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_任海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_任海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_任海

 第25卷 第3期热 带 地 理

V o l .25,N o .3 

 2005年9月

TRO P I CA L G E OG RAPHY

Sep .,2005 

 收稿日期:2005-02-22;修订日期:2005-03-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025);中科院项目(STZ -01-3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3031,021627)资助 作者简介:任海(1970-),男,湖北黄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E -m ail )renh ai @s ci b .ac .cn 。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任 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摘 要:喀斯特石漠化一般经历顶极植被-灌草丛-石漠等3个阶段。在这一退化过程中喀斯特石漠化对环境的选择性导致喜Ca 、耐旱和岩生性的植物生存,而生物量的移出和耐荫树种消退是退化的关键因素。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上的一致性、退化过程的非同步性和退化速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喀斯特植被恢复时,其恢复对策经历了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直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包括自然恢复、人工恢复与复合农林业综合治理技术。喀斯特区域恢复的核心是整体人地系统的生态优化。提出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恢复研究的重点是适应性恢复与适应性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适应性恢复;适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X 171.4;P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5)03-0195-06

我国分布有裸露、覆盖、埋藏等3类喀斯特,面积

约344.3×106k m 2

,其中裸露型喀斯特面积90.7×104

k m 2

,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三

省区裸露喀斯特分布面积328.4×104km 2

,占三省总

面积的40.7%[1-4]

。根据《中国岩溶研究》,按地质年代、分布地域和主要地貌景观特征,可将我国石漠化土地划分为扬子准地台元古代至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华南褶皱系晚古代及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滇西褶皱系古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等3个岩溶

区,13个亚区[4,5]

。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森林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严重退化,基岩大面积裸露,

最终形成石漠化的面积达46.3×104k m 2

,短期内有

潜在石漠化严重的趋势的土地达87.6×104km 2

。全国石漠化区域共涉及429个县,总人口约1.3亿[1-3]。石漠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喀斯特是一种易受干扰而遭破坏的脆弱生态环境,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灵敏,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和生产力波动较大,被学术界定为世界上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同时喀斯特也面临着贫困与环

境恶化的双重难题[6-8]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根据石山荒漠化是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特点提出了石化、石山荒漠化、石质荒

漠化等概念,随后袁道先、屠玉麟、王世杰等分别探讨

了石漠化的定义[9-11]

,概括如下: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量恢复研究与示范。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进展,为下一阶段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适应性恢复与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喀斯特研究概况

国际上早期的喀斯特研究以欧洲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喀斯特的地质成因、地貌特征、水文特征、发育过程作了地理、地质综合研究。随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喀斯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喀斯特洞穴和喀斯特发育理论等做了大量研究[6,12-14]

。自1973年Leg rand 在Sc i e nce 上发表

了文章[15]

后,喀斯特区地面塌陷、森林退化、旱涝灾害、原生环境中的水质等生态环境问题受到重视。在此期间,国际上对马来半岛、美国卡罗来纳、新西兰和南非喀斯特地区以及德国的So l n hofen 石灰岩地区也已开展了一些石灰岩植物区系的形成及其生

理生态研究工作[16,17]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有关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牪牳牬牤j 牣cn ki 牣rd dl 牣牥牥牥牰牭牱

热 带 地 理25卷 

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区系、洞穴动物、植被调查分析等初步研究,缺乏生物多样性演变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系统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侧重于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机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对全球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当前,比较重要的喀斯特研究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中的I G CP299“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1990-1994)、I G 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1995-1999)、I G 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2000-2004)研究[9,18-22]。由此可见,国际上关于喀斯特的研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强调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喀斯特反应;重视从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喀斯特现象;喀斯特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将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大尺度的跨越国界的喀斯特对比研究。

国内一直在开展喀斯特研究与示范,从“五五”国家科委和地矿部组织“四片五点”喀斯特科研会战治理旱涝研究以后,又先后开展了南方喀斯特地下河及喀斯特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和评价、西南石灰岩地区有效开发利用途径研究、滇黔桂石山地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大西南连片贫困喀斯特地区脱贫与振兴经济建设、滇黔桂湘喀斯特贫困区喀斯特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建议与开发示范、中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喀斯特课题等项目。此外,林业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还分别从造林、农业开发和森林生态等角度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可以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变、水资源的赋存规律研究以及喀斯特水资源和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处理技术等领域[9,22-25];90年代以后侧重于洞穴旅游、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及植被的恢复、喀斯特石漠化的RS G IS等级划分及空间态势、典型石山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等领域[26-28]。

总的看来,国内最近20年来喀斯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喀斯特地质地貌和洞穴、喀斯特地球化学循环、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及其科学内涵、喀斯特森林资源综合调查、洞穴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基于3S技术面上和实地点上的喀斯特石漠化的现状调查与评价、喀斯特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岩溶生态系统的结构、驱动机制和功能、人为干扰对喀斯特森林的影响、石漠化过程中土壤和植被变化初步观察、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研究、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与治理模式、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石漠化防治对策、喀斯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旅游规划等方面。这些研究虽然突破了水土流失的研究范畴,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可贵的基本资料,但对不同喀斯特地貌———生态经济类型区的石漠化发生的原因、类型、石漠化过程、演替模式、驱动力因子及相应的生态重建技术途径和模式的研究较为缺乏,基本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定量化和空间性研究明显不足,理论体系相当零散;对生态修复、维持与适应性管理(可持续利用)等关键科技问题及其作用机制不清,缺乏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管理的模式。这些对喀斯特生态系统保育与石漠化恢复过程中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无法取得重要的理论和方法突破,其应用范围也深受局限。

2 石漠化的原因与机理

2.1 石漠化原因及过程

石漠化是在自然岩溶过程基础上人为因素叠加所造成的,它作为岩溶地区的一种环境恶化和土地退化过程,根本原因是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29]。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涉及自然和人为因素,但人为因素是主因。

自然因素:石灰岩为表层土壤形成的母质;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土地石漠化创造了条件,在地表起伏较大而地下水以垂向作用为主的岩溶石山区只能出现不连续的薄层有机质土;由于崎岖破碎及山多坡陡等地形地貌的影响;年均温相对较低及降水相对少的高原气候导致植被生长慢;岩溶地区性质独特的土壤极易造成石漠化,碳酸盐岩系抗风蚀能力强,母岩造壤能力差,成土过程缓慢,每形成厚1

c m的风化壳要4000~8500a,若考虑淋溶则要

1.3×104~3.2×104a,成土模数为45~75t/hm2 a,只有非喀斯特地区的1/80~1/10倍,且厚度不均,因而土壤资源缺乏;土壤独特的肥力性质决定了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由于岩溶作用,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土壤中M n、Fe、P等元素有效性低,形成了低的肥力,加之土层薄、岩体裂隙、漏斗发育等导致干旱,因而较脆弱;岩溶地区土壤结构的上松下紧两种质态界面降低了稳定性,对环境脆弱起放大作用[30-33]。

人为因素: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是火烧、开垦、放牧和樵采。在喀斯特区域,人口超载压力大导致

196

 3期任 海: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了大规模的毁林开荒,特别是陡坡垦荒及超载放牧等导致水土流失而发生难以逆转的破坏;传统的旱坡顺坡耕种等耕作方式以及农林牧比例失调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了植被和水土环境;工农业污染使岩溶地区水、土、气污染物指标超过其自净能力而出现土壤条件恶化,如贵州1998年SO2排放总量全国第二,加速了岩石的溶解,采矿过程中大量废渣、矸石等影响[30,33]。

石漠化土地的形成一般有3个阶段: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经历了顶极植被-灌草丛-石漠过程。不同地方不同情景下土地石漠化的演化时间、速率不同[34]。一般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要几十年到几百年,但在重度干扰下,从森林变为裸地很短时间就可完成,详见图1。

图1 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

Fi g.1 The p rocess of Karst rocky des ertification ecosyste m

2.2 石漠化机理

石漠化是在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形成的。脆弱的生态环境为石漠化提供了条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则加速了这一进程。从喀斯特区域研究看,典型喀斯特区域同时存在由石漠化向顶极森林的正向演替,也存在由森林向石漠化的逆向演替,两者均以藤刺灌丛为中间环节,形成了两个演变系列时间并存、空间互补。在人类干扰下,石漠化正向演替的空间驱动力明显小于逆向演替,动态平衡失衡[34-36]。

喀斯特石漠化对环境的选择性导致喜Ca、耐旱和岩生性的植物适于生存,而对生境条件要求较高的喜湿、喜酸性植物甚至许多普适性植物难于生长。这种选择导致有些植物发生变异适应,且正向演替速度慢。在石漠化过程中,若无人为作用,不管正向或逆向演替都循序渐进,不发生从低态向高态的直接跃迁,即跨越阶段的演替[34]。

喻理飞等研究[34]发现,喀斯特森林退化可划分为A-F6个等级,干扰不大时,顶极群落发生正常波动,干扰增大时才发生明显退化,生物量的移出和耐荫树种消退是退化的关键因素。王德炉等[36]发现,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种类组成从高大乔木向典型小灌木退化,并随着环境干旱程度的加剧向旱生化演替;植被退化的趋势依次为次生乔林-乔灌林-灌木林或藤刺灌丛-稀灌草坡或草坡-稀疏灌草丛,但优越的气候条件仍保持了区域内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退化过程中群落的密度先增加后降低,群落的高度和盖度随环境退化降低明显,形成稀疏植被覆盖的荒漠景观;小生境的恶劣程度随暴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植被起源方式受干扰的影响较大;土地生产力的衰退是以乔木树种的衰退为主要标志,群落生物量急剧减少。退化过程中植被与环境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上的一致性、退化过程的非同步性和退化速度的非线性等特点。

据王德炉等研究[37],随着石漠化的发展土壤黏性增强,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坚实度加大,保蓄水肥能力和通透性降低,结构恶化;同时,侵蚀和淋溶程度加强,生物富集作用不断减弱,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减少,引起土壤中全N、腐殖质、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化学成分的降低,使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逐渐丧失。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坏与石漠化过程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并在退化方向和阶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

从目前生态学和喀斯特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看,石漠化过程中喀斯特生态系统功能衰退机理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涉及到典型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内在动力机制,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的阶段性特征,石漠化过程中基质持水能力与降水有效性变化与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石漠化过程中生境多样性简化与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变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适应对策研究等。

197

热 带 地 理25卷 

3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

3.1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研究

喻理飞等[35,38]、朱守谦等[39]通过对原生性喀斯特森林和次生性森林的自然恢复过程研究发现,喀斯特森林的自然恢复是各适应等级种组的有序更替;恢复对策经历了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直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更新对策以幼苗库为主,早幼苗库的贡献以无性繁殖苗为主,后有性繁殖苗为主。此外,他们还构建了自然恢复潜力度、程度、速度的评价方法。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顺序替代过程;早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高、恢复度低、速度慢,中期阶段恢复潜力度高、恢复度中等、速度快,后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低、恢复度高、速度慢。群落整体恢复速度低于群落各特征指标恢复速度。群落结构恢复快于群落功能恢复,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40~50年可有较为正常的组成、外貌和结构,但要达到功能完全恢复则要更长时间。苏维词[40]从生态系统景观特征及其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子,应用图论和脉冲论建立了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结构模型,试图从流域尺度对生态系统进行优化调控。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森林恢复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中的障碍(如缺乏种源、种子扩散不力、土壤和小气候条件恶劣不宜于植物定居等)和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两个方面,另有一些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研究。还存在研究时间太短、空间尺度太小、恢复过程不清、结构与功能恢复机理不清、恢复模型缺乏实验支持等问题。纵观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过去主要关注过程,比较少关注规划、行动和评价阶段。最近恢复生态学在如下三个方面比较活跃:一是关于恢复的临界阈值问题,二是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群的扩散过程和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三是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探讨恢复机理问题。

总体而言,恢复生态学尚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其中,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技术也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求。下一步可能应从喀斯特生态系统生态异质性、脆弱性和健康评价,植物对喀斯特生境的综合适应对策,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维持机制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切入。3.2 恢复技术

多年来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已探索出了一套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技术。主要原则是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类型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即生境较好的轻度退化生态系统以人工造林为主,缓坡及岩石裸露率40%以下的中度退化生态系统以造林为主自然恢复为辅,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36,39,41]。

在植被自然恢复方面,首要的是遏制生境退化的干扰,选择有种子或无性繁殖体的地段,根据生态系统自身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自然恢复要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因地制宜地补充种源、促进种子发芽、幼树生长、密度调控、结构调整等[36,39]。

人工恢复的基本内容是造林,水分亏缺导致成活率低,因此应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按小生境类型配置树种的适地适树适小生境技术;不全面砍山、不炼山、见缝插针、局部整地的造林植被利用技术;切根苗造林,容器苗补植,生根粉浸根等提高造林成活率技术;汇集表土,加厚土层,造林地穴面覆盖,提高土壤墒情的生境改造技术;栽针留灌抚阔,利用自然力形成针阔复层混交林技术[29,36,39,42]。

在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已有大量治理模式,如以花椒种植为核心的“花椒-养猪-沼气”模式,以砂仁种植为核心的“砂仁-养猪-沼气”模式,以花椒、砂仁与传统粮经作物混种的“传统粮经作物(如苞谷、花生、红薯等)-花椒、砂仁”间作套种模式,相对单一的“传统粮经作物(如苞谷、花生等)-野生乔灌木(如乌桕、栾树、构皮树等)”模式,以花椒种植为核心的“经果林(如柚木、柿树、枇杷、桃等)-花椒-金银花”套种模式,以花椒种植为核心的“防护林(如肥牛树等)-花椒-金银花-苞谷”混农林业模式,以皇竹草种植为核心的“皇竹草-养殖(牛羊、猪等)-沼气”草食型养殖业循环经济模式,以特色养殖为核心的“养殖(如火鸡、竹鼠等)-传统粮经作物”农牧复合模式等[43]。

3.3 恢复对策

大量研究表明,喀斯特山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而贫困是环境退化的根源,环境退化的人类驱动是土地利用变化。因此,喀斯特山区应以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人类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生态重建为目标,其核心是整体人地系统的生态优化,主要是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44]。

降低人口出生率,劳动力输出和移民相结合,发

198

 3期任 海: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展生态小城镇,通过政策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将喀斯特区域内的人口密度从225人/k m2降至150人/k m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建立高产稳产田,提高生产力,提高区域粮食自给率。建设以林业为核心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调整目前农林牧土地结构比例1∶1.03∶1.12为1∶3∶1.5,强化封山育林育草,最大限度地提高绿色覆盖率。改变落后的耕种方式,利用资源优势,建设产品生产基地和支柱产业。加强立法,合理规划用地并严格管理[45-47]。

4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趋势

过去恢复生态学中占主导的思想是通过排除干扰、加速生物组分的变化和加速演替过程使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某种理想的状态。恢复生态学研究以生态系统尺度为基点,在景观尺度上表达[48]。目前,生态学还没有达到可以对特定地点特定方法下有特定产出的预测阶段。Ehrenfeld近来建议恢复生态学家应停止期待发现能预测恢复产出的简单规律或牛顿定律[49],相反,应该知道因为恢复地点本身及恢复目标导致的挑战的多样性,进行适应性恢复与适应性管理。这非常适于指导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

对石漠化形成的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特别是石漠化类型的划分,是科学制定石漠化防治对策的基础。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研究,虽然宏观上定性认识较一致,但微观和定量研究浅,下一步要确定一套划分类型、评价石漠化潜在危险性的指标体系,要阐明指标与石漠化类型、石漠化程度和潜在危险性以及与石漠化防治的关系。生境异质性造成的植被恢复障碍与限制因子变化,不同干扰情景下石漠化过程及治理途径,不同时空尺度下的研究。

在研究对象上,以喀斯特石漠化景观为目标的研究一直很薄弱,特别是在植物适应喀斯特异质性生境的综合对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可恢复性和恢复障碍,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基因流、能流与物流耦合,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维持机制,喀斯特复合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等方面研究较少。近期国际科学界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过程中结构、功能和动态的复杂性,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协同作用,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阈值、生态恢复的方向和速度的不确定性等方面比较热门,已成为恢复生态学的学科前沿和当今国际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重点[50]。以我国西南发育最典型、面积最大、空间连续性最好、各类生态系统组合最多、村落与民族文化典型、经济较落后、石漠化最严重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为对象,系统探讨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维持机理、生态综合适应性、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机理,极有可能在理论上产生突破,从而在实践上可为我国西南及少数民族区域的“喀斯特贫困”提供解决途径。

致谢:本文在收集资料及完成过程中得到董鸣、杜小军、苏维词、李先锟等先生的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Yuan Daoxi an,Zhu Dehao,L i u Zh i h ong,et a l.Kars tofC h i na[M].

Beijing:Geo l 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1.7-12.

[2]Yuan Daoxi an.Rock des ertification in t h e s ub trop ical karst of sou t h

C h i na[J].Z G eo m orph.N.F.,1997,108:81-90.

[3]李林立,况明生,蒋勇军,等.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研

究[J].地域研究与发开,2003,22(3):71-74.

[4]喻甦.中国石漠化分布现状与特点[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22(2):53-55.

[5]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中国岩溶研究[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87.1-231.

[6]J ohn G,Sm it h D.H um an I m pact on t he C uil cagh k arstA reas[M].

Ital y:Univers it a d i Padova,1991.23-28.

[7]万军.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447-453.

[8]马文翰.贵州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师

范大学学报,2003,21:75-77.

[9]袁道先.中国岩溶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1-5.

[10]屠玉麟.贵州土地石漠化现状及成因分析[A].李箐:石灰岩

地区开发治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65-72. [11]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

国岩溶,2002,21(2):101-105.

[12]BogliA.Kars tHydro l ogy and Physical Sp el eo l ogy[M].S pri nger-

V erlag.1980.1-132.

[13]Ford DC,W illi a m s P W.Karst Geo m orphology and Hydro l ogy

[M].London:Unw in H y m an Lt d.1989.1-230.

[14]Sw eeti ngMM.K arst i n C hina,ItsG eo m orph ol ogy and Environm en t

[M].B erlin:Sp ringer-Verl ag.1995.55-69.

[15]Le G rand HE.Hydrological and ecologial proble m s of Karst reg i on s

[J].S ci en ce,1973,179:859-864.

[16]M i croM,A l d i no B.W orl d i nven t ory of karst researchers:P rel o m i-

nary report[A].S auro U,Bondesan A,M eneghelM.Proceedings

of t he Inter n ati on alC onference on Env ironmentalC hanges i n Kars t

A reas[C].Ital y:Un ivers it a d i Padava,1991,241-247.

[17]K obza R M,J i m K.Co mm un ity struct u re of fi shes inh abiti ng aquatic

ref uges i n a t h reatened K arst w etl and and its i m p li cati on s for eco-s yste m m anage m en t[J].B iol ogi calC onservation,2004,116(2): 153-165.

[18]Yuan Daox i an,Li u Zai hua.G l obal Karst Correl ation[M].B ei-

jing:S ci ence Press&VSP BV.1998.1-13.

[19]袁道先.“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1999,14:425-432.

[20]袁道先.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科学目标和执行计划[J].

199

热 带 地 理25卷 

地球科学进,2001,16:461-466.

[21]袁道先.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研究[J].地学前沿(中国地

质大学,北京),1997,4:17-25.

[22]袁道先,蔡桂鸿.岩溶环境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1-6

[23]何宇彬.关于“喀斯特水系统”研究[J].中国岩溶,1997,16:

67-73.

[24]谭明.喀斯特水文地貌学[J].科学通报,1993,38:1921-

1924.

[25]宋林华.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

2000,19:193-202.

[26]袁道先.我国西南岩溶石山的环境地质问题[J].世界科技研

究与发展,1997,(5):93-97.

[27]周德全,王世杰.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问题的探讨[J].矿

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127-132.

[28]周游游,黎树式,黄天放.我国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及

其保护利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20:1-7.

[29]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山地石漠化及防治对策[J].长江流域资

源与环境,1995,4(2):177-182.

[30]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等.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的初步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22(3):204-207.

[31]韦启璠.我国南方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特点及防治途径[J].水

土保持研究,1996,3(4):72-76.

[32]张殿发,王世杰,李瑞玲.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

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77-79.

[33]路洪海,冯绍国.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分析[J].四川

师范学学报,2002,23(2):189-192.

[34]蓝安军.喀斯特石漠化过程、演化特征与人地矛盾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1):40-45.

[35]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I)[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

社,1993.

[36]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II)[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

社,1997.

[37]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贵州喀斯特区石漠化过程中植被特

征的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7(3):26-30. [38]喻理飞.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

2000,36(6):12-19.

[39]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III)[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

社,2003.

[40]苏维词.喀斯特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结构模型初探[J].贵州

科学,2002,20(1):14-18.

[41]周政贤,毛志忠,喻理飞.贵州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模

式[J].贵州科学,2002,20(1):1-6.

[42]蔡秋.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特征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1):49-53.

[43]苏维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模式及其效应[J].

生态环境,2004,13(1):57-60.

[44]张惠远,蔡运龙.喀斯特贫困山地的生态重建:区域范型[J].

资源科学,2000,22(5):21-26.

[45]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治理的优化

模式[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2):29-31.

[46]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退化及防治[J].中国岩

溶,2001,20(3):217-223.

[47]王克林,章春华.喀斯特斜坡地带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效应与生

态建设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6(3):11-14.

[48]Dob s on A D,Brads h a w,A D Baker AJ M.H opes for t he f u t u re:res-

torati on ecology and conser vation b i o l ogy[J].Science,1997,277: 515-522.

[49]E hren fel d J.Defi n i ng the li m its of restorati on:t he n eed for realistic

goa l s[J].Resotrati on Ecol ogy,2000,8:2-9.

[50]任海,彭少麟,陆宏芳.恢复生态学的一些研究进展[J].生态

学报,2004,24(8):1756-1764.

A REVI E W ON THE STUD I ESO F DESERT I FI CAT I ON PRO CESS AND

REST ORATI ON M ECHANIS M O F KARS T ROCKY ECO S YSTE M

REN H ai

(South Chi na Institute of Bot any,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Guangzhou510650,China).

Abst ract:K arst r ocky desertificati o n is a pr ocess of land degradation in which soil is eroded seriousl y,bed r ock is w ide l y exposed,land productivity declines seriously,and landscape beco m es dese rtifica t e d as a resu lt of i n t e nse hu m an dist u r bance on t h e frag ile env ironm en.t Karst r ocky dese rtifica tion generall y goes t h rough a pr oce ss fr o m cli-m ax vegetation stage,shr ub and g r ass stage to r ocky dese rt stage.I n such degraded process,the key factors a r e the decr ease of vegeta tion b io m ass and disappearance of shade-to l e r ant species.The vege tation degradation is t h e m ost i m portan t cause and a sign of desertificati o n.Duri n g t h e degradation process,p l a nt-so il and site envir on m ent f o r m a positive feedback w ith the sa m e deg r adation d irection,and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is characte rized by asynchr o-nis m and non linearit y o f speed.The strategy for r estoration ofKa rst ecosy ste m should be changed fr o m so le r egener-ation in earl y stage,str ucture regula tion in f o llo w ing period,t o str ucture and f u nction coo r dina ti o n in late stage. Restoration techn i q ues inc l u de those of nat u r a l rest o rati o n,artificia l resto r a tion and ag r o forestr y m anage m en.t The co r e of r est o ration should focus on ecolog ical op ti m ization o f the w ho le hum an-land syste m i n K arst reg ion.It is sug-gested tha t adap tive r e storation and adaptive m anage m en t should be e m phasized in K arst studies in f u t u r e.

K ey w ords:K arst ecosy ste m;Rocky desertification;Adap tive restoration;Adapti v e m anage m ent

200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_任海

第25卷 第3期热 带 地 理 V o l .25,N o .3   2005年9月 TRO P I CA L G E OG RAPHY Sep .,2005   收稿日期:2005-02-22;修订日期:2005-03-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025);中科院项目(STZ -01-3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03031,021627)资助 作者简介:任海(1970-),男,湖北黄石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E -m ail )renh ai @s ci b .ac .cn 。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任 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摘 要:喀斯特石漠化一般经历顶极植被-灌草丛-石漠等3个阶段。在这一退化过程中喀斯特石漠化对环境的选择性导致喜Ca 、耐旱和岩生性的植物生存,而生物量的移出和耐荫树种消退是退化的关键因素。退化过程中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形成正反馈关系,并具有退化方向上的一致性、退化过程的非同步性和退化速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喀斯特植被恢复时,其恢复对策经历了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直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包括自然恢复、人工恢复与复合农林业综合治理技术。喀斯特区域恢复的核心是整体人地系统的生态优化。提出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恢复研究的重点是适应性恢复与适应性管理的基础理论问题。关键词: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适应性恢复;适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X 171.4;P9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05)03-0195-06 我国分布有裸露、覆盖、埋藏等3类喀斯特,面积 约344.3×106k m 2 ,其中裸露型喀斯特面积90.7×104 k m 2 ,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等西南地区。三 省区裸露喀斯特分布面积328.4×104km 2 ,占三省总 面积的40.7%[1-4] 。根据《中国岩溶研究》,按地质年代、分布地域和主要地貌景观特征,可将我国石漠化土地划分为扬子准地台元古代至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华南褶皱系晚古代及中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滇西褶皱系古生代碳酸岩系岩溶区等3个岩溶 区,13个亚区[4,5] 。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森林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严重退化,基岩大面积裸露, 最终形成石漠化的面积达46.3×104k m 2 ,短期内有 潜在石漠化严重的趋势的土地达87.6×104km 2 。全国石漠化区域共涉及429个县,总人口约1.3亿[1-3]。石漠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喀斯特是一种易受干扰而遭破坏的脆弱生态环境,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灵敏,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和生产力波动较大,被学术界定为世界上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同时喀斯特也面临着贫困与环 境恶化的双重难题[6-8]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根据石山荒漠化是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特点提出了石化、石山荒漠化、石质荒 漠化等概念,随后袁道先、屠玉麟、王世杰等分别探讨 了石漠化的定义[9-11] ,概括如下: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量恢复研究与示范。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进展,为下一阶段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适应性恢复与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喀斯特研究概况 国际上早期的喀斯特研究以欧洲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喀斯特的地质成因、地貌特征、水文特征、发育过程作了地理、地质综合研究。随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喀斯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喀斯特洞穴和喀斯特发育理论等做了大量研究[6,12-14] 。自1973年Leg rand 在Sc i e nce 上发表 了文章[15] 后,喀斯特区地面塌陷、森林退化、旱涝灾害、原生环境中的水质等生态环境问题受到重视。在此期间,国际上对马来半岛、美国卡罗来纳、新西兰和南非喀斯特地区以及德国的So l n hofen 石灰岩地区也已开展了一些石灰岩植物区系的形成及其生 理生态研究工作[16,17] 。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有关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牪牳牬牤j 牣cn ki 牣rd dl 牣牥牥牥牰牭牱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_白降丽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4):464~468 Journal of Zhe jiang Forestry C 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5)04-464-0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白降丽1,彭道黎1,庾晓红2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健康生态系统,并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 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介绍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与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退化生态 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 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废矿地、退化海岛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等恢 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生态系统退化 的预测预报机制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 关键技术体系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参47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生境逐渐转变成农业和工业景观,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低、功能下降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 osystem)。这些变化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几个相关概念 1.1 退化生态系统 陈灵芝等[1]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或者在二者的共同干扰下,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这类系统也被称之为“受害或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 不同的学者对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是不同的。余作岳等[3]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等类型。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应分为 收稿日期:2004-09-09;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10B) 作者简介:白降丽,博士研究生,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E-mail:bjl wtx@s https://www.360docs.net/doc/039697783.html,

草地退化治理措施

草地退化治理措施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地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近年来,迭部县90%的天然草地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4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草地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迭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基本概况 迭部县是甘肃省南部一个半农半牧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平均海拔在2700m以上,交通十分不便,总人口5.78万人。全年平均气温在3℃~11℃,年降水量400mm~730mm。全县草地总面积15.69×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4%。耕地面积0.91×104hm2,占总面积的1.9%。据统计,2009年天然草地产草量为3300kg/hm2,比1986年的每公顷6450kg下降了3150kg,草地产草量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了50%以上;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的比例由65%下降至40%,毒杂草由30%上升到68%;草层平均高度由46cm下降到25cm,植被平均盖度由88%左右下降46%左右;草地鼠虫危害面积达4.6×104hm2,

仅鼠虫危害减少的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300多万元;全县还有干旱缺水草场2.4×104hm2,全县理论载畜量只有29万羊单位,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急剧下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如此进一步发展下去,以至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2草地退化原因 草地退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近代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2.1超载过牧 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地第一性生产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的产物。在草地过度利用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地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地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迭部县的牲畜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19.8万头(只),增长了53%,与天然草地承载能力来讲,草地超载达40%。从而,导致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草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

现代生态学 课程论文 题目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姓名胡节学号2016303110112 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中国·武汉 2016年12月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一般方法研究 ——以休斯顿植物园与自然中心修复规划为例 胡节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景观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增加了对生态系统的胁迫。人类面临着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挑战,因此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成为现代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本文从生态恢复性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着手,探讨出了生态恢复性设计的一般方法,并以休斯顿植物园与自然中心规划为例详细分析了其从诊断分析生态破坏的原因,到制定方案、评估检测,再到实施实践后期的管理与监测整个恢复过程。以此推广到更多的恢复性设计中。 关键词:破坏;恢复;生态;恢复性设计 The Study of Common Approach for The Restoration of Ecosystems --Taking The Rehabilitation Plan of Houston Plantation & Natural Center As An Example Hujie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andscape destruction, land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are the challenges of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reasonable recovery,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general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causes of ecological destruction of Houston's botanical garden and Nature Center. Detection, and the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te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f the entire recovery process. Key words:Destruction; Restoration; ecological;restoration design 1.绪论 近年来,因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使得植被受大规模的破坏,甚至全球生态系统在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在不断丧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遭受到极大威胁。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增加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胁迫。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已变成人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破坏了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以成为现代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 1.1相关概念辨析 1.1.1恢复 恢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受损状态恢复到未被损害前的完美状态的行为,既包括回到起始状态,又包括完美和健康的含义;广义则包含将一个目标或对象带回到相似于先前(并非原有)的状态;但目前所说的恢复是仅作为一个概括性词语存在,它包含改造(reclamation)、修复(rehabilitation)、挽救(redemption)、更新(renewal)以及再植(replantation)等术语[1]。 1.1.2景观生态学理论

草原退化的治理

草地退化的治理 我国有60亿亩不同类型的草地,其中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草地退化已是影响我国草地生态功能发挥,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什么是草地退化?科学家们认为,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即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恶化。它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因而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超载放牧不可取 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牧,即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来不及积累有机质,势必使草丛变得越来越矮,产量越来越低。不仅如此,那些优良的牧草,即牲畜爱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影响最大,而那些有毒的或者牲畜不喜采食的植物就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为什么退化的草地一方面表现为植物小型化,生物量低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有毒植物相对增多的特点,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严重的草原上,狼毒大量保存下来,就是这个道理。过牧不仅对牧草会产生上述影响,而且长期的大量的过度的牲畜践踏,也会使土壤变得紧实,导致透气透水能力降低,土壤性状恶化。 春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夏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草原开垦几时休? 草地为什么会退化呢?分析起来,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即温暖化与干旱化,这是整个地球表面共同的变化,人类不能够左右,只能认识这一规律,利用这一规律。而人为原因,特别是近几十年,人为的长期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我国天然草原退化的过程。在这些长期的活动中,开垦种粮是重要原因之一。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兼论自然力在北京西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蒋高明陈圣宾李永庚刘美珍于顺利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100093) 摘要:目前,中国各种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的,因为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进而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因此,资金应该用在人的身上,而不仅仅是栽树种草。因为栽树种草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但在稳定土壤方面的收效却很小。如果人口和动物的压力减轻了,自然恢复的力量就会加强,已经退化的土地会逐步恢复,从而建立真正的保护区。我们应该鼓励新型土地使用模式,比如生态旅游等,因为这种使用方式会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到最低。为此,我们提出了用一小块土地支持一大片退化土地的恢复,并用自然的方法修复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而不是对立的,这种理念对于目前中国的生态系统修复仍然有指导意义。然而,如果我们要使所谓的生态工程达到预期目的的话,首先就要通过建立既符合生态标准又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城镇来实现对人口的管理。 京西的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北京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新的城市建设规划,门头沟区和其他几个区已经被列为京西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成为北京的生态屏障。北京市政府最近决定为实现这个目标投入大量资金。本篇论文讨论了如何在京西地区,特别是门头沟区,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关键词:生态系统退化,修复,自然过程,生态城镇,京西地区 生态系统退化是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因素,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下降、结构的简单化以及功能的丧失。由于人口和技术能力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增无减,尤其在经济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包括热带雨林、萨王那群落、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水生生态系统,以至于高寒荒漠。在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低效益、高破坏性的社区发展模式如陡坡开垦、过度放牧、围湖围海造田、竭泽而渔等,加重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不仅带来了本身的生态问题,还诱发了其它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河断流、洪水泛滥、荒漠化扩大、沙尘暴频次加大、水土流失、病虫害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干旱化加重等等。为此,国家被迫在很多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等。为了使工程 *蒋高明,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与生理生态学研究。EMAIL: jgm@https://www.360docs.net/doc/039697783.html,。

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土壤生态学作业 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土壤退化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恶化导致肥力下降的总称,因此可分为土壤物理退化、土壤化学退化、土壤生物退化,土壤荒漠化是土壤退化的终极形式。土壤退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些完全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所引起的,大部分是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以土壤侵蚀的形式致使土壤退化。 ①土壤物理退化:土壤物理退化主要有土层变薄、土壤沙化或砾石化、土壤板结紧实等,前三者主要是由土壤侵蚀引起的,而土壤板结紧实主要是耕作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机械作业导致土壤压板也越来越严重。 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是指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等力量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可见土壤侵蚀包括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类型。 水力侵蚀是指由于地表水的径流,导致土壤随水流走的现象,是最普遍、最广泛、最严重的一种土壤侵蚀,所以一般将土壤侵蚀视为水土流失。 风力侵蚀是指风将表层土壤吹走的现象,一般当风速>4~5米/秒时,就会产生风力侵蚀的现象,当风速达8米/秒时,风力侵蚀就很严重。风力侵蚀的结果往往导致表层土壤沙化或砾石化,最终成为沙漠。 ②土壤化学退化:土壤化学退化包括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养分不平衡、可溶性盐份含量过高、土壤酸化碱化等。长期单一的耕作种植制度,不仅过度消耗某些养分,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而且有害有毒的物质增加,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 主要是由于土壤氮磷不平衡,因此,九十年代前后施用磷肥的效果格外显著,但不久又出现大面积缺钾,钾肥效果越来越好,特别是高产农田,钾肥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也有很好的效果。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姓名:袁斌学号:1130080120 摘要: 草原生态系统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过度放牧、滥垦、无计划的乱开矿,使我国广袤的草原生态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问题。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草原生态系统是以各种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构 成的功能统一体。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一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 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体是东北-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大致可将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草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据《中国统计年鉴》(1988)提供资料,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为3.365亿公顷,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7.1%左右。我国草原的类型较多,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原以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草类,其中以针茅和羊草最有代表性。前者为丛生禾草,后者为根茎禾草,根茎发达,对防风固沙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部为稀疏草原,以大针茅为主;西部为荒漠草原,以丛生戈壁针茅为主。草原对大自然保护有很大作用,它不仅是重要的地理屏障,而且也是阻止沙漠蔓延

贡嘎山山地暗针叶林带自然与退化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特征_钟祥浩

收稿日期:2001-03-1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资助项目(95-983108)。作者简介:钟祥浩(1942-),男(汉族),广东五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山地环境生态研究。 贡嘎山山地暗针叶林带 自然与退化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特征 钟祥浩, 罗 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通过贡嘎山暗针叶林带典型区自然与退化生态系统生物量、净初级生产量、光合生理特征、土壤CO 2排放通量及土壤温度变化等内容的观测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研究区山地暗针叶林带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的现状特征。自然型生态系统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分别具有耐阴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速率较高,而蒸腾速率较低。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生态系统生物量分别为367.01、121.80和0.51t hm 2,净初级生产量分别为9.86、5.64和0.35t hm 2·a -1;退化生态系统建群种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均比自然生态系统建群种高,而水分利用效率则相应较低。另外,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土壤CO 2排放量与地面生态系统结构和5cm 深土壤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关键词:山地暗针叶林;退化;生态功能;贡嘎山中图分类号:S718.55+3;18.55+6 文献标识码:A 山地暗针叶林带泛指分布于亚热带纬度位置海拔2800(2900)m 以上云杉(Picea )和冷杉(Abie s )为建群种的森林植被带。有人称之为亚高山暗针叶 带[1];另有人称为高山暗针叶林[2]。该植被带具有阴暗、潮湿的生态环境特征,在横断山地区有大面积的分布,是该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的优势带。其分布最高上限为4200(4300)m ,带幅宽达1400m 左右,该植被带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海拔较高,且多位于江河上源,对江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近来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要地区。 过去,由于人为的不合理采伐和局部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在山地暗针叶林带分布区出现多种类型的受损森林生态系统,我们称之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本文简称为退化生态系统)。近来,随着自然保护工作的加强,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以前呈逆向演替的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开始朝正向演替方向发展。与未受干扰的自然顶极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我们把受干扰和近来正朝正向演替方向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统称之为退化生态系统。 由于破坏程度和自然恢复演替时间的不同,因此,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比较多样,它们的生态功能 特征也不一样。因此,了解这些不同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其恢复状况,对指导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能科学地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变化,首先需要了解原始状态下的自然顶极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植被光合作用是其中之一,有关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系统植被光 全作用已有报道[3] 。本文着重对典型区森林生态系统光合生理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及有机物质(生物量)的生成与土壤CO 2排放特征进行探讨。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研究区位于四川省西部贡嘎山东侧海螺沟海拔3000m ~3100m 的地段,其中有泥石流活动形成的扇形地,坡度7°~12°,面积约0.5km 2 ,其上分布有不同退化程度的生态系统类型。扇形地周围为原始状态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群落建群种为峨眉冷杉(A bies fabri ),可称为自然峨眉冷杉林生态系统。根据扇形地左侧海拔3000m 气象观测站资料,研究区年均温3.7℃,七月均温12.7℃,1月均温-4.5℃,≥10℃活动积温950℃,年均降水量1817mm ,年均相对湿度90.2%,年日照880h ,日照 19卷3期201~206页 2001年6月 山 地 学 报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Vol .19,No .3pp201~206 J un .,2001 文章编号:1008-2786(2001)03-0201-06 DOI :10.16089/j .cn ki .1008-2786.2001.03.00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退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体)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具有保持系统各组分成分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自我调节并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当生态系统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时,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外界干扰在系统的耐受范围内时,由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并恢复的能力,既有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也有可能达到新的平衡。当外界干扰强度过大或干扰时间过长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种类及数量将发生明显下降,使得生态系统的演替处于退化状态,简称生态退化。 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引起生态系统改变的重要因素: (1)间接驱动力: 1、人口的急剧增长,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总消耗量; 2、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人均索取量; 3、妇女地位的提高、民主决策的加强、多方环境协议的制定等,使社会政治驱 动力作为影响决策的力量,向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4、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准则,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环境认知价值,间接驱 动着生态系统的变化; 5、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系统产生正反两方 面的效应。技术进步,使大部分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得到提高,也使砍伐森林的能力提高,海洋捕鱼的广度与深度加大,导致森林系统与海洋系统的破坏比以往更为广泛与迅速。 (2)直接驱动力:1、栖息地的被改变;2、过度开发;3、全球气候变暖。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共性: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3、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1、太阳辐射(直射和散射);2、无机物质;3、有机物质;4、土壤。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1、生产者;2、消费者;3、分解者(又叫还原者)。 食物链:生物之间存在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 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的复杂的捕食关系。某个环节(物种)缺失时,其他相应环节能起补偿作用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摘要]目前,我国人为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尚未得到根本性控制,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压力。尽管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已在局部地区得到遏制,但在一些重点生态系统退化省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仍在加速扩展,生态系统恢复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化解我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多项策略。 [关键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恢复 1完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补充或制定新的政策。例如,保护土地退化治理者合法权益的政策(如允许继承等)、生态退化严重地区生态移民政策、生态退化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户包治理小流域优惠政策、贫困户承包“四荒”治理优惠政策等。山区农民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防治生态退化的内容纳入乡规村约,以规范生态退化地区的生产建设活动。要积极推动土地产权的市场配置,利用产权价格机制遏制资源的流失和资源生产力的下降。选择优化的制度变迁路径,力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在不改变土地产权性质的前提下,明晰土地产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的土地产权制度框架,体现产权的排他性和对资源的保护性。界定各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在保证农民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合理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注重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协调管理相结合,建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区,有所侧重地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采取生态移民的措施,以减缓环境压力;对生态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进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对生态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进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投资过程中,要综合权衡,统筹安排。应稳定增加投入来源,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将生态恢复的外部效果内在化,推动其市场化进程。有条件的山区要争取利用外资和世界银行贷款,开展经济效益明显的生态恢复项目。对于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项目,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执行。 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生态恢复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农户的经济效益和获益分配公平性。生态退化地区应建立一套规范的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者进行奖励,例如奖励其一定面积的荒地,并在数年内免收缴土地使用税;使退耕户享有生态恢复成果的处置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者则实施严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_何正盛[1]

第16卷第3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V ol.16N o.3 2003年5月Journal of Chongqing C ollege of Education May.2003 文章编号:1008-6390(2003)03-0059-04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何正盛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需要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本文论述了在恢 复与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应遵循的八条基本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即生态演替 理论、地域性原理、生态位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物种共生原理、密度效应原理、限制因子理论 以及三效益相统一的原理,并举例说明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原理;效益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 近代以来,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对森林资源非持续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森林生态系统大面积消失和退化,并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保护和重建森林生态系统被看作是缓解环境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剧[1].保护我国现有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以及恢复和重建我国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所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生态工程,其目的在于建立具有人类和生态价值的新型持久生态系统[2].在进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工作时,我们需要把握和认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文试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基本理论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为我们的重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例借鉴. 1 生态演替理论 生态演替理论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最重要的理论基础[3],生态演替按演替方向可分为顺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生态系统的退化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在超载干扰下逆向演替的动态过程[4],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生产力降低,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稳定性下降以及生态效益降低.Clements F.E.的群落演替理论认为,生态演替是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生境变化的结果.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渐进有序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依据退化阶段,按照生态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地促进顺行演替,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例如,要恢复某一极端退化的裸荒地,首先应重在先锋植物的引入,在先锋植物改善土壤肥力条件并达到一定覆盖度以后,才可考虑草 收稿日期:2002-09-19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2000-6505) 作者简介:何正盛(1975—),男,江西彭泽人,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

怎样恢复我国退化的生态系统

【摘要】我国是全球陆地生态最多的国家,基本囊括了全部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这些生态系统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系统都在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形势不容乐观。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必须认清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其中西部是重点。生态治理应当从基础的科学问题入手,减少人为压力,释放自然恢复潜力。国外成功的经验是利用自然力,国内外一些大型的生态工程之所以不能成功,正是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为此,我们建议对于我国的退化生态系统治理应当“以人为本”,将退化生态系统治理与正在发展的城镇化集合起来考虑,实施人口城市化、生态自然化;先易后难,分类治理;保障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并形成生态治理产业,促进我国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治理。 全球共有十大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我国占其中九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但是中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态下其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类型的。这样,我国不仅是全球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囊括全部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后,非常不幸的是,我们这些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刘国华等, 2000)。除了众所周知的森林锐减、荒漠化扩大外,那些过去较少受到破坏或轻度破坏的高寒草甸、温带草原也出现了严重退化。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的现实异常严峻,如果控制不住,将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由生态系统退化的诱发各种生态灾难,业已使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如1998年仅长江和松嫩流域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000亿人民币!(温家宝, 1998)。生态破坏还加剧贫困,影响社会安定。在我国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因此,我国退化生态系统的治理应当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能力建设的头等大事情来抓。 一、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 二、要认清生态治理存在的关键问题 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系统退化,国家相应启动了许多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国家林业局, 2002),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治理效果相对于巨额投资来讲却不尽人意。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是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下述关键问题的存在:第一,在西部经济发展方面,忽视了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薄弱的社会基础这些基本事实。毛泽东(1956)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有关于少数汉族与民族关系的精辟论述:“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而土地谁多呢?土地是少数民族多,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至少地下资源很可能是少数民族‘物博’”。确切地说,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业类型的综合分异线:东部以汉族为主, 占全国的94.3%,面积为42.9%;西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人口虽只有5.7%,然其面积却达57.1% (张善余,1999)。目前,中国的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被迫追赶,但由于人才、交通与基础条件的限制,西部不可能赶上东部。中国1000个著名制造业的89%在东部,而西部仅占11%;仅一个江苏省(13.7%)就超过了西部十几个省的总和。因此,西部无论怎样追赶,经济的不平衡这条鸿沟是很难逾越的。而在盲目追求gdp中造成的西部生态退化所需的高额治理费用,却不得不由国家来“买单”,如2002年国家“六大林业工程”的256亿元主要用在了西部。 西部脆弱的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盐渍化、气候干旱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应当成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00 000 km2,其中约有80%发生在西部,全国每年新增的荒漠化土地也大都分布在西部地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西部孕育着巨大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库,如云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野生稻、茶、香蕉的近缘种都在这里分布;新疆干旱区、青藏高原地区分布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的探讨_包维楷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资助项目KZ952-S 1-104的部分研究内容,得到中科院茂县生态站资助。 收稿日期:1998-06-05;改回日期:1998-10-06。 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的探讨 * 包维楷 陈庆恒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0041) 提 要 结合近15年来在岷江上游退化山地系统开展恢复与重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和提出 了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恰当空间尺度、合理目标、恢复和重建的策略、途径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退化山地系统 恢复和重建 小流域系统 分类号 《中图法》 Q147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急剧增长、需求倍增、经济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的强度开发,生态系统已发生了大规模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变化[1]。人类活动已经干扰了地球上大部份地方的自然生态,我国亚热带森林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其中严重被干扰的生态系统占73.7%[2]。由于森林大规模采伐和破坏,荒地等非耕地向耕地转变,草场过度载牧和开垦,大量开采矿物,环境污染等干扰,已导致了一些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彻底崩溃。但要确切描述我国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十分困难,各地区退化差异较大,退化程度不一,也没有全国性的退化调查。据保守的估计,我国退化面积达45%以上,退化趋势仍在继续发展[3]。目前对退化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对退化系统的调查分类和退化现象的揭示[4~9],缺乏对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特点、退化机制等的研究。相对而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实践开展得较早,举世瞩目的中国十大防护林工程早在70年代就开始了,如今仍在继续进行,国家自然基金也在90年代开始资助有关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研究。已经大面积恢复重建了人工林如杨树林、杉木林、松林、柏木林、落叶松林、桉树林等,这些人工林在前期较好,后期多已表现出诸多方面的新的退化问题[10],同时,许多造林不见林,或形成大面积的低效劣质林,大面积恢复重建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有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和实践,有必要对恢复与重建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关于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空间尺度 生态系统的发展在时间尺度方面有自己的动态特征。它们可以在几个数量级范围内变化,其组分具有自己特殊的生态空间尺度,其规模和范围可以从局部到区域,一直到全球。在特定的规律制约下,生态系统中的要素或属性,自身之间或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常以流的形式(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经济流,生物流等)贯穿其中,既维持着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又维持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呈等级的、分层次的、可以反馈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并集中体现了系统可测性、可比性、可控性及定量化的特点[11]。在系统中的每一要素组成只要状态发生了变化,它们一定可以通过“流”的相应改变(包括流的路径改变,方向改变,强度改变,流速改变等)去影响其它组成要素,最终波及整个系统,由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观,也体现了系统的个体效应对于整体效应的贡献。退化的生态系统(逆向变化)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决17卷1期22~27页1999年2月 山 地 学 报JO U RNA L OF MO U N TA IN SCIENCE Vol .17,No .1pp22~27Feb .,1999论文编号:1008-2786(1999)01-0022-27 DOI :10.16089/j .cn ki .1008-2786.1999.01.004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_周劲松

第12卷 第1期1997年 1月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JO URN AL O F N ATU RAL RESOU RCES V ol.12 N o.1 J a n.,1997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 周劲松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南京 210093) 提 要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山地系统在景观上为农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具有内生型脆弱性、对植被的依附性、景观过渡性以及落后的生产力等方面,荒漠化较严重。作者通过对坡面级联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分析,讨论了山地荒漠化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就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几点想法。 关键词 荒漠化 生态系统脆弱性 山地系统 坡面级联系统 反馈机制 荒漠化是一个集社会、经济、环境于一体的复杂的全球问题。1996年6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巴黎会议(INCD)提出广义荒漠化概念[1],即“荒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和干旱性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引起的土地退化。”朱震达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扩大了荒漠化的内涵[2],指出“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由于人为强度活动、经济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不相协调下出现了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土地荒漠化是脆弱生态带内环境退化表现的主要形式,而荒漠化的发展又加深了脆弱生态带内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环境更趋于严重恶化,构成了人类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改善的严重威胁。”朱震达提出的荒漠化与生态脆弱带的辩证关系丰富了荒漠化研究领域。 1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 1.1 山地系统荒漠化的严重性 本文所指山地系统包括山地、丘陵、盆地等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地形。我国山地广阔,从景观上处于农林交错区,荒漠化十分严重,以南方湿润区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水蚀。江西红壤及花岗岩丘陵地因流水侵蚀所造成土地荒漠化面积在50年代占全省面积的6%,60年代为10%,70年代为12.9%,80年代为20.7%,90年代上升为27.6%①;长江上游土壤侵蚀从13亿t/a增加为15.68亿t/a,而长江中游湘、资、沅、澧四水在近10a与过去10a相比泥沙增加了50%[3];贵州省因流水侵蚀,土壤冲刷导致岩石裸露的石山荒漠化面积每年平均以9.1km2速度增加;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县因流水侵蚀所形成荒漠化面积占全县40%;浙江西部常山低丘岗地因流水侵蚀已达荒漠化程度的地区占水蚀面积61%[4]。与此同时,在西北干旱区的祁连山中段由于樵柴过牧,毁林开荒,1958~1983年间森林面积减少了16.5%,造成山区水汽减少,加之雪线上升,导致出山口径流在1965~1985年间以0.32亿m3/a的速度递减,进一步造成黑河中下游荒漠化发展,高台绿洲难利用土地面积在1981~1991年间以 收稿日期1995-10-23;收到修改稿日期:1996-02-07。  ①数据引自中央电视台1995年7月20日《焦点访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