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肾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知识:肾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知识: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

1.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一是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焦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焦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表明阴阳水火升降原理。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各自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心之阴阳必须下降于肾,而充养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必须上升至心,以濡养温煦心之阴阳,只有心肾阴阳之间的上下交通,相互依存,才能保证这两脏之阴阳充足,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升降者水火”。《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炽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临床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血化为精,如《医原》所说“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精化为血,如《张氏医通》所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这种精血互生关系,即体现了心肾之间在生理上的关系之一。亦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功能创造了物质基础。临床所见心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或肾精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酸膝软等症,就是心(血)肾(精)同病的征象。

2.肺与肾

肺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两方面的协同作用和依存关系。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肾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肺肾在水液代谢功能方

面,既有协同作用,又有依存关系。因此,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至尿少,甚则水肿。肾阳不足,关门不利,则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呼,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即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肾配合,以共同完成呼吸运动的功能。肺的呼吸功能,主要是呼吸的深度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维持。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故《景岳全书喘促论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另一方面,肺气肃降,有利于肾之纳气,而肾气摄纳,也有利于肺之肃降。因此,肺肾在呼吸运动方面,既有协同作用,又有依存关系。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呼吸浅表出现动则气喘等症。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气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而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3.肝与肾

肝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与精之间和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方面。肝藏血,肾藏精,藏血与藏精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互生”。在病理上,如肝血不足可以引起肾精亏损,肾精亏损亦能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昏、目眩、耳鸣、腰酸等症。肝与肾中各有阴阳,肝肾阴阳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维持协调与充盛的生理状态,称为“肝肾同源”。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如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称为“水不涵木”;肝阴不足,亦可以引起肾阴亏虚而致相火偏亢;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之证。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若二者失调,则可出现女子月经周期的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4.脾与肾

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肾脾为先后天之本的依存与协同关系;一是脾之运化功能与肾精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一是脾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关系到脾、肾两脏。脾为后天之

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景岳全书·论脾胃》说“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比较而言,后天更重于先天,故又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脾主运化,肾中有肾精、肾阳,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主运化水液,肾主管水液代谢,两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相互配合,发挥协同作用,以保证水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的正常进行。在病理上脾肾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导致脾阳虚亏,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五脏之五肾

五脏之五肾 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肾主纳气。其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是: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1)肾的生理特性 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1、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在五脏之中,肾的位置最下,而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阴精,又主命火。肾精宜藏,最忌耗泄损伤,命火宜潜于水中,不宜升腾。所以,在古代,以潜藏蛰伏之意比喻肾的生理特性。正是由于肾的封藏固摄作用,使体内精微物质得以保留,元阴元阳得以闭藏,人的生命力才能旺盛,身体才能健康。若肾有病变,使肾的封藏、固摄机能失职,就会引起阴精过度耗损妄泄病症,表现为遗精、带下、滑胎、尿浊、尿甜等。 2、肾与冬气相通应。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而冬季阴气最盛,故肾与冬气相通应。表现在病理方面,肾的病变,在自然界之气的滋助下,在冬季易于好转,病人的自我感觉亦较为舒服些。当然冬季气候变化过于剧烈,对肾也容易产生损害作用。 (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精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在中医学理论中,精的运用甚为广泛,归纳起来,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就是说,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均是由精这种物质构成,先有了精,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胚胎的发育,生命的产生。故《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二是指精为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即是说,人出生后,由幼年、青年到壮年、老年,都不断地消耗精微物质,精即是对这些精微物质、营养成分的概括。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所谓先天之精,即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并决定着每个人的体质、生理、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寿命。在出生离开母体后,这精就藏于肾,成为肾精的一部分,它是代代相传、繁殖、生育的物质基础。所谓后天之精,即指脏腑之精,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因为这精来源于出生后,依赖于脾胃所化生,故称之为后天之精.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主要分布到五脏六腑、皮毛筋骨,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其通过代谢平衡后所剩

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摘要: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的人影响中枢神经,吐字不清。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无光泽。肺开窍于鼻:肺功能不好,会引起鼻塞,鼻炎,鼻窦炎。肾开窍于耳:肾功能不好会引起耳鸣,耳聋,中耳炎等。 关键词:五行,五脏,养生,临床指导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一,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对各种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其中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 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木”。火的特性是温暖、上升,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火”。土的特性是孕育、滋养,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凡是具有承载、受纳、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土”。金的特性是收敛、沉降、稳定,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金”。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寒凉,

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水”。 二,五脏 中医学根据五脏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发展出了中医五行学说。其中,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气)肝藏魂(血)脾藏意(肉)肾藏志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上五脏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 肝开窍于目 《黄帝内经》对于肝的阐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五脏养生傅杰英著鹭江出版社2009年11月定价:25.00元 作者简介 傅杰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针灸专业经络美容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中医美容学、临床针灸美容、针药结合治疗生活方式、中医体质学的思路分析个人专著:《中医体质养生》、《实用中医美容》、《皮肤病调养与护理》、《实用经络美容七讲》、《中医美容》、《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内容简介 不论是体质养生、饮食养生,还是四季养生,其具体方法最终还是落在对五脏的养护上。我们本应该格外注意对五脏的养护,但是,人们的五脏,在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下,承受了很多本来不应该承受的重担,遭受了从来没有过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保健自己,使五脏安心,使自己生命体验更好? 中医也在与时俱进,尤其是面对现代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些新疾病。本书作者傅杰英教授从起居、饮食、中药、经

络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详细叙述了五脏的特性、喜恶,并告诉人们如何尽量卸载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五脏带来的麻烦和干扰,使五脏各司其职,使身体健康长寿。目录 自序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第一章现代社会对五脏的影响 “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淤滞性体质为主。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二、现代生活给五脏带来的影响1.自然环境的变化2.社会环境的变化3.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二章肝脏养生肝木生发,犹如树木,枝枝叶叶,无拘无束,疏泄条达,生机勃勃。如何顺应肝的疏泄特性,使其高高兴兴地行使自己的功能?有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肝血肝阴要充足;二是不要经常郁闷压抑而束缚肝脏;三是不要经常吃药、饮酒、熬夜,令肝脏疲劳;四是不要感染病毒。一、肝脏为将军之官二、现代生活方式哪些最伤肝1.用眼过度2.七情郁结3.久坐不动4.过度服药5.过度饮酒6.不重视脂肪肝三、现代中医的肝脏养生对策1.起居——早睡早起,舒展筋骨2.饮食——减酸增甘3.药物——安全简单4.经络——因病而异

中医知识: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 1.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一是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焦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焦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表明阴阳水火升降原理。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各自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心之阴阳必须下降于肾,而充养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必须上升至心,以濡养温煦心之阴阳,只有心肾阴阳之间的上下交通,相互依存,才能保证这两脏之阴阳充足,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升降者水火”。《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炽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临床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血化为精,如《医原》所说“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精化为血,如《张氏医通》所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这种精血互生关系,即体现了心肾之间在生理上的关系之一。亦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功能创造了物质基础。临床所见心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或肾精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酸膝软等症,就是心(血)肾(精)同病的征象。 2.肺与肾 肺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与呼吸运动两方面的协同作用和依存关系。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肾的协同作用,保证了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阳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肺肾在水液代谢功能方

五脏六腑—肾

一、认识肾(酉时最旺:17:00-19:00)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腑。” ◎主要生理机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期。由于肾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划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阴膀胱经互为表里,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二、肾的生理机能与特性: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 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源,是脏腑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先、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的构成本源,出生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也是脏腑之精,其作用有二:一是脏腑之精化为脏腑之气,濡养脏腑使之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二是将剩余的精气输送到肾中,充养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偶赖于先天之精的推动和资助,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其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有赖于后天之精的培育及充养才能日渐充盛,发挥其生理效应。 如果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到导致精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为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因而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生育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肾精、肾气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从“齿、骨、发”的变化体现出来,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 若肾精及肾气不足则表现为小儿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站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无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成人则为早衰。 肾精、肾气主生殖机能: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出生后随着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产生天癸,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 人体的性机能会随着天癸(肾精、肾气)的衰退而变化,天癸来潮,女子月经来潮,男子出现排精,说明性器官已经成熟,具备生殖能力。反之,则生殖机能衰退。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及肾阴肾阳对水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之气的功能,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水液代谢过程中,胃、小肠、大肠中的水液,经由脾气的运化转输作用,吸收并输送至

中医藏象学之五脏六腑学说笔记

中医五脏学说 林双竹 心 (一)亚洲人正常面色: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蜡黄:1、肝功能不好2、心血需 (二)心主血脉功能 四个表象正常异常 面色红润有光泽鲜红或淡白 舌色淡红舌,薄白苔舌尖红白腻 脉象均匀和缓有力无力结代脉温脉 心胸部感觉舒畅胸闷心悸心慌胸痛 心悸是心血虚,脉细是心气虚 神1、主宰 2、道、规律 3、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外在表现 (三)形窍志液 在志为喜:喜则气缓 在液为汗:激动紧张时出汗 在体合脉:脉象主要反映的还是心的功能 其化在面:华:花,华彩 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心主神明功能是否正常的外在表现 正常不正常 精神振奋萎靡或兴奋过度,狂躁 意识清晰模糊,昏迷 思维敏捷,灵敏迟钝健忘 睡眠安然入睡失眠多梦 肺 (一)别称肺为娇脏水上之源,相傅之官 (二)肺的特点 运动方式 气,津液代谢,向上向外布散全身经吸清呼浊 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向全身 宣发: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方式,呼浊 肃降: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方式,吸清 向下向内输送侄肾,膀胱全身血都会聚于肾

(饮食---胃----脾----肺---全身) (三)功能 1、主气,司呼吸 主一身之气 (1)生成后天的精气,中气的生成和肺有关 (2)气机胸闷、腹胀 2、通调水道 3、肺朝百脉 (1)朝向,汇聚 (2)潮,推动 经吸清呼浊 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向全身 4、肺主治节 (四)形窍志液 在志为悲 在液为涕(正常的涕) 百合、梨养肺阴。 在体和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 细辛,辛夷花,黄芪防己汤 脾 别称: 仓禀之官,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功能: 1、脾主运化:脾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其输送至全身的作用 (1)运化水谷 (2)运化水液 饮食物 胃脾肺汗 小肠肾膀胱尿

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的关系 肾与五脏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侣山堂类辩》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进行阐述,即生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病理上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及母、母及子四方面的影响。但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和研究,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 1.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一是在心血与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方面。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焦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焦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表明

阴阳水火升降原理。心有阴阳,肾亦有阴阳,各自相互对立依存,以维持动态平衡。心之阴阳必须下降于肾,而充养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必须上升至心,以濡养温煦心之阴阳,只有心肾阴阳之间的上下交通,相互依存,才能保证这两脏之阴阳充足,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升降者水火”。《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炽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为“心肾不交”或“水火未济”,临床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心主血,肾藏精,血与精之间可以相互化生。血化为精,如《医原》所说“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精化为血,如《张氏医通》所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 化清血”。这种精血互生关系,即体现了心肾之间在生理上的关系之一。亦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功能创造了物质基础。临床所见心血不足导致肾精不足,或肾精不足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面色无华、心悸、耳鸣、腰酸膝软等症,就是心(血)肾(精)同病的征象。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中医基础知识 脾系统: 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伤脾 在液为涎,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将我们所吃得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 小儿得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得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等,小宝宝本身生理特点就就是“脾常不足”,“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三分饥得原则就就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三分余地。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 如果宝宝得脾胃已经受伤,:补脾经,捏脊,揉按足三里,摩腹,揉按板门,运内八卦, 2脾生血统血:如果脾胃长期虚弱,宝宝总就是不爱吃饭,或消化不良,长期便秘或泻肚。 又因脾开窍于口,口唇得色泽代表了气血得盛衰。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得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就是气血亏虚

3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先将营养物质消化,需下行至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其糟粕,下移至大肠,形成粪便排除体外,另外水液代谢产物 则注入到膀胱中储存,由肾气控制排出体外。 生理特性: 脾喜燥恶湿。“脾虚则湿”:脾主长夏,脾脏得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阴阳变化相互通应。 脾与长夏,湿,土,黄色等有内在联系。脾喜燥恶湿,湿气当令,每年七八月份交长夏,如果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现代人得病很多都跟湿有关,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邪,当中以湿最难缠,而且湿从不单独作战,总就是与别得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成为湿寒;遇热,则湿热,遇风,成风湿, 驱风容易。 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成为慢性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就是不好处理得健康问题。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呢? 有几个很简单得方式,一个就是瞧舌头,肥大,有齿痕。一就是瞧大便,如果大便总就是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必然有湿。脾主运化水湿,脾如果受到伤害,则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体内堆积。 肺系统: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肺主皮毛,忧伤肺,在液为涕

手指与五脏的关系

手指与五脏的关系 人体的手有78个反射区,如心、肝、脾、胃、肾、大肠、小肠、膀胱、前列腺等;还有针对症状治疗的高血压、低血压、遗尿、失眠、多梦、胆囊炎、左头痛、右头痛等相应的敏感点。较长时间的拍手可以震荡气脉,带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含任督二脉)的循环,把身上的污秽毒素通过排泄器官排出去,若是亚健康可趋于健康,倘若反射区所对应的脏器有病,通过反复拍手震荡刺激可逐渐改变病态而走向健康。 大拇指是脾胃二经的反射区,食指是肝经胆经的反射区,中指是心包经小肠经的反射区,无名指是肺和大肠经的反射区,小指是肾与膀胱、心经的反射区。手掌上也有很多反射区,通过不断的反复震荡刺激而促使神经中枢作出调节,从而祛病保健康。如患了感冒,拍手拍到汗流浃背即好;心脏功能不佳、心律不齐,拍手2、3个月会有改善;手指酸麻或颤抖的拍手1、2个月会痊愈;高血压的拍手血压会下降:低血压的拍手血压会上升;痛风、头晕、头痛、过敏性鼻炎通过拍手可逐渐痊愈;便秘的人练拍手功可逐渐改善而趋于正常。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拍手的方式有几种:一坐着拍,二站着拍,三边走边拍,四原地踏步拍,五跳着拍。后三种比较好,因为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均参与活动,效果较好。 以手的打击面来分,可以分为: 1、标准的拍手功:使用大的力量来拍手,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方法是十指张开,两手的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用力拍,是“实心掌拍法”,打击面完全,刺激量大,治病的效果理想。拍击的场所最好在空旷之处,也可以戴上手套以减

少噪音。饭后需要隔半小时方可施行。 2、双通的拍手功:拍时将手掌弓起,拍下去时只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边缘部分,缩小了打击面,效果差一些。 在拍手后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反应有的手上拍出白粉,有的人手拍出裂口多处,糖尿病患者手拍出流油和出粘液汗水,还有的手发青紫。但裂口能很快自愈。这些现象都是排病现象。拍手法是一种自我按摩疗法,各种疾病只要坚持训练都有明显效果。 为什么简单的拍手能收到疗效呢通过实践,拍手时心情愉快,全身容易放松,姿式不受限制,力度好掌握。总之,方法很简便,是手部自我按摩的好方法,具有一定自我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有如下几点: 1.手足相对应而且经络相通:即足三阴通手三阴(如足太阴脾经通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通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通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通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通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通足太阳膀胱经)。所以拍手可使双足发热,拍手的强烈震动和按摩作用,能起到疏通经络、调正气血、促进循环等功能。 2.人体经络是健康的总开关,拍手和按摩足部相结合是疏通经络开穴疗病的好方法。因为手是全身主要经脉的集中区之一,十二正经的一半在手上,而且治病的经络要穴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穴)均在小臂或小腿以下和手指端脚趾端。(如手上的少商、少冲等井穴和足上大敦、太冲等肝经井穴荥穴以及肾经涌泉太溪井穴原穴)。 3.手足上具有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和全息区。同时手指、足趾均与五脏相对应,手指是检测五脏健康水平的晴雨表。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于心·肺·脾·肝的关联 心:心主血、藏神,主喜。心气虚行血无力,心血虚则血脉空虚。心不藏神,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心为火之源, 1.肺:肺主气司呼吸,藏魄,主悲(忧)。肺气虚则影响呼吸功能。助心行血,肺主通调水道,肺气虚衰则功能异常。 2.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藏意主思。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血液亏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虚则气血不能固摄。 3.肝:肝主疏泄,藏血,藏魄。疏泄不及则肝之气火上逆。若干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气滞血瘀。 4.肾: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藏精,纳气,主水液,臧志,属恐肾气固摄肾精,气虚则精泄。肾中精气虚衰,则功能减退。 肾与前列腺的关系、1 因为肾与膀胱为表里,肾主水液,肾有升清降浊的功能(肾脏将有用的五谷精华运送至全身,将体内的垃圾毒素尿液代谢出体外。),肾气的固摄能力于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了膀胱的开合。(您看比如您平时全身无力的现象就是肾气不固,推动力出现了问题,同样的肾精亏虚就会出现小便无力尿急尿频····等现象。肾气不固其实就像是家里用水壶烧水,水壶里的水蒸气多了才能出现呼呼的响声,如果水壶里的水蒸气总是没有那么多,响声液就很难出现了对吧?这就和咱们所说的肾气不固。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劲不够了。)西医当中认为,前列腺炎(增生或肥大)就是无菌性炎症和有菌性炎症。(例如,非衣原体或衣原体)。 2、阳痿早泄和肾的关系: 因为肾主藏精主生殖(先天之精,五谷之精气,营养物质)肾阳亏虚、命门火衰,。精不足,血就不足,血不足勃起就无力就会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西医当中认为:《1》血液当中的垃圾毒素太多堵塞了海绵体的血管,阻止了海绵体的充血,勃起就会困难。《2》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敏感度决定的时间的长短,兴奋度高了也就早泄了。所以我们也要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和敏感度。《3》体质衰弱,也就是说的是元气亏虚。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精力不足,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勃起就无力了。坚持的时间自然就短了困难了。

五行与五脏、腑、藏、华、液、五官、体、志、宫、季、味、天干、气、化、畜、音、菜、果、谷、五臭、色

五行与五脏、五 腑、五脏所藏、五脏之 华、五脏之液、五官、 五体、五志、五宫、五 季、五味、天干、五气、 五化、五畜、五音、五菜、五果、五谷、五臭、五色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五 行:木、火、土、金、水 五 脏:肝、心、脾、肺、肾 五 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脏所藏:魂、神、意、魄、志 五脏之华:爪、面、唇、皮毛、发 五脏之液:泪、汗、涎、涕、唾 五 官:目、舌、口、鼻、耳 五 体:筋、脉、肉 、皮、骨 五 志:怒、喜、思、悲、恐 五 宫:东、南、中、西、北 五 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 味:酸、苦、甘、辛、咸 天 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五 气:风、暑、湿、燥、寒 五 化:生、长、化、收、藏 五 畜:犬、羊、牛、鸡、猪 五 音:角、徵、宫、商、羽 五 菜:韭、薤、葵、葱、藿 五 果:李、杏、枣、桃、栗

五 谷:小豆、麦子、粳米、黄黍、大豆 五 臭:臊、焦、香、腥、腐 五 色:青、赤、黄、白、黑 ----------------------------------------------- 五 脏之华:爪 -肝心-面唇-脾皮毛-肺发-肾 心 为君火 肾为相火 五 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 肾藏志。” 五畜:犬、羊、牛、鸡、猪:“犬酸,羊苦, 牛甘,鸡辛,猪咸 ―――《灵枢经》 五果:李、杏、枣、桃、栗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五谷:小豆、麦子、粳米、黄黍、大豆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菜 :韭、薤、葵、葱、藿 五季: 春、夏、长夏、秋、冬(中医以四时配五行 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 冬属水)

肾和五脏的关系

肾于心?肺?脾?肝的关联 因为肾与膀胱为表里,肾主水液,肾有升清降浊的功能(肾脏将有用的五谷精 华运送至全身,将体内的垃圾毒素尿液代谢出体外。 ),肾气的固摄能力于推动作 用直接关系到了膀胱的开合。 (您看比如您平时全身无力的现象就是肾气不固,推 动力出现了问题,同样的肾精亏虚就会出现小便无力尿急尿频? ?…等现象。肾气 不固其实就像是家里用水壶烧水,水壶里的水蒸气多了才能出现呼呼的响声,如 果水壶里的水蒸气总是没有那么多,响声液就很难出现了对吧?这就和咱们所说 的肾气不固。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劲不够了。 )西医当中认为,前列腺炎(增生 或肥大)就是无菌性炎症和有菌性炎症。 (例如,非衣原体或衣原体) 。 2、阳痿早泄和肾的关系 : 因为肾主藏精主生殖(先天之精 , 五谷之精气,营养物质)肾阳亏虚、命门 火衰,。精不足,血就不足,血不足勃起就无力就会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西医当 中认为:《 1》血液当中的垃圾毒素太多堵塞了海绵体的血管,阻止了海绵体的充 血,勃起就会困难。 《 2》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敏感度决定的时间的长短,兴奋度高 了也就早泄了。所以我们也要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和敏感度。 也就是说的是元气亏虚。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精力不足,也就是说没有力气了 心:心主血、藏神,主喜。心气虚行血无力,心血虚则血脉空虚。心不藏神,精神意 识思维活动异常。心为火之源, 肺:肺主气司呼吸,藏魄,主悲(忧) 。肺气虚则影响呼吸功能。助心行血,肺主通 调水道,肺气虚衰则功能异常。 脾: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藏意主思。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 血液亏虚。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虚则气血不能固摄。 肝:肝主疏泄,藏血,藏魄。疏泄不及则肝之气火上逆。若干失疏泄则气机郁结、气 滞血瘀。 肾:腰为肾之府,肾主骨 , 肾藏精,纳气,主水液,臧志,属恐肾气固摄肾精,气虚 则精泄。肾中精气虚衰,则功能减退。 肾与前列 腺的关系 1. 2. 3. 4. 1、 3》体质衰弱,

肾虚要注意的事项

肾虚要注意的事项 一夏季肾虚有哪些征兆 1、哈欠连天 大多数的人以为只有男性才会有肾虚,其实女性也有哈欠连天,精力很难集中。中医 上讲肾为先天之本,肾中所藏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肾精充足,则精力充沛、 体力充沛;如果肾中精气不足,人的精神和形体得不到充足的濡养,则神疲乏力,哈欠连连。 2、听力下降,心烦意乱 在中医理论中,目、舌、口、鼻、耳这五官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对应,耳朵 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烦心、听力下降 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3、头发早脱活少年白 整天唉声叹气,想的太多,精力过于分散劳累,这是肾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肾虚所 带来的大脑过于疲惫又是少年白和脱发的根源所在。正常情况下,40岁后会长白发,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的精气逐渐衰减,不能荣养头发,就会变白。这属自然现象,也 不需治疗。但如果突然一段时间内头发变白,多是由于体内的气机紊乱造成的,要针对病 因采取治疗。 二春季 1:过度苦寒、冰凉的食物易伤肾,如芦荟、苦瓜、雪糕、鹅肉、啤酒进食过多都伤肾,男性接触过多的洗涤剂也伤肾,家庭应少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及蔬果,以免洗涤剂残留 物被过多摄入。 2:要控制房事次数,房事和手淫过度会引起肾阳亏损,元阳不固,俗称肾虚肾亏而 导致性功能减弱,腰酸背痛,梦遗滑精,尿频尿急,自汗盗汗,耳鸣心悸,四肢无力。 3:过度的饮用饮料,由于软饮料及运动饮料中的酸碱度普遍低于人体内自然情况下 的酸碱度,当我们在饮用软饮料及运动饮料的时候,我们体内的肾脏将会受压,因为肾脏 本身就是人体内用来调节酸碱度的主要器官。当长期持续性地过度摄取软饮料及运动饮料时,也就意味着出现肾损伤的几率将会随之升高。 4:盲目的使用壮yang产品,这方面药物为温热燥性,久服后易发生舌干口燥、口渴 多饮、鼻咽整洁、眼红牙痛、鼻出血、咯呕血痰、大便干结、腹胀腹痛、肛裂、痔疮复发、低热、失眠多梦、苦恼易怒、血压攀升等一系列毒副作用。原患有高血压病者,甚至会产

老中医教您如何调理五脏

老中医教您如何调理五脏 经济的高度发展,带给人们的出来越来越好的生活物质条件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而这些生活环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又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的五脏出现问题的根源。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五脏呢?下面咱们让中医来给咱们说说吧! 中医认为,人体的脾胃、心、肝、肺、肾这五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互相影响着。中医养生坚持天人合一,注重对我们的五脏进行全局性的调理,通过调理使得人体的阴阳平衡、五脏调和。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一、脾胃养生之道 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其余的心、肝、肺、肾四脏,也都不是西医解剖学所说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而是指中医学中的心火系统、肝木系统、肺金系统、肾水系统)。 脾在五行中属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历代医家都是很重视对脾胃的养生。《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也就是说我们的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还有就是,脾胃功能好坏与人的情志也有密切关系,如果度过思虑就会伤害脾。为什么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只活54岁就死了,那是因为他过于思虑过度导致脾胃衰弱、不思饮食。最后死于气血生成不足。 中医有一个了解人体气血盛衰状况的小窍门,就是观察口唇的色泽。因为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 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脾胃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中医认为黄颜色、甘甜味、嘘(xu)这个发音都与脾胃相关,归属于脾土系统,能够调养、补益脾胃之气。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适宜穿黄颜色的衣服,居室的颜色可多用黄色。饮食上应多吃黄色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黄豆等都是滋养脾胃的佳品。日常生活中多发“嘘(xu)”这个音对脾胃功能也有帮助。声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五脏六腑关系

导语: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五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器官,是贮藏精气,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六腑是指空心的器官,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五脏六腑的功能关系养生 导语: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五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器官,是贮藏精气,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六腑是指空心的器官,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五脏六腑各自功能】 1、五脏功能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 能。 2、六腑功能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

全身;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 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五脏就是指:心、肝、脾、肺、肾 心脏功能 一、支配意识——就是思考、记忆、判断等精神状态。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二、支配血脉——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 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 肝脏功能 一、储藏血液——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 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中医五脏养生要诀

不用药中医五脏养生要诀 尤乘,字生洲,别号无求予。清代医学家。早年习儒,后弃而习医,从师于名医李中梓。由于他学医刻苦,肯于钻研,重视防与治,不仅善于治病,亦善于养生。着有《寿世青编》上、下两卷。 尤乘对脏腑甚有研究,他在《养生说》中,提出了五脏养生要言,其论述概不用药,主要讲述摄养之法。他说“疗身不如疗心”,认为,人的生命以五脏为主体,协调脏腑的功能。是一条重要的养生法则。 寡欲——养心之道 尤乘在《养生说》首先指出“养心莫善于寡欲,目无妄视,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动,贪嗔痴爱,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然,应以自然,信其自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以养心之法也。”尤乘这一番话对于人们日常如何养心很有帮助。 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指出了“神明”在思维,调节行为和统帅全身生理活动等中的特殊机能,而这些都是由“心”所主。“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人有“七情六欲”,欲望过大,好高骛远,心神必然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忧乱脏腑,耗伤气血,轻则招生疾病,甚至催人衰老,减短寿命。尤乘告诫人们,欲使养心,就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戒怒——养肝第一要务 尤乘认为,肝喜条达,有疏泄功能,能调畅人体气机。他告诫人们“怒易伤肝”。因为忿怒可阻塞气机而不舒,使其疏泄条达功能失调。肝病易出现“薄厥”(相当与中风)等病,多与爱生气,易激怒有关。 书云大怒伤肝,血不荣于筋而气激矣。气激上逆,呕血、飧泄、目暗,使人薄厥。《名医叙论》曰世人不终善寿,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乏肌肉,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摧残身心非浅也。

传统中医知识 五脏之五 肾

传统中医知识五脏之五肾 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肾主纳气。其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是: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1)肾的生理特性 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1、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在五脏之中,肾的位置最下,而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阴精,又主命火。肾精宜藏,最忌耗泄损伤,命火宜潜于水中,不宜升腾。所以,在古代,以潜藏蛰伏之意比喻肾的生理特性。正是由于肾的封藏固摄作用,使体内精微物质得以保留,元阴元阳得以闭藏,人的生命力才能旺盛,身体才能健康。若肾有病变,使肾的封藏、固摄机能失职,就会引起阴精过度耗损妄泄病症,表现为遗精、带下、滑胎、尿浊、尿甜等。 2、肾与冬气相通应。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而冬季阴气最盛,故肾与冬气相通应。表现在病理方面,肾的病变,在自然界之气的滋助下,在冬季易于好转,病人的自我感觉亦较为舒服些。当然冬季气候变化过于剧烈,对肾也容易产生损害作用。 (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精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在中医学理论中,精的运用甚为广泛,归纳起来,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就是说,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

均是由精这种物质构成,先有了精,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胚胎的发育,生命的产生。故《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二是指精为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即是说,人出生后,由幼年、青年到壮年、老年,都不断地消耗精微物质,"精"即是对这些精微物质、营养成分的概括。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所谓"先天之精",即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并决定着每个人的体质、生理、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寿命。在出生离开母体后,这精就藏于肾,成为肾精的一部分,它是代代相传、繁殖、生育的物质基础。所谓"后天之精",即指脏腑之精,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各种精微物质。因为这精来源于出生后,依赖于脾胃所化生,故称之为"后天之精".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主要分布到五脏六腑、皮毛筋骨,以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其通过代谢平衡后所剩余的部分,则输注到肾脏,成为肾精的一部分。 后天之精的化生,依赖于先天之精的资助,先天之精亦依赖于后天之精的补充,才不致耗尽。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保证了肾精的充盛。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有异,但均藏于肾,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所以肾精的盛衰,除了和先天条件有关外,还和后天营养是否充盛有密切关系。 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是生养身体的根本。而肾所藏之精属于物质,这种物质又可转化为功能,即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气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功能。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殖机能的旺盛与衰减。 肾主生殖人体的生殖机能包括两个方面,即性功能和生殖能力,它是繁衍后代、代代相传的根本保证。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殖机能,主要和肾有关。一方面,肾藏精,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基本物质,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肾精又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使生殖机能成熟并维持生殖机能旺盛不衰。 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先天之精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滋养,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青春期,体内就产生了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中医学称之为"天癸".所谓天癸,乃是

中医说五脏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但老帅被对方吃掉了,你的车马炮再多,也是输了。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是棋盘中的老帅,因此《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气血运行。 中医说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要赶快补充。 中医认为,大喜伤心。这就是说,过度惊喜会使心功能受损,比如范进中举就是大喜伤心的典型例子。 心开窍于舌。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比如舍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说明心血管多有动脉硬化。 心火系统功能异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心慌心悸、心前区疼、嘴唇指甲发青、口舌生疮、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冠心病等。那么出现这些症状,中医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红枣、红椒、赤豆、樱桃、鸡鸭血、桂圆等红色的食品和呵(he)这个发音都与心相关,归属于心火系统,故能补心。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莲子和苦瓜,他们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经也归属于心火系统,能够清泻心火。日常生活中多发“呵(he)”这个音对心功能也有帮助。 在身体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敲心包经、摩内关、撞大陵、拍极泉的简易方法来推动心气、心血的运行。 在众多的仙草中,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三七功效第一,灵芝有非常好的养心安神作用,石斛养心阴补心气效果最佳,安神助眠酸枣仁效力最强。

《黄帝内经》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刚强急噪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事实上,脾气急噪的人往往都是肝火旺。因此一个人发脾气时,你不要和他计较。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肝气过旺而化为火气,他是克制不住的。易怒的人,常会拍着桌子叫,他一定要把这股气发出来,心里才会好受,否则憋在心里会害病的。等到这个气散了,自然而然也就心平气和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老是发怒,轻则血压偏高,重则促使肝纤维化。三国时的周瑜大怒之下剑伤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伤肝”的典型案例。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和自己,生活中保持心态平和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肝藏血,我们可以从指甲与眼睛的状况来判断肝血的盛衰。人手上的指甲是肝血盛衰的晴雨表,如果指甲比一般人要薄、脆、白,那就是肝血不足。肝开窍于目,如果眼睛经常干涩,易迎风流泪,就表明肝阴血不够。 肝木系统功能异常,常会出现口苦、头晕目眩、眼干涩、目赤肿痛、两肋胀痛、烦躁易怒、肝病、血压高、血脂高、指甲干枯等症状。 那么我们如何调养呢?酸味、青色、嘘(xu)这个发音都与肝相关,归属肝木系统。因此乌梅、醋、山查等酸味的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的食品,都是养肝佳品。此外菊花、洋葱、荔枝、木瓜、桃、鲤鱼等食物也是养肝食物的代表。生活中多发“嘘(xu)”这个音对肝功能也有帮助。 很多人发怒时,会感觉两肋位置胀痛。这是由于肝经从两肋经过。在中医养生文化中,拍打两肋有助于肝经气血运行,是养肝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对于肝火旺的人,常拍打两肋或者胆经,有助于清泄肝火。 在众多的养肝仙草中,枸杞益肝明目第一,灵芝保肝解毒最佳,天麻平肝阳功效最显。后天之本:脾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