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

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4.(2018?嘉定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

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6.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 g

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

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相等,且都等于20%

B.30℃时100g水中可溶解25g甲物质

C.升温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0℃时,甲有晶体析出,乙无晶体析出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b

9.t1℃时,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

发)

二.计算题(共1小题)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的溶液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填选项字母)

A.20%

B.25%

C.26.5%

D.30%

(4)20℃时20%的甲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甲物质g.

2018年03月08日科学组账号的初中科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7秋?滦南县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

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分析】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曲线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解答】解: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正确,比较溶解度要指明温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不正确,溶解度对于的溶剂是100克,所以5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到15克.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正确;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故选D

【点评】本题较全面的考查了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涉及到温度,饱和,100克溶剂等重要条件.

2.(2017秋?广陵区校级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50%是错误的;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

恰好能得到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40g+100g=140g,150g乙的饱和溶液错误;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正确,因为甲在40℃时的溶解度是50g。

【解答】解: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0%是错误的;

故选项错误;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40g+100g=140g,150g乙的饱和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

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正确,因为甲在40℃时的溶解度是50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017秋?河口县期末)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分析】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还是饱和溶液,并且有固体析出;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并且有固体析出;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正确,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变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解答】解: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错误,还是饱和溶液,并且有固体析出,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并且有固体析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正确,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变小,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2018?嘉定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

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20℃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一定小于乙溶液,故A错误;

B、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23.1%,所以不能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故B错误;

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65g,故C错误;

D、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不会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17秋?乐陵市校级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故B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仍为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17秋?锦江区期末)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 g

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

【分析】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 固体,充分溶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5g;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10g+100g=110g;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6.7%;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④,没有③;

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正确;

【解答】解: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10g+100g=11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7%,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

选项错误;

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④,没有③,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2017秋?南岗区期末)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相等,且都等于20% B.30℃时100g水中可溶解25g甲物质

C.升温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0℃时,甲有晶体析出,乙无晶体析出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相等,且都等于×100%=16.7%,故A错误;

B、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100g水中可溶解25g甲物质,故B正确;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0℃时,也不能确定是否析出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17秋?北京期末)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

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故B正确;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溶液,故C错误;

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物质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会析出晶体,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b,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17秋?南京期末)t1℃时,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分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正确;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烧杯底部有固体析出;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错误,不一定;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烧杯底部有固体析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

错误,不一定,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相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二.计算题(共1小题)

10.(2017?绥化模拟)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的溶液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8.6%(结果精确到0.1%);

(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D;(填选项字母)

A.20%

B.25%

C.26.5%

D.30%

(4)20℃时20%的甲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甲物质6g.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物质析出的晶体多,所得的溶液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28.6%;

(3)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28.6%,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30%,故选:D;

(4)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20%的甲溶液50g,溶质质量为:50g×20%=10g,40g的水中需要溶解的溶质质量为:40g×=16g,所以要将该溶

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甲物质6g.

故答案为:(1)甲<乙;

(2)28.6%;

(3)D;

(4)6.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1. (2015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 (2015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t 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 3. (2017重庆B 卷)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 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30℃时,将40 g 甲物质加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 g D.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4. (2017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 3和NaNO 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时,KNO 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 3溶液的浓度  B. t 1℃时,在50 g 水里加入 15 gKNO 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 g 溶液  C. t 1℃时,往180 gNaNO 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 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 3溶液 D. 若KNO 3中混有少量NaNO 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5. (2016孝感)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 b > c  B. P 点表示t 1℃时,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二 基础练习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一定变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氢氧化钙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如下关系,请按要求填表:

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 C.t2℃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4.(2018?嘉定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 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6.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 g 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 100g+S 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100%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 S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有关溶解度曲线图象的练习题

3月15日——3月16日化学作业(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学号 1.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 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 液 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 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 是。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 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有(答出一种即可)。 3、(3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 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 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 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是(填物质序号)。 4、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5、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

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6、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钠和 纯碱,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分析,那里的居民应该在一年四季中的季捞取纯 碱。 7、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的溶解度是g。 (2)在℃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确的是()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溶液中甲、乙溶质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 9.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 C.t1℃至t2℃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为a 、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KNO3固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11.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溶 解 度 /g 20 40 60 0t 1 t2 A B C 溶 质 质 量 分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简析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简析 “溶解度曲线”连续几年都是山西省中考的命题热点,明确其意义并能熟练应用很有必要。下面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作一个简要的概括和评析,希望能帮助初学者将抽象的问题与图像联系,更好地理解溶解度及相关概念。 溶解度S (克) 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确定某物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2、判断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3、 可以看出改变温度析出的晶体量的多少 如右图所示,高温下溶解度为S 2,低温下为S 1的晶体为S 2-S 1(100克水中)。 4、 判断某点时的溶液是否饱和 从图中明显看出,在曲线上和曲线以上部分所含该物质已等于或大于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在曲线下则为不饱和溶液。 5、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溶解度S (克) 温度 温度 (图一) (图二) 如图一,A 点处表示的是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其变为饱和溶液,只需从A 点向溶解度曲线引一横一竖两条线,即可看出转化方法:降温和增或加溶质、蒸发溶剂(可理解为相对增加溶质)。反之,从曲线上某一点(饱和)向下向右引两条直线,即可看出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图二):升温或增加溶剂(相当于相对地减少溶质)。 6、判断改变温度时,溶液的各量的变化 如上图二,若要判断从饱和溶液A 到B 时溶液中各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由A 到B 那条线上只是改变温度,溶质、溶剂并没有增减。其它经常考查的溶液的质量、溶解度、饱和与否、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也能做出判断,依次为不变、增大、不饱和、不变。 7、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从该温度处引一条垂直于温度轴的直线与溶解度曲线 有交点,哪个交点在上就表示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常常 考查的是(如右图):a 的溶解度比b 的大。但是从图上很 容易看出,因为两图像上升过程中有交点,故两物质溶解度 的大小应为三种情况,交点前一种,交点后一种,交点处二 者相等。 8、交点处的意义 交点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还可以表示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当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若质量相同,所含溶质的质量也相同。 9、判断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 S(g)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1、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M 、A 、N 三点相对于甲物质的曲线来讲,M 点表过饱和溶液,即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A 点表示饱和溶液;N 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4、结晶方法的选择: 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 ②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 ③升温结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从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丙) 5、物质提纯方法的选择 想提纯什么物质,就看该物质适用于什么结晶方法。 ① 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② 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固体乙,提纯固体甲的方法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冷水)、干燥 ③ 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④ 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固体甲,提纯固体乙的方法 ●M ●A ●N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热水)、干燥 6、甲乙两种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必须是饱和溶液降温才有晶体析出。 7、要比较甲乙两种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必须是等量的饱和溶液才能比较。 8、t3℃时,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中所含水的量最少(或者说在t3℃时将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甲物质需要的水最少)因为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溶液能力最强(或者说在等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的最多) 9、升温或降温后比较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依据公式:S/100g+S ×100% 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 ①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根据末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发生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 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根据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虽然发生变化,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按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现有t1℃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分析:从t1℃升温到t3℃时,甲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根据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图可以看出,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从t1℃升温到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还是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 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正确的说法: 1、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甲、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升温。而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 饱和溶液,可降温。 3、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 得到溶液质量都是140g。 4、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到饱 和状态需要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5、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6、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 发溶剂法。 7、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 不正确的说法:

1、t3℃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2、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3、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4、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5、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甲>乙>丙。 6、t3℃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t3℃时,将47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8、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 9、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0℃,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10、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相等质量的水 后恢复到t3℃,析出溶质质量:丙>乙>甲。 11、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完整版)溶解度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 1、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 2 ℃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 0%的溶液,应加 水 g。 (3)t 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 1 ℃,溶质的质量分 数保持不变的是。 2.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 C.把t1℃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溶液仍都为 饱和溶液 D.把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都析 出溶质 3.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4.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

(2)t 2 ℃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 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有(答出一种即可)。 5、(3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 是 (2)t 1 ℃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 形成80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是(填物质序号)。 6、(3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 3 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 3 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 ℃,对所得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溶解度曲线习题课教学设计

溶解度曲线习题课教学设计 福清临江初级中学韩丽丽 一、教材分析 在上两节课初步讲解溶解度及其曲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再度从定量的角度巩固学生对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限量问题的理解,并将将溶解度曲线与溶解度定义、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转化、结晶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等知识综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形并能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数据的技能是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所必要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有关溶液,溶解度、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转化、结晶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等基础知识,数学上也接触过有关图像的知识,本节课是利用图像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基础一般,但一部分学生对于这溶解度曲线题有较强的挑战激情,另一部分学生因为看似是数学问题而有畏难倾向。所以应把握好习题难易程度,既要有鼓励数学偏弱的学生的简单题,也要有鼓励学生挑战的中等难度题。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对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晶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并掌握;并通过练习将各个概念融汇贯通。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应用数型结合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生的信心,免于部分“坐陪”部分“苦思”状况。并体验“理论指导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数形结合加深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晶的方法,温度变化引起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 难点:温度变化后,对析出晶体质量多少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判断 五、教法与学法 小组合作讨论、讲练结合、设问诱导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1、小组讨论合作竞赛,看谁找得多 (从曲线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并大致说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注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散思维 鼓励并优先提问每组中常常畏惧的学生】将抽象基础知识转化为形象图形加以复习,调动学习能力较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

溶解度-练习题

A B C 0 t 1 20 t 2 温度/℃ g 40 溶解度 溶解度练习题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 ,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或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和 的性质(种类); ②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如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 (4)溶解度曲线 (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2)P 点的的含义 (3)N 点为 ,可通过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1℃ 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 析出的有 (8)除去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 和 时,气体溶解在 时的 。 (2)影响因素: ① ② (温度越 ,气体溶解度越 ) ③压强(压强越 ,气体溶解度越 ) 一.选择题 1.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2.右图为A 、B 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20℃时,A 和B 的溶解度相同 C .10℃时,等质量的A 和B 饱和溶液中,B 的溶剂最少 D .等质量的A 、B 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B 析出的晶体最多 3.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 .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 .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则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二.填空题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 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⑵ 将t 20 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 C 时,析出溶质 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⑶ 20℃时,将30g 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 溶液浓度 【学习目标】:1.知道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涵义;2.能进行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过程】 【实验探究】课本P41实验9-5,探究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 【分析】:对于有色的溶液,可根据 来判断比较溶液的浓稀,但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常用 表示。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本P 42,溶液浓度的最简单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 2、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 3、公式变形:(1)溶质质量= 。 (2)溶液质量= ÷ (或= 质量+ 质量)。 【特别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 表示,且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 。 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 ③溶质质量是指 的那部分溶质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0 t 1 t 2 t 3 N t S P A B C 80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 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 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同温下饱和溶液的 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质量分数最大的 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 100S+S 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等效法) ×100% 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 S纵+100g 技巧引入: 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 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4)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氯化钾,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D,此时溶液D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5)在溶解度曲线中绘制表示四各溶液A,B,C,D 规律:(1)点A,B,C,D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线上,线上方,线下方)来判断溶液的状态。 (2)线上面的点C,D与线上的点B表示的溶液在该温度下的质量分数相等。(线上面的点C,D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用B点来代替) 技巧应用: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溶解度/g t/℃ 21O m 3 m 4 m 1 m 2 B c a b A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 1、 溶解度曲线点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 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溶解度曲线线 溶解度/g C B A O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1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及习题

溶解度/g t/℃ 21m m m m 溶解度曲线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点 ① 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 表示 A 物质在t 1℃时溶解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 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 (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 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线 如图中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 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 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 曲线为“缓升型”, 如NaCl 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4. 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5.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溶解度曲线专题练习 溶解度/g 度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2 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 B.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 【答案】B 【解析】A.根据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B.根据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C.根据溶液是否饱和分析; D.根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 解:A. 由图可知,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因此20℃时,12 g的乙物质不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故错误; B. 由图可知,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 C. 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因为此时溶液不一定饱和,故错误; D. 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是错误的。 点睛: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2.如图是KNO3、Mg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把40g KNO3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4:9 B.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O4>KNO3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D.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采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答案】B 【解析】 【详解】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0g,所以把40g KNO3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0g:70g=2:7,故A错误; B、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O4>KNO3,故B正确; C、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溶解度减小,在此操作过程中溶液里会析出晶体,故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得到30%的甲溶液 B.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C.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t3℃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达 到饱和状态,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0g 100%23.1% 30g+100g ?=,不能得到30%的甲溶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 1.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 1℃升温到t 2℃,仍是饱和溶液 B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 .t 1℃时,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80g 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D .t 2℃时,在100g 水中放入60g 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2.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 ℃,相同质量的a 、b 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C .升高温度,可使a 或b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将相同质量的a 、b 分别加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 C .20o 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50o C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4.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 B .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 .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一定能得到b 的饱 和溶 液 D .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在20℃时,a 、b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a 、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a 、b 都属于易溶物质 6.t 2℃时往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 和a g N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 、N ),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2℃时,得到M 的饱和溶液 B.t 2℃时,得到N 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 1℃时,M 、N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 、N 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 1℃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 、N 的饱和溶液 7.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a 、b 、c 三种物质t 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 .t 2℃时30g 物质a 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 溶液 50- 40- 30- 20- 10- 甲 乙 温度/ t 1 t 2 溶 解度/g

溶液 溶解度经典习题集

B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2、(1)右图为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该图可知: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 (2)冬天,人们可在皮肤上搽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当甘油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为80%时护肤效果最佳。欲配制50g80%的甘油溶液。需甘油的质量 g ,水的质量 g 。 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 2℃时甲、乙、丙三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右图回答: (1)t 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 质量的水, 析出晶体最多 的是 ;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 2℃降温到t 1℃时,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右图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 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 (2)曲线a 和b 的交叉点M 表示的含义是 (3)37℃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g ,80℃时40g a 物质溶于 50g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5、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 的溶解度是 g 。 (2)在 ℃时,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把A 、B 、C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至t 1℃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6、如图所示,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2)t 2℃时,A 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__; (3)要从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 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蒸发 溶剂的方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7、右图中曲线a.b 是物质A.B 的溶解度曲线。 试根据图象回答: (1)t 4℃时,A.B 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 B, (2)t 2℃时,饱和溶液中A 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A%)和饱和溶液中B 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B%)的大小关系是:A% B%。 (3)t 1℃时,一定量的A 、B 分别溶解在100 g 水里达到饱和,保持溶剂质量不变,升高温度到t 3℃时,若要重新使两溶 液都达到饱和,加入A 、B 物质的质量大的 t 1 温度/℃ 1 2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对“10%的食盐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 A. 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B. 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C. 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D. 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2.下列洗涤或去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 C.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冰块 C. 花生油 D. 蔗糖 4.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 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 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 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 5.如图,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6.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 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 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 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7.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B. 20℃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0g C. 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是31.6g D. 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 溶解度是31.6g 9.如图所示,甲、乙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 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定 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试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 B. 甲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加 C. 乙试管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D. 乙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增加 1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 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