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设计规范

游泳馆设计规范
游泳馆设计规范

总出人口布置应明显,不宜少于二处,并以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观众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百人的室外安全疏散指标

道路应满足通行消防车的要求,净宽度不应小于,上空有障碍物或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

观众出入口处应留有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场地不得小于/人,可充分利用道路、空地、屋顶、平台等。

部分专用停车场(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等)宜设在基地内

应确定建筑功能分区。可分为竞赛区、观众区、运动员区、竞赛管理区、新闻媒体区、贵宾区、场管运营区等。

应考虑残疾人参加的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应满足残疾观众的需求

运动场地界线外围必须按照规则满足缓冲距离、通行宽度及安全防护等要求。裁判和记者工作区域要求、运动场地上空净高尺寸应满足比赛和练习的要求。

应考虑场地运动器械的安装、固定、更换和搬运需求。

场地的对外出入口应不少于二处,其大小应满足人员出入方便、疏散安全和器材运输的要求。

残疾观众席位为千分之二,方便残疾人入席和疏散

观众席有背硬椅:座宽,排距。座椅高度~.

记者席,评论员席。

观众席纵走道间连续座位数目,室内每排不宜超过26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目应减半。

主席台和包厢宜设单独的出入口。主席台应与其休息室联系方便,并能直接通达比赛场地,与一般观众席之间宜适当分隔。

观众席规模10000以下,主席台1%~2%;观众席规模10000以上,主席台%~1%;

独立的看台至少应有二个安全出口,且体育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通向安全出口的纵走道设计总宽度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总宽度相等。经过纵横走道通向安全出口的设计人流股数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通行人流股数相等

每一安全出口和走道的有效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出口宽度不应小于,同时出口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倍数,4股和4股以下人流时每股宽按计,大于4股人流时每股宽按计;

2) 主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指走道两边有观众席);

3) 次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指走道一边有观众席);

4) 活动看台的疏散设计应与固定看台同等对待。

看台栏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栏杆高度不应低于,在室外看台后部危险性较大处严禁低于;

2 栏杆形式不应遮挡观众视线并保障观众安全。当设楼座时,栏杆下部实心部分不得低于;

3 横向过道两侧至少一侧应设栏杆;

4 当看台坡度较大、前后排高差超过时,其纵向过道上应加设栏杆扶手;采用无靠背座椅时不宜超过10排,超过时必须增设横向过道或横向栏杆

座席俯视角宜控制在28°~30°范围内

看台各排地面升高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视线升高差(C值)应保证后排观众的视线不被前排观众遮挡,每排C值不应小于;

2.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视点位置及C值等可采用较高的标准,每排C值宜选用

辅助用房应包括观众(含贵宾、残疾人)用房、运动员用房、竞赛管理用房、新闻媒介用房、计时记分用房、广播电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和场馆运营用房等

贵宾休息区应与一般观众休息区分开,并设单独出入口

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比赛大厅

男女厕内均应设残疾人专用便器或单独设置专用厕所

运动员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运动员用房应包括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急救室和检录处等;

2 运动员休息室应由更衣室、休息室、厕所、盥洗室、淋浴等成套组合布置,根据需要设置按摩台等;

3 医务急救室应接近比赛场地或运动员出人口,门外应有急救车停放处;

4 检录处应位于比赛场地运动员入场口和热身场地之间;

5 运动员用房除比赛时运动员使用外,也应具有一般使用者利用的可能性;

新闻媒介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新闻媒介用房应包括新闻官员办公、记者工作用房、电传室、邮电所和无线电通讯机房等。

竞赛管理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竞赛管理用房应包括组委会、管理人员办公、会议、仲裁录放、编辑打字、复印、数据处理、竞赛指挥、裁判员休息室、颁奖准备室和赛后控制中心等;

计时记分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计时记分用房应包括计时控制,计时与终点摄影转换,屏幕控制室,数据处理室等;

2 计时记分牌位置应能使全场绝大部分观众看清,其尺寸及显示方式宜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和使用标准确定;

3 室外计时记分装置显示面宜朝北背阳,室内馆侧墙上计时记分装置底部距地应大于,当置于赛场上空时,其位置和安放高度不应影响比赛;

4 控制室应能直视场地、裁判席和显示牌面;

5 控制室内应设升降旗的控制台;

广播电视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设置广播电视人员专用出入口和通道,出入口附近应能停放电视转播车,设置电视设备接线室,并提供临时电缆的铺放条件;

2 应考虑架设电视摄像机和微波天线位置;

3播音室、评论员室应能直视比赛场地、主席台和显示牌等。

技术设备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包括灯光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器材库,变配电室和其他机房等;

2 灯光控制室应能看到主席台、比赛场地和比赛场地上空的全部灯光;

3 消防控制室宜位于首层并与比赛场内外联系方便,应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 器材库和比赛、练习场地联系方便;器材应能水平或垂直运输;应有较好的通风条件;出入口大小及门的开启方向应符合器材的运输需要;

5当泵房、发电机房、空调机组等设备安放在场馆内时,应避免设备产生的噪声对比赛区和观众区的影响。

游泳比赛池规格按设施等级应符合表规定:

比赛池出发端应安装符合规则要求的出发台,其表面积至少50cm×50cm,前缘高出水面50~75cm,台面向前倾斜不超过10°,出发台应坚固而没有弹性,台面防滑,同时在水面上30~60cm处安装不突出池壁外的仰泳握手器,并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出发台有标明泳道次序的号码,并按出发方向由右向左依次排列

池身两侧应设置嵌入池身不少于四个的攀梯,攀梯不得突出池壁,其所在位置应不影响裁判工作,池壁水面下处宜设通长歇脚台,宽~

跳水池及跳水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跳水池最小尺寸为×;

2 观众看台应设置在比赛跳台的两侧,避免布置在跳台后面和对面;

3除1m跳台外,各种跳台的后面及两侧,必须用栏杆围住;栏杆最低高度应为lm,栏杆之间最小距离应为,栏杆距跳台前端应为,并安装在跳台外面;应有楼梯到达各层跳台、通向lOm跳台的楼梯应设若干休息平台。跳台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

4 设施布置的方向应避免自然光或人工光源对运动员造成眩光,室外跳水池的跳板和跳台宜朝北设置;

5 布置跳水设施一侧的池壁应设出水池的台阶;

辅助用房与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应设有淋浴、更衣和厕所用房,其设置应满足比赛时和平时的综合利用,淋浴数目不应小于表

2 应设有医务急救、广播用房;

3 技术设备用房应包括水处理室、水质检验室、水泵房、配电室等及有关机房及仓库等,当采用液氯等化学药物进行水处理时应有独立的加氯室及化学药品储存间,并防火、防爆,有良好通风;

4 竞赛组织用房应包括各项工作用房如检录室、兴奋剂检查室,工作人员和裁判用房等,还应包括设备用房,如电子服务系统、计算机、技术摄像、计时记分等用房;

5 应设控制中心,其位置应设于跳水池处的跳水设施一侧,面积不应小于×;在游泳池处应设于距终点处,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高出池岸~,并能不受阻碍地观察到比赛场区。

6 泳跳水区前应设有强制预淋浴和消毒洗脚池(必要时设漫腰消毒池)等设施。消毒洗脚池长度不应小于2m,宽度与通道相同,深度不应小于。漫腰消毒池有效长度不宜小于1m,有效深度~。

游泳设施的训练部分按使用可分为跳水训练馆、游泳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和陆上训练房等类型,训练设施使用人数可按每人4m2水面面积计算。

1 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 疏散门不得做门槛,在紧靠门口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3室内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8;

4当疏散走道有高差变化时宜做坡道。当设置台阶时应有明显标志和采光照明。疏散通道上

的大台阶应设便于人员分流的护栏

5 踏步深度不应小于,踏步高度不应大于,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

室内游泳池设计方案

室内游泳池设计方 案 、设计参数: 1.游泳池平均水深: 1.5米 2.游泳池表面积:120m2 3.游泳池容积:180m3 4.游泳池水温:26-28C 二、设计依据: 1. 设计规范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 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5.8 C;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19.9 C;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3 C;CECS 14 :2002 GB50242-2002

SW- 西南风; 常年室外主导风 向: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 C; 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8%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8 C; 3?自来水水温:最低7C,年平均17.1 C,冬季计算水温10C 三、设计方案: (一)恒温、加热方案 游泳池恒温、加热采用空气源热泵。实践证明,空气源热泵具有恒温效果好,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1. 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等于以下耗热量总和: A. 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 A = 丫*(0.0174*Vf + 0.0229)*(Pb —Pq)*F*760/ B =87818.64kcal/h =102kw B .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 B= A x 0.2 =17563.73kcal/h =20.4kw C.补充新水加热所需的热量: C=c*qb*(ts —tb)/t =7200kcal/h

=8.4kw A+B+C=130.8kw ( 每小时所需提供热量157kw) 2. 游泳池初次加热所需热量:初次加热所需热量等于以下耗热量总和: A. 游泳池初次加热热量: A = C x M t =2880000kcal =3348.8kw B. 游泳池初次加热过程中所损失热量: B =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 -2 =65.4kw/h 游泳池初次加热时间取48 小时 则游泳池初次加热所需热量=A + Bx48 = 6488kw (135.2kw/h) 3. 游泳池加热设备选型: 游泳池恒温每小时所需热量:157kw 游泳池初次加热每小时所需热量:135.2kw

室内游泳馆池厅的空气状态参数的确定和通风量的计算方法

浅谈室内游泳池暖通设计的几点体会 相关标签: ?通风量 ?气流组织 ?空气状态 ?防结露 摘要:本文分析了室内游泳馆池厅的空气状态参数的确定和通风量的计算方法,介绍了防止围护结构结露的措施,并对池区与观众区空调系统划分、气流组织以及提高人员热舒适感等问题 进行了探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星级宾馆、一些小区或体育健身中心,往往配建室内游泳池。为此,小型室内游泳池空调设计,也就越来越普遍。室内游泳池由于其高湿,因此需重点解决其结露和闷热的问题,本文就本人所做的某学校室内游泳馆工程,谈对游泳池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工程概况 该游泳馆总建筑面积为4000㎡,它包括一个50×25m的标准游泳池及一座600人的看台及一些辅助用房。它主要是为满足校内学生教学训练的要求,同时又能举办小型的体育比赛。 二、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 为保证人员在出水后和入水前的舒适性,按国际游泳池设计标准规定,池厅空气温度应高于池水温度1~2℃,相对湿度一般为50~70%,但不超过75%,风速控制在0.2m/s左右。同时,为防止冬季围护结构结露,国际游泳池设计标准规定池厅内空气含湿量不大于14g/kg。本工程池水温度设定为26℃,因此室内空气温度取27℃。由于空气湿度对人们的舒适感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对湿度低,空气干燥同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低,会使刚出水面的润湿皮肤表面水份蒸发加速,从人体带走蒸发潜热,容易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同时水份蒸发多,室内空气含湿量增加,使消除室内余湿所需的通风量增加,则相应增加冬季加热送入室内新风的负荷。若相对湿度过高,则室内空气含湿量过大,会使空气露点提高,使围护结构内表面产生结露现象,综合以上利弊分析,本工程采用60%,此时室内空气的含湿量为13.3g/kg,露点温度为18℃。由于观众区同池区同处一个大空间,在确定空气参数时,在满足运动员舒适感的前提下,也要兼顾观众的舒适感,若冬季观众区温度取27℃的话,则明显太热了,因此观众区温度根据舒适性空调要求取22℃。、 三、通风量的计算 室内游泳池中,由于水池表面不断蒸发水份,防止潮湿问题便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大多数游泳池池水采用氯消毒方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把室内的蒸发水份排走。室内通风量 的计算方法如下: 1:首先计算室内散湿量,室内散湿量包括敞露水面散湿量和人体散湿量两部分。 敞露水面散湿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F--蒸发面积,M2 P 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水蒸汽分压力, P a P b--室内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 B--标准大气压力,101325Pa B'--当地大气压力,Pa β--蒸发系数,Kg/㎡.h.Pa β=(α+0.00013v) α--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Kg/㎡.h.Pa

游泳馆设计规范

总出人口布置应明显,不宜少于二处,并以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观众出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百人的室外安全疏散指标 道路应满足通行消防车的要求,净宽度不应小于,上空有障碍物或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小于4m。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 观众出入口处应留有疏散通道和集散场地,场地不得小于/人,可充分利用道路、空地、屋顶、平台等。 部分专用停车场(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等)宜设在基地内 应确定建筑功能分区。可分为竞赛区、观众区、运动员区、竞赛管理区、新闻媒体区、贵宾区、场管运营区等。 应考虑残疾人参加的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应满足残疾观众的需求 运动场地界线外围必须按照规则满足缓冲距离、通行宽度及安全防护等要求。裁判和记者工作区域要求、运动场地上空净高尺寸应满足比赛和练习的要求。 应考虑场地运动器械的安装、固定、更换和搬运需求。 场地的对外出入口应不少于二处,其大小应满足人员出入方便、疏散安全和器材运输的要求。 残疾观众席位为千分之二,方便残疾人入席和疏散 观众席有背硬椅:座宽,排距。座椅高度~. 记者席,评论员席。 观众席纵走道间连续座位数目,室内每排不宜超过26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目应减半。

主席台和包厢宜设单独的出入口。主席台应与其休息室联系方便,并能直接通达比赛场地,与一般观众席之间宜适当分隔。 观众席规模10000以下,主席台1%~2%;观众席规模10000以上,主席台%~1%; 独立的看台至少应有二个安全出口,且体育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通向安全出口的纵走道设计总宽度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总宽度相等。经过纵横走道通向安全出口的设计人流股数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通行人流股数相等 每一安全出口和走道的有效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出口宽度不应小于,同时出口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倍数,4股和4股以下人流时每股宽按计,大于4股人流时每股宽按计; 2) 主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指走道两边有观众席); 3) 次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指走道一边有观众席); 4) 活动看台的疏散设计应与固定看台同等对待。

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全

本文档包含以下内容:目前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情况1、(人数、通过率、工资、供求)注册电气工程师的简介2、(执业范围、报考条件、专业方向、报名方式、考试时间等)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题量分值3、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纲4、 (分为供配电方向和发输变电方向,包含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及设计手册5、 (分为供配电方向和发输变电方向)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情况简介 注册电气工程师人数人)(一般每个省几十人,其中发输变电平均每个省不超过153000——4000注册电气工程师通过率10% 1%—注册电气工程师挂靠价格及供需关系待涨……年需求大于供给62-65发输变电方向:万/3 上涨空间不足需求疲软 3 34-35万/年供配电方向: 注册电气工程师简介执业范围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范围涉及很广,可以从事电气专业的监理、招投标、评标、技术咨询等工作。根据中国在加入WTO时的协议,属于服务性行业也要向世界开放,在保护期内国外设计公司在国内只能做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必须由国内设计单位承担或和国内设计单位合作,2006年全面对外开放设计市场,国外的设计公司将进入国内市场。为了应对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后的挑战,在设计领域实施注册制度是势在必行的,这个制度主要起到技术壁垒的作用。 专业方向 注册电气工程师分二个专业:发输变电、供配电

报名办法 考试管理机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参加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 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参加考试人员在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中央管理的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

游泳池水处理设备及室内游泳馆的空调系统

1游泳池水处理设备 传统的游泳池水处理方式是通过池边或池底组建管道,与循环水池(箱)和游泳池的过滤器、消毒等设备相连,处理设备置于固定的机房。然而考虑到嵌入游泳池墙壁的管道容易渗漏,以及为了节能节水和节省建筑空间减小机房面积等问题,建议将传统过滤系统进行变革,本文介绍的一体化游泳池过滤设备是一套独有的无管道式过滤设备。 1 .1一体化游泳池过滤设备 过滤设备只需安装在游泳池墙壁上,它已集合了聚光灯和过滤元件于一身,称为一体化游泳池过滤设备。可以将过滤器的功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物理过滤部分,它是将树叶、昆虫以及其他的微粒和生物清除;其次是化学消毒杀菌部分,它具有防止藻类因光合作用的滋生,确保游泳池舒适卫生。 池水的过滤是利用过滤精度高达6 ~15μm的过滤袋。通过吸水口将池水吸人,经过滤袋过滤后,向前面及侧面的喷嘴排人泳池。同时过滤袋配有一个投药篮,定时投放适量的药品,对池水进行消毒处理。 过滤袋的材质采用聚脂纤维材料,它能滤掉一般的细菌,且过滤方向为单向过滤,从而保证了出水水质的安全可靠,出水水质甚至可以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标准。由于水的洁净度很高,因此水的景观效果更佳,在未投加硫酸铜的情况下,也有一种天然的蓝色,自然透明,清澈见底。

1.2 水处理工艺流程 游泳池水一投药篮(毛发聚集器)一过滤袋(6微米)一循环水泵一热交换器一游泳池 游泳池水处理流程见图1 。 1 .3 一体化游泳池过滤设备的特点 一体化游泳池过滤设备以简单的系统代替了传统游泳池复杂的循环系统,综合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 1 )过滤设备:为整体构造,不需传统的机房、管道( 如:水下灯线管)等复杂系统。 ( 2)功能配置:集循环过滤、冲浪(可选)、局部按摩、泡泡浴、清

室内游泳池恒温方案设计

室内游泳池热泵方案 1.1客户基本情况 我公司通过前期对贵公司沟通,根据贵单位提供相关数据及现场情况分析: 热水现况: 贵公司室内游泳池:约365平方*1.6M=584立方,按26~28℃恒温,参考“室内泳池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一)耗热量的计算: 1、游泳初次加热时间:(24H~48H) Q初=V×1000×(T1-T2)/T /860 其中:v—池水总容积 T1—池水温度水温28℃ T2—广州自来水冬季温度10℃ T—加热时间 带入计算Q初=584×1000×(28-10)/30 /860 = 407kw 584×1000×(28-10)/(400KW×860) = 30H 2、水面蒸发损失的热量: Q1=1.163υ(0.0174υf+0.0229)(Pb-Pq)F*760/B kW (7.12.) 其中:Q1—池面蒸发损失热量kW v—与池水温度相等时,水的蒸发汽化潜热(kal/kg)此值查581.4 vf—池水面上风速:取风速0.5m/s Pb—与池水温度相等时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mmHg Pq—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mmHg F—池水表面积365 B—当地的大气压力mmHg 根据广州气象参数,查焓湿图,数据如下: vf=0.5m/s, Pb=28.3mmHg Pq=15.6mmHg ;υ=581.4(kal/kg) B=744225 mmHg 带入计算:Q1=1.163*581.4(0.0174*0.5+0.0229)(28.3-15.6)*365*760/744225= 101kw 3、池底和池壁损失的热量、水面传导损失的热量管道和设备损失的热量应按游泳池水表面蒸 发损失的热量的20%计算确定: Q2 =Q1×20% 带入计算:Q2 =Q1×20%=101kw×20%=20.2kW 4、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 Q3=αγqb(ts-tb)/t kJ/h 其中:Qb-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J/h

游泳池建筑设计规范

游泳池建筑设计规范 第七章水的加热 第一节热量计算 第7.1.1条游泳池水加热所需热量,应为下列热量的总和: 一、水面蒸发和传导损失的热量; 二、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 三、管道的净化水设备损失的热量; 四、补充水加热需要的热量。 第7.1.2条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按下式计算: Qx=α? у(0.0174vf +0.0229)(Pb-Pq) A(760/B) (7.1.2) 式中 Qx——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J/h); α——热量换算系数,α=4.1868 kJ /kcal; у——与游泳池水温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kcal/kg); vf ——游泳池水面上的风速(m/s),一般按下列规定采用:室内游泳池 vf =0.2~0.5 m/s;露天游泳池vf =2~3 m/s; Pb——与游泳池水温相等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mmHg); Pq——游泳池的环境空气的水蒸汽压力(mmHg); A——游泳池的水表面面积(m2); B——当地的大气压力(mmHg)。 第7.1.3条游泳池的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等传导所损失的热量,应按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热量的20%计算确定。 第7.1.4条游泳池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b=αqbу(tr- tb)/t (7.1.4) 式中Qb——游泳池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J/h); α——热量换算系数,α=4.1868(kJ /kcal; qb——游泳池每日的补充水量(L); у——水的密度(kg/L); tr——游泳池水的温度(℃)。按本规范第2.2.1条的规定确定; tb——游泳池补充水水温(℃); t——加热时间(h)。 第二节加热方式和加热设备 第7.2.1条游泳池水的加热,可采用间接式加热或直接式加热方式。如采用

电气图纸中地常见符号

电气图纸中的常见符号 一下是我收集的电气设计施工图中常用线路敷设方式:SR:沿钢线槽敷设 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 CLE:沿柱或跨柱敷设 WE:沿墙面敷设 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 ACE:在能进入人的吊顶内敷设 BC:暗敷设在梁内 CLC:暗敷设在柱内 WC:暗敷设在墙内 CC:暗敷设在顶棚内 ACC:暗敷设在不能进入的顶棚内 FC:暗敷设在地面内 SCE: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 一,导线穿管表示 SC-焊接钢管 MT-电线管 PC-PVC塑料硬管 FPC-阻燃塑料硬管 CT-桥架 MR-金属线槽 M-钢索 CP-金属软管 PR-塑料线槽 RC-镀锌钢管 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 DB-直埋 TC-电缆沟 BC-暗敷在梁内 CLC-暗敷在柱内 WC-暗敷在墙内 CE-沿天棚顶敷设 CC-暗敷在天棚顶内 SCE-吊顶内敷设 F-地板及地坪下 SR-沿钢索 BE-沿屋架,梁

WE-沿墙明敷 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 CS-链吊 DS-管吊 W-墙壁安装 C-吸顶 R-嵌入 S-支架 CL-柱上 沿钢线槽:SR 沿屋架或跨屋架:BE 沿柱或跨柱:CLE 穿焊接钢管敷设:SC 穿电线管敷设:MT 穿硬塑料管敷设:PC 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 电缆桥架敷设:CT 金属线槽敷设:MR 塑料线槽敷设:PR 用钢索敷设:M 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 直接埋设:DB 电缆沟敷设:TC 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 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 暗敷在梁内:BC 沿或跨柱敷设:AC 暗敷设在柱内:CLC 沿墙面敷设:WS 暗敷设在墙内:WC 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 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 吊顶内敷设:SCE 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 HSM8-63C/3P DTQ30-32/2P 这两个应该是两种塑壳断路器的型号,

游泳馆建设标准(A4)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3 (游泳馆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建标――2009 2009 北京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3 (游泳馆建设标准) 建标――2009 (限国内印发) 主编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年月日 出版社 2009 北京 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9] 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九年月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的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游泳馆的建设,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文件,组织编制《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本标准由国家建设部立项,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主编、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具体编制,任务完成后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提出了游泳馆建设选址的要求,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指标,明确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作用。本标准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游泳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解释。(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邮编:100763),主编单位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参编单位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

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图集 - 副本

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图集(上册)1.pdf 110~500KV变电所总布置设计规程.pdf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35KV无人值班变电所典型方案设计.pdf 35~110KV小型化无人值班变电站标准工程图集:设计、加工安装、设备材料、概算.pdf GB2682-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pdf GB50045.CHM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chm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chm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chm GB50116-98自动报警设计规范.chm 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pdf GB50261-9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GB50343-2004.pdf _新编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上、下册) 《电气制图与读图手册》.pdf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pdf 《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技术措施》..pdf 常用低压设备供配电设备选型与安装技术手册.pdf 电缆计算程序V1.1.zip 电气符号00DX001.dwg 电气设备实用手册(上下册).rar 电气设计安装技术实用手册 电气设计规范大全.chm 电气设计数据查询.chm 防雷计算软件.exe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工程师手册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 建筑电气数据软件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程序.exe 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手册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txt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资料集办公、住宅 实用电工计算手册 实用电工计算手册2 实用节电技术与方法 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exe 照度计算 整定保护.exe 注册考试用规范目录.txt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最新实用技术及检验标准规程规范实用手册.rar

游泳馆腐蚀情况设计建议图文稿

游泳馆腐蚀情况设计建 议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体育教育设施也不断增多。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投入巨资新建游泳馆。在游泳馆设计时除了考虑选择切合实际的水处理设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必须考虑,那就是防结露措施。 所谓结露现象,就是某种液体的蒸汽,在温度降到该蒸汽凝固点时产生液体的现象叫结露现象。室内游泳馆由于有大量的水,室内湿度要大大高于其它建筑,加之在春秋冬季正常运行时要加温,特别是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产生结露现象。结露现象对游泳馆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露现象对游泳馆的影响: 1.1 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产生结露现象后,墙壁、门窗玻璃、屋顶等到处都是水珠,从外观看起来很不雅观。

1.2 结露现象会加速建筑物材料的破坏: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游泳馆内的网架、吊顶、照明灯具、通风管道、电子计分系统等容易发霉、变质,加速金属物品的锈蚀老化。 1.3 加速破坏游泳馆中的技术设施:由于游泳池消毒方式中离不开氯,含有大量的氯气蒸发,更加剧了对金属物品的破坏性损坏。 1.4 使人产生不舒服感:本来建设游泳馆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建身场所,但产生结露现象后,不断有冰凉的水滴从天而降,滴到人的身上,使人感到难受。 2 产生结露的主要原因 产生结露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游泳馆内壁温度低于露点温度,以致墙体内壁、窗内表、屋面板内面等产程结露现象,而其本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导致游泳馆结露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湿度高,水蒸气的分压力就大,露点温度就较高,就会使得室内温度与露点温度之间的温差较小,这样在相同的空调热负荷下,为了防止内壁结露就要增加围护结构保温层的厚度,大大提高了施工的造价,所以在设计中一般要求相对湿度要低于75%。 2.2 通风量:通风量主要是指排风量,理论上说,排风量应等于向室内提供的新风量,即用含湿量较小的室外新风来降低房间内的相对湿度。但是,当排风量较大时,要求空调的负荷也应该较大,如果空调的负荷不足,势必会造成室内温度较低;反过来说,当排风量较小时,新风量也就较小,就不能有效的降低室内的相对湿度,也会引起房间内的结露。所以说,有效的控制室内的排风量可以控制室内所需要的热负荷,进而在防止房间结露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日常运行的费用。 2.3 热负荷:由于房间结露的原因是由于游泳馆内墙面、门窗、屋面等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所以通过增加空调负荷以及使用其他形式的加热方式,并且与降低相对湿度,增大通风量等措施相结合以提高室内温度,进而提高游泳馆内壁温度,达到防止结露的目的。

【通用】游泳馆音响系统设计方案.doc

音响扩声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章、扩声系统设计概述 江西省南昌市昌南体育中心游泳馆专业音响扩声系,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文化综合水平具有国际性、艺术性、经典性。 设计方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多次现场实地考察测试,经过多项技术分析和反复论证,并综合考虑业主各方面的应用需求及未来发展,提出了以当今世界先进的数字音频控制系统为控制中心的现代扩声系统设计方案。 此套音响扩声系统具备以下使用功能: 1.满足各类的本场地扩声要求; 本方案将结合电声技术设计的理念,以客观而完善的设计全面满足功能需求,为客户提供从理念到设计、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的专业化服务。

第二章、扩声系统总体设计说明 一、设计思想 通过对现场实地考察和声场的测试,经过多项技术分析和反复论证,并参考国内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案。综合各方面的经验,我们确定活动中心的基本设计理念如下:第一、服务于“声音艺术”的扩声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声音重放和还原。 基于对人听觉生理及心理特性的研究成果,如何在观演建筑中让所有观众能获得“自然”、“真实”、“优美”的听觉艺术享受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研究者与设计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正是我们设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设计中,充分使用最新声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以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更先进的艺术享受。 第二、新技术的应用让系统管理和控制变得更“精确”与“简单”,彰显“人性化”设计。 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供选择配置的设备名目繁多,功能各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简单可靠。因此,坚持“人性化”设计是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 第三、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配置,要兼顾厅堂专业性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多功能的使用需求。 在满足观众对艺术表现品质、管理操作者对系统的操控要求的同时,从比赛大厅将来的使用出发,对系统的构成、产品的选型配置均应体现出对多种用途的适应性。 二、设计原则 本活动中心是“一专多用”的专业多功能应用场所,我公司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技术的先进性 首先,由于本项目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决定了系统应该采用专业领域先进的、成熟的科学技术,主要设备应采用具有当今技术领先水平的、成熟的及国际著名品牌的先进产品,保证系统的技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先进性。 2)功能的实用性 其次,在方案设计和设备的选择上,应注重系统功能的实用性。一切从业主的要求出发,一切为业主的利益着想。先进的技术应当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

2017年现行施工规范大全 一、地基与基础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新钢水泥土搅拌技术规程JGJ/T199-2010 5、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 6、高压喷射扩大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 7、组合锤法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T290-2012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GB50086-2001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12、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 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4、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JGJ/T186-2009 15、钢-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0-2010 16、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13-2010 17、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J/T225-2010 18、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型基础技术规程JGJ6-2011 1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0、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JGJ/T197-2010 21、大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301-2013 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2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25、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 2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7、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室内游泳池设计方案

室内游泳池设计方案 一、设计参数: 1.游泳池平均水深: 1.5米 2.游泳池表面积:120m2 3.游泳池容积:180m3 4.游泳池水温:26-28℃ 二、设计依据: 1.设计规范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 14 :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5.8℃;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19.9℃;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3℃;

常年室外主导风向:SW-西南风;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 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8%;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8℃; 3.自来水水温:最低7℃,年平均17.1℃,冬季计算水温10℃。 三、设计方案: (一)恒温、加热方案 游泳池恒温、加热采用空气源热泵。实践证明,空气源热泵具有恒温效果好,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1.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等于以下耗热量总和: A.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 A =γ*(0.0174*Vf + 0.0229)*(Pb—Pq)*F*760/B =87818.64kcal/h =102kw B.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 B= A x 0.2 =17563.73kcal/h

=20.4kw C.补充新水加热所需的热量: C=c*qb*(ts—tb)/t =7200kcal/h =8.4kw A+B+C=130.8kw (每小时所需提供热量157kw) 2.游泳池初次加热所需热量:初次加热所需热量等于以下耗热量总和: A.游泳池初次加热热量: A = C×M×△t =2880000kcal =3348.8kw B.游泳池初次加热过程中所损失热量: B = 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2 =65.4kw/h 游泳池初次加热时间取48小时 则游泳池初次加热所需热量=A + Bx48 = 6488kw (135.2kw/h)

室内游泳池设计方案

室内游泳池设计方案 一、设计参数: 1、游泳池平均水深: 1、5米 2、游泳池表面积: 120m2 3、游泳池容积: 180m3 4、游泳池水温: 26-28℃ 二、设计依据: 1、设计规范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CECS 14 :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5、8℃;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19、9℃;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3℃; 常年室外主导风向: SW-西南风;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 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8%;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8℃; 3、自来水水温:最低7℃, 年平均17、1℃, 冬季计算水温10℃。

三、设计方案: (一)恒温、加热方案 游泳池恒温、加热采用空气源热泵。实践证明,空气源热泵具有恒温效果好,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 1、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等于以下耗热量总与: A、池水表面蒸发损失得热量: A =γ*(0、0174*Vf + 0、0229)*(Pb—Pq)*F*760/B =87818、64kcal/h =102kw B、池壁与池底传导损失得热量: B= A x 0、2 =17563、73kcal/h =20、4kw C、补充新水加热所需得热量: C=c*qb*(ts—tb)/t =7200kcal/h =8、4kw A+B+C=130、8kw (每小时所需提供热量157kw) 2、游泳池初次加热所需热量:初次加热所需热量等于以下耗热量总与: A、游泳池初次加热热量: A = C×M×△t =2880000kcal =3348、8kw B、游泳池初次加热过程中所损失热量: B = 游泳池恒温所需热量÷2 =65、4kw/h 游泳池初次加热时间取48小时 则游泳池初次加热所需热量=A + Bx48 = 6488kw (135、2kw/h) 3、游泳池加热设备选型: 游泳池恒温每小时所需热量: 157kw 游泳池初次加热每小时所需热量: 135、2kw 游泳池加热设备所需提供得最小热量: 157kw 加热设备型号:RSJ-900/MS-820-B

游泳馆空调设计

游泳馆空调通风设计 1. 概述 游泳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和人民大众体育活动,日益得到广泛的发展。作为开展这种体育活动的场所之一——室内游泳馆,也在逐步发展,功能逐步完善。由于游泳馆具有特殊的建筑功能,因此,在空调负荷计算,空气处理方式,以及设备选择上都有不同于常规建筑的地方。 2. 设计方案 2.1 建筑特点 室内游泳馆常年使用,并且功能相对单一,因此,室内的设计状态常年一致。由于其建筑功能,室内具有巨大的水面,水温基本不变。由于人员卫生要求,水体本身须循环处理,一般采用氯气消毒方式,室内空气氯气含量很高,室内的空气具有腐蚀性。 2.2 空调、通风特点 2.2.1 空调、通风要求 由于氯气的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室内要保持一定的负压,因此要设置排风机。在空气处理过程中,不可采用常用的一次回风方式,因为含有氯气的回风会腐蚀设备。 2.2.2 负荷特点 室内由于湿负荷很大,且常年一致,因此,一年四季均须除湿。同时,由于室内状态基本不变,水面温度也基本恒定,水面和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差,加之水面面积巨大,在冬季形成较大的显热损失,不可忽略。室内的负压要求,会产生很大的空气渗透,会带来很大的热、湿负荷,这点在计算负荷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 2.2.3 空调目的 根据冬夏季室外状态的不同以及室内的空气状态,确定空调的方案,同时也用于判断各负荷是否可以做为设计裕量而忽略。冬季,室外温度低,空调的目的是保暖和除湿;夏季,室外温度高,湿度大,空调的目的是降温和除湿。 2.2.4 能耗要求 由于必须采用直流式系统,运行能耗是相当大的,因此要采用一定的节能措施,如采用热回收装置,可以节约能耗。根据热回收的机理不同,可以分为显热回收和全热回收两种,本例中采用全热回收方式,逆流换热。 2.3 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应该将控制范围内一切对室内温度和湿度产生作用的因素统一考虑,但是在实际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根据室内的具体情况和人员的接受程度,以及空调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某些负荷忽略,为实际运行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3.1 夏季室内负荷 夏季室内负荷包括四个方面,其中围护结构、人员、灯光等的常规冷负荷以及人员带来的湿负荷按照不稳定传热的方法计算,本文不再重复。由于室内负压产生的空气渗透,而带入的热、湿负荷,由于温差、湿差较小,可以忽略。空气向水面的传热,对于室内空气而言,本身是热量的散失,因此在夏季以降温为目

电气设计需要系数利用系数功率因数等系数参照表--2016-1-11

民用建筑照明负荷需要系数 表3-5 民用建筑照明负荷需要系数 建筑物名称需要系数(Kd) 备注 单身宿舍楼0.6~0.7 一开间内I一2盏灯,2一3个插座 一般办公楼0.7~0.8一开间内2盏灯,2一3个插座 高级办公楼0.6~0.7 科研楼0.8-0.9一开间内2盏灯,2一3个插座 发展与交流中心0.6~0.7 教学楼0.8-0.9三开间内6-11灯,1一2个插座 图书馆0.6~0.7 毛儿所、幼儿园0.8-0.9 小型商业·务业用房0.85-0.9 综合商业、服务楼0.75-0.85 食堂、餐厅0.8-0.9 高级餐厅0.7~0.8 一般旅馆、招待所0.7~0.8 一开间I盏灯,2一3个插座,集中卫生间高级旅馆、·招待所0.6-0.7带卫生间 旅游宾馆0.35-0.45单间客房4一5盏灯,4一6个插座 电影院、文化馆0.7~0.8 剧场0.6~0.7 礼堂0.5~0.7 体育练习馆0.7~0.8 体育馆0.65-0.75 展览厅0.5-0.7 门诊楼0.6~0.7 一般病房楼0.65-0.75 高级病房楼0.5-0.6 锅炉房0.9-1

民建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 d) 表3-6 民用建筑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 序 号 用电设备分类:需要系数(kd)cosφtanφ 1 通风和采暖用电 各种风机,空调器0.7~0.8 0.80.75恒温空调箱0.6一0.7 0.950.33冷冻机0.85-0.9 0.80.75集中式电热器 1.0 1.00分散式电热器(20kw以下) ().85 -0.95 1.00分散式电热器(100kw以上) 0.75-0-85 1.00小型电热设备0.3~0.5 0.950.33 2 给排水用电 各种水泵(15kW以下) 0.75-0.80.80.75各种水泵(17kw以上) 0.6-0.70.870.57 3 起重运输用电 客梯(1.5t及以下) 0.35·0.5 0.5 1.73客梯(2t及以上) 0.6 0.7 1.02货梯0.25~0.35 0.5 1.73输送带0.6-0.65 0.750.88起重机械0.1-0.2 0.5 1.73 4 锅炉房用电0.75-0.850.850.62 5 消防用电0.4-0.60.80.75 6 厨房及卫生用电 食品加工机械0.5-0.7 0.800.75电饭锅、电烤箱0.85 1.00电炒锅0.70 1.00电冰箱0.6-0.70.7 1.02热水器(淋浴用) 0.65 1.00除尘器0.30.850.62 7 机修用电: 修理间机械设备0.15-0.200.5 1.73

游泳馆灯光设计方案

摘要: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申奥的成功,国内出现了一个体育场馆建设的高潮时期,对于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场馆来说,其室内照明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万业照明通过对室内游泳场馆照明设计常用技术规范的整理及与国外相应规范的对比,指出了在室内游泳场馆照明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游泳馆灯游泳馆专用灯游泳场馆灯光LED游泳馆灯LED球场灯金卤灯游泳馆照明游泳馆灯游泳馆照明设计游泳馆照明设计方案体育照明设计游泳馆灯光设计 1、照明标准 2、布灯方式 目录3、常用灯具 4、效果示例 5、案例图片 6、了解更多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力漂浮,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在水中运动前进的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

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竞技游泳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称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称爬泳/自由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古代奥运会并没有游泳项目,但是游泳运动一直为人类所掌握,在与自然斗争中,为了生存,有时也为了娱乐,人类逐渐掌握了游泳技能。直到1896年,游泳项目进入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从1957年5月1日起,国际泳联规定只承认在50米标准池中创造的世界纪录。 一、照明标准 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场地的照明标准 该类比赛场地摄像机位图

游泳池摄像机位表 二、布灯方式 室内游泳跳水馆通常考虑灯具的检修维护,一般不在水面上方布置灯具,但水面上方设有专用检修通道的除外。对于没有电视转播要求的场馆,灯具往往分散布置在水面上方以外的吊顶下,屋架下或墙壁上,对于有电视转播要求的场馆,灯具一般采用光带式布置,即在两侧池岸上空布置纵向马道,在两端池岸上空布置横向马道。另外还需要在跳台和跳板下设置适量灯具消除跳台和跳板形成的阴影,并对跳水运动热身池加以重点照明。 应该强调一下,跳水运动项目不应在跳水池上方布置灯具。否则水中将会出现灯的镜像影像,对运动员产生光干扰,影响运动员的判断和发挥。 另外由于水介质特有的光学特性,室内游泳跳水馆灯具和马道布置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1、眩光控制

电气专业规范大全

电气专业规范大全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变电所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10kV及以下变电所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四、设备运输方便; 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 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装有可燃性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内变电所,不应设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当设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时,建筑物应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变电所应设置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高层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和变电所,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时,应设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露天或半露天的变电所,不应设置在下列场所: 一、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