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一、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2-(D+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二、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钢筋弯钩长度是按规范要求长度进行计算的,房建图纸上是不标注的。钢筋平直长度我们河南为8度抗震按规范要求为10d如果不是抗震区按3d,弯钩长度按6.25d,钢筋弯曲调整值30度角为0.35d、45度角为0.5d、60度角为0.85d、90度角为2d、180度角为2.5d.弯钩增加值小于6mm一个钩40mm、8-10mm一个钩6d、12-18mm一个钩5.5d、20-28mm 一个钩5d、32-36mm一个钩4.5d。

三、按计量中的规则:Ⅰ级钢做受力钢筋时,弯钩有三种形式:180度 90度 135度,三种形式弯钩长度增加分别为6.25d 3.5d 4.9d.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 、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中心弧线长(n*3.14*((r=1.25d)+0.5d)/180)+平直段长度10d-2.25d;(n为弯钩弯曲角度)

弯曲半径 r=1.25d 一级; 2d 二级; 2.5d 三级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是反映工业产品总量的两项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之间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首先,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核算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是工业生产的范围,所反映的都是工业企业本期生产活动的成果。其次,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都遵循最终产品的核算原则。它们核算的均是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品价值,以避免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再次,工业增加值总量计算的基础来自于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差额价值。 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原材料等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和付给各部门的劳务支出,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量,与其他部门没有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值所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周转量。虽然在企业内部产值没有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产值允许重复计算。

附件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 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 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 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 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

(完整版)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法

EVA计算方法 说明: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资本成本=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上知,计算EVA可以分做四个大步骤:(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2)资本的计算;(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4)EVA的计算。下面列出EVA的计算步骤,并以深万科(0002)为例说明EVA(2000年)的计算。 深万科(0002)简介: 公司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深万科A上市日期:1991-01-29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房地产业股本结构:A 股398711877股,B股121755136 股,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共110504928股,股权合计数:630971941股。 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1.以表格列出的计算步骤 下表中,最左边一列(以IS开头)代表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最右边一列(以NOPAT开头)代表计算EVA所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步骤。空格代表在计算相应指标(如NOPAT)的步骤中不包含该行所对应的项。

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 税后净营业 利润 (NOPAT) 的计算步骤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折扣和折让-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利润 + 其它业务利润+ 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 - 当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管理费用- - 销售费用- = 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总利润/税前营业利润 - EVA税收调整* - = 净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 2. 计算公式:(蓝色斜体代表有原始数据,紫色下划线代表此数据需由原始数据推算出)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A税收调整 注:之所以要加上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是因为sternstewart公司在计算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时,所用的长期负债中包含了其实不用付利息的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即,高估了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需加回。 (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 注: 主营业务利润已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直接给出 (3)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弯钩(45度、90度、135度、180度)]箍筋弯钩长度计算公式 理论计算方法:L=2-8bhc*+2max。 箍筋弯钩长度计算 1、对转半圆弯钩180度,为、对直弯钩为90度,、对斜弯钩为45度,、135度箍筋弯钩为,长度弯曲值的计算:计算时,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 还有《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 弯钩度数详详细解释 1、18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 =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180+3d=300+,弯曲调整值=L1- L2=、9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 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90+100-D/2-d=300+,弯曲调整值=L1-L2=、135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

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 =300-D/2-d+**135+10d=300+10d+,弯曲调整值=L1-L2= 上面讲得太复杂,如果你是做预算的,只要记住:钢筋的外皮长度+弯钩长度。外皮长度=矩形断面周长-8*砼保护层厚度+8*箍筋直径;弯钩长度:180度=*箍筋直径; 90度=*箍筋直径;45度=*箍筋直径以复合箍筋5 ×4 为例, 在老规范公式的基础上来推导新规范各种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新规范因保护层为箍筋 外皮到外皮, 在老规范的基础上减去8 d , 就是新规范 2 ×2 外围封闭箍筋1长度的计算公式。 上面这些都是预算钢筋的计算钢筋的精确算法公式。 翻样算钢筋箍筋,最简单,箍筋长加锚固,不考虑什么45度、90度、135度、180度、比如400×450的箍筋,400 +450×2 =1700,然后1700+上弯钩的长度,然后就是长的钢筋,拿去下料,弯出箍筋就好。 工地翻样很多都是这么干,如果弯钩锚固短了,监理要说, 如果锚固长了,公司要说。根据他们要求适当增加或减少锚固长度,锚固长度根据箍筋大小变化,只要×2,然后加上锚固长度 即可,最简单最方便。 箍筋长度算出来了需要算钢筋重量计算,钢筋大小×钢筋大 小×= 钢筋一米重量。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2009-11-27 15:28【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实际统计工作中采用哪种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由上级统计部门确定。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

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由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因此,两者的计算口径和计算原则是一致的。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三部分: 工业总产值=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为了使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更加准确,将工业中间投入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财务费用五个指标,企业应首先计算出这五个指标,再加总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 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不包含工业生产活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三个部分。工业总产值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由于工业总产值包含中间投入价值,因此在企业之

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而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仅是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不受中间投入价值的影响,因此不存在重复计算,其核算结果也不受企业重组、合并、拆分等因素的影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工业生产成果,并能较好地与GDP核算和国际标准接轨。 二、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 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含所有的工业生产活动,包括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活动。 三、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 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行业(即第三级分类)。第二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分为39个行业(即第四级分类),其中采矿业有6个,制造业有3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有3个。 四、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钢筋弯折弯钩计算公式

钢筋弯折弯钩计算公式 第一部分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3.5 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2 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 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4 直径为28mm以下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直径为28mm及以上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5 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6 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光圆钢筋(HPB235,HPB300级钢筋)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HPB235,HPB3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5d,这里按照2.5d计算 钢筋中心线的半径=2.5d/2+d/2=1.75d 钢筋外边线的半径=2.5d/2+d=2.25d 180°圆心角对应的钢筋中心线的圆弧长度=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取3d 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3d+5.5d-2.25d=6.25d

HPB235,HPB300级钢筋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 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长度10d, 钢筋中心线的半径=2.5d/2+d/2=1.75d 钢筋外边线的半径=2.5d/2+d=2.25d 135°圆心角对应的钢筋中心线的圆弧长度=1.75dπ*135°/180°=4.123d 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10d+4.123d-2.25d=11.873d取11.9d HPB235,HPB300级钢筋90°弯钩弯曲调整值的推导: 钢筋中心线的半径=2.5d/2+d/2=1.75d 钢筋外边线的半径=2.5d/2+d=2.25d

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式 (四)(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calculation (four))

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式 (四)(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calculation (four)) Nex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nomic value added is introduced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EVA is given below. Computational model of 1 and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 cost of capital =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 total capital *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Among them: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net profit after tax interest expense + = + + minority income this year amortization of goodwill + deferred tax credit balances increase reserve balances increased + + other capitaliz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 capitaliz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 in the years of amortization Total capital = common equity + minority interests + deferred tax credit (debit balance is negative) + + (cumulative amortization of goodwill reserve inventory impairment provision for bad debts, etc.) + + + capitalization amount of short-term loan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 of long term loan + short-term long-term loans due in part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 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本文将作详细论述。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以下就针对这三要素如何计算作详细介绍。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 (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5)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详见附表一:某厂现价工业总产值计算表)。 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产品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

经济增加值EVA计算方法

EVA 计算方法 说明: 经济增加值(EV 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 资本成本=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上知,计算EV A 可以分做四个大步骤: (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 (2)资本的 计算; (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4)EV A 的计算。下面列出EV A 的计算步骤,并以深万科(0002)为例说明EV A (2000年)的计算。 深万科(0002)简介: 公司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称:深万科A 上市日期:1991-01-29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行业:房地产业 股本结构:A 股398711877股,B 股121755136 股,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共110504928股,股权合计数:630971941股。 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 1. 以表格列出的计算步骤 下表中,最左边一列(以IS 开头)代表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最右边一列(以NOPA T 开头)代表计算EV A 所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 )的计算步骤。空格代表在计算相应指标(如NOPA T )的步骤中不包含该行所对应的项。 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 税后净营业 利润 (NOPA T )的计算步骤 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折扣和折让 -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利润 - 管理费用 - - 销售费用 - = 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 总利润/税前营业利润 - EVA 税收调整* - = 净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

2.计算公式:(蓝色斜体代表有原始数据,紫色下划线代表此数据需由原始数据推算出)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 A 税收调整 注:之所以要加上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是因为sternstewart公司在计算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时,所用的长期负债中包含了其实不用付利息的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即,高估了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需加回。 (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注: 主营业务利润已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直接给出 (3)EV 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4)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长期负债合计—长期借款—长期债券 税率=0.33(从1998年,1999年和2000年) 说明:上面计算公式所用数据大多直接可以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找到(主营业务利润已直接给出)。而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需由原始财务数据推算得出。 3. 计算深万科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2000年) 首先计算出需由其他原始财务数据推算的间接数据项-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和EV A税收调整,然后利用计算结果及其他数据计算出NOPA T. (1)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的计算; 单位:元 长期负债合计123895991.54 减:长期借款80000000.00 减:长期债券 ―――――――――――――――――――――――――――――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43895991.54 乘: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6.03%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2)EV A税收调整的计算; 财务费用1403648.37 加: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加:营业外支出6595016.31 减:营业外收入23850214.53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 1、本期生产原则 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3、市场价格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因此,这一总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所采用的价格。关于增加值的计算价格,国际上采用的有两种,即按基本价格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我国目前采用

钢筋弯钩为度,度,度,时,弯钩长度怎么计算

钢筋弯钩为180度,135度,90度时,弯钩长度怎么计算 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 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 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 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 =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 =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 =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 =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三、弯钩长度的计算 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 四、弯曲调整值的应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1、可比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利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推算,计算公式为: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上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同期规模以下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下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2、现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利用专业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加总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为了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准确核算全市及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省局工业处关于规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规定和市局对数据质量管理的要求,总结近几年来对工业统计数据审核、评估和质量控制的经验,结合目前经济形势并在广泛听取各县(市)、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采用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法取得,即采用经审核通过的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工业税收增长速度,加权计算调控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具体的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方案为: 当月增速=[(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

重+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60%+统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5%+电力部门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10%+∑(电力部门当月全省平均工业分行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分行业增加值比重)*20%+税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税收增长速度*5%]*速度差异调控系数 累计增速=(当月增速+上月累计增速*上月月份)/当月月份 当月总量=认定的当月增速*当月综合价格指数*认定的同月基数 累计总量=当月总量+上月累计总量 一、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直接采用经过审核通过后的按照价格紧缩法计算的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 二、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中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80%以内,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8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80%,按照80%计算。 三、小型企业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小型企业按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30%以内。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3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30%,按照30%计算。四、电力部门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采用电力部门提供的分县工业用电量

钢筋弯钩的计算详解大全

钢筋弯钩的计算详解大全 一、各种钢筋弯钩对应的角度数: 1、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应180度; 2、对直弯钩为3.5d——对应90度; 3、对斜弯钩为4.9d——45度; 4、135度弯钩为11.9d,135度弯钩为11.9d的解释见下面的“135度弯钩的计算”。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 计算时,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三、弯钩长度的计算: 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

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企业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 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 (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3 ) 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

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方法

EV A计算方法 说明: 经济增加值(EV 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资本成本=资本×资本成本率 由上知,计算EV A可以分做四个大步骤: (1)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2)资本的计算; (3)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4)EV A的计算。 下面列出EV A的计算步骤,并以深万科(0002)为例说明EV A(2000年)的计算。 深万科(0002)简介: 公司名称: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深万科A上市日期:1991-01-29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房地产业股本结构:A股398711877 股,B股121755136 股,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共110504928股,股权合计数:630971941股。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1.以表格列出的计算步骤 下表中,最左边一列(以IS开头)代表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最右边一列(以NOPA T 开头)代表计算EV A所用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 T)的计算步骤。空格代表在计算相 应指标(如NOPA T)的步骤中不包含该行所对应的项。 损益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 税后净营业 利润 (NOPAT) 的计算步骤主营业务收入 - 销售折扣和折让-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利润 - 管理费用- = 营业利润/调整后的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总利润/税前营业利润 = 净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 2.计算公式:(蓝色斜体代表有原始数据,紫色下划线代表此数据需由原始数据推算出) (1)税后净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年计提或冲销的坏帐准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投资收益—EV A 税收调整 注:之所以要加上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是因为sternstewart公司在计算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时,所用的长期负债中包含了其实不用付利息的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即,高估了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需加回。 (2)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注: 主营业务利润已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直接给出 (3)EVA税收调整=利润表上的所得税+税率×(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4)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和住房公积金×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长期负债合计—长期借款—长期债券 税率=0.33(从1998年,1999年和2000年) 说明:上面计算公式所用数据大多直接可以在sternstewart公司所提供的原始财务数据中找到(主营业务利润已直接给出)。而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需由原始财务数据推算得出。 3. 计算深万科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2000年) 首先计算出需由其他原始财务数据推算的间接数据项-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和EV A税收调整,然后利用计算结果及其他数据计算出NOPA T. (1)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的计算; 单位:元 长期负债合计123895991.54 减:长期借款80000000.00 减:长期债券 ―――――――――――――――――――――――――――――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和住房公积金43895991.54 乘:3~5 年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6.03% 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2646928.29 和住房公积金所隐含的利息 (2)EV A税收调整的计算; 财务费用1403648.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