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浙江自考数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数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数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100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变量的函数是一个由该变量与一些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这个函数定义在18世纪后期占据了统治地位,给出这个函数定义的数学家是( )

A.莱布尼茨

B.约翰·贝努利

C.欧拉

D.狄利克雷

2.发现著名公式eiθ=cosθ+isinθ的是( )

A.笛卡尔

B.牛顿

C.莱布尼茨

D.欧拉

3.我国最古的一部算书——《算数书》是( )

A.传世本

B.甲骨文算书

C.钟鼎文算书

D.竹简算书

4.我国古代十部算经中年代最晚的一部( )

A.《孙子算经》

B.《张邱建算经》

C.《缉古算经》

D.《周髀算经》

5.由于对分析严格化的贡献而获得了“现代分析之父”称号的德国数学家是( )

A.魏尔斯特拉斯

B.莱布尼茨

C.欧拉

D.柯西

6.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进入微积分的大门,他们的工作也是相互独立的,但在发表的时间上( )

1

A.牛顿先于莱布尼茨

B.莱布尼茨先于牛顿

C.牛顿和莱布尼茨同时

D.谁先谁后尚未定论

7.我国古代文献《墨经》一书中的“平”、“厚”,就是现代几何课本中所指的( )

A.平面与空间

B.平行与高度

C.平行与体积

D.面积与体积

8.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 )

A.周公后人荣方与陈子

B.三国时期的赵爽

C.西汉的张苍、耿寿昌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徽

9.“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在我国现行教材中称为( )

A.祖暅原理

B.祖冲之原理

C.平衡法

D.阿基米德原理

10.《九章算术》是从先秦至_________的长时期里经众多学者编撰、修改而成的一部数学著作。( )

A.西汉

B.三国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

11.希尔伯特在_________中使用公理化方法对欧几里得《原本》中的公理体系进行完善。( )

A.《数学问题》

B.《几何基础》

C.《数学基础》

D.《几何问题》

12.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的唯一传世之作《数学汇编》被认为是( )

A.古希腊论证数学的发端

B.古希腊数学的颠峰

C.古希腊数学的安魂曲

D.古希腊演绎几何的最高成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用圆圈符号“O”表示零,可以说是_________的一大发明,有零号的数码和十进位值记数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通过阿拉伯人传至_________。

2

2.古希腊三大著名几何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和三等分角。

3.《九章算术》中“方程术”的关键算法是“_________”,实质上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解线性联立方程组的_________。

4.贾宪的高次开方法称为增乘开方法,可适用于开任意高次方,而与此相联系的“贾宪三角”,在西方文献中则称为“_________三角”。

5.阿基米德用平衡法解决了一系列_________的计算问题,并再用_________法给以严格的证明。

6.希尔伯特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相容性、_________、_________。

7.法国数学家_________的研究使行列式与线性方程组求解相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数学对象。

8.中国数学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_________、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其中_________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数学发展的顶峰。

9.最早使用“函数”(function)这一术语的数学家是_________。

10.数学的第一次危机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的发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朱世杰(什么朝代、什么地方的人、代表著作和数学创造)。

2.伽罗瓦(什么时代、哪国的数学家、主要研究成果)。

3.把“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用现代符号表述。

4.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

5.祖暅推导几何图形体积公式所依据的两条原理。

四、古典算法(本大题10分)

用《九章算术》中的开方术解方程x2=1156。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比较古希腊数学与中世纪东方数学。

3

数学史

五上: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在我国古 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史料。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儿第一个提倡用x、y、 z 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大约在两千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 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 其中“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也就是说: 长方形面积= 长×宽。还说:“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就是说: 三角形面积= 底×高÷2。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出入 相补原理就是把一个图形经过分割、移补,而面积保持不变,来计算出 它的面积。如下图所示,它们显示了平面图形的转化。 五下: 1、6 的因数有1、 2、 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 像6 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也叫做完美数)。 28 也是完全数,而8 则不是,因为1+2+4 ≠8。完全数非常稀少, 到2004 年,人们在无穷无尽的自然数里,一共找出了40 个完全数, 其中较小的有6、28、496、8128 等。 2、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 或5 的倍数,只要看个位数?为什么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 24 = 20 +() 2485= 2480 +() 20、2480 都是2 或5 的倍 数,所以一个数是不是2 或5 的倍数,只要看? 24 = 2×10+4= 2×(9+1)+4= 2×9+(2)+(4) 2485= 2×1000+4×100+8×10+5 = 2×(999+1)+4×(99+1)+8×(9+1)+5 = 2×999+4×99+8×9+()+()+()+() 3、哥德巴赫猜想从上面的游戏我们看到:4=2+2,6=3+3,8=5+3,10=7+3,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

浅谈数学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 万州桥亭中学秦毅 内容摘要: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现今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数学史的有关轶闻趣事,能够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习数学史,不仅是广大学生学好数学的有力帮助,而且是也是我们中学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我们广大教师不仅要明白数学史的重要性,最根本的是要研究如何将数学史融合到教学当中,努力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数学数学史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

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数学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界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极其重视,并且以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在国际水平测试中名列前茅,这些都是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有力证据,我国数学教育水平高的另一个证据是,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测试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参加国的测试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因此,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高水平成绩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厚重的历史积淀的,是几代、十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共同的结晶,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对于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是应该予以正视的。就在我们的教育界为上述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们现行的中小学数学内容一些学生学不好,学不了,成为数学学习上的失败者;另一方面,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我们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特别表现在数学思考方法、 2

管理思想史自考大纲

管理思想史自学考试大纲[06088]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二OO四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管理思想史》,李方华、李庆杨、步建东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参考书目:1、《西方管理思想史》,郭咸纲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2、《管理思想的演变》D.A雷恩著,孙耀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 3、《管理思想发展史》孙耀君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6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管理思想史》课程是浙江省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学习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系统掌握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不同学派管理理论而设置的。本课程系统介绍了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历史,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当代管理理论等内容。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为学习相关的课程打下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只有掌握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不懂历史,难懂现在。只知现在的管理理论,不知其由来与发展,就不能深刻认识和了解这些管理理论,更难以发展理论。 在学习方法上,按照这样三条线索进行学习:一是时间线,管理思想史是以时间作为主线发展演进的,充分体现了其历史性;二是理论线,管理思想史以理论的发展演进为线索,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若干发展阶段,但是其理论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三是人性线,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人性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化为主轴,孕育着对管理最优境界的追求,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以不断突破对人性的认识为特征的。 二、考核目标 第一篇古代管理思 第一章管理思想史的渊源 第一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 掌握:1、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 2、汉穆拉比为了巩固其统治,编制了“法典”作为国家行为的准绳 第一节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掌握:1、古希腊历史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前9-8世纪因荷马史诗而习称“荷马时代”,荷马时代的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从古希腊的部落管理体制我们看到了“议会制”的某些端倪。 2、古希腊最出色的改革家、思想家主要有:苏格拉底、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重点掌握:1、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色诺芬的《家庭管理》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柏拉图的主要管理思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体现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古罗马管理思想及宗教管理思想 了解:1、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 掌握:1、古罗马萌芽状态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社会实践所体现出的管理思想 了解:1、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体制、组织结构 2、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 掌握:1、威尼斯造船厂的管理经验 第二节中世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 掌握:1、从管理学的角度总结“神学之父”阿奎那的管理思想,可以得到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线索是什么?2、马基雅维利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管理思想光辉的三点思想。 3、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乌托邦》全译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岛的既有益而有趣的全书》中体现的管理思想。

数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史论约》复习题参考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22分)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2、数学史分期的依据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知识领域的演进)来分期,其一是根据(数学学科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来分期; 3、17世纪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它们分别是(解析几何)、(微积分)、(射影几何)、(概率论)、(数论); 4、18世纪数学的发展以(微积分的深入发展)为主线; 5、整数458 用古埃及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6、研究巴比伦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是(契形文字泥板),而莱因特纸草书和莫斯科纸草 书是研究古代(埃及数学)的主要历史资料; 7、古希腊数学发展历经1200多年,可以分为(古典)时期和(亚历山大里亚)时期; 8、17世纪创立的几门影响深远的数学分支学科,分别是笛卡儿和(费马)创立了解析 几何,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笛沙格)和帕斯卡创立了射影几何, (帕斯卡)和费马创立了概率论,费马创立了数论; 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是(创造)精神和(严格)精神都高度发扬; 10、整数458 用巴比伦的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1、数学史的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内史,即(数学内在学科因素促使其发展), 其一是外史,即(数学外在的似乎因素影响其发展); 12、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征,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 (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创立), (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 (3)群论和(非交换代数诞生); 13、20世纪数学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其显著趋势是:数学基础公理化, 数学发展整体化,(电子计算机)的挑战,应用数学异军突起,数学传播与(研究)的 社会化协作,(新理论)的导向; 14、《九章算术》的内容分九章,全书共(246)问,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曾为它作注; 15、整数458 用玛雅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16、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既要研究其(历史进程),还要研究其(一般规律); 17、古希腊数学学派有泰勒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厄利亚学派)、巧辩学派、柏拉图学派、欧多克索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 18、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模)在他的著作(《代数学》)中,系统地研究了当时对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19、19世纪数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三方面的典型成就加以说明:(1)(分析基础严密化)和复变函数论的创立;(2)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问世和(射影几何的完善);(3)在代数学领域(群论)与非交换代数的诞生。 20、整数458 用古印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二、选择题 1、数学史的研究对象是(C);

2017年4月自学考试06088《管理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思想史试卷 (课程代码06088) 本试卷氛围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5页,共5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6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孟子认为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是 A.人性本善 B.义利统一 C.以德服人 D.施行“仁政” 2.强调管理者应有“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的创新精神是 A.孙子 B.孟子 C.管子 D.老子 3.苏格拉底把通过谈话、提问、揭露矛盾,进而从个别求得一般的方法叫做 A.精神培养术 B.精神刺激术 C.精神助产术 D.精神催眠术 4.“从来不知道服从的人不可能是一位好的指挥官”,提出者是 A.柏拉图 B.马基雅维利

C.托马斯?阿奎那 D.亚里士多德 5.首先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首创性地采取类似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股票的是 A.古罗马 B.古希腊 C.日?曼 D.中世纪的英国 6.研究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第一个人是 A.查尔斯巴贝奇 B.查尔斯杜平 C.安德鲁?尤尔 D.威廉·杰文斯 7.“科学管理”这个名词的首次提出者是 A.泰勒 B.布兰代斯 C.哈罗徳?孔茨 D.林徳尔?厄威克 8.亨利·甘特通过対生产日期利产量来控制计划和生产进行的图称为 A.巴思图 B.泰勒图 C.甘特图

D.密尔图 9.莫里斯库克的主要贡献是 A.在非工业组织中传播和应用科学管理思想 B.提出了组织效率的原则 C.把各种最有效的动作要素归纳成“动作经济原则” D.发明用于生产控制的甘特图 0.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 A.5种 B.6种 C.7种 D.14种 11.林德尔?厄威克指出,组织设计的作用之一是决定从事经营各个成员的 A.工龄 B.权利 C.职务 D.家族地位 12.非正式组织的重要标准是 A.效率逻辑 B.利益最大逻辑 C.感情逻辑 D.产品为主逻辑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史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史

专题11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史──意义、内容与结构 一、数学史在新一轮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课程改革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数学史主要起两方面作用: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提供少量“花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一轮中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史首先被看作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 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目标都围绕三个基本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于理科课程,还进而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尝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1.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

历史往往揭示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从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进而引导他们重视数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例:数系的扩充;函数概念的演进;从平行公设到非欧几何;解析几何的创立;三角学的演变;数学猜想:提出、发展与解决。 2.理解数学思维 一般说来,历史不仅可以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给出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中那些千锤百炼、天衣无缝,同时也相对地失去了生气与天然的、已经被标本化了的数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历史上许多著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还十分有助于他们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 1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郑小瑞 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成果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前人的数学思想,借以指导数学的进展,并预见数学的未来。我国数学家吴文俊说过: “数学教育和数学史是分不开的。”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以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数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数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100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变量的函数是一个由该变量与一些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这个函数定义在18世纪后期占据了统治地位,给出这个函数定义的数学家是( ) A.莱布尼茨 B.约翰·贝努利 C.欧拉 D.狄利克雷 2.发现著名公式eiθ=cosθ+isinθ的是( ) A.笛卡尔 B.牛顿 C.莱布尼茨 D.欧拉 3.我国最古的一部算书——《算数书》是( ) A.传世本 B.甲骨文算书 C.钟鼎文算书 D.竹简算书 4.我国古代十部算经中年代最晚的一部( ) A.《孙子算经》 B.《张邱建算经》 C.《缉古算经》 D.《周髀算经》 5.由于对分析严格化的贡献而获得了“现代分析之父”称号的德国数学家是( ) A.魏尔斯特拉斯 B.莱布尼茨 C.欧拉 D.柯西 6.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进入微积分的大门,他们的工作也是相互独立的,但在发表的时间上( ) 1

A.牛顿先于莱布尼茨 B.莱布尼茨先于牛顿 C.牛顿和莱布尼茨同时 D.谁先谁后尚未定论 7.我国古代文献《墨经》一书中的“平”、“厚”,就是现代几何课本中所指的( ) A.平面与空间 B.平行与高度 C.平行与体积 D.面积与体积 8.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数学家是( ) A.周公后人荣方与陈子 B.三国时期的赵爽 C.西汉的张苍、耿寿昌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徽 9.“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在我国现行教材中称为( ) A.祖暅原理 B.祖冲之原理 C.平衡法 D.阿基米德原理 10.《九章算术》是从先秦至_________的长时期里经众多学者编撰、修改而成的一部数学著作。( ) A.西汉 B.三国 C.东汉 D.魏晋南北朝 11.希尔伯特在_________中使用公理化方法对欧几里得《原本》中的公理体系进行完善。( ) A.《数学问题》 B.《几何基础》 C.《数学基础》 D.《几何问题》 12.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的唯一传世之作《数学汇编》被认为是( ) A.古希腊论证数学的发端 B.古希腊数学的颠峰 C.古希腊数学的安魂曲 D.古希腊演绎几何的最高成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用圆圈符号“O”表示零,可以说是_________的一大发明,有零号的数码和十进位值记数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通过阿拉伯人传至_________。 2

人力资源自考本科-管理思想史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B)4.研究管理思想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 A.系统方法 B.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方法 C.历史学科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AC)1.决定管理理论发展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发展 E.社会条件的变化 三、填空题 1.管理思想是指较为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 1.管理观点理论 2.管理思想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就是________。 2.管理思想史 7.管理思想史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 7.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方法 9.管理思想史的范围较广,它全面覆盖了的历史演变。 9.西方理论 四、名词解释 2.管理思想史:即管理思想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是关于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历史性学科。 第一章管理思想史的渊源 一、单项选择题 (B)1.在管理思想史上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是 A.古希腊人 B.古埃及人 C.古罗马人 D.古巴比伦人 (D)4.首先认识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的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色诺芬 (B)5.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是 A.《理想国》 B.《家庭管理》 C.《政治学》 D.《荷马史诗》 (B)9.早期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是 A.议会制 B.《荷马史诗》的形成 C.《经济论》的出版 D.《理想国》的出版 (C)14.欧洲文明的摇篮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D.古罗马 (B)15.研究管理思想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 A.系统方法 B.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 C.历史演进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D)16.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是 A. 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C. 贾图的《论农业》 D.色诺芬的《经济论》

浅谈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浅谈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19-01-08T10:10:35.9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作者:艾园 [导读] 数学史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更是众多数学家留给现人的宝贵文化。 陕西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716000 摘要:数学史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更是众多数学家留给现人的宝贵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讲解一定的数学史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既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更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史融合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步提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在积极地进行变革,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史对于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主要阐述基于小学数学融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进而提出基于小学数学教育融入数学史的具体途径和实践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价值 1.德育价值。学者骆祖英指出数学史具有德育教育价值。(1)学习数学史,可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我国在14世纪以前曾是数学大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近现代也涌现出了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等多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因此,了解数学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通过了解本民族的数学文化史延伸到国际数学。 (2)学习数学史,可熏陶小学生的人格精神。这些对学生来说可产生长远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缺少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但是人心又不能缺少精神崇拜。如果数学史能将崇拜对象提供给学生,会大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智育价值。数学史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深入地理解知识。小学生通常是直观表面地看待问题,而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深入性、抽象性地看待问题。而数学史,以知识根源为基点,帮助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全过程,比起传统教学,不只是知识本身,而是从产生知识的背景——时代、人物、生活、原因、过程,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深入地看待数学知识。 3.美育价值。数学,探索的是自然之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数学史的美学价值。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学是必备的素质。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冰冷的数字、繁琐的运算、怪异的符号是大多数人对数学的印象。这让我们忽视了数学之美。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审美是人的需要。儿童的好奇心强烈,通过数学史教学引入审美,能将儿童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审美需求,让他们去经历一个发现创造的过程,构建他们的审美体验。 二、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途径 1.渗透数学史,展示新奇方法。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机械地按照“概念——定义——定理——解题”的认知程序进行数学教学,则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适当地融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上的数学方法,无疑会激发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穿插数学史,拓展数学内容。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新课程理念下,不能再“教教材”,而应该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教师在准备上课内容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收集数学史资料,不仅要收集关于书本上的资料,也可以根据书上的内容收集一些数学史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提前准备好一些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史,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熟练、流畅、全面地向学生进行数学史内容的穿插讲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渗透数学史,呈现原生态知识。数学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历经数千年,从无到有、从简到繁,逐步成为分类完善、知识齐全的完整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为人类积累了宝贵的科学文化,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的发展,通过呈现原生态的知识让学生汲取数学文化的养分,感知数学的源与流,认同数学的价值。 4.开展有关数学史的专题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史,除了教师的介绍和引入外,还应让他们亲自去搜集、讨论,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史知识的认识,并强化积累。所以,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数学的古典问题融入到课后作业和扩展活动当中,使数学史真正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巩固教学成果。 5.调整数学史在教学中所占比例。数学教师在借助数学史辅助教学时,应当合理调节数学史所占的教学内容比重,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在挑选数学史内容时,应当对其进行筛选分类。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较少的史料内容可作为开拓学生视野,比如讲述知识点的演变过程;阐述规律推理的内容则作为突破知识点的讲解内容;关于知识点背景相关的史料故事则作为课前引导使用。总而言之,数学史作为辅助教学内容,不能代替教材内容,教师应合理运用数学史内容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花沐露浅谈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方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7,(3)。 [2]陈佳丽浅析数学史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7,(56)。 [3]侯菁利用数学史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24)。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与建议 郑小瑞 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史上的数学成果和影响数学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前人的数学思想,借以指导数学的进展,并预见数学的未来。我国数学家吴文俊说过: “数学教育和数学史是分不开的。”学习一些数学知识,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体会数学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以及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 一、引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数学史研究已具有很长的历史,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知识,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则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998年4月20日至26日,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发起,在法国马赛附近的Luminy 镇举行了题为“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张奠宙教授在《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已经进入系统的研究阶段,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我国的数学史研究,乃至科学史研究,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队伍。但是,我们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注意到如何运用于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应有效益。 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是一流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数学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我们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取

管理思想史(自考考点复习_)川大版

第一章 简答 1。简述管理的概念:(必考) 广义的管理哈罗德。孔茨为代表,《管理学》,是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狭义的管理法约尔《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必考): 管理思想史是一门研究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三个基本的研究视角:(1)时间系列的视角(2)研究领域系列的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的视角。 概括为: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相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揭示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必考) (1)文化的经济内容:反映不同资源的关系 (2)文化的社会内容:反映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3)文化的政治内容:反映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5.简述新教伦理准则 ①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②乐于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③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意志;④超过基本需求的消费是浪费,是有罪的。 6.简述现代管理思想的萌芽 1)关于管理的重要性 2)关于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3)关于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能 4)关于劳动分工问题 7.新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 (1)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人才为宝贵资源,竞争体现在科技实力和人才的竞争。 (2)信息爆炸时代对管理学的挑战:信息总量速度迅速增长和更新,一方面充足的信息供人们使用,另一方面,人们难以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经济全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市场导向、国际贸易联盟,资源、劳动力、市场国际范围内配置,应对机遇和挑战 (4)文化和利益多元化对管理学的挑战:互惠互利,多赢局面 (5)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管理学的挑战 (6)新经济体制对管理学的挑战 8.管理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1.创新仍然是未来管理学发展的主旋律:1.管理视角的创新 2.管理内容的创新 3.管理方法的创新。

2018年4月自学考试06088《管理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管理思想史 (课程代码0608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的是 A.查尔斯?巴贝奇 B.罗伯特?欧文 C.亚当?斯密 D.詹姆斯?瓦特 2.“得其心,斯得民,得其民,斯得天下”,这一管理思想的提出者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管子 3.首创性地采取类似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股票的是 A.古罗马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希腊 4.早期的银行业产生于 A.美国 B.西欧 C.北欧 D.东欧 5.“为了高效率地指挥一个企业,工厂管理与工稈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提出者是 A.亨利?梅特卡夫 B.梅特卡夫?普尔 C.亨利?汤 D.亨利?普尔 管理思想史试题第1页(共5页) 6.“科学管理”这个名称的发明者是 A.泰勒 B.林德尔?厄威克 C.巴贝奇 D.布兰代斯 7.生产计划进度图的发明者是(A) A.甘特 B.泰罗 C.巴思 D.吉尔布雷斯 8.最早在非工业组织中传播和应用科学管理思想的人是 A.埃默森 B.莫里斯?库克 C.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D.亨利?福特 9.20世纪初著名的会计学家是

A.奥利佛?谢尔登 B.玛丽?福莱特 C.亚历山大?丘奇 D.玛利?福特 10.法约尔根据自己长期的经验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其中统一指挥原则的含义是 A.—个下级可以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 B. —个下级可以接受多个上级的指令 C. 一个下级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 D. —个下级可以有多直接上级 11.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被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卢瑟?古利克 B.法约尔 C.马克斯?韦伯 D.泰勒 12.“霍桑实验”最有价值的成果是 A.提高了产量 B.提高生产效率 C.产生了“非正式组织” D.导致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 13.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把Y理论称为 A.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结合 B.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分离 C.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 D.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分离 14.《管理方格》一书的作者是 A.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 B.简?莫顿 C.罗伯特?布莱克 D.坦南鲍姆和沃伦?施密特 1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A. L ? V ?贝塔朗菲 B.诺伯特?维纳 C.申农 D.哈肯 16.1962年12月出版《管理理论丛林》一书的作者是 A.谢尔登 B.法约尔 C.厄威克 D.哈罗德?孔茨 管理思想史试题第2页(共5页) 17.美国研究管理科学以及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的著名学者,其代表作《现代生产管理》,他是 A.斯潘赛?伯法 B.霍勒斯?利文森 C.蓝彻斯特 D.希尔 18.权变理论学派发展的基础是 A. f理过程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经验主义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19.企业文&的理论起源于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20.学习型组织的提出者是 A.威廉?大内 B.彼得?圣吉 C.约翰?科特 D.詹姆斯?钱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少选均无分。 21.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有 A.泰勒 B.色诺芬 C.韦伯 D.法约尔

数学史试题及答案 最新

**师范大学成教豆学年第2二学期 《数学史》考试卷(A)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 分) l . 世界上第· 个把π计算到3. 1415926 <π<3. 1415927 的数学家是( B ) A.刘傲 B.祖冲之 C. 阿某米德 D. 卡瓦列利 2 . 我罔元代数学莉作《阿元二J.i鉴》的作者’是( c ) A.秦九韶 B.杨辉 C. 朱世杰 D.贸宪 3 . 就微分学与积分学的起源"r fr i 育( A ) A. 积分学早于微分学 B. 微分学早于积分学 C.积分学与微分学同期 D. 不确定 4. 在现存的I11国古代数学著作I I',故早的←·部是( D ) A. 《孙子算经》 B. 《型经》c. 《算数书》D. 《j司鹊!算,经》 5. 发现著名公式e;9 =cosθ+i s inθ的 是( A笛卡尔B牛顿C莱布尼茨6 . q 1国古典数学发展的顶峰时期是( D )。 D.协; 拉 D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魏普南北朝时期 D.宋元时期 7 . 敲早使用“函数”(fu n ct io n)这·术语的数学家是( A )。 A.莱布尼茨 B.约翰·f(I努利 C.雅各布·响’l努利 D.欧拉 8. 1834 年有位数学家发现了.个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微的函数例子,这位数学家是( B )。 A.高斯 B.波尔资诺 C.魏尔斯特拉斯 D.柯西9 . 古埃及的数学知识常常记 载在( A )。 A.纸草书上 B.竹片上 C.木版上 D.泥报上 10. 大数学家欧拉出生于(A)

A.瑞士 B .奥地利 C.德罔 D.法罔 II . 首先获得四次方程”般解法的数学家是( D )。 A.塔塔利亚 B .卡到 C.费罗 D.费拉利 12 . 《九章算术》 的 “少广 ” 章主要讨论 ( D )。 A. 比例术 B .而积术 C.体积术 D.开方术 13. 最早采用位值制记数的国家或 民族是( A )o A 美索不达米 - B 埃及 C.阿拉伯 D 印度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8 分) 14 . 希尔伯特征历史上第 ·协 明确地提出 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杭| 容性、 完备性 、 独立性 15. 在现存的小国肯代数学著作小 ,《 周僻算经 》 是最早的’ 古币。卷上叙 述的关才二荣方与陈子的对话 ,包含 了勾股定理 的← ·般形式。 16. 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罔表,在小学课本"I 称其为 杨辉 三角,而数学 史学者常常称它为 贾宪 三 角。 17. 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 全书共分 13 卷,包括有 5 条公理 、 二 条公设。 18. 两千年来有关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五公设 的争议 ,导致了非欧几何的诞 生。 19.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 《代数学》 第·’次给出了 ,·次和二次 方程的 ··般解法 ,并用 几何 方法对这← 20. 在微积分方法正式发明之前,许多数学家的工作已经显示着微积分的萌芽, 如开普勒的旋转体体积计算 、巳罗的 微分三角形方法 以及瓦盟士的 曲线弧长的计算 等。 2 1 . 创造并最先使川J c - o 语言的数学家是 维尔斯特拉斯 22 . 数学家们为 研究古希腊三大尺热!作图难题花费了两千年的时间,1882 年德 国数学家林德曼证明了数 一一π 一的超越性。 23. 罗巴契夫斯掉所建立的 “非欧几何” 假定过直线外··点, 至少有两条 直 线与己知直线平行,T 而且在该几何体系I I ',三角形内角和 尘主 两直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一、数学史有它的教育价值: 普及数学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旨趣;学史能够给数学课堂教学添色增彩;中小学教材渗透着丰富有趣的数学史;数学史是认识数学知识本质的催化剂;数学史本身蕴含着当下教材基本知识。 二、数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目前学术界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一、)萌芽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二、)常量数学时期(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 (三、)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四、)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五、)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第一阶段有一下两项重要成果:计数制度的产生和使用(如图1)。测量和 图1 作图(如图2赵爽对勾股定理证明方法,图文结合)。

图2 第二阶段是常量数学时期(初等),那个时期数学发展的两条主线: 1.中国初等数学的辉煌成就、 2.灿烂的古希腊数学。 其中中国初等数学的辉煌成就有三次发展高潮:(1)两汉时期;(2)魏晋南北朝时期;(3)宋元时期。 领先的成就有: 1、计算技术的创用 2、加、减、乘(九九表)、除;分数、小数、近似计算 3、更相减损术、比例算法、盈不足术 4、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的“圆周率”,祖暅原理,算经十书 宋元四大家:杨辉、秦九韶、李冶、朱世杰。贾宪三角(杨辉三角);秦九韶《数书九章》之“正负开方术”、“大衍求一术”;朱世杰之《算学启蒙》、《四元玉鉴》的“招差术”、“垛积术”;李冶是的“天元术” 第三时期变量数学时期主要有:几何学的变革;微积分的创立与

发展;多分支的形成:集合论、抽象代数、复变函数等,这几个重要成果。 几何学的变革时期代表人物有费尔玛、高斯、笛卡尔等。笛卡尔在实际上建立起了历史上第一个倾斜坐标系,把几何和代数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微积分虽然不是牛顿与莱布尼兹发现创造的,但却是他俩大体完成的。牛顿改变了以往从“和的极限”到“定积分”的老路,开创了从导数到不定积分到定积分的新路。清楚得表明了他对微分和积分互逆关系的认识。莱布尼兹认识到求积依赖于在横坐标的无限小区间上的纵坐标之和或无限窄小的矩形之和。更重要的是他认识的求和(积分)与求差(微分)运算的可逆性。 数学方法:(1)化归的方法、(2)变换的方法、(3)类比的方法、(4)归纳的方法、(5)合情推理的方法、(6)反证法、(7)数形结合的方法、(8)分类讨论的方法、(9)运筹的方法。 数学观点:(1)近似的观点、(2)抽象的观点、(3)一一对应的观点、(4)对称的观点、(5)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观点、(6)“变中有不变”的观点、(7)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观点、(8)运算与结构的观点、(9)博弈的观点、(10)关系、等价关系、序关系、相关关系、比例关系、函数关系的观点 数学思想:(1)“命题需要证明,证明依靠逻辑”的思想、(2)量化的思想、(3)数学建模的思想、(4)最优化的思想、(5)公理化的思想、(6)数学机械化的思想、(7)数据处理与数理统计的

自考管理思想史试题答案

浙江省2013年4月自学考试管理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608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柏拉图的管理思想主要是研究了国家范围内的____问题。? A.分工 B.秩序 C.等级 D.经济? 2.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A.社会主义 B.理想主义 C.人文主义 D.资本主义? 3.在阿奎那的理论中,____的观点占有重要的地位。? A.劳动 B.自然 C.土地 D.货币? 4.____于1776年出版了重要着作《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詹姆斯·斯图亚特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阿奎那? 5.____在1891年宣读的论文《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中提出了新的奖金方案。? A.亨利·汤 B.亨利·梅特卡夫? C.丹尼尔·麦卡勒姆 D.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6.____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A.法约尔 B.韦伯 C.泰勒 D.巴贝奇? 7.____写有管理学名着《管理备要》,并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8项管理原则。? A.卢瑟·古利克 B.马克斯·韦伯? C.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 D.亨利·法约尔? 8.霍桑实验的结果由梅奥于1933年以《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正式发表,这就是行为科学的前身——____的正式诞生。? A.管理过程学派 B.人际关系学说? C.社会系统学派 D.决策理论学派? 9.卡特·卢因认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一样存在着不同的领导方式,当团体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议时,最好是3-5人的规模,? A.要有正式有领导者 B.要有一个任命的领导者? C.可有领导者也可没有 D.不需要有正式的领导者? 10.突变论是法国数学家____创立的。? A.雷内·托姆 B.贝塔朗菲? C.诺伯特·维纳 D.普利高津? 11.申农是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A.系统管理 B.社会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