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培优拔高专项复习讲义及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培优拔高专项复习讲义及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培优拔高专项复习讲义及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培优拔高专项复习讲义及解析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边上的点,且AD=CE,连接BD,AE相交于点F.(1)∠BFE的度数是;

(2)如果=,那么=;

(3)如果=时,请用含n的式子表示AF,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BAD=90°,AB=AD,CB=CD,一个以点C为顶点的45°角绕点C旋转,角的两边与BA,DA交于点M,N,与BA,DA的延长线交于点E,F,连接AC.

(1)在∠FCE旋转的过程中,当∠FCA=∠ECA时,如图1,求证:AE=AF;

(2)在∠FCE旋转的过程中,当∠FCA≠∠ECA时,如图2,如果∠B=30°,CB=2,用等式表示线段AE,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B>AD.

(1)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弧,交DC于点E,且AE=AB,联结AE,BE,请补全图形,并判断∠AEB 与∠CEB的数量关系;

(2)在(1)的条件下,设a=,b=,试用等式表示a与b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4.已知:△ABD和△CBD关于直线BD对称(点A的对称点是点C),点E,F分别是线段BC和线段BD上的点,且点F在线段EC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AF,AE,AE交BD于点G.

(1)如图1,求证:∠EAF=∠ABD;

(2)如图2,当AB=AD时,M是线段AG上一点,连接BM,ED,MF,MF的延长线交ED于点N,∠MBF

=∠BAF,AF=AD,试探究FM和F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5.以AB为直径作半圆O,AB=10,点C是该半圆上一动点,连接AC、BC,并延长BC至点D,使DC=BC,过点D作DE⊥AB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OF.

(1)如图①,当点E与点O重合时,求∠BAC的度数;

(2)如图②,当DE=8时,求线段EF的长;

(3)在点C运动过程中,若点E始终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以点E、O、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线段O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如图①,P为△ABC内一点,连接P A、PB、PC,在△P AB、△PBC和△P AC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就称P为△ABC的自相似点.

(1)如图②,已知Rt△ABC中,∠ACB=90°,∠ABC>∠A,CD是AB上的中线,过点B作BE丄CD,垂足为E.试说明E是△ABC的自相似点;

(2)在△ABC中,∠A<∠B<∠C.

①如图③,利用尺规作出△ABC的自相似点P(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②若△ABC的内心P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求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7.在Rt△ABC中,∠ACB=90°,AC=BC,CD⊥AB于点D,点E为AC边上一点,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EG⊥BE交AB于点G,

(1)如图1,当点E为AC中点时,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当,探究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并且证明;

(3)如图3,当,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

是.

8.如图,已知点P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B=3,BF⊥BP,垂足是B.请在射线BF上找一点M,使以点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请注意: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边上的点,且AD=CE,连接BD,AE相交于点F.(1)∠BFE的度数是60°;

(2)如果=,那么=1;

(3)如果=时,请用含n的式子表示AF,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1)易证△ABD≌△ACE,可得∠DAF=∠ABF,根据外角等于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即可解题.(2)如图1中,当=时,由题意可知:AD=CD,BE=CE.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3)设AF=x,BF=y,AB=BC=AC=n.AD=CE=1,由△ABD≌△CAE,推出BD=AE,设BD=AE=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关系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D=∠C=60°,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DAF=∠ABD,

∴∠BFE=∠ABD+∠BAF=∠DAF+∠BAF=∠BAD=60°,

故答案为:60°.

(2)如图1中,当=时,由题意可知:AD=CD,BE=CE.

∵△ABC是等边三角形,BE=EC,AD=CD,

∴∠BAE=∠BAC=×60°=30°,∠ABD=∠ABC=30°,

∴∠F AB=∠FBA,

∴F A=FB,

∴=1.

故答案为1.

(3)设AF=x,BF=y,AB=BC=AC=n.AD=CE=1,

∵△ABD≌△CAE,

∴BD=AE,∠DAF=∠ABD,设BD=AE=m,

∵∠ADF=∠BDA,

∴△ADF∽△BDA,

∴=,

∴=①,

∵∠FBE=∠CBD,∠BFE=∠C=60°,

∴△BFE∽△BCD,

∴=,

∴=②,

①÷②得到:=,

∴=.

【点评】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如图,∠BAD=90°,AB=AD,CB=CD,一个以点C为顶点的45°角绕点C旋转,角的两边与BA,DA交于点M,N,与BA,DA的延长线交于点E,F,连接AC.

(1)在∠FCE旋转的过程中,当∠FCA=∠ECA时,如图1,求证:AE=AF;

(2)在∠FCE旋转的过程中,当∠FCA≠∠ECA时,如图2,如果∠B=30°,CB=2,用等式表示线段AE,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分析】(1)首先证明△ABC≌△ADC(SSS),推出∠BAC=∠DAC=45°,推出∠F AC=∠EAC=135°,再证明△ACF≌△ACE(ASA)即可解决问题;

(2)由△ACF∽△AEC,推出=,可得AC2=AE?AF,求出AC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证明:∵AB=AD,CB=CD,AC=AC,

∴△ABC≌△ADC(SSS),

∴∠BAC=∠DAC=45°,

∴∠F AC=∠EAC=135°,

∵∠FCA=∠ECA,

∴△ACF≌△ACE(ASA),

∴AE=AF.

(2)证明:作CG⊥AB于G.

∵BC=2,∠B=30°,

∴CG=BC=1,

∵AG=AC=1,

∴AC=,

∵∠F AC=∠EAC=135°,

∴∠ACF+∠F=45°,

∵∠ACF+∠ACE=45°,

∴∠F=∠ACE,

∴△ACF∽△AEC,

∴=,

∴AC2=AE?AF,

∴AE?AF=2.

【点评】本题考查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B>AD.

(1)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弧,交DC于点E,且AE=AB,联结AE,BE,请补全图形,并判断∠AEB 与∠CEB的数量关系;

(2)在(1)的条件下,设a=,b=,试用等式表示a与b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作过点A作AF⊥BE于点F,根据AB=AE可知BF=BE,由∠AFB=∠C=90°,∠ABE=∠CEB,得出△ABF∽△BEC,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如图1,

∵AE=AB,

∴∠AEB=∠CEB.

(2)a=b.

证明:如图2,作过点A作AF⊥BE于点F,

∵AB=AE,

∴BF=BE,

∵∠AFB=∠C=90°,∠ABE=∠CEB,

∴△ABF∽△BEC

∴=,

∴=,即a=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已知:△ABD和△CBD关于直线BD对称(点A的对称点是点C),点E,F分别是线段BC和线段BD上的点,且点F在线段EC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AF,AE,AE交BD于点G.

(1)如图1,求证:∠EAF=∠ABD;

(2)如图2,当AB=AD时,M是线段AG上一点,连接BM,ED,MF,MF的延长线交ED于点N,∠MBF

=∠BAF,AF=AD,试探究FM和F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1)如图1,连接FE、FC,构建全等三角形△ABF≌△CBF(SAS),则易证∠BAF=∠2,F A=FC;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量代换可知FE=F A,∠1=∠BAF,则∠5=∠6.然后由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5+∠6=∠3+∠4,则∠5=∠4,即∠EAF=∠ABD;

(2)FM=FN.理由如下:由△AFG∽△BF A,易得∠AGF=∠BAF,所以结合已知条件和图形得到∠MBG=∠BMG.易证△AGF∽△DGA,则对应边成比例:==.即==.

设GF=2a(a>0),AG=3a,则GD=a,FD=a;利用平行线(BE∥AD)截线段成比例易得=,则

==.设EG=2k(k>0),所以BG=MG=3k.如图2,过点F作FQ∥ED交AE于点Q.则=

==,又由FQ∥ED,易证得==,所以FM=FN.

【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FE、FC.

∵点F在线段EC的垂直平分线上,

∴FE=FC,

∴∠1=∠2.

∵△ABD和△CBD关于直线BD对称(点A的对称点是点C),∴AB=CB,∠4=∠3,

∵在△ABF与△CBF中,

∴△ABF≌△CBF(SAS),

∴∠BAF=∠2,F A=FC,

∴FE=F A,∠1=∠BAF,

∴∠5=∠6.

∵∠1+∠BEF=180°,

∴∠BAF+∠BEF=180°

∵∠BAF+∠BEF+∠AFE+∠ABE=360°,

∴∠AFE+∠ABE=180°.

又∵∠AFE+∠5+∠6=180°,

∴∠5+∠6=∠3+∠4,

∴∠5=∠4,即∠EAF=∠ABD;

(2)FM=FN.理由如下:

如图2,由(1)知,∠EAF=∠ABD.

又∵∠AFB=∠GF A,

∴△AFG∽△BF A,

∴∠AGF=∠BAF.

又∵∠MBF=∠BAF,

∴∠MBF=∠AGF.

∵∠AGF=∠MBG+∠BMG,

∴∠MBG=∠BMG,

∴BG=MG.

∵AB=AD,

∴∠ADB=∠ABD=∠EAF.

又∵∠FGA=∠AGD,

∴△AGF∽△DGA,

∴==.

∵AF=AD,

∴==.

设GF=2a(a>0),AG=3a,

∴GD=a,

∴FD=a

∵∠CBD=∠ABD,∠ABD=∠ADB,

∴∠CBD=∠ADB,

∴BE∥AD,

∴=,

∴==.

设EG=2k(k>0),

∴BG=MG=3k.

如图2,过点F作FQ∥ED交AE于点Q.则===,

∴GQ=QE,

∴GQ=EG=k,MQ=3k+k=k.

∵FQ∥ED,

∴==,

∴FM=FN.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等知识点.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

5.以AB为直径作半圆O,AB=10,点C是该半圆上一动点,连接AC、BC,并延长BC至点D,使DC=BC,过点D作DE⊥AB于点E、交AC于点F,连接OF.

(1)如图①,当点E与点O重合时,求∠BAC的度数;

(2)如图②,当DE=8时,求线段EF的长;

(3)在点C运动过程中,若点E始终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以点E、O、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线段O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连接O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圆的性质可得△OB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得到∠BAC的度数;

(2)连接DA.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AD=10,根据勾股定理和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AE和BE的长,通过AA证明△AEF∽△DE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EF的长;

(3)分两种情况:①当交点E在O、A之间时;②当交点E在O、B之间时;讨论即可求得线段OE的长.【解答】解:(1)连接OC.

∵C为DB中点,

∴OC=BC=OB,

∴△OBC是等边三角形,

∴∠B=60°,

∵AB为直径,

∴∠ACB=90°,

∴∠BAC=30°;

(2)连接DA.

∵AC垂直平分BD,

∴AB=AD=10,

∵DE=8,DE⊥AB,

∴AE=6,

∴BE=4,

∵∠F AE+∠AFE=90°,∠CFD+∠CDF=90°,

∴∠CDF=∠EAF,

∵∠AEF=∠DEB=90°,

∴△AEF∽△DEB,

∴=,

∴EF=3;

(3)①当交点E在O、A之间时,

若∠EOF=∠BAC,此时,

∵,

∴,

∴OE=AE,

则OE=;

若∠EOF=∠ABC,此时,

∴,

则OE=;

②当交点E在O、B之间时,OE=.

综上所述,OE=或或.

【点评】考查了圆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圆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思想的运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6.如图①,P为△ABC内一点,连接P A、PB、PC,在△P AB、△PBC和△P AC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就称P为△ABC的自相似点.

(1)如图②,已知Rt△ABC中,∠ACB=90°,∠ABC>∠A,CD是AB上的中线,过点B作BE丄CD,垂

足为E.试说明E是△ABC的自相似点;

(2)在△ABC中,∠A<∠B<∠C.

①如图③,利用尺规作出△ABC的自相似点P(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②若△ABC的内心P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求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出∠BEC=∠ACB,以及∠BCE=∠ABC,得出△BCE∽△ABC,即可得出结论;(2)①根据作一角等于已知角即可得出△ABC的自相似点;

②根据∠PBC=∠A,∠BCP=∠ABC=∠2∠PBC=2∠A,∠ACB=2∠BCP=4∠A,即可得出各内角的度数.【解答】解:(1)在Rt△ABC中,∠ACB=90°,CD是AB上的中线,

∴CD=AB,

∴CD=BD,

∴∠BCE=∠ABC,

∵BE⊥CD,∴∠BEC=90°,

∴∠BEC=∠ACB,

∴△BCE∽△ABC,

∴E是△ABC的自相似点;

(2)①如图所示,

作法:①在∠ABC内,作∠CBD=∠A,

②在∠ACB内,作∠BCE=∠ABC,BD交CE于点P,

则P为△ABC的自相似点;

②∵P是△ABC的内心,∴∠PBC=∠ABC,∠PCB=∠ACB,

∵△ABC的内心P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

∴∠PBC=∠A,∠BCP=∠ABC=2∠PBC=2∠A,∠ACB=2∠BCP=4∠A,

∴∠A+2∠A+4∠A=180°,

∴∠A=,

∴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的内心作法和作一角等于已知角,此题综合性较强,注意从已知分析获取正确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在Rt△ABC中,∠ACB=90°,AC=BC,CD⊥AB于点D,点E为AC边上一点,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EG⊥BE交AB于点G,

(1)如图1,当点E为AC中点时,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EF=EG;

(2)如图2,当,探究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并且证明;

(3)如图3,当,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利用ASA得出△EFM≌△EGN,即可得出EF=EG;

(2)根据已知首先求出∠ENG=∠FEM,再得出∠ENG=∠EMF,即可得出△EFM∽△EGN,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1)证明:如图1,过E作EM⊥AB于M,EN⊥CD于N,

∵∠ACB=90°,AC=BC,

∴∠A=∠ABC=45°,

∴AD=CD,

∵点E为AC的中点,CD⊥AB,EN⊥DC,

∴EN=AD,

∴EM=CD,

∴EN=EM,

∵∠GEB=90°,∠MEN=90°,

∴∠NEF=∠GEM,

∴,

∴△EGM≌△EFN,(ASA)

∴EG=EF

(2)

证明如图(2):过点E作EM⊥CD于点M,作EN⊥AB于点N,

∴∠ENA=∠CME=∠EMF=90°.

∵CD⊥AB于点D,

∴∠CDA=90°.

∴EM∥AD.∠A=∠CEM.

∴△EMC∽△ANE.∴

∵EM∥AD,∴∠NEM=90.即∠1+∠2=90°.

∵EG⊥BE,∴∠3+∠2=90°,

∴∠MEF=∠GEN.

∴△EFM∽△EGN.∴.

∵∠ACB=90°,AC=BC,∴∠A=45°,∴AN=EN.

∴,

∵,

∴.

(3)∴

证明如图(3):过点E作EM⊥CD于点M,作EN⊥AB于点N,

∴∠ENA=∠CME=∠EMF=90°.

∵CD⊥AB于点D,

∴∠CDA=90°.

∴EM∥AD.∠A=∠CEM.

∴△EMC∽△ANE.∴

∵EM∥AD,∴∠NEM=90.即∠2+∠3=90°.

∵EG⊥BE,∴∠3+∠2=90°,

∴∠MEF=∠GEN.

∴△EFM∽△EGN.∴.

∵∠ACB=90°,AC=BC,∴∠A=45°,∴AN=EN.

∴,

∴,

故答案为:(1)EF=EG,(3)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8.如图,已知点P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B=3,BF⊥BP,垂足是B.请在射线BF上找一点M,使以点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请注意: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例)

【分析】此题有两种情况,(1)当△CBM≌△ABP时,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例,此时BP和BM为一组对应边且相等,BM=BP=3;(2)当△MBC∽△ABP时,有MB:AB=BC:BP,从而求出BM的值.

【解答】解:在射线BF上截取线段,连接M1C,

?,

?∠ABP=∠CBM1,

∴△M1BC∽△ABP.

在射线BF上截取线段BM2=BP=3,连接M2C,

?△CBM2≌△ABP.(全等必相似)

∴在射线BF上取或BM2=3时,M1,M2都为符合条件的M.

(说明:其他解法请参照给分)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属中等难度.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培优讲义第7讲函数与方程

第7讲函数与方程 理清双基 1.函数的零点(非点) (1)函数零点的定义;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 ))((D x x f y ∈=的零点. (2)几个等价关系: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 )(x f y =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判定(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a c bx ax y 的图象与零点的关系 >?0=?0 ++=a c bx ax y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 0,)(0,(21x x ) 0,(1x 无交点零点个数 2 1 无 3.二分法 定义:对于在区间],[b a 上连续不断,且满足0)()(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培优题(含答案)

1、在一张矩形的床单四周绣上宽度相等的花边,剩下部分面积是1.28 ㎡,已知床单的长是2 m ,宽是1.2 m ,求花边的宽度. 解:设花边的宽度是x m. ()()28.122.122=--x x 028.06.12=+-x x ()36.08.02 =-x 2.01=x ,4.12=x (舍去) 答:花边的宽度是0.2 m. 2、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 40 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 ⑴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⑵ 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 解:⑴ 设台灯的售价为x 元,(x ≥40)根据题意得 [(600-10×(x -40))](x -30)=10000 解得:x 1=80 x 2=50 当x =80时 进台灯数为600-10×(x -40)=200 当x =50时 600-10×(x -40)=500 ⑵ 设台灯的售价定为x 元时,销售利润最大,利润为y y =[600-10(x -40)]·(x -30) 答:⑴ 台灯的售价为80元,进台灯数为200个,台灯的售价为50元时,进台灯数为500个。 ⑵ 3、学校有若干个房间分配给九年级(1)班的男生住宿,已知该班男生不足50人。若每间住4人,则余15人无住处;若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其余均住满),那么该班男生人数是多少? 解:设有x 间,每间住4人,4x 人,15人无处住 所以有4x +15人 每间住6人,则恰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所以x -1间住6(x -1)=6x -6人 还有4x +15-6x +6=-2x +21人 不空也不满 所以0<-2x +21<6 -6<2x -21<0 15<2x <21 7.5<x <10.5 所以x =8, x =9, x =10 不到50人 一共4x +15<50 所以x =8 所以应该是4×8+15=47人

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专题训练31---实数(培优版)

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专题训练 第二节概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1.(2020·原创)下列成语描述的事件为随机事件的是( ) A.刻舟求剑B.守株待兔 C.水中捞月D.揠苗助长 2.(2018·福建B卷)投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则下列事件为随机事件的是( ) A.两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大于1 B.两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等于1 C.两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大于12 D.两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之和等于12 3.(2019·烟台)将一枚飞镖任意投掷到如图所示的正六边形镖盘上,飞镖落在白色区域的概率为( ) A.2 5 B. 1 2 C.3 5 D.无法确定 4.(2019·齐齐哈尔)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一些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白、

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已知袋中装有红球5个,白球23个,且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红球 的概率是1 10 ,则袋中黑球的个数为( ) A.27 B.23 C.22 D.18 5.(2019·毕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两条对角线.现从以下四个关系:①AB=BC;②AC=BD;③AC⊥BD;④AB⊥BC中随机取出一个作为条件,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概率为( ) A.1 4 B. 1 2 C. 3 4 D.1 6.(2019·荆门)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向上一面的点数依次记为a,b,那么方程x2+ax+b=0有解的概率是( ) A.1 2 B. 1 3 C. 8 15 D. 19 36 7.(2019·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 C,D,E,F,G都是格点,从C,D,E,F,G五个点中任取一点,以所取点 及A,B为顶点画三角形,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8.(2019·云南)甲、乙两名同学玩一个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标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小球(除标号外无其他差异).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标号后放回口袋中,充分摇匀后,再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该小球的标号,两次记下的标号分别用x,y表示,若x+y为奇数,则甲获胜;若x+y为偶数,则乙获胜. (1)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树状图也称树形图)中的一种方法,求(x,y)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总数; (2)你认为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高一数学培优专题(已修正)

厦大附中高一数学培优专题(一) (2010-3-6/13) 知识要点梳理 本节公式中,,2a b c s ++=,r 为切圆半径,R 为外接圆 半径,Δ为三角形面积. (一). 三角形中的各种关系 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对应的三个角A 、B 、C . 1.角与角关系:A +B +C = π, 2.边与边关系:a + b > c ,b + c > a ,c + a > b , a - b < c ,b -c < a ,c -a < b . 3.边与角关系: 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余弦定理; c 2 = a 2+b 2-2ba cos C , b 2 = a 2+ c 2-2ac cos B ,a 2 = b 2+c 2-2bc cos A . 它们的变形形式有:a = 2R sin A ,b a B A =sin sin , bc a c b A 2cos 2 22-+=. 3)射影定理:a =b ·cos C +c ·cos B , b =a ·cos C + c ·cos A , c =a ·cos B +b ·cos A . 4 )面积公式:11sin 224a abc S ah ab C rs R ?=====

(二)、关于三角形角的常用三角恒等式: 1.三角形角定理的变形 由A +B +C =π,知A =π-(B +C )可得出: sin A =sin (B +C ),cos A =-cos (B +C ). 而 2 22C B A +-=π.有:2cos 2sin C B A +=,2 sin 2cos C B A +=. 2.常用的恒等式: (1)sin A +sin B +sin C =4cos 2 A cos 2 B cos 2 C ; (2)cos A +cos B +cos C =1+4sin 2 A sin 2 B sin 2 C ; (3)sin A +sin B -sin C =4sin 2 A sin 2 B cos 2 C ; (4)cos A +cos B -cos C =-1+4cos 2 A cos 2 B sin 2 C . 3.余弦定理判定法:如果c 是三角形的最大边,则有: a 2+ b 2> c 2 ? 三角形ABC 是锐角三角形 a 2+b 2<c 2 ? 三角形ABC 是钝角三角形 a 2+b 2=c 2 ? 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 (三) 三角形度量问题:求边、角、面积、周长及有关圆半径等。

中考数学 专题 四边形培优试题

四边形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边上的一点,过C作AE的垂线交AE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DE,过点D作DF的垂线交AF于点G。 (1)求证:AG=CF。 (2)连结BG,若BG⊥AE,取BC的中点H,试判断线段BD与线段EH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E是边CD上一点,延长CB到点F,使BF=DE,作∠EAF 的平分线交边BC于点G,求证:BG+DE=E G。 (2)如图2,已知△ABC中,∠BAC=45°,AD⊥BC于点D,若BD=2,CD=1,求△ABC的面积。

3、如图1,摆放矩形AB CD与矩形ECGF,使B,C,G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在边CD上,连结AF,若M为AF的中点,连结DM、ME,猜想DM与M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 (1)若将图1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的关系为。 (2)如图2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使点F在边CD上,点M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4、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 (1)如图1,当点E在线段CD上,点F在线段BC上时,连结AE和DF交于点P,请写出AE与D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点E、F分别移动到边DC、CB的延长线上时,连结AE和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真接写出结论,无需证明。 (3)如图3,当点E、F分别在CD、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连结AE与D F,(1)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4)如图4,当点E、F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时,连结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 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移动,请画出点P的运动路径的草图,若AD=2,试求出线段CP的最小值。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相似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相似练习题及答案 一、相似 1.如图,在Rt△ABC中,,角平分线交BC于O,以OB为半径作⊙O. (1)判定直线AC是否是⊙O的切线,并说明理由; (2)连接AO交⊙O于点E,其延长线交⊙O于点D,,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设的半径为3,求AC的长. 【答案】(1)解:AC是⊙O的切线 理由:, , 作于, 是的角平分线, , AC是⊙O的切线 (2)解:连接, 是⊙O的直径, ,即 . . 又 (同角) , ∽ ,

(3)解:设 在和中,由三角函数定义有: 得: 解之得: 即的长为 【解析】【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证得点O到AC的距离为半径长,即可证得AC与圆O相切;(2)先连接BE构造一个可以利用正切值的直角三角形,再证得∠1=∠D,从而证得两个三角形ABE与ABD相似,即可求得两个线段长的比值;(3)也可以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其中AB的长度是利用勾股定理与(2)中AE与AB的比值求得的. 2.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连接EF,点P从点E出发,沿EF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0<t<4)s,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BEF∽△DCB; (2)当点Q在线段DF上运动时,若△PQF的面积为0.6cm2,求t的值; (3)当t为何值时,△PQF为等腰三角形?试说明理由. 【答案】(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D∥BC, 在中, ∵别是的中点, ∴EF∥AD, ∴ EF∥BC,

高一数学讲义完整版

高一数学复习讲义09年版 函数部分(1) 重点:1把握函数基本知识(定义域、值域) x(a>0、<0) 主要是指数函数y=a x(a>0、<0),对数函数y=log a 2二次函数(重点)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对称轴、 开口方向、判别式 考点1:单调函数的考查 2:函数的最值 3:函数恒成立问题一般函数恒成立问题(重点讲) 4:个数问题(结合函数图象) 3反函数(原函数与对应反函数的关系)特殊值的取舍 4单调函数的证明(注意一般解法) 简易逻辑(较容易) 1. 2. 3. 4.

启示:对此部分重点把握第3题、第4题的解法(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1:恒成立问题解法及题型总结(必考) 一般有5类:1、一次函数型:形如: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 n]内恒有f(x)>0(<0) 练习:对于满足0-4x+p-3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2、二次函数型:若二次函数y=ax2+bx+c=0(a≠0)大于0恒成立,则有a>0Δ<0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与系数的分布知识求解 练习:1设f(x)=x2-2ax+2,当x∈[-1, +∞)时,都有f(x)>a恒成立, a的取值范围 2关于x的方程9x+(4+a)3x+4=0恒有解,求a的范围。 3、变量分离型 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 练习:若1-ax>1/(1+x),当对于x∈[0, 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利用图象 练习:当x∈(1, 2)时,不等式(x-1)2

中考数学总复习 培优专题精选经典题

专项训练一 一元二次方程 一、选择题 1.(2016·新疆中考)一元二次方程x 2-6x -5=0配方后可变形为( ) A .(x -3)2=14 B .(x -3)2=4 C .(x +3)2=14 .(x +3)2=4 2.(2016·攀枝花中考)若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 2ax -a 2=0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 A .-1或4 B .-1或-4 C .1或-4 D .1或4 3.(2016·凉山州中考)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3x 2=6-2x 的两根,则x 1-x 1x 2+x 2的值是( ) A .-43 B.83 C .-83 D.43 4.(2016·随州中考)随州市“桃花节”观赏人数逐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约为20万人次, 2016年约为28.8万人次,设观赏人数年均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20(1+2x )=28.8 B .28.8(1+x )2=20 C .20(1+x )2=28.8 D .20+20(1+x )+20(1+x )2=28.8 5.(2016·潍坊中考)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sin α=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锐角α等于( ) A .15° B .30° C .45° D .60° 6.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长是方程x 2-12x +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4 B .12 C .12或14 D .以上都不对 7.(2016·深圳中考)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 =x n ,规定y ′=nx n - 1.例如:若函数y =x 4,则有y ′=4x 3.已知函数y =x 3,则方程y ′=12的解是( ) A .x 1=4,x 2=-4 B .x 1=2,x 2=-2 C .x 1=x 2=0 D .x 1=23,x 2=-2 3 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x +2n =0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y 2+2ny +2m =0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给出三个结论:①这两个方程的根都是负根;②(m -1)2+(n -1)2≥2;③-1≤2m -2n ≤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 9.(2016·菏泽中考)已知m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x -3=0的一个根,则2m 2-4m =________. 10.方程(2x +1)(x -1)=8(9-x )-1的根为____________. 11.(2016·聊城中考)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3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2.(2016·黄石中考)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2m +1=0的两实数根之积为负,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3.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y = a +4 x 的图象如图所示,A 、P 为该图象上的点,且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P AB 中,PB ∥y 轴,AB ∥x 轴,PB 与AB 相交于点B .若△P AB 的面积大于12,则关于x 的方程(a -1)x 2-x +1 4 =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 14.一个容器盛满纯药液40L ,第一次倒出若干升后,用水加满;第二次又倒出同样体积的溶液,这

高一年级2020寒假培优数学教材

三、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 【要点】 1.函数的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或构造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 2.方程的思想,是指根据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特殊关系,有意识地构造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想方法. 3.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互相转化。比如研究函数y=f(x)与y=g(x)的图象的交点问题,就是研究方程f(x)=g(x)的实数解的问题;解方程f(x)=0,就是求函数y=f(x)的零点. 4.函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简述如下: (1)审题: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 (2)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 (4)作答: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评估,作出解释或回答。 解应用题可归结为“过三关”:一是事理关,即读懂题意,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文理关,即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三是数理关,即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之后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理能力。 【例题】 1.方程x 2=2x 的解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已知155=-a c b , (a 、b 、c ∈R ),则有( ) A .ac b 42> B .ac b 42≥ C .ac b 42 < D .ac b 42 ≤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 2x -(2 m -8)x +2 m -16 = 0的两个实根 1x 、2x 满足 1x < 2 3 <2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4.关于x 的方程|x 2-4x +3|-a =0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 5.若不等式x 4x 2--≥3 4 x+11-a 的解集为{x|-4≤x≤-2},求实数a 的值.

2021艺体生基础生培优讲义考点1 复数(学生版)

考点1 复数 [玩前必备] 1.复数的有关概念 (1)定义: 形如a +b i(a ,b ∈R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 叫做实部,b 叫做虚部.(i 为虚数单位) (2)分类: (3)复数相等:a +b i =?a =c ,b =d ((4)共轭复数:a +b i 与c +d i 共轭?a =c ,b =-d (a ,b ,c ,d ∈R ). 2.复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设z 1=a +b i ,z 2=c +d i ,a ,b ,c ,d ∈R 3.复数的几何意义 (1)复数z =a +b i 与复平面内的点Z (a ,b )及平面向量OZ → =(a ,b )(a ,b ∈R )是一一对应关系. (2)模:向量OZ → 的模叫做复数z =a +b i 的模,记作|a +b i|或|z |,即|z |=|a +b i|=a 2+b 2(a ,b ∈R ). [玩转典例] 题型一 复数的概念 例1(2018?福建)若复数2(32)(1)a a a i -++-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 B .2 C .1或2 D .1- 例2(2019江苏2)已知复数的实部为0,其中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的值是 . 例3(2015?湖北)i 为虚数单位,607i 的共轭复数为( ) A .i B .i - C .1 D .1- (2i)(1i)a ++i

例4【2016高考新课标理数1】设(1i)1i x y +=+,其中x ,y 是实数,则i =x y +( ) (A )1 (B (C (D )2 [玩转跟踪] 1.(2020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模拟)设i 是虚数单位,若复数5i 2i ()a a +∈+R 是纯虚数,则a 的值为( ) A .3- B .3 C .1 D .1- 2.已知复数 z = (m 2 - m - 2) + (m 2 - 3m + 2)i 是实数,则实数 m =_________ 3.(2020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二模)已知复数z 满足(12)43i z i +=+,则z 的共轭复数是( ) A .2i - B .2i + C .12i + D .12i - 题型二 复数的代数运算 例5(2016?全国)复数2 2 (12)(2)i i -+的模为( ) A .1 B .2 C D .5 例6(2020?梅河口市校级模拟)设i 为虚数单位,若复数(1)22z i i -=+,则复数z 等于( ) A .2i - B .2i C .1i -+ D .0 例7【2015高考新课标1,理1】设复数z 满足 11z z +-=i ,则|z|=( ) (A )1 (B (C (D )2 [玩转跟踪] 1.(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模拟一)如图,在复平面内,复数1z ,2z 对应的向量分别是OA ,OB , 若12z zz =,则z 的共复数z =( ) A . 1322i + B . 1322i - C .1322 i - + D .13 22i - - 2.(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模拟二)设复数z =a +bi (a ,b ∈R ),若12z i i i =+-,则z =( ) A .1355i -+ B .1355i - C .3155i -+ D .3155 i -- 题型三 复数的几何意义

中考数学总复习培优专题精选经典题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培优资料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的绝对值是 A .-2 B .- 12 C .2 D .12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2+ x 3= x 5 B .x 4·x 2= x 6 C .x 6÷x 2 = x 3 D .( x 2)3 = x 8 3.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俯视图为四边形的是 4.已知a -b =1,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A .-1 B .1 C .-5 D .5 5.若⊙O 1、⊙O 2的半径分别为4和6,圆心距O 1O 2=8,则⊙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6.对于反比例函数y =1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经过点(1,-1) 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 .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7.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数为30 B .众数为29 C .中位数为31 D .极差为5 8.小亮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等公交车去学校. 折线表示小亮的行程s (km)与所花时间t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离家8km 共用了30min B .他等公交车时间为6min C .他步行的速度是100m/min D .公交车的速度是350m/min 9.一元二次方程x x 22 =的根是( ) A .2=x B .0=x C .2,021==x x D .2,021-==x x 10.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 A .1 B . 21 C .31 D .4 1 A B C D (第8题图)

2020年中考数学培优 专题讲义 第17讲 二次函数与面积

第17讲 二次函数与面积 解这类问题一般用到以下与面积相关的知识:图形割补、等积转换、等比转化. 【例题讲解】 例题1 如图1,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ABC S △=1 2 ah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问题: 如图2,顶点为C (1,4)的抛物线y =ax 2+bx +c 交x 轴于点A (3,0),交y 轴于点B .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 A ,PB ,当P 点运动到顶点C 时,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CAB S △; ②是否存在抛物线上一点P ,使PAB S △=CAB S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C B 1把A (3,0)代入解析式求得a =-1, 所以1y =-(x -1)2+4=-x 2+2x +3,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y =kx +b 由1y =-x 2+2x +3求得B 点的坐标为(0,3) 把A (3,0),B (0,3)代入2y =kx +b 中 解得:k =-1,b =3 所以2y =-x +3; (2)①因为C 点坐标为(1,4) 所以当x =1时,1y =4,2y =2 所以CD =4-2=2 CAB S △= 1 2 ×3×2=3(平方单位);

②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 ,设P 点的横坐标为x ,△P AB 的铅垂高为h ,则h =1y -2y =(-x 2+2x +3)-(-x +3)=-x 2+3x 由PAB S △=CAB S △ 得: 1 2 ×3×(-x 2+3x )=3 化简得:x 2-3x +2=0, 解得:1x =1,2x =2, 将1x =1代入1y =-x 2+2x +3中, 解得P 点坐标为(1,4). 将2x =2代入1y =-x 2+2x +3中, 解得P 点坐标为(2,3). ∵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 综上所述,P 点的坐标为(1,4),(2,3). 模型讲解 竖切 面积公式均为1 = 2 S dh C B h C B h C B 横切 面积公式均为1 = 2 S dh D 【总结】 这种“铅垂高×水平宽的一半”的求解方法可过三角形的任意一点,并且“横竖”均可.而在选择时,如何选用,取决于点D 的坐标哪种更易求得. 例题2 已知一次函数y =(k +3)x +(k -1)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P (-1,-4).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培优资料三

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培优资料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高速公路上,一辆长4米,速度为110千米/小时的轿车准备超越一辆长12米,速度为100千米/小时的卡车,则轿车从开始追及到超越卡车,需要花费的时间约是( ) A 、1.6秒 B 、4.32秒 C 、5.76秒 D 、345.6秒 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962 =+-x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3、若a 2+ma +18在整数范围内可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则整数m 不可能是( ) A 、 ±9 B 、±11 C 、±12 D 、±19 4、在实数范围内把8422 --x x 分解因式为( ) A 、)1)(3(2+-x x B 、)51)(51(--+-x x C 、)51)(51(2--+-x x D 、)51)(51(2++-+x x 5、用换元法解方程x x x x += ++2 22 1时,若设x 2+x=y, 则原方程可化为( ) A 、y 2+y+2=0 B 、y 2-y -2=0 C 、y 2-y+2=0 D 、y 2+y -2=0 6、某商品经过两次降价,由每件100元降至81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 A 、8.5% B 、9% C 、9.5% D 、10% 7、一列火车因事在途中耽误了5分钟,恢复行驶后速度增加5千米/时,这样行了30千米就将耽误的时间补了回来,若设原来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所列方程为( ) A 、 303055 60x x --= B 、 305305 60x x +-= C 、30305560 x x -+= D 、3030 5 5x x -+= 8、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 =+-m mx x 的两根的平方和是3,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3 D 、1-或3 9、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 2 =+--m x m x 的两个实数根为βα,,则βα+的取值范围是( ) A 、1≥+βα B 、1≤+βα C 、21≥+βα D 、2 1 ≤+βα 10、已知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2,那么在数轴上到A 点的距离是3的点所表示的数有( ) A 、1个 B 、 2个 C 、 3个 D 、4个 11、已知)0(1,≥+==a a y a x ,则y 和x 的关系是( ) A 、x y = B 、1+= x y C 、2x y = D 、)0(12≥+=x x y 12. 如图,以M (-5,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A 、B 两点,P 是OM 上异于A 、B 的一动点,直线P A 、PB 分别交y 轴于C 、D ,以CD 为直径的⊙N 与x 轴交于E 、F ,则EF 的长 ( ) A .等于4 2 B .等于4 3 C .等于6 D .随P 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7. 某海滨浴场东西走向的海岸线可近似看作直线l (如图)。救生员甲在A 处的瞭望台上观察海面情况,发现其正北方向的B 处有人发出求救信号。他立即沿AB 方向径直前往救援,同时通知正在海岸线上巡逻的救生员乙。乙马上人C 处入海,径直向B 处游去。甲在乙入海10秒后赶到海岸线上的D 处,再向B 处游去。若CD=40米,B 在C 的北偏东35方向,甲、乙的游泳速度都是 2 米/秒。问谁先到达 B 处?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sin 550.82,cos550.57,tan 55 1.43≈≈≈) 第12题

人教备战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一、二次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10分)(2015?佛山)如图,一小球从斜坡O点处抛出,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x2+4x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x刻画. (1)请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 (2)小球的落点是A,求点A的坐标; (3)连接抛物线的最高点P与点O、A得△POA,求△POA的面积; (4)在OA上方的抛物线上存在一点M(M与P不重合),△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 【答案】(1)(2,4);(2)(,);(3);(4)(,).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配方法抛物线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出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 (2)联立两解析式,可求出交点A的坐标; (3)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根据S△POA=S△POQ+S△梯形PQBA﹣S△BOA,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解; (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由于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根据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设直 线PM的解析式为y=x+b,将P(2,4)代入,求出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再与抛 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M的坐标. 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y=﹣x2+4x=﹣(x﹣2)2+4, 故二次函数图象的最高点P的坐标为(2,4); (2)联立两解析式可得:,解得:,或. 故可得点A的坐标为(,);

(3)如图,作PQ⊥x轴于点Q,AB⊥x轴于点B. S△POA=S△POQ+S△梯形PQBA﹣S△BOA =×2×4+×(+4)×(﹣2)﹣×× =4+﹣ =; (4)过P作OA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连结OM、AM,则△MOA的面积等于△POA的面积. 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b, ∵P的坐标为(2,4), ∴4=×2+b,解得b=3, ∴直线PM的解析式为y=x+3. 由,解得,, ∴点M的坐标为(,). 考点:二次函数的综合题

高中数学培优班专题资料(含答案)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培优班专题资料 考点一 几何体的表面积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m ,表面积为n ,一个球的半径为p ,表面积为q .若m p =2,则n q =( ) A.8π B.6π C.π6 D. π8 解析 由题意可以得到n =6m 2 ,q =4πp 2 ,所以n q =6m 24πp 2= 32π×4=6 π ,故选B. 答案 B (2)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54 B .58 C .60 D .63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截去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1,3的长方体,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 表=6×32 +2×1×3=60. 答案 C (3)(2015·陕西,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3π B .4π C .2π+4 D .3π+4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为半圆柱,底面半径为1,高为2,则表面积为: S =2×1 2π×12+12 ×2π×1×2+2×2 =π+2π+4=3π+4. 答案 D (4)(2015·安徽,7)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

A .1+ 3 B .2+ 3 C .1+2 2 D .2 2 解析 由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 该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该四面体的表面积为S 表=2×12×2×1+2×34×(2)2 =2+3,故 选B. 答案 B (5)(2015·新课标全国Ⅱ,9)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36π B .64π C .144π D .256π 解析 如图,要使三棱锥O -ABC 即C -OAB 的体积最大,当且仅当点C 到平面OAB 的距离,即三棱锥C -OAB 底面OAB 上的高最大,其最大值为球O 的半径R ,则V O -ABC 最大=V C -OAB 最大=13×12S △OAB ×R =13×12×R 2×R =16R 3=36,所以R =6,得S 球O =4πR 2 =4π× 62 =144π,选C. 答案 C (6)(2014·重庆,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54 B .60 C .66 D .72 解析 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易知该几何体的表面是由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矩形组成的,则其表面积S =12×3×4+12×3×5+2+52×5+2+5 2×4+3×5=60.选B.答案 B (7)(2014·浙江,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中考数学二轮 旋转 专项培优易错试卷及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O(0,0),点A(5,0),点B(0,3).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得到矩形ADEF,点O,B,C的对应点分别为D,E,F. (1)如图①,当点D落在BC边上时,求点D的坐标; (2)如图②,当点D落在线段BE上时,AD与BC交于点H. ①求证△ADB≌△AOB; ②求点H的坐标. (3)记K为矩形AOBC对角线的交点,S为△KDE的面积,求S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答案】(1)D(1,3);(2)①详见解析;②H(17 5 ,3);(3) 30334 - ≤S≤30334 + . 【解析】 【分析】 (1)如图①,在Rt△ACD中求出CD即可解决问题; (2)①根据HL证明即可; ②,设AH=BH=m,则HC=BC-BH=5-m,在Rt△AHC中,根据AH2=HC2+AC2,构建方程求出m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③中,当点D在线段BK上时,△DEK的面积最小,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D′E′K的面积最大,求出面积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如图①中, ∵A(5,0),B(0,3),

∴OA=5,OB=3, ∵四边形AOBC是矩形, ∴AC=OB=3,OA=BC=5,∠OBC=∠C=90°, ∵矩形ADEF是由矩形AOBC旋转得到, ∴AD=AO=5, 在Rt△ADC中,CD=22 AD AC -=4, ∴BD=BC-CD=1, ∴D(1,3). (2)①如图②中, 由四边形ADEF是矩形,得到∠ADE=90°, ∵点D在线段BE上, ∴∠ADB=90°, 由(1)可知,AD=AO,又AB=AB,∠AOB=90°, ∴Rt△ADB≌Rt△AOB(HL). ②如图②中,由△ADB≌△AOB,得到∠BAD=∠BAO,又在矩形AOBC中,OA∥BC, ∴∠CBA=∠OAB, ∴∠BAD=∠CBA, ∴BH=AH,设AH=BH=m,则HC=BC-BH=5-m, 在Rt△AHC中,∵AH2=HC2+AC2, ∴m2=32+(5-m)2, ∴m=17 5 , ∴BH=17 5 , ∴H(17 5 ,3). (3)如图③中,当点D在线段BK上时,△DEK的面积最小,最小值=1 2 ?DE?DK= 1 2 ×3× (34 ) 30334 -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圆的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D ,延长AO 交O 于E ,连接CD ,CE ,若CE 是⊙O 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BC=4,CD=6,求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 ,求出∠EOC=∠DOC ,根据SAS 推出△EOC ≌△DOC ,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OD=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COD 的面积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 ∵OD=OA , ∴∠ODA=∠A ,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OC ∥AB , ∴∠EOC=∠A ,∠COD=∠ODA , ∴∠EOC=∠DOC , 在△EOC 和△DOC 中, OE OD EOC DOC OC OC =?? ∠=∠??=? ∴△EOC ≌△DOC (SAS ), ∴∠ODC=∠OEC=90°, 即OD ⊥DC , ∴CD 是⊙O 的切线; (2)由(1)知CD 是圆O 的切线, ∴△CDO 为直角三角形, ∵S △CDO = 1 2 CD?OD , 又∵OA=BC=OD=4,

∴S △CDO = 1 2 ×6×4=12, ∴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S=2S △CDO =24. 2.已知 O 的半径为5,弦AB 的长度为m ,点C 是弦AB 所对优弧上的一动点. ()1如图①,若m 5=,则C ∠的度数为______; ()2如图②,若m 6=. ①求C ∠的正切值; ②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ABC 面积. 【答案】()130;()2C ∠①的正切值为3 4 ;ABC S 27=②或 432 25 . 【解析】 【分析】 ()1连接OA ,OB ,判断出AOB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2①先求出10AD =,再用勾股定理求出8BD =,进而求出tan ADB ∠,即可得出结 论; ②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如图1,连接OB ,OA ,

高中数学 基本不等式培优讲义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培优专题 目录 1.常规配凑法 (2) 2.“1”的代换 (3) 3.换元法 (5) 4.和、积、平方和三量减元 (7) 5.轮换对称与万能k法 (10) 6.消元法(必要构造函数求异) (11) 7.不等式算两次 (13) 8.齐次化 (14) 9.待定与技巧性强的配凑 (15) 10.多元变量的不等式最值问题 (17) 11.不等式综合应用 (19)

1.常规配凑法 1.(2018届温州9月模拟)已知242=+b a (a,b ∈R ),则a+2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2. 已知实数x,y 满足116 2 2 =+y x ,则22y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3.(2018春湖州模拟)已知不等式9)1 1)( (≥++y x my x 对任意正实数x,y 恒成立,则正实数m 的最小值 是( ) A.2 B.4 C.6 D.8 4.(2017浙江模拟)已知a,b ∈R,且a ≠1,则b a b a -+++1 1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5.(2018江苏一模)已知a ﹥0,b ﹥0,且ab b a =+3 2, 则a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6.(诸暨市2016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已知a ﹥b ﹥0,a+b=1,则b b a 21 4+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7.(2018届浙江省部分市学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已知a ﹥0,b ﹥0,11 111=+++b a ,则a+2b 的最小值 是( ) A.23 B.22 C.3 D.2 2.“1”的代换 8.(2019届温州5月模拟13)已知正数a,b 满足a+b=1,则b a b 1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此时a=______ 9.(2018浙江期中)已知正数a,b 满足112=+ b a 则b a +2 的最小值为( ) A.24 B.28 C.8 D.9 10.(2017西湖区校级期末)已知实数x,y 满足x ﹥y ﹥0,且x+y=2,则 3y x 4 y -x 1++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11.(18届金华十校高一下期末)记max {x,y,z }表示x,y,z 中的最大数,若a ﹥0,b ﹥0,则max {a,b, b a 31+} 的最小值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