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记录全部类型

甲状腺手术记录全部类型
甲状腺手术记录全部类型

甲状腺手术记录(全部类型)

甲状腺肿块切除术

患者今日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全麻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筋膜,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深面的颈前肌群的疏松间隙。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组织钳或止血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探查见患者右侧甲状腺中上极有一约2×3cm2左右结节,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结节及周围少量组织切除。结扎切面出血点,缝合切面。以稀碘伏冲洗创面,彻底止血。于手术区放置14#硅胶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各层,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

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

探查发现,甲状腺左叶未见异常,甲状腺右叶中极可及一约2.5×2cm囊性结节。术中冰冻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决定行右侧腺叶切除术。分离右叶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甲状腺下极,暴露喉返神经,离断甲状腺下动脉,离断峡部,切除甲状腺右叶。遂缝合峡部创面,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于右甲状腺残腔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情况之一)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

探查发现,甲状腺呈弥漫性病变,左叶可及多个结节,最大约0.7*0.5cm,质硬;右叶下极可及0.6*0.5cm结节,质硬。术中冰冻报告:甲状腺左叶多灶性乳头状癌,右侧甲状腺腺瘤样结节

。决定行左侧腺叶切除术+峡部切除+右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气管旁淋巴结清扫术。分离左叶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甲状腺下极,暴露喉返神经,离断甲状腺下动脉,离断峡部,切除甲状腺左叶,细致清除气管旁淋巴结。同上离断右甲状腺血管,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右叶大部连峡部切除,残留约拇指大小。缝合右叶残面,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于左甲状腺残腔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情况之二)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至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

探查发现,甲状腺两叶上极可及多发结节,左叶上极可及一囊性结节,约2*1.8cm。分离左叶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左叶部分甲状腺连囊肿切除,送冰冻,缝

合左叶残面。术中冰冻报告:甲状腺囊肿。同法离断右甲状腺血管,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右叶部分切除。缝合右叶残面,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于左甲状腺残腔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亢手术

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颈部过伸位,麻醉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一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用盐水巾保护皮肤,在颈阔肌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筋膜,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深面的颈前肌群的疏松间隙。牵开上下皮瓣,用止血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横行切开右侧颈前肌群。探查见患者右侧甲状腺大小约8×6×5cm3,内有数枚结节,最大约2cm;左侧大小约6×5×4cm3,内未见结节。向上分离右侧甲状腺上极,离断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向下分离至甲状腺中极,结扎离段中静脉,暴露喉返神经,避免损伤,分离结扎甲状腺下极动

静脉,予以结扎后离断;连同峡部,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切除右侧甲状腺腺叶,保留背面少量被膜。标本送冰冻,结果示: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向上分离左侧甲状腺上极,离断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向下分离至甲状腺中极,结扎离段中静脉,暴露喉返神经,避免损伤,分离结扎甲状腺下极动静脉,予以结扎后离断;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切除左侧甲状腺大部分,保留约2拇指大小甲状腺;结扎切面出血点,缝合切面。置一颈部引流管;仔细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各层,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约200ml,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

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颈部过伸位,麻醉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一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用盐水巾保护皮肤,在颈阔肌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牵开上下皮瓣,用止血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探查见右侧及峡部甲状腺内有数枚结节,暗红色,质硬,最大约2.5cm,整个包绕气管,局部侵犯气管,并与双侧喉返神经粘连,部分甲状腺延伸致胸骨后方,周围可见十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硬,最大约1.5cm,其中可见已肿大淋巴结与右侧颈总动脉及右侧颈内静脉粘连致密;左侧探查未见结节。切除右侧甲状腺上极部分肿块,标本送冰冻,结果示: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

决定行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

将切口向右侧乳突处延伸呈L型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分离颈阔肌直至颈总动脉甲状腺分支水平上约1cm处;向上分离结扎甲状腺上极动静脉;向下分离至甲状腺中极,结扎离段中静脉,分离右侧甲状腺下极,结扎并离段甲状腺下动静脉,连同腺峡部及右侧剩余甲状腺及病灶一并切除;暴露左侧甲状腺下极,离断结扎甲状腺下动静脉,向上分离至甲状腺中极,结扎离段中静脉,分离结扎甲状腺上极动静脉;沿甲状腺后包膜切除,切除左侧甲状腺大部分,仅剩后包膜及约半个拇指大小。结扎切面出血点,对拢缝合切面。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筋膜,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深面的颈前肌群的疏松间隙,上至颈总动脉甲状腺分支水平上约1cm,下至锁骨水平,牵开胸锁乳突肌,沿颈内静脉骨骼

化处理,上至颈内静脉面静脉分支水平,下至锁骨水平,骨骼化颈总动脉,下至锁骨水平,上至颈总动脉甲状腺分支水平,保留迷走神经、膈神经、副神经进行右侧颈部清扫,上至颈总动脉甲状腺分支水平,下至锁骨水平,内至气管右侧缘,外至斜方肌外侧缘,连同右侧颈前肌群(右胸锁乳突肌除外)整个切除。

置一颈部引流管;仔细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及皮肤层。术中出血约300ml,术程顺利,病人安返;标本送病理。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颈部过伸位,麻醉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一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用盐水巾保护皮肤,在颈阔肌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筋膜,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深面的颈前肌群的疏松间隙。牵开上下皮瓣,用止血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探查见患者右侧甲状腺中极背面有一约4×3cm2左右结节,灰白色囊性,左侧探查未见结节。向下分离右侧甲状腺下极,暴露喉返神经,避开喉返神经,离断结扎甲状腺下动静脉,向上分离至甲状腺中极,结扎离段中静脉,分离结扎甲状腺上极动静脉;保留甲状腺峡部,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切除右侧甲状腺约85%甲状腺,保留背面少量被膜。标本送冰冻,结果示:右侧甲状腺囊肿。结扎切面出血点,缝合切面。置一颈部引流管;仔细止血;清点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各层,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手术记录(甲状腺手术)

左甲状腺瘤

手术名称:左甲状腺瘤根治术

手术经过:

颈丛麻醉完毕,患者取平卧位、垫肩,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颈部胸骨柄上方两横指做横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游离皮瓣,沿颈前前正中线切开颈前肌群,暴露左侧甲状腺,左侧甲状腺中部可触及约3cmX2.5cm大小肿物,质地中等,表面欠光滑,移动度差,游离左侧甲状腺,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沿肿物边缘钝性、锐性交替分离肿物,完整切除肿物,送快速病理检查,严密止血,等待病理结果。病理示:左甲状腺乳头状瘤,术中诊断左甲状腺癌明确,决定行左侧功能性颈清术。改为气管插管全麻,头偏向健侧,扩大切口,向右延长至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左侧延长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延长,

游离皮瓣,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内侧至颈前正中线,外侧至斜方肌前缘。在锁骨上缘约2cm处断颈外及颈前静脉,在颈外三角游离皮瓣并暴露副神经,游离胸锁乳突肌,注意不要损伤其后方颈动脉鞘,切开颈动脉鞘,游离颈内静脉外侧,注意不要损伤颈内静脉及其下缘的胸导管;在锁骨上方约2cm处切开兢深筋膜,注意不要损伤膈神经、臂丛,沿斜方肌前缘、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表面,颈内静脉外侧,清除颈后三角及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外侧区脂肪及淋巴结;进一步清除颈动脉、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

经、喉上神经,清除气管前、气管食管旁淋巴结,在健侧甲状腺峡部断甲状腺,缝合甲状腺创面,断颈前肌群,取出标本,严密止血,冲洗创面,沿切口放置橡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标本送检病理。

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右上肢外展90度,常规消毒、铺巾。

作右乳晕切口,长约3cm,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于肿物周围禊行切口乳腺组织,完整切除一肿物,约2.0cmX2.0cmX2.0cm大小,质中,送快速病理检查示:右乳腺癌,决定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于距肿物周围约4cm作一长梭形切口,长约25cm,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于皮下向四周游离皮瓣,上至锁骨,下至腹直肌前鞘,内至胸骨,外至背阔肌前缘。于乳腺后方游离,切除胸大肌筋膜,结扎穿支气管。解剖腋血管鞘,结扎分支小血管,注意保护胸长神经、胸背神经,清除腋窝淋巴结脂肪组织,将右乳腺包括乳头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清除胸大小肌间淋巴结脂肪组织,电凝止血,冲洗创面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点,器械敷料清点无误,无张力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关闭切口,加压包扎。

手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步骤详解

1.体位仰卧位,垫高肩部,使头后仰,以充分显露颈部[图1-1];头部两侧用小沙袋固定,以防术中头部左右移动污染切口。 2.切口于胸骨上切迹上方2横指处,沿皮纹作弧形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外缘;如腺体较大,切口可相应弯向上延长[图1-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用组织钳牵起上、下皮瓣,用刀在颈阔肌后面的疏松组织间进行分离,上至甲状软骨下缘[图1-3],下达胸骨柄切迹。此间隙血管较少,过深或过浅分离时常易出血。用无菌巾保护好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用4号丝线缝扎两侧颈前静脉[图1-4]。 3.切断甲状腺前肌群,显露甲状腺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剪开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群分开,然后在颈中线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再用血管钳分开肌群,深达甲状腺包膜[图1-5]。以示指和刀柄伸至颈前肌群下方,在甲状腺与假包膜之间轻轻分离甲状腺腺体,并将肌肉顶起,在血管钳间横行切断,以扩大甲状腺的显露。注意肌肉横断部位不应与皮肤切口在同一水平上,避免愈合后形成疤痕粘连[图1-6]。 4.处理甲状腺上极通常先自右叶开始施行手术,为便于处理上极,首先在上极的内侧分离、切断结扎甲状腺悬韧带,此韧带内有血管,分离要仔细,结扎要牢靠。再沿着甲状腺侧叶的外缘用手指向上极剥离,以充分显露右叶上极。将甲状腺右叶向下内牵引(或在甲状腺右上极处贯穿缝扎一针,便向下内牵引甲状腺上极),再用小拉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上断端向上拉开,露出上极。术者以左手拇、示、中指捏住上极末端,右手持直角钳由内侧沿甲状腺上动、静脉深部绕至外侧,顶住左示指,向外穿出,引过一根7号丝线,在离开上极约~处结扎上极血管[图1-7]。在结扎线与上极间再夹2把血管钳,在血管钳间剪断血管,血管残端再缝扎一道[图1-8]。注意此处血管结扎、缝扎要牢靠,否则血管一旦缩回,出血较多,处理困难。处理上极血管时应尽量靠近腺体,以防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图1-9]。继续钝性分离甲状腺上级的后面,遇有血管分支时,可予结扎、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步骤详解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步骤详解 1.体位仰卧位,垫高肩部,使头后仰,以充分显露颈部[图1-1];头部两侧用小沙袋固定,以防术中头部左右移动污染切口。 2.切口于胸骨上切迹上方2横指处,沿皮纹作弧形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外缘;如腺体较大,切口可相应弯向上延长[图1-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用组织钳牵起上、下皮瓣,用刀在颈阔肌后面的疏松组织间进行分离,上至甲状软骨下缘[图1-3],下达胸骨柄切迹。此间隙血管较少,过深或过浅分离时常易出血。用无菌巾保护好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用4号丝线缝扎两侧颈前静脉[图1-4]。 3.切断甲状腺前肌群,显露甲状腺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剪开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群分开,然后在颈中线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再用血管钳分开肌群,深达甲状腺包膜[图1-5]。以示指和刀柄伸至颈前肌群下方,在甲状腺与假包膜之间轻轻分离甲状腺腺体,并将肌肉顶起,在血管钳间横行切断,以扩大甲状腺的显露。注意肌肉横断部位不应与皮肤切口在同一水平上,避免愈合后形成疤痕粘连[图1-6]。 4.处理甲状腺上极通常先自右叶开始施行手术,为便于处理上极,首先在上极的内侧分离、切断结扎甲状腺悬韧带,此韧带内有血管,分离要仔细,结扎要牢靠。再沿着甲状腺侧叶的外缘用手指向上极剥离,以充分显露右叶上极。将甲状腺右叶向下内牵引(或在甲状腺右上极处贯穿缝扎一针,便向下内牵引甲状腺上极),再用小拉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上断端向上拉开,露出上极。术者以左手拇、示、中指捏住上极末端,右手持直角钳由内侧沿甲状腺上动、静脉深部绕至外侧,顶住左示指,向外穿出,引过一根7号丝线,在离开上极约0.5~1.0cm 处结扎上极血管[图1-7]。在结扎线与上极间再夹2把血管钳,在血管钳间剪断血管,血管残端再缝扎一道[图1-8]。注意此处血管结扎、缝扎要牢靠,否则血管一旦缩回,出血较多,处理困难。处理上极血管时应尽量靠近腺体,以防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图1-9]。继续钝性分离甲状腺上级的后面,遇有血管分支时,可予结扎、切断。将甲状腺轻轻牵向内侧,在腺体外缘的中部可找到甲状腺中静脉,分离后,结扎、剪断[图1-10]。 5.处理甲状腺下极将甲状腺向内上方牵引,沿甲状腺外缘向下极分离,用小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下断端向下拉开,露出下极,在下极,甲状腺下静脉位置较浅,一般每侧有3~4支,并较偏内下方,寻见后予以结扎、切断[图1-11]。在少数情况下,此处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如有,应一并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一般不需显露或结扎,以免损伤返神经并使甲状腺缺血,发生功能障碍。如需结扎,应采用囊内结扎法,不结扎主干,只结扎在远离喉返神经,进入真包膜和腺体处的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图1-12]。一般不需常规显露喉返神经。 6.处理峡部完全游离甲状腺下极后,将腺体拉向外侧,显露甲状腺峡部,用血管钳由峡部下缘的气管前方向上分离峡部后方,将钳尖由峡部上方穿出[图1-13]。张开血管钳,扩大峡部和气管间的间隙,引过两根粗丝线,分别在峡部

甲状腺手术记录全部类型

甲状腺手术记录(全部类型) 甲状腺肿块切除术 患者今日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全麻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筋膜,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深面的颈前肌群的疏松间隙。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组织钳或止血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探查见患者右侧甲状腺中上极有一约2×3cm2左右结节,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结节及周围少量组织切除。结扎切面出血点,缝合切面。以稀碘伏冲洗创面,彻底止血。于手术区放置14#硅胶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各层,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

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 探查发现,甲状腺左叶未见异常,甲状腺右叶中极可及一约2.5×2cm囊性结节。术中冰冻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决定行右侧腺叶切除术。分离右叶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甲状腺下极,暴露喉返神经,离断甲状腺下动脉,离断峡部,切除甲状腺右叶。遂缝合峡部创面,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于右甲状腺残腔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情况之一)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 探查发现,甲状腺呈弥漫性病变,左叶可及多个结节,最大约0.7*0.5cm,质硬;右叶下极可及0.6*0.5cm结节,质硬。术中冰冻报告:甲状腺左叶多灶性乳头状癌,右侧甲状腺腺瘤样结节

胸内甲状腺手术治疗体会3400字

胸内甲状腺手术治疗体会3400字 【摘要】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治疗和手术入路选择原则。方法:回顾1976年初至2021年底期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62例,恶性肿瘤8例。结果: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CT、MRI等检查确立诊断。手术入路一般分3种:①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坠入胸腔内的甲状腺多可经此切口完成手术(本组65例)此切口便于处理甲状腺上、下血管及中静脉,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率。②低位领形切口加纵劈开胸骨:适于较大的甲状腺不能自胸廓入口取出、疑有恶性变、粘连严重或低位领形切口操作困难者(本组3例)。③开胸手术:适用于迷走性甲状腺肿或坠人深度在12cm以上或从颈部取出困难及术前诊断不明者(本组2例)。术后并发症5例,为出血及损伤喉返神经。结论:X线胸片、CT、MRI检查、同位素扫描是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胸内甲状腺肿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物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出血和喉返神经损害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可通过术中防范措施来预防。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头颈外科经常遇到的甲状腺病变,手术是治疗该病唯一有效的手段。然而对于不同状况下的胸骨后甲状腺肿采取其相应的外科策略,能使患者得到恰当合理的治疗。现回顾我院1976~2021年手术治疗7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内甲状腺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44例,女26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62例,恶性肿瘤8例。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喘鸣57例,胸痛6例,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1例。无自觉症状5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和CT检查,提示肿块位于右前上纵隔55例,位于左前上纵隔6例,位于中纵隔7例,位于后上纵隔2例。肿物平均大小为8cm×6cm×5cm。60例行同位素核扫描,提示胸骨后吸碘42例,颈胸部冷结节4例,温结节2例,未见异常12例。1.2手术治疗70例均手术治疗,手术径路分别为颈部领式切口65例,低位领形切口加纵劈开胸骨3例,开胸手术2例。1.3结果及随访本组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8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5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6例,正常甲状腺1例。本组术前明确诊断58例(82%),余误诊为纵隔肿瘤。术后并发症3例(4.2%),其中出血2例,喉返神经损害1例,本组无近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7例,随访率95.7%,随访时间1~20年,除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病人术后5年复发外,余无复发病例。2讨论 2.1胸内甲状腺肿的定义有3种,分别为甲状腺部分、完全或50%以上位于胸廓入口平面以下,我们认为后者比较有临床意义。临床症状主要由于肿物压迫气管、食管,牵扯刺激神经造成,肿物大小及位置不同,可引起不同症状,也可能无明显不适。和颈部甲状腺疾病类似,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4O岁以上,本组平均年龄达55岁,因而伴有多种合并症,增加治疗的难度,影响疗效。病理类型主要是结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护理常规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伤口渗血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和窒息、有无声音嘶哑、有无进水呛咳、有无手足抽搐、 有无皮下气肿、有无皮肤水肿,皮下瘀斑、有无乳糜漏 2、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3、甲状腺危象:多发生在术后12-36小时内。表现为高热、心率每分钟120次以上,烦躁 不安、多汗、呕吐、腹泻、谵妄以致昏迷 4、疼痛 【护理措施】 1、同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2、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解释工作,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 3、术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 4、饮食:术后禁食,6h后如无恶心、呕吐,可进温冷流质,宜少量慢饮,观察有无呛咳。 术后1~2天可进半流质,无不适可进普食。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以便早期发现 有无内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手足麻木及抽搐,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6、引流管护理:应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扭曲、打折,将负压引流器妥善固定,防止牵拉、 受压。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若引流量>100ml/h,呈鲜红色,及时报告。 7、并发症的护理: ①呼吸困难和窒息:(1)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平稳,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2)观察颈部是否迅速增大,切口敷料有无渗血,保持颈部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3)帮助患者翻身、咳痰、减少探视,少说话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②切口出血:密切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一旦出现颈部迅速肿大或引流液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多血液,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③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1)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呼吸节率、频律,避免发生呼吸困难和窒息等情况;(2)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包、吸痰设备和急救药品以备急用;(3)若为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可声音嘶哑,双侧损伤可失音或呼吸困难,可以应用促神经恢复药、针灸、理疗等,一侧损伤可由对侧代偿,6个月后发音可好转,双侧损伤需做气管切开,以后可进行手术修补;(4)若为喉上神经损伤,外支损伤,患者出现声音低调,内支损伤可出现饮水呛咳,要协助患者坐起进食或进半固体饮食,一般理疗后可恢复。 ④甲状旁腺损伤/手足抽搐:(1)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有无不适;(2)饮食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等,以减少对钙的吸收,给以高钙低磷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腐等。症状轻者服用维生素D3和钙片,症状重者服用双氢速变固醇,以提高血中钙含量,抽搐发作时,立即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地西泮等以解除痉挛。 ⑤乳糜漏:应立即局部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吸引,以排出引流液、促使淋巴管闭塞,并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愈合。 ⑥甲状腺危象:(1)吸氧,以减轻组织缺氧;(2)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降温,使用物理降温、退热药物或冬眠药物降温,使患者体温保持在37℃左右,严重高热、惊厥者可行人工冬眠;(4)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3~5毫升或给10%碘化钠5~10毫升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以降低循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5)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滴,以降低应激;(6)使用受体阻滞剂或抗交感神经药,常用的有心得安或利血平;(7)镇静剂,常用鲁米那肌肉注射,6~8小时1次;(8)若有心衰者可给予强心药,如洋地黄制剂,若有水肿可给予速尿。 7、与腔镜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的护理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巨大甲状腺腺瘤或巨大甲状腺囊肿而进行的手术.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段.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指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的手术. 一、应用解剖 1.大体部位:甲状腺位于颈前正中区,表面皮肤和较薄的颈前肌群。重约30g,质地柔软,不易看到或摸到。上方为甲状软骨,下方为胸锁关节,后方是2~4气管环。甲状腺状如锥形,左、右各一,上极较尖,下极较平整,中间以一称为峡部的狭窄部分相连。甲状腺有两层包膜,外层为外科膜,也称假包膜,内层为固有膜,也称真包膜,两层包膜间有一潜在的间隙。在此间隙内,两侧腺体的背面附有甲状旁腺,通常为四枚。甲状腺腺体借假包膜和悬韧带固定于气管软骨、环状肋骨之上。因此在吞咽时,甲状腺也随之上下移动。 2.血管供应:甲状腺血液供应丰富,主要由双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供应。甲状腺上、下动脉之间,甲状腺动脉分支与气管、喉部动脉分支之间有广泛吻合沟通,故即使结扎、切断所有甲状腺上、下动脉也不会发生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缺血。甲状腺上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近上极处进入甲状腺;下动脉由

锁骨上动脉发出,进入下极附近。甲状腺静脉分为上、中、下三支。上、中静脉 汇入颈内静脉,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 3.神经分布:甲状腺本身的神经分布临床意义不大。但其附近的神经由于与甲状腺解剖关系密切,在手术时显得较重要。与甲状腺关系密切的神经主要是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为感觉支,分布于喉粘膜,外支为运动支,支配环状肌。喉返神经则支配声带运动。 4.甲状腺素的作用:甲状腺素是由甲状腺合成、贮存和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参与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分化,并影响体内水的代谢。 二、术前准备 1、术前访视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手术患者,与病人交流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发放术前宣教资料,简单介绍手术室的位置及手术室的条件及术前准备内容、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讲解手术方式、优点和成功率及医生的技术经验等,使其建立起对手术治疗的信心,缓解患者术前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次日的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患者准备训练颈过伸位 3、特殊器械准备 仪器高频电刀 器械布包、甲状腺手术包、灯罩 特殊用物皮片、4-0慕丝线、5-0带针慕丝线、超声刀等 三、麻醉方式颈丛麻醉或全麻

浅谈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7例体会

浅谈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7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3-07-18T17:27:40.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胡天寿[导读] 甲状旁腺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低钙抽搐的情况,误伤和挫伤或血供障碍是产生低钙抽搐的一般原因。胡天寿(云南省腾冲县界头中心卫生院 679107)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全切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4月期间,一共收治了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患者37例。对这些患者的病灶进行完整地切除。保留上极甲状腺组织,显露喉返神经全程,对患者的甲状腺进行保护。结果 3例患者声音嘶哑,对患者进行营养神经和激素治疗,3~5个月得到缓解。出现手足部或面部强直感或麻醉的患者有4例,采用钙剂进行治疗7~14d后症状消失。结论此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和强灵活性以及效果显著的优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保留上极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308-01 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4月期间,对收治的患者进行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的治疗。治疗的效果显著,并且出现的并发症少,现将有关治疗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4月期间,一共收治了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患者37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的年龄在3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4.3)岁;对患者进行诊断,并确诊患者为甲状腺疾病。其中有20例患者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瘤患者有8例,9例原发性患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1.2 麻醉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都采用双侧劲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其中有4例患者在手术中,外加局部的浸润麻醉。 1.3 手术的方式 在不将肌肉横断的情况下将劲前肌沿正中线分开。使甲状腺显露出来,再侧方钝性进行分离之后进行结扎,同时进行离断开甲状腺中的静脉。下级向内上翻转牵引。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与支气管食管沟以及颈总动脉内侧的疏松组织间,将其找出。在找到之后,对其进行识别,并对下旁腺进行保护。将下级的血管和软组织进行离断,使用小弯钳沿着喉返神经的表面向上对血管和软组织进行分离,分离至患者的如喉部,但是保留患者的上极腺体。结甲和腺瘤是否保留,必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最后一直保留到正常的腺组织。甲亢患者在一般手术的情况为原甲状腺需要保留1/7~1/9。大概为4g。 1.4 残面的处理在预切处的4号线分束处的残面,对其进行双重结扎。然后再进行观察,如果残面没有出现明显的出血现象,再对残面使用八字缝合的办法进行处理。 2 结果 其中有3例患者的声音出现嘶哑,在对患者进行营养神经和激素的治疗,3~5个月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出现手足部或面部强直感或麻醉的患者有4例,在对患者采用钙剂进行治疗7~14d之后,患者的症状消失。此次的患者没有出现手术后出血的情况。 3 讨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则是其中的一种严重性并发症[1]。本次都是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的情况进行的手术,没有出现喉返神经的离断情况。将喉返神经暴露的方式有:甲状软骨下角径路;甲状腺下动脉径路;峡部向气管食管沟径路。所有方式中,甲状腺下动脉径路最常用。甲状腺的动脉比较固定,所以可以根据喉返神经进行解剖,解剖成三角:甲状腺下动脉作为上边;颈总动脉作为外侧边;气管食管作为内侧边;喉返神经正好在解剖的三角里面。解剖时,要仔细、耐心、轻柔;操作时要轻柔,一旦出血,不要使用钳夹和结扎盲目处理。 甲状旁腺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低钙抽搐的情况,误伤和挫伤或血供障碍是产生低钙抽搐的一般原因。上甲状旁腺的固定位置在甲状腺叶背侧上与甲状腺叶背侧中的1/3交界处[2];而下甲状旁腺多位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交叉处,范围大约为2cm[3]。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对甲状腺患者使用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可以减少患者旁腺的损伤,还可以对患者旁腺的损伤起到预防作用,还可以保护好患者的上位旁腺[4]。下动脉的处理使用囊内结扎法,可以保证甲状腺有充分的血液供应[5]。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患者使用保留甲状腺上极的次全切除术简单可行,使甲状腺分离组织产生分离的现象得到避免[6],也可以使手术后的出血情况得到明显的降低。全程的暴露出患者的喉返神经,有效地减少了对喉返神经的损伤,与传统的手术相比,此手术,能够有效的对残留的大小进行掌握,便于手术的进行,进而节约了手术的时间,在临床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张喜,邓镜龙,邓建国.不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5(01):14-15. [2]周大勇.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 1,26(23):103-104. [3]卢宝俊.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 12,35(30):6509-6510. [4]刘洪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1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15(1):4 6.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②喉头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 ③术后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如因出血所引起者,尚有颈部肿胀,引流口渗出鲜血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在床旁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肿;如情况仍无改善,应立即做气管切开,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晚期常继发双眼白内障。 在不出现搐搦的间歇期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明显增高,如果在耳前叩击面神经、颜面肌肉即发生短促的痉挛(chrostek征)、如果用力压迫患者的上臂神经,即引起手的搐搦(Trousseau征)。 血钙多降低血磷则上升,同时尿中的钙、磷排出减少。 治疗: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毫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克,每日3~4次。同时加用维生素D2,每日5万~10万单位,以促使其在肠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二氢速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钙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近年,同种导体甲状旁腺移植,亦有疗效,但不持久。

浅谈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7例体会

浅谈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7 例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保留上级 [论文摘要]目的改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保证病灶完整切除,保留少许上极的甲状腺组织,全程显露喉返神经,保护甲状腺。结果37例中出现声音嘶哑3例,经激素、营养神经治疗,3~5个月缓解;4例出现面部或手足部强直感或麻木感,钙剂治疗7~14d恢复。结论该术式灵活性强,操作简便,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用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治疗。 我院外科自2003年3月~2008年3月采用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37例,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了术后并发症,使手术简单化,缩短了手术时间。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7列,男11列,女26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4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其中甲状腺肿19例,甲状腺腺瘤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 1.2麻醉方法 采用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34例,采用颈段低浓度连续硬膜外麻醉2例,气管内麻醉1例。 1.3手术方式 沿正中线分开颈前肌,一般不必横断肌肉。显露甲状腺,再侧方钝性分离后结扎离断甲状腺中静脉,下级向内上翻转牵引,在甲状腺下动脉,支气管食管沟,颈总动脉内侧疏松组织间选、寻找喉返神经,找到后识别并保护下位旁腺。离断下级血管及软组织,沿喉返神经表面小弯钳向上分离,直进如喉部。保留上极腺体视病情而定,结甲和腺瘤,保留到正常腺组织,甲亢患者保留原甲状腺1/7~1/9,即保留4g 左右。 1.4残面处理 在预切处4号线分束双重结扎,观查残面,无明显出血后,残面八字缝合。 2结果

甲状腺手术记录

全切+中央区+一侧颈清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半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2cm顺皮纹方向作横弧切口约9m,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在颈深筋膜浅层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上缘,下至胸骨切迹。切开颈白线,游离并向双侧牵开颈前肌群,切开甲状腺外科被膜,腺体表面光滑。充分显露双侧甲状腺。探查见:甲状腺右叶可触及一质硬结节,约1.0*1.0cm左右,侵及被膜,边界不清: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质软结节,约0.3*0.3cm,未侵及被摸,边界清;峡部未触及明显结节。沿预定切线钳夹血管钳,切除探及之结节及周围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送快速病理示:(右叶)甲状腺微小乳状癌,3处,直径0.1-0.8cm,右叶甲状腺周围淋巴结1枚,查见转移癌;(左叶)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向家属交代病情,表示理解,讨论后决定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右侧第Ⅱ、Ⅲ、Ⅳ、Ⅴ组淋巴结清扫术。分离甲状腺右侧叶,紧贴腺体切断并结扎甲状腺上、中、下血管,解剖喉返神经并予以保护,探查见上极后方及下极后方各有一甲状旁腺,予以原位保留并注意保护血供,完整切除甲状腺右叶及峡部;分离甲状腺左侧叶,紧贴腺体切断并结扎甲状腺上、中、下血管,解剖喉返神经并予以保护,探查见上极后方及下极后方各有一甲状旁腺,予以原位保留并注意保护血供,完整切除甲状腺左叶;仔细检查切除组织,未见甲状旁腺组织。探查中央区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予以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注意保护双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 打开右颈血管鞘,保护迷走神经,探查Ⅱ、Ⅲ、Ⅳ组淋巴结,游离并牵开右胸锁乳突肌,探查Ⅴ组淋巴结,见Ⅳ组有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偏硬,第Ⅱ、Ⅲ、Ⅴ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自上向下清扫Ⅱ、Ⅲ、Ⅳ、Ⅴ组淋巴结,注意保护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膈神经、副神经、淋巴导管。 打开左颈血管鞘,保护迷走神经,探查Ⅱ、Ⅲ、Ⅳ组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注意保护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膈神经、副神经、胸导管。 仔细检查无肿大淋巴结及剩余甲状腺腺体,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创腔置引流管一根,自切口下方戳孔引出,予以固定。清点器械敷料无误,逐层缝合,用可吸收线缝合皮肤。术中出血约30ml,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清醒后声音无嘶哑、饮水呛咳等不适,术后处理详见医嘱。

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专家共识(最全版)

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专家共识(最全版) 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已有20余年历史。1996年Gagner 等[1]最早报道了经颈部入路腔镜下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1997年H üscher等[2]最先报道了胸壁入路腔镜下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2001年国内文献首次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良性肿物切除术[3]。自从Micooli 等于2001年报道腔镜辅助下完成首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 surgery,ETS)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并在临床中逐渐推广,且不同入路的ETS先后被报道。在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scarless in the neck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中,胸前入路是公认的、首选的颈外途径的入路。但随着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广泛开展,学界也存在着诸多争议。为了规范化开展及普及SET,统一其适应证与禁忌证等相关内容,在收集国内多家中心10余年的经验及相关最新文献基础上,特制定本共识。 本共识适用于经胸前入路(胸乳或全乳晕入路)SET,以下未说明入路的SET,均指胸前入路。 略 2.1 术前评估术前除常规评估病人全身器官功能及有无禁忌证外,还应评估肿瘤的良恶性,结节大小,与周围组织器官如气管、食管

和动静脉的关系;如为恶性,尽可能明确其病理学类型,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等情况。 同时须评估病人的颈部及胸部条件,包括乳房大小、有无胸廓(锁骨)畸形、肥胖程度等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推荐1:建议常规行降钙素及癌胚抗原(CEA)检查,尽可能排除甲状腺髓样癌(推荐等级:A)。 推荐2:术前影像学怀疑或难除外恶性者,推荐常规开展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良恶性及病理学类型;有条件者,可开展基因学检测(推荐等级:B)。 推荐3:术前常规评估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水平,明确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桥本甲状腺炎;对于这两类病人,须评估腺体大小及质地等(推荐等级:C)。 推荐4:术前常规行颈部增强CT检查,评估肿瘤或转移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于碘造影剂过敏者,考虑行颈部增强MRI 检查,对于曾经有隆胸史的病人,建议加做胸部CT或者MRI检查(推荐等级:C)。 2.2 术前准备 SET术前准备和开放手术基本一致。对于甲亢病人,术前严格执行甲亢术前准备,服用碘剂,达到符合手术的标准。 推荐5:对于甲亢病人,要在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常规口服Lugol液10~14 d,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及甲亢危象可能(推荐等级:B)。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

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是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人施行患侧甲状腺(包括甲状腺峡部及对侧甲状腺大部)及颈部区域淋巴结的广泛切除术。手术范围除甲状腺本身的处理外,还包括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喉前、气管前、气管旁及喉返神经组淋巴结)的清除,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颈内静脉上、中、下三组淋巴结一并切除,颈后三角(不少作者常规切除副神经)及颌下三角、颏下三角淋巴结的清除。需要时还应加做前上纵隔清除。更甚者颈前只保留极薄的皮瓣而切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近年来,不少作者采用改良颈部根治术而取得可喜的效果,其功能及美观方面的效果更为满意。现将改良颈部根治术介绍如下:[适应证] 1.浸润型乳头状腺癌。 2.浸润型滤泡头腺癌。 3.髓样癌。 [禁忌证] 1.全身情况极差或患有其他重要系统或器官的严重疾患,难以承受较大手术者。 2.已有远处转移者。 3.未分化癌。

[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麻。 [手术步骤] 1.体位将头转向对侧以充分显露颈外侧及后外侧。 1-1“⊥”形切口 2.切口在颈部领式切口的基础上,经患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向上,直达乳突下缘,形成⊥形切口[图1-1]。 3.显露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如颈阔肌无肿瘤浸润应予保留。在颈阔肌深面分离皮瓣,内侧可超过气管中线,外侧达斜方肌的前缘,向下可抵锁骨上,向上越过下颌骨下缘约2cm。将皮瓣分别向上、下、前、后翻转,缝合固定在相应部位的皮肤上。 4.分离胸锁乳突肌沿胸锁乳突肌内侧缘进入,将其向外牵引。如显露不满意时可于胸锁乳突肌下端附着点以上2cm处切断,将其上翻,术毕重新缝合。包裹肌肉的筋膜也应予切除。

5.切除舌骨下诸肌由颈白线分开两侧舌骨下肌群后,沿锁骨端附着缘将舌骨诸肌切断并向上翻,待以后一并切除。 6.切除患侧甲状腺切除患侧甲状腺(应包括峡部及对侧相邻甲状腺大部),保留健侧外后一部分甲状腺以维持生理功能。甲状腺处理可从下极开始,向上翻转,此时应注意勿损伤喉返神经,峡部可于气管前用止血钳贯穿后,分别在两侧切除。健侧甲状腺处理可行部分或大部切除术。 7.处理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的保存与否可按具体病例而定。如颈部淋巴结有广泛转移,为保证根治效果,以同时切除颈内静脉为宜。如转移情况不严重,或对侧颈内静脉已在前次手术中切除,术侧颈内静脉应予以保留。如需切除颈内静脉时,应打开颈动脉鞘,仔细分离颈内静脉,谨防分破造成出血或气栓。在靠近锁骨上缘将颈内静脉结扎切断,近心端应加缝扎[图1-2]。然后提起颈内静脉远心端,向上分离,在颈内静脉走行上有上、中、下三组淋巴结,应一并摘除。将颈内静脉分离至颌下三角区,在颌下腺下缘结扎、切断,注意防止损伤迷走神经及颈动脉。

甲状腺手术记录

甲状腺肿块切除术患者今日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全麻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 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筋膜,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深面的颈前肌群的疏松间隙。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组织钳或止血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探查见患者右侧甲状腺中上极有一约2×3cm2左右结节,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结节及周围少量组织切除。结扎切面出血点,缝合切面。以稀碘伏冲洗创面,彻底止血。于手术区放置14#硅胶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各层,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探查发现,甲状腺左叶未见异常,甲状腺右叶中极可及一约2.5×2cm囊性结节。术中冰冻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决定行右侧腺叶切除术。分离右叶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甲状腺下极,暴露喉返神经,离断甲状腺下动脉,离断峡部,切除甲状腺右叶。遂缝合峡部创面,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于右甲状腺残腔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情况之一)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探查发现,甲状腺呈弥漫性病变,左叶可及多个结节,最大约0.7*0.5cm,质硬;右叶下极可及0.6*0.5cm结节,质硬。术中冰冻报告:甲状腺左叶多灶性乳头状癌,右侧甲状腺腺瘤样结节。决定行左侧腺叶切除术+峡部切除+右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气管旁淋巴结清扫术。分离左叶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甲状腺下极,暴露喉返神经,离断甲状腺下动脉,离断峡部,切除甲状腺左叶,细致清除气管旁淋巴结。同上离断右甲状腺血管,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右叶大部连峡部切除,残留约拇指大小。缝合右叶残面,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于左甲状腺残腔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情况之二)

甲状腺手术

左甲状腺瘤 手术名称:左甲状腺瘤根治术 手术经过: 颈丛麻醉完毕,患者取平卧位、垫肩,常规消毒、铺巾。 取左颈部胸骨柄上方两横指做横切口,长约6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游离皮瓣,沿颈前前正中线切开颈前肌群,暴露左侧甲状腺,左侧甲状腺中部可触及约3cmX2.5cm 大小肿物,质地中等,表面欠光滑,移动度差,游离左侧甲状腺,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沿肿物边缘钝性、锐性交替分离肿物,完整切除肿物,送快速病理检查,严密止血,等待病理结果。病理示:左甲状腺乳头状瘤,术中诊断左甲状腺癌明确,决定行左侧功能性颈清术。改为气管插管全麻,头偏向健侧,扩大切口,向右延长至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左侧延长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上延长,游离皮瓣,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内侧至颈前正中线,外侧至斜方肌前缘。在锁骨上缘约2cm处断颈外及颈前静脉,在颈外三角游离皮瓣并暴露副神经,游离胸锁乳突肌,注意不要损伤其后方颈动脉鞘,切开颈动脉鞘,游离颈内静脉外侧,注意不要损伤颈内静脉及其下缘的胸导管;在锁骨上方约2cm处切开兢深筋膜,注意不要损伤膈神经、臂丛,沿斜方肌前缘、前中斜角肌、肩胛提肌表面,颈内静脉外侧,清除颈后三角及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外侧区脂肪及淋巴结;进一步清除颈动脉、甲状腺中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清除气管前、气管食管旁淋巴结,在健侧甲状腺峡部断甲状腺,缝合甲状腺创面,断颈前肌群,取出标本,严密止血,冲洗创面,沿切口放置橡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术程顺利,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安返病房,标本送检病理。 甲状腺肿块切除术 患者今日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全麻达成后,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kocher 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开筋膜,分离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深面的颈前肌群的疏松间隙。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组织钳或止血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然后上下切开。探查见患者右侧甲状腺中上极有一约2×3cm2左右结节,用数把血管钳夹住甲状腺组织,边钳夹边切除,将结节及周围少量组织切除。结扎切面出血点,缝合切面。以稀碘伏冲洗创面,彻底止血。于手术区放置14#硅胶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器械无误后,依次缝合各层,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形领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用组织钳牵开颈阔肌,在其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切迹,两侧越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用无菌纱布保护切口,牵开上下皮瓣,用血管钳提起颈白线两侧组织,切开颈白线直达甲状腺固有被膜。 探查发现,甲状腺左叶未见异常,甲状腺右叶中极可及一约2.5×2cm囊性结节。术中冰冻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决定行右侧腺叶切除术。分离右叶甲状腺上极,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甲状腺下极,暴露喉返神经,离断甲状腺下动脉,离断峡部,切除甲状腺右叶。遂缝合峡部创面,以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于右甲状腺残腔放置引流管一根,持续负压吸引。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表面皮肤以皮内缝合法缝合。术中出血少量,术程顺利,病人安返。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 麻醉达成后,平卧位,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约两横指处顺皮纹方向作弧

谈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770050.html, 谈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作者:郭军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80-01 在对甲状腺机能亢进与多发性引甲状腺腺瘤等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借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也是对这些疾病治疗较为有效的方法。如果患者有这些疾病的存在,要及时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减少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提升疾病的康复率。所以就要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1 什么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就是将侧甲状腺全部切除,这样依然还能保持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在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对甲状腺进行切除时,需要切多少是由患者的病情决定的,如果患者的中毒较深就要增加切除的腺体。当患者的疾病为甲状腺机能亢,腺体的切除要在90%左右。每侧残留腺体组织的大小为一个拇指末节大小的薄片时,就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样也会降低复发的概率。如果患者的疾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在切除时可以少切除一些。所以在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前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切除的大小进行确定,帮助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2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步骤 第一,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接近较为接近,因此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对后返神经不需要进行常规显露,所以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显露甲状腺下动脉课余保留,如果手术有对结扎的需求,这时就要将结扎的位置选在颈动脉内侧;第二,当完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之后,要对甲状旁腺进行及时检查,一旦发现有甲状旁腺就要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甲状旁腺的厚度为2mm左右,长与宽分别为5.5mm与3.5mm左右,如果在手術中不小心切错,要及时将其埋藏在胸锁乳突肌中。当患者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时,为防止出现甲状腺危象,就要在手术过程中将复方碘伏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三,当做完手术之后,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呼吸等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在这时严禁患者进食。 患者在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之后,一般会在3d左右的时间出院,但是在手术之后的3 个星期内,依然要在门诊进行复查。当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平稳之后,便可以将门诊复查的次数改为半年一次。皮内缝合技术为手术的缝合技术,在患者出院之后,一定要保持伤口处于一个干燥的环境中,并且对伤口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如果出现红肿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患者在拆线之后,在2个星期以内的时间不要抬起脖子,防止将缝合的伤口裂开,

甲状腺占位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 李菊花,女,41岁,因“发现颈前区肿物11天”于2014年8月11日上午8时由门诊步入病房。 病理特点:1、中年女性,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有输血史。 2、11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颈前区有一肿物,大小约如鸽卵,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偶有吞咽不适感。 3、查体体温:摄氏度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7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明,表情自然,查体合作。甲状腺左叶肿大,甲状腺左叶可触及大小约2*3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好,无触痛,无血管杂音。 4、门诊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囊实性占位。 初步诊断:甲状腺左叶占位 诊断依据: 1:发现颈前区肿物11天 2:甲状腺左叶肿大,甲状腺左叶可触及大小约2*3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好,无触痛,无血管杂音。 3: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叶囊实性占位。 鉴别诊断: 1:甲状腺癌:可表现为甲状腺甲状腺内肿块,质地较硬而固定、表面不平,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小,晚期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而且甲状腺癌多由颈淋巴结肿大,肿块多有短期内迅速增大病史。但此患者无以上表现。 2:继发甲亢:可表现为甲状腺内肿块,伴有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俩手震颤、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及消瘦等。基础代谢率测定多增高。血清T3 T4增高。而此患者无以上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测定T3 T4正常值范围。 诊疗计划: 1:二级护理

2:普通饮食 3:完善相关化验及检查 4:如无手术禁忌择日手术治疗

现病史 11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颈前区有一肿物,大小约如鸽卵,可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偶有吞咽不适感。无寒战和发热,无疼痛,无呼吸苦难。未经治疗,今来我院,门诊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叶以囊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占位。门诊以甲状腺占位收入院。 病案小结 李菊花,女,41岁。因发现颈前区肿物11天入院。11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颈前区有一肿物,大小如鸽卵,偶有吞咽不适感。无疼痛,无发热及寒战,无心慌及呼吸困难。未经治疗,门诊以甲状腺占位收入院。查体:甲状腺左叶肿大,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以大小约2*3cm肿物,质韧,边界清,互动度好,表面光滑,无触痛。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左叶囊实性占位。 2014年11月9日 11:00 XXX主任医师查房 患者女性,30岁。因“发现颈前区肿物4天”入院,诊断为“甲状腺右叶占位”。4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颈前区有一肿物,大小约如鸽卵,可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偶有吞咽不适感。无寒战和发热,无疼痛,无呼吸苦难。未经治疗,今来我院,门诊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右叶实质性团块。今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甲状腺占位收入院。病程中饮食、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查体:体温:℃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 甲状腺右叶肿大,甲状腺右叶可触及大小约2*2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好,无触痛,无血管杂音。心律齐,无杂音,双肺无干湿啰音,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腹部无压痛,下肢无浮肿。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右叶实性占位。确定诊断:甲状腺右叶占位。 分析:甲状腺肿块以结节性甲状腺肿较为多见,但短期内肿物增大才被患者发现,不能排除甲状腺癌。环境缺碘士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高原、山区土壤中德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致饮水和食物中含碘量不足,因此,我国多山各省的居民患此病的较多,故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由于碘的摄入量不足,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