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ΞΞΞΞ

石晓琳,常权纪

(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陕西安康 725000)

提 要:采用4种药剂对烟草黑胫病进行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烟株旺长初期尚未发病时开始用药,间隔期10d,喷药23次,4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150倍液和58%甲霜灵锰锌1∶600倍液防效最好,最终防效可达85.72%。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药剂防治;试验;防治效果

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是烤烟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安康产区烟草黑胫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安康地区烟田基本分布于海拔600800m地带,其中800m 以上海拔的烟田在各县(区)占到56%86%。由于产地周边植被好,森林覆盖度高,降雨频率高,空气湿度大,露珠在烤烟叶片上滞留时间长。晴朗天气,叶表面的露珠带到上午11时方完全散尽。这些条件都十分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许多田块发病率高达80%以上,病情指数达30.0以上。为此,筛选出市场上现有的对症药剂,探求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对稳定本区烤烟产量、质量、保证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田块与供试品种

试验点设在汉滨区坝河乡柯梁村陈家富的烟田中。试验地面积500m2,沙质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小麦。4月15日移栽,密度为1200株/666.7m2。供试品种为K326。

1.2 供试药剂及处理

a.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150倍液;

b.58%甲霜灵锰锌,1∶600倍液;

c.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d.90%晶体乙磷铝1∶150倍液;

e.清水对照(ck)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4种药剂及清水对照5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15个小区,每小区15m2,6行区。分3次用药,分别于2004年5月30日、6月10日、6月20日各喷药一次(第一次喷药时田间未发病),每次用药当天及用药后10d调查田间发病率与严重度。

1.4 严重度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茎基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1/2,或半数以下叶片或顶叶轻度凋萎,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病斑;

2级:茎基部病斑超过茎围的1/2,或(和)半数以上或部分腰叶以下叶片凋萎;

3级:茎基部病斑环绕茎围,或(和)2/3以上叶片或下二棚以上叶片凋萎;

4级:病株枯死。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三次田间调查统计结果显示:4种参试农药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月30日烟株进入旺长期时第一次喷药,此时尚未发病。6月10日第二次喷药时调查,药剂处理的发病率在05.26%之间,病情指数02.63,防效62.52%2 100%。6月20日第三次喷药时调查,不同药剂处理的发病率2.63%7.89%,病情指数1.323.95,防效70.02%90. 00%。第三次喷药后10d调查,四种药剂处理的发病率为5.26%10.53%,病情指数1.975.26,防效71.42%85. 72%。和对照相比,各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两项指标皆存在显著差异。4种药剂中,以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150倍液和58%甲霜灵锰锌1∶600倍液各时期防效最高,二者防效基本接近(表1)。

表1 不同药剂处理防治效果

处理

6月10日第二次喷药6月20日第三次喷药6月30日第三次喷药10d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发病率0 2.637.89 5.2621.05 2.63 2.637.897.8926.32 5.26 5.2610.537.8936.84病情指数0 1.32 1.97 2.6313.16 1.32 1.32 3.29 3.9519.74 1.97 1.97 3.95 5.2629.61防效10087.5162.5275.01-90.0090.0070.0270.02-85.7285.7271.4278.58-

(下转第50页)Ξ收稿日期:2005-04-26

叶片,集中深埋或销毁。

(3)保护利用天敌。注意保护小二星瓢虫、寄生蜂和草蛉等天敌,在施行化学防治时,尽量避免杀伤天敌。

(4)化学防治。药剂防治的有利防治时机是若虫出蛰盛期和卵孵化盛期。因此,玉兰树落叶后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玉兰树生长期重点防治初孵化的若虫,此时虫体裸露,对药剂十分敏感。可喷50%对硫磷、40%氧化乐果乳油等,对转移的初孵若虫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李修会,廉宝.临沂地区梨树蚧虫的发生及其防治[J].烟

台果树,1995,(3):8~9.[2] 徐志英,关崇梅,康克功.陕西柿树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

防治技术体系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72~

74.

[3] 歹富江.果园几种常见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山西

果树,2004(3):50.

[4] 李鑫.果蔬病虫害绿色防治丛书[M].西安:陕西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0.

[5] 李照会.农业昆虫鉴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6] 仵均祥.农业昆虫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7] 李鑫.园艺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上接第21页)

2.2 方差分析

对烟株发病高峰期的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各处理间是否差异显著。

2.2.1 F测验 经F测验结果表明,区组间F=2.54< F0.05(4.46),差异不显著,处理间F=18.76>F0.01(7.

01),差异极显著(表2)。

表2 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DF SS MS F F0.05F0.01

区组间256.3028.15 2.54 4.468.65

处理间4830.53207.6318.76333.867.01

误差888.5911.07

总变异14975.42

2.2.2 LSR测验 采用新复极差法(LSR测验)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处理a、b、c、d间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它们与对照e 差异在5%、1%水平上都达到极显著(表3、表4)。说明四种农药对预防烟草黑胫病均有效果,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a、b略优于处理c、d。

表3 L SR值计算(S X=1.92)

K2345 SSR0.05 3.26 3.39 3.47 3.52

SSR0.01 4.74 5.00 5.14 5.23

LSR0.05 6.26 6.51 6.66 6.67

LSR0.019.149.609.8710.04

表4 处理间差异

处理平均指数28.84(ck) 3.95 3.07 1.54

d 3.9516.8933

c 3.0717.77330.88

b 1.5419.0333 2.41 1.53

a 1.1019.74{33 2.85 2.070.443 讨论

(1)喷药预防的最佳时期是在旺长初期尚未发病时,预防效果最好的药剂是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150倍液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最终预防效果达85.72%,其次是90%乙磷铝晶体1∶150倍液,最终防效达78.58%。

(2)烟株感染黑胫病后,一般是难以恢复的,因此应重在预防,综合防治。鉴于土壤和雨水是该病的两个主要传播途径,对此,提出一些措施:

①合理轮作是防治黑胫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并注意不与茄科作物如马铃薯、辣椒、番茄等轮作换茬。②提倡早育苗、早移栽,使烟株易感病阶段避开6月中旬至7月份高温多雨季节,以减轻该病危害。近年来推广的双膜育苗、膜下移栽技术,将大田生育期提前了10d左右,使病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此外,育苗时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炼苗,增强烟苗抵抗力,对防治该病都有积极的意义。③对烟田实施土壤处理。可用9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于起垄和封窝前施药入土,亦可在培土后用敌克松药液喷洒茎部或根部灌浇。④采用地膜覆盖,高垄栽培以减少烟株基部积水,用不带病菌的清洁水进行灌溉,避免使用带菌有机肥。对于已发病田块,应在晴天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带出烟田烧毁或深埋,以阻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蔓延。

参考文献:

[1] 陈瑞泰.烟草病虫害防治[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2] 苏德成.烟草病虫害[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

[3] 成巨龙.烟草病虫害诊断与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7.

烟草黑胫病

烟草黑胫病 中文名称:烟草黑胫病 拉丁学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为害作物:烟草 病原菌形态特征:所引起的病害。菌丝无隔膜,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内生游动孢于,圆形或肾形,有侧生鞭毛两条。厚膜孢子圆形或卵形,萌发时产生芽管形成菌丝.卵孢子球形,黄色、厚膜 发病特点:黑胫病的流行主要由病菌特性,烟草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三因素所制约。寄主除不同烟草品种的抗性不同外,随株龄的增加其抗性增加,在现蕾期以前,茎基部组织柔嫩,为感病阶段,至现蕾后基部己本质化,即进入抗病阶段。高温、多湿有利于此病流行,24.5~32℃为侵染适温。在适温条件下,如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连续3-5天,田间即可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 中烟14、5008、革新一号G140、G28、NC82、NC89、金星6007、 (2)轮作换茬苗床地和烟田至少实行三年轮作。前作以禾本科为宜不要与切科蔬菜科轮作 (3)平整土地,越垅培土 (4)药剂防治苗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二三次,移栽时用95%敌克松350克,对细土15-25公斤拌匀,于移栽封高窝前及起垅培土前,把药土洒在烟株周围,立即覆土避免药剂光解。 (5)在培土后也可用500倍的70%敌克松液喷茎基或浇灌,效果更好。也可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亩施1公斤,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公斤,每株浇药液20~3~毫升,或于茎基部喷洒,隔10~15天再施药一次,可控制此病。 (4)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g/m2,拌10-12kg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移栽前用此药500-800倍液喷一次,做到带药移栽。移栽时用药50g/667m2与干细土拌匀,撒入穴窝。也可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667m2350-400g穴施。烟株培土后发病前采用局部保护的灌根方法向茎部及其土表施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 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90% 8 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1:150-200倍式波尔多液喷淋,隔15天喷一次。 烟草黑胫病及其综合防治 烟草黑胫病又称疫病,是我省烟草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产烟区一般发病率为5%一25%,严重田块高达6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严重威胁我省的烟草生产。

(新教材)2020生物同步导学人教第二册课后分层检测案9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Word版含解析

课后分层检测案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合格考全员做】 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分开研究 D.艾弗里提出了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解析: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证明该“转化因子”是DNA的科学家是艾弗里,他提取出S型细菌的蛋白质、多糖、DNA等与R型细菌混合,证明了只有加入DNA时,才可以实现R型细菌的转化。 答案:B 2.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D.细菌的拟核 解析:噬菌体侵入细菌只注入自身的DNA,其后的增殖是利用细菌的原料和场所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所以其外壳是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以细菌的tRNA为运载工具,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A 3.关于T2 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 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 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 都是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 噬菌体可利用宿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解析:T2噬菌体核酸中不含硫元素。T2 噬菌体不能寄生在

酵母菌细胞中。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T2噬菌体作为病毒,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进行增殖。 答案:D 4.[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保温时间不能过长,若保温时间太长则可能有含32P子代的噬菌体释放出来,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导致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放射性。用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理论上应存在于上清液中,但可能因搅拌不充分而使部分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后存在于沉淀物中。本实验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C 5.格里菲思用肺炎链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C.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解析:格里菲思的实验属于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只能证明S型细菌含有能让R型细菌转化形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答案:A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有害生物检测与鉴定》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姓名:王振国 学号: 112009327002366 院系:植物保护学院 任课老师:肖崇刚(教授) 时间: 2010年6月30日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王振国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 本文对烟草黑胫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及病原菌、流行与预测、综合防治以及运用生物技术的新发展、诱导烟草本身的抗性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综合防治,生物技术 Recent Research Advance for Tobacco black shank Wang Zhenguo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 a review on Tobacco black shank including its distribution and harm, its symptoms and pathogen, the regularity of its epidemic and prediction, its comprehensive defense and control, the new improvement of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ts occurring of induced resistances in different planting area. Key words:Tobacco black shank; Research progress;Comprehensive defense and control; Biotechnology 烟草黑胫病( Phytophora nicotiana Breda de Haan)是1896 年由Van Breda de Haan最早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目前烟草黑胫病是世界烟草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烟草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1]。烟草黑胫病具有发病率高,分布范围广,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等危害特点。1950 年,该病首次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发现,并且连续多年危害烟草的生产[2]。目前在我国各大种植烟区,黑胫病的发生都较为普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并结合当地的栽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导致黑胫病的病原产生了抗药性,防治难度加大。近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在病害流行与测报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成功开发出了一些新型制剂。 1. 分布与危害 烟草黑胫病是我国烟草主要病害之一,可以危害烤烟、晾烟、晒烟、白肋

病毒学论文--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摘要: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是拼贴之意)。19世纪末期人们已知有某种威胁烟草作物生存的疾病,但直到1930年才确知此病毒的存在。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Tobamovirus群。烟草花叶病和番茄花叶病早为一般所了解。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如今通过大量实验的积累,已总结出了大量的防治经验。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综合防治 前言: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产量和品质, 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 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烟草花叶病防治措施成为烟草生产上的迫切任务。此篇文章将对烟草花叶病毒作详细的介绍以及综合防治,综述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发展进程。 正文: 1烟草花叶病毒概论 1.1烟草花叶的分类地位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作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代表种,其研究始于一个多世纪前。Mayer(1886年)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并通过实验证明其汁液具有传染性。伊凡诺夫斯基(1892年)(D.1.Iwanowski)首次证明:TMV是由滤过性病原体(病毒)所引起的。1898年,“病毒学之父”——贝叶克林(Beijerinck)研究发现:TMV不属于细菌,也不是微小体,是一种可滤过性的病原,一种“传染活液”或“病毒”。斯坦利(w.M.Stanley)发现病原体是蛋白质,1935年他首次从病叶榨汁中分离到病毒状结晶,并发现这种蛋白质还含有核酸,并确定病原就是TMV。他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奖。1939年,贝杰林克(Kansche)借助电子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杆状的TMV粒体。此后,在病毒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将TMV作为一种模式材料,对病毒学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最早被提纯的病毒是TMV,最早被证明其RNA携带有遗传信息并具有侵染性是TMV。TMV也是第一个被发现可以自我组装的病毒,TMV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是第一个被测序的病毒蛋白。首例抗性转基因植株也是由TMvCp介导的。 1.2烟草花叶病毒的病原形态 TMV为杆状病毒,大小300*18(nm),病毒粒体存在一中央空洞区,直径4nm。核酸(RNA)和外壳蛋白是TMV病毒粒体仁要组分,2130个相同亚基组成外壳蛋白,每个亚基长7nm,含158个氨基酸,端部稍细,呈椭圆形,直径2.3nm,分子量为17.6kDa。亚基呈右手方向排列,呈单一螺旋状,螺旋间距为 2.3nm,一圈由16又1/3个亚基组成,共130圈,排3圈螺旋重复一次,所以

抗烟草花叶病毒研究综述

烟草花叶病毒生物防治研究综述 植检08-1 郑奕20080543 摘要: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类病害,每年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烟草花叶病毒是病毒病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病害。现有的化学药物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不佳,且对生态环境、人畜生存质量有负面影响。植物源农药因植物资源有限、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因素,难以商品化生产。因此,筛选、开发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是防治植物病毒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字:烟草花叶病毒;微生物源;防治 一、前言 植物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一类病原物,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小微生物之一。它是内含感染性核酸,外披蛋白质外壳的实体,其特征是能感染寄主细胞和通过感染引起病害现象[1]。常见的植物病毒病约有1000多种,多由716种病毒造成,危害仅次于真菌[2,3]。植物病毒病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危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由于病毒在植物细胞中绝对寄生,其复制所需的物质、能量、场所完全依赖寄主,且植物没有完整的免疫代谢系统,使得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较为困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因此病毒病的防治成了全球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植物病毒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人们对烟草花叶病毒(Ta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研究已经一个多世纪了,TMV 是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的代表种,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TMV除危害烟草外,还能侵染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龙葵等茄科植物[4],此外还能侵染葫芦科、蓼科、十字花科、豆科、黎科、菊科等30个科的300多种植物。烟草是在一种经济作物,由TMV 引起的烟草病害是世界各烟区的重要病毒病害,烟草花叶病严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据报道,全球每年仅因烟草花叶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就达1亿多美元[5]。 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很好的抗病毒药剂,为了寻找较好的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资源,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二、相关研究 1.1 抗植物病毒物质种类 1.1.1 化学合成的抗病毒物质 化学物质包括金属盐类,如硫酸锌、氯化钙等;有机化学物质,如类黄酮、水杨酸等;飘零和嘧啶类;氨基酸类;植物激素类;维生素类;蛋白质类。目前化学合成抗植物病毒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题专练-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7)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1、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2、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对叶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降解的步骤需要用蛋白酶 B.图中B型后代的组成是RNA B和蛋白A C.该实验证明了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证明的R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把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外壳分离后分别接种到正常烟草叶片上,那么发生烟草花叶病的应是() A.接种RNA的植株 B.接种蛋白质的植株 C.A或B D.A和B 4、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图,-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 B.据图推测, -RNA和+RNA均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过程②需要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D. -RNA和+RNA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 5、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6、将甲型病毒的RNA与乙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从烟草细胞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 ) A.甲型病毒的蛋白质和乙型病毒的RNA B.甲型病毒的RNA和乙型病毒的蛋白质 C.甲型病毒的蛋白质和甲型病毒的RNA D.乙型病毒的蛋白质和乙型病毒的RNA 7、遗传信息从RNA→RNA途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下列能够进行该信息传递的生物是 ( ) A.烟草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烟草花叶病毒 8、已知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会使烟草患花叶病,为了验证该病毒的核酸种类,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健康生长的生长状况相似的烟草幼苗若干、烟草花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RNA水解酶、蒸馏水及其他必需器材。 1.实验步骤: ①将生长状况相似的烟草幼苗均分为三组,编号为a、b、c。 ②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烟草花叶病毒,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 并将核酸均分为三份。 ③在适当条件下,__________。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及遗传物质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及遗传物质 知识梳理 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实验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2.病毒重建及其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果分析与结论:重组病毒产生的子代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病毒类型。 3.探索结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判断关于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说法的正误 (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烟草花叶病毒有T型和H型,将T型病毒的RNA与H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T型的蛋白质和T型的RNA(√) (3)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后可发生图中的④①②③过程(×) (4)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

2.判断关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说法的正误 (1)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2)细胞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3)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4)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考向探究遗传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分析 (1)探究思路 ①若探究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设法将物质分开,单独看作用。 ②若探究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利用酶的专一性。 (2)探究方法 ①分离提纯法:艾弗里及其同事做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缺点是物质纯度不能保证100%。 ②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有元素;将病毒的化学物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目的: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 ③病毒重组法: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验证实验。方法:将一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与另一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新组合,得到杂种病毒,用杂种病毒去感染宿主细胞。 ④酶解法:利用酶的专一性,如加入DNA水解酶,将DNA水解,观察起控制作用的物质是否还有控制作用。若“是”,其遗传物质不是DNA;若“否”,其遗传物质可能是DNA。 9.(2020·深圳高三调研)将甲细菌提取物(含A、B、C、D四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和活的乙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从培养基中分离出了活的甲细菌。在无法对上述四种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前提下,为确定A~D中是哪种物质能使乙细菌转化为甲细菌,请根据题意设计相关实验。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1)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寄主范围相当广泛,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该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如直接观测法、电子显微镜检测法、生物学测定法、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等的研究进展。随着植物种质资源的引进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对检测TMV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一种RNA病毒,病毒粒体为棒状,长度为300~310 nm、直径18 nm;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线形正义ssRNA,长6 300~6 600 nt;衣壳蛋白由一种多肽组成,分子质量为17~18 kDa。TMV 的寄主范围非常广,可侵染的植物达150多个属,主要是一些草本双子叶植物,包括蔬菜、花卉和烟草等,导致烟草和番茄等作物的严重危害[1]。烟草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因子,是烟叶出口所面临的挑战,同时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同条件下同种病毒的症表现状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病毒在烟叶上表现为相似的症状,烟草花叶病毒检测对于烟叶病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进一步识别病毒病害和防止病毒传播危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直接观测法 直接检查植株叶子和茎有无可见的病毒症状。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大多数病毒的寄主范围较广,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自然传播不需要介体生物,靠植株间的接触(或有时种子)传播。如在烟草上自苗期至大田期可连续发生,早期发病烟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幼苗被侵染后,新叶的叶脉颜色变浅,而后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苗期侵染的植株发育缓慢。大田期植株发病,除显示明脉、花叶症状以外,病叶上会形成疱斑,厚薄不匀;叶片出现各种畸形。其缺点是寄主植物出现症状需时较长,取得鉴定结果较慢,且有的病毒并不使寄主表现症状,无法检测[2]。 2 电子显微镜检测法 显微镜长期以来是研究细胞、病毒及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及结构的重要工具。烟草花叶病毒形态为直杆状,呈现为长300 nm、直径18 nm的圆柱形结构,其中心含有1个约4 nm的沟槽。该病毒蛋白外壳围绕1个约6 400个核苷酸的单股RNA形成。围绕单股RNA的蛋白亚基具有螺旋形结构,其螺距为2.3 nm。将感病材料制成超薄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取5 μL溶解在20 mmoL/L 磷酸缓冲液(pH值7.0)中的烟草花叶病毒(0.2 mg/mL),将其滴加在新鲜剥离的云母表面上,然后用0.5%的磷钨酸染色。所得样品用AFM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棒状的TMV拓扑结构。

2019-2020学年高三理综生物部分仿真试题二.doc

2019-2020学年高三理综生物部分仿真试题二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消耗氧气的场所和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一样的 B. 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 C. 生物个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RNA来实现 D. 仅保证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一定能保证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2.效应T细胞能释放一种插入到靶细胞膜上的成孔蛋白(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相关机理如下图,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穿孔素属于分泌蛋白,在其合成分泌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 高尔基体以及细胞膜 B.抗原首次进入人体,抗原必需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才能产生相应的效应T淋巴细胞 发挥作用 C.穿孔素参与调节的方式属于体液免疫,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由图可知穿孔素促进Na+内流进而改变细胞内渗透压,并且Na+内流需要消耗能量 3. 如图表示为人体睾丸中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图的一部分。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该图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变化,则AB段不一定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 若该图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数量变化,则BC段发生着丝点分裂 C. 若该图表示细胞内DNA的数量变化,则CD段可能不含等位基因 D. 细胞中若发生交叉互换,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不相同 4. 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导致H+排出到细胞壁,使细胞壁酸化,在酸性环境中使得膨胀素易 活化,使细胞伸长。如图是生长素(IAA)诱导植物细胞排出H+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 B.过程③开始的位点取决于DNA分子中的起始密码子位置 C.过程④中IAA的生理作用是诱导囊泡中H+—ATP酶运输到高尔基体 D.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专门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通过极性运输到的作用部位5. 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 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 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 数时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 D. 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6.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 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