分给他的八百多个人。郑廉拿了两个大水梨后,把水梨打碎,水梨汁溶进水里,每一个人舀一口,每一个人都公平地尝到了梨。一个家庭里面假如你生了三四个孩子,你对待这个孩子没有公平,家庭会怎么样?一定会出状况。假如你比较宠爱这个孩子,那其他的人会怎么样?会嫉妒。所以古代因为父母对孩子不公平,产生的问题很多。做事要用理智,不可以用感情。用感情弊端很大。就算你暂时看不到,但时间一久,不公平,人心就不平,不平久了必出乱子。
中国古代德育故事篇 - 至诚感通

蔡礼旭老师主讲


古代留下很多兄弟相处很令人感动的故事。明朝时有个人叫陈思恩,他的弟弟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经常三更半夜才回来。他的大哥气得半死,每天都训他这个小弟弟,效果怎么样?不好。这个大哥用这样的方法去训他的弟弟,他有没有考虑到效果的问题?没有。这个大哥只晓得发发我这个大哥的威严,要把我这个情绪发泄出来。所以效果一定不好。陈思恩是二哥,他就跟大哥讲:“大哥,这件事你先不用管我来试试看,我来劝我的弟弟。”那天晚上陈思恩就站在门口等他弟弟回来,一直等到深夜他的弟弟才回来。陈思恩马止摸着他弟弟的身子说:“唉呀,天气凉啊,你一定冻着了吧?你肚子饿了吧?来,赶快进来,我叫嫂子煮一碗面给你吃。”就把弟弟让进来,自己把门拴起来。第二天,他还是一样,在门口等他弟弟回来,一看到弟弟回来就非常关怀、非常体恤。他连等了好几天之后,他的弟弟再也不夜归了。当你为人兄,用一个真正关怀的心去照顾人的时候,他感受到你这一份关怀时,他的心就会升起惭愧的心。要劝大人很难用言语劝,一定要用你的行为,用你的德行去感化他,让他升起惭愧心。这个陈思恩是用身劝,用身体的行为,用这些关怀去劝他的弟弟,去扭转他弟弟的坏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