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研究综述_上_

杨慎研究综述_上_
杨慎研究综述_上_

第21卷 第1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1 No .1 2006年2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Feb .2006

收稿日期:2005-07-25

作者简介:高小慧(1975~ ),女,河南平舆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

杨慎研究综述(上)

高小慧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3)

摘 要:杨慎是明代中期一个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目前学界关于杨慎的研究在生平著述、学术成就、文学成就、诗学思想和文化史意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杨慎;研究;综述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与他同时代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六说:“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用修。”稍晚于他的顾起元《升庵外集序》说:“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丹铅余录》在批评了杨慎“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之后,又客观地说杨慎“以博洽冠一时,使其覃精研思,网罗百代,竭平生之力以成一书,虽未必追踪马、郑,亦未必遽在王应麟、马端临下”,“然渔猎既富,根柢终深,故疎舛虽多,而精华亦复不少。求之于古,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所以作为学者的升庵先生,其研究成果被《四库全书》编撰者所采用的多不胜计。

杨慎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他对各种文学体裁都能运用自如,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但如此,杨慎也对文学创作发表了诸多精辟的见解。他不满前七子“宗唐法杜”的主张,第一个起来批判其复古主义,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掀起一股宗尚六朝的思潮,直接启发着后来的主情派及性灵派的诗学探索(王力坚《性灵 佛教 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带来了晚明文艺思想的活跃。杨慎的文学理论专著有《升庵诗话》、《千里面谭》、《五言律祖》、《绝句衍义》、《绝句辨体》、《词品》、《草堂诗余》等,单篇论文有《陆

韩论文》、《李华论文》、《李耆卿论文》、《周受庵诗选序》、《答重庆太守刘崇阳书》等,都集中反映了杨慎的文学思想。

杨慎在明代有着极其显著的地位,在他去世之后,人们纷纷编撰其年谱,梳理其著述,研究其思想,阐发其要义。历代皆有学问大家对杨慎的诗歌和其他方面的文学成就进行研究,构成了明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流。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期的杨慎研究,多存在于大量的诗话、笔记中,或对杨慎一生的著作进行整理,或津津乐道于杨慎的趣闻轶事,或对杨慎著作里面的纰漏进行驳正和论辩,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杨慎其人其文。但其形式十分零散随意,又往往用儒家伦理标准来衡量杨慎,较少关注其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缺乏系统的研究探讨,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才有所改观。目前,杨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贡献已经理所当然地得到充分肯定。固然,这源于杨慎作品超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和其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但也得益于一批研究者扎实勤奋的工作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笔者仅就目前学界对杨慎研究的状况作简要梳理,俾有益于后来的研究者。

一、生平著述

(一) 对于杨慎字号的研究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对于“升庵”这个号,学人有4种解释。

王文才认为《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四十六引朱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6)01-0082-06

器《楮谈》云“杨升庵先生在滇南,每出游,乘一木肩舆,仅仅容膝,即所谓升庵也”一说不妥,他认为“升庵”这个号“似取《易·升卦》:南吉吉,大明志行之义……慎贬南中,自示志行益高,因号升庵”[1](P13)。

骆小所《修辞:神、圣、工、巧——杨慎修辞理论再探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升庵,曰德日益高大之意。”不知演绎从何而来。

董晓萍认为:“他还自号升庵,形容自己喜欢乘坐形状如升的轿子的心情,流露了对自己远大前程的自信。”[2](P4)

尹黎云《漫谈古代文人的自号》之《文人自号的特点及其风格》一节中把杨慎的号“升庵”和术语联系起来:“所谓术语,是指古代文化中的专用词。常用字有道、心、易以及卦名、干支名等。例如:冯光裕号损庵;王国维号观堂;杨慎号升庵;关汉卿号己斋。”[3]以上4说中王说和尹说比较合理。但是王文才先生的推理,前半部分是正确的,是因为杨慎的其余3个弟兄的号也分别是叙庵、贞庵和孚庵。可见,“升庵”当为杨慎年少时所起的号,和他后来被贬之地云南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于“升庵”此一字号的来历,目前尚未找到具体可考的材料来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 杨慎的卒年

杨慎的卒年,《明史·杨慎传》记载:“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此外,学界还有5种说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增祺有感于针对聂索的《杨慎和他的〈升庵诗话〉》(《昆明师院学报》1979,4)沿袭《明史》有关杨慎卒年的记载,撰写《有关杨慎生平年代的订正》(《昆明师院学报》1980,1),对杨慎的生平卒年、进士及第和谪守云南4个年代做了详细的考证。对于杨慎的卒年,张增祺根据《明史·王元正传》的有关记载和50年代末期在昆明市郊发掘出土的杨慎《故明威将军九华沐公墓志铭》等资料,推断出杨慎的卒年在隆庆二年。

紧接着,针对张氏的文章,穆药分别撰《也谈杨慎生平年代的订正》(《昆明师院学报》1981,1)和《杨慎卒年新证》(《昆明师院学报》1983,3)两文来批驳。在第一篇文章里,穆药认为杨慎《故明威将军九华沐公墓志铭》是杨慎生前先行写就墓志,日期留下空白,然后在沐绍勤归葬日期定下之后,再填写进去的。而张增祺所引用的《王元正传》的资料则是“竟以争‘大礼’,谪戍茂州卒。隆庆初,赠修撰”,纯粹的标点错误了。然后,他根据李元阳的《七十行戍稿序》和《游石宝山记》等推断出杨慎的卒年应该在嘉靖三十九年或者嘉靖四十年。时隔不久,穆药又撰写了《杨慎卒年新证》,考订杨慎卒于嘉靖四十年。

上世纪80年代末期,陆复初根据50年代末期在昆明市郊发掘出土的杨慎撰于嘉靖三十八年夏天的《故明威将军九华沐公墓志铭》和万历《云南府志》载杨慎《重修弘圣寺记》关于记载李元阳出资修建寺庙的记载,推断出杨慎嘉靖四十年依然在世,进而分析到:“我的猜测是嘉靖四十二年之后,他又悄悄回到泸州……卒于隆庆元年。”[4](P65)

丰家骅《杨慎评传》从杨慎的妹夫刘大昌《杨子卮言序》“握节云中三十六年”推断杨慎卒于嘉靖四十一年左右[5](P169)。

流云《云南人慕才筑楼杨状元谪途育人——先进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之历史钩沉》(《创造》2003,2)云:“到嘉靖三十八年末,杨慎还为云南沐氏写了《明故明威将军九华朱公墓志铭》。有《云南民族文化史》言,杨慎被‘逮’回云南后,受到沐氏和云南文武官员的多方关照,均为秘密行动,故传其已卒。杨慎大约一直活到隆庆元年前后。”

这几种说法虽然都有确凿的史料作为证据,但是大都是孤证,而且猜测的成分比较大,根据现有材料,尚难遽以论定,所以姑且以本传为准。因为明末清初黄宗羲编《明文海》卷四百三十四游居敬《翰林修撰升庵杨公墓志铭》:“乃七月六日乙亥丑时,先生卒于昆明高峣之寓舍,为嘉靖己未岁也。距生弘治戊申十一月六日乙丑年七十有二……”此时距离杨慎去世时间不长,应该比较准确。

(三) 著述考

杨慎一代雄才,知识渊博,领域广泛。如果杨慎仕途顺利,也许同他父亲—样,成为“有经济之远略”,“扶危定倾、功在社稷”(《明史·杨廷和传》),“佐理匡救、启沃扶翊”(乔宇《杨文忠三录序》)的一代名臣。但是,命运偏偏让他走上一条布满荆棘的文化之旅。

杨慎从37岁遭贬逐,至72岁去世,整整35个年头,未得皇帝赦免。然而,报国无门、备受打击的坎坷遭遇,豪情壮志与黑暗现实的冲突,少数民族异域文化的熏陶,西南边陲奇丽风物的激发,却将他铸造成明代中期文坛上杰出的诗人和学者。

人们大都叹服杨慎著作之巨,如简绍芳《杨升庵年谱》说他:“平生著述四百余种,散逸颇多,学者恨未睹其全。”李贽《续藏书》卷26《修撰杨公慎传》计杨慎书目共117种。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载杨慎著作88种。焦竑《升庵外集题识》附录杨慎著作138种。胡应麟谓:“凡用修所辑诸书几百种。”(胡应麟《艺林学山》卷八《升庵诗话》)刊刻于万历三十年

的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中记载杨慎著作140种:“杨用修著述之富,古今罕俦。予所见已刻者二十九种、未见已刻者三十九种、闻未刻者尚有七十一种。”(应该是139种)

明代先后有张士佩将杨慎著作之精要者编为《升庵全集》81卷,杨友仁、陈大科等编成《升庵集》81卷,杨金吾编成《升庵遗集》26卷,焦竑编成《升庵外集》100卷。

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杨慎著述45种。《明史·艺文志》载杨慎著作有54种,《明史》本传谓:“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四库全书》收录杨慎著述42种共332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丹铅录》谓:“平生所叙录不下二百余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丹铅余录》)光绪年间郑宝琛又编成《总纂升庵全集》200卷。李调元《函海》辑刻杨慎著作45种186卷,并且编《升庵著述总目》200卷。

民国时期,李之鼎《增订丛书举要》收录杨慎著作共160种。其中重复者15,共145种。《丛书集成初编》收录杨慎著作80余种。在云南,有杨崇焕辑、雪鸿印刷厂出版的《升庵遗文录》和1943年大中印刷厂出版的《梅花唱咏百首》。

到了现代,学人依然孜孜不倦地整理杨慎的著作,以使杨慎在新时期发扬光大。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达298种。林庆彰汇集各书目所收录及各书所述及者,共得250余种(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台湾学生书局75年)。其著作的数量确实是惊人的。对杨慎的各种著述考证最细的,当推王文才的《杨慎学谱》。该书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共收录数杨慎著作300余种。

由于杨慎在明代辉煌的学术成就,所以也有很多的著作假借杨慎的名气得以发行刊印和流传。而且由于历史客观原因,杨慎的作品也像古代许多的诗人作家一样,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遗漏甚多,而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杂入了他人的作品。所以各代学者对杨慎的作品整理与考辨工作确也费力颇多。明清时期对杨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杨慎的著作进行整理方面,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都对杨慎的作品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与甄辨。基于杨慎的著作整理已经初见眉目,现在的学人基本上都在论述和甄别个别篇章的归属问题。

蓝勇的《〈全蜀艺文志〉的编者是谁?——400多年前的一桩著作权遗案》(《文史杂志》1997,1)一文对《全蜀艺文志》的编者到底是杨慎还是周复俊这一问题,作了合情合理的分析。该文从明代万历年间何宇度《益部谈资》的记载“《全蜀艺文志》杨用修所编也,纲罗金石鼎彝,秦汉之文几尽,可谓博矣,然惜太紊,刻在藩司,已不存”这条资料推断:杨慎在嘉靖二十年将《全蜀艺文志》编成后,马上就交人付梓。但杨慎毕竟是被贬谪之人,在当时条件下如用周复俊的名字刊行不会受到非难,所以周复俊利用自己重编《总志》的机会将杨慎所编的《全蜀艺文志》刻在藩司单行底本,署上自己名字。

侯冲和郭劲《杨慎编辑〈南诏野史〉新证》(《民族艺术研究》1999,6)一文在考察诸本《南诏野史》的基础上,以杨慎《南诏野史原序》为线索,发现所谓胡蔚本《南诏野史》,就是杨慎以倪辂的《野史》为大纲,参照张道宗《记古滇说集》、《白古通记》等书及他自己在云南访寻文献搜集到的资料编辑的。该文列出相关资料,对杨慎编辑《南诏野史》及杨慎对云南地方史志编纂的贡献作了肯定,对学术界普遍否定杨慎编辑过《南诏野史》一说提出了有力的驳诘,从而消除了自清代《四库》到近代的梁启超对杨慎编辑过《南诏野史》真实性的怀疑。

台湾梁容若《杨慎生平与著述》(林庆彰、贾顺先《杨慎研究资料汇编》,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考察了杨慎较有代表性和文学关系较多的书籍为《太史升庵文集八十一卷》、《升庵外集一百卷》、《升庵遗集二十六卷》、《陶情乐府四卷拾遗一卷》、《升庵先生长短句四卷》、《二十一史弹词》、《宴清都洞天玄记》、《升庵诗话》、《词品六卷拾遗一卷补一卷》、《杂事秘辛一卷》等几种,分别就编辑人、序跋的作者、刊刻年代和著作内容逐一交代。

陈廷乐《简辑杨升庵著述评选书目》(《昆明师范学院院报》1982,1)根据四川新都升庵祠藏书、四川省图书馆书目和《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四库全书考证》、《古今图书集成》、《新都县志》、《函海》、《升庵合集》、《绛云楼书目》、《文瑞楼书目》、《顾修汇刻书目》、《饮虹簃所刻曲》、《升庵夫妇乐府》、《益部谈资》、《万有文库》、《丛书集成》等有关资料,初步整理出杨慎著述、评注、选辑书目403种,为研究杨慎的后学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学术成就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不仅是有除难定策之功的经济名臣,而且治学务求实用,“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明史·杨廷和传》),十分注重实学。杨慎自幼随父在京城读书,所以他从年少时即已承接了家学传统。加之杨慎一生好学不倦,读书很多,勤

于笔记,终生不废,尝自谓:“自束发以来,手所抄集,帙成逾百,卷计越千。”(杨慎《丹铅别录序》,四库全书本,下同)为他后来成为学问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慎一生辗转流离,政治生涯起伏跌宕,在这时起时伏之间,社会的现实,人生的阅历,沉静的思考,都促成他在政治、史学、哲学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杨慎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的著作,数量很多,涉及面极广。由于杨慎在文学及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所以有人称赞他在明代文坛上“垂虹掣电,振耀宇内”(刘绘《与升庵杨太史书》,杨慎《升庵集》卷六附)。至于在训诂考据方面,杨慎更有着多方面的成就与贡献。他对文字学有深入研究,曾编著《说文先训》、《六书索隐》、《六书博证》、《古篆要略》、《分隶同构》、《石鼓字言释》、《前字韵》、《俗言解字》等书,还撰写了《轻注古音略》、《古音骈注》等10部著作,在古音韵学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他对经史子集皆有所考据,不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而且还对诸多疑难问题能够发前人之所未发;他又以其动植物、医药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得以多识草木虫鱼,解决了不少古书中难解的问题。

然而,由于杨慎久居云南,寻书核对不易,有时只凭记忆写作,“无书可检,惟凭记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正杨》),所以也有一些误引、臆测不实之处。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窃书》:“有明一代,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这其中当然也指责了杨慎。对于这一现象,学人也每每有所指摘。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陈耀文《正杨》都辩驳杨慎考据的谬误。

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三云:“胡应麟作《丹铅新录》、《艺林学山》,以驳升庵,自负博辩,然舛讹复不自觉。”

朱国帧《涌幢小品》评曰:“有《丹铅录》诸书,便有《正杨》,又有《正正杨》。古人,古事,古字,此书如彼,彼书如此,散见杂出,各不相同。见其一不见其二,哄然纠驳,不免为前人所笑。”(转引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正杨》)

梁启超也曾经指出,杨慎撰述文章很好,但手脚有点不干净,喜欢造假(参阅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评语》)。但瑕不掩玉,所有这些缺憾依然不能掩盖杨慎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王文才《杨升庵学行述略》(《杨升庵诞辰500周年纪念册》,1989)谓:“慎因道学之锢弊,心学之虚浮,力倡博约以矫陋习,标举实学以挽颓风……慎治学之方,固为清代儒遵循之径。一曰明音义,二曰通句法,三曰重校勘,四曰存佚说……其导启明清学术。宜雄踞于儒林矣。”下面就对学人整理并研究杨慎学术成就方面的情况进行梳理。

(一) 哲学

陆复初有感于杨慎作为唯物主义的先驱者反而被学人遗忘,于1980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杨慎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文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杨慎是哲学家。他认为明代中期对朱、陆两大唯心主义体系进行批判,把张载力所不及而推进一步的是王廷相。但推翻这两大体系另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的,则是从杨慎开始,经一个世纪之久,到清初的王夫之才得以完成。在这个意义上说,杨慎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中承先启后的重镇人物。

接着,他又在10年之后,出版了《被历史遗忘的一代哲人——论杨升庵及其思想》一书,分别从杨慎生平、思想来源、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社会历史思想以及杨慎在云南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等方面系统论述。在《杨升庵的哲学》一节,他对杨慎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出发展开对理学的批判,对程朱陆王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扬弃以及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之后哲学思想的活跃,杨慎的“性情说”对王夫之“继善成性”说的启示等,都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叙述。

张义德《杨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四)》,山东齐鲁书社,1982)第三部分《哲学思想》一节分别从“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批判”、“论太极、道、理”、“变化之道无处可逃”、“合性情论”、“格致物知新解”等几个方面对杨慎的哲学思想的精华进行了综述。其他诸如陈德述《试论杨慎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84,1)、葛荣晋《杨慎哲学思想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84,1)、贾顺先《杨慎反对“空谈”主张“求实”的思想与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等,分别从宇宙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人性论等方面界定杨慎的哲学贡献。

陈居渊《论杨慎的经典诠释学思想》高度赞扬了杨慎的经典诠释学思想。文章说“在明代师心蔑古的学术氛围中”,杨慎力排空腹高心的理学,倡导汉唐经学,并以考据训诂之学相号召,首开经典诠释的考证学风,成为清代乾嘉汉学的先行者。杨慎倡导汉学,强调考据训诂,崇尚博洽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新探索,已突破了16世纪传统的心性伦理之学的藩篱。杨慎的经典诠释学思想不仅体现了“以性统情”、“性情不离”,满足包括人性在内的一切真情的要求,而且还具有珍

视人生的价值与捍卫作为世俗伦常生活的意义。虽然杨慎生前并没有完成一部完整的经学史论著,但他在经典诠释学理论方面的建树,却在他生后得到了迅速传播,并直接影响了此后数百年间经典诠释的大致方向。杨慎的经典诠释学思想,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意义(《学术界》2002,1)。

(二) 考据学

在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已成学风的明代中期,杨慎不仅批评理学家们因为学识浅薄而“使实事不明千载,而虚谈大误后人”(杨慎《升庵集》卷四十五《夫子与点》),而且更亲身力倡考据学风。所以钱穆先生以《四库全书总目》之论为据,上溯考据渊源至明中叶以降诸儒杨慎、焦竑、陈第、方以智等。他说:“清廷馆阁词臣序清儒考证之学,亦谓沿明中叶杨慎诸人而来,不自谓由清世开辟也。”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的启蒙》继承了四库和钱穆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了杨慎对考据学的贡献具体表现重视小学研究、强调博学和讲究博证三个方面(《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解放后较早关注杨慎哲学贡献的学人应首推嵇文甫。其《王船山学术论丛》论曰:“当明朝中叶,固然是‘心学’盛行的时代,可是就在这时候,为后来清儒所大大发展的考据新学风逐渐萌芽了。这里首先打开风气的要数杨升庵。升庵著《丹铅录》、《谭苑醍醐》、《方言猎要》等数十种,虽疏舛伪妄,在所不免,但读书博古,崇尚考据之风实自此启。”[6](P145)

台湾林庆彰《明代考据学研究》第三章《杨慎的考据学》分“生平与考据学著作”、“治学方向”、“考订经书”、“考订文字音义”、“考订史地”、“考据工作之得失”等章节论述杨慎考据工作的成就和得失,誉杨慎“开创数百年考据学风”。

刘毓庆《杨慎与<诗经>考据学》(《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1)吸收了林文的观点,认为“《诗经》学作为‘经学’的一部分,其考据之兴亦由杨慎始”。杨慎关于《诗经》的考证,包括了文字的训释以及有关古代制度礼俗考证、名物考证、地理考证和古音考证等内容。杨慎从多个角度,寻找多重证据,用多种手段来解决经史上的疑难问题,这在他之前是很少有人这样做的。杨慎结束了有明一代学者承宋人余绪、不明训诂、空论义理的学风,开创了一种新的诗学研究风气,为清代《诗经》考据学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三) 音韵学

杨慎在音韵学方面也取得了极大成就。张含《转注古音略序》对杨慎的古音韵学著作评价甚高:“错经剌子,音叶而翮,义析而皛,可以扶微学,函雅故。”(王文才、张锡厚辑《升庵著述序跋》)《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小学类“古韵标准条”云:“自昔论古音者不一家,唯宋吴棫、明杨慎、陈第、国朝顾炎武、柴绍炳、毛奇龄之书,最行于世,各有所得。”

杨慎在古音韵学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王力在谈到古音略史时只提及杨慎、陈第二人(王力《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1956)。濮之珍在谈到明代古音学家时亦只言杨慎、陈第二人(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嵇文甫谓杨慎:“杨升庵慎生当正嘉年间,最号博洽。所著《丹铅录》、《谭苑醍醐》等数十种,虽疏舛伪妄,在所不免,然读书博古祟尚考据之风实从此启。其《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略例》、《转注古音略》等,虽不如陈第之精粹,然引据繁富,实为后来研究古音者所取材。”[7](P145)杨慎十三世孙杨崇焕《陈第古音学出自杨升庵辨》(林庆彰、贾顺先《杨慎研究资料汇编》,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云:“中国古音之为学,大抵见专书者,发端于宋才老撰《韵补》……厥后兴复于明升庵公,搜辑诸字。且起略例、定名称,方成立古音学。是升庵公,于古音学,上承才老之余绪,下开季老之先声,其贡献于中国学者之成绩,伟矣。”有感于世人对杨慎古音学的失考,他专门撰写了《升庵学案》,摘录古音源流、杨陈时代、起证、例字、平议五类依次分而申说。

今人郭永成教授《明代著名学者杨慎的古音学》则从“考古之勤,超轶吴棫”、“朴素的历史观点”、“利用方言俗语以证古音,明音变”和“开清人考订古韵条例之先”四个方面对杨慎的音韵学成就作出较为公允的评价(见杨升庵博物馆和杨升庵研究会编《杨升庵研究论文集》,1984)。

韩小荆《杨慎的“四经二纬说”》(《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2)谓杨慎的“四经二纬说”从“六书”中分化出“四经”与“二纬”,开辟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对后世学术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是传统文字学第一次对六书所做的科学分类。李万福《传统形义学说菁华述评》(《汉字文化》1997,3)指出杨慎此一观点为后来的形体学分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仁安《六书札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2)说清代戴震的“四体二用”说就是在杨慎此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邓兴锋《升庵词用韵考》(《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主要从升庵词的叶韵,归纳出升庵词的用韵系统,并将它与《广韵》、前代词的韵系比较,不但使我们可以从韵文用韵的角度了解明代韵系的实

况,而且也为明词词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肖所和涂良军《云南明代的音韵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5)说杨慎对古音系统及发展规律虽然没有系统性建树,但在探索过程中写下的大量古音学著作对后世古韵学研究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同时,杨慎“力辟‘叶韵’、‘类推’之说,首破以今音改古音的藩篱,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李运益《杨慎古韵学》(《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4)认为:“杨氏在古韵学研究的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功绩不可磨灭。杨氏在古韵研究上的作用,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研究古韵的指导思想正确,在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历史观点,对后来研究的影响极为深远。”

由上看来,评价杨慎的学术贡献,学人有以下几点共识:在哲学方面,杨慎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中承先启后的重镇人物;杨慎对考据学的启蒙和开拓作用以及他重视小学研究和讲究博证等方法对清代考据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杨慎在音韵学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他的“四经二纬说”为后来的形体学分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杨氏在古韵学研究的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功绩不可磨灭。

参考文献:

[1] 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 董晓萍.杨慎[M].天津: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3] 尹黎云.漫谈古代文人的自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3).

[4] 陆复初.被历史遗忘的一代哲人[M].昆明:云南人民

出版社,1990.

[5] 丰家骅.杨慎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刘友朋〕

A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YANG Shen

GAO Xiao-hui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3, China)

Abstract: YANG Shen is a scholar with more achievement in Ming Dynasty. He not only has excell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but also has literary talent. This paper make a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YANG Shen in his life, academic achievement, literary achievement and theory, and the cultural meaning. This paper also point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inadequacies and many aspects that should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carry the study of YANG Shen to deeper and wid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YANG Shen; study; summary

杨慎研究综述_上_

第21卷 第1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1 No .1 2006年2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Feb .2006 收稿日期:2005-07-25 作者简介:高小慧(1975~ ),女,河南平舆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 杨慎研究综述(上) 高小慧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3) 摘 要:杨慎是明代中期一个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目前学界关于杨慎的研究在生平著述、学术成就、文学成就、诗学思想和文化史意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杨慎;研究;综述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与他同时代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六说:“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用修。”稍晚于他的顾起元《升庵外集序》说:“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丹铅余录》在批评了杨慎“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之后,又客观地说杨慎“以博洽冠一时,使其覃精研思,网罗百代,竭平生之力以成一书,虽未必追踪马、郑,亦未必遽在王应麟、马端临下”,“然渔猎既富,根柢终深,故疎舛虽多,而精华亦复不少。求之于古,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所以作为学者的升庵先生,其研究成果被《四库全书》编撰者所采用的多不胜计。 杨慎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他对各种文学体裁都能运用自如,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但如此,杨慎也对文学创作发表了诸多精辟的见解。他不满前七子“宗唐法杜”的主张,第一个起来批判其复古主义,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掀起一股宗尚六朝的思潮,直接启发着后来的主情派及性灵派的诗学探索(王力坚《性灵 佛教 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带来了晚明文艺思想的活跃。杨慎的文学理论专著有《升庵诗话》、《千里面谭》、《五言律祖》、《绝句衍义》、《绝句辨体》、《词品》、《草堂诗余》等,单篇论文有《陆 韩论文》、《李华论文》、《李耆卿论文》、《周受庵诗选序》、《答重庆太守刘崇阳书》等,都集中反映了杨慎的文学思想。 杨慎在明代有着极其显著的地位,在他去世之后,人们纷纷编撰其年谱,梳理其著述,研究其思想,阐发其要义。历代皆有学问大家对杨慎的诗歌和其他方面的文学成就进行研究,构成了明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流。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期的杨慎研究,多存在于大量的诗话、笔记中,或对杨慎一生的著作进行整理,或津津乐道于杨慎的趣闻轶事,或对杨慎著作里面的纰漏进行驳正和论辩,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杨慎其人其文。但其形式十分零散随意,又往往用儒家伦理标准来衡量杨慎,较少关注其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缺乏系统的研究探讨,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才有所改观。目前,杨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贡献已经理所当然地得到充分肯定。固然,这源于杨慎作品超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和其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但也得益于一批研究者扎实勤奋的工作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笔者仅就目前学界对杨慎研究的状况作简要梳理,俾有益于后来的研究者。 一、生平著述 (一) 对于杨慎字号的研究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对于“升庵”这个号,学人有4种解释。 王文才认为《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四十六引朱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6)01-0082-06

唐朝的边塞诗

雄奇壮美的唐代边塞诗 作者:葛培岭 唐以前的中国诗歌,在题材上已经广泛开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及,而在开发的程度上则各有深浅。边塞题材就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汉代,边塞战争规模宏伟,但当时的诗歌发展水平尚低,也无大批的文人投佐戎幕,所以边塞诗并未得到多少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诗艺提高,边塞诗渐见成长,而仍较稚嫩。是历史偏爱,赏赐唐人以出类拔萃的运会;是唐人精明,及时把握了大显身手的良机。于是边塞题材一时火红,蔚成大观。 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 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 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陈子昂的出现耐人深思。当时的社会上升发展和知识分子参政,促成了诗界关心国计民生的风气。边塞战争有系国运沉浮,更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最能代表时代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是注定要在这里产生。在陈子昂的边塞诗里,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这些内容后来曾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在形式上,陈子昂偏爱古体,创新不多,但对今体律绝亦注意吸收。他的《登幽州台歌》更在结构、句法上都摆去常规,意到言随,戛戛独造,遂成千古一家。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大盛,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李王”。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是《燕歌行》,这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其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朝野官兵、战守行驻、山川物候、闺怨戍苦兼及,气势豪迈,感慨深沉,措词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 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较之高诗,岑诗的个性特征更为显著。杜甫称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三诗突出表现着这一特色。那“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的轮台之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的塞外雪景,那“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的豪迈行军,都无比壮丽,令人神往。《走马川行》的三句连韵,有似音乐中的三连音,急促劲峭,又是一奇。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何赏析

2011-07-21 14:22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O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摒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 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极其复杂的,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日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日意态奇逸,六日精神飞动,七曰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构天成 z 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 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珈"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汉字是由 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干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 为,应该分别写作” 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

《韬晦术》-【明代状元--经典-解读】-杨慎(-文白-对照)

《韬晦术》读解 【明】杨慎 隐晦卷一 原文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 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 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 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 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 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人保持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 原文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 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 而不失。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 宜用心焉。 【译文】: 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两者相合,可以收到相互生发,相互救助 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很强盛,也维持不了多 长时间。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 该秉持诚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要玩弄巧诈手 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

浅谈古代边塞诗的发展

浅谈古代边塞诗的发展 古代的边塞诗是从题材的角度分类的。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唐代的边塞诗有2000余首,几乎所有的重要诗人都创作过此类作品。边塞诗被誉为“更能代表盛唐精神和诗风”;“这些慷慨豪迈的诗歌最能代表那个时代昂扬开展的精神”;“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李益等人共同形成了边塞诗派,这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文学史上称他们为“边塞诗派”,个人为“边塞诗人”。笔者就古代边塞诗的发展,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一、先秦军歌源头。 边塞诗虽然在盛唐发展到顶峰,但它的渊源却非常久远,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在先秦集体歌唱的时代,由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诗经》、《楚辞》中保存不少征战之歌如《无衣》、《东山》、《采薇》、《伯兮》、《国殇》等,可以说,它们就是先秦时的边塞诗,或至少是边塞诗的直接源头。这些早期的边塞诗,基本还属于集体歌唱的性质,民歌味较浓,写实性很强,显得古朴、自然,与“风人”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其雄壮豪放与悲慨苍凉的风格特征已较明显。

二、汉乐魏晋序幕。 到武帝时,国家到达空前强盛的阶段,汉武帝凭借这强盛的国力,再加上他雄才大略的本性和在位五十四年的长久时间,掀开了和匈奴决战的大幕,在长城一线上演了一幕幕最雄壮悲怆的英雄活剧,汉民族以巨大的牺牲,彻底击败了匈奴,一洗上千年中原农耕民族所蒙受的屈辱,使汉王朝一度登上了历史辉煌的顶点。汉乐府中,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就从另一方面说明汉民族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有《关山月》等八曲,后世之所加。以上十八曲中,至少有十一曲是边塞乐府,其题多为后人所沿用。六朝时还出现了对边塞诗创作的一些理论探讨,如著名的诗歌评论家钟嵘曾列举非用诗不足以表达思想情感的数件强烈 感人之情事,边塞题材就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在这里钟嵘不仅强调了人们的边塞生活经历非得借助诗歌不能表达,同时对边塞诗的内容亦作了明显的概括,这是六朝人对边塞诗内容界定的一大进步。

书法作品鉴赏标准

书法作品鉴赏标准 ----------------书法作品鉴赏标准-------------- 下面这篇文章对书法作品的鉴赏很有帮助------------------ 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心灵世界,并以其特立我独行、源远流长而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自殷商以降风格纷呈:秦汉之古拙、魏晋之风韵、隋唐之法度、宋元之意态、明清之朴趣。进入二十世纪,中国传统书法开始向现代转型,出现了新的艺术气象和审美范式。如今中国书法以其深蕴的精神魅力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不仅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深受影响,而且西方艺术家也开始学习、关注和研究书法,并将书画合一而创作出“书法画”。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意趣超迈的书法表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展现出历代书法家空灵的艺术趣味和精神人格价值。正是书法艺术这一独特的魅力,使之在众多的东方艺术门类中,成为最集中、最精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精神追求的东方艺术。 线条飞动:中国书法的本体特征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它具有一个由线启象(墨象),由象悟意(意境)的本体结构。 书法的线条具有生命感。这种点画线条不是板滞的,而是灵动的。自然界本无纯粹的线条,线条是人创造出来的形象的抽象。它脱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图景,却又是为了表现宇宙的动力和生命的力量,为了表现“道”而与普遍性的情感形式同构。因此,中国书法线条依于笔,本乎道,通乎神,达乎气。这是一种以刚雄清新

的生命为美的书法美学观,一种以书法线条与天地万物和人的生命同构的书法本体论。 作为人对世界万物审美性抽象的线条,在其象征功能方面直接是人的情感的迹化。线条(心画)可使书法家情感迹化而禀有宇宙精神和生命情思。这种宇宙精神和生命情思的流动不息,使得线条成为时间的、节律的、大化流行轨迹的写照。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软、光润滞涩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 涩等情感意绪。书法线条中流动着书法家的缕缕情思和艺术感觉,这种创造性的可视语言映衬出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 书法以线条为其生命。线条作为书法艺术最纯粹的语言,表征出中国美学“为道日损”的根本精神。书法家对宇宙作“俯仰往返,远近取与”的观照,用灵动的线条表现大千世界,从有限中游离出无限,化实象为空灵,传达出一种超越于墨象之外的不可言喻的思想、飘忽易逝的意绪和独得于心的生命风神。线条飞动飘逸,绵延摇曳,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墨气四射,四表无穷,臻达生命的极境。 书法线条“为道日损”的美学意义在于:在“致虚极”、“见朴素”、“损之又损”中,将空间时间化,将有限无限化,将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加以净化、简化、淡化,而成为“惟恍惟惚”的存在。书法不必应言,不必具象,而仅以其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游走的墨迹,就可以体现那种超越于言象之上的玄妙之意与幽深之理。这种忘言忘象至简至纯之线,贵在得意、得气,而指向终极之道。这正是张怀瓘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乐,无形之 相。”(《书议》)线以见道,墨以呈气。表现情思,体验化境,融生命本体存在之意而非外在物象形迹于笔墨线条律动浑化之中,不拘滞于形迹而忘形忘质。这种以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初稿阅)

学年论文 (2009级)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11011120 院系人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班级092班 指导教师吴从祥 完成日期2012.9.6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 刘梦娟 内容提要:在边塞诗研究史的上河中,隋代经常被忽略。隋代虽然建国只有几年,但边塞诗却是隋朝艺术界一朵耀眼的昙花。虽然在诗人、作品的数量上远不及南北朝和边塞诗的全盛时期唐朝,但在诗歌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突破了南朝凭空想象的矫揉造作和北朝直白耿直的生硬,集两者优点于一身,既有南朝诗歌华丽的外表也不失清新质朴的边塞诗魂,开创了边塞诗的新局面,为后来唐代诗歌的发展繁荣拉开了序幕。隋朝诗人不多,但都很典型,最特别的要数隋炀帝杨广,在大多数诗人还在效法前人诗题的时候,不仅集南朝诗风之艳丽浮华与北朝清新质朴于一身,再加上一身帝王之气使得他的诗在茫茫诗海中傲然独立。(重写。“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简单概括。) Abstract:(补上) 关键词:隋代;杨广;边塞诗 Key words:(补上) (加入几句引的话,如杨广作简单介绍。) 一、隋朝的社会环境对其诗歌的影响 隋朝是结束了自东晋以来几百年的战乱割据,而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国家,国势强盛,版图辽阔。隋朝建国短暂,久经沙场的将士们对塞外的记忆还丝毫未减,人人渴望杀敌报国,整个社会洋溢着英雄主义的味道。 隋代社会崇尚武侠,仰慕先烈驰骋沙场,征服天下的英雄气概。尤其崇拜汉代军伍英雄,而同时隋朝的边塞诗人大都有从戎经历,因此偶像效应在诗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诗人的汉代英雄主义情结也自然渗透到诗歌中。《隋书·梁睿传》载,隋文帝时,梁睿见突厥强大,恐为边患,上书奏之:“今皇祚肇兴,宇内宁一,唯有突厥种类,尚为边梗。此臣所以废寝与食,寤寐思之。昔匈奴未平,去病辞宅;先零尚在,充国自劾。臣才非古烈,而志追昔士。”(这是《隋书》内容,应当直接引自《隋书》,而不能转引自现代人论文或著作。)①梁睿以霍去病、赵充国为榜样来激励自己,表示渴望远征边塞保家卫国。《隋书·宇文庆传》载,宇文庆曾“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②(同上,应该直接引自《隋书》)后来他“应募从征”显然是受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的影响。杨广在《遗史祥书》中称史祥:“将军总戎塞表,胡虏清尘,秣马休兵,犹事校猎,足使李广惭勇,魏尚愧能,冠彼二贤,独在吾子。”(作页下注,标明出处)李广和魏尚都是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但在杨广眼里,史祥足以超过他们,其帝王之气,颇有压过大汉的意思。杨广兼帝王与诗人一身,好大喜功,在他心中,历史上的王朝只有秦汉可与之相比,秦皇汉武都是他效仿的榜样。《隋书·炀帝纪》,炀帝即位之初,“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③(同上,应该直接引自《隋书》)一方面盛治宫室,极尽奢靡,一方面极力张扬,奋发有为,北巡长城,西出玉门,这可说是他慕秦皇、汉武的表现。 二、集南朝词采之艳丽浮华与北朝清新质朴于一身 ①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注意注释格式) ②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古代经典书法作品]经典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经典书法作品]经典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经典的书法大家,不少,有他们创作出来的优秀书法作品,确实不多,主要是时间过于的长久,往往保存的不完善。因此古代的经典书法也往往是一纸千金。下面是为你的古代经典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我们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1、学书法可以 培养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 许多家长都觉得的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学习书法能使学生提高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需要脑、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学习习惯。 2、学书法可以

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书法的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专注、写好每一个字,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时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无数事例证实,学习过书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3、学书法可以 提高孩子的整体能力 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练过书法,另一位没有练过书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书法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书法写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4、学书法可以 提高孩子的修养与文化素质

_廿一史弹词_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1]

2006年第4期 中国文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L iterature 第4期,2006 [古代文学研究] 《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 曾绍皇 吴 波3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怀化学院中文系 湖南 怀化 418008)关键词:杨慎;《廿一史弹词》;价值体系;自我调整 摘 要:《廿一史弹词》作为杨慎在谪戍期间所创作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充分反映出作者在遭遇人生历练波折后价值体系之自我调整:精神信仰由孔孟之儒学向老庄之道学倾斜;价值取向由汲汲仕进向淡泊功名回归;具体行为由谨遵礼教向不拘小节转变。在实施整合过程中充分凸现杨慎在不同人生阶段价值体系的儒道互补原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3-7535(2006)04-088-04“The story-telli n g of the history of21ki n gdo m s”and the self-adjust ment about Yang Shen’s value syste m of li fe ZENG Shao-huang WU Bo (L ibera l A rts Institute,Hunan N or m al U n 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L iberal A rts Institute,Huaihua College,Huaihua,Hunan418008China) Key words:Yang shen;“The st ory-telling of the hist ory of21kingdom s”;syste m of value;self-adjust m ent Abstract:“The st ory-telling of the hist ory of21kingdom s”is a popular hist orical book for entertain ment written by Yang Shen during the peri od of his relegati on.It reflects the self-adjust m ent of the author’s value system after suffering m isf ortunes: the s p irit belief p referring t o the Taoist school fr om the Confucian school;the value trend returning t o disregarding fa me and wealth fr om pursuiting official career;the concrete behavi or transfor m ing t o regardlessness of trivial matters fr om taking care of courtesy.I n the course of adjust m ent,it has obvi ously shown the p rinci p le of mutual comp lement bet w een the Confucian school and the Taoist school about Yang Shen’s value syste m during the different stage of his life. 3〔收稿日期〕:2005-08-05 〔作者简介〕:曾绍皇(1978-),男,湖南浏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吴波(1965-),男,湖南浏阳人,文学博士,怀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

明代杨慎词

明代杨慎词《临江仙》赏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明代杨慎的《临江仙》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第一及第,授翰林修撰,后充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他因为直谏触犯了明世宗,被谪戍云南,流放终生。其生于蜀,祸于京,成于滇。有《升庵集》。 已故作家汪曾祺曾到杨慎的故乡四川桂湖并题诗:桂湖老桂弄新姿,湖上升庵旧有祠。一种风流谁得似?状元词曲罪臣诗。 这首《临江仙》原是杨慎晚年所著历史通俗说唱之作《廿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中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来被清初的毛宗冈移置到《三国演义》的卷首,结果名扬四海。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在让我们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我们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在这凝固的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又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长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阳”、“渔樵”、“江渚”、“秋月”、“春风”、“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衬托这些意象的还有“滚滚”、“淘尽”、“转头空”、“依旧在”、“几度”、“惯看”、“喜相逢”、“笑谈”这些生动的字眼,给这首词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几份动感。 长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是对英雄伟业的讴歌还是否定?“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

浅论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4380783.html, 浅论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作者:游烨宁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9期 摘要:唐王朝的繁荣壮大,带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唐诗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诗中的更是边塞诗更是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以唐朝主流的四个分期为界限,分别探讨了从初唐、盛唐、中唐到晚唐边塞诗的发展情况,主要从社会背景和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出发,系统的分析了整个唐朝边塞诗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唐朝;边塞诗;历史发展 一、初唐阶段 初唐时期的边塞诗集中在陈子昂和初唐四杰等几位有名的诗人诗作上,他们普遍投身塞外,投笔从戎以立功封侯是他们重要的心态,所以,初唐大量的边塞诗皆出自他们的手,经过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诗人对诗风的扭转和改革,边塞诗到了盛唐更加繁荣。他们大都出自社会的中下层,对当时宫廷诗风是非常不满。而后陈子昂真正看清了齐梁诗风留下的弊端,旗帜鲜明地要求变革,强调诗歌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而边塞诗题材成为他这种诗歌追求的最先选择。同时,另一批台阁诗人,虽然随世沉浮,但是在诗歌形式上为新体诗奠定了实践的基础。总的来讲,初唐后期的边塞诗明显地增多,有两百多首,大约是前期的四倍,这也是越来越频繁的边关战争和失意文人投笔从戎的体现。后期的诗人多亲身戍边,对塞外生活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边塞诗写得厚实,有自己的特色。 二、盛唐阶段 到了盛唐,边塞诗形成一种客观上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无论在哲学上与审美上,还是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为“盛唐气象”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的出现,撑起了一片江山。盛唐开始出现以边功授勋的制度,所以盛唐的边塞诗数量很多。同时,唐代的新边疆主义政策对唐代诗人的影响也非同一般,造就了盛唐人热衷边塞诗。因为种种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当时广袤的边塞接连上演的轰轰烈烈的战事,为广大诗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极好舞台和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盛唐的许多文人学子希望另辟蹊径,到边陲寻求生活或仕进之途。最重要的是盛唐诗人在漫游边塞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奇风异物,并把它们诗化为新的审美对象,极大地丰富了边塞诗的创作内容。盛唐边塞诗极尽铺陈之能事,抒写壮丽恢弘的边塞意象和情怀,造就了一个时代文学的辉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对于功名理想的热衷和激昂的爱国情怀、自信自强的侠义精神与英雄主义情结和充满浪漫主义情趣的乐观情绪。 三、中唐阶段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何赏析

2011-07-21 14:22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摒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极其复杂的,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参考。如果进一

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干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

百年来杨慎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6 12 05 [作者简介]白建忠(1975 ),男,内蒙古察右前旗人,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博士生;孙俊杰(1974 ),女,河北衡水市 人,衡水学院中文系教师。 2007年3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r .,2007 第36卷 第2期 Jou r n al of Inn er M ongolia Nor m alU n i versit y (Ph ilosophy &Social Science) Vo.l 36 No .2 百年来杨慎研究综述 白建忠1 ,孙俊杰 2 (1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2 衡水学院中文系,河北衡水053000) [摘 要] 近一百年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学界对杨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杨慎的文学创作及其理论上。这一时期杨慎文学研究可以看做是明清时期杨慎文学研究的余绪,虽然有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但大都未能摆脱前人的藩篱。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界对杨慎的研究愈来愈全面。其中50 70年代杨慎研究相对沉寂,从70年代末开始杨慎研究逐渐得热起来,特别是80年代可以说是杨慎研究的一个高峰期,进入90年代以来杨慎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从生平与著述整理、哲学思想、文学创作及理论、古音学与修辞学等四个方面对20世纪杨慎研究加以了评述。 [关键词] 杨慎;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7)02 0088 06 杨慎生活的时代距我们已有五百余年了,其间对他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在明代就出现过研究杨慎的专著,如陈耀文的 正杨!与胡应麟的 丹铅新 录!、 艺林学山!等,但总体而言大部分的研究都是札记式的、随笔式的序跋或点评。在清代以 四库全书总目!为代表,给予了杨慎较多的贬抑与否定,致使这种评价在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中几乎成了定论。与明清时期相比,20世纪杨慎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杨慎研究界出现了一些自成系统的著作,如王文才的 杨慎学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和丰家骅的 杨慎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其二,20世纪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学人开始公正客观地评价和研究杨慎,使杨慎获得了在学术史和文学史上本来应有的地位。一百余年的时间,学界对杨慎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大致而言,20世纪50年代以前,学界对杨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由学者们撰写的各种文学史中,因此,这一时期对杨慎的文学创作及其理论颇为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界对杨慎的研究愈来愈全面。在这五十余年中,其中50 70年代杨 慎研究相对沉寂。这一时期探讨杨慎的文章多发表在各种报纸上,如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四川日报!、 云南日报!等。研究面也相对狭窄,且多属于介绍性的文章,如川博的 明代大文学家杨升庵!( 四川日报!,1961年9月13日)。从70年代末开始,杨慎研究逐渐热起来,特别是80年代可以说是杨慎研究的一个高峰期,进入90年代以来杨慎研究方兴未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这二十余年的时间中研究杨慎的论文有一百五十余篇(包括赏析杨慎诗文的文章在内)。这一时期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一些高校的硕博生把杨慎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而且写出了内容厚重的论文。如南京大学雷磊的 杨慎诗学研究!、北京大学高小慧的 杨慎文学思想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林惠美的 杨慎及其词学研究!等博士论文。本文从生平与著述整理、哲学思想、文学创作及理论、古音学与修辞学等四个方面对20世纪杨慎研究加以评述。 一、生平与著述整理 聂索 杨慎和他的?升庵诗话#!( 昆明师院学 ? 88?

浅谈高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高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高适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作为一个政治诗人和边塞诗人,高适无疑是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大影响的。高适一生三次入塞,对边关战事有清晰的认识;在梁宋躬耕三十载,对平民百姓的生活疾苦有很大的感触;入仕后不辞辛苦,为国效劳。这里就从高适的生平和其边塞诗的艺术特色加以论列。 关键字平生边塞诗慷慨激昂豪放悲壮艺术特色 前言 中国文人的爱国情结不外乎有两种表达途径,一者考取功名,进入仕途为国君献计献策,创出太平盛世;再者就是铁血铮铮,战事边防,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建功立业,保卫国家。然而后者更为令我激动,粗犷萧瑟的边塞境地,豪情奔放的战士品格,无一不使令自己为之神往。大学后在任课老师的细心讲授下,文学史上以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深深吸引了我,边塞诗中那“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高适《送董判官》)的献身精神;“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适《塞下曲》)的豪情壮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深刻批判;“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的爱国情怀,无不激荡人心,催人奋进,不愧是构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便开始了阅读高适诗集的校注,文学界先后有刘开扬先生的《高适诗集编年校注》,孙钦善先生的《高适集校注》,他们积数十年心血,广为搜索,深为耕耘,对高适诗歌进行了全面年的校勘和注释,为读者深入研究高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就是研读有关高适生平历史的书籍,包括一些史书等等。在此感谢闻人贤哲们对中华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 诗歌在进入唐朝以后,便进入了顶峰时刻。唐代许多诗歌大家名扬千古。奔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欣赏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欣赏》的内容,具体内容: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优秀的狂草书法作品,走进狂草那不羁的书法世界中,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1... 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优秀的狂草书法作品,走进狂草那不羁的书法世界中,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1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2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3 中国当代优秀狂草书法作品图片4 草书的表现主义 张旭字伯高,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今吾长史,故世人又称张长史。张旭平生嗜酒,性情放达不羁,往往酒醉后一边呼叫一边狂走,乘兴而挥毫。画史上记载,他曾经用头发濡墨书写大字,当时人们叫他"张颠"。 张旭的狂草左驰右鹜,千变万化,极诡异变幻之能事。韩玉涛先生认为可将其归纳为三个特点。其一为"狂",写起来一气呵成,始终一贯,保持一种气势,满眼是"意","无惜是非"。其二为"奇怪"、"变态"。如"游云千万朵",变幻莫测,下笔结体,都不易捉摸。第三个特点是"可畏"。"可畏"不是"可悦"、"可媚",摈弃妍美、纤弱的病态,而产生一种岩石压顶

之感,"观者对字,若逼利剑之锋芒,感到肃然巍然"。张旭的草书虽狂虽草,但不失法度,一点一画,皆有规矩,因为他的楷书亦有相当高的成就。张旭传世的作品不多,可见到的有《肚痛贴》、《古诗四帖》等。 另一位狂草大书家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幼年便出家当了和尚。他比张旭晚二十多年,曾受张旭和颜真卿的影响,幼年学书,十分刻苦。"笔冢墨池"的成语典故就是由他所得。他的书法热情奔放、豪迈恣肆,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当时的诗人李白、钱起等都有赞美他书法的诗篇。韩*F在一首诗中写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把他的字与张旭字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笔画偏肥而前者偏瘦,所以,怀素在《自叙帖》中有"奔蛇走虺势八座"、"寒猿饮水撼枯藤"的诗句,以"奔蛇"和枯藤"作比,甚为贴切。 在中国古代书论中,不论是对篆、隶、行、楷,还是对草书的论述,大多是以自然景观或某些现象作比,加以形容和描述,读者要靠一种生活感受、生活经验去领悟,才能欣赏和理解。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读者从墨迹中隐隐地感受到某种情绪。这其实正是一种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狂草产生于唐代,当时的绘画基本上属于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范山模水,描眉涂目,都须凭藉理性在较长时间里才能完成的。即使如吴道子那种带有表现主义成分的画法,也终归要受到物形的限制,并不是能够完全放开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书法中出现了狂草,则可以借用来比较充分地表现情感或情绪。这恐怕是表现主义书法产生的主要缘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