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几何最值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几何最值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专题04  几何最值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专题四几何最值的存在性问题

【考题研究】

在平面几何的动态问题中,当某几何元素在给定条件变动时,求某几何量(如线段的长度、图形的周长或面积、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与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称为最值问题。

从历年的中考数学压轴题型分析来看,经常会考查到距离或者两条线段和差最值得问题,并且这部分题目在中考中失分率很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几何最值问题再教材中虽然没有进行专题讲解,到却给了我们很多解题模型,因此在专题复习时进行压轴训练是必要的。

【解题攻略】

最值问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而线段和(差)问题,要归归于几何模型:

(1)归于“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和的最小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

(2)归于“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凡属于求“变动的两线段之差的最大值”时,大都应用这一模型.

(3)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如图1).

(4)三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台球两次碰壁”或“光的两次反射”问题,关键是指出两条对称轴“反射镜面”(如图2).

(5)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就是第三边的长.如图3,PA与PB的差的最大值就是AB,此时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即P′.解决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有时候求函数的最值更方便,建立一次函数或者二次函数求解最值问题.

【解题类型及其思路】

解决平面几何最值问题的常用的方法有:

(1)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公理(含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最值;

(2)应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求最值;

(3)应用轴对称的性质求最值;

(4)应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5)应用其它知识求最值。

【典例指引】

类型一【确定线段(或线段的和,差)的最值或确定点的坐标】

【典例指引1】(2018·天津中考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 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8,4),将该长方形沿OB翻折,点A的对应点为点D,OD与BC 交于点E.

(I)证明:EO=EB;

(Ⅱ)点P是直线OB上的任意一点,且△OPC是等腰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Ⅲ)点M是OB上任意一点,点N是OA上任意一点,若存在这样的点M、N,使得AM+MN最小,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

【答案】(I)证明见解析;(Ⅱ)P的坐标为(4,28545

)或P

8545

或(16

5

8

5

);(Ⅲ)

32

5

【解析】

分析:(Ⅰ)由折叠得到∠DOB=∠AOB,再由BC∥OA得到∠OBC=∠AOB,即∠OBC=∠DOB,即可;(Ⅱ)设出点P坐标,分三种情况讨论计算即可;

(Ⅲ)根据题意判断出过点D作OA的垂线交OB于M,OA于N,求出DN即可.

详解:(Ⅰ)∵将该长方形沿OB翻折,点A的对应点为点D,OD与BC交于点E,

∴∠DOB=∠AOB,

∵BC∥OA,

∴∠OBC=∠AOB,

∴∠OBC=∠DOB,

∴EO=EB;

(Ⅱ)∵点B的坐标为(8,4),

∴直线OB解析式为y=1

2

x,

∵点P是直线OB上的任意一点,

∴设P(a,1

2 a).

∵O(0,0),C(0,4),

∴OC=4,PO2=a2+(1

2

a)2=

5

4

a2,PC2=a2+(4-

1

2

a)2.

当△OPC是等腰三角形时,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如果PO=PC,那么PO2=PC2,

则5

4

a2=a2+(4-

1

2

a)2,解得a=4,即P(4,2);

②如果PO=OC,那么PO2=OC2,

则5

4

a2=16,解得a=±

8

5

5

,即P(

8

5

5

4

5

5

)或P(-

8

5

5

,-

4

5

5

);

③如果PC=OC时,那么PC2=OC2,

则a2+(4-1

2

a)2=16,解得a=0(舍),或a=

16

5

,即P(

16

5

8

5

);

故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4,2)或(8

5

5

4

5

5

)或P(-

8

5

5

,-

4

5

5

)或(

16

5

8

5

);

(Ⅲ)如图,过点D作OA的垂线交OB于M,交OA于N,

此时的M,N是AM+MN的最小值的位置,求出DN就是AM+MN的最小值.

由(1)有,EO=EB,

∵长方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8,4),设OE=x,则DE=8-x,

在Rt△BDE中,BD=4,根据勾股定理得,DB2+DE2=BE2,∴16+(8-x)2=x2,

∴x=5,

∴BE=5,

∴CE=3,

∴DE=3,BE=5,BD=4,

∵S△BDE=1

2

DE×BD=

1

2

BE×DG,

∴DG=

12

=

5 DE BD

BE

由题意有,GN=OC=4,

∴DN=DG+GN=12

5

+4=

32

5

即:AM+MN的最小值为32

5

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极值的确定,进行分类讨论与方程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2020·云南初三)如图,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B(﹣1,0),C(2,3),抛物线与y轴的焦点A,与x轴的另一个焦点为D,点M为线段AD上的一动点,设点M的横坐标为t.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过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P,设线段PM的长为1,当t为何值时,1的长最大,并求最大值;(先根据题目画图,再计算)

(3)在(2)的条件下,当t为何值时,△PAD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值;

(4)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P,使△PA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2+2x+3;(2)当t=3

2

时,l有最大值,l最大=

9

4

;(3)t=

3

2

时,△PA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27 8;(4)t=

15

+

.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2)易知直线AD解析式为y=-x+3,设M点横坐标为m,则P(t,-t2+2t+3),M(t,-t+3),可得l=-t2+2t+3-

(-t+3)=-t2+3t=-(t-3

2

)2+

9

4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3)由S△PAD=1

2

×PM×(x D-x A)=

3

2

PM,推出PM的值最大时,△PAD的面积最大;

(4)如图设AD的中点为K,设P(t,-t2+2t+3).由△PAD是直角三角形,推出PK=1

2

AD,可得(t-

3

2

2+(-t2+2t+3-3

2

)2=

1

4

×18,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1)把点B(﹣1,0),C(2,3)代入y=ax2+bx+3,

则有

30 4233 a b

a b

-+=

?

?

++=

?

解得

1

2

a

b

=-

?

?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在y=﹣x2+2x+3中,令y=0可得0=﹣x2+2x+3,解得x=﹣1或x=3,∴D(3,0),且A(0,3),

∴直线AD解析式为y=﹣x+3,

设M点横坐标为m,则P(t,﹣t2+2t+3),M(t,﹣t+3),

∵0<t<3,

∴点M在第一象限内,

∴l=﹣t 2+2t+3﹣(﹣t+3)=﹣t 2+3t=﹣(t ﹣32

)2+94,

∴当t=

3

2

时,l 有最大值,l 最大=94;

(3)∵S △PAD =12×PM×(x D ﹣x A )=32

PM , ∴PM 的值最大时,△PAD 的面积中点,最大值=32×94=27

8

. ∴t=

3

2时,△PA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78

. (4)如图设AD 的中点为K ,设P (t ,﹣t 2+2t+3).

∵△PAD 是直角三角形,

∴PK=

1

2

AD , ∴(t ﹣32)2+(﹣t 2+2t+3﹣3

2)2=14

×18,

整理得t (t ﹣3)(t 2﹣t ﹣1)=0, 解得t=0或315

±, ∵点P 在第一象限, ∴t=

5

2

. 类型二 【确定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的最值或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

【典例指引2】

(2020·重庆初三期末)如图,抛物线2y ax bx =+(0a >)与双曲线k

y x

=相交于点A 、B ,已知点A 坐标()1,4,点B 在第三象限内,且AOB ?的面积为3(O 为坐标原点).

(1)求实数a 、b 、k 的值;

(2)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OB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的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坐标系内有一个点M ,恰使得MA MB MO ==,现要求在y 轴上找出点Q 使得BQM ?的周长最小,请求出M 的坐标和BQM ?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1)13a b =??=?,4k =;(2)存在,1231.5,2P ??-- ? ???,2231.5,2P ??- ? ???,3311.5,22P ??--- ? ???,4311.5,2P ?-- ??

,()5 1.5,0.5P --;(3)1

3461702

【解析】 【分析】

(1)由点A 在双曲线上,可得k 的值,进而得出双曲线的解析式.设4,

B m m ?

?

???

(0m <),过A 作AP ⊥x 轴于P ,BQ ⊥y 轴于Q ,直线BQ 和直线AP 相交于点M .根据AOB AMB AOP QOB OPMQ S S S S S ????=---矩形=3解方程即可得出k 的值,从而得出点B 的坐标,把A 、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结论; (2)抛物线对称轴为 1.5x =-,设()1.5,P y -,则可得出2PO ;2OB ;2PB .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3)设M (x ,y ).由MO =MA =MB ,可求出M 的坐标.作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连接B 'M 交y 轴于Q .此时△BQM 的周长最小.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由()1,4A 知:k =xy =1×

4=4,

∴4y x

=

. 设4,

B m m ??

??

?

(0m <). 过A 作AP ⊥x 轴于P ,BQ ⊥y 轴于Q ,直线BQ 和直线AP 相交于点M ,则S △AOP =S △BOQ =2.

AOB AMB AOP QOB OPMQ S S S S S ????=---矩形

()()14414102AOP QOB m S S m m ?????

?=

---+-?- ? ?????

242224m m m ????=--+--- ? ?????

2

2m m

=

- 令:

2

23m m

-=, 整理得:22320m m +-=, 解得:11

2

m =,22m =-. ∵m <0, ∴m =-2, 故()2,2B --.

把A 、B 带入2y ax bx =+

2424a b

a b

-=-??

=+? 解出:1

3a b =??

=?

, ∴23y x x =+.

(2)22

3( 1.5) 2.25y x x x =+=+- ∴抛物线23y x x =+的对称轴为 1.5x =-. 设()1.5,P y -,则2

294

PO y =

+,28OB =,()2

2124PB y =++.

∵△POB 为等腰三角形,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22PO OB =,即

2984y +=,解得:23

2

y =±, ∴1231.5,P ?- ??,223P ?- ?

?; ②22PB OB =,即

()21284y ++=,解得:3122

y =-±, ∴3311.5,22P ?--- ??,4311.5,22P ??

--+ ? ???

③22PB OP =,即

()2

219244

y y ++=+,解得:0.5y =- ∴()5 1.5,0.5P --; (3)设(),M x y .

∵()1,4A ,()2,2B --,()0,0O ,

∴222MO x y =+,()()22214MA x y =-+-,()()22

222MB x y =+++. ∵MO MA MB ==,

∴()()()()

22222222

1422x y x y x y x y ?+=-+-??+=+++?? 解得:112

72x y ?

=

-????=??

∴117,22M ??

-

??

?. 作B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坐标为:(2,-2). 连接B 'M 交y 轴于Q .此时△BQM 的周长最小.

BQM C MQ BQ MB ?=++MQ QB MB '=++=MB '+MB

2222

11711722222222????????

=--+++-+++ ? ? ? ?????????

(

)

13461702

=

+.

【名师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轴对称-最值问题等.第(1)问的关键是割补法;第(2)问的关键是分类讨论;第(3)问的关键是求出M 的坐标.

【举一反三】

(2019·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三)如图1,已知抛物线y =﹣233

84

x +x +3与x 轴交于A 和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1)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

(2)M 为线段B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M 作x 轴的垂线交BC 于H ,过M 作MQ ⊥BC 于Q ,求出△MHQ 周长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 的坐标;当△MHQ 的周长最大时在对称轴上找一点R ,使|AR ﹣MR |最大,求出此时R 的坐标.

(3)T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将△OCT 沿边OT 翻折得到△OC ′T ,是否存在点T 使△OC ′T 与△OBC 的重叠部分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BT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 =﹣34x +3;(2)R (1,92

);(3)BT =2或BT =16

5.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可求A (﹣2,0),B (4,0),C (0,3),即可求BC 的解析式;

(2)由已知可得∠QMH =∠CBO ,则有QH =34

QM ,MH =5

4MQ ,所以△MHQ 周长=3QM ,则求△MHQ

周长的最大值,即为求QM 的最大值;设M (m ,233

384

m m -++),过点M 与BC 直线垂直的直线解析

式为243733812y x m m =

--+,交点22972721,35025200100Q m m m m ??

+-

-+ ???

,可求出()2

3=

410

MQ m m -+,当m =2时,MQ 有最大值65;函数的对称轴为x =1,作点M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M'(0,3),连接AM'与对称轴交于点R ,此时|AR ﹣MR|=|AR ﹣M'R|=AM',|AR ﹣MR|的最大值为AM';求出AM'的直线解析式为332y x =

+,则可求912R ??

???

,; (3)有两种情况:当TC'∥OC 时,GO ⊥TC';当OT ⊥BC 时,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解:(1)令y=0,即233

3084

x x -++=,解得122,4x x =-=, ∵点A 在点B 的左侧

∴A (﹣2,0),B (4,0), 令x=0解得y=3, ∴C (0,3),

设B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3, 将B 点坐标代入解得k=3

4

- ∴BC 的解析式为y =-

3

4

x+3; (2)∵MQ ⊥BC ,M 作x 轴, ∴∠QMH =∠CBO , ∴tan ∠QMH =tan ∠CBO =34

, ∴QH =

34

QM ,MH =5

4MQ ,

∴△MHQ 周长=MQ+QH+MH =

34

QM+QM+5

4MQ =3QM ,

则求△MHQ 周长的最大值,即为求QM 的最大值; 设M (m ,2

3

3

38

4

m m -+

+), 过点M 与BC 直线垂直的直线解析式为2437

33812

y x m m =--+, 直线BC 与其垂线相交的交点22972721,35025200100Q m m m m ??+--+ ???

∴()23

=

410

MQ m m -+, ∴当m =2时,MQ 有最大值6

5

, ∴△MHQ 周长的最大值为18

5

,此时M (2,3), 函数的对称轴为x =1,

作点M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M'(0,3),

连接AM'与对称轴交于点R ,此时|AR ﹣MR|=|AR ﹣M'R|=AM', ∴|AR ﹣MR|的最大值为AM';

学习轻松,就找家长秘书!

∵AM'的直线解析式为y=3

2

x+3,

∴R(1,9 2

);

(3)①当TC'∥OC时,GO⊥TC',

∵△OCT≌△OTC',

3412

=

55

OG

?

=,

126

55

T

??

?

??

∴BT=2;

②当OT⊥BC时,过点T作TH⊥x轴,OT=

12

5

∵∠BOT=∠BCO,

3

=

12

5

5

c

O

o BOT

H

s∠=

∴OH=

36

25

3648

2525

T

??

?

??

∴BT=

16

5

综上所述:BT=2或BT=

16

5

【点睛】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三角形相关的知识,能够充分调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三【确定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最值或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

【典例指引3】(2019·甘肃中考真题)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 (3,0),与y轴交于点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点F为对称轴上的一点,且以点A、B、P、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

(3)点E是二次函数第四象限图象上一点,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BC于点D,求四边形AEBD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E的坐标.

【答案】(1)y=x2﹣4x+3;(2)点P(4,3)或(0,3)或(2,﹣1);(3)最大值为9

4

,E(

3

2

,﹣

3

4

).

【解析】

【分析】

(1)用交点式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

(2)分当AB为平行四边形一条边、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3)利用S四边形AEBD=1

2

AB(y D﹣y E),即可求解.

【详解】

解:(1)用交点式函数表达式得:y=(x﹣1)(x﹣3)=x2﹣4x+3;

故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x2﹣4x+3;

(2)①当AB为平行四边形一条边时,如图1,

则AB=PE=2,

则点P坐标为(4,3),

当点P在对称轴左侧时,即点C的位置,点A、B、P、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点P(4,3)或(0,3);

②当AB是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如图2,

AB中点坐标为(2,0)

设点P的横坐标为m,点F的横坐标为2,其中点坐标为:

2

2

m+

即:

2

2

m+

=2,解得:m=2,

故点P(2,﹣1);

故:点P(4,3)或(0,3)或(2,﹣1);(3)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3,

设点E 坐标为(x ,x 2﹣4x+3),则点D (x ,﹣x+3), S 四边形AEBD =

1

2

AB (y D ﹣y E )=﹣x+3﹣x 2+4x ﹣3=﹣x 2+3x , ∵﹣1<0,故四边形AEBD 面积有最大值, 当x =

32,其最大值为94,此时点E (3

2,﹣34

).

【点睛】

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和与几何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代数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点的坐标的意义表示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线段之间的关系. 【举一反三】

(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

2(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

()1,0A -),()3,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对称轴;

(2)点D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连接CD BD 、,若DCB CBD ∠=∠,求点D 的坐标;

(3)已知()1,1F ,若(),E x y 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其中12x <<),连接CE CF EF 、、,求CEF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E 的坐标.

(4)若点N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24233y x x =-

++,对称轴1x =;(2)11,4D ?? ???;(3)面积有最大值是4948,755,424E ??

???

(4)存在点M 使得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M

或10

4,3

M ??

- ??

?或

102,3M ?

?-- ??

?.

【解析】 【分析】

(1)将点A (-1,0),B (3,0)代入y=ax 2+bx+2即可;

(2)过点D 作DG ⊥y 轴于G ,作DH ⊥x 轴于H ,设点D (1,y ),在Rt △CGD 中,CD 2=CG 2+GD 2=(2-y )

2

+1,在Rt △BHD 中,BD 2=BH 2+HD 2=4+y 2,可以证明CD=BD ,即可求y 的值;

(3)过点E 作EQ ⊥y 轴于点Q ,过点F 作直线FR ⊥y 轴于R ,过点E 作FP ⊥FR 于P ,证明四边形QRPE 是矩形,根据S △CEF =S 矩形QRPE -S △CRF -S △EFP ,代入边即可;

(4)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可以得到存在点M 使得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M (2,2)或M (4,- 103)或M (-2,-10

3

); 【详解】

解:(1)将点()()1,0,3,0A B -代入2

2y ax bx =++,

可得24

,33a b =-

=, 224

233

y x x ∴=-++;

∴对称轴1x =;

(2)如图1:过点D 作DG y ⊥轴于G ,作DH x ⊥轴于H ,

设点()1,D y ,

()()0,2,3,0C B ,

∴在Rt CGD ?中,()2

22221CD CG GD y =+=-+, ∴在Rt BHD ?中,22224BD BH HD y =+=+,

在BCD ?中,

DCB CBD ∠=∠

CD BD ∴=,

22CD BD ∴=

()2

2214y y ∴-+=+ 14

y ∴=

, 11,

4D ??

∴ ???

; (3)如图2:过点E 作EQ y ⊥轴于点Q ,过点F 作直线FR y ⊥轴于R ,过点E 作FP FR ⊥于P ,

90EQR QRP RPE ?∴∠=∠=∠=, ∴四边形QRPE 是矩形,

CEF CRF EFP QRPE S S S S ???=--矩形,

()()(),,0,2,1,1E x y C F ,

111

?222CEF

S

EQ QR EQ QC CR RF FP EP ∴=?-??-?- ()()()()111

121111222

CEF S x y x y x y ?∴=----??---

224

233

y x x =-++,

217

36CEF S x x ?∴=-+

∴当74x =时,面积有最大值是49

48,

此时755,424E ??

???

; (4)存在点M 使得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设()()1,,,N n M x y ,

①四边形CMNB 是平行四边形时,

1322

x += 2x ∴=-

102,3M ?

?∴-- ??

?

②四边形CNBM 时平行四边形时,

3122

x

+=

2x ∴=,

()2,2M ∴;

③四边形CNNB 时平行四边形时,

1322

x

+=, 4x ∴=,

104,3M ?

?∴- ??

?;

综上所述:()2,2M 或104,3M ?

?- ?

??或102,3M ?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求边长、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新题训练】

1.如图,直线y =5x +5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C ,过A ,C 两点的二次函数y =ax 2+4x +c 的图象交x 轴于另一点B .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连接BC ,点N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作ND ⊥x 轴交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D ,求线段ND 长度的最大值; (3)若点H 为二次函数y =ax 2+4x +c 图象的顶点,点M (4,m )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在x 轴,y 轴上分别找点F ,E ,使四边形HEFM 的周长最小,求出点F 、E 的坐标.

微专题26解析几何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教学案)

微专题26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1. 利用数形结合或三角换元等方法解决直线与圆中的部分范围问题. 2. 构造函数模型研究长度及面积相关的范围与最值问题. 3. 根据条件或几何特征构造不等关系解决与离心率相关的范围问题. 4. 熟悉线段的定比分点、弦长、面积等问题的处理手段,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考题导航 利用数形结合或三角换元等方法解决直线与圆 2. 已知实数x 、y 满足方程x 2+y 2-4x +1=0.则y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y -x 的最小 值为________;x 2+y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x 2+y 2-8x +15=0,若直线y =kx -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 已知A 、B 分别是椭圆x 36+y 20=1长轴的左、右端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点P 在 椭圆上,且位于x 轴的上方,PA ⊥PF.设M 是椭圆长轴AB 上的一点,点M 到直线AP 的距离等于MB ,则椭圆上的点到点M 的距离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 已知双曲线为C :x 24-y 2 =1,P 为双曲线C 上的任意一点.设点A 的坐标为(3,0), 则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 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A 1,A 2,B 1,B 2为椭圆的顶点,F 2为右焦点,延长B 1F 2与A 2B 2交于点P ,若∠B 1PA 2为钝角,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 椭圆M :x 2 a 2+y 2 b 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椭圆M 上的任意一点, 且|PF 1→|·|PF 2→|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是[2c 2 ,3c 2],其中c =a 2-b 2,则椭圆M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x a 2+y 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 为F 1、F 2,P 为椭圆C 上的一点(在x 轴上方),连结PF 1并延长交椭圆C 于另一点Q ,设PF 1→ =λF 1Q → .若PF 2垂直于x 轴,且椭圆C 的离心率e ∈??? ?12,22,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五解析几何第三讲第二课时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存在性问题课后训练文

第三讲 第二课时 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存在性问题 1.(2018·云南师大附中质检)已知椭圆C 的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等于25 5 ,且过点 ? ????1,255.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过椭圆C 的右焦点F 作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交y 轴于M 点,若MA →=λ1AF →,MB → =λ2BF → ,求证:λ1+λ2为定值. 解析:(1)设椭圆C 的方程为 x 2a 2+y 2 b 2 =1(a >b >0), 则????? c a =25 5 ,1a 2 +? ???? 255 2 b 2 =1, ∴a 2=5,b 2 =1, ∴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 5 +y 2=1. (2)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M (0,y 0) , 又易知F 点的坐标为(2,0). 显然直线l 存在斜率, 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 则直线l 的方程是y =k (x -2),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椭圆C 的方程中,消去y 并整理得(1+5k 2 )x 2 -20k 2 x +20k 2 -5=0, ∴x 1+x 2=20k 2 1+5k 2,x 1x 2=20k 2 -5 1+5k 2. 又∵MA →=λ1AF →,MB →=λ2BF → ,将各点坐标代入得λ1=x 12-x 1,λ2=x 22-x 2 , ∴λ1+λ2=x 12-x 1+x 2 2-x 2 = x 1+x 2-2x 1x 2 4-x 1+x 2+x 1x 2

= 2? ?? ??20k 21+5k 2-20k 2 -51+5k 2 4-2·20k 21+5k 2+20k 2 -5 1+5k 2 =-10, 即λ1+λ2为定值. 2.(2018·贵阳一模)过抛物线C :y 2 =4x 的焦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A , B 两点,且|AB |=8. (1)求l 的方程; (2)若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求证:直线BD 恒过定点,并求出该点的坐标. 解析:(1)易知点F 的坐标为(1,0),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代入抛物线方程 y 2=4x 得k 2x 2-(2k 2+4)x +k 2=0, 由题意知k ≠0,且[-(2k 2 +4)]2 -4k 2 ·k 2 =16(k 2 +1)>0, 设A (x 1,y 1),B (x 2,y 2),∴x 1+x 2=2k 2 +4 k 2,x 1x 2=1,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B |=x 1+x 2+2=8, ∴2k 2 +4k 2 =6,∴k 2=1,即k =±1, ∴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 (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D 点的坐标为(x 1,-y 1),直线BD 的斜率k BD = y 2+y 1x 2-x 1=y 2+y 1 y 224-y 21 4 = 4 y 2-y 1 , ∴直线BD 的方程为y +y 1= 4 y 2-y 1 (x -x 1), 即(y 2-y 1)y +y 2y 1-y 2 1=4x -4x 1, ∵y 2 1=4x 1,y 2 2=4x 2,x 1x 2=1,∴(y 1y 2)2 =16x 1x 2=16, 即y 1y 2=-4(y 1,y 2异号), ∴直线BD 的方程为4(x +1)+(y 1-y 2)y =0, 恒过点(-1,0). 3.(2018·南宁模拟)已知抛物线C :y 2=ax (a >0)上一点P (t ,1 2)到焦点F 的距离为2t.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抛物线C 上一点A 的纵坐标为1,过点Q (3,-1)的直线与抛物线C 交于M ,N 两个不同的点(均与点A 不重合),设直线AM ,AN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求证:k 1k 2为定值. 解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PF |=t +a 4 =2t ,则a =4t ,

立体几何中存在性问题教案.docx

教学背景分析 立体几何中常出现点的存在性和位置待定的问题,以“是否存在”、“是否有”、“在何位置”教学 等形式设问,以示结论有待于确定.文科主要涉及到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考查,其中渗透反证 内容 法与分析法的解题思路,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2012 年北京市高考文科就考查了有关线面垂直的分析 存在性问题,2016 年北京市高考文科就考查了有关线面平行的存在性问题。 1、进一步熟悉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理解并掌握线面平行和 教学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会运用定理解决与平行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目标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以及对问题的探究,会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找到 需要确定的点、线、面,初步形成解决存在性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3、感受“线线问题、线面问题、面面问题”之间的转化,逐步体会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学生情况 学生在前面立体几何的复习过程中,基本掌握了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碰到证明问题有一定的思路,但碰到存在性问题多以猜想特殊点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并没从深层次上思考为什么去找这个位置。另外前面的复习过程中由于对反证法并没有过多的强调,所以在碰到结论是不存在的情况时,还不会叙述,不会写解题格式。 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引导启发式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 探索立体几何中(与平行有关的)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思路,思考存在性问题的本质多媒体、几何画板课件 辅助手段

课题:立体几何中与平行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板书例题分析 设计问题 3:方法总结:问题 6: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 一、热身训练 二、例题精讲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修改或 添加条件使结论成立. ①若 a / /b,b,则 a / /; ②若 a / / ,b,则 a / /b ; ③若 m / / , n / / , m, n,则 / /; ④若/ / , a,则 a / /; ⑤若/ / , m, n,则 m / / n . 例题: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梯形,AB∥ CD ,AB 1 CD . 2 问题 1:请指出图中的线面平行的位置关系并选 择一组证明; 问题 2:AD∥平面PBC吗为什么 问题 3:过点A能做平面PBC 的平行线吗如果 能,请在图中作出一条或两条直线并证明. 回忆、思考、小组讨论 说明或操作演示为什么不正 确,如何改正 总结证明线线、线面、面面平 行的证明方法以及相互关系 P D C A B 梳理平行的相关知 识,为本节课的复 习内容作铺垫,加 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检验学生对定理的 理解程度 为例题及问题的证 明明确证明的思路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 训练学生如何说明 结论不成立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和定值问题精编版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考纲解读:定点定值问题是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考查重点。此类问题定中有动,动中有定,并且常与轨迹问题,曲线系问题等相结合,深入考查直线的圆,圆锥曲线,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函数和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 一、 定点问题 解题的关健在于寻找题中用来联系已知量,未知量的垂直关系、中点关系、方程、不等式,然后将已知量,未知量代入上述关系,通过整理,变形转化为过定点的直线系、曲线系来解决。 例1、已知A 、B 是抛物线y 2 =2p x (p >0)上异于原点O 的两个不同点,直线OA 和OB 的倾斜角分别为α和β,当α、β变化且α+β= 4 π 时,证明直线AB 恒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解析: 设A ( 121 ,2y p y ),B (222 ,2y p y ),则 2 1 2tan , 2tan y p y p ==βα,代入1)tan(=+βα 得2 21214)(2p y y y y p -=+ (1) 又设直线AB 的方程为b kx y +=,则 022222 =+-????=+=pb py ky px y b kx y ∴k p y y k pb y y 2,22121= += ,代入(1)式得pk p b 22+= ∴直线AB 的方程为)2(2p x k p y +=- ∴直线AB 过定点(-)2,2p p 说明:本题在特殊条件下很难探索出定点,因此要从已知出发,把所求的定点问题转化为求直线AB ,再从AB 直线系中看出定点。 例2.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 ,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 圆与直线0x y -相切. ⑴求椭圆C 的方程; ⑵设(4,0)P ,M 、N 是椭圆C 上关于x 轴对称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连结PN 交椭圆C 于另一点E ,求直线PN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⑶在⑵的条件下,证明直线ME 与x 轴相交于定点.

解析几何中的存在性问题

探究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 1.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不给出坐标系,以考察学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或极值)和取值范围问题,圆锥曲线中的定值、定点问题,探究型的存在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综合型较大,解题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平面向量、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知识,正确的构造不等式或方程,体现了解析几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一、是否存在这样的常数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经过点(0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2 212 x y +=有两个不同的 交点P 和Q . (I )求k 的取值范围; (II )设椭圆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向量OP OQ +与 AB 共线?如果存在,求k 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Ⅰ)由已知条件,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 代入椭圆方程得22(12 x kx ++=.整理得221102k x ??+++= ??? ① 直线l 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 和Q 等价于2 221844202k k k ?? ?=-+=-> ??? , 解得k .即k 的取值范围为222???--+ ? ????? ,,∞∞. (Ⅱ)设1122()()P x y Q x y ,,,,则1212()OP OQ x x y y +=++,, 由方程①,12x x +=. ② 又1212()y y k x x +=++ ③ 而(01)(A B AB =,,. 所以OP OQ +与AB 共线等价于1212)x x y y +=+, 将②③代入上式,解得2 k = .

解析几何范围最值问题(教师)详解

第十一讲 解析几何范围最值问题 解决圆锥曲线中最值、范围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建立目标函数和建立不等关系,根据目标函数和不等式求最值、范围,因此这类问题的难点,就是如何建立目标函数和不等关系.建立目标函数或不等关系的关键是选用一个合适变量,其原则是这个变量能够表达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变量可以是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截距、点的坐标等,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一、几何法求最值 【例1】 抛物线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 轴负半轴上,过点M (0,-2)作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且满足+=(-4,-12). (1)求直线l 和抛物线的方程; (2)当抛物线上一动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 [满分解答] (1)根据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p >0). 由????? y =kx -2,x 2=-2py , 得x 2+2pkx -4p =0 设点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pk ,y 1+y 2=k (x 1+x 2)-4=-2pk 2-4. 所以+=(-4,-12),所以??? ? ? -2pk =-4,-2pk 2 -4=-12, 解得? ???? p =1,k =2.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2,抛物线方程为x 2=-2y . (2)设P (x 0,y 0),依题意,知当抛物线过点P 的切线与l 平行时,△ABP 的面积最大. 对y =-12x 2求导,得y ′=-x ,所以-x 0=2,即x 0=-2,y 0=-12x 20=-2,即P (-2,-2). 此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 |2·(-2)-(-2)-2|22+(-1)2 =45=4 5 5. 由? ???? y =2x -2, x 2=-2y ,得x 2+4x -4=0,则x 1+x 2=-4,x 1x 2=-4, |AB |= 1+k 2· (x 1+x 2)2-4x 1x 2= 1+22·(-4)2-4·(-4)=4 10. 于是,△ABP 面积的最大值为12×4 10×4 55=8 2. 二、函数法求最值 【示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x 2a 2+y 2 b 2=1(a >b >0)的离心率e = 2 3 ,且椭圆C 上的点到点Q (0,2)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 (1)求椭圆C 的方程; (2)在椭圆C 上,是否存在点M (m ,n ),使得直线l :mx +ny =1与圆O :x 2+y 2=1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OAB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及对应的△OAB 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由e =c a = a 2- b 2 a 2= 23,得a =3 b ,椭圆C :x 23b 2+y 2 b 2=1,即x 2+3y 2=3b 2,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定点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定点问题 一、定点问题 【例1】.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 ,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 与直线0x y -+=相切. ⑴求椭圆C 的方程; ⑵设(4,0)P ,M 、N 是椭圆C 上关于x 轴对称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连结PN 交椭圆C 于另一点E ,求直线PN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⑶在⑵的条件下,证明直线ME 与x 轴相交于定点. 解:⑴由题意知c e a ==2222 2234c a b e a a -=== ,即224a b = ,又因为1b ==,所以22 4,1a b ==,故椭圆C 的方程为C :2214 x y +=. ⑵由题意知直线PN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PN 的方程为(4)y k x =- ① 联立22 (4)14 y k x x y =-???+=??消去y 得:2222(41)324(161)0k x k x k --+-=, 由2222(32)4(41)(644)0k k k ?=-+->得21210k -<, 又0k =不合题意, 所以直线PN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0k << 或0k <. ⑶设点1122(,),(,)N x y E x y ,则11(,)M x y -,直线ME 的方程为21 2221 ()y y y y x x x x +-=--, 令0y =,得221221 () y x x x x y y -=- +,将1122(4),(4)y k x y k x =-=-代入整理,得12121224()8x x x x x x x -+=+-. ② 由得①2212122232644 ,4141k k x x x x k k -+== ++代入②整理,得1x =, 所以直线ME 与x 轴相交于定点(1,0). 【针对性练习1】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到点()1,0F ,) 2 ,0F 的距离之和是4,点M 的轨 迹是C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 ,不过点A 的直线:l y kx b =+与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P 和Q . ⑴求轨迹C 的方程; ⑵当0AP AQ ?=时,求k 与b 的关系,并证明直线l 过定点. 解:⑴∵点M 到(),0 ,) ,0的距离之和是4,∴M 的轨迹C 是长轴为4,焦点在x 轴上焦中为的椭圆,其方程为2 214 x y +=.

解析几何最值问题

解析几何最值问题的赏析 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数学组:李维春 教学目标:1.掌握解析几何中图形的处理方法和解析几何中变量的选择; 2.掌握利用基本不等式和函数的思想处理最值问题. 重点难点:图形的处理和变量的选择及最值的处理. 问题提出: 已知椭圆方程:14 32 2=+y x ,A ,B 分别为椭圆的上顶点和右顶点。过原点作一直线与线段AB 交于点G ,并和椭圆交于E 、F 两点,求四边形AEBF 面积的最大值。 问题分析: 1、 图形的处理: 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割补法) ABF ABE AENF S S S ??+= BEF AEF AENF S S S ??+= 2、 变量的选择: (1) 设点:设点),(00y x E 则),(00y x F --,可得到二元表达式; (2) 设动直线的斜率k (可设AF,BF,EF,AE,BE 中任意一条直线的斜率),可得 一元表达式。 3,最值的处理方法: (1) 一元表达式可用基本不等式或函数法处理; (2) 二元表达式可用基本不等式或消元转化为一元表达式。 X

问题解决: 解法一: 由基本不等式得62 24)34(2322 02000==+≤+=y x y x S 时取“=” 当且仅当0032 y x = 解法二: 00000 0(,),(,),(0,0)x y F x y x y -->>设E ,四边形的面积为S (0,2),A B 因为,12 y += 20x +-=即1d =点E 到直线的距离:00( ,)x y 因为E 在直线AB 的上方,0020x ->所以1d =所以2d =点F 到直线的距离:00(,)x y --因为F 在直线的下方2d =所以)(21)(212121d d AB d AB d AB S +=+=002S x =+所以AB =因为00(,)F x y 又因为22134 x y +=在椭圆上22004312x y +=所以max S =所以

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解析

A B C D , AB DC , AB AD ⊥, 1AD =, AB , E 是PA 的中点, F 在线段AB 上, 且满足0CF BD ?=. 平面PBC PC B --的余弦值;)在线段PA 上是否存在点与平面PFC 所成角的余弦. 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 中,, M 为DC 的中点。将ADM ? 沿AM 折起,使得平面ADM ⊥平面ABCM 。 (1)求证: ; (2是线段上的一动点,问点E 在何位置时,二面角的余弦值为55 。 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且∠DAB =60°,O 为AD 中点. (Ⅰ)若P A =PD ,求证:平面POB ⊥平面P AD ; (Ⅱ)若平面P AD ⊥平面ABCD ,且P A =PD =AD =2,试问在线段PC 上是否存在点M , 使二面角M —BO —C 的大小为60°,如存在,求 的值,如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侧棱 底面ABCD ,AB 垂直于AD 和BC ,M 为棱SB 上的点, , . (1)若M 为棱SB 的中点,求证: 平面SCD ; (2)当 时,求平面AMC 与平面SAB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3)在第(2)问条件下,设点N 是线段CD 上的动点,MN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θ,求当 取最大值时点N 的位置.

5.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平面,且. (1)求证:; (2)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锐二面角的大小.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四边形为矩形,平面平面,,点在线段上运动,且. (1)当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 (2)设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的取值范围. 7.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四边形是菱形,,,是上任意一点。 (1)求证:; (2)当面积的最小值是9时,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几何归纳总结

解析几何归纳总结 1、直线与圆的方程 对于直线方程,要理解直线的倾斜率和斜率的概念,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特别是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对于圆的方程,要熟练运用与圆相关的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如求解圆的方程的待定系数法、圆的圆心与半径的配方法、求圆的弦心距的构造直角三角形法、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法、求圆的切线的基本方法等 例1:若直线 1x y a b +=通过点M (cos α,sin α),则 A 221a b +≤ B 221a b +≥ C 22111a b +≤ D 22111a b +≥ 2、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 圆锥曲线的定义一般涉及焦半径、焦点弦、焦点三角形和准线,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 例2:(1)已知12,F F 为双曲线C :22 2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22PF PF =,cos 12F PF ∠=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12,F F 为双曲线C: 22 1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260F PF ∠=?,则P 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3)已知12,F F 为双曲线C: 22 1927 x y -=的左、右焦点,点A 在C 上,M (2,0),AM 为12F AF ∠的平分线,则2AF =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抛物线C :2 4y x =的焦点为F ,直线y=2x-4与C 交于A,B 两点,则cos AFB ∠=___________ 3、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求离心率的值(或其取值范围)的问题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问题,常规求值问题需要找等式,求范围问题需要找不等式:其归纳结底是利用定义寻求关于a,b,c 的相应关系式,并把式中的a,b,c 转化为只含有a,c 的齐次式或不等式,再转化为含e 的关系式,最后求解。小题中常涉及焦半径等,可利用第二定义来解决,避免了复杂的运算。 例3(1)已知F 为椭圆C 的一个焦点,B 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BF 的延长线交在C 于点 D ,且2BF DF =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 (2)已知抛物线C :2 2y px =(p>0)的准线为l ,过M (1,0l 交于点A ,与C 的一个交点为B,若AM MB = ,则p=_______________ 4、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常规解题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存在性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存在性问题 1、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DC =DD 1=2AD =2AB ,AD ⊥DC ,AB ∥DC . (1)求证:D 1C ⊥AC 1; (2)问在棱CD 上是否存在点E ,使D 1E ∥平面A 1BD .若存在,确定点E 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所示,平面ABDE ⊥平面AB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4,四边形ABDE 是直角梯 形,BD ∥AE ,BD ⊥BA ,BD =1 2AE =2,O ,M 分别为CE ,AB 的中点. (1)求证:OD ∥平面ABC ; (2)求直线CD 和平面ODM 所成角的正弦值; (3)能否在EM 上找一点N ,使得ON ⊥平面ABDE ?若能,请指出点N 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底面ABCD 为菱形,∠BAD =60°,AA 1∥DD 1∥CC 1∥BE ,且AA 1=AB ,D 1E ⊥平面D 1AC ,AA 1⊥底面ABCD . (1)求二面角D 1-AC -E 的大小; (2)在D 1E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 1P ∥平面EAC ,若存在,求D 1P PE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立体几何中的存在性问题 1、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DC =DD 1=2AD =2AB ,AD ⊥DC ,AB ∥DC . (1)求证:D 1C ⊥AC 1; (2)问在棱CD 上是否存在点E ,使D 1E ∥平面A 1BD .若存在,确定点E 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所示,平面ABDE ⊥平面AB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4,四边形ABDE 是直角梯形,BD ∥AE ,BD ⊥BA ,BD =1 2AE =2,O ,M 分别为CE ,AB 的中点. (1)求证:OD ∥平面ABC ; (2)求直线CD 和平面ODM 所成角的正弦值; (3)能否在EM 上找一点N ,使得ON ⊥平面ABDE ?若能,请指出点N 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底面ABCD 为菱形,∠BAD =60°,AA 1∥DD 1∥CC 1∥BE ,且AA 1=AB ,D 1E ⊥平面D 1AC ,AA 1⊥底面ABCD . (1)求二面角D 1-AC -E 的大小; (2)在D 1E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 1P ∥平面EAC ,若存在,求D 1P PE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含答案)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和定值问题 【教学目标】学会合理选择参数(坐标、斜率等)表示动态图形中的几何对象,探究、证明其不 变性质(定点、定值等),体会“设而不求”、“整体代换”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重点】解题思路的优化. 【教学方法】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过直线4x =上动点P 作圆224O x y +=:的切线PA PB 、,则两切点所在直线AB 恒过一定点.此定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设动点坐标为(4,t P ),则以OP 直径的圆C 方程为:(4)()0x x y y t -+-= , 故AB 是两圆的公共弦,其方程为44x ty +=. 注:部分优秀学生可由200x x y y r += 公式直接得出. 令4400x y -=??=? 得定点(1,0). 2、已知PQ 是过椭圆22:21C x y +=中心的任一弦,A 是椭圆C 上异于P Q 、的任意一点.若AP AQ 、 分别有斜率12k k 、 ,则12k k ?=___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设00(,),(,)P x y A x y ,则(,)Q x y -- 220001222 000y y y y y y k k x x x x x x -+-?=?=-+-, 又由A 、P 均在椭圆上,故有:22 0022 21 21 x y x y ?+=??+=??,

两式相减得2 2 2 2 002()()0x x y y -+-= ,22 0122 2 02y y k k x x -?==-- 3,过右焦点F 作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N ,则_______.1=24 e 【解析】 设直线AB 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3y k x =-, 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 整理可得() 22223424361080k x k x k +-+-=, 则22121222 2436108 ,3434k k x x x x k k -+== ++, 所以122 1834k y y k -+= +, 则AB 中点为222129,3434k k k k ?? - ?++?? . 所以AB 中垂线方程为22291123434k k y x k k k ?? +=-- ?++??, 令0y =,则2 2334k x k =+,即22 3,034k N k ?? ?+?? , 所以2222 39(1) 33434k k NF k k +=-=++. () 22 36134k AB k += =+,所以14 NF AB =. F A ,是其左顶点和左焦点,P 是圆222b y x =+ 上的动点,若PA PF =常数,则此椭圆的离心率是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类问题,具有题形多样,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解决方法,对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联想思维能力颇有益处。本文通过实例,就这类问题的解法归纳如下: 一、 转化法 例1、 点Q 在椭圆 22 147 x y +=上,则点Q 到直线32160x y --=的距 离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分析:可转化为求已知椭圆平行于已知直线的切线,其中距离已知直线较远的一条切线到该直线的距离即为所求的最大值。 解:设椭圆的切线方程为 3 2 y x b =+,与 22 147 x y +=消去y 得 224370x bx b ++-=由?=01272=+-b 可得4(4)b b ==-舍去,与 32160x y --=平行且距离远的切线方程为3280x y -+= 所以所求最大值为d = = ,故选C 二 、配方法 例2、 在椭圆 22 221x y a b +=的所有内接矩形中,何种矩形面积最大? 分析:可根据题意建立关系式,然后根据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值。 解:设椭圆内接矩形在第一象限的顶点坐标为A (),x y ,则由椭圆对称性,矩形的长为2x ,宽为2y ,面积为4xy ,与 22 221x y a b +=消去 y 得: 22b S x a =?=

可知当x a = 时,max 2S ab = 三、 基本不等式法 例3、 设21,F F 是椭圆14 22 =+y x 的两个焦点,P 是这个椭圆上任一点,则21PF PF ?的最大值是 解: 124PF PF += 由12PF PF +≥得 44 )(2 2121=+≤ ?PF PF PF PF 即21PF PF ?的最大值是4 。 四、 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例4 、设点A (-,P 为椭圆22 11612 x y +=的右焦点,点 M 在椭 圆上,当取2AM PM +最小值时,点M 的坐标为 ( ) A (- B (- C D 解:由已知得椭圆的离心率为1 2 e = , 过M 作右准线L 的垂线,垂足为N ,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得 2MN PM = 2AM PM AM MN ∴+=+ 当点M 运动到过A 垂直于L 的直线上时, AM MN +的值最小,此时点M 的坐标为,故选 C 五、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 例5 、平面上有两点(1,0),(1,0)A B -,在圆22 (3)(4)4x y -+-=上取一点 P ,求使22 AP BP +取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

2020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解析几何课时作业51证明最值范围存在性问题文

51 证明、最值、范围、存在性问题课时作 基础达] x 的右焦点的直,.[2018·全国卷Ⅰ]设椭交的坐标(2,0两点, A 的方程轴垂直时,求直(1OMOM .(2=为坐标原点,证明:的方程(1,0解析(1由已知1. . 的坐标由已知可得,,A =(2,0,所2.的方程OMOM (2证明:==0°轴重合时,AO 轴垂直时的垂直平分线OMOM . =所以轴不重合也不垂直时,的方程21)1≠0)MM 2,直的斜率之和1yy kMkM . xx kk 42kx1x kMkM . + -- x22 yykx =1,得-将1)=代入 (+22222 kxxkk 0,(22+1)--42=+22k2-4k2xxxx . 1=所以21+=2,1+2k2+12k24k +12k3+8k34k4k3--kxxkxkx 0. 2-3(=1+=2)+2则4112k2+kMBkMA 0从而+,=MBMA 故的倾斜角互补.,OMBOMA . 所以∠=∠OMBOMA . =∠综上,∠2 lpxCyPQ 与抛的直线经过点(0,1)(1,2)2.[2018·北京卷]已知抛物线,过点:2 =NCAPBMyBPAy .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直线,,且直线交交轴于物线轴于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1)求直线→→→→11O ,求证:+为定值.(2)设QO 为原点,QM =λ,QN =μQO μλ2 pxy 解析:(1)因为抛物线 =2,过点(1,2)pp 2. =4所以2,即=2 xyC . 故抛物线的方程为4=l 0. 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kylkx 设直线的方程为≠0),=+1( ,y24x =??22 xkxk 0. 4)得由+(2-+1=?,=ykx +1? 4×1>0依题(<1. <解0PP (,轴相交,故直2不过3. 从≠-∞,-3)∪(-3,0)∪(0,1)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所以直21(2证明:2. =(1kky P 1直的方程xkxy2. 的纵坐标,得xxkx2. 同理得的纵坐标 x.

2020-2021学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_八大难点突破_难点2_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与存在性问题_有答案

难点二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与存在性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65页) 数学科考试大纲指出,通过考试,让学生提高多种能力,其中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要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形成.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与存在性问题实质是对线面平行与垂直性质定理的考查. 探究性与存在性问题常常是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探讨某些结论能否成立,立体几何中的探究性与存在性问题既能够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意志力及探究的能力. 1.对命题条件的探索 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对命题条件的探索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给出证明; (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 (3)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例1】 如图1,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DC =∠PAB =90°,BC =CD =12 AD ,E 为棱AD 的中点,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90°. 在平面PAB 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BE ,并说明理由. 【导学号:56394092】

图1 [解] 在梯形ABCD中,AB与CD不平行.如图,延长AB,DC,相交于点M(M∈平面PAB),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 理由如下: 由已知,知BC∥ED,且BC=ED, 所以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从而CM∥EB. 又EB?平面PBE,CM?平面PBE, 所以CM∥平面PBE. (说明:延长AP至点N,使得AP=PN,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 [思路分析]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教案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一、教学目标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以直线或圆锥曲线作为背景,以函数和不等式等知识作为工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类问题的解决没有固定的模式,其解法一般灵活多样,且对于解题者有着相当高的能力要求,正基于此,这类问题近年来成为了数学高考中的难关。基本内容:有关距离的最值,角的最值,面积的最值。 二、教学重点 方法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程序 1、基础知识 探求解析几何最值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函数法(设法将一个较复杂的最值问题,通过引入适当的变量能归为某初等函数(常见)的有二次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通过对该函数单调性和最值的考察使问题得以解决。 (2)不等式法:(常用的不等式法主要有基本不等式等) (3)曲线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刻画了动点与动点(或定直线)距离之间的不变关系,一般来说涉及焦半径、焦点弦的最值问题可以考虑该方法 (4)平面几何法:有些最值问题具有相应的几何意义(如分式最值联想到斜率公式,求平方和最值联想到距离公式等等) (1)函数法 例1、已知P 点在圆()2241x y +-=上移动,Q 点在椭圆2 219 x y +=上移动,试求PQ 的最大值。 分析:两个都是动点,看不出究竟,P 、Q 在什么位置时|PQ|最大 故先让Q 点在椭圆上固定,显然当PQ 通过圆心O 1时|PQ|最大,因此要求|PQ| 的最大值,只要求|OQ|的最大值。 说明:函数法其我们探求解析几何最值问题的首选方法,其中所涉及到的函数最常见的有二次函数等,值得注意的是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考察不易忽视。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x y 是椭圆2 213 x y +=上的一个动点,求S x y =+的最大值 (2)不等式法

解析几何范围最值问题(教师)解答

讲 解析几何范围最值问题 解决圆锥曲线中最值、范围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建立目标函数和建立不等关系,根据目标函数和不等式求最值、 范围,因此这类问题的难点,就是如何建立目标函数和不等关系.建立目标函数或不等关系的关键是选用一个合适 变量,其原则是这个变量能够表达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变量可以是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截距、点的坐标等,要根据 问题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一、几何法求最值 【例1】 抛物线的顶点 0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y 轴负半轴上,过点 M(0,- 2)作直线I 与抛物线相交于 A , B 两点,且满足+= (— 4,— 12). (1)求直线I 和抛物线的方程; (2)当抛物线上一动点 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求△ ABP 面积的最大值. [满分解答](1)根据题意可设直线I 的方程为y = kx —2,抛物线方程为x 2= — 2py(p > 0). y = kx — 2, 2 由 5 2 得 X + 2pkx — 4p = 0 X = — 2P y , 设点 A(X 1, y 1), B(X 2, y 2),贝 U X 1 + X 2= — 2pk ,力十 y 2= k(x 1 + X 2) — 4 =— 2p k 2— 4. 所以+= (— 4,— 12),所以—2Pk = —4, -2p k 2— 4 =— 12, 解得P = 1 , 故直线I 的方程为y = 2x — 2,抛物线方程为x 2=— 2y. k = 2. ⑵设P (X 0, y o ),依题意,知当抛物线过点 P 的切线与I 平行时,△ ABP 的面积最大. 对 y = — 1x 2 求导,得 y '=— X ,所以一X o = 2, 即卩 X o =— 2, y o = — ^x 0=— 2,即 P( — 2,— 2). 此时点P 到直线I 的距离d =書+简口峙=呼 [y = 2x — 2, 2 由 b 一 2y ,得 x + 4x -4= 0,则 x1 + x2=- 4, x1x2=- 4, |AB|=(1 + k 2 ? p (X 1 + X zf — 4X 1X 2 = 5 + 22 ?寸(—钉-4 ?(-4尸 4^10. 于是,△ ABP 面积的最大值为2x 4 锁 X 4-^5= 8返. 二、函数法求最值 2 2 【示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C :字+器=1(a >b >0)的离心率e = 点Q(0,2)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3. (1)求椭圆C 的方程; n),使得直线I : mx + ny = 1与圆0: x 2+ y 2= 1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A 、B , M 的坐标及对应的^ OAB 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2 a={3b ,椭圆 C :和 + 器=1,即卩 X 2+ 3y 2= 3b 2, (2)在椭圆C 上,是否存在点 M(m , <△ OAB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 a ^= (1)由 e = a = ,且椭圆C 上的点到

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

立体几何存在性问题
未命名
一、解答题 1.在多面体
中,底面
是梯形,四边形
形,

,面
面,
.
.
(1)求证:平面
平面 ;
是正方
(2)设 为线段 上一点,
,试问在线段 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
平面 ,若存在,试指出点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2.如图,四棱锥
中,底面
是直角梯形,


,侧面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平面
平面
,点 分别是棱
上的点,平面 平面
(Ⅰ)确定点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Ⅱ)求三棱锥
的体积.
3.如图,在长方体
中,
,点 在棱 上,


点 为棱 的中点,过 的平面 与棱 为菱形.
交于 ,与棱 交于 ,且四边形
(1)证明:平面
平面

(2)确定点 的具体位置(不需说明理由),并求四棱锥
的体积.
4.如图 2,已知在四棱锥
中,平面
平面 ,底面 为矩形.
(1)求证:平面
平面 ;
(2)若 5.如图,三棱锥 点.
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
,试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 , 分别是棱 , 的中
(1)证明:平面
平面 ;
(2)若四面体 的体积为 ,求线段 的长.
6.如图,在四棱锥
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