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浸入固定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具体时间要核实)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浸入固定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具体时间要核实)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 1. 病理科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病理常规 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和可靠其他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理的检材真实无误。 2 .熟练掌握病理科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常检查脱水机、 包埋、切片机等设备有无故障;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每天取材后应检查脱水机、包埋机内的试剂,定期更换试剂,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在制片的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中应按照操作常规进行,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取材医师取得联系。 4. 负责细胞学者做好胸、腹水等液体的离心、沉淀、涂片、固定和 染色。以及气管镜刷片、宫颈刮片的固定、染色。 5. 病理制片及病理诊断工作是病理科的中心任务,每天应主要保证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细胞学制片的按时完成,常规切片应每日4-5点出片;冷冻切片一般应在15~20分钟以内出片,传统细胞学当日出片。 6. 按操作常规做好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以及病理诊断报告登记 和送发。并做好病理切片、蜡块及病理文字的归档工作。 7. 严格执行新疆物价的收费标准。 8. 免疫组化项目2日内完成。

9. 每月由专职人员制定各类试剂及各种消耗品采购计划。各种化学试剂按防潮、防变质、易燃、剧毒等分类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免疫组化试剂按冷藏、冷冻要求存放。

诊断室工作制度 1. 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标本种类及组织块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全面、细致地阅片,切勿遗漏任何部分。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必要时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 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3 .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4. 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镜检完毕要提出切片质量的意见。 5. 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应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必要时约见患者或患者亲属,了解病情。 6. 对各种病理组织学变化作准确的描述,作为诊断依据,但要密切 结合临床。如与临床诊断存在重大出入时,需检查取材、制片过程中有无错误;或再深切蜡块、重取组织;或与临床医师商榷。 7. 疑难病例应多取材,作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或电镜,并应请示科 主任或提请全科会诊及院外专家会诊。 8. 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 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作出病理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的规定及流程

惠东县中医院 手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规定与流程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的病人,由主管医师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或手术医师给家属或委托人确认后放入标本袋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科室、主要诊断等),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通过电话通知手术室临时冰冻报告结果。手术室及病理室应按照我院有关规定在快速冰冻病理登记表上登记。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二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流程

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南木林县卫生服务中心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国家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文件精神,制定手术患者识别标识制度。请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切实保证手术患者安全。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二、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识。术前由手术医师用甲紫(龙胆紫)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三、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四、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五、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六、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七、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八、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经反复核对后,方可开始麻醉、手术。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九、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十、各类有创操作的标识参照本制度执行。 附: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手术患者

APQP工作流程及说明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程序 流程 (做什么及顺序) 输出记录工作与记录说明主导批准 配合 第 一 阶 段 确 立 项 目 阶 段 市场调研 产品研发可行性分 析报告 由销售部在研发可行性报告中“市场调 研”一项填写后交给技术人员继评。 销售专利查询设计的产品防止侵权技术 项目确立进行设计输入评审;进行产品与过程设 计、经济性分析,必要时解剖样件,汇 制草图,确立方案按记 录中 提示 总经理 成立小组记录选定的多方论证小组成员。 (也可单独出一个成立小组的文件)工作令号财务对该产品投资归类入账时的标记, 多以产品型号为工作令号 下达开发任务设计任务书根据上述评审,对设计人员提出设计目 标、可靠性或耐久性目标、质量合格率 目标或开发期限要求 技术总工 初始分析产品设计初始分析 记录 含初始过程、初始特性、初始材料、初 始待选供方分析,为系统分析方法 技术 制定开发计划APQP工作进度表对五个阶段工作要求与输出进行全面策 划,也是产品开发满足顾客要求的计划 技术总工 阶段评审设计开发检查与评 审记录表 第一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检查与完成质 量评审 小组 第一阶段输出作为第二阶段输入 第 二 阶 段 产 品 设 计 收集失效模 式,尽早预防 同类产品历年失效 清单 统计系列或同类产品在本公司内部或来 自顾客处的历年的失效模式,开展设计 FMEA或过程FMEA时分析与落实措 施,在早期预防再发生。 质量 顾客同类产品失效 模式清单 质量销售 关注设计与顾 客接口及对标 开口问题清单万事慎与始,设计初始条件越清晰,后 续问题会较少。 技术销售 设计输入汇总新项目设计开发输 入一览表 对所有的设计设计输入内容,列一个清 单,便于查找利用。 技术销售图样设计(参数试验记录)此阶段可进行手工样件制作(视情况)。技术技术 主管(图纸)计算、设计、绘图、DFMEA分析、定 技术要求。 技术

最新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为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浸入固定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具体时间要核实)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利辛县中医院2011年4月8日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 各科室、办: 为进一步促进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做好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和评价,严格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经2017年8月31日医疗质量与病案管理委员会讨论,2017年11月10日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决定下发此文件,请各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一、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同一次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计划外再次手术。 二、非计划再次手术由医务科管理,负责再次手术病例的监控和组织再次手术调查、评估、干预等工作。手术室、导管室、各手术科室均需实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登记管理。 三、各手术科室必须严格执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应做好患者病情、手术指征及手术风险的全面评估。 四、实施非计划再次手术时,科室必须及时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讨论报告表》并主动上报医务科,择期手术需在术前1天上报,急诊手术需在术前口头上报,并在术后24小时内书面上报。上报内容包括病情摘要、第一次手术情况(手术名称、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医师等),再次手术的原因和目的、再次手术准备情况(包括术前准备采取的措施,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处置预案等),报告表原则上由首次手术的术者填写,由其上一级医师(高级职称人员)或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非工作时间(包括节假日)的急诊手术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由手术医师术前口头报告行政值班,行政值班接到报告后,做好相应记录并报告医务科,由总值班组织协调手术事宜,必要时报告带班院长。手术科室须将《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表》于次日(逢周末或节假日后的首个工作日)报送医务科。 医务科在接到报告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调查、评估,科室填写《非计划再次手术讨论总结表》,并反馈医务科。医务科负责定期落实、督导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五、各手术科室设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台账,记录内容包括下列项目:患者姓名、病案号、入院时间、入院诊断、首次手术情况、首次术后情况、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和手术方案、再次手术后情况。 六、手术科室应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因沟通不及时或不充分而出现的纠纷。 七、医院将把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与控制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与绩效管理挂钩,并将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评估作为手术医师资格评价、授权的重要依据。 八、手术科室在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后,应本着客观的态度

病理科操作规范及流程

病理标本的验收规范及流程 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不合格标本的处理规范与程序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及程序 1.取材前阅读申请单中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2.核对申请单的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 3.对于核对无误的标本应按下列程序取材: 3.1小标本和不完整的标本通常为活检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1.1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数量(少量时精确计算,多量时进行估计)、大小(若干mm或cm;多量时聚拢测量)、 形状、色泽和质地等。 3.1.2少量的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制片。 3.1.3多量的小标本,原则上全部取材制片;数量过多时,可尽量多地取材制片,剩余的标本应置于4%的中兴甲醛中 妥善保存备用。 3.1.4.黏膜和皮肤组织应“立埋”,即将黏膜面与包埋盒的底面垂直。 3.1.5使用镊子夹取标本时须严防挤压组织。 3.2大标本通常为手术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2.1 记录切除标本的手术类型。 3.2.2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大小(三维长度,mm或cm)、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或接近球形的标本可测 其直径(mm或cm)。必要时称重(g或kg)。 3.2.3检查切面:通常沿标本长径切开或剪开(囊性标本时),

(推荐)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为规范病例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 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的患者,由主管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 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 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 林溶液或95%乙醇溶液内,并贴好标码(患者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 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 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 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 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 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 凡有需送冰冻检查的情况,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 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 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

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 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 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 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 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事件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 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十三、 十四、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修订]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修订]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 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浸入固 定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 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 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 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 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 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具体时间要核实)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 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 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器械护士将切下的标本 交给巡回护士 填写好标本标签 并将标本拿给家属观看 标本分类 冰冻病理标本将普通标本装入 有固定液的标本袋中 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标本袋内保存 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签收 将标本与病理申请单 一起送至病理科 冰冻报告石蜡切片细胞学检查 病理科按规定 将病理结果发给手术科室 利辛县中医院

术后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患者管理制度与处理工作流程 一、术后患者管理制度 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时,手术者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4、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5、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检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6、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7、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术后患者处理工作流程 巡回护士术毕提前 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 麻醉医师向经治医生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并共同将患者 破坏性较大手术及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 前评估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 送监护病房 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 麻醉师与病房护士应床头交接病人 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护士执行术后医嘱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按《病历书写规范》须及时、真实、客观、详细填写 手术当晚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主动为患者镇痛,不能坐等病人叫唤。三、四类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主刀医师及主任要亲自查房。

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 (一)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普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规活检)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四)下列情况的申请单和标本不予接收: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病理科不能接收的申请单和标本一律当即退回,不予存放。

(五)临床医师采取的标本应尽快置放于盛有固定液(4%中性甲醛,即10%中性福尔马林)的容器内,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5倍。对于需作特殊项目检查(如微生物、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标本,应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固定或预处理。 (六)病理医师只对病理科实际验收标本的病理诊断负责。 (七)病理科应建立与送检方交接申请单和标本的手续制度。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订。 二、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 (一)病理科验收人员应在已验收的申请单上注明验收日期并及时、准确编号(病理号),并逐项录入活检标本登记簿或计算机内。严防病理号的错编、错登。 (二)标本的病理号可按年编序,或连续性(不分年度)编序。 (三)同一病例同一次的申请单、活检标本登记簿(包括计算机录入)、放置标本的容器、组织的石蜡包埋块(简称蜡块)及其切片等的病理号必须完全一致。 (四)病理科应建立验收人员与组织取材人员之间申请单和标本的交接制度。具体交接方法由各医院病理科自行制订。 (五)在病理科内移送标本时,必须确保安全,严防放置标本的容器倾覆、破损和标本的散乱、缺失等。 三、标本的预处理 标本验收人员对已验收的标本酌情更换适宜的容器,补充足量的固定液;对于体积大的标本,值班取材的病理医师在不影响主要病灶定位的情况下,及时、规范地予以剖开,以便充分固定。 四、标本的巨检、组织学取材和记录 对于核验无误的标本,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①肉眼检查标本(巨检); ②切取组织块(简称取材);③将巨检和取材情况记录于活检记录单上(活检记录单印于活检申请单的背面)。 巨检和取材时的注意事项: (一)巨检和取材必须由病理医师进行,应配备人员负责记录。 (二)巨检和取材过程中,应严防污染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 (三)标本一般应经适当固定后再行取材。已知具有传染性(例如结核病、病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84094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 日间手术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特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为确保日间手术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布《日间手术管理导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及流程。现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准入制度、日间手术评估制度、院前院内宣教制度和出院后随访、随诊制度等为主的日间手术管理制度,设计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和转归流程,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充分体现高质量、高效率运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制定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医院拟定符合本院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包括病种的适应对象、诊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术前检查项目、术前评估、术中和术后用药、出院评估标准、临术路径变异情况规定及出院后随访内容等,报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执行。 二、准入制度 准入标准: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具备手术所需基本医疗条件及24小时应急抢救体系,设立专用的日间手术随诊电话。相关场所内必须配备除颤仪、困难气道抢救车等抢救设备。并符合以下准入标准:

(一)手术准入制度: 日间手术项目准入原则为风险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项目。具体标准包含九项: 1、临床诊断明确; 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成熟的术式; 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 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 5、气道受损风险小; 6、术后疼痛可用口服药缓解; 7、能快速恢复饮食; 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 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二)医师准入制度: 手术医生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 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 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已完成一定数量(建议担任手术者100例或担任第一助手200例以上); 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三)患者准入制度: 患者病情不复杂、无明显心、肺疾病、服务半径小的病人。具体标准包含五个分项: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的有关规定及流程考核试题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一、填空 1 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不得随意丢弃。 2 凡需手术的病人,由主管医师术前填写(),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或手术医师给()确认后放入标本袋内,并贴好标码(),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3 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4 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5 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通过电话通知手术室临时冰冻报告结果。手术室及病理室应按照我院有关规定在快速冰冻病理登记表上登记。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6 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 7 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发出报告。

8 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 二、问答题 简述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流程

一、填空 1.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2.凡需手术的患者,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或手术医师给(家属或委托人)确认后放入标本袋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科室、主要诊断等),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3.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4.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有需送冰冻检查的情况,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5. 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通过电话通知手术室临时冰冻报告结果。手术室及病理室应按照我院有关规定在快速冰冻病理登记表上登记。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6. 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7.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8.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二、问答题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各科室、办: 为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经2017年8月31日医疗质量与病案管理委员会讨论,2017年11月10日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决定下发此文件,请各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的患者,由主管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或95%乙醇溶液内,并贴好标码(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放置固定存放处。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护士)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有需送冰冻检查的情

况,临床医师应提前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一)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二)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三)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两个工作日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半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事件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本文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一、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切片张数、确认切片的组织像与送检组织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全面、细致地不做遗漏的阅览切片的全部区域。发现并辨认出各种病变的病变。必要时应向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二、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三、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四、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镜检完毕要提出切片质量的意见。 五、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应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必要时约见患者或患者亲属,了解病情。 六、对各种病理组织学变化作准确的描述,作为诊断依据,但要密切结合临床。如与临床诊断存在重大出入时,需认真检查取材、制片过程中有无错误;可/或深切蜡块、重取组织;并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商榷。 七、疑难病例尽量多取材,并做好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等检查,提请全科会诊或院外专家会诊。 八、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作出病理诊断或提出病理诊断意见(意向),清楚地书写于活检记录单的有关栏目中并亲笔签名。 九、经院外专家会诊的病例,应将各方面会诊意见的原件或复印件附贴存档,如各方会诊意见不第一条难以明确诊断时,可参考会诊意见酌情诊断,或在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将各方会诊意见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十、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例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普通标本5个工作日以内,内窥镜活检组织3个工作日以内。由于某些原因(包括脱钙、深切片、补取材制片、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等)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应以口头或书面报告形式告知相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

2021年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的规定及流程

惠东县中医院 欧阳光明(2021.03.07) 手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规定与流程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的病人,由主管医师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或手术医师给家属或委托人确认后放入标本袋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科室、主要诊断等),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通过电话通知手术室临时冰冻报告结果。手术室及病理室应按照我院有关规定在快速冰冻病理登记表上登记。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二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术后管理制度与流程.doc

术后管理制度与流程1 十三、术后管理制度与流程(试行) 为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术后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巡回护士手术结束前15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患者准备,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将患者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向主管医师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二、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三、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前评估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原则上术后先送监护病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 四、患者送至病房后,麻醉医师与病房护士应进行床头交接。麻醉医师必须对实施麻醉的所有患者进行麻醉术后评估,对全麻术后患者,实行术后24小时随访并记录。 五、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或第一助手按《病历书写规范》格式书写,必须及时、真实、客观、详细描述手术过程、病灶情况、术中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包括术中会诊及与家属谈话内容),对患者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在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中要有明确的记录。 六、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 师开具。 七、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征监测结果需记录在病历中。

八、手术当晚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患者。接受三、四级手术或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必须由主刀医师及治疗组组长亲自查房,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 九、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手术常见并发症,并将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对骨关节及脊柱等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做好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对重大手术并发症的案例及时分析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定期进行相应监管、分析与反馈。 十、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十一、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附:术后管理制度与流程(详见附图2-1-5-13)。 术后管理制度与流程

APQP工作流程及说明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程序 流程(做什么及顺序)输出记录工作与记录说明主导批准 配合 第一阶段 确立项目阶段市场调研 产品研发可行性分 析报告 由销售部在研发可行性报告中“市场调 研”一项填写后交给技术人员继评。 销售 专利查询设计的产品防止侵权技术 项目确立进行设计输入评审;进行产品与过程设 计、经济性分析,必要时解剖样件,汇 制草图,确立方案按记 录中 提示 总经理 成立小组记录选定的多方论证小组成员。 (也可单独出一个成立小组的文件) 工作令号财务对该产品投资归类入账时的标记, 多以产品型号为工作令号 下达开发任务设计任务书根据上述评审,对设计人员提出设计目 标、可靠性或耐久性目标、质量合格率 目标或开发期限要求 技术总工 初始分析产品设计初始分析 记录 含初始过程、初始特性、初始材料、初 始待选供方分析,为系统分析方法 技术 制定开发计划APQP工作进度表对五个阶段工作要求与输出进行全面策 划,也是产品开发满足顾客要求的计划 技术总工 阶段评审设计开发检查与评 审记录表 第一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检查与完成质 量评审 小组 第一阶段输出作为第二阶段输入 第二阶段 产品设计收集失效模 式,尽早预防 同类产品历年失效 清单 统计系列或同类产品在本公司内部或来 自顾客处的历年的失效模式,开展设计 FMEA或过程FMEA时分析与落实措 施,在早期预防再发生。 质量 顾客同类产品失效 模式清单 质量销售 关注设计与顾 客接口及对标 开口问题清单万事慎与始,设计初始条件越清晰,后 续问题会较少。 技术销售 设计输入汇总新项目设计开发输 入一览表 对所有的设计设计输入内容,列一个清 单,便于查找利用。 技术销售图样设计(参数试验记录)此阶段可进行手工样件制作(视情况)。技术 技术 主管(图纸)计算、设计、绘图、DFMEA分析、定 技术要求。 技术 图样明细表尽量将所有材料列入,可同时代替材料 明细表。可行时进行A、B、C类三级分 类,以对材料质量分级控制 技术 工程规范确定技术指标,可以是企业标准、技术 条件、总成图中技术要求或工程规范等 技术 DFMEA分析框图环境极限表 (非必须项) 极限条件、各零件、部件间配合、连接、 装配关系,为DFMEA作准备 技术 小组DFMEA 进行设计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技术 设计FMEA检查清 单 防止DFMEA分析不到位、漏项而展的 检查评审工作 技术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

手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规定与流程为规范病例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 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的患者,由主管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 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或95%乙醇溶液内,并贴好标码(患者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 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 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有需送冰冻检查的情况,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 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

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 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事件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