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

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
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

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

简介:

黏液物质染色有多种方法,如AB-PAS 染色、黏液HID-AB 染色、标准阿利新蓝染色等。以上方法大多是利用阿利新蓝(Alcian)属于阳离子染料可与酸性基团结合,也即阿尔辛蓝与组织内含有的阴离子基团如羧基和硫酸根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这一原理。

Leagene 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属于化学修饰和阻断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含酒精的碱性溶液裂解耐酶唾液酸中的O-乙酰基,O-乙酰基的去除及唾液酸侧链羟基的形成恢复了唾液酸对PAS 的反应性。Alcian 染色液pH 值为2.5时,组织内的羧基电离,带有一个负电荷,与阿利新蓝中的阳离子形成盐键,使带有羧基的组织(如蛋白多糖/透明质酸以及上皮酸性黏蛋白)染色,主要用于鉴别黏蛋白中的酸性基团。

组成:

自备材料:

1、 系列乙醇

2、 恒温箱

3、 蒸馏水、去离子水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两张阳性对照片和两张实验切片均脱蜡至水。

2、 将一张阳性对照片和一张实验片入酸性甲醇溶液,孵育。另外的一张阳性对照片和一张实验片仅用去离子水孵育。

3、 流水冲洗。

4、 Alcian 染色液染色。

5、 流水冲洗。

6、 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染色结果: 编号 名称 DG0060 2×50ml Storage 试剂(A): 酸性甲醇溶液 50ml RT 试剂(B): Alcian 染色液 50m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未处理的硫酸黏蛋白、硫酸蛋白多

蓝色

糖、唾液粘蛋白、透明质酸

处理后的切片淡蓝色

注:处理后的残存的任何颜色都是由于存在硫酸黏蛋白和(或)硫酸蛋白多糖。注意事项:

1、处理时间超过4h有可能导致硫酸根水解。

2、需要阳性对照片以便验证甲基化程序的有效性。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F0111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0%)

DG0005 糖原PAS染色液

DM0007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IH0252 抗淬灭荧光封片剂

PE0103 Acr-Bis(30%,29:1)

TE0002 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PNP微板法)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类型汇编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 类型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类型 组蛋白和组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结构来调控基因的表达,目前已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染色质是一系列核小体相互连接成的念珠状结构。核小体的核心是由组蛋白 H2A、H2B H3、H4各两个分子构成的八聚体,在八聚体的表面缠绕有1.75圈的双螺旋DNA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由DNA连接,称为纤丝(fiber), 在纤丝部位结合有组蛋白分子H1。在组蛋白H1存在时,核小体之间紧密接触,形成直径为10nm的纤维状结构。这就是染色体构型变化的一级结构。在染色质中,DNA和组蛋白是染色质的稳定成分,组蛋白与DNA勺含量之比接近1 : 1 组蛋白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成分,通过带正电荷的氨基末端区域与带负电荷的DNA骨架相互作用,对基因的表达有重要调控作用。 染色体活性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机制是组蛋白的可逆共价修饰,通常容易发生在组蛋白H3和H4的N端尾部,组蛋白H2A和H2B的N和C末端,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泛素化和小分子类泛素化修饰,这些翻译后修饰可改变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调控复合物与染色质结合的能力及染色质重塑,进而影响着细胞的多种功能。 1?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是由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hist on emethyltra nsferase ,HMT完成的。甲基化可发生在组蛋白的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上,而且赖氨酸残基能够发生单、双、二甲基化,而精氨酸残基能够单、双甲基化,这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极大地增加了组蛋白修饰和调节基因表达的复杂性。甲基化的作用位点在赖氨酸

(Lys)、精氨酸(Arg)的侧链N原子上。组蛋白H3的第4、 9、27和36位,H4的第20位Lys, H3的第2、17、26位及H4的第3位Arg都 是甲基化的常见位点。研究表明?,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种相对动态的标记,精氨酸甲基化与基因激活相关,而H3和H4精氨酸的甲基化丢失与基因沉默相关。相反,赖氨酸甲基化似乎是基因表达调控中一种较为稳定的标记。例如,H3第4位的赖氨酸残基甲基化与基因激活相关,而第9位和第27位赖氨 酸甲基化与基因沉默相关。此外,H— K20的甲基化与基因沉默相关,H3- K36 和 H3-K79的甲基化与基因激活有关。但应当注意的是,甲基化个数与基因沉默和激活的程度相关。 2?乙酰化 组蛋白乙酰化主要发生在H3 H4的N端比较保守的赖氨酸位置上,是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协调进行。组蛋白乙酰化呈多样性,核小体上有多个位点可提供乙酰化位点,但特定基因部位的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以一种非随机的、位置特异的方式进行。乙酰化可能通过对组蛋白电荷以及相互作用蛋白的影响,来调节基因转录。早期对染色质及其特征性组分进行归类划分时就有人总结指出:异染色质结构域组蛋白呈低乙酰化,常染色质结构域组蛋白呈高乙酰化。最近有研究发现,某些HAT复合物含有一些常见的转 录因子,某些HDAC复合物含有已被证实的阻遏蛋白。这些发现支持了高乙酰化与激活基因表达、低乙酰化与抑制基因表达有关的看法。 3. 磷酸化 组蛋白H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两个丝氨酸残基SerlO和Ser28发生了磷酸化作用。Ser10磷酸化组蛋白H3首先出现在G2晚期的核周缘,Ser28磷酸化组蛋白

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

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 简介: 黏液物质染色有多种方法,如AB-PAS 染色、黏液HID-AB 染色、标准阿利新蓝染色等。以上方法大多是利用阿利新蓝(Alcian)属于阳离子染料可与酸性基团结合,也即阿尔辛蓝与组织内含有的阴离子基团如羧基和硫酸根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这一原理。 Leagene 黏蛋白染色液(温和甲基化法)属于化学修饰和阻断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含酒精的碱性溶液裂解耐酶唾液酸中的O-乙酰基,O-乙酰基的去除及唾液酸侧链羟基的形成恢复了唾液酸对PAS 的反应性。Alcian 染色液pH 值为2.5时,组织内的羧基电离,带有一个负电荷,与阿利新蓝中的阳离子形成盐键,使带有羧基的组织(如蛋白多糖/透明质酸以及上皮酸性黏蛋白)染色,主要用于鉴别黏蛋白中的酸性基团。 组成: 自备材料: 1、 系列乙醇 2、 恒温箱 3、 蒸馏水、去离子水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两张阳性对照片和两张实验切片均脱蜡至水。 2、 将一张阳性对照片和一张实验片入酸性甲醇溶液,孵育。另外的一张阳性对照片和一张实验片仅用去离子水孵育。 3、 流水冲洗。 4、 Alcian 染色液染色。 5、 流水冲洗。 6、 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染色结果: 编号 名称 DG0060 2×50ml Storage 试剂(A): 酸性甲醇溶液 50ml RT 试剂(B): Alcian 染色液 50m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未处理的硫酸黏蛋白、硫酸蛋白多 蓝色 糖、唾液粘蛋白、透明质酸 处理后的切片淡蓝色 注:处理后的残存的任何颜色都是由于存在硫酸黏蛋白和(或)硫酸蛋白多糖。注意事项: 1、处理时间超过4h有可能导致硫酸根水解。 2、需要阳性对照片以便验证甲基化程序的有效性。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DC0032 Masson三色染色液 DF0111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10%) DG0005 糖原PAS染色液 DM0007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IH0252 抗淬灭荧光封片剂 PE0103 Acr-Bis(30%,29:1) TE0002 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PNP微板法)

伊红染色液溶液的配制方法

伊红染色液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华越洋伊红染色液:100ml 伊红染料配方较多在常规配方中,有的染色效果好,但操作较繁琐,且消耗较多试剂。有的操作简单,但染色时间长,染液有效期短,常需加入冰醋酸,但加入剂量不易掌握,量少达不到促染作用,加入过多染液易沉淀,且引起色调不正,特别是容易褪色,染色结果不能长期保存。为此,对伊红Y染色液配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染色性质稳定、着色力强且持久颜色鲜艳等优点; 制备方法:伊红Y1G,蒸馏水90ML,苦味酸饱和水溶液10ML。将蒸馏水加入伊红,待其全部溶解后,加入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染色结果观察:染色时间0.5-1分钟。伊红所着的颜色鲜艳,层次分明,与蓝色的细胞核对比突出。 伊红Y(四嗅荧光素二钠盐,分子式:C20-H6O5Br4NO2)是一种酸性红色胞浆性染料,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度远大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它在溶液反应中,由于钠离子的存在而呈碱性状态。苦味酸[分子式:(NO2)3C6HOH]是一种较强的酸性染料,它的颜色是由硝基发色团所致,染色性能是由羟基助色团产生的。苦味酸具有三种作用:1本身是一种胞浆染料,具有染色作用。2又是一种酸,加入伊红Y染色液中,使染色造成比胞浆等电点略为酸性的环境,抑制了部分氨基酸中羟基官能团,从而使氨基酸中氨基官能团和酸性染料结合,增加了染液与组织间的亲和力,起到促染作用。3苦味酸又是一种氧化剂,在染色体中经过氧化物作用后,使染色剂与组织成份结合的更牢固。组织着色鲜艳,染色后不易褪色,因而切片可长期保存。 华越洋伊红染色液操作简单,不使用汞、甲醇等有毒试剂,可以用于组织切片或培养细胞的染色。 本伊红染色液染色后细胞浆呈粉红色或红色。 本染色液可以和免疫荧光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配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在本伊红染色液染色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或其它染料的染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免疫组化染色后再进行伊红复染。 本染色液可以重复使用,直至认为效果不佳时再换用新的染色液。一个包装的本染色液至少可以染色200个样品。

常用染色液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 1、吕氏(Loeffler)美蓝染色液 A液:美蓝(Methylene blue) 0.3 克95%酒精毫升 B液:氢氧化钾(KOH) 0.01 克蒸馏水100 毫升分别配制A液和B液,然后混合即成。 2、齐氏(Ziehl)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A液: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 0.3 克95%酒精10.O 毫升 B液:石炭酸(苯酚) 5.0 克蒸馏水95 毫升 将碱性复红溶于95%酒精中,配成A液。将石炭酸溶于蒸馏水中,配成B液。将两者混合即成。 3、结晶紫染色液(Huclker改订)A液:结晶紫(Crystai violet) 2.5 克95%酒精25.0 毫升 B液:草酸铵(NH4)2C2O4H2O 1.0 克蒸馏水100 毫升 将结晶紫研细后,加入95%酒精,使之溶解,配成A液。将草酸铵溶于蒸馏水,配成B液。两液混合即成。 4、路戈氏(LugoI)碘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碘1.0克碘化钾2.0克蒸馏水300毫升 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溶时可稍加热,最后加足蒸馏水量。 5、番红染色液(革氏鉴别染色用)番红O(Safranin O) 2.0克蒸馏水100毫升 6、孔雀绿染色液(芽孢染色用)孔雀绿(Malachite green) 5.0克蒸馏水100毫升先将孔雀绿研细,加少许95%酒精溶解,再加蒸馏水。 7、Dorner黑素液(英膜染色用)黑素(Nigrosin) 10.0克蒸馏水100毫升福尔马林(40%甲醛) 0.5毫升将黑素在蒸馏水中煮沸5分钟,加入福尔马林作为防腐剂,用玻璃棉过滤。 8、刚果红染色液刚果红(Congo red) 2.0克蒸馏水100毫升 9、稀释结晶紫染液(放线菌染色用)结晶紫染色液(同3) 5.0毫升蒸馏水95.0 10、乳酸石碳酸棉蓝染色液(真菌制片,短期保存)石炭酸10.0克甘油20.0毫升乳酸(比重l.21) 10.0毫升棉蓝0.02克蒸馏水10.0毫升将碳酸加在蒸溜水中加热溶化,加入乳酸和甘油,最后加入棉蓝,溶解即成。 11动物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HE)染色:二甲苯Ⅰ, Ⅱ各10 min,依次进入无水乙醇、950 mL/L, 900 mL/L, 800 mL/L及700 mL/L的酒精各5 min,蒸馏水洗;入苏木精染液10 min,盐酸酒精分色4 s,自来水洗10 min;依次入700 mL/L, 800 mL/L及900 mL/L酒精各5 min,入伊红染液染色 10 min;入950 mL/L及无水乙醇Ⅰ, Ⅱ各5 min, 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封片. 一、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⒈碘-碘化钾(I2-KI)溶液能将淀粉染成蓝紫色,蛋白质染成黄色,也是植物组织化学测定的重要试剂。 配方:碘化钾2g ;蒸馏水300ml ;碘1g 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全溶解后再加碘,振荡溶解后稀释至300m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内。用时可将其稀释2-10倍,这样染色不致过深,效果更佳。 ⒉苏丹Ⅲ(sudanⅢ或Ⅳ)能使木栓化、角质化的细胞壁及脂肪、挥发油、树脂等染成红色或淡红色,是著名的脂肪染色剂。 配方:(1)苏丹III或苏丹Ⅳ干粉0.1g ;95%酒精10ml ;过滤后再加入10ml甘油(2)先将0.1g苏丹III或IV溶解在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 (3)苏丹III 70%乙醇的饱和溶液。 ⒊1%醋酸洋红(aceto carmine)酸性染料,适用于压碎涂抹制片,能使染色体染成深红色,细胞质成浅红色。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吕氏(Loefflev)美蓝染色液 A液:2%美蓝(Methylene blue)95%酒精溶液 B液:10%KOH溶液 取A液30ml、B液0.1ml与100ml蒸馏水混合。 2.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A液:4%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95%酒精溶液 将碱性复红在研钵中研磨后,逐渐加入95%酒精,继续研磨使其溶解、 配成A液。 B液:5%石炭酸溶液 取A液10ml、B液90ml混合即可。一般可将此溶液稀释5-10倍使用。 但稀释液易变质失效,一次不宜多配。 3.革兰氏(gram)染色液 (1)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A液:1%结晶紫(Crystal violet)95%酒精溶液 B液:1%草酸铵(Ammonium oxalate)溶液 取A液20mlB液80ml,静置48/小时后使用。 (2)路哥氏(Lugol)碘液: 碘片1.0g、碘化钾2.0g、蒸馏水300ml 先将碘化钾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将碘片溶解在碘化钾溶液另,待碘全部 溶解后,加够水即成。 (3)95%酒精溶液 (4)蕃红(沙黄)复染液: 2.5%蕃红(Safranlne O)95%酒精溶液。 取此液10ml与90ml蒸馏水混匀即成。 4.芽孢染色液 (1)5%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溶液。 (2)0.5%蕃红溶液。 (3)苯酚品红溶液 称取11g碱性品红溶于100ml无水酒精中。 再取上述溶液10ml与100ml 5%的苯酚溶液混合,过滤备用。 (4)黑色素(nigrosin)溶液 10%黑色素溶液,置沸水浴中30min后,滤纸过滤二次,补加水到100ml,

组蛋白甲基化的功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组蛋白甲基化的功能 导语: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想让自己健康长寿,必须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所以有很多人,想全面了解一下组蛋白甲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想让自己健康长寿,必须要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所以有很多人,想全面了解一下组蛋白甲基化的功能,为了你能了解的更详细,就来一起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希望你能了解更多。 甲基化的功能 甲基化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种重要的修饰,调节基因的表达和关闭,与癌症、衰老、老年痴呆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最常见的甲基化修饰有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 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研究证实,CpG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的甲基化导致了人体1/3以上由于碱基转换而引起的遗传病。DNA甲基化主要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和少量的N6-甲基腺嘌呤(N6-mA)及7-甲基鸟嘌呤(7-mG)。在真核生物中,5-甲基胞嘧啶主要出现在CpG序列、CpXpG、CCA/TGG和GATC中。 DNA甲基化是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MT) 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的过程。DNA甲基化可以发生在腺嘌呤的N-6位、胞嘧啶的N-4位、鸟嘌呤的N-7位或胞嘧啶的C-5位等。但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5’-CpG-3’的C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5mC)在哺乳动物中CpG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分散于DNA序列中;另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关于组蛋白、甲基化、CHIP-Seq、结合位点、转录因子

关于组蛋白、甲基化、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CHIP-Seq 1)染色质:真核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内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的基本化学成分为脱氧核 糖核酸核蛋白(核蛋白就是由DNA或RNA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主要由DNA和组蛋白构成,也含有少量的非组蛋白和RNA。由于它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色,所以称为染色质。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染色质经过螺旋、折叠,包装成了染色体。 2)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 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这时染色质的压缩包装比(packing ratio)为6左右,即DNA 由伸展状态压缩了近6倍。200 bp DNA为平均长度;不同组织、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及同一细胞里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中,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核心外面的DNA长度是不同的。如真菌的可以短到只有154 bp,而海胆精子的可以长达260bp,但一般的变动范围在180bp到200bp之间。在这200bp中,146 bp是直接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核心外面,这些DNA不易被核酸酶消化,其余的DNA是用于连接下一个核小体。连接相邻2个核小体的DNA分子上结合了另一种组蛋白H1。组蛋白H1包含了一组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其数量相当于核心组蛋白的一半,所以很容易从染色质中抽提出来。所有的H1被除去后也不会影响到核小体的结构,这表明H1是位于蛋白质核心之外的。 3)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由染色质经螺旋折叠形成,呈线状或棒状。 4) 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 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这两个阶段所占的时间相差较大,一般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10%。细胞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分裂期又分为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和分裂末期。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过程。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按先后顺序划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时期,在前期和中期之间有时还划分出一个前中期。 5) 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时边解旋编复制。 6) 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指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 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 7) 同源染色体:二倍体细胞中染色体以成对的方式存在, 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且形态、大小相同,并在减数分裂前期相互配对的染色体。含相似的遗传信息。 8) 组蛋白:一组进化上非常保守的碱性蛋白质,其中碱性氨基酸(Arg,Lys)约占25%,存 在于真核生物染色质,分为5种类型(H1,H2A,H2B,H3,H4),后4种各2个形成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心,占核小体质量的一半。组蛋白的基因非常保守。亲缘关系较远的种属中,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氨基酸序列都非常相似。 9) 甲基化(methylation):从活性甲基化合物(如S-腺苷基甲硫氨酸)上催化其甲基转移到其 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甲基化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种重要的修饰,调节基因的表达和关闭,与癌症、衰老、老年痴呆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最常见的甲基化修饰有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MT) 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

GUS染色液配制

G U S染色液配制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染色液配制 1)X-Gluc母液:X-Gluc,用N-N-二甲基酰胺(DMF)配成20mM的贮存液,分装成每管100μL,保存于-20℃。 2)X-Gluc基液(50mM PBS,)。配制方法: 50mM NaH2PO4·100ml; 50mM Na2HPO4 100ml共同溶解; Na2EDTA (10mM,372mg), Triton-100(%,100μl), K3 [Fe(CN) 6] (铁氰化钾)(,) K4 [Fe(CN) 6] (亚铁氰化钾)(,) 染色液:50μl X-Gluc母液+450μl基液 需要试剂:5-溴-4-氯-3-吲哚-β-葡萄糖苷酸酯(X-Gluc);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 NaH2PO4; Na2HPO4 ; Na2EDTA ;Triton-100; K3 [Fe(CN) 6] (铁氰化钾); K4 [Fe(CN) 6] (亚铁氰化钾) 二染色方法: 1.将准备好的试材浸泡在染液,于25—37℃保温1小时至过夜。 2.叶片等绿色材料转入70%乙醇中脱色2—3次,至阴性对照材料呈白色。 3.肉眼或显微镜下观察,白色背景上的蓝色小点即为Gus表达位点。

三实验原理 适宜的反应条件下,β- 葡萄糖苷酸酶(GUS)可将X-Gluc水解成蓝色物质,因此具有GUS活性的部位或位点呈现蓝色或蓝色斑点,可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到。 gus基因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报告基因,是β-D-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其表达产物β-葡萄糖苷酸酶 (GUS)能催化裂解一系列的β-葡萄糖苷酸,它可以将5-溴-4-氯-3-吲哚-β-葡萄糖苷酸酯(X-Gluc)分解为蓝色的物质,也可以将4-甲基-伞形花酮-β-D-葡萄糖苷酯(4-MUG)分解为蓝色物质。其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稳定,且背景活性低。 gus基因的最大优点是它能测定外源基因表达的具体细胞和组织部位,这是其它报告基因所不能及的。 四注意事项 用于染色的植物材料的制备方法要因涉及的特定组织和器官的不同而异。例如,拟南芥的根、花和叶片以及烟草幼苗的根就可以不作任何预处理而直接染色。但是像烟草和马铃薯这些植物的茎和叶就必须在染色前切成薄片(1- 3mm)。当操作大的组织和样品时,可以选用真空渗入法来帮助底物和酶渗入细胞。

组蛋白甲基化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Histone Methylation Research technology 文璐综述张纯陈燕审校 【摘要】基因组含有两类遗传信息,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即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另一类是表观遗传学信息,它提供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执行遗传信息的指令。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其检测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本文对目前使用的组蛋白甲基化检测方法进行综【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组蛋白甲基化;检测;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以不涉及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调控信息传递为主要研究内容。“组蛋白密码”是其重要部分 [1]。核心组蛋白上的共价修饰,在真核细胞的染色质结构重塑和基因表达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2]。组蛋白甲基化作为一个关键调节因素,被认为在基因表达的抑制或者活化,以及染色体结构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在细胞核内,组蛋白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处于动态平衡,两过程分别由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催化[3]。由此得知,组蛋白甲基化的位点和状态与两种酶的含量及活性密不可分。 近年来,组蛋白甲基化方面的检测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一些独特的新实验技术已开始运用。本文对目前用于组蛋白甲基化及其相关酶类检测技术与方法作一篇综述。 组蛋白甲基化及其相关酶 1.组蛋白甲基化是指发生在H3和H4组蛋白N端精氨酸或者赖氨酸残基上的甲基化。目前发现24个组蛋白甲基化位点。甲基化可以是单=位点、双位点或三位点 [4],共有3×1011种组蛋白甲基化组合状态。生物体则以组蛋白密码的方式发挥着各种生物功能。真核模型系统中,组蛋白H3K4、H3K36、H3K79甲基化与可遗传转录活力相关。在K9、K27发生的赖氨酸甲基化同基因抑制相关。甲基化的H3K9被发现与异染色质蛋白质-1结合在着丝粒周围,也见于其他遗传性染色体抑制区域,与着丝粒周围染色质凝集和X染色体失活有关[2]。综上所述,组蛋白甲基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异染色质形成、基因印记、X染色质失活和转录调控方面。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研究进展 -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第22卷 第2期2010年2月 Vol. 22, No. 2Feb., 2010 文章编号 :1004-0374(2010)02-0109-06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研究进展 徐龙勇,陈德桂*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摘 要: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2004年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 组蛋白的甲基化也是一个可逆的修饰过程,并由此掀起了人们对组蛋白去甲基化研究的热潮。该文主要从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鉴定、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功能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阐述,并就该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生理功能;组蛋白甲基化;表观遗传学中图分类号:R730.2; Q512.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histone demethylases XU Long-yong, CHEN De-gu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Histone methylation, as one of the major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was considered a stable modifica-tion until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irst histone demethylase in 2004.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stone demethylases and the studies of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Key words: histone demethylase; biological function; histone methylation; epigenetics 收稿日期:2009-07-13;修回日期:2009-08-21基金项目:上海市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0859531331); “上海浦江人才”资助项目(07573036)*通讯作者:E-mail :cd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0411614374.html,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逐渐兴起。自2004年第一个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被发现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研究背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鉴定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并对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研究进行展望。 1 组蛋白去甲基化的研究背景 1.1 表观遗传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完成和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近代基因概念的内涵。然而, 阐明在特定的条件下,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依赖的调控信息及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更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核心问题,是结构基因组之后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表观遗传学正是研究在不涉及DNA 序列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基因组的 修饰,而这种修饰不仅可以影响个体的发育,而且还可以遗传下去[1], 因此是研究基因组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领域之一。表观遗传有三个相关的概念:(1)可遗传的,即这类通过改变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传递;(2)可逆性的基因表达调控;(3)没有DNA 序列变化或者不能用DNA 序列的变化解释。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会使基因错误地表达,引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和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因此表观遗传修饰对于研究个体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2-4]。 当前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四个方面: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二:常用固定液和染色液的配制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 番红水液 番红0.1g溶入蒸馏水,定溶至100ml。 2. 番红酒液 番红0.5g或1g溶入50%酒精,定溶至100ml。 3. 固绿染液 固绿0.1g溶入95%酒精,定溶至100ml。 4. 碘-碘化钾染液 碘化钾溶入100ml蒸馏水,再加入1g碘,溶解后即可使用。 5. 苏丹Ⅲ(或Ⅳ)染液 将0.1g苏丹Ⅲ或Ⅳ溶解在50ml丙酮中,再加入70%酒精50ml。6.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原液A:将3g碱性品红溶入100ml 70%酒精,此液可长期保存。原液B:将10mlA液加入到90ml 5%苯酚水溶液中。 原液C:将55mlB液加入到6ml的冰醋酸和6ml的38%的甲醛中。染色液:取C液20ml,加45%冰醋酸80ml,充分混匀,再加入1g 山梨醇,放置14天后使用,可保存3年。 7. 间苯三酚染液 将5g间苯三酚溶入100ml 95%酒精(若溶液呈黄色,即为失效)。 8. 中性红染液

将0.1g中性红溶入100ml蒸馏水,用时稀释10倍。 9. 钌红染液 将5~10mg钌红溶入25~50ml蒸馏水,现用现配。 10.龙胆紫染液 将0.2g龙胆紫溶入100ml蒸馏水。现常用结晶紫代替。必要时可将医用紫药水稀释5倍后代用。 11.铁醋酸洋红染液 先将100ml 45%醋酸水溶液置入200ml的锥形瓶中煮沸,移去火苗,然后慢慢地分多次加入1g洋红粉末(切记不可一次倒入)。待全部倒入后,再煮沸1~2min,并悬入一生锈的小铁钉于染液中,过1min 后取出,使染色剂略含铁质,以增加染色性能。静置12h后过滤于棕色瓶中备用(置于避光处)。 12.苏木精染液 苏木精的配方很多,常用的有如下3种: 配方Ⅰ:苏木精水溶液 0.5g苏木精溶入1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静置24h后可使用。 配方Ⅱ:代氏苏木精(Delarfield’s haematoxylin) 甲液:苏木精1g + 无水酒精6ml 乙液:硫酸铝铵(铵矾)10g + 蒸馏水100ml 丙液:甘油25ml + 甲醇25ml 分别配制甲、乙两液,将甲液一滴滴地加入乙液中,充分搅拌后,放入广口瓶中用纱布蒙住瓶口,置于温暖和光线充足处7~10天,再加

组蛋白甲基化与脂肪生成

组蛋白甲基化与脂肪形成 摘要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很多基因的表达受到表观遗传的调控。组蛋白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人们对其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组蛋白甲基化可以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及脂肪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脂肪组织的形成。该文综述了脂肪形成过程中组蛋白甲基化及去甲基化表观调控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脂肪组织组蛋白甲基化的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组蛋白甲基化;脂肪形成;基因表达;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占所有糖尿病的90%-95%,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首要危险因素;肥胖还能增加某些类型癌症的发病风险,包括乳腺癌、肾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肝癌、大肠癌、黑色素瘤等(1);最近有研究表明肥胖可加速人类肝脏的衰老(2)。研究脂肪形成的分子机制将为治疗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肥胖和脂代谢障碍疾病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组蛋白甲基化可以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及脂肪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组蛋白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与基因转录调控、异染色质的形成、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等密切相关。(3)组蛋白甲基化的异常与多种人类疾病如肿瘤的发生等相关(4)。与乙酰化不同,组蛋白甲基化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可以完全相反,有时促进基因表达,有时却抑制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取决于甲基化的位点和甲基化的程度。如H3K4甲基化与基因激活有关,而H3K9和H3K27甲基化与基因沉默相关(3, 5)。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是由一类含有SET结构域、被称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s)的蛋白质来催化的。SET结构域由最早发现表达这三个结构域的3个基因来命名,分别为Su(var)3?9, Enhancer of zeste (E(z))和trithorax (trx)(6)。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s)分为两个家族,分别是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HKMTs)和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从Suv39h1第一次被人们发现,很多HMTs相继被人们发现目前已经发现和证实有大概700 多种含SET 结构域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其中人源的就有100多种。组蛋白的甲基化是一种可逆过程,2004年第一个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DM)的发现(7)使人们认识到甲基化修饰是被动态调节的。根据催化反应活性中心的不同可以将现在已发现的去甲基化酶分为两个家族:LSD1和含有JmjC结构域的蛋白质。前者含有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 常用染色剂的配方 (一)天然染料 1、苏木精(Hematoxylin)苏木精是从南美的苏木(Haematoxylon campechianum)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来的一种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之一。苏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须暴露在通气的地方,使他变成氧化苏木精(又叫苏木素)后才能使用,这叫做“成熟”。苏木精的“成熟”过程需时较长,配置后时间愈久,染色力愈强。被染材料必须经金属盐作媒剂作用后才有着色力。所以在配制苏木精染剂时都要用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按、钾明矾和铁明矾等。苏木精是淡黄色到锈紫色的结晶体,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和甘油,是染细胞核的优良材料,他能把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分化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分化时组织所染的颜色因处理的情况而异,用酸性溶液(如盐酸—酒精)分化后呈红色,水洗后仍恢复青蓝色,用碱性溶液(如氨水)分化后呈蓝色,水洗后呈蓝黑色。 2、洋红(Carmine)洋红又叫胭脂红或卡红。一种热带产的雌性胭脂虫干燥后,磨成粉末,提取出胭脂红,再用明矾处理,除去其中杂质,就制成洋红。单纯的洋红不能染色,要经酸性或碱性溶液溶解后才能染色。常用的酸性溶液有冰醋酸或苦味酸,碱性溶液有氨水、硼砂等。洋红使细胞核的优良染料,染色的标本不易褪色。用作切片或组织块染都适宜,尤其适宜于小型材料的整体染色。用洋红配成的溶液染色后能保持几年。洋红溶液出现浑浊时要过滤后再用。 3、靛蓝洋红(Indigo carmine)是由木蓝(Indigofera)提出的靛蓝(Indigo)加上亚硫酸钠而成。为蓝色酸性染料,作为细胞质的染色剂。常与苦味酸合成苦味酸靛蓝洋红(picro-indigo-carmine),呈绿色,可与碱性品红作对比染色。 4、地衣红(Orcein)是由地衣(Lecanora parella)中取得的染料,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染色。植物细胞学中应用较多,尤其对于某些植物的染色体染色,效果比醋酸洋红更好。配制方法与洋红相似,通常也多溶入醋酸中(2.2%)染色。现在已多用其人工合成染料。 (二)人工染料 人工染料,即苯胺染料或煤焦油染料,种类很多,应用极广。它的缺点是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苯胺蓝、亮绿、甲基绿等更易褪色。在制片中注意掌握酸碱度,并避免日光直射,也能经几年不褪色。 1、酸性品红(Acid fuchsin)酸性品红是酸性染料,呈红色粉末状,能容于水,略溶于酒精(0.3%)。是良好的细胞制染色剂,在动物制片上应用很广,在植物制片上用来染皮层、髓部等薄壁细胞和纤维素壁。它跟甲基绿同染,能显示线粒体。组织切片在染色前先浸在带酸性的水中,可增强它的染色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类型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类型 组蛋白和组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结构来调控基因的表达,目前已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染色质是一系列核小体相互连接成的念珠状结构。核小体的核心是由组蛋白H2A 、H2B、H3 、H4各两个分子构成的八聚体, 在八聚体的表面缠绕有圈的双螺旋DNA。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由DNA连接, 称为纤丝(fiber), 在纤丝部位结合有组蛋白分子H1。在组蛋白H1存在时,核小体之间紧密接触,形成直径为10nm的纤维状结构。这就是染色体构型变化的一级结构。在染色质中, DNA 和组蛋白是染色质的稳定成分,组蛋白与DNA的含量之比接近 1∶1 。组蛋白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成分,通过带正电荷的氨基末端区域与带负电荷的DNA骨架相互作用, 对基因的表达有重要调控作用。 染色体活性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机制是组蛋白的可逆共价修饰,通常容易发生在组蛋白 H3和H4的N端尾部,组蛋白H2A和H2B的N和C末端,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ADP-核糖基化,泛素化和小分子类泛素化修饰,这些翻译后修饰可改变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调控复合物与染色质结合的能力及染色质重塑,进而影响着细胞的多种功能。 ⒈甲基化 组蛋白甲基化是由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histonemethyltransferase,HMT)完成的。甲基化可发生在组蛋白的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上,而且赖氨酸残基能够发生单、双、三甲基化,而精氨酸残基能够单、双甲基化,这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极大地增加了组蛋白修饰和调节基因表达的复杂性。甲基化的作用位点在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的侧链N原子上。组蛋白H3的第4、9、27和36位,H4的第20位Lys,H3的第2、l7、26位及H4的第3位Arg都是甲基化的常见位点。研究表明·,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种相对动态的标记,精氨酸甲基化与基因激活相关,而H3和H4精氨酸的甲基化丢失与基因沉默相关。相反,赖氨酸甲基化似乎是基因表达调控中一种较为稳定的标记。例如,H3第4位的赖氨酸残基甲基化与基因激活相关,而第9位和第27位赖氨酸甲基化与基因沉默相关。此外,H4—K20的甲基化与基因沉默相关,H3—K36和H3—K79的甲基化与基因激活有关。但应当注意的是,甲基化个数与基因沉默和激活的程度相关。 ⒉乙酰化 组蛋白乙酰化主要发生在H3、H4的N端比较保守的赖氨酸位置上,是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协调进行。组蛋白乙酰化呈多样性,核小体上有多个位点可提供乙酰化位点,但特定基因部位的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以一种非随机的、位置特异的方式进行。乙酰化可能通过对组蛋白电荷以及相互作用蛋白的影响,来调节基因转录。早期对染色质及其特征性组分进行归类划分时就有人总结指出:异染色质结构域组蛋白呈低乙酰化,常染色质结构域组蛋白呈高乙酰化。最近有研究发现,某些HAT复合物含有一些常见的转录因子,某些HDAC复合物含有已被证实的阻遏蛋白。这些发现支持了高乙酰化与激活基因表达、低乙酰化与抑制基因表达有关的看法。 3.磷酸化 组蛋白H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两个丝氨酸残基Ser10和Ser28发生了磷酸化作用。Ser10磷酸化组蛋白H3首先出现在G2晚期的核周缘,Ser28磷酸化组蛋白H3紧随其后出现,两个位点的磷酸化在中期到达高峰,并扩展到染色体的所有部分。当细胞有丝分裂进入后期和末期,组蛋白H3Ser28的磷酸化逐渐消退,而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的荧光信号也逐渐从染色体上消失,此时在纺锤体中央部位出现Ser10磷酸化H3.研究结果表明,组蛋白H3Ser10和Ser28的磷酸化与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凝集和解凝集过程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Ser10和Ser28这两个位点发生磷酸化作用,可使组蛋白H3氨基末端的正电荷数降低,改变了组蛋白一DNA间的相互作用,这可能是导致染色质变构凝集的原因之一。根据激光共聚

苏木精苏木素染色液溶液配制方法

华越洋苏木素(苏木精) 染色液的配制 各类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 Harry`s苏木素苏木素1g 无水酒精10ml 硫酸铝钾20g蒸馏水200ml氧化汞冰醋酸8ml分别用无水酒精溶解苏木素,蒸馏水加热溶解硫酸铝钾,然后两液混合并煮沸,加入氧化汞,继续加热和搅拌至溶液为深紫色,立即冷却,恢复至室温后过滤备用。 (2) 改良Lillie-Mayer`s苏木素苏木素无水酒精20ml硫酸铝钾5g蒸馏水 330ml碘酸钠250mg甘油150ml冰醋酸10ml 分别用无水酒精溶解苏木素,蒸馏水溶解硫酸铝钾,然后两液混合后,依次加入碘酸钠、甘油和冰醋酸。 (3) Mayer`s苏木素苏木素100mg 蒸馏水100ml碘酸钠20mg硫酸铝铵5g柠檬酸100ml水合氯醛5g用蒸馏水溶解苏木素后,依次加入碘酸钠、硫酸铝铵和水合氯醛,过滤后备 (4)Ehrlich氏苏木素(1886) 苏木素1g 无水酒精50ml 甘油50ml 硫酸铝钾 蒸馏水50ml 冰醋酸5ml 将苏木素溶于无水酒精里,硫酸铝钾溶于蒸馏水中,然后所有的试剂都加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后,放于窗台上阳光充足的地,让其慢慢氧化成熟,大约需四个星期,才可使用。该液量种很好的细胞核染色液,用它染后,细胞核染色清晰,不易过染。对于用酸脱钙组织细胞核的染色,该试剂优于其它各种苏木素。这种自然氧化成熟的苏木素,可长期使用,不会变质。但染色时间较长,需要20分钟以上。 如需急用而苏木素又未成熟时,该液可加入20-30mg的碘酸钠,以促使其迅速氧化成熟,但这试剂配成后,就不是原来的苏木素,不能长期使用,但起码可用半年左右。 (5)Weigert氏铁苏木素 A液:苏木素1g 无水酒精100ml 将苏木素溶于酒精,让其慢慢氧化成熟,约四周以后,便可以使用,或者用成熟的10%

组蛋白修饰的研究方法

组蛋白修饰的研究方法 一、背景 许多组蛋白的各种翻译后修饰(PTM (即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和SUM 化)发生在赖氨酸位点。虽然在被覆盖的组蛋白折叠域内发现了少数的修饰位点,但是翻译后修饰在柔韧的N-末端尾部区域却是相当普遍的。许多组蛋白修饰能够调节染色质结构中重要的功能性变化,并通过直接地改变染色质结构/动态变化或通过招募组蛋白修饰蛋白和/ 或核小体改构复合体来实现。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已经被发现能影响许多基于染色质的反应,包括转录,异染色质的基因沉默和基因组稳定性。由于能影响到整个转录程序,与基因表达相关的修饰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在多种体外模型中,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代谢途径的缺陷与基因表达失调有关。这在某些情况下 也与人类疾病相关,并已在免疫缺陷和各种人类癌症中得到验证。因此, 组蛋白标志物是如何被调节的以及如何影响PTM特异性结合蛋白的相 互作用将继续成为重大的研究领域。 确定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功能往往涉及到研究修饰的丰度和结合伴侣。这里所描述的方法将对这些方面进行总结,其中包括了详述组蛋白纯化方法、制备位点特异性修饰的重组组蛋白、基于多肽的PTM结合蛋 白表征体系以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样品不同分析手段的实验方案的总结。二、组蛋白修饰的研究方法 ①细胞裂解 通过免疫印迹来检测组蛋白修饰时可以用经SDSLaem m样品缓冲液提取

得到的全细胞裂解液。对于动物细胞株而言,离心得到的细胞可以直接在样品缓冲液中重悬并煮过后上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实验方案中还会推荐在提取步骤后对样品进行超声处理。除了碱性预处理步骤是可选的以外,真菌蛋白提取物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进行准备。然而, 如果实验上必须尽量减少样品处理时间的话该步骤是可以省略的。只要注明该步骤的省略以及后续实验样品均以同样方式处理即可。提取之后再通过离心除去样品中的不溶性组分,将可溶性的全细胞提取物留在上 清中。 ②组蛋白富集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检测富集有组蛋白的组分或纯化的组蛋白;富集的样品可以是分离得到的细胞核或者是染色质的粗提取物。从后生动物细胞或者酵母中提取细胞核十分简单,基本上只需要三个步骤:低渗膨胀(酵母要先将细胞壁消化掉以后)、利用机械力剪切进行细胞膜裂解(例如用杜恩斯匀浆器进行破碎或者在旋涡混合器上温和震荡)和通过离心分离细胞核(图1A)。染色质粗分离也是很简单的,只要在去垢剂裂解步骤后用离心将染色质沉淀即可(图1B)。 ③组蛋白纯化 一些现有的组蛋白纯化实验方案是相当好的,并且易于遵循。在这里介绍的方法中,组蛋白是使用稀硫酸溶液从细胞核中提取的,然后通过柱层析纯化(图1C)。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核酸和许多非组蛋白由于在酸性pH值下是不溶的,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离心来去除掉。可溶的含有 组蛋白的组分就可以用三氯乙酸(TCA来沉淀,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