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首先谈的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辅导员

“用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知识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一、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人眼中的高校辅导员,不外乎就是一名“班主任”,工作也就是一些传达学校文件、管理学生生活、抓抓学生学习,以“不出事”为第一目标,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岗位。这其实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异化。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普遍存在,我们才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作一番重新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这支队伍加强建设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末端环节,也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学校的全部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行政和后勤三大部分,无论哪一部分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学生,都需要我们辅导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既包括对学校政策的领会和解释,又包括对学生意见的搜集;既包括协助实施正常的教学计划,又包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辅导,又要负责各种补助、评优、贷款等等琐碎事务。总之,如果把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来看,辅导员工作无疑是这个有机体重要的环节和枢纽,换言之,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效。

2.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处事,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毕竟年轻,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性格、心理上的弱点,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比较淡薄等等,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可以说是处于思想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否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正确加以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帮助引

导同学们沿着正确的轨迹走过他们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段时光,是衡量一个合格辅导员的基本标准。

(所以说,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这项核心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总结一下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扁平化改革下,我系的做法。)

二、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主要问题

“社会认可度低,队伍相对不稳定”,辅导员工作出现问题的实质是辅导员社会地位的丧失。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严重破坏,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偏见,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空头政治”,认为辅导员工作只要有热情谁都能干,不需要知识和能力水平。所以尽管辅导员的工作在当今高校教育和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社会对于我们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导向存在错误倾向,对辅导员工作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辅导员在高校没有明确的社会地位,事实是一直处于高校工作人员的最底层。又受到高校“排资论辈”思想的影响,我们辅导员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辅导员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情,成了我们的工作状态,所以我们多数辅导员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和认同感,转岗、跳槽的想法和现象很普遍。

目前许多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充分的认识,突出表现有:一是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多重管理,导致辅导员陷于无所适从的窘境:多数高校都是把辅导员编制在学校各系,日常工作管理由系负责,工作任务由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安排;任用、选拔、人事管理由人事处负责,辅导员受到多重管理,工作性质难以定位,为了做好学生军训、评优评奖、特困生助学金、学生党建、宣传活动等工作,我们辅导员不得不在职能部门之间奔波,致使辅导员长期处于多人用、多人管的状况,形成了辅导员“说起来重要,使用起来很重要,没事的时候不重要”的现象。二是,辅导员配备不足,致使辅导员任务繁重,精力不足,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落实。高校辅导员职业是一个艰苦的职业,需要辅导员投入极大热情和精力。但处于职业生涯高原阶段(在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因为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需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而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辅导员,

由于长时间重复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后,将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保姆”或“消防队员”的角色,出现职业认知钝化,无法产生职业成就感,导致对学生工作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对辅导员职业权利、义务、责任清晰而一致的认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度都将降低,对待工作消极倦怠,使得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影响学生工作的正常运行。

2、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1)提高思想觉悟,充分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系的做法,系部领导召开辅导员交流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我系建设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不足,发表建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群策群力。会后,系领导和辅导员一一聊天,了解辅导员现状和需求,并对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每位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做好继续深造,自我提升。扁平化管理下,我们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为此我系创建了7个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行政团队、党支部团队、团总支团队、信息宣传团队、招生就业团队),让每位辅导员都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我价值。例如:我系有两位研究生辅导员,他们不仅在党支部和团总支团队中,还在科研团队中,同时,系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荐两位到教师岗位;对于年轻的辅导员,系领导要求,希望能继续深造,提升自己。同时为了激发我们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我们系部设置了5个奖项,分别是优秀园丁奖、科研创作奖、优秀管理奖、伯乐奖、招生就业奖。

(2)重视静止辅导员的促进工作所谓静止辅导员是指工作绩效水平较好,但进一步获得晋升机会很小的这部分老师。在以往的辅导员管理过程中,我们通常更多把注意力放在了绩效评价体系的两端。部分绩效水平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辅导员,组织上会加大对其的敦促;部分工作绩效水平极高的辅导员则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表扬。而对于静止的辅导员,却视为一种正常的发展状况,不予重视,甚至有意无意被忘记。其实,这些占有辅导员较大比例的静止辅导员是最有可能进入职业生涯高原状态的。对他们的漠不关心,将使得他们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导致其提前进入职业生涯高原状态

三、建立清晰的辅导员工作思路

1.强化文明修身,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除了争取培训交流的机会,还要在自我要求上下功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另外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去,并从中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的认识能力,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建立清晰的工作目标,树立健康的学生工作标准

辅导员工作的目标是和高等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概括地讲,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根据这一目标,应当建立起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的工作标准。这一标准可以总结为三点,即“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有所成”。

3.充分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学生关心、教育、引导的前提。辅导员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引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发展性的引导等。辅导员要想对每位学生的成长确实有所启发、有所引导的话,就必须做到尊重、关心他们,理解、体谅他们,信任、接纳他们,逐渐建立起一种体现关爱——公正精神的教育模式。辅导员的工作应该由管理转向引导。应该提倡树立在引导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管理的理念。

4.根据大学学习不同阶段的特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特殊阶段,它不仅是从基础性中等教育向专业性高等教育的转变,也是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发育成熟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三年期间,由于学习方式、教学计划及学生自身成长的因素又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时期。我们辅导员工作应该根据各个不同的时期,有所侧重。

①大一时期。作为新入学的学生,一方面大都还沉浸在高考成功的兴奋之中,另一方面对即将面对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但是,新生面临的考验其实是很严峻的。要适应独立生活,要能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生活要自理,还要适应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要完成数门基础课程的学习;要学会与人相处,要参加形形色色的校园活动等

等。

这一时期的辅导员工作工作量最大。首先,要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以自己的言行取得学生的信任;其次,把工作重点放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学习方法由“赶着学”转变到“自主学”上来;第三,关心学生生活,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从大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有“他律”转向“自律”。

②大二时期。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但越接触的专业课程多,越有找不到头绪的感觉,普遍感觉专业课的设置和课程要求与自己对于本专业的理解有较大差距,相当多的学生因不理解而降低了对专业的喜爱。同时,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对毕业后的出路担忧。

这一时期的辅导员工作要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主。一方面巩固、加强专业修养;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实际对人才和知识的要求,为学生走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④大三时期。毕业临近,出路无着。对于自己今后道路的设计,成为头等大事。这一时期的辅导员工作应根据每个学生学业、性格、爱好的不同,引导和帮助学生选择确立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初步确立并实施自己的奋斗计划。

注重工作方法的训练,培养高效率的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队伍在高校辅导员及其它教育者的教育、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能否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整个班级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选好干部,努力培养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选好干部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提,只有选取到可塑之材,才谈得上队伍的培养建设。

其次,注重工作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味指挥干部指挥使他们失去思考能力,成为“传声筒”和“机器人”,要注意在工作中培养他们良好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同时充分信任他们,为他们工作创造充分条件,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思路,并假以时日,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便会有明显提高。

第三,注重制度建设,培养民主氛围。要让学生干部真正理解“制度约束”的意义,理解制度建设是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各项班级制度。同时,积极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把“公开、公正、透明”作为班委的工作作风,一要细心倾听同学呼声,

二要服务同学需要,在广大同学的支持中开展工作。

四、创新思路,提高素质-----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更新观念是辅导员作用发挥的关键。新形势下,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经验型的辅导员工作观念和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的“难度更大”、“任务更多”、“要求更高”的情况,高等教育者必须牢固树立育人文本、德育为先的意识,意识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的骨干作用和生力军作用,要确保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真正取得实效,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规范化、科学化、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从各方面为辅导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发展和优化教育资源,使辅导员工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职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还只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国家并没有专门的政策法规对学生工作岗位进行明确的职业界定,人们并未从心底把辅导员作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要使学生工作职业化,就要使辅导员有明确的职业地位,就要有相应的职业标准的制订和推行,实行学生工作职业制度。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特点,明确学生工作的宗旨、学生工作相关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制订辅导员聘任的要求和程序,建立规范化的辅导员晋升和考评制度,拓展辅导员的发展和提升空间等。既考虑他们的政治地位,又考虑他们的经济地位,更要考虑他们的学术地位。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辅导员工作是“临时岗”、“中转站”的观念,使之成为人们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

3、专业化是辅导员发挥作用的保证。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大都是从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没有专门的学生工作专业的人员,只有少数的人员具有相关专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的学历。因此,队伍专业化一方面要依托学科建设抓紧培养学生工作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现有学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脱产进修、学习访问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培训。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开展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培训,可通过社会实践、外出考察、岗位轮转、挂职锻炼等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4、辅导员队伍自身的研究功能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有利武器。多年来,各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基本上是依靠工作经验,形成“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有好的经验作为基础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经验就不会有发展,就会落后于时代。经验必须总结,工作必须要发展,发展必须依靠研究。广大的辅导员都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能力,如果能够很好的引导和指导,势必将成为提高工作水平的有利武器。作为高等教育者,要鼓励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关注社会环境和学生特点的发展和变化,鼓励他们针对变化思考新方法和新途径,鼓励编写论文和教材,养成良好的思考和研究的习惯。

5、科学、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辅导员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载体。

科学、规范化的工作内容体系是指大学管理者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战略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影响和促进学生在价值观形成、情感培养、智力增长、能力提高等方面成长、成才的各种教育、管理、服务的活动或项目。其科学性应体现在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特点的同时保证“层次化、个性化”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达到学生工作的教育目的。这样的学生工作内容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既需要有独立完善的学生工作理论体系做支撑,为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共同需要提供理论基础,又需要具有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的人员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具有不同思想水平及性格特点的学生灵活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真正做到既“有据可依”又“因材施教”,使学生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2019年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2019年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骨干在抓好学生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呢?下面是的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工作资料,欢迎阅读。 4月3日下午,清华大学心理学教育研究所樊富珉教授在我校音乐厅做了题为“全球化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我校四校区的教师认真听取了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以及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加快促进新形势下我校学生工作的进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校党委副书记李广华参加并主持了此次讲座。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全球化时代的出现,各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樊教授先是列举了美国的“五种能力,三个基幢、澳大利亚的“三张通行证”以及日本、韩国实施的新人才标准,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标准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不再是只拥有精湛的技能,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显得日趋重要。在校大学生的学业和人心发展是并驾齐驱,缺一不可的,樊教授表示,我们作为学生工作者,不仅要交给他们生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人际交往,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大学生成长理论方面,樊教授集中介绍了乔治亚大学罗杰斯 教授的“人、情、事、理”说(即“窗口理论”)和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大理论。接着,樊教授还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工作作出了基本定位:一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沟通技能;二要善于为大学生创设 良好的成长氛围;三要具备组织和实施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当然,教师自身也应当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善于处理自我成长的问题。最后,在如何解决学生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环节上,樊教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个别学生工作,大、小团体工作,采取问卷调查的评估与检查,运用校内网络沟通交流等几种主要的方法。她还指出结合观念意识、技能方法、自身成长这几种常见的培训模式,做好班级管理,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解决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保障每位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讲座结束时,樊教授现场回答了几位老师的提问,对他们在处 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随后,李书记热情洋溢地概括评价了此次讲座,内容丰富,理论新颖,实践性强,贴近我校每一位学生工作者的生活,在提高我校教师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工作的进展。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职业中学必须针对学 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首先谈的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辅导员 “用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知识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一、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人眼中的高校辅导员,不外乎就是一名“班主任”,工作也就是一些传达学校文件、管理学生生活、抓抓学生学习,以“不出事”为第一目标,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岗位。这其实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异化。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普遍存在,我们才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作一番重新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这支队伍加强建设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末端环节,也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学校的全部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行政和后勤三大部分,无论哪一部分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学生,都需要我们辅导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既包括对学校政策的领会和解释,又包括对学生意见的搜集;既包括协助实施正常的教学计划,又包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辅导,又要负责各种补助、评优、贷款等等琐碎事务。总之,如果把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来看,辅导员工作无疑是这个有机体重要的环节和枢纽,换言之,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效。 2.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处事,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毕竟年轻,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性格、心理上的弱点,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比较淡薄等等,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可以说是处于思想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否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正确加以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帮助引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论文

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工作,将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并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我们做好上述工作的重要途径代写论文。 规范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名词,指在生产活动中,用相对系统、科学、稳定的方式进行管理,最终实现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政治辅导员来承担,它的规范管理是指政治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 在高校中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建设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而大学生今天是社会的 一分子,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他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的习惯对今后为人处事的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在大学教育里讲授现代的文明和历史,传授现代的理论和观念,对他们的行为却实施落后的管理,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思想,就无法实现师生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培养他们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更高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带来学生的思想的变化,学生维权意识增加,高校也是社会的一角,评奖评优、出国、入党等敏感问题学生高度关注,随意性强、落后、不规范的管理将刺激歪风邪气的产生,带来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容易引起学校的不稳定,发展下去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秩序。因此,高等学校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管理。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大学里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应规范化,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辅导员要做到规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法制和育人为本的观念 高校的学生管理具有两重性,既是对学生进行相对的约束和限制,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特定的秩序;也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某些良好习惯,树立一定的法制、道德、纪律观念,进而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的目的更在于后者。现在我们国家都在倡导依法行政,对学生的管理活动更应该在法制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大学生首先是国家公民,《宪法》、《民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高校的辅导员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辅导员要首先具备法制观念,带头遵法守法,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体现出法律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依法行使工作职权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做出超出法定权限甚至违法的行为,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程序实施管理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辅导员管理的规矩,有这个规矩才能有良好环境的方圆。现行的《高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有很多过时的内容,而高等教育的发展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七个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七个“有所为” 宋凯峰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117)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中掌握知识较多、思想观念较新、富有青春朝气的群体,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振兴中华的希望所在。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高校招生人数急剧扩大,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向市场转向,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等。如何培养和造就具备这样的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如何从传统精英教育的学生工作中解放出来,都给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促使我们必须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索。 几年的工作实际,本人体会到抓好“四个点”即抓好本部门学生工作与学校党委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开展本部门学生工作的切入点、学校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交叉点、同学中的闪光点,这对于做好学生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作为学生工作的灵魂

“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是现代教育和管理思想在高等学校的最新体现。将“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教育理念应用到学生工作中,前提就是要用这一理念武装全体学管干部的头脑,让他们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学生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关心学生的成长,真心诚意关爱学生的生活。核心就是要把这一思想贯注到学生工作的组织设计、制度安排、内容方法和流程再造中,使之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深入学生的内心,建立一个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谋利益,使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的利益、学校的前途达成有机的统一。比如,在组织设计中,由于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的影响,不是取消专业自然班了事,而是依据学生对集体归属感的强烈需要,采用新的组织方法,建立基于专业、社团、宿舍等因素的多重组织覆盖,使学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更灵活的活动选择。 二、把加强对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 学生工作干部是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民主科学”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首先,要认真落实高校学生辅导员各项待遇,保证他们能安心工作。其次,加强学生工作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最后,加大对学生工作干部的培养力度。对新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实行岗前培训。对“老”学生工作干部进行继续培训,组织他们外出考察、学习,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学校还应积极鼓励并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冯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并对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对象普及化,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剧增,加之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做了。这就要求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 一、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 1、忽视理论学习与研究。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在客观上存在着人手少,任务重的问题,学生工作者大多陷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在主观上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忽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基础规律很少加以研究,故而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要求,人们对学生管理工作普遍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于是采取观望等态度者有之;凭老经验应付日常工作者有之;认为只要采取习惯性做法就可以不出差错者有之,由于教育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再加上缺乏教育理论的熏陶,高校学

生工作往往忙于事务,流于形式,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与研究。 2、重管理轻服务。受传统习惯和经验主义的影响,学生工作常常重管理,轻服务。“管好学生”经常成为学生工作者的口头禅。在这种管理的约束下学生就好像是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不能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口号。从学生工作本质上看,它应该是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应重视并相应确立学生学校的主体地位,相应满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望,在严格规章制度管理、强调自律与他律的同时,将管理变为更深层次的服务,真正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日常学生工作中去,扎扎实实地提高服务质量。 3、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学生工作具体可概括为: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等等,除了“两课”教育是在课堂上完成,其他工作都是在课堂以外时间进行的。例如,为了摸清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就需要学生管理干部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从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再比如,高雅的艺术活动、高品位的学术讲座也大多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举办,以活跃学生的生活,丰富学生的知识,这就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认同方可收效。可见,学生工作的弹性很大,工作的情况也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衡量,关键在于建立学生工作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量化考核,建立档案,搞好综合测评,推进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调动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十一条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二条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者补考,由学校规定。 第十三条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 第十四条学生学期或者学年所修课程或者应修学分数以及升级、跳级、留级、降级、重修等要求,由学校规定。 第十五条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全文如下: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改革不断 深入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文章对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管理模式僵化、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手段单一且被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管理工 作者缺少“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管理方法僵化、呆板,常以“说教”和 “处罚”为手段,以管理学生为目标。这使师生间缺少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这还导致 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管理和学生的成长。 二信息多元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新问题。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社会,它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快速的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阅览各类有益书籍,学习和掌握课堂以外的新知识,使知识范畴更加开阔,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高校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管理工作需要。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数量不足,甚至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教 育部的规定限额。这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量,根本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细致的思想政治 教育。一些高校缺乏对学生队伍的建设,使辅导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并且对辅导员这一职 位不加重视,待遇偏低。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辅导员工作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清,陷入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是,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却已陷入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件上传下达,会议、活动的 策化、组织、参与,导致辅导员无法集中精力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学生深层次 的思想问题。 五情感、升学、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 近年来,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增加。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缺少 人际交往技巧,沟通能力差。在大学中,学习方式的改变使一些只会被动学习的学生不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036268352.html,)/工作计划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 xxxx年,我们将以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16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遵照校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学风建设成果,积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本着提升内涵,突出特色的工作方针,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服务。 一、思想政治工作求创新、重实效 xxxx年,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坚持正面引导,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针对部分学生个人享乐主义膨胀和心理脆弱等问题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学院中,着力打造一批在某些方面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典型,借此宣传“汽车人”精

神,增强凝聚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新生入学阶段,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毕业生离校阶段,认真制定毕业生文明离校计划,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教育活动。 2、紧紧围绕校学工处关于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的总体规划,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开展“诚信在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立学、诚信立行”,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人才,使其做到“诚信考试不作弊,诚信还款不拖欠,诚信就业不违约”。尤其是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要融入诚信教育,坚持“有约必守、违约必纠”,不匆忙签约、不轻易毁约,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 3、以学院“二级党校”为载体,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关心指导分团委工作,积极做好“团内推优”,把大批优秀团员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扩大学生党员在青年中的影响,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院风、学风。 4、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以创建学习型公寓社区为契机,积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区的新阵地。社区楼委会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手段,吸收优秀学生参与管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进一步健全“院领导社区接待日”活动,扩大领导参与范围,积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就是对即将开展的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如提出任务、制定指标、完成时间、解决方案和步骤方法等。下面是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计划 xxxx年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三年,学生处、团委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为契机,以“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在以职业教育方针指引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以稳定为前提,以育人为根本,以德育为首位,以学校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开展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结合我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心工作,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主要工作: 一、以“xx”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坚持不懈地抓好各系政治理论学习。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各系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在教育活动中建章立制,形成规范,培育队伍,形成骨干,使科学理论深入到大学生头脑中。

2、坚持不懈地抓好全院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3、认真抓好学院形势与政策教育。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做“xx”的忠实实践者。 4、积极做好特殊群体学生个别的思想工作。要求各系一方面通过班委会、团支部、班主任、辅导员等对全系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的档案,学生处代表学院进行检查,同时通过不定期的学生座谈和各种帮扶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学院稳定。 5、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认真做好学生思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调研工作。 二、加强“三个建设”,推行“三化”,体现“三个特色” 1、“三个建设”即学风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三化”即管理信息化、标准化、人性化;在工作中力求体现“三个特色”,即快、准、稳。 2、加强部门及学生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充分认识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了解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大政策、大环境,提高工作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严格例会制度,提供新信息,获得新理念,提高业务水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小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小结 这篇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小结范文》的文章,是特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去的一年里,在系党委的领导下,在全系师生的支持配合下,艺术系以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为重点,树立育人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及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管理工作在我系的稳定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1、坚持学生工作例会正常化。 通过每周四的学工例会,对本系在学生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总结,各年级相互间加强了沟通和了解,书记、辅导员就我系阶段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各班班主任参与讨论,提出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与希望,不断提高我系学生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不断强化纪律意识,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各班组织广大学生反复学习《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学生手册》。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力度,我系学工部门安排各年级值班人员检查学生早锻炼及晚自习情况、就餐情况、安全情况等,

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学生早操、上课、晚自习纪律良好,出勤率高。凡遇各种节假日,相应的安排工作均能严格遵守学校上级部门的规定与布置。 2、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探讨适合我系学生管理的新思路。 学生工作队伍肩负着我系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重要任务,对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促进我系的改革与发展、维护稳定、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为完善学生工作体制,系领导要求各年级召开专题讨论会议,对我系目前兼职班主任的运行制度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我系具体情况,我系每个班均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学生工作和专业指导。 二、认真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正常化和高效化 1、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紧密配合学校学生工作的部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予以引导、对生活自理独立能力予以引导、对寝室集体生活行为予以引导、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护予以引导、对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落实常规的学生学籍评选管理执行工作、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等等。这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广、杂、变、难的特点。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难,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指导于具体的教育工作。而且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多思考,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标签:高校学生管理思考 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高校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除了结合高校发展趋势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必须要有明确的体系。有了体系就如有了指南,这样学生管理工作才更加规范。体系里面应包含了学生、辅导员、党团建设及各项事务性工作等众多内容。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应保证基础工作的同时,抓重点、破难点、显亮点。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具备队伍标准化,教育体系化,管理严格化,活动品牌化的特点。 一、队伍建设标准化 队伍管理上,以规范、严格、人文的原则,明确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加强辅导员业务工作水平、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辅导员队伍系列培训,让这支队伍有更多的机会到院外校企调研。此外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学历、加强工作研究,同时政策上给予支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系部领导要经常召开辅导员交流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我系建设献计献策,各抒己见,提出不足,发表建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群策群力。会后,系领导和辅导员一一聊天,了解辅导员现状和需求,并对辅导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每位辅导员都有自己的目标,做好继续深造,自我提升。扁平化管理下,我们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 二、学生教育特色化 高年级学生的教育应形成主题库,根据各年级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新生入学教育除了沿用传统模式,还应采用新模式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认同感。其次,建立新生家长联系制度,与家长共同管理学生。第三,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辅导员队伍中至少有1名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担任专项负责人,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指导。第四,在学生教育中,让学生党员站上讲台,参与学生主题教育,既丰富教育形式又锻炼学生党员表达能力。 三、学生管理严格化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对营造和谐校园、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是一个与过去中学、小学有重大不同的场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这种状况下,部分学生会在不同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不进行及时的了解分析,指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进步,而且学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要通过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课外生活多个方面做细致的了解,才能更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高校教师会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或者换句话说,一个合格的教师的做事方法,为人处事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学生工作队伍比喻成“救火队”、“消防员”,发生问题再去解决,没有一定的前膽性,规划性, 1、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背景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管理难度大。 21、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上已不占明显优势。 3、90后学生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现阶段社会文化思想的“百花齐放”,多种思想的碰撞,使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不是盲目的接受某种思想和理念,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我性,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许多“90后”的大这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但是他们的抬头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学校和集体出现意外事件,比如偶像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和不满意。“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自我意识增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等不足。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家庭类型相对较多,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往往产生社会,家庭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想法,内心世界从童年开始变“老”。 4、学生对民办院校的不认同,导致对自身的不认同和对学校管理的不认同,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5、民办高校学校与学生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教育与被传统教育的教育关系平衡发生了变化。高昂的学费水平换来了学生强烈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学生摆上了消费者的位置,学生心态变化迫使管理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学校即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 因此,我们学生管理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治乱、治懒、治学、乐学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措施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23T12:03:51.86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作者:柴亚琦 [导读]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搞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逐步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搞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逐步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现有的学生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如学生工作的部分管理职能正在向服务职能转变;大学生就业由计划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固定学制正在向弹性学制转变;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变等等,这一系列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形成。第二,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满足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网络一方面为高校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孳生地和传播地。一些虚假、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个别大学生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不能自拔难以判别和抵御,进而上当受骗。 第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达不到知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高校在与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交流与竞争中,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产业等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与世界先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接轨,从而带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使得文化交流空前广泛和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和“弱化”的手段、途径更加多样,开放条件下的交流使得外来文化、外来习俗和观念的影响日渐增多,大学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必定会遇到新的问题。 第四,学生管理工作很难适应高校后勤逐步社会化的需要。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上是建立一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目前,我国一些高校逐步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开放学校市场,允许社会上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开发校内市场,这些经营者进入高校市场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学生在缴纳各种费用的同时也树立了教育投资意识,对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容易使二者产生矛盾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二、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第一,依法治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现在,学生工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二是制度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证;三是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因此,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学生工作的需要。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操作性强的程序、步骤和规章制度,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行使有效的管理。针对高校后勤工作逐步社会化的现状,要进一步明确各方面关系,参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也应享有学生管理的权利和承担学生管理的义务。要在高校、社会职能部门、承担后勤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学生以及家庭之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或进行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分明,便于相互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协调,从而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管理。 第二,正确引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思想意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宜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能明显增强。 第三,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学生管理部门要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要明确指出学生在校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充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之,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重视自己的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抓在实处,让学生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莹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系统模式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2003,(4) . [2]张耀灿,徐志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学校党建思想教育,2002,(4) . [3]李广才等.关于高校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作者简介:柴亚琦(1995-),山西临汾人,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压力管理论文

大学生压力应对 杜文涛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4162 20141625 摘要: 忽然步入这个连接着社会与学校的地方,当我们远离家庭的保护,远离亲密的友人甚至远离熟悉的城市,心理压力成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将会碰到哪些压力源,我们又将如何去应对它们,是积极应战,还是消极逃避?本文基于这一话题,结合了笔者目前的大学生活,给出了一些对于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源压力应对 压力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的人,都一样面临着经历不良压力的风险。所以压力的管理将会是终身的过程。压力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控制压力,而不是消除压力。同时压力的管理并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你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一、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1.心理承受能力弱 大学生追求完美、向往成功,在家庭中居中心地位,加上一些学校存在重“智”轻“德”,重“学习成绩”,轻“心理品质”的倾向,使得部分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无论在自我估量方面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一旦受阻,便心灰意冷、裹足不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矛盾,经常陷人焦虑、抑郁等情绪中,有的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2.心理调节能力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加,大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会给大学生带来焦虑,即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 3.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进入大学意味着童年或青少年阶段的结束和成人阶段的开始。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这一转变的重要方面包括:远离家庭,成为大学团体中的一员;远离家庭后,承担作出决定和照料自己生活起居的新责任;因失去原先在家时所拥有的一切而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教对象普及化,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也将接受新的挑战。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剧增,加之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做了。这就要求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再沿袭过去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而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1]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上已不占明显优势。 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尤其是凶杀、色情等不健康信息的冲击,使学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沉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其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孳生地和传播地。一部分人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政治,一些虚假、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信息污染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使得大学生难以判别和抵御,有的上当受骗,还有的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2.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变革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实施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专业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使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生,而且还要管理选修课程形成的其它专业或其它学校的学生。同时,学生管理除了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思想生活管理外,还需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构造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定向学习变为自主选择性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寻找和构建新的“平台”。 3.90后学生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论文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论文 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工作,将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并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我们做好上述工作的重要途径代写论文。 规范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名词,指在生产活动中,用相对系统、科学、稳定的方式进行管理,最终实现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政治辅导员来承担,它的规范管理是指政治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 在高校中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 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的必要条。一方面,建设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而大学生今天是社会的一分子,将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他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和培养的习惯对今后为人处事的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在大学教育里讲授现代的文明和历史,传授现代的理论和观念,对他们的行为却实施落后的管理,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思想,就无法实现师生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培养他们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更高的教育目标就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带来学生的思想的变化,学生维权意识增加,高校也是社会的一角,评奖评优、出

国、入党等敏感问题学生高度关注,随意性强、落后、不规范的管理将刺激歪风邪气的产生,带来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容易引起学校的不稳定,发展下去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秩序。因此,高等学校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管理。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大学里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政治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应规范化,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辅导员要做到规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法制和育人为本的观念高校的学生管理具有两重性,既是对学生进行相对的约束和限制,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特定的秩序;也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某些良好习惯,树立一定的法制、道德、纪律观念,进而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的目的更在于后者。现在我们国家都在倡导依法行政,对学生的管理活动更应该在法制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大学生首先是国家公民,《宪法》、《民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高校的辅导员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辅导员要首先具备法制观念,带头遵法守法,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体现出法律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依法行使工作职权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做出超出法定权限甚至违法的行为,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程序实施管理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辅导员管理的规矩,有这个规矩才能有良好环境的方圆。现行的《高校大学生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