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提纲

五年级上册数学提纲
五年级上册数学提纲

1、五年级上册数学提纲

2、第一单元

3、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4、找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是分别和自然数1、2、3、4……相乘,所得的积就是

这个数的倍数。

5、个位是0、2、4、

6、8的数,是2的倍数。

6、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7、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8、一个数各个数位是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

小的因数是1。

1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11、一个数,如果除了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2、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53、59、61、67、71、73、79、83、89、97。

14、任意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用式子表示是: “奇数+偶数=偶数”。

15、任意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用式子表示是: “偶数+偶数=偶数”。

16、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奇数。用式子表示是:“奇数+偶数=偶数”。

17、运用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先弄清物体的原始状态,当变动奇数次时与

18、始状态相反,当变动偶数次时与原始状态相同。

19、第二单元

20、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底×高(S=ah)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S=a×h÷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S=(a+b)×h÷2

21、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一定要知道底和高是多少,并且底和高的长度单位要

统一,然后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

22、求三角形的面积时,要从找底和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23、求梯形面积,必须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

24、第三单元

25、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分数对应的整数不同,所表示部分的大小或者具体数量也

不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就小。

26、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

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27、由整数和真分数合起来的分数叫带分数。

1

例如; 2—

5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

数的分母。可表示为: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或用字母表示为:a÷b=b分之a (b≠0)

29、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没有余数,所得的商就

是整数;如果有余数,那么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0、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

不变。

3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3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一般先找到他们各种的因数,再找出它们各自的

因数,再找出公因数,最后找出其中最大一个公因数。

33、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34、如果较小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4和8的最大

公因数是4。

35、约分时尽量用口算。一般用分子的公因数(1除外)同时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通常要除到得出简分数(即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为止。

36、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要分别找出这两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它们公有的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7、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例如:3和

9的最小公倍数是9。

38、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

通分。

39、通分的两个要点:(1)和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因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

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40、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方法:先通分再比较。

41、弄清题意,设出未知数,用X乙所用的世界=总路程。

42、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43、解方程。

44、写出答语

45、用列表的方法依次写出所有方案,然后比较,选出适合的方案。

46、第四单元

47、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8、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9、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加减。

50、分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相同。

5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能约成最简分数。

52、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可以先化分成分母是10的分数,两位小数可以先化成分母是

100的分数,三位小数可以先化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再约分。

53、分母是10、100、1000、10000……的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用几

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向左数出几位,如果不够数,只需添0占位。

54、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小数:利用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

母,除不尽的,个根据要求按四舍五入保留几位小数。

55、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时,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进行比较。

56、第五单元

57、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根据图形本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58、(数学90分以上用)例: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共有多少只?

解答: 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有(20-X)只。

2x+4×(20-x)=54

2x+80-4x =54

2x =26

x =13

20-13=7(只)

答:鸡有13只,兔有7只。

59、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观察图形的变化,可以从图形的形状、数量、大小

等方面入手,从中找出规律,推导出后面的图形。

60、第六单元

61、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用“1”表示一定发生,用“0”表示一定不可能发

生。

62、所需地砖的块数=房间地面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

63、所需金额=单价×地砖块数。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2015-2016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后附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11.52÷6.4=()。 2、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3、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4、34.864864 …用简便方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5、不计算,在○里填“>”“<”或“=”。 0.5÷0.9 ○0.5 0.55×0.9 ○0.55 36÷0.01○3.6×100 7.3÷0.3○73÷3 6、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7、一本字典25.5元,孙老师拿150元钱,最多能买()本。 8、 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 0.6分=()秒 9、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10、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种结果,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 1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排借书卡号,如果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974011表示1997年入学、四班的1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1999年入学一班的29号女同学的借书卡号是() 二、判断题(8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2、3.675675675是循环小数。() 3、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相同。() 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6、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轻松练习15分?名师精编达标作业?5年级数学(上)(北京师大版与最新教材同步)》内容简介:《轻松练习15分》丛书是一套体现新课改精神,与时俱进并创有特、色的精品测试卷。丛书系湖北省、江苏省等省教学一线的一批资深的特高级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员精心编写,其中大部分作者都主编或参编了几十本优质教学辅导用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编写经验。本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根据最新的课改动态,本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地解读新课标理念,在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上狠下功夫。因此.它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使教与学、学与考更好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中练习,在快乐中提高,在希望中成长。它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内练习、课后复习同步自测以及假期的复习巩固,也可当作老师教学和家长辅导子女的参考资料。 本丛书具备以下四大特点:同步配套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每册试卷包括课课(节节)练习卷、单元训练卷、期中检测卷、期末检测卷以及试题解析与参考答案,与相配套的教材内容紧密同步。练习轻松使学生每天只需较短时间就可全面检测当天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达到减轻负担、提高兴趣的目的。寓教于乐每份试卷选题精要、典型,注重试题内容本身的思想内涵、趣味性、实用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新颖实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教改思路和成果的

精华,博采众长。独树一帜。试题融新颖性与典型性为一体,部分题目突出探究性,以使学生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在参考答案中对题目给出了详尽解析。本丛书自出版以来,以其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和高效性而深受读者的欢迎。希望广大读者随时向我们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一如既往地认真修订,使之臻于完善。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一、平移 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二、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三、旋转 1、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①旋转中心; ②旋转方向; ③旋转角度。 2、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旋转中心位置不会变),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像0、1、 2、 3、 4、 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 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一、因数和倍数 所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1、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二、因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三、倍数 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四、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偶数与奇数: ①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 ②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4、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五、质数和合数 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2、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而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六、 1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 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 2、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 质数×质数=合数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各有4条,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3、长方体的特征: ① 面: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最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项_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一、填空 1.如果△+△+△=○,那么○+○+○=()个△,△+△+△+○相当于()个△或者()个○。 2.如果1只兔的重量相当于2只鸡的重量,那么6只鸡相当于()只兔的重量,8只兔的重量相当于()只鸡的重量。10只鸡和10只兔的总重量相当于()只鸡或()只兔的重量。 3.如果1只小兔的重量相当于一只小狗的,那么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只小兔的重量;8只 小兔和3只小狗的重量相当于()只小狗的重量或者相当于()只小兔的重量。 4.如果1个梨比1个苹果重30克,那么5个梨比5个苹果重()克;如果把一堆水果中的4个苹果看作4个梨,总重要会()(填“增加”或“减少”)()克。 5.某味精厂11月份上旬生产的味精包装成400克一袋,共生产1200袋。如果包装成100克一袋,那么可生产()袋。 6.一个玻璃杯的价格是一个保温杯的,王叔叔买了10个玻璃杯和3个保温杯,所花的钱相当于() 个玻璃杯的钱,或()个保温杯的钱。 7.如果4袋味精的质量=2袋盐的质量,1袋盐的质量=袋面粉的质量,那么一袋面粉的质量等于() 袋味精的质量。 8.2本笔记本的价钱与8本数学本的价钱相等,5本笔记本的价钱等于()本数学本的价钱。 9.商店里一文具组合包括一副尺子和一把圆规,售价 3.9元。其中圆规的价格比尺子贵 1.1元,圆规售价()元,尺子售价()元。 10.快餐店里一个汉堡、一杯饮料和两个蛋黄派,一共25元。汉堡的单价是饮料的3倍,饮料的单价是蛋黄派的2倍,那么,汉堡的单价是()元,蛋黄派的单价是()元。 11.张大爷家养了4头牛和12头猪,如果1头牛的重量相当于3头猪的重,那么这些牛和猪的总重 量相当于()头牛的重量,或者相当于()头猪的重量。 12.小明和小华出同样多的钱买一箱苹果,结果小明拿了8千克,小华拿了12千克,这样,小华就要给小明12元,苹果的单价是()元。 13,小汤身上的钱可以买12支铅笔或 4 块橡皮,她先买了3支铅笔,剩下的钱可以买橡皮()块。 1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5.甲乙丙三个同学称体重,甲乙合称是84千克,乙丙合称是82千克,甲丙合称是78千克,甲的体重是()千克,乙的体重是()千克。 16.甲乙两仓共有粮108吨,如果甲仓运出粮食的一半,乙仓运进18吨,则两仓存粮相等。原来甲仓存粮()吨,乙仓存粮()吨。 17.甲乙两人拿同样多的钱合买练习本,买了以后,甲比乙多拿10本,因此甲需给乙26元钱,每本练习本()元。 18.小周把750毫升倒入4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2倍。则大杯容量是()毫升,小杯容量是()毫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最新)

五年级数学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展示一下你的数学才华,相信你会十分出色的! 一、计算。(计30分) ⒈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计6分) 1.4+3.6=0.3×0.3 =0.49÷7 =7.2÷100 = 3.6÷0.6=1-0.7 = 4.2÷3=15×0.4 = 1÷0.25 = 0.23×0.5= 9.6+0.4-9.6+0.4= 1-0.8÷2= 2.用竖式计算(每题3分,计12分) 19-0.07= 0.63×3.6= 9.45+0.65= 5.15÷86≈ (保留两位小数)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题3分,计12分) 6.8+0.98+0.2 43.5+43.5×99 1.25× 7.2 11÷[(0.4+ 0.04)×0.5] 二、填空。(第7、10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1. 6.05吨 =( )千克 2.4公顷=()平方米 80 公顷=()平方千米 3.3 厘米=()米 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0 1 2 3

3. 阳光小学上学年六年级毕业学生586人,记作-586人。新学年招收一年级新生512人,记作( )人。现在学校的学生人数与上学期相比()了。(填“多”或“少”) ⒋我们生活的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是40075千米,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是()万千米,将改写的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个位是()万千米。 5.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一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8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分米。 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 7.5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7.体育课上,同学们排成一排做游戏,按“女女男男女女男男……”站队,第24个同学是()生;如果女生有30人,男生最多有()人。 8.一张单人学生桌64元,一把椅子28元。买一套这样的桌椅,如果都付面值20元的人民币,至少付()张;用800元最多买()套这样的桌椅。9.右图中,正方形的周长是9.6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10.贺新年,莉莉想用一张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彩纸裁成直角边是3 分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旗,最多可以裁()面。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计5分) 1.小于1的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2.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意义不同。() 3.如果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这两个梯形的高一定相等。( )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是40平方厘米。()5.五(1)班学生订阅《科学世界》、《七彩语文》和《课堂内外》三种杂志,最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姓名: χ+3=9 100+χ=250 χ+12=31 χ-63=36 3χ=18 20-χ=9 χ+3.2=4.6 χ-1.8=4 15-χ=2 1.6χ=6.4 χ÷7=0.3 2.1÷χ=3 χ+1.2=4 3χ=8.4 3χ+4=40 2(χ-16)=8 2χ-32=8 5χ+1.5=7.5 6χ-35=13 3χ-12×6=6 (5χ-12) ×8=24 (100-3χ) ÷2=8 χ+32=76 12-χ=4 4χ=6 3÷χ=1.5 χ+0.3=1.8 3+χ5.4 χ-1.5=4 6χ-0.9=4.5 χ-6=7.6 5χ=1.5 0.2χ=6 χ÷1.1=3 χ÷5=15

χ+35=91 3χ=57 χ-3=6 χ÷8=1.3 χ÷4.5=1.2 χ-8=16 5χ=80 43-χ=38 32-χ=12 6.3÷χ=7 30+30+2χ=158 6χ+3=9 4χ-2=10 5χ-39=56 18=5χ=21 8χ-4×14=0 7χ÷3=8.19 4(6χ+3)=60 2χ+23×4=134 3.85+1.5χ=6.1 (3χ-4) ×5=4 2χ+1.5χ=17.5 8χ-3χ=105 3χ+χ+6=26 χ÷1.44=0.4 χ+0.06=4.21 2χ-4=20 3χ+6=18 2χ-7.5=8.5 (3χ-7) ÷5=16

16+8χ=40 4χ-3×9=29 2χ+2.8×2=10.4 (2.8+χ) ×2=10.4 12.3χ-7.5χ=57.6 χ+2.4χ=5.1 0.25χ+0.2χ=4.5 2(χ-2.6)=8 5(χ+1.5)=17.5 18+7χ=39 8(χ-6.2)41.6 (χ-3) ÷2=7.5 8(χ-6.2)=41.6 (χ-3)=7.5 1.4χ+9.2χ=53 13.2χ+9χ=33.3 8χ-3χ=105 5.4χ+χ=12.8 χ-0.36χ=16 3(2χ-4)=9 χ+4.8=7.2 χ-6.5=3.2 χ÷8=0.4 6χ+18=48 16+χ=71 3(χ+2.1)=10.5 12χ-9χ=8.7 3.8+χ=6.3 χ-7.9=2.6 13(χ+5)=169 2.5χ=14 χ÷3=1.2 2.5χ=14 3.4χ-48=26.8 2χ-98=3 4.2 42χ+25χ=134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汇总 1.如图是幸福小区的平面图. (1)如果用(12,5)表示公园的位置,那么佳佳家的位置表示为. (2)下面是佳佳周六上午的作息时间. 7:00 7:10 7:40 8:30 起床跑步早饭作业 佳佳早晨跑步到文化宫,然后又跑步返回家中共用20分钟.算一算,她平均每分钟大约跑多少米? (3)星期天佳佳应邀步行去王芳家做客,她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70米.佳佳出门5分钟后,王芳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从自己家里出发去迎接佳佳.算一算,佳佳出发多少分钟后才能与王芳相遇? 2.一个长21厘米,宽15厘米,高13厘米的长方体.现在从它上面切下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星期天,小华请8名同学到家作客,他妈妈用一盒长方体包装的饮料招待同学.这个长方体盒子长15厘米,宽12厘米,高20厘米,给每个同学倒了一满杯,杯子的底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招待客人后,小华他自己还有饮料喝吗?(写出计算过程) 4.东东家去年五月份用水24吨,今年五月份比去年五月份节约,今年五月份比去年节约用水多少吨?

5.一块长方形铁皮,长25厘米,宽15厘米,从四个角分别剪去边长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周折起来,做成没有盖子的铁盒,请你帮忙计算一下:做这样一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铁皮?铁盒的容积是多少? 6.列式解答: 如图是一盒巧克力,如果将这样的三盒巧克力包装成一个礼包,怎样包装才能最节省包装纸?(重叠处不计)(图: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 (1)用这种包装方法包装成的礼包长厘米、宽厘米、高 厘米. (2)用这种包装方法包装成的礼包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行5.5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4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 1、如图是幸福小区的平面图. (1)如果用(12,5)表示公园的位置,那么佳佳家的位置表示为(4,13). (2)下面是佳佳周六上午的作息时间. 7:00 7:10 7:40 8:30 起床跑步早饭作业 佳佳早晨跑步到文化宫,然后又跑步返回家中共用20分钟.算一算,她平均每分钟大约跑多少米?

(完整)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

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9小时到达。因天气变化,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少行4千米,实际多少小时到达乙地?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63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2小时两车相遇。已知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个彩带长4.2米,对折3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4、甲、乙两车同时从甲站同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2倍,行了3.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9.3千米,一只蝴蝶每小时飞行6.2千米,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多少倍? 7、建筑工地需要黄沙47吨,用一辆载重4.5吨的汽车运6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2.5汽车运,还要运多少次? 8、大车每次运1.3吨,小车每次运1.2吨,运多少次后,大车比小车多运 2.4吨? 9、甲、乙两地相距247.5千米,已行驶了4.5小时,这里距乙地还有67.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还需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保留两位小数)10、一副乒乓球拍的价钱比一副羽毛球拍贵19元。乒乓球拍的价钱是羽毛球拍的1.5倍,一副乒乓球拍多少钱? 11、学校买了221台电脑,比大屏幕电视的3倍少19台。学校里有大屏幕电脑多少台? 12、李老师用103元买30枝铅笔,25枝钢笔,每枝钢笔3.4元,铅笔每枝多少元? 13、给全班同学买面包和矿泉水共花了192元,每人发2个面包,2瓶矿泉水。每个面包2.5元,每瓶水1.5元,全班共多少人?

14、某超市的苹果每千克7.20元,香蕉每千克5.40元,妈妈买苹果和香蕉各2.4千克,付出50。应找回多少元? 15、一种毛线每千克48.36元,买0.5千克就付多少元?买5千克250元够不够? 16、农民王叔叔新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每平方米产西红柿 11.4千克,每千克可卖3.80元,王叔叔一共可收入多少元钱?17、妈妈买了1.5千克苹果和0.5千克梨,共花了6.2元。已知苹果每千克3.2元,梨每千克多少元? 18、妈妈拿了30元钱为刘宁买文具,她先买了每本1.5元的练习本10本,再用剩下的钱买2.5元一支的碳素笔,妈妈还可以买几支碳素笔?19、五年级同学做了80个中国结,比四年级同学做的个数的2倍多6个, 四、五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个中国结?(列方程解答) 20、某校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共有83人。其中音乐小组有25人,微机小组人数是音乐小组的1.2倍,其余是绘画小组,绘画小组有多少人?(用方程解) 21、柏树的松树一共有7500棵。析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答) 22、果园里有桃树和棵树一共有1700棵,桃树的棵数是棵树的4倍。桃树和棵树各有多少棵?(用方程解) 23、实验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图书角有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84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用方程解答)24、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运来土豆和黄瓜一共多少吨? 25、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共595千克,其中大米是面粉的2.5倍,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2017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全卷共6个大题,满分100分,80钟完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5题每空1分,6、7题每题3分,8题4分,共23分) 1、250×0.38=25×___5.374÷0.34=___÷34 2、在括号里填上“>”、“<”、“=”。 1.5×0.5()1.5 1.5÷1()1.5 1.5÷0.8()1.5 3、()时=15分0.68吨=()千克 4、5.98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保留整数约是_ 5、东方小学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a人,五年级有b个班,每班45人。(1)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a-4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a÷45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仓库里有货物96吨,又运来12车,每车a吨,用式子表示现在仓库里货物是____吨;当a=5时,现在的货物是____吨。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底边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这条底上的高是____厘米。 8、(如右图)(1)在右图梯形内加一条线段, 使它成为一个平等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量出相关数据(取整厘米)算出梯形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3.25×0.46的意义是求3.25的百分之四十六是多少。()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m×7.5可以简写成m7.5。() A D E 4、在右边两条平行线间,三角形ABC、

三角形DBC和三角形EBC面积相等。() 5、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B C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提示:个别不止一个答案。10分) 1、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其方法是() A、旋转 B、平移 C、旋转和平移 2、空调机厂原计划20天生产760台空调机,实际平均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 来的1.25倍,______?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A、这批空调一共有多少台? B、生产这批空调实际用了多少天? C、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台? 3、34.5除以5的商减去8与0.2的积,得多少?正确列式是() A、(34.5÷5-8)×0.2 B、34.5÷5-8×0.2 C、34.5÷(5-8 ×0.2) 4、下面各数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 A、0.3737 B、2.0525252…… C、0.618 5、下面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3=15 B、x+5 C、3×2+x=22 四、注意审题,认真计算(共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4-0.9=3.7+6.4=4.5÷0.9=2.5×2×0.8=9÷2=0.8×60=0÷3.7=9.5÷(2.5×2)=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0.26×2.5+0.74×2.5+2.5 (2)18.09-7.5×(0.14+1.06)(3)9÷[(38.02+1.98)×0.5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 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 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二、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 ..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专项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2.5×4 = 20×0.5= 7.2÷1.2 = 3.86÷100= 3.9×0.01= 98,4×100= 9.1÷1.3= 8.2÷10= 1-0.45= 36+2.45= 0.48×0= 0.42÷7= 73×4×25= 0.69÷1= 1.21÷0.6= 0,5÷0.2= 8.4÷2.1= 76÷1000= 8.7-5= 1.28×8= 40×25= 0.51×100= 0.58×99= 0.6×0.9= 0.1×0.5= 0.5×2÷0.5×2= 12.4-(2.4+3.25)= 12.5÷0.5÷0.4= 1.5÷1.5+1.5= 1084÷18×4= 2.6+3.1-2.6+3.1= 5.7a+a= 10÷2.5= 2.5×1.95×0.4= x-0.3x= 4a×7= 7.2÷0.9= 0.27÷0.03= 0×0.995×1000= 1.25×8×0.625= 7.5×4= 0.9×0.3= 6.8÷68= 0÷4.61÷4.61= m×m= m+m= m×1= 0.5×8= 3.6×0.4= 39.68×0= 47.6×1= 6.45×0.01= 4÷0.5= 12÷0.06= 12÷1.2= 3÷30= 50×0.04= 80×0.3= 0.15×7= 3.2×6+3.2×4= 2.5×4×0.36= 3.6×0.4 12.5×8= 1.1×9 0.2+0.8×0.5= 6.03×1000= 10×0.6= 3×0.9= 0.1×0.1= 0.24×0.5= 5.4+3.6= 1.25-0.25= 0.6×0.8= 10.2×4.5= 2.5×6= 9×0.25= 0.125×4= 4.7×6+4×4.7= 1.25×8×0.5= 16×0.01= 1.78÷0.3= 0.27÷0.003= 2.5×2.3×4= 0.01÷0.1= 1.8×20= x-0.4x= 5d-2d= 38.5×0×0.38= 3.6÷0.4= 0.6×0.8= 2.4×3= 0.12×0.7= 0.5×4÷0.5×4= 4÷5= 2.5×0.4= 1.6÷0.5= 0.2÷0.05= 3.6-1.2÷2.4=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7÷0.32= 35÷56= 0.36×6.9= 15.36÷12= 11.2÷0.14= 2.34×1.5= 11.7÷2.6= 25.2÷42= 3.74÷34 2.73÷2.6= 1.72× 2.6=0.23× 3.8=0.85× 4.5= 4.14÷23= 2.7÷7.= 629÷6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8÷2.3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49×0.58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0.27÷1.1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7×1.3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0.96×1.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8÷ 4.5≈(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5.72×0.18≈(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1.55÷3.8≈(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81÷7≈(得数精确到十分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新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试卷新版 期中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17分) 1、如果忘了点1.25的小数点,则这个数变成(),它是原数的()倍. 2、用简便计法表示下面的循环小数. 0.393939…()0.028383…()7.8650650…() 3、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095≈(),12.598≈(),26. ≈(). 4、7÷3.5=()÷0.35=()÷35 5、当□=2.1时,4×□-0.4=△,那么6(△+0.5)=(). 6、将6.5÷1.4,6.5÷0.8,6.5÷5,按结果的大小排列起来是 ()>()>() 7、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打上“√”) x+5.6=7.2 ()3a=4.5 ()9.5-1.4=8.1 () 2x+3y=15.6 ()7x-8y+6()9y-10=35 () 二、选一选.(14分) 1、一个大于0的数乘以0.98,乘得的积比这个数(). A 大B小C相等D不能确定 2、2.5×21×4=21×(2.5×4 ),这里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结合律D乘法分配律 3、如果65×A>65,那么A()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无法确定 4、下面各题中商小于1的是() A 6.78÷2.5 B 0.5÷0.2 C 7.7÷7.7 D 98÷125 5、观察长方体时,一次至少能看到()个面,最多能看到()个面() A 1 B2 C3 D4 6、每听饮料a元,小红买了5听,付出10元,应找回()元. A 5a B 5a-10 C 10-5a D (10-5)a 7、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1.87,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A 1.869 B 1.8749 C 1.874 D 1.865 三、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0.32×3= 0.5×2.4= 12.5×0.8= 63.9÷9= 7.2÷8= 0.28÷0.4= 0.56÷28= 0.6÷0.02= 2、列竖式计算(9分) 2.8× 3.2= 33.7÷3.7= 26÷18(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一、本学期主要内容: (一)数与代数 1.小数乘法(第一单元) 2.小数除法(第二单元) 3.简易方程(第四单元) (二)空间与图形 1.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 2.多边形的面积(第五单元)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可能性(第六单元) (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数字编码(第七单元) (五)综合应用 1.量一量找规律 2.铺一铺 (六)总复习(第八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知识要点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能正确进行笔算。 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4.应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不需要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小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相同小数乘法的意义可以让学生学完分数乘法后再来体会。 2.不要求会背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理解即可。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关于积的小数位数的判断。 比如,7.5×0.2的结果是几位小数?这里该填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 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到底应该以计算法则为准,还是要看具体的计算结果的问题。我们认为小数乘法中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应以计算法则为主,至于积的末尾有0的情况是下一步的问题。 因此,在出练习题时,最好不要出末尾有0来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题目,因为这样的考察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在具体计算时,只要按计算法则先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再根据计算的要求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即可。 4.小数乘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练习。 习题量少,建议适当增加题量,加强口算。 简便运算以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为主,适当穿插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绝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一、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余数. 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二、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3、5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三、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11,13,17,19…… 都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10,12,14,15,16,18,20,22,26,49……都是合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不对,因为9是奇数,但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不对,因为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质数。 (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不对,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不对,因为2是质数也是偶数,而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四、100以内的质数(共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 67、71、73、79、83、89、97 五,奇数+奇数=偶数(如:5+7=12 3+5=8 ……) 奇数+偶数=奇数(如:1+4=5 7+2=9 ……) 偶数+偶数=偶数(如:2+4=6 8+6=14 ……) 奇数×奇数=奇数(如:5×7=35 7×9=63 ……) 奇数×偶数=偶数(如:5×8=40 7×8=56 ……) 偶数×偶数=偶数(如: 8×12=96 14×24=336 ……) 六、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因数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100道计算题

五年级100道计算题 27+456+73 8×(2.5+0.25)(1.5+0.25)×4 2.5×7.1×4 1.612×990+16.12 5.2×0.9+0.9 4.3×50×0.2 64—2.64×0.5 26×15.7+1.57×240 (1.25—0.125)×8 4.8×9.6÷1.2 4.8×100.1 56.5×99 + 56.5 7.9×10.8—0.8×7.9 9.5×101 12.5×0.4×2.5×8 0.25×185×40 3.8×10.1 2.37×6.3+2.37× 3.7 2.5×1.25×0.32 2.5×(3.8×0.04)0.25×39+0.25 0.125×96 46×0.33+5.4×3.3(8×5.27)×1.25 0.25×185×40 12.5×8.8 9.5×99 54×2.4 + 5.4×76 4.8×0.5 + 1.2×8 5.2×12 + 4×10.4 0.94×3.5 + 0.094×65 98.4×98 + 984×0.2 1.25×32 9.28×13—92.8×0.4 + 9.28 4.8+8.63+5.2+0.37(2.5—0.25)×0.4 0.35×1.25×2×0.8 2.22×9.9+6.66×6.7 0.79×199 8.9×1.01 7.2×0.2+2.4×1.4

3.14×0.68 +31.4×0.032 7.85+2.34—0.85+ 4.66 3.82+2.9+0.18+9.1 73.8—1.64—13.8— 5.36 0.25×1 6.2×8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9×6.8+68×0.51 56.7×9.9+5.67 4.2×99+4.2 1.25×25×6.4 146.5—(23+46.5)1 2.9×9.9+1.29 15.02—6.8—1.02 6.7×11-67×0.1 2.5×16+2.5×23+2.5 4.6×5.7+2.3×8.6 101×0.87—0.91×87 7.09×10.9—0.9×7.09 18.76×9.9+1.876 3.65×10.1 3.82+12.9+7.1+6.18 4.56×12.5×8 0.25×16.8×16 13.9-4.1+6.1- 5.9 5.3×100.2 3.4× 4.2+34×0.58 25×32×125 0.4×0.7×0.25 1 5.39×4.62+5.38×15.39 0.12×4.8÷0.12×2 12.25-3.1+0.75- 6.9 3.67×10.1 64×0.125 23.5—2.8— 7.2 55×9.9 4.5×2.5+7.5×4.5 9.3×125×0.8 0.134+2.66+0.866 0.45×199 1.28×8.6+8.72×8.6 0.316+3.16×9.9 28.4×103—284×0.3 (1 2.5—0.25)×0.8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认真读题,正确填空。(每题2分,共18分) 1、两个因数的积是12.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8 1,积是( )。 2、小华有x 枝铅笔,小丽比小华少4枝,小丽有( )枝铅笔,小丽和小华共有铅笔( )枝。 3、16÷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1.6cm 2,高9cm ,两个这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高9cm ,底是( )cm 的平行四边形。 5、每一个宝宝在自己家的户口本上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某一个小宝宝的号码是360103************,这个小宝宝出生于( )年( )月( )日,性别是( )。 6、小军有一本连环画,共a 页,他每天看h 页,看了3天,还剩( )页;如果a=100,h=25,那么剩下( )页。 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米,已知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8、把 1.21、1.21、1.22、1.2、1.211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9、有5张卡片分别写着5、6、7、8、9,其中6是幸运号。方方任意抽走一张,她抽到6的可能性是( ),抽到大于6的可能性是( )。 二、认真辨题,仔细判断。(对的画“√”,错的画“×”)(6分) 1、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等式不是方程。 ( ) 2、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101,商一定比这个数小。 ( ) 3、邮政编码的前三位表示邮区。 ( ) 4、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一定相同,面积也相等。 ( ) 5、3.1415926……是一个无限小数,也是一个循环小数。 ( ) 6、x 个5.6相加,和是5.6+x 。 ( ) 三、认真审题,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部编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4、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5、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6、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描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7、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8、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9、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0、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因数<或=它本身、倍数>或 = 它本身、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它本身 13、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4、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 4、6、8的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 5、7、9 的数。 15、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16、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7、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8、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19、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0、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20。 21、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22、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3、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至少3个因数) 2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5、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 26、按因数的个数划分为: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1和0 。 27、按2的倍数划分:自然数分为偶数、奇数 28、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 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29、2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 。 30、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 31、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32、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 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3、长方体有6个面。有12条棱,相对(也可以说是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 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3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1)(长+宽+高)×4 (2)长×4+宽×4+高×4 36、(1)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 (3)有8个顶点。 37、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