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防水测试方法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防水测试方法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防水测试方法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防水测试方法近年来,汽车的能源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问题,发展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的必然趋势,因此一些政府逐步加大了对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作为电动动力汽车动力源的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如何生产出一块质量合格的,性能稳定的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防水性与密封性测试,以及如何采用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进行气密性测试也成为一个关注的要点。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

新能源电池包的防水性与密封性等性能都是需要达到一定的级

别。一般情况下,电池包的体积都比较大,长度在一米左右,电池包内部空间也比较大。所以使用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通过压缩空气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比普通的产品难度更大,对于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的稳定性和精密度都有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电池包检测难点:

一:新能源电池包体积较大,内部容积相对来说也很大,一般情况下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气密性测试时间都在1分钟以上,测试时间越长,对于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的设备稳定性要求就越高。

二:对于电池包的检测需要实现无损检测,一个原因是电池包的价格总的来说是不便宜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如果使用传统的浸水方法进行防水测试,如果产品检测不合格,可能会导致电池包内部损坏,给返工维修带来难度。

再者由于电池包体积过大,相应重量也很大,就不能采用治具夹具来做密封腔进行防水测试,因此可以通过电池包上预留的防水透气孔,可以通过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对电池包采用直接充气的方式进行气密性防水测试。将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和电池包的防水透气孔通过气管连接,这样就可以将一定量的压缩空气充入到电池包的内部,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经过充气-稳压-测试三个阶段后给出结果;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可以实时检测电池包内部气体变化情况,依此来判断电池包是否达到预期的防水要求。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新国标GB/T 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2部分:车辆》已经于2018年5月份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新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本文将为解读新国标GB/T 34657.1交流桩互操作性测试。 一、测试项目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项目 二、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提及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图1、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 群菱能源新国标的技术要求推出便携式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ACTE-2240H ,设备采用6U标准模块化设计,可安装于便携箱,现场测试方便快捷;满足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标准要求,包括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CC断线测试等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内容;设备可以实现充电电压、电流、功率、CC阻值、充电状态实时监控。 图2、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结构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带有63A标准交流充电枪插座,插座定义满足GB/T 20234.3-2015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带有具备S2和不具备S2两种车辆状态模拟功能;设备带有L1、N、PE、CP、CC各个触点回路通断开关以及CC接地短路开关可实现各路通断、短路故障状态仿真模拟功能;设备带有电动汽车车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仿真电路,具有R2、R3等效电阻仿真功能。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防水测试方法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防水测试方法近年来,汽车的能源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问题,发展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的必然趋势,因此一些政府逐步加大了对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作为电动动力汽车动力源的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的重点,如何生产出一块质量合格的,性能稳定的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防水性与密封性测试,以及如何采用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进行气密性测试也成为一个关注的要点。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 新能源电池包的防水性与密封性等性能都是需要达到一定的级

别。一般情况下,电池包的体积都比较大,长度在一米左右,电池包内部空间也比较大。所以使用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通过压缩空气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比普通的产品难度更大,对于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的稳定性和精密度都有更高的要求。 新能源电池包检测难点: 一:新能源电池包体积较大,内部容积相对来说也很大,一般情况下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气密性测试时间都在1分钟以上,测试时间越长,对于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的设备稳定性要求就越高。 二:对于电池包的检测需要实现无损检测,一个原因是电池包的价格总的来说是不便宜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如果使用传统的浸水方法进行防水测试,如果产品检测不合格,可能会导致电池包内部损坏,给返工维修带来难度。 再者由于电池包体积过大,相应重量也很大,就不能采用治具夹具来做密封腔进行防水测试,因此可以通过电池包上预留的防水透气孔,可以通过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对电池包采用直接充气的方式进行气密性防水测试。将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和电池包的防水透气孔通过气管连接,这样就可以将一定量的压缩空气充入到电池包的内部,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经过充气-稳压-测试三个阶段后给出结果;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防水检测仪可以实时检测电池包内部气体变化情况,依此来判断电池包是否达到预期的防水要求。

电动汽车的电池气密性及密封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目标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在路上拥有100万辆零排放车辆(ZEV),这一目标具有广泛的意义。燃料电池汽车(FCV),电池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已经迎来了新一代电池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 由于燃料电池动力汽车的成本,预计BEV和PHEV将主导销售,因此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正在爆炸式增长。根据可充电电池协会(Rechargeable Battery Association)的数据,预计特斯拉的Nevada gigafactory预计将在一年内提供比2014年全球生产更多的锂离子电池。问题是汽车行业将如何确保电池质量并确保持续无故障运行? 新电池需要泄漏检测 随着电动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电池组件的质量将成为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一个关键问题。对BEV和PHEV电池和电动机的物理完整性的要求是严格的。我们只需要考虑最近使用气囊充气机的事件,以了解制造质量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准确可靠的测试方法。 幸运的是,制造商和供应商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泄漏检测方法。它们包括单

个电池单元的氦气真空测试;或最终组装后的冷却和气密性泄漏检测。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移动电话的负载容量损失或可以容纳的电量。电话的负载能力迟早会降低。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动和各种形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使用的昂贵电池的容量损失。 汽车行业标准通常要求电池在10,000次充电循环后保持80%或更高的存储容量。如果EV / HEV电池在较长的使用寿命期间达到此目标,OEM和供应商必须确保泄密至最小的电池组件- 单个电池。电解液不得从电池中泄漏,水分不能进入电池。 每个电池必须是气密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不仅长期降低电池电量,而且大气湿度的渗透也会破坏不正确封闭的电池单元。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1.使用气密性检测仪或气密性检测设备进行测试 有三种不同的基本电池设计:1)类似汽水罐的圆形电池(也称为18650型,20700型或特斯拉型21700型); 2)尺寸为矩形的棱柱形电池,从糖果棒大小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电池气密性检测分析

汽车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供电装置,如果不具备防水要求,不仅会漏电还会对汽车的使用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动力电池厂家在对其进行生产时,一般会针对电池进行防水性较强的精密性设计,但无论是使用哪种材料,对电池进行防水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气密性检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吧。 一、气密性检测要求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需要配合电池包箱体结构和密封圈,电池箱体上下都需要通过激光拼接实现整体密封,这属于结构密封。此外,电池还会采用密封圈或者密封胶等密封协助用品,辅助形成更为密封的结构。电池包一般是有防水透气孔的,检测时可以用往防水透气孔里充入压缩气体进行检测,这样的直接检测方式能够保证不对电池造成二次损伤,同时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 二、气密性检测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体积较大,在检测时无法使用对电池进行全密封式的防水检测方式,还容易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在检测时我们要先摆脱以下几个检测难题: 1、上盖与底槽封口胶开裂造成密封性不好,容易导致外部液体渗入,污染

电池工作环境。 2、因密封问题出现安全阀渗漏液,可能导致其他零件受损。 3、密封不到位导致接线端处渗酸漏液,影响电瓶车电线,导致电路烧坏。 4、密封不到导致电容量损耗,电池寿命与安全度下降。 三、气密性检测过程展示 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体积过大,不宜进行全封闭式检测,所以海瑞思科技采用直接试用气密性检测的方式,仪器上有一根专门输送检测气体的进气管,进行气密性检测时进气管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连接管进行对接,这样的检测既方便又快捷。 此外,该设备检测时会在电池包的腔体内充入一定体积、干燥且无杂质的气体,然后断开压缩空气供给,静止一段时间使其压力稳定,经过既定的测量时间以监控检测环境内气压的微小变化。传感器将这一信息传给检测系统,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就可以得出气体的泄漏值,就可以根据泄漏值检测出电池包的防水性能和IP防水等级。 杭州固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是一家专注于动力电池的应用以及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全套检测维护解决方案的企业。研发了一系列动力电池,机电,机电控制维保领域的相关产品,有效的降低了服务商的运营维护成本,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我们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工具链及数据链,全力打造一个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检测维护系统。

电池箱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测

气密性检测仪能用于各种铸件,阀体,焊接管件,各类汽车零部件专业气密性检测。 那么您知道电池箱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测吗? 电池箱气密检测设备是对涂胶后的电池箱,充入预定压力的气体,通过高精度直压气密检测仪器(SLA-A)检测电池箱泄漏的密封性检测设备。 使用气密性检测仪具有规律性强,可以做到数据追溯,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开始出厂时的产品状态或数据,主观性很低,不依赖操作者等优点。 动力电池箱气密性测试:目前主流的电池包气密性检测,主要的测试压力分为正压或负压,由于Pack本身材质较薄,所能承受的压力较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接受几Kpa或几十Kpa的测试压力,目前主流的是使用直压检测,整个测试节拍要在三分钟或五分钟,根据产品体积大小会有所不同。测试结果也一般是在100Pa或5ml/min左右。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包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包的安全性逐渐凸显出来,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电池包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验证优化。因此就对电池箱体的强度、刚度、散热、防水、绝缘等设计要求很高,所以电池箱体的设计和密封性测试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型纯电动汽车,已成为国家产业化战略的主打车型之一,其电池Pack气密性检测显得尤其重要。 QMM系列便携式气密性检漏测试仪是由杭州固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很好的满足了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检漏成本,非常适合作为电池组生产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的气密性检测设备,保证动力电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气密性满足需求,确保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安全。

气密性检测仪应用特点及主要特点

对于电池包的气密性测试仪目前市场上已经慢慢的普及,电池是汽车上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汽车整车的安全性。而电池包的生产厂家在电池包的整体设计上以及电池包的气密性的测试要求上都已经想得非常的周密。随着市场上生产厂家电池包生产产量的提高以及生产线成本的控制。传统的泡水检测法已经无法满足电池包生产厂家的需求,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关于电池包的气密性测试方法及检测原理。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因泄漏引起的后果: 1、上盖与底槽封口胶开裂造成密封性不好,容易导致外部液体渗入,污染电池工作环境。 2、因密封问题出现安全阀渗漏液,可能导致其他零件受损。 3、密封不到位导致接线端处渗酸漏液,影响电瓶车电线,导致电路烧坏。 4、密封不到导致电容量损耗,电池寿命与安全度下降。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检测要点解析

目前主流的电池包气密性测试,主要的测试压力分为正压或负压,由于电池包本身材质较薄,所能承受的压力较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接受几KPa或几十KPa的气密性检测压力,目前主流的电池包气密性检测方法为空气压力测试法,整个电池气密性测试节拍要在三分钟或五分钟甚至更长,根据产品体积大小会有所不同。测试结果也一般是在100Pa或5ml/min左右。 一般动力电池的体积比较大,我们进行气密性测试时,需要对电池Pack的接插件进行密封处理,并且要在Pack找一个端口作为充气孔,通常情况下大家会选择防爆阀或者泄压阀口作为充气口来进行气密性测试。因此这就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封堵工装,这个会根据客户具体要求来进行定制。然后气密性检测仪会对着充气口进行充气,稳压,测试,排气四个阶段,得到电池的空气泄漏率,从而根据空气泄漏率判定电池包气密性。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水检法的的弊端: 在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如果采用水检法,必须要打开电池包才能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所以水检法为有损检测。而且测试效率非常慢,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种检测方法。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智能型气密性测试仪的优点:

防水性检测方法(气密性测试方法)

气密性测试的方法 气密性测试又称为密封性测试或者防水测试。现在很多产品要达到一定的防水等级或者安全性考虑都会做气密性测试。 目前气密性测试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水检测,还有一种是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测。用水检测的方法就是:把产品的密封口堵住,把产品直接放在水中,从产品的充气孔里充入气体,观测产品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气泡冒出,就说明产品有泄漏,冒泡越多,气泡越大,说明泄漏量越大。 这种用水检测产品密封性的方法比较直观,而且可以观测到产品的漏点。这种检测方法的缺点是测试过的产品需要晾干,从测试到晾干,测试单个产品的时间比较长;有的电子类产品进水会受到损害,这样产品不仅泄露而且内部电子元件进水受到损害,加重的修复的难度。所以很多公司在对大批量的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已经不用这种方法了。 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测的方法是:利用工装夹具把产品密封住,压缩空气通过气密性检测仪进入到测试产品的内部或者模具的内部。气密性检测仪的传感器实时感应气体的变化,最后气密性检测仪通过显示屏显示出产品是OK还是NG. 这种以压缩空气为介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优点比较多:首先它是一种无损检测,因为检测介质是空气,空气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害;其次因为空气分子比水分子更小,检测结果更加精确;操作比较简单,测试过程快捷。这种气密性检测仪已经在很多厂家广泛应用并且得到客户肯定。 当然了这种气密性检测仪的缺点是没有办法检测到漏点。科技是无止境的,希望再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研发出更好的气密性检测仪。 深圳海瑞思科技专做气密性检测11年,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气密性检测设备。已有3000多套气密性检测设备在位客户产品的气密性和防水功能保驾护航。

新国标GBT34657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新国标GB/T 34657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方案解读 《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 1 部分:供电设备》、《 GB/T 34657.2-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 2 部分:车辆》已经于 2018 年 5 月份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新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本文将为解读新国标 GB/T 34657.1 交流桩互操作性测试。 一、测试项目 《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 1 部分:供电设备》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项目 二、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提及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对充电桩进行有序的联动测试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

图 1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检测系统 群菱能源新国标的技术要求推出便携式 交流充 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 ACTE-2240H ,设备采用 6U 标准 模块化设计,可安装于便携箱,现场测试方便快捷;满足 GB/T 34657.1-20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 性测试规范第 1 部分:供电设备》标准要求,包括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 正常充电结束测试、 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 CC 断线测试等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内容;设备可以实现充电 电压、电流、功率、 CC 阻值、充电状态实时监控。 图 2、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测试系统结构 ACTE-2240H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测试设备带有 63A 标准交流充电枪插座,插座定义满足 GB/T 20234.3-2015 标准规定的要求;设备带有具备 S2 和不具备 S2 两种车辆状态模拟功能;设备带有 L1、N 、 PE 、 CP 、CC 各个触点回路通断开关以及 CC 接地短路开关可实现各路通断、短路故障状态仿真模拟功能; 设备带有电动汽车车 辆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仿真电路,具有 R2、R3 等效电阻仿真功能。

动力电池包试验心得

对于客户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安全。 在电池包的开发过程中,如何确保其在质保期内安全可靠?该问题的答案 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电芯设计、BMS研发、结构设计、安全策略、质量控制等 各个方面协同努力才能达成。企业为了确保自己的产品能够做到安全可靠,都 会根据新国标做一系列的测试,在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之前,测试成为企业检验 自己产品的最后一道关口。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新国标测试项目之振动和冲击。 机械冲击测试的目的是评价在加速、减速、车轮掠过有凹坑或者石头路面 等工况下的电池包机械结构强度。 随机振动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模拟汽车行驶时,路面的凹凸不平造成Pack经 历这种随机振动的载荷工况时的疲劳寿命。 如何进行测试,需要关注哪些参数,如何判定结构是否通过测试? 在冲击&振动之前做一个温度冲击测试,主要是检验箱体的焊接位,及螺 栓扭力在温度冲击过程中受到的损伤程度,相当于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测试过程中,不允许开箱(有严重异常除外),扫频成为评估结构是 否发生破坏的检验方法,在每个方向冲击振动之前,会进行扫频,扫频是为了 检验样品的固有频率,如果某个方向测试完成后,测试前后固有频率偏差值在 10HZ以内,则认为可以往下进行,大于10Hz则需要开箱检查,视Pack受到的损伤程度,判断是否继续测试。如下图所示,绿色为冲击前的扫频曲线,红色 是冲击后的扫频曲线,黑色为振动后的扫频曲线,可知冲击完后,结构主频下 降了3Hz,随机振动完后主频继续下降了7Hz,结合实际的经验来看,结构是 Ok的,可以继续做其他方向的测试。

测试完成之后,需要对扭力进行测定,在生产组装时,会对箱体内的每个螺栓打一个固定的扭力值,同时以红线标注,这个扭力值视为初始扭力值,测试前后开箱确认红线偏移量与扭力值保持率,保持率<60%(供参考,各企业、不同项目的要求不一样)则认为螺栓松动,视为异常。 此外,气密性、绝缘电阻、电压温度采样等也是需要进行测试以便对比测试前后的数据,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气密性主要针对IP等级在IP67以上箱体进行测试,气密性包含箱体的气密性和水冷系统的气密性。 绝缘电阻测试总正、总负对箱体的绝缘电阻,一般参考GB/T18384.3。 电压温度采样,主要检验Pack前后的BMS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Pack前后的机械损伤不大,要求做两个标准的充放电循环,以检测Pack的容量值未受明显影响,基本功能也未受明显影响。 Pack测试的过程,如无特殊要求,则按下面顺序进行: 1.Z方向:初始检验、预处理、扫频,冲击、扫频、振动、扫频 2.Y方向:扫频,冲击、扫频、振动、扫频 3.X方向:扫频,冲击、扫频、振动、扫频 在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从Z方向开始振动,因为Z方向的条件一般比Y方向严酷,Y方向的条件一般比X方向严酷,参考GBT31467.3第7章节随机振动测试,Z、Y、X的振动RMS值分别为ZRMS:1.44G,YRMS:0.95或

通风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方法

通风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方法 一、引言 通风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是通风空调安装过程中一个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通风空调系统的严密性试验,虽然《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和《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的要求是强制性条文,但往往没人真正去做,而是编造试验数据,为日后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通风空调系统中风管不严密的后果一直被人们所忽视。通风管道不严密导致的后果是:风管漏风将会造成空调系统能耗的增加和室内温度和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排烟系统不仅增大能耗,当遇有明火和高温烟气时,风管将会成为火源的运输通道,导致未发生火灾的房间发生火灾。 二、规范对试验的要求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2.5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应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1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 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2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Q 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 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 H≤0.0117P0.65 式中Q L 、Q M 、Q H—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 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2)]; P—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3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4 砖、混凝土风道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1. 5 倍; 5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 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管道气密性试验方案

目录 一、工程简介 二、编制说明 三、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四、试压流程 五、试压前准备条件 六、施工机具 七、气压试验 八、安全要求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北方联合电力呼和浩特热电厂2*350MW烟气脱销工程,由中国航天空气动力研究所总承包,北京峰业电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二、编制说明 2.1氨气管道气密性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已安装好的管道系统的强度和严密性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也对承载管架及基础进行考验,以保证正常运行使用,他是检察管道质量的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脱硝工程氨气管道安装完毕后和系统调试前对管道及其附件进行试压,检察管道的强度和严密性,为最后的设备的单机试运和系统调试创造条件。 2.2氨气管道气密性试验是为了防止采用水压试验后,管道内谁排不干净,或管道内湿度太大,导致氨溶于水后对管道由腐蚀性。下面所说管道为氨气管道 三、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3.1脱硝管道安装图 3.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3.3工业金属管道压力试验规范-------DD—SPC-TS-PI-0203-Rev0

四、试压流程 试压用临时材料,工用机具准备→提交试压方案并获得批准→技术交底→试压管道检查→试压安全措施检查→管道气压试验→拆除试验用的临时设施。 五、试压前准备条件 5.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除油漆、保温及允许预留的焊口、阀门、支架外,都已按照图纸施工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5.2试验范围内的管道焊接无损检验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 5.3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涂刷油漆和保温。 5.4管道支吊架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临时堵板,支吊架牢固可靠。 5.5实验用的压力表已经校验,并在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 5.6符合压力试验的气体已备齐。 5.7待试管道与无关管道已用盲板,或其他措施隔离。 5.8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仪表元件等不参加压力试验的元件一拆除或隔离。 5.9实验方案通过批准,参加试验人员都接受了技术交底。

风管气密性测试方法

通风管道气密性测试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有x个空调系统,其中x个为低压空调系统;x个为中压空调系统;x个为高压空调系统。按洁净级别划分x级。 二、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三、测试工器具 漏风测试仪风机(或可调速鼓风机)风量测量仪压力表等 四、规范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3、设计说明及要求 五、测试原理 漏光检测法:光线对小孔的穿透。 漏风测试仪检测法:将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用软管连接到被测试的风管上,其余接口均应堵死。当启动漏风检测仪并逐渐提高风机转速时,通过软管向风管中注风,风管内的压力也会逐步上升。当风管达到所需测试的压力后,调检测仪的风机转速,使之保持风管内的压力恒定,这时测得风机进口的风量即为被测风管在该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测试前准备工作 1、风管漏光测试 测试前依据规范要求先对被测风管做漏光测试,检查风管的气密性并作相应处理。 2、风管封堵 被测风管区分系统区分压力分别在所有开口处用盲板封堵。 3、测试接口 选择其中一块便于测试操作的盲板,在盲板上安装压力表及制作一个加压

连接管,并在加压连接管上安装好风量测量仪,连接好漏风测试仪风机的出风口。 七、测试抽样 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采用抽检,抽检率为5%,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2、中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对系统漏风量测试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3、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为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4、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应全数合格,则视为通过;如有不合格时,则应在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 5、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的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6~9级的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执行。 八、试验要求 A、漏光检测法: 1、漏光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穿透力对系统风管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 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 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着被检测接口部位与接缝做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处,并应做好记录。 4、对系统风管的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系统风管的检测以总管和干管为主,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米接缝,漏光不大于2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的风管每10米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 5、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行漏光应做密封处理。 B、漏风测试仪检测法: 风管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风管漏风测试,并做记录,风管必须经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其强度和严密性要求符合设计或下列规定:

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仿真测试实验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仿真测试实验 课程名称:网络测试技术 所在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任课教师:戴尔晗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3 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仿真测试实验 3.1 实验目的 ●理解一致性实验和互操作实验的测试配置。 ●理解一致性实验和互操作实验的测试过程。 3.2 实验环境 本仿真实验的计算机来仿真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实验环境由一台计算机组成。其仿真的测试拓扑如图3.1所示。 图3.1 测试拓扑 3.3 实验内容及其规划 计算机运行从站程序和主站程序,根据从站的一致性声明,从主站程序上输入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流发送给从站程序,从站接收到测试流后回应主站,由主站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具体的测试项要包含针对读线圈的如下一致性测试:

具体的测试项还要包含针对除读线圈之外若干个功能不支持测试: 3.4 实验步骤 通常,一个完整的测试过程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设置、测试运行、测试结果保存与分析。 1.测试环境的搭建和测试设置 运行从站程序如图3.2。 图3.2 从站运行程序图 在图3.2上修改主站IP 地址和从站的MODBUS 地址。

运行主站程序如图3.3。 图3.3 主站运行程序图 2.从站配置 从站的一致性声明的功能实现如下:

3.运行测试 (1)启动测试过程 在主站程序的发送内容内输入发送内容后,添加CRC校验,然后点击发送按钮。 a.填充位测试 b.无效线圈数量测试 c.无效线圈地址测试

d.广播模式测试 e.错误地址测试 f.校验错误测试 g.功能不支持测试1

动力电池pack生产工艺流程

动力电池pack生产工艺流程_动力电池PACK四大工艺介绍 2018-04-17 17:13 ? 885次阅读 动力电池PACK四大工艺 1、装配工艺 动力电池PACK一般都由五大系统构成。 那这五大系统是如何组装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且机械强度可靠的电池PACK呢?靠的就是装配工艺。 PACK的装配工艺其实是有点类似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装配工艺。 通过螺栓、螺帽、扎带、卡箍、线束抛钉等连接件将五大系统连接到一起,构成一个总成。

2、气密性检测工艺 动力电池PACK一般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座椅下方或者后备箱下方,直接是与外界接触的。当高压电一旦与水接触,通过常识你就可以想象事情的后果。因此当新能源汽车涉水时,就需要电池PACK有很好的密封性。 动力电池PACK制造过程中的气密性检测分为两个环节: 1)热管理系统级的气密性检测; 2)PACK级的气密性检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起草的防护等级系统中规定,动力电池PACK 必须要达到IP67等级。

2017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汽乘用车就秀出了自己牛逼的高等级气密性防护技术。将充电状态下的整个PACK放到金鱼缸中浸泡7天,金鱼完好无损,且PACK内未进水。 3、软件刷写工艺 没有软件的动力电池PACK,是没有灵魂的。 软件刷写也叫软件烧录,或者软件灌装。 软件刷写工艺就是将BMS控制策略以代码的形式刷入到BMS中的CMU和BMU中,以在电池测试和使用过程中将采集的电池状态信息数据,由电子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系统内的相关功能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最终向外界传递信息。

4、电性能检测工艺 电性能检测工艺是在上述三个工艺完成后,即产品下线之前必做的检测工艺。 电性能检测分三个环节: 1)静态测试: 绝缘检测、充电状态检测、快慢充测试等; 2)动态测试; 通过恒定的大电流实现动力电池容量、能量、电池组一致性等参数的评价。 3)SOC调整; 将电池PACK的SOC调整到出厂的SOC SOC:StateOfCharge,通俗的将就是电池的剩余电量。 关于电池PACK的电性能检测参数,每个公司其实都有自己定义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是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的电性能要求是有规定的,国标如下: 《GB/T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测分析及解决方案

新能源电池包气密性测分析及解决方案 新能源电池包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主流产品,同时新能源电池包的气密性检测也是非常讲究的,由于一般的新能源电池包都比较大,基本长度都在1米以上,对于整个腔体而言,内部的容积是非常大的,所以使用压缩空气作为气密性测试,测试的难度高于一般的常规产品; 新能源电池包的气密性测试主要分为上壳体、下壳体、总装件的气密性测试;对于上下壳体的气密性测试,必须满足总装后气密性的泄露率要求,也就是说上壳体与下壳体独立的泄露率总和不得超过整体电池包成品的泄露率要求;由于新能源电池包的本身特性,电池包气密性测试的充气压力不能过大,一般分为正压测试及抽真空测试,博世、大众的新能源电池包测试压力基本为正负几千帕,测试时间在1分钟左右,泄漏值根据电池包的款式会给出相应的临界值; 一般来说,新能源电池包腔体体积特别大,泄漏会变得很缓慢,所以对于建议选择差压对比法的检漏仪,如F O R T E S T T8960系列,分辨率及测试精度相对一般的检漏仪会高,这样对于测试来说,可以增加分辨能力,尤其对于这样缓慢的测试变化,检漏仪的稳定性一定要高,结果值本身就很小,如果略有波动的话,会造成结果值的不确定性。 整体的电池包组,压装会变得比较简单,测试只需对新能源电池包直接进行充气、稳压、测试、排气;测试程序的充气、稳压、测试时间,可以根据T8960检漏仪的曲线功能进行优化处理,得到合适的测试程序; 上壳体、下壳体测试: 电池包上下壳体须满足气密性要求,那么给定的泄露率值的总和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然,测试应该根据电池包内部的结构和体积来确定;那么对于前期的研发和工艺而言,内部的体积确定,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所以在选择T8960的时候,建议增加体积功能的测试模块,这样的话,可以直接测试出整电池包内部的容积V1;根据这个容积值V1我们可以在后期对上下壳体测试的时候,制作工装夹具留有相应的容积值;由于新能源电池包的气密性测试固有特性,测试一个电池包的时间基本大于一分钟,结果值也就在几百帕斯卡;

市场上常用的气密性检测仪种类

市场上常用的气密性检测仪种类 针对于目前市场上较流行的气密性检测仪都有哪些种类?今天根据这一疑问,海瑞思科技收集了各行各业厂家的气密性测试仪购买情况,同时查询资料所收集到的市场上气密性检测仪需求情况,海瑞思科技为大家普及一下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气密性检测仪的品牌种类,以及气密性检测仪型号种类。 海瑞思科技从事气密性检测行业11年,目前海瑞思科技市场上的800多家老客户对于海瑞思科技的HC经典系列气密性测试仪已经非常的了解,无论是气密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还是测试仪的稳定性都已经非常的了解。在没有接触过海瑞思科技的气密性测试仪的新客户来说,如何选择气密性检测仪?要选择什么品牌的气密性测试仪?气密性测试仪哪种型号最好?这些问题依旧让厂家不知道如何做决策。海瑞思科技就根据气密性测试仪的种类、气密性测试仪型号介绍为业界人士做介绍。 一、按照测试方法分类,市场上常用的气密性测试仪种类有如下: 第一种:正压气密性检测仪 通过我们的精密调压阀,把一定压力压缩空气充到测试产品的内部,同时在海瑞斯精密检测仪上实时关注产品内气体变化,通过关注气体的变化可以判断产品泄漏与否。我们的正压气密性检测仪有低压,标准,高压三种不同压力的测试仪。 第二种:负压气密性检测仪 负压气密性检测仪也称为真空气密性检测仪。就是把产品的空气抽出来,产品内部呈真空状态,同时海瑞思精密检测仪实时关注外部的气体是否会漏到产品内部,来判断产品泄漏与否。

第三种:流量测试仪 采用瞬时损失流量的方法对被测产品进行密封性测试。分为质量流量检测和体体积流量检测。(一般应用于管道阻塞测试。) 主要原理就是传感器直接检测产品的泄漏速率,并实时显示出来,可以基本上省去原来压降法泄漏测试中的时间累积,其测试速度快,可直接显示泄漏单位,适用于对测试效率有要求的产品。 第四种:多通道气密性测试仪 随着诸多厂家客户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一台对应一个产品检测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多通道的气密性测试仪已经在市场上普及,一次同时检测多个产品,这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气密性检测仪检测方式。

燃气阀气密性测试技术方案

燃气阀气密性测试 技术方案 一、设备介绍 1、设备名称:高精密气密性测试机 2、设备型号:ITC-QC8-2(根据工位所定型号) 3、工装数量: 8工位(根据设备机型号所定型号) 4、检测产品类型:球阀 5、测试压力范围:0.6-2.6MPa 6、检测内容:按照检测工艺流程设备检测压力可调节,检测球阀体在<0.3MPa条件下对球阀 内漏及外漏(阀杆、阀体、平面)的密封性检测。 7、差压传感器量程:0-5KPa 8、直压传感器量程:0-3.0MPa 9、差压传感器精度:0.5‰ 10、综合测试精度:0.65‰ 11、设备泄漏量精度:1Pa 12、检测标准的设定范围:依据客户的标准而定 13、充气、平衡环节的时间设定范围:0-9999S 14、检测环节的时间设定范围:0-9999S 15、排气环节的时间设定范围:0-9999S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本设备主要用于阀门行业中各产品的密封性测试,采用差压检测测试方法。该设备能智能测试并判断产品的密封性质量,测试参数及泄漏部位均可以方便的读取。如测试产品不合格,可以直接在触摸屏方便读取。本产品测试方法简单,避免了以前老式直接水测方法所带来的水试之后测试不出来及需要擦试的不利影响。 二、设备结构及测试步骤 2.1 根据产品要求设计球阀测试设备(如下图) 标准机型 2.2 测试工艺步骤如下 进气 手柄(阀杆)

序 号 测试步骤(1.76Mpa可调节) 时间(S) 1 球阀关闭状态(90o带手柄),安装在夹具上。 2 2 手柄打开45o,测试阀杆、阀体是否有泄漏。 65 3 手柄关闭90o,球内保气,阀体两端排气,检测球内两端是否有泄漏。(可测 出球体单边或两边泄漏) 10 4 手柄打开45o,两端检测球内是否有气压。(可测出球内是否有保气) 10 5 两端进气,手柄关闭90o,球内保气。复位(可选) 5 2.3测试步骤 ① 从上图可知,把要测试的球阀带柄安装在夹具上: 一路则按下启动按钮1; 二路则按下启动按钮2; 三路则按下启动按钮3; 四路则按下启动按钮4; 五路则按下启动按钮5; 六路则按下启动按钮6; 七路则按下启动按钮7; 八路则按下启动按钮8; ②则测试机开始进气检测阀体两端是否有泄漏、自动打开阀芯检测阀体是否有泄漏。 ③如泄漏,则报警响,排气,气缸复位,显示哪个腔体泄漏、不合格。 ④如合格,则排气,气缸复位,显示合格。 2.4气路原理图,如下 第3页共6页

气密性试验完全版

一、工程概况 (一)简介 循环系统位于熄焦炉与余热锅炉之间,它是熄焦炉与余热锅炉之间惰性气体循环装置。主要由循环风机、一次除尘器械、二次除尘器、热管换热器等设备以及与这些设备连接的管道、补偿器和阀门等组成的密闭系统,是熄焦炉用的惰性气体全部通道,其作用是降低惰性气体中的含尘量,提高熄焦装置热交换效应,以实现节约能源,消除环境污染,提高焦炭质量和产量。 (二)循环系统主要设备 循环系统主要设备有循环风机、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及热管换热器等组成。 1、循环风机 型式:双吸入涡轮型 风量:233000m3/h 风压:14000Pa 2、一次除尘器 型式:重力除尘式(1DC) 处理风量:233000m3/h 3、二次除尘器 型式:立式多管旋风分离式(2DC) 处理风量:233000m3/h 4、热管换热器 型号:PD145 冷却能力:89t/h 二、试验的目的 熄焦用的惰性气体在经过循环系统设备和管道时,系统中所有的法兰连接面、人孔门密封面和壳体焊缝等在运行中是不允许泄漏。因此,在干熄焦装置安装完毕后,需进行全体气密性试验,以保证装置安全稳定地运行。气密性试验是干熄焦装置的一种严密性试验,它是循环系统安装完毕后和烘炉前的一种重要工序,其目的是在冷态下检查设备管道制造质量和系统是否严密,以便对气密性试验检查出的缺陷及时消除,,同时为系统烘炉创造先决条件。气密性试验是保证干熄焦装置日后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气密性试验是检查,处理所有法兰连接面的泄漏,而那些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必须进行连续抽吸,排出或允许少量泄漏的部位不在检查,处理之列。

1、漏风检验法 鉴于装置各系统构成诺大的封闭空间而又有些部位是开放的,在构造上就不可能绝对的密封的,如干熄炉炉口、一次除尘器放散装置、预存室放散装置、炉口水封槽和耐火砖砌体之间空隙(填塞松软耐热纤维)等。这就不可能向管道、容器那样用“压力降”的方法来判定“装置气体气密性试验”合格与否,鉴于装置在正常运行时,设计是按零压处理的,因此只能采用漏风试验方法来检测严密性。即在指定位置保持试验压力并利用循环风机向系统鼓风,使系统形成压力。通过循环风机电机变频调速使系统内静压力上升并保持在5000Pa,在此压力下,利用喷涂或刷涂肥皂水方法,对系统中各结合面和焊缝处进行漏风检查,若各系统无漏风现象或者漏风鼓泡为螃蟹泡状,即可认为气密性试验合格。 2、试验设备 试验风机:利用本装置所设置的循环风机自身送风,通过循环风机电动机变频调节压力。 试验仪表:倾斜式微压计、U形水柱气压计。压力表设置见图一 四、干熄焦全体气密试验流程:见下图所示。

浅谈气密性检测技术及影响检测的因素_吴礼平 (1)

63 C H I N A V E N T U R E C A P I T A 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科技技术应用 一、概述 气密性是指某一零件对液体或气体的泄漏程度,这一指标涉及很多零部件的制造质量,装配质量。例如:在变速箱中的机油;咖啡壶中的水;燃气炉;蓄电池。 气密性的标准值应由使用要求而定,如核工业和航天领域对气密性要求就比一般工业高,而检测方法也取决于检测值的大小。 二、应用领域1.汽车行业汽车整车,摩托车,发动机,大灯,减震器,继动阀,喇叭,变速箱,进排气门,化油器,水路、油路系统,气缸体,气缸盖,助力转向系统,电磁阀,蓄电池,空气过滤器,滤清器,喷油嘴,各种密封,制动总泵,水泵,液压泵,预热器,散热器,燃油管路,压力调节阀,阀座,空气悬挂系统,恒温器… 2.医疗行业 导管,透析设备,流量阀,毛细吸管,塑料阀,注射器,人造瓣膜… 3.各类容器 喷雾器,喷嘴,香水瓶,苏打罐,塑料瓶,烧瓶,食用袋,打火机… 4.家用器具 空调器,电冰箱,电池,燃气热水器,电水壶,卫浴器具,咖啡壶,高压锅,各类加热件,煤气灶,烫斗,烤箱,洗衣机… 三、气密性检测的方法 通常作气密性时用的方法是加压或抽真空,而作气密性检测的方法确实很多,从非常简单的水箱法到非常复杂的气体探测法,简单简介如下: 1.泡沫法:用肥皂液涂抹零件表面,再加气压,观察气泡。 2.空气/水法:对零件封堵,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待气体稳定后测定压降,根据压降值判断密封性,这是最适合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方法,其可在线检测。浅谈气密性检测技术及影响检测的因素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吴礼平 3.气体探测法:对一些不能用空气/空气法的领域(如泄漏量很小,大体积,需要知道泄漏点),气体探测法,然而因气体成本高,测试慢等因素,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大规模使用。常用的气体探测法有两种: (1) 将被测件置于可探测的境地,抽真空,由进入探测器的气体量来判别被测件的泄漏量。 (2) 将被测件内部充入探测气体,然后在外部探测泄漏点及评估大小。此方式被探测极限取决于气体和探测器。很多气体都可选用,常用的是卤元素气体,而最灵敏的是氟利昂。 以气体压力变化为基本原理的测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由于其应用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相对成本低,速度快,精度要,因而极适合装备在车间和自动生产线上。 气密性检测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丰富的经验,其难点主要是被测件自身的热力性和可靠的封堵。 四、气密性检测方法的选择 气密性检测方法很多,针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不同,检测前应根据检漏要求、检漏环境、检测成本等选择合适的检漏方法。 选择气密性检测方法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因素:1.确定实际的测试压力 测试压力通常选择零部件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压力,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如是否有足够压力的气源、安全性、密封夹具设计的考虑及结合产品实际测试的弹性变形及承压情况等特点,选择相适宜的测试压力,该参数也可从验证产品在不同的检测压力下,选取最稳定的测试压力。 2.确定泄漏率 泄漏率可以是通过测量漏孔压力下降量。或者是单位时间的介质通过的容积。对于一定体积来讲,制定多大的泄漏率合适,是由你想防止什么样的物质(气体/液体)对该工件漏出/入来决定的。 3.确认泄漏检测的意图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密性检测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被应用于汽车工业中。文章简述了气密性检测常用技术的基本方法,阐述了气密性检测方法的选择、影响气密性测试的因素,并论述了气密性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气密性测试;检测方法;检测影响因素 成纤维.2006,35(8):17-19. [7]朱清,张光先,张凤秀等.腈纶织物接枝大豆蛋白改性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10,(2):20-24. [8]杜孟芳,闵思佳,张海萍等.用丝素蛋白涂覆涤纶织物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7,33(3):427-432. [9]高素华,张光先,琚红梅等.涤纶表面接枝蛋清蛋白改性及其服用性能研究[J] .丝绸.2010(10):6-9. [10]张吉升.涤纶织物的丝胶改性和染色工艺研究[J].合成纤维.2010,39(7):44-47. [11]谢瑞娟,邢铁玲,谢丽莹.丝胶蛋白用于涤纶织物改性的研究[J].丝绸.2002,(11):14-16. [12]潘福奎,潘延松,谢莉青.利用丝胶改善涤纶织物服用性能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2005,20(1):61-63. [13]丁志文.一种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ZL03156292.2,2005-03-09. [14]吴炜誉,王雪娟,王玲等.高含量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J].合成纤维工业.2009,32(3):1-4. [15]高波,李守群,徐建军,等.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维的初步探索 [J].合成纤维工业2005,28(3):10-12. [16]唐屹.不同连接剂复合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 [17]陈武勇,林云周,叶光斗等.金属离子改性的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CN1696362,2005.5.12. [18]李闻欣,程凤侠,俞从正,等.一种改性胶原蛋白复鞣剂的研制及应用[J].皮革化工,2001,19(1):9-12. [19]Sionkowaska A. Molecular interaction in collagen an-dchitosan blends[J]. Biomaterials, 25(2004): 795-801. [20]华坚,王坤余,顾迎春,等.胶原蛋白-壳聚糖共混溶液的黏度与可纺性能[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4,14(2):12. [21]但卫华,周文常,曾睿,等.胶原-壳聚糖共混纺丝液的制备[J].中国皮革,2006,35(7):35-38. [22] 余家会,杜予民,郑化.壳聚糖——明胶共混膜[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5):440-4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