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1)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1)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1)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

程玉申 周 敏

内容提要:国外有关城市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①社会

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②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③城市社区类型。这些研究大

都以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为背景,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的国家间的比较研究

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对城市社区概念的不同理解与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

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上的意义与价值。

产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城市社区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缘起并获得发展的。由于经验和知识积累所限,早期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城市贫民生活和特定社会集团的观察与调查。20世纪初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使城市成为西方各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舞台,也使得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社会诸要素向特定区位空间集聚的产物,因此“不管最终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对城市的正确理解都需要跨学科的研究”(Knox,1987)。西方学者有关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成果往往分散在各种著述中,概括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社会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

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的缩影,因此社会整体背景的变迁必然会对社区及其运行产生各种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着重就城市化对城市社区的影响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社区消失论

这种观点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滕尼斯(Tonnies,F.)、迪尔凯姆(Durkheim,E.)、齐美尔(Simmel,G.)和韦伯(Weber,M.)等古典社会学者对19世纪产业革命和城市化的社会意义的研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存在许多重要差异,但其基本点仍是明显的,即:在前工业社会,普遍存在小规模的、相互熟识的、同质性较强的人群,他们参加同类的工作并具有类似的兴趣。由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趋于一致,容易认同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与此相反,城市是经济专门化和交通运输技术创新的产物,城市居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在城市化社会里,人们的相互接触多了,但与家庭、朋友那样紧密的首属关系却不容易获得。同时,社会的分异产生了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抱负的差异,社会认同感将因此而削弱,其结果是使社区的存在失去应有的基础。

对城市化与社区运行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沃斯(Wirth,L.)。沃斯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这一经典性论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城市化理解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过程,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异质性,城市是“由社会异质性的个人组

成的、较大规模、较高密度和永久性的聚落”(Wirth,1938)。由此,他把城市生活的社会影响归结为城市化进程中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人口异质性的增加、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密度的提高。这些因素的影响又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在个人层面上,面对大规模、高密度和多样化的城市环境,人们唯一的选择是适应各种“规范的”行为,从而使得城市居民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变得冷淡、粗暴和不讲人情。这种适应性行为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淡化,一方面会使在遇到危机时感到孤立无援,另一方面又会使人无所顾忌地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在社会层面上,经济竞争和劳动分工将使得家庭、学校、工作地点、朋友和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发生分离,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将被分散在没有联系的人与地方之间。其结果是家庭、朋友、邻里等首属社会集团的社会支持与控制的不断减弱,从而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或“社会解组”现象的增加。与此同时,城市中各种利益和生活方式不同的特殊集团的存在又会导致传统和原有规范的削弱,从而进一步强化上述势头。而社会对这种情况的响应方式,是用理性的和非人情化的程序和制度取代以前由首属社会集团提供的支持和控制。沃斯认为,由此建立的秩序并不能有效地取代原先以小规模首属集团的认同或以道德力量为基础的公共秩序,其结果是社会规范的混乱和脆弱并产生社会“失范”的状况。

沃斯的城市化理论中包含着一个与前述几位古典学者相似的观点,即:城市化引起的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将会动摇甚至摧毁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这种观点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社区消失论”(Wellman,1979;Wellm an and Leighton,1979)。

(二)社区发现论与社区转变论

60年代以来,对沃斯理论的批判性评价已成为许多研究的共同倾向,城市社区消失论已逐渐被社区发现论和社区转变论取而代之。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甘斯(Gans,H.J.)、费谢尔(Fischer,C.S.)、斯塔塞(Stacey,M.)等。

甘斯等人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都存在着具有内聚性和认同感的“都市村庄”(Gans,1962),城市中许多组织间和邻里间的互动也并不是沃斯所说的典型的次属关系,而是“准首属关系”(Gans,1977)。萨脱斯(Suttles,1968)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当代城市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地域范围的社区。城市化引起的大规模社会变迁既没有造成城市社区的衰败,更不会使城市社区趋于消失。城市社区往往可以通过住户缓冲大规模力量的影响并使自己成为提供相互帮助和居民介入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

城市化带来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沃斯提出的单一的生活方式。城市社区响应大规模社会变迁的压力、机遇和约束的结果,必然是社区生活方式和运行方式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又是与社区居民选择和需求的多样化紧密相关的,因此有必要从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分析城市社区的成因。甘斯认为,社区居民的阶级特征和生命周期特征、社区的社会组织状况以及广泛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是正确理解城市社区多样化的三个基础变量(Gans,1977)。斯塔塞和费谢尔等人则通过对工人阶级社区和郊区社区的研究发现了不同城市社区在成因上的差异性。对工人阶级社区而言,永久性和非流动性是促进社区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工人阶级的个人流动、职业流动和居住流动频次与范围较小,这有助于强化亲属间的垂直联系和朋友间的水平联系;其次,家庭成员和朋友间在居住方面的地域邻接性不仅会增进亲属、朋友间的互动强度,而且会在强化亲属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再次,类似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不流动性往往使许多居民拥有共同的经历并产生情感和目的方面的共鸣。这种共鸣是培育地方社会制

度、生活方式和社区精神的重要动力(Stacey,1969)。对郊区社区而言,存在着一系列有别于工人阶级社区的内聚因素:(1)独立的住房有利于地方社会生活;(2)郊区在社会和人口统计特征上比较均质;(3)存在一种在新郊区开发中结交朋友的渴求;(4)郊区居民对社会和闲暇活动具有类似的偏好;(5)空间距离使郊区与都市区内其它社会的接触不便,从而迫使人们进行地方性接触(Fischer,1976)。

尽管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城市化引起的社会变迁并没有导致城市社区的衰败或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沃斯理论的完全否定。事实上,互动角色片面化和社会网络扩大化倾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特别是郊区社区联系的强度和覆盖面。这种情况表明,当代城市社区存在着从传统社区或俗民社会向“有限责任社区”转变的趋向,因此重塑社区精神、培育社区意识已成为促进城市社区持续运行的重要任务(Connerly,1985;Kasarda&Janowitz,1974)。

二、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研究

西方学者有关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的研究,多数是围绕各自的不同研究以间接方式反映出来的。其中论述较为集中的是两个侧面:社区变迁和社区互动。

(一)城市社区变迁的特点

对城市社区变迁的研究可以从许多不同层面或角度展开。西方学者一般侧重于从城市社区空间组织、居住区位变动角度研究这一问题。

从城市社会空间组织角度入手理解城市社区变迁,是与美国芝加哥学派倡导的人类生态学研究紧密相关的。人类生态学主要研究人类为对环境和文化做出反应而组织起来的空间关系和支持关系(M ckenzie,1968),主要代表人物是帕克(Park,R.E.)、伯吉斯(Burgess,E.W.)和麦肯齐(Mckenzie,R.D.)等。他们把城市社区理解为由未经规划的生态和社会过程产生的具有独特自然、经济和文化特征的地域单元,即“自然区”(Burgess,1964),认为城市是自然区组成的,社区的空间秩序是通过优势、隔离、非人情化竞争和演替等“自然”过程才得以显现的。

他们认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个人之间将为争夺城市内部的有利区位而展开激烈的非人情化竞争,从而形成与空间区位相联系的独特的地租格局。同时,经济状况或地租支付能力的差异决定着不同个人和社会集团在争夺优势区位过程中的相对竞争实力,其结果是产生地理空间上的居住隔离。竞争将使强者占据城市中心的有利区位形成独特的社区,同时每个社区又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调节自身成员的数量和质量,谋求与其它社区或集团的均衡。随着不同社会集团相对竞争实力和不同区位相对吸引力的动态变化,城市社区将会因“侵入”和“演替”过程而产生占有变化,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城市社区空间结构。此外,芝加哥学派还注意到社会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对塑造城市社会空间组织的作用,认为非人情化的经济竞争在总体上支配着城市空间组织的构造,而文化因素或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则会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的微观结构(Park,1936)。

伯吉斯以本世纪初的芝加哥城市为原型提出的同心圆带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集中体现上述观点的范例。他把城市空间结构区分为两个层次。在总体上,城市空间会在经济竞争实力不同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影响下产生分异,形成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基本格局。每个带都存在一个优势集团,如第三带中以德国人为主的早期移民集团、第四带中以第二代美国家庭为主的中产阶级、第五带中的高收入集团。由于受语言、文化和种族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同心圆带的内部又存在着更小尺度的空间隔离,如过渡带中镶嵌着隔坨、小西西里和中国城等。

芝加哥学派倡导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在战后初期曾一度趋于衰落,但60年代以来,这种研究在去除原有的机械论观点和共生类比方法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发展(Entrikin,1980; Jackson,1985)。例如,克斯莱(Kearsley,1983)提出的当代西方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分散化、内城衰落和中产阶级化对西方城市社区变迁的影响。

居住区是地域性社区形成的重要基础。7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学者从城市居民和家庭的居住区位变动角度研究了社区变迁的特点与规律。居住区位变动依其动因差异可以分为非自愿变动和自愿变动两大类。非自愿变动主要是由离婚、疾病、家庭成员丧亡、灾害等突发性变化引起的(Moore,1972);自愿变动又可进一步分为适应性变动和诱致性变动。前者是由居民或家庭对原有住房、邻里和社会生活可达性的不满引起的,而后者则与就业状况和生命周期特点的变化相关联(Clark and Onaka,1983)。居住区位变动原因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与社区变迁关系的复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阿布—腊霍得和福莱(Abu-Lughod and Foley)发现,家庭周期特点与居住区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年轻夫妇在没有小孩时往往倾向于住在城市中心,在生育小孩阶段则会居住在中心城的中环和外环,而在抚养小孩阶段则会搬到城市边缘或郊区生活。小孩自立后,其居住地一般不再发生变动,只是到老年丧偶阶段才会离开自己的住所或与成年的子女一起生活(M org an,1976)。鲍恩(Bourne,1976)则用邻里生命周期概念阐述郊区化阶段与邻里变迁的关系(见下表)。

郊区邻里变迁的生命周期

阶段1.郊区化开始

阶段2.填充阶段3.稳定和下降

阶段

4.衰落阶段

5.更新阶段

自 然 变 迁 住房类型

独家居住或低密

度多家合住

多家合住

原有住宅转变为

多家合住

原有住房的拆除

与非居住用房的

建设

a.公共住房

b.豪华的高层公

建筑水平高低很低低

a.高

b.中等

人口密度

密度低但趋于提

密度中等且缓慢

提高或稳定

密度中等且有缓

慢提高

总密度下降但净

密度可能仍趋于

提高

净密度趋于提高

社 会 变 迁

家庭结构家庭年轻、孩子

较小、住户较大

孩子较大、住户

结构混杂

家庭老、孩子更

家庭老、孩子很

少、非家庭住户

家庭年轻、孩子

很多

社会阶层收入 高且趋于增加 高且稳定中等且趋于减少 减少 减少

迁移流动性

净移入多、流动

性大

净移入少、流动

性小

净移出少、流动

性大

净移出较多、流

动性大

净移入多、流动

性大

其它变迁

初始发展阶段;

集中开发;大规

模项目(通过在

处女地上进行)

第一个转变阶

段:年龄和阶级

特征各异;住房

变动少

较长的下降和

停滞阶段;一些

非居住用房侵

选择性的非居

住用房侵入

第二个转变阶

段:会根据各自

条件作出选择

资料来源:Bou rne(1976:139).

(二)城市社区互动的环境因素与一般过程

早在本世纪初,齐美尔就指出,社会组织的本质可以从互动形式中得以发现(Simmel, 1905)。但西方学者有关城市社区互动的多数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特定社区互动关系的个案分析以及对城市中特定社会网络的分析,对城市社区互动规律的理论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美国学者桑德斯(桑德斯,1982)提出的社会互动模式是这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成果。

桑德斯把社区视为特定地域范围内比较持久的社会互动系统。他分别从人、社会关系、社会团体、社会类群、次体系(社会网络)和主体系等6个层次上剖析了社区结构,认为社区是由家庭、经济、政府、宗教、教育与媒介、卫生、福利及娱乐等主体系构成的整体。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社区运行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6个方面: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的人口统计特征、社区文化或社会遗产、社区人格特点、时间因素和社会背景。

在上述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社区内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互动将表现为合作、合并、竞争、同化、冲突、适应等各种形式,而社区正是在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互动中运行的。桑德斯将社区运行的一般过程分解为10个环节:(1)通过生育和移民保证社区人口的新陈代谢;(2)通过各种学习或教化使新居民完全参与社区活动;(3)通过各种工具达成居民间的接触与交流并造成社区舆论;(4)通过各种活动出现分工与角色的专门化,使社区居民占据不同的社会地位;(5)通过各种分配体系进行物品与服务的分配;(6)建立各种机构和组织维持社区秩序、控制越轨行为;(7)根据居民对社区的价值表现决定其社会声威,或根据居民的社会阶级区分其身分差异;(8)根据社区及其各子系统的功能进行各种权力的分配;(9)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社会流动性,即阶级内或阶级间的流动;(10)经由上述环节并通过内在的适应与调整,使社区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并维持动态平衡,使社区整合成为一个社会体系。

三、城市社区类型研究

内城和郊区是战后西方城市中人口和社会经济变动较为剧烈的两类地域,也是西方学者研究城市社区类型的主要基地。

(一)内城的社区类型及其特征

内城通常是指伯吉斯同心圆带模式中紧邻中央商务区的过渡带。西方许多城市的内城是19世纪出于居住目的而形成的,但后来商业和轻工业相继侵入降低了它对许多人的居住吸引力并导致有色人种和穷人的大量涌入,从而使之成为功能混杂、人口稠密、环境退化的地区(Goodall,1987)。在60年代以来的城市更新过程中,这里出现了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的迹象(London et al.1981),一些原已郊迁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发回迁,使这一地区的社会结构更加复杂。

根据对内城居民群体特征和需求取向的分析,内城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社区类型,即寄宿区、种族村、贫民窟(黑区)和灰区(Gans,1977)。

寄宿区主要由世界主义者、未婚或无小孩者组成。由知识分子组成的世界主义者居住在内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接近只有在市中心附近才有的专门的文化设施,但其生活方式和需要却有很大差异。未婚或无小孩者入住内城往往是为了接近工作单位或娱乐场所。由于人口构成的高度异质性和居住成员的高度流动性,寄宿区内的社会互动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匿名性、非人情化和表面化特点,居民对当地社区服务和设施的数量与质量的关心程度较低。

种族村是有色人种大规模集中居住而产生的社区类型,一般只有在若干大城市才能形成。种族村民尽管居住在内城,但在某些方面往往保留着原先的生活方式。他们重视亲属关系和首属集团,社会互动缺乏匿名性和次属联系。除了工作地点之外,居民生活主要局限于社区范围,与社区以外的多数城市设施缺乏紧密的联系。当若干种族集团生活在同一个种族村时,相互间往往会通过各种社会设计而实现分离,但年幼的孩子却可以突破其父母构筑起来的社会障碍并由此引起种族之间某种程度的文化适应。

贫民窟(黑区)是穷人、失业者、丧失就业能力者和移民的集中住区。由于受种族歧视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居民收入低微,住房拥挤不堪,卫生、教育等社区设施极度匮乏。贫民窟往往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和价值观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居民在这里过着与自己原先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甚至矛盾的生活。与此同时,贫民窟与城市社会的其余部分往往缺乏整合,并且存在一系列病态的社会症状,是滋生吸毒、酗酒、犯罪等越轨行为的温床。

灰区(grey area or g rey belt)是由弗农(Vernon,1959)提出的一个概念。战后初期,这里主要是陷入困境者和地位下降者的住区。陷入困境者是指那些在原有居住区受到非居住用地或较低阶层移民侵入时,没有足够的钱搬家或者仍愿意居住在原地的居民;地位下降者是指那些因生命周期特点等因素而导致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质量趋于下降的居民,其主体是依靠抚恤金维持生计的退休老人。这两种居民群体多为白种人。由于这里的社区秩序较好,土地价格比较低,因而成为60年代以来中产阶级自发回迁的主要目的地。

(二)郊区的社区类型及其特征

郊区过去曾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均质的聚落(Berger,1960)。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社会互动的性质与强度往往会因郊区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是不同的职业、家庭和生态取向的影响和收入及生命周期特点的约束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并导致文化空间的普遍重组;第二是为了在潜在的敌对集团中找到庇护的场所,人们想要搬回到同类人居住的“安全领地”的倾向日益增加。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郊区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志愿区”,而住房类型的激增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势头。这种势头从宏观上看将会导致作为整体的郊区社会的分化,但在地方层面上却产生了各种和谐均质的社区。

马勒(Muller,1981)根据郊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社会互动方式,把美国郊区社区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是通常位于城市远郊的排他性的高收入社区。家庭住宅都是低密度的独立式建筑,相互间由树木和灌木丛分隔,因此居民间的日常交往很少,教堂、乡村俱乐部等志愿社团往往成为社区联系的基础。第二类是美国郊区非常普遍的中产阶层社区。与排他性的高收入社区类似,相互分隔的独家住宅和对家庭隐私权的重视往往不利于亲属间的交往和邻里间的接触。这类社区许多社会接触是通过诸如照看小孩、体育活动这样一些满足核心家庭共同需要的组织而产生的。社区的内聚性在很大程度来源于各种以家庭为取向的组织间社会网络的交叉重叠。随着年轻人推迟结婚、年轻夫妇推迟生育以及土地价格和建房成本的攀升,近年出现了以公寓生活为基础、相互联系较少的一种新的中产阶级社区类型。第三类是郊区世界主义者社区。它是由各类知识分子组成的志愿性社区,主要出现在与若干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毗邻的郊区。这类社区中的居民往往来自五湖四海,诸如桥牌俱乐部、影剧社团和创作社团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各种志愿性社团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特殊爱好,这些组织间社会网络的交叉重叠促进了社区的内聚性。第四类是工人阶级社区或称蓝领阶级社区。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中,这类社区几乎与中产阶级社区一样普遍。尽管这类社区也以独家住宅为主,但其社会互动模式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对公共户外空间的高度利用大大促进了社会互动的首属化和地方化,个人取向而不是物质和地位取向的生活方式也强化了社区的内聚性。此外,蓝领工人的地理流动性较小,往往把自己的家园视为永久性的居住地,更乐意与当地居民加强联系。

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城市的郊区往往存在各种差异。即使是同处后工业化阶段的西欧与美国,城市郊区间也有很大不同。西欧郊区社区的分化更多地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排他性的高收入社区较少。许多西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比较完善,规划机器的权威和影响

较大,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在整个住房市场中所占份额远远超过美国,因而工人阶级社区往往成为郊区社区的主要类型。另外,郊区世界主义者社区在西欧城市中也极少存在。

对西欧城郊社区类型进行系统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怀特(White,1984)。他把西欧的郊区社区分为4种类型:工业郊区、中产阶级郊区、通勤村庄和新工人阶级郊区。工业郊区起源于19世纪后期,其典型特征是破旧的工业用房、家庭式住宅与公有资金新建的公寓房相互毗邻,家庭与工作地点之间联系紧密,社区意识强烈。但公共住房分配程序的变化和许多城市的反工业化现象,正在瓦解原有的传统。同时,许多工人阶级家庭已搬迁到外围新开发的公共住房生活,使这类郊区逐渐变成了由老年人和移民组成的工业郊区。中产阶级郊区以核心家庭的独立住宅为主,但建筑密度较大,通常只占整个郊区的一小部分。通勤村庄主要出现在地中海以外的城市中,其人口组成以当地出生的工人和新移入的中产阶级为主。这类社区是新近形成的并且存在迅速增加的势头,同时中产阶级的比例也在提高。新工人阶级郊区是以公共住房为主的一种社区类型,通常由高密度的大型高层建筑组成。其特征是规模很大、人口统计和社会特征非常均质,但普遍缺乏足够的社区物质设施,而且在各自都市区内的可进入性都较差。

四、对国外关于城市社区运行规律研究的简要评述

关于社会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研究,主要是围绕沃斯提出的城市化理论进行的。其基本结论比较一致:首先,城市化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城市中的社会互动关系,但不会导致城市社区的消失;其次,城市化的影响并不是均匀的,各种不同的城市社区将表现出各自的互动方式和特点;再次,不能把当代城市社区与传统社区或俗民社会相提并论,城市社区在性质和特点上正在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然而,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城市特别是英美城市为背景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都明显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关于城市社区运行机制和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社区变迁和社区互动两个侧面展开的。但社区变迁研究主要是以新古典经济学观点为基础、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研究,对不同经济社会体制下城市社区变迁问题尚未引起重视。社区互动研究则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概念出发的,因而对城市社区的互动规律缺乏深入的理论提炼。

关于城市社区类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城和郊区,对外城社区类型的系统研究迄今尚未出现,并且社区类型的划分基本上就是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两国城市中社会分层状况的体现。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其研究成果无疑是中国城市社区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但也应该看到,国外有关成果基本上就是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获得的,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的国家间的城市社区比较研究尚未得到重视。与此同时,对城市社区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界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美)桑德斯著,徐震译,1982,《社区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Berger,B.1960,Working Class Suburb,Berkeley:U niversity of Califo rnia P ress.

Bourne,L.S,1976,Housing Supply and Housing Market Behaviour in Residential Development,in Herb ert,D.T.

and Johnston,R.J.(eds),Social Areas in Cities,Vol.1,Spatial P rocess and Form,Chichester:Wiley,111-158.

Burg ess,E.W,1964,N atural Area,in Gould,J.and K olb,W.L.(eds.),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F ree P ress,458.

Clark,W.A.V.and O naka,J.L,1983,L ife Cycle and Housing Adjustment as Explanations of Residential Mobili-ty,U rban Studies,V ol.20,47-57.

Connerly,C.E,1985,T he Comm unity Question:an Ex tension of Wellman and Heighton,U rban Affairs Quarterly, Vol.20,537-556.

Entrikin,J.N,1980,Robert Park's Human Ecology and human Geography,A nnals,Assocation of A merican Ge-og rapers,V ol.70,43-58.

F ischer,C.S,1976,The Urban E xperience,New Yo rk:Harcourt.

G ans,H.J,1962,The Urban Villagers,New York:F ree Press.

G ans,H.J,1977,Urbanism and Suburbanism as Ways of Li fe:A Re-evaluation of Def initions,in Callow,A.B.

Jr.(ed),American Urban History,2nd ed.,London:Oxford U niversity P ress,507-521.

G oodall,B,1987,T he Facts of Human Geography,New York:Facts On File Publications.

Jackson,P,1985,Urban Ethnography,Prog ress in Human Geography,Vol.9,157-176.

K asarda,J.D.and Janow itz,M,1974,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 s Socie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39,328-339.

K earsley,G.W,1983,Teaching Urban Geo graphy:the Burgess Model,N ew Zealand Journal of Geography,V ol.75, 10-13.

K no x,P.L,1987,Urban So cial Geo graphy,2nd ed.,New Yokr:Jo hn Wiley&Sons,Inc.

London,B.et al,1981,Approaches to inner-city Revitalization,U rban A ffairs Quarteriy,Vol.15,373-380.

M ckenzie,R,1968,On Human Ecology,Chicag o:U niversity of Chicago P ress.

M oo re,E.G,1972,Residential Mobility in the City,A ssociation of Resource Paper,Commission on College Geogra-phy,American Geographers,No.13,Washington,D.C.

M o rgan,B.S,1976,T he Bas es of Family S tatus Segregation:A Cas e study in E xeter,T ransactions,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 raphers,N ew Series,Vol.1,83-107.

M uller,P.O,1981,Contemporary S uburban America,Englew ood Cliffs:P rentice-Hall.

Park,R.E,1936,Human Ecology,A merican Journal of Socio logy,Vol.42,N o.1.

Simmel,G,1905,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 fe,in Sennett,P.(ed.)(1969),Classic Essays on the Culture of Cities,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47-60.

Stacey,M,1969,T he Myth of Com munity Studies,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20,134-146.

Suttles,G.D,1968,The Social Order of the S lum:Ethnicity and Territory in the Inner C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 ress.

Verno n,R,1959,The,Changing Economic Function of the Central City,N ew York:Committe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Supplementary P aper No.1.

Wellman,B,1979,T he Community Question,American Jour nal of Sociolo gy,Vol.84,1201-1231.

Wellman,B,and Leighto n,B,1979,Net works,N eighourho ods and Comm unities.U rban A ffairs Quarterly,Vol.14, 363-390.

White,P,1984,T he European City:a Co cial Geo graphy,Londo n:Longman.

Wir th,L,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 ife,in Hatt,P.&Reiss,A.J.Jr.(eds.)(1957),Cities and Society,G len-coe:T he F ree P ress,46-64.

作者程玉申系杭州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周 敏系杭州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王 颉

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

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 中文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 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个县20个村共847名农村居民,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论河北省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没有关系 关键词:农村居民;自我分化;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英文摘要 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城乡居民主要死因,且居民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1]。其中,与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的疾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具有资源消耗较少,效果显著的特点,因此人们对疾病的关注点应从被动地治疗和干预转向主动培养健康促进生活方式[2-3]。PS:促进健康行为(health promoted behavior):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自我分化是Bowen在其家庭系统理论中提出来的核心概念。指个体出生后,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从最原始的本我(id)种分化出自我(ego),在行为上也逐渐由本能冲动变为接受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个体能够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故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县,每县抽取1镇,每镇抽取2村,共20村,每村抽取50名,共1000名成

年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自我分化水平高低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等、较低),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县,每县抽取1镇,每镇抽取2村,共20村,每村抽取50名,共1000名年龄20~80岁意识清醒,能配合调查工作的成年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03份,回收率为90.30%,其中有效问卷847份,有效率为93.80%。 1.2 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当场核对回收。调查工具包括: (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scale):主要测量人们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共48个条目,包括自我实现、人际支持、适当营养、压力处理、健康责任、和运动休闲6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由个人自评其行为执行频率,从来没有计0分、偶而如此计1分、时常如此计2分、都是如此计3分,总分0~144分。本研究中,总分≤47分认为较低水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48~95分为中等水平,≥96分为较高水平。由于每个维度所含条目个数不同,为便于比较,将各维度得分换算成标准化得分,标准化得分=(各维度得分均值/满分值)×100。分数愈高表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愈好,对健康愈有利。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为0.94。(3)自我分化定量表[8](DSI): 1.3 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用频数和频率描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1)

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 程玉申 周 敏 内容提要:国外有关城市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①社会 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②城市社区运行机制与过程;③城市社区类型。这些研究大 都以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为背景,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的国家间的比较研究 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对城市社区概念的不同理解与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 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上的意义与价值。 产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城市社区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缘起并获得发展的。由于经验和知识积累所限,早期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城市贫民生活和特定社会集团的观察与调查。20世纪初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使城市成为西方各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舞台,也使得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社会诸要素向特定区位空间集聚的产物,因此“不管最终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对城市的正确理解都需要跨学科的研究”(Knox,1987)。西方学者有关社区运行规律的研究成果往往分散在各种著述中,概括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社会变迁对城市社区的影响 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的缩影,因此社会整体背景的变迁必然会对社区及其运行产生各种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着重就城市化对城市社区的影响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社区消失论 这种观点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滕尼斯(Tonnies,F.)、迪尔凯姆(Durkheim,E.)、齐美尔(Simmel,G.)和韦伯(Weber,M.)等古典社会学者对19世纪产业革命和城市化的社会意义的研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存在许多重要差异,但其基本点仍是明显的,即:在前工业社会,普遍存在小规模的、相互熟识的、同质性较强的人群,他们参加同类的工作并具有类似的兴趣。由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趋于一致,容易认同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与此相反,城市是经济专门化和交通运输技术创新的产物,城市居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在城市化社会里,人们的相互接触多了,但与家庭、朋友那样紧密的首属关系却不容易获得。同时,社会的分异产生了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抱负的差异,社会认同感将因此而削弱,其结果是使社区的存在失去应有的基础。 对城市化与社区运行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沃斯(Wirth,L.)。沃斯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这一经典性论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城市化理解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过程,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异质性,城市是“由社会异质性的个人组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综述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有效教学的内涵从原来注重知识传授的片面时效向“生命课堂”的全面时效观转变。如何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成了摆在教师与学生面前的迫切问题。本文着重从新课程新视野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做些探索和思考。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其历史并不长,国外要稍早些,但国内是近阶段的事。本文就把国内现在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做个粗浅的探讨。 有效教学的研究分为国外有效教学和国内有效教学两部分。国外有效教学着重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师的 特征或品质开始研究,教师的这些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或品质,如外表、魅力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等。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必须培养有效教师的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继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发现能促进学生学习并使他们学习进步和发展的教学行为,同时避免国外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时所存在的问题①。总之,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作用在于教师,只要教师能进行有效教学,那么有效教学就算是进行了,我觉得有效教学应从师生两方面进行研究,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体现的,从这方面说,

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国内进行的有效教学,大致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大部分还在讨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及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等等。我把国内的有效教学罗列了一下,大致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首先,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内容要具有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我们说的开放性,一是指教学内容既要联系学生生活的世界,又要联系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二是教学内容要联系社会生活与科技发展的现实,三是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情境化②。 其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是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科学的组织指教学实施时保证了教学内容、活动、策略、秩序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安排。科学地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合理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课堂干扰,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进行③。黛安?蒙哥马利(Diane Montgomery)还倡导“策略的上课计划”,注重活动的转换。 Roshenshine&Furst(1971) 将清晰的讲解简单的定义成“教学 清楚和易于理解。”因此教学要做到清楚明了 再次,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指监控能力。监控能力分为教师的监控能力和学生监控能力。对教师的监控能力的研究,黛安? 蒙哥马利认为,课堂上“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多不是学生引起的,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_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1.引言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社会交往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交活动,也影响着其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1]。 Reynolds在研究中指出:心理咨询中的大学生心理问题80%以上与人际关系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 从我国现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类的研究文献当中,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当中大多表明当今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令人堪忧。彭纯子2000-2001年间在湖南省高校的调查表明,约有16.26%的大学生体会到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3]。王晓刚、张甜等在2005年对重庆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也发现他们的社交焦虑的水平略高于正常水平[4]。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社交焦虑都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作为高校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容轻视。 但就作者的文献检索来说,发现国内外对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几乎为零。以前的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会影响到一个的自我表露状况,同时自我监控作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而社交焦虑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据此,笔者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为将来做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的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的1-2年级大学生,采用分层整体取样的方法抽取710名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陈振帮 摘要:本文意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以图能够对当今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出一个新的指导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地区变量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它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他们之间的回归效应也比较明显;自我表露起到部分中介的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监控自我表露 作者简介:陈振帮,河北省衡水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148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国内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来源:互联网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大敌。进入2O世纪7O年代以来,当人类尚未从传统贫困(old poverty)中摆脱出来,又陷入“新城市贫困”(new urban poverty)的困扰,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纷纷给予了关注。 一、国外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经济重构和社会转型。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大量失业,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就业者的低收入、无保障,无家可归者,社会闲散人员,单亲家庭成员贫困,种族、移民贫困等问题,并呈现出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等特点。西方把这些现象称之为“新城市贫困”。 当代西方社会的新城市贫困现象,是“富裕中的贫困”,即相对贫困。尽管这些国家通过广泛的收入再分配计划和社会保障有效地减少了收入贫困,但仍未能消除部分人群的相对剥夺感和劣势。对此,以往的收入贫困范式已无法令人信服地予以解释,这促使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新城市贫困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贫困范式由此逐渐转向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底层阶级和社会排斥等问题的讨论。 ——能力贫困(capabilitypoverty) 能力贫困的概念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提出的。针对收入分析这种以往考量贫困惯常做法在当代的缺陷,森指出要用一个人所具有的可行能力,即一个人所拥有的、享受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实质自由来判断其个人的处境。森的能力方法框架主要有四个概念:1)商品(commodity)。指那些维持生命必不可少以及由一个国家风俗决定的作为一个体面的人所不可缺少之物。2)功能性活动(functionings)。就是一个人认为值得去做或达到的多种多样的事情或状态,包括从免于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这样的基本要求到诸如参与社区生活和获得自尊的高级活动。3)可行能力(capabilities)和可行能力集(capabilities set)。“可行能力”是一个人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也就是实现各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可行能力集”则是个人可以选择的各种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动向量的集合。4)自由(freedom)。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兼具建构性和工具性意义。就工具性自由而言,主要有五种类型,即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它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的在这些方面的整体能力。 根据森的理论,判别贫困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收入低下,而是一组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和机会的丧失,包括低收入、疾病、人力资本不足、社会保障系统软弱无力、

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原因的文献综述

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原因的文献综述 姓名:任蕾学号:1091610103 摘要:目前,政府和学术界都已经认识到,我国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严重不足。本文将针对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现状,来探索我国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原因文章对其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从我国社区的行政性、利益情感、传统、社会资本以及性别等各个方面来做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参与不足 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研究及现状 社区研究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其间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20多年,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以来至今,社区研究取得了新的发展:首先,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研究理论与方法正在逐步迈向成熟阶段。其次,社区实践己经从社区服务发展到社区建设阶段。社区建设的组织、目标正在逐步完善,新型社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也在被不断创造出来,我国的社区实践己经从社区服务发展到社区建设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参与渠道有所拓宽,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但是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现状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居民的参与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参与意识薄弱,动员式,执行式参与是居民参与的主要形式。第二,参与领域狭窄,参与程度不深。第三,参与机制不完善,参与效益差[1]。第四,不同地域和年龄段的居民其社区参与意愿是不相等的。第五,社区参与人员不均衡。参与社区活动的人员以老年人为主,主要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和工厂企业老职工等[2]。第六参与时间和参与行为零碎化,制度性不强。 社区参与是在全方位、多层面的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结构性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驱动力推动了微观层次上的社区发展和宏观层次上的政治、社会发展。社区参与能够促进社区内的良好互动,社区参与可以优化社区的资源配置,促进社区价值的高效整合,推动社会的总体变迁。然而目前我国居民参与现状的不足,阻碍了社区的深层次发展。 基于未来社区的更好发展,笔者在综合各种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之上,将各个学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得出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较少,动力小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以体制为原因的分析:行政型社区 (1)单位制导致普遍性的社区参与冷漠 单位是单位制度中联系国家与个人的中介。参与主体“单位人”和“社会人”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_刘超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效教育不能再集中于曾经需要记忆的、构成稳固知识库的信息块的传播。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这样他们就 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工作与社会环境”, [1] 实现高效学习的手段之一即“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 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2] 对所学知识建模, 因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关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 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3]知识 可视化作为认知工具中的重要表征,在教育领域中有机运用,所能发挥的作用恰如一剂催化剂,“能帮助教师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与学在学生‘想学’、‘愿 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4]在学生“学懂”、 “学会”、学活”的能力层次中升华,从而促进有效教与学。 笔者以Knowledge Visualization 为主题关键词,以“2004~2011”为起止日期,从CALIS 外文期刊网数据库中共检索至相关文献共135302篇,经过筛选获得部分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核 心文献的仔细研读后发现:国外对于“知识可视化”无论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抑或评价研究都凸显出相当的深广度,尤其是理论研究,更是涌现出一批蕴含较高参考价值、引领学术潮流的文献。此外,以上诸多研究方向皆保持不断创新、臻于完善的发展态势。具体主要研究成果大致归纳如下。 一、知识可视化的前世及今生 “知识可视化”虽是2004年才正式兴起的新兴研究领域,但“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却由来已久。早在由布洛斯·麦卡米克(Bloss McCamic )于1987年2月所发表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科学计算中的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可视化(Visualization )一词即作为专业术语正式出现,由此拉开国外“可视化研究”的序幕。直到2004年7月,M.J.埃普拉(M.J.Eppler )和R.A.伯卡德(R.A.Burkhard )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知识可视化———通向一个新的学科及其应用领域》(Knowledge Visual -ization -Towards a New Discipline and its Fields of Application )[5] 发布,则标志着知识可视化正式成为 〔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它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在日益强调有效教与学的今天,已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家及一线教学实践者的关注。本文以近十年国外部分核心文献为研究基础,对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扼要述评,以期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国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外知识可视化研究发展述评 笪 刘超 文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世界第5大常见癌症,以其高致死率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而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仍未明确【1】。而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同样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了一群能显著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并影响肿瘤复发、转移及耐药性的一类细胞,即肝癌干细胞(LCSCs)。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概念的提出,为肝癌的认识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文即肝癌干细胞做一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肝癌LCSC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 在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表现出较正常细胞不同的多种形态学及功能学上的差异,传统上多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肿瘤细胞内正常基因的过表达【3】或异常突变【4】所致。同时细胞生长赖以维持的微环境亦可影响正常细胞的向恶性细胞演变【5】。近年来多向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多样性及异质性是一类具有类似于正常干细胞的自我修复,多向分化及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群分化演变的结果,这类细胞群即被称之为肿瘤干细胞(CSCs)。【6-7】肿瘤干细胞是影响肿瘤转移、耐药性及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肿瘤干细胞的诊治将是肿瘤(包括肝癌)诊治的关键。 CSCs最初是从白血病中分离得到的,随后,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包括胃癌、前列腺癌、胰头癌等中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细胞群。但现阶段关于CSCs的具体来源仍不甚明确,现有的说法认为,其来源:一是干/祖细胞周围细胞微环境的变化和细胞本身基因异常表达所致干细胞的肿瘤化;二是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前体细胞发生突变,丧失成熟能力,仅保留高度增殖能力所致。

而关于肝癌干细胞(LCSCs)的来源亦可分为: 一、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介导下,反复的慢性炎症刺激及肝细胞再生过程中,正常肝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及遗传调控的异常而产生。【8】 二、肝细胞所处微环境的改变,正常肝脏细胞的脱分化所致【9】。Barone 等人经过实验发现,正常成熟肝脏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在特殊条件下以可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制恶性增殖分化的细胞群。【10】 LCSCs关系到肝癌起病、进展及治疗的预后。其概念的提出为对肝癌的认识和诊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如何有效分离出LCSCs,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肝癌的靶向治疗将是临床上对于肝癌诊疗的重点。现有的常用分选方法有:1)基于LCSCs细胞表面标志物(cell surface marker)的分选法; 关于LCSCs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1.EpCAM:EpCAM (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亦称为CD326、17-A、ESA、EGP4,是一种由GA-733-2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40kDa的跨膜糖蛋白。EpCAM 在早期肝脏发育中就有表达,广泛存在于肝脏干细胞及肝母细胞中,而正常成熟肝细胞上无表达【11】,它的活化和高表达预示了肿瘤的活性、侵袭能力和恶性程度。Bae【12】等检测到EpCAM在结节性肝恶性肿瘤中存在高表达。而沉默EpCAM基因后,肝癌的肿瘤等级、APF水平等显著下降。 2.CD13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3)又名AC133,同样也是一种细胞跨膜糖蛋白,表达于多种干/祖细胞表面,在肝脏肿瘤组织中,CD133(+)细胞相对于CD133(-)的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与致瘤性【13】。Yin【14】等人以1000个CD133(+)细胞注入小鼠皮下导致成瘤。而CD133(-)细胞不具备致瘤性。

工作沉浸述评及展望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6-04,修回日期:2012-10-10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34 工作沉浸研究述评及展望 祝丽怜1,陈志霞 2 (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工作沉浸是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短时间的高峰体验,主要由专注、工作享受、内在工作动机三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相关测量工具主要是Bakker 工作沉浸量表。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特征、工作资源及相关工作态度等方面,其结果变量主要涉及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和积极情绪等因素。未来研究主要应在工作沉浸构成要素及其内在机制、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 关键词:工作沉浸;内在工作动机;工作资源;工作绩效中图分类号:F272.92;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151-0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Work -related Flow ZHU Lilian ,CHEN Zhixi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Work -related flow is a short -term peak experience at work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ption ,work enjoy-ment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ainly used is the Work -related Flow Inventory (WOLF )which is generated by Bakker.The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resources and related working attitude.Its consequence variables involve job performance and so on.An avenu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low is to examin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ree elements.Second ,it will be relevan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re-lated flow and work engagement.Third ,the culture adopt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is relavant.Fourth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Finally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is still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concerned wi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research.Key words :work -related flow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job resource ;job performance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 通 过对科学家、作曲家、作家以及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且需要一定的技能、受内在动机驱使时,人们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狂喜状态,感受到一种“流动”的存在和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这种状态就是“沉浸(flow ,又译作心 流、富乐、沉醉感等)”[1] 。沉浸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外学者针对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运动、学习、人际交往、艺术创作和网络虚拟空间 等诸多领域的沉浸体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5] 。Csikszentmihalyi 和LeFevre 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沉浸或畅快体验都来自工作而不是自由休闲活动,人们在有责任的活动中往往比在无责任的活动中会更多 地体验到沉浸感[4] 。Schallberger 和Pfister 也认为,沉浸主要由高积极性活动体验构成,这种体验更多 发生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活动中[6] 。Rheinberg 等的研究也发现,工作中沉浸体验分数较高,而休闲时 间中快乐/满意的分数比较高[7] 。 2工作沉浸的内涵结构及测量 2.1 工作沉浸的内涵和结构 根据Csikszentmihalyi 的定义,沉浸也称为乐观体验(optimal experience ),是指个体专注于活动时,由内在快乐所引发的被活动深深吸引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到所参与活动或任务中的、 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8] 。该心理状态具有以下九个 特征[9] :①挑战和技能平衡;②行动-意识融合;③目标清晰;④反馈明确;⑤高度专注;⑥控制感;⑦自我意识消失;⑧时间转换;⑨自带目的性。一般来说,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当人们意识到情境的挑战性恰好与自身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时,沉浸体验都可能出现。Jackson 和Marsh 把该理论引入到运动心理学领域,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最佳乐观体验,即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并创造出 发挥最佳运动水平的意识状态[10] 。 2005年Bakker 正式把沉浸的概念引入组织行为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当人们把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时,他们就在进行自我表露。表露者要考虑信息的隐秘程度。另外,把谁作为表露对象也要经过慎重选择。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例如,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地表露给另一个人,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 然而,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 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让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自己陷入难堪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罗杰斯认为,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我们更担心,更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更为重要的一点,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为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我们就无法成长并成为充分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来访者能够毫不隐瞒地投入与咨询师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时,来访者会受益更多。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就会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当前,许多不同取向的咨询师都认同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治疗关系不是单向的。罗杰斯认为,治疗师恰当的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这种表露可以营造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表露。许多研究者发现治疗师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但是,有的心理学者担心治疗师谈论自己的私人信息会对治疗进程有负面影响。治疗师自我表露到什么程度才适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表露的相互性 根据这一社交规则,人们在初次结识时的交谈中,所表露信息的隐秘程度大致在同一水平。只有你逐渐地把隐秘信息告诉我,我才会把我的告诉你。一些研究表明,那些年仅8岁的儿童似乎已理解并遵循着表露的相互性原则,

国内外城市形态发展综述

1工业文明前期 公元前1500年,商朝盘龙城遗址一号宫殿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前寝后朝” 式建筑布局事例 公元前1100年,我国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开国之初就有了满足等级制度需要的城市形态的规划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制度代表了正统的体现王权意志的营造观念和理论。 几乎同一时期,《管子》一书提出了与《周礼.考工记》截然不同的灵活性、因地制宜、遵从自然的观点。《管子》中的“乘马”曰:“因天材,就地利。 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则”,“凡例国度,非于广州之上,比于大山之下,高毋近旱而水租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公元前450年,古希腊的重要贸易城市米利都出于“商业的殖民地系统需要” 发明了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棋盘方格网都市形式。 于此同时,希腊发明了最早的神居广场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有利于城市防御和避风的八角形城市方案。 15、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弗朗切斯科.迪乔治在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方案上, 制定了一个道路按放射状、中央有圆形纪念建筑物的城市方案。“统一完整的构图轴线方法直接影响了17、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布局实践,其美学构图上的作用和意义影响至今。 2工业文明时期——历史进化的转折点

西方18世纪下半叶开始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城市自然有机发展的传统。 刘易斯.芒福特认为“1820-1900年之间,大城市里的破坏与混乱状况简直和战场上一样“。城市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种种危机。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欧文和傅里叶关于理想城市的设想和实践。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他的著作《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阐述的核心思想是在认同工业文明的前提下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体系进行研究,其所蕴涵的生态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极限的概念,而是城市群体有机组合。 霍华德认为,城市的扩散、疏散大城市的机能以及提高田园城市公共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应该以组成城市联盟的形式来解决。在保持田园城市应有的规模和乡村风光特色的同时,达到与大城市同等的公共生活质量。这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1871达尔文《人类的起源》预言了一个微茫的希望——“人类还可以继续提高到一个更加伟大的幸运命格“。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提出了“带形城市“的概念,认为在新的集约运输方式的影响下,城市可以沿着交通轴线呈带状无限制发展。”带型城市“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得到了新发展,并逐步演变出”连续功能分区“的思想。 1889年卡米罗.西特发表了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城市建筑艺术》。他系统调查分析了欧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遗产及其艺术价值,并首创现代建筑的“视觉艺术“准则。

浅谈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浅谈国外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在世界各国都倍受关注。尽管在概念上它们的界定各有侧重,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其基本要素包括:社区是开展工作的地域范围;目的是发现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需要通过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发社区资源来达成目标。 “社区服务”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在国外相关领域,这一称谓较少被使用。根据笔者的理解,所谓社区服务,是指由政府、社区组织、志愿者等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区社会服务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基于此种理解,笔者认为,国外与“社区服务”涵义相近的词汇有社区照顾、社区工作等。尽管在概念上,它们的界定各有侧重,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服务,在内涵上是相通的,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是开展工作的地域范围;目的是发现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需要通过充分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和开发社区资源来达成目标。因此,笔者在下文中所作的综述将涉及社区照顾、社区工作等不同概念。 一、研究历程 现代意义的社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社区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x-,t象,社区研究自一开始很快就进入了欣欣向荣、成果迭出的时期。其中,罗伯特·帕克(Robert.E.Park)、威廉·怀特(William FooteWhyte)、林德夫妇(RobetrS.LyndandHelenMer-rellLynd)等人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38年,沃思(Louiswirth)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一文中提出了“社区消失”的观点,认为城市化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价值观差异增大,认同感被削弱,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被动摇甚至摧毁了。受“社区消失论”的影响,其后社区研究进入一段低落时期。20世纪60年代,“社区存在论”兴起,其代表人物是路易斯(OscarLew-is)和甘斯(Herbetr Gans),他们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虽然带来了城市社会中的科层分化和价值观的分化,但并没有导致城市社区的消亡,社区中的人际关系依然存在。同时,60年代在欧美国家风起云涌的“新社会运动”、“反贫困之战”以及形式多样的社区发展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社区研究和社区理论得以重新兴起。 伴随着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运动”的普及,世界各国的社区发展倍受关注,社区服务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服务研究也进入繁荣时期。除社会学之外,政治学、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犯罪学、医学等众多学科相继加入社区服务研究领域,跨学科的研究使社区服务理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种理论和观点争奇斗艳,学术著作也层出不穷。 二、社区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一)社区服务的价值 关于社区服务的价值和地位,学者们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对社会福利的道德考虑,常常会做出互相对立的解释。一部分学者对社区服务持欢迎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它可以使更多的人承担起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责任,政府也可以从沉重的福利财政负担中解脱出来,此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对于弱势群体的帮助会更为有效,也更有利于争取社区权益。例如,瓦思(Vass,1979)认为,社区工作组织或机构经常处于政府和居民的中间位置,为居民争取福利。社区工作可以在现存的制度内力求改革,以配合制度以外的抗争运动,取得里应外合、相辅相成的效果。布拉吉尔(Brager,1987)认为,社区工作是一项为弱势群体请命、消解民困的工作。海科(Hick,2002)认为,社区工作使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团结在一起,在社会改革中合力消除在社会上存在的结构性障碍。但是,也有学者质疑社区服务的地位,他们认为,社区服务是政府逃避对人民的福利责任的策略。例如,弗考特(Fou—cauh,1991)指出,社区工

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1.课题的研究现状评述 “兴趣”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其做过许多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可以发挥智力潜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只能发挥智力潜能的20%左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杨振宇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力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增强自信心,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2、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地去学习它。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3、课题的研究价值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对他们进行的学习兴趣的培养。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更重视学生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或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他们走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课题的研究目标 现代教育的核心地位是学生,学生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发现、批判和创新。所以充分的培养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最大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学习国内外有关的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使我校教学质量走出低谷这一困境。 2、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 采用座谈等形式分别调查各年级,各班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归纳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 (2)、激发并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 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分别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重点研究。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 出发 摘要 原生家庭是大学生个体最初成长和学习的环境, 也与个体的情 感表达、行为模式、依恋风格以及亲密关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系统理论与以往心理治疗领域里只关注个体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它认为个体的问题是其原生家庭每个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 张把个体的问题放在整个家庭的背景下看待, 原生家庭也因此成为 了治疗者了解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 个体心理和行为障碍是家庭治疗领域中所受关注最多、研究较为广泛的一个方面, 从家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 在原生家庭中, 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水平、慢性焦虑情绪以及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乃至今后的亲密关系造成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原生家庭;攻击性行为;抑郁症;强迫

每个人刚出生时都犹如一张白纸, 经过身处各种环境的影响, 逐渐过渡到 一个“社会的人”。而家庭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初接触并生长的环境, 一个人性格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以及他与他人交往时的情感、态度表现等都与其原生家庭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通常意义上, 我们把一个人从小出生长大的那个家庭称为原生家庭[1]。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 原生家庭不论是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还是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在原生家庭环境中, 父母各自的人格特点、父母之间的互动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都会作为成长的重要动因给个体的身心发展留下烙印, 甚至影响人的一生。[2] 一、家庭系统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末,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移情的干扰, 治疗者必须避免和患者的家庭成员接触。但是,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Murray Bowen在一些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家属接触后发现, 患者和他的家属尤其是父母之间, 很容易造成情绪的相互影响。在研究了许多病例后他认为, 家庭就像是一个基本的情绪单位, 家庭成员活动时, 他们的情绪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他们所表现出的情绪以及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都和家庭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3]。因此, Murray Bowen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 之后, 他的助手Michael E.Kerr完善了该理论。[4] 与之前的其他方法不同,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社会系统 作用的结果, 而家庭又是社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系统, 个体的发展与所 处的家庭息息相关。家庭系统理论是将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单位, 看成一个系统, 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组成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它不再以一种孤立的视角看待个体 发展, 而是强调在家庭这个系统当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情绪等的互相作用以及对彼此造成的影响。 二、原生家庭与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 (一)原生家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上, 关于原生家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 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是因为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 孩子是受教育者、接受者和学习者, 成长过程中, 孩子把父母当成学习的榜样, 并从父母那里习得一些个体经验与感受, 逐渐内化成自己特有的沟通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