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指南

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指南
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指南

一、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SBP时的腹腔感染细菌大多具有肠源性特征。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培养阳性的病例中,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国外一项文献荟萃分析显示,埃希大肠杆菌最常见,为47%,肺炎克雷伯菌次之,为11%,其他需氧革兰阴性菌占11%,链球菌占26%,肠球菌占5%。厌氧菌不常见,仅占5%。

SBP系肠道细菌种植至腹腔所致的机会性感染,与宿主免疫力低下直接有关。肝硬化腹水或重型肝炎时,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致使机体不能有效清除细菌,多形核细胞的趋化活性及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下降,血清和腹水中补体水平降低,腹水的抗菌和调理活性低下等因素参与了腹腔细菌接种。丧失了抗菌能力的腹水成为细菌的理想培养基,细菌在腹水中得以迅速繁殖。

肠道细菌迁徒至腹腔主要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有关。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肠道微生态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属、肠球菌等细菌过度生长。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尤其是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致肠上皮细胞受损。近年重视内毒素、TNFa、IL-6等细胞因子以及一氧化氮(NO)对肠上皮屏障、肝脏和其他系统的损伤作用。门脉高压所致的肠道淤血、水肿、低灌注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亦可引起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及上消化道出血均可损害肠上皮屏障功能,改变肠道菌群构成,是诱发SBP的重要因素。肠道细菌迁徒至腹腔的途径有跨膜迁移和肠道细菌易位两种学说。

(一)细菌跨膜迁移过去认为,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肠道细菌可直接穿过肠壁移行至腹腔造成感染。

(二)肠道细菌易位近年提出肠道细菌(包括内毒素)易位的概念,是指肠道细菌及其产物内毒素通过肠上皮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系统或血液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80%是由肝脏库普弗细胞完成的。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库普弗细胞数量减少,吞噬功能降低,不能完全清除经门经脉或淋巴管侵入的肠源性细菌,带菌的淋液可自肝包膜漏入腹腔导致腹腔内感染。

此外,门脉细菌可经门腔静脉侧支分流引起全身菌血症;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非肠道原籍菌引起的SBP,亦与脓毒症血行播散有关。静脉置管、腹腔穿刺等则是SBP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通常可见发热,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但远达不到急性腹膜炎三联征(腹部压痛、腹壁肌肉痉挛和反跳痛)的程

度。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时,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称其为“细菌性腹水症”;有部分患者仅有发热而无腹部体症;另有部分患者出现临床腹膜炎;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腹水进行性增多且对利尿剂反应不佳、中毒性臌肠、低血压、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恶化等。

(二)辅助检查腹腔穿刺是诊断SBP的最重要手段。

1 .腹水常规及生化:腹腔穿刺液外观混浊,应高度怀疑原发性腹膜炎。以往腹水 WBC 计数>×109/L 或多形分叶核白细胞(PMN)>25%的诊断指标可能并不可靠。在伴有大量腹水情况下,渗出液被漏出液稀释,腹水细胞数常达不到诊断标准。此时,腹水内毒素阳性、腹水腺苷脱氨酶(ADA)>6000U/L、腹水乳酸脱氢酶(LDH)>血清正常值上限的2/3以及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11g/L 对SBP的诊断均有一定的帮助。

2 .腹水细菌学培养:多个前瞻性试验显示,当腹水PMN计数≥250/mm3×109/L) 时,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只有50%左右的阳性率;如在床边将腹水放入血培养瓶中孵育,则细菌阳性率可高达80%。

三、诊断依据

2000年国际腹水学会(IAC)SBP和细菌性腹水症的诊断标准可供临床诊断参考。

(一)SBP的诊断标准及处理

1.入院时具有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1)局部腹膜炎表现(腹痛、呕吐、腹泻、肠梗阻);(2)全身感染表现(发热、WBC增多、脓毒症休克);(3)无明确诱因的肝性脑病;(4)无明确原因的急进型肾功能损害;(5)未予抗生素预防用药的胃肠道出血。

2.腹水PMN>×108/L,或血性腹水PMN与RBC比值为1:250。

3.床边用血培养瓶做腹水接种培养,量不少于10ml;同时进行血培养。

(二)细菌性腹水症的诊断及处理

1.诊断标准:腹水培养阳性,腹水PMN<×108/L,无局部或全身感染表现。

2.处理原则:一旦诊断为细菌性腹水症,须重复穿刺行腹水检查。(1)若腹水PMN >×108/L ,开始抗生素治疗;(2)若腹水重复培养阴性,细菌性腹水症消失,无需治疗;(3)若腹水重复培养阳性,PMN<×108/L,有局部或全身感染表现,则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鉴别诊断

主要与继发性腹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相鉴别。

(一)继发性腹膜炎继发于外科急腹症或腹部外科手术后,鉴别要点为:

1.起病急骤,常伴有明显的脓毒症表现,急性腹膜刺激征即“腹膜炎三联征”突出;

2.腹腔穿刺为脓性,可见消化道内容物残渣,腹水生化葡萄糖降低(<L),白蛋白(>10g/L)和LDH(>血清LDH水平) 增高,细菌涂片与培养不是单一细菌,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3.X线平片在空腔脏器穿孔时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4.必要时行内镜、腹腔镜检查,或行剖腹探查术。

(二)结核性腹膜炎鉴别主要依据

1.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2.可伴有午后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3.腹部扪诊呈特征性揉面感;

4.腹水淋巴细胞增多、抗酸染色阳性;

5.血沉增快,血清结核抗体阳性;

6.试验性抗痨治疗有效。

五、治疗

SBP的治疗原则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腹腔局部处理和免疫调节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SBP平均病死率为60%,在发病48h内接受治疗者,病情好转率可达60%以上;若超过48h治疗者,好转率则仅为20%~30%。因而临床诊断一旦确立,应立即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前首先进行腹水细菌学培养。若同时伴有脓毒症表现,应同时进行血培养。

抗生素的选用原则为:

1. 起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首先选用对SBP的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如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三嗪、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2.掌握当时当地的流行菌趋势及耐药动向:随着广谱β-内酰胺酶抗生素的大量应用,革兰阴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北京地坛医院2004~2005年的SBP的流行菌耐药趋势显示,ESBLs阳性的埃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在40%以上。对于院内感染的SBP,近期(3个月内)因腹腔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的SBP以及较严重的SBP,应避免使用头孢菌素、氨曲南等抗菌药物,可以选择β-内酰氨+酶抑制

剂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以及氨基苷类抗生素如肾毒性较低的依替米星等抗菌药物。重症感染者可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安培南和美罗培南。各地区、各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不同,应掌握当时、当地的流行菌趋势及耐药菌动向。

3.针对性抗感染治疗:用药48~72h后,根据临床疗效反应的微生物学进行重心评估,选用窄谱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一般为 7~10d 。目的是为了减少二重感染,防止耐药性产生,减少毒性反应并降低治疗费用。

(二)支持治疗给予积极的静脉营养支持,补充富含支链氨基酸的优良蛋白,严格控制血糖(<8mmol/L),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感染恢复有重要作用。

(三)白蛋白治疗1999年Sort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肝硬化并发SBP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头孢噻肟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白蛋白,可以降低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为住院首日注射白蛋白(kg)1次,第3天时注射第二次(1g/kg)。肝硬化合并SBP 患者发生肾损害的机制可能与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有关,用白蛋白扩容可以预防肾损害,降低病死率。

(四)腹腔局部处理

1.腹腔注射抗生素:抗生素局部用药,易诱导细菌多重耐药,目前已不再应用。

2.腹腔穿刺放液及腹膜腔灌洗: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时,如发生利尿剂抵抗,或腹水明显混浊、有絮状物,或呈血性腹水时,可行腹腔穿刺放液及腹膜腔穿刺灌洗。单纯排放腹水易产生低血容量、低钠血症、肾功能损害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须在大量放液的同时输入足量的白蛋白扩充血容量,可防止全身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损害,显著减少并发症。一次性将腹水排尽,排液后按1L腹水补给10g白蛋白的比例静脉输注无盐白蛋白。若每次排放3~5L,可适当减少白蛋白用量,按1L腹水补充6~8g白蛋白的比例给予。腹腔穿刺放液后,用温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腹膜腔,直至洗脱液变清为止,可明显提高SBP 的治愈率。其他合成的胶体扩容剂在体内的半衰期低于24h,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因而不能满意地预防排放腹水后的循环功能紊乱。

3.外科手术治疗:如非手术疗法无效,病情恶化或不能排除继发腹膜炎时,或反复发生腹腔感染以致腹膜粘连形成分隔样腹水时,应剖腹探查或隔室切开术。应放置腹腔引流管,保证术后病灶的充分引流。

(五)免疫调节治疗

1.调节肠道微生态:通过选择性“促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衡,抑制有害细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那毒素易位。主要措施包括补充肠道益生菌和补充益生原。

(1)补充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制剂,为肠道抗炎微生物,通过抑制有害菌生长,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道上皮屏障。

(2)补充益生原:乳果糖、拉克替醇等口服或高位灌肠,可促进肠道分解糖的有益菌群优势生长,抑制肠道分解蛋白的有害菌群;其酸性代谢产物并可促进肠源性毒素的排出。

2.维护肠道屏障功能:谷氨酰胺(GLN)是快速分裂型细胞(如肠道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重要能源,是危重症患者的条件必须氨基酸。在肠屏障受损、细菌内毒素易位时,补充GLN可减轻肠膜萎缩,修复肠屏障,降低肠壁通透性,并能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因而可减少肠道细菌内毒素易位,降低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伤的风险。GLN用量为每日~kg加入至少5倍的氨基酸溶液中静脉滴注,速度不应超过氨基酸/h ,至少连用6d。

六、疗效评价及预后

48h的重复腹腔穿刺检查对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具备以下两条之一者为治愈:

1.腹水细菌培养由阳性转为阴性;

2.用药48h后,腹水中性粒细胞持续下降至原来的50%以下,以后继续下降达

×109/L;腹痛及腹膜刺激征减轻到消失,体温恢复到正常。

近年,由于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SBP的治愈率有所提高。有报道,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治愈率可达%。但患者的最终生存仍取决其肝功能状态。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易并发SBP,SBP则通过内毒素-细胞因子轴造成继发性肝损伤和其他组织器官损伤,使肝衰竭加剧,形成恶性循环。患者的病死率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脓毒症休克和低氧血症等肝衰竭并发症有关。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 诱发气胸的因素多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或用力大便等。据统计 约50%~60%病例找不到明显诱因,有6%左右患者甚至在卧床休息时发病。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常由于肺尖部脏层胸膜下细小气肿疱(bleb)或肺大疱(bulla)破裂所致。引起bleb的原因不清,它可能与肺泡先天性发育缺陷、细支气管炎、通气 失调、吸烟有关。本类病例往往瘦高,有研究表明,其比正常者高5cm,体重轻11kg。当人 体高度增加时,从肺底到肺尖胸腔内压力梯度大,因此在肺尖的肺泡扩张度大,产生bleb。 也可能有遗传因素,HLA单倍型A2β40即是一发病的危险因子。 二、临床表现 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主要症状,约占64%。症状轻重取决于气体进入胸腔的速度、肺被压缩的 程度、并发症、肺部的基础病等。胸痛常是急性发作,局限于气胸侧。呼吸困难常继发于胸 痛之后。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气胸量成正比,但与肺的代偿功能有关。张力性气胸时,呼吸困难极为严重,并有呼吸循环衰竭的表现。 少量气胸时,体征可阴性。气胸达30%以上,患侧胸廓膨隆,肋间隙变宽,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语颤消失,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心脏向健侧移位。右侧气胸时干浊音界下移。听诊呼 吸音减弱或消失。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对侧移位。 三、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往往可提示气胸的存在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可靠办法。气胸的典型 X 线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系肺组织与胸腔内气体的交界线,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线外见不到肺纹理,透亮度明显增加。 2.当病情危急,或条件不允许进行X线检查时,必要时可以用空针行诊断性穿刺,如抽到空 气即可确诊。 四、治疗 治疗的目的有两个:①排除胸腔内的气体;②减少复发的可能。治疗原则包括卧床休息、 抽气、防止复发及预防并发症等。 (一)卧床休息 闭合性气胸肺被压缩在25%以下,患者常无症状,或轻微,不需抽气,卧床休息即可。尽量 少说话,使肺活动减少,有利于气体吸收,单纯休息,每日可吸收胸腔内气体容积的 1.25%。 (二)高能浓度氧疗 在气胸时,吸高浓度氧可使气胸患者的气体吸收率提高4.2%。其机制是提高血氧分压,使氮分压下降,从而增加胸腔与血液间的氮氧分压差,促使胸腔内的氮气自血液传递(氮一氧交换)加快肺复张。 (三)排气疗法 1 .胸膜腔穿刺术抽气适用于闭合性气胸,其他气胸的现场抢救和诊断。方法:用气胸针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下区第4、第5、第6肋间,于皮肤消毒后直接刺入胸膜腔,随后 连接于50ml或100ml注射器或人工气胸机辅助抽气并测压,直到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为止。 每次抽气800~1000ml,或使胸膜腔内压在-2~4cmH2O为宜,隔日1次。有些患者抽气量 已达1000ml,但无任何不适主诉,可继续谨慎抽气,当抽气达4000ml,且没有任何抵抗感,

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指南

一、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SBP时的腹腔感染细菌大多具有肠源性特征。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培养阳性的病例中,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国外一项文献荟萃分析显示,埃希大肠杆菌最常见,为47%,肺炎克雷伯菌次之,为11%,其他需氧革兰阴性菌占11%,链球菌占26%,肠球菌占5%。厌氧菌不常见,仅占5%。 SBP系肠道细菌种植至腹腔所致的机会性感染,与宿主免疫力低下直接有关。肝硬化腹水或重型肝炎时,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致使机体不能有效清除细菌,多形核细胞的趋化活性及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下降,血清和腹水中补体水平降低,腹水的抗菌和调理活性低下等因素参与了腹腔细菌接种。丧失了抗菌能力的腹水成为细菌的理想培养基,细菌在腹水中得以迅速繁殖。 肠道细菌迁徒至腹腔主要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有关。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肠道微生态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属、肠球菌等细菌过度生长。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尤其是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致肠上皮细胞受损。近年重视内毒素、TNFa、IL-6等细胞因子以及一氧化氮(NO)对肠上皮屏障、肝脏和其他系统的损伤作用。门脉高压所致的肠道淤血、水肿、低灌注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亦可引起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及上消化道出血均可损害肠上皮屏障功能,改变肠道菌群构成,是诱发SBP的重要因素。肠道细菌迁徒至腹腔的途径有跨膜迁移和肠道细菌易位两种学说。 (一)细菌跨膜迁移过去认为,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肠道细菌可直接穿过肠壁移行至腹腔造成感染。 (二)肠道细菌易位近年提出肠道细菌(包括内毒素)易位的概念,是指肠道细菌及其产物内毒素通过肠上皮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系统或血液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80%是由肝脏库普弗细胞完成的。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库普弗细胞数量减少,吞噬功能降低,不能完全清除经门经脉或淋巴管侵入的肠源性细菌,带菌的淋液可自肝包膜漏入腹腔导致腹腔内感染。 此外,门脉细菌可经门腔静脉侧支分流引起全身菌血症;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非肠道原籍菌引起的SBP,亦与脓毒症血行播散有关。静脉置管、腹腔穿刺等则是SBP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通常可见发热,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但远达不到急性腹膜炎三联征(腹部压痛、腹壁肌肉痉挛和反跳痛)的程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四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大纲】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一)解剖 1.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内面; 2.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其浆膜层。 【壁层腹膜】受体神经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痛觉定位准确。 腹前壁腹膜在炎症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痛及反射性腹肌紧张——诊断腹膜炎的主要临床依据。 【脏层腹膜】

神经支配属于自主神经,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高及炎症、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性质常为钝痛,定位较差,多集中于脐周腹中部; 严重刺激——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等。 怎么理解—— 【西游记】三盗芭蕉扇 【腹膜腔】 壁层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人体最大的体腔。 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

(二)生理 双向半透性膜; 能向腹腔内渗出少量液体,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生理作用: 1.吸收和渗出 能吸收腹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特定情况下可作为给药途径。 急性炎症时,腹膜分泌大量的渗出液以稀释毒素和减少刺激。 2.润滑。 3.防御: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4.修复——“双刃剑”。 利——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在病变周围,使炎症局限并修复受损组织; 弊——形成腹腔内广泛的纤维性粘连如使肠管成角、扭曲或成团块,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第二节急性腹膜炎 (一)分类 A.按临床经过——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B.按病因——细菌性与非细菌性; C.按累及范围——弥漫性与局限性; D.按发病机制——原发性与继发性。

(三)病理生理 腹膜充血、水肿,失去原有光泽; 随之产生浆液性渗出液,含大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加之坏死组织、细菌与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变混浊成为脓液——黄绿色、稠厚、有粪臭味。 转归: ①炎症局限——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或脓肿。 ②粘连,严重者粘连扭曲成角——粘连性肠梗阻。 ③趋于恶化——腹膜严重充血水肿并渗出大量液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降低、贫血,加之发热、呕吐;腹内脏器浸泡在脓性液体中,肠管麻痹,形成麻痹性肠梗阻,肠腔内大量积液,使血容量明显减少;细菌入血、毒性介质不被清除;肠管扩张、胀气,使膈肌抬高而影响心肺功能,加重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四)临床表现 1.腹痛——最主要:剧烈,持续性,难以忍受。 2.恶心、呕吐:腹膜受刺激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时,可吐出黄绿色胆汁,甚至棕褐色粪汁样物。 3.感染中毒,甚至休克症状。 4.体温、脉搏变化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 注意——年老体弱者体温可不升高,但脉搏多加快。 若脉搏快而体温反而下降——病情恶化的征象之一。 5.体征——十分重要!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2例临床

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2例临床分析张靖凯,张学东(大连市金州区传染病医院,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感染细菌的种类以及临床转归情况。方法对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腹水常规检查:有39例(62.9%)腹水白细胞总数达0.5×109/L以上,51例(82.2%)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0.25×109/L;外周血常规:有10例(16.1%)白细胞总数达10×109/L以上,PMN比值达70%以上者32例(51.6%);59例做腹水细菌培养,阳性6例(10.1%),其中5例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1例。62例中,治愈23例(37.1%),好转18例(29.0%),死亡21例(33.9%)。结论腹膜炎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水中的白细胞总数、PMN比值及外周血PMN比值为确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较可靠参数,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提高重症肝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重症肝炎;肝硬化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7-1024-02中图法分类号:R572.2文献标识码:B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是慢性肝病发展恶化的诱因,直接影响预后。因此,本文对其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及诊治、转归等给予分析、总结。旨在对该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好转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本院62例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其中慢性重症肝炎1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46例;男55例,女7例,年龄29~72岁,平均47.2岁。 1.2诊断标准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参考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共识中的诊断标准[2]。1.3治疗(1)护肝解毒及加强支持治疗,静脉滴注血浆、清蛋白、补充足够热量等;(2)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3)保护胃肠黏膜,预防出血倾向;(4)适当的利尿治疗;(5)相应的对症治疗等;(6)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2种抗生素联合治疗,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者,则依据菌株的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一般选用头孢三代联合喹诺酮类,连用10~14d。 1.4疗效判断治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腹水消退,肝功能各项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病原菌阴转。好转:症状、体征改善,腹水无增加或较原来减少,腹水检查各项指标好转,肝功能指标稍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腹水无减少或增加,腹水检查指标无变化或恶化,肝功能较原来恶化。 2结果 2.1主要临床表现发热26例(41.9%),腹胀60例(96.8%), 腹

自发性腹膜炎治疗指南(研究材料)

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通常在无菌性腹水的基础上发生,无明显的腹腔内感染来源可循,因而曾称原发性腹膜炎。SBP是基础疾病严重或恶化的标志,临床常见于失代偿性肝硬化、重型肝炎肝衰竭等自身免疫力低下者,亦见于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恶性肿瘤的患者。SBP在肝硬化腹水中的发病率为8%~27%不等,病死率在48%~57%,甚至有高达50%~78%的报道。重型肝炎并发SBP的发生率为47%,病死率则高达72.9%。 一、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SBP时的腹腔感染细菌大多具有肠源性特征。在肝硬化腹水并发SBP培养阳性的病例中,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国外一项文献荟萃分析显示,埃希大肠杆菌最常见,为47%,肺炎克雷伯菌次之,为11%,其他需氧革兰阴性菌占11%,链球菌占26%,肠球菌占5%。厌氧菌不常见,仅占5%。 SBP系肠道细菌种植至腹腔所致的机会性感染,与宿主免疫力低下直接有关。肝硬化腹水或重型肝炎时,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致使机体不能有效清除细菌,多形核细胞的趋化活性及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下降,血清和腹水中补体水平降低,腹水的抗菌和调理活性低下等因素参与了腹腔细菌接种。丧失了抗菌能力的腹水成为细菌的理想培养基,细菌在腹水中得以迅速繁殖。 肠道细菌迁徒至腹腔主要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有关。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肠道微生态失调,肠道菌群失衡,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属、肠球菌等细菌过度生长。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尤其是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致肠上皮细胞受损。近年重视内毒素、TNFa、IL-6等细胞因子以及一氧化氮(NO)对肠上皮屏障、肝脏和其他系统的损伤作用。门脉高压所致的肠道淤血、水肿、低灌注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亦可引起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及上消化道出血均可损害肠上皮屏障功能,改变肠道菌群构成,是诱发SBP的重要因素。肠道细菌迁徒至腹腔的途径有跨膜迁移和肠道细菌易位两种学说。 (一)细菌跨膜迁移过去认为,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肠道细菌可直接穿过肠壁移行至腹腔造成感染。 (二)肠道细菌易位近年提出肠道细菌(包括内毒素)易位的概念,是指肠道细菌及其产物内毒素通过肠上皮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系统或血液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80%是由肝脏库普弗细胞完成的。肝硬化或重型肝炎时,库普弗细胞数量减少,吞噬功能降低,不能完全清除经门经脉或淋巴管侵入的肠源性细菌,带菌的淋液可自肝包膜漏入腹腔导致腹腔内感染。 此外,门脉细菌可经门腔静脉侧支分流引起全身菌血症;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非肠道原籍菌引起的SBP,亦与脓毒症血行播散有关。静脉置管、腹腔穿刺等则是SBP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二、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通常可见发热,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腹痛、腹部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0-05-01T01:30:52.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刘敏[导读]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刘敏 (湖北省襄樊中心医院肝病科湖北襄樊 44102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161-01 【关键词】肝硬化腹膜炎观察护理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30%[1] SBP患者病情复杂、危重,若能早期诊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就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其重要环节,现将我科2000~2003年收治的120例SBP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中,男108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9:1发病年龄21~71岁,平均46岁,40~65岁110例,占73%,说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年龄偏大,以中老年为主。 本组120例中多数有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比较典型的SBP表现,但120例中有10例无发热、无腹痛,无明显腹膜刺激征,其中仅表现为顽固性腹水4例,以肝昏迷为主4例,以腹泻为主2例。腹水检查:白细胞计数>500×106/L(PMN>0.25)为100例(87%),腹水培养60例阳性(40%)。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应注意:(1)严格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恢复,并应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双下肢水肿者给予抬高双下肢,促进双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大量腹水伴憋气的患者可取半卧位,致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呼吸运动。(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3)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3%的碳酸氢钠粉漱口液漱口(餐后),预防真菌感染。(4)限制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2.2 病情观察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1)SBP患者多数出现体温升高,应注意观察其发热的热型、特点、规律,并做好记录;当体温>39℃时,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降温,并注意观察体温骤降后有无虚脱现象。(2)本病患者由于腹胀、纳差、利尿,多有血容量不足,发生腹腔感染后更容易发生休克,并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除了要注意监测血压、脉搏的变化外,还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极度乏力、口干、表情淡漠、烦躁等休克的早期表现,及早发现休克,予以纠正。 2.2.2 尿量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尿量保持在1500~2000ml/d为宜。当发生腹膜炎时腹水迅速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降低,肾脏有效血容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急剧减少,本组有5例患者,腹水经过利尿等综合治疗后,每日尿量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在治疗过程中尿量突然明显减少,每日<700ml,立即给予腹水检查,发现腹腔感染,经及时抗感染治疗,腹腔感染得到控制,患者尿量增加,。因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尿量观察,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2.2.3 排便情况的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因为门静脉高压,胃肠道静脉淤血,回流不畅,胃肠道功能较差,大便可为稀糊便,每日排便一般不超过3次,当发生腹腔感染时,由于炎症刺激出现腹泻,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本组32.5%的患者出现腹泻,有2例腹泻2天后才出现低热、腹部隐痛症状,由于及时得到诊断治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因此,对SBP患者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状也是尤为重要的。 2.2.4 并发症的观察 SBP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等,因此(1)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若患者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计算能力下降等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本组中有4例以肝性脑病表现为主,无明显的发热、腹膜刺激征,所以意识状态的观察尤为重要。(2)注意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表现,如出现烦躁、头晕、恶心、心慌、血压降低、脉搏细速等表现时,常提示有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 2.3 饮食护理饮食营养是改善肝功能的基本措施之一。(1)一般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无刺激性、纤维素少的饮食为宜,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避免进坚硬或刺激性的食物,应细嚼慢咽,药物磨成粉末,以防引起上消化道出血。(2)血氨偏高者限制蛋白质(20g/d)摄入或禁食蛋白质,给予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热量维持在1500~2000kcal/d,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蛋白质的量,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C。(3)大量腹水患者给予低盐(2.0g/d)或无盐饮食,严格限制入水量1000ml/d。 2.4 皮肤护理(1)多数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局部加强保护,防止受压而引起皮肤破损,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改善皮肤血液循环,预防褥疮。(2)腹泻患者注意肛周皮肤的清洁。(3)有皮肤瘙痒者助患者剪短指甲,指抓挠皮肤及使用碱性肥皂洗浴,保持皮肤清洁。 2.5 心理护理 肝硬化病情迁延不愈,而且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治疗费用昂贵。因此,肝硬化患者入院后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并以其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积极与患者沟通。,以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使肝硬化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3 结论 120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严密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治愈66例,占55%;好转18例,占15%;死亡33例,占27.5%;自动出院3例。故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翁心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一些共识与进展.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7):389. [2] 张金琴.亚急性重型肝炎腹水的观察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1,7(11):10. [3] 郭念锋.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6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肝病或肾病腹水,非腹内脏器感染引发的急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能与患者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损害、吞噬细胞活性减低、调理功能减弱、腹膜防御细菌能力降低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细菌在肝内清除减少,肠道细菌透过肠壁进入腹水所致移位感染也有可能。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次为肺炎球菌、链球菌等。 一、发病机制 1.肠道细菌侵入腹腔几率增加向发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感染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正常情况下小肠内只有少量需氧(兼性)革兰阴性杆菌.严或f病时小肠内细菌L移易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了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侵人的机会而引起肠源性感染_-一般认为其进人腹腔可经以下途径:①血行性:正常小肠内除回肠向少数细菌外,其他部位皆无菌。肝硬化时肠道细菌分布异常,约75%患者回肠甚至空肠/·二指肠内有大量杆菌繁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小肠壁淤血,绒毛水肿,上皮和基膜变性,肠内细菌可通过缓膜上皮进入门静脉系统。有70%~80%门静脉血可经门一体分流绕过肝脏直接进人体循环,形成菌血症;②淋巴源性:已证实肝硬化患者,细菌可从肠腔通过猪膜上淋巴管及肠系膜淋巴结,发生定位转移,带菌的淋巴液及门静脉内细菌可通过淤血的肝窦壁溢出,经肝门、肝包膜下淋巴丛漏人腹腔;③细菌跨膜迁移性:肝硬化时由于肠动膜充血、水肿、通透性改变,屏障作用削弱,使肠道细菌经肠壁直接向腹腔渗透;④直接蔓延性:邻近器官如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细菌可直接蔓延到腹腔。 2.宿主防御功能低下①体液免疫异常。这其中包括补体下降,调理素活性降低及白细胞趋化因子(C3a、C5a、C567)减少。②细胞免疫功能降低。③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80%是由肝巨噬细胞完成的。透射电镜下正常肝组织中20~30个肝细胞就能发现1个肝巨噬细胞,肝硬化肝巨噬细胞明显减少,几乎很难找到。肝巨噬细胞不仅数量减少,甚至吞噬功能也降低。肝巨噬细胞调理素——纤维连接蛋白也下降,致使从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的内毒素和细菌未能经过肝巨噬细胞充分解毒及清除而得以进人体循环。 3.腹水抗菌活性减弱业已证明肝硬化腹水中清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和免疫球蛋白补体浓度以及调理素活性等几种防御成分均低于非肝硬化性腹水。肝硬化腹水杀菌能力亦

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

·临床研究· 2012年11月第9卷第32期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作者简介]季春华(1981.10-),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方向:胸外科学。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发性胸痛、胸闷气促,严重者甚至休克,老年患者症状更为明显,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移向健侧,通过X 线、CT 等可诊断,轻者可自行吸收,严重者需胸穿抽气、闭式引流,合并肺大疱者可行肺大疱切除治疗,但迄今为止,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复发可能[1],且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的研究,从而达到降低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住院治疗患者共23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影像学检查,符合文献中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获得性气胸,最终随访222例,16例失访,随访率为93.2%;随访 时间为12~48个月;其中,男212例(95.5%),女10例(4.5%);年龄14~89岁,中位年龄25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174例(78.4%),继发性自发性气胸48例(21.6%),包括1例矽肺,2例肺结核,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手术治疗105例(47.3%),包括2例开胸手术,4例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其余99例均为全胸腔镜手术,另外,保守治疗115例(52.7%)。所有随访患者中有81例复发,复发率为36.5%;男77例,女4例。1.2研究方法 对患者进行电话调查治疗侧气胸复发详细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将观察项目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及治疗有关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吸烟史、气胸部位、肺组织压缩比例、从事职业、居住环境、发病原因、治疗前复发次数。治疗有关因素包括: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放置引流管天数、是否行胸膜固定术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逐步探寻复发相关因素,同时对患者复发时间及复发前的诱因 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因素分析 季春华向明刘辉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24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3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其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统计分析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最终随访222例,81例复发,复发率为36.5%。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自身因素中,病因、体重指数、术前气胸发作次数是预测复发的独立因素(P <0.05);治疗相关的因素中,治疗方法是预测复发的独立因素(P <0.05)。对复发情况的分析表明,时间与复发例数呈负相关(P <0.05),患者治疗前复发次数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病因、体重指数、治疗前气胸发作次数及治疗方法影响自发性气胸治疗后复发,而治 疗前复发次数是复发明确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治疗;胸腔镜手术;复发[中图分类号]R65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b )-0050-04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recurrence after treatment JI Chunhua XIANG Ming LIU Hui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City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influenc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recurrence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P).Methods Clin -ical data of 238cases with SP admitted into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to December 2010were selected.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recurrence by telephone follow-up,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ecurrence group and recurrence-free group.The possible influence factors related to recur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222case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among whom 81cases had recurrence,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6.5%.Single factor and multi-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 the aspect of self-factors,etiology,body mass index (BMI),preop -erative pneumothorax time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recurrence prediction (P <0.05).In the aspect of factors related with treatment,therapeutic method w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for recurrence prediction (P <0.05).Recurrence analysis dis -played that time was in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recurrence case (P <0.05),and recurrence times before treatment was a risk factor for its recurrence (P <0.05).Conclusion Etiology,BMI,pneumothorax occurrence times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rapeutic method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SP after treatment.Recurrence time before treat -ment is a specific risk factor for its recurrence. [Key words]Spontaneous pneumothorax;Treatment;Thoracoscopic surgery;Recurrence 50

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自发性细菌性腹(bacterialperitonitis,sbp)又称原发性腹膜炎,是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得腹水感染.此种感染是在没有明确得腹腔内病变来源如内脏穿孔或脓肿下发生得.发生率约为8%~27%,死亡率高达48%~57%,为肝硬化重要致死缘故之一.因此早期发觉、及时治疗sbp有非常重要得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几年对sbp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拓宽临床工作中得治疗思路. 1 概述 自发性腹膜炎感染得病原菌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全部病例得2/3.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者不到1/3.由于腹膜具有较高得氧电位,故厌氧菌引起者非常少,文献报道约占2%~5%. 2 sbp得发病机制 自发性腹膜炎感染细菌得来源要紧为胃肠道,但其侵入腹腔感染得机制尚未完全清晰.肠道细菌可经血流、淋巴系统,或直截了当穿透肠壁进入腹腔而引起感染.此外,肝硬化患者因肝脏受损明显,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得功能亦相应下落.具体表现在枯弗细胞得吞噬活性下落,对外源物质包括细菌得吞噬清除减低.因而经门脉来得肠道细菌亦可经肝而侵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然后细菌随血流被带回腹膜引起腹腔感染.此外,在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得危险因素除与基础疾病得严峻程度有关外,高龄、高血清胆红素水平、消化道出血、腹水中蛋白水平低均为重要得易患因素.其中腹水蛋白水平为判定自发性腹膜炎发生或复发,以及患者预后得重要预测因素.文献报道如腹水蛋白>10g/l得患者,非常少发生自发性腹膜炎.即使在腹水蛋白<10g/l得患者中,患者对抗生素得治疗反应及预后亦与蛋白水平呈正相关.腹水蛋白高得患者,在自发性腹膜炎操纵后,医学上亦较少再次复发. 3 自发性腹膜炎得临床表现 肝硬化腹水并发得sbp临床表现不典型,大约1/2-2/3得病人可有发热,半数病人有腹痛.一般病人仅表现为腹胀、腹泻或腹水得迅速增长、对利尿剂治疗反应差.大约10%得病人仅表现为肝性脑病.体格检查:部分病人可发觉腹部有轻重不等得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少见. 4 自发性腹膜炎得诊断 大多数sbp有提示腹膜感染得症状和/或体征,专门是腹痛、发热和胃肠动力改变.部分病人得sbp能够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如出现肝性脑病) 或肾功能衰竭作为要紧或唯一得表现.也能够没有症状或仅有非常轻得症状,故诊断要紧依靠腹水检查,腹水检查得重点是细胞计数及细菌培养.细胞计数可受到原有大量腹水得妨碍,而细菌培养即使在临床症状明显或腹水细胞明显增高得患者中,阳性率亦仅30%~60%.因此,自发性腹膜炎得诊断应该要紧建立在局部炎症反应证据得确定上,例如腹水白细胞明显升高.依照国际腹水专家小组得推举(internationalascites club iac),并依照新近资料分析显示,如腹水中性多核粒细胞(pmn)>250×10./l,诊断自发性腹膜炎敏感性最高,而当pmn>500×10./l时,则诊断得特异性最高.在国内临床诊断自发性腹膜炎仍要紧依靠腹水细胞计数. 5 自发性腹膜炎得治疗 5.1一般治疗 严格卧床休息,给予足量得热量及维生素,防止负氮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加强保肝、支持和对症治疗;提高血中蛋白得浓度,应用利尿剂以利尿、减少腹水. 52抗菌药物得选用由于腹水培养需一定时刻才能获得细菌学及抗生素敏感试验得结果,加之阳性率不高,自发性腹膜炎依靠腹水pmn>250 x 10 /l作出诊断后,应马上开始经验性得抗菌治疗.鉴于感染腹水得细菌要紧来自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及少数肠道阳性球菌,要求选用抗生素应有较广得抗菌作用和较高得腹水药物浓度,临床报道推举首选3代头孢菌素.多数文献

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9T11:37:51.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隋艳华[导读] 囊壁病理切片为纤维组织,3例未见结核病灶,1例肠管粘连较少盆腔腹膜粟粒样结节,病理检查双侧卵巢增殖结核隋艳华 (黑龙江省宾县妇幼保健院黑龙江宾县 150400) 【中图分类号】R5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146-01 结核性腹膜炎为妇科较常见疾病,因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而易误诊。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结核性腹膜炎67例,误诊24例,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 24例中25~47岁者17例,占70.8%;未婚者1例,占4.2%;原发或继发不孕者16例,占已婚者的69.6%。 2 临床表现及体征 24例中以急腹症住院者6例,占25%。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体征则以腹部肿块为主。合并贫血19例,占79.2%,血沉加快17例,占70.8%。本组包括盆腔腹膜及生殖器结核。 二手术检查及病理所见 本组6例误诊为卵巢囊肿者,术中5例发现腹膜增厚、肠曲广泛粘连。局限性腹水,内为黄色液体,囊壁呈纤维素性粘连,不能进入盆腔,而不能见到生殖器。囊壁病理切片为纤维组织,3例未见结核病灶,1例肠管粘连较少盆腔腹膜粟粒样结节,病理检查双侧卵巢增殖结核。7例误诊为卵巢癌,多为急性结核、盆腔或肠管表面有粟粒样结节或输卵管粘连于官旁形成肿块。其中1例合并腹水,子宫及反折腹膜表面覆以膜状物,双侧输卵管肿大,经冰冻切片检查为增殖结核伴干酪样坏死。5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因腹痛月经期加重,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或巧克力囊肿。5例误诊为异位妊娠,有闭经史,1例不正常阴道出血,后穹窿饱满,后穹窿穿蒯为暗红色液体,血红蛋白98g/L(9.8 g%),术中盆腔广泛粘连,有包裹性腹水。1例误诊为盆腔脓肿,因高热、腹部有10×8cm肿物,手术见为粟粒样结节及包裹性腹水,病理检查为增殖型结核结节。 三治疗 24例均经剖腹探查,术后均给予抗结核治疗。 四讨论 本文67例,误诊24例,占35.8%,因近年来严重结核性腹膜炎较少见,对其临床表现缺乏必要、系统的检查与分析,如常忽视腹壁柔韧感,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1],此外B型超声检查、胃肠X线检查、皮肤OT试验、血沉及血红蛋白等均可做为辅助诊断[2]。 1.良恶性卵巢肿瘤与结核性腹膜炎鉴别要点;本组误诊为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13例,占误诊病例的54.2%,结核性腹膜炎常可触到下腹或宫旁肿块,此种肿块多不活动。如为包裹性腹水虽为囊性感,但其壁甚薄、界限不清,加之有腹痛和消瘦乏力,腹部柔韧感及其他辅助诊断是不难确诊的。 2.剖腹探查当可疑结核性肿块,病情发展迅速,不能排除卵巢恶性肿瘤时,应剖腹探查以免贻误病情。如为慢性病程,包裹性腹水与卵巢囊肿不易鉴别时,在排除卵巢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可试行抗结核治疗。如有显著效果可免千手术,如效果不显著,仍应剖腹探查,尚可起到治疗作用。 3.注意既往病史本组5例误诊为异位妊娠者,是依据其有停经史、腹痛、以及后穹窿饱满,而忽视了5例中4例有肺结核病史及慢性病容。 4.对急腹症患者更应全面系统检查与分析,本文6例中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为异位妊娠,1例为巧克力囊肿破裂,1例为盆腔脓肿。 参考文献 [1] 王光杰,等.成人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87;17:117. [2] 祝增珠,等.结核性腹膜炎330例的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83;22:352.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 GeoCities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地理

Abdominal pain and Tenderness 14/03/02 STEVENSIU Learning Objectives 1 Describe 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peritoneum, including the innervations of the visceral and parietal layers The peritoneum is a continuous, transparent serous membrane that lines the abdominopelvic cavity and invests the viscera. It consists of two continuous layers. 1.Parietal peritoneum- li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the abdominopelvic wall. 2.Visceral peritoneum – investing the viscera Visceral peritoneum supplied small type C pain fibers and can only response to chronic-aching suffering type of pain. These fibers can response to ischaemia, chemical stimuli, and spasm of a hollow viscus and over distention of a hollow viscus Parietal peritoneum is supplied by the spinal nerves not sympathetic nerves→ sharp localized somatic pain Learning objectives 2 Discuss conditions predisposing to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SBP= The inflammation of the peritoneum without a clear event such as bowel perforation that would account for the entry of the pathogenic organism Liver Cirrhosis is the main predisposing factor. Other conditions leading to ascites e.g.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liver metastases can also predispose to SBP. Pathogenesis 1.Seeding→ The exact pathogenic mechanism is unknown. Bacterial seeding is believed to involve haematogenous spread of organisms in a patient in whom diseased liver and altered portal circulation result in a defect in the usual filtration. 2.Growth--> The reduced levels of complement cascade and reduced opsonic and phagocytic properties of neutrophils in advanced liver cirrhosis in an excellent culture medium provided by the ascitic fluids,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organisms. Symptoms 1.Fever, Hypotension, Decreased or absent bowel sounds, Abdominal Pain and Abrupt onset of hepatic encephlopathy in patient with ascites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概述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不含气体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气胸发生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由负压变为正压,压缩肺脏,影响心脏回心血流,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 气胸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性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根据有无肺部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被定义为无肺部基础疾病,但该类患者常存在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肺疾病。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合并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肺纤维化、肺肿瘤性疾病、肺感染性疾病(如肺脓肿、肺结核)、哮喘等肺部基础疾病。 抬举重物、咳嗽、喷嚏、屏气或高喊大笑等常为气胸的诱因。航空、潜水作业,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时,也可发生气胸。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如其中的血管破裂还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以及胸腔内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交通性和张力性气胸。 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肺萎缩后裂口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故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②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呼吸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0cmH2O上下波动,抽气后可呈负压,但数分钟后压力又恢复到抽气前水平; ③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使肺受压,纵隔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胸膜腔内压在10~20cmH2O,抽气后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需要紧急诊断和处理并会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常常需在无影像检查的情况下急诊穿刺排气或置管引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表现为张力性气胸比较罕见。临床所见的张力性气胸多合并有基础肺部疾病,需多学科通力合作处理。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可初步作出气胸的诊断。X线或CT显示气胸线是确诊的依据。 一、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